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河
《釋名》曰:河,下也,隨地下處而通流也。
《山海經(jīng)》曰:昆侖山,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去蒿山五萬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環(huán)其墟。其白水出其東北陬。屈向東南流為中國河。河百里一小曲,千里一大曲,發(fā)源及中國,大率常然。東流潛行地下至規(guī)期山,北流分為兩源,一出蔥嶺,一出于闐,其河復(fù)合,東注蒲昌海。復(fù)潛行地下,南出積石山,西南流,又東回入塞,過敦煌、酒泉、張掖郡南,與洮河合,過安定、北地郡,北流過朔方郡西,又南流過五原郡南,又東流過云中、西河郡東,又南流過上都河?xùn)|郡西而出龍門,汾水從東于此入,河?xùn)|即龍門所在。
《呂氏春秋》曰:龍門未開,河出孟門東大溢,是謂洪水。禹鑿龍門,始南流,至華陰潼關(guān),與渭水合。又東回過砥柱,砥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今陜州東河北、陜縣三縣界,及洛陽孟津所在。至鞏縣與洛水合,至成皋與濟(jì)水合。濟(jì)水出河北,至王屋山而南截河渡,正對成皋。又東北流過武德與沁水合。至黎陽信都,信都今冀州,絳水所在,絳水亦曰潰水,一曰漳水。鉅鹿之北,遂分為九河。鉅鹿,今邢州大陸所在。大陸,澤名。九河:一曰徒駭,二曰太史,三曰馬頰,四覆釜,五湖蘇,六簡,七絜,八鉤盤,九鬲津。又合為一河而入海。齊桓公塞九河以廣田居,故館陶、貝丘、廣川、信都、東光、河間以東城地,九河舊跡猶存。漢代河決金堤,南北多罹其害,議者常欲求九河故跡而穿之,未知其所。是以班固云:自茲距漢已亡其八枝也。河之故瀆,自沙丘堰南分河出焉,故《尚書》稱,導(dǎo)河積石至于龍門。今絳州龍門縣界,南至于華陰,北至于砥柱,東至于孟津,在洛北,都道所湊,古今以為津,東過洛汭,至于大伾,洛汭今鞏縣,在河洛合流之所也。大伾山,今汜水縣,即故成皋也。山再成曰伾。北過絳水至于大陸,其絳水,今冀州信都。大陸,澤名,今邢州鉅鹿,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海是也。同合出九河,又合為一,名為逆河。逆,迎也,言??谟谐毕?,潮以迎河水。
《書》曰:九河既道。(孔安國注曰:河水分為九道。)
《詩》曰: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又曰:新臺有泚,河水瀰瀰。
又曰: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又曰:誰謂河廣?一葦航之。誰謂宋遠(yuǎn)?跂予望之。
又曰:不敢暴虎,不敢憑河。
《大戴禮》曰:圣人有國,則河不滿溢。
《禮斗威儀》曰: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則河溓。(宋君注曰:河不災(zāi)溢也。)
《傳》曰:《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幾何。(詩,逸詩也。言人壽促而河清遲,喻時之不可待也。)
又曰:楚昭王有疾,卜河為祟,大夫請祭。王曰:"江漢沮漳,楚之望也,河非所獲罪。"
《春秋考異郵》曰:河者,水之氣,四瀆之精,所以流化,故曰河潤千里。
《孝經(jīng)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應(yīng)天漢。
《史記》曰:秦滅六國,自以為獲水德之瑞,更名河為德水。
《漢書》曰:河有兩源,一出蔥嶺山,一出于闐。于闐在南山下,其北流與蔥嶺河合,東注蒲昌海,一名鹽澤。
又曰:長水校尉高并言,河決率常于平原、東郡左右,其地形下而土疏惡也。聞禹理河本空此地,以為水隈,近察秦漢河決曹衛(wèi)之域不過百八十里,可空此地,勿以為官亭民室。
張璠《漢紀(jì)》曰:郭伋為潁川太守,光武詔曰:賢能太守,去帝城不遠(yuǎn),河潤九里,冀京師并蒙其福。
《魏志》曰:袁紹渡河,沮授臨舟嘆曰:"上盈其志,下務(wù)其功,悠悠黃河,吾其濟(jì)乎!"
《說苑》曰:甘茂使齊渡河,船人曰:"河水猶澗耳,君不能渡,何王之能說乎?"甘茂曰:"持楫隨流,臣不若子;說萬乘之君,子不如我。"
桓譚《新論》曰:大司馬張仲議曰:河水濁,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競決河溉田。今河不通利,至三月桃花水至則決,以其噎不泄也。可禁民勿復(fù)引河。
《韓詩外傳》曰:申徒狄非其世,將自投於河,崔嘉聞而止之曰:"圣人,民之父母也,今為濡足之故,不救溺人,可乎?"申徒狄曰:"昔桀殺龍逢,紂殺比干,而亡天下;吳殺子胥,陳殺泄冶而滅其國。非無圣知,不用故也。"遂負(fù)石而沉于河。
《河圖始開圖》曰:黃帝問風(fēng)后曰:"余欲知河之始開。"風(fēng)后曰:"河凡有五,皆始開乎昆侖之墟。"
《慎子》曰:西河下龍門,其流駛竹箭。
《抱樸子》曰:撮壤不能填決河,升水不能冷原火。
又曰:寸膠不能理黃河之濁,尺水不能卻蕭丘之火。
《淮南子》曰:武王伐紂,至孟津,陽侯之波逆流而擊,疾風(fēng)晦暝,人馬不相見。于是,武王左操黃鉞,右執(zhí)白旄,瞋目而麾曰:"余在,天下誰敢害余意者。"於是風(fēng)濟(jì)波罷。
又曰:河以委蛇,(委蛇音逶迤。)故能遠(yuǎn);山以陵遲,故能高;道以優(yōu)游,故能化。
又曰:河水九折注海而流不絕者,有昆侖之輸也。
《風(fēng)俗通》曰:河,播也,播為九州也。
《物理論》曰:河色黃,眾川之流蓋濁之也。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
《山海經(jīng)》曰:從極之淵,深三百仞,惟冰夷恒都焉。(冰夷,馮夷也?!痘茨献印吩获T夷得道,以潛大川。)馮夷人面,乘兩龍。(乘云車,駕二龍。)
《水經(jīng)注》曰:禹理洪水,觀於河,見白面長人魚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圖而還于淵。
又曰:昔澹臺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陽侯波起,兩蛟挾舟。子羽曰:"吾可以義求,不可以威劫。"操劍斬蛟,蛟死波休,乃投璧于河,三投而輒躍出,乃毀璧而去,示無吝意。
又曰:昆侖在北,去嵩山五萬里,地之中也。高萬一千里,河水出其東北。
蕭廣濟(jì)《孝子傳》曰:三洲人者,各一洲人,皆孤單煢獨(dú),三人暗會樹下息,因相訪問。老者曰,寧可合為斷金之業(yè)邪?二人曰:"諾。"即相約為父子。因命二人于大澤中作舍,且欲成,父曰:"此不如河邊。"二人曰:"諾"。河邊舍幾成,父曰:"又不如河中。"二人復(fù)填河,二旬不立。有一書生過之,為縛兩土豚投河中,會父往呼止之,曰:"嘗見河可填耶?觀汝行耳。"相將而去。明日俱至河邊,望見河中土高丈馀。
○祥瑞(附)
《禮記》曰:河出馬圖,言龍馬負(fù)圖也。
《河圖》曰:黃帝云:余夢見兩龍授圖,乃齋,往河洛而求,有魚折溜而止,魚泠得圖,跪而受之。
《運(yùn)斗樞》曰:舜與諸侯觀河洛,有黃龍負(fù)圖出置帝前,蹛入水而前去。({帶足},之游反。又音帶。{帶足},去也。)
《拾遺記》曰:黃河千年一清,圣人之大瑞也。
《易乾鑿度》曰:帝王將起,河水先清,清變白,白變赤,赤變黑,黑變黃,各三日。
《中候》曰:榮光出河,休氣四塞,榮光即五色。
《論語》曰: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沉祭(附)
《穆天子傳》曰:天子西狩獵,獲白狐玄貉,以祭于河。
《禮記》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后海,此所以務(wù)本,言海之本源自河也。
《史記》曰:元光中,河決于瓠子,于是天子臨決河,沈白馬玉璧于河,令群臣從官自將軍以下皆負(fù)薪填決河,而取淇園之竹以為堰。天子既臨決河,悼功之不成,乃作《瓠子之歌》。
○決塞(附)
《穀梁傳》曰: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晉君召伯尊,伯尊遇輦者問焉。輦者曰:"君親素縞,帥群臣哭之,既而祠焉。"伯尊至,君問之,伯尊如其言,而河流矣。(《左傳》曰伯宗。)
《漢書》曰:成帝時,河決,潰金堤,凡灌四郡,河堤使者王延世塞以竹落,長四丈,大九圍,盛以小石,兩船夾載而下之,三十六日河堤成,改元為河平。
又曰:賈讓奏言治河有上中下三策。若徙其當(dāng)水沖之人以避之,放河使北入海,泠濫期月自定,不勞人力,此功一立,河定人安,千載無患,謂之上策。若多穿漕渠,使人得以溉田,雖非圣人法,然亦救敗之術(shù)也。今據(jù)堅(jiān)地作石堤,東西水門但用木與土耳,旱則開東方水門以溉田,水則開西方高門以分河,此誠富國安民,興利除害,謂之中策。茍繕完故堤,增卑培厚,勞費(fèi)無已,數(shù)逢此害,謂最下策也。
又曰:武帝元光中,河水決頓丘,發(fā)卒十萬救決河,起龍淵宮。(武廟也。自作之,故曰官。)
《呂氏春秋》曰:故龍門未開,呂梁未發(fā),河出孟門,大溢逆流,名曰洪水。禹乃決江疏河,為彭蠡之鄣,所治者千八百國,此禹之功。
《文子》曰:江河之大溢,不過三日。
《水經(jīng)注》曰:漢平帝之世,河汴決壞,未及得修,汴渠東侵,日月彌廣,門閭故處,皆水中也。漢明帝永平十二年,議治汴渠,上乃引樂浪人王景問理水形便。景陳利害,應(yīng)對敏捷,帝甚善之,乃賜《山海經(jīng)》,《河渠書》、《禹貢圖》,以及錢帛。發(fā)卒數(shù)十萬,詔景與將作謁者王昊,治渠防筑堤防修堨,起自滎陽,東至千乘???,千有馀里。景乃商度地勢,鑿山開澗,防遏沖要,疏決壅積,十里一門,水更相回注,無復(fù)潰漏之患。明年渠成,帝親自巡行,詔濱河郡國置河堤員吏,如西京舊制。景由是顯名,王昊及諸從事者,皆增秩一等。順帝陽嘉中,又自汴河口以東,緣河積石為堰,通淮,曰金堤。靈帝建寧中,又增修石門,以遏渠口,水盛則通注,津耗則輟流。
○淮
《春秋說題辭》曰:淮出桐柏,淮者,均也,均其務(wù)。
《釋名》曰:淮,圍也,圍繞揚(yáng)州北界,東至海。(《廣雅》同。)
《說文》曰:淮出南陽平氏桐柏大復(fù)山東南。
《水經(jīng)注》及《山海經(jīng)》云:淮水出南陽平氏縣桐柏山,其源初則涌出,復(fù)潛流三十里,然后長騖東北,經(jīng)大復(fù)山,從義陽郡北東,過江夏平春縣北,又東過新息縣南期思縣北,至原鹿縣南,與汝水合。又東過廬江安豐縣,與決水合。東北至九江壽春縣東,與潁水合。壽春縣北,與淝水合。又東至當(dāng)涂縣北,與渦水合。東北至下邳淮陰縣,與泗水合。東至廣陵淮浦縣而入海也。近海數(shù)百里通朝夕潮,《尚書》稱導(dǎo)淮自桐柏,東會于泗沂,入于海是也。
《書》曰:淮沂其乂。
又曰:泗濱浮磬,淮夷蠙珠。
《周禮》曰:橘逾淮而北為枳,此地氣然也。
《詩》曰:率彼淮浦,省此徐土。
《孟子》曰:禹排淮泗而注諸江。
焦貢《易林》曰:江河淮海,天之奧府,眾利所聚,可以饒有。
劉向《說苑》曰:莊周貧,往貸于魏文侯。文侯曰:"待吾邑粟之來而奉之。"周曰:"乃今者周之來,見道牛蹄中有鮒魚焉,太息謂周曰:"我尚可活也。"周曰:"須我為汝向南詣楚王,決江淮以溉汝。鮒魚曰:"今命在盆甕之中耳,乃為我見楚王決江淮以溉我,汝即索我于枯魚之肆矣。"
《晉陽秋》曰:秦始皇東游,望氣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氣,於是始皇改曰秣陵,塹北山以絕其勢。今建康即秣陵,西北界所塹,即建康南淮也。(今謂之秦淮。)
《淮南子》曰:夫醉者超江淮,以為尋常之溝也。
○濟(jì)
《釋名》曰:濟(jì),濟(jì)也,言源出河北,濟(jì)河而南也。
《水經(jīng)注》及《山海經(jīng)》云:濟(jì)水出河?xùn)|垣縣王屋山,初名沇水?!讹L(fēng)俗通》云:"濟(jì)水出常山房子縣贊皇山。"此又別是一水耳,應(yīng)氏以為流入濟(jì)者,非也。東出溫縣西北,始名濟(jì)水??装矅ⅰ渡袝吩唬?泉源為沇,流去為濟(jì)。"在溫西北平地,又東南流當(dāng)鞏縣之北,而南入河,與河并流,過成皋。成皋,今汜水縣。
《晉書地理志》曰:濟(jì)自大伾、入河,與河水斗大伾,成皋,古成皋兼包鞏縣之界,溢出為滎水,東流過陽武及封丘縣,又東過冤朐縣,南至定陶縣南,又東北流與菏水會,東至乘氏縣西,分而為二。其一東北流入鉅野澤,過壽張西,與汶水合,又北過穀城縣西,又東北過廬縣北,經(jīng)濟(jì)郡東萊郡而入海也?!渡袝贩Q導(dǎo)沇水,東流為濟(jì),河水所在也。又東北會于汶,又北東入于海是也。
《淮南子》曰:濟(jì)水通和宜麥。
《風(fēng)俗通》曰:濟(jì)出常山房子縣贊皇山,廟在東郡林邑縣。濟(jì)者,齊也,齊其度量也。
戴延之《西征記》曰:濟(jì)水自大節(jié)岯入河,與河水斗而東流。
劉向《說苑》曰:四瀆江河淮濟(jì),何以視諸侯?能蕩滌垢濁焉,能通百川于海焉,能蕩出云雨焉,為德甚美,故視諸侯。
《周禮冬官》曰:鴝鵒不逾濟(jì),地氣然也。
《左傳》曰:鄭伯之車僨于濟(jì)。
《韓子》曰:清濟(jì)濁河,足以為限;長城巨防,足以為塞:齊五戰(zhàn)之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