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對幼兒科學教育的名言1) 父母良好的情感氣息,家庭和睦的生活氛圍,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環境基礎。
呂斌2) 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讓青年人畢生進行自我教育。
哈欽斯3) 父母在批評孩子時,請給孩子留點面子。
成功的家庭教育來自于父母對孩子的深入了解,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
呂斌4)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
蘇霍姆林斯基5) 對于兒童,做父母,做教師的責任,便是如何教導他們,使之成為健康活潑,有豐富知識,有政治覺悟和良好體現的現代中國兒童,現代中國人。
陳鶴琴6) 人類教育最基本的途徑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響信念。
烏申斯基7) 科學書籍讓人免于愚昧,而文藝作品則使人擺脫粗鄙;對真正的教育和對人們的幸福來說,二者同樣的有益和必要。
車爾尼雪夫斯基8) 教育為公以達天下為公。
陶行知9) 一個無任何特色的教師,他教育的學生不會有任何特色。
蘇霍姆林斯基10) 只有受過教育的誠心誠意的人才是有趣味的人,也只有他們才是社會所需要的。
這樣的人越多,天國來到人間也就越快。
契訶夫11) 帶孩子去旅游,去爬山,去逛公園,去看電影,這都是夸獎孩子最適當的方式。
張石平12) 兒童集體里的輿論力量,完全是一種物質的實際可以感觸到的教育力量。
馬卡連柯13) 對雙親來說,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克魯普斯卡婭14) 兒童能力初期萌芽是尤其可貴的,我們引導兒童初期自然趨向的途徑能固定兒童的基本習慣,能確定后來能力的趨向。
杜威15) 對孩子來說,家長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榜樣,一個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英雄。
張海濤
你自己看吧,不讓復制,應該對你有啟發,畢竟你的實際情況大家不了解,你最好找到范文,結合你們幼兒園的實際作會好些。
1、“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
” ——《禮記》 2、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陶行知 3、“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 ——陶行知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 5、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
——李贄 6、教之而不受,雖強告之無益。
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納也,今夫石田雖水潤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納故也。
——張載 7、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
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
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
——斯賓塞 8、硬塞知識的辦法經常引起人對書籍的厭惡; 這樣就無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養的那種自學能力,反而會使這種能力不斷地退步。
——斯賓塞 9、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
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后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
——陶行知 10、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
——陶行知 11、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
——達爾文 1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
——陶行知 13、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陶行知 14、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
——葉圣陶 15、教是為了不需要教。
……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
——葉圣陶 16、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地學習……(這)是教育過程的邏輯。
——蘇霍姆林斯基 1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
如果我們力求使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
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蘇霍姆林斯基 18、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
——盧梭 19、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愛因斯坦 20、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更重要。
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愛因斯坦 21、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躍,心靈的勤奮,就是天才。
——狄德羅 22、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
——英國作家薩克雷 23、如用幾句話來表達家庭教育學的全部精華,那就是要使我們的孩子成為堅定的人,能嚴格要求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 24、兒童不是用規則可以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
……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
——洛克 25、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于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
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出好的品質。
可是只有在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
26、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陶行知 27、培養人就是培養他對前途的希望。
——馬卡連柯 28、得不到別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強烈的自尊心。
——馬卡連柯 29、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 30、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 31、兒童需要管教和指導,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們無時不刻和處處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導之下,是不大可能學會自制
英盛觀察意識到法制教育的重要,而未來社會更是一個法制社會,但當今的孩子們卻缺乏自制力和耐性,行為約束調控力較差,隨意性大。
因此,我們有必要在日常學習教育中對幼兒進行法制教育的滲透,培養幼兒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一、通過各種游戲活動,滲透法制教育愛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它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孩子積極性。
當孩子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時,就能主動進行學習。
如在教學認識交通標志中要求孩子看到紅綠燈會說幾句簡單的命令,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首先讓孩子動動手、剪一剪、畫一畫,每人準備紅、綠、黃三種指示燈,然后讓孩子做游戲,請三人分別扮演指示燈、警察、行人,表演過馬路的情景,再將一些簡單的禁令標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轉、右轉、禁止停車等標志,讓小小的教室變成公園、馬路、停車場。
孩子在愉快的游戲中,了解了許多交通法規,增強了孩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的觀念。
在學習兒歌時,根據不同的兒歌,教師可以讓幼兒來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游戲活動把看似枯燥的法制觀念有趣地融入到啟蒙教育中,教師再適時地給幼兒講解一些日常行為規范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幼兒遵守各種行為規則的意識和能力會進一步的得到提升。
比如,在彈唱《我是小小交通員》這首兒歌的時候,教師根據幼兒好奇心強、愛模仿的特點,讓幼兒們自己來扮演交通警察指揮大家過馬路,這樣不但提高了幼兒安全自我防護能力,還增強了幼兒安全法治意識和文明交通意識,培養幼兒形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
又如,在《我不上你的當》《不和陌生人說話》這些兒歌里,幼兒邊聽邊做游戲,這樣不但培養了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還學會了自我保護,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好品德。
教師還可以把法律常識編排成情景劇,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不但能培養和塑造幼兒的個性才能和創造性,還能通過游戲有效地增強幼兒遵紀守法的觀念和行為。
比如,讓幼兒將撿到的物品歸還給同伴;又如,扶盲人過馬路,等等。
通過這樣的情境表演,提高幼兒的自控能力,增強幼兒的道德觀念。
音樂活動中,教師把《打電話》、《禮貌歌》、《汽車叭叭叭》等歌曲編排成短小的音樂劇,幼兒不但樂意接受,還會積極參與表演。
這樣不僅能向幼兒進行關心別人、團結友愛、文明禮貌、遵守秩序規則的教育,而且還能使幼兒通過歌唱和表演,學會“謝謝你”“別客氣”等禮貌用語。
二、在主題活動中,滲透法制教育為了搞好法制教育主題活動,我園各教研組提前進行了研討,把主題教育活動工作落實在了以下幾個方面:1.進行宣傳欄展示。
將此次活動延伸到家園互動活動中,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制作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安全手抄報,在制作手抄報的過程中讓孩子了解各種安全知識;我們再把這些手抄報進行展示,圖文并茂,色彩和諧,在觀看宣傳欄的過程中,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了解到更多的安全知識,樹立了安全意識。
同時,通過小手拉大手,進一步增強了家長的安全意識。
2.播放安全教育專題片。
組織幼兒觀看了《防火知識》、《交通與安全》、《安全自護自救》的錄像片,生動形象的畫面使幼兒懂得了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了解了預防摔傷、燙傷、食物中毒、觸電、踩踏等安全自護知識,讓幼兒初步懂得了體育活動、幼兒園游戲活動防止意外傷害等安全常識。
3.上好安全教育課。
各班結合幼兒年齡特點,以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火災、防踩踏、防中毒、防校園暴力、防自然災害、飲食衛生等方面的教育為內容,利用故事、兒歌、圖片、多媒體課件、游戲等形式開展安全主題教育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加強安全教育,加大力度進行安全方面的宣傳、教育。
4.引導幼兒找出身邊的隱患。
在日常生活中們注重調動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安全教育中。
老師帶領孩子親自找一找身邊(室內、室外)哪些地方容易出危險,怎樣想辦法消除這些危險隱患。
師生一起設計了:“小心觸電”的標志,貼在了活動室的電源插座旁;“當心滑倒”的標志,掛在了易摔跟頭的廁所臺階旁??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安全”兩個字已深深印在幼兒的心里。
5.進行防火、防震演練。
我們通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動起來參加實際的演練,使幼兒更加清楚的知道當發生火災、地震時必須要做到的逃生方法。
逃生時不要蜂擁而出用浸濕的衣物、毛巾捂住口鼻,貼近不安全的事件發生時,應采取哪些措施。
例如:發生火災時:撥打電話119報警,說地面逃離。
地震時:逃生不要蜂擁而出,不要慌亂的跑到室外,要有一定的秩序。
在室外時應保護頭部,躲開危險地物體。
在室外遇到地震時,要到空曠的地點等。
通過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幼兒園師生、家長的法制意識,讓孩子們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都平安、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立足教材,適當延伸,滲透法制教育幼兒園教材中,許多作品具有濃厚的時代信息和強烈的道德情感,這對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這種“引導”需要教師去正面教育。
因此,幼兒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內容,對幼兒進行正面法制教育。
通過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幼兒在邊說邊學中,樹立法制觀念。
比如,“交通法規是個寶,自覺遵守要記牢。
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起步準備好。
先看左,再看右,安全保證很重要。
”又如,“警察叔叔來指揮,伸臂抬腕車輛停;左臂伸直右臂彎,車輛緩緩向左行;右臂伸直左臂彎,左邊車輛可通行;行人要走斑馬線,一切行動聽指揮。
”通過運用幼兒園課程本身的特點,既準確的表現了作品的內容與內涵,又激起了幼兒學習的熱情,從而能使幼兒樹立起遵紀守法的責任感。
在生動的感情體驗過程中,孩子們既能嚴肅、自豪、情感真摯的感受,又能進行法制觀念的教育。
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特點,適當地生成一些教育活動,將一些法律 格言、標語編排成兒歌的形式,進行傳唱,以增強幼兒的法律意識。
比如,“法律是一葉扁舟,乘載著你,在人生漫漫大海上安全行駛一輩子。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
”“學法明是非,懂法知榮辱,用法保幸福。
”“有一種愛叫法律,有一種溫暖叫遵守。
”教師在幼兒原有的認識基礎之上,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學習法律常識,對優良、善良的品質進行深入感知,用心歌唱,自然而然,這樣的歌曲對孩子心靈的撞擊和震撼是可想而知的。
教師還要在音樂課上對幼兒進行安全常識的滲透,讓課堂既不失音樂性,也非常自然地在歌聲中學到了正確的遵紀守法的行為。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一些歌謠:“小朋友,想一想,安全大事忘沒忘:過馬路,別亂闖,走斑馬線穩當當。
煤氣泄漏不要慌,快快打開門和窗,著火時候要報警,報警準確地址詳。
離家外出要鎖門,防盜意識要增強。
安全話題要常講,安全大事不能忘。
”“小朋友,排排坐,安全話題說一說。
過馬路,別亂跑,斑馬線上來通過。
高壓線下不玩耍,雨天樹下不能躲。
不摸插座不玩火,爸爸媽媽都夸我。
”“火柴棍,不能玩,電插座,有危險。
煤氣不能隨便開,離高壓鍋遠一點。
回家就要把門關,汽車面前不爭先。
過馬路時左右看,注意安全保平安。
”在音樂課上,幼兒是在自己對音樂理解的基礎上用發自內心的情感去進行歌唱的。
所謂歌聲是有感而發,而情又是在音樂的烘托之下逐漸升溫的。
“法制”是一串美妙的音符,跳動在整齊劃一的五線譜上,雖然它的音長、音高都不同,但只要幼兒都在統一的伴奏下用心齊唱,定能唱出一首首動聽的法制歌曲。
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我們要深入挖掘出教材中內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
充分發揮教材中的情感作用,陶冶幼兒的情操,提高審美趣味,使幼兒一個個健康快樂地成長。
讓我們一起努力吧!讓我們的幼兒園教學成為法制教育的優良載體,讓我們的下一代成為優良美德的傳遞者!
.“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
”——《禮記》 2.“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陶行知 3.“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陶行知 4.“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陶行知 5.“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 6.“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
” ——陶行知 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家遭受嚴重的損失。
” ——馬卡連柯 8.“我確實相信:在我們的教育中,往往只是為著實用和實際的目的,過分強調單純智育的態度,已經直接導致對倫理教育的損害。
” ——愛因斯坦 9.“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
” ——愛因斯坦 10.“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個人,不過他們要把為社會服務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標。
” ——愛因斯坦
孩子不需要擔心,要關心;孩子不需要責罵,而需要理解;孩子不需教,而需要分享;孩子不需要考驗,而需要分擔;孩子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愛;孩子不需要給予希望,希望為他本身就是希望。
以教師為主,以幼兒為本,以家長為重我們的“師訓”:用愛心喚醒每一個生命。
“學訓”:讓生命在學習中醒著。
“讓孩子開心地玩,讓教師有效的教”是幼兒園教育的理想境界。
教育的黃金定律: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要適時,年齡特點、學期關鍵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要適當,學習、心理發展特點)。
每個孩子都是天才,每個孩子都能成功。
學生就像十個手指,雖然有長有短,但都有自己的價值,都很重要
9、以愛的情感激發兒童成長的健康和主動;以自由的空間確立兒童創造熱情和自我意識;以規則的內化養成兒童行為的優美和內在的秩序;以平等的關系引導兒童人際的和諧和友愛10、用愛養育、用心教育11、家園配合,實現幼兒早期雙愛教育。
12、尊重兒童,培養兒童。
堅持以兒童為本,就要更好的了解兒童、尊重兒童,尊重兒童的發展規律和特點,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
13、辦文明園、做文明丁、育文明苗15、用愛啟迪智慧,用心潤澤心靈16、為幼兒一生幸福奠基21、心中有孩子,處處有教育22、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以幼兒的發展為本;實施開放性課程研究;保證兒童個性化發展理解和尊重理解幼兒,是樂其所樂,憂其所憂,感其所感。
理解幼兒,是平等的溝通,正面的交流。
理解幼兒,不會阻止幼兒哭鬧,而是積極尋找原因。
理解幼兒,是能和幼兒一起享受單純簡單的快樂。
讓孩子們熱愛生活,享受成長的快樂。
注重培養幼兒的體能、心智,過得快樂是最大目的 。
注重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學會基本生活常識,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注重培養幼兒興趣,進行各種各樣的戶外活動,讓幼兒們親近大自然,通過玩樂來培養他們健康的身心和與人相處的能力。
內容提要:《綱要》中指幼兒園的是為所有在園幼兒康成長服務的,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
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因此幼兒從早晨的進園到下午的離園,我們教師要做很多的工作,要有充分的準備,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們每天快樂地來幼兒園,快樂的離園。
幼兒從早晨來園開始,晨檢、游戲、進餐、午睡等一日活動各個環節中都在和教師進行密切的交往。
我們應該怎樣來安排幼兒的一日活動更合理呢? 關鍵詞:合理安排 幼兒 一日活動 一、來園區域活動 首先來園時熱情的接待每一個孩子,與孩子談話時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并針對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對待。
另外擺放的區域材料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每天早上,我會選擇一些有趣的、符合當前主題的、新穎的活動材料,擺放在教室的顯眼位置上,吸引幼兒主動地參與進來。
幼兒在做做玩玩中,不知不覺獲得了新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在輕松、愉快、自由的氛圍中得到了發展和提高!還指導幼兒觀察我們區角的各種植物,讓幼兒產生濃厚的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這樣幼兒在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中,開始了一天愉快而有意義的園內生活。
二、晨間鍛煉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晨間鍛煉活動可以促進幼兒動作協調發展,提高幼兒身體各個機能,是真正以“幼兒為本”的活動,也是幼兒一日活動的重要環節,。
晨間鍛煉開展得好,可以使幼兒一天的生活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使精力更加充沛,注意力更加集中。
首先,早操,是幼兒體育活動的一種重要組織形式,它既能鍛煉幼兒的身體、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又能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早操有助于幼兒增強身體抵抗能力,使其動作發展得更協調、更靈敏。
在早操活動中,幼兒伴隨著明快而熟悉的音樂,輕松、愉快地做著各種身體動作,提高整個機體的活動能力,使其逐步進入良好的活動狀態。
其次,分散活動和集體活動時,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活動材料既是激發幼兒興趣的刺激物,又是開展鍛煉的物質前提。
提供活動材料時,還要注意做到適時、適量。
如夏季提供活動量小的陀螺、飛鏢、拉力器、粘粘球等器具,冬季提供繩子、鐵環、皮球等活動量大的器具,春、秋季則可采用多種器具交替出現的形式提供器具。
如果器具不夠,可讓幼兒自己動腦筋合理分配材料。
這樣既能滿足幼兒的需要,又不會有過多的閑置材料,避免了幼兒頻繁更換材料及注意分散現象的發生,有利于提高鍛煉效果。
對于這些材料,幼兒總是充滿濃厚的興趣并試圖探索出各種鍛煉方法。
另外還可以引導幼兒利用園內的自然條件與環境設置進行鍛煉。
三、課堂教學。
傳統教育課程往往只注重學科知識,強調技能的訓練,脫離現實生活,沒有考慮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沒有真正貼近幼兒的生活,無助于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視野,忽略了孩子興趣和能力上的個體差異。
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孩子們無時無刻不在經歷著生動又有趣的變化。
1、聯系生活實際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我們應該時刻關注幼兒的生活,從他們的生活入手,多給孩子體驗生活的機會,讓他們對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把孩子引向生活,讓生活走進孩子,使學習和生活緊密聯系。
幼兒常常是由他所處的生活環境中的某個能引發他注意和興趣的事物激起他探究學習活動的,因此,我們幼兒園的課程應隨幼兒所需的生活經驗的順序來編排。
應此我們要認真分析各年齡段幼兒的心理水平,發展需要以及兒童生活與學習相互影響的生態關系,把主題內容直接與幼兒生活相聯系,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生活主題教育內容的比重也有所不同,年齡越小,越要重視生活活動,教育越要在生活中進行。
比如小班幼兒身體組織和功能較弱,獨立性差,情緒不穩定,那么,我們在小班較多地安排生活技能教育、生活中的情緒情感教育。
中大學前班幼兒已經初步具備了生活自理的能力,身體、語言和認識能力快速發展,生活經驗不斷豐富、視野不斷拓寬,尤其是他們對周圍的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根據這個特點,教師要較多地選擇科學教育特色內容,作為計劃中的預成活動。
在活動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幼兒對該事物多方面的興趣,就孩子感興趣的、有意義的話題生成新的活動,從而派生出一系列活動內容,充實和豐富預成的活動。
預成和生成相結合,教師和幼兒作為活動的主人,學習的共同體,來共同構筑活動。
這樣既能夠落實預成的教育目的,又尊重幼兒的興趣和選擇,使幼兒活動更加主動另外還可把把社會熱點問題為主題引入幼兒的學習活動。
幼兒是社會的人,是特定社會關系、社會組織以及社會制度下的人。
社會是幼兒生活的大環境。
現代社會中紛繁復雜的事件、問題通過電視、廣播、報紙、成人甚至是互聯網都會影響到幼兒的生活。
我們引導幼兒關注發生在身邊的或是通過媒體信息了解到的社會中的重大事件、熱點問題,選擇對幼兒發展有價值、有意義的事件和問題,生成主題活動,成為幼兒園教育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讓游戲成為學習的平臺。
游戲是幼兒在幼兒園的主要活動,我們提倡讓幼兒多玩。
在家長的眼中,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更為重要。
可我們要用行動來證明:學習無處不在。
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之間完全是平等的,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們之間的差異,可以鍛煉幼兒的各方面能力,從而更好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活動”是幼兒心理發展的基礎和源泉。
幼兒是通過積極主動地與人交往、動手操作物體、實際接觸環境中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等等,去體驗、觀察、發現、思考、積累和整理自己的經驗。
離開活動就沒有幼兒的發展。
而且不同的活動在幼兒發展中具有不同的價值,因此幼兒園的活動形式必須多樣化。
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
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所以游戲本身所具備的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等主題活動的基本特征就能得以充分體現。
因此我們就在日常游戲中注重改善氛圍、利用玩具、現代游戲、民間游戲等為特點的策略體系,并在教學中不斷地加以發展、完善。
通過游戲我們可以培養幼兒想象力、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積極主動性;以及同伴關系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游戲可以促進幼兒和諧全面的發展。
游戲最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認知水平、活動能力,最能有效地滿足幼兒的需要。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也明確指出:“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與各項活動之中。
”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必須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幼兒進行游戲,教師根據幼兒的特點和實際經驗及興趣,創設游戲的條件,并在游戲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保持幼兒愉快的情緒,促進幼兒的能力和個性的全面發展。
3、讓環境成為最好的課堂。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發展依賴與生存的環境,幼兒每時每刻都在與環境發生交流,環境是幼兒發展的資源,幼兒只有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才能獲得發展。
”我們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發展,教師要積極創設教育環境,最大限度地把握、利用蘊藏在環境中的教育資源。
以前我們對環境的要求是衛生、安全、方便,幼兒園活動室的墻飾都是教師在開學前就布置好的,每當新學期來臨,教師們總要苦思冥想出各種主題和內容來布置墻面,希望給孩子們一個驚喜。
但常常是老師們的一番苦心只換來孩子們短暫的關注,更多的價值體現在裝飾美化教室,展示教師的美術水平上。
現在我們對環境的要求提升為富于變化,有助于幼兒探索,便于幼兒合作。
我們不可能每天都把孩子帶領到自然和社會里去感受教育,但是我們可以把自然和社會搬到幼兒園里來,為幼兒創設自然和社會的課堂。
另外在墻面的裝飾上,我們主要是根據課程安排,墻飾是用來更好的配合主題的,每一面墻飾,某一個欄目,都是一個有序的整體。
墻飾是反映不同領域的教育活動對幼兒的作用,是兒童學習過程和經驗的總結,起到強化和概括、提升的作用。
而某一主題下的欄目之間,也構成了一個有序的整體,使活動區、墻飾、課程融為一體,使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
其次環境的美化,可以培養幼兒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
我們力求從尊重幼兒的審美興趣,滿足他們的審美需要出發進行環境的創設。
對于每一個教育主題的環境布置,我們除了用它豐富的主題內容來教育幼兒外,也努力營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藝術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圍來感染幼兒。
在教室內,由師生共同制作完成的組合粘貼畫作品,讓孩子們體驗到了表現美,創造美的樂趣,也感受到了合作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4、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和幼兒學的雙邊活動,教師要調動幼兒參與學習,就要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學習氣氛,即在教師主導作用下,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親自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參加活動。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材料有內在興趣。
”良好的學習氣氛能喚起幼兒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使幼兒得到一種愉快、成功的體驗,并保持一種積極的學習心態;反之,則使幼兒產生倦怠、煩悶和冷漠之感,久而久之,將使幼兒產生厭學情緒。
而要真正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必須有一個寬松自如的環境,民主和諧的氣氛。
這就要求教師不要呵斥、指責幼兒。
因為,雖然幼兒年齡小,但也有較強的自尊心,他們不喜歡老師“赤裸裸”、直截了當、當眾揭短的教育方式,他們愿意教師與之關系融洽,承認并鼓勵他們。
這樣,在各種環境和形式的教學中,幼兒不是緊張、恐懼、對抗和壓抑,而是輕松、愉快、情緒飽滿地接受學習。
所以,寬松和諧的教育氣氛是幼兒學習知識、開發智力的前提。
5、優化課堂教學用語 蘇霍姆林斯基關于教師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的見解,是十分深刻的。
他說:“假如在語言旁邊沒有藝術的話,無論什么樣的道德訓誡也不能在年輕人的心靈里培養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來。
”他認為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
可見國外教育家們也是非常重視教師教學語言藝術的研究。
對于幼兒教師來說,語言表達僅僅做到準確、清晰、規范是不夠的,還必須實現語言的“兒童化”,才可能吸引幼兒。
教學實踐也表明,用兒童化語言上課,課堂氣氛活躍、生動,易于幼兒接受。
因此,幼兒教師要注意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用語。
幼兒有一種本能心態,即期望得到教師的“愛撫”。
如果教師用寡淡冷漠的語言給幼兒上課,幼兒會很敏感地覺察到,他們同樣會以冷淡的態度回報你,教師的教學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
所以,在教學中要有慈母般溫柔的表情、聲調,就能有效地激發起幼兒的內心體驗,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
”我的工作格言是“有付出就有回報”,希望我所做的一切都能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真正的理解他們的世界,和孩子一起體會成長的喜悅!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13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