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績(約590~644),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末舉孝廉,除秘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 ,撰 《酒經》 、《酒譜》 。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律體濫觴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際,無功實為先聲。 王績的詩文(50篇) 王績的名句(5條)
王績(585--644):漢族,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人,唐朝醫生、著名詩人。
其兄王通,也是當時名醫,績嘗任秘書正字,后借故辭歸,專心以醫藥濟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唐初詩人王勃是他的侄孫。王績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際,曾三仕三隱。心念仕途,卻又自知難以顯達,故歸隱山林田園,以琴酒詩歌自娛。曾在隋代任秘書省正字,出任六合縣丞,初唐時,曾官太樂丞,后棄官隱居于故鄉東皋村,縱酒自適,其思想受道家影響甚深。所作詩多以愛酒為題材,盛贊嵇康、阮籍;以田園閑適情趣為內容,歌頌陶淵明,后人輯有《東皋子集》。
王績自幼好學,博聞強記。隋開皇二十年(600年),只有15歲時便游歷京都長安(今西安),拜見權傾朝野的大臣楊素,被在座公卿稱為“神童仙子”。大業元年(605年),應孝廉舉,中高第,授秘書正字。但他生性簡傲,不愿在朝供職,改授揚州六合縣丞。但因嗜酒誤事,受人彈劾,被解職。其實,他并不看重官職,故感嘆道:“網羅在天,吾且安之?!边@時隋末大亂,他常和隱士仲長子光在一起飲酒賦詩,養鳥等均有研究。
王績性情曠達,嗜酒如命。唐武德八年(625年),朝廷征召前朝官員,王績以原官待詔門下省。按照門下省例,日給良酒三升。其弟王靜問:“待詔快樂否?”回答說:“待詔俸祿低,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使人留戀?!贝嘘愂暹_聞之,由三升加到一斗,時人稱為“斗酒學士”。貞觀初期,太樂署史焦革善釀酒,王績自求任太樂丞。后因焦氏夫婦相繼去世,無人供應好酒,于是棄官還鄉?;氐綎|皋后,他把焦革制酒的方法撰為《酒經》一卷;又收集杜康、儀狄等善于釀酒者的經驗,寫成《酒譜》一卷。在所居之東皋,為杜康建造祠廟,并把饋贈過美酒的焦革也供進廟中,尊之為師,撰《祭杜康新廟文》以記之。王績因對現實不滿,終于走上隱居之路,但有人以酒邀者,無不樂往。其《醉鄉記》、《五斗先生傳》、《酒賦》、《獨酌》、《醉后》等詩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風譽為“酒家之南董”。
除好酒外,王績還好彈琴,曾“加減舊弄”,改編琴曲《山水操》,為世人所賞。又精于占卜算卦,兼長射覆。但最大成就在于詩歌,有《王無功文集》五卷本行世,被后世公認為是五言律詩的奠基人,扭轉齊梁余風,為開創唐詩做出重要貢獻,在中國詩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貞觀十八年(644年),王績病卒于家中。與陶潛的《自祭文》一樣,生前已備有自撰志銘,并囑家人薄葬。
古意六首。唐代。王績。 幽人在何所,紫巖有仙躅。月下橫寶琴,此外將安欲。材抽嶧山干,徽點昆丘玉。漆抱蛟龍唇,絲纏鳳凰足。前彈廣陵罷,后以明光續。百金買一聲,千金傳一曲。世無鐘子期,誰知心所屬。竹生大夏溪,蒼蒼富奇質。綠葉吟風勁,翠莖犯霄密。霜霰封其柯,鹓鸞食其實。寧知軒轅后,更有伶倫出。刀斧俄見尋,根株坐相失。裁為十二管,吹作雄雌律。有用雖自傷,無心復招疾。不如山上草,離離保終吉。寶龜尺二寸,由來宅深水。浮游五湖內,宛轉三江里。何不深復深,輕然至溱洧。溱洧源流狹,春秋不濡軌。漁人遞往還,網罟相縈藟。一朝失運會,刳腸血流死。豐骨輸廟堂,鮮腴藉籩簋。棄置誰怨尤,自我招此否。馀靈寄明卜,復來欽所履。松生北巖下,由來人徑絕。布葉捎云煙,插根擁巖穴。自言生得地,獨負凌云潔。何時畏斤斧,幾度經霜雪。風驚西北枝,雹隕東南節。不知歲月久,稍覺枝干折。藤蘿上下碎,枝干縱橫裂。行當糜爛盡,坐共灰塵滅。寧關匠石顧,豈為王孫折。盛衰自有時,圣賢未嘗屑。寄言悠悠者,無為嗟大耋。桂樹何蒼蒼,秋來花更芳。自言歲寒性,不知露與霜。幽人重其德,徙植臨前堂。連拳八九樹,偃蹇二三行。枝枝自相糾,葉葉還相當。去來雙鴻鵠,棲息兩鴛鴦。榮蔭誠不厚,斤斧亦勿傷。赤心許君時,此意那可忘。彩鳳欲將歸,提羅出郊訪。羅張大澤已,鳳入重云飏。朝棲昆閬木,夕飲蓬壺漲。問鳳那遠飛,賢君坐相望。鳳言荷深德,微禽安足尚。但使雛卵全,無令矰繳放?;食剂δ僚e,帝樂簫韶暢。自有來巢時,明年阿閣上。
石竹詠。唐代。王績。 萋萋結綠枝,曄曄垂朱英。??至懵督?,不得全其生。嘆息聊自思,此生豈我情。昔我未生時,誰者令我萌。棄置勿重陳,委化何足驚。
贈程處士。唐代。王績。 百年長擾擾,萬事悉悠悠。日光隨意落,河水任情流。禮樂囚姬旦,詩書縛孔丘。不如高枕枕,時取醉消愁。
野望。唐代。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