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聲隆隆催轉(zhuǎn)日,暮聲隆隆呼月出。
漢城黃柳映新簾,柏陵飛燕埋香骨。
磓碎千年日長白,孝武秦皇聽不得。
從君翠發(fā)蘆花色,獨(dú)共南山守中國。
幾回天上葬神仙,漏聲相將無斷絕。
這首詩題目是“官街鼓”,主旨卻在驚痛時光的流逝。時間,本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可是詩人刻畫了官街鼓的鼓聲這一藝術(shù)形象,把無形變成了有形,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讀者感觸到了時光這一無限存在的事物。官街鼓是時間的象征,那貫穿始終的鼓點(diǎn),正像是時光永不留駐的腳步聲。
詩一開始就描繪出一幅離奇的畫面:宏觀宇宙,日月跳丸,循環(huán)不已;畫外傳來咚咚不絕的鼓聲。這樣的描述,既夸張,又富于奇特的想象。一、二句描述鼓聲,展示了日月不停運(yùn)轉(zhuǎn)的驚人圖景;三、四句轉(zhuǎn)入人間圖景的描繪:宮墻內(nèi),春天的柳枝剛由枯轉(zhuǎn)榮,吐出鵝黃的嫩芽,宮中卻傳出美人死去的消息。這樣,官街鼓給讀者的印象就十分驚心動魄了。它正是“月寒日暖煎人壽”的“飛光”的形象的體現(xiàn)。第五、六句用對比手法再寫鼓聲:千年人事灰飛煙滅,就像是被鼓點(diǎn)“磓碎”,而“日長白”——宇宙卻永恒存在??汕鼗蕽h武再也聽不到鼓聲了,與永恒的時光比較,他們的生命十分短促可悲。這里專提“孝武(即漢武帝)秦皇”,是因為這兩位皇帝都曾追求長生,然而他們未遂心愿,不免在鼓聲中消滅。值得玩味的是,官街鼓乃唐制,本不關(guān)秦漢,“孝武秦皇”當(dāng)然“聽不得”,而詩中卻把鼓聲寫成自古已有,而且永不消逝,秦皇漢武一度聽過,只是詩人不能再聽??梢娫娙说挠眯模⒎窃谥幵伖俳止谋旧?,而是著眼于這個藝術(shù)形象所象征的事物——那永恒的時光、不停的逝去。七、八兩句分詠人生和官街鼓,再一次對比:盡管人“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日趨衰老;然而官街鼓永遠(yuǎn)不老,只有它“獨(dú)共南山守中國”。這兩句因省略較多,曾引起紛歧的解說。但仔細(xì)玩味,它們是分詠兩個對立面。“君”字是泛指世人,可以包含“孝武秦皇”,卻不一定是專指二帝。通過兩次對比,進(jìn)一步突出了人生有限與時間無限的矛盾的不可克服。詩寫到這里,意思似乎已表達(dá)得淋漓盡致了。但詩人并沒有就此擱筆,最后兩句突發(fā)異想:天上的神仙也不免一死,不死的只有官街鼓。它的鼓聲與漏聲相繼不斷萬古長存。這里仍用對比,卻不再用人生與鼓聲比,而以神仙與鼓聲比:天上神仙已死去幾回而隆隆鼓聲卻始終如一,連世人希羨的神仙壽命與鼓聲比較也是這樣短促可悲,那么人生的短促就更不在話下了。這樣,一篇之中總共包含三層意思。最后神仙難逃一死的想象不但翻空出奇,而且閃爍著詩人對世界、對人生的深沉慨嘆和真知灼見。
《官街鼓》反復(fù)地、淋漓盡致地刻畫和渲染生命有限、時光無限的矛盾,有人認(rèn)為意在批判神仙之說。這種評價是很局限的。從詩人李賀生平及其全部詩歌看,他慨嘆人生短促、時光易逝,其中應(yīng)含有“志士惜日短”的成分。他懷才不遇,眼看生命虛擲,對此特別敏感,特別痛心。此詩藝術(shù)上的一個顯著特色是,通過異?;钴S的想象,對抽象的時間和報時的鼓點(diǎn)發(fā)生聯(lián)想,巧妙地創(chuàng)造出“官街鼓”這樣一個象征性的藝術(shù)形象。賦無形以有形,化無聲為有聲,抽象的概念轉(zhuǎn)化為可感的形象,讓讀者通過形象的畫面,在強(qiáng)烈的審美活動中深深體味到詩人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