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黃帝問于歧伯曰:愿聞五臟之腧,出于背者。歧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間,心腧在五焦之間,膈腧在七焦之間,肝腧在九焦之間,脾腧在十一焦之間,腎腧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則欲得而驗(yàn)之,按其處,應(yīng)在中而痛解,乃其輸也。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氣盛則瀉之,虛則補(bǔ)之。以火補(bǔ)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之,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
譯文及注釋
黃帝問岐伯道:我想知道五臟的腧穴都出于背的什么部位。
岐伯說:背中大腧在項(xiàng)后第一椎骨下的兩旁,肺腧在第三椎骨的兩旁,心腧在第五椎骨的兩旁,膈腧在第七椎骨的兩旁,肝腧在第九椎骨的兩旁,脾腧在第十一椎骨的兩旁,腎腧在第十四椎骨的兩旁,這些腧穴都是挾持脊柱兩旁彼此相距三寸。如果想檢驗(yàn)穴之所在,就用手按壓其部位,病人感到里面酸痛,或是原有酸痛,通過按壓此處而緩解,就是腧穴所在。用腧穴治病,可以使用灸法,不可貿(mào)然使用針刺之法。在取用腧穴進(jìn)行灸療時(shí),邪氣盛的就用瀉法,正氣虛的就用補(bǔ)法。用艾火行補(bǔ)法時(shí),不要吹艾火,要讓艾火自然燃燒和熄滅;用艾火行瀉法時(shí),要急吹艾火使燃燒旺盛,然后拍艾條,待其火苗滅后再灸。
參考資料:
1、張?jiān)撇?孟蓬生等.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29836435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