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論一首 方十五首)
論曰∶凡發(fā)背皆因服食五石寒食更生散所致,亦有單服鐘乳而發(fā)者,有上世服之者,其候率多于背兩胛間。初起如粟米大,或痛或癢,仍作赤色。人初不以為事,日漸長大,不過十日遂至于死。其臨困之時,已闊三寸,高一寸,瘡有數(shù)十孔,以手按之,諸孔中皆膿出。
尋時失音,所以養(yǎng)生者,小覺背上癢痛有異,即火急取凈土水和如泥,捻作餅子,濃二分,闊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餅子貼著瘡上灸之,一炷一易餅子。若粟米大時,可灸七餅即瘥。如榆莢大,灸七七餅炷即瘥。如錢大,可日夜灸之,不限炷數(shù),仍服五香連翹湯。(方見本卷癰疽門中。)及鐵漿諸藥攻之乃愈。又法,諸發(fā)背未作大膿,可以冷水射之,浸石令冷熨之,日夜不住,瘥止。此病忌面酒五辛等。亦有當兩肩上發(fā)者。
凡服石人,皆須勞役四體無令自安,如不爾者,多有發(fā)動。亦不得隨便恣意取暖,稱已適情,必須遺欲以取寒凍。雖當時不寧,于后在身多有所益,無發(fā)動之慮耳。
凡腫起背胛間,頭白如黍粟,四邊相連,腫赤黑,令人悶亂,即名發(fā)背也。禁房室、肉酒、面蒜。若不灸治,即入內(nèi)殺人。若灸當瘡上七八百壯。有人不識,多作雜腫治者皆死。
治發(fā)背及癰腫已潰未潰方∶
用香豉三升少與水和,熟搗成如薄泥,根據(jù)腫作餅子,濃三分以上,有孔勿覆孔中,布豉餅以艾列其上灸之使溫,溫而熱勿令破肉,如熱痛即急易之,患當減,快得安穩(wěn),一日二度灸之。如先有瘡孔,孔中得汁出瘥。
治癰疽發(fā)背已潰、未潰及諸腫毒方∶
栝蔞根 榆白皮 胡燕窠 鼠坌土(各等分)
上四味為末,以女人月經(jīng)衣水洗,取汁和如泥封腫上,干即易。潰者,四面封之,已覺即封,從一日至五日令瘥。
治發(fā)背,背上初欲結(jié)癰方∶
大黃 升麻 黃芩 甘草(各三兩) 梔子(三七枚)
上五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二服,取快利便止,不利更進。
內(nèi)補散
治癰疽發(fā)背已潰,排膿生肉方。
當歸 桂心(各二兩) 人參 川芎 濃樸 防風(fēng) 甘草 白芷 桔梗(各一兩)
上九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未瘥更服勿絕。(《外臺》無防風(fēng)、甘草、白芷)
又方 治癰疽發(fā)背方。
蜀椒 干姜 黃芩 人參(各二分) 桂心(一分) 白蘞 甘草 附子 防風(fēng)(各一兩)川芎(二兩) 小豆(一合半)
上十一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
李根皮散
治癰疽發(fā)背及小小瘰 方。
李根皮(一升) 栝蔞根 半夏(各五兩) 通草 白蘞 桔梗 濃樸 黃芩 附子(各一兩) 甘草 當歸(各二兩) 葛根(三兩) 桂心 芍藥(各四兩) 川芎(六兩)
上十五味治篩,酒服方寸匕,日三。瘡大困者,夜再服之。曾有人患骨從瘡中出,兼有三十余癰癤,服此散瘥。
大內(nèi)塞排膿散
治發(fā)背癰腫,經(jīng)年瘥后復(fù)發(fā),此因大風(fēng)或結(jié)氣在內(nèi),經(jīng)脈閉塞至夏月以來出攻于背,久不治,積聚作膿血為瘡內(nèi)漏方。
山茱萸 五味子 茯苓 干姜(各一分) 甘草 石斛 人參 桂心 芍藥(各三分) 巴戟天 麥門冬 干地黃 肉蓯蓉 遠志(各八分) 當歸 石葦 川芎(各四分) 附子(二分)地膽 ?
上二十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稍加之。長服終身不患癰癤。
治發(fā)背方∶
用亂發(fā)灰,酒服方寸匕,亦治瘭疽。
又方 豬脂敷上,日四五度,亦治發(fā)乳。(《救急方》云∶取豬羊脂切作片,冷水浸貼上,暖易之,五六十片,瘥。若初貼,少許即寒,寒定好眠甚妙)。
又方 三年醋滓,微火煎令稠,和牛脂敷上。
又方 豬狗牙燒灰,醋和敷上,日三四易。
又方 燒古蚌灰,以雞子白和敷之,日三易。
又方 飲鐵漿二升,取利,(見本論中)。
又方 蛇頭灰醋和敷,日三易。
又方 燒鹿角灰,醋和敷之,日四五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