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蜀》、《吳》、《魏》)
論曰:臣聞昔漢氏不綱,網漏兇狡。袁本初虎視河朔,劉景升鵲起荊州,馬超、韓遂雄據于關西,呂布、陳宮竊命于東夏,遼河、海岱,王公十數,皆阻兵百萬、鐵騎千群,合縱締交,為一時之杰也。然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六七年間,夷滅者十八九。雖吳、蜀蕞爾國也,以地圖按之,才四州之土,不如中原之大都。人怯于公戰(zhàn),勇于私斗,輕走易北,不敵諸華之士。角長量大,比才稱力,不若二袁劉呂之盛。此二雄以新造未集之國,資逆上不侔之勢,然能撫劍顧眄,與曹氏爭衡;躍馬指麾,而利盡南海。何哉?則地利不同,勢使之然耳。故《易》曰:“王侯設險以守其國。”古語曰:“一里之厚,而動千里之權者,地利也?!惫什茇R江,見波濤洶涌,嘆曰:“此天所以限南北也!”劉資稱南鄭為“天獄”、斜谷道為“五百里石穴”。稽諸前志,皆畏其深阻矣。雖云:天道順,地利不如人和。若使中材守之,而延期挺命可也,豈區(qū)區(qū)艾、浚得奮其長策乎?由是觀之,在此不在彼。于戲!“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故“不盡知用兵之害,則不能知用兵之利”,有自來矣。是以采摭其要,而為此權耶。夫囊括五湖,席卷全蜀,庶知害中之利,以明魏家之略焉。
蜀
天帝布政房心,致理參伐。參伐則益州分野(以東井、南股、距星為界,東井、南股、距星連鉞者是也。觜星度在參右足,玉井所衡星是也。西距星即參中央三星西第一星是也。)。按《職方》則雍州之境,據《禹貢》則梁州之域,地方五千里,提封四十郡,實一都會也(常璩《國志》云:“蜀,其卦直坤,故多斑彩之章;其辰直未,故尚滋味?!对姟贩Q文王之化,被于江漢之域,有文王之化焉。秦豳同詩,秦蜀同分,故有夏聲”云。)。故古稱“天府之國”,沃野千里,其有以矣。
王莽末,公孫述據蜀。(述字子陽,扶風茂陵人也,王莽時為導江卒正,治臨邛。及更始立,豪杰各起其縣以應漢,南陽人宗成略漢中,商人王岑亦起兵于雒縣,自稱定漢將軍,以應成。述聞之,遣使迎成,成等至成都,擄掠暴橫,述意惡之,召縣中豪杰謂曰:“天下同苦新室,思劉氏久矣,故聞漢將軍到,馳迎道路。今百姓無辜而婦子系獲,室屋燒燔,此寇賊,非義兵也。吾欲??ぷ允兀源嬷鳎T卿欲并力者即留,不欲者便去?!焙澜芙赃殿^愿效死。述于是使人詐稱漢使者自東方來,假述輔漢將軍、益州牧。乃選精兵千余人而擊宗成等,破之。別遣弟恢于綿竹擊更始所置益州刺史張忠,又破之,由是威震益部者也。)
益部功曹李熊說述曰:“方今四海波蕩,匹夫橫議,將軍割據千里,地什湯武,若奮發(fā)威德,以投天隙,霸王之業(yè)成矣。今山東饑饉,人民相食,兵所屠滅,城邑丘墟。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實所生,無谷而飽。女工之業(yè),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饒,不可勝用。又有魚鹽、銅鐵之利,浮水轉漕之便。北據漢中,杜褒斜之隘;東守巴郡,拒捍關之口。地方數千里,戰(zhàn)士不下百萬。見利則出兵而略地,無利則堅守而力農。東下漢水,以窺秦地;南順江流,以震荊揚。所謂用天因地,成功之資。今君王之聲聞于天下,而位號未定,志士狐疑。宜即大位,使遠人有所歸依?!?述曰:“帝王有命,吾何德以當之?”熊曰:“天命無常,百姓與能,能者當之。王何疑焉?”遂然之也。)建武元年四月,遂自立為天子,號“成家”,色尚白。(使將軍侯丹開白水關,北守南鄭,將軍任滿從閬中下江州,東據捍關,于是盡有益州之地也。)
自更始敗后,光武方事山東,未遑西伐。關中豪杰多擁眾歸述。其后平陵人荊邯見東方將平,兵且西向,說述曰:“兵者,帝王之大器,古今所不能廢也。隗囂遭遇運會,割有雍州,兵強士附,威加山東。不及此時摧危乘勝,以爭大命,而退欲為西伯之事,偃武息戈,卑辭事漢,喟然自以武王復出也。今漢帝釋關隴之憂,專精東伐,四分天下而有其三。使西州豪杰,咸居心于山東。發(fā)間使,招攜貳,則五分而有其四。若舉兵天水,必至沮潰。天水既定,則九分而有其八。陛下以梁州之地,內奉萬乘,外給三軍,百姓愁困,不堪上命,將有王氏自潰之變。臣之愚計,以為宜及天人之望未絕,豪杰尚可招誘,急以此時發(fā)國內精兵。令田戎據江陵,臨江南之會,倚巫山之固,筑壘堅守,傳檄吳楚,長沙以南,必隨風而靡;令延岑出漢中,定三輔、天水,隴西拱手自服。如此海內震搖,冀有大利?!?/p>
(述以問群臣,博士吳柱曰:“昔武王伐紂,八百諸侯不期同辭,然猶還師以待天命,未聞有左右之助,而欲出師于千里之外,以廣封疆者也?!焙唬骸敖駯|帝無尺寸之柄,驅烏合之眾,跨馬陷敵,所向輒平,不亟乘時與之爭功,而坐談武王之說,是效隗囂欲為西伯也?!狈稌显唬骸霸旒m族,假制明神跡。夫創(chuàng)圖首事,有以識其風矣。終于孤立一隅,介于大國,隴坻雖隘,非有百二之勢,區(qū)區(qū)兩郡以御堂堂之鋒,則知其道有足懷者,所以棲有四方之杰。夫功全則譽顯,業(yè)謝則釁生,回成喪而為其議者,或未聞焉!若囂命會符運,敵非天力,坐論西伯,豈多嗤也乎?”)
述不聽邯計。光武乃使岑彭、吳漢伐蜀,破荊門,長驅入江關。
(岑彭為蜀刺客所殺,吳漢并將其軍,入犍為界,諸縣皆城守。漢乃進軍攻廣都,拔之,遣輕騎燒成都,市橋、陽武以東諸小城皆降。光武戒漢曰:“成都十萬眾,不可輕也。但堅據廣都,待其來攻,勿與爭鋒。若不敢來攻,轉營追之,須其力疲,乃可擊也?!睗h乘利將步騎二萬余人進逼成都,去城十余里,阻江北為營,作浮橋。使副將劉尚將萬余人屯江南,相去二十余里。光武聞之,大驚,讓漢曰:“賊若出兵綴公,而以大眾攻尚,尚破,公即敗矣!幸無他者,急引兵還廣都。詔書未到,述果使其將謝豐攻漢,使別將劫劉尚,令不得相救。漢乃閉營,三日不出,多樹旛旗,使煙火不絕。夜銜枚引兵與尚軍合,豐等不覺。明日,乃分兵拒江北,自將攻江南,漢破之,斬謝豐。于是引還廣都,以狀聞光武,報曰:“公還廣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而擊公也。若先攻尚,公從廣都五十里悉步騎赴之,適當值其疲困,破之必矣!”自是,漢與述戰(zhàn)于廣都之間,八戰(zhàn)八克,遂軍其郭中。述乃悉散金帛,募敢死士五千人,以配延岑。岑于市橋偽建旗幟,鳴鼓挑戰(zhàn),而潛遣奇兵出吳漢軍后,襲擊,破漢。漢墮水,緣馬尾得出。述乃自將攻漢,三合三勝。自旦及中,軍士不得食,并疲。漢固命壯士突之,述兵大敗也。)
軍至成都,述出戰(zhàn),兵敗被刺,洞胸死,夷述妻子,焚其宮室。(光武聞之,怒以譴漢曰:“城降三日,吏人服從。一旦放兵縱火,良失斬將吊人之義也?!蹦讼略t慰之。其忠節(jié)志義之士,并蒙旌顯,李育以有才干擢用之。于是西土感悅,莫不歸心焉。范曄曰:“昔趙陀自王番禺,公孫亦竊帶蜀漢,推其無他功能,而至于后亡者,將以邊地處遠,非王化之所先乎?不能因隙立功,以會時變,方乃坐飾邊幅,以高深自安,昔吳起所以慚魏侯也。及其謝群臣,審廢興之命,與夫泥首銜玉者,異日談也。”)
至靈帝時,政理衰缺,王室多故,雄豪角逐,分裂疆宇。以劉焉為益州牧。(焉,魯恭王后也。時四方兵寇,焉以為刺史威輕,乃建議改置牧伯,鎮(zhèn)安方夏,清選重臣以居其任,以焉為益州牧。是時,梁州賊馬相聚疲役之人數千,先殺綿竹令,進攻雒縣。州從事賈龍先領兵數千在犍為,遂糾合吏人攻相,破之。乃選吏迎焉,遂領益州牧也。)焉死,子璋立。(州大吏趙韙等貪璋溫仁,立為刺吏。初,南陽三輔人數萬戶流入益州,焉悉收以為兵,名曰:“東州兵”。璋性柔寬,無威略,東州人侵暴。趙韙因人情不緝,乃結州中大姓。東州人畏見誅滅,乃同心并力,為璋殊死戰(zhàn),斬趙韙。時張魯亦以璋懦弱,不承順璋,遂自雄于巴蜀也。)為劉備所圍,遂降。(備遷璋于公安,歸其財寶。后以病卒。)
初,劉備為豫州牧也。(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也。少言語,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徐州牧陶謙表先主為豫州牧。后謙病,使人迎先主,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壽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內所歸,君以州與之?!标惖窃唬骸霸夫満?,非治亂之主。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人,成五霸之業(yè),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于竹帛。若使君不見聽,登亦未敢聽使君。”孔融謂先主曰:“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耶?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與能,天與不取,悔不可追。”遂領徐州。陳登遣使詣袁紹曰:“天降災戾,禍臻鄙州,州將殂殞。士人無主,恐奸雄一旦承隙,以貽盟主日側之憂,輒共奉平原相劉府君,以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歸。方今寇難縱橫,不遑釋甲,謹遣下吏告執(zhí)事。”袁紹答曰:“劉玄德,宏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為曹公所破,走屯新野。
(時劉表薨,諸葛亮說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荊州臨亡,托我以遺孤,吾不忍也。”荊州人多歸先主,先主日行十余里?;蛟唬骸耙怂傩斜=??!毕戎髟唬骸胺驖笫抡撸匀藶楸?。今人歸吾,何忍棄去。”習鑿齒曰:“劉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視其所以結物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其終濟大業(yè)者,不亦宜乎?”)
聞諸葛亮躬耕南陽,乃三詣亮于草廬之中,屏人言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行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意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以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名微而眾寡,然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唯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傳》曰:“求諸侯,莫如勤王?!贝酥^也。)。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代,國險而民附,賢能為用,此可與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江、漢,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也。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后。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于四海,總覽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岨,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睍r曹公破荊州,先主奔吳。
(先主之奔吳也,論者以孫權必殺之。程昱料曰:“曹公無敵于天下,初舉荊州,威震江東。權雖有謀,不能獨當也。劉備,英雄也,關羽、張飛皆萬人之敵,權必資以御于我,難解勢分,備資以成,不可得殺也。”權果多與備兵,以御太祖。時益州刺史劉璋聞曹公征荊州,遣別駕張松詣曹公,曹公時已定荊州,走先主。曹公不存錄松,松勸璋自絕。習鑿齒曰:“昔齊桓公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國;曹操漸自驕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數十年之內,棄之于俯仰之頃,豈不惜乎?是以君子勞謙日昃,慮以下人,功高而居之以讓,勢尊而守之以卑,夫然后能有其富貴,保其功業(yè),傳福百代,何驕矜之有哉?君子是以知曹操之不能遂兼天下也?!?
備用亮計,結好孫權,共拒曹公于赤壁,破之。曹公北還,權乃以荊州業(yè)備。(周瑜上疏諫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筑室,多其美女玩好之物,以娛其耳目。分此三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zhàn),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yè)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龍得云雨,非復池中物也?!睓嘁圆芄诒狈剑攺V攬英雄,故不納也。)
龐統(tǒng)說備曰:“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今益州國富人強,戶口百萬,郡中兵馬,所出畢具,寶貨無求于外。今可權借以定大事?!眰湓唬骸敖裰概c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義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苯y(tǒng)曰:“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吞昧,五伯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各事定后,封以大國,何負于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眰淠耸龟P羽守荊州,欲自取蜀。
(時孫權遺使報備,欲共取蜀,曰:“米賊張魯居王巴漢,為曹操耳目,規(guī)圖益州,劉璋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則荊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進討張魯,首尾相連,一統(tǒng)吳楚,雖有十操,無所憂也?!被蛘f備宜報聽許,吳終不能越荊有蜀,蜀地可有也。主薄殷觀曰:“若為吳先驅,進未能克蜀,返為吳所乘,則大事去矣!”備從之,拒答權曰:“益州民富國強,土地阻險,劉璋雖弱,足以自守。張魯虛偽,未必盡忠于操。今暴師于蜀漢,轉運于萬里,欲使戰(zhàn)克攻取,舉不失利,此吳起不能定其規(guī),孫武不能善其事。今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將飲馬滄海,觀兵吳會。而同盟無故自相攻伐,借樞于操,使敵乘其隙,非計也?!睓嘀獋湟猓酥挂?。)
會劉璋聞曹公向漢中討張魯,內懷恐懼。別駕張松說璋曰:“曹公兵強,無敵于天下。若因張魯之資,以取蜀土,誰能御之?劉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也。若使之討魯,魯必破。魯破則益州強,曹公雖來,無能為也?!辫叭恢卜ㄕ戎鳌?時黃權諫曰:“左將軍有梟名,今以部曲遇之則不滿其心,以客禮待之則一國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則主有壘卵之危。愿且閉境以待河清。”時劉巴亦諫曰:“備,雄杰人也。入必有為,不可內也。”既入,巴又曰:“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于山林也。”璋并不聽。)
先主與璋會涪。璋既還成都,先主當為璋北征漢中。
統(tǒng)復說備曰:“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豫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來諫璋:使發(fā)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并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俱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zhí)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返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若沉吟不去,將致大困,不可久矣?!毕戎魅黄渲杏?。
(初,張松、法正見備,備以私意接納,盡其殷勤。因問蜀中兵器、府庫、人馬眾寡及諸要害,松等具為言之,又畫地圖,處置山川,由是盡知益州虛實。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討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明年,曹公征孫權,權呼先主自救。備乃從璋求萬兵及資寶,欲以東行救權,璋但許兵四千,其余皆半給。備因激怒其眾曰:“吾為益州征強敵,師徒勤瘁,不遑寧居,今積帑藏之財,而吝于賞功,望士大夫為出死力戰(zhàn),其可得乎?”乃召璋白水軍督楊懷,責以無禮,斬之。使黃忠等勒軍向璋。先主徑至關,質諸將士卒妻子。引兵從忠等進到涪,據其城。璋所遣將皆破敗也。)即斬懷等,自葭萌南還取璋。
時鄭度說璋曰:“左將軍襲我,兵不滿萬,士眾未附,野谷是資,計莫若盡驅巴西、梓潼人,內涪水以西,其倉廩野谷,一皆燒除,高壘深溝,靜以待之。彼請戰(zhàn)不許,久無所資,不過百日,必將自走。走而擊之,則必禽矣。”璋不用度計。先主遂長驅,所過必克,而有巴蜀。
(劉備襲蜀,丞相掾趙戩曰:“劉備其不濟乎?拙于用兵,每戰(zhàn)必敗,奔亡不暇,何以圖人?蜀雖小國,險固四塞,獨守之國,難卒并也?!闭魇扛蹈稍唬骸皠鋵捜视卸?,能得人之死力;諸葛亮達理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張飛、關羽勇而有義,皆萬人敵而為之將。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劉備之略,三杰佐之,何為不濟?”先主圍成都數十日,璋出降。蜀中殷盛豐樂,先主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初攻劉璋,備與士眾約曰:“若事定,府庫百物,孤無豫焉!”及拔成都,士眾皆舍干戈赴諸藏,競取寶物。軍用不足,備甚憂之,劉巴曰:“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價,令吏為官市?!眰鋸闹翟轮g,府庫充實。先主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糜竺、簡雍為賓友。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者,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有志之士無不競勸也。)
群臣勸先主稱尊號,先主未許。諸葛亮曰:“昔吳漢、耿純等勸世祖即帝位,世祖辭讓,前后數四。耿純進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從議者,士大夫各歸求主,無為從公也?!雷娓屑冄陨钪?,遂然諾之。今曹氏篡漢,天下無主,大王劉氏苗族,紹世而起,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久勤苦者,亦望尺寸之功名,如純言耳?!毕戎饔谑羌吹畚?。(譙周等勸進云:“臣父群未亡時,言西南數有黃氣,直立數丈,見來積年,時時有景云祥風從璇璣下應之。此為異瑞。又二十二年中,數有氣如旗,從西竟東,中天而行。圖書曰:‘必有天子出其方?!悄?,太白、熒惑、鎮(zhèn)星常從歲星,相追近。漢初興,五星從歲星謀,歲星主義。漢位在西,義之上方。故漢法常以歲星候人主,當有圣主起于此州,以致中興。時許帝尚存,故群下不敢漏言。頃者熒惑復追歲星,見在胃、昴。胃、昴為天綱?!督洝吩唬骸弁跆幹娦跋觥?。愿大王應天順人,速即洪業(yè),以寧海內也?!?
時曹公拔漢中。
(初,魏太祖破張魯于漢中,劉曄進計曰:“明公北破袁紹、南征劉表,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威震天下,勢懾海外。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劉備,人杰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附,人心震恐,其勢自傾。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孔明明于治體,關羽、張飛勇冠三軍,武毅以威之,文德以撫之,據險守要,不可犯矣!今時不取,必有后憂?!碧娌粡摹>悠呷?,蜀降者言蜀中驚擾,雖斬之,猶不禁。太祖又問曄曰:“蜀可伐否?”對曰:“今已小安,不可動也。”)
法正說先主曰:“曹操一舉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合屯守,身遽北還,此非其智不逮,力不足也,將內有憂逼故耳。今算淵、合才略,不勝國之將率,舉眾往討,則必克之。克之日,廣農積谷,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境拓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毕戎魃破洳撸寺手T將進兵漢中,正亦從行。先主由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于定軍山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正曰:“可擊矣。”先主命黃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淵軍,淵等授首,遂奄有梁漢。
時魏使夏侯楙鎮(zhèn)長安,蜀將魏延就諸葛亮請兵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以襲長安,亮不許。
(《魏略》曰:“夏侯楙為安西將軍,鎮(zhèn)長安。諸葛亮于南鄭與群下計議,魏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唯有御史、京兆太史耳,橫門邸閽與散人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亦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亮以為懸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萬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也。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于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也?!?
其后吳孫權襲關羽,取荊州。(范曄曰:“劉備令關羽鎮(zhèn)守荊州。吳將呂蒙拜漢昌太守與關羽分土接境,知羽梟雄有并并心,且居上流,其勢難久。蒙乃密陳計策曰:‘今征虜守南郡,潘璋將游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前據襄陽。如此,何憂于操?何賴于羽?’將圖之,會羽討樊,留兵將備南郡。蒙上疏曰:‘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眾還建業(yè),以治病為名,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大軍浮江,晝夜驅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旆Q病篤,權乃露檄召蒙還,陰與圖計。羽果信之,稍撒兵赴樊。權遂遣蒙在前,伏其精兵于[舟冓]艫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服,晝夜兼行,至羽所置江邊屯候,盡縛之,是故羽不聞知。蒙入據城,盡得羽將士家屬,皆撫慰,約令軍不得干歷人家、有所求取。羽還在道路,數使人與蒙相聞,蒙輒厚遇其使。羽使人還,咸知家門無恙,見待過于平時,故羽吏士無斗心,皆委羽而降,即父子俱獲。初,孫權之討羽也,遣使報魏云:“欲討關羽自效,乞不漏露。今羽有備,群臣咸言密之是宜?!倍言唬骸败娛律袡?,期于合宜。宜露其事。羽聞權上,即當還護其城,圍得速解,便獲其利??墒箖少\相持,我乘其弊。若密而不露,使權得志,非計之上也?!蹦耸股鋾趪屑坝鹜蛢?。侯猶豫未去。陸遜至,破江陵。羽走至臨沮,為吳將潘璋所殺也。)
先主怒吳,伐之,敗績。還蜀,至永安而崩。
(初,魏文帝聞備東下與孫權交戰(zhàn),樹柵連營七百余里,謂群臣曰:“備不曉兵機,豈有七百里營可以距敵乎?包原隰阻險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法所忌。孫權上事今至矣!”后七日,權破備于夷陵,書至。)
后主禪即位。(下詔曰:“朕聞善積者昌,禍積者喪,古今常數也。曩者漢祚中微,網漏兇慝,董卓造難,震蕩京畿;曹操階禍,竊執(zhí)天衡;子丕孤豎,敢尋亂階,盜據神器,更姓改物,世濟其兇。當此之時,天下無主,則我帝命殞越于下。昭烈皇帝光演文武,存復祖業(yè),誕膺皇綱,不墜于地。萬國未靖,早世遐殂,朕以幼沖,繼統(tǒng)鴻業(yè),未習保傅之訓,而嬰祖宗之重,光載前緒,未有攸濟,朕甚懼惡。諸葛丞相弘毅忠壯,忘身憂國,今授之以旄鉞之重,付之以專命之權,統(tǒng)領步騎二十萬眾,董督元戎,龔行天伐,除患寧亂,克復舊都,在此行也。伐其元帥,吊其殘人,他如詔書律令者也。”)
先是,吳主孫權請和。(吳使張溫使蜀,權謂溫曰:“卿不宜遠出,恐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與曹氏通意。故屈卿行人之義,受命不受辭也。”對曰:“臣入無腹心之規(guī),出無專對之用,懼無張老延譽之功,又無子產陳事之效,然諸葛亮達見計數,必知神慮屈伸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無疑貳?!?/p>
溫至蜀,詣闕拜章曰:“昔高宗以諒陰,昌殷祚于中興;成王以幼沖,隆周德于太平。今陛下以聰明之姿,等契往古,總百揆于良佐,參列精之炳耀,遐邇望風,莫不忻賴,吳國勤任膂力,清澄江滸,愿與有道平一宇內,委心協規(guī),有如河水。使下臣溫通致情好。陛下敦崇禮義,未便恥忽。臣自入遠境,及即近郊,頻蒙勞來,以榮自懼。”蜀使馬良使吳。良謂亮曰:“今銜國命,協穆二家,幸為良介于孫將軍。”亮曰:“君試自為文?!绷技床菰唬骸肮丫厕蝰R良通聘繼好,以紹昆吾豕韋之勛,其人吉士。荊楚之令,鮮于造次之華,而有克終之美。愿降心存納,以慰將命?!睓啻缶创?。)
丞相諸葛亮慮權聞先主殂,有異計,乃遣鄧芝修好于權。權果狐疑不時見芝,芝自表請見。權語芝曰:“孤誠愿與蜀和親,然恐蜀主幼弱,國小勢逼,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猶豫耳?!敝υ唬骸皡鞘穸?,四州之土,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一時之杰也。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兼并天下,返可鼎足而立,此理勢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質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內侍。若其不從,則奉辭伐叛,蜀必順流,見可而進。如此,江南之地,非復大王之有也?!睓嗄涣季迷唬骸熬允且??!彼熳越^魏,與蜀連和。
時司徒華歆、司空王朗等,與諸葛亮書,陳天命,欲使舉國稱蕃。亮不答書,作正議曰:“昔在項羽,起不由德,雖處華夏,秉帝者之勢,卒就湯鑊,為后來戒。魏不審鑒,今次之矣。免身為幸,滅在子孫。而二三子多逞蘇張詭靡之說,奉進歡兜滔天之辭,欲以誣毀唐帝,諷解禹、稷,所以徒懷文藻,煩勞翰墨,大雅君子所不為也。又《軍志》曰:‘萬人必死,橫行天下?!糗庌@氏挈卒數萬,制四帝,定海內,況以數十萬之眾,據正道而臨有罪,可得干擬者哉!”亮死后,魏令鄧艾伐蜀,蜀兵敗。后主用譙周策降魏。
(議曰:國君為社稷死則死,為社稷亡則亡。譙周勸后主降魏,可乎?孫盛曰:“《春秋》之義,國君死社稷,卿大夫死位,況稱天子而辱于人乎?周謂萬乘之君,偷生茍存,亡禮喜利,要冀微榮,惑矣!且以事勢言之,理有未盡,何者?禪雖庸主,實無桀紂之酷,戰(zhàn)雖屢北,未有土崩之亂,縱不能君臣固守,背城一戰(zhàn),自可退次東鄙,以思后圖。是時羅憲以重兵據白帝,霍弋以強卒鎮(zhèn)夜郎,蜀土險狹,山水峻隔,絕巇激湍,非步卒所涉。若悉收舟楫,保據江州,征兵南中,乞師東國,如此則姜、廖五將,自然云從;吳之二師,承命電赴。何投寄之無所,而慮于必亡耶?魏師之來,搴國大舉。欲追則舟楫靡資,欲留則師老多虞,且屈伸有會,情勢代起,徐因思舊之人以攻驕惰之卒,此昭王所以走闔閭、田單所以摧騎劫也。何為忿忿,遽自囚虜、下堅壁于敵人,致斫石之至恨哉?葛生有云:‘事不濟即亡耳,安能復為之下?’壯哉斯言!可以立懦夫之志矣!觀古燕、齊、荊、越之敗,或國覆主滅,或魚懸鳥竄,終成建功立業(yè),匡復社稷。豈曰天助,抑人謀也。向使懷茍存之計、納譙周之言,何頹基之能構、令名之可獲哉?禪既暗主,周實駑臣,方之申包胥、田單、范蠡、大夫種,不亦遠乎?”)
晉時,李特復據蜀。
(初,特在蜀暴橫,晉乃募取特兄弟,許以重賞。未暇,宣聞,遂不藏本。特子驤見書,悉改其購云:“敢斬六郡人頭首李、任、閆、趙等及氐叟王一人,詣官,許以重賞。”六郡人見之大駭,遂并反歸特。益州牧羅尚遣隗伯攻李雄于郫城,迭有勝負。冬十月,雄與樸泰金,鞭之流血,令泰佯得罪奔尚,欲為內應。尚信之,以兵隨。泰、雄內外擊之,大破尚軍。雄乘勝追躡,夜至城下,因稱萬歲,誑尚城中云:“已得郫城。”尚信之,開少城門,雄軍得入。尚遂遁走,遂克成都稱王也。)
晉桓溫滅之。至宋義熙中,譙縱又殺益州刺史毛璩于成都,稱成都王。
(初,毛璩使任約赴義軍,軍至枝江,會劉毅敗,約奔桓振。璩聞約奔桓振也,自將兵三千,由外水下。譙縱為之參軍,使將梁州兵五百人,從內水發(fā)。梁州人不欲東,遂推縱為主,反攻涪城,克之。璩聞難作,自略陽城,步還至成都,為縱黨所殺也。)
宋使朱齡石滅之,此蜀國形也。
(議曰:吳蜀唇齒之國,蜀滅則吳亡,信乎?陸士衡曰:“夫蜀蓋蕃援之與國,而非吳人之存亡也。何則?其郊境之接,重山積險,陸無長轂之徑,川隘流汛,水有驚波之難,雖有銳師百萬,啟行不過千夫;舳艫千里,前馳不過百艦。故劉氏之伐陸公,譬之長蛇,其勢然也?!惫庶S權稱曰:“可以往,難以返,此兵之掛地也?!惫旁疲骸胺虻廓M路險,譬如兩鼠斗于穴,將勇者勝也。”)
吳
丑為星紀,吳越之分,上應斗牛之宿,下當少陽之位。(今之會稽、九江、丹陽、豫章、廬江、廣陵、六安、臨淮,皆吳之分野;今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南海,皆越之分野。)古人有言曰:“大江之南,五湖之間,其人輕心,揚州保強(保,恃也。),三代要服,不及以正。國有道則后服,無道則先叛。”故《傳》曰:“吳為封豕長蛇,薦食上國,為上國之患,非一日之積也?!?/p>
漢高帝時,淮南王英布反(布都六安,今壽州是也。)。反書聞,上召諸將,問:“布反,為之奈何?”汝陰侯滕公曰:“臣客故楚令尹薛公,有籌策,可問?!?初滕公問令尹,令尹曰:“是故當反?!彪唬骸吧狭训囟踔?,疏爵而賞之,南面而立,萬乘之主,其反何也?”令尹曰:“往年殺彭越,前年殺韓信,此三人同功一體之人也,自疑禍及,故反耳?!?上乃召見,問薛公,薛公對曰:“布反,不足怪也。使布出于上計,山東非漢之有也;出于中計,勝敗之數未可知也;出于下計,陛下安枕而臥矣。”上曰:“何謂上、中、下計?”令尹曰:“東取吳(蘇州是也),西取楚(荊州是也),并齊取魯(齊,青州;魯,兗州。),傳檄燕趙,固守其所,山東非漢之有也。(議曰:合從山東,為持久之策,上計也。)何謂中計?東取吳,西取楚,并韓取魏,據敖倉之粟,塞成皋之口,勝敗之數,未可知也。(議曰:長驅入洛,以決一朝之戰(zhàn),中計也。)何謂下計?東取吳,西取下蔡,歸重于越,身歸長沙,陛下安枕而臥,漢無事矣?!?/p>
(議曰:自廣江表,無窺中原之心,下計也?;缸T《新論》曰:“世有圍棋之戲,或言是兵法之類也。及為之,上者遠棋疏張,置以會圍,因而伐之,成多得,道之勝。中者則務相絕遮要,以爭便求利,故勝敗狐疑,須計數而定。下者則守邊隅、趨作罫,以自生于小地?!比灰嗖蝗绮煅?,上計云:“取吳楚,并齊魯及燕趙者?!贝藦V道地之謂。中計云:“取吳楚,并韓魏,塞成皋,據敖倉?!贝粟呎谝獱幚咭病O掠嬙疲骸叭窍虏蹋瑩L沙以臨越?!贝耸剡呌?、趨作罫者也。罫,音為卦反。)
上曰:“是計將安出?”令尹對曰:“出下計?!鄙显唬骸昂螢閺U上、中計而出下計?”令尹曰:“布故酈山之徒也,自致萬乘之國,此皆為身不顧其后、為萬世慮者。故曰出下計。”上曰:“善?!惫绮?。(乃封薛公千戶也。)
是后吳王劉濞以子故而反。初發(fā)也,其大將田祿伯曰:“兵屯聚而西,無他奇道,難以就功。臣愿得奇兵五萬人,別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長沙,入武關,與大王會,此亦一奇也?!眳峭跆又G曰:“王以反為名,此兵難以藉人,藉人亦且反王?!眳峭醪辉S。其少將桓將軍復說吳王曰:“吳多步兵,步兵利險阻;漢多車騎,車騎利平地。愿大王所過城邑,不下,宜棄去,疾西據雒陽武庫,食敖倉之粟,阻山河之險,以令諸侯。雖無入關,天下固已定矣。即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漢車騎至,馳入梁楚之郊,事敗矣?!蓖鯁栔T老將,老將曰:“此年少摧鋒之計耳,安知大慮?”吳王不從桓將軍之計,乃自并將其兵。漢以太尉周亞夫擊吳楚,亞夫用其父客計,遂敗吳。(客計在(霸紀上)。)
淮南王劉安怨望其父厲王長死,謀為叛逆,問伍被曰:“吾舉兵西向,諸侯必有應者,即無奈何。”被曰:“南收衡山(衡州),以擊廬江(廬州),有潯陽之船,守下雉之城(在江夏,縣名也。),結九江之浦,絕豫章之口(洪州是也),強弩臨江而守,以禁東郡之下,東收江都(揚州也)、會稽(越州也),南通勁越,屈強江淮間,猶可一舉得延歲月之壽?!蓖踉唬骸吧?。”未得發(fā),會事泄,誅至。
后漢靈、獻時,閹人擅命,天下提契,政在家門。
(何進謀誅閹宦,太后不從。進乃召董卓詣京師,以脅迫太后。密令卓上書曰:“中常侍張讓等竊幸乘寵,濁亂海內。昔趙鞅興晉陽之甲,以逐君側之惡。臣輒鳴鐘鼓,如洛陽,討讓等罪?!弊课粗?,進敗,及卓到,遂廢立,天下亂矣。議曰:家門,大夫也。)
時長沙太守孫堅殺南陽太守張咨,袁術得據其郡。堅與術合縱,欲襲奪劉表荊州,堅為流矢所中,死。
(初,劉表據荊州也,聞江南賊盛,謂蒯越等曰:“吾欲征兵,恐不集,其策焉出?”對曰:“眾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理者,義不足也。茍仁義之道行,百姓歸之如水之趨下,何患不附?袁術勇而無謀,宗賊貪暴,為下所患,若示之以利,必以眾來。君誅其無道,撫而用之,人有樂存之心,必襁負而至。兵強士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八郡可傳檄而定,術等雖至,無能為也?!焙蠊?。)
孫堅死,子策領其部曲,擊揚州刺史劉繇,破之,因據江都。(策聞袁術將欲僭號,與書諫曰:“昔董卓無道,陵虐王室,禍加太后,暴及弘農,天子播越,宮廟焚毀。是以豪杰發(fā)憤,沛然俱起。然而河北異謀于黑山,曹操毒被于東徐,劉表僭亂于荊南,公孫叛逆于朔北。正禮阻兵,玄德爭盟,當謂使君與國同規(guī),而舍是弗恤,莞然有自取之志,懼非海內企望之意。昔成湯討桀,猶云:‘有夏多罪?!晃渫醴ゼq,曰:‘殷有重罰?!硕跽?,雖有圣德,假時無失道之過,無由逼而取也。今主上非有惡于天下,徒以幼小,脅于強臣,異于湯武之時也。使君五世相承,為漢宰輔,榮寵之盛,莫與為比。宜效忠節(jié),以報王室。”術不納,策遂絕之也。)
策聞魏太祖與袁紹相持于官渡,將渡江襲許,未濟,為許貢客所殺。
(初,策有是謀也,眾皆懼,魏謀臣郭嘉料之曰:“策,英雄豪杰,能得人死力。然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于獨行中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于匹夫之手?!惫麨樵S貢客所殺也。)
策死,弟權領其眾。(時吳割據江南,席卷交廣也。)屬曹公破袁紹,兵威日盛,乃下書責孫權,求質。張昭等會議不決。權乃獨將周瑜,詣其母前定議。瑜曰:“昔楚國初封于荊山之側,不滿百里之地。繼嗣賢能,廣土開境,立基于郢,遂據荊、揚,至于南海,傳業(yè)延祚,九百余年。今將軍乘父兄余資,兼六郡之眾,兵精糧多,將士用命。鑄山為銅,煮海為鹽,境內富饒,人不思亂。泛舟舉帆,朝發(fā)夕到,士風勁勇,所向無前。有何逼迫而欲送質?質子一入,不得不與曹氏;曹氏命召,不得不往,便見制于人也。豈與南面稱孤同哉?不如勿與,徐觀其變。若曹氏率義以正天下,將軍事之未晚;若圖為暴亂,兵猶火也,不戢,必將自焚。韜勇枕威,以待天命,何送質之有?”權母曰:“公瑾議是也?!彼觳凰唾|。(策薨,權年少,初統(tǒng)事。太妃憂之,引見張昭、董襲等。問曰:“江東何可保安不?”襲對曰:“江東地勢有山川之固,而討逆明府,恩德在人;討虜承基,大小用命。張昭秉眾事,襲等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時也,萬無所憂?!北娊詨哑溲砸?。)
后曹公入荊州,劉琮舉眾降。
(初劉表死,魯肅進說曰:“夫荊楚與我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人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勞軍中用事者。說劉備使撫養(yǎng)表眾,共拒曹操。肅未到,琮已降也。)
曹操得其水軍船,步卒數十萬,吳將士聞之皆恐。孫權延見群下,問以計策。議者咸曰:“曹公,豺虎也。托名漢相,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沖斗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不如迎之。”周瑜曰:“不然。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將軍以神武之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里,精兵足用,英豪樂業(yè),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請為將軍籌之:今使北土已安,操無內憂,能曠日持久,來爭疆埸,又能與我決勝負于舟楫可也;今北土既未安,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后患;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又今盛寒,馬無蒿草,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將軍擒操,宜在今日。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睓嘣唬骸袄腺\欲廢漢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雄已滅,唯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時權軍柴桑,劉備在樊,曹公南征劉表,會表卒,子琮舉眾降。先主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聞之,遂率其眾南行,為曹公所追破。劉備至夏口,諸葛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孫將軍?!彼煲?,說曰:“將軍起兵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并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爭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權曰:“茍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冑,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得復而為人之下?”權勃然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亮曰:“豫州軍雖敗于長阪,今戰(zhàn)士還者及關羽所將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zhàn)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里,此所謂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冶狈饺瞬涣曀畱?zhàn),又荊州之人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命猛將統(tǒng)兵數萬,與豫州協規(guī)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成敗之機,在于今日?!睓啻髳?,即遣周瑜、魯肅,隨亮詣先主,并力拒曹公也。)
周瑜等水軍三萬,與劉備并力距曹公,用黃蓋火攻策,遂敗曹公于赤壁。
(初一日交戰(zhàn),曹公軍破,返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蹦巳∶蓻_斗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蓋又預便走舸,各系火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去北軍二里余,同時發(fā)火,火烈風猛,船至如箭,飛埃絕焰,燒盡北船。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焰漲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瑜率輕銳尋繼其后,雷鼓大進。曹操留曹仁等守江陵,徑自北歸。瑜又進南郡,與仁相對,仁遂退也。)
曹公敗,徑北還,權遂虎視江表。(時劉璋為益州牧,外有張魯寇侵。瑜乃詣京見權曰:“今曹操新衄,方憂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并張魯,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曹,北方可圖也?!睓嘣S之。會瑜卒,不果也。)
初,周瑜薦魯肅才宜佐時,權即引肅對飲曰:“今漢室傾危,四方云擾。孤承父兄遺業(yè),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肅對曰:“昔高帝區(qū)區(qū),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猶曹操不可卒除。將軍為計,唯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guī)模如此,亦自無嫌。然后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yè)也?!奔笆瞧揭唤瓭G,稱尊號,臨壇顧謂公卿曰:“昔魯子敬嘗道此,可謂明于事勢矣?!?/p>
(議曰:陸士衡稱孫權:執(zhí)鞭鞠躬,以重陸公之威;悉委武衛(wèi),以濟周瑜之師;卑官菲食,以豐功臣之賞;披懷虛己,以納謀士之算;屏氣局蹐,以伺子明之疾;分滋損味,以育凌統(tǒng)之孤。是以忠臣競盡其能,志士咸得肆力,而帝業(yè)固矣。”黃石公曰:“賢人之政,降人以體;圣人之政,降人以心。體降可以圖始,心降可以保終。降體以體,降心以心?!庇纱擞^之,孫權“執(zhí)鞭鞠躬”,降體者也;“披懷虛己”,心降者也。善終令始,不亦宜乎!)
黃武元年,魏使大司馬曹仁步騎數萬向濡須,濡須督朱桓破之。
(初,曹仁欲以兵襲取中洲,偽先揚聲欲東攻羨溪,桓分兵赴羨溪。既發(fā)卒,而仁奄至。諸將業(yè)業(yè),各有懼心?;赣髦唬骸胺矁绍娊粦?zhàn),勝負在將,不在眾寡。諸君聞曹仁用兵孰與桓耶?兵法所以稱‘客倍而主人半’者,謂俱在平原,無城池之守,又謂士眾勇怯齊等故耳。今仁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馬疲困?;概c諸將共據高城,南臨大江,北背山林,以逸待勞,為主制客,此百戰(zhàn)百勝之勢也。”桓因偃旗鼓,外示虛弱,以誘致仁。仁果遣子泰攻濡須城,分遣諸將襲中洲。中洲者,部曲妻子所在。泰等退,桓遂梟其諸將也。)
七年,又使大司馬曹休騎十萬至皖城,迎周魴。魴欺之,無功而返。
(吳鄱陽太守周魴譎誘遭休。休迎魴至皖城,知見欺,當引軍還,自負眾盛,邀于一戰(zhàn)。朱桓進計于元帥陸遜曰:“休本以親威見任,非智勇名將也。今戰(zhàn)必敗,敗必走,走道當由夾石、掛車。此兩道,地皆厄險。若以萬兵柴路,則彼眾必盡,而休可生虜。臣請將所部以斷之,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勝長驅,進取壽春,割有淮南,以窺許、洛。此萬代一時,不可失也?!睓嘞扰c陸遜以議,遜以為不可,故計不施行也。)
至權薨,皓即位,窮極淫侈,割剝蒸人,崇信奸回,賊虐諫輔。晉世祖令杜預等伐吳,滅之。
(議曰:昔魏武侯浮西河,顧謂吳起曰:“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眳瞧饘υ唬骸拔羧缡献蠖赐ザ遗眢?,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君,左河濟、右太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仁政不修,湯放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苯駥O皓席父祖之資,有天阻之固,西距巫峽,東負滄海,長江判其區(qū)宇,峻山帶其封域,地方幾萬里,荷戟將百萬。而一朝棄甲,面縛于人,則在德之言為不刊之典耶?對曰:何為其然?陸機曰:“《易》曰:‘湯武革命,順乎天?!缎吩唬骸畞y不極,則理不形?!缘弁踔蛱鞎r也古人有言曰:天時不如地利?!兑住吩唬骸鹾钤O險,以守其國。’言國之恃險也。又曰:‘地利不如人和,在德不在險?!允刂扇艘?。吳之興也,參而由焉。孫卿所謂‘合其參’者,及其亡也,恃險而已?!眾渚丛唬骸爸苤ヒ?,分而為兩,天下莫朝,周不能制。非其德薄也,形勢弱也。”由此觀之,國之興亡亦資險,云:非唯在德而已矣。)
至晉永嘉中,中原喪亂,晉元帝復渡江,王江南。宋、齊、梁、陳,皆都焉(事在(霸紀上)。)。此吳國形也。
魏
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天子卑弱,守在諸侯。當漢之季,奸臣擅朝,九有不澄,四郊多壘。雖復諸侯釋位,以閑王政,然包藏禍心,各圖非冀。魏太祖不世出,靈武冠時。值炎精幽昧之期,逢風塵無妄之世,嗔目張膽,首建義旗。時韓暹、楊奉挾獻帝自河東還洛陽。
(靈帝崩,太子辨即位,并州牧董卓入朝,因廢帝為弘農王,而立獻帝,以董卓為太師,遷都長安。司徒王允誅卓,卓將郭汜、李傕圍長安城,城陷,殺王允。后李傕與郭汜有隙,傕質天子于其家。傕將楊奉謀殺傕,事泄,叛傕,傕衰弱,天子乃得出奔。楊奉欲以天子還洛陽,郭汜追天子于弘農之曹陽。奉等敗,殺公卿略盡。天子渡河,都安邑,以韓暹為征東將軍,持政還洛陽。洛陽宮室燒盡,百官被荊棘,太祖迎天子都許。暹、奉出奔也。)
太祖議迎都許,或以為山東未定,不可。荀彧勸太祖曰:“昔晉文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高祖東伐,為義帝縞素,天下歸心。自天子播越,將軍首唱義兵,以山東擾亂,未能遠離關右,然猶分遺將帥,蒙險通使,雖御外難,乃心無不在王室,是將軍匡天下之素志也。今車駕旋軫,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人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jié),不能為累,明矣。韓暹、楊奉其敢為害,若不時定,四方生心,后雖慮之,無及?!碧嬷谅尻?,奉天子都許。維其弛紊,紉其贅旒,俾我漢家不失舊物矣。于是運籌演謀,鞭撻宇內,北破袁紹,南擄劉琮,東舉公孫康,西夷張魯。(議曰:劉表諸杰,雖中間自有吞并,乃揚雄所謂“六國蚩蚩,為嬴弱姬者也?!辈⑼屉m眾,適所以為吾奉也。)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志績未究,中世而殞。
(曹操,字孟德,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yè),故世人未之奇也。唯喬玄異焉,謂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太祖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軍頓丘。黑山賊于毒等攻東武陽,太祖引兵西入山,攻毒等本屯。諸將皆以為當還自救,太祖曰:“昔孫臏救趙而攻魏,耿弇欲走西安而攻臨淄,使賊聞我西而還,是武陽自解也;不還,我能敗虜家,虜不能敗武陽,必矣!”乃行,毒聞之,棄武陽還,太祖要擊,大破之。
初,遼東太守公孫康恃遠不服,袁尚、袁熙依之。及太祖破烏丸,或說公:“遂征之,尚兄弟可擒也?!惫唬骸拔岱绞箍禂厮蜕小⑽跏?,不煩兵矣?!本旁?,公引軍自柳城還,康即斬送尚、熙首。眾將問曰:“公還,而康斬送尚、熙,何也?”公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則并力;緩之,則自相圖,其勢然也?!?/p>
太祖攻呂布于下邳,不拔,欲還,荀攸曰:“布勇而無謀,今三軍皆北,其銳氣衰。三軍以將為主,主衰則軍無奮意。陳宮有智而遲。今及布氣未復,宮謀之未定,進急攻之,布可拔也?!蹦藳Q沂、泗灌城,城潰,生擒布。
袁紹將文丑與太祖戰(zhàn),荀攸勸太祖以輜重餌賊,賊遂奔之,陣亂,斬文丑。太祖與袁紹相持于官渡,時公糧少,與荀彧書,議欲還許。彧曰:“紹悉眾聚官渡,欲與公決勝敗,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能制,必為所乘,是天下之大機也。且紹,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輔以大順,何向而不濟?今軍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時也。是時,劉、項莫肯先返,先返者勢屈。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半年矣!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庇纸B謀臣許攸貪財,紹不能縱,來奔,說太祖襲紹別屯、燔其糧谷。遂破紹。
張繡在南陽與荊州牧劉表合,太祖征之。謀臣進曰:“繡與劉表相恃為強,然繡以游軍而食于表,表不能供也。急之,則并力;緩之,則自離?!碧娌粡?。表果遣兵救繡,太祖兵敗。三年春,太祖還許,繡兵來追,太祖軍不得進,與荀彧書曰:“賊來追我,雖日行數里,吾策之至安眾,破之必矣?!惫O奇伏,攻破之。公還許,荀彧問:“前何以策賊必破?”對曰:“虜遏歸師,與我死地戰(zhàn),吾是以知勝?!?/p>
西平曲光殺其郡守以叛,諸將欲擊之。張既曰:“唯光等造反,郡人未必悉同。若便以軍臨之,吏人、羌胡必謂國家不別是非,更使皆相持著,此為虎傅翼也。光等欲以羌胡為援,今先使羌胡鈔擊,重其賞,所虜獲者,皆以俾之,外阻其勢,內離其交,必不戰(zhàn)而定?!蹦讼嬷I:諸為光等所誤者,原之;能斬賊帥送首者,加封。于是光部黨斬送光首。
此九州百郡十并其八之大略也。)
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則據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憂者,則享天下之樂;能救天下之禍者,則得天下之福。
(董昭等欲共進曹公,九錫備物,密訪于荀彧,彧不許。操心不平,遂殺之。范曄論曰:“世之言荀君通塞,或過矣。常以中賢以下,道無求備。智算有所研疏,原始未必要終,斯理之不可全詰者也。夫以衛(wèi)賜之賢,一說而斃兩國,彼非薄于仁而欲之,蓋有全、必有喪也。斯又功之不可兼者矣。方時運之邅,非雄才無以濟其弱,功高勢強,則皇器自移矣。此又時之不可并也,蓋取其歸正而已,亦殺身以成仁之義也。”)
曹氏率義撥亂,代載其功;至文帝時,天人與能矣。遂受漢禪。
(劉若勸進曰:“臣聞:符命不虛見,眾心不可遠。故孔子曰:‘周公其不圣乎?以天下讓,是天地日月輕去其萬物也?!且运聪硖煜?,不拜而受。今火德氣盡,炎上數終。帝遷明德,祚隆大魏,符瑞昭晰,受命既固。光天之下,神人同應。雖有虞之儀鳳,周之躍魚,方之今事,未足為喻。而陛下違天命以飾小行,逆人心以守私志,上忤皇穹乃眷之旨,中忘圣人達節(jié)之數,下孤人臣翹首之望,非所以揚圣道于高衢,垂無窮之懿勛也。臣等聞:事君有獻可替否之道,奉上有逆鱗固爭之義。臣等敢以死請。”
太史丞許芝又曰:“《易傳》曰:‘圣人受命而王,黃龍以戊巳日見。’七月四日戊寅,黃龍見。此帝皇受命之符瑞最著明也。又曰:‘圣人以德親比天下,仁恩洽普,麒麟以戊巳日見。厥應圣人受命?!悸劦弁跽?,五行之精,易姓之符,代興之會,以七百二十年為一軌。有德者過于八百,無德者不及四百載。是以周家八百六十七年,夏家四百數十年。漢行夏政,迄今四百二十六歲。天之歷數,將以盡終。斯皆帝王受命易姓之符瑞也。夫得歲者,道始興。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有周之分野也。高祖入秦,五星聚于東井,有漢之分野也。今茲歲在大梁,有魏之分野也。而天之瑞應,并集來臻,伏惟殿下體堯舜之圣明,應七百之禪代,天下學士所共見也。謹以上聞?!?/p>
給事中蘇林等又曰:“天有十二次,以為分野。王公之國,各有所屬。天子受命,諸侯以封。周文王受命,歲在鶉火,至武王伐紂,十三年歲星復在鶉火。故《春秋傳》曰:‘武王伐紂,歲在鶉火,則我有周之分野也?!艄夂褪?,歲在大梁,武王始受命為將,討黃巾。建安元年,歲復在大梁,始拜大將軍。十三年復在大梁,始拜丞相。今二十五年復在大梁,陛下受命。此魏得歲與文王受命相應。舜以土德承堯之火,今亦以土德承漢之火,于行運會于堯舜之次。陛下宜改正朔,易服色,正大號,天下幸甚。”)
王室雖靖,而二方未賓,乃問賈詡曰:“吾欲伐不從命,以一天下,吳蜀何先?”對曰:“攻取者先兵權,建本者尚德化。陛下應期受禪,撫臨率士,若綏之以文德,而俟其變,則平之不難矣。吳、蜀雖蕞爾小國,依山阻水,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孫權識虛實,陸遜見兵勢,據險守要,泛舟江湖,皆難卒平也。用兵之道:先勝后戰(zhàn),量敵論將,故舉無遺策。臣竊料群臣無權、備對,雖以天威臨之,未見萬全之勢。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為當今宜先文后武?!蔽牡鄄患{,后果無功。
(三苗國,今岳州是也。蜀相諸葛亮出斜谷,屯渭南。司馬宣王距之。詔宣王:“但堅壁拒守,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zhàn),久停則糧盡,虜掠無所獲,則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勞,全勝之道?!绷了蛬D人衣以怒宣王,宣王將出戰(zhàn),辛毗杖節(jié)不許,乃止。宣王見亮使,唯問寢食及事繁簡,不及戎事。使答曰:“笞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啖食不至數升?!毙踉唬骸傲翑酪??!睂す湟?。)
至甘露元年,始以鄧艾為鎮(zhèn)西將軍,距蜀將姜維。維軍敗,退守劍閣。鐘會攻維不能克,乃上言曰:“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四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沖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盾娭尽酚兄骸テ洳粋洌銎洳灰??!裱谄淇仗摚浦匾??!倍?,艾自陰平行無人之地七百余里,鑿山信道,山高谷深,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由,蜀將諸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陣待艾,艾遣子忠等出戰(zhàn),大破之,斬瞻。進軍到雒縣,劉禪遂降。
(后主用譙周策,奉璽書于艾曰:“限分江漢,遇值深過,階緣蜀土。計絕一隅,干運犯冒,漸苒歷載。每惟黃初中,宣溫密之詔,申三好之恩,開示門戶,大義炳然。而否德暗劣,貪竊遺緒,俯仰累紀,未率大教,天威既震,人鬼歸能之數,感駭王師,神武所次,敢不革面,順以從命?”艾大喜,報書曰:“王綱失道,群英并起,龍戰(zhàn)虎爭,終歸真主。此蓋天命去就之道也。自古圣帝,爰逮漢魏,受命而王者,莫不在乎中土。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以興洪業(yè)。其不由此,未有不顛覆者矣。隗囂憑隴而亡,公孫據蜀而滅,斯實前代覆車之鑒。圣上明哲,宰相忠賢,將比隆黃軒,侔功往代。銜命來征,思聞嘉響,果煩來使,告以德音。此非人事,乃天意也。昔微子歸周,實為上賓。君子豹變,義存大易。來辭謙沖,以禮舉櫬,此皆前哲歸命之典。全國為上,破國次之。自非通明智達,何以見王者之義乎?”
后主至洛陽,策命之為安樂公,曰:“蓋統(tǒng)天載物,以咸寧為大;光宅天下,以時雍為盛。乃者,漢氏失統(tǒng),六合震擾。我太祖承運龍興,弘濟八極。是用應天順人,撫有區(qū)夏。于時,乃考因群杰虎爭,九服不靖,乘間阻遠,保據庸蜀,幾將五紀。朕永惟祖考,思在綏輯四海,爰整六師,曜威梁益,公恢崇德度,應機豹變,履信思順,以享左右無疆之休,豈不遠歟!往欽哉!其祇服朕命,克廣德心,以終乃顯烈?!背?,晉文王欲遣鐘會伐蜀。邵悌曰:“今鐘會率十萬余眾伐蜀,愚謂會單身無重任,不若余人?!蔽耐踉唬骸拔覍幃攺筒恢艘咳魷缡窈?,如卿所慮,當何能辨?凡敗軍之將,不可以語勇;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心膽已破故也。若蜀已破,遺人震恐,不足與圖事。中國將士,各自思歸,不肯與同也。若作惡,祇自族耳?!睍c姜維反,魏將士發(fā)憤殺會及維也。)
至晉末,譙縱復竊蜀。宋劉裕使朱齡石伐蜀,聲言從內水取成都,敗衣羸老進水口。譙縱果疑其內水上也(議曰:內水,涪江也。),悉軍新城以待之。乃配朱齡石等精銳,徑從外水(議曰:外水,泜江也。若中今雒縣水是也。),直至成都,不戰(zhàn)而擒縱(事具(霸紀上)。)。此滅蜀形也。
魏嘉平中,孫權死,征南大將軍王昶、征東大將軍胡遵、鎮(zhèn)南將軍毋丘儉等,表征吳。朝廷以三征計異,詔訪尚書傅嘏。嘏對曰:“昔夫差勝齊陵晉,威行中國,不能以免姑蘇之禍;齊閔辟土兼國,開地千里,不足以救顛覆之敗。有始者不必善終,古事之明效也。孫權自破蜀兼荊州之后,志盈欲滿,兇亢已極,相國宣、文王先識取亂侮亡之義,深達宏圖大舉之策。今權已死,托孤于諸葛恪,若矯權苛暴,蠲其虐政,民免酷烈,偷安新惠,外內齊慮,有同舟之懼,雖不能終自保完,猶足以延期挺命于深江之外矣。今議者或欲泛舟徑濟,橫行江表;或欲倍道并進,攻其城壘;或欲大佃疆埸,觀釁而動。此三者皆取賊之常計,然施之當機則功成;若茍不應節(jié),必貽后患。自治兵以來,出入三載,非掩襲之軍也。賊喪元帥,利存退守。若羅船津要,堅城清野,橫行之計,其殆難捷也。賊之為寇六十年,君臣偽立,吉兇同患。若恪蠲其弊,天奪之疾,崩潰之應,不可卒待也。今賊設羅落,又持重密,間諜不行,耳目無聞。夫軍無耳目,投察未詳,而舉大眾以臨巨險,此為希幸僥功,先戰(zhàn)而后求勝,非全軍之長策也。唯有大佃最差完牢,兵出民表,寇鈔不犯,坐食積谷,不煩運士;乘釁討襲,無遠勞費。此軍之急務也。
夫屯壘相逼,巧拙得用,策之而知得失之計,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處。情偽將焉所逃。夫以小敵大,則役煩力竭;以貧敵富,則斂重財匱。故敵逸能勞之,飽能饑之,此之謂也。然后盛眾厲兵以振之,參惠倍賞以招之,多方廣似以疑之。由不虞之道,以間其不戒。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虜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可坐算而得也。昔漢氏歷世?;夹倥?,朝臣謀士,早朝晏罷;介胄之將,則陳征伐;縉紳之徒,咸言和親;勇奮之士,思展搏噬。故樊噲愿以十萬橫行匈奴,季布面折其短;李信求以二十萬獨舉楚人,而果辱秦軍。今諸將有陳越江陵之險,獨步虜庭,即亦向時之類也。以陛下圣德,輔相賢智,法明士練,措計于全勝之地,振長策以御之,虜之崩潰,必然之數。故兵法曰:‘屈人之兵而非戰(zhàn)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若釋廟勝必然之理,而行百一不全之略,誠愚臣之所慮也。故謂大佃而逼之計最長?!睍r不從嘏言,詔昶等征吳。吳將諸葛恪拒之,大敗魏軍于東關。魏后陵夷禪晉,太祖即位。
(王昶等敗,朝議欲貶黜諸將。景王曰:“我不聽公休以至此,此我過,諸將何罪?”時雍州刺史陳泰討胡又敗,景王又謝朝士曰:“此我過也,非元伯之責?!庇谑俏喝藧偰?,思報之也。)
至世祖時(即晉武帝也),羊祜上平吳表曰:“先帝順天應時,西平巴蜀,南和吳會,海內得以休息,兆庶有樂安之心。而吳復背信,使邊事更興。夫期運雖天所授,而功業(yè)必由人而成。不一大舉掃滅,則眾役無時得安。亦所以隆先帝之勛,成無為之化也。故堯有丹水之伐,舜有有苗之征,咸以寧靜宇宙,戢兵和眾者也。
蜀平之后,天下皆謂吳當并亡。自此來十三年,是謂一周。平定之期,復在今日。議者常言吳楚有道后服,無禮先強,此乃諸侯之時耳。當今一統(tǒng),不得與古同論。夫適道之論,皆未應權,是故謀之雖多,而決之欲獨。凡以險阻得存者,謂敵者同力足以自固,茍其輕重不齊、強弱異勢,則智士不能謀,而險阻不可保也。
蜀之地,非不險也,高山尋云霓,深谷肆無景,束馬懸
譯文及注釋
(《蜀》、《吳》、《魏》)
據說東漢末年朝綱失統(tǒng),群雄逐鹿。袁紹想奪取河北,劉表在荊州起兵,馬超、韓遂雄據關西,呂布、陳宮占領東夏,遼西、渤海、山東一帶,十幾路諸候屯兵百萬,締結盟約,成為一時的英雄豪杰。然而,曹操“挾天子令諸候”。用了六七年的時間,諸侯十有八九被消滅,只剩下吳和蜀兩個小國了。從地圖上看,吳蜀兩國只有四個州的地盤,比不上中原的一個大都城。
那里的人公戰(zhàn)無勇,只會私下斗狠,在戰(zhàn)斗中動輒敗退逃跑,不足以和中原人相匹敵。在力量和才智上他們(指吳、蜀)也不如袁紹、劉表、呂布強盛,但這兩位英雄(指劉備、孫權)在不利于自己的政治形勢下,憑著剛剛建立的弱小國家的力量,能夠拒守西蜀和江南,與曹操抗衡,這是為什么呢?這就是地利不同,形勢所致。所以《周易》說:“王侯憑天險來固守國家?!?/p>
古語說:“一里方圓的地方,卻動用了奪取千里之地的權謀,這就是地利在起作用?!彼圆茇鎸﹂L江,看到洶涌的波濤,感嘆說:“這是上天設置的南北界線啊!”劉資把南鄭稱為“天獄”,把斜谷的道路稱為“五百里石穴”,查閱眾多的史料,都記載了它的險阻幽深。雖然說順應天時,但地利不如人和更重要。假如吳、蜀有一個中等才能的人統(tǒng)治,就完全可以避免過早滅亡的命運,怎么能讓小小的鄧艾、王濬攻占,建立赫赫大功呢?由此看來,勝負的關鍵在于人和,不在地利。唉!有智之士的謀劃,一定會全面權衡利害關系。所以說:“不懂得用兵的險惡,就不能夠發(fā)揮用兵的作用。”
這是自古以來的普遍規(guī)律?。∫虼?,我選取了三國權謀的精要,而做了這些分析,目的是使后人從統(tǒng)一中原、覆滅蜀國的事件當中明白用兵的利害關系,從而懂得曹魏的權謀。
漢室滅亡已是不可避免的,但劉備三顧茅廬,攜孔明于危難之際,勵精圖治、廣施德化,終于獨霸一方,與魏吳鼎成三足之勢??上駶h終究后繼乏人,雖有地利不得天時人和,劉備的雄心偉業(yè)不得不葬送于不肖子劉禪手中。
蜀
天帝布置政局,房心合該治理參伐。(注:房、心、參、伐,都是星宿名,伐包括在參星之內,房心的分野是豫州),參伐的分野就是益州。[以東邊的井星、南邊的股、距二星為分界,東邊的井星和南邊的股、距二星連帶鉞星這個范圍就是參星。觜星應在參星的右邊,玉井星所含的就是這個星。
西邊的距星就是參星中心西數第一顆星。]蜀地按照《職方》記載在雍州境內,根據《禹貢》記載是梁州地域,方圓有五千余里,境內共有四十多個郡縣,可以算得上一個諸侯國了。[常璩《國志》稱蜀地按八卦方位論恰好屬坤,所以那里多有五彩斑瀾的修飾;按十二干支屬未,所以那里的人喜好美味?!?u>詩經》說周文王的德化澤及到了長江、漢水流域,所以那里已經接受了周文王的教化了。秦地和豳地有同樣的詩風,秦地和蜀地是同等的,所以共有華夏的音樂”等等。]所以,古代把益州稱為“天府之國”,是因為它不僅土地肥沃廣大,而且已經有悠久的發(fā)展歷史了。
王莽統(tǒng)治末年,公孫述占領蜀地。[公孫述,字子陽,扶風茂陵人。王莽時是道江軍中長官,管轄著臨邛。劉玄建國后,各地的英雄豪杰紛紛起兵響應漢軍,南陽人宗成占據了漢中,商人王岑也在洛縣起兵,自稱為定漢將軍,響應宗成。公孫述聽說后,派使者迎接宗成到成都。宗成等人進成都后擄掠燒殺,無惡不作,公孫述十分痛恨。就把縣中豪杰召集起來說:“現在天下的百姓都深受王莽新政統(tǒng)治之苦,盼著漢室復興,所以聽說漢將軍到,都出城迎接,但是宗成屠殺無辜百姓,所到之處變成一片廢墟,這是賊寇的所作所為,并不是我們所盼的義軍??!我想守住我們的郡縣等待有道明君的到來,大家想助一臂之力的就留下,不愿效力的可以離開?!焙澜軅兗娂娺殿^,表示愿意跟隨公孫述效死力。公孫述于是派人詐稱是從東方來的漢朝使臣,任命公孫述為輔漢將軍、益州牧。然后,公孫述選派精兵一千多人去攻打宗成,打敗宗成后,又派他的弟弟公孫恢打敗了綿竹的漢更始將軍(劉玄)所封益州刺史張忠。于是公孫述的名聲便威震益州地區(qū)了。]益州功曹李熊勸公孫述說:“當今全國動蕩,眼光短淺的人只懂得空談,將軍你割據的千里之地,十倍于商湯和周武王。如果能夠奮發(fā)有為,取信于民,利用天賜良機,就可以成就王圖霸業(yè)?,F在山東正鬧饑荒,老百姓骨肉相殘,遭過兵禍的城邑變成了廢墟。蜀地廣闊的肥田沃土,盛產各種水果,百姓即使無糧也可以填飽肚子,女工紡織的衣服,足夠天下人的穿用,名貴的木材、竹子和各種豐富的器械,用也用不完。人民還有打漁、制鹽、冶銅煉鐵和水上運輸的便利條件。在軍事上,向北可以憑借褒城、斜谷的險阻,向東可以占據巴郡,把守住捍關。我們有方圓千里的土地,有不低于百萬的雄兵,抓住有利時機,可以出兵攻城略地,沒有機會就堅守城池,發(fā)展農業(yè);出兵漢水可以伺機奪取秦地,順江東下,可以威懾荊揚,這就是所說的取得成功所依靠的大時和地利?,F在你的聲名天下人都知道了,但是帝位還未建立,有才能的人還在猶豫不決。你應當及早建位稱號,使人們找到歸順的依托?!盵公孫述說:“帝王都有天命,我有什么才德去擔當呢?”李熊說:“天命不是固定不變的,百姓擁護有才德的人,有才德的人就應該擔當天下重任,你又有什么可猶豫的呢?”公孫述于是就同意了他的話。]東漢建武元年四月公孫述就自立為天子,改國號“成家”,以白色為貴。[派將軍侯丹駐守白水關北的南鄭地區(qū),派將軍任滿從閬中下江州鎮(zhèn)守東邊的捍關,于是公孫述全部占領了益州的地盤。]
從劉玄失敗后,光武帝劉秀正在山東積蓄力量,還沒有顧上征討西南,關中的英雄豪杰大多歸順了公孫述。在此之后,平陵人荊邯看到如果劉秀平定中原,大軍立即就會討伐西南,勸公孫述說:“軍隊是古今帝王成就大業(yè)的關鍵,不能輕易放棄不用。隗囂乘此機會,割據了雍州,兵強馬壯,有志之士都愿意投奔,正威懾山東的劉秀,你不在這個時候乘勝出兵,與劉秀一同爭奪天下,卻退守西蜀,遲疑不進,想效仿西伯侯的做法,不事習武用兵,謙卑地侍奉漢君,慨嘆漢君劉秀是周武王復出?,F在劉秀放下漢中、益州的憂患,一心一意在平定山東之亂,天下已經得到了四分之三,致使西部州郡的英雄豪杰,都對山東的劉秀心向往之,劉秀派出離間的使者,招收心懷二心的人,天下實際已經得到了五分之四。劉秀如果派兵攻打天水,必然會使我方土崩瓦解,天水關一旦被占領,天下已經得到九分之八。君王你依靠梁州的土地,負擔國家機構的各項開支和三軍的糧餉,老百姓貧困不堪,怨聲載道,將來恐怕會發(fā)生王鳳那樣的內亂。依我的愚計,趁百姓還沒有對你徹底失望,英雄豪杰還可以招納這個時候,趕快派遣國內精兵,命令田戎鎮(zhèn)守江陵,在江南憑借巫山天險,堅固城池,把征討的文書發(fā)到吳楚一帶,長沙以南地區(qū),一定會聞風歸順。命令延岑出兵漢中,平定三輔,天水、關西地區(qū)的人民必然拱手稱臣,這樣一來,就會使全國形勢發(fā)生重大變化,就有可能形成極為有利的局面?!?/p>
[公孫述問計群臣,博士吳柱說:“從前周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恰好不約而同地都跟從了他,但是仍然還師等待天命。沒聽說過只靠左右的幫助,就想出兵千里之外以拓展疆域的?!鼻G邯說:“現在東帝(吳王劉秀)沒有一點兒權力,指揮烏合之眾,跨馬殺敵,所向披靡。如果不立刻抓住時機與他爭功,卻坐談武王之事,這是效仿隗囂,想要做西伯侯那樣的人?!狈稌险f:
“舉旗起兵,假借神諭,開始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就已經顯露出他的風范了。最后終于自立于西南一角,在大國之聞生存。隴坻雖然地小勢微,卻能以區(qū)區(qū)的兩個郡去抵御劉秀的大軍,就知道他的政德有足以感化人的地方,所以能籠絡四方的豪杰。功德圓滿名譽就會顯著,功業(yè)衰敗則戰(zhàn)亂興起?;乇艹蓴〉膯栴}而進行討論,還沒有聽說過!如果象隗囂那樣假借符命興兵,而非依靠天助,坐論西伯侯周文王的德政是多么可笑??!”]
公孫述不聽荊邯的計策。后來光武帝劉秀派遣岑彭、吳漢征討蜀地,攻克荊門,大軍長驅直入江關。
[岑彭被蜀國的刺客殺死,吳漢把岑彭的軍隊都收編過來,進入犍為地界,各縣都守城不出。吳漢于是進軍廣都,攻取了它,派遣輕騎兵火燒成都,市橋、陽武以東的各小城都投降了吳漢。光武帝劉秀告誡吳漢說:“成都有十萬人口,不可以輕視它。你只管堅守廣都等他們來進攻,不要與他硬拼。
如果他們不敢來攻,就設法逼迫他們,必須等他們精疲力盡,才可以進攻?!?/p>
吳漢乘有利時機,率步兵、騎兵二萬多人進逼成都,在離城十多里的地方,停在江北建立營地,修浮橋。派副將劉尚率一萬多人屯扎在江南,與他相距二十多里。光武帝聽說,大驚失色,責備吳漢說:“敵人如果出兵牽制住你,而以大隊人馬進攻劉尚,劉尚被攻破,你也就失敗了!僥幸沒有發(fā)生意外,趕快率軍回廣都?!痹t書還未到,公孫述果然派大將謝豐攻打吳漢,另外遣將劫擊劉尚,使他不能去救吳漢。吳漢就三天閉營不出,樹立很多幡旗,并使煙火不絕。夜里,率軍銜枚與劉尚的軍隊會合,謝豐等人都沒有察覺。第二天,謝豐才分兵拒守江北,自己率軍攻打江南。吳漢打敗了他,將他斬首。
于是吳漢率兵返回廣都,把情況報告給光武帝。光武帝回答說:“你返回廣都,很合時機,公孫述一定不敢分兵侵犯劉尚,攻打你。如果先攻打劉尚,你從五十里外的廣都率步兵、騎兵奔赴敵前,正好趕上它疲憊、困頓,擊敗它是必然的。”從此,吳漢和公孫述在廣都之間交戰(zhàn),八戰(zhàn)八勝,于是就駐扎在城中。公孫述分發(fā)黃金、布帛,招募敢死戰(zhàn)士五千人,以配合延岑作戰(zhàn)。
延岑在市橋假裝樹起旗幟,鳴鼓向吳漢軍挑戰(zhàn),暗地里卻派奇兵從吳漢軍隊后面襲擊,打敗了吳漢。吳漢墮入水中,拽著馬尾才出來。公孫述于是就親自率軍攻打吳漢,三戰(zhàn)三勝。從早上到中午,軍中戰(zhàn)士沒有吃飯,都疲憊不堪,吳漢于是趁機命令壯士突襲述軍,述軍大敗。]到達成都,公孫述出城迎戰(zhàn),剛一交手就兵敗,被刺穿心肺而死,公孫述的妻子兒女都被俘虜,宮室被燒毀。[光武帝聽說這件事,憤怒地譴責吳漢說:“破城三天后,官吏就會服從了。一旦縱容士兵放火,斬殺良將,就違背了道義?!庇谑窍略t安撫百姓。那些忠臣義士都受到表彰。李育因為有才干,被提拔使用。于是西土之人都心悅誠服,人心歸向。范曄說:“從前趙陀自己在番禺稱王,公孫述也竊取蜀漢的權柄,推想他并沒有什么才能、卻能最后滅亡的原因,抑或是因為地處邊遠地帶,不能早一點受到君王德政的教化。在這種情況下他卻不能趁機建立功業(yè),因時改變策略,就只知修飾儀表,自以為謀略高深而安于現狀,這是與從前吳起愧對魏侯的情況相同的。如果那時他拒絕群臣,認真審視自己興衰的命運,又和今天頓首至地、國破投降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語了。]
到了東漢靈帝時候,王室衰微,統(tǒng)治不力,地方豪強勢力各霸一方,斗爭激烈。靈帝封劉焉作益州牧[劉焉是魯恭王的后代。當時四面八方都是兵寇,劉焉認為刺史權力小,于是建議改設牧伯,進行統(tǒng)治。恰逢夏清挑選重臣擔任這個職務,便任命劉焉為益州牧。當時,梁州反賊馬相糾結幾千名苦于徭役的役民,殺死綿竹令,然后進攻洛縣。州從事賈龍率領數百名士兵在犍為糾結吏人攻破馬相,派官吏迎回劉焉,劉焉就擔任了益州牧。]劉焉死后,他的兒子劉璋承襲了益州牧。[益州太吏趙韙等人,因劉璋溫厚仁愛,把他立為刺史。起初,南陽三輔數萬戶百姓流入益州,劉焉把他們全部收為自己的士兵,名為“東州兵”。劉璋性格柔順寬厚,沒有威嚴和謀略,而東州人則性格暴躁。趙韙因為人情不和睦,集結了州中大姓作亂。州中人害怕被趙韙所殺,就同心協力,為劉璋進行殊死戰(zhàn)斗,殺死了趙韙。當時張魯也因為劉璋懦弱,不歸順他,自己稱雄于巴蜀。]后來,劉璋被劉備圍困,投降了劉備。
[劉備把劉璋放逐到公安,歸還了他的財產。后來劉璋病死。]
當時,劉備任豫州牧。[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氏。寡言少語,禮賢下士,喜怒不形于色。徐州牧陶謙上表朝廷請求任劉備為豫州牧。后來陶謙生病,派人迎先主劉備,劉備說:“袁公路近在壽春,這個人世代為官,是天下所歸附的對象,你可以把徐州給他。”陳登說:“袁公路驕縱傲慢,不是能夠平定亂世的君主?,F在想替使君你聚集步兵、騎兵十萬人,使你上可以匡扶君主、救濟人民,成就五霸一樣的功業(yè);下可以據守一方,功績留傳后代。如果你不聽從我的話,我也就不能聽從你了?!笨兹趯ο戎鲃湔f:
“袁公路難道是憂國憂民、忘掉自身利益的人嗎?他就象墳墓中的枯骨一樣何足掛齒?現在的實情是,百姓擁戴賢能。天賜良機卻不抓住它,會后悔莫及的?!庇谑莿渚徒邮芰诵熘?。陳登派使者見袁紹說:“天降災難到我們徐州,徐州將要滅亡。百姓元主,恐怕奸雄會乘機作亂,使盟主你日夜憂慮。
所以就尊奉平原相劉府君為宗主,使百姓有所歸依。如今戰(zhàn)亂頻繁,士兵都顧不上卸下盔甲,姑且派差役把情況報告給你。”袁紹回答說:“劉玄德寬弘文雅,講信義,現在徐州人樂于擁護他,確實能符合他們的愿望?!盷被曹操擊敗,退守在荊州新野縣安身。
[時值荊州劉表病死,諸葛亮勸說劉備攻打劉琮,可奪取荊州,劉備說:
“劉表死前向我托孤,我不忍心做這種事?!辈懿俅筌娔舷?,劉備敗逃時荊州百姓跟隨的很多,軍隊一天只能走十多里路。有人勸劉備把百姓丟下,火速行軍。劉備說:“做一番大事的,都是以百姓為本,現在百姓愿意跟隨我,我怎么能忍心丟下不管呢?”習鑿齒說:“劉備越是在艱難困境中,形勢危急的時刻越講求信義,以民為本,不忘劉表的相助之恩,不舍百姓的追隨之情,甘愿和百姓同敗,看他的做法已非一般對下屬同甘共苦,關懷倍致者可比,那么他最終成就一番大事就是必然的了。]劉備聽說諸葛亮在南陽隱居,就三次去請諸葛亮出來輔佐。劉備在茅廬中見到諸葛亮后說:“漢王室衰敗,奸臣竊取了君權,致使君王蒙受了恥辱。我不顧自己的德行和能力,想要在天下伸張正義,可是我智謀短淺,才能缺乏,直到現在還是無所作為,請問先生該怎么辦?”諸葛亮回答說:“從董卓弄權以來,豪杰紛紛起兵,能夠割據州邵的諸侯也有很多。曹操和袁紹相比,名聲小而且兵力少,然而曹操卻能擊敗袁紹,由弱變強,這除了天時之外,更重要的還是人的智謀?。‖F在曹操已經擁有了百萬軍兵,挾天子而令令諸侯,[《左傳》說:“謀取諸候不如勤于王事”就是這個意思。]這種形勢下就不能再和它一爭高下了。孫權占有江東地區(qū),已經經歷了三代,地勢險要,百姓十分擁護,有才能的人都能被重用,它可以成為我們的外援,但不可謀求奪取它。荊州四通八達,既是交通要道,也是戰(zhàn)略要地,它的主人卻沒有能力去守往它,這是上天賜給將軍你的寶地??!益州險要,與周圍阻隔,肥沃的千里土地,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漢高祖昔日憑著它成就了帝王的霸業(yè)。劉璋懦弱元力,張魯在北面時刻想伺機奪取。益州物產豐富,但劉璋不懂得愛護百姓,有智之士都在渴望得到賢明的君主來統(tǒng)治。將軍你是王室的后代,仁德之名天下人都知道,能夠廣召天下英雄,十分重視有才能的人,如果占有荊州和益州,向西南相鄰的少數民族交好,對外與孫權締結盟約,對內實行仁政,一旦形勢有利,可以派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進攻宛城、洛陽,將軍你自己親率益州的大軍奪取秦川,百姓誰不夾道歡迎你的隊伍呢?如果真能這樣的話,那么霸業(yè)可以成就,漢室就可以復興了?!焙髞?,曹操占領了荊州,劉備敗退到東吳境內。
[先主劉備投奔東吳的時候,人們都認為孫權會殺了他。程呈估計說:“曹操天下無敵,起初攻破荊州,就威震江東。孫權雖然有謀略,也不能單獨與之相抗。劉備是個英雄,關羽和張飛都是能敵萬人的勇將,孫權一定會借助他們來抵御我們。等到兩方的戰(zhàn)事平息,劉備便會以此成事,孫權不會殺了他。孫權果然借給劉備許多兵馬,去抵抗曹操。當時益州刺史劉璋聽說曹操討伐荊州,就派別駕張松去見曹操,當時曹操已經平定了荊州,把劉備趕走。
曹操不采納張松的意見,于是張松勸劉璋與曹操絕裂。習鑿齒說:“從前齊桓公居功自傲,有九個國家反叛他;曹操逐漸驕傲自滿而導致天下三分,都是在數十年之內苦心經營,卻在頃刻之間毀棄,豈不可惜嗎?因此君子勤勞而謙虛,日夜思慮禮賢下士,功勞雖高卻謙遜、禮讓,權勢尊貴卻以謙卑的態(tài)度守住它,然后才能擁有富貴,保住功業(yè),傳福百代,又有什么可驕傲自滿的呢?君子因此知道曹操不能馬上統(tǒng)一天下的原因。]
劉備采納了諸葛亮的策略,與孫權交好結盟,孫劉聯合,在赤壁擊敗曹操的百萬大軍。曹操退回中原后,孫權就把荊州借給了劉備。[周瑜上書勸諫說:“劉備是天下的梟雄,而關羽、張飛是熊虎一般的猛將,一定不肯長期屈為人下、被人所用。我認為當務之急,應該把劉備留在吳中,給他建造華麗的宮室,多給他美女珍玩,使他玩物喪志,樂不思蜀,把關羽、張飛二人分開,讓他們各守一方。派一個象我這樣的人去挾迫他們一起打仗,就可奠定大業(yè)了。現在委屈自己割讓土地,作為成就大業(yè)的資本,這三個人一旦并肩疆場,恐怕就會象蚊龍得云雨一樣,不好對付了?!倍鴮O權認為曹操雄霸北方,此時應當廣攬英才,共思抗曹,所以并沒有采納周瑜的建議。]
龐統(tǒng)勸劉備說:“荊州由于戰(zhàn)亂,土地荒蕪,人口物產匱乏。在孫權、曹操兩大集團的夾擊之下,三國鼎立的局面恐怕難以形成。現在益州國富民強,老百姓超過百萬,兵馬、財物十分豐富,我們可以暫時借以據守,成就大事。”劉備說:“當今和我水火不能相容的是曹操,曹操的統(tǒng)治嚴厲,我的統(tǒng)治和緩;曹操對百姓殘暴,我對百姓仁愛;曹操為人狡詐,我為人誠實。
常常和曹操相反,才能成就大事?,F在要讓我因為一點小事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義,這是我不愿做的?!饼嫿y(tǒng)說:“情況不同就需要有靈活的策略,不能被單方面的道義束縛。兼并小國,吞滅昏主的地盤,這是從前春秋五霸所做過的事情。奪取之后,以仁義回報,事定之后再把它封為大國,又怎么能叫失信呢?你現在不奪取益州,將來恐怕要被別人得到?!眲溆谑蔷团申P羽守荊州,決定親自率軍奪取益州。
[這時孫權派使者去告訴劉備,想要和他一起攻取蜀地,說:“米賊張魯在巴漢稱王,是曹操的耳目,計劃謀取益州。劉璋不能自保。如果曹操取得蜀地,那么荊州就危險了?,F在我想先攻取劉璋,進而討伐張魯,你我首尾相連,一舉統(tǒng)一吳楚,即使有十個曹操,也沒有什么可憂慮的了?!庇腥藙駝鋺摶匦糯饝獙O權,說東吳終究不能越過荊州而占領西蜀,那么蜀地就可以被我們占有了。主薄殷觀說:“如果替吳國去打頭陣,前進不能攻克西蜀,返回來又被東吳乘機攻打,那么就把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給葬送了。”劉備聽從了殷觀的意見,拒絕孫權說:“益州民富國強,地勢險要,劉璋雖然軟弱,也足以自守了。張魯是個虛偽的人,未必完全忠于曹操?,F在把軍隊開赴蜀地,轉戰(zhàn)萬里,想要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這是吳起和孫武也沒有辦法做到的事?,F在曹操占領天下的三分之二,蓄意東征滄海,陳兵吳國,而我們同盟之間無故自相攻伐,這只會給曹操提供可乘之機,攻打我們。這不是一個好計策?!睂O權明白劉備知道了他的用意,就放棄了攻打劉侄的計劃。]
這期間,正好劉璋聽說曹操派兵討伐漢中張魯,心里十分慌恐。別駕張松勸劉璋說:“曹操軍兵強盛,天下無人能敵。如果曹操奪得漢中,然后憑借漢中的物產來攻打益州,誰能抵擋得了?劉備是你的同宗兄弟,和曹操有深仇大恨,如果把他請來討伐張魯,一定能奪得漢中,從而加強了益州的防御力量,曹操即使來攻,也無能為力了?!眲㈣巴鈴埶傻囊庖?,派法正前去迎接利備。[當時,黃權勸告劉璋說:“劉備有天下梟雄的名望,你給他一個小職位,不會使他滿意,以禮相待,可是一國又容不下兩位君王。劉備安如泰山,而你卻處境十分危險,希望你不要接納劉備?!眲鸵矂駝㈣罢f:
“劉備是個英雄豪杰,一旦到來,必然有所圖謀,不能接納?!眲溥M入益州后,劉巴再次勸劉璋說:“如果讓劉備討伐張魯是把老虎放歸到山林里去??!”劉璋都沒有聽從。]
劉備和劉璋在涪城會面后,劉璋回到成都,劉備就去替劉璋征討漢中張魯。
龐統(tǒng)后來勸劉備說:“我現在有三條計策奪取益州。第一,我們秘密派遣精銳部隊,晝夜兼程,直接偷襲成都。劉璋不習武練兵,毫無防備,我軍到達后,一戰(zhàn)就能奪取成都,這是上策。第二,我聽說劉璋的名將楊懷、高沛都握有重兵把守要地,在你還沒來之前,就寫信勸告劉璋要把我們拒之門外??梢耘扇松⒉剂餮哉f荊州軍情緊急,我們想回救荊州,使軍隊作出回荊州的樣子,這兩人都仰慕你的英名,又想讓我們回荊州,一定會來與你見面送行,那時把他們抓住,奪了他們的兵馬,然后再攻取成都,這是中策。第三,我軍返回白帝城,與荊州連接策應,再等機會奪取,這是下策。你如果不果斷行事,將會被困在益州,進退兩難。”劉備同意了他的中策。
[起初,張松、法正去拜見劉備,劉備極為殷勤地接待了他們,就便詢問蜀中的武器裝備、庫存和人馬眾寡等情況。張松和法正都一一給他詳述,又畫了地圖,把山川地理指點給他看,于是劉備完全知道了益州的虛實。劉備向北到葭萌,沒有立刻討伐張魯,而是廣施恩德以收買人心。第二年,曹操征討孫權,孫權肯請劉備去救援,劉備于是向劉璋提出借一萬士兵以及錢財物資,意欲救吳。劉璋只答應給四千兵馬,其余的軍需只有一半。劉備于是就激怒眾士兵說:“我為益州抵御強敵,大家也都辛苦勞累,連個安穩(wěn)覺都睡不上?,F在劉璋卻把錢財藏在府庫里,舍不得犒賞有功之人,卻希望士大夫為他拼死作戰(zhàn),怎么可能呢?”于是召來劉璋的白水軍都督楊懷,責備他無禮,以此為借口殺了他。派黃忠等人率軍攻打劉璋,劉備直接進入白水關,把諸將和他們的部卒、妻子兒女扣作人質,然后率軍與黃忠等人進軍并占領了涪城。劉璋所派遣的部將全部大敗。]很快設計殺了楊懷等人,從葭萌關南下攻打成都。
這時鄭度勸劉璋說:“劉備率領不到萬人隊伍攻打我們,糧草不充足,軍心不穩(wěn)定,依我看不如把巴西、梓潼老百姓遷走,把內涪水以西的糧食作物一起燒掉,挖深溝筑高墻,堅守不出。劉備軍隊會在百日內因供給不足,主動退卻,那時我們出擊追趕,一定能活捉劉備?!眲㈣皼]有采納鄭度的意見。劉備于是長驅直入,每戰(zhàn)必勝,很快就占領了益州。
[劉備攻打西蜀,蜀丞相的屬官趙戩說:“劉備是不會成功的,他不善用兵,每戰(zhàn)必敗,逃跑還來不及,怎么能攻取別人的土地呢?蜀國雖然小,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是不會被他兼并的。”征士傅干說:“劉備寬厚、仁慈,做事很有分寸,能夠使將士為他效死力,有諸葛亮這樣足智多謀的人為丞相,有關羽、張飛這樣忠勇,講信義的人為大將,憑劉備的雄才大略,有這樣三位豪杰輔佐,怎么能不成功呢?”劉備圍攻成都數十日后,劉璋出城投降。
蜀中富裕,物產豐富,劉備置酒席犒勞將士,把城中的金銀財寶賞賜給他們,把谷物、布帛歸還百姓。起初攻打劉璋的時候,劉備和眾將士約定:“只要事情成功,府庫里的東西我都不要!”等到攻下成都,士兵們都丟掉武器到府庫里爭著拿財寶。軍中費用不足,劉備為此很憂慮。劉巴說:“這事很好辦!只管鑄造以一當百的錢幣來平定定物價,讓官吏去官市上作買賣就行了?!眲渎爮乃慕ㄗh,幾個月府庫就充實了。劉備自封為益州牧,由諸葛亮來作他的輔相,法正作他的謀臣,關羽、張飛,馬超做他的手下大將,許靖、糜竺、簡雍作他的賓客。董和、黃權、李嚴等人本是劉璋的手下,吳壹、費觀等人本與劉璋是兒女親家,彭羕從前是被劉璋排擠的人,劉巴舊日為劉璋所忌恨,他們都被委以重任,以便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才能。因此有志之士無不競相效力。]
群臣都勸劉備立號稱帝,劉備不答應。諸葛亮說:“過去吳漢、耿純等人勸光武帝承繼帝位,光武帝四次推辭謙讓。耿純說:‘天下的英雄豪杰都希望找到歸依的明君,你如果不聽從我們的意見,大家都回去尋找自己的君主,怎么還會跟隨你呢?’光武帝被群臣的誠意打動,就同意了?,F在曹操篡權,天下沒有君王,你是帝王的后代,繼承帝位是理所應當的。我們這些人跟隨你千辛萬苦,是象耿純說的那樣,為了做一番事業(yè)?。 眲溆谑蔷统欣^了帝位。[譙周等人勸劉備說:“我的父親譙群活著的時候說,西南方有黃氣直立幾丈高,多次出現,幾年中常常有祥云瑞氣從北斗中的璇璣星下與它相應,這是祥瑞的異兆。又過了二十二年,有氣若旌旗一樣多次出現,在中天從西向東橫貫穿行。讖書稱‘一定有天子從那個方向出現?!@一年,太白、熒惑、鎮(zhèn)星常常向歲星接近。漢朝剛立的時候,五星都跟從歲星,這說明歲星執(zhí)掌天命。漢室的方位在西邊,是義的上方。所以,漢朝的占星術通常認為歲星等待人主,該有圣明的君主從這個州郡興起,來中興漢室。當時許都漢獻帝還在位,所以群臣不敢泄漏這些說法。不久熒惑星又迫近歲星,出現在胃、昴、畢三宿中間。昴、畢二宿是天綱。經書說:‘帝王掌權執(zhí)政,一切奸邪都會消亡?!M笸蹴樚鞈耍⒌蹣I(yè),以便安定天下?!盷
后來曹操奪取了漢中之地。
[曹操攻下漢中后,劉曄向曹操獻策說:“你北面擊敗了袁紹,向南吞滅了劉表,天下已經得到了十分之八,你的威名天下傳揚,現在一舉奪取漢中,蜀地的百姓聞風喪膽,可以馬上發(fā)出討伐的檄文,劉備雖然是豪杰,但占領蜀地時間不長,民心不穩(wěn),可以一鼓作氣攻克。如果稍稍遲疑的話,諸葛亮足智多謀,關羽、張飛勇冠三軍、等他們有所防備,堅守險阻要沖,就沒有辦法攻克了。現在不火速攻取,一定會留下后患??!”曹操沒有聽從。七天之后,蜀國投降的人說,蜀國震動很大,即使嚴明法紀,也沒有辦法禁止騷動。曹操再次請教劉曄能否攻打蜀國,劉曄說:“現在蜀國已經稍稍安定,不能攻打了。”]
法正勸劉備說:“曹操一鼓作氣平定了漢中,迫使張魯投降,沒有趁機圖謀我國,卻留下夏侯淵、張郃駐守漢中,自己立即回到北方。這并不是謀略和兵力不足,而是國內有后顧之憂??!現在分析夏侯淵、張郃的才能謀略,比不上我國的將帥,如果我們率軍征討,一定會獲勝。取得漢中后一邊發(fā)展農業(yè),積累財物,一邊等待機會,一旦機會到手就能上可以滅亡魏國,復興漢室,中可以逐漸拓展我們的國土,下可以堅守險要,作為長治久安的根本。
這大概是上天要把它賜給我們,不能錯過好機會啊。”劉備認為他的話很對,于是率領眾將向漢中進軍。法正也跟著去了。劉備從陽平關南邊渡過污水河,繞著山往前走不遠,在定軍山扎下營寨。夏侯淵領兵來爭奪營地,法正說:
“可以出擊了?!眲涿铧S忠憑高吶喊進兵,很快擊敗了對方,夏侯淵在戰(zhàn)斗中被殺死。從此,劉備全部占領了梁州、漢中一帶地區(qū)。
當時,曹操派夏侯茂鎮(zhèn)守長安,蜀將魏延向諸葛亮請求率軍從褒中出擊,順著秦嶺向東,到子午谷后向北偷襲長安,諸葛亮不同意。
[《魏略》上說:“夏侯茂是安西將軍,鎮(zhèn)守長安。諸葛亮在南鄭和手下眾人商議,魏延說:‘聽說夏侯茂是曹操的女婿,膽小無謀?,F在給我精兵五千,帶上五千車糧草,直接從褒中出發(fā),沿著秦嶺向東行;到子午谷后折向北,不到十天就可到達長安。夏候茂聽說我突然到達,一定會乘船逃走。
長安只剩下御史、京兆太守、豪門富紳和一些烏合之眾,糧食足夠用度。等到東邊援軍到來,還有二十天左右,而你已從斜谷帶兵前來,這樣就可以一舉平定咸陽以西的廣大地區(qū)?!敝T葛亮認為這樣做太危險,不如穩(wěn)妥地從平地攻取隴右,這樣有必勝的把握而沒有危險,所以不采用魏延的計策。魏延每次跟隨諸葛亮出兵,就想要請兵萬人,與諸葛亮分頭出發(fā)在潼關會合,就象當初韓信一樣,諸葛亮制止了他。魏延經常說諸葛亮膽小,感慨自己一身本事卻無處可用。]
在此之后,東吳孫權偷襲荊州關羽,奪取了荊州。[范曄說:劉備命關羽鎮(zhèn)守荊州,東吳大將呂蒙被封為漢昌(今湖南平江)太守防備關羽。呂蒙了解關羽的勇武,且素有侵犯東吳的野心,而且關羽的軍隊駐扎在長江上游,雙方和平相處的形勢難以持久。呂蒙于是偷偷向孫權獻計說:“現在征虜將軍關羽駐守南郡,潘璋率一萬游擊軍隊沿江上下活動,隨時應敵。我呂蒙替國家前往據守襄陽。這樣的話,對曹操還有什么擔心?又何必要依賴于關羽?”此計將施行的時候,恰逢關羽攻打樊城,并留兵防守南郡。呂蒙向孫權上書說:“關羽攻打樊城卻留下許多守軍,一定是因為怕我在他的后方打主意的緣故。我時常生病,人們不以為怪,望揚言說我?guī)П亟I(yè)養(yǎng)病,關羽得知這個消息,一定會減少南郡的守軍,將他們全部調往襄陽。到那時,我們出動大軍,晝夜兼程沿江而上,攻擊他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這樣南郡即可拿下,而關羽也就會束手就擒了。”于是,呂蒙聲言病重,孫權用一封不加緘封的書信將他召回,悄悄地商議計策。關羽果然信以為真,陸續(xù)把南郡守軍調往樊城。孫權立即發(fā)兵,派呂蒙為先鋒。在大船中埋伏下精兵,做了一些白色的商人服裝,讓士兵穿上搖櫓。晝夜兼程,沿途遇到關羽設置在江邊的哨兵,統(tǒng)統(tǒng)捆綁、看管起來,因此關羽全然不知。呂蒙順利地占據了南郡,進駐江陵城,將關羽及其將士的家屬全部俘獲,然后挨家撫慰,并嚴令部眾不得冒犯百姓,索取錢物。關羽從樊城班師,途中多次派人來向呂蒙探聽情況,呂蒙總是熱情接待他派來的人。關羽派的人回去后,大家都得知家人平安,受到的待遇比平時還好,所以將士們都喪失了斗志,紛紛離開了關羽向呂蒙投誠,呂蒙很快便將關羽父子抓獲。起初,孫權準備攻打關羽的時候,派人到魏國報信說:“我想討伐關羽,希望不要把這個消息透露出去。現在關羽有所提防,群臣都說應該秘密行事?!倍颜f:“用兵重在權變,抓住合適的機會,現在應當把這個消息泄露出去,關羽聽說孫權進兵,就必定回守南郡。
樊城之圍就可迅速瓦解。我們還可使他們雙方互斗,以等待他們露出可乘之機。如果是對這個消息秘而不宣,讓孫權的計策得逞,這種決策對我們可沒什么好處?!庇谑俏簢扇税褧派溥M被圍的樊城之中和關羽的軍營里。
關羽猶豫不決,沒有撤軍。陸遜趕到江陵。關羽逃至臨沮,被東吳大將潘璋所殺。]
劉備聽到關羽被殺的消息,十分惱怒,親率大軍討伐東吳,大敗而回,病死在永安。
[當時魏文帝曹丕聽說劉備在密林中扎下七百里的連營,對眾大臣說:“劉備不懂用兵策略,怎么能用七百里長的營寨抗敵呢?春秋晉國大將包原隰就因為憑險阻布陣而被敵軍打敗,這是用兵的大忌。孫權的好事現在到手了?!?/p>
果然七天之后,孫權在夷陵大敗劉備的書信便到了。]
后主劉禪繼承帝位。[劉禪下詔說:“我聽說積累善行就會昌盛,積累禍患就會滅亡,這是自古以來的常理。先前漢室衰落,法網疏漏,奸邪橫行。
董卓發(fā)難,使京城動蕩不安。曹操趁機竊取大子的權力,其子曹丕大逆不道,竟敢趁天下大亂改朝換代。當時天下無主,我大漢皇帝命歸西天。昭烈皇帝[劉備]發(fā)揚光大文治武德,繼承復興了祖先的基業(yè),使它不至于滅亡??上煜麓髞y尚未肅清就不幸故世。我年紀尚幼就繼承大位,沒有好好接受保傅的訓導,擔負祖先留下的重托,沒有辦成什么大事,所以心中常感不安。諸葛丞相抱負遠大,意志堅強,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憂國憂民?,F在把國家的大權交給他,讓他統(tǒng)率步兵、騎兵二十萬,監(jiān)督大軍討伐兇逆,清除禍患,平定戰(zhàn)亂,光復舊都,就在此一舉了。討伐敵軍的統(tǒng)帥,慰問受傷的將士,其它各項事務,均照詔書和律令執(zhí)行?!?/p>
起先是吳國君主孫權派張溫前往蜀國,表示愿意交好。孫權對張溫說:
“你本不該遠行巴蜀,但我擔心諸葛亮不理解我和曹操聯盟的原因,所以才請你屈尊前往。為人之大義,應該是接受命令不推辭。”張溫回答說:“我在朝中沒有提出什么真誠的意見,在外又沒有獨立處理過什么事情,恐怕不能象張昭一樣建立美名遠播的功勞,也不能象當年齊國的宰相子產那樣陳述事理的利害。不過諸葛亮見多識廣,神機妙算,一定知道進退、屈伸的分寸。
我國應該給他恩高于天的福惠,考慮他一定不會懷疑。”
張溫到了蜀國,先去拜見守衛(wèi)宮門的長官,送上表章,說:“從前殷時的高宗因為能原諒不夠光明正大的昌,所以才使殷商中興發(fā)達;周成王年紀雖輕,卻使正處于太平盛世的周王朝更加興旺發(fā)達。如今陛下的英明可與古代的明君相比,總攬朝政有賢良的丞相,又有諸多精英的輝煌業(yè)績,遠近之人無不聞風歸順,希望得到陛下的保護。我們吳國努力奮斗,國力強大,江東正是清平盛世之際。我國愿與有道之君統(tǒng)一天下,象大河里的流水一樣同心協力。為此,特派下臣通致情好。陛下你崇尚禮義,待人寬厚,萬望不要輕視這件事。我從遙遠的邊境直到近郊,多次承蒙款待,受寵不安,深感榮幸?!?/p>
蜀國派馬良出使吳國。馬良對諸葛亮說:“現在我身負國家的使命,協調吳蜀,使之和悅,希望你能把我好好介紹給將軍?!敝T葛亮說:“你自己試著寫吧。”馬良就寫道:“我的主公派吏掾馬良出使同你續(xù)好,以繼承昆吾、豕韋的功勛。馬良是個賢能之人,派他擔當出使東吳的使命,雖不善華麗的言辭,卻具有善終的美德。希望你能屈尊接納,以便讓他完成使命?!?/p>
孫權隆重地接待了他。]蜀國丞相諸葛亮考慮到孫權聽說劉備死后必然心存猶疑,持觀望態(tài)度,就派遣鄧芝出使東吳,與孫權交好。鄧芝到了東吳,孫權果然猶豫不定,不及時接見鄧芝,鄧芝便主動上書求見。孫權對鄧芝說:“我很想和蜀國親善和好,但是恐怕蜀主劉禪年齡小,國家不能安定,有被魏同吞并的可能,所以猶豫不決?!编囍セ卮鹫f:“吳、蜀兩國,不過只有四個州的地盤。大王你是蓋世英雄,諸葛亮也是當代的豪杰。蜀國有十分穩(wěn)固的地理條件,東吳有長江天險,把這些有利條件合起來,結為外援,進可以伺機統(tǒng)一天下,退可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這是理所應當的。大王現在如果把人質送到魏國,魏國必然會要求你去朝見,或者讓太子去侍奉魏王,如果你不答應,魏國就會以此為名興兵討伐,蜀國看到有機可趁,也會順流東下來攻取,那么江南就不再是你的了。”孫權默默地想了很長時間,說:“你的話說得很有道理?!庇谑侵鲃雍臀簢鴶嘟^關系,和蜀國聯合。
當時魏國的司徒華歆、司空王朗等人,寫書信給諸葛亮,說魏國取代劉氏天下是上天的旨意,想讓蜀國向魏主稱臣。諸葛亮不答應,義正辭嚴地說:
“昔日西楚霸王項羽,不以仁德對待百姓,即使力量強大,有帝王的威勢,最終還是身敗名裂,成為千古遺恨。如今魏國不吸取項羽滅亡的教訓,反而去追求效仿,即使曹操有幸不死,他的后代子孫也必然要滅亡的。你們這些人如同戰(zhàn)國時的蘇秦、張儀,到處搖唇鼓舌,顛倒是非,妄圖抵毀圣明的君主,白白勞心費力,弄墨舞文,這種事是品德高尚的君子所不恥的。《軍志》中說:‘如果一萬名士卒,抱著必死的決心,那就可以天下無敵了’昔日軒轅皇帝率領幾萬士卒,還能擊敗四位帝王,平定天下。何況我們有幾十萬兵馬,是在替天行道,討伐有罪的人,那誰還能夠與我們匹敵呢?”諸葛亮死后、魏國派鄧艾攻打蜀國,蜀兵戰(zhàn)敗,后主劉禪聽從譙周的計策投降了魏國。
[國君應該和國家共存亡,譙周勸后主投降魏國,應當嗎?孫盛說:“春秋時認為國君應當與國同亡,卿大夫應當與君同死是一種義舉。譙周認為君王不與國同死,應茍且偷生。這是丟棄禮德以圖小利,追求微榮的作法,太糊涂了!況且,根據當時的情況和形勢來講,蜀國照理還不至滅亡。為什么呢?后主劉禪雖然無能,但還不至于象夏桀、商紂王一樣殘暴;雖然屢戰(zhàn)屢敗,還不至于土崩瓦解;即使不能固守,但撤退還可以保存力量,再等機會。
當時,蜀將羅憲還在率領重兵把守白帝城,霍弋還有精兵鎮(zhèn)守夜郎。加上蜀國地形險要,山水阻隔,步兵很難長驅直入,假如蜀國收集所有的船只,在堅守不出的同時積極召募士兵,向東吳請求援助,這樣做的話,象姜維、廖化等幾員大將必定會積極響應,吳國水陸二軍也會迅速救援,怎么會無處投身并擔心一定會亡國呢?魏軍遠道而來大舉進攻,想追擊又缺乏船只,想常駐又怕軍眾疲憊而生不測。而且成敗因時而定,形勢也會不斷變化,慢慢地再收取舊部來攻打曹魏的疲憊驕橫之兵,這就同從前楚昭王逃避吳王闔閭的大軍、田單最終打敗騎劫一樣。何必要滿心不情愿地投降,卻不堅守壁壘抗擊敵軍而招至千古遺恨呢?葛生有句話說:‘大事不成,只有一死,怎么能再侍奉別人呢?’說得真是悲壯??!這句話足可以使懦夫增添幾分志氣。縱觀古時燕國、齊國、楚國、越國戰(zhàn)敗的情況,他們有的國破君死,有的做魚懸鳥散的逃竄狀,卻都能最終建功立業(yè),復興社稷。難道只能說是天助,或許也是人謀之功。由此可見,劉禪是昏庸的君主,誰周是沒有骨氣的大臣,他們和申包胥、田單、范蠡、文種這些賢明的臣子相比,相差太遠了。”]
晉朝時,又有李特占據了蜀地。
[起初,李特在蜀國橫行霸道,晉廷就緝拿李特兄弟,以重金懸賞。李特聽說懸賞捉拿自己,就派弟弟李驤偷偷去揭榜,把它改成:“有能斬送流民首領李、任、閆、趙等人和氏候王一人的,送交官府有重賞?!绷と艘娏朔浅s@駭,于是一起反叛歸順李特。益州牧羅尚派隗伯在鄲城攻打李雄(李特少子),互有勝負。寒冬十月,李雄給樸泰黃金,把他鞭打得渾身是血,讓樸泰假裝獲罪,投奔羅尚,做李雄的內應。羅尚相信了樸泰,派給他軍隊。
樸泰、李雄內外夾擊,大破羅尚的軍隊。李雄乘勝追擊,夜里到了成都城下,于是高呼“萬歲”。哄騙城中的羅尚說:“已經攻下了鄲城。”羅尚信以為真,打開了小城門,李雄的軍隊進入城中。于是羅尚逃走,李雄攻克成都稱王。]
后被晉國的大將桓溫率軍剿滅。到了南朝宋義熙年中,譙縱在成都殺死益州刺史毛璩,自立為成都王。
[起初,毛璩派任約去投奔義軍,軍隊到枝江時,正趕上劉毅兵敗,任約就投奔了桓振。毛璩聽說任約投奔了桓振,就自己帶領三千士兵,從外水下來。譙縱是他的參軍,毛璩派他率領梁州兵五百人從內水出發(fā)。梁州人不愿意向東去,就推選譙縱為國主,反攻涪城并占領了它。毛璩聽說發(fā)生叛亂,從洛陽步行回來,到了成都,被譙縱一伙人所殺。]
宋劉裕派大將朱齡石率軍剿滅了譙縱。以上就是蜀國興亡的歷史情況。
[吳國和蜀國唇齒相依,蜀國滅亡則吳國也會亡國,真的嗎?陸機說:“蜀國是靠外援來保存它的國家,吳國的存亡并不在蜀國身上?!睘槭裁??蜀國有重山峻嶺,陸地險要,路徑狹窄,山川險隘,河流湍急,即使有百萬雄師,也只能前進千人;船只成千,能前進的不過百艘。所以劉備攻打東吳的陣勢,陸士衡把它比作長蛇,形勢使然。因此黃權說:“易進難退,這是兵家的絕地?!惫耪Z說:“道路狹窄險要,就象兩鼠在穴中爭斗,總是勇敢的一方取勝?!盷
蒼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
漢室覆滅,諸侯紛起。成者王侯敗者寇,誰有雄才偉略,抓住機遇,便可異軍突起,躋身人主之列。吳國由弱漸強,由分散到統(tǒng)一,最終與魏、蜀鼎足而立。后主昏庸,面縛降晉,祖宗基業(yè)一朝斷送。今人以古為鏡,不可不深思明析。
吳
丑為星紀之次,吳越的分野恰好同斗牛、少陽二星座遙相呼應。[今天的會稽、九江、丹陽、豫章、廬江、廣陵、六安、臨淮都是吳國分野;今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南海都是越的分野]古人說:“生活在長江以南及五湖之間的人比較分散,不易統(tǒng)一,只能憑借揚州這一有利的政治經濟要地,并以公正的態(tài)度對待子民方能統(tǒng)治三代。治國有道的最后歸服,治國元道則率先背叛。”因此《左傳》說:“吳就如同正在生長的大豬和長蛇,不過是口中之食,早晚要被大同吞并。要想對強國構成威脅并不是一天可以做到的?!?/p>
漢高祖劉邦當政時期,淮南王英布謀反。高祖得知消息之后,便招集眾將商議,問:“英布謀反,該怎么對付他呢?”汝陰侯滕公說:“我有一個門客是原楚國的令尹薛公,他有對付的辦法,可以請來一問?!盵起初滕公向令尹問計,令尹說:“此人應該謀反?!彪f:“君主分割土地給他,封他為王,賞賜給他官爵,使他南面成為萬乘之主,他為什么還謀反呢?”令尹說:“往年殺彭越,前年殺韓信,這三個人是功勞相當的同一類人,英布懷疑災禍將殃及自身,所以才謀反的?!盷高祖于是召見了薛公并向其征求意見,薛公說:“英布謀反不足為奇,如果英布使用上計,我漢朝就將失去崤山以東的地區(qū);使用中計則勝敗不定;若使用下計便可以高枕無憂了?!备咦嬲f:“這上、中、下計該如何解釋?”令尹說:“東取吳,西取楚,并齊取魯,號令燕趙,安守現已取得的地區(qū),這樣崤山以東將歸他所有。聯合山東諸候,是保證長久的辦法,這是上策。什么是中計呢?東取吳,西取楚,吞并韓地,取得魏地,控制住敖倉的糧食,堵住成皋這一要塞,結果如何便不可預料了。[長驅直入進入河洛,與漢軍決戰(zhàn),這是中策。]什么是下計呢?
東取吳,西取蔡,把注意力放在越地,固守長沙,那你就可高枕無憂了,漢朝便相安無事?!盵使長江流域各部自行征伐,不讓他們產生進兵中原的心思。
這是下策?;缸T《新論》說:“世上流行圍棋這種游戲。有人說這也和用兵相似。當下棋的時候,工于棋藝的人便選擇要點,疏布棋局,以便會合包圍。
依仗大勢來攻擊對方,會取得絕對的勝利。這是通曉棋局中運籌之道的勝利。
中等的棋手則致力于阻斷、攔截,以求自活爭奪微利。因此,這種棋局上的勝敗就很難判斷,只有通過計算子數才能判定勝負。下等的棋手往往是固守邊、角,自求作活,在一塊小小的地方生存下來。”這個說法還不如仔細揣摩薛公所說的話。上策是說攻取吳、楚之地,統(tǒng)一齊魯和燕趙。這就象下棋中重視整體布局一樣。中策說攻取吳、楚之地,吞并韓魏,阻斷成皋,占據敖倉。這就象中等的棋手致力于阻斷和爭奪微利一樣。下策是說攻取吳地中的小蔡,占據長沙,威脅越地,這就象圍棋當中下等棋手固守邊角一般。]
高祖說:“他會選擇哪一計呢?”令尹回答說:“用下計。”高祖問:“為什么不用上、中兩計而單選下計呢?”令尹說:“英布本是酈山的一名苦役,發(fā)展到萬乘之國的確來之不易,他目光短淺,只會安于現狀,根本不作長遠打算,因此說他必定使用下計?!备咦嬲f:“非常好?!苯Y果事實確如薛公預料那樣。
這之后吳王劉濞因晁錯而謀反。剛開始時,大將田祿伯說:“招集兵馬向西進發(fā)不是一個特別好的策略,事情不易辦好。我愿帶領五萬人馬沿江淮而上奪取淮南、長沙,進入武關,與大王會合。這是出人意料的一招?!碧訁s說:“大王以謀反為名,這場戰(zhàn)爭難以令人信服,民眾會起來反對大王。”
于是吳王沒有答應田祿伯的請求。后來小將桓將軍又對吳王說:“我們多是步兵,利于在崎嶇不平的地方行軍打仗,而漢朝多是車輛馬匹,在平原地帶占優(yōu)勢。希望大王經過那些城池,奪不下,便放棄它,迅速地向西占據洛陽的軍備庫,以敖倉的糧食為軍糧,倚仗山河的險要向諸侯發(fā)號施令。雖然沒有入關,天下就都屬大王了。假如大王進兵很慢,停留于城市,漢朝的車馬一到,進入梁楚一帶,我們的事情就會失敗?!眳峭跽髑蟾魑焕蠈⒌囊庖?,老將說:“這是年輕人追求冒險罷了,哪里考慮得周全呢?”吳王沒有聽從桓將軍的計策,親自統(tǒng)率全部兵馬。漢朝派太尉周亞夫阻擊吳王兵馬,周亞夫使用他父親門客的計謀,結果擊敗了吳軍。
淮南安劉安怨恨其父厲王劉長蕕罪早死,打算謀反。問伍被說:“我向西發(fā)兵,諸候一定會有起來響應的,就會令皇帝沒有辦法?!蔽楸徽f:“占據南面的衡山[在衡州],從那里進兵廬江[在廬州],在潯陽布置船隊,守住下雉[江夏縣],再把守住九江的人口和洪州,在江邊設置弓彎手以做防備,這樣可以防范南郡派兵而下。向東邊攻取江都[揚州]、會稽[越州],連同浙江一帶,這樣不僅可制約江淮一帶的強大兵力,而且還可以拖延時間?!被茨贤跽f:“好吧?!边€沒有發(fā)兵,事情便已敗露遭來殺身之禍。
后來漢靈帝、獻帝當政之時,太監(jiān)把持朝政,天下被其控制,國家大權落在了亂臣賊子之手。
[何進密謀誅殺宦官,何太后不同意。何進便讓董卓進京,以此來脅迫太后。他暗中指使董卓上書說:“中常侍張讓等人竊取了皇上的恩寵,禍亂天下。從前,趙鞅動用晉陽的兵力來清除晉君身邊的壞人。我要鳴鐘擊鼓進入洛陽,討伐張讓等人的罪責?!倍窟€沒趕到,何進的密謀便敗露了。董卓一到,馬上廢立皇帝,此后,天下就大亂了。按:家門是指大夫。]
當時長沙太守孫堅殺了南陽太守張咨,袁術乘機占據了他的南陽郡。孫堅與袁術聯合,準備奪取劉表的荊州,孫堅被亂箭所傷而死。
[當初,劉表占據荊州,聽說江南亂軍四起。就對蒯越等人說:“我想征募軍卒,擔心招集不來,有什么好計策嗎?”蒯越回答說:“老百姓不歸順的原因是仁愛不足;歸附了但卻無法管理的原因是道義不夠。假若仁義之道能夠推行,老百姓就會象水往低處流一樣地前來歸順。哪里還用得著擔心老百姓不歸順。袁術有勇無謀,殘暴貪婪,他的屬下深以為患。如果示以小利,他的屬下大部分人一定會前來歸順。你翦除他們中胡作非為的人,以安撫的方式任用他們。人都有渴望生存下來的想法,這樣做就一定會使四方百姓負子攜妻前來。兵力強大,上下同心,在南面占據江陵,北面據守襄陽八郡,天下很輕易地就會安定了。即便袁術率兵前來征討,也不會有什么作為?!?/p>
后來果真如此。]
孫堅死后,其子孫策率領他的部隊攻打揚州刺史劉繇,打敗了他,并因此而占據了江東。[孫策聽說袁術將要篡位稱帝,寫信勸諫說:“過去董卓無道,凌辱王室,加害何太后,對弘農王施加暴行,天子逃亡在外,皇家宮殿太廟被燒毀。天下群雄激憤,揭竿而起。雖然如此,但河北袁紹在黑山心存異志,曹操在東徐涂毒生靈,劉表在荊南謀逆,公孫述在朔北叛亂。你匡正臣禮,阻止兵禍,增厚臣德爭取聯合。人們公認你的行為符合國家的法度,可你卻毫不吝惜地拋棄了這種做法,突然間產生了自己取代漢室的想法,這恐怕不是天下百姓所企盼的。從前商湯討伐夏桀還要說:‘夏桀罪孽深重’,周武王討伐殷紂王時說:‘殷紂王犯了大罪’。這兩位君王,雖然身負圣明之德,但假如當時沒有夏桀和殷紂暴行天下的過錯,也就沒有取而代之的機會?,F在皇上并沒有對天下百姓辦過什么大的壞事,只因年紀小,就被強臣壓迫,這不同于商湯和周武王的時侯。你祖輩五代相承,作漢朝的重臣,榮耀恩寵沒有人能比得上了,應當效盡忠臣的氣節(jié),來報答漢室的厚恩。”袁術不聽,孫策于是同他斷絕了關系。]
孫策聽說曹操與袁紹對壘官渡,準備渡江襲取許昌,沒有成功,被許貢的門客刺殺。
[當初,孫策有渡江偷襲曹操這一打算時,曹操手下的人都很恐慌曹操的謀臣郭嘉推測道:“孫策是英雄豪杰,能使人為他效死力。但他輕敵而無戒備。即便有百萬大軍,也不過如同獨自一人行走于中原一般,如果派刺客伏擊,他只是一個人就能對付的敵手。讓我看,他一定會喪命于低賤匹夫的手中。”后來果真被許貢的門客刺殺。]
孫策死后,其弟孫權接替了他的地位。[當時孫吳已經盡據江南、湖廣一帶。]他跟從曹操打敗了袁紹,兵力日益壯大,曹操下書責怪孫權并索要人質。
張昭等人在一起討論,始終拿不定主意。孫權于是請周瑜共去找母親前來商議。周瑜說:“以前楚國被封于荊山之下時,方圓不足百里。它的后代非常有才能,開拓疆土,并在郢(今湖北?。┙⒒鶚I(yè),后來又占據了荊州,揚州,到達南海?;鶚I(yè)世代相傳了九百多年?,F在你憑借父兄的威望兼并了六郡,兵精糧足,將七個個可為你效死力??砷_山煉銅,煮海曬鹽,境內土地富饒,民不思變;水路暢通,交通便利,百姓都英勇善戰(zhàn),所向無敵。有什么理由被逼迫而交納人質呢?人質一交,便不得不服從曹操,下令召見便不得不去,這樣就受制于別人,哪里能與南面稱王相同呢?不如不聽從而靜觀其變。倘若曹操能遵循常理以公正見稱于天下,將軍再歸順于他也為時不晚。
如果他企圖以下亂上,戰(zhàn)爭猶如火勢,輕舉妄動,自會引火燒身。我們應保存實力抵抗外強,又何必送人質呢?”孫權的母親說:“公瑾說的對。”于是便沒有送人質給曹操。[孫策死的時候,孫權還不大,剛剛懂事。太后很是擔憂,就把張昭、董襲等人引見給孫權。孫權問道:“江東怎么才能保證氏治久安呢?”董襲回答說:“江東有險要的山川地勢為屏障,討逆將軍孫策為政英明,有恩德惠及于人民;討虜將軍孫權繼承基業(yè)以后,群臣莫不盡心竭力。有張昭管理全局,我等做你的干將,這正是地利、人和的局面,沒有什么可憂慮的。”眾人都很贊賞他這番話。]
后來曹操進入荊州,劉琮率眾投降。
[起初,劉表剛死,魯肅進言勸說孫權道:“荊、楚之地與我們相鄰、河流連接北方,外面環(huán)繞長江、漢水,內部聳立著崇山峻嶺,象金城一般堅固。
沃野萬里,百姓富足。如果把它據為己有,這真是成就帝業(yè)的資本。我魯肅請求奉命前往安慰劉表的兩個兒子,慰勞他們手下的軍將,并勸說劉備讓他安撫劉表的部眾,共同抗擊曹操?!濒斆C還沒趕到,劉琮已經投降了曹操。]
曹操獲得了他的水軍步兵數十萬人,東吳將士聞訊都很慌恐。孫權召見部下,詢問計策。參予議論的都說:“曹操本是個豺狼一樣的人,然而他卻托名漢朝的丞相,挾持天子以征伐四方,動輒以朝廷為借口,現在如果抗拒他,事情不會很順利。況且對將軍來說,可以借以抗拒曹操的,唯有長江,現在曹操已經奪得荊州,占領了它的全部土地,劉表所創(chuàng)建的水軍,大小戰(zhàn)船數以千計,曹操將其布置于江邊,再調動步兵,水陸齊下,這便與我共同占有了長江天險。至于雙方兵力的多寡,又根本不可相提并論。所以依我們的愚見,最好還是歸順他?!敝荑ふf:“不對。曹操雖然托名是漢朝的丞相,其實是漢朝的亂賊。將軍英武過人、才能卓越,又依仗父兄遺留的基業(yè),割據江東,占地數千里,軍隊精悍,物資充足,英雄豪杰都愿跟隨你干一番事業(yè),所以應該立志橫行天下,為漢朝掃除污穢。況且曹操是自己來送死,怎可歸順于他?諸將軍允許我分析一下形勢:現在假使北方已經穩(wěn)定,曹操沒有內患,他可以曠日持久地和我們在戰(zhàn)場上較量,在此情況下,他才能夠同我們一決勝負。而現在北方并未平定,況且還有馬超、韓遂活躍在關西,成為曹操的后患。再說舍下鞍馬,操起舟楫與吳越的人爭斗本來就不是中原人的特長。現在又正值寒冬,馬無草料,驅使中原的戰(zhàn)士跋山涉水來到江南水鄉(xiāng),他們不習水土,必生疾病。以上幾個方面都是用兵的大忌,而曹操竟然都冒然做了。將軍擒獲曹操的機會就在今天。我請求帶領精兵三萬,進駐夏口,保證替將軍打敗曹操孫權說:“這個老賊旱就打算廢漢自立了,只是顧忌袁紹、袁術、呂布、劉表和我?,F在他們幾位都已被消滅,只有我還在,我和老賊勢不兩立。你認為應當抗擊他很合我意,這是上天把你送給我的呀!
[當時,孫權的軍隊駐扎在柴桑,劉備駐扎在樊城。曹操南征劉表,正遇劉表病逝,劉表之子劉琮率部眾投降了曹操。劉備還不知道消息。曹操率軍突然到來,到了宛城,劉備才得知。劉備于是率領手下人南逃,被曹軍追殺打散。劉備跑到夏口,諸葛亮說:“情況很危急了,請讓我去向孫權求救?!?/p>
見到孫權,諸葛亮勸說孫權道:“將軍在江東起兵,劉豫州也在漢南興兵,共同和曹操爭奪大下?,F在曹操消滅北方大敵的事情,已經基本上完成,又接著攻陷荊州,威震四海。英雄沒有了施展才能的地方,所以劉豫州逃到了夏口。將軍可以估計一下自己的力量然后再決定:假如憑吳、越之地的人馬不能與中原的曹軍抗衡,那又為什么不放下武器,臣服于曹操呢!現在將軍你表面上假托服從的名義,內心卻是猶豫不決。情況危急卻難以決斷,我看大禍就要臨頭了?!睂O權說:“象你所說,劉豫州為什么不去臣服曹操呢?”
諸葛亮說:“田橫不過是齊國的一個武士,尚能貞守氣節(jié)不受屈辱,何況劉豫州作為皇室后裔,是蓋世的英才,賢士仰慕他,有如江河歸大海。假如事情不能成功,這是天意,怎么能再去臣服曹操呢!”孫權十分激動地說:“我不能拿著整個東吳的土地和十萬將士受制于他人!我決心已定,除了劉豫州再沒有誰能與我共同抗擊曹操了。不過劉豫州剛剛戰(zhàn)敗,怎么能抗擊這個強敵呢?”諸葛亮說:“劉豫州雖然在長扳戰(zhàn)敗,但現在返回的士兵連同關羽的水軍計有精兵上萬人,劉琦聚集的江夏邵的士兵也不下萬人。曹操的軍隊,遠道而來,肯定很疲憊,聽說他為了追擊劉豫州,輕騎一天一夜走了三百多里,這就是所謂‘強駑之末,穿不透魯縞’的情形。所以兵法忌諱這樣做,說這樣勢必使戰(zhàn)將遭受失敗。再者,北方人不熟悉水戰(zhàn),而且荊州的百姓歸附曹操,完全是迫于武力,而非心悅誠服?,F在將軍如果的確能派遣猛將率領數萬士兵,和劉豫州齊心協力,打敗曹操是必然的。曹軍一旦戰(zhàn)敗,勢必返回北方。這樣荊州和東吳的力量就會增強,鼎足而立的局面就形成了。成敗的關鍵就在今天?!睂O權十分高興,當即派周瑜、魯肅跟諸葛亮去拜見劉備,協手共同抗擊曹操。]
周瑜等統(tǒng)率水軍三萬和劉備合力對付曹操,他們采用了黃蓋的火攻之計在赤壁戰(zhàn)勝了曹操。
[第一天交戰(zhàn),曹操的軍隊敗退回到江北扎營。周瑜的軍隊在長江南岸,周瑜的部將黃蓋說:“現在敵兵眾多,我軍人少,很難長久與他們打下去。
但我看曹操的軍隊正連接戰(zhàn)船,船與船首尾相連,可以用火燒它讓他們逃跑?!敝荑び谑浅檎{幾十艘戰(zhàn)船,載滿柴單,在里面澆上油,用帷幕裹上,上邊懸掛牙旗。黃蓋先寫信給曹操,騙他說要來投降,黃蓋又準備了快船,分別系在火船之后。于是艦船一個接一個地向江中駛來。曹操的官兵都在伸長脖子觀望,指指點點地說黃蓋前來投降。船隊距離北方曹軍戰(zhàn)船二里多,一起點火?;饎菝土遥L勢強勁,戰(zhàn)船如飛,塵土飛揚,烈焰滾液。曹軍戰(zhàn)船全部燒毀,大火燒到了江岸上的營盤,一時間,濃煙大火四處漫延。曹軍人馬被燒死、淹死無數。周瑜率輕騎、精兵馬上緊隨其后,擂鼓助威,大舉進兵。曹操留下曹仁據守江陵,自己沿小路向北方潰逃。周瑜又進軍南邵與曹仁交戰(zhàn),曹仁于是棄城而退。]
他們采用了黃蓋的火攻之計在赤壁戰(zhàn)勝了曹操。曹操失敗之后回到北方,孫權便稱霸于長江一帶。[當時,劉璋作益州牧,正遇到境外張魯的侵略,周瑜便去京口拜見孫權說:“現在曹操剛遭到失敗,正擔心自己內部不穩(wěn),無力與將軍交戰(zhàn)。我請求和奮威將軍孫瑜一起發(fā)兵襲取蜀地,奪得蜀地后再吞并張魯,然后留下奮威將軍堅守其他,以便與馬超互為外援。我回來和將軍占據襄陽,窘迫曹操,這樣北方就可以圖謀了?!睂O權表示同意??墒侵荑げ恍胰ナ溃@個理想未能實現。]
當初周瑜大力推薦魯肅,認為他的才能可以擔當輔佐君王之任。孫權當即召見魯肅并與他對飲。孫權說:“現在漢朝衰弱,天下大亂,我繼承父兄的遺業(yè),想建立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功績。你既然屈駕來到我這里,將怎樣幫助實現這個愿望呢?”魯肅回答說:“從前漢高祖一心想擁戴義帝而不能如愿,原因在于項羽從中破壞?,F在曹操就象從前的項羽,將軍怎么能成為當世的齊桓
參考資料:
1、佚名.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316764938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