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教學領域里,教學工作計劃被廣泛應用于各級各類學校之中。以下是一份經過專家審核的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希望能為大家的教學工作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
1、了解有關王維的文學常識,理解詩句的含意,背誦全詩。
2、品味詩中準確、精練、優美的語言。
3、體會詩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境。
1.教學難點:目標。
2.教學方法:朗讀、研討。
新授課。
1課時。
一、釋題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王維的詩《使至塞上》?!笆埂?,出使?!爸痢?,到?!叭稀?,邊塞。題目交代了詩人去了哪里,暗示了本詩的內容為詩人在出使邊塞的旅程中所見的塞外景色。
二、整體感知:
1、作者:王維(。
701-761),一作(698-759)唐代杰出畫家、詩人。字摩詰,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境)人。后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遂為河東人。工詩善書,尤以畫名,開元進士,官至尚書右丞,故人稱“王右丞”。其作品魄力雄大,一變古來的鉤斫畫法,創渲談的破墨法。宋蘇東坡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p>
2、背景資料:《使至塞上》這首詩是王維作為監察御史出使邊塞時所作。開元二十五年(。
737),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戰勝吐蕃,唐玄守命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安撫、察訪軍情。這實際上是將王維擠出朝廷。這首詩就作于赴河西節度使幕府途中。詩人離開京城,前往邊塞的時候,心情是激憤而又抑郁的。使至塞上,意思是奉命出使到邊塞。
3、教師范讀,學生自由朗讀。
三、細讀品味:
1、“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薄茁摻淮鍪沟哪康暮徒涍^。
2、“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薄h聯描寫邊塞的情勢。詩人以“蓬”“雁”自比,表現行程的艱苦遙遠,也暗示其內心的不平。
而又蒼茫的感覺。一“直”一“長”一“圓”,氣勢磅礴,沉寂壯美,畫面開闊,意境雄渾。
4、“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薄猜撜諔婎}和開頭。點明邊塞將士緊張的戰斗生活,流露出對都護的贊嘆。
四、合作探究:
怎樣理解“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一千古名句?
明確:這兩句詩被王國維稱為“千古壯觀”的名句。詩人以傳神的`筆調描繪了詩人進入邊塞后所看到的奇特壯麗的風光。大漠向無邊的遠方延展,視角廣,景深長,給人以開闊、廣袤、深邃的感覺;但這僅是平面的構圖,接以“孤煙直”三個字,便有了立體感?!肮隆憋@出人煙的稀少?!爸薄北憩F出詩人對邊塞景物的驚異?!伴L河”的形象橫亙在畫面中,把畫面分割為兩段,又增添了構圖的活潑感。而“落日圓”則為被分割的畫面涂上了統一的色調,顯示出渾然一體的氣勢。這里,圓與方、動與靜、橫與豎、大與小、高與低、遠與近、輕與重、明與暗、升與沉、景與情等多樣、對立的因素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既不雜亂又不單調,既豐富又單純,既活潑又有秩序,形成一種和諧美。
五、教師小結:
《使至塞上》的一、二和七、八句敘事,三、四、五、六句寫景。無論敘事還是寫景,都準確而含蓄地反映了詩人當時激憤而抑郁的心情。單車問邊,連個隨從也沒有。行程遙遠,要過居延屬國,到西北邊陲。雖行至蕭關,卻依然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征蓬出塞,大雁難歸,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既是寫詩人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也是寫詩人那種蒼涼孤寂的情感。
《使至塞上》這首詩敘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艱難歷程,通過描繪塞外奇特、優美的自然風光,表達了作者抑郁孤寂之情。
六、布置作業: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七、板書設計:
首聯:出使經過;頷聯:邊塞形勢;頸聯:落日所見;尾聯:到達邊塞?!嫣貕衙赖娘L光,抑郁孤寂的內心。
2、整體感知這首詩,了解本詩的寫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詩的一些常識。
1、以讀促悟,品味詩詞凝練、含蓄的語言美;
2、抓畫面感,體味詩中蘊含的豐富情感美;
3、評點、欣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所描繪的意境美。
理解詩人寫詩背景,感受詩人前后變化,培養學生樂觀、豁達的人生觀。
熟讀成誦,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理解詩句所蘊涵的內涵,體會詩歌意境。
1、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熟讀并嘗試先背誦課文;
2、準備多媒體教學。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1、導入:
唐代自開國以來,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斷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強邊防,以應付戰事。有時也乘勝逐北,有擴張領士的意圖。開元、天寶年間,有許多詩人參加了守邊高級將帥的幕府,做他們的參軍、記室。這些詩人把他們在邊塞上的所見所聞寫成詩歌,于是邊塞風光和軍中生活成為盛唐詩人的.新題材。這一類詩,文學史上稱為“邊塞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邊塞詩——王維的《使至塞上》。
2、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唐代詩人,字摩詰,曾任尚書右丞等官職,世稱王右丞,素有“詩佛”之稱。他能詩能畫,精通音樂。他的詩以描繪山水田園和歌詠隱居生活為主,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出名。其中反映軍旅和邊塞生活的作品,寫景的佳句廣為流傳,如《使至塞上》就極富代表性。宋代蘇軾稱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p>
3、背景介紹:
開元二十五年,王維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勝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實際是被排擠出朝廷)。王維輕車簡從,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經長途跋涉,在蕭關遇到了騎兵,卻沒有遇到將官,(一問才知道),將官此時正在燕然前線。這首詩就是在出塞途中寫的。通過作者敘述出使邊塞的艱苦情況,抒發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壯情懷和孤寂之情。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播放配樂詩歌朗誦,帶領學生齊讀詩歌,理解詩歌大意。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情感。
2、帶領學生一起討論字詞含義。
單車:一輛車,這里形容這次出使時隨從不多。
屬國:典屬國簡稱。唐代人有時以“屬國”代指使臣。這里“屬國”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維奉使問邊,所以自稱屬國。
征蓬:飄飛的蓬草。言蓬草遇秋,隨風遠去。
煙:烽煙,報警時點的煙火。
長河:黃河。
蕭關: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東南。
候騎:騎馬的偵察兵。
都護:當時邊疆重鎮都護府的長官、首將。
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諾顏汗中部的杭愛山,代指邊防前線。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感悟詩意。
(1)首聯:“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p>
講解:詩人以簡練的筆墨寫了此次出使的經歷。
翻譯:我只身輕車簡從出使到邊疆,途中經過屬國居延。
(2)頷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p>
講解: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
翻譯:山高路遠,我覺得自己像飄飛的蓬草一樣出了漢家邊塞,又似北歸大雁一般飛入胡天。
(3)頸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講解:大、長、圓、孤、直都富于空間感,而且都是詩人主觀的審美感受。在如此廣闊而且蒼涼的天地間,馳騁疆場的將士們破敵靖邊,其悲壯的英雄氣浩然與日月同輝,與長河共遠。
翻譯:只見那蒼茫無際的沙漠,沒山沒樹遠處烽火臺一縷白煙直上云霄,杳無盡頭的黃河橫貫其間,天空中掛著一輪圓圓的落日。
(4)尾聯:“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p>
講解:這一聯寫出了將士們誓死保家衛國的決心,表達了詩人對他們的贊美之情。
翻譯:終于碰到了騎馬的兵士,一問才知道將官正在燕然前線呢!
2、談談本文的情感變化(本環節由學生自由發揮,點撥:“抑郁到慷慨”)。
四、精讀(選讀)課文,深入感悟:
1、品詩境。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繪了西部邊塞的奇特壯麗景色,是歷來傳頌的名句,請與“沙漠狼煙升,黃河落日紅”作對比,你認為哪句更好呢?為什么?談談你對此的認識(合作探究)。
明確:“大”字,突出了邊疆沙漠,浩瀚無邊?!肮隆弊?,寫出了景物的單調,使荒涼的大漠上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顯得格外醒目?!爸薄弊?,又表現了烽煙的勁拔、堅毅之美?!伴L”字,將沒有山巒林木的浩瀚無垠的沙漠上那橫貫其間的黃河的令人震撼的壯闊之美寫得淋漓盡致?!皥A”字,突出了在大漠中觀落日的特殊感受,給人以親切溫曖又微帶蒼茫的感覺。
(2)畫一畫。通過你對“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理解,用簡筆畫把此景畫出來。
(3)這句詩被譽為千古名句,它“詩中有畫”:這幅“畫”美在哪里?
明確:
構圖美:烽煙夕陽大漠長河——蒼茫遼闊。
線條美:直煙曲河圓日——層次豐富。
色彩美:黃沙碧水紅日青煙——鮮明優美。
2.賞析詩歌,學生分小組討論下列問題。
(1)結合寫作背景找出首聯中哪個字寫出了詩人出塞時的心情?
(2)頷聯中詩人借“征蓬”、“歸雁”比作什么?透露出作者當時怎樣的心境?
(5)詩中每一聯分別到了什么表達方式?
五、課堂總結:
本詩通過寫詩人出使至塞上的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表達了詩人由于受排擠而孤獨、寂寞、飄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渾的景色中,情感得到陶冶、凈化、升華后,產生的慷慨悲壯之情,顯露出一種英雄本色。
六、布置作業:
1、背誦這首詩;
2、收集三句以上寫有關大漠的詩詞。
七、板書設計:
首聯苦悶、孤獨。
頷聯激憤、抑郁。
頸聯贊嘆。
尾聯贊美。
《使至塞上》是唐代詩人王維奉命赴邊疆慰問將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紀行詩,記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
教學目標: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詩的意境,領會詩所表達的深刻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熟讀成誦,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詩句所蘊涵的內涵,體會詩歌意境。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簡單介紹唐詩的類型。
唐詩可分為絕句和律詩,絕句(五言和七言),律詩(五言、七言和排律)。
2、唐代自開國以來,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斷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強邊防,以應付戰事。有時也乘勝逐北,有擴張領士的意圖。開元、天寶年間,有許多詩人參加了守邊高級將帥的幕府,做他們的參軍、記室。這些詩人把他們在邊塞上的所見所聞寫成詩歌,于是邊塞風光和軍中生活成為盛唐詩人的新題材。這一類詩,文學史上稱為“邊塞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邊塞詩——王維的《使至塞上》。
二、簡介背景。
1.整體感知教師范讀,并思考以下問題:
王維是怎樣的一個人?(之后提問)。
王維,字摩詰,唐代詩人,畫家。他的詩以描繪山水田園和歌詠隱居生活為主,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出名。其中反映軍旅和邊塞生活的作品,寫景的佳句廣為流傳,如《使至塞上》就極富代表性。
2.談談創作背景和意境情感。
開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勝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實際是被排擠出朝廷)。王維輕車簡從,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經長途跋涉,在蕭關遇到了騎兵,卻沒有遇到將官,(一問才知道),將官此時正在燕然前線。這首詩就是在出塞途中寫的。通過作者敘述出使邊塞的艱苦情況,抒發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壯情懷和孤寂之情。
三、課文賞析。
1.讓一學生朗讀,小組討論:說出這首詩所表現的事、景、情;由此導入講解全詩。
2.“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p>
講解:詩人以簡練的筆墨寫了此次出使的經歷。
翻譯:我只身輕車簡從出使到邊疆,途中經過屬國居延。
3.“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p>
講解: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
提問(1):“蓬草”在古代詩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詩中的“征蓬”表達了詩人什么感情?
提供的答案:“蓬草”隨風飛轉,古代文學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蹤。王維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覺,他為自己受排擠離開朝廷感到十分憂憤。
提問(2):說說這一句的含義,蘊含作者怎樣的感情?
提供的'答案:自己過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樣,飛出了漢家的邊塞,又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人胡天的上空。蘊含了作者被排擠出朝廷的惆悵,暗寫自己內心的激憤和抑郁。
4、讓學生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句。
在這純然一色、荒涼無邊的沙漠上,那烽火臺燃起的一股濃煙,既顯得孤單,又格外醒目,“直”字,使景物一下變得挺拔堅韌,剛直有力。
5、“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問:這里“在燕然”是不是說都護真的在燕然山呢?
提供參考:這是引用典故,漢朝的竇憲在燕然山打仗勝利后在石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6、談談本文的情感變化(本環節由學生自由發揮,點撥:“抑郁到慷慨”)。
四、畫詩。
通過你對“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理解,用簡筆畫把此景畫出來。
五、寫詩。
充分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把你畫的內容寫下來并與其他同學分享。
六、布置作業。
必做題:1、背誦這首詩。
2、收集三句以上寫有關大漠的詩詞。
選做題:把這首詩改寫一篇散文。
王維(約701—761),字摩詰,唐代詩人。進士出身,官至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有《王右丞集》。王維是個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在詩、畫、音樂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蘇軾盛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唐開元二十五年,河西節度副使崔希逸戰勝吐蕃,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前往邊塞宣慰,這首詩即是途中所寫。
原文: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注釋。
單車:單車獨行。形容輕車簡從。
問邊:到邊疆去察看。
屬國:漢代時稱那些已歸附的少數民族地區。
居延:古縣名,在今甘肅張掖北。
征蓬:飄飛的蓬草,比喻飄泊的旅人。泛指遠行的人。
歸雁:向北飛的大雁。
胡天:這里指西北地區。
孤煙:遠處獨起的炊煙。
長河:黃河。
蕭關:古關名,在今寧夏固原東南。
候騎:擔任偵察、通訊的騎兵。
都護:官名。都護是都護府的長官,這里借指河西節度使。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國杭愛山。這里代指前線。
譯文:我輕車簡從到邊疆去察看,經過了屬國居延。像隨風而去的蓬草飄出漢塞,似北飛的大雁,飛入了胡地的天空。茫茫沙漠中遠處獨起的炊煙直上云霄,滔滔黃河邊落日又大又圓。在蕭關遇到了偵察的騎兵,得知都護還在前線。
1.說說“征蓬出漢塞,歸燕入胡天”二句的含義,這兩句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蓬草成熟后枝葉干枯,根離大地,隨風飄卷,詩人去國離鄉,感情總是復雜萬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的情勢,還是像本詩中聽寫乃是因為負有使命。大約詩人這次出使塞上,本已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漢司馬相如初得武帝青睞,出使西南夷那樣的威風、氣派。詩人以“蓬”“雁”自比,這兩句蘊含了作者被排擠出朝廷的惆悵,暗寫自己內心的激憤和抑郁。與首句的“單車”相應。萬里行程只用了十個字輕輕帶過。
2.請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二句。
頸聯形象地描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一“直”一“圓”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融情于景,寓悲涼之情于壯美景色之中,從側面烘托了守邊將士凄涼艱苦的生活環境,借以反映他們不畏艱苦,積極保衛邊疆的愛國主義精神。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充分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特色,是被王國維贊嘆為“千古壯觀”的名句。
3.最后兩句詩蘊含了作者什么情感?
詩人到達目的地以后,從兵士那里得知都護正在邊防前線準備戰事,這兩句可以看出詩人對邊關將士的敬慕之情。
4.尾聯從側面表達了什么內涵?
尾聯敘述邊塞將士緊張的戰斗生活,從側面表現了戰事的頻繁。
記述了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既反映了邊塞生活,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的孤寂、悲傷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渾景色中情感得到升華后的慷慨悲壯之情。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詩的意境,領會詩所表達的深刻思想情感。
學生對“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邊塞沒有感受,在講解中需要結合西北風光照片講解,使學生盡快理解邊塞詩人的情懷。
重點:熟讀成誦,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理解詩句所蘊涵的內涵,體會詩歌意境。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導入。
1、簡單介紹唐詩的類型。
唐詩可分為絕句和律詩,絕句(五言和七言),律詩(五言、七言和排律)。
2、唐代自開國以來,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斷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強邊防,以應付戰事。有時也乘勝逐北,有擴張領士的意圖。開元、天寶年間,有許多詩人參加了守邊高級將帥的幕府,做他們的參軍、記室。這些詩人把他們在邊塞上的所見所聞寫成詩歌,于是邊塞風光和軍中生活成為盛唐詩人的新題材。這一類詩,文學史上稱為“邊塞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邊塞詩——王維的《使至塞上》。
活動2【講授】簡介背景。
1.整體感知教師范讀,并思考以下問題:
王維是怎樣的一個人?(之后提問)。
王維,字摩詰,唐代詩人,畫家。他的詩以描繪山水田園和歌詠隱居生活為主,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出名。其中反映軍旅和邊塞生活的作品,寫景的佳句廣為流傳,如《使至塞上》就極富代表性。
2.談談創作背景和意境情感。
開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勝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實際是被排擠出朝廷)。王維輕車簡從,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經長途跋涉,在蕭關遇到了騎兵,卻沒有遇到將官,(一問才知道),將官此時正在燕然前線。這首詩就是在出塞途中寫的。通過作者敘述出使邊塞的艱苦情況,抒發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壯情懷和孤寂之情。
活動3【講授】課文賞析。
1.讓一學生朗讀,小組討論:說出這首詩所表現的事、景、情;由此導入講解全詩。
2.“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p>
講解:詩人以簡練的筆墨寫了此次出使的經歷。
翻譯:我只身輕車簡從出使到邊疆,途中經過屬國居延。
3.“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p>
講解: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
提問(1):“蓬草”在古代詩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詩中的“征蓬”表達了詩人什么感情?
提供的答案:“蓬草”隨風飛轉,古代文學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蹤。王維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覺,他為自己受排擠離開朝廷感到十分憂憤。
提問(2):說說這一句的含義,蘊含作者怎樣的感情?
提供的答案:自己過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樣,飛出了漢家的邊塞,又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人胡天的上空。蘊含了作者被排擠出朝廷的惆悵,暗寫自己內心的激憤和抑郁。
4、讓學生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句。
在這純然一色、荒涼無邊的沙漠上,那烽火臺燃起的一股濃煙,既顯得孤單,又格外醒目,“直”字,使景物一下變得挺拔堅韌,剛直有力。
5、“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問:這里“在燕然”是不是說都護真的在燕然山呢?
提供參考:這是引用典故,漢朝的竇憲在燕然山打仗勝利后在石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6、談談本文的情感變化(本環節由學生自由發揮,點撥:“抑郁到慷慨”)。
活動4【活動】畫詩。
通過你對“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理解,用簡筆畫把此景畫出來。
活動5【練習】寫詩。
充分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把你畫的內容寫下來并與其他同學分享。
活動6【作業】作業。
必做題:1、背誦這首詩。
2、收集三句以上寫有關大漠的詩詞。
選做題:把這首詩改寫一篇散文。
課時設計課堂實錄。
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導入。
1、簡單介紹唐詩的類型。
唐詩可分為絕句和律詩,絕句(五言和七言),律詩(五言、七言和排律)。
2、唐代自開國以來,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斷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強邊防,以應付戰事。有時也乘勝逐北,有擴張領士的意圖。開元、天寶年間,有許多詩人參加了守邊高級將帥的幕府,做他們的參軍、記室。這些詩人把他們在邊塞上的所見所聞寫成詩歌,于是邊塞風光和軍中生活成為盛唐詩人的新題材。這一類詩,文學史上稱為“邊塞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邊塞詩——王維的《使至塞上》。
活動2【講授】簡介背景。
1.整體感知教師范讀,并思考以下問題:
王維是怎樣的一個人?(之后提問)。
王維,字摩詰,唐代詩人,畫家。他的詩以描繪山水田園和歌詠隱居生活為主,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出名。其中反映軍旅和邊塞生活的作品,寫景的佳句廣為流傳,如《使至塞上》就極富代表性。
2.談談創作背景和意境情感。
開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勝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實際是被排擠出朝廷)。王維輕車簡從,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經長途跋涉,在蕭關遇到了騎兵,卻沒有遇到將官,(一問才知道),將官此時正在燕然前線。這首詩就是在出塞途中寫的。通過作者敘述出使邊塞的艱苦情況,抒發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壯情懷和孤寂之情。
活動3【講授】課文賞析。
1.讓一學生朗讀,小組討論:說出這首詩所表現的事、景、情;由此導入講解全詩。
2.“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p>
講解:詩人以簡練的筆墨寫了此次出使的經歷。
翻譯:我只身輕車簡從出使到邊疆,途中經過屬國居延。
3.“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p>
講解: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
提問(1):“蓬草”在古代詩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詩中的“征蓬”表達了詩人什么感情?
提供的答案:“蓬草”隨風飛轉,古代文學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蹤。王維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覺,他為自己受排擠離開朝廷感到十分憂憤。
提問(2):說說這一句的含義,蘊含作者怎樣的感情?
提供的答案:自己過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樣,飛出了漢家的邊塞,又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人胡天的上空。蘊含了作者被排擠出朝廷的惆悵,暗寫自己內心的激憤和抑郁。
4、讓學生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句。
在這純然一色、荒涼無邊的沙漠上,那烽火臺燃起的一股濃煙,既顯得孤單,又格外醒目,“直”字,使景物一下變得挺拔堅韌,剛直有力。
5、“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問:這里“在燕然”是不是說都護真的在燕然山呢?
提供參考:這是引用典故,漢朝的竇憲在燕然山打仗勝利后在石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6、談談本文的情感變化(本環節由學生自由發揮,點撥:“抑郁到慷慨”)。
活動4【活動】畫詩。
通過你對“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理解,用簡筆畫把此景畫出來。
活動5【練習】寫詩。
充分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把你畫的內容寫下來并與其他同學分享。
活動6【作業】作業。
必做題:
1、背誦這首詩。
2、收集三句以上寫有關大漠的詩詞。
選做題:把這首詩改寫一篇散文。
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其詩、畫的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三、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帶讀。
四、理解詩意。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共8句,分為四聯,是哪四聯呢?(首、頷、頸、尾)。
板書:首頷頸尾。
1、這首詩總體寫了一件什么事呢?
明確:作者王維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勝吐魯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維輕車簡從,駕車經過居延。經長途跋涉,在蕭關遇到了騎兵,卻沒有遇到將官,(一問才知道),將官此時正在燕然前線??梢婋m然打了勝仗,都護并沒有放松警戒。詩句流露出對都護的贊嘆。
2、說說“征蓬出漢塞,歸燕入胡天?!倍涞暮x,蘊含作者怎樣的感情?
賞析:由“歸雁”一語知道,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葉干枯,根離大地,隨風飄卷,詩人去國離鄉,感情總是復雜萬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的情勢,還是像本詩中聽寫乃是因為負有使命。大約詩人這次出使塞上,本已心境不佳,并威風、氣派。詩人的失意情緒或者同朝廷政治斗爭有關。一向器重詩人的宰相張九齡在那年四月被貶為荊州長史。估計詩人王維也相應愛到了牽連?!罢髋睢庇谠娙?,是正襯;而“歸雁”于詩人則是反襯。在一派春光中,雁北歸舊巢育雛,是得其所;而詩人迎著漠漠風沙像蓬草一樣飄向塞外,景況迥然不同。自己過了居延這個地方,就像“征蓬”一樣,飛出了漢家的邊塞,又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入胡人的天空。這兩句蘊含了作者被排擠出朝廷的惆悵,暗寫自己內心的激憤和抑郁。
3、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二句。
明確:這兩句是全詩的名句。兩句主要寫景,寫到了哪些景物呢?(大漠、孤煙、長河、落日)。這一聯由兩個畫面組成。第一個畫面是大漠孤煙。置身大漠,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這樣一幅景象:黃沙莽莽,無邊無際。昂首看天,天空沒有一絲云影。只有一縷孤煙在升騰。那是烽煙,烽煙是報警時點的煙火,這說明詩人此行快要到達目的地了。烽煙是邊塞的典型景物,“孤煙直”,突出了邊塞氣氛。從畫面構圖的角度說。在碧天黃沙之間,添上一柱白煙,成為整個畫面的`中心,自是點睛之筆。另一個畫面是長河落日。這是一個特寫鏡頭。詩人大約是站在一座山頭上,俯瞰婉蜒的河道。時當傍晚,落日低垂河面。詩人只用一個“圓”字,即準確地說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點。由于選取這樣一個視角,恍然紅日就出入于長河之中,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闊氣勢,從而使整個畫面更顯得雄偉奇麗。
4、最后兩句,寫了詩了到達目的地以后,從兵士那里得知都護正在邊防前線準備戰事,這兩句可以看出詩人對邊關將士的敬慕之情。
五、小結。
這首詩敘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艱苦行程,描繪了塞外奇特壯美的風光,歌頌了河西軍隊的聲威,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
(我)輕車簡從要視察邊疆,要去的地方遠過居延。
(我)像蓬草飄出了漢塞,像歸雁飛入了北方的天空。
大沙漠中孤煙直上,黃河邊上落日正圓。
走到蕭關恰好遇見騎馬的偵察兵,前敵統帥正在燕然前線。
【賞析】。
此詩載于《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六。下面是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原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張燕瑾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使至塞上》描繪了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表現了詩人對不畏艱苦,以身許國的守邊戰士的愛國精神的贊美;此詩敘事精練簡潔,畫面奇麗壯美。
“單車欲問邊”,輕車前往,向哪里去呢——“屬國過居延”,居延在今甘肅張掖縣西北,遠在西北邊塞。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己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像振翮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胡天”。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這里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郁。與首句的“單車”相呼應。萬里行程只用了十個字輕輕帶過。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進行刻畫:“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最后兩句寫到達邊塞:“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到了邊塞,卻沒有遇到將官,偵察兵告訴使臣:首將正在燕然前線。
詩人把筆墨重點用在了他最擅勝場的方面——寫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見數行歸雁北翔,詩人即景設喻,用歸雁自比,既敘事,又寫景,一筆兩到,貼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么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里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都t樓夢》第四十八回香菱學詩里說的那段話可算道出了這兩句詩高超的藝術境界。
唐代自開國以來,各方的蕃夷部落不斷侵入,唐政府不得不加強邊防,以應付戰事。有時也乘勝逐北,有擴張領士的意圖。開元、天寶年間,有許多詩人參加了守邊高級將帥的幕府,做他們的參軍、記室。這些詩人把他們在邊塞上的所見所聞寫成詩歌,于是邊塞風光和軍中生活成為盛唐詩人的新題材。這一類詩,文學史上稱為“邊塞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邊塞詩——王維的《使至塞上》。(轉身寫板書)題目的意思就是出使到邊塞。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開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維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勝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這實際上是被排擠出朝廷。這首詩所寫的就是這次出使的情景。
詩人以簡練的筆墨寫了此次出使的經歷?!皢诬囉麊栠叀?,寫自己輕車簡從,要前往邊境慰問將士。要走多遠呢?“屬國過居延”,是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山高路遠,詩人覺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樣隨風而去,又恰似“歸雁”一般進入胡天。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經過長途跋涉,詩人終于“蕭關逢候騎”,卻沒有遇見將官。一問才知道“都護在燕然”:將官正在燕然前線呢!故事似乎還要延續下去,但詩歌卻于此戛然而止,給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詩人以傳神的筆墨刻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按竽聼熤?,長河落日圓”,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壯觀”的名句。試想,那茫茫無邊的沙漠,只有用一個“大”字才能狀其景觀;在這純然一色、荒涼無邊的背景之上,那烽火臺上燃起的.一縷白煙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煙”二字正能狀其神韻?!肮聼煛敝箅S一“直”字,使景物顯得單純簡凈,直入人心?!伴L河落日圓”,蒼茫的沙漠,沒有山,沒有樹,只有黃河橫貫其間。視野所及,大漠無邊無際,黃河杳無盡頭,“長”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頭。而“長河”之上,是那一輪圓圓的落日,這里的“圓”字與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傳神,難以言其妙處。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賞析。
這兩句詩充分體現了詩中有畫的特色,非常講究景物的畫面感。首先,它有畫一樣的構圖,從天邊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煙到地下的河流,從近處的烽煙到遠處的夕陽到綿延無邊的大漠,畫面上的景物雖不多,但是空間闊大,層次很豐富。其次,它有畫一樣講究的線條,一望無際的大漠上,縱的是煙,橫的是河,圓的是落日,寥寥幾筆,就用簡約的線條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態,概括性極強,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這兩句在色彩上也很豐富,廣闊無垠的大漠黃沙漫漫,黃昏橘紅色的夕陽收斂了光輝,靜靜地居于天際,輝映著波瀾不驚的閃著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縷白色的烽煙,直上高空,雄渾寥廓的邊塞風光如在目前。
《紅樓夢》里香菱說:“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若說再找兩個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彼m然不能夠清楚地說出這兩個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憑直覺感到它們描寫孤煙與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蘇軾評價王維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真是非常恰當啊。
對“煙”的不同理解:有人認為是烽煙,有人認為是炊煙。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僻字難典]都護:當時邊疆重鎮都護府的長官。燕然:本來是地名,即愛杭山,在今蒙古共和國境內,因為東漢將軍竇憲大破匈奴,曾在燕然山刻石記功,所以后來以“勒石燕然”作為保衛祖國、立功邊疆的代稱。
1.“蓬草”在古代詩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詩中的“征蓬”表達了詩人什么感情?
2.尾聯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業的心情。這個典故隱含在哪兩個字中?
3.頸聯的“直”和“圓”兩字歷來為人稱道,說說這兩個字為什么用得好。
4.頸聯是寫景名句,依據這首詩,描述一下王維看到的景色以及當時的心情。(60左右字內)。
5.詩人奉命出使邊塞慰軍,為什么卻以“蓬”、“雁”自比?(2分)。
6.“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被王國維稱為千古奇觀,請自選角度,進行賞析。(2分)。
7.“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一句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分)。
8.用自己的話,描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展示的畫面。(2分)。
【參考答案】。
1.“蓬草”隨風飛轉,古代文學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蹤。王維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覺,他為自己受排擠離開朝廷感到十分憂憤。
2.“燕然”二字。
3.“直”和“圓”準確地描寫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深切的感受?!爸薄弊只臎龉陋氈型钢Π涡蹅?,“圓”字蒼茫壯闊中顯現柔和溫暖。
4.(略)。
5.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己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像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胡天”。這里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郁。
6.如: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壯闊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
7.詩人以“蓬”、“雁”自比,從中透露出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郁。(2分)。
8.黃沙莽莽,無邊無際,草木不見,行旅斷絕。極目遠眺,一縷孤煙勁拔堅韌、剛直有力地升騰在天的盡頭,俯首遠瞰,黃河橫貫沙漠,天空掛著一輪圓圓的落日。(2分,意思對即可)。
王維。
單車欲問邊1,屬國過居延2。
征蓬出漢塞3,歸雁入胡天4。
大漠孤煙直5,長河落日圓6。
蕭關逢候騎7,都護在燕然8。
1.單車:單車獨行。問邊:慰問邊防。
2.屬國:一指少數民族附屬于漢族朝廷而存其國號者。漢、唐兩朝均有一些屬國。二指官名,秦漢時有一種官職名為典屬國,蘇武歸漢后即授典屬國官職。唐人有時以“屬國”代稱出使邊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漢代稱居延澤,唐代稱居延海,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境。又西漢張掖郡有居延縣(參《漢書·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員濟納旗東南。又東漢涼州刺史部有張掖居延屬國,轄境在居延澤一帶。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維路過居延。然而王維此次出使,實際上無需經過居延。因而林庚、馮沅君主編《中國歷代詩歌選》認為此句是寫唐王朝“邊塞的遼闊,附屬國直到居延以外?!?/p>
3.征蓬:隨風飄飛的蓬草,此處為詩人自喻。
4.歸雁:因季節是夏天,雁北飛,故稱“歸雁入胡天”。
5.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的沙漠。孤煙:趙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風,“裊煙沙而直上”。據今人有到甘肅、新疆實地考察者證實,確有旋風如“孤煙直上”。又:孤煙也可能是唐代邊防使用的平安火?!锻ǖ洹肪矶话嗽疲骸凹澳?,平安火不至?!焙∽ⅲ骸啊读洹罚禾奇偸楹蛩?,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煙一炬,謂之平安火?!?/p>
6.長河:疑指今石羊河,此河流經涼州以北的沙漠。
7.蕭關:古關名,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候騎:偵察兵。王維出使河西并不經過蕭關,此處大概是用何遜詩“候騎出蕭關,追兵赴馬邑”之意,非實寫。
8.都護: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護府,每府派大都護一人,副都護二人,負責轄區一切事務。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國杭愛山?!逗鬂h書·竇憲傳》:憲率軍大破單于軍,“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贝藘删湟庵^在途中遇到候騎,得知主帥破敵后尚在前線未歸。
全文翻譯:
一個人去邊疆,出使地在西北邊塞。
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邊塞,像振翮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邊境。
烽火臺上燃起的一道孤煙,在廣闊的沙漠上扶搖直上,蜿蜒曲折的黃河,映襯落日之殘紅。
到了邊塞卻沒有遇到將官,偵察騎兵報告說:都護在邊防前線。
中心:
本詩通過寫詩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表達了詩人由于被排擠而孤獨、寂寞,悲傷、飄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渾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凈化、升華后產生的慷慨悲壯之情,顯露出一種豁達情懷。詩中既反映了邊塞生活,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對都護的贊嘆,表達了詩人的抑郁、憤懣、寂寞之情,和希望邊疆平定的感情。
背景: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發兵攻打唐屬小國小勃律(在今克什米爾北)。737年春,可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滌西大破吐番軍。王維奉使出塞宣慰,并在燈西節度使幕兼為判官。本扁即寫出塞時沿途景色。察訪軍情。這實際是將王維排擠出朝遷。這道詩作于赴邊途中。737年(開元三十五年),王維奉命赴西河節度使府慰問將士,該詩即詩人赴西河途中所作。這是一首紀行詩,詩人身負朝廷使命前往邊塞。詩即記述這次出使途中所見所感。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三、四兩句包含多重意蘊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五、六兩句寫景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
賞析:
《使至塞上》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于737年(開元二十五年)奉命赴邊疆慰問將士途中所做的一首紀行詩,記述出使途中所見所感。
開元二十五年(737)夏,詩人出使河西節度府,至涼州時作此詩?!按竽眱删錃v來為人傳誦:大漠廣闊,長河悠遠,使人既感到胸襟開闊,又驚異于宇宙之廣袤和深長?!肮聼熤薄?、“落日圓”使畫面富有立體美和律動感?!肮聼熤薄奔葘懗鋈藷熤∩?,又暗示出一種獨立蒼穹的英雄氣;“落日圓”增添了畫面的色彩,用夕陽暮色將畫面覆蓋,形成渾然一體的壯闊意境。詩人用四種景物對比構圖:寬廣的大漠擁抱著悠悠的長河,渾圓的落日映襯著直逼霄漢的一束孤煙。大、長、圓、孤、直都富于空間感,而且都是詩人主觀的審美感受。在如此廣闊而且蒼涼的天地間,馳騁疆場的將士們破敵靖邊,其悲壯的英雄氣浩然與日月同輝,與長河共遠?quot;都護在燕然“,這是一種未言艱辛而艱辛之事已畢,未見英雄而英雄之業已出的襯托式寫法?!短圃娺x脈會通評林》引宗臣曰:”闊大悲壯“?!抖终f唐詩》:”大漠長河一聯,獨絕千古。"。
鑒賞一:
737年(開元二十五年),王維奉命赴西河節度使府慰問將士,該詩即詩人赴西河途中所作。這是一首紀行詩,詩人身負朝廷使命前往邊塞。詩即記述這次出使途中所見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以及寫作的地點并說明邊塞的遙遠遼闊?!坝麊栠叀?,是出使的目的?!皢诬嚒?,是說隨從少,儀節規格不高。詩于紀事寫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緒,這種情緒便是從“單車”二字引發出來。而后一句說身過“居延”這特殊的地域,則成為詩中描繪的風光景物的根據。
三、四兩句包含多重意蘊。由“歸雁”一語知道,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葉干枯,根離大地,隨風飄卷,故稱“征蓬”。這一句是詩人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古詩中說到蓬草,大多是自嘆身世。如曹植的《雜詩》(其二)所謂“轉蓬離本根,飄飖隨長風”,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詩中的“出漢塞”恰與詩人此行相映照;而且,這三個字異國他鄉的情味甚為濃厚,這就加深了飄零之感。去國離鄉,感情總是復雜萬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的情勢,還是像本詩中所寫乃是因為負有使命。大約詩人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漢司馬相如初得武帝青睞,出使西南夷那樣的威風、氣派。詩人的失意情緒或者同朝廷政治斗爭有關。一向器重詩人的宰相張九齡即于本年四月貶為荊州長史。
詩在表現上采用的是兩兩對照的寫法?!罢髋睢庇髟娙?,是正比。而“歸雁”喻詩人則是反襯。在一派春光中,雁北歸舊巢育雛,是得其所;詩人迎著漠漠風沙像蓬草一樣飄向塞外,景況迥然不同。
五、六兩句寫景描繪了邊疆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這一聯由兩個畫面組成。第一個畫面是大漠孤煙。置身大漠,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這樣一副景象:黃沙莽莽,無邊無際。昂首看天,天空沒有一絲云影。不見草木,斷絕行旅。極目遠眺,但見天盡頭有一縷孤煙(狼煙)在升騰,詩人的精神為之一振,似乎覺得這荒漠有了一點生氣。那是烽煙,它告訴詩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煙是邊塞的典型景物,“孤煙直”,突出了邊塞氣氛。從畫面構圖的角度說。在碧天黃沙之間,添上一柱白煙,成為整個畫面的中心,自是點睛之筆?!独ぱ拧罚骸肮胖疅熁?,用狼煙,取其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斜?!鼻迦粟w殿成說:“親見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边@又是從用字上說。
另一個畫面是長河落日。這是一個特寫鏡頭。詩人大約是站在一座山頭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時當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閃著粼粼的波光。這是怎樣美妙的時刻啊!詩人只標舉一個“圓”字,即準確地說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點。由于選取這樣一個視角,恍然紅日就出入于長河之中,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闊氣勢,從而整個畫面更顯得雄奇瑰麗。
詩人把筆墨重點用在了他最擅勝場的方面——寫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見數行歸雁北翔,詩人即景設喻,用歸雁自比,既敘事,又寫景,一筆兩到,貼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么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里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都t樓夢》第四十一回香菱學詩里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边@就是“詩的好處,有口里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又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边@段話可算道出了這兩句詩高超的藝術境界。
《使至塞上》為王維邊塞詩的代表作。開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節度副使崔希逸大勝吐蕃,王維奉唐玄宗之令出塞赴涼州宣慰,居河西節度使幕中。此詩即出塞途中所作。它敘寫了作者奉命出使邊塞的責任感和自豪感,以及塞外沙漠的壯景奇觀,歌頌了唐帝國的幅員遼闊、國力強盛和聲威遠震的邊功。并且王維對此次不光彩戰爭取得的勝利保持著清醒的頭腦。
單車:一輛車,車輛少,這里形容輕車簡從。問邊:到邊塞去察看,指慰問守衛邊疆的官兵。
屬國:有幾種解釋:一指少數民族附屬于漢族朝廷而存其國號者。漢、唐兩朝均有一些屬國。二指官名,秦漢時有一種官職名為典屬國,蘇武歸漢后即授典屬國官職。唐人有時以“屬國”代稱出使邊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漢代稱居延澤,唐代稱居延海,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境。又西漢張掖郡有居延縣(參《漢書·地理志》),故城在今額濟納旗東南。又東漢涼州刺史部有張掖居延屬國,轄境在居延澤一帶。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維路過居延。然而王維此次出使,實際上無需經過居延。因而林庚、馮沅君主編的《中國歷代詩歌選》認為此句是寫唐王朝“邊塞的遼闊,附屬國直到居延以外”。
征蓬:隨風飄飛的蓬草,此處為詩人自喻。
歸雁:雁是候鳥,春天北飛,秋天南行,這里是指大雁北飛。胡天:胡人的領空。這里是指唐軍占領的北方地方。
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的沙漠。孤煙:趙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風,“裊煙沙而直上”。據后人有到甘肅、新疆實地考察者證實,確有旋風如“孤煙直上”。又:孤煙也可能是唐代邊防使用的平安火。長河:指流經涼州(今甘肅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條內陸河,這條河在唐代叫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蕭關:古關名,又名隴山關,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候騎:負責偵察、通訊的騎兵。王維出使河西并不經過蕭關,此處大概是用何遜詩“候騎出蕭關,追兵赴馬邑”之意,非實寫。
都護:唐朝在西北邊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護府,其長官稱都護,每府派大都護一人,副都護二人,負責轄區一切事務。這里指前敵統帥。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國杭愛山。東漢竇憲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記功?!哆@里代指前線。
“單車”兩句:一作“銜命辭天闕,單車欲問邊”。
候騎:騎馬的偵察兵。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7下列對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2分)。
a.第一、二句敘事,寫詩人以使者的身份,輕車簡從,要到遙遠的西北邊塞去慰問將士。
b.第三、四句敘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寫詩人被排擠出朝廷的孤寂、飄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圓”兩字精煉傳神,線條簡約,描繪的景物不多,但畫面開闊、意境雄渾。
d.第七、八句寫詩人經過長途跋涉到達邊塞,偵察兵蕭關卻騎馬來報:“長官正在燕然前線?!?/p>
8“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被王國維贊嘆為“千古壯觀”的名句,談談你對此的認識。
答案:
7答案.d(“蕭關”是古關名,而非人名。)。
8答案:大漠茫茫無邊,在這純然一色、荒涼無邊的背景之上,那烽火臺上燃起的一縷白煙直上云霄,顯得異常醒目?!肮聼煛眱勺帜軤钇渖耥?,“孤煙”之后隨一“直”字,使景物顯得單純簡凈?!伴L河落日圓”寫出了蒼茫的沙漠,沒有山,沒有樹,只有黃河橫貫其中。視野所及,大漠無邊無際,黃河杳無盡頭。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將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融化在對廣闊的自然景色的描繪中。
作者: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
(我)輕車簡從要視察邊疆,要去的地方遠過居延。
(我)像蓬草飄出了漢塞,像歸雁飛入了北方的天空。
大沙漠中孤煙直上,黃河邊上落日正圓。
走到蕭關恰好遇見騎馬的偵察兵,前敵統帥正在燕然前線。
鑒賞。
737年(開元二十五年),王維奉命赴西河節度使府慰問將士,該詩即詩人赴西河途中所作。這是一首紀行詩,詩人身負朝廷使命前往邊塞。詩即記述這次出使途中所見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以及寫作的地點并說明邊塞的遙遠遼闊?!坝麊栠叀?,是出使的目的?!皢诬嚒?,是說隨從少,儀節規格不高。詩于紀事寫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緒,這種情緒便是從“單車”二字引發出來。而后一句說身過“居延”這特殊的地域,則成為詩中描繪的風光景物的根據。
三、四兩句包含多重意蘊。由“歸雁”一語知道,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葉干枯,根離大地,隨風飄卷,故稱“征蓬”。這一句是詩人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古詩中說到蓬草,大多是自嘆身世。如曹植的《雜詩》(其二)所謂“轉蓬離本根,飄飖隨長風”,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詩中的“出漢塞”恰與詩人此行相映照;而且,這三個字異國他鄉的情味甚為濃厚,這就加深了飄零之感。去國離鄉,感情總是復雜萬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的情勢,還是像本詩中所寫乃是因為負有使命。大約詩人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漢司馬相如初得武帝青睞,出使西南夷那樣的威風、氣派。詩人的失意情緒或者同朝廷政治斗爭有關。一向器重詩人的宰相張九齡即于本年四月貶為荊州長史。
詩在表現上采用的是兩兩對照的寫法?!罢髋睢庇髟娙?,是正比,而“歸雁”喻詩人則是反襯。在一派春光中,雁北歸舊巢育雛,是得其所;詩人迎著漠漠風沙像蓬草一樣飄向塞外,景況迥然不同。
五、六兩句寫景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這一聯由兩個畫面組成。第一個畫面是大漠孤煙。置身大漠,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這樣一副景象:黃沙莽莽,無邊無際。昂首看天,天空沒有一絲云影。不見草木,斷絕行旅。極目遠眺,但見天盡頭有一縷孤煙在升騰,詩人的精神為之一振,似乎覺得這荒漠有了一點生氣。那是烽煙,它告訴詩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煙是邊塞的典型景物,“孤煙直”,突出了邊塞氣氛。從畫面構圖的角度說。在碧天黃沙之間,添上一柱白煙,成為整個畫面的中心,自是點睛之筆?!独ぱ拧罚骸肮胖疅熁?,用狼煙,取其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斜?!鼻迦粟w殿成說:“親見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边@又是從用字上說。
另一個畫面是長河落日。這是一個特寫鏡頭。詩人大約是站在一座山頭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時當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閃著粼粼的波光。這是怎樣美妙的時刻啊!詩人只標舉一個“圓”字,即準確地說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點。由于選取這樣一個視角,恍然紅日就出入于長河之中,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闊氣勢,從而整個畫面更顯得雄奇瑰麗。
詩人把筆墨重點用在了他最擅勝場的方面——寫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見數行歸雁北翔,詩人即景設喻,用歸雁自比,既敘事,又寫景,一筆兩到,貼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么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里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都t樓夢》第四十一回里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边@就是“詩的好處,有口里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又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边@段話可算道出了這兩句詩高超的藝術境界。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邊塞。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是開元二十五年(737)王維以監察御史從軍赴涼州途中所作。
使:出使。
單車:單車獨行。形容輕騎簡從。
問邊:到邊塞去察看,指慰問邊防。
屬國:一指少數民族附屬于漢族朝廷而存其國號者。漢、唐兩朝均有一些屬國。二指官名,秦漢時有一種官職名為典屬國,蘇武歸漢后即授典屬國官職。唐人有時以“屬國”代稱出使邊陲的使臣。
居延:地名,漢代稱居延澤,唐代稱居延海,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境。又西漢張掖郡有居延縣(參《漢書·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員濟納旗東南。又東漢涼州刺史部有張掖居延屬國,轄境在居延澤一帶。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維路過居延。然而王維此次出使,實際上無需經過居延。因而林庚、馮沅君主編《中國歷代詩歌選》認為此句是寫唐王朝“邊塞的遼闊,附屬國直到居延以外?!?/p>
征蓬:隨風飄飛的蓬草,此處為詩人自喻。
歸雁:因季節是夏天,雁北飛,故稱"歸雁入胡天"。
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的沙漠。孤煙:趙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風,“裊煙沙而直上”。據今人有到甘肅、新疆實地考察者證實,確有旋風如“孤煙直上”。又:孤煙也可能是唐代邊防使用的平安火?!锻ǖ洹肪矶话嗽疲骸凹澳?,平安火不至?!焙∽ⅲ骸啊读洹罚禾奇偸楹蛩?,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煙一炬,謂之平安火?!?/p>
長河:疑指今石羊河,此河流經涼州以北的沙漠。
蕭關:古關名,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
候騎:負責偵察、通訊的騎兵。王維出使河西并不經過蕭關,此處大概是用何遜詩“候騎出蕭關,追兵赴馬邑”之意,非實寫。
都護: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護府,每府派大都護一人,副都護二人,負責轄區一切事務。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國杭愛山。這里代指前線?!逗鬂h書·竇憲傳》:憲率軍大破單于軍,“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贝藘删湟庵^在途中遇到候騎,得知主帥破敵后尚在前線未歸。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ziwojieshao/13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