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思維的跳躍,是通過思考、研究和實踐來改變現狀的方式。希望以下這些學習總結范文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啟示。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常常受到教學方法的限制,無法針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找到高效的課堂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而微課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為此,探究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是當前重要的課題。
一、微課的概述。
微課,顧名思義主要突顯出來的是“微小”,通常情況下,教師以短視頻、微電影、小動漫作為教學媒介,通過制作簡短的教學視頻來分解教學知識點,將教學內容分解成若干個教學步驟,深化學生對知識原理的理解。一般而言,微課的時間在10~15分鐘左右,教師通過多媒體終端來播放教學短片讓每個學習小組的學生認真關注知識點,通過小組探討、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在自由發揮的前提下深化對知識點的認識,正確掌握知識學習的規律。微課以學生的興趣培養為核心,通過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邏輯化思維來促進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的養成,引導學生關注課堂知識。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微課,要以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為首要任務。微課教學是以班級小組為基本的學習單位,通過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的方式來構建學習模型,以學習成績較好、素質較強的學生作為核心,以學生成績一般、素質較差的學生作為教學小組的基礎構架,以成績優秀的學生作為教學小組的組長來引導其他小組成員學習,以此來提升教學小組的學習質量[1]。
二、微課中教育角色的轉換。
受到現代教育理念的影響,初中數學微課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為基礎。傳統教學模式中側重于教師的主體地位,這樣雖有利于教師對班級學生進行管理,但是也限制了學生的學習靈活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采用微課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的主體就由教師轉換成了學生,學生成為學習的掌控者,教師成為了學生學習的輔助者和引導者,通過鼓勵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幫助學生高效學習,開展學習組織活動。同時,教師角色地位的轉換是基于課堂教學需要而發生的,并不是教師教學職能的變化,教師真正的作用是要設計微課,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服務,對學生不理解的重點知識內容進行答疑解惑,真正讓學生在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下,積極主動地學習。
(一)教學情景的設計。
微課的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最關鍵的一步是情景設計。在設計微視頻時,教師要遵循基礎性、現實性、展示性、結構性及延伸性的原則,把握微課形式上“微”,內容上“精”,整體效果追求“妙”的重點,確保語言準確,能清晰展示教學設計意圖,達到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目的。
(二)知識的重難點突破。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利用微課的暫停性,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因此,教師需要將較復雜的知識點分散,并制作成集聲音、動畫等為一體的小視頻對學生進行講解,逐一擊破難點和重點。再將相應難題進行歸類、展示,讓學生練習,鞏固知識,這樣便能夠讓學生在意識當中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找到對比方法,突破重點難點,掌握解題規律[2]。
(三)數學公式、概念的滾動復習。
在數學課堂上利用微課,還有助于學生牢記數學概念,提升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初中數學的概念是極其多且復雜的,記憶量較大。為此,每節課上課之前,教師可利用微課把前面講到的概念集中復習一遍,以便促使學生對數學概念溫故而知新,構建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此外,在課后,教師也可以提供相關課程知識點的微視頻,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通過不斷反復地觀看微課視頻,去理解、記憶,以便學生牢記數學概念,形成正確的數學思路,健全其知識體系。另外,數學采用微課教學,其最大的優勢在于內容可重復播放,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復習。由于學生的教育背景不同,其認知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課堂教學不能保證人人都對知識點完全掌握,尤其對于一些經典的例題,部分學生不能完全聽懂或者證明過程不會書寫,而教師由于課堂時間限制,不能幫助學生完全解決問題,這樣就可以利用微課講解一些重點題型,讓學生反復地觀看,從而實現自主學習,達到完全掌握知識原理,掌握經典例題,學會解題方法的目的。
(四)知識點的查漏補缺。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利用微課還可以加強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比如,教師可利用微課將數學易錯題制成微課,用零碎的時間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問題進行糾錯講解,依托微課講解正確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知道正確的解題方法,知道容易犯錯的點;對于典型習題,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微視頻等方式,讓學生清晰地理解典型習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形成邏輯化的數學認知,增強其數學學習能力,從而能夠有效避免學生在考試中做錯數學易錯題和典型習題的現象發生。
(一)明確微課應用的重點。
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主要以學生的興趣引導為首要出發點,以直觀的教學形式作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行為能力、學習能力的主要手段,結合現代教學理念,運用信息化教學方式,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自主行為能力。教師可以運用微課的相關教學軟件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結合中學生的小組學習優勢,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探討知識,深入對知識原理的理解[3]。
(二)強化微課教學方案設計。
微課教學設計主要在于教學方案的優化設計,要詳細列明學生需要學什么?怎樣學?學到什么程度?力求把中學生放到學習的主體地位,從教學的角度幫助并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自我學習習慣。同時,微課的導學方案設計要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為目標的達成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學生學習的過程設計將學習重心前移,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作為課堂教學的首要目的,將學生在課堂小組中的學習表現、探討表現、行為表現作為評價學生課堂學習成績的主要參考標準,在先學后教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一般而言,微課教學方案的設計要詳細考慮教學目標、知識的重難點、學法指導和學習內容,要將這四個環節有機結合,以教學目標作為整體教學計劃的指導,將知識的重難點分解到教學目標環節當中,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將學習內容具體化、形象化,讓學生在生動的課堂教學環境下積極地進行自我學習,理解知識要點。學習目標的構架就是建立整體的知識框架,教學方案中要體現出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及三維目標,要以學生的學習表現、學習成績、學習差異作為三維目標的主要方面,結合學生這三方面的表現,對學生進行整體的素質評價。教師要通過對知識章節和知識結構的有效梳理,建立整體的知識框架,并根據知識框架的需求,樹立整體、宏觀的學習認識,將教學目標穿插在知識框架當中,讓課堂變得更加具體、明確,學習方法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五、結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微課,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微課設計要以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根據教學大綱要求設計相應的教學短視頻來引導學生關注課堂知識講解,以學生的學習個性培養作為首要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下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淺談學生自主性學習中的會讀、會問四團小學姜華(本文曾獲上海市2002小學語文優秀論文評選三等獎)探究性學習的重要特征就是學生自主性、研究性、合作性的學習。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讓學生主動積極獨立地學習,但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憑借自身的主觀努力,學會學習,形成學習,發展個性,它是研究性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語文教學中。學生會讀會問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那么,在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中,怎樣養成會讀會問的習慣呢?一、教給學生自讀方法,學會讀書,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思維訓練的過程。教師的灌輸永遠替代不了學生自己的思維。學生只有在讀書中學會讀書,在說話中學會說話。與其教師千辛萬苦地越俎代庖,費力講解,不如教會學生讀書,夯實思維能力的基礎。教師應當相信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在課堂中最大限度的引導學生,讓他們有自由發展的空間,時間。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激情,自主、創造性的讀書。教師則在關鍵處指導讀書方法,提高自讀能力。1.指導學生綜合歸類,進行自讀。指導學生運用綜合歸類讀書,就是教會學生掌握理解詞語的基本規律,掌握分段規律,弄清文學脈絡;掌握質疑、評析、鑒賞文章的方法。例如,對詞語的理解,就可采用拆詞法、合并法、近義詞解釋法,反義詞解釋法,聯系上下文解釋法等等。教給學生方法,在自讀中靈活運用,提高學習效率。2.指導學生研討,進行自讀。教師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多動手,多思考,多討論,多分析,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欲望,從而積極主動地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3.指導學生運用工具書查資料,進行自讀。引導運用工具書的好習慣,通過查找,在主動中學會知識,掌握知識,促進知識和能力的發展。4.指導學生手腦并用,進行自讀。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邊讀邊想邊圈、劃、勾、點、批注,養成自讀習慣。二、引導學生積極提問,學會質疑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薄白x書無疑須有疑,有疑者卻須無疑,到這方是長進?!鼻罢叩摹盁o疑”是囫圇吞棗,不加疑問的讀書?!坝幸伞眲t是積極思維,疑源于思的表現。而后者的“無疑”則是思考醒悟的無疑。要無疑,需質疑,而質疑則可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1.創設和諧氣氛,學生愿問敢問學生有著無窮的想像力,充滿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應該說,課堂學生發言的積極性是老師培養的,也是老師壓抑的。要學生自主學習,就要保護他們的這種可貴精神。歡迎學生在提問,不因他們的問題幼稚可笑或不合時宜而呵斥。消除孩子的心理負擔,積極鼓勵表揚。同時針對學生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修改指導。如果是讀書馬虎產生的,經努力可以解決的,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游離于學習任務外的,適當冷處理;有啟發性、導向性的,表揚并組織討論研究。2.教給質疑方法,學生問對問好學生興趣激發后,往往會產生極大的熱情,思維也進一步活躍。但有時由于方法不對或方向不正確,使得提出的問題價值不大。甚至可能為了提問而提問。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把問題問正確,提出的問題要鮮明,指向準確。更可教給質疑的方法,提高問題質量,問對問好。(1):從課題進行質疑俗話說:文好題一半。要。
摘要:微課作為一種現代信息化學習方式,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通過獨立學習、思考、分析、探索、質疑、創造等來喚起學生內心的學習需求,培養自主探索的學習品質,從而實現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目前,使用微課進行輔助教學已經成為十分熱門的話題,各類有關微課的比賽層出不窮,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靜下心來認真思考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研究微課輔助教學的積極意義,希望借此研究助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問題思考;微課;自主學習;。
微課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5分鐘左右時間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音頻或視頻。微課以其學習時長簡短、學習目標精細、重難點精練、學習形式靈活并富有創意等優點,為學生搭建起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的平臺。不同微課的應用賦予了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相互滲透的新的含義,微課的運用在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正逐漸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
自我構建是開展自主學習的關鍵,直接影響課堂學習效果。借用微課預習,只需幾2分鐘的時間,把難懂、枯燥的學習內容變得通俗易懂,讓學生了解學習內容,理順脈絡,對激發學生自學學習的潛力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學三年級“年月日”一課時,有許多知識點具有“規定性”,如:一年有12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不同,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年份是閏年。一方面這些規定的知識如果想全部讓學生經過探索而得到有一定的困難;另一方面有些規定的合理性也很難作出令人滿意的解釋。如何將認知的過程簡約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使學生親自感悟到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呢?鑒于此,我制作了該內容的微課,讓學生邊觀看邊預習。微課視頻的動態演示:地球自轉,并繞太陽轉,月球繞地球轉,從而理解年、月、日的來歷及其之間的關系,自學“拳頭記憶法”和“歌訣記憶法”,知道每月的天數及變化規律,了解平年和閏年的相關知識。由于有了第一天的預習,使得第二天的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積極熱烈,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時,小組內還生成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發現,如:一個月至少有4個星期,最多會有五個星期日,這些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又如,在教學“認識量角器”一課時,教師只是指導學生怎樣對點、對邊、看刻度,甚至讓學生死記量角的方法,結果學生還是不會量角。如何讓學生能夠正確地使用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呢?我要求學生借用微課進行預習,通過兩個角比大小引入,及時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課的探究內容;通過在量角器上找1度的角,5度的角產生研究認識量角器的愿望并了解它的構造;通過度量50度的角,學習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通過相應的練習檢測預習的效果。課前觀看微課,自學量角的方法,并通過“任務學習單”來檢測預習情況,掃清障礙,對于測量得不準怎么辦,如何改進,學生有了困惑,就能帶著問題驅動自己課中的學習。
“好問題”成就“好課堂”,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將學生置于問題情境當中,能激發學習的興趣,驅動他們自主地去探究、思考、發現。在教學中巧用微課設問,學生更易于接受,以最佳狀態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激活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一課時,我們發現:學生對于為什么要研究三角形的內角和,怎么研究三角形的內角和,并沒有清晰的認識。課中,巧用微課設計問題情境:讓三種不同類型的三角形爭論誰的內角和大,引出要研究的問題,為后面的學習活動指明方向,正是因為要解決這個問題,所以需要研究“三角形的內角和”,這樣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學生探究數學的愿望和興趣。另外,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關注了三個結合:一是將三類不同的三角形的拼接情況與出錯的情況結合展示;二是將學生的靜態操作的作品與電腦動態操作的作品結合展示;三是將不同操作方法(如剪拼、折拼、撕拼等)結合展示。學生進而發現:它們的共同之處都是將它們拼成一個平角,平角是180度,從而驗證了結論。此環節不僅讓每個學生自主參與了驗證活動,而且使學生在經歷觀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等數學素養,提高了自主學習的效率。
《整理與復習》課型是教師普遍頭疼的課型。由于時間短、內容多、容量大、節奏快,故對教師整體把握教學內容與學情分析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對學生而言,獲得梳理知識、建構知識網絡的能力,形成自我建構的意識是非常重要的。面對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情況,如何讓每位學生在復習階段都有所提升,從而提高單元復習的效率呢?以五年級下冊“因數與倍數的整理與復習”為例,由于涉及本冊教材中的第二、四單元,我分別錄制了知識點歸納的視頻和容易題、中等題、難題等幾個典型習題的解題思路的微視頻放入“教學助手”的“課前導學”中,學生在家中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從“教學助手”對應的app―――“家校幫”中選擇自己的薄弱知識點進行觀看,輕松獲得豐富的學習資源,還可以通過手機錄音,拍照等方式記錄自己的學習歷程,從而完成本章知識結構圖和相應的復習題?;氐秸n堂后,通過小組合作、互評作業、提出問題、展示優秀作業等方式,讓學生講解解題思路及方法,教師采取補充點評的形式教學。此時的互動不再單一,而是生生間,師生間的多維互動。最后教師還可將學生課堂中的易錯點錄制成微課,隨時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學生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這些都得益于微課的輔助學習,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活力。
參考文獻。
[1]云紹鵬.以校為本、因校制宜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芒市第四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c]//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
隨著網絡的普及,視頻壓縮與傳輸技術的發展,無線網絡的日漸流行,互聯網進入了“微時代”,微博、微信、微電影等“微時代”的產物以超乎人們想象的速度迅猛地流行起來,而在這一環境下,“微課”應運而生,并且以其新穎、獨特、高效的優點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國小學數學教師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都紛紛開始了將微課應用于課堂教學的嘗試,雖然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教育體制、教育觀念、教師素質等問題,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1、內容設計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微課的內容是實現微課教學的載體,因此教師要想在課堂上發揮微課應有的作用,首先要對微課的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然而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由于對微課的認識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的誤區,從而導致了微課教學形式大于內容的問題,例如一些教師在內容設計時不能根據教學目標或知識的重難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除此之外一些教師在微課內容的選擇和內容呈現上存在僵化、古板的問題,使微課成為了一種變相的課堂灌輸,而這樣的微課內容自然也就達不到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2、微課使用存在盲目過度的問題。
微課只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并不是課堂教學的全部,換句話說,教師在應用微課的教學時,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判斷是否使用微課,即在遇到一些難度較大的知識重點時,可將其做成微課,以保證學生能夠反復研讀,而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如數學概念等問題,可以直接利用課堂講授的方式完成,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將微課當成了“法寶”,無視知識點的具體情況一律采用微課的形式呈現,而這種盲目濫用微課的情形不僅讓學生對微課失去了興趣,還會使學生在學習中過于依賴微課復習,而產生聽課惰性。
3、對微課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在教學實際中,有些教師盲目濫用微課,而有的教師卻對微課嗤之以鼻,他們堅信課堂講授對于知識傳遞的重要作用,并沒有認識到隨著時代的變化,微課已經成為豐富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的資源,因此,其在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的知識灌輸式教學,而這種教學方式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弊端,從而導致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
1、在預習中的應用。
預習是新知識學習的起點,也是教學過程的重要步驟,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先熟悉課本知識,對于后面的課堂教學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課的使用則可以幫助學生找到預習的重點,從而大大提高預習的效率,例如在“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預習教學中,教師在課前先將預習內容制成微課,并通過網絡群發給學生,而學生根據微課內容進行知識梳理,同時對預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標記、整理,而到了課堂上,教師通過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發現一些學生對于“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實際應用”、“如何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等內容存在理解困難,而針對這些問題,教師重點在課堂上進行了講解,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聽課的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和學生進行交流,并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從而實現知識重點的科學講授,例如低年級學生在理解24時計時法時經常出現偏差,因此某教師為解決這一教學問題,將其制成了微課,并在課堂上進行播放,微課內容先從問題入手,即教師向學生展示了一張火車票,車票上顯示了發車時間為18:00,而鐘面上時間的數字只到12,這會不會是印錯了呢?通過這一問題引發的思考,教師引出了24小時計時法,并向學生講授該計時與12時計時法的轉換,而學生在這樣實際問題中則很輕松地理解了24計時法的含義,以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3、在知識鞏固中的應用。
課堂上知識需要在課后進行復習鞏固,而微課由于其自身的優點,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復習,例如學生可以將微課內容“拷貝”回去,并對課堂教學中未及時消化的內容進行反復的觀看、研究,而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可以通過網絡向教師咨詢,直至完全掌握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對學生進行課后練習,而通過練習反饋,教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該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
三、結論。
總之,微課作為信息時代新興的一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模式,其在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當前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科學設計微課,并在課堂上合理調控與使用微課,從而保證學生能夠在微課的幫助下深入分析知識的重難點,進而完成教學目標。
作者:周廣洲單位:阜寧縣楊集中心小學。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弊x書做學問就怕發現不了問題,只有帶著問題自主學習才能進步。
記得有一次,我在寫英語作業時,發現有一題意思不懂,句型還沒有學過,我百思不得其解,想去問媽媽,可是恰好那天媽媽不在家,我只好自己冥思苦想。但怎么也想不出來,這時我才想起了英語書,于是我打開書,把沒學的新課預習了一遍,過了一會,再去看那題就會了。這件事情雖小,卻告訴我們通過自己去看書,也可以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并且能體會到成功的一份喜悅。
從那以后,我對學習越來越感興趣,自信心也大增呢。
去年元旦,我為參加數學冬令營在家苦做奧數題時,遇到一題需要求它們的約數和,可是我還沒學會方法。我只好去問爸爸,爸爸o我講了一大堆復雜的東西,我站在旁邊一句也沒有聽懂。但為了不讓爸爸失望,我只好假裝聽懂了,硬著頭皮跑到房間把它記下來。事實上我還是不會,可我怕爸爸小瞧我,決定不再求人,還是求己吧。我看了看爸爸教我的算式,想了一會兒,又翻了翻書上的例題,發現解這道題可以結合我以前學過的分解質因數的方法來求。過了一會兒,我在草稿紙上奮筆疾書。嘿,結果我輕而易舉地做出了這題,我把做好的答案,o爸爸一看,果然與正確答案一模一樣。
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恒心。這就是我學習中的點滴感受。
作為初中生,學習要求比小學要高的多,也提倡自主學習。除了平時課堂上的學習外,課后的功夫也是一定是要做牢的。面對中考升學的壓力,自主學習中的技巧與方法就顯得格外重要了。融會貫通則是這其中尤為見效的一個方法。無論課前課后,預習或是復習,僅僅憑靠老師去教,去督促是遠遠不夠的。但,課業壓力大,時間緊張,那么作為學生的我們,掌握自主學習則是關鍵:要學會如何融會貫通。通過對多門學科的學習,可以發現其中都是有聯系的。比如說,歷史與地理。我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就明顯感覺到其中所學的內容很多是與地理分不開的。
舉個例子,在學習歷史的時候,比如有關民族大團結的內容時,就明顯的提到了少數民族的‘大雜居,小聚居’,這不就是地理上講到的民族居住特點嗎!那么考歷史的時候,如果考到了,記不得的話就想想地理的知識點,那問題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嗎。這呀,也只是其中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其實還有很多。像數學與物理啊,有的時候數學方程的等量關系就可能會涉及到運用物理所學的關系式。在兩門課內容有所交匯的時候,可以通過一方面的熟記熟背,來解決兩門對于知識點掌握的問題。通過這樣方法,無疑是可以即達到學習的要求也可以節省一些時間,更拓展了我們的學習方法,多發現一些學習的奧秘??梢钥闯鲞@是一個對于關聯的內容進行的學習上的融會貫通。那么也有一種情況,是直接在方法上,進行的靈活運用。對于這個方面,我是深有感觸的。
上了初中,我們也接觸了不少文言文,學習文言文是很講究方法與總結規律的。特別是字詞總結,不同的字、詞,會有不同的意思,每學一篇,就歸納一下。那也從中發現了不少益處。如果運用到了數學上呢,也會有不錯的效果。平時的最普通的家庭作業,大大小小的考試,就可以開始進行題目的.總結,主要總結錯題。其實這個方法并不特別。有的同學在平時可能會額外做一些題目,用于提高與補充。題目錯了,就需要自己來校對答案,沒有老師講解,有的時候難免會弄不懂,就可以把這樣的題目積累下來,每過一個單元就進行分類,是有關哪個知識點,哪個方面的。進行總結了后,再有目的向老師或是同學請教,會事半功倍的??偨Y不僅是使自主學習更有條理,也可以總結自己易錯的題目,題型。發現自己的弱點,多接觸一些題目。也是更方便學習??偨Y之后,也許我們會發現每一個題目解到關鍵處都是有針對性的,題目千千萬,都是根據知識點,不同的方法進行的變化,我們要從中發現規律。多進行總結與分析,練習,漸漸對于某些題目我們就可以一針見血了,解題更快速,準確。
以后我們再寫補充題的時候,沒有老師也可以做的更好,自主學習就更加有效率了。其實自主學習中的融會貫通,遠遠不只體現在這些方面,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每個人都會探索到一些適合自己的自主的學習的方法。融會貫通在字典中的意思是說參合多方面的道理得到全面的透徹的領悟,運用到自主學習上其實是一回事。在自主學習中做到融會貫通其實就是這樣,只要學習時主動,積極一些,獨立自主一些,多創造,多思考,做到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那么我們不僅可以達到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還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達到真正的自主學習。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許多學校引入了多媒體,微課短小、靈活,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使用網絡、手機、ipad等進行學習。微課這種靈活的教學方式更能符合新時代下教學的需要。
2.1微課使教學導入更靈活。
微課是一種占據時間較少的課程模式,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將主題導入到正式的課程中,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課堂氛圍,在正式課程開始之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講到sportingevent的單元時,教師可以利用奧運會的微課視頻導入課堂的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的狀態。教師也可以提前將本節課涉及的重點知識提前錄制到微課視頻中,幫助學生提前預習知識。另外,在課程中講解到重點知識的時候,學生可以通過微視頻更快地接受這些知識,有利于其系統性地學習全部知識內容。在微課教學的導入過程中,視頻內容不僅要有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要與課堂內容相結合,突出知識本身的意義和啟迪作用,讓學生能夠印象深刻。微課可以用于課前導入,也可以在課中使用。比如,在講到taekwondo的部分時,筆者會利用微課素材來幫助學生了解跆拳道的歷史和發展。課堂中,筆者先給學生們講解課堂中的知識,對難以理解的內容通過微課視頻的方式來輔助學生們理解知識;同時,也可以提前設置合理的提問,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和好奇心,在學生討論之后通過視頻幫助學生對問題的答案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這樣能夠促進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不僅減輕了教師課堂的教學壓力,也能保證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積極性。
2.2微課使教學內容更生動。
微課的內容是豐富多樣的,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微課來幫助學生主動吸收課堂的內容。微課教學內容具有針對性強、內容精煉、教學設計嚴謹等特點,能夠最大程度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課堂的重點知識。英語課堂中微課的融入,能使學習內容更加立體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從英語的聽、說、讀等各個環節都能得到學習和鍛煉。教師在微課內容的選擇過程中,需要注意與課堂內容的銜接,避免知識的過度跳躍使學生接受知識產生難度,這樣反而不利于學生對于重點知識的掌握。例如在reading部分的教學中,對part3whatsportshavebeenaddedintheolympicsonlyrecent-ly?andinwhichyear?的閱讀分析中,我們可以借助關于介紹taekwondo歷史的微課素材,對關于跆拳道的詞匯、發展史、奧運淵源等內容進行講解。在豐富學生視聽的同時,將part3的內容靈活地傳授給學生;同樣對于part4中關于中國武術的申奧過程,也可以借助微課素材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對本部分內容進行掌握。另外,微課本身也是英語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有益補充,在信息化應用日益廣泛的今天,多媒體教學是教育領域中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部分學校盡管引入了多媒體教學的相關設備,但是對其應用卻十分有限。英語教學中對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曾一度停留在展示課件的層面上,多媒體課件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課堂教學的方式,但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并不大。而微課的引入不僅彌補了多媒體教學的不足,其豐富多元的展現形式也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以及隨時隨地學習的要求。這樣,英語教師可以專注于提升課堂內容的生動性和多樣性,來保證英語課堂的順利進行。
2.3微課使復習階段更具體。
預習和復習都可以幫助學生最大程度地掌握課堂的重點知識。上文指出課前導入微課能夠幫助學生預習本節課的重點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微課本身的特點能夠保證學生在下課后對學到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在微課普及之前,學生只能通過做家庭作業來檢驗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在批改完學生的作業之后才能對全班同學的知識掌握有一定的認知,并且在接下來的課程中進行知識的補充和鞏固,這樣很容易降低課程知識傳播的效率。而應用微課模式后,只要在有網絡的環境中,學生便可以隨時隨地拿出教師錄制的微課視頻,有針對性地對課堂內容進行鞏固和復習。除了及時對課堂內容進行復習外,教師可以專門準備用于系統性復習的視頻,幫助學生進行階段性的復習。教師可以將wordpowder內容中的重難點進行整理匯總,制作成微課視頻資料,作為學生的復習材料。在過去,學生在進行系統階段性復習時,只能通過自己上課的筆記以及做過的作業和考題進行鞏固,微課教學相對于傳統的復習方式而言,有更加豐富的復習內容和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最大程度鞏固學習的知識,引導學生完成對知識回顧、總結到升華的過程,是學生復習階段的得力工具。
3結語。
高中英語微課教學的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教學方式,對英語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進行集中的講解,有針對性地錄制不同的教學微課,幫助學生在課堂之外的環境中也可以重復學習重點知識。在錄制教學內容的同時,教師要在微課視頻中加入更多能夠激發學生英文學習興趣的內容。另外,英語教師也要通過對微課視頻的反復觀看來發現在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微課錄制的內容,以不斷提高微課教學的成效。
參考文獻。
[1]黃振芬.新時期高中英語“微課”教學模式研究及實踐[j].速讀下旬,2014(11):1.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摘要: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作為一種新探索的教學模式,已形成一種可供操作的基本范型或活動框架。它是以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主體性教育理論為基礎而建構起來的,它要實現的基本目標是學生學習個性的解放與發展、對課堂生活的體驗與感悟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具備一定的內在和外在條件下,可形成自己獨特的操作流程:確定學習目標,創設學習情境,進行學習引導,實現自主探究,形成總結評價。
關鍵詞:自主性學習;教學模式;自主性課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目前自主性學習已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課題。人們對自主性學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將自主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模式來研究,二是將自主性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模式來研究。下面擬從第二個方面對自主性學習作一些深層次的探討。
一、對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的內涵與意義分析。
(一)三個概念的內涵分析。
要弄清自主性學習作為教學模式的意義,首先必須弄清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的三個概念:自主性學習、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
自主性學習,是作為一種學習方式而存在的,它與他主性學習相對。他主性學習,是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狀態下的被動性和消極性的學習;自主性學習,是學生處于主體地位狀態下的主動性與能動性的學習。自主性學習可呈現這樣的一種狀態:學習動機可自我激發,學習內容可自我選擇,學習方法可自我確定,學習時間可自我計劃,學習過程可自我監控,學習結果可自我評價。
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是作為一種教學活動而存在的。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依據一定的教學目標,組織、幫助和指導學生有效地開展自主性學習。具體來說,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活動所強調的是這樣一種情形:整個教學以給予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為前提,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為目標,以讓學生自主決定、自主選擇、自主控制、自主反思、自主評價、自主建構為進程,以教師的組織、幫助和指導為方式而開展的教學活動過程。這種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是一種最高理想的教學過程,它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教學自主和學生的學習自主。
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是作為一種新探索的教學模式而存在的,它表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已形成了一種可供操作的基本范型或活動框架。概括來說,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指導下,根據學生的認知特征、學習進度和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給出相應的學習目標、學習策略、學習內容,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進行自主性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在強調師生交互作用的前提下,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實際需要及能力水平為出發點來組織教學,使課堂教學完全成了一種以人的發展與創新為本的結構過程。
(二)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的意義分析。
將自主性學習納入教學模式的范疇來研究,具有以下幾點意義。第一,可保證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霸谝詫W生自主學習為中心的課堂上,呈現出來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學習過程。從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的確定,直到學習過程的組織、反思、評價,都是以學生為主體因素來展開的?!盵1](96-97)這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真實關照,這種關照正反映了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的本質特征。第二,可搭建起學生的學習活動與知識建構的橋梁?;谧灾餍詫W習的課堂教學,是通過學生的一系列自主性學習活動而展開的,在這一活動中,學生參與學習的每一個環節,都能使其獲得全程性的體驗與感受。與此同時,不但能使學生的知識得以生成和建構,而且還能使學生的自我價值得以實現。第三,可使自主性學習與課堂教學在開放中走向融合。自主性學習與課堂教學本來并不是同一范疇的概念,但自主性學習卻可以基于課堂而存在,甚至是超越于課堂而存在。這種狀態既可以真正拓展自主性學習的外延,又可以使課堂教學的過程與效益得到真實的延伸。
二、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一)以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重要代表人物是美國當代心理學家羅杰斯。羅杰斯在其學習觀上特別倡導有意義學習,認為有意義學習由四個要素構成:學習具有個人參與的性質,整個人都投入學習活動;學習是自我發起的,來自自我內部;學習是滲透性的,它會使學生的行為、態度、個性等都發生變化;學習是由學生自我評價的。羅杰斯倡導有意義學習其核心就是讓學生“自由地學習”。
羅杰斯還特別注重“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他概括出教學的基本原則是:在主客體關系上,應置學生于教學的主體地位,并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關系上,師生之間應是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是輔導者與學習主人之間的關系;在教學目標上,應以教會學生學習為主,而不是以傳授知識為主;在教學管理上,應以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為主,給予學生充分的活動自由;在教學方法上,應以學生的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輔,讓學生自己選擇教學方法。
羅杰斯的上述理論對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并成為它的重要理論來源和操作依據。
(二)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
建構主義是學習理論從行為主義到認知主義以后的進一步發展。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知識不是通過教師的講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有意義建構的方式來獲得的。也就是說,學習并不是把知識從外界搬到學習者的記憶中,而是以學習者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建構新的知識。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主張,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灌輸者。建構主義理論既承認學生的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應是一個交流與合作的互動過程。教師不能簡單地呈現知識,更不能利用自己的權威強制學生接受,而是洞察學生對已有知識的理解,要與學生共同探討、彼此交流、相互質疑,引導學生對新知識進行分析、檢查和批判,最終形成自己的建構。
建構主義的這些理論具有重要的合理性與先進性,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也正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三)以主體性教育理論為基礎。
主體性教育是以人的主體性為出發點的教育。主體性教育理論認為,主體性教育的教學活動,既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的活動,也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的活動,是兩個活動的相互合作、相互影響、同步發展的有機結合。主體性教育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獨立學習和自主活動的過程。在活動中只有通過學生主體的同化和順應,才能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由此主體性就成為學生學習的本質屬性。主體性教育的著力點,就在于對學生進行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培養。
由此可以看出,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與主體性教育是有密切聯系的,因此,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的確立,既要以主體性教育的理論為基礎,又以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為前提。
三、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的實現目標。
(一)實現學生學習個性的解放與發展。
實現學生學習個性的解放與發展,實際上是要使學生學習的自主選擇性獲得解放與發展,也就是要使學生能夠自主地選擇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以及學習策略等。學生的這種學習個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是難以實現的,因為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是知識的傳授與接受,只要教師傳授了知識、學生掌握了知識,教學任務就算完成,教學目標就算實現?;谧灾餍詫W習的教學模式與之不同,它是在新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導下建立起來的,它在追求知識獲得的同時,更追求學生學習個性的解放與發展。由于學習個性是形成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心理基礎,因而解放和發展學生的學習個性,也就意味著學生學習自主性的真正形成。
(二)實現學生對課堂生活的體驗與感悟。
傳統的課堂教學只是一種單純的認知活動,它很少關注教育的生活意義和學生的生存狀態。而基于自主性學習的課堂則能較好實現學生對課堂生活的體驗與感悟。從內容上來說,它不僅追求理性生活,更追求道德生活和審美生活;從形式上來說,它不僅要實現對理性生活的認知,更要實現對道德生活的體驗和對審美生活的感悟。對理性生活的認知,可使學生獲得理智感的激發,從而過一種“求真”的生活;對道德生活的體驗,可使學生獲得道德感的生成,從而過一種“求善”的生活;對審美生活的感悟,可使學生獲得美感愉悅,從而過一種“求美”的生活。
“以自主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旨在喚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完成必要的知識教學和技能培訓目標的同時,形成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盵1](98)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各種學習能力中最重要的學習能力,它可以使學生學會學習,甚至是學會終身學習。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的行為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而在自主性學習的課堂上,教師的行為將是“帶著學生走向知識”。之所以要這樣,是因為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學習;之所以能夠這樣,是因為學生可以在自主性課堂上形成并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的實施條件。
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一定內在條件和外在條件的支持。內在條件主要來自學生自身,外在條件則主要來自教師的創設。
(一)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實施的內在條件。
1.學生的自主意識。
自主意識是作為認識和實踐主體的人對自己的主體地位、主體能力和自身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是個體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的觀念表現。它包括自主駕馭時空的意識、自主求知的意識、自主交往的意識、自主活動的意識等。自主意識是主體性的基礎和重要內容。學生有了自主意識,就會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學習活動,并在活動中通過有計劃地支配自己的智力和體力,去努力實現預定的學習目的,成為自覺學習的主人。所以,學生必須強化自己的自主意識,以獲取自主活動的價值和自身的發展。
2.學生的獨立意志。
意志在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過程中是一個維持性因素,如果沒有它,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也就無法進行。從這個意義上說,自主性學習中獨立意志的作用是很大的。意志通常是在主體碰到障礙或抵抗時才會產生和發揮作用。實際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障礙,這些障礙有自己思想上的,也有自己心理上的,還有來自外部的,克服這些障礙需要學生借助自己獨立意志的力量。學生獨立意志作用的過程是:意志會通過自我信念,在一定的學習需要和動機的支配下,自覺地調節自己的活動方向、活動方式和活動強度,以實現自己的目的。
3.學生的自立行為。
學生的自立行為,是指學生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獨立的學習行為。主要表現為:學生能夠自己去確定學習目標,擬定學習計劃,規定學習進程;能夠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去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而不是被動地依靠教師的安排;能夠有選擇地接受教師的指導和恰當地吸取別人的長處;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個性、學習風格、學習模式。學生的這些自立行為,不但是學生自主性的具體體現,而且也是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所不可缺少的條件。
(二)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實施的外在條件。
在過去封閉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權利受到多方限制,因而學生常處于被動地位?,F代教學的改革理論主張,應打破傳統的封閉性課堂教學形態,建立一種開放性的新的課堂教學形態。這種新的課堂教學形態要對學生的課堂自主權進行開放。開放的自主權利主要有:受到尊重的權利、自主學習的權利、獨立思考的權利、自我發展的權利、參與問題研究的權利、享受課堂快樂的權利等。賦予了學生這些自主學習的權利,也就為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課堂上的教學時間,實際上也是學生的學習時間,這一時間是有限的,教師占有得多,學生就必然占有得少。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獨霸課堂,搞“滿堂灌”“一言堂”。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這種情況雖然有所好轉,但問題仍然較為嚴重,這就使得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不可能很好地進行。為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實現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教師必須努力克服和改變這一現象,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積極引導學生以主體性的姿態去參與教學過程??梢赃@樣說,教師留給了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實際上也就是留給了學生足夠的自主性學習機會。
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又必須依賴于一定的學習資源才能完成。學習資源是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學習的各種內外因素和條件,它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具有支持和促進的作用。教師所應提供的學習資源主要包括信息資源、人力資源和環境資源。信息資源主要是指除教科書以外的各種學習參考用書、輔導材料、媒體、網絡等,它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帶來各種新知識和新信息。人力資源主要是指能夠有助于學生學習和使學生感興趣的人,包括學習者、教育者、學習同伴。人力資源是極有價值的學習資源,在自主學習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環境資源主要是指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場所、情境、氛圍等,在此環境中學生可進行自主選擇和自主活動。
五、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
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是在全新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建構起來的,它的可操作性是很強的,其基本的教學流程如下圖:
(一)確定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確定是教學活動的前提性環節或準備性環節,所以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然后組織學生以此目標為起點開展自主性學習活動。
學習目標的確定和明確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只有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才能“知道自己需要學什么,學習應達到什么標準,以及如何達到這些標準”。[2]學習目標的確定從內容來說,必須包含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意目標;從呈現來說必須反映課程標準的要求,體現課程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學習目標的確定應在學生的參與下進行,這樣可使學生對學習目標產生認同感,從而有益于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二)創設學習情境。
學習情境是指學生學習時所需要的課堂學習場景。教師創設學習情境,實際上也就是依據學習目標,圍繞學習內容,對課堂學習的有關場景進行描繪、設計和美化,以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為學生創設的學習情境,從內容上來說主要包括:創設合作式情境,以實現學生間的互動與交流;創設問題式情境,以形成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自主思維;創設探究式情境,以培養學生的探求精神和創新能力;創設體驗式情境,以強化學生的自主感悟與自我調控。這是一種富有情趣的、生動活潑的、輕松愉快的、蘊涵哲理的自主學習情境。創設這樣的學習情境,可使學生在課堂上激情充溢、思維流暢,從而入情入境地進行自主學習與自我發展。
(三)進行學習引導。
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除需要教師為其確立學習目標和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外,還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必要的學習引導。因為在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中,雖然學生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一切教學活動都圍繞著學生來進行,但自主性學習并不等于是學生自己的自由學習,因而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也就并不等于是教師放手不管的教學,而是一種引導性或指導性的教學。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合理的組織。教師的組織要以知識的形成過程、思維的發展過程、能力的提高過程為主線,以多方合作互動、多項信息溝通、多種感官協調為方式,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活動。
(四)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自主探究是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的中心環節和重要階段。在這一環節和階段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主動地、自由地、創造性地開展探究活動。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是:借用背景材料―形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背景材料可由教師為學生提供,學生將這些背景材料作為學習資源和學習線索;在此基礎上學生發現和形成問題,并確定解決問題方式方法;按照此方式方法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研究、交流、質疑、辯論,教師進行必要的點撥;經過這一系列的活動最后使問題得以解決,即學生獲得對知識的理解、整合、內化,并促成自身的發展。學生自主探究的最基本形式是合作互動式探究,主要表現為學生個體之間的合作互動式探究,學生集體之間的合作互動式探究,學生個體與集體之間的合作互動式探究,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合作互動式探究。
(五)形成總結評價。
自主探究活動結束后,要對探究活動的結果進行總結和評價??偨Y和評價的內容主要有:探究方法的科學性、探究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學生間的合作意識、學生自身的體驗感受、問題的解決情況、學生的發展與提高情況等,對這些都要進行全方位的總結、評價、反思,以獲得更深一步的理性認識??偨Y評價可由教師進行,也可由學生進行??偨Y評價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總結升華的過程,所以,由學生進行總結評價,則更能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摘要:初中數學新課標要求,要尊重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性。這就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以“教”為主的教學方法,要鼓勵學生參與到數學課堂上來。而合作學習模式無疑是實現學生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的有效模式,主要分析了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策略。
1.合作學習小組的劃分要遵循各個小組間學生學習水平基本一致,小組成員之間優差互補的原則,小組人數的劃分以少為最佳。初中階段的學生之間存在基礎知識掌握的差異,存在學習能力的差異,因此,我們在初中數學學習小組的劃分中要體現對差異的尊重和合理分配。一般情況下,每個合作學習小組的人數以三到五人為準,當然,四人一組為最佳選擇。這種精細化的劃分主要是為了保證各小組的融洽合作,也是為了教師能夠更容易地掌握各小組成員的數學學習情況。當然,小組成員的劃分要充分考慮各個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能把數學成績優異、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全都分到一個小組,要注意合理分配,實現“優中差”的優化搭檔分配。要保證每個小組中既有數學成績拔尖的學生、又有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當然還要有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這樣可以實現小組成員間的優勢互補,可以保證各小組數學學習實力的均衡。
2.教師不能隨意任命合作小組的組長,要選擇那些溝通能力好、協作能力強、善于幫助同學、團結同學的學生。在小組學習模式中,小組組長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單純地以小組成員的學習成績為任命依據,要充分考慮各個小組成員的綜合素質,比如,小組組長也可采用輪流擔任的方式,俗話說得好“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要給每個學生提供擔任小組組長的機會,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領導才華和組織才華,這樣可以凝聚所有學生的智慧,有助于集體力量的發揮,可以讓各小組成員共同協作,為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需要所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數學教學論文)如果有學生不愿意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就無法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學生也就無法實現既定的學習目標。因此,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環境,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要激發起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興趣,要讓他們發自內心想要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比如,在初中數學課堂上,讓各個小組的學生針對同一道題采用一題多解的方法解答,如例題,點a(-2,1)、b(-1,3)、c(2,2)、d(3,y)構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求d點的縱坐標y。不同的學生會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有的會用線段長度相等的關系來求y,有的會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平行,斜率相等來求,運用不同的理論知識,學生會有不同的解題思路,而如果學生不與小組其他成員合作,自己“閉門造車”,可能只能找到一種解題方法。要讓學生看到合作學習的.優點,激發他們數學學習的動機,讓他們愿意加入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
三、構建初中數學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要培養學生課前的小組合作預習習慣。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當然,這種預習要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初中數學包含高中數學教學和高等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教學任務空前繁重,學生學習起來也比較吃力,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預習,可以提前對教學難度和教學內容有個了解,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比如,集合函數的教學是初中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在這些教學內容開始前,要引導學生進行小組預習。同時,教師可以讓合作學習小組把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預習中的難點和重點進行歸類,并把這些問題在教學活動開始前呈交給教師。有了預習做基礎,教師面對的就不再是“一張白紙”似的學生,而是已經掌握了基本知識的學生,教師教起來會更輕松,學生學起來也更“得心應手”。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因此,教師要適時地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進行評價,要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比如,在某一段的教學任務完成后,可以讓學生以合作小組為單位來一場“數學知識競賽”,教師可以把整個競賽分為基礎知識競賽、能力知識競賽和創新能力競賽,并針對不同的題型進行分值的設定,先后限時讓各小組進行搶答。待競賽結束后,由教師統計各小組的得分情況,并取前三名給予一定的獎勵,然后由教師對這階段的教學成果進行總結,對于學習效果好的小組給予極高的表揚和鼓勵,激發各小組的學習“斗志”。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學所涉及的知識點更多,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進行主動學習,主動思考,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開心,打造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尚莉娜。淺談數學合作學習[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1(07)。
(作者單位重慶市云陽縣南溪鎮南溪小學)。
時下的課堂教學改革要求教師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老師引導下,進行主動、積極、創造性學習,并善于掌握和運用學習方法,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育專家許漢同志告訴我們:“自主學習是現代學生重要品質之一,是學習能力的體現,也是學生綜合素質的表現?!倍嗄陙淼慕虒W實踐和探索證明,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賴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借助教學媒體、英語教材,以科學的教學方法作手段,逐步培養、訓練出來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解放思想,留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時間和空間,進行小組合作自主交流學習。
要想從傳統的教學中解困出來,就要解放思想,積極進行小組合作自主學習課堂研究和實踐。全國特級教師楊明明老師來廣州參加“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研討觀摩會,為我們上了兩節精彩的示范課。孩子們在和諧投入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提高了能力,在老師的啟發、提示中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
課后,她對我們說:“我們在課堂上要自始至終讓孩子們參與學習,讓學生有學習時間和空間”。對于英語課堂來說,從對話的引入,學習目標的設計,到語法的學習,再到聽力,乃至練習的設計與訓練,都可以創造機會,讓學生進行自主發現,小組合作相互交流?!?/p>
比如在教學九下unit1的閱讀課時,充分進行自主合作學習。
3.小組內5人互相交流,優生進行幫扶糾正;。
4.教師適當點撥(注意時態,人稱和連接詞的恰當使用);。
6.由說帶寫,把復述內容寫成文段,個人進行自主擴展潤色。
這一環節,打破局限,引導學生自主合作交流、互相探究,激發了學生學習動力。
二、授之以“漁”,加強學法的指導。
現代教學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方法傳授。同時,學生因為年齡所限,學法往往是在教師的教法中潛移默化地形成。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來自于教師課堂上成功的啟發和點撥。
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精心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法,并要引導和啟發學生,讓他們去發現,去探索和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以達到觸類旁通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比如我在教學單詞的時候,在備課時深知perhaps是一個難讀難記的單詞,我就利用《perhaps》這首歌來讓學生自學、自唱、互相幫學。首先讓學生聽歌,因為音樂和節奏都比較好聽,再加上要求學生告訴我你在歌里聽到了什么,那么你小組可以得到加分,所以學生聽得很認真。有的學生告訴我聽到了purse,dress,panda,有的學生告訴我聽到了perhaps,這時我高興的表揚了他們,而且讓他們小組領讀他們所聽到的內容,讓他們自己做小老師,沒想到他們還做得有模有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這個單詞,而且連這首歌都會唱了,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三、以訓練為主線,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
改革的課堂,學生在課堂上不再是被動地聽和答。課堂應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多想、多練、獨立思考、交流合作、培養能力、提高素質來實現的。我們教給學生學法的同時,還應設計一些適合發展學生思維的練習,對學生進行語言能力的訓練。
英語課的練習內容豐富多樣,聽、說、讀、寫,每一項都有其豐富的內涵,但我們必須從“內容精選、分量恰當、安排合理”的原則出發,有針對性的訓練。比如:我在教halloween時,因為學生對國外的節日知之甚少,所以我讓學生通過英特網來查詢有關國外的節日,特別是萬圣節halloween,要求在課堂上進行介紹,展示和評比。
學生回家自己上網查資料,在課堂上進行了精彩的展示。課前,學生自己上網查資料,擴充了知識面,能自己主動思維、大膽實踐并且提高了跨文化意識,關鍵是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課上,學生也學得格外認真,進行對話練習時,也一改往日的單調,能創造多種情景來進行小組表演,知識掌握得特別牢固。
通過有意識,有目標的訓練,學生的知識豐富了,能力也提高了,還懂得了知識和規律的遷移。這其實也是自主合作學習的一個方面內容。
四、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學習是種長期而艱苦的勞動。有的學生貪玩好動,厭學嚴重,失去學習的信心等,這些都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非智力因素。教師重視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愛護和尊重學生,對待差生和優生態度一樣親切,教師應創設情景,巧妙設計,激發學生濃厚的求知欲望,引導組內幫學等,使學生成為熱愛學習、互幫互助、胸襟寬廣的人。
實踐證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不但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可以充分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英語課程改革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都是使學生形成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只要我們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上,讓學生學會對自身的學習行為進行有效的調控,掌握有關的知識和才能,進而成為學習活動的真正主人。英語課堂教學就能從“授之以漁”到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進而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
摘要: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活躍課堂氣氛,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把“快樂學英語”的理念切實融入英語教學中,在教學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嘗試著將課堂真正地設計為充滿快樂與智慧的課堂。
一、創設氛圍,激發自主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英語教學中我注重把微笑與鼓勵帶進課堂,和藹可親地對待每位學生,讓每位學生都能享受到英語帶給他們的快樂,以此喚起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另外,更重要的是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實物、圖像、錄音、等各種教學媒體,以及自己的動作表情,創設生動活潑的情景,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產生用英語交流的欲望。積極主動參與語言練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了充分發揮每個學生自主學習運用英語的能力,我還給每個同學起了英語名字,讓同學們輪流用英語向全班演繹一段小故事,小對話,小情景劇,或相互提問,每周由同學們評出最佳表演者。這樣人人都會有參與的機會,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會很珍惜這種表演的機會,自發地找材料,學英語,練表演,大多數同學都有出人意料的表現。
要引導自主學習,就必須改革課堂教學,真正做到:“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覺、自主地學習。在45分鐘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變教師“主宰”為教師“主導”精心設計每一堂課,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1、備教材。我注重教材的整合,知識點的聯系,重點、難點的把握,使課堂教學目標更貼近學生實際,同時利用學生的生活體驗,通過交際,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親切感,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狀態。
2、備學法?!敖淌菫榱瞬唤獭?。自主學習應該體現在學生“會學”和“能學”上。我經常使用討論式和啟發式教學,讓學生與對手相互提問,分四人小組討論,讓他們都有機會用英語發表自己的見解,并引導學生梳理總結,自主獲取知識,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3、備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有充分的了解,實行因材施教。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圍繞教學內容,開展各種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活動。讓每位學生在教學中體驗英語學習的興趣。
三、合作互動,拓展自主學習。
總以為學生該掌握的知識太多而將學生看作接受知識的容器,這是英語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一講到底的根源所在。其實不然,只有啟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領悟英語學習的特點,逐步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拓展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進步,有愉快的體驗和成功的喜悅。為此我采取了合作互動的方法,讓學生在合作中自主互動的學習。因學生在使用過程中通過體會語言帶來的樂趣;學生在合作中學會主動獲取知識,領悟到英語學習的訣竅,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成效,體會到自己的聰明才智,會激發學生更主動更自覺的學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始終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識記,理解、思維、歸納的過程,讓學生在合作中拓展自主學習,是發揮學生能動性的重要環節。
四、積極評價,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日復一日耐心細致的引導和培養,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自學行為及學習結果作出積極評價,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在評價中,我注意到客觀、公正、熱情、誠懇,滿足學生的成功需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我的鼓勵下,學生自主學習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教師監促的學生有效預習。在英語學習初,學生的如何自學,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都不大清楚,教師必須通過布置預習作業和督促學生自學才能達到自主學習的有效性。作業安排要細,而且做到有布置有檢查。通過檢查,可以發現學生自學中遇到的問題,這也給教師備課提供了依據,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達到某種預定目的而自主學習的習慣。
2、目標達成后的學生自學。學生在教師監控下進行的預習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學。因此,教師要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情況逐漸放手,讓學生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進行自主學習。
經過以上兩個階段,學生基本上養成了自學習慣,并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這時我就逐步放手學生自主學習,不斷對學生提高要求,同時對他們的學習給予不斷的鼓勵,讓他們有成就感。
讓學生成為自主學習的主人,從學生的學情出發決定教學目標、內容、方法、才能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教師只要把希望帶給學生,尊重、理解、寬容地對待學生,滿懷信心地期待他們會取得進步,并給予積極評價,學生才能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使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上述調查結果顯示出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問題: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大學生的學習方式應該由教師引導,教師應該是大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和支持者。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大學生自主性學習中教師應有角色的缺位。
從自主性學習的理論來看,大學生自主性學習不僅僅是由學生個體的內因自發生成的,而且需要在教育的過程中,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教師和學生是相互依存的,沒有教師就沒有學生,沒有學生也就沒有教師。大學生雖已成年,擁有了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但由于身處學習方式巨大轉變的過渡階段,難免因學習方式、與教師互動狀況的變化等產生不良的適應狀態。如果此時的學生沒有得到老師及時的、有益的指導,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和對待大學學習與生活,他們很有可能產生困惑甚至自暴自棄的情緒,影響自身和學業的發展。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的人格魅力可以直接對學生產生無言的持久的影響,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學術指導的效果?!币虼?,教師的引導在大學生自主性學習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逐步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學習的引導者。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教師自身廣泛的興趣、高雅的情趣、洋溢的才華、執著的追求都會在學生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教師自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藝術,也會影響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影響學生在該領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和持續長久。因此,教師要以典雅端莊的教師形象,情境交融的教育氛圍,井然有序的教育節奏和耐心細致的工作方式去吸引學生、調動學生,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引導他們把眼前的個人興趣與未來自我的發展聯系起來,使他們逐步成為學習的主體。
2)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養成獨立學習的良好習慣,成為學習的幫助者。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是影響學生能否養成獨立學習習慣的重要因素。如果認為教學過程應以教師為中心,從思想和行動上都不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尊重學生的主體精神,在教學上采取“填鴨式”,在管理上采取“家長式”,其結果必定是束縛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限制學生獨立學習習慣的養成和潛能的發揮。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其主體性和獨立性,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動,使學生養成獨立學習的良好習慣。
3)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成為學習的支持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鼓勵和支持對促進學生的學習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適時充分、恰當地對學生進行鼓勵,可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信心,消除他們對自主學習能力的自我懷疑和消極的自我評價。因此,教師可以適時、適當地布置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學習任務的完成,體驗學習的進步,增強其自我效能感,激發其學習信心和學習動機,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
信息技術課程中自主性學習的培養21世紀是高度信息化的社會,在信息化社會中信息素養已成為與體現傳統文化的“讀、寫、算”一樣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信息技術課程正是適應這一趨勢而開設的。在信息社會中,學習的資源無限擴大、異常豐富,學習的內涵和外延都在不斷地擴展。要使學生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解決實際問題就必須教育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上,從被動性的學習轉向自主性的學習。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建構意義的方式而獲得。它所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學習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這與自主性學習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習程中獲取知識的規律和研究的方法本質上是一致的。傳統的計算機課程強調的教學方法是將練結合,忽視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壓抑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忽視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信息技術教育應該是強調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協作性學習和自主性學習等多種學習的整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應該貫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給學生灌輸了多少知識,而在于側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因此本人認為,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加強自主性學習的培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
一、提供自主學習目標,增強自主參與意識。
自主性學習主張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是學習的主宰者,而是學習的指導者。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調整好與學生間的關系。把自己變成“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與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接受型的被動學習為探索型、發現型的主動學習。
目標導學意義在于體現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針學習內容明確相應的任務,進而圍繞目標自己主動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問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如:為讓學生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可以布置機器設置任務,可以規定什么樣式的墻紙,屏保程序,機器日期等。使學生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暴露他們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異,把他們弄不懂的地方、錯誤的地方都擺在桌面上,再引導他們通過獨立思考,摒棄錯誤,發現真理,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這樣,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發現要學習的東西,能夠積極地被同化,因而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二、激發自主學習動機,形成自主參與情感。
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人的認知需要的情緒表現,在學習過程中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增強學習的自主性,“任務驅動”是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時應該看到學生們是有種種興趣傾向的,在組織教學的時侯應有所側重,喜歡音樂的同學可以給他們布置midi制作方面的任務,有美術特長的同學可以給他們學習圖像處理的機會,喜歡編程的'同學可以單獨為他們講點編程。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如何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首先,教學內容或教材主題要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其次,給予學生個體選擇的機會。在選題方面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在教學內容方面最好有一定的彈性;再者,照顧好學生的認知水平。最后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果,要注意盡量給學生展示、說明的機會。信息技術課程的一個重要功能是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資源來改善自己的學習方式,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所以,把信息技術課程整合到其他課程中,或在研究性學習中作為工具使用,也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信息技術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最終手段。
三、創設有利條件,提高自主探索能力。創建有利于自主性學習的環境及資源利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學習信息技術課程。在組織安排教學過程中,不是把大量的時間用于組織講解教案上,而是放在為學生提供學習所需要的各種資源上,把精力放在簡化利用資源所經歷的實際步驟上。利用cd-rom光盤提供形式生動活潑、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學習資源??梢岳镁W絡系統,共享資源,讓學生學習如何從多媒體教學軟件中,從局域網絡或互聯網絡中獲取信息,得到多種學習材料,培養學生自主進行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通過查詢、檢索、探究并解決問題。把學習資源作為學生進行分析、思考、探究、發現的對象,以幫助學習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步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習如何從資源中獲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會如何進行問題探究,并利用資源材料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進行自學,培養獨立操作、主動探索的能力。自主性過程以“先學后做”、“邊學邊做”為基本特征,即課前讓學生超于教學進度進行獨立學習―解決各自現有發展區的問題,課堂教學―師生合作針對性地解決最近發展區的問題,使之轉化為新的現有發展區。我在備實踐操作性較強的課時,把各種教學信息和操作步驟(提示)做成超本文方式(網頁),在教師機上共享,讓學生花30-35分鐘時間學習網頁中的知識,邊自學獲得提示邊上機實踐,最后獨立完成規定的作業。然后花10-15分鐘時間與學生一起討論并演示關鍵的操作步驟,總結出帶普遍意義的內容,一方面加深印象、鞏固所學內容,另一方面增強繼續學習的能力。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養成了看說明書獨立操作計算機的習慣,能適應其他軟件的自學。
培養自學能力,指導學生逐步學會看書,提出問題,歸納知識。從書本上獲取知識是學習的途徑之一,所以無論是理論性較強的課中還是實踐操作性較強的課中,在教學中我都注意指導學生養成看書的習慣,看懂書的內容及內容之所以如此編排,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主體獨立參與學習,發揮主體作用奠定基礎。四、加強學習方法指導,提高自主參與能力。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關鍵在于教給其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由“要學”到“學會”,再過渡到“會學”。教會學生學會學習,一是要學會學習信息技術工具和信息資源的使用,未來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學生將面臨新的信息技術工具和信息資源,所以學生必須學會,如何學習和掌握新的信息技術工具和信息資源。二是要學會如何使用信息技術工具和信息資源去輔助學習,提高學習能力,從而有力地促進其學會學習的能力的提高。面向學生發展的教育,應該強調能力本位,而不是知識本位。自主與創新兩者是密不可分的。自主是創新的前提,沒有自主談不上創新;而沒有創新也就無從展現自主。只有自主與創新的完整統一,才能充分展示高科技、高情感時代人的自尊、自信、自強、自律這一進取型的人格精神。江總書記說過: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根本動力。創新能力成為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杰出人才的創新能力開辟著人類的未來,個體的創新能力創造著個體的未來。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將成為衡量教育成敗的最高標準。
數學這一學科的'特點就是內容大多比較抽象、邏輯性強,它雖然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但也容易使人感到枯燥乏味,產生畏懼心理.
作者:劉松發作者單位:湖南省漣源市七星中心學校,湖南,婁底,417100刊名:教師英文刊名:teacher年,卷(期):“”(12)分類號:g63關鍵詞:。
鼓勵并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前提出要保證學生有自主發展的空間,創設自主學習和發展的空間,有以下途徑:
1、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課堂教學中兩個最主要的角色是師生,由于長期以來教師的“權威”影響,使得學習氛圍主要取決于有沒有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教師的授課情緒要保持輕松愉悅,這樣才能感染到學生。教師要卸下“權威”形象,授課過程要能夠采納學生的建議,照顧到學生的情緒。其次,教師要和學生建立平等的人際關系,對學生的過失和錯誤,不要極端的否定、批評,而是幫助學生進行反思。這樣學生才能夠放松的進入學習狀態,不必擔心老師的責罵和同學的嘲諷。另外,經常用眼神和言語激勵學生,使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肯定,易于使他們形成正確的自我效能感,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開展“討論”學習。
討論是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一種形式,也是學生自主發展的重要形式。開展課堂討論,既利于“群體”學習作用的發揮,使學生在相互啟發、幫助、補充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認識,學會交流與合作,又給了學生表達自身觀點的機會,使他們敢于質疑,提高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開展課堂討論要注意一下幾點:
1、在討論前,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嘗試解決問題。使學生在討論時能事前準備好發言內容。
2、要留給學生足夠的討論空間和時間,以便于他們真正進入角色。
3、教師要做好引導與調控,組織好小組討論和班級討論,科學分組以便組內互助、全體參與。尤其要注意把握討論的時機,要選擇難度適中、題材新穎、于學習目標有益的問題組織討論。討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體現“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边@一新課程理念。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就要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全面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在他們的學習興趣被激發的時候,剛好能獲得自主學習和發展的空間,再通過開展討論學習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得到的自主發展。
概念是數學的基石,對于每個定義、定理、公式法則,理解了的要記住,暫時不理解的也要記住,在記憶的基礎上、在應用它們解決問題時再加深理解。在牢記其內容的基礎上知道它是怎樣得來的,又是運用到何處的。將概念、公式與解題聯系起來,以了解它們如何運用在題目中,從而將頭腦中學來的概念具體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達到活學活用。
2.看例題,做習題,要學會總結題型和方法。
1)如何看例題、做習題?
要想學好數學,必須多看例題,多做習題。我們看例題、做習題,目的是體會定義、定理、公式法則的運用,是學習數學的思想和方法。每一道題,都是針對一個或幾個知識點,都會反映出一定的思維方法,即解題的思想方法。每看或做一道題目,都應體會如何應用數學知識,應理清它的思路,掌握它的思維方法。時間長了頭腦中便形成了對每一類題型的“通用”解法,即正確的思維定勢,這時再解這一類的題目時就易如反掌了。有些同學老師講過的題會做,其它的題就不會做,只會依樣畫葫蘆,題目有些小的變化就干瞪眼,無從下手。原因就在于不明白數學知識是怎么應用的,解題時是怎么思考的。
2)學會歸納和總結。
題海無邊,總也做不完。數學題目是無限的,但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卻是有限的。要想將題目越做越少,就要學會歸納和總結。
對做過的習題進行歸納和總結,再現思維活動經過,分析想法的產生及錯因的由來。要求用口語化的語言真實地敘述自己的做題經過和感想,想到什么就寫什么,以便挖掘出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方法。做了哪些習題?用到什么概念,定理或公式?用到什么解題方法?屬于什么類型?哪些是自己能熟練解決的,哪些還有困難?會做的以后少做或不做,有困難的不會的要多做,重點做。當你會總結題目,對所做的題目會分類,知道自己能夠解決哪些題型,掌握了哪些常見的解題方法,還有哪些類型題不會做時,你才真正的掌握了這門學科的竅門,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變萬化,我自巋然不動”。
3.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
同學們最難面對的,就是自己的錯誤和困難。但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同學們做題目,有兩個重要的目的:一是,將所學的知識點和技巧,在實際的題目中演練。另外一個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彌補它。這個不足,也包括兩個方面,容易犯的錯誤和完全不會的內容。對于每次做錯的題目,要分清楚是做錯的還是不會做,對做錯的,要分析原因,總結當時自己是怎么想的?錯在哪里了?那么正確的思路又是什么?不會做的,要請教,然后把它記在本子上,并及時復習相關的內容。我們之所以建議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一方面是可以查漏補缺,及時復習相關內容;另一方面,一旦你做了這件事,你就會發現,過去你認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現在發現原來就是這一個反復在出現;過去你認為自己有很多問題都不懂,現在發現原來就這幾個關鍵點沒有解決。從而認清自己學習的狀況。
4.就不懂的問題,積極提問、討論。
不提倡不懂就問,一發現現問題不經思考就問,不是好習慣。經過自己反復思考仍不能理解或解決的問題,應積極向他人請教。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這一點,很多同學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對該問題的重視不夠,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問老師被訓,問同學被同學瞧不起。抱著這樣的心態,學習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學好?!伴]門造車”只會讓你的問題越來越多。知識本身是有連貫性的,前面的知識不清楚,學到后面時,會更難理解。這些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你對該學科慢慢失去興趣。直到無法趕上步伐。
討論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一個比較難的題目,經過與同學討論,你可能就會獲得很好的靈感,從對方那里學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討論的對象最好是與自己水平相當的同學,這樣有利于大家相互學習。
5.注重實戰(考試)經驗的培養。
考試是一種能力,也可以通過平時訓練來獲得。把“做作業”當成考試,平時做作業時,要不看書,不請教,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解題要規范,有條理,演算要清楚,整齊,避免出現計算錯誤。另外,在實際考試中,也要考慮每部分的完成時間,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慌亂。
勢而開設的。在信息社會中,學習的資源無限擴大、異常豐富,學習的內涵和外延都在不斷地擴展。要使學生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解決實際問題就必須教育(-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上,從被動性的學習轉向自主性的學習。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建構意義的'方式而獲得。它所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學習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這與自主性學習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習程中獲取知識的規律和研究的方法本質上是一致的。
傳統的計算機課程強調的教學方法是將練結合,忽視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壓抑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忽視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信息技術教育(-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應該是強調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協作性學習和自主性學習等多種學習的整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應該貫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給學生灌輸了多少知識,而在于側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因此本人認為,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加強自主性學習的培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
一、提供自主學習目標,增強自主參與意識。
自主性學習主張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是學習的主宰者,而是學習的指導者。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調整好與學生間的關系。把自己變成“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與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接受型的被動學習為探索型、發現型的主動學習。
目標導學意義在于體現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針學習內容明確相應的任務,進而圍繞目標自己主動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問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如:為讓學生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可以布置機器設置任務,可以規定什么樣式的墻紙,屏保程序,機器日期等。使學生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暴露他們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異,把他們弄不懂的地方、錯誤的地方都擺在桌面上,再引導他們通過獨立思考,摒棄錯誤,發現真理,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這樣,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發現要學習的東西,能夠積極地被同化,因而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二、激發自主學習動機,形成自主參與情感。
[1][2][3]。
(北京工業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100124)。
[摘要]大學生自主性學習是一種以實現自覺、主動學習為目的的學習理論和學習模式。針對大學生自主性學習中出現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興趣和動機缺乏、學習計劃欠合理等不良現象,基于教師在大學生自主性學習中的作用分析,從學習態度、學習策略、學習反饋等幾方面提出教師的引導策略。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ziwojieshao/20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