1999年9月1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并授予他們“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
“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后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另一彈是指導彈。
“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衛星。
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這是中國人民在攀登現代科學高峰征途中創造的“兩彈一星”的人間奇跡。
20世紀50年代、60年代是極不尋常的時期,當時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為抵制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和核訛詐,50年代中期,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為了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高瞻遠矚,果斷地作出了獨立自主研制“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
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在國外已經有杰出成就的科學家,以身許國,懷著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愛,響應黨和國家的召喚,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神圣而偉大的事業中來。
他們和參與“兩彈一星”研制工作的廣大干部、工人、解放軍指戰員一起,在當時國家經濟、技術基礎薄弱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較少的投入和較短的時間,突破了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等尖端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兩彈一星”的研制工作者們,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隊伍。
他們在茫茫無際的戈壁荒原,在人煙稀少的深山峽谷,風餐露宿,不辭辛勞,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經受住了生命極限的考驗。
他們運用有限的科研和試驗手段,依靠科學,頑強拼搏,發憤圖強,銳意創新,突破了一個個技術難關。
他們所具有的驚人毅力和勇氣,顯示了中華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強決心和能力。
“兩彈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華民族為之自豪的偉大成就。
為了在新形勢下大力弘揚研制“兩彈一星”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對當年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這23位科技專家,是人民共和國的功臣,是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業者的光輝榜樣。
讓所有中國人記住他們
“兩彈一星”精神是民族正氣的史詩,“兩彈一星”的研制成功,為實現技術發展的跨躍,創造了寶貴的經驗。
“兩彈一星”事業的發展,不僅使我國的國防實力發生了質的飛躍,而且廣泛帶動了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促進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關、能創新、能協作的科技隊伍,極大地增強了全國人民開拓前進、奮發圖強的信心和力量。
“兩彈一星”的偉業,是新中國建設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華民族的榮耀與驕傲,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壯舉。
12月15日,“兩彈一星”元勛屠守鍔溘然長逝,享年95歲。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科學家克服重重困難,先后研制出了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
2012年,我國上映了不少有關“兩彈一星”的影視劇作品。
電影《錢學森》、電視連續劇《國家命運》,都讓“兩彈一星”謎一般的研發過程展現在了公眾的視野中。
而其背后的真實故事,遠比劇本里講述的更精彩、更豐富。
鄧小平給聶榮臻三個選擇,聶榮臻毫不猶豫擔下主持“兩彈一星”工作 中國啟動“兩彈”研發,是在1955年錢學森回國以后。
他向國務院報送了《建立我國國防航天工業的意見書》,建議中國發展導彈技術。
當時中國在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中,如果要白手起家發展核武器,首先就要爭取“老大哥”的技術援助。
1954年9月,赫魯曉夫率代表團訪華。
毛澤東表示,希望蘇聯在原子能與核武器上提供幫助。
赫魯曉夫沒有明確回絕:“那個東西太費錢了,社會主義是個大家庭,有一把核保護傘就行了,不需要大家都來搞。
”毛澤東聽了翻譯,笑道:“大家打一把傘,當然省事,但是顧頭不顧屁股,終究還是要被打濕的。
” 赫魯曉夫知道毛澤東的意思后,也笑了。
他指指設計了“米格”系列戰機的米高揚,以及國防部長布爾加寧,說:“他們知道,搞原子彈需要很多科學家、很多鋼鐵、很多電,如果中國現在要搞核武器,就是把全中國的電力都集中起來也保證不了。
你們應該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多煉鋼,多造拖拉機。
”最后,赫魯曉夫做了一些讓步,同意幫助中國建設一個小型原子堆。
1957年9月,以聶榮臻為首的中國政府工業代表團赴蘇談判。
這次蘇聯之行,兩國簽訂了《國防新技術協定》,蘇聯同意在原子能工業、導彈、火箭等方面援助中國。
主持“兩彈一星”的工作,聶榮臻是自己主動擔下的。
1956年10月,中央書記處書記鄧小平來到聶榮臻家里,給他三個選擇:一是分管科學技術,填補被調去當外長的陳毅留下的空缺;二是還回去當北京市長;三是繼續主管軍工生產和軍隊裝備工作。
聶榮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一項,早在年輕時代,這位開國元帥就有一個科學救國的夢。
不久,聶榮臻出任國務院副總理,主管科學技術工作。
聶榮臻還兼任國防部航空工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會下設導彈管理局和導彈研究院。
對于這樣一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工程,在中國高層中也有分歧。
不少人主張發展常規武器,所謂“你打你的原子彈,我打我的手榴彈”。
聶榮臻堅決反對。
他直接寫報告給毛澤東,爭得了中央領導的一致同意。
當時作為聶榮臻副手的張愛萍將軍有一句名言,“再窮也要有一根打狗棍”。
中國搞出的第一根“打狗棍”是近程導彈。
1960年,依照蘇聯的圖紙,成功仿制了“東方一號”導彈。
幾年后,又研發出射程1200-1500公里的“東方二號”導彈。
錢學森高興地對聶榮臻說:“如果說兩年前我們還是小學生的話,現在至少已經是中學生了。
” 核爆中心為何從敦煌西北挪至羅布泊
1958年8月,0673部隊副主任張志善帶著兩百多人的勘察大隊,奔赴敦煌。
這些人除了張志善,只有兩名干部知道此行的目的:勘察原子彈靶場。
荒漠中渺無人煙,吃水要到300公里以外去拉。
白天地表溫度超過50攝氏度,甚至能把膠鞋底燙化。
他們艱苦工作了兩個多月,終于依據蘇聯專家意見,將核爆中心確定在敦煌西北30公里的地方。
奉命出任核武器試驗基地司令員的張蘊鈺一聽,就不同意。
在他看來,這里距離莫高窟太近,萬一損壞了文物怎么辦
二來這里沒有水源,松土層太厚;再加上只能試驗兩萬噸TNT當量(指核爆炸時所釋放的能量相當于兩萬噸TNT炸藥爆炸所釋放的能量,編者注),太小了
張蘊鈺找到兼任軍事工程學院院長的陳賡匯報,陳老總拍板:“核試驗基地眼下只能搞一個,要搞就搞一個能爆炸百萬噸級的
”他們又上報聶榮臻,建議 “一直往西,到新疆羅布泊去”。
原先駐扎在朝鮮的第20兵團秘密調往羅布泊,基層官兵們在火車上一坐就是半個多月,下車后才發現,自己竟然到了大沙漠,沙粒打在臉上都是疼的。
戰士們隨即就投入到機場、發電廠和鐵路的建設中。
陳士榘上將出任特種工程指揮部司令員,負責主持靶場的建設工作,他問蘇聯專家蓋杜柯夫:“蓋將軍,你看看,按我們這個搞法,試驗場需要多長時間能建好,能打導彈
”蓋杜柯夫想了想:“15年。
”陳士榘向蓋杜柯夫伸出3根手指:“中央給我3年
”蓋杜柯夫聽后使勁兒搖頭:“搞科學光有激情是不夠的。
像這樣原始的勞動,15年已經夠快了……你們的腦子太熱了……” 不出幾年,在中蘇蜜月結束、蘇聯專家撤出的情況下,中國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試驗了第一顆原子彈。
中國十大物理學家和名言 1、 楊振寧 ? 簡介 楊振寧,安徽省合肥。
著名美裔科學家、物理學大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1957年由于與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觀念被實驗證明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于1954年提出的規范場理論,則于70年代發展成為統合與了解基本粒子強、弱、電磁等三種相互作用力的基礎;此外并曾在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量子場論、數學物理等領域做出多項卓越的重大貢獻。
? 名言 成功的奧秘在于多動手。
2、 李政道 ? 簡介 李政道,1957年,他31歲時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恒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們的這項發現,由吳健雄的實驗證實。
李政道和楊振寧是最早獲諾貝爾獎的華人。
? 名言 如果沒有一個所有的錯誤都犯了以后,最后的結果當然是對的。
3、 丁肇中 ? 簡介 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國實驗物理學家。
漢族,祖籍山東省日照市濤雒,華裔美國人,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曾獲得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曾發現一種新的基本粒子,并以和自己中文姓氏“丁”類似的英文字母“J”將那種新粒子命名為“J粒子”。
? 名言 最浪費不起的是時間。
4、 鄧稼先 ? 簡介 鄧稼先,中國杰出的科學家、中國“兩彈”元勛,先后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和美國普渡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0年回到祖國;他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試驗,均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主要參加者,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鄧稼先被被稱為“中國原子彈之父”。
? 名言 一不為名,二不為利,但工作目標要奔世界先進水平。
5、 高錕 ? 簡介 高錕,華裔物理學家,高錕為光纖通訊、電機工程專家,華文媒體譽之為“光纖之父”、普世譽之為“光纖通訊之父”,正是光纖通信為當今互聯網的發展鋪平了道路,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 名言 可以說不聽話就是頑皮,但如果做一點不正常的東西,人家沒有做過的,那個不應該算是頑皮的,那個是“小孩子的自由”。
6、 王淦昌 ? 簡介 王淦昌,中國實驗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線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被譽為“中國核武器之父”、“中國原子彈之父”。
在70年科研生涯中,他奮力攀登,取得了多項令世界矚目的科學成就。
? 名言 黨的信任,人民的重托,自己幾十年來的追求、期望,都落實到我將要接過的這一副沉沉的擔子上。
我有許多話要說,但當時我只說了一句話:“我要以身許國。
”。
7、 錢三強 ? 簡介 錢三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父親錢玄同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
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婦的學生,又與妻子何澤慧一同被西方稱為“中國的居里夫婦”,他是中國發展核武器的組織協調者和總設計師,中國“兩彈一星”元勛。
人稱他領導的研究所“滿門忠烈”。
名言 古往今來,能成就事業,對人類有作為的,無一不是腳踏實地攀登的結果。
8、 錢學森 ? 簡介 錢學森,是人類航天科技的重要開創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領域的世界級權威、空氣動力學學科的第三代摯旗人,是工程控制論的創始人,是二十世紀應用數學和應用力學領域的領袖人物——堪稱二十世紀應用科學領域最為杰出的科學家,他在上世紀40年代就已經成為和其恩師馮·卡門并駕齊驅的航空航天領域內最為杰出的代表人物,成為二十世紀眾多學科領域的科學群星中,極少數的巨星之一;錢學森同志也是為新中國的成長做出無可估量貢獻的老一輩科學家團體之中,影響最大、功勛最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國愛國留學歸國人員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建設者,是新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民科學家: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火箭之王”、“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
中國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 名言 我姓錢,但我不愛錢。
9、 嚴濟慈 ? 簡介 嚴濟慈,獲法國國家科學博士學位。
曾在上海大同大學、中國工學、暨南大學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學任教授。
在巴黎大學光學研究所和法國科學院大電磁鐵實驗室從事科研工作。
曾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兼鐳學研究所所長、物理學會理事長。
? 名言 要教好書,除要有真學問外,一要大膽,二要少而精,三要啟發學生,識別人才。
10、 朱棣文 ? 簡介 朱棣文,美國華裔物理學家,生于美國圣路易斯;因“發展了用激光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而獲得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現任美國能源部部長。
? 名言 我們不一定要是天才,但我們知道自己的目標和計劃;我們會時常受到挫折,但不要失去熱情。
錢學森 中國物理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4 年6月25日生于安徽懷寧,1986 年7月29日卒于北京。
1945年畢業于物理系。
1950年獲美國普度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
曾任(后易名為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員兼中國科學院物理學數學化學部副學術秘書,北京第九研究所(后改為第九研究院)所長,核工業部第九研究設計院研究員、院長,核工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主要從事核物理、理論物理、中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統計物理和流體力學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
自1958年調入北京第九研究所以后 ,組織領導開展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從而邁開了中國獨立研究設計核武器的第一步 ; 領導完成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并參與指導核試驗前的爆轟模擬試驗 。
原子彈試驗成功后,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組織領導并親自參與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制和試驗工作。
70年代以后,在組織、領導、規劃新的核武器工作方面付出了艱辛勞動。
他是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
曾獲1982年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6年兩項中國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7 年和1989 年中國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984年被評為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86 年7月獲稱號,榮獲中國七五期間第一枚陳能寬院士,湖南省慈利縣人,著名金屬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6年礦冶系畢業,1947年赴美國留學,1949年獲,1950年獲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學位,曾任美國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員。
1955年,正是他的事業和聲望如旭日東升的時候,他堅決要求回國。
他的同學、同事加好友,更是他學業、事業之知音的教授麥登,百思而不得其解,執意挽留:“你一走,我將失去一位優秀的合作者,美國也將失去一個特殊的人才。
美國的科研和生活條件這么好,你非走不可嗎?新中國那樣窮困!”陳能寬說:“這些,我明白。
正因為新生的祖國還那樣貧困,就更需要我們去建設她。
”麥登說:“我理解,我理解。
我只是感到可惜,你是個難得的人才。
”“祖國大地更廣闊。
生于斯長于斯,祖國更適合我的學習和發展。
”回國后不久,他就被調入研究祖國第一顆原子彈的戰斗行列。
由金屬物理學專業改行為原子彈爆轟專業。
雖然這個專業對他來說還算不上一張白紙,但也十分陌生。
好在“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是當年的時尚,加之“”早成他的信條,更有他豐厚的物理學功底和百折不撓的意志。
從長城腳下的爆轟試驗場,到青海高原的鑄彈車間,從爆轟物理研究室主任,到中國核物理第九研究院副院長,他都是披星戴月、劈風斬雨,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
在祖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浩繁而神秘的科學工程中,他帶領他的爆轟隊伍完成了燃爆原子能的關鍵工程。
即核試驗前的全部爆轟物理、動高壓物理、中子物理、火工品及炸藥的質量控制、核材料部件制造過程中與核武器可靠動作直接相關的技術工藝等等系列工程。
而且,他們創造了有別于世界有核國家的試驗方法——冷試驗。
在祖國的第一顆氫彈更加神秘、浩繁的科學工程中,他又率隊完成了結構件的動態、斷裂與防護、波形調整與沖擊起爆、二維影響與減弱措施等等試驗的成功,以大量的數據,論證了氫彈原理方案的可行。
在祖國的導彈核武器之較原子彈、氫彈更神秘、更浩繁的科學工程中,他與他的同事們,歷盡10余年的艱辛,改寫了中國核武器定型方法的歷史,開辟了用冷試驗來定型的新途徑。
從70年代開始,中國核導彈從近程、中程一直到洲際導彈,都是采用這種辦法來定型的,不僅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為重要的是,保證了沿線居民的絕對安全。
專家們每每自豪地談及這項技術,都無不稱贊:“陳能寬功不可沒!”在空爆核彈試驗中,在核爆試驗方式的改進上,在核九院的建設上,在新時期高新技術的發展上等等,陳能寬都是“功不可沒”!也正因此,他先后出任九院科技委主任、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國家“863”計劃激光領域專家組的首席科學家、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北京理工大學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等。
他還長期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或全國政協委員,1996年,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
當人們由衷稱贊他的輝煌業績和崇高聲譽時,他總是搖頭:“慚愧,慚愧!我所有成績的取得都是集體共同努力的結果。
我只不過趕上了個祖國需要、中央重視、大家齊心的好時代。
真正值得稱贊和學習的是老一輩科學家。
他們大多是從事基礎研究的,很有造詣,世界知名。
如果完全從個人選擇出發,研制武器的吸引力就不一定處于首位。
但他們毅然決然以身許國,把國家安全利益視為最高價值標準。
他們的獻身精神及對科學事業的執著,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和前進的動力。
”常青的精神由于工作關系,筆者近十年來曾多次打攪他,而每次找他,他不是到外地公務,就是在京出席各種會議。
但一旦他得知筆者找他,就會迅速安排時間予以接待,并想方設法滿足筆者要求。
從1994年5月12日第一次見他,到2003年2月20日為了這篇短文去拜訪他,他幾乎沒有什么變化,依然儒雅端莊,依然神采奕奕,依然忙忙碌碌。
以至此次拜訪、筆者21時許到他府上時,他才剛剛參加一個高科技會議歸來,而且近期連續都有類似的活動。
已是 80歲的老人了,怎么還如此忙碌呢?他的身體和精神承受得了嗎?對于后者,回答是肯定的,實踐已作出了最好的說明。
對于前者,他微笑著輕聲慢語地解釋:“曾作為‘863’計劃項目的首席科學家,當然地要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項目的研究中;作為總裝備部科技委、九院科技委的顧問,理所應當地既顧又問;作為院士,除積極參加有關院士的活動外,還要利用各種方式培養年輕人,參加他們課題的討論研究,接受他們的咨詢探討;‘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頒發之前完全在幕后,很少有人來找;而今到幕前了,各種新聞媒體的記者、作家,多少年未聯系的同學、友人、以及一些大專院校學者等等,都來找。
來找就說明我還能起點作用,因此,只要力所能及,我都盡力而為。
我的故鄉湖南省及我工作單位所在地四川省,都聘我為科學技術顧問,無疑地也要召之即去了。
我們國家實行院士不退休制,那么就要愉快地工作到底……”認識決定實踐。
這樣,他怎么能不始終處于繁忙之中呢
記得2002年11月3日,筆者因母校50年校慶去請他為之題辭。
他欣然應允,并當場命筆。
同時也看到了他應邀為火炸藥技術暨鈍感彈藥研討會文集的題辭:“炸藥似火,鈍感如木。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可謂辭精意準、匠心獨運,而且還連題了幾幅。
可見他須付出多大的精力,又該是多么的忙碌
也許正是因為他的始終繁忙,才使他的精神常青不衰。
除此還有什么訣竅嗎
康壽的訣竅當筆者向他請教康壽訣竅時,他依然微笑著輕聲慢語地說:“沒有。
從未想過為了健康長壽而去選擇一種什么辦法,或加強哪些營養,也未考慮過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自己健康長壽。
一切都是順其自然,一切都在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之中。
”當筆者問他“到了晚年對什么最感興趣,或干什么事情最心情愉悅”時,他干脆地回答:“學習,每每學到或發現一些新的知識、新的理論甚至新的信息時,我都感到格外高興和愉快。
老夫子講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是千古不衰的真理。
我對此的感受,愈來愈真切,愈來愈深刻。
古人說的‘書山無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很有道理。
但我認為學習不苦,下苦功夫去學,苦也變甜,學習本身就是享受。
”也正是基于這些認識,這位功勛科學家一生中都把學習放在首位。
這也許是他成功的秘訣之一。
到了晚年,他依然把學習放在首位。
他在書本中學,也在實踐中學;他向專家學,也向平常人學;他鉆研他的科學專業,也研讀中外名著;他讀正規報刊,也讀街頭小報。
他還有個習慣:凡他認為新穎的、有用的觀點或詞句,都記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凡一時讀不懂或認不準的,他都要記述下來,直至讀懂弄通為止。
有次,他在海南島的一塊巨石上看到了中國書協主席沈鵬題寫的—首詩,字是行草,其中有幾個字認不出來。
他左瞅右看、上下端詳都認不出,遂自語地說:“它(指這幾個字)在向我挑戰,我也只能應戰了。
”遂用相機把整幅字都照了下來。
返京后,在較長一段的工余時間,他對照著行草的字典辨認,找書法家請教,終于以應戰勝利而告終。
陳老的好學,他客廳內的茶幾就是最好的佐證。
筆者每次去,每次都發現茶幾上擺放著正在看著的書刊;茶幾的玻璃板下壓有新的短文剪報、名言警句或理論前沿的論述。
潔凈的茶幾玻璃,閃現出主人與時俱進的身姿和鍥而不舍的步履。
有人說他的好學與他的名字有關,海納百川是因為海的寬闊。
在一次全國政協會上,一位委員為他撰了副藏頭聯:能容天下事,寬待天下人。
心胸寬闊倒是他的美德之一,也不否認是他康壽的要訣之一,而勤于動腦也是不容忽視的。
業余愛好,他善書法,善詩詞,也擅撰聯。
在氫彈試驗成功30周年紀念的茶話會上,他即興撰了付上聯:回顧三十年過去,彈指一揮間;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盡管他自己已撰出了下聯,但他還是希望同仁同事師友對出精妙的下聯。
事過不久,詩人科學家彭桓武電話中道出了下聯:俯瞰洞庭湖南北,乾坤日月??;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陳能寬說:“彭老的下聯比我的下聯好,我應該好好地向他學習
”看看,又是學習!
錢學森 (1911- )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34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1935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翌年獲碩士學位,后入加州理工學院,1939年獲航空、數學博士學位后留校任教并從事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研究。
1955年回國 錢三強 (1913-1992)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后赴法國巴黎大學居里實驗室和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從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獲博士學位,1946年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金。
1948年回國 錢驥 (1917-1983) 江蘇省金壇縣人,1917年生,男,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專家。
1943年畢業于中央大學師范學院。
1949年后,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衛星設計院業務負責人。
姚桐斌 (1922-1968) 江蘇省無錫市人,1922年生,男,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
1945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1947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工業冶金系留學,1951年獲博士學位,1954年赴聯邦德國亞亨工業大學冶金系鑄造研究室任研究員兼教授助理。
1957年回國后,歷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員、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長。
1968年被文革造反派毒打致死。
趙九章 (1907-1968) 浙江省吳興縣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33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
1935年赴德國攻讀氣象學專業,1938年獲博士學位,同年回國。
歷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所長、衛星設計院院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和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
1968年被文革暴徒殘害之后自殺身亡。
鄧稼先 (1924-1986) 安徽省懷寧縣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45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學任教。
1948年10月縛美國普渡大學物理系留學,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 王淦昌 (1907-1998) 江蘇省常熟縣人, 1907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9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
1930年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193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
彭桓武 (1915- )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
1938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從事固體物理、量子場論等理論研究,獲哲學博士和科學博士學位。
1945年與N?玻恩共同獲得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的麥克杜加耳——布列茲班獎。
1948年被選為皇家愛爾蘭科學院院士。
1947年回國, 程開甲 (1918- ) 江蘇省吳江市人, 1918年生,男,核武器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1年畢業于浙江大學物理系,1946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工作,1948年獲博士學位后任英國皇家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
1950年回國 黃緯祿 (1916- ) 安徽省蕪湖市人,1916年生,男,火箭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7年畢業于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獲碩士學位。
回國后,歷任“東風一號”副總設計師兼控制系統總設計師、“東風二號”副總設計師、“東風三號”副總設計師、潛地固體戰略導彈及陸基機動固體戰略導彈總設計師,航天部總工程師、航天工業總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屠守鍔 (1917- )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火箭技術和結構強度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0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1941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留學,獲碩士學位。
1945年回國 周光召 (1929- ) 湖南省長沙人,1929年生,1951年畢業于清華大學。
1987年至1997年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成員 楊嘉墀 (1919- ) 江蘇省吳江縣人,1919年生,男,衛星和自動控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1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
1947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應用物理系留學,獲碩士和博士學位。
1956年回國 陳能寬 (1923- ) 湖南省慈利縣人,1923年生,男,金屬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學礦冶系畢業。
1947年赴美國留學,1949年獲碩士學位,1950年獲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學位。
曾任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員。
1955年回國 陳芳允 (1916- ) 浙江省臺州市人,1916年生,男,無線電電子學、空間系統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38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
1945年在英國COSSOR無線電廠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國。
吳自良 (1917- ) 浙江省浦江縣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7年畢業于天津北洋大學工學院航空工程系,后在云南壘允中央飛機廠、昆明中央機器廠任設計師、工程師。
1943年赴美國匹茲堡卡內基理工學院冶金系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后任該校金屬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員,1949年任錫臘丘斯大學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師。
1950年底回國 任新民 (1915- ) 安徽省寧國縣人,1915年生,男,航天技術和火箭發動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0年重慶兵工學校大學部畢業。
1945年赴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院留學,獲機械工程碩士和工程力學博士學位。
1949年8月回國 孫家棟 (1929- ) 遼寧省復縣人,1929年生,男,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58年畢業于蘇聯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獲金制獎章,同年回國。
朱光亞(1924- ) 湖北省武漢市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45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1946年赴美國密執安大學從事實驗核物理研究工作, 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后于1950年春回國 王希季 (1921- ) 云南省大理市人,1921年生,男,衛星和衛星返回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2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機械工程系。
1948年赴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研究院留學,獲碩士學位。
1950年回國 王大珩 (1915- ) 江蘇省吳縣市人,1915年生,男,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3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
1938年赴英留學,攻讀應用光學專業,獲碩士學位。
1942年被英國伯明翰昌斯公司聘為助理研究員。
1948年回國 于敏 (1926- ) 河北省寧河縣人,1926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9年在北京大學物理系攻讀研究生并兼任助教。
1951年起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從事核理論研究工作 郭永懷 (1909-1968) 山東省榮成市人,1909年生,男,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35年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
1940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留學并獲碩士學位。
1941年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研究可壓縮流體力學,1945年獲博士學位后留校任研究員,1946年起在美國康奈爾大學任副教授、教授。
1957年回國
1、鄧稼先、錢學森等科學家及廣大科技工作者團結奮進,使“兩彈一星”成為上世紀中華民族最輝煌的偉業之一。
2、老一代中國女排隊員們團結拼搏,上世紀八十年代榮獲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賽“五連冠”。
郎平、孫晉芳、張蓉芳、梁艷、楊錫蘭等已成為當時中國體育的標志性人物。
3、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廣大解放軍、武警官兵與醫療救護人員及無數志愿者團結一心,全力戰斗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有的還獻出了寶貴生命。
而抗震小英雄陳浩的事跡更令國人感動。
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在大災大難面前,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團結的民族、永遠不可戰勝的民族。
4.唐玄宗時,郭子儀和李光弼曾同是朔方節度使安思順的屬下部將。
兩人之間有矛盾,平時互不講話。
后來安祿山叛亂,郭子儀升任朔方節度使,統兵抵御。
李光弼就成了郭子儀的部將。
皇帝命令郭子儀率部出征,李光弼擔心郭子儀會利用手中權力尋機報復。
李光弼硬著頭皮對郭子儀說:“我過去得罪您,是我的不是,今后不管處置我,我無怨言,只希望高抬貴手放過我妻兒 ……”沒等李光弼說完,郭子儀緊緊抱住李光弼,滿眼流淚地說:“國家危急,百姓遭殃,正需要我們同心協力,眼下正需要你這樣人才,此時,怎能計較個人恩怨
”從此,郭李同心,將帥協力,在平息安史叛亂中,戰功卓越顯著。
5.維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紀德國杰出化學家。
他們兩人的性格迥異,李比希激烈,爽朗,風風火,像一團烈火;維勒平和、沉穩 、文文靜靜,像一盆冷水。
但兩個感情很好,親密無間。
他們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學研究。
共同對無機化學、有機化學作出了貢獻,同是有機化學的創始者。
李比希在自傳中寫道:“我的最好運氣,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多年來我和這位朋友真誠合作,毫無隔閡……手攜手地向前,這一位行動時,那一位已經準備好。
”由于兩人的真誠合作,因此,才創造出科學研究上的輝煌。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2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