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李崧
李崧,深州饒陽人也。崧幼聰敏,能文章,為鎮(zhèn)州參軍。唐魏王繼岌為興圣宮 使,領(lǐng)鎮(zhèn)州節(jié)度使,以推官李蕘掌書記。崧謂掌書呂柔曰:“魏王皇子,天下之望, 書奏之職,非蕘所當?!比崴绞贯麓鸀橹?,以示盧質(zhì)、馮道,道等皆以為善。乃以 崧為興圣宮巡官,拜協(xié)律郎。繼岌與郭崇韜代蜀,以崧掌書記。繼岌已破蜀,劉皇 后聰讒者言,陰遣人之蜀,教繼岌殺崇韜,人情不安。崧入見繼岌曰:“王何為作 此危事?誠不能容崇韜,至洛誅之何晚?今遠軍五千里,不見咫尺之詔殺大臣,動 搖人情,是召亂也。”繼岌曰:“吾亦悔之,奈何?”崧乃召書吏三四人,登樓去 梯,夜以黃紙作詔書,倒用都統(tǒng)印,明旦告諭諸軍,人心乃定。
師還,繼岌死于道。崧至京師,任圜判三司,用崧為鹽鐵判官,以內(nèi)憂去職還 鄉(xiāng)里。服除,范延光居鎮(zhèn)州,辟崧掌書記。延光為樞密使,崧拜拾遺,直樞密院。 累遷戶部侍郎、端明殿學(xué)士。長興中,明宗春秋高,秦王從榮多不法,晉高祖為六 軍副使,懼禍及,求出外籓。是時,契丹入雁門,明宗選將以捍太原,晉高祖欲之。 樞密使范延光、趙延壽等議將,久不決,明宗怒甚,責(zé)延壽等,延壽等惶恐,欲以 康義誠應(yīng)選,崧獨曰:“太原,國之北門,宜得重臣,非石敬瑭不可也!”由是從 崧議。晉高祖深德之,陰遣人謝崧曰:“為浮屠者,必合其尖?!鄙w欲使崧終始成 己事也。其后晉高祖以兵入京師,崧竄匿伊闕民家,晉高祖召為戶部侍郎,拜中書 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丁內(nèi)艱,起復(fù)。
高祖崩,出帝即位,以崧兼判三司,與馮玉對掌樞密。是時,晉兵敗契丹于陽 城,趙延壽在幽州,詐言思歸以誘晉兵,崧等信之。初,漢高祖在晉,掌親軍,為 侍衛(wèi)都指揮使,與杜重威同制加平章事,漢高祖恥之,怒不肯謝,晉高祖遣和凝諭 之,乃謝。其后漢高祖出居太原,重威代為侍衛(wèi)使,崧亦數(shù)稱重威之材,于是漢高 祖以崧為排己,深恨之。崧又信延壽之詐以為然,卒以重威將大兵,其后敗于中渡, 晉遂以亡。
契丹耶律德光犯京師,德光素聞延壽等稱崧為人,及入京師,謂人曰:“吾破 南朝,得崧一人而已!”乃拜崧太子太師。契丹北還,命崧以族俱行,留之鎮(zhèn)州。 其后麻荅棄鎮(zhèn)州,崧與馮道等得還。高祖素不悅崧,又為怨者譖之,言崧為契丹所 厚,故崧遇漢權(quán)臣,常惕惕為謙謹,莫敢有所忤。
漢高祖入京師,以崧第賜蘇逢吉,崧家遭亂,多埋金寶,逢吉悉有之。而崧弟 嶼、HX與逢吉子弟同舍,酒酣,出怨言,以為奪我第。崧又以宅券獻逢吉,逢吉 尤不喜。漢法素嚴,楊邠、史弘肇多濫弄法。嶼仆葛延遇為嶼商賈,多干沒其貲, 嶼笞責(zé)之。延遇夜宿逢吉部曲李澄家,以情告澄。是時,高祖將葬睿陵,河中李守 貞反。澄乃教延遇告變,言崧與其甥王凝謀因山陵放火焚京師,又以蠟丸書通守貞。 逢吉遣人召崧至第,從容告之,崧知不免,乃以幼女托逢吉。逢吉送崧侍衛(wèi)獄。崧 出乘馬,從者去,無一人,崧恚曰:“自古豈有不死之人,然亦豈有不亡之國乎!” 乃自誣伏,族誅。
崧素與翰林學(xué)士徐臺符相善,后周太祖入立,臺符告宰相馮道,請誅葛延遇, 道以延遇數(shù)經(jīng)赦宥,難之。樞密使王峻聞之,多臺符有義,乃奏誅延遇。
○李鏻
李鏻,唐宗室子也。其伯父陽事唐,咸通間為給事中。鏻少舉進士,累不中, 客河朔間,自稱清海軍掌書記,謁定州王處直,處直不為禮。乃易其綠衣,更為緋 衣,謁常山李弘規(guī),弘規(guī)進之趙王王镕,镕留為從事。其后張文禮弒镕自立,遣鏻 聘唐莊宗于太原。鏻為人利口敢言,乃陰為莊宗畫文禮可破之策。后文禮敗,莊宗 以鏻為支使。
莊宗即位,拜鏻宗正卿,以李瓊為少卿。獻祖、懿祖墓在趙州昭慶縣,唐國初 建,鏻、瓊上言:“獻祖宣皇帝建初陵,懿祖光皇帝啟運陵,請置臺令。”縣中無 賴子自稱宗子者百馀人,宗正無譜牒,莫能考按。有民詣寺自言世為丹陽竟陵臺令, 厚賂宗正吏,鏻、瓊不復(fù)詳考,遂補為令。民即持絳幡招置部曲,侵奪民田百馀頃, 以謂陵園需地。民訴于官,不能決,以聞。莊宗下公卿博士,問故唐諸帝陵寢所 在。公卿博士言:“丹陽在今潤州,而竟陵非唐事。鏻不學(xué)無知,不足以備九卿?!?坐貶司農(nóng)少卿,出為河中節(jié)度副使。
明宗即位,以鏻故人,召還,累遷戶部尚書。鏻意頗希大用,嘗謂馮道、趙鳳 曰:“唐家故事,宗室皆為宰相。今天祚中興,宜按舊典,鏻雖不才,嘗事莊宗霸 府,識今天子于籓邸,論才較業(yè),何后眾人?而久置班行,于諸君安乎?”道等惡 其言。后楊溥諜者見鏻言事,鏻謂安重誨曰:“楊溥欲歸國久矣,若朝廷遣使諭之, 可以召也?!敝卣d信之,以玉帶與諜者使為信,久而無效,由是貶鏻兗州行軍司馬。
鏻與廢帝有舊,愍帝時,為兵部尚書,奉使湖南,聞廢帝立,喜,以謂必用己 為相。還過荊南,謂高從誨曰:“士固有否泰,吾不為時用久矣。今新天子即位, 我將用矣!”乃就從誨求寶貨入獻以為賀,從誨與馬紅裝拂二、猓犭然皮一,因為 鏻置酒,問其副使馬承翰:“今朝廷之臣,孰有公輔之望?”承翰曰:“尚書崔居 儉、左丞姚顗,其次太常盧文紀也?!睆恼d笑顧左右,取進奏官報狀示鏻顗與文紀 皆拜平章事矣。鏻慚失色。還,遂獻其皮、拂,廢帝終不用。
初,李愚自太常卿作相,而盧文紀代之,及文紀作相,鏻乃求為太常卿。及拜 命,中謝曰:“臣叨入相之資?!背總饕詾樾?。
鏻事晉累遷太子太保。漢高祖即位,拜鏻司徒,居數(shù)月卒,年八十八,贈太傅。
○賈緯
賈緯,鎮(zhèn)州獲鹿人也。少舉進士不中,州辟參軍。唐天成中,范延光鎮(zhèn)成德, 辟趙州軍事判官,遷石邑令。緯長于史學(xué)。唐自武宗已后無實錄,史官之職廢,緯 采次傳聞,為《唐年補錄》六十五卷。當唐之末,王室微弱,諸侯強盛,征伐擅出, 天下多事,故緯所論次多所闕誤。而喪亂之際,事跡粗存,亦有補于史氏。晉天福 中,為太常博士,非其好也,數(shù)求為史職,改屯田員外郎、起居郎、史館修撰,與 修《唐書》。丁內(nèi)艱,服除,知制誥。累遷中書舍人、諫議大夫、給事中,復(fù)為修 撰。漢隱帝時,詔與王伸、竇儼等同修晉高祖、出帝、漢高祖實錄。初,桑維翰為 相,常惡緯為人,待之甚薄。緯為維翰傳,言“繼翰死,有銀八千鋌?!焙擦謱W(xué)士 徐臺符以為不可,數(shù)以非緯,緯不得已,更為數(shù)千鋌。廣順元年,實錄成,緯求遷 官不得,由是怨望。是時,宰相王峻監(jiān)修國史,緯書日歷,多言當時大臣過失,峻 見之,怒曰:“賈給事子弟仕宦亦要門閥,奈何歷詆當朝之士,使其子孫何以仕進?” 言之太祖,貶平盧軍行軍司馬。明年卒于青州。
○段希堯
段希堯,河內(nèi)人也。晉高祖為河?xùn)|節(jié)度使,以希堯為判官。高祖軍屯忻州,軍 中有擁高祖呼萬歲者,高祖惶惑,不知所為。希堯勸高祖斬其亂首,乃止。高祖將 舉兵太原,與其賓佐謀,希堯以為不可,高祖雖不聽,然重其為人,不責(zé)之也。高 祖入立,希堯比諸將吏,恩澤最薄。久之,稍遷諫議大夫,使于吳越。是時,江、 淮不通,凡使吳越者皆泛海,而多風(fēng)波之患。希堯過海,遭大風(fēng),左右皆恐懼,希 堯曰:“吾平生不欺,汝等恃吾,可無恐也?!币讯L(fēng)亦止。歷萊、懷、棣三州刺 史。出帝時,為吏部侍郎,判東、西銓事,累遷禮部尚書。卒,年七十九,贈太子 少保。
○張允
張允,鎮(zhèn)州人也。少事鎮(zhèn)州為張文禮參軍。唐莊宗討張文禮,允脫身降,莊宗 系之獄,文禮敗,乃出之為魏州功曹。趙在禮辟節(jié)度推官,歷滄、兗二鎮(zhèn)掌書記。 入為監(jiān)察御史,累遷水部員外郎,知制誥。廢帝皇子重美為河南尹,掌六軍,以允 剛介,乃拜允給事中,為六軍判官。罷,遷左散騎常侍。晉高祖即位,屢赦天下, 允為《駁赦論》以獻曰:“管子曰:‘凡赦者小利而大害,久而不勝其禍;無赦者 小害而大利,久而不勝其福?!譂h之吳漢疾篤,帝問漢所欲言。漢曰:‘惟愿陛 下無赦爾!’蓋行赦不以為恩,不行赦不以為無恩,罰有罪故也。自古皆以水旱則 降德音而宥過,開狴牢而出囚,冀感天心以救其災(zāi)者,非也。假有二人之訟者,一 有罪而一無罪,若有罪者見舍,則無罪者銜冤。此乃致災(zāi)之道,非救災(zāi)之術(shù)也。至 使小人遇天災(zāi),則皆喜而相勸以為惡,曰:‘國將赦矣,必舍我以救災(zāi)?!绱耍?則是教民為惡也。夫天之為道,福善而禍淫。若舍惡人而變?yōu)臑楦?,則是天又喜人 為惡也。凡天之降災(zāi),所以警戒人主節(jié)嗜欲,務(wù)勤儉,恤鰥寡,正刑罰而已。”是 時,晉高祖方好臣下有言,覽之大喜。允事漢為吏部侍郎,隱帝誅戮大臣,京師皆 恐,允常退朝不敢還家,止于相國寺。周太祖以兵入京師,允匿于佛殿承塵,墜而 卒,年六十五。
○王松
王松,父徽,為唐僖宗宰相。松舉進士,后唐時,歷刑部郎中,唐末,從事方 鎮(zhèn)。晉高祖鎮(zhèn)太原,辟松節(jié)度判官。晉高祖即位,拜右諫議大夫,累拜工部尚書。 出帝北遷,蕭翰立許王從益于京師,以松為左丞相。漢高祖入洛,先遣人馳詔東京 百官嘗授偽命者皆焚之,使勿自疑,由是御史臺悉斂百官偽敕焚之。松以手指其胸, 引郭子儀自誚,以語人曰:“此乃二十四考中書令也。”聞?wù)咝χ?。后松子仁寶?李守貞河中支使,守貞反,松以子故上書自陳,高祖憐之,但使解職而已。松有田 城東,歲時往來京師,以疾卒。
○裴皞
裴皞,字司東,河?xùn)|人也。裴氏自晉、魏以來,世為名族,居燕者號“東眷”, 居涼者號“西眷”,居河?xùn)|者號“中眷”。皞出于名家,而容止端秀,性剛急,直 而無隱。少好學(xué),唐光化中舉進士,拜校書郎、拾遺、補闕。事梁為翰林學(xué)士、中 書舍人。事后唐為禮部侍郎。皞喜論議,每陳朝廷闕失,多斥權(quán)臣。改太子賓客, 以老拜兵部尚書致仕。晉高祖起為工部尚書,復(fù)以老告,拜右仆射致仕。卒,年八 十五,贈太子太保。
皞以文學(xué)在朝廷久,宰相馬胤孫、桑維翰,皆皞禮部所放進士也。后胤孫知舉, 放榜,引新進士詣皞,皞喜作詩曰:“門生門下見門生?!笔纻饕詾闃s。維翰已作 相,嘗過皞,皞不迎不送。人或問之,皞曰:“我見桑公于中書,庶寮也;桑公見 我于私第,門生也。何送迎之有?”人亦以為當。
○王仁裕
王仁裕,字德輦,天水人也。少不知書,以狗馬彈射為樂,年二十五始就學(xué), 而為人俊秀,以文辭知名秦、隴間。秦帥辟為秦州節(jié)度判官。秦州入于蜀,仁裕因 事蜀為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唐莊宗平蜀,仁裕事唐,復(fù)為秦州節(jié)度判官。王思同 鎮(zhèn)興元,辟為從事。思同留守西京,以為判官。廢帝舉兵鳳翔,思同戰(zhàn)敗,廢帝得 仁裕,聞其名不殺,置之軍中。自廢帝起事,至其入立,馳檄諸鎮(zhèn),詔書、告命皆 仁裕為之。久之,以都官郎中充翰林學(xué)士。晉高祖入立,罷職為郎中,歷司封左司 郎中、諫議大夫。漢高祖時,復(fù)為翰林學(xué)士承旨,累遷戶部尚書,罷為兵部尚書、 太子少保。顯德三年卒,年七十七,贈太子少師。
仁裕性曉音律,晉高祖初定雅樂,宴群臣于永福殿,奏黃鐘,仁裕聞之曰: “音不純肅而無和聲,當有爭者起于禁中。”已而兩軍校斗升龍門外,聲聞于內(nèi), 人以為神。喜為詩。其少也,嘗夢剖其腸胃,以西江水滌之,顧見江中沙石皆為篆 籀之文,由是文思益進。乃集其平生所作詩萬馀首為百卷,號《西江集》。仁裕與 和凝于五代時皆以文章知名,又嘗知貢舉,仁裕門生王溥、凝門生范質(zhì),皆至宰相, 時稱其得人。
○裴羽
裴羽,字用化,其父贄,相唐僖宗,官至司空。羽以一品子為河南壽安尉。事 梁為御史臺主簿,改監(jiān)察御史。唐明宗時,為吏部郎中,與右散騎常侍陸崇使于閩, 為海風(fēng)所飄至錢塘。是時,吳越王錢镠與安重誨有隙,唐方絕镠朝貢,羽等被留經(jīng) 歲,而崇以疾卒。后镠遣羽還,羽求載崇尸與俱歸。镠初不許,羽以語感動镠,镠 惻然許之,因附羽表自歸。明宗得镠表大喜,由是吳越復(fù)通于中國。羽護崇喪至京 師,及其橐裝還其家,士人皆多羽之義。羽,周太祖時為左散騎常侍,卒,贈戶部 尚書。
○王延
王延,字世美,鄭州長豐人也。少好學(xué),嘗以賦謁梁相李琪,琪為之稱譽,薦 為即墨縣令。馮道作相,與延故人,召拜左補闕。遷水部員外郎,知制誥。拜中書 舍人,權(quán)知貢舉。吏部尚書盧文紀與故相崔協(xié)有隙。是時,協(xié)子頎方舉進士,文紀 謂延曰:“吾嘗譽子于朝,貢舉選士,當求實效,無以虛名取人。昔有越人善泅, 生子方晬,其母浮之水上。人怪而問之,則曰:‘其父善泅,子必能之?!羰强?乎?”延退而笑曰:“盧公之言,為崔協(xié)也,恨其父遂及其子邪!”明年,選頎甲 科,人皆稱其公。累遷刑部尚書,以太子少保致仕。卒,年七十三。
延為人重然諾,與其弟規(guī)相友愛,五代之際,稱其家法焉。
○馬重績
馬重績,字洞微,其先出于北狄,而世事軍中。重績少學(xué)數(shù)術(shù),明太一、五紀、 八象、《三統(tǒng)大歷》,居于太原。唐莊宗鎮(zhèn)太原,每用兵征伐,必以問之,重績所 言無不中,拜大理司直。明宗時,廢不用。晉高祖以太原拒命,廢帝遣兵圍之,勢 甚危急,命重績筮之,遇《同人》,曰:“天火之象,乾建而離明。健者君之德也, 明者南面而向之,所以治天下也。同人者人所同也,必有同我者焉?!兑住吩唬?‘戰(zhàn)乎乾?!?,西北也。又曰:‘相見乎離?!x,南方也。其同我者自北而南 乎?乾,西北也,戰(zhàn)而勝,其九月十月之交乎?”是歲九月,契丹助晉擊敗唐軍, 晉遂有天下。拜重績太子右贊善大夫,遷司天監(jiān)。明年,張從賓反,命重績筮之, 遇《隨》,曰:“南瞻析木,木不自續(xù),虛而動之,動隨其覆。歲將秋矣,無能為 也!”七月而從賓敗。高祖大喜,賜以良馬、器幣。
天福三年,重績上言:“歷象,王者所以正一氣之元,宣萬邦之命。而古今所 紀,考審多差,《宣明》氣朔正而星度不驗,《崇玄》五星得而歲差一日,以《宣 明》之氣朔,合《崇玄》之五星,二歷相參,然后符合。自前世諸歷,皆起天正十 一月為歲首,用太古甲子為上元,積歲愈多,差闊愈甚。臣輒合二歷,創(chuàng)為新法, 以唐天寶十四載乙未為上元,雨水正月中氣為氣首。”詔下司天監(jiān)趙仁锜、張文皓 等考覈得失。仁锜等言:“明年庚子正月朔,用重績歷考之,皆合無舛?!蹦讼略t 班行之,號《調(diào)元歷》。行之數(shù)歲輒差,遂不用。重績又言:“漏刻之法,以中星 考晝夜為一百刻,八刻六十分刻之二十為一時,時以四刻十分為正,此自古所用也。 今失其傳,以午正為時始,下侵未四刻十分而為午。由是晝夜昏曉,皆失其正,請 依古改正?!睆闹?。重績卒年六十四。
○趙延義
趙延義,字子英,秦州人也。曾祖省躬通數(shù)術(shù),避亂于蜀。父溫珪,事蜀王建 為司天監(jiān),每為建占吉兇,小不中,輒加詰責(zé)。溫珪臨卒,戒其子孫曰:“數(shù)術(shù), 吾世業(yè),然吾仕亂國,得罪而幾死者數(shù)矣!子孫能以佗道仕進者,不必為也?!比?延義少亦以此仕蜀為司天監(jiān)。蜀亡,仕唐為星官。延義兼通三式,頗善相人。契丹 滅晉,延義隨虜至鎮(zhèn)州。李筠、白再榮謀逐麻答歸漢,猶豫未決,延義假述數(shù)術(shù)贊 成之。周太祖自魏以兵入京師,太祖召延義問:“漢祚短促者,天數(shù)邪?”延義言: “王者撫天下,當以仁恩德澤,而漢法深酷,刑罰枉濫,天下稱冤,此其所以亡也!” 是時,太祖方以兵圍蘇逢吉、劉銖第,欲誅其族,聞延義言悚然,因貸其族,二家 獲全。延義事周為太府卿、判司天監(jiān),以疾卒。
譯文及注釋
李崧,深州饒陽人。
李崧年幼時聰明機敏,能寫文章,任鎮(zhèn)州參軍。
唐魏王李繼岌任興圣官使,領(lǐng)鎮(zhèn)州節(jié)度使,委任推官李莞為掌書記。
李崧對掌書記呂柔說:“魏王是皇子,是天下的希望,掌管害奏的職務(wù),不是李莞所能勝任的。”呂柔擅自讓李崧代替李莞,把他寫的文稿拿給盧質(zhì)、馮道看,馮道等人都覺得好。
于是任命李崧為興圣官巡官,拜為協(xié)律郎。
李繼岌和郭崇韜伐蜀,任命李崧馬掌書記。
李繼岌攻破蜀后,劉皇后聽信別人的讒言,暗中派人到蜀,叫李繼岌殺掉了郭崇韜,當時軍心不安。
李崧進見李繼岌說:“大王為什么要做這樣危險的事情?如果確實容不下郭崇韜,到洛陽殺他就晚了嗎?現(xiàn)在軍隊在外五千里遠,沒有看見一尺詔書就殺死大臣,動搖人心,這是招亂?!崩罾^岌說:“我也后悔,怎么辦呢?”李崧于是召來三四個書吏,登上樓撤掉梯子,晚上用黃紙偽造詔書,倒蓋上都統(tǒng)印章,第二天黎明告諭各軍,軍心纔安定下來。
軍隊返回,李繼岌死在路上。
李崧回到京師,任圜判三司,任命李崧為盥鐵判官,因母親去世離任回到鄉(xiāng)里。
守喪完畢,范延光在鎮(zhèn)州,征召李崧任掌書記。
范延光任樞密使,李崧被拜為拾遣,直樞密院。
屢經(jīng)升遷為戶部侍郎、端明殿學(xué)士。
長興中,唐明宗年歲已高,秦王李從榮常常不守法紀,晉高祖任六軍副使,怕殃及自己,請求出任外藩。
這時,契丹進入雁門,唐明宗挑選將領(lǐng)保衛(wèi)太原,晉高祖想去。
樞密使范延光、趙延壽等人商議挑選將領(lǐng),很久不能決定,唐明宗很憤怒,斥責(zé)趙延壽等人,趙延壽等人惶恐不安,想讓康義誠應(yīng)選,李崧偏偏說:“太原,是國家的北門,應(yīng)當用重臣把守,非用石敬瑭不可!”因此采納了李崧的意見。
晉高祖非常感激他,暗中派人告謝李崧說:“修建佛塔的人,必定合攏塔尖?!毕胱尷钺率冀K成全自己的事。
后來晉高祖率兵進入京師,李崧逃竄藏在伊闕百姓家中,晉高祖召他任戶部侍郎,拜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
為母親服喪,服喪未滿就被起用。
受壺祖逝世,晉出帝登位,任命李崧兼判三司,和馮玉共同掌管樞密院。
這時,晉兵在陽城打敗契丹,趙延壽在幽州,詐稱想回來以便誘惑晉兵,李崧等人相信了。
當初,漠高祖在晉,掌管親軍,任侍衛(wèi)都指揮使,和杜重威同一詔書加平章事,漢高祖對此感到恥辱,發(fā)怒不肯謝恩,晉高祖派和凝開導(dǎo)他,纔謝恩。
后來漢高祖出京任戰(zhàn)住在太原,杜重威代任侍衛(wèi)使,李崧也多次稱贊杜重威的才能,于是漢高祖認為李崧排斥自己,十分恨他。
李崧又對趙延壽的謊言信以為真,終于讓杜重威率領(lǐng)大軍,后來在中渡橋被打敗,晉于是滅亡,,契丹耶律德光侵犯京師,耶律德光素來聽趙延壽等人稱贊李崧的為人,等到進入京師后,對人說:“我攻破南面的朝廷,是要得到李崧一人罷了!”于是拜李崧為太子太師。
契丹北歸,命令李崧率領(lǐng)他的族人一起走,把他留在鎮(zhèn)州。
后來麻苔放棄鎮(zhèn)州,李崧和馮道等人得以返回。
漢高祖素來不喜歡李崧,李崧又被怨恨他的人詆毀,說李崧受到契丹的厚待,因此李崧碰上漢的權(quán)臣,常常憂懼地謙恭謹慎,不敢有所違忤。
漢高祖進入京師,把李崧的府第賜給蘇逢吉,李崧家遭逢亂世,家中埋下很多金銀財寶,蘇逢吉全部據(jù)為己有。
而李崧的弟弟李嶼、李峩和蘇逢吉的子弟同住一起,酒酣耳熱,口出怨言,認為侵奪了他們的府第。
李崧又拿房契獻給蘇逢吉,蘇逢吉還是不高興/)漠的法令素來嚴酷,楊郇、史弘肇常常濫用刑法。
李嶼的仆人葛延遇為李嶼做買賣,常常侵吞他的資財,李嶼鞭打斥責(zé)他。
葛延遇晚上住在蘇逢吉的部下李澄家,把事情告訴李澄。
這時,漢高祖將安葬在睿陵,河中李守貞反叛。
李澄于是唆使葛延遇報告作亂,說李崧和他的外甥王凝圖謀趁安葬高祖將放火燒京師,又用蠟丸書勾結(jié)李守貞。
蘇逢吉派人召李崧到家里,從容自如地告訴他,李崧知道不能幸免,于是把幼女托付給蘇逢吉。
蘇逢吉送李崧到侍衛(wèi)獄。
李崧出來騎在馬上,跟隨他的人離去了,浚留下一人,李崧氣憤地說:“自古以來難道有不死的人,難道有不滅亡的國家嗎!”于是自己編造罪狀伏罪,被滅族。
李崧素來和翰林學(xué)士徐臺符友好,后來周太祖登位,徐臺符告訴宰相馮道,請求殺掉葛延遇,馮道囚葛延遇多次受到赦免寬宥,感到為難。
樞密使王峻聽說后,贊揚徐臺符有義氣,于是上奏誅殺葛延遇。
李鱗,唐代宗室的后代。
他的伯父李陽在唐做官,咸通問任給事中。
李鱗年輕時考進士,多次役考中,客居河朔問,自稱清海軍掌書記,拜見定州王處直,王處直不還禮。
于是換下綠色衣服,改穿鯡色衣服,拜見常山李弘規(guī),李弘規(guī)把他推薦給趙王王镕,王镕留下他任從事。
后來張文禮殺掉王镕自立為王,派李鱗到太原拜訪唐莊宗。
李鱗口齒伶俐敢于說話,于是暗中為唐莊宗謀劃可以攻破張文禮的計策。
后來張文禮被打敗,唐莊宗任命李鱗為支使。
唐莊宗登位,拜李鉼為宗正卿,任命李瓊為少卿。
唐獻祖、唐懿祖的陵墓在趙州昭慶縣,唐剛建國,李鱗、李瓊建議說:“唐獻祖宣皇帝的建初陵、唐懿祖光皇帝的啟運陵,請求設(shè)置臺令?!笨h中無賴自稱是宗室后代的有一百多人,宗正沒有譜諜,無法考核。
有一個人到寺中自稱世代任丹陽竟陵臺令,重金賄賂宗正官吏,李轔、李瓊不再認真核定,就補他為臺令。
這人就拿著大紅色旗幟招置部下,侵奪民田一百多頃,說這是陵園墻內(nèi)的土地,,老百姓向官府告狀,不能斷決,就將此事上報。
唐莊宗下詔公卿博士,詢問過去唐各帝王陵墓在哪里。
公卿博士們說:“丹陽在現(xiàn)在的潤州,而竟陵與唐事無關(guān)。
李鱗不學(xué)無術(shù),不配置身九卿中。”因此被貶為司農(nóng)少卿,出任河中節(jié)度副使。
唐明宗登位,因李鱗是老朋友,召他回朝,多次遷升為戶部尚書。
李鱗心中很希望受到重用,曾對馮道、趙鳳說:“唐家舊例,宗室的人都任宰相。
如今皇位中興,應(yīng)當遵循舊典,我李鱗雖然無能,但曾在唐莊宗的幕府任職,在藩邸認識當今的天子,論才能功業(yè),有什么落在眾人后面?而長久置身朝班行列,各位安心嗎?”馮道等人討厭他的言語。
后來為楊溥打聽消息的人拜見李鱗反映情況,李鉼就對安重誨說:“楊溥想回國很久了,如果朝廷派使臣曉諭他,可以召回他?!卑仓卣d相信了,把玉帶交給通消息的人作為憑信,很久沒有結(jié)果,因此貶李鱗為兗州行軍司馬。
李鱗和唐廢帝有舊交,唐愍帝時,任兵部尚書,奉命出使湖南,聽說唐廢帝登位,很高興,認為必定任用自己做宰相。
返回時經(jīng)過劑南,對高從誨說:“士人的道路圊然有通有塞,我不被現(xiàn)時重用很久了。
如今新天子登位,我將受到重用了!”于是向高從誨索求財寶進獻祝賀,高從誨給他兩支紅色馬尾拂塵、一張長尾猿皮,并且為李鱗設(shè)宴,問他的副使馬承翰:“如今朝廷的臣子,誰有宰相的聲望?”馬承翰說:“尚書崔居儉,左丞姚頻,其次是太常盧文紀?!备邚恼d笑著環(huán)視手下人,取來進奏官的報狀給李轔看,姚類和盧文紀都拜為平章事了。
李鱗羞慚失色。
回到京師,就獻上猿皮、拂塵,唐廢帝最終沒有重用他。
當初,李愚從太常卿作到宰相,而盧文紀代任太常卿,到盧文紀作宰相,李鱗于是請求任太常卿。
到拜命時,謝表中說:“我有辱做宰相的資格?!背惺咳藗髯餍φ?。
李鉼在晉多次升遷為太子太保。
漢高祖登位,拜李鱗為司徒,遇了幾個月去世,享年八十八歲,贈太傅。
賈緯,鎮(zhèn)州獲鹿人。
年輕時考進士不中,州中舉薦他為參軍。
唐天成中,范延光鎮(zhèn)守成德,推薦他為趙州軍事判官,升任石邑令。
賈緯擅長史學(xué)。
唐代從唐武宗以后沒有實錄,史官的職務(wù)被廢置,賈緯搜集編纂傳聞,著《唐年補錄》六十五卷。
正值唐末年,王室衰微弱小,諸侯強大興盛,擅自征伐,天下多事,因此賈緯的編纂有很多缺誤的地方。
但在喪亡動亂的時候,事跡粗存梗概,也對史家有所裨益。
晉天福年間,任太常博士,這不是他喜歡的,多次請求擔(dān)任史官,改任屯田員外郎、起居郎、史館修撰,參與修撰《唐書》。
遭逢母親的喪事,服完喪,任知制誥。
累經(jīng)升遷為中書舍人、諫議大夫、給事中,又任修撰。
漢隱帝時,下詔書命他和王伸、竇儼共同修撰晉高祖、晉出帝、漢高祖實錄。
當初,桑維翰任宰相,一向討厭賈緯的為人,對他很刻薄。
賈緯為桑維翰寫傳,稱“桑維翰死后,有銀子八千鏈”。
翰林學(xué)士徐臺符認為不能這樣寫,多次就此事指責(zé)賈緯,賈緯迫不得已,改成幾千鏟()廣順元年實錄完成,賈緯請求升官沒有如愿,徒此產(chǎn)生怨恨。
適時,宰相王峻監(jiān)修國史,賈緯記載每天的事,多說當時大臣的過失,王峻見到后,發(fā)怒說;“買給事的子弟做官也要看門閥,怎么一個個詆毀當朝士人,讓他們的子孫怎樣做官升遷?”將此事告訴周太祖,貶賈緯為平盧軍行軍司馬。
第二年死在青州。
段希堯,河內(nèi)人。
晉高祖任河?xùn)|節(jié)度使時,任命段希堯為判官。
晉高祖的軍隊屯駐在忻州,軍中有人擁立晉高祖高呼萬歲,晉高祖惶恐不安,不知所措。
段希堯勸晉高祖斬為首作亂的人,纔平息此事。
晉高祖準備在太原起兵,和他的賓客僚佐商量,段希堯認為不行,晉高祖雖然沒有聽取,但看重他的為人,沒有責(zé)備他。
晉高祖登位,段希堯和將吏們相比,受到的恩賜最少(\過了很久,逐漸升遷為諫議大夫,出使到昊越。
這時,長江、淮河不通,凡是出使昊越的人都航海而行,因而常有海上風(fēng)波的災(zāi)禍。
段希堯遇海,遇上大風(fēng),手下人都感到恐懼,段希堯說;“我一生不騙人,你們依靠我,可以無需害怕?!辈痪蔑L(fēng)也停了。
歷任萊、懷、棣三州刺史。
晉出帝時,任吏部侍郎,判束、西銓事,屢經(jīng)升遷為禮部尚書。
去世,享年七十九歲,贈太子少保。
張允,鎮(zhèn)州人。
年輕時在州中任張文禮的參軍。
唐莊宗討伐張文禮,張允脫身投降,唐莊宗把他關(guān)在獄中,張文禮被打敗,纔放出他擔(dān)任魏州功曹。
趙在禮召為節(jié)度推官,歷任滄、兗二鎮(zhèn)掌書記。
入朝為監(jiān)察御史,屢經(jīng)升遷為水部員外郎,知制誥。
唐廢帝的兒子李重美任河南尹,掌管六軍,因張允剛直耿介,于是拜張允為給事中,任六軍判官。
罷任,升為左散騎常侍。
晉高祖登位,多次赦免天下罪人,張允作幟赦論》進獻說:“管子說:‘大凡赦免這種事利小害大,時間長了就經(jīng)受不了它造成的災(zāi)禍;沒有赦免則害小利大,時間長了有說不盡的好處?!硗猓膮菨h病重,皇帝問昊漢想說什么。
昊漢說:‘只希望陛下不要赦免罪人而已!’不把實行赦免當成恩德,不把不實行赦免當成沒有恩德;因為這是懲罰罪人的緣故。
自古以來都因水災(zāi)旱災(zāi)就頒布恩詔寬宥罪過,打開牢獄放出囚犯,希望感動上天的心而救助災(zāi)害,這是不對的。
假如有兩個訴訟的人,一個有罪一個無罪,如果有罪的人被放掉,那么無罪的人就含冤了。
這是招至災(zāi)禍的做法,不是救災(zāi)的辦法。
以至于使得小人碰上天災(zāi),就都高興地相互鼓勵作惡,說:‘國家要進行赦免了,一定會釋放我們來救災(zāi)。,像這樣,就是唆使百姓作惡。
作為上天之道,是要降福給善人而降災(zāi)給惡人。
如果放了惡人就能變?yōu)难筛#敲催@樣一來上天又喜歡人們作惡了。
凡是上天降下災(zāi)禍,不過是用來警告勸誡君主節(jié)制嗜好欲望,致力于勤儉節(jié)約,哀憐孤寡老人,端正刑割罷了?!边@時,晉高祖正喜好臣子提意見,看了十分高興。
張允在漢任吏部侍郎,漠隱帝誅殺大臣,京師的人都很恐懼,張允常常退朝后不敢回家,住在相國寺中。
周太祖率兵進入京師,張允藏在佛殿承塵中,掉下來摔死了。
終年六十五歲。
王松,父親王徽,任唐僖宗的宰相<)王松考中進士,后唐時,歷任刑部郎中,唐末,在方鎮(zhèn)任職。
晉高祖鎮(zhèn)守太原,征召王松為節(jié)度判官。
晉高祖登位,拜為右諫議大夫,屢經(jīng)升遷為工部尚書。
晉出帝北遷,蕭翰在京師擁立許王李從益,任命王松為左丞相。
漢高祖進入洛陽,先派人馳馬詔令曾授給偽職的束京百官都燒掉偽詔,讓他們不要自起疑心,因此御史臺全部收繳百官的偽詔燒掉。
王松用手指著胸口,引郭子儀譏誚自己,告訴人說:“這是二十四考中書令。”聽見的人都笑他。
后來王松的兒子王仁寶擔(dān)任李守貞的河中支使,李守貞反叛,王松因兒子的緣故上書自白,漢高祖哀憐他,只是讓他罷職而已。
王松在京城束面有田產(chǎn),一年四時往來于京師,因病去世<\裴嗥字司束,河?xùn)|人。
裴氏自從晉、魏以來,世代都是名族,住茌燕的號稱“束眷”,住在涼的號稱“西眷”,住在河?xùn)|的號稱“中眷”(\裴嗥出身名門,而形容舉止端莊秀美,性格剛強急躁,耿直役有隱瞞。
年輕好學(xué),唐光化年間中進士,拜為校書郎、拾遣、補闕。
在梁任翰林學(xué)士、中書舍人。
在后唐任禮部侍郎。
裴嗥專好議論,每次指陳朝廷闕失,常常斥責(zé)權(quán)臣。
改任太子賓客,因年老拜為兵部尚書辭官居家。
晉高祖起用他任工部尚書,又以年老告退,拜為右仆射辭官居家。
去世,享年八十五歲,贈太子太保。
裴皡以文章學(xué)問在朝任職很久,宰相馬胤孫、桑維翰,都是裴嗥在禮部發(fā)榜錄取的進士<.)后來馬胤孫知貢舉,發(fā)榜后,帶著新錄取的進士拜訪裴皡,裴皡高興地作詩說:“門生門下見門生()”世人相傳以為榮耀(\桑維翰作宰相后,曾拜訪裴嗥,裴嗥不迎不送。
有人間他,裴嗥說:“我在中書省見桑公,我是一下屬官吏;桑公在我家見我,他是門生(,)哪有送迎的道理?”人們也認為得當。
王仁裕字德輦,天水人。
年輕時不知書,以狗馬彈射為樂,二十五歲纔開始學(xué)習(xí),而為人俊秀,在秦、隴間以文辭聞名。
秦州主帥召他任秦州節(jié)度判官。
秦州歸入蜀后,王仁裕因而在蜀任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
唐莊宗平定蜀,王仁裕事奉唐,又任秦州節(jié)度判官,王思同鎮(zhèn)守興元,推舉他為從事。
王思同留守西京,委任他為判官。
唐廢帝在鳳翔舉兵,王思同戰(zhàn)敗,唐廢帝得到王仁裕,知道他的名聲沒有殺他,把他安置在軍中,自從唐廢帝起事,到他進京登位,傳檄各鎮(zhèn),詔書、告命都是王仁裕起草的。
遇了很久,以都官郎中充翰林學(xué)士。
晉高祖登位,罷職任郎中,歷任司封左司郎中、諫議大夫。
漠高祖時,又任翰林學(xué)士承旨,多次升遷為戶部尚書,罷為兵部尚書、太子少保。
顥德三年去世,享年七十匕歲,贈太子少師。
王仁裕天生通曉音律,晉高祖初定雅樂時,在永福殿宴請群臣,演奏黃鐘,王仁裕驄了說:“聲音不純正肅穆而又沒有和聲,當有爭斗起于宮中?!辈欢鄷r兩個軍校在升龍門外爭斗,聲音傳進官內(nèi),人們都認為王仁裕很神奇()王仁裕喜好作詩。
他小時候,曾夢見有人剖開他的腸胃,用西江水洗滌,看見江中沙石上都寫有篆文籀文,從此文思更加長進。
于是匯集他平生所寫詩一萬多首編成一百卷,取名《西汀集》。
王仁裕與和凝在五代時都以文章出名,又曾知貢舉,王仁裕的門生王溥,和凝的門生范質(zhì),官都做到宰相,當時稱贊他們善于獲得人才。
裴羽字用化,父親裴贄,輔佐唐僖宗,官做到司空。
裴羽以一品官子弟的身份出任河南壽安尉。
在梁任御史臺主簿,改任監(jiān)察御史()唐明宗時,任吏部郎中,和右散騎常侍陸崇出使閩,被海風(fēng)吹飄到錢塘。
這時,昊越王錢鍔和安重誨有矛盾,唐正拒絕錢鍔的朝貢,裴羽等人被扣留一年,而陸崇因病而死。
后來錢鏗派裴羽回去,裴羽請求載上陸崇的尸體一道回去。
錢繆最初不答應(yīng),裴羽以言詞打動了錢繆,錢鍔悲傷地答應(yīng)了他,因而交付表書給裴羽表示自己要歸附。
唐明宗得到錢鏗的表書非常高興,從此昊越又和中原交往了。
裴羽為陸崇謹喪到京師,把他的行裝送回他家,士人都稱贊裴羽的義氣。
裴羽,周太祖時任左散騎常侍,去世,贈戶部尚書。
王延字世美,郊州長豐人。
年輕好學(xué),曾帶著賦拜見梁宰相李琪,李琪因此稱譽他,推薦他任即墨縣令。
馮道作宰相,和王延是老朋友,召拜為左補闕。
升任水部員外郎,知制誥。
拜為中書舍人,暫代知貢舉c)吏部尚書盧文紀和前宰相崔協(xié)有矛盾。這時,崔協(xié)的兒子崔頑正考進士,盧文紀對王延說:“我曾在朝廷稱譽你,貢舉挑選士人,應(yīng)當講求實效,不要憑虛名錄取人()過去有個越人善于游水,生個兒子剛滿一百天,他的母親就把他浮在水上(.)人們揚得奇怪就詢問她,她說:‘他的父親善于游水,兒子必定能游水?!襁@樣行嗎?”王延退下后笑著說:“盧公的話,是因崔協(xié)而說的,恨別人的父親就牽連到兒子嗎!”第二年,選崔順中甲科,人們都稱贊他公道,多次升遙為刑部尚書,以太子少保辭官居家。去世,享年七十三歲。
王延為人看重信譽,和他的弟弟王規(guī)相友愛,五代的時候,人們都稱贊他的家法。
馬重績字洞微,他的祖先出身北狄,而世代在軍中任職。
馬重績年輕時學(xué)敷衍,懂得太一、五紀、八象、《三統(tǒng)大歷》,住在太原。
唐莊宗鎮(zhèn)守太原時,每次用兵征伐,必定詢問他,馬重績說的無不應(yīng)驗,拜為大理司直(:\唐明宗時,廢置不用他。
晉高祖據(jù)有太原抗拒朝廷命令,唐廢帝派兵包圍他,形勢十分危急,晉高祖命令馬重績占卦預(yù)測,遇《同人》卦,說:“天火的象征,干健而離明。
健是君德,明是南面而向的臣德,用來治理天下的。
同人就是人所同,必定有與我相同的。
《易》說:‘戰(zhàn)于干。’干,代表西北。又說:‘相見于離?!x,代表南方。
與我相同的是自北而南吧?干,代表西北,戰(zhàn)而勝,大致在九月十月之交吧?”這年九月,契丹幫助晉擊敗唐軍,晉于是據(jù)有天下。
拜馬重績?yōu)樘佑屹澤拼蠓颍嗡咎毂O(jiān)。
第二年,張從賓反叛,命令馬重績占卜,遇《隨》卦,說:“南望箕、尾兩星,它們不相連續(xù)。
虛處振動,隨動覆沒。
一年將到秋天了,役有什么作為了?!逼咴聫垙馁e失敗。
晉高祖非常高興,賜給他良馬器物和錢幣。
天福三年,馬重績上奏:“歷象,是帝王用來端正元氣之始,宣命萬邦的。
而古今所記載的,考察審定多有差誤。
《宣明歷》氣期正而星度得不到驗證,《崇玄歷》五星符合而每年差一天。
以《宣明歷》的氣朔,合《崇玄歷》的五星,兩種歷害相互參驗,然后纔符合/)自前代各種歷書,皆以天正十一月為一年的開頭,用太古甲子馬上元,積年越久,誤差越嚴重。
我就綜合二歷,創(chuàng)造新法,以唐天寶十四載乙未為上元,雨水正月中氣為氣首?!毕略t命司天監(jiān)趙仁锜、張文皓等考核得失。
趙仁锜等說:“明年庚子正月初一,用馬重績歷考察,都符合,沒有舛誤?!庇谑窍略t頒行,取名《調(diào)元歷>c)推行幾年就出現(xiàn)誤差,于是不用。
馬重績又說:“漏刻的辦法是以中星考晝夜為一百刻,八又六十分之二十刻為一個時辰,半個時辰以四刻十分為正,這是自古以來所用的。
現(xiàn)今失傅,以午正為時辰的開始,往下侵不到四刻十分為午。
由此晝夜黃昏拂曉,都不符合,請依古法改正?!背⒙爮牧?。
趙延義字子英,秦州人。
曾祖父趙省躬精通數(shù)術(shù),在蜀中避亂。
父親趙溫珪,跟隨蜀王建任司天監(jiān),每次為王建占卜吉兇,小有不合,就加以責(zé)問。
趙溫珪篩死時,告誡他的子孫說:“敷衍,是我們家世代的家業(yè),但我在亂國做官,獲罪而幾乎被處死多次了!子孫們?nèi)缒芤詣e的辦法進入仕途,就不必從事敷衍了。”但趙延義年輕時也以敷衍在蜀任司天監(jiān)。
蜀滅亡,在唐住星官。趙延義兼通三式,很善于給人看相。契丹滅晉,趙延義隨契丹到鎮(zhèn)州。
李筠、白再榮商量驅(qū)逐麻答回漢,正猶豫不決,趙延義藉陳述數(shù)術(shù)贊成他們的做法。
周太祖從魏州率兵進入京師,周太祖召見趙延義問道:“漢的國運短暫,是由于天命嗎?”趙延義說:“稱王的人安撫天下,應(yīng)當用仁德恩澤,而漠的刑法很殘酷,濫用刑罰,天下喊冤,造就是它滅亡的原因!”這時,周太祖正用兵包圍蘇逢吉、劉銖的家,想把他們滅族,聽了趙延義的話感到毛骨悚然,因而寬免了他們的族人,兩家得以保全。
趙延義在周任太府卿、判司天監(jiān),因病去世。
參考資料:
1、佚名.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9853915823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