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總結和梳理學習或工作中的知識,形成自己的學習體系或工作經驗。接下來是一些經典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和思考。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公布后,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我校針對《規劃綱要》開展了建言獻策及學習討論系列活動。通過學習《規劃綱要》以及收看專家對《規劃綱要》解讀的視頻講座,我感到這份廣集眾智以凝聚共識,力求完善的綱要處處體現著黨和國家重視和發展教育的堅定決心,釋放出“不破不立”的改革信號。根據學習重點,談一下自己的學習體會:。
通過學習,我感覺《綱要》的每一條都是針對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脈絡很清晰,應該說把握住了我國教育還不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脈搏。感觸最深的地方就是《綱要》中提及的“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國家把教育擺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這種高度是體現了教育在新時期的重要地位。
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
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知識社會,信息時代,人們對于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視,教師自身創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關鍵因素.
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促進公平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對我們教師來說就是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不歧視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進步。
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要求我們教師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念,強化課堂教學,提高資源建設質量,確保教學質量及育人質量。
二.結合我校實際,大力發展繼續教育。
這次綱要將構建“終身教育立交橋”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將努力形成“學習型社會”作為三個戰略目標之一,突顯了黨和國家高瞻遠矚,與時俱進的戰略眼光,對于我國實施科教強國、人才強國戰略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
當今的社會是知識經濟社會,產業、職業、行業在不斷進步的同時對勞動者的素質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面對迅猛發展的科學技術,空前激烈的人才競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及時了解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前沿和趨勢,并將其運用于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以不斷地提高和創新,是時代進步的要求、是國家強盛的動力,也是個人發展的必需。21世紀的教育應當是不斷造就人、不斷培養人、不斷發展人全部潛能的過程。作為指導未來十余年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終身教育立交橋”的提出和實施將使各種教育形式銜接、各種培訓方式并舉、各類學習資源互相融通,為全民終身教育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方便。作為一所現代遠程開放大學,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立足滿足群眾教育需求,促進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加快發展繼續教育,搭建終身學習的“立交橋”,為建設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落實綱要精神,不斷提升自身整體素質.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制定教育質量國家標準,建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要傳道必須精于道,要授業必須精于業,要解惑必須先自知。作為一名教師應時刻不忘記學習,善于學習,具有學習意識,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質。
教師是一個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獲得真知的人,教師應當不斷地提高自已的專業素養。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不斷的完善自我,充實自我?!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當今社會,知識更新日新月異,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更新觀念,鉆研業務,成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師。要講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學相長。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了解到理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是相輔相承的教育原則,既要堅持原則,公正無私,又要耐心細致,循循善誘。在教學上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該創造平等、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強化支持服務意識。
總之,學習《綱要》,就是要把綱要精神植根于具體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不斷加強自我修養,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增強創新能力,為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市教育局和進修學校的領導和組織下,我學習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和發展規劃綱要》,這是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教育的具體表現,讓我們不僅看到了未來的希望,重新燃起了更多欲望,同時也再次深感作為人民教師所肩負的重大責任。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必須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逼鋵?,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教育一直在不斷進步:實施中小學九年義務教育;建立“希望工程”等扶困助學工程;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確保每一位義務教育段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認真解決農民工和貧困子女受教育問題;在全國義務教育階段推行“一費制”;完善公辦高中招收擇校生的“三限”政策;嚴格考風考紀,確保教育的公平、透明等都已惠及了全國人民。國家對職業教育的發展給予了相當高的重視,在發展目標中,職業教育在未來必將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社會認可??茍@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以及教務管理上 是符合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的精神和思想的,我們前進的方向是正確的,所走的道路是順應時代要求的;同時,我們在教學管理上的探索和研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們應該以此次《規劃綱要》的學習為契機,以提高教學服務能力為推手,促進我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農村遠程教育網的資源共享,信息化現代化的城市班班通建設,當代教師再不是處在只能使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材”的三大教具時代?!耙回毴缦?、兩袖清風、三尺講臺”也再不是現代教師的真實寫照,“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提高教師工資待遇”不再是句口號,每年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的紅火場面足以向世人昭示教師職業的巨大吸引力,越來越多的知識型人才開始青睞教育事業,“中小學教師實行績效工資”更加穩定了基礎教育的教師隊伍。
“中國未來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靠人才,根本在教育?!?/p>
怎樣的人算人才,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尊重個人選擇,鼓勵個性發展,不拘一格培養人才”讓我們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因材施教”再次成為本綱要中體制改革的關鍵性問題。教師的任務是努力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樂觀向上、自主自立、健康成長,而不是批量生產統一型號統一性能的某種產品。
因此,樹立職業理想、提高職業道德、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讓家長滿意、讓社會放心的教育,是我們當代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通過學習,我感覺《綱要》的每一條都是針對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有的放矢制定的,脈絡很清晰,應該說把握住了我國教育還不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感觸最深的就是《綱要》中提及的“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國家把教育擺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這種高度是體現了教育在新時期的重要地位。
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以幼兒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把促進幼兒成長成才作為教師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幼兒,促進每個幼兒生動活潑地發展。
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知識社會、信息時代,人們對于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視,我認為幼兒教師自身創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關鍵因素。
《綱要》指出: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制定教育質量國家標準,建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要傳道必須精于道,要授業必須精于業,要解惑必須先自知。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時刻不忘記學習,善于學習,具有學習意識,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質。幼兒教師是一個引領幼兒成長成才的人,我們應當不斷地提高自已的專業素養。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不斷的完善自我,充實自我?!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當今社會,知識更新日新月異,因此幼兒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更新觀念,鉆研業務,成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幼兒教師。
總之,學習《綱要》,就是要把綱要精神植根于具體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不斷加強自我修養,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增強創新能力,為海曙區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近日,河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大智移云”的指導意見》,下面是詳細內容。
為全面落實《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深入貫徹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推動以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以下簡稱“大智移云”)為核心的網絡信息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做大做強數字經濟,全面提高我省信息化水平,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思路目標。
(一)發展思路。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機遇,堅定走加速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新路,全面落實《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和“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大數據、云計算等重大部署,實施“大智移云”引領計劃,推進“556”行動,實施大數據示范、云上河北建設、電子政務整合、信息資源共享、數據開放五大工程,增強信息基礎設施服務、網絡信息技術產業創新發展、經濟社會智能化、政府大數據治理和信息惠民五種能力,建立完善體制機制、技術創新、發展政策、制度標準、人才隊伍、信息安全保障六大支撐體系,推動信息化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互動發展,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信息基礎設施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全省各市城區家庭普遍具備100mbps寬帶接入能力,農村普遍具備8mbps以上寬帶接入能力,行政村光纖通達率達到80%以上,縣級以上城市主城區公共區域實現無線局域網(wifi)免費全覆蓋。大數據(云計算)產業基地服務器規模達到150萬臺?!按笾且圃啤毙滦蜆I態初具規模,網絡信息技術產業規模達2800億元(含通信業),信息化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制造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58%、關鍵工序制造裝備數控化率達到45%,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2.6萬億元。
到20,實現“四個大幅提升”,全省信息化發展指數從全國第17位,躍升至前10位,網絡信息技術產業成為我省主導產業,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作用顯著增強,數字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信息基礎設施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建成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城市社區光纖網絡覆蓋率100%、行政村通寬帶比例100%、4g網絡全面覆蓋城鄉,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到70%,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達到85%。有條件的城市家庭具備1000mbps的寬帶接入能力,農村寬帶接入能力達到12mbps。全省大數據(云計算)產業基地服務器規模達到200萬臺。
網絡信息技術產業創新發展能力大幅提升。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研發投入占比達到3%;引進一批國際國內知名的網絡信息技術企業,新型顯示、集成電路、通信與衛星導航、太陽能光伏、應用電子、智能終端等六大產業鏈條不斷完善,形成新型顯示、大數據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產業規模突破5000億元(含通信業),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5%;入圍中國電子信息、軟件、互聯網、大數據等百強企業達到10家,京津冀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
信息化應用水平大幅提升。完成“云上河北”建設,政務服務實現在線化,教育、文化、旅游、民政、扶貧、醫療、交通、社保、安全生產、環保、住房等民生領域實現網上普遍惠民服務,政府大數據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工業云平臺企業用戶數超過萬家以上,企業信息化應用指數、政府信息化應用指數進入全國中上水平,居民應用指數穩居全國中上水平。
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服務化水平顯著提高,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65%,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2%,建設智能工廠或數字化車間1500個,兩化融合指數進入全國前10名;建成互聯網小鎮100個,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4萬億元;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成效顯著。
二、實施五大信息化工程。
(一)大數據示范工程。
加快大數據應用示范和協同發展。加強與京津大數據產業對接,推進京津冀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重點推進張北、廊坊、承德、秦皇島、石家莊等5大數據產業基地建設,著力打造廊坊京津冀大數據總部基地、張家口數據存儲基地;建設張家口新能源、廊坊物流金融、承德旅游、秦皇島健康、石家莊大數據應用等5個京津冀大數據應用示范區;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交通運輸、環境保護、住房城鄉建設、地理信息、旅游、大健康、教育、創新創業等領域開展大數據創新應用協同;將京津冀區域打造成為國家大數據產業創新中心、應用先行區、創新改革綜合試驗區和全球大數據產業創新高地。
推動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加強產學研用合作,在數據存儲、數據清洗、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數據可視化、數據保護等領域開發一批關鍵技術和產品。建立數據采集、加工、處理、整合、交易等服務體系。推進廊坊、承德大數據交易機構建設。開展大數據創新創業示范,增強大數據領域創新創業能力,扶持大數據領域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引進、培育一批創新型大數據企業,提高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能力,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二)“云上河北”工程。
面向全省政務管理、民生服務和行業轉型升級需求,建立“1+14+n”云計算服務體系,建設“云上河北”,打造統一公共基礎云平臺。政務云應用以政務云服務平臺為依托,推進政府部門橫向和縱向網絡互聯互通,促進電子政務協調發展,實現政務系統間軟硬件資源共享。工業云為工業企業提供市場調研、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質量管理、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云服務和云應用。人社云實現由“人社信息化”向“信息化人社”轉變,加快就業、社保、人事人才、勞動關系等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高社會保障互助共濟能力、創建和諧勞動關系和充分發揮各類人才作用提供方便可及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為我省改革創新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和社會保障。商務云為商務領域經營者和消費者提供政策咨詢、在線辦理、信息發布與共享、數據收集與分析服務,實現商務領域辦事程序便捷化、網絡化。教育云實現相關科研單位、學校、培訓機構等教育信息資源的共享,開展遠程教育服務。交通云推動交通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實現交通管理智能化,為群眾出行提供便捷服務。安全生產云實現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能力的全面提升,推進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提高安全生產公共服務水平。環保云實現對大氣、水、土壤等生態環境要素監控全覆蓋,對重點污染源實施在線實時監測和控制。農業云實現農業信息資源共享,開展農業物聯網、視頻會商、應急指揮、電子商務、分析預警、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為農業生產經營者提供精細化和精準化農業信息服務。食品藥品安全云整合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等環節數據,實現全程感知、追蹤和溯源。健康云實現醫療衛生、藥品監管、養老等相關機構和企業數據資源共享,為居民建立數字健康檔案并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綜治云通過信息數據采集、案(事)件流轉等方式,動態掌握人、地、物、事、組織等基礎數據,與相關部門進行數據交換、關聯比對,實現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數據資源互通共享。旅游云整合相關景區(點)、商務、交通、餐飲住宿等數據,為游客提供線路引導、電子導覽、信息查詢等服務,實現智慧的旅游。扶貧云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目標,建立“云端扶貧”數據庫,整合各方數據,為貧困群眾提供信息服務,為各級黨委、政府及扶貧部門提供決策支持,構建大扶貧網絡格局。根據應用需求,推進科技、信用等n個云應用系統建設。
(三)電子政務整合工程。
推進政務部門機房硬件資源整合。實施電子政務集約化建設,各級政務部門不再新建實體機房和數據中心,推進省市縣三級政務部門計算機機房硬件資源整合,實現省市兩級政務云平臺互聯互通,對政務云已提供服務的相關軟、硬件,各單位不再新購或自建,發展改革、財政部門不再給予應用部門安排相應資金。到20底,各級政務部門依托互聯網或電子政務外網的應用系統(非涉密)基本實現云上部署。到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規模適度、保障有力、綠色集約的統一政務數據中心體系。
開展政務部門網絡傳輸資源整合。加快電子政務網絡整合改造升級,分步裁撤歸并各級政務部門單獨購置的專用網絡傳輸通道,省市縣分別整合建立基于一個傳輸通道的電子政務內、外網,實現電子政務內、外網傳輸通道集中管理。推進承載涉密業務的政務網絡納入省電子政務內網體系;推進承載非涉密業務的政務網絡納入省電子政務外網體系,實現電子政務外網延伸至市縣鄉;推進承載社會公眾網上辦事的網絡使用互聯網服務。逐步整合分散的視頻數據資源,依托電子政務外網,構建省市縣鄉四級貫通、高效便捷、資源共享的全省電子政務視聯網。到2020年,形成全省統一、互聯互通的'電子政務網絡體系。
實施政務部門應用系統整合。運用信息技術加強各級政務部門業務系統建設頂層設計,推進部門業務流程再造重組,實施業務應用系統整合和集約化建設,統一辦公平臺、統一對外服務門戶,實現部門內部業務協同。推進不同部門之間關聯業務應用系統整合,促進跨部門業務系統對接,實現跨部門業務協同。
(四)信息資源共享工程。
推動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按照需求導向、統籌管理、無償共享、保障安全的原則,全面推進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統籌建立全省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和共享體系,基于政務云建設完善對接互通的省市政務信息資源交換共享平臺,到底,企業法人和信用信息基本實現共享。以推行電子政務為抓手,以數據集中和共享為途徑,推進技術、業務、數據融合,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
加強信息資源統籌管理。統籌推進全省人口、法人、地理空間、社會信用等基礎信息數據庫,以及電子證照、城市管理等主題信息數據庫建設,加強部門信息資源的整合匯聚。推進政務信息資源管理應用的標準化、規范化,編制省市縣三級政務信息資源目錄清單,建立全省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實現政務部門橫向和縱向信息資源共享,滿足政務業務協同需要。
(五)數據開放工程。
穩步推進政府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堅持依法有序分級開放的原則,制定數據開放計劃,明確部門數據開放的時間節點和開放的界限與范圍,編制開放目錄,構建統一規范、互聯互通、安全可控的數據開放體系。依托政務云建設各級政府信息資源數據開放平臺,20底、年6月底、2018年底前分別完成省市縣政府統一數據開放平臺建設。優先推動交通、地理、醫療、旅游、農業、統計、氣象、教育、科技等領域公共數據資源合理適度開放。
加強社會公共數據開發利用。建立開放激勵機制,推動全省公用企事業單位依托統一的政府信息資源數據開放平臺開放公共數據,引導科研機構、企業、社會組織主動采集并開放數據,加強社會數據與政府數據的開放整合和關聯分析。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ppp等模式引進第三方大數據產業力量為政府部門提供數據挖掘分析等服務。
三、增強五種信息化能力。
(一)信息基礎設施服務能力。
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推進“寬帶河北”建設,積極推動京津冀互聯網交換直聯點建設,增強移動互聯網服務能力,到年,全省互聯網出省帶寬達到1萬g。推進無線局域網(wifi)建設,建成布局合理、運行平穩、安全可靠、公眾感知良好的wifi網絡,實現縣級以上城市主城區公共區域免費全覆蓋,在政務、商務、生活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加快中小城市和鄉村基礎網絡建設,全面實施寬帶網絡光纖化改造;推進冬奧會賽區第五代移動通信(5g)試商用,提升服務保障能力。
加快下一代廣電網絡建設。推進全省有線廣播電視網絡雙向升級改造,建設全程全網、可管可控、有線無線衛星相結合的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絡。加快推進地面廣播電視數字化進程,完成全省地面無線數字電視骨干傳輸網建設。到2020年,骨干傳輸交換帶寬達到1000g以上,接入網入戶帶寬達到50~100m。
推進“三網”融合。加強“三網”融合關鍵技術研發和標準建設,加快推動廣電、電信業務雙向進入,完善網絡電視(iptv)和手機電視集成播控平臺,推進“三網”融合業務發展,加快有線電視、數字電視、網絡電視(iptv)等快速發展。到2020年,全省網絡電視(iptv)用戶數量突破800萬戶。
教育改革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涉及到社會、政府、學校、教師、家長等多個方面的合作與協調。為了深入了解當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策略,我參加了一場關于“教育改革發展”的講座。通過聽取專家的演講,我受益匪淺,增長了對教育改革的思考和理解。以下是我對此次講座的心得體會。
首先,我從講座中明確了教育改革的目標。在中國,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的人才。講座中提到,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過于注重知識的灌輸和記憶,忽視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因此,當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是要改變傳統教育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通過講座,我認識到傳統教育模式需要改革,而改革的方向就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其次,我了解到了教育改革的策略和舉措。為了實現教育改革的目標,講座中提到了一系列策略和舉措。首先,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素質提升。教師是教育的核心,只有提升教師的教育情趣和專業素養,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其次,要推動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當前,一些地區的教育資源不夠均衡,導致貧困地區的學生無法享受到優質教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講座中提出了要加大對貧困地區教育的支持力度,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接受到公平的教育。此外,還要倡導多元評價制度,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通過講座,我明確了教育改革的策略和舉措,認識到只有多方合作,才能實現教育的深度改革。
再次,我了解到了教育改革中的挑戰和困難。教育改革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其中面臨著許多挑戰和困難。首先,要推動教育改革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教育改革需要政府、學校、教師、家長等多方合作,而要實現合作,需要建立起一個有效的溝通平臺和機制。此外,教育改革還會面臨傳統觀念的束縛。長期以來,中國的教育觀念一直注重分數和升學率,這樣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因此,要改變人們對教育的觀念,需要時間和耐心。通過講座,我深刻認識到教育改革的挑戰和困難,也明白了要實現教育改革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最后,我從講座中認識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教育是國家的未來,只有通過全面深化教育的改革,才能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講座中強調,教育改革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更是為了促進國家的發展和進步?,F在已經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只有擁有高素質的人才,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通過講座,我明白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也認識到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將教育改革進行到底。
綜上所述,此次參加的教育改革發展講座讓我受益匪淺。通過講座,我明確了教育改革的目標、策略和舉措,了解了教育改革面臨的挑戰和困難,認識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中國的教育將變得更加先進和優質,為國家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20字工作方針是:“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提高質量?!逼渲杏藶楸臼墙逃ぷ鞯母疽?改革創新是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提高質量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要達成這三個方面要依賴學校的常態管理。
實踐發現,低效的學校管理,往往是管理者坐在辦公室聽匯報派任務式的管理,這是一種被動管理。問題已經發生了才實施管理,管理滯后了。從管理的策略性來講,哪里出了問題就解決哪里的問題,出了什么樣的問題就解決什么樣的問題,屬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管理,缺乏宏觀性;從管理的教育性來講,這樣管理學??偸窃诓粩嗟丶m錯中前行,容易產生挫折感,缺乏引導性;從管理的時效性來講,事情已經發生再去解決,錯誤在前,正確教育在后,缺乏主動性。
因此,高效的學校管理,要求學校管理者必須把管理的實施前移到問題發生之前;要求學校管理者必須深入到學校工作的每一個細節;要求學校管理者必須深入到學校工作的每一個細節;要求學校管理者必須具備科學精神,遵循教育教學的規律和學生成長的規律;要求學校管理者與師生朝夕相處、一起學習、一起研究,把學校打造成管理者與師生一起成長的共同體。
這樣的學校管理必須具有五個特點:一是直接性,所有的管理措施都直接作用于人;二是教育性,管理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形式;三是引導性,學校管理都是為了預防問題的發生,引導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形成一個“引導,成功;再引導,再成功”的良性循環,而不是等到問題發生了才實施管理;四是深層性,學校管理的實施總是從觀念引導到心靈塑造,再到習慣養成,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就事論事上;五是規律性,學校各項管理都有常規可循,必須符合教育教學的規律、學生學習認知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不能超越規律。
這五個特點決定了學校的管理必須要去做,而不只是在口頭上說說;必須是管理者主動深入實踐的管理,而不是在辦公室里坐等問題發生的被動管理;必須是注重研究、將管理課程化的科學管理,而不是錯了再改、將管理形式化的機械管理。
我們把具有這些特點的管理稱之為“走動管理”。
所謂“走動管理”,就是把人作為管理的主要對象和管理的最重要資源,通過管理者不斷地深入實際,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在管理的過程中持續地改進管理,推動學校良性發展的一種管理模式。
“走動管理”由四個環節組成:問題發現一問題提出一問題研究一問題解決”。每個環節都包括三個層面的含義。
“問題發現”——一是管理者要樹立問題意識,任何管理都只存在更好而不存在最好,任何管理都存在可以進一步改進的地方,這就是問題意識;二是這些問題必須是學校發展中的隱性問題、真問題;三是強調管理者必須主動深入實際發現問題,而不是等到問題發生以后再去解決問題。
“問題提出”——一是問題提出的時機,管理者要結合目前學校工作實際,接照輕重緩急對發現的隱性問題或者真問題進行分類,提出問題解決的次序;二是問題的呈現方式,管理者要把發現的隱性問題或者真問題提煉成一個個微型課題,初步分析發生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供決策時參考,而不是簡單地把問題拋給領導;三是問題提出的方式,是口頭提出還是書面提出,是逐級向上提出還是在適合的會議提出。
“問題研究”——一是對提出的問題要認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研究,不能置之不理或者拖而不決;二是要整體思考、全面衡量,提供問題解決的多種方案,從多中先優,不能從簡處理;三是研究如何將管理課程化,尋找問題解決過程中的教育元素,探究問題解決過程中的教育途徑,評價問題解決過程中的教育效果,等等。
“問題解決”——一是執行者必須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問題解決,強調執行力的堅決性;二是對執行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記錄、及時研究,以便及時調整解決方案,強調執行力的靈活性;三是問題解決以后要及時進行總結反饋,尤其是書面形式的總結反饋,包括問題的類型、解決的方案(含備選方案)、解決的效果與經驗等,強調執行力的成果性。
“走動管理”是一種“總體規劃、分塊實施、協作支持、共同提高”的高品質常態管理。通過“四個一”(每周一反思,每月一總結,每學期一調研,每學年一完善)進行反饋,對學校規劃的實施成效進行過程性動態調控與生成轉化,在“制訂規劃-實踐創新-完善規劃-踐行新規劃”的發展過程中向著目標挺進。
可見,“走動管理”是面向實踐,責任與合作相結合,運用微型課題研究的策略,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群策群力變革實踐的一種管理。
“走動管理”的走動是全員性的走動。各個層面的管理人員、學科教師,甚至校外專家和兄弟學校的教師也參與其中。
“走動管理”的走動是研究型的走動。以課堂教學管理來說,有課前對教學有效性的預判和設計,有課中對教學有效性的記錄和診斷,有課后對教學有效性的評估與反饋。
“走動管理”的走動是問題解決式的走動。身為管理者必須敢于負責、肯于投人,要能沉得下去,走到班級去,走到課堂去,走到年級去,走到教研組去,走到備課組去,走到教職工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只有把研究的意識滲透到日常管理中才能把對學校的整體策劃和管理目標轉化為自己的創造性思考和行為,并在決策過程中貢獻問題經驗和智慧。
因為走動,收集信息及時;因為走動,善于集思廣益;因為走動,樂于情感交流;因為走動,勤于客觀評價;因為走動,利于問題解決。所以“走動管理”是一種高效的管理。
“走動管理”既是一種高效的學校管理,它對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都是有保障意義的,對課堂教學尤為如此。
高效課堂的課堂研究需要“走動管理”作保障。高效課堂要求學校管理者必須對課堂教學各個環節的效率進行優化,對師生雙邊,甚至多邊活動的效率進行評估,對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優劣性進行比較。因此高效課堂是研究的課堂,高效課堂也是開放的課堂,需要管理者推門聽課,通過推門聽課嘗試解決常態課的有效性問題;需要教研組同行觀摩聽課,備課組成員跟蹤聽課,開展同課異構、同課多輪的磨課,深度解決學生如何學得更好的問題;需要管理者走進教研組,和學科教師一起學習理論,一起研究學生,一起研究教材和教法;需要管理者走進備課組,共同確定作課教師,共同設計教學方案,共同推敲評價標準;需要管理者走進課堂,參與磨課、觀課、聽課、評課,參與同課多磨的再設計和再組織,參與教學效果的評估,通過反復磨課嘗試解決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正是各種形式的磨課、觀課、聽課、評課,帶動學校管理的各個層面走動起來。
高效課堂的調研活動需要“走動管理”作保障。高效課堂要求學校所有教學管理人員都在思考如何抓好教學質量,全體教師都在思考如何落實教學質量,全體員工都在思考如何服務教學質量。為了實現全面、全程、全員抓教學質量,使教學管理規范有序、科學系統、務實高效,要堅持常規檢查制度化,教研活動主題化,教學研究常規化。每學期都要堅持常規檢查并及時反饋,內容包括教學計劃執行情況、教研組活動情況和備課組集體備課活動情況、教師備課及課堂教學情況、新教師教學情況、作業布置和批改以及學生成績記載情況、單元測驗與階段測驗及質量分析情況、課題研究情況等;每學期都要組織各年級的教學調研,組織專家進課堂聽課評課;每學期都要召集學生座談會評學、評教;每學期都要召開家長會收集家長意見并以恰當的方式向相關教師進行反饋,等等。這些都是在走動管理下才能實現的。
共
2
頁,當前第。
2
頁
1
2
。
通過學習,我感覺《綱要》的每一條都是針對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脈絡很清晰,應該說把握住了我國教育還不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脈搏。感觸最深的地方就是《綱要》中提及的“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國家把教育擺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這種高度是體現了教育在新時期的重要地位。通過綱要的學習,收獲是非常豐富的,它引發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獲了很多的知識。這些思考和理論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的去嘗試和運用,我將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自己。
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
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知識社會,信息時代,人們對于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視,教師自身創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關鍵因素。
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促進公平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對我們教師來說就是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不歧視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進步。
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要求我們教師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念,強化課堂教學,提高資源建設質量,確保教學質量及育人質量。
這次綱要將構建“終身教育立交橋”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將努力形成“學習型社會”作為三個戰略目標之一,突顯了黨和國家高瞻遠矚,與時俱進的戰略眼光,對于我國實施科教強國、人才強國戰略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
當今的社會是知識經濟社會,產業、職業、行業在不斷進步的同時對勞動者的素質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面對迅猛發展的科學技術,空前激烈的人才競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及時了解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前沿和趨勢,并將其運用于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以不斷地提高和創新,是時代進步的要求、是國家強盛的動力,也是個人發展的必需。21世紀的教育應當是不斷造就人、不斷培養人、不斷發展人全部潛能的過程。作為指導未來十余年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終身教育立交橋”的提出和實施將使各種教育形式銜接、各種培訓方式并舉、各類學習資源互相融通,為全民終身教育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方便。作為一所現代遠程開放大學,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立足滿足群眾教育需求,促進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加快發展繼續教育,搭建終身學習的“立交橋”,為建設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制定教育質量國家標準,建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要傳道必須精于道,要授業必須精于業,要解惑必須先自知。作為一名教師應時刻不忘記學習,善于學習,具有學習意識,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質。
教師是一個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獲得真知的人,教師應當不斷地提高自已的專業素養。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不斷的完善自我,充實自我?!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當今社會,知識更新日新月異,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更新觀念,鉆研業務,成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師。要講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學相長。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了解到理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是相輔相承的教育原則,既要堅持原則,公正無私,又要耐心細致,循循善誘。在教學上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該創造平等、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強化支持服務意識。
總之,學習《綱要》,就是要把綱要精神植根于具體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不斷加強自我修養,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增強創新能力,為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總體方案》旨在引導確立科學的育人目標,確保教育正確發展方向,針對不同主體的實踐特點,分別建立了科學履行職責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營造教育發展良好環境等五種教育評價尺度,促使主體行為回歸教育本質,形成巨大教育合力,共同創造新時代的教育價值。
人民教師無上光榮,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珍惜這份光榮,愛惜這份職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
作為一名高校工作者,雖然不是專業教師,但從事著接觸學員的一線工作,更要深刻領會《總體方案》的精神實質,以《總體方案》的`標準要求自己。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堅守人格底線,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爭做教育評價改革的排頭兵,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教育工作者,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
會
會
今天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專題講座,專家精彩的講解,讓我對職業教育有了新的認識。
首先我先回憶一下專家講解的主要內容。第一,專家主要講解了課程改革思路與實踐,第二是課程體系建設的內容。
教學。
觀。了解了新的職業教育課程設計遵循六大原則:一是以職業活動為導向,而不是以知識系統為導向;二是以能力為目標,而不是以知識為目標;三是以素質為基礎,而不是以應試為基礎;四是以學生為主體,而不是以教師為主體;五是以項目為載體,而不是以邏輯為載體;六是以實訓為手段,設計出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而不是知識、理論、實踐分離的課程設計。
鑒于以上幾點,我覺得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1)。
將課程按照實施的時間劃分為單元。確定每單元課程目標,首先要準確敘述課程的能力目標,然后確定相應的知識目標、情感目標、素質目標等。
(2)。
課程的評價標準和課程所有的活動,必須以學生為主體。
(3)。
各種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程實踐,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和操作能力。
(4)。
設計“能力的實訓過程”,確定演示、實訓、實習、實驗的內容,做好實踐教學的各項準備。整個實訓過程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專業活動為導向。以學生能力的提高為目標,安排訓練的項目任務,不是僅著眼于具體的拆平和任務。
(5)。
做好有關的知識準備。但首先不是“系統的理論知識”,而應盡可能是“系統的應用知識”,教師應當從使用出發,對原有的知識體系應用的角度進行新的系統的改造。以課程任務的需求為主要依據,確定課程涉及的知識內容。于是,“知識理論夠用為度“就有了實際可行的依據——以課程的項目任務為衡量基準。系統的知識不是不要,而是通常在完成任務之后,歸納。
總結。
出來。
(6)。
涉及課程內容的引入、驅動、示范、歸納、展開、討論、解決、提高、實訓等過程。教師要學會使用行動引導教學法。從直觀實例開始,按照初學者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增加信息量,選擇合適的臺階,小步快進,力爭提高課堂效率。
(7)。
做好板書、演示、展示、示范操作設計和實物準備。同時,在課程的建設中,專業教師應注意一下幾點:
(1)要教“課”,不要“書”?!罢n”的內容是根據畢業生職業崗位要求制定的,“書”的內容是按照知識體系或敘述體系設計的。課程教學必須以課程目標為準,不能以課本為準。
(2)要設計,不要照本宣科。對于課程教學而言,沒有一本是可以照本宣科的,自己寫的課本也不行。因為書寫的邏輯和講課的邏輯是不同的,從課本到課堂需要一個教學設計過程。(3)要應用,不要單純知識。職業教育要求打破單純傳授知識,盲目積累知識的教學方式。突出能力目標就是要讓知識為做事服務。
(4)要能力,不要單純理論。在做事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知識,這是高效學習的必有之路。
(5)要一精多能,不要泛泛應付。教師要有精品意識,要把自己有興趣的課做好、做精。以這個課為中心,逐步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和教學水平。
(6)教無定法。要認定原則,但固執堅守某種具體的模式和方法。課程評價則最終目標是效果,要鼓勵創新。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職業院校改革的核心,是在學校創造企業換進和企業氛圍,以企業理念、企業文化要求師生;以企業理念、企業威化改革課程和教學;以企業理念、企業文化改革學校管理。
xx年7月19日至23日,我很榮幸參加了由下城區教育局團工委組織的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人力資源成長工程區際聯動考察活動,赴北京、大連等地進行實地學習參觀考察。
走進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幢極其普通的建筑,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至上境界是在如此樸實的環境中力求充實。聆聽了田慧生副所長的精彩講座,讓我對什么是“求真、篤行、弘道、創新”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在此談談自己的考察心得體會。
在他們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xx-20xx)》的制定過程中,他們收集各界人士的反饋和意見,并進行歸納整理,收集有價值的意見,到最后的匯總資料綱要的起草,這求真務實的態度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高度評價。作為一線教師,在管理好整個班級的同時也要兼管好自己團這一塊工作,因此自己必須牢記自身的職能和責任,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兢兢業業做工作,扎扎實實抓落實。做到活動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并有活動后的反饋,并及時做好活動過程圖片以及文字的整理。求真,在工作中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或者團支部的特點進行適合現狀的活動,務實,在活動中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進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作為一線教師,務必先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多看書,只有自己懂得多了才能教書育人,把自己書上學到的真真正正的傳授給孩子,切實做到學以致用。
思考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沒有思想的人,是很難走出自己的風格的。要真正活出自己怕道路來,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思想。必須要善于思考問題。缺少思考的人,對任何一件事情,無法形成自己的思維,永遠只跟著別人的腳步走,缺少思考的人,其靈魂就很難被提升到另一個高度,對事情的理解也會十分局限與片面。
把書上學到的知識,通過自己的思考,那就要付諸行動,用自己的行動來做好每一件事情,那必將會讓自己成為一名有深度的教育工作者。
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的做到了以上三點,那就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學有所得。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古往今來,對“道”的發揚光大貫穿中各階段教書育人領域。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養志道和弘道的志士與君子,因此教師通過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因材施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去認識鞏固教育教學的方法,并且根據班級里孩子的個體差異進行分層教學。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才是教師職業的最終目標。
創新,不僅是一個國家進步的動力。更是一個民族前進的靈魂。把書本上理論的知識要轉化到實際行動中,往往有很長一段路。在現實的幼兒教育中,還存在忽視幼兒主體地位、壓制幼兒創新行為的現象,許多幼教工作者習慣于用循規蹈矩的教育目標去一直甚至放棄幼兒生氣勃勃的發展目標??梢哉f,創新教育是必須的,也是任重而道遠的,仍需要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把觀念切切實實的轉化為行動,而它的最大受益者應該是我們的孩子。因此,在原有的基礎上,要敢于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實踐,真真正正的為了下一代的考慮,而自己也要不斷的努力進步。
考察北京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過程中,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涉毒案例和采用實物、圖片、互動音像、光電模型、多媒體等高新技術手段制作的展品以及游戲實操,讓我們親眼目睹了毒品對社會、對家庭、對個人的危害,是事關國家安危、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事。大連青少年宮通過一些載體進行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活動凸顯出幼兒教育的多元化,讓幼兒在游戲的活動中健康快樂的成長著,通過一系列活動,對幼兒進行愛國教育,環保教育等等。只有孩子通過親身實踐了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意義,教師的教育不是一味的說教,而是在活動中學習。這樣的教育教學活動才有意義。大連開發區李鐵安博士的講座尤為精彩,讓我感受到了他們那扎實,有序,有計劃的進行各項活動,學校特色文化,校本開發豐富多彩。區團委書記以及各中小學的團支部負責人認真的介紹了自己學校團工作井然有序的開展著,雖然是針對中小學的,但是教育的理念都是相通的,不管是中小學還是幼兒園,只要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出發的一系列活動,那都將是最有意義的活動。
通過此次北京、大連參觀學習,我們這一行團隊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有了更深一步的凝聚力,同時深刻感受到了國內發達城市先進的教學理念。作為一名團支部書記,要不斷的向別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在工作學習中完善自我。短暫的北京、大連之旅雖然結束了,但將成功經驗應用到自身教學或組織活動中中并加以發揚光大,開拓教育“新旅程”,才剛剛起步!
教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提高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能力,將新理論、新思維、新學習方法與實踐活動緊密相結合,從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過去老師要學生學的作風,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和學習新知識,通過靈活有趣的學習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網上知識是豐富多彩的,高尖科學技術,在網上隨處可見,相比之下,我覺得我的知識太缺乏,我們要努力去學習,將被動變為主動。在信息時代中,網上資源共享。
網絡環境下教學資源是開放的;知識通過網絡跨越時空,在網絡上學習是沒有時間、空間、權力等等條件所限制,它將世界每個角落的距離拉近,為學習知識提供良好的條件,網絡教學具有開放性;學生根據個人情況選擇自主性和個性化的內容進行學習。
在學習中將原理中的重點、難點、自己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活動中體現,在實踐中自己結合理論的知識進行分析和設計,從中提高自己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思維,使自己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在有效的學習時間內取得較大收獲。
學習不單學習了書本上基本知識,還體現了團隊精神,自己已從事工作,從工作中我也有所認識,一個企業發展是否良好,企業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勝利和生存發展,與整個公司人員的團隊精神是相關的,個人的力量是單薄,所以通過學習,使自己更加體現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我們的班級進行分組開展活動。通過網絡,進行師生間進教與學交流、同學之間的互相學習,使學習氣氛更加濃厚。
教學方法的改變,在最初時,感到不太適應,總是覺得有缺陷,但當通過自己學習掌握一定知識時,感到非常高興,漸漸地適應過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原本是自己講解的內容設計成問題,讓學生尋找答案,將答案做成電子演講稿,在老師起引導下,學生替老師講解。老師為學生搭一個學習舞臺,為學生提供學習創新機會。同時老師的教案在網頁上可以下載,適合成人教育,避免因工作忙而缺課。同學在學習時遇到難題時,可以將難題發到老師的網站上,通過網頁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班級、小組、個人在網上均建立網頁,通過網頁將多個單元連成一體,將他們的作業和信息放在網頁,老師和學生通過網頁進行教與學,同學之間的互相學習。
網上教學具有挑戰性的教學形式,在將來的國民教育中將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也體現了教育水平的提高,標準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上教學愈來愈顯示出它的優越性,在未來的教學模式中是最受被教育者歡迎的教育模式。網上教學改變過去老師要學生學習的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向開方性教學模式發展,教學重心由老師教學轉向學生自主學習,在信息時代中,學習資源在網絡上共享,網絡環境下教學資源是開放的;知識跨越時空限制。網絡環境下教學過程具有開放性;學習過程中,老師與學生通過網絡進行相互交流;學生自主選擇地選擇具有個性化的知識學生。
在學習網頁設計的課程中,我學不但學到了網絡操作的知識,如email的創建、網頁空間的申請等等,而且在實踐中學到許多計算機方面的知識,以及提高了一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上網過程中,了解不少的高尖科技和信息技術。學習資源和理論知識不單局限于課本,在網上的資源無比豐富。
通過網絡教學,學生不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適合成人教育模式,學生都已參加工作,有時候工作與學習發生沖突時,通過網絡,最大限度地解決缺課的問題;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解決問題能力、加強團體合作精神;在幾個月的學習中,在網上學習很多計算機的理論知識,并在課堂設計中,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使理論知識更加扎實。在這次教學中收獲不少。
近年來,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以“月日教育改革”為代表的一系列變革成果不斷顯現。在此次改革中,我也有著自己的心得和體會。
第一段:關于教育理念的變革。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教育的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此次教育改革強調素質教育,將學科知識與人文素質、實際能力、創新能力等融為一體,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一轉變讓我感到,教育的意義不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成為具有情感、品德、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第二段:關于教學方式的改變。
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靠老師上課講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而新的教育改革注重啟發式教育,強調學生的參與和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從傳授知識的角色轉變為引導學生的角色,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實踐來理解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際能力。
第三段:關于教育評價的轉變。
以往的教育評價主要是看學生能否考出好的成績,考慮的是學生的記憶能力和應試能力。但是,這種評價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能力和實際水平。而新的教育改革強調綜合評價,除了學科知識外,還要考慮學生的品德、實踐能力以及創造性等多方面的表現。這種評價方式更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和提高。
第四段:關于教育資源的優化。
教育資源的優化是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受到公平的教育,政府加大了對教育資助的支持力度,建設了更多的教學設施和配套設施,例如實驗室、圖書館、體育館、電教設備等,讓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接受教育。此外,還針對不同學生的需求,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多層次教育資源,例如特色校園、特殊教育、職業教育等,讓教育資源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不同層次的學生。
第五段:如何適應教育改革。
最后,教育改革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適應和推進。對于學生而言,要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積極參與到實踐和創新中去,充分發揮個人潛力。而對于教師而言,需要主動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的教育改革。只有這樣,教育改革才能順利推進,讓學生受益,讓教育更好地發展。
總之,教育改革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需要全社會的努力推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共同探索、積極嘗試,為中國教育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最近幾天,新聞媒體最關注的有這樣兩件事,一件事是東海防空識別區,另一件事是pisa成績的公布。pisa成績的公布引起了媒體的很大關注,我已經看到了很多國家對此的評論。我認為,世界各國對pisa成績的關注,體現了教育國際交流。所謂教育國際交流,不僅是中國要了解其他國家,其他國家也非常關注中國。因此,讓中國了解世界教育,讓世界了解中國教育,這就是教育的國際化。
一、前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提出,要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教育國際化的實質是什么?我認為,就是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教育資源在國際間進行配置,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世界各國教育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斷提高,各國在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教育內容的選擇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僅要滿足來自本國、本地的要求,而且要適應國際間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新形勢。因此,歸根結底,教育國際化就是用國際視野來把握和發展教育。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我們面臨著許多挑戰——人與自然之間有生態危機,人與社會之間有人文危機,人與人之間有道德危機,人與自己之間有心理危機,國家與國家之間有安全危機,文化與文化之間有價值觀危機,經濟與經濟之間有金融危機,這些危機都在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持續發展。與此同時,我們又生活在充滿機遇的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20世紀末,人類將跨入新世紀的門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聯邦商務部就共同資助了一項研究計劃,目的是要弄清楚在21世紀哪些科學技術會引領人類的發展。70多位一流的科學家在研究之后,提交了一份480頁的研究報告《聚合四大科技,提高人類能力》。報告認為,納米技術(nanotechnology)、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信息技術(informationaltechnology)、認知科學(cognitivescience)這四大科技的聚合(nbic)會引領人類社會在21世紀的發展。機器人就是聚合科技的產物。日本提出,要在20xx年前,使機器人能夠達到考上東京大學的水平。這種新興科技的興起,的確給我們帶來了發展的機遇。聚合科技會產生怎樣的效果?這個效果可能會使人類物種發生第四次改變。第一次改變是人類走出森林;第二次改變是對火的使用,人類可以吸收更多的蛋白質,有助于人腦的發育;第三次改變是文字的出現和文化的傳承;第四次改變可能就會是聚合科技帶來的,也許會出現人工造人,這就是很大的改變。
第一次工業革命將人類帶入“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將人類帶入“電氣時代”,種種跡象表明,以聚合科技為基礎,特別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展開。第三次工業革命會引起整個業態的變化,大規模生產有可能會轉向大規模定制,產業組織的網絡化,知識型員工將成為核心競爭資源。產業革命也正在興起,主席在視察中關村之后在講話中說,即將出現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為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機會稍縱即逝,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我們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研究教育問題的。教育是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的最銳利的武器,公平與質量是全球教育事業共同的、永恒的主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認為,教育只有培養出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人,才可能使人類真正得到可持續發展。
20xx年10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啟動了“教育第一”全球倡議行動。有10個國家參與了此次倡議行動,中國就是其中之一。主席專門發了賀信,全力支持這項行動。倡議包含三部分內容:第一,不論其性別、背景或處境,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第二,必須提高學習質量,通過更好的科技知識和技能培訓使年輕一代適應當今就業市場的需求;第三,教育應充分發揮其培育為人之道的核心作用,培養全球公民意識,幫助人們構建更公平、和諧和包容的社會。
二、當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動向。
(一)全球教育聚焦于質量公平。
現在,公平與質量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合。因為原來“公平”主要指的是有上學的機會,“質量”指的是上好學;現在除了非洲一些地區之外,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上學機會問題都已基本得到解決,而上好學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因此,質量公平問題現在被提上了日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增加入學機會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并未帶來教育質量和教育針對性的提高,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正面臨教育質量危機,而大部分發達國家也沒能為所有學習者提供有質量的教育。
世界銀行“20xx年教育戰略”提出,為應對全球教育面臨的挑戰,未來教育的目標應從促進“全民教育”轉變為促進“全民學習”?!叭駥W習”目標的提出是在獲得入學機會的基礎上更強調受教育的結果,有利于在促進教育機會公平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教育結果的公平。經合組織于20xx年舉辦了教育論壇,并在論壇上得出了這樣一個研究結論——當前,來自貧困家庭的年輕人在高等教育領域的代表嚴重不足,那些不能在義務教育階段減輕社會經濟背景對學生成績影響的國家,也不可能在高等教育階段解決這一問題。經合組織對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學校成績表現進行評比,并將其列入學生公平就學的分析數據。這一做法很值得我們借鑒,不單純看均衡水平,也不單純看發展水平,而是將均衡與發展放在一起進行評估,即將公平性與成績結合在一起進行分析。公平性與學校成績兩方面表現俱佳的排名前十位的是中國上海、中國香港、芬蘭、韓國、加拿大、日本、冰島、愛沙尼亞、荷蘭、挪威;公平性高,但學校成績表現較差的是俄羅斯、西班牙、克羅地亞和捷克等國;公平性和學校成績表現兩方面都不好的是保加利亞、土耳其、吉爾吉斯斯坦等國;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則是學校成績表現高于平均水平,但就學公平性低于平均水平。
日本近些年來非常關注教育質量并為此采取了諸多措施。這是因為日本在pisa評估中的成績有所下降,日本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十幾年前推行的“寬松教育”致使日本學生學習質量下降。因此,日本現在開始增加課時、教學內容,提高教學難度,特別是數學與科學的難度。這樣一來,日本教科書的厚度也就增加了。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了對初中全科及高中部分科目的最新教科書的檢測結果,各學科教科書合計平均頁數為5485頁,比20xx學年度增加了1078頁。其中增加幅度最大的為理化科目(增加45%)以及數學科目(增加33%)。
20xx年7月,英國副首相尼克·克萊格以及學校大臣大衛·勞斯發布了磋商計劃。該計劃旨在改革小學承擔責任的方式,提升教學質量。因此,學校需要提升基本標準。尼克·克萊格表示:“所有的證據都表明,如果輸在了起跑線上,后面也將會落后?!?/p>
20xx年2月1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了美國國情咨文演講?!艾F在,為了擴大我們的中產階層,我們的公民必須接受教育和當今從事工作所必備的技能培訓。同時我們也要確保,在美國的每一個人只要辛勤肯干,就能獲得出人頭地的機會?!眾W巴馬發表的國情咨文在教育方面主要談了三個問題,一是加大學前教育投入;二是加強高中教育的技能培訓;三是對貧困大學生給予資助。
韓國現任總統樸槿惠于20xx年2月25日就職,于5月底就出臺了《快樂學習·逐夢成長》的新教育政策。他們認為,只有小班化才能提高教育質量。20xx年,韓國小學每班平均20.3名學生,20xx年將減至15.9名。新政策還提出改變教科書,教科書編寫應該以學生的能力、興趣為核心考量,讓學生愛不釋手,使學生能自我閱讀學習,不必另找參考書或私人補習。
(二)提高教育質量的潮流指向。
1.以學生為中心。
現在,教育開始由以課程為中心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一是學生的全員化發展,即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實際上,我認為對于教育公平最好的解讀就是每個學生都是重要的。二是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忽視學生的不同需求和特點。三是學校的多樣化發展,學校的多樣化發展歸根結底是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服務的。
日前,美國聯邦教育部邀請學生代表,共同討論美國教育改革問題。聯邦教育部長鄧肯說:“如果我們不傾聽學生的聲音,我們的教育將難以進步?!?/p>
俄羅斯正在進行高中課程改革。俄聯邦教育與科學部部長安德烈·富爾先科宣布,新的聯邦高中教育標準草案規定,學生不僅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來選擇不同的科目,而且還可以自行選擇不同水平的課程。這給了學生更多的自由。
韓國的《快樂學習·逐夢成長》提出,初中三年期間,指定某一學期不舉行任何考試,讓學生在沒有考試、沒有成績評價壓力的情況下,借由學校所舉辦的各項活動,充分嘗試自己的職業性向。韓國首爾市教育廳宣布,將從20xx年6月開始,定期對全市中小學生的快樂指數開展調查。調查內容分四大領域:對學校生活的滿意度、對家庭生活的滿意度、對自己的滿意度、綜合滿意度。
在法國,于20xx年秋季升入高一的學生已經在按照改革后的“新高中”的學業組織模式接受法國的高中教育?!靶赂咧小庇眯碌摹疤剿髡n程”取代“定向課程”,對所有學生進行“個性化陪護”,為困難學生開辦“學業水平補習班”,學生可以更換“學業道路”,所有學生都可以享受個別輔導。另外,普通高中的學生可以轉到職業學校學習,職業學校的學生也可以轉到普通高中學習,這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權。
2.以價值觀為導向。
不只是中國,很多國家的教育都出現了從以能力為導向向以價值觀為導向的轉變。價值觀主要包括,一是正確對待自己,二是正確對待別人,三是正確對待社會、國家和世界。
韓國提出,學校教學要將更多品德教育融入到各科教學之中,培養學生重要的價值觀與態度,如同理心與同情心、誠實、責任心等。
新加坡的教育導向一直隨著時代的要求而不斷變化:從1959年起的生存導向,到1979年以后的效率導向,再到1997年以后的能力導向。20xx年9月22日,新加坡教育部長王瑞杰提出,讓教育系統變得更加以學生為中心,更加關注全面教育,更加強調學生的價值觀和品格發展。我們可以將其概括為“學生中心、價值觀導向的教育”。
法國政府近日公布了《共和國學校重建導向與規劃法》。該法旨在建立公正的、嚴格要求的、富有包容精神的學校,使教師在新的德育和公民教育的框架下,在各級各類教育中貫徹共和國的價值觀,教會學生生活中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新西蘭教育部頒布了20xx年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必須將基礎價值觀教育融入到學校各門課程的教學當中?;A價值觀教育計劃明確指出,新西蘭的學校應教育學生具有以下8種價值觀,分別是:追求卓越、創新與好奇、多樣化、尊重他人、公正、團結合作、關心環境、誠實正直。
3.培養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的培養重點在于,一是以問題為中心的探究式學習,二是實踐式學習,三是合作式學習。
哈佛大學“為理解而教”的課程就是把各種知識綜合在一起,以問題為中心,并將問題的解決作為關鍵。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觀發生了改變,過去的學習主要是為了解答問題,而現在的學習則是為了解決問題。過去,“理解”就是學生聽懂了老師講的知識;現在,“理解”則是學生在聽懂的基礎上,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問題?!盀槔斫舛獭钡恼n程還體現了教學觀的改變,即從教學是知識的傳授改變為教學是生命價值和意義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然后對這一問題進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是學生的自我超越,是對自己生命價值的認識,是一種人文精神的培養。再有就是教學模式的改變,使學生從“被教”轉向自主學習。曾有一位英國牛津大學的教授來中國參加一所中學的畢業典禮,他在講話時表示,與英國學生相比,中國學生要勤奮得多,考試成績也好得多,但是,英國學生是自己在學習,而中國學生則是“被教”。
去年,學習型組織的倡導者彼得·圣吉來中國,他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嬰兒學走路,是在跌倒、爬起、再跌到、再爬起的過程中學會的。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就像嬰兒學走路一樣,要有一個想錯、再想、再想錯、再想的過程。學生的每一個錯誤都意味著他在成長,教師要有“祝賀失敗”的修養。彼得·圣吉的意思是要關注學生的錯誤,尊重學生的錯誤,學生犯錯誤恰恰意味著他在成長。就像嬰兒摔倒了家長不要抱,因為他只有摔倒了爬起來,再摔倒了再爬起來,才能最終學會走路。
20xx年8月,新加坡教育部長王瑞杰描述了新加坡未來可能面對的挑戰。他強調,面對科技和經濟形勢的改變,下一代不但要擁有良好的知識基礎和技能,還要懂得創造新的知識,并以創新的手法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
日本獨立行政法人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于20xx年首次選定筑波大學、埼玉大學、千葉大學、京都大學、岡山大學5所國立大學作為“未來科學家培養講座”開辦校,為擅長數理化的小學至高中的學生講授大學課程,并提供機會讓他們親手做實驗。
印度在中學所有學科的課堂教學中進行“高級思維技能”(hots)培養?!案呒壦季S技能”包括理解技能和批判性思維。引入高級技能,旨在拓寬學生視野。強調以應用為基礎的問題的解決,反對機械學習,使學生能夠建構知識,并能在真實的情境中應用所學知識。
以色列教育部門在中學實施“優秀20xx計劃”。該計劃的宗旨是樹立學生的創新觀念,使學生具有數學的、技術的、經濟的綜合思維能力,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
4.信息技術的應用。
信息技術的應用也許是教育領域在21世紀最重大的變革。美國聯邦教育部長鄧肯在20xx年9月重復提出了著名的“喬布斯之問”——為什么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的投入很大,卻沒有產生像在生產和流通領域那樣的效果呢?信息技術應用于物流,物流的整個業態發生了改變;信息技術應用于商業領域,網購就對于實體商場產生很大的沖擊;信息技術應用于國防領域,戰爭形態發生了改變;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卻沒有產生太大的改變。為什么會這樣呢?鄧肯認為,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并沒有使教育產生結構性的改變。信息技術不應僅僅是一個工具,它要改變整個教學模式,甚至是學校形態。
《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xx基礎教育版》由美國新媒體聯盟、學校網絡聯合會和國際教育技術聯合會合作完成。報告指出,在近期發展階段(即未來12個月內),“云計算”和“移動學習”這兩種既有聯系又各具特色的技術將進入主流應用。云計算能夠使資源大量存儲、提取、交互,而且不需要每所學校都建立資源庫。移動學習可以說是學習工具最重要的變革,其中最主要的是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使用,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在中期發展階段(即未來2至3年內),“學習分析”和“開放內容”將引起基礎教育領域日益濃厚的興趣,預期將會在20%以上的教育機構得到應用。學習分析能夠及時掌握群體和個體的動態,從而為個性化學習提供技術支持。對于開放內容,我們現在已有嘗試,即搭建平臺進行遠程教育和互動。開放內容最重要的是價值觀的轉變,從資源的獨享轉向資源的共享。在遠期發展階段(即未來4至5年內),“3d打印”與“虛擬和遠程實驗室”將獲得廣泛應用。社會對這兩種技術更深層次的興趣和投資是明確的方向標,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報告認為,最大的挑戰就是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人們通常習慣于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對不熟悉的事物容易產生抵制情緒,并找出種種理由反對它。例如,ipad會影響學生視力與人際交往能力等。我認為,雖然這些問題確實都是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中可能會出現的,但都可以在實踐當中逐步解決。因此,要加強教師的專業發展。傳統的教育實踐限制了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新的教育模式也正在給傳統學校模式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當前的技術和實踐并不能為個性化學習需求提供充分的支持,我們尚未找到應用數字化媒體開展形成性評價的方法。
經合組織公布了對15歲學生的“數字化閱讀技能”(digitalliteracy)調查結果。這篇題為《pisa20xx年結果:在線學生》的報告旨在測試15歲學生在互聯網上尋找信息、解讀信息、理解及評估電腦圖表等方面的能力。來自16個經合組織成員國以及3個非成員經濟體(哥倫比亞、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學生參加了測試。結果顯示,韓國15歲學生在使用計算機和網絡進行學習方面名列第一,接下來依次是新西蘭、澳大利亞、日本、中國香港和冰島。
韓國國民中學英語、科學、社會三科將使用電子教科書,使學生得以主動、積極、認真地學習,而且此舉有助于提升學生自學與日常生活所需的核心能力。
日本通訊部已于20xx年10月在日本的小學啟動電子課本試用計劃。參與試用計劃的小學生每人擁有一臺平板電腦,同時,教室中還安裝了互動式黑板。這項試用計劃的目標是,到20xx年,日本全國的中小學生每人都配備一臺電子課本。如果成功的話,這將為日本的中小學教育模式帶來前所未有的革新。
法國《共和國學校重建導向與規劃法》特別提出,使教師、學生和家長能夠輕松地在網絡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教育資源和軟件,學生可以真正地掌握多媒體,具備未來公民必備的能力,同時促進學校教育走進數字化時代。20xx年的新學期,法國的學校提供了11項必要的數字化服務。
印度于20xx年11月發布了一款名為aakash2的7英寸平板電腦,出售給學生的政府補貼價僅為1130盧比(約合20美元),號稱全球最便宜的平板電腦。目前,印度已有250所高校的1.5萬名教師接受了將該款平板電腦應用于教育的培訓。
中國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并不算晚,但如果我們現在不關注世界的態勢,就很可能還停留在傳統的“智慧教室”和“校校通”階段。
5.教育質量的評估。
教育質量的評估是提高教育質量必須要關注的問題,評估的關注點主要在于評估標準、評估體系與評估政策。
經合組織發布了一篇題為《為促進更好學習:評價與評估的國際視角》的報告。該報告稱,全球教育系統正將對教師和學??冃У脑u估作為幫助學生更好學習以及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推動力。報告還指出,經合組織各成員國在“學校是否和如何測試成績”這兩個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芬蘭很多人現在不贊成參加pisa評估,他們認為pisa并沒有多大的意義,不管pisa評估結果如何,他們都認為芬蘭教育是很好的。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國家,如法國、日本,他們對于pisa的結果特別關注,有的國家的教育部長甚至就是因為pisa評估成績不好而被撤職。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各國對于評估的看法和態度并不完全一樣。
美國《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主要依靠單一的測試手段來給學生和學校評級,強調結果評價,而忽略了體現學生和學校發展進步的過程性評價。奧巴馬上臺后則采取了更加全面客觀的測試方式。聯邦政府已投資3.5億美元支持各州創立更加復雜綜合的評估體系,這個評估體系不僅用于發現問題,而且用于為教師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以幫助他們改善教學,提高學生學業成就。
自20xx年3月31日開始,英國每所中學都必須公開其在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中每一學科的具體表現,以便家長全面了解學校的教學狀況,為自己的孩子選擇合適的學校。
20xx年,俄羅斯正式開始在全國實行統一的高考制度,逐步把中學畢業考試和高考合二為一。此舉的原因是學生負擔太重,自主招生易造成教育腐敗,考試成本過高又缺乏國家統一標準,教育質量無法保證。該制度備受爭議,很多高等院校都堅持認為應該自主招生。
20xx年4月中下旬,日本進行了例行的全國學力調查,包括學生學力調查、歷年變化分析調查、家長問卷調查、教育委員會問卷調查。調查覆蓋國、公、私立小學六年級、初中三年級的所有學生,著重把握和分析全國所有學校的學力狀況,了解問題的改善狀況,考查小班化教育政策的成果。
在提高教育質量的潮流指向中,以學習為中心反映了教育理念的轉變,以價值觀為導向反映了教育目標的轉變,培養創新精神反映了教育方式的轉變,信息技術的應用反映了教育技術的轉變,教育質量的評估反映了對待教育結果方式的轉變。因此,當代教育的改革動向是全方位的。
(三)關鍵在于教師隊伍建設。
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過程最終都要體現在課程上,課程是學校教育目標落實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教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啟動《20xx-20xx年教師戰略》。新戰略的重點是支持教師進行高質量學習,因此,新戰略暫被稱作“為了全民教育的高質量教師”。20xx年4月21日至27日的全球教育行動周提出“每個孩子都需要教師”的口號,行動周聚焦于教師在實現教育目標中的關鍵作用,即“沒有教師,學校僅僅是一座建筑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說:“教師是推動教育平等、機會和質量的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滿足每一個孩子愿望的關鍵,他們掌握著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鑰匙?!?0xx年3月,經合組織發布了一份題為《為21世紀準備教師并培養學校領導》的報告。報告呼吁,越來越多的國家面臨關鍵學科合格教師短缺問題,各國政府迫切需要提高教師行業的吸引力。歐盟提出,隨著時代的快速變化,教師技能需要被重新定義和調整。21世紀教師需要具備的技能比以往更多更復雜。當前教師結構失衡主要表現為教師老齡化、性別失衡及特定專業教師不足。因此,歐盟提出要“重新審視教育”。各會員國對教師政策尤其應該關注以下方面:教師新技能的培養,增加投入,吸引年輕人從事教師職業,加強現有教師培訓。
美國25個州發表聲明,將采取行動更新其教師資格系統,以保證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前具備充分條件,要開發創新性績效評估措施,加快批準教師培養項目的進程,以保證中小學教師的教學能滿足大學和就業的需要。
澳大利亞一半以上的公立學校教師將接受更為嚴格的教師資格評估檢驗,旨在提升公立學校教師的整體素質。對于那些資深的在職教師和新入職的教師,他們雖然在工作經驗上有所差異,但是為了使教師能夠產生危機意識和進取意識,新的評估方案認為應該對這兩類教師采用同等級別的評估標準。
20xx年,以提高全國教育質量為目的,瑞典教育部長與各方就十項教育改革措施達成了共識。這十項措施為:提高教師薪資并實施教師分級,減少教師的行政文書工作,制定教師執照過渡期方案并協助在職教師進修,提高師范教育錄取門檻,提升教學法,設立教師培訓學校,為培訓學校建立評價機制,加強“入職年”(introductionyear)培訓,設立教育研究院。
20xx年3月,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提出了教師教育、教師培養改革的總方向:改變教師教育由大學承擔、教師培養由教委承擔的斷層現狀,構筑教師生涯一體化培養體制,使教師進行深入的專業發展。改革的具體方向是:教師碩士化培養;改革教師資格證制度,創設“一般資格證”“基礎資格證”和“專業資格證”的教師資格證制度。
新加坡為提升教育團隊的整體素質實行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為教師和校長制定管理者、教學和教育專家的不同職業發展軌道,只錄取每一批大學生中最優秀的1/3加入教師行列,將現任教師每年的培訓時間增加至100小時,為學校管理人才制定導師制。
于20xx年3月召開的第二屆“國際教師大會”主要研究21世紀的教師與過去有何不同。大會研究了若干項的差異,并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即21世紀的教師必須成為高水平的知識工作者,不斷豐富他們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水平。
三、結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20xx年11月的世界教育創新峰會上講道,“21世紀的教育需要重大創新,這是因為我們的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復雜、越來越融合,知識驅動性也越來越強。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必須就教育的目的、內容、出發點及方式開展批判的、持續的交流和對話?!边@個講話有三層意思,一是教育需要重大創新;二是教育創新是全方位的創新;三是各國之間必須展開批判的、持續的交流和對話,這就是教育國際化的意義。核心競爭力理論的創始人普拉哈拉徳提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公式之一就是r=g,即資源來自全球,他說:“所有企業都應從全球多個企業甚至競爭者那里獲取資源,以形成一個全球化的資源系統,這是因為沒有一家企業的經營范圍和規模足以滿足任意一位消費者在任意時刻的需求?!比绻麑⑦@種思想引申到教育領域,那么我們就會得出,所有國家的教育都應從全球多個國家甚至競爭者那里獲取資源,以形成一個廣泛的資源系統,這是因為沒有一個國家的教育資源足以滿足教育事業發展的所有需求。因此,形成多元、靈活的全方位教育資源意識與資源整合能力,是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教育國際化水平的重要動因。
世界是一個圓,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圓心,圓心無處不在。教育就是半徑,半徑越長,每個人擁有的世界就越廣闊。推動教育國際化是拉長教育半徑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推動教育國際化就是為了能夠擁有一個更廣闊的教育的世界。
最后,我用劉延東同志的話做一個總結。劉延東同志說,“要從我國優秀傳統教育思想中吸取營養,從基層生動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從人民群眾需求中找準努力方向。同時,要以更加開放的胸懷和視野,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合作交流,以開放促進教育水平的提升?!?/p>
教育改革是以"有意義的轉變"為標志的,也就是說,教育改革有著顯見的具體效應或結果。下面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深化教育改革。
希望大家喜歡!
1、教育,民生之本,強國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籬,提振信心。
新的改革舉措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制約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出發,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系統規劃、統籌兼顧,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頭”,讓進入“深水區”的教育改革扎實穩步推進。
2、讓大學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養模式是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之后的重點和難點。能否審慎、科學地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課程設置改革、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事關社會的穩定和人才培養的質量,關乎千家萬戶與民族未來。
9月,開學之初,十多年從未走出過家鄉的王成韜來到了清華大學,成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韜來自淳樸而閉塞的中緬邊境小城云南騰沖,能夠進入清華大學,正是得益于“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改革舉措。與他一樣,全國還有832個貧困縣的3萬名學子,圓了大學夢。將更多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惠及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的農家子弟,正是xx大以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舉措。
與此同時,高考英語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識教育與創業教育、學習成果認證和“學分銀行”也都是xx大以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熱詞”。
各地改革舉措百花齊放,江蘇省構建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銜接貫通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立交橋,浙江省擴大“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改革試點學校和專業,山東推進各級各類教育體系的銜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無論是基礎教育階段還是高等教育階段,無論是職業教育還是普通教育,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人才培養朝向“個性化”、“多樣化”邁進,人才成長的立交橋逐漸搭建。
3、依法治校,推進現代學校制度的建立。
辦學體制改革和管理體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徑。
8月12日至23日,一則消息引發關注,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6所高校章程核準稿公開征求意見。小消息折射大背景,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是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以來,全國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已然從積極推進高校章程建設開始。
更令人欣喜的是,20xx年6月,《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出臺,通過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等5個方面20個關鍵性指標,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綠色評價”體系。無疑,這是一次“倒逼”性質的改革,通過評價方式的變革,從根本上扭轉評學生看分數、評學??瓷龑W率的傾向,踐行素質教育和為學生“減負”將真正成為可能。共識的凝聚、制度體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區”里挺得住,走得穩。
4、從嚴治師,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
擁有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是教育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教師的師德、教學水平將直接影響到教育事業的成敗。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以來,教師資格認定制度的完善、教師培訓制度的深化始終是教師隊伍改革的主旋律。xx大以來,從嚴治師,培養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成為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
一年來,《教育部關于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和《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試行)》先后制定,“以德為先”旗幟鮮明,“一票否決”措施嚴厲,對師德的強調和評價成為教師隊伍建設與改革的新亮點。
與此同時,各地基于實際情況出臺相關政策和規定,一些長期制約教師隊伍建設的難題開始得到解決:山東對中學教師培養實行“大類招生、二次選拔、分段培養”模式,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實行全科綜合培養;浙江建立師德師風專項檢查制度,把師德作為中小學教師水平評價標準的基本條件;建立教師培訓長效機制,陜西建立教師培訓檔案制度;河北建立“個人申請—學校推薦—縣級審查—市級統籌—省級備案”的學員遴選程序。
今天,中國教育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許多問題沒有現成答案,需要在實踐中探索。xx大以來的種種改革舉措,已經充分彰顯了進入“深水區”、啃下“硬骨頭”的決心。
今天,我認真聽了教育局領導《改進管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講座,深有感觸。
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作用,優先發展教育是黨和國家長期堅持的一項重大戰略方針。教育理念的更新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進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成為學校實踐“三個代表”思想、的重要舉措。
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堅定信心,抓住機遇,不失時機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發展自己。一定要提高認識,下大的決心,花大的力氣,勤奮學心,務實工作,就一定能夠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來,就一定能夠成為人民滿意的教師。
首先要靜心思考,認真研究。思考什么?思考怎樣才能為學生創造和提供一個和諧愉悅的環境,從而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為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個環境中,學生的學習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不再是脫離生活和實踐活動的;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也不再僅僅以教書本知識為主,而是自覺融入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之中,將自己的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緊密聯系起來,將自己組織的活動與學生的學習聯系起來。研究什么?研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和方法。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法。要注重因材施教,善于循循誘導。
其次要提高使命感,加強責任感。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認清自己的責任。教師就是教師,教師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樣,也只有這“不一樣”,教師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特立獨行的清醒與尊嚴。一個教師,也只有擁有這份“特立獨行的清醒與尊嚴”,才能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上,氣宇軒昂,昂首挺胸。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對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規劃,而不是做一天教師撞一天鐘。
黨的xx屆三中全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公報高瞻遠矚,繼往開來,不但承繼了35年來改革開放的歷史邏輯,又有新的視角和立意。尤其是公報上將教育領域的改革,描述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三個“最”完全體現了黨對教育事業發展的關懷,表明了對民生問題的持續關注,更加明確了教育徹底改革創新的鮮明態度。公報中在教育領域的改革敘述中,首次使用了“綜合改革”的字眼,這實際上是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疇。這不僅意味著基礎教育、義務教育要強化履行政府的法定義務,還意味著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將向更加注重教育規律,注重創新的模式轉變。
在學習中,我深刻。
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在工作中要緊緊圍繞xx屆三中全會精神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圍繞“教育改革”主線,自覺參與,積極創新,立足本職,恪盡職守,聯系教學實際,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要認識到教育的責任重大,任重道遠,必須在工作崗位上認認真真施教,踏踏實實育人,積極參加課程改革,做到求真務實。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用素質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創新,充實提高自己。作為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師德,為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去引導學生,進行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做到文明執教,育人為本。要尊重和關愛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領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幫助學生成長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2.教育牽系著民族興衰和國家存亡,教育牽系著學生的未來。因此教師平時要克服急躁情緒,從細微處入手,從點滴做起,用賞識的眼光看學生,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對待待優生要有耐心,不要歧視他們,注意發現他們的優點,予以表揚,鼓勵他們樹立自信心,開啟他們沉重的心扉,給他們創造展示自我的平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人,有著對學生無私的愛心,精心營造和優化育人環境,積極為他們的騰飛創造條件。
模。作為一名教師,一生要淡泊名利,甘為人梯,把自己畢生精力獻給黨的教育事業。用我們的智慧和能力為年輕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創造一些體驗,多賦予一些憧憬,讓我們的生命在發現和喚醒生命的潛能中發出光和熱。
4.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學習、勇于創新的教育改革實踐,關注細節、追求和諧的教育價值觀,確保教育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這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水平。在工作崗位上高標準,嚴要求,認真履職,注重實效。每天備好上好每一節課,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潛力,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5、緊跟全國課改的新形勢,積極參加課程改革,深入開展探究式教學的實踐,在以導學稿為載體的探究式教學改革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能量,做改革的先鋒者。在工作中認真學習教育改革理論,用素質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創新。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是教育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黨的xx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路線,更深入更全面的教育改革的春天即將到來,讓我們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去迎接教育改革新時代的曙光吧!
。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教育正在成為當今教育領域的新興模式,同時也是促進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我的學習和工作中,我深刻體會到了網絡教育改革所帶來的巨大變化和深遠影響。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心得體會,談談我對網絡教育改革的一些看法和體會。
網絡教育不受時間、地點和資源的限制,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時間和軌跡內學習想要的課程。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傳統教育中的不公平現象,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公平共享和平等獲取。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差異化教育得到了更好的保障,無論是城、鄉或者少數民族,都能得到平等的機會。網絡教育的全民教育性質,也使得教育更加多元化和靈活化,方便了人們的學習,創造了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和更有利的教育環境。
二、網絡教育能夠提高教育質量。
網絡教育具有多媒體、互動性、實踐性和游戲性等特點,可以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網絡教育,教學資源得到了更好的整合和共享,老師們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實時反饋和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這樣,學生們得到了更好的教學體驗和知識積累,同時也使教育更貼近學生生活,更有針對性。
網絡教育也面臨客觀的科技、信息和政策因素的限制,比如傳統教育的重視理論知識學習,網絡教育需要更多地注重實踐和應用性實踐。同時,還需要更多的規范和監管,使得網絡教育能夠與傳統教育平行,同時要防止網絡教育成為商業化的手段、劣質的教育資源,以及虛假廣告等不良行為。
四、未來發展趨勢與思考。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絡教育的未來將會更加廣闊和多樣化。人工智能將會逐漸融入教育領域,為學生提供更個性化、精準化的實時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的輔助;同時,在未來網絡教育的市場需求將會越來越高,居民也將朝著終身學習的目標不斷努力。
五、總結。
網絡教育的發展為人們的學習、教育開啟了新的渠道,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和挑戰。在我看來,我們應該歡迎和支持網絡教育的發展,并在政策、技術、教育體系上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創新。同時,也需要建立規范的制度和評估體系,保證網絡教育的公信力和質量,更好地促進學習者的知識創造和創新創業精神,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
最近一年多以來,我常沉迷夜深人靜的獨處時光,處于一種冥想的狀態,任思緒穿梭時光,在內心修籬種菊,直到詩和遠方愈發明朗。
去年年初,當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阻隔了春天的腳步,褪去了春節的紅幕,草長鶯飛的季節姍姍來遲,親眼目睹園內半數老師陷入了沒有錢發工資的窘境,園外民營幼兒園經營舉步維艱的情形,我的內心開始萌生一種強烈的危機感,黨和人民給予我穩定的工作,讓我不至于為生計奔走四方,但我是否做到去專注于每個幼兒的發展?黨和人民對我的幼兒教育滿意嗎?有沒有一套科學的評價標準,可以讓我能客觀地感知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好與壞、得與失?我的內心是茫然的。
于茫然中,我一直在苦苦的探索著,在探索中豁然開朗。2020年10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于教育來說,如久旱逢甘露,久雨遇新晴?!耙杂螒驗榛净顒哟龠M兒童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這句話給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她剛好回答了我的困惑。我如獲至寶,欣喜不已,這不就是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標準么?我深信,只要把這句話鐫刻在我的心里,深入我的腦海,付諸于行動,就一定可以讓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走向卓越!
我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促進兒童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這句話中,提取了三個關鍵詞,游戲、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在趣味游戲中激發興趣,讓興趣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從而促進孩子全面發展。怎樣才能在組織開展游戲活動中實現兒童的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呢?在認真梳理總結自己從教十年的經歷中,我對趣味表現和嚴肅立意深信不疑,以此來作為未來一段時間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標準。
什么是趣味表現?一言以蔽之:呈現給幼兒的幼兒園生活是快樂的、游戲是有趣的。孩子們視園如家,視老師如媽媽。無論是習慣的養成還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都應該向趣味表現要方法,要目標。
將教育蘊含在趣味中,在趣味表現中實現教育目標。比如,我班孩子因為好奇將畫畫的顏料打翻了一地,這時候,沒有指責:你怎么這么不小心,把地弄臟了。而是呵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在好奇中激發興趣,放手讓孩子們去畫、去涂、去探索。讓孩子們觀察,提出疑問,得到答案,原來藍色遇見紅色是紫色,綠色遇見黃色是黃綠色,紅色遇見黃色就變成了橙色?!袄蠋?,我看到了彩虹”,“老師,這是國旗紅”,“老師,我長大了要當一個畫家”,于是我設計出“奇妙多彩的世界”的特色主題活動,帶領孩子們認識多彩的世界,明白顏色之間有這么多的串聯。這是來自好奇的'興趣,源自趣味的認知。生活處處皆課程,幼兒園生活是美妙有趣的,在趣味表現中實現教育目的。顯然,這樣詩意的幼兒園生活,孩子們一定樂于接受!如梁啟超所說,“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我想,教育亦需如此,才能體現出教育的價值。
把樂趣還給孩子,讓天使的翅膀自由翱翔?!敖淌菫榱瞬唤潭?,教是為了樂學而教”。一次咯咯大笑、一次短暫的思考、一次認真把玩都是孩提時代最真實的樂趣。游戲,自帶樂趣,自然也會得到幼兒的青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讓我的教育教學充滿樂趣。我時常告誡自己,組織開展游戲不可隨意,不可漫不經心,必須嚴肅立意。
阿莫納什維利告訴我們,兒童的精神世界不可能是閑置著的,它猶如一座神殿,把它棄之不顧,無異教育的犯罪。所以,無論組織開展什么游戲,都必須認認真真策劃好游戲中的價值引導工作。
游戲不是玩耍,不是迎合,不是灌輸概念,而是給孩子的心靈點亮一盞燈,照亮孩子內心的真善美;打開一扇窗,還孩子一個精彩的世界;種下一粒粟,讓孩子茁壯成長。在趣味游戲中挖掘游戲的深層次價值,育人如平地起高樓,只有夯基固本,才能一日百尺。開展游戲中,幼兒是飛翔的風箏,老師的手中握著線,時時牽掛相連,以幼兒為主體,相信幼兒,收放自如,松緊有度。老師融入游戲,并在游戲中綻放魅力,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整合零碎的事物,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在游戲中實現育人的目標。建立一套游戲的完整體系,從系統和統籌的高度對一系列游戲的組合進行嚴肅立意,確保一整套游戲組織下來,孩子們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在運動中鍛煉了身體,也健全了人格;在游戲中享受了樂趣,也成就了習慣;在些小細節中釋放了天性,也形成了價值取向,在游戲的片段中,形成思維和方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習的過程,就是認識資源的過程,游戲的過程,就是對利用資源的實踐。游戲能給幼兒帶來一連串充滿疑問、挑戰、機會、興奮、驚喜、沮喪、等待、滿足、失落等等的體驗,帶來高品質的學習。我們要有一種基于幼兒發展性需要的課程資源視角,合理地搜集、運用資源,促進幼兒經驗的生長。也要有一種基于幼兒實踐性需要的活動策劃視角,整合教學資源,優化實踐方案,促使幼兒實踐能力的培養。策劃游戲之初,更加去注重觀察那些有利于幼兒多樣化游戲、持久性游戲的資源,比如幼兒園的戶外種植養殖活動,玩泥沙活動等,多樣化激發興趣,持久性鞏固認識。認識和實踐的循環往復,提高了幼兒認識自我、認識世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于嚴肅立意和趣味表現中組織好每一天的每一個游戲,以游戲為教育教學的基本活動,這也是堅持“幼兒教育去小學化”最重要的舉措之一。除了組織好游戲,我也常常思考一個問題:去小學化的要求之下,幼兒園究竟應該給孩子教什么?仔細梳理,正是要通過趣味表現教會孩子如何融入集體,讓孩子們了解“個體與集體”的概念,感受“自己和環境”的關系;在游戲中,懂得如何進行社會交往,累積生活經驗;在游戲中,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引導孩子早睡早起,按時吃飯,學會照顧自己;在游戲中,教孩子學習習慣,引導孩子們守時間、堅持不懈、專注于一件事……從什么叫形成優良的學習品質;繼續以游戲的方式,將知識自然而然地傳達給孩子,“教”給孩子知識。
心向往,腳步自然跟上。幼兒在前,我在后。我正在以方案中提到的“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促進兒童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為指引。于嚴肅立意和趣味表現的藝術融合中組織好游戲這一基本活動,為孩子點亮一盞心燈,這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20__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這是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斗桨浮菲屏⒉⑴e、多點發力,系統回答了為什么辦教育、什么是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問題,糾偏了傳統教育“重分數輕素質、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的傾向,同時對新時代人民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深受教育和啟發,也倍感責任重大,惟細照篤行,不負初心。
用心用情,立德樹人是根本。
《方案》提出: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這是新時期國家對教育事業的具體要求,也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幼兒一日活動不僅僅要關注幼兒的學習能力及行為習慣培養,更要關注思維發展,著力在良好的思想觀念和正確的價值觀念上做好啟蒙,為未來成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和永恒課題。記得在我們小時候,聰明懂事聽話、學習名列前茅往往是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的傾向長期以來都存在。記得寓言般的故事:有人問到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您在哪所學校學到了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獲獎者這樣答道:“在幼兒園,我學到了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做錯事要道歉、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這是一生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幼兒園?最重要的東西?看似矛盾的答案,卻道出了教育的根本——以德樹人。
新時代,智商、分數不再是衡量教育的唯一標準,“五育”均衡的觀念尤為重要。幼兒就像一張白紙,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卻無法正確的判斷是非。都說扣好人生的第一??圩雍苤匾?,所以作為幼兒教師,要堅持以德,智,體,美,勞“五育”新型教育觀為指導,從實現促進幼兒身心素質全面發展的日常教育教學目標出發,在活動中突出“德育”的統領地位,全面把握“德育”教育“方向盤”,讓每個孩子都能以德為基、以德樹人,切忌強行用單一的教學目標來引導幼兒個人的活動行為。
《左傳》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蹦敲醋鳛橐幻變航處?,應該如何寓德于教、寓德于學呢?我認為可以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主題教育活動、游戲、日常教育的開展,對幼兒進行德育滲透,向幼兒傳遞真善美,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將德育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確保德育成效。
比如,結合當前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通過集體教育活動、舞臺表演、國旗下講話、觀看革命傳統影片等方式,了解我們黨的成長歷程,熟知那些優秀黨員的動人故事,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感,又比如,可以利用“雷鋒日”、“重陽節”等契機,組織開展學習雷鋒、孝敬老人等主題活動,培養幼兒形成誠實、勇敢、謙虛的思想品質,培養尊老愛幼、樂于助人等優秀品德。再比如,開展“小熊請客”、“乘火車”等游戲活動,幼兒通過扮演的角色,感染到角色中模范人物的力量,知道什么是該做,什么是不該做的,將立德樹人教育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在愉快、輕松的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優良品質,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
銘記初心,為愛堅守是前提。
《方案》要求:要重點評價幼兒園科學保教、規范辦園、安全衛生、隊伍建設、克服小學化傾向等情況。一個時期以來,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比較突出,嚴重違背了幼兒教育的實際與初衷?!斗桨浮菲鞄悯r明地提出了“克服小學化傾向”的要求,指明了中國學前教育未來發展的新風向、新目標,是發展學前教育、幼兒園辦園、幼師育人的根本遵循。
清澈童年,青純幼師,幼兒園啟蒙教育就應該永葆清新之色,常吹清爽之風。落實《方案》要求,都是局中人,沒有旁觀者。我認為銘記育人初心、踐行服務理念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幼兒教師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孩子初次接觸社會的引路人,所以我們所能做的,也必須做的,就是百分百投入百分百的愛,用愛詮釋對黨的幼教事業的絕對忠誠,讓孩子能真正健康快樂成長。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襲來,打亂了孩子們的開學節奏,雖然我深知,孩子們在家長身邊是安全的,但對這些“小可愛”的牽掛卻始終縈繞在心頭。孩子們在家聽不聽話?有沒有認真吃飯?面對未知的疫情,會不會感到害怕?本著對孩子們的深切關愛,我第一時間向家長介紹科學的自我防護知識,每天在群里發布疫情最新信息,通過微信、qq視頻和家長們熱切交流孩子的健康情況,隨時關注孩子們每一點動態。此時我雖不在孩子們身邊,但我希望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熱切關懷,而孩子們也時常通過家長的微信與我視頻、問候我,讓我總有一種莫名的感動繞在心頭,給予是相互的,愛亦是如此。
在我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之前,我總是懷疑自己不太適合這份職業。但是回顧自己從教10多年的點點滴滴,我認為我在工作中不斷磨礪,在與孩子們的朝夕相處中不斷成長??粗@些孩子從黏人的“小不點”到成熟的“小大人”,從曾經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到如今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在育人的過程中感受到豐盈充實的滿足感,收獲了沉甸甸的愛與快樂,更看到了幼教工作的意義所在,明白了自己的牽掛所在。因為熱愛,所以選擇;因為選擇,所以堅守。幼兒教育工作看似單純,實則責任大、任務重,選擇做一名幼兒教師,就選擇了一份特殊的責任與擔當。工作中難免會有倦怠之感,但什么樣的力量伴我同行,我覺得可以是一個擁抱、一次感動,可以是一個渴望的眼神,一句溫情的話語,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讀懂孩子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老師與孩子的愛,存于空氣中,融于點滴間。
強化師德,提升自我是關鍵。
《方案》也對教師考核晉升標準作出了根本性規定,強調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缎聲r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對廣大教師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是立身之本,尤其作為幼兒教師,給孩子一小杯水,本身更應該有一大杯水,更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諧的態度對待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讓自己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孩子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20__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師大調研時提出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實學問,要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標準?;仡欁约旱膹慕探洑v,我對師德認識由淺入深,從片面到全面,也認真思考了“我是誰,我該怎么做”這個命題。
學習實踐要“兩手抓兩手硬”。要深入學習《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并以此作為自己的言行準則,時刻保持學習的勁頭和熱情,通過學習以更好地引導實踐,在實踐中增長知識才干,不斷提升自我。
言行舉止必須打鐵自身硬。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始終堅持“為人師表”的高線,時時處處事事有“師”的樣子,以身立德、以身立教,美其道、慎其行,重言教、更重身教,時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率先垂范,以身作則。
“因為在乎所以付出,無論再苦再累,我也始終無怨無悔;因為責任所以堅守,在孩子們成長的道路上,幼兒教師要勇敢的為孩子們撐起一片藍天”。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將全面貫徹落實《方案》要求,始終滿懷對幼兒教育的熱愛,努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為孩子們付出所有的青春與心血,讓祖國的花兒擁有更燦爛的明天!
近來,我校掀起了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大討論,結合我校師生實際情況,經過學校組織集中學習和自我學習,結合本人半年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談談我對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大討論的學習感受。
我國為什么要進行課程改革?眾所周知,每個時代的教育方式的確立是受社會經濟發展因素制約的,傳統的教學方式也許適合當時的經濟發展,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體制的變化,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知識的更新越來越短,面對這些新問題,傳統的教學方式必然有諸多不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過去的教學方式是有許多弊病的,如強調共性,忽視個性,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習結果,忽視學習過程?,F代教學理論強調的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實質性地參與教學過程,自主地進行反思與總結,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因此作為教師,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是要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為國家的發展和壯大儲蓄新的原動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在基礎教育的改革中,要求新課程使學校的管理模式發生變化,使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學評價、教師"教"的行為發生變化,重要的是使學生"學"的方式發生變化。
作為教育改革下的中學數學教師,應該營造一個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同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更多的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應當學會蹲下身來欣賞學生,了解學生內在需求,了解學生的心理,善于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保護學生的自尊,相信學生的能力,滿足學生的知識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教師要真實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上的各種情況,遵循學生發展的需要,發揮教學機智,靈活調整教學內容。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創造一個有情境的教學環節,將學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使之產生新的問題,與已有的知識經驗產生碰撞,達到其認識沖突的臨界點,從而產生一種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表現為一種渴求解決的情緒狀態,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發展學生的智能,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會產生積極的作用。課堂教學中要搭建一個“師與生、生與生”對話的平臺,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彼此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行真誠的交流和溝通,從而使課堂充滿生命力,使教師激情洋溢,使學生激動不已,師生將在對話的課堂中共同發展。
從事基礎教育工作的老師應更多的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課,或者說成功的一次互動合作離不開師生之間的有效的、和諧的交流與溝通。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想法,不管對與錯不給出批評,應該給予更多的贊揚和默許,一些錯誤的觀念讓學生在探究和學習中加以改正。
現在的中學生不再是幾年前的中學生了,在網絡信息社會,他們思維活躍,興趣廣泛,獲取信息的渠道多,對新事物的追求與敏感往往超越了我們成年人。這就要求我們這些基礎教育工作者要勤于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基本素養,以滿足新時代的教學需要,課程改革的教學模式突出的是“探究”,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當中,要讓學生去想、去做,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去感悟知識。因此,這不僅要求教師要善于捕捉和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學習的靈感,發現和挖掘學生發展潛能,提高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還要有靈活的課堂應變能力,以保證雙方的協調發展,所以教師自己要給自己“充電”,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才不至于被社會淘汰。
在學習教育綜合改革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基礎課程改革即將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同時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和教學理念,以及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探究學習,學習中寓教于學。
黨的xx屆三中全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公報高瞻遠矚,繼往開來,不但承繼了35年來改革開放的歷史邏輯,又有新的視角和立意。尤其是公報上將教育領域的改革,描述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三個“最”完全體現了黨對教育事業發展的關懷,表明了對民生問題的持續關注,更加明確了教育徹底改革創新的鮮明態度。公報中在教育領域的改革敘述中,首次使用了“綜合改革”的字眼,這實際上是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疇。這不僅意味著基礎教育、義務教育要強化履行政府的法定義務,還意味著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將向更加注重教育規律,注重創新的模式轉變。
在學習中,我深刻。
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在工作中要緊緊圍繞xx屆三中全會精神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圍繞“教育改革”主線,自覺參與,積極創新,立足本職,恪盡職守,聯系教學實際,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要認識到教育的責任重大,任重道遠,必須在工作崗位上認認真真施教,踏踏實實育人,積極參加課程改革,做到求真務實。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用素質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創新,充實提高自己。作為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師德,為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去引導學生,進行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做到文明執教,育人為本。要尊重和關愛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領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幫助學生成長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2.教育牽系著民族興衰和國家存亡,教育牽系著學生的未來。因此教師平時要克服急躁情緒,從細微處入手,從點滴做起,用賞識的眼光看學生,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對待待優生要有耐心,不要歧視他們,注意發現他們的優點,予以表揚,鼓勵他們樹立自信心,開啟他們沉重的心扉,給他們創造展示自我的平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人,有著對學生無私的愛心,精心營造和優化育人環境,積極為他們的騰飛創造條件。
模。作為一名教師,一生要淡泊名利,甘為人梯,把自己畢生精力獻給黨的教育事業。用我們的智慧和能力為年輕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創造一些體驗,多賦予一些憧憬,讓我們的生命在發現和喚醒生命的潛能中發出光和熱。
4.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學習、勇于創新的教育改革實踐,關注細節、追求和諧的教育價值觀,確保教育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這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水平。在工作崗位上高標準,嚴要求,認真履職,注重實效。每天備好上好每一節課,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潛力,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5、緊跟全國課改的新形勢,積極參加課程改革,深入開展探究式教學的實踐,在以導學稿為載體的探究式教學改革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能量,做改革的先鋒者。在工作中認真學習教育改革理論,用素質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創新。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是教育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黨的xx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路線,更深入更全面的教育改革的春天即將到來,讓我們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去迎接教育改革新時代的曙光吧!
1、教育,民生之本,強國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籬,提振信心。
新的改革舉措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制約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出發,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系統規劃、統籌兼顧,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頭”,讓進入“深水區”的教育改革扎實穩步推進。
2、讓大學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養模式是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之后的重點和難點。能否審慎、科學地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課程設置改革、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事關社會的穩定和人才培養的質量,關乎千家萬戶與民族未來。
9月,開學之初,十多年從未走出過家鄉的王成韜來到了清華大學,成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韜來自淳樸而閉塞的中緬邊境小城云南騰沖,能夠進入清華大學,正是得益于“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改革舉措。與他一樣,全國還有832個貧困縣的3萬名學子,圓了大學夢。將更多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惠及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的農家子弟,正是xx大以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舉措。
與此同時,高考英語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識教育與創業教育、學習成果認證和“學分銀行”也都是xx大以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熱詞”。
各地改革舉措百花齊放,江蘇省構建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銜接貫通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立交橋,浙江省擴大“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改革試點學校和專業,山東推進各級各類教育體系的銜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無論是基礎教育階段還是高等教育階段,無論是職業教育還是普通教育,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人才培養朝向“個性化”、“多樣化”邁進,人才成長的立交橋逐漸搭建。
3、依法治校,推進現代學校制度的建立。
辦學體制改革和管理體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徑。
8月12日至23日,一則消息引發關注,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6所高校章程核準稿公開征求意見。小消息折射大背景,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是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以來,全國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已然從積極推進高校章程建設開始。
更令人欣喜的是,20xx年6月,《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出臺,通過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等5個方面20個關鍵性指標,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綠色評價”體系。無疑,這是一次“倒逼”性質的改革,通過評價方式的變革,從根本上扭轉評學生看分數、評學??瓷龑W率的傾向,踐行素質教育和為學生“減負”將真正成為可能。共識的凝聚、制度體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區”里挺得住,走得穩。
4、從嚴治師,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
擁有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是教育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教師的師德、教學水平將直接影響到教育事業的成敗。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以來,教師資格認定制度的完善、教師培訓制度的深化始終是教師隊伍改革的主旋律。xx大以來,從嚴治師,培養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成為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
一年來,《教育部關于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和《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試行)》先后制定,“以德為先”旗幟鮮明,“一票否決”措施嚴厲,對師德的強調和評價成為教師隊伍建設與改革的新亮點。
與此同時,各地基于實際情況出臺相關政策和規定,一些長期制約教師隊伍建設的難題開始得到解決:山東對中學教師培養實行“大類招生、二次選拔、分段培養”模式,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實行全科綜合培養;浙江建立師德師風專項檢查制度,把師德作為中小學教師水平評價標準的基本條件;建立教師培訓長效機制,陜西建立教師培訓檔案制度;河北建立“個人申請—學校推薦—縣級審查—市級統籌—省級備案”的學員遴選程序。
今天,中國教育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許多問題沒有現成答案,需要在實踐中探索。xx大以來的種種改革舉措,已經充分彰顯了進入“深水區”、啃下“硬骨頭”的決心。
今天,我認真聽了教育局領導《改進管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講座,深有感觸。
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作用,優先發展教育是黨和國家長期堅持的一項重大戰略方針。教育理念的更新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進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成為學校實踐“三個代表”思想、的重要舉措。
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堅定信心,抓住機遇,不失時機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發展自己。一定要提高認識,下大的決心,花大的力氣,勤奮學心,務實工作,就一定能夠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來,就一定能夠成為人民滿意的教師。
首先要靜心思考,認真研究。思考什么?思考怎樣才能為學生創造和提供一個和諧愉悅的環境,從而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為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個環境中,學生的學習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不再是脫離生活和實踐活動的;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也不再僅僅以教書本知識為主,而是自覺融入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之中,將自己的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緊密聯系起來,將自己組織的活動與學生的學習聯系起來。研究什么?研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和方法。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法。要注重因材施教,善于循循誘導。
其次要提高使命感,加強責任感。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認清自己的責任。教師就是教師,教師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樣,也只有這“不一樣”,教師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特立獨行的清醒與尊嚴。一個教師,也只有擁有這份“特立獨行的清醒與尊嚴”,才能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上,氣宇軒昂,昂首挺胸。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對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規劃,而不是做一天教師撞一天鐘。
深刻領會《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則、改革目標、重點任務、組織實施等的具體要求和深刻內涵,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主線,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人才成長觀。
提高辦學質量。教學質量的把控需要從教育評價改革開始,需要對教師隊伍、學員學習質量、開設專業等評價要素、評價標準、評價方式的系統性改革,也是對教學、管理、服務等各方面工作的評價機制的改革。改革是為了樹立科學的高等教育質量觀、建立科學的質量體系,最終目的是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
遵循辦學規律。在教學教務方面,遵循辦學規律,改變那些違背規律的思路和做法,使學院工作更符合辦學規律,符合成人繼續教育學習規律。
堅持學員需要。堅持以學員為中心的思想,把聘請教師質量作為教育評價改革的出發點,充分聽取學員的意見和建議,科學的制定教學評價方法。
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的,“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钡目傮w要求,在助力學校高質量大學發展的同時,不斷為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作出我們的貢獻。
結合我院情況,我覺得特別要堅持三性并重,不斷凸顯大學繼續教育的延展性、社會性、應用性的特點,從重數量規模向注重學生質量轉變、向質量轉型。
首先,堅持延展性,從終身學習的視角,繼續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教學內容應該是一體的、整合的,兩者共同構成終身教育知識體系;從學員角度,只有堅持教學內容的延續、銜接性,才能保障學員個體構建自身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是堅持社會性,緊扣社會需求,轉變辦學模式。加強學校與企業、專業與產業、課程與職業、教學與生產聯系,形成教育與產業相互滲透、相互支持、共同育人的產教融合模式。
三是堅持應用性,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培養大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一、主要內涵。
1、自主學習。通過校本課程“高效學習技能”和其它有效途徑及措施,使全體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習興趣,增強求知欲望,充滿學習激情,掌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法,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2、自我教育。通過學生參與設計并自主組織系列“主題班會”,自主參與組織藝術節、科技節、讀書節等活動,特別是自主組織“班級自我管理競賽”活動,實現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的自我教育和全面發展。
3、自覺發展。在學生自我教育達到一定水平的基礎上,通過自主開展人生理想規劃與追求、生涯設計與實踐的系列活動(如成年儀式),引導學生走上人生自覺發展的道路。這是學生自我教育的高級階段。
4、教學創新。通過實施“大課堂導學用合一”學案導學的教學策略,大力精簡和優化教學內容,強化教學評價的矯正與改進功能,大幅度提高教與學的效率,為教學改革探索出一條真正實現增效減負的成功之路。同時,逐步打造出經得起推敲和檢驗的高效課堂,總結形成具有修文中學特色的“導學用合一”各學科教學范式。
二、核心理念。
1、好奇與求知是人的本能,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學習者,只要教學方法得當,所有學生都能獲得學業成功。沒有學不好的學生,也沒有不會教的老師。
2、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陶行知語)。課堂教學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讓每個學生學會學習,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教師永恒的追求。教是為了不教。
3、人的生理、心理個性差異,決定了其學習方式的差異。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發現和研究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個性差異,探索適應每個學生有效學習的教學方法,從要求學適應教轉變為教適應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教師應向學生充分展現所教學科的獨特魅力,采取多種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其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親其師,信其道。
5、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夠繼續教育自己。(杜威)。
6、賦有良好素質的教師,總是年復一年地大力精簡教材,最后達到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這才是真正的教師(第斯多惠)。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要載體,是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的集中展現。素質教育的重心應該并且只有落腳在課堂上才是持久的素質教育,才不是課外活動式的點綴。以“自主學習,自我教育,自覺發展,教學創新”為核心理念的“三自一新”改革就是真正的在課堂上落實的素質教育,目的就是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管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和展示交流能力?;顒右詠?,大部分學生都切實感受到了小組合作正扎實推進,自我管理已蔚然成風,自主學習成效明顯,班級呈現均衡化發展的良好態勢。
以檢查反饋,點撥提升,記憶訓練,當堂檢測為框架的課堂模式,改變了過去教師在課堂上喋喋不休地包辦代替,教師講得累,學生學得苦的局面;改變了過去對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再次甚至多次講解而造成的課堂時間的浪費的情況;改變了過去學生解題不規范,語言表達缺乏邏輯思維混亂的現象;改變了過去教師需要一邊上課一邊維持紀律的尷尬境地;改變了過去教師提問時學生低頭不語和無人應答的問題;改變了過去把小組討論只當做公開課時的點綴和花樣的應付心里;總之,這一系列的改變,其實質就是改變了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和老師們的工作狀態,既解放了學生更解放了老師。
任何改革都會帶來陣痛和困惑。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有下列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
(1)學案多,作業量大。部分學生忙于應付老師對學案的檢查,缺少獨立思考,鉆研探究。少數學生只停留在學案上的空填上了,檢查時不會挨批,展示時能抄寫到黑板上,僅此而已。根據學科和課時安排嚴格控制學案數量和學案上的題目數量,要確保學生學習數學和英語的時間,要確保學生查缺補漏的時間,盡量減少純復制式的學案。
(2)檢查反饋訓練展示,有機械化和簡單化傾向。個別課堂上把檢查反饋和訓練展示的環節變成了比著學案念、比著學案抄,成了另外一種時間的浪費。一是要做好課件,新授課時重點檢查原理和概念的來龍去脈,也就是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復習課時通過簡單題目的形式進行梳理和檢查;二是要課堂不能等同于學案,學案只是一種載體,課堂是學案的整合和提升。學案相對課堂來說,只是個半成品,要把學案上冷冰冰的題目變成學生在課堂上的收獲和喜悅。課堂要有學案上沒有的新意。
(3)新授知識的鞏固訓練不夠到位。某些時候,某些學科如英語,前一天晚自習是預習,第二天課堂是學習,當天晚自習又要預習新學案,由于高中英語的知識難度相比初中大的多,沒有鞏固訓練是不行的,特別是我們學校的學生。重點難點知識,要放慢進度,要讓大部分學生跟得上,特別是新授課。
(4)點撥提升過于抽象,不夠形象直觀。某些時候,老師點撥的很精彩,但是學生聽起來很迷茫。點撥過高了,學生聽不明白,點撥過低了,學生沒有興趣。方法還是要從題目中來,到題目中去。
(5)完全忽略情景導入。其他學科個別知識的引入,在新授課上,應該還是要有一個情景,通過問題串的形式,把知識完整的呈現出來,不要簡單的機械的變成高三式的復習課。編寫學案時,要設計好學習活動,小步子,低臺階的原則還是要堅持的。對于新授課學案的編寫,要突出導,而不僅僅是練。
雖然,在實踐過程中有各種困惑,但是,要知道這是改革的必然經歷,三自一新的路是對的,這是不容置疑的,我們大家應該對改革有著充足的信心,而不是觀望。要迎難而上,想盡辦法解決出現的問題和困惑,倒退修文中學永遠沒有出路。從來沒有一種現成的經驗能夠解決一切問題,幻想一把鑰匙能開所有的鎖是不科學的。學科與學科不同,課型與課型不同,內容與內容不同,教師與教師不同,學生與學生不同,就決定了我們的課堂不能簡單化,機械化,三自一新課堂只提供基本的`框架和方向,這是一片大有作為的天地,等待著每一位教師去開發、去實現,在三自一新的指導下實現我們的課堂理想,讓學生得到快樂和成長。讓學生得到認識的快樂和得到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克服困難的快樂,這是教師的天職。只要路是對的,就不要怕路有多難,路有多遠,只希望我們越來越好。
最近幾天,新聞媒體最關注的有這樣兩件事,一件事是東海防空識別區,另一件事是pisa成績的公布。pisa成績的公布引起了媒體的很大關注,我已經看到了很多國家對此的評論。我認為,世界各國對pisa成績的關注,體現了教育國際交流。所謂教育國際交流,不僅是中國要了解其他國家,其他國家也非常關注中國。因此,讓中國了解世界教育,讓世界了解中國教育,這就是教育的國際化。
一、前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提出,要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教育國際化的實質是什么?我認為,就是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教育資源在國際間進行配置,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世界各國教育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斷提高,各國在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教育內容的選擇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僅要滿足來自本國、本地的要求,而且要適應國際間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新形勢。因此,歸根結底,教育國際化就是用國際視野來把握和發展教育。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我們面臨著許多挑戰——人與自然之間有生態危機,人與社會之間有人文危機,人與人之間有道德危機,人與自己之間有心理危機,國家與國家之間有安全危機,文化與文化之間有價值觀危機,經濟與經濟之間有金融危機,這些危機都在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持續發展。與此同時,我們又生活在充滿機遇的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20世紀末,人類將跨入新世紀的門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聯邦商務部就共同資助了一項研究計劃,目的是要弄清楚在21世紀哪些科學技術會引領人類的發展。70多位一流的科學家在研究之后,提交了一份480頁的研究報告《聚合四大科技,提高人類能力》。報告認為,納米技術(nanotechnology)、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信息技術(informationaltechnology)、認知科學(cognitivescience)這四大科技的聚合(nbic)會引領人類社會在21世紀的發展。機器人就是聚合科技的產物。日本提出,要在20xx年前,使機器人能夠達到考上東京大學的水平。這種新興科技的興起,的確給我們帶來了發展的機遇。聚合科技會產生怎樣的效果?這個效果可能會使人類物種發生第四次改變。第一次改變是人類走出森林;第二次改變是對火的使用,人類可以吸收更多的蛋白質,有助于人腦的發育;第三次改變是文字的出現和文化的傳承;第四次改變可能就會是聚合科技帶來的,也許會出現人工造人,這就是很大的改變。
第一次工業革命將人類帶入“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將人類帶入“電氣時代”,種種跡象表明,以聚合科技為基礎,特別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展開。第三次工業革命會引起整個業態的變化,大規模生產有可能會轉向大規模定制,產業組織的網絡化,知識型員工將成為核心競爭資源。產業革命也正在興起,主席在視察中關村之后在講話中說,即將出現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為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機會稍縱即逝,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我們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研究教育問題的。教育是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的最銳利的武器,公平與質量是全球教育事業共同的、永恒的主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認為,教育只有培養出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人,才可能使人類真正得到可持續發展。
20xx年10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啟動了“教育第一”全球倡議行動。有10個國家參與了此次倡議行動,中國就是其中之一。主席專門發了賀信,全力支持這項行動。倡議包含三部分內容:第一,不論其性別、背景或處境,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第二,必須提高學習質量,通過更好的科技知識和技能培訓使年輕一代適應當今就業市場的需求;第三,教育應充分發揮其培育為人之道的核心作用,培養全球公民意識,幫助人們構建更公平、和諧和包容的社會。
(一)全球教育聚焦于質量公平。
現在,公平與質量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合。因為原來“公平”主要指的是有上學的機會,“質量”指的是上好學;現在除了非洲一些地區之外,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上學機會問題都已基本得到解決,而上好學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因此,質量公平問題現在被提上了日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增加入學機會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并未帶來教育質量和教育針對性的提高,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正面臨教育質量危機,而大部分發達國家也沒能為所有學習者提供有質量的教育。
世界銀行“20xx年教育戰略”提出,為應對全球教育面臨的挑戰,未來教育的目標應從促進“全民教育”轉變為促進“全民學習”?!叭駥W習”目標的提出是在獲得入學機會的基礎上更強調受教育的結果,有利于在促進教育機會公平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教育結果的公平。經合組織于20xx年舉辦了教育論壇,并在論壇上得出了這樣一個研究結論——當前,來自貧困家庭的年輕人在高等教育領域的代表嚴重不足,那些不能在義務教育階段減輕社會經濟背景對學生成績影響的國家,也不可能在高等教育階段解決這一問題。經合組織對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學校成績表現進行評比,并將其列入學生公平就學的分析數據。這一做法很值得我們借鑒,不單純看均衡水平,也不單純看發展水平,而是將均衡與發展放在一起進行評估,即將公平性與成績結合在一起進行分析。公平性與學校成績兩方面表現俱佳的排名前十位的是中國上海、中國香港、芬蘭、韓國、加拿大、日本、冰島、愛沙尼亞、荷蘭、挪威;公平性高,但學校成績表現較差的是俄羅斯、西班牙、克羅地亞和捷克等國;公平性和學校成績表現兩方面都不好的是保加利亞、土耳其、吉爾吉斯斯坦等國;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則是學校成績表現高于平均水平,但就學公平性低于平均水平。
日本近些年來非常關注教育質量并為此采取了諸多措施。這是因為日本在pisa評估中的成績有所下降,日本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十幾年前推行的“寬松教育”致使日本學生學習質量下降。因此,日本現在開始增加課時、教學內容,提高教學難度,特別是數學與科學的難度。這樣一來,日本教科書的厚度也就增加了。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了對初中全科及高中部分科目的最新教科書的檢測結果,各學科教科書合計平均頁數為5485頁,比20xx學年度增加了1078頁。其中增加幅度最大的為理化科目(增加45%)以及數學科目(增加33%)。
20xx年7月,英國副首相尼克·克萊格以及學校大臣大衛·勞斯發布了磋商計劃。該計劃旨在改革小學承擔責任的方式,提升教學質量。因此,學校需要提升基本標準。尼克·克萊格表示:“所有的證據都表明,如果輸在了起跑線上,后面也將會落后?!?/p>
20xx年2月1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了美國國情咨文演講?!艾F在,為了擴大我們的中產階層,我們的公民必須接受教育和當今從事工作所必備的技能培訓。同時我們也要確保,在美國的每一個人只要辛勤肯干,就能獲得出人頭地的機會?!眾W巴馬發表的國情咨文在教育方面主要談了三個問題,一是加大學前教育投入;二是加強高中教育的技能培訓;三是對貧困大學生給予資助。
韓國現任總統樸槿惠于20xx年2月25日就職,于5月底就出臺了《快樂學習·逐夢成長》的新教育政策。他們認為,只有小班化才能提高教育質量。20xx年,韓國小學每班平均20.3名學生,20xx年將減至15.9名。新政策還提出改變教科書,教科書編寫應該以學生的能力、興趣為核心考量,讓學生愛不釋手,使學生能自我閱讀學習,不必另找參考書或私人補習。
(二)提高教育質量的潮流指向。
1.以學生為中心。
現在,教育開始由以課程為中心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一是學生的全員化發展,即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實際上,我認為對于教育公平最好的解讀就是每個學生都是重要的。二是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忽視學生的不同需求和特點。三是學校的多樣化發展,學校的多樣化發展歸根結底是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服務的。
日前,美國聯邦教育部邀請學生代表,共同討論美國教育改革問題。聯邦教育部長鄧肯說:“如果我們不傾聽學生的聲音,我們的教育將難以進步?!?/p>
俄羅斯正在進行高中課程改革。俄聯邦教育與科學部部長安德烈·富爾先科宣布,新的聯邦高中教育標準草案規定,學生不僅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來選擇不同的科目,而且還可以自行選擇不同水平的課程。這給了學生更多的自由。
韓國的《快樂學習·逐夢成長》提出,初中三年期間,指定某一學期不舉行任何考試,讓學生在沒有考試、沒有成績評價壓力的情況下,借由學校所舉辦的各項活動,充分嘗試自己的職業性向。韓國首爾市教育廳宣布,將從20xx年6月開始,定期對全市中小學生的快樂指數開展調查。調查內容分四大領域:對學校生活的滿意度、對家庭生活的滿意度、對自己的滿意度、綜合滿意度。
在法國,于20xx年秋季升入高一的學生已經在按照改革后的“新高中”的學業組織模式接受法國的高中教育?!靶赂咧小庇眯碌摹疤剿髡n程”取代“定向課程”,對所有學生進行“個性化陪護”,為困難學生開辦“學業水平補習班”,學生可以更換“學業道路”,所有學生都可以享受個別輔導。另外,普通高中的學生可以轉到職業學校學習,職業學校的學生也可以轉到普通高中學習,這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權。
2.以價值觀為導向。
不只是中國,很多國家的教育都出現了從以能力為導向向以價值觀為導向的轉變。價值觀主要包括,一是正確對待自己,二是正確對待別人,三是正確對待社會、國家和世界。
韓國提出,學校教學要將更多品德教育融入到各科教學之中,培養學生重要的價值觀與態度,如同理心與同情心、誠實、責任心等。
新加坡的教育導向一直隨著時代的要求而不斷變化:從1959年起的生存導向,到1979年以后的效率導向,再到1997年以后的能力導向。20xx年9月22日,新加坡教育部長王瑞杰提出,讓教育系統變得更加以學生為中心,更加關注全面教育,更加強調學生的價值觀和品格發展。我們可以將其概括為“學生中心、價值觀導向的教育”。
法國政府近日公布了《共和國學校重建導向與規劃法》。該法旨在建立公正的、嚴格要求的、富有包容精神的學校,使教師在新的德育和公民教育的框架下,在各級各類教育中貫徹共和國的價值觀,教會學生生活中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新西蘭教育部頒布了20xx年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必須將基礎價值觀教育融入到學校各門課程的教學當中?;A價值觀教育計劃明確指出,新西蘭的學校應教育學生具有以下8種價值觀,分別是:追求卓越、創新與好奇、多樣化、尊重他人、公正、團結合作、關心環境、誠實正直。
3.培養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的培養重點在于,一是以問題為中心的探究式學習,二是實踐式學習,三是合作式學習。
哈佛大學“為理解而教”的課程就是把各種知識綜合在一起,以問題為中心,并將問題的解決作為關鍵。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觀發生了改變,過去的學習主要是為了解答問題,而現在的學習則是為了解決問題。過去,“理解”就是學生聽懂了老師講的知識;現在,“理解”則是學生在聽懂的基礎上,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問題?!盀槔斫舛獭钡恼n程還體現了教學觀的改變,即從教學是知識的傳授改變為教學是生命價值和意義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然后對這一問題進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是學生的自我超越,是對自己生命價值的認識,是一種人文精神的培養。再有就是教學模式的改變,使學生從“被教”轉向自主學習。曾有一位英國牛津大學的教授來中國參加一所中學的畢業典禮,他在講話時表示,與英國學生相比,中國學生要勤奮得多,考試成績也好得多,但是,英國學生是自己在學習,而中國學生則是“被教”。
去年,學習型組織的倡導者彼得·圣吉來中國,他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嬰兒學走路,是在跌倒、爬起、再跌到、再爬起的過程中學會的。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就像嬰兒學走路一樣,要有一個想錯、再想、再想錯、再想的過程。學生的每一個錯誤都意味著他在成長,教師要有“祝賀失敗”的修養。彼得·圣吉的意思是要關注學生的錯誤,尊重學生的錯誤,學生犯錯誤恰恰意味著他在成長。就像嬰兒摔倒了家長不要抱,因為他只有摔倒了爬起來,再摔倒了再爬起來,才能最終學會走路。
20xx年8月,新加坡教育部長王瑞杰描述了新加坡未來可能面對的挑戰。他強調,面對科技和經濟形勢的改變,下一代不但要擁有良好的知識基礎和技能,還要懂得創造新的知識,并以創新的手法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
日本獨立行政法人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于20xx年首次選定筑波大學、埼玉大學、千葉大學、京都大學、岡山大學5所國立大學作為“未來科學家培養講座”開辦校,為擅長數理化的小學至高中的學生講授大學課程,并提供機會讓他們親手做實驗。
印度在中學所有學科的課堂教學中進行“高級思維技能”(hots)培養?!案呒壦季S技能”包括理解技能和批判性思維。引入高級技能,旨在拓寬學生視野。強調以應用為基礎的問題的解決,反對機械學習,使學生能夠建構知識,并能在真實的情境中應用所學知識。
以色列教育部門在中學實施“優秀20xx計劃”。該計劃的宗旨是樹立學生的創新觀念,使學生具有數學的、技術的、經濟的綜合思維能力,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
4.信息技術的應用。
信息技術的應用也許是教育領域在21世紀最重大的變革。美國聯邦教育部長鄧肯在20xx年9月重復提出了著名的“喬布斯之問”——為什么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的投入很大,卻沒有產生像在生產和流通領域那樣的效果呢?信息技術應用于物流,物流的整個業態發生了改變;信息技術應用于商業領域,網購就對于實體商場產生很大的沖擊;信息技術應用于國防領域,戰爭形態發生了改變;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卻沒有產生太大的改變。為什么會這樣呢?鄧肯認為,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并沒有使教育產生結構性的改變。信息技術不應僅僅是一個工具,它要改變整個教學模式,甚至是學校形態。
《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xx基礎教育版》由美國新媒體聯盟、學校網絡聯合會和國際教育技術聯合會合作完成。報告指出,在近期發展階段(即未來12個月內),“云計算”和“移動學習”這兩種既有聯系又各具特色的技術將進入主流應用。云計算能夠使資源大量存儲、提取、交互,而且不需要每所學校都建立資源庫。移動學習可以說是學習工具最重要的變革,其中最主要的是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使用,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在中期發展階段(即未來2至3年內),“學習分析”和“開放內容”將引起基礎教育領域日益濃厚的興趣,預期將會在20%以上的教育機構得到應用。學習分析能夠及時掌握群體和個體的動態,從而為個性化學習提供技術支持。對于開放內容,我們現在已有嘗試,即搭建平臺進行遠程教育和互動。開放內容最重要的是價值觀的轉變,從資源的獨享轉向資源的共享。在遠期發展階段(即未來4至5年內),“3d打印”與“虛擬和遠程實驗室”將獲得廣泛應用。社會對這兩種技術更深層次的興趣和投資是明確的方向標,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報告認為,最大的挑戰就是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人們通常習慣于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對不熟悉的事物容易產生抵制情緒,并找出種種理由反對它。例如,ipad會影響學生視力與人際交往能力等。我認為,雖然這些問題確實都是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中可能會出現的,但都可以在實踐當中逐步解決。因此,要加強教師的專業發展。傳統的教育實踐限制了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新的教育模式也正在給傳統學校模式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當前的技術和實踐并不能為個性化學習需求提供充分的支持,我們尚未找到應用數字化媒體開展形成性評價的方法。
經合組織公布了對15歲學生的“數字化閱讀技能”(digitalliteracy)調查結果。這篇題為《pisa20xx年結果:在線學生》的報告旨在測試15歲學生在互聯網上尋找信息、解讀信息、理解及評估電腦圖表等方面的能力。來自16個經合組織成員國以及3個非成員經濟體(哥倫比亞、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學生參加了測試。結果顯示,韓國15歲學生在使用計算機和網絡進行學習方面名列第一,接下來依次是新西蘭、澳大利亞、日本、中國香港和冰島。
韓國國民中學英語、科學、社會三科將使用電子教科書,使學生得以主動、積極、認真地學習,而且此舉有助于提升學生自學與日常生活所需的核心能力。
日本通訊部已于20xx年10月在日本的小學啟動電子課本試用計劃。參與試用計劃的小學生每人擁有一臺平板電腦,同時,教室中還安裝了互動式黑板。這項試用計劃的目標是,到20xx年,日本全國的中小學生每人都配備一臺電子課本。如果成功的話,這將為日本的中小學教育模式帶來前所未有的革新。
法國《共和國學校重建導向與規劃法》特別提出,使教師、學生和家長能夠輕松地在網絡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教育資源和軟件,學生可以真正地掌握多媒體,具備未來公民必備的能力,同時促進學校教育走進數字化時代。20xx年的新學期,法國的學校提供了11項必要的數字化服務。
印度于20xx年11月發布了一款名為aakash2的7英寸平板電腦,出售給學生的政府補貼價僅為1130盧比(約合20美元),號稱全球最便宜的平板電腦。目前,印度已有250所高校的1.5萬名教師接受了將該款平板電腦應用于教育的培訓。
中國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并不算晚,但如果我們現在不關注世界的態勢,就很可能還停留在傳統的“智慧教室”和“校校通”階段。
5.教育質量的評估。
教育質量的評估是提高教育質量必須要關注的問題,評估的關注點主要在于評估標準、評估體系與評估政策。
經合組織發布了一篇題為《為促進更好學習:評價與評估的國際視角》的報告。該報告稱,全球教育系統正將對教師和學??冃У脑u估作為幫助學生更好學習以及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推動力。報告還指出,經合組織各成員國在“學校是否和如何測試成績”這兩個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芬蘭很多人現在不贊成參加pisa評估,他們認為pisa并沒有多大的意義,不管pisa評估結果如何,他們都認為芬蘭教育是很好的。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國家,如法國、日本,他們對于pisa的結果特別關注,有的國家的教育部長甚至就是因為pisa評估成績不好而被撤職。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各國對于評估的看法和態度并不完全一樣。
美國《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主要依靠單一的測試手段來給學生和學校評級,強調結果評價,而忽略了體現學生和學校發展進步的過程性評價。奧巴馬上臺后則采取了更加全面客觀的測試方式。聯邦政府已投資3.5億美元支持各州創立更加復雜綜合的評估體系,這個評估體系不僅用于發現問題,而且用于為教師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以幫助他們改善教學,提高學生學業成就。
自20xx年3月31日開始,英國每所中學都必須公開其在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中每一學科的具體表現,以便家長全面了解學校的教學狀況,為自己的孩子選擇合適的學校。
20xx年,俄羅斯正式開始在全國實行統一的高考制度,逐步把中學畢業考試和高考合二為一。此舉的原因是學生負擔太重,自主招生易造成教育腐敗,考試成本過高又缺乏國家統一標準,教育質量無法保證。該制度備受爭議,很多高等院校都堅持認為應該自主招生。
20xx年4月中下旬,日本進行了例行的全國學力調查,包括學生學力調查、歷年變化分析調查、家長問卷調查、教育委員會問卷調查。調查覆蓋國、公、私立小學六年級、初中三年級的所有學生,著重把握和分析全國所有學校的學力狀況,了解問題的改善狀況,考查小班化教育政策的成果。
在提高教育質量的潮流指向中,以學習為中心反映了教育理念的轉變,以價值觀為導向反映了教育目標的轉變,培養創新精神反映了教育方式的轉變,信息技術的應用反映了教育技術的轉變,教育質量的評估反映了對待教育結果方式的轉變。因此,當代教育的改革動向是全方位的。
(三)關鍵在于教師隊伍建設。
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過程最終都要體現在課程上,課程是學校教育目標落實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教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啟動《20xx-20xx年教師戰略》。新戰略的重點是支持教師進行高質量學習,因此,新戰略暫被稱作“為了全民教育的高質量教師”。20xx年4月21日至27日的全球教育行動周提出“每個孩子都需要教師”的口號,行動周聚焦于教師在實現教育目標中的關鍵作用,即“沒有教師,學校僅僅是一座建筑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說:“教師是推動教育平等、機會和質量的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滿足每一個孩子愿望的關鍵,他們掌握著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鑰匙?!?0xx年3月,經合組織發布了一份題為《為21世紀準備教師并培養學校領導》的報告。報告呼吁,越來越多的國家面臨關鍵學科合格教師短缺問題,各國政府迫切需要提高教師行業的吸引力。歐盟提出,隨著時代的快速變化,教師技能需要被重新定義和調整。21世紀教師需要具備的技能比以往更多更復雜。當前教師結構失衡主要表現為教師老齡化、性別失衡及特定專業教師不足。因此,歐盟提出要“重新審視教育”。各會員國對教師政策尤其應該關注以下方面:教師新技能的培養,增加投入,吸引年輕人從事教師職業,加強現有教師培訓。
美國25個州發表聲明,將采取行動更新其教師資格系統,以保證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前具備充分條件,要開發創新性績效評估措施,加快批準教師培養項目的進程,以保證中小學教師的教學能滿足大學和就業的需要。
澳大利亞一半以上的公立學校教師將接受更為嚴格的教師資格評估檢驗,旨在提升公立學校教師的整體素質。對于那些資深的在職教師和新入職的教師,他們雖然在工作經驗上有所差異,但是為了使教師能夠產生危機意識和進取意識,新的評估方案認為應該對這兩類教師采用同等級別的評估標準。
20xx年,以提高全國教育質量為目的,瑞典教育部長與各方就十項教育改革措施達成了共識。這十項措施為:提高教師薪資并實施教師分級,減少教師的行政文書工作,制定教師執照過渡期方案并協助在職教師進修,提高師范教育錄取門檻,提升教學法,設立教師培訓學校,為培訓學校建立評價機制,加強“入職年”(introductionyear)培訓,設立教育研究院。
20xx年3月,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提出了教師教育、教師培養改革的總方向:改變教師教育由大學承擔、教師培養由教委承擔的斷層現狀,構筑教師生涯一體化培養體制,使教師進行深入的專業發展。改革的具體方向是:教師碩士化培養;改革教師資格證制度,創設“一般資格證”“基礎資格證”和“專業資格證”的教師資格證制度。
新加坡為提升教育團隊的整體素質實行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為教師和校長制定管理者、教學和教育專家的不同職業發展軌道,只錄取每一批大學生中最優秀的1/3加入教師行列,將現任教師每年的培訓時間增加至100小時,為學校管理人才制定導師制。
于20xx年3月召開的第二屆“國際教師大會”主要研究21世紀的教師與過去有何不同。大會研究了若干項的差異,并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即21世紀的教師必須成為高水平的知識工作者,不斷豐富他們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水平。
三、結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20xx年11月的世界教育創新峰。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93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