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名言。
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
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
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與此義同。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名言。
《論語》凡四見,旨同而文小異。
《學而》載:“子曰:‘不患人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意為不必擔心別人不知我,該擔心的是我不知人。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名言。
“罔”,迷惘。
“殆”有兩義:一為危殆,疑不能定。
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
當從前解。
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
孔子首倡學思并重,對孔門弟子有很深影響。
如子夏言博學近思,《中庸》言博學慎思,都認為學思不可偏廢。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又《論語·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義相同。
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鄭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
孔安國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終無可”。
朱熹說:“人面無真實誠心,則所言皆妄。
”(《朱子語類》卷二四)近人蔣伯潛區分信有二義:“說話必須真實;說了話必須能踐言。
”(《語譯廣解》)孔子及后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訥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包咸注:“訥,遲鈍也。
言欲遲而行欲疾。
”朱熹引謝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
”《論語》中尚有許多同義之句:“慎言其余,則寡悔”(《為政》)、“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
參見“敏于事而慎于言”。
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 聽其言而觀其行 語出《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夜。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于予與何誅
’子曰:‘始吾予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
’”《說苑·尊賢》記孔子言曰:“夫取人之術也,觀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觀其言而揆其行。
”《大戴禮記·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語言取人,于予邪改之。
’”也即此章義。
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語聽言觀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謹于言而敏于行耳。
”(《論語集注》)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孔文子,衛大夫。
“文”是他的謚。
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學不好學,位高者多恥下問。
故謚法有以‘勤學好問’為文者,蓋亦人所難也。
”(《論語集注》)又說:“古人謚法甚寬”,“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節此一惠,則敏學下問,亦是它好處”足見孔子“寬腸大度,所以責人也寬”(《朱子語類》卷二九)。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按字義,文,文采;質,質樸;彬彬,雜半之貌。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言學者當損有余,補不足,至于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質有文。
質者,本也。
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
”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
文與質的關系,亦即禮與仁的關系。
于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于文,亦不主張偏勝于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
“子曰:‘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
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文質得中,豈易言哉
”(《禮記·表記》) 敬鬼神而遠之 語出《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朱熹注:“專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
”(《論語集注》)清劉寶楠則釋此句為:“謂以禮敬事鬼神也”(《論語正義》)。
《禮記·表記》:“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
”結合上述孔子告樊遲語,可看出孔子持與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觀,并教樊遲從周道。
孔子在承認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對鬼神既不輕慢亦不要予以親近,這與其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中強調先人事,后鬼神(《論語·先進》:“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的態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語出《論語·雍也》,孔子答子貢問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朱熹《論語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觀之,可以見天理之周流而無閑矣。
”清阮元《研經室集》:“為之不厭,己立己達也;誨人不倦,立人達人也。
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達者,如‘在邦必達,在家必達’之達。
”此句猶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應使他人事事行得通。
是以體現孔子所倡導的“恕”之道,亦即關于“仁”的實踐途徑與方法。
以己所欲譬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標準,即從積極意義上實踐“仁”其低標準則是推己所厭及他人而不惡加,即從消極意義上實踐“仁”(見《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認他人之價值,關心他人之生存與發展,從又一側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義特征。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語出《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
”《漢書·儒林傳》:孔子“究觀古今之篇籍”敘《書》、稱《樂》、論《詩》、因魯《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
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朱熹《論語集注》:“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
其句意謂傳述舊章而不創作,對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
“不作”與“好古”,系孔子對終其一生之教學與學術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時亦體現出其整理歷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及其對上古文化的基本態度。
所謂“不作”,朱熹認為孔子“其事雖述,而功則倍于作矣”(同上)。
然后世學者認為實際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又見《孟子·公孫丑上》:“孔子曰:‘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呂氏春秋》亦記載:“孔子曰:‘吾何足以稱哉
勿已者,則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
其句意謂:默默將所見所聞記于心間,發憤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學生不知疲倦。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三者已非圣人之極至,而猶不敢當,則謙而又謙之辭”。
近人錢穆認為“或以本章為謙辭,實非也。
”(《論語新解》)孔子于此所舉三事:其一,重在言識(記憶),不在言默,所謂“多聞,質而守之”(《禮記·緇衣》),“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論語·述而》),其二、三,則表達了孔子于求知學問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熱忱,同時也是孔子從認識和方法對“學”與“教(教誨)”的合理總結。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貴,于我如浮云’”。
漢鄭玄注:“富貴而不以義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也”。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云之無有,漠然無所動于其中也”。
意謂:以不義手段占有的財富與官位,對于我如同天際的浮云。
又見《論語》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里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貴的具體原則,即須合于“義”與“仁道”,違此而獲,則被視如過眼煙云之不足取。
同時亦表明其于清貧生涯甘之如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與襟懷。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語出《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
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漢鄭玄《論語注》:言此才,勉人于學也。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未得,則發憤而忘食;已得則樂之而忘憂;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數之不足。
但自言其好學之篤耳”。
近人康有為《論語注》:“忘食,則不知貧賤;忘憂,則不知苦戚;忘老,則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
其句意謂:發奮用功連吃飯也不記得(學有所獲),便高興得忘了憂慮,連入老境也未覺察。
此實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辭。
《禮記·表記》:“子曰:‘《詩》之好仁如此。
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
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后已’”。
其一生好學不倦,倡導積極有為,對所創立學說的實現孜孜以求,“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禮記·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強不息,終老不疲與明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語出《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焉。
是二人者,皆我師也。
”(《論語集注》)劉寶楠引舊說,又提出兩解:一謂“我并彼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為善,我則從之;二人以我為不善,我則改之。
是彼二人,皆為吾師。
書洪范云: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
此之謂也。
”一謂“三人行,本無賢愚。
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隨事所見,擇而從之改之。
非謂一人善,一人不善也。
既從其善,即是我師。
”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 語出《論語·子罕》:“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雕,凋謝;松柏,喻棟梁之材。
朱熹引謝上蔡注曰:“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
”(《論語集注》)荀子則把松柏喻君子:“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見君子無日不在是。
”(《荀子·大略》)《莊子·讓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謂通,窮于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
故內省而不窮于道,臨難而不失其德。
”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名言。
《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正義》引《申鑒·雜言下》注曰:“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審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懼。
”又《論語·憲問》所記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孔子自謙其不具備知、仁、勇三者達德,而自子貢視之,孔子三道盡備,故曰:“夫子自道也。
”(《憲問》) 民無信不立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此即孔子對子貢問政之答。
民信之與足食足兵為孔子治邦強國之政。
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無信;民信則為本。
此也即與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義有相通這處。
后朱熹有曰:“民無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
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為安。
故寧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寧死不失信于我也”。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孔門名言。
語出《論語·顏淵》:“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魯哀公所問“年饑,用不足。
如之何”時所言。
也即是發揮孔子“政在使民富”(《說苑政理》)的儒家思想。
孔子認為,民富在于薄稅斂“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見‘其子富而父母貧者也”(同上)。
朱熹注為:“民富,則君不至獨貧;民貧,則君不能貧。
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止公之厚斂,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
”(《論語集注》)《荀子·富國》曰:“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
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憂不足。
如是則上下俱富,多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
”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顏淵》:“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
”朱熹注曰:“成者,誘掖獎勸以成其事也。
”《大戴禮·曾子立事》:“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
己能,亦樂人之能也。
”與孔子之意相近。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雖令不從。
”儒家一貫認為: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
”“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
”(《漢書·公孫弘傳》)“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為檢式儀表,故令行于天下。
”(《淮南子·主術》)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
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朱熹《集注》:“見小者之為利,則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
”又引程子言曰孔子深知弟子“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以切己之事告之”(同上)。
《論語正義》引荀子曰:“利謂便國益民也。
為政者見有大利,必宜興行,但不可見小耳”。
《大戴禮記·四代》:“好見小利,妨于政。
”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憲問》亦有此語。
其旨“欲各專一于其職”(劉寶楠《論語正義》)。
也是儒家一貫的處世態度。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論語·憲問》)后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與此文相近。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
”《荀子·大略》云:“先事慮事,先患慮患。
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
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
事至而后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御。
”而人宜遠慮歷為儒家所重。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此即施“仁”于人。
西漢董仲舒作了發揮:“以仁治人,義治我,躬自厚而薄責于外,此之謂也。
”(《春秋繁露·仁義法》)《呂氏春秋·舉難》又曰:“故君子責人則以仁,自責則以義。
責人以仁則易足,易足則得人,自責以義則難為非,難為非則行飾。
”朱熹注曰:“責己得厚,故身益修;責人薄,故人易從,所以人不得而怨之。
”(《論語集注》)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名言。
《論語》凡四見,旨同而文小異。
《學而》載:“子曰:‘不患人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意為不必擔心別人不知我,該擔心的是我不知人。
《里仁》作:“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上句意同,下句意為:該擔心我有什么可為人知道的。
《憲問》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衛靈公》又作:“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朱熹注:孔子“于此一事,蓋屢言之,其丁寧之意亦可見矣。
”(《論語集注》)王夫之注:“能奪我名而不能奪我志,能困我于境遇而不能困我于天人無愧之中,不患也。
”(《四書訓義》)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包咸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舉人也。
”王肅注:“不可以無德而廢善言。
”意謂不因某人之言中聽而舉薦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棄其言。
孔子這種穩重、全面的舉人之術、聽言之法為后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孔子此即言仁。
《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此又言恕。
孔子常以“恕”釋“仁”。
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
”也即子貢所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
”(《公冶長》)以后儒家都強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實施“仁政”。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朱熹《論語集注》:“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
”又說:“婦人之仁,不能忍于愛;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亂大謀。
”(《朱子語類》卷四五)近人楊樹達又分不忍有三義:“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義割恩”;“吝財不忍棄”(《論語疏證》)。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意為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來廓大人。
王肅注:“才大者道隨大,才小者道隨小,故不能弘人。
”朱熹注:“人外無道,道外無人。
然人心有覺,而道體無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
”(《論語集注》)董仲舒天人對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亂廢興在于己。
今人楊伯峻認為與愿意不合。
當仁不讓于師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當仁不讓于師。
’”“當仁”有兩解:一為面臨仁德;一為擔當實現仁道之重任。
朱熹注:“當仁,以仁為己任也。
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
蓋仁者,人所自有而自為之,非有爭也,何遜之有
”(《論語集注》)“師”字一般訓解為“師長”。
近人錢穆訓為“眾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為政》:“子曰:‘由
誨女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是知也”之“知”,同智。
朱熹注:“子路好勇,蓋有強其所不知以為知者,故夫之告之。
”(《論語集注》)《荀子·子道》所記可為佐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
”又說:“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
”又《儒效》篇云:“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賢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 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子罕》:“子曰:‘三軍要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安國注:“三軍雖眾,人心不一,則其將帥可奪而取之;匹夫雖微,茍守其志,不可得而奪也。
”朱熹引侯氏曰:“三軍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
故帥可奪而志不可奪。
如可奪,則亦不足謂志矣。
”(《論語集注》)《禮心·緇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志,死則不可奪名’。
”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陽貨》:“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皇侃疏:“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師人必當溫故而知新,研精久習,然后乃可為人傳說耳。
若聽之道路,道路乃即為人傳說,必多謬妄。
所以為有德者所棄也。
亦自棄其德也。
”近人錢穆說:“道聽,聽之易,途說,說之易。
入子耳,即出于口,縱聞善言,亦不為己有,其德終無可成。
”(《論語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則不言,未問則不言,道遠日益矣。
”與孔子反對道聽途說之義相近。
道不同,不相為謀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史記·伯夷傳》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
”《老莊申韓傳》曰:“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耶
”近人錢穆之釋有兩說,一為“君子亦有意見行跡之不同,然同于道則可相與謀。
惟小人賊道者,有善惡邪正之分,斯難于相謀矣。
”一為“道指術業,如射與御,各精其重,不相為謀也。
”(《論語新解》)
第一條:學而時,不乎
注釋:(1)學而時習之——時時,經常;習,演習習。
(2)說——同“悅”。
譯文:孔子說,學了,又經常復習它,不也是高興的嗎
點評:這里,孔子掌握了一條很重要的學習規律。
對有的需要牢記,加深理解的文化,以及又有些復雜的文化,看一遍、兩遍是不行的,必須反復多讀、多看,反復記憶,這樣才會把所學的文化理解透徹和和記憶深刻。
第二條: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注釋:“重”指莊重、沉穩、踏實。
譯文: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莊重、沉穩、踏實就沒有威嚴,就是學習了文化也不能鞏固。
點評:一個人不莊重、沉穩、踏實就會浮躁,輕薄。
浮躁,輕薄之人自然在他人面前沒有威嚴,自然也不能搞好學習。
第三條: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孔子說,溫習舊的已經學到的文化,又發現(創造)了新的文化,這樣就可以作老師了。
點評:相對而言,學習文化易,創造文化難。
創造文化就是把學習到的文化融會貫通(其中當然要結合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實踐),從而產生新的思想、新的觀念等。
這當然是了不起的事情。
所以孔子認為,能達到這樣的水平,就可以當老師了。
第四條: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注釋:(1)罔——同“惘”,迷惑。
(2)殆——危險。
譯文:孔子說,只讀書而不思考,那就會陷入迷惑而無所收獲;只是思考而不讀書,那是危險的。
點評:孔子在這里是要人們將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
這一條與“溫故而知新”是有聯系的。
怎樣才能“知新”,就是用我們的大腦思考問題。
當然不是憑空思考,而是將所學到的知識和社會實踐融匯起來思考。
只學不思考,則不會有新的收獲,不能創造出新的文化。
但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沒有“培養基”(實驗室里生物繁殖、生長的基本條件),失去了理論指導,使我們的思考往往會失去目標,其結果是空想、泛想,甚至會陷入歧途。
第五條: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孔子說,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知道。
點評:這是孔子告誡人們,對于求知來說,要有老老實實的態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裝懂。
“是知也”里的“知”,不是說的知道了應學習掌握的文化,而是說,只要有老老實實的態度,離真正的“知道”也就不遠了。
第六條: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孔子說,早晨知道真理(道理),就是晚上死了也是可以的。
點評:從這里,我們看到孔子的學習求知的偉大精神。
這種精神值得后人發揚和學習。
孔子把學習求知當作一生的事業。
年雖老,精力不濟,但他仍然堅持這種可貴精神。
這里的“道”,應該理解為一個人所要求知的那些道理。
第七條: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譯文:這里,孔子是指某一個人聰明而好學,不以問在下的人為恥辱。
點評:這個人是指一個叫孔文子的人。
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道:孔文子這個人因為什么緣故謚他為“文”呢
孔子回答說:他聰明而好學,又不以問在下的人為恥辱,所以給他“文”的謚號。
“朝聞道,夕死可矣”是堅毅不移的學習態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既是積極的學習態度,還有科學的求知方法。
看來,一個人學習、求知要具備的素質是很多的。
第八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注釋:(1)好——喜好。
(2)樂之者——為從事某種學問而感到快樂的人。
譯文:孔子說,對于文化,懂得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為從事它而感到快樂的人。
點評:孔子這是說的一個求知者對某種文化的鉆研愛好的程度,如以它為快樂,那就達到了癡迷的程度。
這種求知精神超過前兩種精神。
這種精神是最高級的求和精神。
有了這種求知精神,再彌堅的學習堡壘也是可以攻破的。
第九條: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譯文:孔子說,具有中等以上智力的求知者,可以教給他比較高深一些的學問,只有中等以下智力的求知者,不要教給他高深的學問。
點評:不要誤以為,孔子在這里對教育對象分了等級,看不起智力較低的求知者。
人群之中,智力的高與低是客觀存在的。
孔子提出這個教育觀點,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恰恰是主張的科學的教育方法。
第十條:敏于事而慎于言,訥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又《論語·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義相同。
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
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
慎于言者,不敢盡其所有余也。
”(《論語集注》)又釋:“事難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謹。
”(《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韓詩外傳》、《說苑·雜言》等篇都有孔子語子路“慎言不嘩”的記載。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包咸注:“訥,遲鈍也。
言欲遲而行欲疾。
”朱熹引謝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
”《論語》中尚有許多同義之句:“慎言其余,則寡悔”(《為政》)、“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
參見“敏于事而慎于言”。
第十一條: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鄭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
孔安國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終無可”。
朱熹說:“人面無真實誠心,則所言皆妄。
”(《朱子語類》卷二四)近人蔣伯潛區分信有二義:“說話必須真實;說了話必須能踐言。
”(《語譯廣解》)孔子及后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第十二條:民無信不立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此即孔子對子貢問政之答。
民信之與足食足兵為孔子治邦強國之政。
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無信;民信則為本。
此也即與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義有相通這處。
后朱熹有曰:“民無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
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為安。
故寧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寧死不失信于我也”。
第十三條:德不孤,必有鄰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第十四條:聽其言而觀其行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夜。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于予與何誅
’子曰:‘始吾予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
’”《說苑·尊賢》記孔子言曰:“夫取人之術也,觀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觀其言而揆其行。
”《大戴禮記·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語言取人,于予邪改之。
’”也即此章義。
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語聽言觀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謹于言而敏于行耳。
”(《論語集注》)第十五條: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按字義,文,文采;質,質樸;彬彬,雜半之貌。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言學者當損有余,補不足,至于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質有文。
質者,本也。
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
”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
文與質的關系,亦即禮與仁的關系。
于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于文,亦不主張偏勝于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
“子曰:‘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
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文質得中,豈易言哉
”(《禮記·表記》)第十六條:敬鬼神而遠之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朱熹注:“專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
”(《論語集注》)清劉寶楠則釋此句為:“謂以禮敬事鬼神也”(《論語正義》)。
《禮記·表記》:“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
”結合上述孔子告樊遲語,可看出孔子持與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觀,并教樊遲從周道。
孔子在承認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對鬼神既不輕慢亦不要予以親近,這與其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中強調先人事,后鬼神(《論語·先進》:“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的態度相一致。
第十七條: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雍也》,孔子答子貢問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朱熹《論語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觀之,可以見天理之周流而無閑矣。
”清阮元《研經室集》:“為之不厭,己立己達也;誨人不倦,立人達人也。
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達者,如‘在邦必達,在家必達’之達。
”此句猶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應使他人事事行得通。
是以體現孔子所倡導的“恕”之道,亦即關于“仁”的實踐途徑與方法。
以己所欲譬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標準,即從積極意義上實踐“仁”其低標準則是推己所厭及他人而不惡加,即從消極意義上實踐“仁”(見《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認他人之價值,關心他人之生存與發展,從又一側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義特征。
第十八條: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
”《漢書·儒林傳》:孔子“究觀古今之篇籍”敘《書》、稱《樂》、論《詩》、因魯《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
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朱熹《論語集注》:“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
其句意謂傳述舊章而不創作,對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
“不作”與“好古”,系孔子對終其一生之教學與學術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時亦體現出其整理歷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及其對上古文化的基本態度。
所謂“不作”,朱熹認為孔子“其事雖述,而功則倍于作矣”(同上)。
然后世學者認為實際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第十九條: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又見《孟子·公孫丑上》:“孔子曰:‘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呂氏春秋》亦記載:“孔子曰:‘吾何足以稱哉
勿已者,則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
其句意謂:默默將所見所聞記于心間,發憤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學生不知疲倦。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三者已非圣人之極至,而猶不敢當,則謙而又謙之辭”。
近人錢穆認為“或以本章為謙辭,實非也。
”(《論語新解》)孔子于此所舉三事:其一,重在言識(記憶),不在言默,所謂“多聞,質而守之”(《禮記·緇衣》),“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論語·述而》),其二、三,則表達了孔子于求知學問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熱忱,同時也是孔子從認識和方法對“學”與“教(教誨)”的合理總結。
第二十條: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貴,于我如浮云’”。
漢鄭玄注:“富貴而不以義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也”。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云之無有,漠然無所動于其中也”。
意謂:以不義手段占有的財富與官位,對于我如同天際的浮云。
又見《論語》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里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貴的具體原則,即須合于“義”與“仁道”,違此而獲,則被視如過眼煙云之不足取。
同時亦表明其于清貧生涯甘之如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與襟懷。
學而時習之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
’”王肅注:“誦習以時,學無廢業,所以為悅。
”王釋“學”與“習”為一義,似專指誦讀。
但孔子教人學“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誦習”僅是“一端”(見劉寶楠《論語正義》)。
皇侃疏“時習”說:“凡學有三時。
”一指年歲,二指季節,三指晨夕。
近人蔣伯潛認為“學是知新,習是溫故”(《十三經概論》)。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又《論語·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義相同。
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
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
慎于言者,不敢盡其所有余也。
”(《論語集注》)又釋:“事難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謹。
”(《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韓詩外傳》、《說苑·雜言》等篇都有孔子語子路“慎言不嘩”的記載。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罔”,迷惘。
鄭玄注:罔,猶罔罔無知貌。
“殆”有兩義:一為危殆,疑不能定。
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
當從前解。
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
近人楊樹達注:“溫故而不能知新者,學而不思也,不溫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學也。
”(《論語疏證》)孔子首倡學思并重,對孔門弟子有很深影響。
如子夏言博學近思,《中庸》言博學慎思,都認為學思不可偏廢。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鄭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
孔安國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終無可”。
朱熹說:“人面無真實誠心,則所言皆妄。
”(《朱子語類》卷二四)近人蔣伯潛區分信有二義:“說話必須真實;說了話必須能踐言。
”(《語譯廣解》)孔子及后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訥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包咸注:“訥,遲鈍也。
言欲遲而行欲疾。
”朱熹引謝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
”《論語》中尚有許多同義之句:“慎言其余,則寡悔”(《為政》)、“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
參見“敏于事而慎于言”。
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 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夜。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于予與何誅
’子曰:‘始吾予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
’”《說苑·尊賢》記孔子言曰:“夫取人之術也,觀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觀其言而揆其行。
”《大戴禮記·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語言取人,于予邪改之。
’”也即此章義。
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語聽言觀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謹于言而敏于行耳。
”(《論語集注》)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孔文子,衛大夫。
“文”是他的謚。
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學不好學,位高者多恥下問。
故謚法有以‘勤學好問’為文者,蓋亦人所難也。
”(《論語集注》)又說:“古人謚法甚寬”,“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節此一惠,則敏學下問,亦是它好處”足見孔子“寬腸大度,所以責人也寬”(《朱子語類》卷二九)。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按字義,文,文采;質,質樸;彬彬,雜半之貌。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言學者當損有余,補不足,至于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質有文。
質者,本也。
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
”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
文與質的關系,亦即禮與仁的關系。
于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于文,亦不主張偏勝于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
“子曰:‘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
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文質得中,豈易言哉
”(《禮記·表記》) 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朱熹注:“專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
”(《論語集注》)清劉寶楠則釋此句為:“謂以禮敬事鬼神也”(《論語正義》)。
《禮記·表記》:“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
”結合上述孔子告樊遲語,可看出孔子持與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觀,并教樊遲從周道。
孔子在承認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對鬼神既不輕慢亦不要予以親近,這與其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中強調先人事,后鬼神(《論語·先進》:“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的態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雍也》,孔子答子貢問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朱熹《論語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觀之,可以見天理之周流而無閑矣。
”清阮元《研經室集》:“為之不厭,己立己達也;誨人不倦,立人達人也。
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達者,如‘在邦必達,在家必達’之達。
”此句猶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應使他人事事行得通。
是以體現孔子所倡導的“恕”之道,亦即關于“仁”的實踐途徑與方法。
以己所欲譬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標準,即從積極意義上實踐“仁”其低標準則是推己所厭及他人而不惡加,即從消極意義上實踐“仁”(見《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認他人之價值,關心他人之生存與發展,從又一側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義特征。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
”《漢書·儒林傳》:孔子“究觀古今之篇籍”敘《書》、稱《樂》、論《詩》、因魯《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
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朱熹《論語集注》:“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
其句意謂傳述舊章而不創作,對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
“不作”與“好古”,系孔子對終其一生之教學與學術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時亦體現出其整理歷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及其對上古文化的基本態度。
所謂“不作”,朱熹認為孔子“其事雖述,而功則倍于作矣”(同上)。
然后世學者認為實際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又見《孟子·公孫丑上》:“孔子曰:‘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呂氏春秋》亦記載:“孔子曰:‘吾何足以稱哉
勿已者,則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
其句意謂:默默將所見所聞記于心間,發憤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學生不知疲倦。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三者已非圣人之極至,而猶不敢當,則謙而又謙之辭”。
近人錢穆認為“或以本章為謙辭,實非也。
”(《論語新解》)孔子于此所舉三事:其一,重在言識(記憶),不在言默,所謂“多聞,質而守之”(《禮記·緇衣》),“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論語·述而》),其二、三,則表達了孔子于求知學問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熱忱,同時也是孔子從認識和方法對“學”與“教(教誨)”的合理總結。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貴,于我如浮云’”。
漢鄭玄注:“富貴而不以義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也”。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云之無有,漠然無所動于其中也”。
意謂:以不義手段占有的財富與官位,對于我如同天際的浮云。
又見《論語》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里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貴的具體原則,即須合于“義”與“仁道”,違此而獲,則被視如過眼煙云之不足取。
同時亦表明其于清貧生涯甘之如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與襟懷。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
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漢鄭玄《論語注》:言此才,勉人于學也。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未得,則發憤而忘食;已得則樂之而忘憂;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數之不足。
但自言其好學之篤耳”。
近人康有為《論語注》:“忘食,則不知貧賤;忘憂,則不知苦戚;忘老,則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
其句意謂:發奮用功連吃飯也不記得(學有所獲),便高興得忘了憂慮,連入老境也未覺察。
此實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辭。
《禮記·表記》:“子曰:‘《詩》之好仁如此。
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
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后已’”。
其一生好學不倦,倡導積極有為,對所創立學說的實現孜孜以求,“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禮記·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強不息,終老不疲與明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焉。
是二人者,皆我師也。
”(《論語集注》)劉寶楠引舊說,又提出兩解:一謂“我并彼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為善,我則從之;二人以我為不善,我則改之。
是彼二人,皆為吾師。
書洪范云: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
此之謂也。
”一謂“三人行,本無賢愚。
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隨事所見,擇而從之改之。
非謂一人善,一人不善也。
既從其善,即是我師。
”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述而》。
《說文》:“坦,安也。
”蕩蕩,廣遠之稱。
戚戚,時時憂慮之稱。
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
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
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蕩然無私。
小人馳兢于榮利,耿介于得失,故長為悉府也。
”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憂戚。
”(見《論語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與此義同。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子罕》:“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雕,凋謝;松柏,喻棟梁之材。
朱熹引謝上蔡注曰:“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
”(《論語集注》)荀子則把松柏喻君子:“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見君子無日不在是。
”(《荀子·大略》)《莊子·讓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謂通,窮于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
故內省而不窮于道,臨難而不失其德。
”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名言。
《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正義》引《申鑒·雜言下》注曰:“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審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懼。
”又《論語·憲問》所記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孔子自謙其不具備知、仁、勇三者達德,而自子貢視之,孔子三道盡備,故曰:“夫子自道也。
”(《憲問》) 民無信不立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此即孔子對子貢問政之答。
民信之與足食足兵為孔子治邦強國之政。
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無信;民信則為本。
此也即與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義有相通這處。
后朱熹有曰:“民無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
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為安。
故寧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寧死不失信于我也”。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孔門名言。
語出《論語·顏淵》:“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魯哀公所問“年饑,用不足。
如之何”時所言。
也即是發揮孔子“政在使民富”(《說苑政理》)的儒家思想。
孔子認為,民富在于薄稅斂“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見‘其子富而父母貧者也”(同上)。
朱熹注為:“民富,則君不至獨貧;民貧,則君不能貧。
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止公之厚斂,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
”(《論語集注》)《荀子·富國》曰:“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
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憂不足。
如是則上下俱富,多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
”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顏淵》:“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
”朱熹注曰:“成者,誘掖獎勸以成其事也。
”《大戴禮·曾子立事》:“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
己能,亦樂人之能也。
”與孔子之意相近。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雖令不從。
”儒家一貫認為: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
”“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
”(《漢書·公孫弘傳》)“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為檢式儀表,故令行于天下。
”(《淮南子·主術》)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
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朱熹《集注》:“見小者之為利,則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
”又引程子言曰孔子深知弟子“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以切己之事告之”(同上)。
《論語正義》引荀子曰:“利謂便國益民也。
為政者見有大利,必宜興行,但不可見小耳”。
《大戴禮記·四代》:“好見小利,妨于政。
”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憲問》亦有此語。
其旨“欲各專一于其職”(劉寶楠《論語正義》)。
也是儒家一貫的處世態度。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論語·憲問》)后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與此文相近。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
”《荀子·大略》云:“先事慮事,先患慮患。
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
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
事至而后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御。
”而人宜遠慮歷為儒家所重。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此即施“仁”于人。
西漢董仲舒作了發揮:“以仁治人,義治我,躬自厚而薄責于外,此之謂也。
”(《春秋繁露·仁義法》)《呂氏春秋·舉難》又曰:“故君子責人則以仁,自責則以義。
責人以仁則易足,易足則得人,自責以義則難為非,難為非則行飾。
”朱熹注曰:“責己得厚,故身益修;責人薄,故人易從,所以人不得而怨之。
”(《論語集注》)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名言。
《論語》凡四見,旨同而文小異。
《學而》載:“子曰:‘不患人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意為不必擔心別人不知我,該擔心的是我不知人。
《里仁》作:“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上句意同,下句意為:該擔心我有什么可為人知道的。
《憲問》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衛靈公》又作:“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朱熹注:孔子“于此一事,蓋屢言之,其丁寧之意亦可見矣。
”(《論語集注》)王夫之注:“能奪我名而不能奪我志,能困我于境遇而不能困我于天人無愧之中,不患也。
”(《四書訓義》)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包咸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舉人也。
”王肅注:“不可以無德而廢善言。
”意謂不因某人之言中聽而舉薦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棄其言。
孔子這種穩重、全面的舉人之術、聽言之法為后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孔子此即言仁。
《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此又言恕。
孔子常以“恕”釋“仁”。
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
”也即子貢所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
”(《公冶長》)以后儒家都強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實施“仁政”。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朱熹《論語集注》:“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
”又說:“婦人之仁,不能忍于愛;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亂大謀。
”(《朱子語類》卷四五)近人楊樹達又分不忍有三義:“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義割恩”;“吝財不忍棄”(《論語疏證》)。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意為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來廓大人。
王肅注:“才大者道隨大,才小者道隨小,故不能弘人。
”朱熹注:“人外無道,道外無人。
然人心有覺,而道體無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
”(《論語集注》)董仲舒天人對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亂廢興在于己。
今人楊伯峻認為與愿意不合。
當仁不讓于師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當仁不讓于師。
’”“當仁”有兩解:一為面臨仁德;一為擔當實現仁道之重任。
朱熹注:“當仁,以仁為己任也。
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
蓋仁者,人所自有而自為之,非有爭也,何遜之有
”(《論語集注》)“師”字一般訓解為“師長”。
近人錢穆訓為“眾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為政》:“子曰:‘由
誨女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是知也”之“知”,同智。
朱熹注:“子路好勇,蓋有強其所不知以為知者,故夫之告之。
”(《論語集注》)《荀子·子道》所記可為佐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
”又說:“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
”又《儒效》篇云:“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賢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 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子罕》:“子曰:‘三軍要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安國注:“三軍雖眾,人心不一,則其將帥可奪而取之;匹夫雖微,茍守其志,不可得而奪也。
”朱熹引侯氏曰:“三軍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
故帥可奪而志不可奪。
如可奪,則亦不足謂志矣。
”(《論語集注》)《禮心·緇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志,死則不可奪名’。
”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陽貨》:“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皇侃疏:“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師人必當溫故而知新,研精久習,然后乃可為人傳說耳。
若聽之道路,道路乃即為人傳說,必多謬妄。
所以為有德者所棄也。
亦自棄其德也。
”近人錢穆說:“道聽,聽之易,途說,說之易。
入子耳,即出于口,縱聞善言,亦不為己有,其德終無可成。
”(《論語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則不言,未問則不言,道遠日益矣。
”與孔子反對道聽途說之義相近。
道不同,不相為謀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史記·伯夷傳》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
”《老莊申韓傳》曰:“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耶
”近人錢穆之釋有兩說,一為“君子亦有意見行跡之不同,然同于道則可相與謀。
惟小人賊道者,有善惡邪正之分,斯難于相謀矣。
”一為“道指術業,如射與御,各精其重,不相為謀也。
”(《論語新解》)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juzi/haoju/13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