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制定教學工作計劃,教師能夠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情況。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編寫教學工作計劃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1認知目標:讓學生認識到父母是自己人生最初的榜樣,教會了自己做事和做人,在生活細節中明白父母行為的教育意義。
2.情感目標:通過活動體驗激發學生情感升華,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感受父母的愛,感恩父母。
3.行為目標:引導學生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懂得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美好品德,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唱歌曲、小組討論、小組比賽、講故事等形式。
2、學生準備:衣服、筆;。
3、每小組至少邀請一名家長參加。
播放音樂、情境導入。
1、師:老師最近看了一個電視節目,特別喜歡,我們來聽聽這個節目的主題曲好嗎?會唱的小朋友可以跟著唱哦。師播放《爸爸去哪兒》mv,學生欣賞或跟唱最新小學六一兒童節主題班會教案最新小學六一兒童節主題班會教案。
初步感知父母教會我做事。
1、師:孩子們,老師也是媽媽,這是我和我的孩子在一起時的照片,你們看我教會孩子做什么呢。出示教孩子吃飯、走路的生活照,學生觀看。
2、師:你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教會你做些什么呢?
3、學生思考并分組交流討論,家長參與,師巡視,參與小組討論。
4、小組代表發言,師評價、鼓勵。
5、過渡:孩子們都說自己學會了做家務事,那你們會不會疊衣服,水平到底怎樣呢?我們來進行疊衣比賽。
6、師講比賽規則,學生做準備,請兩位家長做裁判。
7、學生開始進行比賽活動,其余孩子在座位觀看、助威。
8、師宣布比賽的結果,給予小組獎勵。
10、活動小結:從小,父母教會了你吃飯、走路、穿衣如今,你們更能干了,會掃地、洗碗、整理房間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深入認識父母教會我做人。
1、師:想一想,你的爸爸媽媽除了教會你們做事情,還教會你什么呢?你和父母之間有沒有一件讓你印象特別深刻、感動的事呢?今天,就有幾位同學為大家帶來了自己與父母之間的小故事,我們來聽聽吧。
2、幾個學生依次上臺講故事(背景音樂:寫給海洋),其余學生認真聽。
3、師:剛才幾個孩子的故事特別感染我,下面的孩子也聽得特別認真、專注,老師看出來你們也受到感染了。當然,還有很多孩子有這樣的故事,接下來,請孩子們與你小組的同伴分享你與父母之間的小故事。
4、學生分小組講故事,家長參與,師巡視。
5、再請兩個孩子講故事,進行鼓勵最新小學六一兒童節主題班會教案最新小學六一兒童節主題班會教案。
7、師配樂講《岳母刺字》的故事(背景音樂:精忠報國伴奏)。
8、學生聽后發言說說岳飛的母親教育了孩子什么,師引導理解(愛國)。
10、學生聽后發言說說孟母教育了孟子什么,師引導理解(學習要持之以恒)。
11、師:有時父母對我們的教育不僅是通過語言,還是行動。播放給媽媽洗腳的廣告,學生觀看。
12、師:看了這個視頻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學生發言,師引導學生理解(孝心、愛心、感恩之心)。
13、活動小結:從父母那里,我知道了勤勞與節儉;從父母那里,我學會了寬容與理解;從父母那里,我明白了堅強與自信;從父母那里,我懂得了努力的意義父母身上的良好習慣和美好品質教育了我們,從父母那里,我們學會了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最新小學六一兒童節主題班會教案教學反思。
升華情感、行為指導。
1、師:孩子們,你們想對爸爸媽媽說什么呢?請拿出卡片,把你想對父母說的話寫在卡片上,把你的感恩卡送給你的爸爸媽媽。
2、學生寫卡片(背景音樂:謝謝你)。
3、師采訪幾個孩子想對父母說的話,學生念出來。
4、師:你打算用什么實際行動報答父母呢?
5、學生發言,師引導。
6、全體起立,師播放《弟子規》卡通視頻,學生表演讀。
孩子們,我們今天的班會活動到此結束,老師希望你們能從小事做起,感恩父母,聽從父母的教導,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通過開展“六一”主題慶?;顒?,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節日的氣氛,度過一個快樂的節日;同時也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培養積極向上、主動參與、快樂奉獻的精神。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校園的情感。
xx年5月31日。
本班教室。
我游戲,我快樂。
參加人員:全班學生。
活動程序:
1、主持人導入。
2、游戲:畫鼻子。
3、游戲:搶凳子。
4、游戲:一反常態。
5、游戲:倒著說。
6、寫下自己的六一心愿。
7、發獎品。
8、全班一起分享美食。
1、保證活動場地——教室無安全隱患。
2、照顧到每一個學生。
1、會輪流使用工具與材料制作月餅,活動后能與同伴共同整理環境。
2、體驗與家人或同伴一起制作月餅及分享月餅的快樂,培養良好的禮儀習慣。
核心要素:中秋節共團圓全家人與祝愿。
品月餅香又甜賞明月情無限。
1、錄音機,音樂磁帶《打月餅》、《八月十五月兒圓》。
2、制作月餅的模具、材料。
(一)導入活動:
1、音樂活動,欣賞歌曲《打月餅》和《八月十五月兒圓》。
2、請幼兒品嘗月餅。
(二)關鍵步驟:
1、教師制作月餅,幼兒觀看。
2、請幼兒親手制作月餅。
4、收拾整理用具,聽音樂和幼兒一起玩“材料找家”的游戲。
5、將制作好的月餅送到廚房進行烘烤。
6、為了進一步鞏固輪流等待的禮儀規則,讓幼兒討論:“你在做月餅時,是怎樣和其他小朋友輪流使用工具的呢?”
(三)結束部分:
分享自制的月餅,體驗動手制作月餅的快樂!
1、情景表演:
(1)聽音樂做律動(把做月餅的過程用音樂表現出來)。
(2)請幼兒進行模仿和創新。
2、在美工區出示各種各樣特殊月餅的圖片,引導幼兒自己設計并制作月餅。
3、在角色區域“蛋糕房”可以繼續開展制作月餅的活動。
(1)家長應隨時引導幼兒來幫自己做一些特殊的月餅,拍成照片后帶到幼兒園參加評選活動。
(2)家長可與幼兒一同制作一些特殊的月餅,拍成照片后帶到幼兒園參加評選活動。
引導幼兒吃食物時先敬給長輩品嘗。
1、感受生活甜蜜,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想象能力。
3、認識12個生字和一個部首,會寫6個字。朗讀課文積累優美語句。
識字、寫字。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課時。
1、故事:嫦娥奔月。
2、關于月亮的古詩。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秋節你們看月亮了嗎?誰能說說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的?
2、明明的一家是怎么過的中秋節呢?你們想知道嗎?
3、看看畫面上有誰?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課文,讀準字音、
2、在小組內畫出生字,想想怎么記住它?
三、匯報學習情況。
1、說說你畫了哪些字寶寶?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
四、學習課文。
1、指名讀課文,想想明明一家心情是什么樣的?
2、看看課文有幾句話?
3、指名讀每一句話,相機指導朗讀、
4、月餅像什么?你覺得還像什么?
五、拓展。
你還會背誦有關月亮的詩嗎?請你也試寫一首。不會的字用拼音代替。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抽讀生字卡。
二、指導寫字。
1、觀察每個字所在虛宮格的位置、
2、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
(1)心的筆順、
(2)也的第一筆、
三、學生書寫,教師指導。
四、練習鞏固。
完成課后習題。
一、了解農歷、24節氣。
1、欣賞校本課程-24節氣圖片。
2、了解農歷與公歷區別。
3、了解24節氣由來。
4、讀、背24節氣歌,清楚24節氣名稱。
二、學習冬至習俗、傳說。
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節氣嗎?(冬至)。
1、那冬至的具體時間是哪一天呢?(每年12月22日左右,12月21——23日),今年正好是12月22日這一天。
2、冬至有什么特點呢?誰來給大家介紹?
3、讀“九九歌”。你知道這首九九歌和冬至的關系嗎?(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數九寒天,就是從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
4、還記得冬至那天晚上你們吃的什么嗎?怎么都吃的餃子呀?難道有什么講究嗎?(學生交流,了解冬至吃餃子的故事)。
5、原來還有這樣的習俗和傳說!那你還知道冬至有哪些習俗和傳說嗎?
(1)冬至大如年: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2)冬至吃狗肉。習俗從漢代開始。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狗肉,覺得特別鮮美,贊不絕口。
(3)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4)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6、同學們搜集的習俗和傳說還有很多,下面小組內互相交流一下。注意剛才交流過的就不要重復了。
三、交流冬至諺語。
四、交流冬至詩詞。重點誦讀《邯鄲冬至夜思家》,學生在誦讀中體會詩意,感受詩人情感。
五、總結。
六、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諺語、詩句,并抄寫到農歷游記本上。
2、搜集有關梅花的詩詞、圖片。
3、下一個節氣是小寒,搜集、準備資料。
課后反思:
這節課是一節全新的課,對于學生、對于家長、對于我來說都是如此。由于要對家長開放,所以心里一直有些忐忑:家長能接受這樣的課程嗎?課堂上該以什么為重點學習?學生們的準備能不能達到預期設想?學習效果會怎樣?……眾多問題困擾著我,在上課之前心情一直是緊張的。但最終的展示結果還是很令人欣慰的。孩子們課堂上充滿了興趣,表現的很精彩;家長們反映也很熱烈,覺得這樣的課堂很能鍛煉孩子的能力,拓寬他們的知識面,也讓孩子對詩詞的.背誦更有興趣,都表示會支持我們的校本課程繼續開展下去。盡管課堂上取得了令人高興的效果,但不足之處還是很明顯的:
1、由于是第一次開課,所以對于課堂模式還是不很清楚,整節課下來環節不夠緊湊,重點不是很突出。
2、課堂容量過大。由于是第一節課,要把農歷、24節氣的知識都介紹給孩子,所以課堂內容有些多,導致整個課堂比較急,每個環節都不能深入進行,有些浮于表面。
3、教師對課程內容的了解也有待深入。以后每節課前要做大量準備,這樣才能保證課堂上有的放矢,避免出現不知孩子在講什么的情況。
1、理解并學習古詩,能較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2、通過觀察、交流和討論,感受古詩中寂靜的環境及詩人思念家鄉的情感。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電腦課件。
1、觀看電腦課件,通過觀察、交流和討論,感受并理解古詩。
(1)完整欣賞電腦課件,初步感受畫面。
指導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覺?
(2)第二次欣賞課件,感受古詩中寂靜的環境。
(3)再次欣賞,感受詩人思念家鄉的情感。
2、學習古詩,能較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即把枯燥的古詩,根據其內容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對其故事情節適當地加以夸張,以吸引幼兒。而故事又是幼兒最喜歡聽的,通過聽故事,可以增強幼兒對古詩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背誦,效果要好許多。
1、知道中秋節是傳統的節日,月餅是該節日的特色食品。
2、感受與同伴共同品嘗月餅的快樂。
1、幾種形狀、包裝、口味不同的月餅。
2、幼兒用書。
一、開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過幾天就要過節了,你們知道要過什么節嗎?
(幼兒回答,引出中秋節)。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月餅,引出中秋節的特色食物。
教師:這是什么?我們什么時候吃月餅啊?
教師:我們來看看書上的畫面,你會想到什么呢?中秋節都有哪些習俗呢?(讓幼兒知道中秋節是人自己的節日,過節時全家要團圓,吃團員飯,一起賞月、吃月餅等)。
2、幼兒了解中秋節的傳說及特色食品。
教師:你們知道中秋節有什么傳說嗎?
(教師講述故事)。
教師:那你們都吃過哪些味道的月餅呢?月餅都有哪些形狀的?
(教師介紹一下自己帶來的月餅盒的形狀、顏色及畫面內容)。
教師:你們知道這些月餅盒上畫的是什么意思嗎?
(讓幼兒了解月餅盒上的中秋情節)。
3、月兒品嘗月餅,知道月餅的口味。
(教師分發月餅)。
(幼兒回答)。
三、結束部分。
教師:今天我們了解了中秋節的傳說,還轉動了中秋節的特色食品。最開心的是,我們還品嘗了味道不同的月餅,月餅有很多不同的口味,老師沒有全部帶來,不過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了,小朋友們在家里過節的時候,可以邊賞月邊吃好吃的月餅哦!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17大精神,大力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我校將結合今年的端午節,通過“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在家庭、學校中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
中國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傳統節日教育的內容與途徑是廣泛的,我校的學生以城市子女居多,對過傳統節日的風俗了解不多,針對這一現狀,我們將今年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教育活動從學校和家庭兩個面延伸。通過在學校開展綜合性學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有關傳說、各地的習俗、香囊的制作等;通過在家庭開展親子間長輩帶孩子懸白艾、掛菖蒲、包粽子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真正讓隊員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引導廣大師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進一步增強愛國愛鄉情感,提高科學文明素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2017年5月18日—30日
1、大隊部以“倡議書”的形式,把活動的意義、主題、時間、內容、形式等告知全體隊員和輔導員,讓隊員及其家長明確目標,從而有針對性地設計好端午節的活動。
2、開展端午節校園“六個一”:全班一起誦讀端午民俗詩歌、屈原詩辭和歷代愛國主義詩篇;一次綜合性學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有關傳說、各地的習俗、香囊的制作等;一次以家政課為主的香囊的制作并組織評比;一期主題黑板報;一次主題班隊會;撰寫一篇心得體會。
3、開展端午節家庭“四個一”活動:即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帶孩子一起去買過端午節的材料,開展一次“與媽媽共同包粽子”活動,體驗父母持家的辛勞;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顒拥膱蟮?指導孩子做一份端午節手抄報或電子小報。
4、活動延伸。節日之后,上交心得體會、主題班隊會方案、活動照片,也可邀請家長共同參與,交流活動所獲,從而使節日活動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應。
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活動,讓同學了解端午節的歷史,并且參與端午節,在端午節里參加一些民族傳統活。發揚愛國精神。
端午節、享受快樂、愛國很重要。
端午節前夕四、活動安排。
1、宣傳發動階段:
(1)以主題班會的形式,開展學習古今中外熱愛國家的英雄事跡。
(2)以這次端午節"端午節、享受快樂、愛國很重要"的主題布置班級、班級黑板報、主動組織活動,如,包粽子、知識競賽等等。
(3)向學生和學生家長宣傳愛國精神。
2、活動實施安排:
1)開展班級活動。
(1)讓學生討論,如何做班級活動,可以在班級里開展包粽子比賽或品嘗各種各樣的粽子,來享受一下這些民族風俗。
(2)利用午會課,舉行關于端午節的班會,舉辦"我愛我國,端午節主題班會",以端午節主題班會出一期有意義的黑板報,向同學們說說自己在開展班會后成的.心得,說說在活動中得到的快樂。
(1)收集端午節的來歷資料,宣傳端午的名人名言,關于端午的傳說,值得紀念的人,自己在端午中的心得體會等,出版一期自己的勞動小報。
(2)班級組織一次小報評比活動。
(3)在關于端午的主題里,寫一篇報道。
五、端午活動節安排:
1、倡導同學們主動參加活動,各抒己見。
2、積極開主題班會,做到有意義。
3、出好黑板報和小報。
4、在班級中評選最佳報道集合小報,并給予鼓勵。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20xx端午節的主題班會。
教案。
歡迎借鑒參考。
活動目的:
1、緬懷先人,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活動過程:
一、知識小競賽。
1、端午節是哪一天?(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
2、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
3、端午節的活動項目有哪些?(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二、請學生介紹端午節的由來。
三、大家說說怎包粽子?
親歷感悟:
【教師】:
我認為本次活動主題鮮明,通過知識小競賽、師生討論交流、游戲活動、作品展示,使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與價值。了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既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也符合我校對學生進行“欣賞性德育模式”的培育要求。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習俗??墒?,就在20xx年,韓國已經提前申請了端午節為東南亞文化遺產保護,這可給了我們極大的警示:各類中小學校應該多舉行這樣的主題活動,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習俗,讓它們代代相傳!
【學生】:
這是我第一次學包粽子,覺得特別新鮮,同學們也異常興奮。大家都激動得躍躍欲試,齊齊望著社區的阿姨,就等她這老師發號施令:第一步將粽葉卷成三角形狀,底部要嚴實合縫,不可留出小口??墒俏揖韥砭砣ゾ聿缓?,終于卷到無縫的要求,誰知手一動,好不容易卷好的形狀又散架了,唉,重新來過??纯次业耐閭?,也都在向“無縫粽葉”的最高目標行進,再看看社區的阿姨,卻早已在教如何放糯米了。
包粽子最難過的一關恐怕就是這個“包”字,如何將米包住不漏出來,還要將粽子包成漂亮的立體三角形,這可是一門學問,在場的許多人就是倒在了這一個坎上啊,不少同學直到最后結束還是沒有包出標準的立體三角粽,包啊、包啊、包出的都是被我們班主任戲稱為“三明治”的平面三角粽子。忙碌了半天,盡管到下課我也沒有包出一個真正合格的“三角棕”,但我依然覺得這節課過的特別充實。因為:它讓我更深一步地感受到了屈原熾熱的愛國情懷,也激揚著我的愛國熱情;它也讓我更深切地懂得了做一件事(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事)都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成功的道理,啟示我在學習上更應該踏踏實實、持之以恒,只有這樣才可能有所收獲。
1、讓學生了解感受父母之愛、父母之愛以及博大的社會之愛,體驗愛的圣潔、無私和偉大。
2、讓學生學會理解關心父母、老師,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老師,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活動準備:
1、準備反映感恩的歌曲、圖片、故事、小品、朗誦等等。
2、主持人準備串聯詞。
3、準備有關。
課件。
活動過程:
開場白。
主題音樂:《讓世界充滿愛》(主持人登場)。
盧析:魚兒向大海獻上優美的舞蹈,因為是大海給了他生命。
周佩:鳥兒為大樹送來清麗的歌聲,因為大樹給了它溫暖的家。
盧析:感謝老師,傳授我知識,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周佩:感謝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時候給我力量。
盧析:感謝所有進入我生命中的人。
(兩個人)一起:讓我們共同走進今天的主題班會《懂得感恩》。
[環節之一:感恩父母]。
1、問題搶答。
周佩:自古以來人類就懂得感恩,人類的許多節日就是表達感恩的;。
同學們開始搶答:
(1)母親節在什么時候?——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2)父親節在什么時候?——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3)感恩節原自哪個國家?——源于美國。
(4)你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時候?——(略)。
(5)我國重陽節在什么時候?——陰歷9月初9。
2、小品:《爹》。
3、學生代表講述關于父母之愛的小故事。
周佩:同學們,一聲問候,一杯熱茶,一個微笑,一點進步,都是對父母的愛的一種無聲的表達方式,下面有哪位同學想和我們一起分享發生在他自己身邊愛的故事。
4、家長致辭。
王井:是呀!愛是一縷縷陽光,能滋潤干涸的心田;愛是一絲絲春雨,會萌發無限的坦誠……,只要有愛,枯木能發芽;只要有愛,滄海變桑田……,讓我們來看看家長眼中的愛吧!(家長的。
發言稿。
)
5、感恩父母,我們還需要做得更好。
學生的分析反省略。
盡管我們有這么多的不足,但我們仍會努力,我倡議,讓我們一起來說:爸爸,媽媽,我們愛您!
6.朗誦《感恩父母》。
鄭曉磊:世界上有兩人最值得尊重和感恩,她們便是我們敬愛的父母。下面請欣賞詩朗頌《感恩父母》。
詩歌朗誦。
表演者:曹安琪、徐文欣、王井、盧恒珩。
7、小品:《十三歲的生日禮物》。
王井:父母的家像一杯濃茶,需要我們慢慢品味。
王介寒:是呀!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讓我們沒有憂慮地成長,是所有父母的心愿。
王井:但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接受這種關愛,并且認為是理所當然。
王介寒:我們漸漸忘記了感動,忘了說聲謝謝。
王井:下面請欣賞宋辭等同學為我們帶來的小品。
合:《十三歲的禮物》。
[環節之二:感恩老師]。
1、問題搶答。
曹安琪: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9月10號是什么日子?學生答略。
我們的語文老師幽默風趣,我們的數學老師成熟穩重,我們的英語老師青春靚麗,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哪一位老師,為什么?學生答略。
2、朗誦:《致教師節》。
表演者:林佳文、林鈺。
3、長笛:《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4、互動:學生模仿教師,臺下同學猜。
過程略。
5、采訪老師。
王井:陽光普照,園丁心坎春意曖;雨露滋潤,桃李蓓蕾紅。同學們,其實老師也有許多話想對我們說,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陸老師!過程略。
[環節之三:感恩社會]。
1、說一說:感動中國的人和事。
學生回答:馬背鄉郵員王順友、航空材料專家黃伯云、殘疾人藝術家千手觀音邰麗華、宇航員費俊龍聶海勝、赤腳醫生李春燕、帶妹妹求學20xx年的洪戰輝、為戰友守墓36載的陳健、平民英雄魏青剛、青年歌手叢飛等等。
正是有了許許多多的中國人,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更加和諧,我們要感謝他們。
2、合唱:《感恩的心》(同學一起做手語)。
曹安琪: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哪怕是面對一個微笑,一句關懷,即使是不經意間的,我們也要學會感恩,感激這一切。請欣賞表演唱《感恩的心》。
[結尾]。
1、班主任。
寄語。
懂得感恩,我們要學會珍惜;。
懂得感恩,我們要學會回報;。
懂得感恩,我們要有自己的實際行動。
懂得感恩,老師相信同學們會越做越好。
2、主持人總結。
讓我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吧!(5)班主題班會《懂得感恩》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各中小學、幼兒園: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xx年節假日期的安排,今年“端午節”假期時間為6月20日至22日共3天。為加強“端午節”期間的值班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單位一把手和辦公室主任必須保證24小時開通手機,副職也要保證聯系渠道順暢,以確保及時溝通聯系。
二、各單位要結合安全生產月及夏季消防檢查工作積極開展節前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強節日期間值班工作,做到值班領導、值班人員、值班車輛、通訊工具四落實。值班領導和值班人員必須保證24小時通訊暢通,及時掌握并組織協調處置本單位職責范圍內的各類突發事件。
三、采用多種形式,加強節前及假期的安全教育。各單位節日期間遇有緊急、重大突發事件必須及時報告公共事業局。
四、請各單位填寫《光明新區教育系統20xx年“端午節”假期值班安排表》(見附件)于6月19日中午12:00前報送至教育科安全辦郵箱:。
一、設計背景: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今天我們舉行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讓學生們能夠更了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等,體驗我國傳統的佳節,讓同學們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學習端午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地點:7.3教室。
四、活動時間:20xx年6月。
五、活動前準備:上網查閱資料、收集故事、多媒體課件等。
六、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么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走進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說由來。
(一)端午節別稱。
1、端午節有哪些別稱?
2、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學生交流)。
(二)端午講故事。
2、學生講述端午節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二】端午話習俗。
(一)賽龍舟。
1、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
3、端午節為什么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學生交流)。
(二)話粽子。
1、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嘗粽子。(學生介紹粽子的由來。)。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琳瑯滿目。(多媒體課件:粽子)。
3、我國各地方的粽子還各有特色,請幾個外地學生介紹他們家鄉的粽子。
(由三名來自浙江、江西、黑龍江學生介紹。)。
4、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端午賽詩會。
1、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為了紀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2、請幾位學生朗誦端午節的詩篇。
(1)《端午》唐文秀。
(2)《五月五日》梅堯臣。
(3)《端午節的懷念》。
3、主持人小結: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篇,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國有關端午節民俗文化領域中,大家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活動四】談感受,激發情感。
1、今年端午節與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過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主持人總結: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盡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教師總結】。
看了你們自己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自己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
。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今天我們舉行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讓學生們能夠更了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等,體驗我國傳統的佳節,讓同學們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學習端午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7.3教室。
20xx年x月x日。
上網查閱資料、收集故事、多媒體課件等。
【活動導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么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走進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說由來。
(一)端午節別稱。
1、端午節有哪些別稱?
2、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學生交流)。
(二)端午講故事。
2、學生講述端午節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二】端午話習俗。
(一)賽龍舟。
1、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
3、端午節為什么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學生交流)。
(二)話粽子。
1、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嘗粽子。(學生介紹粽子的由來。)。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琳瑯滿目。(多媒體課件:粽子)。
3、我國各地方的粽子還各有特色,請幾個外地學生介紹他們家鄉的粽子。
(由三名來自浙江、江西、黑龍江學生介紹。)。
4、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端午賽詩會。
1、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為了紀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
2、請幾位學生朗誦端午節的詩篇。
(1)《端午》唐文秀。
(2)《五月五日》梅堯臣。
3、主持人小結: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篇,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國有關端午節民俗文化領域中,大家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活動四】談感受,激發情感。
1、今年端午節與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過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主持人總結: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盡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教師總結】。
看了你們自己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自己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
1、在熟悉包粽子過程的基礎上,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粽子動作,并隨音樂合拍地進行表演。
2、能根據音樂節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相應動作。
1、音樂磁帶。
2、幼兒觀察過包粽子,了解包粽子的過程。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激發創編興趣。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
指導語:聽了這段音樂有什么感覺?你想干什么?
(2)隨著音樂自由地表現包粽子的`過程。
指導語:這段音樂表現了包粽子的過程,怎么包呢?我們聽著音樂試著做一做。
2、遷移包粽子經驗,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粽子動作。
指導語:包粽子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用什么動作表現洗葉?用什么動作表現裝米?
3、嘗試隨音樂合拍地表演包粽子。
(1)聽音樂自由匹配動作。
(2)交流隨音樂表演時的經驗與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節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動作。)。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了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了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
1、月餅圖片。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一、開始部分。
播放月餅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3、了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么過中秋節的?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么?
4、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a、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見到的月餅?——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b、月餅為什么是圓的呢?
c、老師小結。
d、分享月餅。
5、聽故事《嫦娥奔月》。
三、結束部分。
1、回憶和模仿春節人們互相拜年祝賀的話,進一步感受節日的喜悅。在快樂大拜年的活動中體驗到集體生活的快樂。
2、愿意與老師和同伴大膽交往,說說自己過新年的趣事,與同伴一起分享快樂。
3、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重點:愿意大膽地說說講講。
活動難點:能與其他班級的朋友老是一起活動。
經驗準備:幼兒與爸爸媽媽一起拜年。
材料準備:零食若干,《新年好》的音樂,vcd動畫影碟。
一、入場(將幼兒領入小二班),幼兒之間、師生之間相互拜年。
二、新年好。
1、前些日子,我們剛過了一個中國人最熱鬧的節日,是什么節日呀?
2、過了春節就代表我們大家又都長大一歲了,所以今天我們都特別地開心,
因為過了年,我們好朋友又見面了,在這里,我們所有的老師祝小朋友:
新年快樂學習進步身體健康快樂成長(一人一句)。
三、互相拜年:
1、你們有什么祝福的話要對老師和小朋友們說的呢?
2、同伴間互相拜年,或找老師拜年,手握手,說說祝福的話。(新年音樂)。
四、聊新年。
1、你們是怎樣過新年的?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哪一件事情讓你覺得最開心?(放煙火,放鞭炮,串門拜年,拿紅包……)。
2、引導幼兒與同伴一起邊吃零食邊聊聊自己過新年的趣事,一起分享節日的快樂。
五、和小一班的朋友、老師一起相互拜年;給廚房、老師拜年。
1、可以在開始部分加如一些關于新年的故事,讓幼兒更深的了解新年。
2、可多滲透新年的習俗,豐富教學內容。
主題來源: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顒?。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顒?。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3、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境的活動。
4、了解節日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5、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環境創設:
1、科學區: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區:放置制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3、閱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表演區: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顒拥膱蟮?。
4、參加班級的包粽子活動。
1、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2、懂得尊老是一種美德,并努力做一個尊老的好學生。
(重陽節)。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古人認為兩九相重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因此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在這一天,人們一般會有游賞景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1、聽音頻《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全班同學集體朗誦。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所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表現了詩人重陽節時遠在他鄉,不能與親人兄弟一起登山,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磥?,古人對于重陽節這個節日是非常重視的。
尊敬長輩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敬重自己的長輩,也要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而對于你們來說,如果能做到那樣,那么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個人見人愛人夸的好孩子。
端午節到了,人們唱起了這著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知道的關于端午節的事就是這些了,如果你還知道有關端午節的事,那就也給我們講講吧!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并有節奏地朗誦兒歌。
2、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感受端午的節日氣息。
活動準備:
1、端午節一些習俗的圖片或實物。
2、屈原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小朋友昨天是星期一,怎么大家都沒有來上幼兒園呢?你們家昨天是怎么過端午節的?
2、老師帶來了一些關于端午節的東西,慶小朋友來看一看都是些什么?
3、出示艾草和菖蒲:這是什么?誰知道它們的名字?你在哪里看過它們?(向幼兒介紹端午習俗:農歷五月初一講菖蒲和艾草掛在門口,端午節那天取下,熬出水洗澡。)。
4、出示粽子:這是什么?你們知道粽子是怎么做的嗎?(介紹粽子的做法和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5、出示賽龍舟的圖片:除了在門口插菖蒲和艾草、吃粽子,端午節人們還會干什么?(結合圖片簡單介紹賽龍舟的場景。)。
6、人們為什么要在端午節插艾草、吃粽子和賽龍舟呢?
二、端午節的由來。
1、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插艾草和賽龍舟,都是為了一個人,下面老師給你們講講關于這個人的故事。
2、出示屈原圖片,引導幼兒從外形、衣著等方面了解這個人是古代的人。
3、介紹關于屈原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屈原的人,他很愛自己的祖國,為了把自己的祖國建設得更好,他提了很多好的建議,但是沒有人聽他的,他還被趕出了自己的國家,出去流浪。后來他的國家被別的國家欺負了,他很傷心,就跳江自殺了,他跳江的那天剛好是農歷的五月初五。老百姓都很愛他,怕江里魚會咬他的身體,所以漁夫敲著鑼鼓去打撈他的身體,還一邊把準備好的粽子和雄黃酒倒進江里。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4、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那在端午節,人們要做哪些事情呢?
三、學習兒歌。
1、教師示范朗誦兒歌:有人把端午節人們要做的事情,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帶領幼兒朗誦兒歌。
2、幼兒完整朗誦兒歌。
甲.乙: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隊員們;大家下午好!
甲:我是主持人;乙:我是主持人;
甲.乙:后天就是端午節了,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的由來。
甲: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民間最流行的叫法是“五月節”和“粽子節”。
乙:為什么叫端午節呢?原來,“端”在這里就是開始、開頭的意思。古人認為,“五”是陽氣始盛之數,因此五月的第一個逢五日就叫“端午節”,也稱“端陽節”。關于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
甲: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xx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干,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
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
甲:后來,秦國軍隊攻占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尸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歷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汩羅江。當時他62歲。
乙: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后,紛紛劃著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進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
甲: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劃著船沖進洶涌的波濤,以此寄托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乙:同學們,屈原因為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xx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合:今天的節目到此為止,謝謝大家的收聽,再見!
1、引導幼兒欣賞兒歌,并初步學習兒歌。
2、通過兒歌,懂得要關心老人,要對老人有禮貌。
3、能夠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表演出來。
1、課前幫助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1、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2、觀看圖上有誰呀?(爺爺奶奶)他們怎么啦?(他們笑了)。
3、他們為什么笑呢?(請小朋友說一說)。
4、原來他們要過節了,所以笑得那么開心。
1、老師完整地朗誦兒歌一遍。
2、再次讓幼兒欣賞一遍。
3、幼兒學習兒歌。(幫助幼兒矯正個別音)。
1、請個別幼兒扮演爺爺奶奶,其余幼兒上來表演自己的方式。
2、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要有禮貌。
附兒歌:
九月九九月九,重陽到,爺爺奶奶哈哈笑,我請他們吃甜糕,媽媽夸我好寶寶。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ziwojieshao/212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