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學者。 這里路長嫌擔重,那邊快捷實崎嶇。行人不知著腳處,東跋西跋多受虧。
自嘆以遺人。 操存腔里心,酬應世閒事。世人不知此,只去學文字。終日清明方是敬,一時雜擾便成昏。知行由此作基本,便是程朱入道門。
自述。 終日觀書,圣賢在目。終日言談,不及利祿。若使荑稗不生,何愁五谷不熟。
元宵夜吟。 茅庵似斗寬,亦喜堪容膝。讀罷更閒眠,養心宜靜密。燈火何處多,笙歌鬧誰室。迷子何太歡,跋報為甚疾。卻憐山間人,幽獨窮且室。讀書嫌性愚,舊記多忘失。吟詩苦才慳,不能精格律。倦臥似無聊,幸不違心術。
聽松琴。 清風滿樹生,恍若伯牙情。雖無鐘子期,山巖人細聽。
會稽拜禹廟。 兩儀未肇判,此理已具存。動靜機一施,陰陽自此分。兩儀有定位,陰陽互為根。二者既交錯,五行斯絪缊。理氣妙合凝,至靈斯在人。三才從此備,中處乾與坤。水未得所歸,襄陵勢逆奔。奠居本無所,民咨何日伸。昔我夏后氏,代天心獨勤。四海既為壑,平土皆吾民。六府與三事,九功俱敘陳。仰惟參贊功,萬世人所尊。封山作州鎮,會稽屬南巡。后此數千載,祀事舊益新。比來得瞻仰,遂茲秉彝真。欲勤希圣功,當尋入圣門。人心與道心,全具于吾身。大哉精一傳,無問思彌敦。執中此其道,致用敷人文。紹跡俟來哲,此道毋昏昏。
別同府于先生。 粒我生民未敢休,樂天知命更何憂。他年了卻公家事,向擬樓山共白頭。
石橋晚坐。 身隨所寓貧何害,濃酒三杯落日殘。半醒卻來橋上坐,乾坤容我一人閒。
別松江郡侯諸公。 駟牡不遑王事盬,野人歸去白云閒。人心萬古同此理,城外青山即峴山。
謝夏憲副正夫。 一上高樓話古今,四檐涼雨碧云深。世間多少未了事,誰為乾坤體此心。
拜陸宣公祠。 播遷暫展扶傾手,庸主難終濟世才。千載家祠壯西浙,忠誠倍感后人懷。
挽李大章。 終始幽明一理間,士林今嘆失儒冠。午風亭上人千古,蕭瑟西風滿玉灣。
贈劉吏部建義莊。 范氏當年建義莊,君家肯與續遺芳。信知積善功夫久,致使傳家慶澤長。
游孺子亭。 漢豎當年不可維,先生明智已先知。如何不以幾微處,說向陳公下榻時。
枕流石。 三峽澗頭眠巨石,字有枕流留古跡。一枕千年永不移,清流晝夜無時息。
題風雩。 五老峰南鹿洞前,和風滿袂暮春天。道隨日用無他慕,何獨當年點也賢。
即事。 人心無物欲,隨處皆天理。在山則樂山,在水則樂水。在家則家齊,在國則國治。在學則學明,在鄉風俗美。竊嘆此等人,豈不為至貴。彼哉昏迷子,何為欲所蔽。
李太尹求見自感。 幾年衰病臥林泉,勢迫形驅苦自憐。白屋想應無孺子,琴堂有榻任高懸。
贈李大章。 春日載陽貧病減,摳衣直訪鄭公鄉。幾年不帶看花眼,始向東風識海棠。
松。 一夜風霜萬木枯,歲寒惟見老松孤。秦皇不識清高操,強欲煩君作大夫。
嘆雉死。 汝能耿介全天性,竟日凄涼感慨深。始識先王真禮意,男兒安敢負斯心。
絕句。 萬理具涵方寸內,只從此處作經綸。要知希圣無他法,去盡私心德自純。
再游龜峰二首 其二。 不道吾心識未真,妄將指點誤傍人。惕然到此方知省,敦復真能勝似頻。
再游龜峰二首 其一。 路達龜峰本不遐,汎舟反復傍溪涯。如何吃盡多勞擾,只為源頭一步差。
偶成。 輞川清致貪看竹,湖上林公好詠梅。問我寒窗何所事,關閩濂洛意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