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漢族,中國唐朝襄州襄陽人,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東南)。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杜審言的詩文(40篇) 杜審言的名句(9條)
杜審言(約645-約708),字必簡,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的父親杜依藝做鞏縣縣令 全家遷往鞏義。晉征南將軍杜預的遠裔。擢進士,為隰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見疾。蘇味道為天官侍郎,審言集判,出謂人曰:味道必死?!比梭@問故,答曰:“彼見吾判,且羞死?!庇謬L語 人曰:“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逼漶嬲Q類此。累遷洛陽丞,坐事貶吉州司戶參軍。
司馬周季童、司戶郭若訥構其罪,系獄,將殺之。季童等酒酣,審言子并年十三,袖刃刺季重于座,左右殺并。季童將死,曰:“審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訥故誤我?!睂徰悦夤?,還東都。蘇(廷頁)傷并孝烈,志其墓,劉允濟祭以文。武后召審言,將用之,問曰:“卿喜否?”審言蹈舞謝,后令賦《歡喜詩》,嘆重其文,授著作佐郎,遷膳部員外郎。神龍初,坐交通張易之,流峰州。入為國子監主簿、修文館直學士,卒。大學士李嶠等奏請加贈,詔贈著作郎。初,審言病甚,宋之問、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為造化小兒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壓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見替人”云。杜審言與李嶠、崔融、蘇味道合稱文章四友,世號“崔李蘇杜”。融之亡,審言為服緦云。審言生子閑,閑生甫。(《新唐書·杜審言傳》《唐才子傳》)
杜審言是西晉杜預的子孫。在咸亨元年與狀元宋守節同榜登進士第,任隰城縣尉。審言憑借自己才能過人,為人高傲,被眾人忌恨。蘇味道任天官侍郎時,有一次審言參加官員的預選試判,出來后他問旁人說:“蘇味道必死?!甭牭酱嗽挼娜舜篌@,忙問是何原因,審言回答說:“他見到我的判詞,應當羞愧而死?!睂徰赃€曾說:“我的文章使屈原、宋玉的賦也成為部下,我的書法使王羲之也成為學生?!彼淖载摪谅拖襁@樣。后來審言因事獲罪,被降職為吉州司戶參軍。到武則天將他召回,準備重用他時,問他:“你高興嗎?”審言手舞足蹈,表示謝恩。武后命他作《歡喜詩》一首,詩寫得令武后滿意,受職為著作郎。后來他又任修文館直學士,直到他病逝。當初審言病重時,宋之問、武平一曾去看望他,他對二人說:“我受盡了造化小兒的苦,還有什么可說的!不過我活著,老是讓你們出不了頭。如今我快死了,只是遺憾找不到接替我的人呀!”審言年輕時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并稱為“文章四友”。他身后留有文集十卷,今已不傳,流傳下來的只有四十多首詩。
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擢進士第,為隰城尉。后轉洛陽丞。武后圣歷元年(公元698年),坐事貶吉州司戶參軍。卻在此時得罪同事郭若訥、長官周季重,兩人合謀誣陷杜審言,定了死罪。杜審言十三歲的兒子杜并為父報仇,潛入刺殺了周季童,杜并也被侍衛武士當場殺死,事態震驚朝野,皆稱杜并為孝子。燕許大手筆的許國公蘇颋,還親自為杜并作墓志銘。
武則天聞知此事,召審言入京師,又因欣賞其詩文,授著作佐郎,官至膳部員外郎。后因勾結張易之兄弟,被流放到峰州。不久,召回任國子監主簿、修文館直學士。
約中宗景龍二年(公元708年)卒,贈著作郎。
杜審言的詩多為寫景、唱和及應制之作,以渾厚見長,杜甫云:“吾祖詩冠古?!惫び谖迓?,對近體詩之形成與發展,頗有貢獻。被后人評論為中國五言律詩的奠基人。他的五律《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被明朝的胡應麟贊許為初唐五律第一。他的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長達四十韻,為初唐近體詩中第一長篇。
大酺。唐代。杜審言。 毗陵震澤九州通,士女歡娛萬國同。伐鼓撞鐘驚海上,新妝袨服照江東。梅花落處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鸬略乒俜甑捞?,天長日久屬年豐。
送崔融。唐代。杜審言。 君王行出將,書記遠從征。祖帳連河闕,軍麾動洛城。旌旃朝朔氣,笳吹夜邊聲。坐覺煙塵掃,秋風古北平。
贈蘇綰書記。唐代。杜審言。 知君書記本翩翩,為許從戎赴朔邊。紅粉樓中應計日,燕支山下莫經年。
秋夜宴臨津鄭明府宅。唐代。杜審言。 行止皆無地,招尋獨有君。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露白宵鐘徹,風清曉漏聞。坐攜余興往,還似未離群。
登襄陽城。唐代。杜審言。 旅客三秋至,層城四望開。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冠蓋非新里,章華即舊臺。習池風景異,歸路滿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