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通過書中的情節、人物和作者的寫作手法等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在這里,我們為大家準備了一些精選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赡苣悻F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鄧肯自傳》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舞蹈是通過身體來展示、表達美的藝術,致力于舞蹈事業的女子真的要付出很多代價,包括失去愛人、失去孩子。為了藝術她們獻出人生的幸福,她們連同自身的舞蹈藝術被代代相傳、成為經典!她們不是普通的女子,她們是上帝賜給人間的美麗舞蹈精靈!作為一個舞者,她很美,她很成功,創立了“自然即美”的鄧肯現代舞;作為一個女子,她多情,她很可憐,擁有過偉大的愛情但最后一個個情人都離她而去;作為一個母親,她慈愛,她很可悲,擁有過3個兒女又不幸失去。
從其他資料了解到她曾經和小她10多歲的俄國詩人葉賽寧有過短暫的婚姻,她甚至出錢幫他出版詩集、助其實現夢想,筆者認為,這段婚姻除了愛情外,更多是她想在這個小男人身上付出她濃濃的母愛(一雙兒女去世后她難以自拔)。她對舞蹈的熱愛:毫無疑問,她的生命是為舞蹈藝術而生的。小時候就熱愛舞蹈,自己跳、還教人跳,漸漸長大后,研究舞蹈,創造舞蹈,辦舞蹈學校傳播藝術。為了舞蹈藝術她主動離開深愛的克雷格(她女兒的生父),她說:“同他生活在一起,就意味著我要放棄我的藝術、我的個性,甚至要放棄我的生命和我的理性?!睘榱俗屛璧笇W校能生存下去,她找到一個英國百萬富翁來支撐經濟,后來他也成為她兒子的生父?!拔乙簧兄挥袃杉笫隆獝矍楹退囆g————我的愛情常常會毀滅我的藝術,而我對藝術的渴望又常常給愛情帶來悲劇的結局。這兩者無法調和,總是不停地斗爭?!彼奈璧杆囆g:“伊莎多拉為了要表現人類的情感,在希臘藝術中發現了最精彩的表達方式。她很欣賞那些美麗的浮雕,而且從中得到了靈感。然而她更富有創新的天賦和本能,帶著這些靈感,她又重歸自然,從中創造出她的一切優美的`舞姿。在模仿和復興希臘舞蹈的同時,她找到了自己的表達方式。她想到的是古希臘人,但展現給我們的是她自己的藝術。她的愿望便是忘卻時空、不懈地追求幸福。她把希臘藝術完整地呈現給我們,引起了我們的共鳴。在她為我們復活希臘藝術的同時,我們變得與她一樣年輕了,我們心目中又升起新的希望。當她的舞蹈表達命運的不可抗拒時,我們也只好同她一樣屈從。
顯然林先生要做自己的傳記,并非是要介紹自己的生命歷程,也不是評論自己思想和成就。我想林先生對做傳記是有很多的想法的,其所作《蘇東坡傳》、《武則天傳》該是過足了情感傳記的戲癮?;蛟S要理解林先生的情感,理解他的品性,可以去看他的蘇東坡,看東坡先生的林語堂的影子。在做自己的傳記的時候,他只是提提自己對人生經歷中的一些階段的看法,或者是一些難聞的軼事。這便是林語堂風格吧。
如他所說,早期他的文章很是批判,后期含蓄了或者幽默了。從這個傳記便透露了這些景象。批判的,或是含蓄的批判的,或是幽默的批判了,或是含蓄幽默地與你交心?!敖恍摹?,與讀者交心,這是多好的想法。我想所謂“交心”,便是說讀者最容易聽的進去的話,最容易領悟的道理。要做到這一點似乎是不容易的,很不容易,所以林先生說他非常不喜歡那些所謂的“術語”,認為那是不會說話的人干的事情,不會用簡單的語言表述思想的結果。那些就是不“交心”吧。林先生說他早年文筆太直,太鋒利。那時候的他怕也是尚不能很好地用文字與讀者交心。他說,那得怪罪北洋軍閥,怪他們給知識分子的自由太多了的緣故。19胡適在其日記記著日本人芥川龍之介的話“中國著作家享受的自由,比日本人得的自由大得多,他很羨慕”。胡適得意:“其實中國的官吏并不是愿意給我們自由,只是他們一來不懂我們說什么,二來沒有膽子與能力可干涉我們”。信也。言論自由太多了,便開門見山地講話,便不知道用“文筆技巧”。恰是從這段牢騷,可體會他后期的“文筆技巧”了。想想我們現在的社會,林先生哪里是在怪罪北洋軍閥給的自由太多了呢?分明是在向我輩炫耀那個時代,那個自由的時代,那個屬于知識分子的時代,那個屬于他們的時代。他們的時代里,他們的理想是“各人說自己的話”而“不是說別人讓你說的話”??蓱z屬于我輩這個時代,是連話怎么說都不知道,連自己說的話是不是自己的話都不知道,自己的嘴巴與腦子是不是自己的都不知道,的時代。當然這樣的時代林先生也是經歷過的,這也是他后期幽默文學、諷刺文學的由來。因為在那樣的時代,自由的表達自己是不行的,是會有“牢獄之災”的。聰明如林先生者,也會感到“人生太悲慘了”,于是他“不能不故事滑稽”。所謂的“諷刺”與“幽默”,他說只是“滑口善變”,而那又只是他“樹立的自衛的機械作用”。吾輩對于其“這一路的滑口善變,其中含著眼淚與微笑的”,該是能有極好的體悟的。用林先生最推崇的東坡先生一句詞說是“長恨此身非我有”。
學生階段肯定是給林先生留下最美、最深回憶的事情。所謂學生階段,也該就是其童年、青年時期。那時有父母、姐姐的關愛,有芝麻餅的誘惑,有閩南青山、綠水的懷抱,有美麗健康的鄉土姑娘的戀愛,還有品學兼優的自信。林先生直到耄耋之年,回味起那些情景,依然那么的親切、美妙。我們也讀進了那些青山綠水,讀進了那青山綠水中的姑娘,那充滿生活氣息的美麗的鄉土姑娘。想離開去尋找站在大山中傻笑的賴柏英,或是坐在竹筏上漸漸憂郁的翠翠。林先生的愛情該是極天真的愛情,初戀雖然失敗,但是給留下的該是最單純的感情理想,于是在不能與c結婚的時候他還會“哭得癱軟下來,哭得好可憐”。(何曾幾時,我們也會在夢中醒來,抹去臉頰的淚水,卻還止不住心中踉蹌的哽咽。)或許正是這種單純,能夠贏得單純的愛情的吧。也許這便是為何到了晚年,林先生依然視林太太是“少女的芳心”,幾十年過去那“少女的芳心”依然如當初回應“窮有什么關系”那般“堅定而得意”。其中一件軼事是尚未能明白的,何以林先生會“一個習慣玩母親的奶,一直玩到十歲”,閩南風俗使然?既然林先生將其將出來,該是別有用意,尚不解。正是與母親的這種親密,使其在新婚前夜,與母親同睡,那時“能與母親同睡的最后一夜”。不知道那夜林先生有沒有哭,林母又是否哭過。從此林先生不再屬于她,而是另外一個女人。(據說鹽井的藏族,男子在“出嫁”到女性家時,全家人如同漢人女子出嫁一般,要有震天的哭送。)。
回顧學校時光,并非總是好的。當我們能自己識別生活經歷的時候,很多往昔不覺的事情開始變得充滿遺憾。學校生活便是其中之一吧。林先生相信“課堂聽課”是“人類虛耗時間之最大的發明”,“學校是致令學生看書喂非法行為的地方”。學校確實就是那樣的地方!他自信自己的學習方法,說自己只讀最經典或最下流的書。我輩是讀了太多的無用的書,讀了太多中流的書,還是草草地讀過。我的流弊甚重,花了兩小時閱讀閱讀此書,再用了一節課的時間堆上這些文字。林先生說他讀一本書的收獲可當別人讀十本的收獲?;蛟S與我比起來可當十三本吧。
另外再做些筆記,記幾段我感興趣的人物的描寫,生動、銳利。
關于周作人,和他的文字筆調一樣,聲音迂緩,從容不迫,激動之下也不會把聲音提高。
關于周樹人,每逢攻擊敵人的言辭鋒利可喜之時,他會得意得哄然大笑。身材矮小,尖尖的胡子,兩腮干癟,永遠穿中國衣裳,看來像個抽鴉片煙的。
關于劉半農,反對儒家一切思想,而且對一切都采取極端的看法這方面,我覺得他是一個精神病患者。
關于錢玄同,兩眼近視,常常臉紅。
關于劉半農與陳垣,劉半農在倫敦的時候向別人介紹陳垣說,他“也算是”北京大學的教授。陳垣當時對此話甚為敏感,從此,始終存有芥蒂。
再加一條蔣介石吧,林先生說自己是中國出了蔣介石夫婦外工作最努力的人。
昨夜熬夜將《伊莎多拉·鄧肯自傳》看完了,想到了林語堂的評論“這本書直率得讓人發指”。一直都被作者那種堅持不懈地追求夢想,追求自由的精神所鼓舞,為自己這么大年齡了還一事無成而自慚形穢,為自己現在依然年輕卻還在等待而心潮澎湃。她是一名有著高貴的愛爾蘭血統的美國人,她的一生都在嘗試著突破某些枷鎖,她是那樣的富有冒險精神。也只有像她這樣的人才能找到自己,才能看到被人常人看不到的地方。
雖然作者一直在書里面講自己沒有很好的文學才華,可是作為讀者的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部自傳,更是一部充滿浪漫色彩的歐洲20世紀初的旅游傳記,是一本充滿文學描述和風景描繪的散文。所有的景物總是被賦予了生命,所有的話語總是充滿的深情。她不允許自己的生活平淡,快樂和苦難至于她都是生命中最美的色彩。我被其中的美景深深的吸引了,以至于對歐洲產生了無限的遐想。歐洲是孕育了美景,更加孕育了20世紀初那么多優秀的藝術家,作家,畫家,詩人等等,當然還有舞蹈戲劇,這里是藝術家的樂園,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真的很希望自己也可以到那里暢游一番。
她能夠穿越整個美國到達巴黎,到達倫敦,到達希臘,那種對藝術對文學的癡狂有時會讓我這個讀者喘不過氣來,因為這感情來的太熱烈了,太不真實了。但是我卻又接受了,我知道這里面就算有夸張的成分,但這就是最真實的伊莎貝拉。她可以沒有金錢,可以沒有愛情,可以沒有孩子,可是她不能沒有藝術。每一次到人生的最絕境的時候,他總能在藝術中找到令自己振作的東西。她的一生就是為舞蹈,為整個人類的舞蹈而生。她總是在巡回演出的路上,其實她一生都是一部傳奇都是在進行巡回演出。
藝術家總是孤獨的`,純粹的藝術家都是被餓死的,我們經常這么認為。他們看到的東西都太深刻了,他們領悟的都是這個世間最珍貴的情感。我們這些俗人又是如何能夠理解呢?他們的孤獨時幸運的,因為他們獲得了另外的一個世界。藝術家們往往處于經濟狀況非常糟糕的境地,并不是因為他們不會掙錢,而是因為他們太會花錢,說得現代一點就是不會理財。伊莎多拉每次總是會在自己經濟狀況較好時開始瘋狂地癡迷藝術,然后又在自己身無分文時回到現實。她一生掙得的財富不計其數,但是卻一直處于窮苦的狀態。就如同比她早了幾個世紀的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睋Q個角度講,也許金錢對于她只是負累,都是她登上藝術的天堂路上的塵埃。
我其實很不想談論她的愛情,我覺得其實愛情給了鄧肯靈感,也給她的生活帶來了太多的磨難。雖然也給她帶來了許多幸福時光。她在愛情與藝術之間的抉擇也更凸顯了她對藝術的執著甚至說是偏執。
《純粹理性批判》是一本貌似在書中作者多次提到的書籍,是一直激發作者創作靈感的書籍。沒有看過,現在想去看看。書中提到了太多關于歐洲藝術的東西了,作為一個門外漢,我一次一次地感受到自己的淺薄。
在本學期的第一次成長港灣會議上,柴老師就向我們幾位年輕教師推薦了《鄧肯自傳》這本書。先前不知道鄧肯這個人物,于是去百度上搜索了一下:鄧肯是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她的自傳文筆優美、表述暢達,融苦難和幸福于一體。為了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我當天就在當當網上下單買了這本書。
像任何藝術天才一樣,鄧肯是個瘋子!任何擁有藝術家性格的人一定都體會過想象力飛馳卻找不到表達機遇的痛苦,一定都飽受著理想化和現實之間矛盾的折磨,一定為了保護內心的夢想而保持著與世俗之間的距離。有幾個人能像鄧肯一樣幸運地出生在藝術家庭,有著和她一樣性格的母親和兄弟姐妹,能夠一家人為著崇高的藝術理想而背井離鄉呢?!聽母親整夜整夜彈奏貝多芬,逃課到海邊奔跑,自己創辦舞蹈學校。鄧肯的童年是絕對自由的!正是這寬松的環境培養了她獨立、不羈、自信的性格,給了她無窮無盡的藝術靈感。
鄧肯的勇敢和堅強成就了她的事業。從美國出發,一文不名,甚至沒有錢買船票??拷?,靠打工,甚至靠騙,鄧肯一家硬是跨過死亡線活過來了。跳舞打發寒冷的冬夜,從一個劇團轉戰另一個劇團,鄧肯的奮斗史在常人看來充滿了艱辛。而生性樂觀的她卻秉持著最初的理想,與艱苦的生活戰斗,與傳統的藝術觀念戰斗,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她是靠自己而不是靠上天成功地把自由舞蹈推銷給了整個世界!
她的生命動力只有兩個:愛和藝術。而兩者又是那樣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她的愛往往和藝術有關,而她的藝術又表達著她的愛。她對自然的愛、對男人的愛、對孩子的愛都是那樣熱烈而真摯。雖然經歷了愛情的分分合合,鄧肯始終像一個小姑娘一樣單純地愛著。她每一次的愛情都是那樣浪漫而轟轟烈烈,突破傳統而又純潔無暇。而她對孩子愛比大海還要廣闊和深沉,遲遲不能忘記孩子的影子而消沉憔悴的她讓人心疼憐惜。??!她簡直就是為愛而生的精靈!
她的自傳字里行間洋溢著無限的激情,充滿了幻想和喜悅的力量,仿若孩童熱情奔放地述說著自己的理想。不避諱、不掩飾、不矯揉造作,并非文學家的她卻以行云流水的筆調寫出了千古傳誦的贊美詩,關于一個偉大靈魂的贊美詩!
這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以自己為主人翁講述的童話故事。它給我的人生打開無數道新的門,讓我知道,人的一生可以在愛和美中度過,女人也可以盡情地書寫自己人生的童話!
余秋雨說,謝謝讀書筆記,概括全書的神采和脈絡,記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這種讀書筆記,既是在描述書,也是在描述自己。我也應該好好寫寫自己了,有些東西不能再次逃避了。
看完《林語堂自傳》,我覺得林語堂有幾個地方是讓人羨慕的,或者說值得我去拜讀他的作品以及尊崇他的為人的。
林語堂少時也是一個窮小子,但是,他就覺得自己是一個不一般的人物。事實證明,他確實不是一個一般的人。骨子里面有這種感覺,什么時候都不會放棄。
林語堂的老婆也是令我羨慕的。這么好的老婆在現在這種社會,應該比較難找的吧。不過并不是因為她是一個富家小姐,而是因為她是一個富家小姐,竟然還可以跟著林語堂這個窮小子跑來跑去。(不知道有沒有怨言,但是從文中看不出不和諧的聲音)。
有幽默會讓生活更美。林語堂就是這么一個充滿幽默的人。我是一個缺少情趣,缺少幽默的人。在大學之前更不值得一提了。死板的生活,在家庭的管教之下,絲毫沒有什么度量與大氣。不過到了大學,我覺得已經改變了很多了。至少,別人和我開玩笑的時候,我可以厚著臉皮,或者坦然的接過話題,自我調侃他一番。其實這種感覺沒有什么,過去了就過去了,根本不需要回想。
林語堂算是一代大師,文章名揚天下,人格也是高尚無比。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從來沒有為任何寫過一篇自己不想寫的文章,連一句話都沒有。太強了。自由的人格。
林語堂的幽默、周潤發的灑脫、劉德華的認真。
太陽雨的初夏,邁著歡快的步子欣賞初夏綠焰?;ㄆ鹞?,鳥鶯歌,轉角處一書店,遇見鄧肯。
窗外下著暴雨,點上荷葉香,一口氣讀完《鄧肯自傳》。透過文字,看見鄧肯優美的舞姿,她的思想與主張,仿佛一位百年老友向我道說一段璀璨的生命歷程。在文字的帶領下,思維早已隨之起舞。
閱《鄧肯自傳》,仿佛雙人舞,產生如此強烈的共鳴。我試圖去追尋鄧肯的舞步,卻只能透過匱乏的文字呈現心靈點滴;生命交響樂,在心靈深處激蕩,語言此時如此蒼白。正如鄧肯所說“當你想把自己的親身經歷用語言表達出來時,你就會感覺到這些語言有多么難以捉摸”,“我的藝術就是通過舞蹈動作和節奏來努力展現真實的自我”。鄧肯是幸運的,有一位愛著音樂的啟蒙媽媽;也是自由的,在貧困與流浪中任然堅持夢想,展開軀體為理想而舞,并成為現代舞的先驅。她的率性而為、對心靈細膩的體驗,對藝術的深刻剖析。
面對每一個來訪者,每一次靈魂起舞,我不希望他人干擾,那一刻,需要感應自身與他人當下的心靈,以讓自身的顫動貼近來訪者的顫動。而對于自我舞蹈,靜心體驗靈魂深處的呼喚,跟隨靈魂的指揮起舞。
雖然小時候學過音樂,也學音樂治療;自小繪畫,也學繪畫治療。但心靈舞蹈,才是我一生要追尋的理想。小時候看見少年宮那美麗的芭蕾裙與磨破的芭蕾舞鞋,還有刻苦用功的朋友們伸仰長長的脖子,試聽課下來,我卻感到身心備受摧殘,于是逃離了舞蹈的天堂,即使那時很愛跳舞。
感謝過去很長一段日子里,國標拉丁區老師的嚴格訓練,深刻體驗在刻苦訓練中仍要堅持信念;感謝花老師的生命習作,調整心靈震顫細膩;感謝父親,從小訓練敏感的耳朵;感謝母親,讓我來到這個文化沉淀之地。
感謝初夏,重逢鄧肯。在24年后,帶著無知與好奇的心,重回舞蹈殿堂。同時帶著過去的知識結構,瓦解,再重建,助我更好地從不同層面理解心靈。
國學現在是一個很虛的詞,尤其是現在的所謂各位國學大師,自新文化運動前后一干大師們紛紛逝去以后,國學已經變成了一個虛詞,大家都在霧里看花,處于這個目的,探究一下林語堂的相關。
看的電子版本,分為4個部分:從異教徒到徒/我的自傳/八十自敘(80高壽時編撰)/自傳拾遺,斷斷續續的看了大約半個月。前三部分其實都是比較完整的自傳,所以放在一起看,感覺就把林語堂自傳復習了很多遍,尤其是林先生重點落墨的童年和游學階段。第四部分,從幾個角度,將一些散文歸集成冊。
看這本書意外的發現:
2/勤于發明,熱衷中文打字機。
文風樸素又不失風雅,果然是大師風范。對當前人的最大啟發,文理兼修啊。
注:這本紙板圖書,只有我上面提到的二/三部分。
杰克?韋爾奇是偉大的,我無法用精確的語言全面地概括他的管理理念,只能是跟著他的闡述,搜取只言片語,以期產生思想的共鳴和心靈的激蕩。全書通篇讀下來,其實就是在講用人的問題。兩次選ge的董事長兼ceo都分別花費將近十年時間,這是何等恢宏的工程啊。韋爾奇的前任雷吉,從著名的飛機面試,候選人從幾十人逐步縮小到幾人,最后產生唯一一位幸運兒韋爾奇的過程都讓人感到既殘酷又公平。而韋爾奇也從其前任身上學習到經驗,他選接班人同樣也花費了八年的時間,雖然在在具體方式上與雷吉有所不同,但其精髓卻是如出一轍,都有以下方面的要求,即:誠實、價值觀、經驗、愿景、領袖氣質、銳利、名望、公平、精力、平衡性、勇氣。根據這些要求,雷吉選重了韋爾奇,韋爾奇選重了杰夫。
書中講述的韋爾奇從一個工程師成長為世界上最好公司的ceo的過程同樣值得我們深思。年輕時的韋爾奇是一個鋒芒畢露、富有才華、同時又是一個時不時會犯一些小錯誤的小伙子,但是ge很幸運,因為韋爾奇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伯樂選馬的過程,在成為ceo前的任何時候,韋爾奇的背后都有一個巨大保護傘在何護著他,在他成功時鼓勵他,在他失敗時保護他,使韋爾奇不斷成長,最終成為ge的ceo。試想,其在ge工作期間,如果在其背后沒有保護傘保護他,韋爾奇絕不可能成為ge的ceo。這又從另一個方面驗證了“千里馬常有,伯樂難得”這句中國古話的寓意,如果沒有伯樂,ge的ceo可能會是王爾奇、李爾奇,ge的歷史也就要重寫了。
書中還談到ge的另一個用人方面做得很好的例證就是其人力資源總監的較高地位。自從引進了“人力資源”這個詞,這個詞就開始泛濫了,其實現在國內有許多人力資源僅僅是一個部門經理,或者僅僅是人事部的概念,離真正的人力資源還差得很遠。ge的人力資源總監的地位是極高的,在選ge接班人時,甚至副董事長也不能了解整個進程的進展情況,這在國內是難以想象的,由于文化的因素,國內的等級制度中,職務只有自高到低的垂直結構,ge卻在垂直結構外還有平行的結構。人力資源負責人較高的地位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在ge,在美國大公司里,人的重要性。
總之,看過《杰克?韋爾奇自傳》后讓我深深體會到韋爾奇管理理念的精髓就是在于用人,這貫穿于他所有的管理思想和40余年ge的管理過程,他將本書獻給ge數以十萬計的員工,并特別強調所有的成績都是同事們共同合作的結果,管理的終極真諦在于用人,人是ge的核心競爭力,ge就是人的企業?!叭绻皇且匀藶楸?,我們的成功是會受到很大限制的”,因此,“我尤為注重把人作為ge的核心競爭力,在這一點上我傾注了比任何其他事物都多的熱情”。這便是韋爾奇在這部書中一以貫之的思想紅線。建立在對人的高度關注這塊基石之上的管理理念,使韋爾奇確認正是優秀的`人才而非宏大的計劃成就了一切,企業造就了不起的人,然后由他們造就了不起的產品和服務。如果要說泄露天機的話,我想這應該就是韋爾奇所有成功的核心秘訣了。
以上就是本人讀過《杰克?韋爾奇自傳》后的一點感受,我想中國的國有企業只要努力做到以“人”為核心,視人為“資本”,積極為人的生存和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同時,能夠注意把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升到戰略的高度,持續構筑人力資源的競爭力,我們的企業也必定能夠基業長青。
一、國家、個人的和諧相融。
在《杰克韋爾奇自傳》中,能讀到一份真誠而又理性的愛國之情,這種感情中飽含的是公民對于國家的關切與眷念。他寫到母親一個人廚房里悄悄哭泣,全家空氣凝重,父親無言,幼年的韋爾奇得知原來是羅斯??偨y病逝,這就是父母親傷悲的原因。羅斯??偨y的偉大世人皆知,他的突然去世對美國人民的打擊毋庸多言。讀到此處,我心深處突然涌上一股既說不清、也道不明的惆悵。一個普通美國家庭的普通人民對一個國家領袖的誠摯情感,一個普通家庭對自己國家的真摯情誼、寄托、祈望,以及將自我與國家溶為一體的認同,就算如我這般從小學一直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中國人靜心細想后也自嘆弗如。這份真誠而又理性的愛國之情對于已慣于忘卻、背叛以及麻木、懷疑,自墮操守于富貴榮華之前并對修飾得美麗無比的政治理念見慣不驚的我們,猶如一瓢冷水,將自我虛化的偉大感覺,沖刷得一干而凈。在那樣的環境下,總統不是一個無限膨脹的神靈,愛國也不是一個大而無當指向虛無的口號。
真誠而又理性的愛國心,兼備了個人的正直品質與放眼世界的闊大與包容,庶幾近乎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古理。
二、理解、信任;人性化的管理。
韋爾奇在理解、信任氛圍中獲得的成長,而當他開始做了ceo后,也有了屬于韋爾奇的深具細節魅力的人性化管理。
每個人無論學習或工作,置身其中的團體,具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氛圍在成長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28歲、匹茲菲爾德、實驗室。第三章韋爾奇敘述到,在實驗過程中實驗室發生巨大爆炸“爆炸的氣流震碎了頂屋所有玻璃……我害怕極了,作為負責人,我顯然有嚴重過失”。到集團公司查理理德那里解釋事故的起因,韋爾奇敘述“他表現的異常通情達理。他幾乎是以蘇格拉底的方式來處理這起事故。他所關注的是我從這次爆炸中學到了什么東西,以及我是否認為自己能夠修理反應器的程序……這一切都是充滿理解,沒有任何情緒化的東西和憤怒”,最后他說“謝天謝地,沒有人受傷?!?/p>
反觀諸己,在我們的環境中,很多上級管理人員在從事管理活動中,落實、檢查、驗收時對種種臉色轉換以及由此體現出來的淺薄應用得是多么廣泛。任何一級管理人員和下級執行人員,在工作中出現紕漏是難免的,而由于工作失誤或者是沒有達到上級所期許的層次,被上級痛罵和數落的現象也是常見的。我們每一天生存的意義多都用在了許多無聊的事中,用在了“應付”這兩個字上?!疤K格拉底”式的處理方式,這種管理修養在1963年的春天給韋爾奇留下的深刻影響是銘心的。
韋爾奇1963年的過失并未使他停下走向ge最偉大的ceo的步伐,這種優良的企業文化和良好的管理素質只有在專業管理團隊中才會出現。查理的理解和寬容以及他的辨證領悟能力,在不經意間為一個年輕人創造了一個更偉大的前途,為一個團體種下了一顆忠心耿耿的樹。很多管理者和上級領導每天嘴上都大談企業文化,什么是文化?這就是文化。企業、團隊文化不是如何熟練應用《厚黑學》,不是時刻想著怎樣對上級和下級使用《三十六計》,不是領會了王陽明、曾國藩的思想精髓、處世哲學就會管用,不是將權力的光輝化為高傲冷漠兇狠的面部表情生產“威望暈”,不是靠建立小幫派和依靠小團體制造虛假氣勢就能達到一定威望值。而那些妄圖將從古書中以偏概全得來的權謀之術與官場哲學實踐于現代化的企業管理,便頗有些緣木求魚的戲劇味道了。
韋爾奇在第三章最后一句話是:我終于上路了!他是去佛羅理達參加公司高層管理會議。
韋爾奇深知理解、寬容、信任在他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他成為管理者后也以小便條的形式實施了他那極具細節魅力的人性化管理策略。韋爾奇的自傳中沒有花過多的筆墨來描述在管理過程中傷心費神的“內耗”現象,也沒有提到與員工有多大的沖突以及由此郁積下的不可饒恕的過錯而后悔,倒是他多次對自己寫的小便條的作用進行描述,而這體現出的便是韋爾奇管理的細節魅力所在。于韋爾奇對杰夫寫道:”……我非常賞識你一年來的工作……你準確的表達能力以及學習和付出精神非常出眾。需要我扮演什么角色都可以――無論什么事,給我打電話就行?!痹诒緯暮蟛坑许f爾奇從19至寫給杰夫的便條,這些便條在完善韋爾奇管理理念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這些充滿人情味的便條對下級或者是朋友的激勵是多么讓人感動,這種尊重付出,肯定成果的胸懷令多少管理者自嘆弗如。
任何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始終都會將尊重人、以人為本當作自己管理實踐的指南,并在實踐中隨時隨地體現自身良好的個人素質來感動別人,從而達到共贏的目的。
三、榮譽、責任;用人。
榮譽心、責任感是每位管理者均應具備的優良品質。而這榮譽心責任感一代一代的良性的承襲,對管理者而言,進而細化至管理者用人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本著超越自身利益的榮譽與責任,雷吉與韋爾奇在用人不疑和各盡其才方面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
文化傳承理想、歷史,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世界是多樣性的,紛呈絢麗的多樣性文化激發了人類無窮創造力。在接觸過的西方文化中,一般留給我們深刻印象的就是對責任的推崇和對榮譽的愛惜。對國家民族的責任、對一個政黨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對愛情的責任、對子女的責任等等。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的人是值得信賴的。阿爾伯特《把信帶給加西亞》發表于上世紀初,經一版再版,而于近年才被我國大多數管理人員發現其中的內涵,加西亞的主要精神就是崇高的責任感促使加西亞把信送到將軍手中,無論遇到多大困難。加西亞沒有豐功偉績,但加西亞精神對美國民眾的影響是深遠的。
每一個。
在我們家,我是最有勇氣的人。當家里沒有食物的時候。我總是自告奮勇到肉鋪去,利我的小聰明讓肉鋪的老板賒給我幾塊羊肉。家里人也總是讓我去面包鋪,想出各種理由說動老板繼續讓我們賒購面包。在這些差事中,我總能體會到冒險的樂趣,特別是當我成功的時候。
老師要我用腳尖站在地上,我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他就說“因為這樣美”,我說這樣既難看又別扭。就這樣,上了三節課后我就走了,而且再沒有回去。
其實在看書的時候,語言文字,圖片,標點,符號都象水一樣從眼前流過,真正思考的空間很少,之所以要寫讀后感,是因為有意識地要讓自己思考,并逐漸養成習慣。鄧肯雖然家境貧苦,而且父母離異,但就象她自己所說的——-要追求自由,她有一種勇氣,冒險的勇氣,挑戰的勇氣和批判的勇氣。她說“我的舞蹈本來就是自由的表達?!彼运龝谑q時非常自信的做巡回演出。她認為“我們留給孩子的最好遺產就是讓他們自己闖天下,完全用自己的雙腳走路?!蔽易哉J為我有一種根深蒂固的依賴心理和懦弱的情緒。我想可能不止是我,或許這一代人都少了許多“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對生活缺乏思考,行動軟弱無力。固然有生活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差異,但這種精神是應該去追求和找尋的。
“那時候,任性而為不等于靈性。人們認為,人的精神應該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而精神力量必須借助巨大的能量和活力才能充分發揮出來。頭腦只不過是身體多余的動力;而身體就象章魚一樣,它吸收遇到的一切東西,而只是把它認為不需要的送給大腦?!?/p>
這時候的鄧肯已經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她的舞蹈藝術也逐漸被更多的人認可。雖然她從各個藝術大師那里吸收各種靈感,但也是理性的,有她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思考,以上這段是她對理查德。瓦格納的理論做出否定后的感想。她后來認為這是“自負”“狂妄到了極點”,但這種挑戰權威,懷疑的思辨精神無疑是可貴的,當然,這些都必須建立在對對象充分了解并思考的基礎上。不是不問青紅皂白的橫加指責,不然那就是無知了。我的看法可能是淺薄的,現在很多人都不愿意思考了,也沒有了批判的熱誠,更多的是趨向潮流的跟風(我也不排除在外),有諺云: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你能看見上帝在遠遠的云端微笑嗎?我想,鄧肯看到了,所有思考的人都看到了。
“眾神在賜予名譽,財富和愛情的同時,也索要了鮮血,眼淚和刻骨銘心的悔恨。我總是置身于這樣的烈焰中。自童年時就有一個精靈告訴我——要堅強?!?/p>
前半句話,中國有句古語可以與之等同: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依。這些道理既可以讓人從絕望的大山上劈下一塊希望的大石,也可以提醒人們,當沉浸于幸??鞓分械臅r候不要忘乎所以,所謂“樂極生悲”。因為生活是公平的。后半句話給我的啟示是:面對厄運,要有強大的內心;不能改變命運,那就改變自己,用自己意志的柔韌力去面對事實。
希望是一棵難以砍死的大樹,不論砍掉多少枝條,它任然要長出新的枝芽!
前言:讀《鄧肯自傳》來自作家作品里的推薦,筆者也想借閱讀此書提升一下個人藝術修養,花了30多小時來閱讀摘錄,同時還觀看了鄧肯舞蹈的視頻、楊麗萍的雀之靈舞以及鄧肯批判的芭蕾舞。
舞蹈是通過身體來展示、表達美的藝術,致力于舞蹈事業的女子真的要付出很多代價,包括失去愛人、失去孩子。為了藝術她們獻出人生的幸福,她們連同自身的舞蹈藝術被代代相傳、成為經典!她們不是普通的女子,她們是上帝賜給人間的美麗舞蹈精靈!作為一個舞者,她很美,她很成功,創立了“自然即美”的鄧肯現代舞;作為一個女子,她多情,她很可憐,擁有過偉大的愛情但最后一個個情人都離她而去;作為一個母親,她慈愛,她很可悲,擁有過3個兒女又不幸失去。
她的一生很傳奇,6歲開始開辦舞蹈培訓班,幫助母親賺錢養家;通過閱讀了解世界,并進而開始她研究舞蹈、創作舞蹈、傳播舞蹈美的闖蕩世界旅程;50歲意外車禍結束了自己不算老的生命,將這份美麗定格在50歲。她的天賦和勤奮:毫無疑問,她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在舞蹈上的天分,她的音樂家媽媽充分尊重她,沒有按世俗的教育扼殺掉她的潛能,給她音樂、藝術的熏陶。當然這種天賦的種子是需要勤奮的汗水來澆灌才可能開花結果的。在追求藝術的過程中,她非常勤奮,她去參觀希臘教堂、神學院,欣賞唱詩班主美妙哀婉的歌聲,去博物館欣賞名畫和雕塑,有時面對一幅畫會連續幾個小時不離開,母親的音樂更是培養她藝術成就的營養,“為了一個簡單的舞蹈動作,我常常需要用幾年的時間去研究和探索”。她專心致志地閱讀從久遠的古埃及到當代的一切關于舞蹈藝術的書籍,并且把讀書心得和摘要記在專門的筆記本里。她的婚姻和愛情:由于受父母失敗婚姻的影響,她終身拒絕婚姻,同時形成了有悖常理的婚戀觀:與不公正的婚姻作斗爭,反對結婚,爭取婦女解放,爭取每一位婦女都有權按自己的意愿決定要幾個孩子,而不受社會的歧視和傷害,她一生有多次與偉大藝術家的愛情,還與兩個深愛的人生了一雙兒女:與德國畫家克雷格生了女兒(為了藝術后來主動離開了他),與英國百萬富翁洛享格林生了兒子,仍然拒絕他的求婚。她具有追求自由的天性,不管在藝術上,還是在愛情方面,她遵循內心真實的情感,有了愛的感覺就會去體驗激情之愛,享受生命賦予的美好。但這種隨性的愛又與現實的傳統的婚姻和愛情相違背,最后她必將品嘗苦果,也許違反自然規律的追求必然要付出巨大代價。她說:“我總是忠實于我的愛人的。而且說實話,如果他們忠實于我,我也許根本就不會離開他們中的無論哪一個人。因為只要我愛過他們,我便永遠愛他們,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如果說我已先后和很多個曾經愛過的人分手,那也只能怪男人見異思遷,只能怪命運殘酷無情?!?/p>
從其他資料了解到她曾經和小她10多歲的俄國詩人葉賽寧有過短暫的婚姻,她甚至出錢幫他出版詩集、助其實現夢想,筆者認為,這段婚姻除了愛情外,更多是她想在這個小男人身上付出她濃濃的母愛(一雙兒女去世后她難以自拔)。她對舞蹈的熱愛:毫無疑問,她的生命是為舞蹈藝術而生的。小時候就熱愛舞蹈,自己跳、還教人跳,漸漸長大后,研究舞蹈,創造舞蹈,辦舞蹈學校傳播藝術。為了舞蹈藝術她主動離開深愛的克雷格(她女兒的生父),她說:“同他生活在一起,就意味著我要放棄我的藝術、我的個性,甚至要放棄我的生命和我的理性?!睘榱俗屛璧笇W校能生存下去,她找到一個英國百萬富翁來支撐經濟,后來他也成為她兒子的生父?!拔乙簧兄挥袃杉笫?---愛情和藝術----我的愛情常常會毀滅我的藝術,而我對藝術的渴望又常常給愛情帶來悲劇的結局。這兩者無法調和,總是不停地斗爭?!彼奈璧杆囆g:“伊莎多拉為了要表現人類的情感,在希臘藝術中發現了最精彩的表達方式。她很欣賞那些美麗的浮雕,而且從中得到了靈感。然而她更富有創新的天賦和本能,帶著這些靈感,她又重歸自然,從中創造出她的一切優美的舞姿。在模仿和復興希臘舞蹈的同時,她找到了自己的表達方式。她想到的是古希臘人,但展現給我們的是她自己的藝術。她的愿望便是忘卻時空、不懈地追求幸福。她把希臘藝術完整地呈現給我們,引起了我們的共鳴。在她為我們復活希臘藝術的同時,我們變得與她一樣年輕了,我們心目中又升起新的希望。當她的舞蹈表達命運的不可抗拒時,我們也只好同她一樣屈從。
伊莎多拉.鄧肯的舞蹈不再是一種余興節目,它是個性的張揚,是生命力的體現。作為藝術作品,它的內涵無比豐富,激勵著我們為自己的藝術使命而努力去創造。她的母愛(孩子):鄧肯的一生里,除了舞蹈以外,她最愛的是她的兩個孩子。不幸的是,在她的孩子---女兒6歲、兒子3歲時,他們乘坐的汽車掉進巴黎的塞納河,同時被淹死。鄧肯悲痛欲絕:“沒有任何姿態或表情可以表達我的悲傷。這如同古希臘女王娜爾彼由于悲痛變成石膏,我只能坐下來盼望我能在死亡里消失?!眱号囊馔怆x世是她致命的打擊。她天真地以為再生一個孩子可以轉移掉痛苦,沒想到第三個孩子一出娘胎就只剩下一口氣。作為一個內心充滿愛的女人,她是那么渴盼擁有自己的孩子,也曾經得到過可愛美麗的兒女,可最后老天還是帶走了他們。失去子女之后的她再也難以恢復到以前的生命力?!拔覐街弊哌M大海,永遠地結束那無法忍受的悲痛,因為無論在藝術中,還是在再次生孩子或者愛情中,我都無法找到安慰。我盡一切努力來擺脫不幸,但得到的卻只有毀滅、痛苦、死亡?!彼囊馔馑劳觯?0歲那年,有一天,她走進一個車庫,堅持要求一位年輕修車工帶她試開一輛跑車。車子啟動了,瞬間,她的圍巾纏在車輪中。僅僅幾秒鐘,她的脖子斷了,鄧肯就這樣告別了塵世,留給后人無數的唏噓。舞蹈是追求美藝術,也許鄧肯50歲離開人世就是為了將最后的美麗留給人間。她的文采:通讀她的傳記,可以看出她在文字方面的修養和造詣,當然同時要感謝高仰之的通俗流暢的翻譯和表達。鄧肯是個勤奮的姑娘,從小時候就開始寫日記,記錄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經歷;同時在學習研究藝術時,讀書筆記也是她常用的手段,這些都幫助她錘煉文采。她無拘無束的筆觸,揮灑自如的文字,都充分展示了對藝術與感情無比坦率、忠誠的態度,并由此演繹出鄧肯充滿魅力和傳奇的一生,更奠定了該鄧肯自傳成為世界傳記文學史上當之無愧的經典低位。
后記:筆者是個感性女子,常會被不幸女子的坎坷命運所感傷??赐辍多嚳系淖詡?我的自由我的愛》是在一個晚上,內心很沉重很壓抑,大哭了一場,為她悲美集于一身的坎坷人生。女人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擁有愛情、擁有孩子,鄧肯也一樣渴望,但她很不幸......
“加之人又長大了一點,也間或有些不安于現實的打算,為一些過去了的或未來的東西所苦惱,因此生活雖在一種極有希望的情況中過著日子,但是我卻覺得異常寂寞?!?/p>
“他總是用一種善意的含情的微笑,來看這世界的一切”。
從文先生看這世界,似乎總是客觀卻又包容的,那陽光底下再悲傷再恐怖的事兒,他都冷靜地看著,安靜地記著。
在一個動蕩的年代里,他有一個無拘無束的童年。
在辛亥革命時代,他見證了無數“愚蠢的殺戮”,整日逃學去鄉里玩兒,看盡了人世風景。年少從軍的體驗,讓他經歷了更多,豐富了見識,更磨礪了意志。讓他對生活這本書了解更多,仿佛一切都是新奇的,應用好奇的心理去探究。
他看這一切都帶著少年的眼光,鮮活極了,有用不完的勁兒一般。對于那些殺戮,描寫總是淡的,兵荒馬亂的年代在沈從文筆下都是平常的,每個角色都是真實可感的。他只說“我忽然發現看待世界的角度,還有這么多,視野還有這么廣?!?/p>
記憶最深刻的,是那商會會長女兒死去埋葬后,被一位賣豆腐的男子從墓里挖出,背到山洞里去睡了三天,又被送回墳墓。那位男子被發現后,遭就地正法。臨刑前,他不說話,只是微笑著自言自語,輕輕地說“美得很、美得很”。
沈從文后來說那微笑異常明朗,我眼里那微笑同樣令人難忘,更多是因為從文先生的文字,感覺寫下這些文字的人是一位冰冷的看客,沒有任何情感,不輕易發表任何評論,小心翼翼,不留下痕跡。
他把背井離鄉說得那么鎮定從容,把殺人講得如此平靜,把對文學的景仰寫得虔誠無比。
他走向更遠處去,眼里有憧憬,臉上卻是悲涼。
《從文自傳》給我的印象就是它不只是一本自傳,也不像其它的一些自傳那樣高深而又難以理解,它的這本書給我更多的感覺是具有親和力,像與朋友間那樣交談。所以我并不覺得它是一本自傳,反倒覺得那更像一本記載風俗人情、世故變遷的油畫。
“我到這街上來來去去,看這些人如何生活,如何快樂又如何憂愁,我也就仿佛得到了一點生活意義?!比松皇欠ξ兜?,即使穿梭在人山人海中,我們也依然可以經歷一場又一場唯美的邂逅。沈從文用自己的最樸素的筆調,勾勒出自己記憶中的城。
一切就像他自己所自白的那樣,他是一個讀書人,然而又不似其他讀書人那般規矩。他不似許多只會受旁征博引書袋的讀書人,不像他們那樣只懂得從各種發黃的書籍中摘取前人意見。
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除了良好的教育以外,從文從小就有許多令人不易察覺的過人之處。我覺得從文是個膽大心細、求知欲十分強烈,善于觀察、極具洞察力,而且記憶力驚人的人。
另外,我還覺得他是個十分有主見的人。就像文中有一段文字令我眼前一亮:“我看到他們在日光下作事,又看到他們在燈光下商量,那長叔從一會兒跑出門去,一會兒又偷偷跑回來悄悄說一陣,我裝作不注意的神情,算計到他出門的次數。這一天他一共出門九次,到最后一次,我跟在他身后,走出到屋廊下,我說:‘四叔,怎么的,你們是不是預備殺仗?’‘咄,你過小東西還不去睡,回頭要貓兒吃你?!谑俏冶惚灰粋€丫頭拖到上邊屋里去,把頭伏到母親腿上,一會兒就睡了?!边@是沈從文說起自己幼年的事情。
那時他才只有幾歲,卻十分善于觀察,而且很有毅力,很專注。他觀察大人們的言談舉止,精明的他深怕別人懷疑自己,故又裝作不注意的神情,偷偷算計他們出門的次數。
兒時的他真是一個討人喜愛的孩子。
從小書到大書,從自己到整個世界,從平凡到不平凡,這,就是沈從文的人生之書。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從文自傳》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從文自傳》,用從文先生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記敘他“在這地面上二十年所過的日子,所見的人物,所聽的聲音,所嗅的氣味,也就是說真真實實所受的人生教育”,而他所生活的這個湘西小城,“照城市中人的口吻來說,這真是一個古怪地方!”。雖然從文先生自十五歲后離家就只回過一次小城,但他說“那地方我是熟悉的,現在還有許多人生活在那個城市里,我卻常常生活在那個小城過去給我的印象里”,可見從文先生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從文先生的文字樸實無華,不經任何華麗詞藻的修飾,就像一股溫潤的清泉,自然流淌沒有波瀾,但是每一股涓涓細流都沁人心脾。他的文章敘事平淡,有些地方看似記流水賬,實則給人一種水到渠成、信手拈來的從容熟練感,也許這正是因為關于這座湘西小城的所有人和事都已深深地在他的腦海中留下了永遠無法磨滅的烙印。
從文先生筆下的鳳凰城,單純而又厚實,樸訥而又傳神,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有古老悠久的歷史,有淳樸的民風民俗,有山川河流,有肥沃的土地,有豐富的物產,“兵卒純善如平民,與人無侮無擾;農民勇敢而安分,且莫不敬神守法;商人與平民作有無交易,謀取什一之利”,人們各安其職,過著平靜祥和的生活,小城一派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
在書中,小城“路上無處不是莓類同野生的櫻桃,大道旁邊無處不是甜滋滋的枇杷,無處不可得到充饑果腹的山果野莓??诳蕰r無處不是可以低頭下去喝的泉水。至于茶油樹上長的茶青,則一年四季都可以隨意采吃,不犯任何忌諱?!彼坪踉趶奈南壬劾?,鳳凰城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只是在這里生活著他就會覺得開心滿足。
小學時,從文先生還是個頑童,他尤其喜歡下雨天,因為可以不要穿鞋子,走路時專門走水坑,看到河里有人在撈東西,他也要停下來看好一會,逃課去看戲、去斗雞、去賭博、去野外捉蟋蟀、在巷子里跟人打架,為了掩飾自己逃學童的身份把書包藏在土地廟里以至于最后把書包都弄丟了,總之,只要不待在學堂里讀書,干什么都行。但是他其實是聰明的'有天賦的,老師批評他之后他不服氣,只是稍微用了點心,就能在班上名列前茅。
但他并不是真的那么不喜讀書,而是他對于學習和生活有他自己的理解,有他自己的人生哲學?!拔易x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在他心里,人生這一本大書是富有趣味的、永遠都讀不完的。對于他來說,社會這個課堂要比學堂有意思得多,看鐵匠打鐵、看屠夫宰肉、看婦女們洗衣編織抽蠶絲、看工人們造紙造船打油、甚至看人做花圈扎紙人都能學到很多東西?!坝性S多生活,本來只需我們用身心去接近,去經驗,卻不必用一筆錢或一本書來作居間介紹?!?/p>
但這一切寧靜美好在辛亥革命爆發之后似乎就起了變化。
在書的中后段,整座湘西小城因為受到了外界戰爭不斷地打擾和破壞,好像籠上了一層陰霾,突然失去了生機,就像是一口古井里的死水,波瀾不驚,水波不興,仿佛往里用力投下幾顆石頭也無法打破它的寧靜。它悄然地存在于邊陲,即使是屠殺和死亡也改變不了那里的人們亙古不變的生活。這口遺世獨立般的古井,像是已被世人遺忘了許久,隨著年月的流逝,漸漸地長滿了厚厚的苔蘚,蒙蔽了人們的眼睛和心靈,而它的純樸文化也如井水般日漸干涸消亡。從這個方面來看,從文先生筆下的湘西小城似乎與蕭紅先生筆下的呼蘭河城有著許多的共同點。
從文先生在1917年參加湘西靖國聯軍第二軍游擊第一支隊,駐防辰州(沅陵)。1918年自家鄉小學畢業后,隨當地土著部隊流徙于湘、川、黔邊境與沅水流域一帶,后正式參軍。在這兩年里,他走過了更多的地方,見到了更多的人和事,也逐漸成長起來。
對于這段時期,從文先生在書中描寫了大量的殺人場面——“啪的一聲槍響,我們便倒下了一個……于是把槍械從死去的身上卸下,砍了兩根大竹子縛好,把他抬著,一行人又上路了。二天路程中我們部隊又死去了兩個,但到后來我們卻殺了那地方將近一千?!薄拔覀兇負砹诉@二十七個鄉下人到市外田坪里把頭砍了。第一次殺了將近三十人,第二次又殺了五個?!薄暗侥切┼l下人往來最多的橋頭上,把頭砍下來,在地面流一灘腥血。人殺過后,大家欣賞一會兒,或用腳踢踢那死尸兩下,踹踹他的肚子……”
在讀這本書之前,發生在邊城的這種黑暗與殘忍是我沒有想到的。那一條條鮮活的逝去的生命在那些劊子手和看客眼里仿佛只是一些冷冰冰的數字,這些殘暴血腥的殺人場面在從文先生平淡的描寫之下更像是一場游戲,被襯托得更加冷酷無情。
更加可悲的是,許多人也并不關心他們自己的命運,對生命的漠視令人嘆惋,對于軍官們毫無根據的亂扣罪名、搜刮民膏民脂、貪污受賄腐敗的行為他們絲毫沒有反對和抵抗的意識,甚至就是搖骰子搖中了要被殺頭他們也只是哀嘆自己的運氣不好,就像是刀俎上的魚肉任人宰割。如同自傳的扉頁上寫著的那句話:“這里的人不須明白一個夜里醒來是什么時候。他們那么忠實莊嚴的生活,擔負了自己那份命運,為自己,為兒女,繼續在這世界中活下去?!币苍S是艱苦的生活壓迫使然,也許是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使然,人們對未來看不到希望,也仿佛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就像沒有舵的船,在生活的浪潮中隨波逐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麻木枯燥,簡單重復。
但在從文先生眼里,那里的人們和生活也許并不像我們簡單地根據書中描寫所想象和感受到的那樣,他們或許只是在等待,等待命運的安排,等待機會的到來,正如他在書中所寫:“但大家就是那么個人守住在自己一份生活上,甘心盡日月把個人拖到墳墓里去嗎?可并不這樣,我們各人都知道行將有一個機會要來的,機會來時我們會改造自己變更自己的,會盡我們的一份氣力去好好作一個人的。應死的倒下,腐了爛了,讓他完事??梢曰畹?,就照份上派定的憂樂活下去?!?/p>
而人們等待的這個機會,從文先生抓住了!他其實很好學,也常常對各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因此在部隊里待了幾年之后,他就從各種教官那里,從各種同事戰友那里,從博學的統領官那里,學會了各種各樣的東西——他學會了說臟話,喜歡自稱“老子”;他學會了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也學會了燒得一手好狗肉……雖然他“耳濡目染”了軍中的許多陋習,但同時他也漸漸地意識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并不是這些,在各種工作崗位的調動中,他練得了一手好字,也看了許多像《辭源》之類的好書還有古畫,受到了文化的熏陶,有了知識的積淀,他想,他“得進一個學校,去學些不明白的問題,得向些新地方,去看些聽些耳目一新的世界,盡管向更遠處走去,向一個生疏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押上去”,于是他決定上北京求學!自此,他“便開始進到一個永遠無從畢業的學校,來學那課永遠學不盡的人生了?!睂τ趶奈南壬鷣碚f,這就是他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機,從一個“鄉野村夫”到正式“從文”的轉變。
從文先生的內心其實是矛盾的。他既有著濃厚的對昔日湘西的懷念和贊美之情,也有著對古老小城的封閉落后的悲哀和惋惜。但他的矛盾也有著幾分必然。在某種意義上,他對昔日湘西的整個向往之情,都是被他與北平文化生活的接觸所激引起來的。當他決意用現代小說的形式來抒發這種感情的時候,他就已經注定要陷入那行為和情感之間的矛盾了。有人說不管沈先生在筆下如何挑剔都市,贊美湘西,甚至引申出一種對整個現代文明的懷疑和否定判斷,他實際上卻是湘西社會的逆子,他千里迢迢從湘西來到北平,此后雖也輾轉遷流,卻一直安心于城市的生活。作為作家的沈從文,他始終是一個嘈雜都市里的居民,而并非沅水岸邊的隱士。但不論怎么說,從從文先生的字里行間我能感受到湘西始終在他心里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他對這座小城的溫暖的回憶也感染了許多的讀者。
從文先生說:“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杰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選小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致,結實、對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筑,這廟供奉的是‘人性’?!笔堑?,對于人性和生命哲學的思考是從文先生的作品中一個永恒的主題?!叭恕钡氖虑?,也許我們窮盡一生去了解探究也無法參透。人的一生,是讀的一生。從小讀到大,從大讀到老。只有讀不盡的,沒有能讀完的。只有讀之有悟的,絕無讀之無益的。
汪曾祺在寫給從文先生的挽詞中寫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睆奈南壬簧际冀K懷有一顆赤子之心,他率直、純真、善良、樂觀開朗、好奇而富有想象力、熱愛家鄉、熱愛生命,且始終保持著一種非常積極的態度去融入社會、體驗各樣不同的生活,敢于跳出自己固有的生活模式,從社會生活中源源不斷地汲取著養分,即使遇到了挫折和磨難也從不退縮?!巴嫖飶膩矸菃手?,著書老去為抒情”,他的文字讀來總是令人感覺平易近人、親切易懂、能使讀者產生共鳴,正是因為它來源于生活,貼近生活。即使他身處于虛偽、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卻仍然醉心于人性之美,贊嘆生命之美。我想從文先生的這點精神是很值得我們當代大學生學習的,在離開了大學這個象牙塔之后,我們依然要不忘初心,保有一顆赤子之心。正如從文先生所說:“直到如今我還覺得不必看這本弄虛作偽千篇一律用文字寫成的小書,卻應當去讀那本色香具備內容充實用人事寫成的大書”,我想,讀人生這本大書,是每個人一生必修的功課。
作為一位出色的職業籃球運動員,鄧肯在自傳中分享了他的經歷和心得。通過他的自傳,我深受啟發和感動,收獲了很多寶貴的體會。以下是我對鄧肯自傳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堅持自己的夢想是成功的關鍵。
鄧肯在自傳中提到了他小時候對籃球的熱愛,并且堅持追逐自己的夢想。盡管他經歷了一些困難和挫折,但是他從未放棄。他的堅持和努力最終使他成為一名成功的球員。這啟示了我,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保持夢想,并為之努力奮斗,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
第二段:團隊合作是一個人無法取得成功的基礎。
鄧肯在自傳中特別強調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他很清楚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與團隊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他和他的隊友們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最終幫助球隊取得了多個冠軍。這讓我深刻認識到,在生活和工作中,與他人合作是非常關鍵的,只有團結一致,共同協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三段:不斷學習和超越自我是實現進步的途徑。
鄧肯在自傳中不斷提到他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不停地努力學習和進步。他從不滿足于自己的現狀,總是尋求突破。他不僅僅局限于籃球技術的提升,還注重結果和心理的成熟。通過不斷地學習和超越自我,鄧肯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故事讓我明白,只有不斷地學習和進步,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第四段:面對失敗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鄧肯在自傳中坦率地提到了他經歷過的失敗和挫折。在遭遇失敗時,他從未放棄,而是用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面對。他相信失敗是成功的墊腳石,是前進的動力。他從每次失敗中汲取經驗教訓,重新拾起自信,最終獲得了屬于自己的勝利。鄧肯的這種積極樂觀的態度給了我很大的啟示,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都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潛力,堅持下去。
第五段:成功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和堅韌的毅力。
鄧肯的自傳將他的成功歸功于他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持久不斷的努力。他通過在訓練中的刻苦努力和比賽中的頑強拼搏,逐漸提高了自己的水平,最終成為一名頂尖的球員。鄧肯的故事告訴我,成功從來都不是輕而易舉的,只有付出足夠的努力和堅持不懈的意志,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通過鄧肯的自傳,我學到了很多關于成功的重要原則。堅持夢想、團隊合作、不斷學習和進步、積極樂觀地面對失敗、艱辛努力和堅韌毅力,這些都是成功所需要的基本素質。我相信只要我將這些原則應用到我的生活中,我也能夠取得自己的成功。
20xx年的一天,隨著一聲嬰兒的啼哭聲,在20世紀末的嬰兒名單中又多了一個我。我就是那傳說中的跨世紀少年,也就人們口中的xx后。我叫任麗,出生在濟寧的一家醫院里。歲月飛逝,我已在人生的旅途中經歷了xx個春夏秋冬了。
自出生以來我就沐浴在爸爸媽媽無私的愛河中。被爸爸媽媽無理由的溺愛著。在我的生活中沒有“不”這個字眼。我的字典里也沒有“挫折”倆字。但這并不意味著我養成了自私任性不懂事的性格。雖然在溺愛中成長,但我的性格卻沒有那些被溺愛著的孩子的一絲氣息。
我從小就是一個好脾氣的乖乖女。從不計較別人過錯,但因此容易受欺負。記得那時小學3年級的時候,因被嫉妒買了個漂亮的發卡,而平白無故的被班上的“母老虎”挖破了臉?!鞍 彪S著我一聲尖叫,臉上立刻出現了兩道被她劃傷的疤。我立刻哭了起來。過了一會,班主任氣沖沖的朝著我們走來了。經過一番詢問老師搞清了來龍去脈,責罵了那個同學。然后很溫和地擦去我眼角的淚,說:“以后受欺負跟老師說”。我卻說:“老師,沒事,我比她大,我是她姐姐,應該讓著她。你不是說不讓妹妹的姐姐不是好孩子嗎?我還是好孩子嗎?”老師聽后,連忙點頭。
我雖然是個好脾氣的孩子,但不意味著我就是一只任人宰割的小綿羊。對于那種原則的性的問題,我確實十分認真的。
那次期中考試,我不經意間發現了前面的兩位同學作弊。我當時很憤怒,但沒有魯莽的舉手告老師,我先寫了一個小字條給他提醒他。沒想到他不知好歹地會給我:“敢告老師,放學讓你難堪”。我氣壞了,還敢威脅我,怒火一下冒了三丈。于是氣勢洶洶地“拍桌而起”,當場向老師高發他們。
這就是我,一個好脾氣的我,同事又是一個嚴肅的一絲不茍的我。
時間飛快的流逝,xx個年頭從我手中飛走。在這15年里,世事變化很大,但我的性格沒變,依舊是當初的我,獨一無二的我。
杰克·韋爾奇,通用電器的首席執行官。他在全球享有盛名,被譽為“美國當代最成功、最偉大的企業家”。作為通用電氣歷史上最年輕的ceo和董事長,從1981年上任至2001年退休,在短短的20年時間里,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使通用電器的市值達到4500億美元,增長30多倍,排名從世界第十位提升至第二位。杰克·韋爾奇是二十世紀商界的傳奇人物。
《杰克·韋爾奇自傳》是韋爾奇退休前對自己人生經歷的回望與再現。他在書中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自己從童年到退休的主要經歷,將其成長歲月、成功經歷及經營理念娓娓道來。透過他樸實而又坦誠的語言,我為杰克和他母親間的母子深情所感動,為杰克無處不在的自信、突破、激情和協作所感染,為一段段公司變革、愿景的提出與實施、新產品開發或者新觀念的推廣所激動。
要讓母親以他為榮。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們在我的成長中也是嚴厲中透出無限的關愛。在物質上不算富足的年代,為了我的茁壯成長盡了最大的努力,然而從幼小時起,哪怕一次小小的跌倒,他們都總會嚴肅的對我說“永遠不要為錯誤找理由”。我感激我的父母,他們為我成長傾注了無盡的心力。如今我已長大成人,應當擔負起責任,回饋父母。父母所需要的不只是物質上的孝敬,更需要精神上的關心與體貼,我是他們生命的延續,精神的寄托,如果有一天也能讓他們以我為榮,那是對他們最好的回饋。
探索。正如那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突破就是永不滿足,不斷改進。要實現突破,我們在工作中就要多思考、多探索,積極尋求更具指導意義的新理念,更合理的工作程序,更先進的工作方法。我局目前經營發展情況較好,正是這樣我們更需要尋求突破,建立遠大的愿景,以此抓住市場機遇,更好的發揮已有優勢,拓展更有前景的領域。
書中還提到許多商界的真實案例,主要講述了杰克·韋爾奇在通用電氣工作時候的一些關于公司的招聘,管理理念,企業戰略,企業文化,績效考核等有關于管理的部分。
在杰克·韋爾奇的職業生涯中,他最引以為榮的是他獨創的"無邊界"理論。韋爾奇將“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升華為了“無邊界”行為,正是由于有這樣一種思想指導,真正實現了對官僚主義的終結,將自己的團隊建成了一個學習型的團隊,講協作精神、好學精神,不僅能在公司內部推動先進思想的傳播,更能推動企業向外部組織學習,進而實現了集體智慧與能力的最大化,使通用電氣匯集了一群有激情有活力的精英,創造了一個世界級的企業。我局現在已經認識到了這種管理模式的重要,我們正積極建設學習型組織,組織各種形式的學習,集思廣益,全局上下共創愿景,我想這也算是無邊界行為的一種雛形吧。
公司銷售額從250億美元攀升到1110億美元。通用電器的案例告訴我們,愿景的實施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它需要整個企業自上到下、每位員工都樹立并長期堅持共同愿景。在完成共同愿景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甚至是拋棄劣勢項目或裁員,但任何困難都不能動搖企業掌舵者對實現共同愿景的堅持。
通用電器為實現“數一數二”愿景的過程中,還進行了財務系統的變革,過去財務體系所處理的事情當中近90%都是單純的財務記錄,只有10%是一般性管理,改革后則能做到近一半的內容是放在管理和領導上面。并將審計人員變為了業務部門的支持者,而不再是公司里的警察。由此,將一個審計控制導向的財務系統轉變成了一所培養管理精英的優秀學校。目前我局的財務工作基本上集中在財務記錄的工作上,我認為我局應向通用學習,不僅發揮財務會計的作用,更要發掘管理會計的職能,利用有限資源極大地提高經濟效益,客觀預測經濟前景,能動參與經濟決策。
杰克·韋爾奇是天才的,同樣也是幸運的。他達到了自己所追求的事業目標,而在這個過程中,他親密的家人和朋友也讓他享受著生活的無盡樂趣。他的品質值得我學習,他的情感值得我感動,他的功績值得我景仰!
最近在讀《榮格自傳》,很久以前就已經接觸到過這本書的書名,而且也已經找來放在文件夾里,可是一直沒有打開來讀,一則是因為自己沒有準備好走進一個誠實的心理學家的內心世界,再則也是沒有完整一些的時間。所以一直拖到現在。
坐在涼爽的圖書館里,或者是稍有些悶熱的辦公室里,看著這本書,經常會忘了時間,真實情況是看得很辛苦,大腦時而會很累,甚至會出現很多幻覺——真擔心自己,能不能掌控自己,掌控這一切。
書,一直在讀下去,有一些我自己也是有過經歷的,例如,兒時的一些不可思議的舉動、夢境,還有迷惑和好奇,夾雜著一些幻覺;有一些是令我驚奇的,例如,榮格對于自己夢境的解釋和對一些精神病人的治療方式;。最突出的印象是:我被這個心理學家的誠實而感動。他對自己、對一切都是那么的誠實,他說:我追求的不是權威,是真理。
所以,我一直認真地深入地讀下去。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ziwojieshao/170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