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戲晚晴。竹馬踉蹡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
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雨余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宋代。陸游。 雨馀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戲晚晴。竹馬踉蹡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譯文
雨后的溪水漫過堤岸快要跟堤相平,閑來觀看村童們感謝老天向晚初晴。
有的騎著竹馬跌跌撞撞沖進了爛泥坑,有的放著風箏,風箏橫沖直撞的迎風飛鳴。
冬季的三個月就跟著塾師學習,農忙時節(jié)就回家跟隨父兄耕田種地。
識字勉強能夠應付租稅勞役就好,不需要辛苦讀書羨慕王公貴族。
注釋
雨余:雨后。掠:拂過,漫過。
晚晴:放晴的傍晚夕陽。
竹馬:兒童游戲,折竹騎以當馬也?;笢厣贂r,與殷浩共乘竹馬。
踉蹡:跌跌撞撞,行步歪斜貌。
紙鳶:風箏,俗稱鷂子。
三冬:冬季的三個月。古代農村只在冬季三個月中讓兒童入學讀書。
儒生:這里指塾師。
千耦(ǒu):指農忙景象。
粗堪:勉強能夠。
供:應付。
賦役:租稅勞役。
不須:不必要。
該句摘自何卷,尚待查考。代兒童游戲多種多樣,十分豐富。該詩前兩聯(lián)寫了兩種游戲,一是騎竹馬;一是放風箏。竹馬在地面上奔跑,跑來跑去晃晃悠悠連人帶“馬”沖進了爛泥塘里,好不掃興;風箏在空中飛舞,左搖右擺,又飛又叫,好不驕橫。值得關注的是,詩人寫風箏與風的關系時,手法與眾不同,他不說風箏憑借風力而飛,卻說風箏挾持風箏在大風中飛揚跋扈。在這里,作者把風箏作為主體,視它為生靈,真是把個風箏寫活了。
讀此詩,不由得想到現(xiàn)今仍然流行于日本的“斗風箏”。打斗的風箏多為長方形硬板子,從背后勒成瓦形,或豎或橫,繪畫簡潔明快,不拴尾巴,背縛弓弦,憑借強風,飛上天空,左沖右突,嗡嗡作響。許多風箏同時升空,并不回避碰撞纏繞,而是互相打斗,互相“割線”,一旦線斷,任其飛去。最后,誰還留在空中,誰便是勝利者。那場面頗有陸翁詩的氣勢。
后兩聯(lián)提及當時宋朝實景:農夫冬閑跟著村里的窮書生學習,但這只是學習極基礎的東西,為的是在立契,作保時不被蒙騙。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
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