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河南宋鄭齊魯諸山
砥柱山
《水經(jīng)注》曰:砥柱,山名也。禹治洪水,山陵當(dāng)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
《搜神記》曰:齊景公渡于江沅之河,黿銜左驂沒之,眾皆驚惕,古冶子於是拔劍從之,邪行五里,逆之三里,至于砥柱之下,乃殺黿頭,右手挾左驂,燕躍鵠踴而出,仰天大呼,水為之逆流三百步,觀者皆以為河伯也。
《說文》曰:鳳鳥出東方君子之國,過昆侖,飲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風(fēng)穴。
邙山
《說文》曰:邙,洛陽北土上邑也。
《十道志》曰:邙山在洛陽縣四十里。
《元和郡國志》曰:邙山是隴山之尾,一名平逢山,亦名郟山。
楊佺期《洛城記》曰:北山連嶺,修亙四百余里,實(shí)古今東洛九原之地也。
又戴延之《西征記》云:邙山西匡東垣,亙阜相屬,其下有張母祠,即永嘉中,此母有神術(shù),能愈病,故元帝渡江時(shí),延圣火於丹陽,即此母也。今祠存焉。
《續(xù)漢書五行志》曰:靈帝時(shí)童謠曰:"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上北邙。"至中平六年,獻(xiàn)帝為中常侍段珪等數(shù)人所執(zhí),公卿百官隨其后,到阿上乃得還。此非侯非王上北邙也。
《魏略》曰:魏文帝獵北邙上,時(shí)盛夏炎暑,行者或中暍,鮑勛切諫,遂因此伏法。
《魏志》曰:明帝即位,欲平北邙,令登臺(tái)以觀見孟津。廷尉辛毗諫曰:"天地之性,高高下下,今而反之,既非其理;加以損費(fèi)人功,民不堪役。"帝乃止。
熊耳山
《河圖括地象》曰:熊耳山,地門也。其精上為畢附耳星。
《史記》曰:齊桓公曰:寡人南伐至郡陵,登熊耳山以望江漢。
《東觀漢記》曰:赤眉初降,輦輸鎧甲兵弩,積與熊耳山等。
盛弘之《荊州記》曰:南鄭修縣北,有熊耳山,山東西各一峰傍竦,南北望之若熊耳。山多漆,下多棕,浮豪之水出焉,西流注于洛。又按《仙書》謂此山上有青丹之樹,得而服之成仙。
《西京雜記》曰:葉似江籬,而紅綠色。又有丹青樹,葉一青一赤,望之如繡,長安謂之丹青樹是也。
鼓鐘山。
《山海經(jīng)》曰:鼓鐘之山,帝臺(tái)之所以觴百神者也。有草焉,方莖而黃華,圓葉而三成,其名曰烏酸,可以為毒也。今名鐘山,在陸渾縣西南三十里。
陸渾山。
《水經(jīng)》曰:陸渾山,伊水出焉。今亦號(hào)方山。漢末隱士,潁川胡昭隱居此山。山中有石城,遠(yuǎn)望之有金壇玉匱,皛然間出,尤好竹木泉石。時(shí)有野人居之,長生不死。春秋時(shí),遷陸渾之戎,意其遺類。
崤山
《元和郡縣志》曰:二崤山在今澠池縣西北,一名嶺岑。《左傳》謂秦將襲晉,蹇叔哭送,謂收子骨所。后漢末建安中,曹公西討巴漢,惡其險(xiǎn)而更開北山道路,多從之便。又有石銘云:"晉太康三年,弘農(nóng)太守梁柳修復(fù)舊道。"
《西征記》曰:崤山上不得鳴鼓角,鳴則風(fēng)雨總至。自東崤至西崤三十里,東崤長坂數(shù)里,峻阜絕澗,車不得方軌。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險(xiǎn)絕不異東崤。
《傳》曰: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於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北陵,文王之所避風(fēng)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
《漢書》曰:景帝三年,吳楚反,以周亞夫?yàn)樘緭魠浅喎虬l(fā)至灞上,趙涉遮說亞夫曰:"吳王素宿懷輯死士久矣,此知將軍且行,必置間人於崤澠厄陋之間,將軍何不從此右去趨藍(lán)田,出武關(guān),抵雒陽,間不過差一二日,直入武庫,擊金鳴鼓,諸侯聞之,以為將軍從天而下也。"太尉如其計(jì),至雒陽,使吏搜崤澠間,果得吳伏兵。
《三輔舊事》曰:鄧禹敗於潼關(guān),后大破赤眉於崤。
青要山。
《山海經(jīng)》曰:青要山,實(shí)惟帝之密都。畛水出焉。有草黃華、赤實(shí),服之美人色。注《水經(jīng)》云:強(qiáng)山東阜,即騩山,有美棗焉。
《十道志》曰:青要山又名強(qiáng)山。
缺門山
注《水經(jīng)》曰:缺門山,山阜之不相接者一里,故得名。二壁爭高,升聳相亂是也。
三涂山
《地里志》曰:三涂山在陸渾縣南?!蹲髠鳌分^四岳、三涂,九州之險(xiǎn)。或曰,三涂者,伊闕、大谷、轘轅三道是也。
女幾山
《元和郡縣志》曰:女幾山,在福昌縣西南三十四里。
《山海經(jīng)》曰:女幾山,上多玉,下多金,其獸即豹、麖、麝,禽多鷮、翟、鳩。
白馬山
《十道志》曰:白馬山,注《水經(jīng)》云:溪水出宜陽白馬山,山上有大石,厥狀似馬,故溪澗以物色受名焉。
《滑州白馬山開山圖》云:白馬群行山上,悲鳴則河決,馳走則山崩,謂此山也。
《西征記》云:山有神白馬,故名焉。
太陰山
《十道志》曰:太陰山,《左傳》謂晉梁丙、張趯率戎伐潁。
又云:蠻子赤奔晉之陰地,且自雒以東至於陸渾,謂此山也。
金門山
阮籍《宜陽記》曰:金山之竹,堪為笙管。
楊泉《物理論》云:宜陽金山竹為律管,河內(nèi)葭莩為灰,可以調(diào)氣。
又注《水經(jīng)》曰:金門溪,出金門山也。
又《戴氏西征記》曰:宜陽縣地名金門塢。
轘轅山
《十道志》曰:轘轅山,在緱氏東南。
《左傳》曰:欒盈過周,王使候出諸轘轅是也。按轘轅道十三曲,今置關(guān)焉。
又按薛綜注《東京賦》云:轘轅坂十二曲,道將去復(fù)還,故曰轘轅。
闕塞山
《洛陽記》曰:闕塞山在河南縣?!蹲髠鳌窌x趙鞅納王,使汝寬守闕塞,伏虔謂"南山伊闕"是也。杜預(yù)注云:洛西南闕口也,俗名龍門是也。
牧牛山
《陽城記》曰:牧牛山,在陽城東八十里,下有九十六泉,即滄河之上源也,父老云:昔有一神駁身,自山而降,下飲泉竭,故以為名。
九山
《陽城記》曰:九山在縣南三十五里。《水經(jīng)注》云:"相澗水,經(jīng)九山東。"仲長子云:"昔有上者身游九山之上,施心不拘之鄉(xiāng)。"即此山也。山陰有九山廟碑,晉永康二年立。文曰"九山府君者,太華元子之稱也。"
大嵬山
《陽城記》曰:大嵬山在密縣東南五十里,即具茨之山。黃帝登具茨之山,升於供堤之上,受神芝圖於黃蓋童子,即此也。又名具茨山也。又有方山,一名浮戲山,汜水出焉。又有洧水,出密縣西南馬嶺山。
桑山
《春秋傳》曰:鄭大旱,使屠擊有事於桑山,斬其木,不雨。子產(chǎn)曰:"有事於山,藝山林也,(藝,養(yǎng)護(hù)也。)而斬其木,有罪大矣。"奪之官邑。
半石山
《山海經(jīng)》曰:半石山,其上有草,生而秀,高丈余,葉與花皆赤而不實(shí),其名嘉榮,服者不遷喜怒。在緱氏南十五里。
天心山
《道書福地志》曰:天心之山,方圓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門,上有石墻,長十余丈。山高谷深,多生微蘅,其草有風(fēng)不偃,無風(fēng)獨(dú)搖。天心山又名錫義山,在豐利縣東六十五里。
小陘山
《山海經(jīng)》曰:小徑山,器難之水出焉。舊傳器難之水即索水也。小徑山一曰嵩渚山,俗名周山,在滎陽縣三十五里。
蘭巖山
《搜神記》曰:滎陽縣有蘭巖山,峭拔千丈,常有雙鵠不絕來往。
《神仙傳》曰:昔有夫婦隱此山數(shù)百年,化為兩鵠。忽一旦一鵠為人所害,其一鵠歲常哀鳴,至今響動(dòng)巖谷,莫年歲。
碭山。
《水經(jīng)注》曰:碭縣分水,北有碭山,碭芒二縣之間,山澤深固,多懷神智。有仙者涓子、柱主,并隱碭山得道。漢高隱之,呂后望氣知之,即於是處也。
歷山
《水經(jīng)注》曰:雷澤西南十里許,有一小山,孤立峻上,亭亭嵥峙,謂之歷山。山北有小阜,南屬迤澤之東,北有陶墟,緣生言舜耕陶所在,墟阜聯(lián)屬,濱帶瓠河也。鄭玄云:歷山在河?xùn)|,今有舜井?;矢χk曰:或言今濟(jì)陰歷山是也,與雷澤相比。余謂鄭玄之言為然。故揚(yáng)雄《河?xùn)|賦》曰:"登歷觀而遙望兮,聊浮濟(jì)河之巖。"今雷首歷觀歷山,西枕大河,校之圖緯,於事為安。
南城山
《后漢書》曰:鄭玄漢末遭黃巾之難,客於徐州。今《孝經(jīng)序》,鄭氏所作。其序云:"仆避于南城之山,棲遲巖石之下,念昔先人余暇,述夫子之志而注《孝經(jīng)》。"蓋康成胤之孫所作也。今西上可二里所,有石室焉,周回五丈。俗云是康成注《孝經(jīng)》處也。
奚公山
楊曄《徐州記》曰:奚公山,奚仲造車之所。山上軌轍猶存。
嵇山
《水經(jīng)注》曰:嵇山,嵇氏故居也。嵇康本姓奚,會(huì)稽人也。先人自會(huì)稽遷于譙之铚縣,故為嵇氏,取嵇字之上以為姓,蓋志本也。
曹南山
《十道志》曰:曹南山,《曹風(fēng)詩》所謂"薈兮蔚兮,南山朝躋"是也。有汜水出焉,即《漢書》云:"高祖即位於汜水之陽"。今壇存焉。汜音泛。
嶧山
《書禹貢》曰:嶧陽孤桐,泗濱浮磬。(鄭玄注曰:嶧山今在下邳西葛嶧山也。)
《詩》曰:奄有鳧嶧,遂荒徐宅。(鳧嶧二山。)
《爾雅》曰:魯國鄒縣有嶧山,絕石相積構(gòu),連屬而成山。
《史記·始皇本紀(jì)》曰:二十八年,始皇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博士議,刻石頌秦德。
《三代地理書》曰:秦始皇乘羊車,登嶧山。
《鄒氏記》曰:鄒山,古之嶧山也。孤桐之所植,邾文公之所卜。下山是鄒縣,本是邾國,魯穆公改鄒,山從邑變,故謂鄒山。嶧陽猶多桐樹。
《地理志》曰:嶧山在鄒縣北,繹邑之所依名也。山東西二十里,南北一十三里,高秀獨(dú)出,積石相臨,殆無壤。石間多孔穴,洞達(dá)相通,往往有如數(shù)間居處,其俗謂之嶧孔。遭亂,輒將居人入嶧,外寇雖眾,無所施害。永嘉中,太尉郄鑒將鄉(xiāng)曲逃此,胡賊攻守不能得。今山南有大嶧,名曰郄公嶧。山北有絕巖,秦始皇觀禮於魯,登於嶧山之上,命丞相李斯以大篆勒銘山嶺,名曰晝門?!对姟匪^"保有鳧嶧"者也。
金鄉(xiāng)山
戴延之《西征記》曰:焦氏山北有數(shù)山,漢司隸校尉魯恭,穿山得白蛇白兔,不葬,更葬山南,鑿而得金,故曰金鄉(xiāng)山。山形峻峭,冢前有石祠石廟,廟四壁皆青石隱起,自書契以來,忠臣孝子貞婦,及孔子弟子七十二人形像,像邊皆刻石記之,文字分明。又有石床長八尺,磨瑩鮮明,叩之聲聞甚遠(yuǎn)。時(shí)太尉從事中郎傅珍之、咨議參軍周安、穆析敗石床,各取之,為魯氏之后所訟,三人并免官。
瑯琊山
《史記》曰:始皇二十六年滅齊,遂登瑯琊山,筑層臺(tái)於上。秦皇樂之,因留三月是也。
《郡國縣道記》云:瑯琊臺(tái)在故城東南十里,州東南一百七十里。臺(tái)上有始皇碑,碑上有六百字可識(shí),余多剝落。臺(tái)側(cè)有四時(shí)祠,即齊地八祠之一。又云臺(tái)上有神泉,人或污之,即立竭。
龜山
《水經(jīng)注》曰:龜山在博縣一十五里。昔夫子傷政道之陵遲,故望山而懷操,故《琴操》有齊龜山操焉。山北即龜陰之田也?!洞呵铩范ü?,齊人來歸龜陰之田是也。
徂徠山
《水經(jīng)注》曰:《鄒山記》云:徂徠山在梁甫、奉高、博三縣界,猶有美松,亦曰尤竦之山。
危山
《漢書五行志》曰:哀帝時(shí)無鹽危山土自起覆草,如馳道狀。
報(bào)山
又《漢書》曰:瓠山石轉(zhuǎn)立。(晉灼曰:漢注作報(bào)山,山脅石一枚轉(zhuǎn)側(cè)起立,高九尺六寸,旁行一丈,廣四尺。)東平王云及后謁自之石所祭,治石象瓠山,立石束倍草并祠之。三年,息夫躬告之。王自殺,后謁棄市,國除。
尼丘山
《水經(jīng)注》曰:沂水出魯城東南,尼丘山西北。山即顏母所祈而生孔丘也。山東一十里,有顏母廟。防山南數(shù)里,孔子父葬處,《禮》所謂"防墓崩"者也。
羽山
《十道志》曰:羽潭,一名羽池。潭東有羽山。
《漢志》曰:東??ぷF淇h有羽山,殛鯀之所。
《郡國志》云:鍾離沫城有羽泉,殛鯀處。其水恒清,牛羊不飲。
《書》曰:殛鯀于羽山。
又曰:蒙羽其藝。
《左傳》曰:昭公二年,鄭子產(chǎn)聘于晉,平公有疾,韓宣子逆客,私焉。曰:"寡君寢疾于今三月矣。并走群望,有加而無瘳。今夢黃熊入于寢門,其何厲鬼也?"對(duì)曰:"以君之明,子為大政,其昔堯殛鯀于羽山,其神化為黃熊,入于羽淵,實(shí)為禹郊,三代祀之也。"韓子祀夏郊,平公乃間。
華不注山
《傳》曰:齊師與晉戰(zhàn)於鞍,齊師敗績,晉逐之,三周華不注山。
《水經(jīng)注》曰:華不注,虎牙桀立,孤峰特起,青崖發(fā)翠,同點(diǎn)黛焉。
長白山
《郡國志》曰:長白山,陳仲子夫妻隱處。
郭氏《述征記》云:長白山,能興云雨。山西南有大湖山,二山并有石室,敗赤漆船,上有記。皆謂之堯時(shí)物。
黌山
《三齊記略》曰:鄭玄刊注《詩》,常棲黌山。今山有古井不竭,猶生細(xì)草,葉形似韭,俗稱鄭公書帶。
陶山
《齊地記》曰: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號(hào)鴟夷子。間行止於陶山,因號(hào)陶朱公焉。后改曰鴟夷山,在今平陰縣東。
巫山
又曰:巫山,一名孝堂山。
《左傳》曰:齊侯登巫山以望晉師。即此山也。山上有石室,俗傳云郭巨葬母之所,因名孝堂山焉。在平陰縣。
魚山
郭緣生《述征記》曰:魚山,一名五山,《瓠子歌》所謂也。魏熹平中,有神女智瓊降弦超室,后復(fù)遇此山陌上。
又《西征記》曰:魚山臨河,神女智瓊與弦超會(huì)所。魏陳思王曹植嘗登此山,有終焉之志,遂葬其西。亦其所封國也。魚山在東阿縣東北。
穀城山
《漢書》曰:穀城山,昔張良受黃石公素書,云山下黃石即吾也。穀城山一名黃石山,在東阿縣東北。
勞山
伏琛《齊記》曰:不其城南二十里,有大勞山、小勞山,在海側(cè)。
晏謀《齊記》曰:俗云"太山自言高,不如東海勞",即此也。
蒙山
《高士傳》曰:老萊子隱於蒙山之陽,以葭為蓋,蓬為室,岐木為床,耆艾為席,衣缊飲水,墾山播植。楚王親至其門,方織畚。王去有間,其妻戴畚菜挾薪而至,問車馬跡之多。答曰:"楚王。"妻曰:"可食以酒肉者,可加以鞭捶;可授以官爵者,可隨以鈇鉞。先生受人官祿,為人所制;妾不能為人所制者。"妻乃畚菜而去也。
東蒙山,在蒙山之東,故曰東蒙?!墩撜Z》云:"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是社稷之臣,何以伐為?"
謝祿山
《郡國志》曰:東??び兄x祿山。按《漢書》,王莽時(shí),東海徐宣、謝祿等,擊王莽時(shí)田況,大破之,曾屯兵於此,因名謝祿山。在縣西一里。
夾山
《地理志》曰:懷仁縣有夾山。
《左傳》齊魯會(huì)于夾谷,即此也。在縣西四十里。
桃山
《地理志》曰:桃山即華萊山也。一名義珠山。山上有井,不可窺;窺者不盈歲輒死。
又云:山上有井,有鳥巢於井中。此鳥金喙黑色,見則大水。
吠狗山
《地理志》曰:吠狗山,宋武北伐南燕之時(shí)至此山,夜間犬吠,明日視之,惟見石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