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燕鳳 許謙 崔宏子浩 張袞弟恂 鄧彥海
燕鳳,字子章,代人也。少好學(xué),博綜經(jīng)史,明習(xí)陰陽讖緯。昭成素聞其名, 使以禮致之,鳳不應(yīng)聘。及軍圍代,謂城人曰:“鳳不來者,將屠之?!贝藨?, 遂送鳳。昭成待以賓禮。后拜代王左長史,參決國事。又以經(jīng)授獻明帝。
嘗使苻堅,堅問鳳曰:“代王何如人?”對曰:“寬和仁愛,經(jīng)略高遠,一時 雄主也。常有并吞天下之志?!眻栽唬骸扒漭叡比?,無剛甲利兵,敵弱則進,敵強 則退,安能并兼邪?”鳳曰:“北人壯悍,上馬持三仗,驅(qū)馳若飛。主上雄雋,率 服北土,控弦百萬,號令若一。軍無輜重樵爨之苦,輕行速捷,因敵取資。此南方 所以疲弊,北方所以常勝也。”堅曰:“彼國人馬多少?”鳳曰:“控弦之士數(shù)十 萬,見馬一百萬匹。”堅曰:“卿言人眾則可,說馬太多?!兵P曰:“云中川自東 山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余里,每歲孟秋,馬常大集,略為滿川。以此推之, 使人言猶未盡?!兵P還,堅厚加贈遺。
及昭成崩,道武將遷長安。鳳以道武幼弱,固請于苻堅曰:“代主初崩,臣子 亡叛,遺孫沖幼,莫相輔立。其別部大人劉庫仁勇而有智,鐵弗衛(wèi)辰狡猾多端,皆 不可獨任。宜分部為二,令人統(tǒng)之。兩人素有深仇,其勢莫能先發(fā),此御邊之上策。 待其孫長,乃存而立之,是陛下大惠于亡國也?!眻詮闹xP尋東還。及道武即位, 歷吏部郎、給事黃門侍郎、行臺尚書,甚見器重。明元世,與崔宏、封懿、梁越等 入講經(jīng)傳,出議朝政。太武初,以舊勛賜爵平舒侯。卒,子才襲。
許謙,字元遜,代人也。少有文才,善天文圖讖學(xué)。建國時,將家歸附,昭成 擢為代王郎中令,兼掌文記。與燕鳳俱授獻明帝經(jīng)。昭成崩后,謙徙長安。苻堅從 弟行唐公洛鎮(zhèn)和龍,請謙之鎮(zhèn)。未幾,以繼母老,辭歸。登國初,遂歸道武,以為 右司馬,與張兗等參贊初基。慕容寶之來寇也,道武使謙告難于姚興。興遣將楊佛 嵩來援。佛嵩稽緩,道武命謙為書遺之,佛嵩乃倍道兼行。道武大悅,賜謙爵關(guān)內(nèi) 侯。寶敗,佛嵩乃還。及慕容垂死,謙上書勸進。并州平,以謙為陽曲護軍,賜爵 平舒侯。卒,贈幽州刺史、高陽公,謚曰文。
子洛陽襲爵。明元追錄謙功,以洛陽為雁門太守。洛陽家田三生嘉禾,皆異畝 同穎。太武善之,進爵北地公。卒,謚曰恭。
崔宏,字玄伯,清河?xùn)|武城人,魏司空林之六世孫也。祖悅,仕石季龍,位司 徒右長史。父潛,仕慕容,為黃門侍郎。并以才學(xué)稱。
宏少有雋才,號曰冀州神童。苻融之牧冀州,虛心禮敬。拜陽平公侍郎、領(lǐng)冀 州從事。出總庶事,入為賓友,眾務(wù)修理,處斷無滯。苻堅聞之,征為太子舍人。 辭以母疾,不就。左遷著作佐郎。太原郝軒名知人,稱宏有王佐之材,近代所未有 也。堅亡,避難齊魯間,為丁零翟釗及晉叛將張愿所留。郝軒嘆曰:“斯人也,遇 斯時,不因扶搖之勢,而與鴳雀飛沈,豈不惜哉!”
仕慕容垂,為吏部郎、尚書左丞、高陽內(nèi)史,所歷著稱。立身雅正,雖在兵亂, 獨厲志篤學(xué),不以資產(chǎn)為意,妻子不免饑寒。
道武征慕容寶,次中山。棄郡走海濱。帝素聞其名,遣求。及至,以為黃門侍 郎,與張兗對總機要,草創(chuàng)制度。時晉使來聘,帝將報之,詔有司議國號。宏議曰: “三皇、五帝之立號也,或因所生之土,或以封國之名。故虞、夏、商、周始皆諸 侯,及圣德既隆,萬國宗戴,稱號隨本,不復(fù)更立。唯商人屢徙,改號曰殷。然猶 兼行,不廢始基之號。故《詩》云‘殷商之旅’,此其義也。國家雖統(tǒng)北方廣漠之 土,逮于陛下,應(yīng)運龍飛。雖曰舊邦,受命惟新。以是登國之初改代曰魏。慕容永 亦奉進魏土。夫魏者大名州之上國,斯乃革命之征驗,利見之玄符也。臣愚以為宜 號為魏。”道武從之,于是稱魏。
及帝幸鄴,歷問故事。宏應(yīng)對若流,帝善之。還次恆嶺,帝親登山頂,撫慰新 人,適遇宏扶老母登嶺,賜以牛米。因詔諸徙人不能自進者,給以車牛。遷吏部尚 書。時命有司制官爵,撰朝儀,協(xié)音樂,定律令,申科禁,宏總而裁之,以為永式。 及置八部大夫,以擬八坐。宏通署三十六曹,如令、仆統(tǒng)事。深被信任,勢傾朝廷。 約儉自居,不營產(chǎn)業(yè),家徒四壁;出無車乘,朝晡步上。母年七十,供養(yǎng)無重膳。 帝聞,益重之,厚加饋賜。時人亦或譏其過約,而宏居之愈甚。常引問古今舊事, 王者制度,宏陳古人制作之體,及往代廢興之由,甚合上意。未嘗謇諤忤旨,亦不 諂諛茍容。及道武季年,大臣多犯威怒,宏獨無譴者,由于此也。
帝曾引宏講論《漢書》,至婁敬說漢祖,欲以魯元公主妻匈奴,善之,嗟嘆者 良久。是以諸公主皆嫁于賓附之國,朝臣子弟、良族美彥不得尚焉。尚書職罷,賜 宏爵白馬侯,加周兵將軍。與舊功臣庾岳、奚斤等同班,而信寵過之。
道武崩,明元未即位,清河王紹因人心不安,大出財帛,班賜朝士。宏獨不受 紹財,長孫嵩以下咸愧焉。詔遣使者循行郡國,糾察守宰不如法者,令宏與宜都公 穆觀等案之,帝稱其平當(dāng)。又詔宏與長孫嵩等朝堂決刑獄。
明元以郡國豪右大人蠹害,乃優(yōu)詔征之。人多戀本,而長吏逼遣之。于是輕薄 少年,因相扇動,所在聚結(jié)。西河、建興盜賊并起,守宰討之不能禁。帝乃引宏及 北新侯安同、壽光侯叔孫建、武元城侯元屈等問焉。宏欲大赦以紓之。屈曰:“不 如先誅首惡,赦其黨類。”宏曰:“王者臨天下,以安人為本,何顧小曲直也。夫 赦雖非正道,而可以權(quán)行。若赦而不改,誅之不晚。”明元從之。
神瑞初,詔宏與南平公嵩等坐止車門右,聽理機事。并州胡數(shù)萬南掠河內(nèi),遣 將軍公孫表等討之,敗績。帝問計于群臣。宏曰:“表等諸軍,不為不足,但失于 處分,故使小盜假息耳。胡眾雖多,而無猛健主將,所謂千奴共一詹也。宜得大 將素為胡所服信者,將數(shù)百騎,就攝表軍以討之。賊聞,必望風(fēng)震怖。壽光侯建, 前在并州,諸將莫及?!钡蹚闹?,遂平胡寇。尋拜天部大人,進爵為公。泰常三年 夏,宏病篤,帝遣侍中穆觀就受遺言,侍臣問疾,一夜數(shù)返。卒,追贈司空,謚文 貞公。喪禮一依安城王叔孫俊故事。詔群臣及附國渠帥皆會葬,自親王以外,盡命 拜送。子浩襲。太和中,孝文追錄先朝功臣,以宏配饗廟廷。
浩字伯深,少好學(xué)。博覽經(jīng)史,玄象陰陽百家之言,無不該覽。研精義理,時 人莫及。弱冠為通直郎,稍遷著作郎。道武以其工書,常置左右。道武季年,威嚴(yán) 頗峻,宮省左右,多以微過得罪,莫不逃避,隱匿目下之變。浩獨恭勤不怠,或終 日不歸。帝知之,輒命賜以御粥。其砥直任時,不為窮通改節(jié)若此。明元初,拜博 士祭酒,賜爵武城子。常授帝經(jīng)書,每至郊祀,父子并乘軒軺,時人榮之。明元好 陰陽術(shù)數(shù),聞浩說《易》及《洪范》五行,善之。因命筮吉兇,參觀天文,考定疑 惑。浩總核天人之際,舉其綱紀(jì)者,數(shù)家多有應(yīng)驗。恆與軍國大謀,甚為寵密。時 有兔在后宮,檢無從得入,帝令浩推之。浩以為當(dāng)有鄰國貢嬪嬙者。明年,姚興果 獻女。
神瑞二年,秋谷不登,太史令王亮、蘇坦因華陰公主等言:“讖書云:國家當(dāng) 都鄴,大樂五十年?!眲竦圻w都于鄴,可救今年之饑。帝以問浩。浩曰:“非長久 策也。東州之人,常謂國家居廣漠之地,人畜無算,號稱牛毛之眾。今留守舊都, 分家南徙,恐不滿諸州之地。參居郡縣,處榛林之下,不便水土,疾疫死傷,情見 事露,則百姓意阻。四方聞之,有輕侮之意,屈丐及蠕蠕必提挈而來。云中、平城 則有危殆之事,阻隔恆、代,千里之際,須欲救援,赴之甚難。如此,則聲實俱損 矣。今居北方,假令山東有變,輕騎南出,燿威桑梓之中,誰知多少?百姓見之, 望塵震伏。此是國家威制諸夏之長策也。至春草生,乳酪將出,兼有菜果,足接來 秋。若得中熟,事則濟矣。”帝深然之。復(fù)使中貴人問浩曰:“今既無以至來秋, 或復(fù)不熟,將如之何?”浩曰:“可簡窮下之戶,諸州就谷。若秋無年,愿更圖也。 但不可遷都?!钡垤妒欠秩嗽勆綎|三州就食,出倉谷以稟之。來年遂大熟,賜浩妾 各一人,及御衣綿絹等。初,姚興死之前歲,太史奏熒惑在匏瓜星中,一夜忽然亡 失,不知所在。或謂下入危亡之國,將為童謠妖言,而后行其災(zāi)禍。帝乃召諸碩儒, 與史官求其所詣。浩對曰:“案《春秋左氏傅》說神降于萃,其至之日,各其物也。 請以日辰推之。庚午之夕,辛未之朝,天有陰云,熒惑之亡,當(dāng)在此二日之內(nèi)。庚 與午,皆主于秦,辛為西夷。今姚興據(jù)咸陽,是熒惑入秦矣?!敝T人皆作色曰: “天上失星,人安能知其所詣,而妄說無征之言!”浩笑而不應(yīng)。后八十余日,熒 惑果出東井,留守盤旋。秦中大旱赤地,昆明池水竭。童謠訛言,國中喧擾。明年, 姚興死,二子交兵,三年國滅。于是諸人乃服。
泰常元年,晉將劉裕伐姚泓,欲氵斥河西上,求假道。詔群臣議之。外朝公卿 咸曰:“函谷天險,裕何能西入?揚言伐姚,意或難測。宜先發(fā)軍斷河上流,勿令 西過。”內(nèi)朝咸同外計,帝將從之。浩曰:“此非上策也。司馬休之徒擾其荊州, 劉裕切齒久矣。今興死子幼,乘其危亡而伐之,臣觀其意,必自入關(guān)。勁躁之人, 不顧后患。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如此則姚無事而我受敵矣。蠕蠕內(nèi)寇, 人食又乏,發(fā)軍赴南,則北冠進擊;若其救北,則南州復(fù)危,未若假之水道,縱裕 西入。然后興兵塞其東歸之路。所謂卞莊刺彪,兩得之勢也。使裕勝也,必德我假 道之惠;令姚氏勝也,亦不失救鄰之名。縱裕得關(guān)中,懸遠難守。彼不能守,終為 我物。今不勞兵馬,坐觀成敗,斗兩彪而收長久之利,上策也。夫為國之計,擇利 為之,豈顧婚姻,酬一女子之惠也?假國家棄恆山以南,裕必不能發(fā)吳越之兵爭守 河北也?!弊h者猶曰:“裕西入函谷,則進退路窮,腹背受敵。北上岸,則姚軍必 不出關(guān)助我。揚聲西行,意在北進,其勢然也?!钡鬯鞆娜鹤h,遣長孫嵩拒之。戰(zhàn) 于畔城,為晉將硃超石所敗。帝恨不用浩言。
二年,晉齊郡太守王懿來降。陳計,稱劉裕在洛,勸以軍絕其后路,則裕軍不 戰(zhàn)而可克。書奏,帝善之。會浩在前,進講書傳。帝問浩曰:“裕西伐已至潼關(guān), 卿觀事得濟否?”浩曰:“姚興好養(yǎng)虛名而無實用,子泓又病,眾叛親離。乘其危 亡,兵精將勇,克之必矣?!钡墼唬骸霸N淠芎稳缒饺荽梗俊焙圃唬骸按钩懈缸嬷?資,生便尊貴。同類歸之,若夜蛾之赴火;少加倚仗,便足立功。劉裕挺出寒微, 不因一卒之用,奮臂大呼,而夷滅桓玄。北禽慕容超,南摧盧循。裕若平姚而篡其 主。秦地戎夷混并,裕亦不能守之。秦地亦終當(dāng)為國家所有?!钡墼唬骸霸R讶腙P(guān), 不能進,不能退,我遣精騎南襲彭城、壽春,裕亦何能自立?”浩曰:“今西北二 寇未殄,陛下不可親御六師。長孫嵩有經(jīng)國之用,無進取之能,非劉裕敵也。臣謂 待之不晚?!钡坌υ唬骸扒淞恐褜徱印!焙圃唬骸俺汲K秸摻廊宋?,不敢不上 聞。若王猛之經(jīng)國,苻堅之管仲也;慕容恪之輔少主,慕容之霍光也;劉裕之平 逆亂,司馬德宗之曹操也?!钡墼唬骸扒渲^先帝如何?”浩曰:“太祖用漠北淳樸 之人,南入漢地,變風(fēng)易俗,化洽四海。自與羲、農(nóng)、舜、禹齊烈,臣豈能仰名?!?帝曰:“屈丐何如?”浩曰:“屈丐家國夷滅,一身孤寄,為姚氏封植。不思樹黨 強鄰,報復(fù)仇恥,乃結(jié)蠕蠕,背德于姚。撅豎小人,無大經(jīng)略,正可殘暴,終為人 殘滅耳?!钡鄞髳?,說至中夜。賜浩縹醪酒十斛,水精戎鹽一兩,曰:“朕味卿言, 若此鹽酒,故與卿同其味也?!?/p>
三年,彗星出天津,入太微,經(jīng)北斗,絡(luò)紫微,犯天棓。八十余日,至天漢而 滅。帝復(fù)召諸儒、術(shù)士問之,曰:“災(zāi)咎將在何國?朕甚畏之?!焙圃唬骸盀?zāi)異由 人而起,人無IO,妖不自作?!稘h書》載王莽篡位之前,彗星出入,正與今同。 國家主尊臣卑,人無異望。是為僭晉將滅,劉裕篡之之應(yīng)也?!敝T人莫能易浩言, 帝深然之。五年,宋果代晉,南鎮(zhèn)上宋改元赦書。時帝幸東南舄氵齒池,射鳥,聞 之,驛馳召浩,告曰:“往年卿言彗星之占驗矣。朕今日始信天道?!背?,浩父疾 篤。乃翦爪截發(fā),夜在庭中仰禱斗極,為父請命,求以身代。叩頭流血,歲余不息, 家人罕有知者。及父終,居喪盡禮,時人稱之。襲爵白馬公。
自朝廷禮儀,優(yōu)文策詔,軍國書記,盡關(guān)于浩。浩能為雅說,不長屬文,而留 心于制度科律及經(jīng)術(shù)之言。作《家祭法》,次序五宗,蒸嘗之禮,豐儉之節(jié),義理 可觀。性不好莊老之書,每讀不過數(shù)十行,輒棄之,曰:“此矯誣之說,不近人情, 必非老子所作。老聃習(xí)禮,仲尼所師,豈設(shè)敗法之言以亂先王之教。袁生所謂家人 筐篋中物,不可揚于王庭。”
帝恆有微疾,而災(zāi)異屢見,乃使中貴人密問浩曰:“今茲日蝕于胃、昴,盡光 趙、代之分野。朕疾疹彌年,恐一旦奄忽,諸子并少,其為我設(shè)圖后計?!焙圃唬?“陛下春秋富盛,圣業(yè)方融,德以除災(zāi),幸就平愈。昔宋景見災(zāi)修德,熒惑退舍。 愿陛下遺諸憂慮,恬神保和,無以暗昧之說,致?lián)p圣思。必不得已,請陳瞽言。自 圣化龍興,不崇儲貳,是以永興之始,社稷幾危。今宜早建東宮,選公卿忠賢陛下 素所委仗者,使為師傅;左右信臣簡在帝心者,以充賓友。入總?cè)f機,出統(tǒng)戎政, 監(jiān)國撫軍,六柄在手。若此,則陛下可以優(yōu)游無為,頤神養(yǎng)壽。此乃萬代之令典, 塞禍之大備也。今長皇子諱,年漸一紀(jì),明睿溫和,眾情所系,時登儲副,則天下 幸甚。立子以長,禮之大經(jīng),若須并大,成人而擇,倒錯天倫,則生履霜堅冰之禍。 自古以來,載籍所記,興衰存亡,鮮不由此?!钡奂{之,于是使浩奉策告宗廟,令 太武為國副主,居正殿臨朝。司徒長孫嵩、高陽公奚斤、北新公安同為左輔,坐東 廂,西面。浩與太尉穆觀、散騎常侍丘堆為右弼,坐西廂,東面。百寮總己以聽焉。 明元居西宮,時隱而窺之,聽其決斷。大悅,謂左右侍臣曰:“長孫嵩宿德舊臣, 歷事四世,功存社稷;奚斤辯捷智謀,名聞遐邇;安同曉解俗情,明于校練;穆觀 達政事要,識吾旨趣;崔浩博聞強識,精于天人之會;丘堆雖無大用,然在公專謹。 以六人輔吾子,足以經(jīng)國。吾與汝曹游行四境,伐叛柔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群臣時奏事所疑。帝曰:“此非我所知,當(dāng)決之于汝曹國主也?!?/p>
會聞宋武帝殂,帝欲取洛陽、武牢、滑臺。浩曰:“陛下不以劉裕欻起,納其 使貢,裕亦敬事陛下。不幸今死,乘喪伐之,雖得之,不令。《春秋》晉士丐侵齊, 聞齊侯卒,乃還。君子大其不伐喪,以為恩足以感孝子,義足以動諸侯。今國家未 能一舉而定江南,宜遣人吊祭,恤其兇災(zāi),布義風(fēng)于天下,令德之事也。且裕新死, 黨與未離,不如緩之,待其惡稔。如其強臣爭權(quán),變難必起,然后命將揚威,可不 勞士卒而收淮北之地?!钡垆J意南伐,語浩曰:“劉裕因姚興死而滅其國。裕死, 我伐之,何為不可!”浩固執(zhí)曰:“興死,二子交爭,裕乃伐之?!钡鄞笈粡摹?/p>
遂遣奚斤等南伐,議于監(jiān)國之前曰:“先攻城,先略地?”斤請先攻城。浩曰: “南人長于固守,苻氏攻襄陽,經(jīng)年不拔。今以大國之力,攻其小城,若不時克, 挫損軍勢,危道也。不如分軍略地,至淮為限,列置守宰,收斂租谷?;_、武牢 反在軍北,絕望南救,必沿河?xùn)|走。若或不然,即是囿中之物?!惫珜O表請先圖其 城。斤等濟河,先攻滑臺,經(jīng)時不拔,表請濟師。帝怒,乃親南巡,拜浩為相州刺 史,隨軍謀主。及車駕還,浩從幸西河、太原,下臨河流,傍覽川城,慨然有感。 遂與同寮論五等郡縣之是非,考秦皇、漢武之違失。時伏其言。
天師寇謙之每與浩言,聞其論古興亡之跡,常自夜達旦,竦意斂容,深美之, 曰:“斯人言也惠,皆可底行,亦當(dāng)今之皋陶也。但人貴遠賤近,不能深察之耳?!?因謂浩曰:“吾當(dāng)兼攸儒教,輔助太平真君,而學(xué)不稽古。為吾撰列王者政典,并 論其大要?!焙颇酥鴷嗥?,上推太初,下盡秦、漢變弊之跡,大旨先以復(fù)五 等為本。太武,左右忌浩正直,共排毀之。帝雖知其能,不免群議,故浩以公歸第。 及有疑議,召問焉。浩纖妍白皙如美婦人。性敏達,長于謀計,自比張良,謂己稽 古過之。既歸第,因欲修服食養(yǎng)性術(shù),而寇謙之有《神中錄圖新經(jīng)》,浩因師事之。
始光中,進爵東郡公,拜太常卿。時議伐赫連昌,群臣皆以為難,唯浩曰: “往年以來,熒惑再守羽林,越鉤陳,其占秦亡。又今年五星并出東方,利以西伐。 天應(yīng)人和,時會并集,不可不進。”帝乃使奚斤等擊蒲坂,而親率輕騎掠其都城, 大獲而還。后復(fù)討昌,次其城下,收眾偽退。昌鼓噪而前,舒陣為兩翼。會有風(fēng)雨 從東南來,揚沙昏冥,宦者趙倪進曰:“今風(fēng)雨從賊后來,我向彼背,天不助人。 又將士饑渴,愿陛下攝騎避之,更待后日?!焙七持唬骸笆呛窝詺e!千里制勝, 一日之中,豈得變易?賊前行不止,后已離絕,宜分軍隱山,掩擊不意。風(fēng)道在人, 豈有常也?”帝曰:“善?!狈烛T奮擊,昌軍大潰。
神二年,議擊蠕蠕,朝臣內(nèi)外盡不欲行,保太后亦固止帝,帝皆不聽。唯浩 贊成之。尚書令劉潔、左仆射安原等乃使黃門侍郎仇齊推赫連昌太史張深、徐辯說 帝曰:“今年己巳,三陰之歲,歲星襲月,太白在西方,不可舉兵。北伐必敗,雖 克不利于上?!庇秩撼脊操澤畹仍疲骸吧钌贂r常諫苻堅不可南征,堅不從而敗。今 天時人事都不和協(xié),如何舉動?”帝意不快,乃召浩與深等辯之。
浩難深曰:“陽者德也,陰者刑也,故月蝕修刑。夫王者之用刑,大則陳之原 野,小則肆之市朝。戰(zhàn)伐者,用刑之大者也。以此言之,三陰用兵,蓋得其類,修 刑之義也。歲星襲月,年饑人流,應(yīng)在他國,遠期十二年。太白行蒼龍宿,于天文 為東,不妨北伐。深等俗生,志意淺近,牽于術(shù)數(shù),不達大體,難與遠圖。臣觀天 文,比年以來,月行掩昴,至今猶然。其占,三年天子大破旄頭之國。蠕蠕、高車, 旄頭之眾也。夫圣明御時,能行非常之事。古人語曰:‘非常之原,黎人懼焉;及 其成功,天下晏然?!副菹挛鹨?。”深等慚曰:“蠕蠕荒外無用之物,得其地不 可耕而食,得其人不可臣而使。輕疾無常,難得而制,有何汲汲而勞苦士馬?!?/p>
浩曰:“深言天時,是其所職;若論形勢,非彼所知。斯乃漢世舊說常談,施 之于今,不合事宜。何以言之?夫蠕蠕者,舊是國家北邊叛隸,今誅其元惡,收其 善人,令復(fù)舊位,非無用也。漠北高涼,不生蚊蚋,水草美善,夏則北遷,田牧其 地,非不可耕而食也。蠕蠕子弟來降,貴者尚公主,賤者將軍、大夫,居列滿朝。 又高車號為名騎,非不可臣而畜也。夫以南人追之,則患其輕疾;于國兵則不然。 何者?彼能遠走,我亦能遠逐,非難制也。往數(shù)入塞,國人震驚。今夏不乘虛掩進, 破滅其國,至秋復(fù)來,不得安臥。自太宗之世,迄于今日,無歲不警,豈不汲汲乎 哉?世人皆謂深、辯通解數(shù)術(shù),明決成敗,臣請試之。問其西國未滅之前,有何亡 征?知而不言,是其不忠;若實不知,是其無術(shù)?!?/p>
時赫連昌在坐,深等自以無先言,慚不能對。帝大悅,謂公卿曰:“吾意決矣。 亡國之臣不可與謀,信哉!”而保太后猶疑之。復(fù)令群臣至保太后前評議,帝命浩 善曉之令寤。
既罷朝,或有尤浩曰:“吳賊侵南,舍之北伐,師行千里,其誰不知?蠕蠕遠 遁,前無所獲,后有南侵之患,此危道也?!焙圃唬骸敖衲瓴淮萑淙洌瑒t無以御南 賊。自國家并西國以來,南人恐懼,揚聲動眾,以衛(wèi)淮北。彼北我南,彼征我息, 其勢然矣。北破蠕蠕,往還之間,故不見其至也。何以言之?劉裕得關(guān)中,留其愛 子,精兵數(shù)萬,良將勁卒,猶不能固守,舉軍盡沒,號哭之聲至今未已。如何正當(dāng) 國家休明之世,士馬強盛之時,而欲以駒犢齒虎口也?設(shè)國家與之河南,彼必不能 守之。自量不能守,是以必不來。若或有眾,備邊之軍耳。夫見瓶水凍,知天下之 寒;嘗肉一臠,識鑊中之昧。物有其類,可推而得。且蠕蠕恃遠,謂國家力不能至, 自寬來久。故夏則散眾放畜,秋肥乃聚,背寒向溫,南來寇抄。今掩其不備,大軍 卒至,必驚駭,望塵奔走。牡馬護牧,牝馬戀駒;驅(qū)馳難制,不得水草;未過數(shù)日, 朋聚而困弊,可一舉而滅。暫勞永逸,時不可失也。唯患上無此意。今圣慮已決, 如何止之?”遂行。天師謂浩曰:“是行可果乎?”浩曰:“必克。但恐諸將瑣瑣, 前后顧慮,不能乘勝深入,使不全舉耳?!?/p>
及軍到,入其境,蠕蠕先不設(shè)備。于是分軍搜討,東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 所虜及獲畜產(chǎn)車廬數(shù)百萬。高車殺蠕蠕種類歸降者三十余萬落。虜遂散亂。帝沿弱 水,西至涿邪山,諸大將果慮深入有伏兵,勸帝止。天師以浩曩日言,固勸帝窮討, 帝不聽。后有降人言:“蠕蠕大檀先被疾,不知所為,乃焚穹廬,科車自載,將百 人入山南走。人畜窘聚,方六十里,無人領(lǐng)統(tǒng)。相去百八十里,追軍不至,乃徐西 遁,唯此得免?!甭剾鲋葙Z胡言:“若復(fù)前行二日,則盡滅之矣?!钡凵詈拗?。
大軍既還,南軍竟不能動,如浩所料。
浩明識天文,好觀星變。常置金銀銅鋌于酢器中,令青,夜有所見,即以鋌畫 紙作字,以記其異。太武每幸浩第,多問以異事?;騻}卒不及束帶,奉進蔬食,不 暇精美,帝為舉匕箸,或立嘗而還。其見寵愛如此。于是引浩出入臥內(nèi)。加侍中、 特進、撫軍大將軍、左光祿大夫,以賞謀謨之功。帝從容謂浩曰:“卿才智深博, 事朕祖考,忠著三世,朕故延卿自近。其思盡規(guī)諫,勿有隱懷。朕雖當(dāng)時遷怒,若 或不用,久可不深思卿言也?”因令歌工歷頌群臣,事在《長孫道生傳》。又召新 降高車渠帥數(shù)百人,賜酒食于前。指浩以示之曰:“汝曹視此人纖尪懦弱,手不能 彎弓持矛,其胸中所懷,乃逾于兵甲。朕始時雖有征討之志,而慮不自決,前后克 捷,皆此人導(dǎo)吾令到此矣。”乃敕諸尚書曰:“凡軍國大計,卿等所不能決,皆先 咨浩然后行?!?/p>
俄而南籓諸將表宋師欲犯河南,請兵三萬,先其未發(fā)逆擊之。因誅河北流人在 界上者,絕其鄉(xiāng)導(dǎo),足以挫其銳氣,使不敢深入。詔公卿議之,咸言宜許。浩曰: “此不可從也。往年國家大破蠕蠕,馬力有余。南賊喪精,常恐輕兵奄至,故揚聲 動眾,以備不虞,非敢先發(fā)。又南土下濕,夏月蒸暑,非行師之時。且彼先嚴(yán)有備, 必堅城固守。屯軍攻之,則糧食不給;分兵肆討,則無以應(yīng)敵。未見其利。就使能 來,待其勞倦,秋涼馬肥,因敵取食,徐往擊之,萬全之計。在朝群臣及西北守將, 從陛下征討,西滅赫連,北破蠕蠕,多獲美女珍寶,馬畜成群;南鎮(zhèn)諸將,聞而生 羨,亦欲南抄,以取資財。是以妄張賊勢,披毛求瑕,冀得肆心。既不獲聽,故數(shù) 稱賊動以恐朝廷。背公存私,為國生事,非忠也。”帝從浩議。
南鎮(zhèn)諸將表賊至,而自陳兵少,求簡幽州以南戍兵佐寧。就漳水造船,嚴(yán)以為 備。公卿議者僉然,欲遣騎五千,并假署司馬楚之、魯軌、韓延之等,令誘引邊人。 浩曰:“非上策也。彼聞幽州已南,精兵悉發(fā),大造舟船,輕騎在后,欲存立司馬, 誅除宋族,必舉國駭擾,懼於滅亡,當(dāng)悉發(fā)精銳,來備北境。后審知官軍有聲無實, 恃其先聚,必喜而前行,徑來至河,肆其侵暴。則我守將,無以御之。若彼有見機 之人,善設(shè)權(quán)譎,乘間深入,虞我國虛,生變不難。非制敵之良計。今公卿欲以威 力攘賊,乃所以招令速至也。夫張?zhí)撀暥賹嵑?,此之謂矣。不可不思,后悔無及。 我使在彼,期四月前還,可待使至,審而后發(fā),猶未晚也。楚之人徒,是彼所忌, 將奪其國,彼安得端坐視之?故楚之往則彼來,楚之止則彼息,其勢然也。且楚之 等瑣才,能招合輕薄無賴,而不能成就大功。為國生事,使兵連禍結(jié),必此之群矣。 臣嘗聞魯軌說姚興,求入荊州。至則散敗,乃不免蠻賊掠賣為奴,使禍及姚泓,已 然之效。”
浩又陳天時不利于彼,曰:“今茲害氣在揚州,不宜先舉兵,一也。午歲自刑, 先發(fā)者傷,二也。日蝕滅光,晝昏星見,飛鳥墮落,宿當(dāng)斗、牛,憂在危亡,三也。 熒惑伏匿于翼、軫,戒亂及喪,四也。太白未出,進兵者敗,五也。夫興國之君, 先修人事,次盡地利,后觀天時,故萬舉而萬全,國安而身盛。今宋新國,是人事 未周也;災(zāi)變屢見,是天時不協(xié)也;舟行水涸,是地利不盡也。三事無一成,自守 猶或不安,何得先發(fā)而攻人哉?彼必聽我虛聲而嚴(yán),我亦承彼嚴(yán)而動,兩推其咎, 皆自以為應(yīng)敵。兵法當(dāng)分災(zāi),迎受害氣,未可舉動也?!钡鄄荒苓`眾,乃從公卿議。 浩復(fù)固爭,不從。遂遣陽平王杜超鎮(zhèn)鄴,瑯邪王司馬楚之等屯潁川。于是寇來遂疾, 到彥之自清水入河,
氵斥流西行,分兵列守南岸,西至潼關(guān)。
帝聞赫連定與宋縣分河北,乃先討赫連。群臣皆曰:“義隆軍猶在河中,舍之 西行,前寇未可必克;而義隆乘虛,則東州敗矣。”帝疑焉,問計于浩。浩曰: “義隆與赫連定同惡相連,招結(jié)馮跋,牽引蠕蠕,規(guī)肆逆心,虛相唱和。義隆望定 進,定待義隆前,皆莫敢先入。以臣觀之,有似連雞,不得俱飛,無能為害也。臣 始謂義隆軍屯住河中,兩道北上,東道向冀州,西道沖鄴。如此則陛下當(dāng)自致討, 不得徐行。今則不然,東西列兵,徑二千里中,一處不過千,形分勢弱。以此觀之, 儜兒情見,正望固河自守,免死為幸,無北度意也。赫連定殘根易摧,擬之必仆。 IN定之后,東出潼關(guān),席卷而前,威震南極,江淮以北無立草矣。圣策獨發(fā),非 愚近所及,愿陛下必行無疑。”
平?jīng)黾绕剑淙昭鐣蹐?zhí)浩手以示蒙遜使曰:“所云崔公,此是也。才略之 美,當(dāng)今無比。朕行止必問,成敗決焉,若合符契?!?/p>
后冠軍安頡軍還,獻南俘,因說南賊之言云:“宋敕其諸將,若北國兵動,先 其未至,徑前入河。若其不動,住彭城勿進?!比绾扑?。帝謂公卿曰:“卿輩前 謂我用浩計為謬,驚怖固諫。常勝之家,自謂逾人遠矣,至于歸終,乃不能及?!?遷浩司徒。
時方士祁纖奏立四王,以日東西南北為名,欲以致禎吉,除災(zāi)異。詔浩與學(xué)士 議之。浩曰:“先王建國,以作籓屏,不應(yīng)假名其福。夫日月運轉(zhuǎn),周歷四方,京 師所居,在于其內(nèi)。四王之稱,實奄邦畿,名之則逆,不可承用?!毕仁牵w奏改 代為萬年,浩曰:“昔太祖道武皇帝應(yīng)期受命,開拓洪業(yè),諸所制宜,無不循古。 以始封代土,后稱為魏。故代、魏兼用,猶彼殷、商。國家積德,著在圖史,當(dāng)享 萬億,不待假名以為益也。纖之所聞,皆非正義?!钡蹚闹?。
時河西王沮渠牧犍內(nèi)有貳意,帝將討焉,先問于浩。浩對曰:“牧犍惡心已露, 不可不誅。官軍往年北伐,雖不IN獲,實無所損。于時行者,內(nèi)外軍馬三十萬匹, 計在道死傷,不滿八千。歲常羸死,恆不減萬,乃不少于前。而遠方承虛,便謂大 損,不能復(fù)振。今出其不圖,大軍卒至,必驚懼騷擾,不知所出,擒之必矣。牧犍 幼弱,諸弟驕恣,爭權(quán)縱橫,人心離解。加以比年以來,天災(zāi)地變,都在秦、涼, 成滅之國也。”
帝命公卿議之,恆農(nóng)王奚斤等三十余人皆表曰:“牧犍西垂下國,雖心不為純 臣,然繼父修職貢,朝廷接以蕃禮。又王姬厘降,罪未甚彰,謂且羈縻而已。令士 馬勞止,可宜小息。又其地鹵斥,略無水草,大軍既到,不得久停。彼聞軍來,必 完聚城守,攻則難拔,野無所掠?!庇谑巧袝佩?、李順之徒皆曰:“自溫闈河以 西至于涼州,地純枯石,了無水草,不見流川。皆言姑臧城南天梯山上,冬有積雪 深一丈,至春夏消液,下流成川,引以溉灌。彼聞軍至,決此渠口,水不通流,則 致渴乏。去城百里之內(nèi),赤地?zé)o草,不任久停軍馬。斤等議是也。”帝乃命浩以其 前言與斤共相難抑。諸人不復(fù)余言,唯曰彼無水草。浩曰:“《漢書地理志》稱 ‘涼州之畜,為天下饒’,若無水草,何以畜牧?又漢人為居,終不于無水草之地 筑城郭立郡縣也。又雪之消液,裁不斂塵,何得通渠引漕,溉灌數(shù)百萬頃乎?此言 大詆誣于人矣?!?/p>
李順等復(fù)曰:“吾曹目見,何可共辯?”浩曰:“汝曹受人金錢,欲為之辭, 謂我目不見便可欺也!”帝隱聽,聞之乃出,親見斤等。辭旨嚴(yán)厲,形于神色。群 臣乃不敢復(fù)言。于是遂討涼州,平之。多饒水草,如浩所言。
乃詔浩總理史務(wù),務(wù)從實錄。于是監(jiān)秘書事,以中書侍郎高允、散騎侍郎張偉 參著作,續(xù)成前紀(jì)。至于損益褒貶,折衷潤色,浩所總焉。浩有鑒識,以人倫為己 任。明元、太武之世,征海內(nèi)賢才,起自仄陋。及所得外國遠方名士,拔而用之, 皆浩之由也。至于禮樂憲章,皆歸宗于浩。
及景穆始總百揆,浩復(fù)與宜都王穆壽輔政事。又將討蠕蠕,劉潔復(fù)致異議。帝 愈欲討之,乃召問浩。浩對曰:“往擊蠕蠕,師不多日,潔等各欲回還。后獲尚書, 云軍還之時,去賊三十里,是潔等之計過矣。夫北土多積雪,至冬時,常避寒南徙。 若因其時,潛軍而出,必與之遇。既與之遇,則可禽獲。”帝以為然。乃分軍四道, 諸將俱會鹿渾海。期日有定,而潔恨計不用,沮誤諸將,無功而還。
帝西巡至東雍,親臨汾曲,觀叛賊薛永宗壘,進軍圍之。永宗出兵欲戰(zhàn),帝問 浩曰:“今日可擊否?”浩曰:“永宗未知陛下自來,人心安固。北風(fēng)迅疾,宜急 擊之,須臾必破。若待明日,恐見官軍盛大,必夜遁走?!钡蹚闹?,永宗潰滅。車 駕濟河,前驅(qū)告賊在渭北。帝至洛水橋,賊已夜遁。詔問浩曰:“蓋吳在長安北九 十里,渭北地空,谷草不備,欲度渭南西行,何如?”浩曰:“蓋吳營去此六十里, 賊魁所在。擊蛇之法,當(dāng)先破頭,頭破則尾豈能動?宜乘勢先擊吳。今軍往,一日 便到。吳平之后,回向長安,亦一日而至。一日之乏,未便損傷。愚謂宜從北道。 若從南道,則蓋吳徐入北山,卒未可平。”帝不從,乃度渭南。吳聞帝至,盡散入 北山,果如浩言。軍無所克,帝悔之。后以浩輔東宮之勤,賜繒絮布各千段。
帝蒐于河西,詔浩詣行所議軍事。浩表曰:“昔漢武患匈奴強盛,故開涼州五 郡,通西域,廣農(nóng)積谷,為滅賊之資,東西迭擊。故漢未疲而匈奴已弊,后遂入朝。 昔平?jīng)鲋荩加抟詾楸辟\未平,征役不息,可不徙其人,案前世故事,計之長者。 若徙其人,則土地空虛,雖有鎮(zhèn)戍,適可御邊而已。至于大舉,軍資必乏。陛下以 此事闊遠,竟不施用。如臣愚意,猶如前議,募徙豪強大家,充實涼土。軍舉之日, 東西齊勢,此計之得者。”
浩又上《五寅元歷》。表曰:“太宗即位元年,敕臣解《急就章》、《孝經(jīng)》、 《論語》、《詩》、《尚書》、《春秋》、《禮記》、《周易》,三年成訖。復(fù)詔 臣學(xué)天文星歷、《易》式、九宮,無不盡看。三十九年,晝夜無廢。臣稟性弱劣, 力不及健婦人,更無余能,是以專心思書,忘寢與食。至乃夢共鬼爭義,遂得周公、 孔子之要術(shù)。始知古人有虛有實,妄語者多,真正者少。自秦始皇燒書之后,經(jīng)典 絕滅。漢高祖以來,世人妄造歷術(shù)者十余家,皆不得天道之正。大誤四千,小誤甚 多,不可言盡。臣愍其如此。今遭陛下太平之世,除偽從真,宜改誤歷,以從天道。 是以臣前奏造歷,今始成訖,謹以奏。惟恩省察,以臣歷術(shù),宣示中書博士,然后 施用。非但時人,天地鬼神知臣得正,可以益國家萬世之名,過于三皇、五帝矣?!?浩又以《晉書》諸家并多誤,著《晉后書》,未就,傳世者五十余卷。
初,道武詔秘書郎鄧彥海著國記十余卷,編年次事,體例未成,逮于明元,廢 不著述。神蒨二年,詔集諸文人摭錄國書。浩及弟覽、高讜、鄧穎、晁繼、范享、 黃輔等共參著作,敘成國書三十卷。著作令史太原閔堪、趙郡郄標(biāo)素諂事浩,乃請 立石,銘載國書,以彰直筆。并勒浩所注《五經(jīng)》。浩贊成之,景穆善焉。遂營于 天郊東三里,方百步,用功三百萬乃訖。
浩書國事備而不典,而石銘顯在衢路,北人咸悉忿毒,相與構(gòu)浩于帝。帝大怒, 使有司案浩,取秘書郎及長歷生數(shù)百人意狀。浩服受賕。真君十一年六月,誅浩。 清河崔氏無遠近,及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xùn)|柳氏,皆浩之姻親,盡夷其族。其 秘書郎史以下盡死。
浩始弱冠,太原郭逸以女妻之。浩晚成,不曜華采,故時人未知。逸妻王氏, 宋鎮(zhèn)北將軍王仲德姊也。每奇浩才能,自以為得婿。俄而女亡,王氏深以傷恨,復(fù) 欲以少女繼昏。逸及親屬以為不可,王氏固執(zhí)與之。逸不能違,遂重結(jié)好。浩非毀 佛法,而妻郭氏敬好釋典,時時讀誦。浩怒,取而焚之,捐灰?guī)小<昂朴膱?zhí),被 置檻內(nèi),送于城南,使衛(wèi)士數(shù)十人溲其上,呼聲嗷嗷,聞于行路。自宰司之被戮辱, 未有如浩者,世皆以為報應(yīng)之驗。
初,浩害李順,基萌已成,夜夢以火爇順寢室,火作而順?biāo)?。浩與室家群立觀 之。俄而順弟息號哭而出,曰:“此輩吾賊也!”以戈擊之,悉投于河。寤而以告 館客馮景仁,曰:“此真不善也。夫以火爇人,暴之極也。且兆始惡者有終殃,積 不善者無余慶。厲階成矣,公其圖之?!焙圃唬骸拔岱剿贾??!倍荒茔?,至是而 族。
浩既工書,人多托寫《急就章》,從少至老,初不憚勞。所書蓋以百數(shù),必稱 “馮代強”,以示不敢犯國。其謹也如此。浩書體勢及其先人,而巧妙不如也。世 寶其跡,多裁割綴連,以為摹楷。
浩母,盧諶孫女也。浩著《食經(jīng)序》曰:“余自少及長,耳目聞見,諸母諸姑 所修婦功,無不蘊習(xí)酒食。朝夕養(yǎng)舅姑,四時供祭祀,雖有功力,不任僮使,常手 自親焉。昔遭喪亂,饑饉仍臻,饣稟蔬餬口,不能具其物用,十余年間,不復(fù)備設(shè)。 先妣慮久廢忘,后生無所知見,而少不習(xí)書,乃占授為九篇。文辭約舉,婉而成章, 聰辯強記,皆此類也。親沒之后,遇國龍興之會,平暴除亂,拓定四方。余備位臺 鉉,與參大謀。賞獲豐厚,牛羊蓋澤;貲累巨萬,衣則重錦,食則粱肉。遠惟平生, 思季路負米之時,不可復(fù)得。故序遺文,垂示來世。”
浩弟簡,字仲亮,一名覽。好學(xué),少以善書知名。道武初,歷中書侍郎,爵五 等侯,參著作事。卒。簡弟恬,字叔玄,小名白。位豫州刺史,爵武陽侯。坐浩伏 誅。
宏祖悅,與范陽盧諶并以博藝齊名。諶法鐘繇,悅法衛(wèi)瓘,而俱習(xí)索靖之草, 皆盡其妙。諶傳子偃,偃傳子邈;悅傳子潛,潛傳子宏。世不替業(yè),故魏初重崔、 盧之書。宏自非朝廷文誥,四方書檄,初不妄染,故世無遺文。尤善草隸,為世摹 楷,行押特盡精巧,而不見遺跡。始宏因苻氏亂,欲避地江南,為張愿所獲,本圖 不遂。乃作詩以自傷,而不行于時,蓋懼罪也。浩誅,中書侍郎高允受敕收浩家書, 始見此詩,允知其意。允孫綽錄于允集。
初,宏父潛為兄渾等誄手筆本草,延昌初,著作佐郎王遵業(yè)買書于市,遇得之。 年將二百,寶其書跡,深藏秘之。武定中,遵業(yè)子松年將以遺黃門郎崔季舒,人多 摹拓之。左光祿大夫姚元標(biāo)以工書知名于時,見潛書,以為過于浩也。
宏弟徽,字玄猷,少有文才,與勃海高演俱知名。歷位秘書監(jiān),賜爵貝丘侯。 樂安王范鎮(zhèn)長安,選舊德之士與范俱,以徽為平西將軍副將,行樂安王傅,進爵濟 南公?;諡檎?wù)存大體,不親小事。性好人倫。引接賓客,或談及平生,或講論道 義,誨誘后進,終日不止。以疾,征還京師,卒,謚曰元公,士類無不嘆惜。
始清河崔寬祖肜,隨晉南陽王保避地隴右,遂仕西涼及沮渠氏。
肜生剖,字伯宗,每慷慨有懷東土。常嘆曰:“風(fēng)雨如晦,雞鳴不已,吾所庶 幾!”及太武西巡,剖乃總率同義,使子寬送款。太武嘉之,拜寬岐陽令,賜爵延 水男。遣使與寬俱西,撫慰初附。征部詣京師,未至而卒。文成以剖誠著先朝,贈 涼州刺史、武陵公,謚曰元。
寬字景仁,還京,封安國子,位弘農(nóng)太守。初,寬通款見浩,浩與相齒次,厚 存接之。及浩誅,以遠來疏族,獨得不坐。遂家于武城,居司空林舊墟,以一子繼 浩。與浩弟覽妻封氏相奉如親。寬后襲爵武陵公,陜城鎮(zhèn)將。三崤地險,人多寇劫。 而寬性滑稽,誘接豪右,宿盜魁帥,與相交結(jié)。傾衿待遇,不逆細微,莫不感其意 氣。時官無祿力,唯取給于人,寬善撫納,招致禮遺,大有取受,而與之者無恨。 又恆農(nóng)出漆蠟竹木之饒,路與南通,貿(mào)易來往,家產(chǎn)豐富,而百姓樂之。諸鎮(zhèn)之中, 號曰能政。及解鎮(zhèn),人人追戀,詣闕上疏者三百余人。卒,遺言薄葬,斂以時服。
長子衡,字伯玉,少以孝行著稱。學(xué)崔浩書,頗亦類焉。天安元年,擢為內(nèi)秘 書中散。班下詔命及御所覽書,多其跡也。衡舉李沖、李元愷、程駿等,終為名器。 承明元年,遷內(nèi)都坐令,善折獄,孝文嘉之。太和二年,襲爵武陵公。衡涉獵書史, 頗為文筆。蠕蠕時犯塞,衡上書陳備御之方、便國利人之策凡五十余條。除秦州刺 史,徙爵齊郡公。先是,河?xùn)|年饑,劫盜大起。衡至,修龔遂法,勸課農(nóng)桑,周年 間,寇盜止息。卒,贈冀州刺史,謚惠公。衡五子。
長子敞,字公世,襲爵,例降為侯,為平原相。敞性狷急,與刺史楊椿迭相表 列,敞坐免官。宣武初,為鉅鹿太守。弟朏之逆,敞為黃木軍主韓文殊所藏。其家 悉見籍沒,唯敞妻李氏以公主之甥,自隨奴婢田宅二百余口得免。正光中,普釋禁 錮,敞復(fù)爵郡侯,卒于趙郡太守。
敞弟鐘,字公祿,奉朝請。弟朏之逆,以出后被原。歷司徒右長史、金紫光祿 大夫、冀州大中正。敞亡后,鐘貪其財,誣敞息子積等三人非兄胤,辭訴累歲,人 士疾之。爾硃世隆為尚書令,奏除其官,終身勿齒。朏好學(xué),有文才,為京兆王愉 錄事參軍,與愉同逆,伏法。
宏同郡董謐。謐父京,與同郡崔康時、廣陽霍原等,俱以碩學(xué),播名遼海。謐 好學(xué),傳父業(yè)。中山平,入朝,拜儀曹郎,撰朝覲、饗宴、郊廟、社稷之儀。
張袞,字洪龍,上谷沮陽人也。祖翼,父卓,位并太守。袞篤實好學(xué),有文才。 道武為代王,選為左長史。從追蠕蠕五六百里。諸部帥因兗言糧盡,不宜深入。帝 問袞:“殺副馬足三日食乎?”皆言足。帝乃倍道追及于廣漠赤地南床山下,大破 之。既而帝問袞曰:“卿曹外人,知我前問三日糧意乎?蠕蠕奔走數(shù)日,畜產(chǎn)失飲, 至水必留。計其道程,三日足及。輕騎卒至,出其不意,彼必驚散,其勢然矣。” 部帥聞之,咸曰:“圣策,非所及也?!毙柍⒋笾\,每告人曰:“主上天資杰邁, 必能囊括六合。夫遭風(fēng)云之會,不建騰跳之功者,非人豪也?!彼觳呙|(zhì),竭誠 伏事。時劉顯地廣兵強,跨有朔裔,會其兄弟乖離,共相疑阻。袞言于道武曰: “顯志大意高,今因其內(nèi)釁,宜速乘之?!钡蹚闹?,遂破走顯。又從破賀訥。道武 登勿居山游宴,從官請聚石為峰,以記功德,乃命袞為文。
慕容寶之來寇也,袞言于道武曰:“寶乘滑臺功,因長子捷,頌財竭力,難與 爭鋒,宜羸師以侈其心。”帝從之,果破之參合。遷給事黃門侍郎。道武南伐,次 中山,袞遺寶書,喻以成敗。寶見書,大懼,遂奔和龍。既克中山,聽入八議,拜 幽州刺史,賜爵臨渭侯,百姓安之。
天興初,征還京師。后與崔逞答晉將郗恢書失旨,黜為尚書令史。袞遇創(chuàng)業(yè)之 初,始以才謀見任,率心奉上,不顧嫌疑。道武曾問南州人于袞,袞與盧溥州里, 數(shù)稱薦之。又未嘗與崔逞相識,聞風(fēng)稱美。及中山平,盧溥聚黨為逆,崔逞答書不 允,并乖本言,故忿之。
袞年過七十,闔門守靜,手執(zhí)經(jīng)書,刊定乖失。愛好人物,善誘無倦,士類以 此高之。永興二年,卒。太武后追錄舊勛,遣大鴻臚即墓策贈太保,謚文康公。
子度,少有學(xué)尚,襲爵臨渭侯,卒于中都大官。
度子白澤,年十一,遭母憂,以孝聞。長而博學(xué)。文成初,除殿中曹給事中, 甚見寵任。白澤本字鐘葵,獻文賜名白澤,納其女為嬪。出行雍州刺史。清心少欲, 人吏安之。獻文詔諸監(jiān)臨官取所監(jiān)羊一口、酒一斛者,罪至大辟;與者以從坐論。 糾得尚書以下罪狀者,各隨所糾官輕重而授之。白澤上表,以為此法若行之不已, 恐奸人窺望,勞臣懈節(jié),請依律令舊法。獻文納之。太和初,懷州人伊祁茍初三十 余人謀反,文明皇太后欲盡誅一城人。白澤諫,以為《周書》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不誣十室,而況一州。后從之,乃止。轉(zhuǎn)散騎常侍、殿中尚書。卒,贈相州刺史、 廣平公,謚曰簡。
長子倫,字天念,大司農(nóng)少卿、燕州大中正。熙平中,蠕蠕主丑奴遣使來朝, 抗敵國之禮,不修臣敬。朝議將依漢答匈奴故事,遣使報之。倫表以為:“虜雖慕 德,亦來觀我。懼之以強,儻或歸附;示之以弱,窺覦或起?!洞呵铩匪^以我卜 也。高祖、世宗知其若此,來既莫逆,去又不追。必其委贄玉帛之辰,屈膝籓方之 禮,則豐其勞賄,藉以珍物。至于王人遠役,銜命虜庭,優(yōu)以匹敵之尊,加之想望 之寵,恐徒生虜慢,無益圣朝?!辈粡?。孝莊初,卒于大司農(nóng)卿。
袞弟恂。恂字洪讓,隨兄袞歸北,參代王軍事。說道武宜收中土士庶之望,以 建大業(yè)。帝深加器異?;适汲?,拜中書侍郎。帷幄密謀,頗亦參預(yù)。賜爵平皋子, 出為廣平太守。恂招集離散,勸課農(nóng)桑,流人歸者數(shù)千戶。遷常山太守。恂開建學(xué) 校,優(yōu)禮儒士,吏人歌詠之。時喪亂之后,罕能克厲者,唯恂當(dāng)官清白,仁恕臨下, 百姓親愛之,政為當(dāng)時第一。明元即位,征拜太中大夫。卒。恂性清儉,死日家無 余財。贈并州刺史、平皋侯,謚曰宣。
子純,字道尚,襲爵。坐事除。
純弟代,字定燕,陳留、北平二郡太守。卒,贈營州刺史,謚惠侯。代所歷著 稱,有父遺風(fēng)。
代子萇年,為汝南太守??と藙⒊缰值芊治?,家貧,唯一牛,爭不能決,訟 于郡庭。萇年凄而見之,謂曰:“汝曹當(dāng)以一牛,故致此競;脫有二牛,必不爭?!?乃以己牛一頭賜之。于是境中各相戒約,咸敦敬讓。卒于郡。子琛,字寶貴,少有 孝行,位至太子翊軍校尉。卒。
鄧彥海,安定人也。祖羌,苻堅車騎將軍。父翼,河間相。慕容垂之圍鄴,以 為冀州刺史,爵真定侯。拒對使者曰:“先君忠于秦室,翼豈可先叛乎?忠臣不事 二主,未敢聞命?!贝骨灿髦唬骸拔崤c車騎結(jié)為異姓兄弟,卿亦猶吾子弟,安得 辭乎?”翼曰:“冀州宜任親賢,翼請他役效命。”垂乃用為河間太守。后卒于趙 郡內(nèi)史。
彥海性貞素,言行可復(fù),博覽經(jīng)書,長于《易》筮。道武定中原,擢為著作郎, 再遷尚書吏部郎。彥海明解制度,多識故事,與尚書崔宏參定朝儀、律令、音樂, 及軍國文記、詔策多是彥海所為。賜爵下博子。道武詔彥海撰國記十余卷,唯次年 月,起居行事而已,未有體例。彥海謹于朝事,未嘗忤旨。其從父弟暉時為尚書郎, 兇俠好奇,與定陵侯和跋厚。跋有罪誅,其子弟奔長安?;蚋鏁煂⑺统鲋墒堑?武疑知情,遂賜彥海死。既而悔之。時人咸愍惜焉。
子穎襲爵,稍遷中書侍郎。太武詔太常卿崔浩集諸文學(xué)撰述國書,穎與浩弟覽 等俱參著作事。太武幸漠南,高車莫弗庫若干率騎數(shù)萬余,驅(qū)鹿百余萬詣行所。詔 穎為文,銘于漠南,以記功德。兼散騎常侍,使宋。進爵為侯。卒,謚曰文恭。子 怡襲爵,位荊州刺史,賜爵南陽公。卒。
子侍,孝文賜名述,位齊州刺史。初改置百官,始重公府元佐,以述為太傅元 丕長史。座于司空長史。謚曰貞。
論曰:昭成、道武之時,云雷方始,至于經(jīng)邦緯俗,文武兼資。燕鳳博識多聞, 首膺禮命。許謙才術(shù)俱美,驅(qū)馳艱虞。不然,何以成帝業(yè)也。崔宏家世雋偉,仍屬 權(quán)輿,總機任重,守正成務(wù),禮從清廟,固其宜也。浩才藝通博,究覽天文,政事 籌策,時莫之二。此其所以自比于子房焉。屬明元為政之秋,太武經(jīng)營之日,言聽 計從,寧廓區(qū)夏,遇既深矣,勤亦茂哉。謀雖蓋世,威未震主,末途邂逅,遂不自 全。豈鳥盡弓藏,人惡其上,將器盈必概,陰害貽禍,何斯人而遭斯酷乎?至若張 袞才策,不免其戾,彥海貞白,禍非其罪,亦足痛云。洪讓世著循吏,家風(fēng)良可貴 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