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表達思想和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可以展現出一個人的才華和能力。下面是一些經過篩選和評選的優秀作文,大家可以從中找到寫作的靈感和技巧。
這三天放假,因為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它起源于屈原跳河的故事。端午節包粽子和劃龍舟成了必不可少的項目。
記得那一年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在包粽子,我看了羨慕不已,連忙叫外婆教我。先把糯米放進一個大盆子里,加上紅棗桂圓和肉,再攪拌一下,餡就調好了。我把粽葉卷成三角形,邊放餡邊用筷子捅,但不可太用力。最后用繩子綁結實,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據說這是為了紀念屈原,老百姓包好了粽子后投入江河,用糯米黏住魚嘴巴,魚就吃不了屈原的尸體了。這也是為了祈愿一年里風調雨順。劃龍舟也很好玩。幾個人坐入江中的船里,幾條船比賽誰先到達終點。這既強健了身體,又培養了團隊精神。不過,你可得謹慎點,灌水的滋味兒可不好受。
除了吃粽子和劃龍舟以外,還有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活動:放河燈。一盞盞蓮花燈,映著清波蕩漾的小河,在那兒飄蕩,真好看!我連忙做出各形各色的燈,還欣賞著河里的燈,真美好呀!
端午節這個傳統的.節日,將會不斷地傳承下去。它帶給了人們無限歡樂。我也親身體驗了一把,你們也來過這個快樂的節日吧!
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就快到了。在這個古老的節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端午節要多的事可多了!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制品和絲線繡的,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術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日。多么美好的端午節啊!
一年有很多傳統節日:有掃墓祭祀的清明節,有去登高望遠的重陽節,還有放爆竹迎春的春節……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吃粽子的端午節。
端午節這天一大早,媽媽就開始在廚房里包粽子了。只見她用雙手拿起兩片綠色粽葉并排往里彎折形成圓錐形狀,然后在折好的圓錐里時不時交替放入糯米、紅豆、肉、香菇……隨后,又用大拇指稍加按壓,再把粽葉對折起來,最后用細線使出全力緊緊地捆住,一個三角形粽子就出現了。
我不禁好奇起來,就問奶奶:“奶奶,為什么要在端午節這天包粽子呢?”奶奶看了看我,摸了摸我的頭說道:“孩子,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后來人們就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沒過多大功夫,盤子里就堆起了碧綠碧綠的粽子山。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內,注入少量水淹沒粽子,煮上三個多小時,粽子就可以出鍋了。
這時,一股香噴噴的粽香撲鼻而來。媽媽把粽子放在涼水里浸涼后,我扒開粽子就狼吞虎咽了起來。媽媽看著我津津有味地吃著粽子,就笑著說道:“兒子,別急呀!吃粽子是要細嚼慢咽才會品嘗到它的甘甜,這樣越吃才會越有味道啊?!?/p>
我喜歡這樣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不僅有媽媽的陪伴,而且還能品嘗到媽媽親手包的有愛的粽子。
“咚!咚!咚咚!”河邊傳來鏗鏘有力的鑼鼓聲。原來是人們坐在龍舟上有節奏的揮舞龍舟桿。舟行進得快,各家都包著粽子,孩子們不時還去偷里面的紅棗。
這天早上,我們一家起來的很早,媽媽和奶奶兩個女人在家里做粽子。我和鄰居家姐弟一起去河邊看賽龍舟。
傳說,賽龍舟是因為愛國主義者屈原看不下去百姓受苦,于是便抱石沉入羅江。百姓們哀痛異常,紛紛劃起龍舟去打撈屈原的尸體。但一位漁夫卻拿起了自己為屈原準備的.飯團兒、雞蛋等食物投入河中,讓魚蝦吃飽。人們見后紛紛仿效。從此就有了吃粽子、劃龍舟、喝雄黃酒。
看完龍舟賽,咱們三位可愁了啦!干什么呢?看著媽媽和奶奶邊說邊笑的包粽子,我看呆了,手是那么的熟練,粽子包著如此好看。
“我們三學要會包粽子”鄰居家小弟說了說?!昂猛?!”慈祥的奶奶眼睛瞇成一條縫笑嘻嘻的說。媽媽搬來幾個小凳子讓我們坐下,一本正經地教我們。桌子上擺了許多材料有:紅棗、糯米、竹葉、彩線。我們學著媽媽和奶奶的樣子,先把竹葉里放滿了糯米,再往里面塞一顆甜甜的紅棗。最后用彩色絲線把粽子捆上。我以為粽子越大越好吃,便挑了一片又長又粗的大竹葉,里面包滿了糯米,放了一顆最大的紅棗。
最后,棕子包好了,我和小伙伴們松了一口氣,搓了搓手等著那粽子。
粽子煮好了,我們一起奔進廚房。我一眼就看到了我那顆冒熱氣的大粽子。媽媽指了指那粽子說道:“誰也不知哪家淘氣鬼包了個大粽子”。我滿臉紅彤彤的,都像著了火似的熱:“我……我包的……以為大粽子好吃!”家人們聽了個個都笑得合不攏嘴。
晚上,大家一起打著燈籠,提著我那顆大粽子投進河里,魚蝦吃個飽,不吃屈原的尸體。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于盼到了你——端午節。噢!不對,是終于盼到了……粽子。
青色的粽葉像一個大怪獸,把那些可憐的糯米一點一點的吞沒掉,直到“吃”不下為止。用一根小細線就可以把它們串在一塊兒,甩到鍋中。粽葉好像已經受不了似的,憋黃了臉,但又為它增添了一些色彩。粽葉好像包不住那種香味,葉香與糯米香一下子就爆發了出來,直往人鼻子里竄,爭先恐后的,就像怕“失寵”似的。你的口水保證會“滴答、滴答……”地流下來。情不自禁的剝開粽葉,晶瑩剔透的白色糯米此時帶著一點點粽葉的綠意,怎么看也看不夠,直教人垂涎欲滴!
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一大口咬了上去!“哎呀!媽呀!救命??!”媽媽聞聲從廚房跑出來一看,又氣又笑:“這孩子,你怎么這么傻呀,剛出爐的粽子你也敢吃。先去洗個手,等會兒就好了?!?/p>
我趕忙跑到洗手間去洗手,一看,拿過粽子的手已經被燙得紅紅的了??焖傧赐晔殖鰜?,我又趕緊奔向我的粽子,這次可不敢再大口咬上去,我輕輕咬下粽子的一個尖角。哇!實在是太好吃了!軟、糯、香、甜,好吃得讓人停不下來。吃完粽子后我叫媽媽和我一起去江邊看看,可媽媽包粽子累了不想去,讓我自己去玩。
我漫步來到江邊,已經有許多人在水里游泳呢。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舉行的游泳活動。
五月的河水還是有點冰涼,我心里猶豫著要不要下去?!皝矶紒砹?,還是下去吧!”我對自己說。接著我喝了一口雄黃酒又吃了一個粽子,脫掉外衣,穿著游泳衣來到河邊跳了下去?!斑@河里的魚真是越來越少了呢!也許大部分都被捕撈了吧!”我心想。
我跟著大家游了一圈之后,沒有什么特別的發現,反而被凍得瑟瑟發抖。此時我尤其懷念那熱騰騰的臘肉粽,就趕緊爬上了岸。剛上岸,一年一度的龍舟賽就開始了。我暫時忘記了粽子的美味誘惑,站在岸邊忘乎所以的為他們加油吶喊!
回到家后,媽媽已經用艾草熬了水,放在浴缸里。我急忙躺進去,手里還拿著一個臘肉粽,邊泡邊吃,別提有多享受啦!
粽子的美味廣受歡迎,但你可別一次吃太多哦!
“我們為什么要吃粽子?”本不是問題的'問題被拋出來之后,我們才知道我們對傳統文化竟如此疏離,在方便快捷的物質社會,我們丟失了“那簡單美好的心思”。文章立意深刻,直叩現實,讓人深思。
端午節那天晚飯后,出門散步。晚飯是粽子,粽葉的清香與粽米的甜軟仍留于口中。
端午節是帶著濃厚民族色彩的傳統節日??蓵r至今日,除了國家法定的一天假期外,我實在感受不到多少端午的氛圍,再加上期末考試臨近,端午節于我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周末。
走到河岸上,已有不少人。三三兩兩的河燈,漂浮在河面上,漂流而下,火光閃爍著,照亮了河水。我蹲下來,輕輕地將河燈放置于河面上,看著它漸漸遠去。本不是什么精致的東西,卻因跳動的火苗而增添了幾分靈動與莫名的美麗。
在重重疊疊、亦真亦幻的光影中,我仿佛來到了盛唐時的長安城外。也是端午,城內燈火通明。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街上人流涌動,喜悅而歡欣。城外河岸上聚集有很多人。身著各色彩衣的姑娘們,提著燈籠,三五成群地走來,細心妝扮過,笑語嫣然。她們取出彩紙疊成的河燈和筆墨,一筆一畫寫下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盼,然后將其放入水中。雙手合十,祈禱著,靜靜地看著五彩的河燈漂流而下,手中的燈籠魚,與城頭懸掛的紅燈籠和錦緞交相輝映,映照在水中。
端午節,艷陽照,家家門口插艾蒿,掛絲線帶香包,娃娃樂得蹦蹦跳,吃粽子,劃龍船,紀念屈原記牢,端午節來了。
你們知道端午節怎么來的嗎?我來講一下吧!
在戰國時期的楚國,有一名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常與楚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改革政治。后提出要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可國王受小人挑撥,沒有聽取屈原的建議,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流放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得知后很是悲傷。他的政治思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他誓與自己的國家共存亡,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他悲恨之下,身綁石塊投汨羅江自殺。
后來,人們開船去撈屈原的尸體,可是沒有撈到。又害怕屈原的尸體被魚吃掉,人們便往河里扔了一些糯米等粘性食物喂魚,希望能粘住江里魚群的嘴,而不能吃到屈原的尸體。即便這樣,等尸體打撈上來之后,也被江中的魚啃食了半個頭顱??上б淮伊贾?,竟然落得如此凄涼、悲愴的落幕,讓人痛心疾首!
后人為了紀念屈原,把五月初五這天叫做端午節。
夜晚,星星點綴著星空,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吃粽子之時,我不禁想到了屈原懷恨投江的情景,內心不由得泛起一陣酸楚!
這個不同尋常的端午節,有歡樂,有悲憫,也有溫暖,更有中華兒女對民族大義的無私奉獻精神。
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作為我們民族的傳統節日,它承載著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詩人屈原由衷的悼念,更是中華名族對崇高精神品質的贊揚和敬仰,總而言之,端午節就像是銀河中一顆耀眼的明星,散發著屬于中華名族所有的獨特光芒。
據說,春秋時期的楚壞王的大臣屈原,他提出聚賢授能,富國強兵,希望能夠和齊共同對抗秦朝,卻遭到了楚懷王的極力反對。并且,楚懷王,親信小人的饞言,黑白不分,屈原備革職。當時,屈原萬飛悲痛,創作了不朽的詩作,《離騷》,最終,秦國戰敗楚國。屈原看到老百姓家破人亡,流落失所,他深感無能為力,也徹底絕望了。于是,在農歷的五月初五那天,這位愛國人士,抱石投江了。當老百姓得知這個消息后,急忙,來到江邊,尋找屈原的尸體無望之際,坐上小船,使勁的劃著,為了驅趕成群結對的魚蝦,對屈原軀體的侵蝕,并拿出粽子,掰成小塊,投向江中,為了不讓魚蝦啃食這位愛國的忠貞之士_屈原的軀體不被魚蝦啃食到。這就是,我們后來,要在五月初五去吃粽子,劃龍舟的由來。
當五月初五的這天,人們為了紀念屈原,總會捧著各種美味的粽子,津津有味吃著,把自己吃的像個小花貓似的。賽龍舟的場面更是十分激烈,鑼鼓喧天的場面,選手們雄獅般的吼聲,像前沖刺的“狠勁”,蹦發出力量的水花,唯恐落后。在端午節這天,孩子們還會佩戴各種香囊,戴花繩,寓意著辟邪,驅瘟。
想起,去年,我們全家過端午節時,大家齊聚一堂,手捧著粽子,津津有味的吃著,爸爸說:“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拔抑馈?,弟弟爭先恐后的說:“為了紀念愛國的詩人,屈原。:”是??!“,爸爸意味深長的說:”當時的老百姓過的是流落失所,水深火熱的生活。
而我們生活在富國民強,幸福和諧的社會,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的生活,不努力的讀書,長大后,為我們和諧的社會去發輝自己的光和熱呢“。我暗自下了絕心,我一定要努力的讀書,長大后,盡我所學之長,來貢獻我的光和熱。
端午節讓我看到了中華兒女,高風亮節的品質。端午節就像一粒璀璨的珍珠,被歷史這條金絲串連成制成美麗的項鏈。端午節-這個中華名族傳統的.節日在歷史的長河里,永遠不息!
粽子和賽龍舟。
我們村里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艷隨風飄揚,小伙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著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除了春節以外就數端午最為熱鬧了,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小時候我常跟外婆一起呆在鄉下,那時的端午節使我至今難忘!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到這一天,人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飲雄黃酒、在屋檐上插上艾葉,有時還要佩戴香囊、在手碗上纏紅絲帶。據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殉國而投江自盡的著名詩人屈原,這個節日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在我們那兒,端午時的大街上可是熱鬧的哦!
那天,我早早起床,吃完早飯,佩戴著沁人心脾的香囊,上街當“小商人”了。我來到大街上,選擇一個合適的位置,擺攤賣艾葉。大街上是人山人海,滿是討價還價的聲音,我見旁邊賣艾葉的人笑瞇瞇的收著錢,我便大聲吆喝,不一會,就有顧客前來購買艾葉了,我們不停地討價還價。費了半天功夫終于賣完了!看來,做“小商人”也是不容易的??!
我拿著辛苦換來的成果買了一包雄黃,然后飛奔回家吃香噴噴、甜絲絲的粽子了!
剛進家門,就聞到一股熟粽子的香味!粽子是三角形的,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加小豆的叫小豆粽,加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早中”,所以吃棗粽的人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的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煮粽子的鍋一定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子之后,再吃些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里的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里煮的雞蛋、鵝蛋、鴨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兒再吃,整個夏天都不頭疼。
我連忙竄進廚房里,挑三四個已出鍋的大粽子,提起就跑。我坐在桌子上,看著青翠的粽子,想起了外婆忙碌的身影,我小心翼翼地剝開粽葉,白白嫩嫩的糯米躺在在粽葉上,像一粒粒晶瑩、潔白無瑕的珍珠,吃著香香的粽子,我心里有一種妙不可言的歡樂!
五月五日,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我雖然沒見過賽龍舟,但是我想賽龍舟時一定很熱鬧!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的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學家跟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的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的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的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的。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她對我的哺育跟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的范圍,在她精心呵護跟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憶,尤其是端午節的棕子跟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的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的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的懷抱,我在她的懷中貪婪地吸允著、索取著自己的需要,在她的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跟上學,城里跟鄉下的距離把我拉離了她的懷抱,但我的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為她把母愛的種子深深種在了我的心里。于是,周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鄉下的小路跟小橋,奶媽家的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圖畫。
那時候每年的端午節,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的清香跟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著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的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溫熱的棕子,里面的各種豆兒跟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的,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的這幾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媽的棕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為奶媽的棕子是最好吃的,誰都比不上。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么幾次趕上在奶媽家過節,于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興的事,盡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邊上,拿著棕葉包著米跟豆兒,拿著草捆扎,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的一邊包著手里的,一邊教著我,還把我包的棕子也放入鍋里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的棕子不是找不著,就是里面成了稀飯,盡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在盆里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的媽媽,女兒現在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的棕子跟香包永遠永遠留在記憶中,那是什么樣的棕子跟香包都無法替代的美的記憶,美的味道,美的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里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在這里為媽媽送上一份節日禮物,愿與您在夢中相會,親手為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跟春節、中秋節一起列為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為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日的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的,因為您愛這個節日。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們的端午節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是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民俗節日,距今已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主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相傳是專門紀念屈原的。屈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因皇上聽信了奸臣所言,把屈原投到了汨羅江里。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在每年的五月初五,會劃著龍舟往江里仍粽子,意在:讓江里的魚蝦吃粽子,而不要傷害屈原。
在北方,端午節還有綁花繩、戴香包的`習俗呢!瞧!媽媽把幾根彩顯捻在一起,就出現了彩虹的顏色,然后,把這些繩輕輕地、松松地綁在我的脖子上、手腕上和腳腕上,這些喜慶的繩立刻給我增添了幾分神氣和英俊,就像三頭六臂的小哪咤。
另外,端午節還有一個插艾的習俗,這個習俗來原于一個古老的傳說:在唐朝末期,黃巢帶領著起義大軍,浩浩蕩蕩、南征北戰,一路上殺富濟貧,可是,由于當時通訊條件落后,,農民根本無法和黃巢、起義軍取得聯系,最后,黃巢想出了一個辦法,在起義那天,讓農民家家戶戶以艾為信號,插在門上。后來慢慢地,插艾就有了“驅魔辟邪”的說法。
其實,經過千百年的演變,這些風俗雖然流傳了下來,但與它本來的意思已有了出入:粽子變成了人間的一道美食;賽龍舟變成了娛樂活動,它既鍛煉了人的身體,陶冶人的情操,又增進人們之間的感情和交流;你看!高高插在家家戶戶的門沒處的艾,不正告訴我們,家家友愛、處處有愛。讓我們一下子想到:愛國、愛家、愛護、愛心、關愛、友愛、喜愛、鐘愛等等這些美好的詞語。
端午節是一個愛(艾)的節日!讓我們生活在愛(艾)的氣氛中,讓世界充滿愛(艾)吧!
。
我們家鄉也和全國各地一樣,熱熱鬧鬧的過端午節。然而由于歷史原因,地理環境和風俗習慣的不同,我們家鄉過的端午節別有一番情趣。
到了端午節,大人就給孩子講屈原的故事。這得從歷史說起了:1932年我們家鄉來了個教書先生,說是教書先生,其實他是一位紅軍的領導。大革命失敗后,為了躲避敵人的追捕,來到我們家鄉以教書的身份掩護自己。一面教書,一面從事革命活動。到了端午節,他就給父老鄉親講屈原的故事。講屈原怎樣的`愛國家,愛民族,怎樣的剛正不阿。后來由于叛徒的告密,這位教書先生被敵人殺害了。而他講的屈原故事像印章那樣深深地印在人們的腦海里。為此每到端午節,長輩就給晚輩講屈原的故事,講這位教書先生的故事。教育后輩們要像屈原,像教書先生那樣堂堂正正做人,長大后要為國家,為民族,我家鄉作奉獻。
其次是端午節要清理環境衛生。我們家鄉有個良好的習慣,逢年過節都要打掃衛生。尤其是過年,端午和中秋要全面清理衛生。特別是端午節天氣炎熱,環境衛生不好就有利于病菌的傳播,為此,端午節家家戶戶的打掃衛生,讓節日有個清潔的環境,讓人們有一份好的心情。
此外家鄉對端午節的食品也很講究,端午節我們也包粽子,而個子較大,而一定要五花肉來做餡,還放一定數量的花生或芝麻等。因為端午節我農歷五月初五,用五花肉做餡有五五吉祥的意思。五花肉再拌上花生或芝麻,用鐵鍋煮上七八個小時,五花肉熟透了,融化出來的油浸透整個粽子,吃起來滿口留香。
端午節的晚餐,家家戶戶的制作玉米粉蟲,這玉米粉蟲養在清湯里,一個個水靈靈的。上面放點蔥花,再放點瘦肉末。怎樣的玉米粉蟲,看起來養眼,吃起來養口。玉米粉蟲容易消化,大人孩子都喜歡,家鄉的人們給它起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尊老愛幼食品。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有2000多年的歷史。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也叫瑞陽節。據說端午節的起源與屈原有關。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深得信任,卻被反派陷害。他被楚懷王趕出首都,流放到其他地方。后來,秦軍攻破京都,楚國滅亡。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都碎了。農歷五月五日,他撿起石頭,跳進了博羅河。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人民滿目瘡痍。他們來到波羅河打撈屈原的尸體。漁民們劃船在河上來回搜尋。一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和雞蛋,扔到河里,說如果魚、龍蝦和螃蟹吃飽了,就不咬屈原的尸體了。人們看到后紛紛效仿。一個老醫生還拿了一壇雄黃酒倒進河里,希望龍水獸喝了以后暈倒不會傷到屈原的身體。后來人們怕龍把飯團吃了,就用印楝葉把米包起來,用彩線包起來,做成粽子扔進河里。
從此以后,每年的五月五日,都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
一看到婆婆家里全是綠油油的三角形,我就明白端午節又到了。
可是我只是明白一點點關于紀念屈原的傳說,至于還有什么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吃粽子便是我最最期盼的。我就從早到晚的扒在餐桌邊緣,嘴饞的盯著媽媽、婆婆忙碌的身影,以及她們手里的盤子里綠油油的三角形。
臨近端午節,大家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試著學大人的樣貌認真的`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于是我就只好拉著表哥到樓下去玩?;貋頃r,第一反應便是興奮的沖到廚房,然后撞上一鼻子的香。
吃粽子時總是吃到一些大棗和葡萄干,很少吃得到自己最喜歡的鴨蛋黃。我還總喜歡把白米粽子撥到碗里面,然后撒下一大把白砂糖,也特別的香。
咬著香甜的粽子,看著家人歡樂的笑容,心里也開心起來。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張燈結彩的元宵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但我最喜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聽老師說端午節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我們小孩子還要在手腕上帶上辟邪的五彩線。過端午節,我們這里最普遍的風俗就是每家每戶都要吃粽子。
每到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綠油油的粽子葉洗得干干凈凈,左手捏住粽葉的一角卷成圓錐形,還在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右手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加些蜜棗葡萄干,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握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媽媽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媽媽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到高壓鍋里蒸,不一會兒粽子的'香味兒飄滿整個房間。粽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大粽子,輕輕的扒開粽葉,里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棗的甜汁、糯米的香味往嗓子里鉆,好吃極了!
文檔為doc格式。
。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端午節是民眾祈福消災,歡慶娛樂的大節。傳說,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投江,為了紀念他,千百年來家家戶戶也流傳起包粽子的習俗。
包粽子、吃粽子是我們家過端午節最重要的形式。這一天,外婆去菜市場精心挑選棕葉,細細長長的粽葉碧綠碧綠的,散發著陣陣清香,帶來了一絲久違的夏日氣息。外婆先把粽葉放在水里煮,據說,這樣就不會破裂開;煮好后由外公洗干凈,放學后我也參與進來,幫外公一起清洗。洗干凈的粽葉靜靜地躺在那兒,等著我們往里面塞滿愛吃的食物。糯米里裹著各式餡料,有咸蛋黃餡的,有肉餡的、有蜜棗餡的,還有紅豆餡的呢!
上學前,粽葉,糯米和餡料還擺放在那兒各自為陣。等我放學后,外婆已經把他們包成了一個個漂亮的粽子,在那兒等我了!看外婆包粽子那嫻熟的動作,我心想“這還不簡單?”于是我起袖子,就興沖沖的跑過去包了起來,糯米不聽話的從粽葉里散落出來,怎么也過不到粽葉里,急的我一頭汗!“真是’看別人吃豆腐——牙齒快’呀!”外婆笑著說,"你快去做作業,長大了再學吧!”
沒等我寫完作業,廚房里就飄來粽葉的清香,我跑去廚房里一看,綠油油的小粽子熱氣騰騰的立在鍋里,好像在說“快來品嘗我吧!”爸爸媽媽也下班回來了,嘗過外婆親手包的粽子都說好吃。我還給樓下的鄰居們送了些,他們也對外婆的手藝贊不絕口。
那清香的粽葉,裹住了甜甜的糯米,裹住了節日的歡樂,也裹住了我們端午的記憶。
當每家每戶的屋子里傳來一陣陣粽香時,端午節便來臨了。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包粽子、吃粽子,忙得不亦樂乎。
吃著味道鮮美的粽子,讀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我不禁想起了屈原——這位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文人。他早年受楚王信任,任三閭大夫。后來因才高氣盛,性格耿直,遭佞臣陷害,在楚王面前進讒,使屈原二次被流放。
在流放期間,屈原寫下了《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許多流傳千古的作品。其文筆委婉含蓄,開創了一種新的文體——楚辭。后繼者又有宋玉、賈誼、東方朔等人。漢人劉向將這些“騷體”作品整理成書,這就是影響后世幾千年中國人的《楚辭》。在文學方面,屈原產生的影響確實是無可比擬的。
此時,我仿佛看到了在兩千多年前,一位懷才不遇的才子在月夜下孤單徘徊,一位憂國憂民的大夫在草屋中飲酒消愁,一位志向高遠的詩人在江邊獨步吟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品粽子,品到的不只是粽子本身味道之鮮美,更品到了一種精神和文化的傳承;我讀《離騷》,讀到的不只是其中語句之優美,更讀到了屈原等一批批愛國詩人堅貞不屈的精神和一顆憂國憂民的火熱的'心!屈原的名字將和他的作品一起,千古傳頌,成為鼓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執著追求于理想的精神食糧!
在端午節的早上,爸爸媽媽高興地對我說:“兒子,走,我們去買一些做粽子的材料?!蔽腋吲d地說:“好呀,我們去超市買吧?!?/p>
不一會兒,我們坐車來到了一家大型超市。貨架上的粽子好多呀,有豬肉粽,紅棗粽、豆沙粽、香腸粽等等。但我們是來買材料的,我們買了很多的粽葉、糯米、豬肉和紅棗。
回到家,要開始自己包粽子了。我先把一些粽葉染成紅色,把糯米洗干凈,把豬肉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最后把紅棗洗干凈。
我們先把紅色的粽葉的底下弄成正方形,再把剩下的部分弄成三角形,然后在里面加了很多糯米和一顆紅棗。我們做完兩個這樣的粽子之后,再用兩根紅色的繩子把這兩個粽子捆在一起,這就是我給爸爸媽媽做的情侶粽。
我們要做長方體豬肉粽了。我們先拿出了很多張粽葉,把它做成了長方形盒子的樣子,再在里面放了兩塊豬肉和很多糯米,再用粽葉把頂上蓋住,最后用四根繩子把它捆緊。
到了下午,我們要開始煮粽子吃了。我們先在鍋里放了很多水,再把粽子放在水里面,然后大火煮粽子。大概十五分鐘后,我們把這些粽子拿了出來。我先試著吃了一個粽子,“哇!太美味了!”我覺得這是我們做過最好吃的粽子。我說:“這粽子好香啊,爸爸媽媽你們趕快也吃吧!”爸爸和媽媽也吃了一些,也覺得特別好吃,媽媽說:“今天的粽子太成功了,我們把配方記下來,在下一個端午節再做?!蔽液桶职之惪谕暣饝溃骸疤昧?!我們要將這種粽子傳承下去,每年的端午節都做一些?!?/p>
最后,我做的.情侶粽也得到了爸爸媽媽的好評。
杭州的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在這之中有吃的,有玩的,也有實用的。這些習俗想必大家不一定都懂吧,那就讓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吧!
首先,過端午節時,家家門前都要掛艾草,聽說掛艾草可以減少人們被蟲叮咬的機會??赡苁且驗榘萦幸环N特殊的味道,人聞起來覺得香味獨特,但蟲子聞到這味道就像是聞到了殺蟲劑一樣——沒有幾種蟲子不怕這種味道,它們都對艾草避而遠之。
端午節除了掛艾草外,還要喝雄黃酒。說到雄黃酒,我就想起端午節那天中午,家中的老人們都要在小孩的額頭上用雄黃酒寫“王”字。據說,這么做可以避蟲害,還可以避免生病。
端午節的中午,我們還會吃五黃。傳說端午節的中午陰氣最盛,古人希望在陰氣最盛的時候吃下五黃,使自己轉運。什么是五黃?黃鱔,黃瓜,咸鴨蛋,雄黃酒——不吃全五黃,可就不能轉運喲!
說到吃的,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物就是粽子。糯米里面放上一些餡料,外面包上兩張粽葉,用線捆緊,下鍋蒸一下就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先聞,一股糯米的清香撲面而來,中間還摻雜著些許肉味,使人不禁口水欲滴;再嘗,糯米很有嚼勁,在嘴里翻滾著,不斷地散發出清香。肉的味道與糯米搭配著,變得更加鮮香了,粽子好吃極了!
這就是杭州的'端午習俗,有很多吃的,玩的,實用的,使人眼花繚亂,真想明天就過端午節呀!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ziwojieshao/169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