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一種思維的延展和再創造,讓我們以讀書的視角去關注生活和社會,同時培養出批判性思維和獨立見解的能力。接下來,我為大家準備了幾篇精彩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
擺脫束縛,獲得自由,似乎歷來是人們的本能之一,在現代卻成了人們的本能之一。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從人的心理、社會因素和人性結構三者相互影響的總體探討了自由對現代人的意義,以及現代人因極度自由而產生的無能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類從自然,從母體中分離出來,在獲得自我意識、個人化、自我發展的同時,卻又陷入了一種“日益的孤獨”,產生一種無權力和焦慮的感覺。這種無權力和焦慮的感覺,使得人們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說明的是,我不會從社會歷史的角度對自由方面作出相關分析,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僅以對看完本書后的所思所想作為文章的主要內容)。什么是自由?隨著時代的越是發展,它的概念越是讓人感到模棱兩可,它表面上是行為與意識自己做主不受約束與控制的狀態,而實質卻如弗洛姆所說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傾向,建立起其個人對自然的部分統治,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質?!蔽医z毫不會懷疑這句話的準確性與合理性,因為在現代的自由確實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來自內在權威的束縛,這種權威來自倫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來自個人本身的無能為力感與孤獨感。
由于自由的感受其實是一種界定,因此如果越少對于自由界定或者越是強調一種低限度的自由,那么對于自由的滿足感反而會不斷地增加,而相反一個社會對于自由愈是不滿足那么反而說明這個社會的自由程度更加高,正是因為這一社會的高度自由屬性使得社會本身能夠產生對于自由的不斷界定,由這不斷地界定和多種思想對于自由不等界定,使得這個社會的自由標準被不斷推翻。而這個推翻的過程的作用正是另外一種對于自由的宣講。而這種不斷地自由宣講將不斷地影響自由的狀況。我上述所言的其實是由埃里克所提供的事實資料中獲得的結論,真正埃里克所做的工作其實是將中世紀基督教社會狀況下,人們對于自由的高度滿足的狀況以及其成因。同樣的還包括在納粹時期,人們對于自由滿足感的無視或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其實也是一種對于自由滿足的表現。
我個人認為因為孤獨,而使自由背后承擔著責任。某時世界上有了人類,他們起先與自然融為一體,他們不知道自己和自然的區別,也就感到自身是完滿的。而后來他們與自然分離了,他們意識到自我的存在,他們開始對未知充滿恐懼。就如一個嬰兒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感到恐懼的,只有當他長大,脫離了父母,自己擁有了所有的選擇權,發現自己要承擔如此之多,他們才會恐懼。人恐懼了,追根朔原是因為人有了自由,據弗羅姆說,自由和孤獨感成正比。在我看來,人害怕的東西不是自由本身,而是自由背后的責任。因為后來人們發現了一切東西都必須自己承受,沒有他者可以介入,甚至死亡也必須自己承擔。于是問題棘手了。有少部分人選擇痛苦的捍衛自己的自由。而大部分人選擇的是,消滅個體,進入集體。
弗洛姆討論了“逃避自由”這一心理機制。面對個人的孤獨和無權力感,個人有兩種方法:即上文的逃避自由和自我實現。第一種“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是放棄個人的獨立自由,尋求新的束縛,來代替其已失去的原始約束。這種心理機制最顯明的表現是企圖服從與支配他人。這種“逃避自由”的方式是極權主義的主要心理根源。在我看來,每個人都企圖服從與支配他人。所以,不要說“我們深受極權之害”,而應該說“我們就是極權主義者”。
當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都從內心擺脫了極權主義,那么這個社會還會是極權主義嗎?當每一個個體真誠地面對自己,真誠地懺悔,真誠地面對鄰居,真誠地去愛,這個社會還會是孤寂的沙漠嗎?第二種“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是“破壞性”,摧毀外在的東西,以消除無權力的感覺。這種破壞性,往往用愛、責任、良知、愛國主義等字眼來掩飾。第三種“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是“舍己的自動適應”,也就是大多數人在當代社會中所用的方法:“個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襲了文化模式所給予他的那種人格。因此他就和所有其他的人一樣,并且變得就和他人所期望的一樣。這樣,‘我’和世界之間的矛盾就消失了,然后,對孤立與無權力的恐懼感也消失了?!闭\如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看到的,傳媒上推銷一種“個性”,于是大眾就紛紛追求這種“個性”,卻不知道這種“從眾心”本身就是沒有個性的表現。
最后一章,弗洛姆提出他的“夢想”:在一個自由民主,人道主義的國家里,社會應該尊重人性的發展,鼓勵個人的自發感覺,鼓勵創造性的思考,而個體應當自我認識,擺脫自由與束縛的惡性循環,尋找一種積極自由的狀態,發揮自己的個性,自發活動(所謂自發活動包含愛和創造性的工作),實現自我,體驗到“生命只有一個意義,那就是自發自動地生活”。阿倫特在公共領域的“行動”,應當可以看作一種“實現自我”的方式。
在本文的最后,弗洛姆寫道:“唯有當民主不退卻,而采取攻勢,并進一步了解以前為自由而奮斗的人,其心目中所抱的民主目標是什么的時候,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民主才能戰勝所有各種獨裁集權制度。唯有當民主能灌輸給人們一種最強烈的,對生命與真理及自由的信心,深信自由是積極而自發地實現個人自我,唯有這樣,民主才能戰勝種種虛無主義的勢力?!?/p>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從人的心理、社會因素和人性結構三者相互影響的總體探討了自由對現代人的意義,以及現代人因極度自由而產生的無能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類從自然,從母體中分離出來,在獲得自我意識、個人化、自我發展的同時,卻又陷入了一種“日益的孤獨”,產生一種無權力和焦慮的感覺。這種無權力和焦慮的感覺,使得人們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說明的是,我不會從社會歷史的角度對自由方面作出相關分析,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僅以對看完本書后的所思所想作為文章的主要內容)。
什么是自由?隨著時代的越是發展,它的概念越是讓人感到模棱兩可,它表面上是行為與意識自己做主不受約束與控制的狀態,而實質卻如弗洛姆所說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傾向,建立起其個人對自然的部分統治,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質?!蔽医z毫不會懷疑這句話的準確性與合理性,因為在現代自由確實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來自內在權威的束縛,這種權威來自倫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來自個人本身的無能為力感與孤獨感。
他談到,自由的帷幕拉開歐洲黑暗時代的中世紀,那時人沒有競爭,不感到孤獨和孤立,有安全感和相屬之感,卻唯獨沒有自由,人們卻為此抗爭,文藝復興和中世紀宗教改革接踵而來,其結果可想而知。表面上,人們的抗爭勝利了,但是他們勝利的果實變成了牢籠再次把他們束縛了,而這次的束縛比以前也更加牢固。其原因在于,歐洲資本主義的興起與發展使個人無法正常適應而與發展,個人面對冷酷無情的經濟競爭變得力不從心。因此,一個個無能為力的個人產生了并把他們束縛在了無能為力感與孤獨感的狀態。有人會問,自由為何會產生在歐洲,我想我前面已經提到是資本的主義的發展開拓了自由的道路,而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源于資本的積累,資本的積累在歐洲始于掠奪。
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通向自由的道路被開拓成了一條康莊大道,到了現代,自由似乎發展到了巔峰。在這極度自由的空間與時間里,人們時刻注意并充分發揮著自己的個性,更積極進取,更有責任心,更加享受自由這肥碩的果實,然而,大部分人對這份果實是無福消受的,我所說的的大部分人所指向的是逃避自由的人,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關系和越來越冷漠人際關系無法正常適應,他喪失了自己的個性,變得跟大部分人毫無差別,乃致用放大鏡也無法找出他與他們的不同點,甚至,他被同化并消失在了人群里。接下來我將引入弗洛姆所提到的“逃避自由”心理機制,即逃避自由和自我實現。
是他的,到頭來他將發現一切都不是他的而一切也都是他的,更可悲的是這一切是可悲還是可幸他卻不能判斷,如同我們一樣。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從人的心理、社會因素和人性結構三者相互影響的總體探討了自由對現代人的意義,以及現代人因極度自由而產生的無能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類從自然,從母體中分離出來,在獲得自我意識、個人化、自我發展的同時,卻又陷入了一種“日益的孤獨”,產生一種無權力和焦慮的感覺。這種無權力和焦慮的感覺,使得人們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說明的是,我不會從社會歷史的角度對自由方面作出相關分析,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僅以對看完本書后的所思所想作為文章的主要內容)。
什么是自由?隨著時代的越是發展,它的概念越是讓人感到模棱兩可,它表面上是行為與意識自己做主不受約束與控制的狀態,而實質卻如弗洛姆所說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傾向,建立起其個人對自然的部分統治,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質?!蔽医z毫不會懷疑這句話的準確性與合理性,因為在現代自由確實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來自內在權威的束縛,這種權威來自倫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來自個人本身的無能為力感與孤獨感。
他談到,自由的帷幕拉開歐洲黑暗時代的中世紀,那時人沒有競爭,不感到孤獨和孤立,有安全感和相屬之感,卻唯獨沒有自由,人們卻為此抗爭,文藝復興和中世紀宗教改革接踵而來,其結果可想而知。表面上,人們的抗爭勝利了,但是他們勝利的果實變成了牢籠再次把他們束縛了,而這次的束縛比以前也更加牢固。其原因在于,歐洲資本主義的興起與發展使個人無法正常適應而與發展,個人面對冷酷無情的經濟競爭變得力不從心。因此,一個個無能為力的個人產生了并把他們束縛在了無能為力感與孤獨感的狀態。有人會問,自由為何會產生在歐洲,我想我前面已經提到是資本的主義的發展開拓了自由的道路,而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源于資本的積累,資本的積累在歐洲始于掠奪。
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通向自由的道路被開拓成了一條康莊大道,到了現代,自由似乎發展到了巔峰。在這極度自由的空間與時間里,人們時刻注意并充分發揮著自己的個性,更積極進取,更有責任心,更加享受自由這肥碩的果實,然而,大部分人對這份果實是無福消受的,我所說的的大部分人所指向的是逃避自由的人,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關系和越來越冷漠人際關系無法正常適應,他喪失了自己的個性,變得跟大部分人毫無差別,乃致用放大鏡也無法找出他與他們的不同點,甚至,他被同化并消失在了人群里。接下來我將引入弗洛姆所提到的“逃避自由”心理機制,即逃避自由和自我實現。
《逃避自由》這本書是費羅姆的著作之一,起初看書的名字的時候,我感到很疑惑,對自由的渴望想必是人人都有的,從古至今人們為爭取自己自由的權力付出了諸多努力,為什么要“逃避自由”呢?看了此書以后,我發現原來自由與孤獨之間是有著不可分割的一些關聯的。
書中有句話是這樣的“自由雖然給他帶來了獨立與理性,但也使他孤立,并讓他感到焦慮與無能無力”,對于這句話,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我們每個人作為社會的一個個體,難免會被束縛,因為我們需要一個規律來進行社會活動,但是當給予我們極度的自由的時候,人本身所具有的依賴感臣服感便會有所減弱,雖然獨立是好的,但是難免會因為無法與社會相容而感到一種“孤獨”與“不安全感”。
所以,人所具有的依賴感是我們有時候逃避自由的原因,也許我們在認為自己沒有自由的時候,加倍的渴望自由,但是書中則提出自由會不會成為沉重的`負擔,使人無法承受,因為人還有一種天生的臣服愿望。這不禁讓我想到了子女對于父母要求的自由,正如書中也有提到胎兒與母親之間的聯結與割裂。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一個不斷獨立的過程,在年幼時我們有父母的庇佑,那時候自由這個概念尚未在意識中出現,而在青少年時期自我意識開始逐漸形成的時候,我們又不斷的想要脫離開父母,想要過一種自己所謂的自由,而在完全脫離開父母的時候,我們又渴望他們的管束,希望聽見他們的叮囑,甚至希望他們對我們再次進行管教,因為我們心中對此有中天然的臣服與依賴。
我們害怕自由以后的孤獨感,所以不斷的想要與周遭鏈接在一起,有時候自由與孤獨原來是可以很貼近的?!皞€體化進程日益加劇的一方面為自我力量的增長,而它的另一方面則就是孤獨日益加深”,自我力量的增長就我的理解看來,是對自由的爭取和漸變獨立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孤獨日益加深則是不可避免的。人在宏觀看來雖然與這個社會有所聯結,但在微觀看來,他就是一個獨立的人,自由與孤獨也都需要自己去一一品嘗,爭取一種自己所謂的自由的同時也意味著在品嘗一種孤獨。
在未讀此書前,從沒有把自由與孤獨做一個聯系,甚至覺得自由是極度美好的,但是從此書中我看到,原來自由與孤獨是貼近的,逃避自由的人實質上就是在逃避孤獨,因為作為一個社會中的人,都會有一種天然的依賴感和臣服感。
書中說的自發性我很贊同,就比如,某一天,你突然發現動一下手指,你會發現手指為什么會動,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告訴自己,是因為大腦里的神經沖動以及感受器效應器等等生物因素,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拋卻這些因素,從直觀角度上觀察過,“手指為什么會動?”會不會有另一種因素在其中,是神在指引我動嗎?當然世界上有沒有神這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
我好奇死后的世界是怎樣的?人死了精神還會存在嗎?精神可以獨立于物質嗎?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黑塞的《山口》寫道:“世界已變得更加美麗。我獨自一人,并且不因為孤單而苦惱。我別無其他愿望。我準備讓太陽把我煮熟。我渴望成熟。我準備去死,準備再生。世界已變得更加美麗?!?/p>
生于斯,長于斯,雖然有人會好奇外面的世界,但是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固定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周圍都是熟人,不用擔心生計,。
然后資本主義出現了,出現資本家雇傭勞動階級進行生產,這時候勞動人民就會想他從事的勞動不僅僅是神的旨意,他可以通過更多的勞動獲得更多金錢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說資本家和勞動人民都開始為自己的利益考慮,中古教會時期的人生產不僅僅是為了賺錢,同時也是一種興趣。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逃避自由》讀后感(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擺脫束縛,獲得自由,似乎歷來是人們的本能之一,在現代卻成了人們的本能之一。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從人的心理、社會因素和人性結構三者相互影響的總體探討了自由對現代人的意義,以及現代人因極度自由而產生的無能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類從自然,從母體中分離出來,在獲得自我意識、個人化、自我發展的同時,卻又陷入了一種“日益的孤獨”,產生一種無權力和焦慮的感覺。這種無權力和焦慮的感覺,使得人們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說明的是,我不會從社會歷史的角度對自由方面作出相關分析,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僅以對看完本書后的所思所想作為文章的主要內容)。什么是自由?隨著時代的越是發展,它的概念越是讓人感到模棱兩可,它表面上是行為與意識自己做主不受約束與控制的狀態,而實質卻如弗洛姆所說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傾向,建立起其個人對自然的部分統治,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質?!蔽医z毫不會懷疑這句話的準確性與合理性,因為在現代的自由確實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來自內在權威的束縛,這種權威來自倫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來自個人本身的無能為力感與孤獨感。
由于自由的感受其實是一種界定,因此如果越少對于自由界定或者越是強調一種低限度的自由,那么對于自由的滿足感反而會不斷地增加,而相反一個社會對于自由愈是不滿足那么反而說明這個社會的自由程度更加高,正是因為這一社會的高度自由屬性使得社會本身能夠產生對于自由的不斷界定,由這不斷地界定和多種思想對于自由不等界定,使得這個社會的自由標準被不斷推翻。而這個推翻的過程的作用正是另外一種對于自由的宣講。而這種不斷地自由宣講將不斷地影響自由的狀況。我上述所言的其實是由埃里克所提供的事實資料中獲得的結論,真正埃里克所做的工作其實是將中世紀基督教社會狀況下,人們對于自由的高度滿足的狀況以及其成因。同樣的還包括在納粹時期,人們對于自由滿足感的無視或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其實也是一種對于自由滿足的表現。
我個人認為因為孤獨,而使自由背后承擔著責任。某時世界上有了人類,他們起先與自然融為一體,他們不知道自己和自然的區別,也就感到自身是完滿的。而后來他們與自然分離了,他們意識到自我的存在,他們開始對未知充滿恐懼。就如一個嬰兒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感到恐懼的,只有當他長大,脫離了父母,自己擁有了所有的選擇權,發現自己要承擔如此之多,他們才會恐懼。人恐懼了,追根朔原是因為人有了自由,據弗羅姆說,自由和孤獨感成正比。在我看來,人害怕的東西不是自由本身,而是自由背后的責任。因為后來人們發現了一切東西都必須自己承受,沒有他者可以介入,甚至死亡也必須自己承擔。于是問題棘手了。有少部分人選擇痛苦的捍衛自己的自由。而大部分人選擇的是,消滅個體,進入集體。
弗洛姆討論了“逃避自由”這一心理機制。面對個人的孤獨和無權力感,個人有兩種方法:即上文的逃避自由和自我實現。第一種“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是放棄個人的獨立自由,尋求新的束縛,來代替其已失去的原始約束。這種心理機制最顯明的表現是企圖服從與支配他人。這種“逃避自由”的方式是極權主義的主要心理根源。在我看來,每個人都企圖服從與支配他人。所以,不要說“我們深受極權之害”,而應該說“我們就是極權主義者”。
當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都從內心擺脫了極權主義,那么這個社會還會是極權主義嗎?當每一個個體真誠地面對自己,真誠地懺悔,真誠地面對鄰居,真誠地去愛,這個社會還會是孤寂的沙漠嗎?第二種“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是“破壞性”,摧毀外在的東西,以消除無權力的感覺。這種破壞性,往往用愛、責任、良知、愛國主義等字眼來掩飾。第三種“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是“舍己的自動適應”,也就是大多數人在當代社會中所用的方法:“個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襲了文化模式所給予他的那種人格。因此他就和所有其他的人一樣,并且變得就和他人所期望的一樣。這樣,‘我’和世界之間的矛盾就消失了,然后,對孤立與無權力的恐懼感也消失了?!闭\如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看到的,傳媒上推銷一種“個性”,于是大眾就紛紛追求這種“個性”,卻不知道這種“從眾心”本身就是沒有個性的表現。
最后一章,弗洛姆提出他的“夢想”:在一個自由民主,人道主義的國家里,社會應該尊重人性的發展,鼓勵個人的自發感覺,鼓勵創造性的思考,而個體應當自我認識,擺脫自由與束縛的惡性循環,尋找一種積極自由的狀態,發揮自己的個性,自發活動(所謂自發活動包含愛和創造性的工作),實現自我,體驗到“生命只有一個意義,那就是自發自動地生活”。阿倫特在公共領域的“行動”,應當可以看作一種“實現自我”的方式。
在本文的最后,弗洛姆寫道:“唯有當民主不退卻,而采取攻勢,并進一步了解以前為自由而奮斗的人,其心目中所抱的民主目標是什么的時候,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民主才能戰勝所有各種獨裁集權制度。唯有當民主能灌輸給人們一種最強烈的,對生命與真理及自由的信心,深信自由是積極而自發地實現個人自我,唯有這樣,民主才能戰勝種種虛無主義的勢力?!?/p>
首先強調一下這本《逃避自由》還是有點“重口味”的——無論是由于“逃避自由”而產生的“受虐”或“他虐”行為,以及納粹問題中的“屈服”與“極權”,都是人性中軟弱、陰暗的一面。建議不喜歡讀重口味話題、喜歡內容陽光向上的讀者就不要看這本書了。博主讀這本書主要是因為自己在哲學、心理、政治這些領域比較文盲,而且常常覺得,我們要看到人性黑暗的一面才能走向光明。
弗洛姆的這本《逃避自由》(escapefromfreedom)被稱為是政治心理學的奠基,其中很多理論幾十年過去了仍然適用。書中觀點清晰,思路連貫,心理分析部分邏輯順暢,參考文獻列舉嚴格,語言深入淺出;雖然論據不是很充分,但是理論線索的'逐漸深入是最厲害的地方。我讀的是英文版,可能沒有了中西方語言翻譯過程中產生的差異,所以讀起來也很酣暢淋漓。但是文中難免存在觀點重復討論的情況,并且心理學“干貨”比較多,有些章節可以“速讀”。
王小波曾經在他的書里提過,西方的文章觀點論述非??陀^、有理有據,而非直接劈頭蓋臉的批評,弗洛姆也確實是對王小波產生不小的影響的人物之一。
逃避自由的原因:自由會產生孤獨與焦慮。
弗洛姆闡述了西方中世紀時期與現代社會最大的區別在于中世紀時期并沒有自由這個概念,因為在那段時期“個人”這個概念本身就不存在——每個人在社會秩序中很嚴格地執行自己的角色,生活的意義就在于這個結構規整的“整體”。人們想從一個階級轉變成另一個階級幾乎是不可能,甚至物理上就沒法實現,因為從一個城市移動到另一個城市都很難做到。中世紀的個人生活、經濟生活、社會生活全部都要循規蹈矩。雖然當時人們不擁有現代概念里的“自由”,但是他們也沒有隔絕和孤獨,因此,人們沒有空間或需求去對任何事情進行懷疑。中世紀的社會秩序就是自然秩序,這給了人們安全感和歸屬感。
中世紀晚期,社會結構和人的個性開始發生改變。之前的規整和統一被資產、個體化經濟的萌芽、和競爭的出現而被削弱。西方的每個社會階層都產生了“個體化”的現象,從而影響人類活動的各個方面,包括審美、服裝、藝術、哲學、理學。
中世紀社會結構的逐漸瓦解的結果就是現代概念中“個體化“的出現——人類具備了更豐富的精神活動,開始對“自己”有了認知。這也就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始了。其間產生了活躍的經濟模式,從而給了人們自由的感受和個體化的理解,但是由于失去了遵循“自然法則”的經濟模式,人們也失去了中世紀時期社會結構提供的安全感和歸屬感——他們更加自由了,但是也更加孤獨。
弗洛姆分析,這種自由給人們帶來能力的提高,但同時也導致了隔絕和懷疑,而隔絕和懷疑會產生焦慮。人們眼中的世界因為沒有邊界而顯得危機重重,人們因為不再生活于一個封閉世界里的固定位置而迷失了人生的意義,并且開始被權利和資本震嚇,自己與他人之間存在競爭,因此也變得敵對和疏遠。所以人獲得了自由,但也開始受到外界威脅。文藝復興結束后,人們因為沒有資產家的財富和權力而失去了與宇宙的統一感,從而開始被個體的渺小和無助而包圍——天堂不再,煢煢孑立,于世獨存。新出現的自由注定產生了嚴重的危機感,無力感,懷疑感,孤獨感,和焦慮感。
人類逃離自由的模式:極權主義。
弗洛姆認為,自由讓人類感受到了渺小和無力,所以人們會愿意放棄自己的獨立而產生極端的服從或極端的統治,從而來填補這種渺小和無力;這種現象與心理學上的“受虐”和“他虐”相關,只是每個人程度不同,嚴重者會產生神經癥狀。
受虐行為通常來源于個體在宇宙面前感受到的低微、無力、渺小。弗洛姆的分析表示,雖然受虐者會有意識地認識到這種感受的負面影響并愿意去克服,但在無意識中,他們內心的驅動只能使得他們更加感受低微與渺小,從而產生輕視自己的現象,而失去掌控外界的能力。這時候受虐者普遍會出現對外界權力、他人、組織、或自然的明顯依賴,從而失去對自己的主張,開始對外界的命令產生服從,逐漸失去自我。
同樣,他虐行為則與受虐行為相反——他虐者看起來強大、有控制欲,似乎不會對他們控制的對象產生依賴,然而弗洛姆認為他虐者實際正需要被虐的人或事物,事實上,他虐者的力量正根植于這種掌控中,他們產生的依賴甚至是無意識的。
弗洛姆闡述,“受虐”和“他虐”傾向都是為了幫助個體逃避無法承受的孤單感和無力感,這在心理實驗和經驗觀察中都可找到根據?!白杂伞睂κ芘罢吆退罢邅碚f是一個負面的詞匯,也即他們要獨自面對陌生、敵對的外界。這讓我想起美劇《實習醫生格雷》中的一集,一個被綁架了十年的小女孩終于逃了出來,在獲得自由后竟然會想念曾經綁架與折磨她的人——這就是人在突然面臨自由后產生了孤獨的表現。
弗洛姆引用了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的描述:“再也沒有人比他有更強大的需求去向他人徹底投降,并繳械出不幸的自己生來就具有的自由”。
弗洛姆的總結。
弗洛姆認為,極權主義意識形態的作用可以與神經癥的作用相比較。這種癥狀來源于無法承受的心理疾病,同時提供了一種方式來讓病人有繼續生活的可能。但是這不是快樂與個人成長的方案。極權主義并沒有解決神經疾病的根本問題。人類不斷變化的本質注定意味著人類會在可能的情況下追求更大的滿足。個體的孤獨和無力、對實現個人潛力的追求、現代工業生產力逐漸提高的客觀事實,也是不斷變化的因素,這也構成了對自由與快樂的追求的不斷增長。而人類對自由的訴求不是形而上學的抽象力量,也不能用自然法則做解釋;它是個性化與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書中,很充分地談到了自由對于人類的意義何在,以及人類的社會性的價值。
我們人類是社會性的群體,也正因為是我們人類創造的社會,我們是不可能脫離人類的社會,所以我們逃避自由。我們現代人會抱怨我們的生活是多么的艱辛和苦悶,在多重的束縛下我們會不自覺地向往自由,因為人們往往會渴望那些自己缺少的東西,然而,永恒的自由是絕對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作為一個自由的個人,就是意味著割開與社會,與個人的聯系,即如同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那么自由的代價,便是承受著孤獨,懷疑與不安。我們逃避自由,是逃離一個人與寂靜黑暗中的不安感,我們不愿意與社會分離,社會能給我們帶來所謂的安全感,當然也會產生某種問題。
如書中所說,“現代人在幻覺下生活,他自以為他了解他所想要的東西,而實際上他所想要的是他人所希望他要的東西”,人們活在社會的維系的生活中,不可避免且時時刻刻地受到他人的影響或影響著周遭別人的思想或者說是價值觀,人們漸漸活得不像原來的自我,逐漸偽裝成別人期望中理想的自我,人們逐漸麻木,去追求著一些原來的自己沒想要追求的東西,我們可以仔細思考一下,倘若一個人竭盡全力和使用大量時間去獲得一個自己不想要的東西,我想那個人也不會感到多么滿足的充實感和幸福感,我們要知道,一個人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被時代社會的潮流趨勢所左右并且不脫節于這個社會,這的確是從古至今從甚至將來的時代難題。所以,在逃避自由的同時,我們應該明白,一個人能夠,并且應該讓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夠接納不安全的現實。人要學會面對不安,倘若只是一味地逃避自由,縮身于社會這個群體中,完全把自己交給社會,那只不過是社會的寄生蟲,自己無法完全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因此要有思想地逃避自由。
“為了克服孤獨與無能為力感,個人便產生了放棄個性的沖動,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里。然而這些沖動與由此而生的新紐帶,及自我增長進程中切斷的始發紐帶并不是一回事。正如兒童永遠無法在肉體上返回母親的子宮里,同樣,個體化進程在物質上也是不能重復的?!?,書中的這句話也就是說,我們享受著社會給予我們所謂自我滿足的安全感,但是這種權威與我們人類之間的沖突是不可能做到完全調和的,那么代價便是放棄力量和自我完整,但是,臣服的結果卻是物極必反的,在潛意識中這反倒是加劇了我們的不安感,同時又會使我們產生一些消極的情緒。
作為地球上的一種生物,我們會有所有生物都有的一些生理需求,但是,人類之所以特殊,不同于一般的生物,是因為人類有七情六欲,人們有愛恨,探求權力,渴望臣服及沉溺于或恐懼感官享樂的性格差異的沖動。這都是我們人類的社會產生了這一切,換而言之,這些東西就是社會進程的產物。社會具有壓抑功能,也有創造功能,人們的恐慌,焦慮,緊張的情緒都是社會的一種文化的產物。實際上,我們人類自身就是靠自己不斷奮斗努力創造的最偉大的成就,于是我們人類的社會史就是生生不息的。
人誕生的時候并沒有別的動物具有相當高的本能行為機制,生來就是依靠父母與社會的幫助才養成后期的特定的行為模式,人忍耐因缺少本能機制所引發的所有危險和恐懼,但恰恰人是因為這種無助才能做到發展社會文化,我們人類盡管缺乏本能調節模式的弱點,但我們通過后天的學習模式來使我們自我得到進化,通過自發性的愛和創造性的工作來使自己和世界聯合起來,或者通過那些會破壞他的自由和他個人自身的完整性與世界的聯結方式,創造出人類獨有的社會文化,以此獲得人想要的安全感。
“逃避自由并不能使人們復得已失去的安全感,而僅能幫助他忘記自己是獨立的個體。他犧牲了他個人自我的完整性,所得到的不過是不堪一擊的安全感?!闭\然,人們不想要變得孤獨失落恐慌,于是便聚集起來,組成社會,但社會不是你為了逃避自由的安居地,換種說法,不是逃離你內心的消極的場所,盡管在這社會之中,我們似乎變得不再是一個人了,然而,這代表的僅僅是我們脫離原來的個體,那么這個棲居于社會中的你是完整的本我嗎?很顯然,我們為了所謂的安全感而放棄了我們自我的完整性,我們或許失去了太多,就像兒童長大會失去了原玉般的純真,我們人類逃避自由的代價是在昂貴?;蛟S人是不具備自由的社會屬性的,在發展的路途中卻停滯不前,也可以說自由已經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它被拋于整個大時代的后方,于是人們也迫于無奈將它丟棄,將更好的生存與發展作為他們丟棄的正當理由,可悲的是人們連同自我完整性也隨之放棄,這之中包括了意志、思想甚至是欲望,如果連這些都已經丟掉的話,他就只是一臺冰冷的規則機器,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包括自己的所得所有都是別人所共同期望的,卻不是他的,結果最后他將發現一切都不屬于他的而一切也都屬于他,更可悲的是這一切是悲難還是幸運他卻不能判斷,實在可憐。
所以,人類啊,不要忘記我們究竟在逃避什么,不要忘記自己該守護的東西啊,總有一天我們會因為自我的愚蠢洱海了自己。
這本書是弗洛姆基于對30—40年代納粹極權主義在全世界泛濫的反思而寫的,他尖銳指出納粹極權主義在社會引起狂熱追捧的心理機制——即逃避自由的機制。如果作者僅僅是分析納粹主義的話,這本書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力,在我看來,不會長久和深遠。很顯然,作者在動筆之前肯定也考慮到這樣的一個問題,所以在整個內容的安排和結構的設計中,專門講納粹主義的只安排了一個章節,雖然每一章節都會涉及這一話題,作者試圖想要呈現給讀者的是一個說理與邏輯推理過程,或者說通過分析社會中群體/個體的心理機制來進一步剖析納粹主義。
這本書用七個章節試圖闡明四個問題,即“自由是如何產生以及產生的影響”“三種逃避自由的機制”“納粹極權主義產生的心理原因”“民主社會中逃避自由的現象”。
一、自由是如何產生以及產生的影響。
伴隨著文藝復興、大航海冒險、宗教改革、工業革命,個人的重要性逐漸凸顯,也越來越自由。而且當時資本主義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個人自由的發展。
但是吊詭的是,個人自由的增加并沒有給人帶來更多的歸屬感和安全感,相反,人們會選擇逃避這種自由。
第一種是權威主義,是對外在權利的依賴與臣服,具體表現為施虐與受虐,并假借愛的名義。
第二種是破壞欲,就是除掉所有與之相比是個人顯得弱小的對象。在納粹極權主義時代,新中產階級表現最為突出。
第三種是機械趨同,即從眾、隨大流,個人自主思想與批判性思維的喪失。
三、納粹主義產生的心理原因。
區分了當時存在的心理基礎,一種是無產階級和自由資產階級的聽之任之心理,還有一種是新中產階級如何將社會地位的自卑轉移到民族自卑。
民主社會以一種更加隱形的方式存在,這種社會很容易識別,任何一個壓抑人、否定的人的社會都存在逃避自由的現象。
所以,應該怎么辦?
作者主張發揮人的自發性,重視人的自由意志與人格(理性+情感)的發展,而這種自發性的獲得可以通過勞動創造。
教育呢?教育在發揮著什么樣的作用?
作者對教育持批判的態度(好像法蘭克福學派都不怎么看好教育)。首先批判了教育扼殺了人的自發性,這種自發性最原始的表現是孩提時代自由表達厭惡、敵視與喜歡;作者進一步批判了教育不鼓勵原創性思維,灌輸式的教育,以及過分推崇知識的教育方法更加助長了逃避自由的發生。
讀完這本書,對于我自己來說,沒有很強的個人沖擊感。
“不是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逃避自由》這本書是費羅姆的著作之一,起初看書的名字的時候,我感到很疑惑,對自由的渴望想必是人人都有的,從古至今人們為爭取自己自由的權力付出了諸多努力,為什么要“逃避自由”呢?看了此書以后,我發現原來自由與孤獨之間是有著不可分割的一些關聯的。
書中有句話是這樣的“自由雖然給他帶來了獨立與理性,但也使他孤立,并讓他感到焦慮與無能無力”,對于這句話,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我們每個人作為社會的一個個體,難免會被束縛,因為我們需要一個規律來進行社會活動,但是當給予我們極度的自由的時候,人本身所具有的依賴感臣服感便會有所減弱,雖然獨立是好的,但是難免會因為無法與社會相容而感到一種“孤獨”與“不安全感”。所以,人所具有的依賴感是我們有時候逃避自由的原因,也許我們在認為自己沒有自由的時候,加倍的渴望自由,但是書中則提出自由會不會成為沉重的負擔,使人無法承受,因為人還有一種天生的臣服愿望。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子女對于父母要求的自由,正如書中也有提到胎兒與母親之間的聯結與割裂。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一個不斷獨立的過程,在年幼時我們有父母的庇佑,那時候自由這個概念尚未在意識中出現,而在青少年時期自我意識開始逐漸形成的時候,我們又不斷的想要脫離開父母,想要過一種自己所謂的自由,而在完全脫離開父母的時候,我們又渴望他們的管束,希望聽見他們的叮囑,甚至希望他們對我們再次進行管教,因為我們心中對此有中天然的臣服與依賴。我們害怕自由以后的孤獨感,所以不斷的想要與周遭鏈接在一起,有時候自由與孤獨原來是可以很貼近的。
“個體化進程日益加劇的一方面為自我力量的增長,而它的另一方面則就是孤獨日益加深”,自我力量的增長就我的理解看來,是對自由的爭取和漸變獨立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孤獨日益加深則是不可避免的。人在宏觀看來雖然與這個社會有所聯結,但在微觀看來,他就是一個獨立的人,自由與孤獨也都需要自己去一一品嘗,爭取一種自己所謂的自由的同時也意味著在品嘗一種孤獨。
在未讀此書前,從沒有把自由與孤獨做一個聯系,甚至覺得自由是極度美好的,但是從此書中我看到,原來自由與孤獨是貼近的,逃避自由的人實質上就是在逃避孤獨,因為作為一個社會中的人,都會有一種天然的依賴感和臣服感。
摘要弗洛姆是20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逃避自由》就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同馬克思的異化理論相結合,深入剖析了獲得自由后的現代人生存的尷尬境狀,揭示了引發這種現象的深刻的社會及心理原因。他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入手,對于人的生存的內在矛盾性及現代人不斷爭取、獲得自由后,卻又不斷發生異化、逃離自由的心理機制進行了深層的解析與批判。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奠定發展健全人格、健全社會的基礎的自由觀。
關鍵詞逃避自由;現代自由;自由觀。
一.引言。
埃里?!じチ_姆1900年出生于德國法蘭克福。曾在法蘭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和社會研究所工作,并成為法蘭克福學派的重要代表。弗羅姆是精神分析學家,又是哲學家,是當代西方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權威,影響廣大而深遠。繼弗洛伊德的“無意識”,榮格的“集體無意識”之后,弗羅姆提出的“社會無意識”,成為了無意識理論發展史上樹立的第三個里程碑。他融合當代西方哲學、社會學、人類學、史學和宗教等多種學科的思想成果,來探索人性和靈魂的奧秘,在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中可謂獨樹一幟。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他認為人是各自所在的產物,在現代工業化社會,人變得越來越自我疏離,這種孤立感導致人們潛意識下渴望與他人結合、聯系。他以深入淺出、平易近人的文筆,創造了大量學術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響最大的有《愛的藝術》、《逃避自由》、《健全的社會》、《精神分析的危機》等。
《逃避自由》這本書是德國弗羅姆于1941年出版。作者在書中從人的心理、社會因素和人性結構三者相互影響的總體探討了自由對現代人的意義。本書主要是從歐洲歷史著眼。人在文藝復興以前的社會中主要是指中世紀!缺乏自由,但卻處在穩定的社會結構中。社會雖然嚴格的規定了每個人的社會身分和地位,不許越雷池半步,但同時也給余個人以保障和安全感,使人不用為自己的前途、命運擔心。
書中作者是這樣認為的,人類在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體系中實現個性。
化,社會歷史條件及其環境決定了人的性格結構和特點。一方面,由于人的個性化日益加強,獲得越來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則由于人仃這間的關系日益殘酷和敵對,在心理二感到更多的孤獨和不安,人們由于忍受不了這種隨自由而來的孤獨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試圖通過各種方式來挑僻該種社會的自由。作者指出,對孤獨的克制,對世界的憎恨和使個性喪失者堤消極的逃避方式結果是失去個人的自我。他認為最好的逃避方式是自發的愛和工作,從而使個性得以完善的發展。弗羅姆的人性論觀點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自由的虛假,而他提出人人相愛和沉溺于工作的方式以拯救人性的自由在,也只能是一種烏托邦的幻想。
二.弗洛姆關于自由的概念。
1.消極自由積極自由。
弗洛姆區分了消極自由積極自由。前者指從諸如由其他人或機構加在個人身上的社會習俗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這就是在薩特的存在主義中被典型體現的一種自由,而且在歷史上是常常被捍衛的,但是在弗洛姆看來,這個自由本身帶有毀滅力量除非有一個創造性因素與之相伴,“自由往”是運用自由自發地將完整的個性運用到創造性活動當中。他指出,這必然指向一種真正與他人的連結,超乎常規社會互動中的表面聯結?!?..在自發的自我實現中,人重新把自己和世界聯結...”在從令人窒息的權威/價值體系獲得解放的過程中,弗洛姆說,我們常常會感到空虛和焦慮(他將此比作從嬰兒到兒童的成長歷程),這些感受不會消失除非我們使用我們的“自由往”并發展出新的形式取代舊的秩序。但是,常見的實踐“自由往”或者真實性的替代方式,是對一個取代舊的秩序的獨裁系統臣服,這個系統有著別樣的外在表現但卻對個人有著相同的功效:用開出如何思考如何行動的處方來驅除不確定性。他將此歸為歷史的辨證過程,原有的境況是命題,從中解放是反命題。達到合題只能是用什么取代了原來的秩序并提供人們新的安全感。弗洛姆沒有提到新的系統是否有必要是進步的。
把它的消極作用最小化。這些包括以下:1.獨裁:弗洛姆將獨裁者的個性描繪成包含了施虐和受虐因素的。這個獨裁者希望通過竟標給這個世界一種秩序來贏得對他人的控制,他也希望將控制交給某些更高的力量,這個力量可能會偽裝成一個人或者是一個抽象的想法。2.破壞:雖然這看起來有點象施虐,弗洛姆指出,施虐者希望能贏得對某物的控制,而破壞個性希望摧毀他不能控制的某物。3.服從:當人們潛意識將他們的社會里的常規信念和思想內化成他們自身的經驗時,就是這個過程。這樣就使他們避免真正的自由思考,因為會產生焦慮。
3.20世紀的自由。
弗洛姆分析了納粹意識形態的特點并且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德國的心理體系已經轉變為對依靠新秩序來重樹國家自豪感的渴望,并且表現為了納粹主義。弗洛姆翻譯的《我的奮斗》也體現了希特勒有獨裁主義的性格特點,這種性格不僅促使他想以更高權威(即天然的統治者民族這一觀念)的名義來統治德國,還讓他看到了那些沒有安全感的、需要一些自豪與肯定的工人階級的美好前景。弗洛姆暗示,當一個國家正在經歷著消極自由時,很可能就會屈服于獨裁主義政權,但他卻明確提出了迄今為止文化演變的結果是不能被抹殺的,并且納粹主義并沒有給世界建立真正的統一。最后,弗洛姆調查研究了民主與自由。他提倡現代民主與工業化國家,但他仍然強調了如果僅有這些社會提供的外部自由而沒有同等的心理自由是不完善的。弗洛姆表明雖然我們已經不再受顯而易見的獨裁主義的影響,但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行為仍然受著所謂的“常識、專家意見、廣告”這些因素的制約。一個人真正的自由就是完全不受約束地自我表達和自主地開展行動,并且要對個人真實的情感進行真實的反應。他的存在論中明確地表達了這樣的觀點“生命的意義就在于活的過程”。但弗洛姆的反對者們懷疑到,如果真像弗洛姆宣稱的保持真實的人性就是在與那些和我們共享一個世界的人保持真正的聯系的話,我們的世界將是一團糟。
4.現代自由。
獲得了自由的現代人,是否就真的“自由”了?在弗洛姆看來,現代人的自由實質上已成為一個悖論,真正的自由在人類歷史上從未實現過。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基礎上,現代人擺脫了宗教、神權的桎梏,他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他們依靠自主性,即獨立的思想、行動而生存,他們發揮著自我的力量,自由的生活。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競爭的日趨激烈,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愈來愈大,彼此之間的冷漠、疏遠及每個個體獨立于“他者”而存在的孤立狀態,使獲得了自由的現代人產生了極大的失落、孤獨與無安全感。這時的他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一種困惑與焦慮。而這種焦慮實則是人類與自然的“臍帶”斷裂后,人類的歸屬感缺失造成的精神狀態。自由與孤獨從來就是個體化進程中不可避免的雙重結果,“與自由相伴隨的孤獨、焦慮、不安,以及沉重的責任,會使人產生對原始安全感的懷念和對自由的恐懼,于是‘人類產生了要放棄個人獨立的沖動,想要把自己完全隱沒在外界中,藉以克服孤獨及無權利的感覺’(弗洛姆《逃避自由》)”
這種放棄自由的心理沖動,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會積淀形成一種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這種逃避的方式大體會有兩種:一種是屈從于被領導,屈服于外在的權威。另一種則是舍己的自動適應,自覺地喪失自我人格,強求與外在的一致。前者,個人希望去與自己不相干的人或事結合起來,以便得到他自身所缺少的力量。其中最明顯的企圖是服從與支配他人。這種服從與支配的關系,從心里方面看,會極端的表現為施虐與受虐的關系;在政治上,則會表現為一種極權主義的特征,而法西斯主義的產生,則是極具這種心理機制的源蒴的。弗洛姆精辟地分析了這類現象產生的心理基礎,其中他獨具慧眼地看到了,無論服從與支配,都是欲借他者來增強自己的安全感,以實現自我缺失的力量。他還獨到地剖析了施虐與受虐的心理基礎,指出他們兩個看似對立的存在,實則是相互依存的。它們的存在并不是以消滅它的目的物為目的的,而是主動與被動地共生,一旦一方被毀滅,則另一方反而會產生失去的痛苦感。逃避自由的另一種方式,即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個人完全承襲了文化模式所給予的,抑或說是潛在規則中的“標準人格”,因此他就會和周圍其他人一樣,個體完全消隱在群體之中。這樣,個人與世界的差異及矛盾消失了,孤立與無權力的恐懼感也隨之消失。個人放棄了他獨具的個性,便不再感到孤獨與焦慮,成為了民主制度下符合“他者”所希望的“無名大眾”。這就是現代人的自由的悖論:人類經過千辛萬苦追覓到了自由,但在現代社會中,個人化的生活,孤立化的生存即與外界的融合的關系的斷裂,使人們失去了安全感,自由卻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擔,于是人們又紛紛放棄自由,逃避自由。
三.實現真正自由的方法。
對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如果我們賴以生存發展的生產資料都無法占有,我們有何資格說我們可以在他人主導社會資源的情況下,用愛和工作得到自由?因此,這種愛,決定不了什么,相反,主觀色彩極重的愛,被鐵的現實所決定強調愛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改造所用,顯然將人的心理領域的解決辦法擴大到了現實領域,因而顯得蒼白無力馬克思認為,到了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時,那就是世界的共產主義社會恐怕馬克思所設想的共產主義政治民主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是人的全面發展實現的最好的條件,也是實現自由的最好的方式。
參考文獻:
[1]e.弗洛姆.逃避自由[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87.[2]e.弗洛姆.愛的藝術[m].孫依依,譯.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86.[3]e.弗洛姆.自為的人弗洛姆文集[m].馮川,譯.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4]任麗杰.沖破現代自由的尷尬:《逃避自由》淺論[j].理論觀察.2007.[5]劉強,韋娟娟.論現代人的生存困惑——析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弗洛姆的“逃避自由”
[j].學術探索,2006.
自由,乃吾心向往之,而不能久得。逛卓越網時偶然看得《論自由》一書,介紹說此書主要解決個人與社會控制的關系問題,遂買下并決意靜心讀之。然至今,只讀了引論,有一點淺想,記之成陋文,望通讀后看到此文不會成笑話。
穆勒云,“雖有民主,而操縱力之國民,與權力所加之國民,實非同物?!贝嗽捘酸槍λ^的民主國家而言。理論上的民主乃掌權者與被治者是一體的,因此國家的好惡就是人民的好惡,然而,實際中的掌權者與被管者不可能是一體,“人民的好惡”并不是整個國家的好惡,只是其中多數人的好惡,況且多數人的好惡也不是最多數人的好惡,或者實際上所謂的“多數人”只是少數人,這樣的政治體制就容易造成人民與人民之間相互劫持。
穆勒感嘆道:“太白之豪暴,且無異于專制之一人?!逼鋵?,如斯統治較專制更殘暴。因為專制是讓人民明白地看到它的武斷專權,而這樣的統治是在暗地里施加百姓于“暴力”,表面卻打著民主的旗幟。拿蘇聯的無產階級專政來說,最后就流為了斯大林式的少數人專制:政治上控制從中央到地方的一切權力,人民卻沒有監督黨和政府的權力;經濟上它可以“衛星上天”,卻不能滿足公民基本生活需求;思想文化上進行高度壟斷,書報檢查制度剝奪了公民的言論自由和創作自由,作家經常遭意識形態恫嚇。
據索爾尼仁琴在《古拉格群島》中引用俄國刑法專家的統計,沙皇1876——1905年的30年間共處死486人,被斯大林在1930——1953年所謂23年中處以極刑的人是沙皇的一千多倍。此種“專制”無人民自由的國家,表面上是無產階級專政,實則是將國囚禁起來,里面的潰爛終會蔓延至表面的浮華。因而為國治理者,應當為民之權益謀事,萬不可將自己當做人民代表,卻把為自己謀權當成是在為人民謀權。
自由之初義乃不為外物所拘牽,無勝義也無劣義。有個性的人大多事上不為外物所牽,正如穆勒所說,個性就是個人具有獨立意志,根據自己的經驗、知識、性格與利益對外界事物作出判斷,而不是根據他人、社會、傳統和習俗作出判斷。社會上總有一部分人活得自由個性,他們特立獨行、不怕孤立、敢說老實話、敢向社會大多數的專制權威挑戰,他們比其他人更不能適應社會準備下的模子。自由個性之人是理想主義者,是孩子也是老者,是推動社會不斷完善的先驅力量,這樣的力量要影響他人,必得將思想觀點形成輿論,要形成輿論就得有發言權。但是社會暴虐的目的就是要摧折人的個性以維護自己的統治,其首先禁絕的即言論自由。
《禮記》中說“情欲信,詞欲巧”,便是要提醒人們說話時態度要堅定,但是說話的方式則要非??蜌?、非常婉轉,自由個性之人當這樣才能讓當權者聽得進去。
穆勒在《論自由》一書中說,言論自由為一切自由的根本。同時,又認為我們認為“真理”的,我們認為“是”的,我們認為“最好”的,不一定就是那樣的。正因為人類不是“不可能錯誤的”,因此需要容忍異己才能實現自由。比如,岳飛抗金之時自然認為自己是正義的,然而對于金人而言岳飛是滅國者是自己的敵人,金人認為自己才是正義的。那么,到底誰才是對的、是正義的?我們無從判斷。社會中也常常有人認為自己的正確的,因此帶著“正義的火氣”殘酷地摧毀了另一個可能是正確的思想或事物,這樣也摧毀了別人的自由。
大學剛畢業時婷婷來到義烏上班,天真爛漫的她長得乖巧甜美,不過來自農村的她非常質樸和純潔,雖然身邊的追求者很多,但她從未戀愛過,都是理智地保持距離。
在朋友的介紹下她認識了亮子,經過了解后她覺得亮子的性格和她很像,于是就接受了亮子的追求。
兩人在一起兩年后,開始準備見家長談婚論嫁了,這時婷婷才知道一向節約儉樸的亮子竟然是個富二代,他為了不讓婷婷有壓力,一直都租房住,放棄了父親安排的工作在一家小公司做個文職,也沒有接受父親在經濟上的幫助。
這下婷婷傻眼了,一直以來她對富二代都有偏見,身邊那些非富即貴的追求者一概拒絕,她一直以為亮子和她一樣是個普通的打工仔,為人踏實上進,身上一點看不出富二代的驕氣。
他們的戀情毫不意外的遭到了亮子父母的反對,即便亮子苦苦挽留婷婷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分手。
婷婷在面對追求者時總有一種“富二代勿近”的氣場??戳恕读晳T逃避:你在害怕什么》這本書后才知道這是她內心對自己家境的一種回避,她在害怕自己的家境配不上對方從而失去愛情。這也是長相甜美工作優秀的她卻遲遲不敢進入愛情的原因。
《習慣逃避:你在害怕什么》的作者——李國翠,是一名從業18年的資深心理咨詢師,她在認識行為治療、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療方面非常有經驗,這本書是回避型人格的自救手冊。
書中《當愛情來臨時,你在害怕什么》分析了有愛情障礙的一類人,這類人總是不能和心儀的人建立親密關系,往往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另外的人結婚。
還有一類是經常陷入多角戀的感情模式里,這也是在逃避真正的親密關系的行為。還有些女孩子看上去特別清高、孤傲,一副不食人間煙火、遺世獨立的樣子,其實她們需要的也是別人隔著一段距離來愛她們。
上面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無法近距離地袒露真實的自我。她們體內有兩個自我,一個是真實的、虛弱的自我,另一個是虛假的、強硬的自我。外界激活的都是她們虛假的自我。
這些異性對她們的迷戀,一方面滿足了她們的虛榮心,另一方面又讓她們產生深深的恐懼感,因為她們在潛意識里總是提醒自己,自己根本不是這樣的人,于是,她們和你談戀愛總是隔著一段距離,而不是與你建立真正的親密關系。
最深處的原因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在面對愛情時除了感受到欣喜還容易產生恐懼情緒,這種恐懼會讓她們啟動自己的防御機制,依靠假我來保護自己。而容易陷入多角戀情的女孩深挖她的情感會發現這是她們童年時期對母親那種又愛又恨的復雜情感的重現。
如果你的愛人總是以傷害你的方式來表達她的愛,那么她就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幫助她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她提供安全感,在她表現出各種看起來不可理喻的行為時依然選擇愛她,就是對她內心最好的修復。
婷婷其實內心非常愛亮子,她雖然主動提出分手,但她內心是希望亮子挽留她的,但是由于她一次次地提分手,一次次地傷害亮子,辜負他的深情,最終亮子以為她真的不愛他了,最后亮子選擇放手。
后來亮子很快就和父母安排的對象結婚了,但是婷婷還是孑然一身,她心里放不下亮子,偷偷地跑回去給他送匿名禮物,每天進他的社交平臺看照片。最后婷婷過了30歲才匆匆忙忙找了一個不那么愛的人結婚,不過她過得并不幸福,總是拿老公和亮子對比,所以經??蠢瞎豁樠蹱幊?。
當愛情來臨你首先要接納真正的自己,才能與別人建立親密的關系。。
除了愛情《習慣逃避:你在害怕什么》這本書還有對社交恐懼的分析,作者通過現象看本質,讓你從源頭了解自己行為背后潛藏的心理問題,然后治愈自己。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為一個AI語言模型,我沒有自己的情感與體驗,也沒有逃避自由這種行為。然而,我可以根據文獻及使用者經驗,盡可能地為你切實呈現這個話題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分析。
逃避自由,又叫做緊張性自由,是在個人面對生活的共同難題時,普遍地出現的一種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都會采取避免面對自由選擇的方式來應對不確定性和壓力,從而產生種種不良后果。例如,一個人放棄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而選擇了穩定而壓抑的工作,或者步入一段不幸的戀愛關系中,也是一種逃避自由的表現。這種避免自由選擇的行為,實則是為了減輕個人的心理負擔,因此必然含有一定的風險。
第二段:逃避自由的原因是什么?
在面對自由選擇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感到強烈的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因此就會采取逃避的決策來降低自己的心理壓力。具體地說,造成逃避自由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的文化價值觀念導致個人對于選擇性變得難以承受。
2.對未知事物的不適應和恐懼。
3.缺乏自信,并且認為自己無法面對選擇將導致的錯誤和責任。
4.對社會的反饋信心不足,怕被人批判和冷落。
第三段:逃避自由為什么會給我們帶來不良后果?
雖然逃避自由會使人感到更加穩定,安全和自在,可是它畢竟是種“逃避”,是擺脫現實,逃避自己的選擇和責任。這種行為帶來的后果是:
1.生活質量下降,個人價值變得模糊、不清晰。
2.沒有能力實現自己的目標和愿望,無法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
3.面對難題時,缺乏應對能力,并無法適應現實中的變化。
為了徹底擺脫逃避自由的陰影,我們需要采取一些行動:
1.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和興趣愛好,找到自己的內在動力,積極面對挑戰。
2.發揚自己的實踐精神,積極探索世界,勇敢地做出決定和選擇。
3.建立內在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4.面對未知與不確定性,保持開放心態,不斷尋求認知和思想上的提升。
第五段:總結和展望。
逃避自由必然會給我們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但如果能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且采取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和選擇,我們就會發現,通過模糊、壓抑的人生生活不再有必要。相反,當我們主動地進行自我管理,開闊自己的思維,面對挑戰時,會產生貫穿人生的意義和幸福感。我們應該珍惜并享受自由,尋找屬于自己的一片空間,打破束縛自己的枷鎖,讓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實多彩。
剛拿到這本書看到書名時,腦子里突然間蹦出來2016年的日本電視劇《逃避雖然可恥,但很有用》,我很喜歡這部劇,劇中的森山實粟和津琦是一對“合約夫妻”,因為兩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而產生了感情,女主角森山實粟勇敢且可愛,但男主角津琦確實一個自卑、沒信心的it男,他花錢請來實粟做“合約夫妻”假結婚就為了讓自己的生活“圓滿”,而不用因為年齡大了還沒妻子被鄰居嘲笑。
可他沒有想到,浪漫可愛的實粟會走進他的心理,但他因為自卑卻選擇了逃避,逃避實粟的感情、逃避擁有實粟的美好生活。在實粟跟他表白卻還在說“逃避雖然可恥,但很有用”。
看到這里時,真替漂亮可愛的實粟難過,同時也覺得男主真的懦弱在面對自己其實也很喜歡的實粟時,卻無法做到勇敢表白或是接受實粟。其實生活中真的有這樣習慣逃避的人?!柑颖堋惯@個次,說來很輕巧,卻也會讓人失去很多。
李國翠在《習慣逃避》中就教人們如何去避開“習慣逃避”,獲得一種新的人生轉變,打開一個新的世界進程。全書從“別做那只逃避的鴕鳥”、“走出自我設限的牢籠”、“最好的關系,是親近地保持距離”、“向內看的人,才是清醒的”4個大章節展開對于生活中常見的“習慣逃避”狀況進行詳解和改進方法。
我記得亦舒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把任何一種生活方式視作逃避手法,必然失望。讀書、結婚、移民、退休……均不例外。生活是這般無可奈何,非得抖擻精神來逐日鄭重應付不可,沒有的其他法子了?!?/p>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難時,會因為害怕而選擇逃避:
同事的咄咄逼人時,總覺得自己逃避一下也許就沒關系了,可總有人把你后退的空檔做為了逼近的步伐,你還在安慰自己“退一步海闊天空”。
在挫折中,你總是逃避,總也不會勇敢起來“又當又立”,你就是那只遇到危險只會將腦袋買在砂石中間的鴕鳥,腦袋安全了,可身體卻在飽受風霜。
人總會在心里去思考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當你覺得自己好像一無所成時,也許你真的就一無所成??衫顕湓凇读晳T逃避·你在害怕什么》書里寫到,人都有無限潛能,最大區別在于,你是選擇困住自己,還是愿意給自己機會去接受挑戰。
當你受到傷害時,會筑起高墻,免得再被傷害一次,但是你不能在心的周圍筑起一座內在的墻。如果你愛自己原來的樣子,愛自己內在或者外在天生的美,人們就會被你吸引,然后也看見你的美。
人生不設限,是一切開始的前提。無所畏懼,勇敢地去跨越新的高度,人生才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成功。因為你不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問題+問題,就再也無法去解開了。走出自己所建筑的牢籠,是你最應該做的事。
亞里士多德也說過“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碑斈銓ⅰ傲晳T逃避”改變成為習慣面對時,你就可以是一個優秀的人。
一個優秀的人,他應該是敢直言面對問題,面對現實,面對困難挫折的,他應該是敢于拼搏、足夠勇敢的。逃避只是一種害怕,害怕自己不行、害怕尷尬、害怕沒能力、害怕失敗,但失敗本就是成功之母,一再逃避只會讓自己畏畏縮縮,成為一只鴕鳥。生活中逃避完全沒用,也只有上進才能活出熱氣騰騰的美好來,最后送上村上春樹一句話:我或許敗北,或許迷失自己,至少我有值得等待,值得追求的東西。
當你遇到值得追求的東西,請你一定勇敢去追求,而不是選擇逃避。生活已經萬般無奈,當請勇敢加油哦。
什么是自由?很多人可能并不理解,它表面上是一種無統治、無束縛的狀態,而本質上應是自我的真實存在。自由,是一個人能夠真正意識到自我的獨立存在,能夠表達真正屬于自己的思想。人從母體脫落出生后,雖然已成為一個物質上的獨立個體,但他并沒有獲得真正的自由,他尚且沒有擺脫對“始發紐帶”的依賴,他還必須在成長的過程中隨著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逐步獲得“自由”。而這種自由并非和某些生理特征一樣隨著個體的發育自然出現,它要求個體在充分認識自我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的基礎上不斷發展自我。然而,很多人沒有完成這一點。這并非因為他們沒有為爭奪自由而努力,而是因為他們誤解了自由,最終使得他們害怕那種獲得“自由”后的孤獨、隔離。他們竭力逃避,并形成幾種固定的機制?!皺嗤髁x”便是很好的例子。在一部分人力求臣服權威的同時,還有一部分人渴求權力,他們蔑視無權者,希望通過通知他們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當然,這部分人也要臣服于一定的權威,他們心中的權威往往是更高層的統治者或者直接是上帝、神靈或道德。希特勒之邦的行為恰恰印證了這一點。為了充分理解“自由”的涵義,我們還可以將其追溯至古老的神話。據傳說,遠久以前,并不存在人、鬼、神的區別,他們都幸福地、無差異地生活在伊甸園當中。后來,亞當、夏娃和撒旦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于是他們偷吃了伊甸園中的圣果。雖然他們被“打入”人間和地域,但是我們可以認為這就是追求自由的開始,自由就是自我意識的覺醒。
從社會和人群開始存在起,經過了多種社會制度的更替和宗教形式的改革。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從未放棄對自由、民主的向往與追求,他們渴望擺脫現存統治權力的束縛與壓迫。而當他們真正取得某種意義上的革命的勝利時,獲得權力角度的自由時,他們卻又感到孤獨和孤立,這種感覺嚇壞了他們,足以使他們焦慮與回避。為了從新獲得一種安全感和依賴感,他們被迫臣服于新的權威。就是這樣,隨著社會的輪替,人們不斷重復著他們“追求自由”與“逃避自由”的奮斗。
人類從自然中分離出來,在獲得自我意識、個人化、自我發展的同時,卻又陷入了一種“日益的孤獨”,產生一種無權力和焦慮的感覺。這種無權力和焦慮的感覺,使得人們逃避自由。為了克服這種孤獨與焦慮,弗洛姆認為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服從”,即放棄個人的獨立性,服從于某種權威。這一種方法我們不妨稱之為“逃避自由”。還有另一種方法是在不否定個人的情況下,創造性地與人類及自然自動自發地建立關系,去愛、去創造性地工作。這種方法我們不妨稱之為“自我實現”。弗洛姆認為,“服從”的方法會導致如下的困境:“服從的結果與當初想要服從的目的正好相反:服從增加了兒童的不安全感。同時,產生了敵意與反抗,而這種反抗是更令人驚嚇的,因為反抗的對象正是兒童所依賴的人?!痹谀撤N程度上,“服從”的方法是一種惡性循環。因此,弗洛姆推崇的是第二種方法。
以這個觀點出發,弗洛姆對中世紀進行了重新認識。在我們普通人的心目中,中世紀是黑暗的代名詞。然而弗洛姆看到問題的另一面,中世紀雖然缺少個人自由,但那時的人沒有競爭,不感到孤獨和孤立,有安全感和相屬之感。文藝復興高呼人的解放,但解放的只是貴族和上層知識分子。而對于廣大群眾,失去的是安全和保障,得到的是不安全和孤獨的自由。他們的真實感覺是:“天堂永遠地失去了,個人孤獨地面對著這個世界――像一個陌生人投入一個無邊際而危險的世界?!备ヂ迥凡灰陨蠈又R分子而自居,而把自己代入為普通群眾,這種“關注平民”的視角正是我想也正是他的反思所在。
來說,就是用工作來麻痹自己。對于新教教義,弗洛姆令人吃驚地說道:“新教教義摧毀了人對上帝之無條件慈悲的信心;它教人輕視和不信任自己與他人;它使人成為工具,而不是目的?!备ヂ迥愤€批評了路德對人自尊和價值的貶低,以及加爾文對兩種人(得救的人和永受譴責的人)的劃分。新教,在弗洛姆看來,更多的是帶有貶義特征。韋伯和弗洛姆都認為新教對資本主義的倫理有貢獻,但弗洛姆認為這種資本主義存在很大局限性。
弗洛姆在肯定了資本主義對于增加人類自由的巨大貢獻的同時,他也指出,資本主義同時也使個人在社會中感到孤獨,無意義和無權力。在此意義上,他區分了兩種自由,他說:“我們不僅要保留和增加傳統以來即有的自由,同時也要設法獲得新的自由。這種新的自由要能使我們充分地認清我們自身,從而對自己、對人生都能具有充分信心?!备ヂ迥酚终f道:“判斷自由之實現的唯一標準是,個人是否主動而積極地參預決定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事務”。這兩種自由概念的區分與伯林的“消極自由”和“積極自由”之分是不相同的。柏林的自由側重個人形式上的權利,弗洛姆的自由側重實質上的自由狀態。舉個例子,一個年青人在disco舞廳里嘣迪放縱,在權利意義上可以說是自由的,但在精神意義上是不自由的。
縛,來代替其已失去的原始約束。這種心理機制最顯明的表現是企圖服從與支配他人,心理基礎是“虐待狂與被虐待狂”。這種“逃避自由”的方式是極權主義的主要心理根源。在我看來,每個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點“虐待狂與被虐待狂”的特征,每個人都企圖服從與支配他人。所以,不要說“我們深受極權之害”,而應該說“我們就是極權主義者”。當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都從內心擺脫了極權主義,那么這個社會還會是極權主義嗎?當每一個個體真誠地面對自己,真誠地懺悔,真誠地面對鄰居,真誠地去愛,這個社會還會是孤寂的沙漠嗎?第二種“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是“破壞性”,摧毀外在的東西,以消除無權力的感覺。這種破壞性,往往用愛、責任、良知、愛國主義等字眼來掩飾。第三種“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是“舍己的自動適應”,也就是大多數人在當代社會中所用的方法:“個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襲了文化模式所給予他的那種人格。因此他就和所有其他的人一樣,并且變得就和他人所期望的一樣。這樣,‘我’和世界之間的矛盾就消失了,然后,對孤立與無權力的恐懼感也消失了?!闭\如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看到的,傳媒上推銷一種“個性”,于是大眾就紛紛追求這種“個性”,卻不知道這種“從眾心”本身就是沒有個性的表現。
動包含愛和創造性的工作),實現自我,體驗到“生命只有一個意義,那就是自發自動地生活”。阿倫特在公共領域的“行動”,應當可以看作一種“實現自我”的方式。今日,人們倒不是由于貧窮而痛苦,最痛苦的莫過于,他已成為一個大機器中的小齒輪,他的生活是空虛的,失去了它的意義。惟有當我們不退卻,而采取攻勢,并進一步了解以前為自由而奮斗的人,其心目中所抱的目標是什么的時候,我們有對對生命與真理及自由的信心,深信自由是積極而自發地實現個人自我,惟有這樣,我們才能戰勝種種虛無主義的勢力。
自卑、自我認同感低、社交恐懼、對很多事情提不起興趣、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這些都是具有回避型人格者最經常遇到的困擾,它們就像一個個魔咒,時刻環繞在我們的腦海中,不管怎么努力,好像都沒有辦法將它們擺脫掉。
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有回避型人格的一面,只不過有的人嚴重一點,有的人癥狀輕一點,有的人克服了,而有的人深陷其中,且痛苦不堪。他們一邊心安理得地逃避現實,一邊卻焦慮不安地渴望成功。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句話,大概的意思是人生最大的煩惱,就是我們能像豬一樣懶,但卻沒有辦法像豬一樣懶得心安理得。
這就是回避型人格者最大的痛苦!
每個人本質上都渴望變得更好,變得更加成功,但同時每個人又都不希望遇到挫折,不想與痛苦針鋒相對。兩種欲望相爭,且互不相讓,結果就是人會變得越來越焦慮,越來越痛苦。而且一個人的人格中,回避型占比越大,他的焦慮感和痛苦感就會越嚴重!
那怎么樣才能擺脫這種困境呢?我最近在讀的這本《習慣逃避:你在害怕什么》可能會對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有所幫助。
心理學家唐納德梅爾澤曾說過:“一切防御機制,都是我們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p>
人之所以會選擇逃避,就是因為我們面對的事情讓我們感到不舒服了,被冒犯了,我們的身體或心理覺得痛苦了。
但是,逃避并不能解決問題,就像該書的作者所說,逃避只是一顆暫時的止痛片。它雖然能讓我們暫時不需要面對那些我們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的難題,但是它并沒有辦法把問題解決,等”藥效”過后,疼痛依舊會存在,甚至比之間更加讓人痛徹心扉。
所以,回避型人格者想要自救,首先要做的,其實就是把自己習慣回避的應對方式,改成刻意面對。而想要達到這一點,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先弄明白自己的防御機制,弄明白自己當初回避了怎樣的痛苦、麻煩、挑戰。
只有真正弄明白自己在害怕什么,才有可能做到要求自己嘗試去面對那些自己害怕、總是想回避的東西,才有可能消除我們舊有的應對模式,最終讓自己回到可以自由選擇的狀態里。
人類有著本能的自由和責任感,自由賦予我們選擇和決策的權利,但同時也有著承擔后果的責任。然而,面對繁瑣的生活和壓抑的情緒,許多人選擇逃避自由,甘愿放棄自己的選擇權和責任感。本文將探討“逃避自由”這一主題,并分享一些體會和反思。
逃避自由的方式有許多種,例如欲望消費、縱欲、飲酒和嗑藥等。這些行為可以提供暫時的舒適和放松,卻也意味著逃避現實和責任。當我們舉步維艱的時候,逃避似乎成為了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但實際上它并不能帶來真正的解脫,只會讓問題愈加惡化。
逃避自由的行為使我們失去了真正的人生意義,無法充分體驗生活的各種經歷和感受。更重要的是,它會危害健康、導致關系問題、增加壓抑情緒、阻礙個人成長等。實際上,逃避自由是一種致命的精神疾病,只會讓人更加孤獨和脆弱。
面對逃避自由的問題,關鍵在于去正視問題,并尋找對策。我們需要學會接納自己,認可自己的優點,了解自己的價值,親近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以及認識到自己的選擇權和責任感。所以,對于那些想要超越逃避自由的人,他們需要學會嘗試更多的新探索、接納挫折、積累信心和勇氣,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良好的社交關系。
第五段:結論。
逃避自由會使我們失去生命的真正意義,而面對自由和責任則是我們成長的一部分。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我們可以擁有更加自由的心態和更高的生命意義。最后,我們應該拋棄逃避自由的行為,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迎接人生中的挑戰,開拓我們的可能性。
《逃避自由》是一本很不錯的書籍,讀過之后感觸頗深。
人們都期望獲得某種認同,認同前提是與之同化,大部分人更傾向于接受同類,排斥異類,這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非我族類,雖遠必誅不謀而合。要想在群體中獲得認可,就要盡量與周圍人保持一致。這種意義上的“偽裝”可能由于個體本身個性如此,也有可能是壓抑了自己的個性來尋求別人給的安全感,某種程度上說,孤獨感來源于自身,而安全感來源于他人。這種外來的力量促使人們改變自己,其實就是拒絕自我的自由。同樣,人們認為與大多數一樣的才是“正?!?一旦某種不同發生,就是異類,人具有的文明性促成了寬容的出現,但在心底是否接受無從得知。他人也就失去了在群體中的安全感。由此推斷,“少數服從多數”這一原則是否是在妨礙自由,多數就一定是對的嗎?這種多數人以其自身壓制另一部分人,使其難以發聲,很顯然不是對自由的維護。西方社會中所倡導的寬容原則,是所謂自由的沃土,可何為寬容,這一概念的存在本身就是不接受與我相異者,然后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高喊你有你的自由,我不計較不追究。當然這對于社會來說是好的,如果連寬容都沒有,生活無法想象。為了讓別人接受自己,就努力與別人一樣,大多數人選擇做多數人,而不愿做服從多數人的少數人。
結合當下的社會現實,網絡上出現一些類似噴子,五毛黨之類,這是網絡輿論的必然。匿名心理讓社會約束力和自我控制力下降,更多的網民會開門見山的發表自己的觀點,產生一些與在現實生活中不同的行為特征,突顯更鮮明的個體性格。簡單來說,在網絡中,個人更傾向于將自己角色的某個特征放大化(如道德、偏激等)進行表達而不用擔心受與現實中同等強度的社會規則和社會道德的實質譴責??赡芤粋€具有自主性和認同、并可以表達自我的主體并不存在。簡單來說,人在社會交往中往往只會顯露出他人格的一部分,這部分為外顯人格,這個人格通常是正面的。但是另一部分人格由于受到社會道德約束歸入內在人格。網絡平臺為內在人格的外顯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通過網絡,人們可以將內心的沖突、暴躁融入某評論事件中加之釋放,而這僅僅需要付出注冊一個id這樣小的成本就可以了。這就是為什么網絡輿論場甚至會成為垃圾場,出現幼稚、中二、不理性的言論。這僅僅是一個例子,還有許多方面我們存在著內外的不一致,以致于個性的模糊,以錯誤的卑劣的方法表達著較為極端的訴求,其實還是無力擺脫外在的束縛。外在權威的擺脫還在于我們所表達的有意義。
兒童被塑造為成熟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壓抑自由的典型,文化與教育善于將一個尚未成熟的個體塑造成為他們想要的那樣。如果說人人生而自由平等,那么也就是人為添加的規定性使后天的個性千差萬別。通過大量的規則說教,甚至是威脅、哄騙、懲罰來壓抑人性中生而就有的成分,無論是善性還是劣性。若社會需要聽話的,屈從的、不反抗的個體,那么施加的壓力也就越大,教育越嚴格,束縛越大。反之,當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需要具有活力的人才,那么兒童則被有意識的引導著成為個性化的個體,當然這是針對公共教育而言的。家庭教育更是塑造個性的'前言陣地,家庭成員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兒童將來初始的世界人生觀。在大家長制盛行的家庭中,兒童可能會成長為唯唯諾諾,老實本分的孩子,在家庭成員個性相對開放,氛圍和諧的家庭中,兒童的個性發展可能更為豐富。所以,這種規定性的加入可能是整個社會的有意識之舉,也可能是小群體的無意識影響,但有意識或無意識都會共同引向同一個結果,那就是壓抑個體天生的自發性,可若是按教育的本意,我們也是出于程度上的好心,希望下一代能以最好的方式得以發展。這種早期的束縛是否構成對個體自由發展的侵害?所以,自由這個概念是適用于每個初生的個體的嗎,它究竟是正對誰而言的,難道只有具有個體行為能力的個體才享有這種權利。連個體享有權利的主體界限都含糊不清的情況下,我們口中常提的自由,連自己都說不清到底是什么東西。
更可怕的是自由意志的虛幻性,它的可怕之處就在于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現代社會中,人們似乎擁有了可以不做什么的自由,似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但真是如此嗎?想想我們自己所做的那些決定吧,學習,工作,賺錢,買房,結婚,生子,究竟是出自內心的真實想法還是僅僅為了過上他人眼中正常的生活?我們拼命工作,戴上面具進行各種表演,為了責任而放棄樂趣和幸福,難道真是為了不愧對自己這一生?我們無可救藥地按照他人的要求對自己的一切作出規劃,被孤獨感,恐懼感和各種直接威脅著我們的自由,生命和舒適的力量所驅使;我們欺騙自己找到了為之拼命奮斗的自我,最后卻發現那只不過是社會的自我。金錢,地位,權力,家庭,民族,偶像支撐起了我們脆弱的生活,依靠這些外在的力量,我們獲得了安全感,當然同時也放棄了自由。但是,這種安全感只是表面上的,一旦支撐它的那些因素不存在了,安全感也隨之消失。我們把自我地位的穩固建立在太多的外在因素上,但這種非內心的自我強大本身就是不穩固的。無法人人掌控的外在崩塌后,我們還能靠什么獲得安全感。
這就是一個殘酷的選擇題:逃避自由,還是忍受孤獨?而很多人還是會選擇前者,也正常,追尋自由的代價太大,倒不如糊涂一世來得安穩。為自己而活這幾個字說得輕巧,真要做到太不容易,所以每個人的選擇還是可以實現的我也都能理解。雖說保持個性困難重重,但只要堅持,還是可以實現的。
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論的前提假設,作為新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弗氏在這個問題上修正綜合了兩者的理論成果。
弗洛伊德接受了傳統的性惡論,認為人具有反社會傾向,人與社會的關系基本上是沖突對立的。社會在滿足人的某些無法消除的生物沖動(drives)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要盡可能地凈化并巧妙地抑制人的這些基本沖動;而且只有當社會有效地壓抑了人的這些自然沖動時,被壓抑的沖動才會變成變成具有文化價值的奮斗動力(strivings)和文化的人文基礎,他用“升華”一詞來表示這種由壓抑而成為文明行為的奇妙轉變。這樣,在弗洛伊德那里,對人的壓抑與社會文明的進步是成正比的,即“壓抑越大,文化程度便越高(患神經癥的危險也就越大)”。(詳見p11-12)。
馬克思認為人與社會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人首先是“有生命的個人”即自然的人;其次是“現實的個人”,即社會的人;再次是“具有二重性的人”即人既是“個人的存在”又是“社會存在物”;同時,馬克思從政治經濟的角度理解人與社會關系,認為人在本質上是所有社會關系的綜合,這里人的社會性與弗洛伊德的人的反社會性理論上有明顯不同的。
弗洛姆的修正與綜合——弗氏認為:“社會進程的基本單位是個人、個人的欲望與恐懼、激情與理性、選擇善惡的傾向。要認識社會進程的動力,就必須認識運作于個人內部的心理進程之動力,正如要認識個人,就必須把他放在塑造他的文化環境里加以考察”。(p5)在這里,弗洛姆明顯表達了兩種含義,前者可以說是弗洛伊德意義上的,后者可以說是馬克思意義上,但這又不是兩者的簡單相加,而是經過了作者的一個有機的揚棄和整合。
(二)人的個體化進程——人是如何自由的?
1.人的個體化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考察。
第一,從人類社會的歷史角度看,弗洛姆認為,人類社會的歷史開始于他在與自然世界的一體化狀態中意識到自己是一個與周圍的自然及人相分離的實體之時。個體化指的是“個人日益從原始紐帶中脫穎而出的過程”,這一過程在現代歷史上從宗教改革至今的幾個世紀達到巔峰。(詳見p20)。
第二,從動植物種類演化角度看,人類歷史的特點也可以說是一個個體化和自由不斷加深的過程。弗洛姆認為:“動物發展程度越低,它對自然的適應能力就越強,它的所有活動便越受本能和反射行為機制的控制,某些昆蟲的社會化組織都完全是本能使然。相反,動物的發展程度越高,它的行為模式的靈活性就越大,出生時的結構調整功能就越不完整,人就是這種發展的頂點。降生伊始,人是所有動物中最無助的。他對自然的適應基本以學習過程為基礎,而不是受本能的決定”。也就是說,“當本能的固定行為的缺乏超過一定限度時,當對自然的適應不再有強制特征時,當行為模式不再受先天的機制限制時,人便開始存在了。換言之,人的存在與自由自始便是密不可分的”。(詳見25)。
2.母親與嬰兒關系、伊甸園故事的象征性意味。
質性的,因為它們是常人發展的一部分;它們意味著缺乏個體性,但同時又賦予個人以安全和導向。它們是聯結母與子、原始共同體成員與其部落及自然或中世紀人與教會及其社會階級的紐帶?!膳咛サ秸嬲娜说南鄬ν蝗晦D變,還有連結母子的臍帶被割斷,標志著嬰兒獨立于母體。(p20-21)。
3.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封建社會的解體與個體化的高潮。
中世紀是“人的覺醒”的時代,這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從宗教的角度看,人的解放和覺醒就顯得更加明顯。與天主教傳統相比,路德和加爾文理論體系的最大特點是,他們剝奪了教會的權威,賦予人在宗教事務中的獨立性,人不用通過教會就可以和上帝建立聯系。這樣一來,個體的信仰及救贖就完全成為“一種個人的主觀體驗,其中負全責的是個人,而絕對不是一個能給予他無法親自得到的東西的權威”。作者認為,這一特點構成了現代社會政治和精神自由進步發展的一個源泉,在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的國家中表現得尤為明顯。(當然,根據自由的辯證特點,新教所帶來的現代自由的另一方面是它帶給個人的孤立與無能為力。這里存而不論)。
53(三)自由的二律背反——自由對人意味著什么以及人為什么逃避自由?
二律背反(antinomies)是18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i.康德提出的一個基本的哲學概念,指雙方各自依據普遍承認的原則建立起來的、公認為正確的兩個命題之間的矛盾沖突(或通俗地說,一個原因同時產生兩個矛盾的結果)。
自由的二律背反指的是自由一方面使人獲得了獨立感和主體意識,另一方面又使人沒有安全感、陷入孤立,并使人產生逃避自由的沖動(這兩個結果是同一原因造成的,且同時為真,但又是互相矛盾的)。關于自由的這一命題是本書的重點,也是弗洛姆反反復復地在多處提到的一點。
(四)逃避機制:權威主義和機械趨同——人是如何逃避自由的?
1.受虐—施虐沖動、權威主義人格與納粹主義的心理學分析。
(1)權威主義的逃避機制。
第一,定義。
第二,受虐沖動與施虐沖動。
第三,受虐紐帶與始發紐帶。
(2)上述逃避機制的一種應用——對納粹主義的分析。
第一,納粹主義——一個政治經濟問題還是一個心理學問題?
第二,納粹主義的社會階級基礎及其性格結構。
第三,納粹意識形態的心理學特征——以希特勒及《我的奮斗》為例。
2.機械趨同、個體的泯滅與現代民主。
(1)機械趨同。
(3)現代民主體制下的個人。
通過與他人的期望趨同,不與眾不同,這些對自己個性的疑問便悄無聲息了,人也獲得了某些安全。然而,代價實在太昂貴了。放棄自發性與個性,其結果是生命受阻。從心理角度講,盡管人仍是個活生生的生物體,但他已成了一個機器人,在情感和心智上已經死亡。雖然還活著.可他的生命卻像沙子一樣從指縫里溜走了。掩藏在現代人滿足與樂觀主義表面之下的是深深的痛苦不幸。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ziwojieshao/2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