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yīng)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fēng)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謚文靖。
皇甫冉,字茂政。約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潤州(今鎮(zhèn)江)丹陽人,著名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歷初入河南節(jié)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約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潤州(今鎮(zhèn)江)丹陽人,著名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歷初入河南節(jié)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徐夤:字昭夢,福建莆田人。登乾寧進士第,授秘書省正字。依王審知,禮待簡略,遂拂衣去,歸隱延壽溪(現(xiàn)留于綬溪公園,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龍》、《釣磯》二集,詩二百六十五首。 ...
徐夤。 徐夤:字昭夢,福建莆田人。登乾寧進士第,授秘書省正字。依王審知,禮待簡略,遂拂衣去,歸隱延壽溪(現(xiàn)留于綬溪公園,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龍》、《釣磯》二集,詩二百六十五首。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犊S讀書志》、《唐詩紀(jì)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fēng)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xiāng),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
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jì)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笔嘶嘛@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fēng)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xiāng),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龔詡(1381~1469)明代學(xué)者。一名翊,字大章,號純庵,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屬江蘇)人。建文時為金川門卒,燕兵至,慟哭遁歸,隱居授徒,后周忱巡撫江南,兩薦為學(xué)官,堅辭,有《野古集》。 ...
龔詡。 龔詡(1381~1469)明代學(xué)者。一名翊,字大章,號純庵,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屬江蘇)人。建文時為金川門卒,燕兵至,慟哭遁歸,隱居授徒,后周忱巡撫江南,兩薦為學(xué)官,堅辭,有《野古集》。
五代南唐詩人,生卒年不詳,大約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為淦陽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編詩四卷?!犊S讀書志》卷四著錄《李中詩》二卷。另《唐才子傳校箋》卷十有其簡介?!度圃姟肪帪樗木?。人畢生有志于詩,成癡成魔,勤奮寫作,自謂“詩魔”,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篇佳作。與詩人沈彬、孟賓于、左偃、劉鈞、韓熙載、張泊、徐鉉友好往來,多有唱酬之作。他還與僧人道侶關(guān)系密切,尤其是與廬山東林寺僧人談詩論句。與廬山道人聽琴下棋。反映了當(dāng)時崇尚佛道的社會風(fēng)氣。 ...
李中。 五代南唐詩人,生卒年不詳,大約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為淦陽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編詩四卷?!犊S讀書志》卷四著錄《李中詩》二卷。另《唐才子傳校箋》卷十有其簡介。《全唐詩》編為四卷。人畢生有志于詩,成癡成魔,勤奮寫作,自謂“詩魔”,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篇佳作。與詩人沈彬、孟賓于、左偃、劉鈞、韓熙載、張泊、徐鉉友好往來,多有唱酬之作。他還與僧人道侶關(guān)系密切,尤其是與廬山東林寺僧人談詩論句。與廬山道人聽琴下棋。反映了當(dāng)時崇尚佛道的社會風(fēng)氣。
(生卒年不詳),今安徽貴池人,懿宗咸通中年進士,當(dāng)時與許棠、鄭谷、張賓等東南才子稱“咸通十哲”黃巢起義時,隱居九華山以終。其詩多寫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詩清雅巧思,風(fēng)格也似賈島。 ...
張喬。 (生卒年不詳),今安徽貴池人,懿宗咸通中年進士,當(dāng)時與許棠、鄭谷、張賓等東南才子稱“咸通十哲”黃巢起義時,隱居九華山以終。其詩多寫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詩清雅巧思,風(fēng)格也似賈島。
張說。 張說(667年~730年) 唐代文學(xué)家,詩人,政治家。字道濟,一字說之。原籍范陽(今河北涿縣),世居河?xùn)|(今山西永濟),徙家洛陽。
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復(fù)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dāng)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后三年,曾經(jīng)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
吳融。 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復(fù)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dāng)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后三年,曾經(jīng)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yīng)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xiāng)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xué)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jiān)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fù)為昭應(yīng)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yīng)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xiāng)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xué)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jiān)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fù)為昭應(yīng)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李嶠(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 ...
李嶠。 李嶠(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
黃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內(nèi)前埭(今荔城區(qū)東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學(xué)家,被譽為“福建文壇盟主”、閩中“文章初祖”?!端膸烊珪肥铡饵S御史集》10卷,附錄1卷。 ...
黃滔。 黃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內(nèi)前埭(今荔城區(qū)東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學(xué)家,被譽為“福建文壇盟主”、閩中“文章初祖”。《四庫全書》收《黃御史集》10卷,附錄1卷。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xùn)|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nóng)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xué)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biāo)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
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xùn)|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nóng)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xué)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biāo)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顧況(生卒年不詳),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唐朝海鹽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nèi))人。唐代詩人、畫家、鑒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quán)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有《華陽集》行世。 ...
顧況。 顧況(生卒年不詳),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唐朝海鹽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nèi))人。唐代詩人、畫家、鑒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quán)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有《華陽集》行世。
宋之問。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nóng)(今河南靈寶縣)人。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
高適。 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于《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并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fā)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xiāng)(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yīng)試,擢進士上第,天復(fù)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度圃姟肥赵娙?。 ...
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xiāng)(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yīng)試,擢進士上第,天復(fù)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度圃姟肥赵娙怼?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yīng)酬之作,多表現(xiàn)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xiàn)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fēng)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yīng)酬之作,多表現(xiàn)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xiàn)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fēng)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縣仙眠洲有古跡“水竹居”,舊志記為“李群玉讀書處”。李群玉極有詩才,他“居住沅湘,崇師屈宋”,詩寫得十分好?!逗贤ㄖ尽?em>李群玉傳》稱其詩“詩筆妍麗,才力遒健”。關(guān)于他的生平,據(jù)《全唐詩·李群玉小傳》載,早年杜牧游澧時,勸他參加科舉考試,并作詩《送李群玉赴舉》,.但他“一上而止”。后來,宰相裴休視察湖南,鄭重邀請李群玉再作詩詞。他“徒步負(fù)琴,遠(yuǎn)至輦下”,進京向皇帝奉獻自己的詩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覽”其詩,稱贊“所進詩歌,異常高雅”,并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后辭官回歸故里,死后追賜進士及第。 ...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縣仙眠洲有古跡“水竹居”,舊志記為“李群玉讀書處”。李群玉極有詩才,他“居住沅湘,崇師屈宋”,詩寫得十分好?!逗贤ㄖ尽だ钊河駛鳌贩Q其詩“詩筆妍麗,才力遒健”。關(guān)于他的生平,據(jù)《全唐詩·李群玉小傳》載,早年杜牧游澧時,勸他參加科舉考試,并作詩《送李群玉赴舉》,.但他“一上而止”。后來,宰相裴休視察湖南,鄭重邀請李群玉再作詩詞。他“徒步負(fù)琴,遠(yuǎn)至輦下”,進京向皇帝奉獻自己的詩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覽”其詩,稱贊“所進詩歌,異常高雅”,并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后辭官回歸故里,死后追賜進士及第。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qū))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yù)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yuǎn)去嶺表當(dāng)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zhèn)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fù)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
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qū))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yù)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yuǎn)去嶺表當(dāng)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zhèn)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fù)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