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一種提高自身修養和拓展知識面的有效途徑,所以我們應該多讀書才能不斷增長見識。讀書心得是我們在讀書過程中對書籍內容和體會的總結和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書本內涵和思想。讀書心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們的閱讀能力和對所讀書籍的理解程度,所以我們需要認真對待讀書心得的寫作。在這里,小編給大家推薦了一些精選的讀書心得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大國崛起》濃縮了歷史發展的精華,大國崛起也正是把科學、藝術、宗教、戰爭四種武器運用到淋漓盡致。在區委開展“書香夏都——品味書香感悟文明”全民讀書活動中,我又一次認真閱讀了這本書,感覺收獲很大,并引發了諸多思考。
一是重視科學和教育?;仡櫸灏俣嗄陙泶髧l展的歷程,思考九個大國崛起的關鍵因素,其中都離不開重視科學和教育,尤其是德國。德意志民族誕生了黑格爾、康德、馬克思、貝多芬、歌德等思想界和藝術界的偉人,而位于柏林的洪堡大學就有29位科學家加冕過諾貝爾獎。精心培育下一代是歷屆德國政府的重要任務。二戰后德國迅速崛起,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創造了高度的物質財富和社會文明。德國再次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一大批杰出的各方面的優秀人才,尤其是工程技術領域,這也奠定了德國現代工業的基礎。今天,德國生產的汽車、電子、通訊等產品遍及全球,世界各國的青年學子都喜歡到德國留學,今天德國的經濟發展和文明程度令人嘆服。
二是選擇適合本國特點的發展道路。在于幾百年來,西方主要大國的強盛無不是在歷史發展的重要關頭選擇了適合本國特點的發展道路,建立起適合本國國情的政治經濟制度。放眼歐美大國,無論是葡萄牙、西班牙通過海洋冒險成就霸權,抑或荷蘭憑借一系列現代金融制度創立商業帝國,還是率先發起工業革命推動自由貿易而成就的大英“日不落”帝國,以及法、德兩國的隨后興起等,這些強國的崛起都離不開制度改革和體制創新。英國君主立憲制、法國大革命、美國南北戰爭以及德國俾斯麥的改革等無不如此。而位于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的崛起、日本和俄羅斯的后發制人,除了自覺的趕超意識,也都曾經歷了制度轉型的陣痛。所以,國家的強弱、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主要看政治上是否具有進步性。
三是靠實力說話。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不單是叢林準則,亦是政權更迭和歷史發展過程的不二法則。大家都了解中國最屈辱的那段近代史,因為閉關鎖國,因而閉塞視聽,因此夜郎自大,言必稱我泱泱大國,豈懼蠻夷倭盜未開化之流?然而,也正是他們口中的蠻夷倭盜未開化的不屑之流,用堅船利炮,輕易就敲開了自詡的所謂泱泱大國的國門,慘遭蹂躪,備受屈辱。于國而言,實力就是綜合國力,乃政治、地域、科學、技術、軍事、經濟、人口等的概括和整體評價,井底之蛙看到的永遠是自己頭上的一洞之天。
德國,一個盛產詩人,音樂家,哲學家和科學家的國度。約翰??死锼苟浞?,很自然的想其了他,這個性格有點古怪卻充滿人性的形象是我認識的德國人中的一個。愛因斯坦。歌德。席勒。說起德國,想起來的卻是一些零星的片斷。飽受古典音樂的影響散發著古典哲學的理性光輝,以驚人的破壞力傷害了世界也傷害了自我,而這一切都源于這個民族對長期戰亂的分-裂的團體記憶,統一和強大,成為德意志發展的最大動力。
兩百年前(1806)勃蘭登堡門上的和平女神當作戰利品被來自法蘭西的皇帝拿破倫.波拿巴取走帶回了法國,這使得德意志的慘痛記憶被喚起。這個民族的到底曾受過怎樣樣屈辱。。。我想或許每個民族總有自我辛酸沉痛的歷史,可是重要的是他是如果走過坎坷,實現國家的統一與繁榮。當拿破侖的軍隊在1806年悍然入侵時,這個所謂的帝國根本無力抵擋,帝國中兩個最大的邦國:普魯士和奧地利遭遇慘敗,普魯士還被-迫割讓了一半的國土,支付1.5億法郎戰爭賠款。德意志神圣羅馬帝國轟然解體。
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的奔走游說最終讓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呈現出曙光。然而,最終他卻已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我的生命。鐵血宰相俾斯麥不得不提,1862年9月30日,剛剛被任命為普魯士首相的俾斯麥走進議會,發表了一段強硬的講演,他說:“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經過演說以及多數人的決議所能解決,而是不可避免地將經過一場嚴重斗爭,一場僅有經過鐵與血才能解決的斗爭來到達目的”,從此俾斯麥被世人稱為“鐵血宰相”。
由德國發起的兩次世界大戰,在人類禮貌史上寫下了最黑暗、最慘痛的一頁,無數生命和家園在戰火的劫難中消亡,這是全世界都不會遺忘也不能遺忘的歷史。而如何對待自我不堪回首的過去,是這個以往失去理性的民族必須應對的一次考驗。二戰中被殺害的600萬猶太民族的冤魂在等待,受到傷害的歐洲和世界在等待。
1970年的一個蕭瑟冬日,剛剛上任的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來到了波蘭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二戰中,波蘭有250萬猶太人在集中營里飽經痛苦、絕望的折磨,最終無助地死去。在冰涼的風中,勃蘭特一步步走到死難者的墓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視下,這位二戰中反納粹的英勇斗士,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震驚不已的動作:他跪倒在地。德國人誠懇地理解了自我歷史上沉重的一面。他們討論可是沒有激烈爭論,沒有否定自我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沒有推卸自我應當對猶太人大屠殺所負的職責,沒有否認自我經受了12年的納粹獨裁統治。誠懇地回憶自我的錯誤,幫忙德國人大大地減輕了民族復興的困難。
1990年10月3日,勃蘭登堡門上的和平女神又一次見證了國家命運,分裂了41年的德國再次統一。這一天,被確定為德國的國慶日。
德國再次統一了,憑借的不再是鐵與血,而與120年前相同的是,在和平的環境中,德國人再次創造了經濟奇跡。經過一代人的努力,這個歷經兩次世界大戰重創的國家,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經濟強國。而作為歐盟的重要成員國,它也找到了經過振興歐洲來壯大自我的強國之路。德意志,它在哪里?也許,近兩個世紀執著的尋找已經有了答案。在這一漫長的尋找中,所經歷的大悲大喜,不僅僅已成為德意志民族的團體記憶,并且也為已經崛起和正在崛起的大國,書寫了一段不可忘記的歷史。
隨著國家的發展和進步,作為一個讀書大國的崛起已經成為了當代受到廣泛關注的話題。作為一個讀書大國崛起的參與者,我深感受益匪淺。在這一過程中,我不僅增長了見識,提升了素質,還收獲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體會。本文將從“閱讀啟蒙的作用”、“讀書對個人成長發展的重要性”、“建設讀書大國的意義”、“創造濃厚的閱讀氛圍”的角度出發,總結與探討讀書大國崛起的心得體會。
閱讀在一個國家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閱讀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它是啟蒙智慧和提高知識的有效途徑。在讀書大國崛起的過程中,閱讀起到了重要的啟蒙作用。通過閱讀,我不僅能夠加深對歷史、文化以及社會現象的認識,還能夠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情感體驗。例如,讀史書可以讓我們了解過去的故事和人物,從而對現實社會有更深刻的理解;讀名著可以讓我們在文學作品中感受深邃的思想和情感,提高我們的文字表達能力。因此,閱讀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知識,也激發了我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讀書對個人的成長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讀書大國的崛起中,個人的成長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通過閱讀,我們可以從書中獲取到前人的經驗和智慧,從而更好地應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困難。閱讀可以激發我們的興趣,培養我們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我們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拓寬自己的視野,掌握更多的技能。通過讀書,我們可以變得更加有自信,更加獨立,更加成熟,更加全面發展。
建設讀書大國對于一個國家具有重要的意義。一個讀書大國是一個有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的國家。建設讀書大國既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體現,也是國家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通過建設讀書大國,可以提高國民素質,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從而更好地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一個讀書大國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來投資,促進國家經濟的增長。此外,建設讀書大國還可以促進社會和諧和穩定,培養和弘揚社會正能量。因此,一個國家要想崛起,就必須建設一個讀書大國,提高全國人民的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
創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是建設讀書大國的關鍵。閱讀氛圍是一個國家文化建設的重要體現。在讀書大國崛起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培養人們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政府和學校應該加大對閱讀的宣傳和推廣力度,開展各種各樣的閱讀活動。此外,家庭和社會也需要共同努力,為人們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家長應該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閱讀材料,增強他們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社會應該倡導讀書的風氣,鼓勵人們多讀書,讀好書,傳遞正能量。只有創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才能真正建設起一個讀書大國。
在國家讀書大國崛起的過程中,我深切體會到了閱讀對個人和國家的重要意義。閱讀使我得益匪淺,不僅提升了自己的素質和能力,還培養了自己的興趣和熱愛。同時,我也深切認識到建設一個讀書大國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因此,我們應該以讀書為樂,以讀書為榮,共同推動國家的崛起和發展。只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才能真正建設起一個讀書大國,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的禮貌古國,而這部記錄片恰恰又說明了禮貌的重要性,正如英國首相丘吉爾的一句話:“我寧愿失去一個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個莎士比亞!”在思想的控制下,人民才能統一信仰,信仰決定了禮貌的統一。這樣才能使國家經過輸出自我的禮貌,從而決他奇特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葡萄牙位于歐洲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南部,面積92391平方公里,2003年時人口約1010萬。這個國家的面積和資源還不如中國的福建省、在世界地圖上還不如一粒葡萄干大,15世紀時不到100萬的人口,打破人類傳統的亞歐非三塊大陸的傳統。當初僅僅是為了獲取香料(即胡椒粒,用于保存食物),為了這個簡單的愿望,葡糖牙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大航海時代,在恩里克王子的率領下開辟了南美洲,而恩里克王子這位偉大的航海家,卻從沒有一次遠洋的經歷。
德國在公元1805年在世界上第一個實行了義務教育,距今已有200年的歷史。在這個教育普及的國家中僅柏林洪堡大學就有29位科學家加冕過諾貝爾獎。在國民素質整體提高,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國家,使得鐵血宰相俾斯麥發動三次王朝戰爭,在攻陷法國首都巴黎后,德軍總參謀長毛奇自豪的說道:“德國的勝利早已在小學生的講臺上決定了!”
無論是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經過海洋冒險成就的海洋霸權,抑或荷蘭憑借一系列現代金融和商業制度創立的商業帝國,還是率先發起工業革命推動自由貿易成就的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以及法德兩國的隨后興起。這些歐洲強國都是經過制度和體制創新、科學和文化的發展、將商業和自由貿易作為大國崛起的基本要件。至于繼承歐洲文化譜系的美國在另一塊大陸的崛起,日本和俄羅斯的后發制人,除了自覺的趕超意識,也經歷了制度轉型的陣痛。當然,這9大強國的輝煌中也都沾染了窮兵黷武的戰爭殘酷和侵略他國乃至滅絕異質文化的原罪。但不管如何,自1500年以來的500多年間,這些強國或有興衰,但他們的一個或多個在21世紀依然占有全球主導地位。即,西方社會主導全球的大趨勢并沒有逆轉。
對中國而言,讀懂這9個大國的興衰起伏,對于中華民族的復興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9個大國在過去的150年間和中國都發生過直面接觸,對中國而言更多是不堪回首的痛苦記憶。但沉浸在歷史的傷痛和仇恨中是沒有意義的,基于意識形態的偏見嘲弄和怒斥資本主義的罪惡更是無謂的。在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日,中國要實現民族復興和大國崛起首當其沖地要融入這個世界。改革開放,制度創新,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的理念等等,這些既是中國從既往強國的興盛中總結的經驗,也是從某些強國的滅亡中汲取的教訓。
經過以上敘述應當說,21世紀中國將崛起于世界的東方,這已不再是空談而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而以何種方式來完成這一進程,不僅僅為海外所矚目,同樣值得中國人深思。
兩年前,中央電視臺播放了大型紀錄片《大國崛起》。我自小喜歡歷史,不但對中國史,對世界各國歷史也很有興趣。當時就認真觀看了每一集,就感覺這是一部十分優秀并很有教育意義的好片子,想著如果有關于這部片子的文字版本,我必須會購買并珍藏。前段時間,人民出版社結集出版了《大國崛起》這本書。經過仔細閱讀并認真做筆記,我感覺收獲很大,并引發了諸多思考。
這本書主要描述了自十五世紀以來五百多年的時間里,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等九個國家相繼稱霸世界,成為當時的超級強國的歷史,從政治、經濟、思想、宗教、藝術、軍事、外交等多個角度分析大國興衰的成敗得失。幾百年來,歷史的塵煙逐漸消散,但為什么葡萄牙、荷蘭這些無論面積、還是人口都不及中國一個省的國家能成為歷史上的殖民大國,又為什么昔日的大國都僅能維持百年左右的霸權?這些不一樣篇章的文字和片段留給我的是深深的震撼。
位于歐洲伊比利亞半島西南部的葡萄牙,十五世紀時還是不到100萬人口的小國,當初僅僅是為了獲取香料這個簡單的愿望,卻開創了真正意義上的大航海時代。十五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當年,在恩里克王子指揮下,葡萄牙一批杰出的航海家們進行航海冒險,開辟了從大西洋往南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線。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更是人類歷史上的空前壯舉。當麥哲倫完成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最終由地理大發現連接成一個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國也就此誕生。從葡萄牙的崛起我們能夠看到,國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積來衡量的。葡萄牙人用自我的勇氣和不屈的傲氣向全世界證明了他們的力量不可小覷。
回顧五百多年來各世界大國發展的歷程,思考九個大國崛起的關鍵因素,其中都離不開重視科學和教育。尤其是位于歐洲中部的德國,歷來重視教育和人才的培養。德意志民族誕生了黑格爾、康德、馬克思、貝多芬、歌德等思想界和藝術界的偉人。在這個教育普及的國家中僅柏林洪堡大學就有29位科學家加冕過諾貝爾獎。難怪德軍總參謀長毛奇早就自豪的說過:“德國的勝利早已在小學生的講臺上決定了!”精心培育下一代是歷屆德國政府的重要任務,人類不斷延續、永不熄滅的香火,是國家精神傳遞的骨干,德國正是依此換來了國家的強大。
到了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給德意志民族帶來了重大創傷。但二戰后德國人能認真反思歷史,勇于悔過,從而得到了全世界的原諒與支持。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集中營紀念地長跪懺悔,真實地展示了這樣的精神,也打動了世界各地愛好和平的人民?!肮蛳氯サ氖遣m特,站起來的是德國”。這樣的總統,才能永垂史冊,這樣的國家,才能熠熠生輝。
二戰后德國迅速崛起,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創造了高度的物質財富和社會禮貌。德國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一大批杰出的各方面的優秀人才,尤其是工程技術領域,這也奠定了德國現代工業的基礎。今日,德國生產的汽車、電子通訊產品等遍及全球,世界各國的青年學子都喜歡到德國留學。德意志民族實現了再次的崛起,其禮貌和發展令人嘆服!
書中讓我強烈震撼的還在于幾百年以來,西方主要大國的強盛無不是在歷史發展的重要關頭選擇了適合本國特點的發展道路,建立起適合本國國情的政治經濟制度。放眼歐美大國,無論是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經過海洋冒險成就的海洋霸權,抑或荷蘭憑借一系列現代金融和商業制度創立的商業帝國,還是率先發起工業革命推動自由貿易成就的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以及法、德兩國的隨后興起等。這些強國的崛起無一不是經過制度改革和體制創新實現的,英國君主立憲制、法國大革命、美國南北戰爭、獨立宣言和三權分立、德國俾斯麥的改革等等無不如此。而位于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的崛起、日本和俄羅斯的后發制人,除了自覺的趕超意識,也都以往歷了制度轉型的陣痛。所以,國家的強弱、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主要看政治上是否具有提高性。
說起制度改革,與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可能更有啟發意義。熟悉近代史的人都應記得,十九世紀中葉,中國和日本分別經歷了兩次革新運動,日本經歷了明治維新,中國經歷了洋務運動。其后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到十九世紀末,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當時,滿清政府傾全國之力打造的北洋水師在這場戰爭中幾乎全軍覆沒,也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失敗。原因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在于,日本當年的明治維新是進行了比較徹底的制度改革,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從而推動了經濟、社會、軍事等多方面的迅猛發展,而中國當時進行的洋務運動只是興辦了一些軍工企業,根本沒有觸及阻礙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腐朽的封建制度。主導洋務運動的也多是當時的一些封建官僚,這也注定了這場運動不可能救中國,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貧窮落后的面貌。事實上,為了學習西方提高國家,中日甲午戰爭幾年后進行的百日維新運動,由于受到封建頑固勢力的極力阻撓,曇花一現般地也失敗了,中國再次失去了革新、發展的機會。
今日,中國共產黨人選擇了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改革開放真正解放了生產力,真正改變了中國積貧積弱的落后面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增強了中國的綜合國力。三十年來,中國創造了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奇跡,令世界刮目相看。改革是一場影響深遠的革命,它再次驗證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個論斷。
這本書同樣給我震撼的還有幾百年來大國的開放視野。打開國門向發達國家學習,無疑是后發國家走上強盛之路的重要一環。我不禁想到了我們中國幾百年來的閉關鎖國的政策,真是讓人覺得可悲。早在十七世紀中葉到十八世紀中葉的一百多年時間里,西方列強逐漸完成工業革命的同時,我們中國卻陶醉在所謂的“康乾盛世”之中。當年,乾隆皇帝在接見英國使節時還鬧出了不少笑話。中國的封建統治者沉浸在泱泱大國的夢幻之中,不明白也不想明白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最終到1840年鴉片戰爭的隆隆炮聲響起,英法聯軍憑著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大門,當時昏庸的道光皇帝甚至還不明白英國在那里。之后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華民族受盡了屈辱。落后就要挨打,在今日落后甚至要被開除球籍。古往今來,弱國無外交,連生存的權利都有可能被剝奪。
今日,我們中國政府果斷選擇了打開國門、對外開放的政策,虛心學習人類一切禮貌的優秀成果,學習世界上一切先進國家的成功經驗,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先進的管理,大膽引進外資、鼓勵出口創匯等。尤其是創辦經濟特區,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前沿。近三十年來的實踐也證明,以深圳為代表的中國經濟特區獲得了巨大成功,也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看完了《大國崛起》這本書,思緒卻難以平息。今日,世界進入全球化時代,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方興未艾。我們中國也站在了新的起點,但讀懂幾百年來幾個大國的興衰起伏,對于中華民族的復興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九個大國在過去近兩百年間和中國都發生過直面接觸,還有一些不堪回首的痛苦記憶??墒菤v史的潮流畢竟浩蕩向前。今日的世界是開放包容的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滾滾向前。中國要實現民族復興和大國崛起首當其沖地要融入這個世界。改革開放、制度創新、科學發展、和諧社會等理念都為中國在新世紀的發展注入了鮮活的力量。這些既是中國從既往強國的興盛中總結的經驗,也是從某些強國的衰落中汲取的教訓。
聆聽歷史是一種偉大的智慧,回望大國風云,讓歷史照亮我們未來的行程。五百多年前,人類經過海洋搭建起真正的世界舞臺,大小強弱的國家都在這個舞臺上表演了自我的主角。五百年后,隨著登月計劃的完成,人類又把這個舞臺延伸到了遙遠的太空。從地球仰望天空,是那樣地遙遠清澄。今日的這個舞臺,到底是人類和平與發展的溫床,還是未來大國競爭的疆場?或許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已經放棄陳舊的思維模式和全球對峙時代的種種偏見;或許,在未來五百年,乃至更長的時間里,世界的發展仍將經受各種考驗。但需要指出的是,近代以來中國雖受盡了列強的蹂躪和種種磨難,今日中國的崛起卻走的是和平發展的道路,中國不稱霸也永遠不會侵略、威脅別的民族。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潮流有一點是能夠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各國家各民族平等和睦相處、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將是人類共同追求的方向!
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使人們的視野得到開闊,不再停留在原有的固定思維上,從而又進一步反作用于思想,推動思想的革新。從大國興衰的歷史來看,不論是老牌的大國,如英國、法國,還是后起的大國,如德國、日本,都極大的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19世紀末期德國漸漸趕上了英法并超過了它們,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是科技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后于科技上明顯落后于德國,這可從一些重大的發明中看出。二戰后,日本和德國迅速崛起,都得益于兩個國家科學技術的進步。如今,美國、日本、俄羅斯、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依然掌握著世界的核心技術,正由于科技尤其是高新技術的發展迅速,因而這些國家至今仍然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
很難想象一個國家的繁榮崛起沒有科技的支撐會是怎樣,而這些科技的發展,必然要有一個支持它的政治體制?,F在,隨著各國對高新技術的重視,不管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不管是大國還是小國,都對科技的投入下了很大的功夫。就連小小的朝鮮,也日日叫囂著要發展核武器。而中國在科技的投入上卻不太令人樂觀。自主創新能力嚴重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中國人民很容易自滿,看到了發射幾顆衛星邊歡呼雀躍、激動不已,然而我們與那些大國想比,還是隔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萍嫉陌l展,主要是靠國家的力量。當年日本崛起之時,很多企業的發展均源自政府的支援,當企業做大做強之后,政府又輔之以政策性的指導。
一個國家整體科技水平的提高,在于人們思想的高度認識。由于骨子里沒有切實際地認識到科技的力量,人們往往忽略科技在各行各業的作用。另一方面,盡管許多人重視科學技術,但存在大量的復制、克隆,而沒有從真正意義上進行自主創新,從而不能解決科技欠發達的實質問題。而且,很多人把一些資源花在一些無聊的但自認為很必要的官僚關系上。
三、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一個國家整體經濟實力的增強,從長遠看,不是靠充裕的廉價的勞動力,而是取決于高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整體思想文化的提高。簡單具體來說,就是教育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教育的力量也是不能忽視的。目前這些發達國家的教育事業均比我國發達。教育對于一個國家的崛起,是長遠的推動力。
總之,一個國家的強大,一是靠思想這把利器,二是靠科技的超前發展。思想與時代同行,科技與潮流共進。把握時代的脈搏,與時俱進,我們的國家會如漢唐一樣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大國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來的,它必將經歷時間、政治、文明乃至整個歷史的考驗,或崛起于經濟的變革、或崛起于律法的審試、或崛起于戰火的洗禮、或崛起于科學的考教、抑或思潮的涌動、大道的鑄就;但無疑從世界天塹被打破的那一天起,所有國家便不得不停止那些自我演繹的的故事,開始主動或被迫地相互的審視、交流、碰撞。那些擁有著強大凝聚力的國家出現了,他們推動著世界向著“既定”的劇情走去,演繹著偉大的史詩,把握機會,凝聚更為強大的力量衍變為世界性強國。
大國,是一個不單單以領土為衡量標準的詞匯,更是對其國家地位和世界影響力的一種肯定。任何單一的、單調的因素都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國、強國。單純物質層面的豐富是蒼白的,其不僅要有規模、能力,更應該形成一種吸引力、內部凝聚力。也就是說一個大國外部的崛起,源于內部制度、體系的健全,是其內部力量的外延。而這種內部力量往往取決于思想文化的影響力。不妨來看,莎士比亞、牛頓、亞當斯密的名字共同鐫刻在了英國崛起的道路上;法國的先賢祠內安葬著伏爾泰、雨果、居里夫婦等一系列代表引領法國文化的偉人。文化可以打破人們思想的束縛,從而碰撞出全新的火花,推動社會的行進。
除此以外,制度的創新,也足以奠定大國的地位。近五百年來,只有三個國家先后建立起世界霸主地位——荷蘭、英國、美國。他們先后建立、確定、完善、創新、改良著世界市場經濟的模式。而隨之而來的便是為了保障經濟而實行的政治制度——內閣制、議會制,長久的保障了國家的長治久安,保證了國家、社會的穩定,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任何一個國家想要崛起、走向強盛和現代化都不能刻意模仿其他國家所走過的道路,其必須從萬千條途徑之中發現并堅持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并不懈踐行。打開視野,向發達國家學習,無疑是后發國家走向強盛國家的開端。正如俄羅斯、德國、日本,他們選擇憑借國家推動社會經濟建設、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目標。這些國家憑借剛剛重建后國家和政府的強大影響力,塑造社會形態,與英美等憑借社會推動國家自下而上發展的模式完全不同。
成為一個大國,或許是人類發展史上一個永遠的難題,是一個有著無窮多解法的永恒之謎。但只有那些在不同時期根據自己的國情和時代的需要,做出正確戰略判斷的國家,才能獲得歷史的青睞。歷史總是率先選擇第一時間適合其規則并擁有那個時期核心競爭力的國家來充當世界的主角?;仡櫘斚?,二戰結束70多年后的今天,而今活躍的強國依然是當年的那些大國,他們率先完成了現代化早已領先于時代,向著未來的更深處去探求人類的命運。
當然,自從大航海的航道把地球割為兩半的時候有些事就已經注定。這個世界有時像黑白照片那般殘酷的鮮明,大國崛起所依靠的恰是對殖民地的擴張、劃分、掠奪。那里的人民享受著與殖民國完全不同待遇,他們所失去的絕不僅僅是土地和豐富的資源,更是國家的尊嚴、民族的獨立與平等,被迫的接受著外來者殘酷的強制性改變——顛覆性的動蕩。這些影響有些直到今天還牢牢根植于那片土地。
這一周,我閱讀了《大國崛起》這部書,雖然沒有讀完,但這本書的資料已經深深地吸引了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國崛起》講述了十五世紀以來的9個世界性大國的崛起歷史和衰敗過程。其中既有如日中天的美國、日本,也有昨日黃花的法國、英國。這些國家都是從不斷汲取外國的優點、增強本國的軍事實力開始,不斷發展、不斷壯大的,其中不少國家還經過侵略戰爭來滿足自我的需求。但往往也是在戰爭的引導下,其中的不少國家由此走上了衰敗之路。
經過《大國崛起》這部書我們能夠看出:決定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存亡的因素有三個:一是經濟,二是軍事,三是人民的信仰。這三者缺一不可。如果沒有強大的經濟,國家便會像蘇聯一樣四分五裂;如果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就會像近代中國一樣被分得千瘡百孔;如果沒有一個足夠團結全國各地人民的信仰,就會像早期德國一樣先后出現一千七百余個獨立政權。而今日的中國正在一天天走向崛起,如果沒有經過總結其他大國得來的經驗去前進,那么中國也很有可能會沿著其他國家的老路走下去。所以說,我們在發展自身的同時,汲取他人的長處,能幫忙自我更加快速、高效的發展。
一個國家的發展是這樣,而說到我們自身的發展,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我們在學習上,在自我努力學習的同時,還要多汲取別人的經驗來幫忙我們自我更好的學習生活,學習別人的長處來不斷完善自我。
大國崛起》不止是針對中國,不只是針對國家發展的好書,并且是針對全世界各國、各民族、所有人的一部好書。它讓我們懂得了經過怎樣的方式才能實現自我心中的夢想,走向日趨完美的明天!
教師點評:早看過書評,明白《大國崛起》確實是一部很好的書。遺憾的是教師一向忙忙碌碌毫無作為,至今還未能認真讀讀此書。說來真是很慚愧,你的讀書心得既給教師帶來了驚喜,也讓教師深深意識到自我目前停滯不前的現狀!“汲取別人的經驗來幫忙我們自我更好的學習生活”,你的這一閱讀心得給教師帶來很好的啟示,多謝你!
《大國崛起》以歷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視野解讀了15世紀以來9個世界性大國崛起的歷史,我深深感嘆于作者巧妙地構思和對素材睿智的取舍!
這部作品記述了資本主義興起以來美國、日本等國家各自現代化和工業化的過程,其間攝取五百年資本主義歷史中典型而精妙的史實,深刻的展現了老牌資本主義帝國各自的興起背景和過程,描繪出一幅幅蕩氣回腸的宏偉畫面,堪稱經典。
趁著文藝復興的余暉,西方從蠻荒的中世紀逐漸走入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禮貌,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對東方巨大財富的渴望下,派出船隊,結果意外的發現了新大陸。隨著新大陸的發現,海上貿易空間繁榮,憑借優越的海上地位,荷蘭之后居上,很快成為世界霸主??墒?,英國和法國經過工業革命,在十八世紀成為世界雙雄!十八世紀的英國,君主立憲制度被確立,瓦特發明了蒸汽機,隨后,工業革命如火如荼的進行起來,在資本主義理論探索方面,以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為代表,資本主義的正確理論被確立,這為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幾百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緊隨其后的法國作為傳統的歐洲霸主,很快跟上了工業化的步伐,成為能夠和英國并肩的世界強國。而以落后和貧窮在歐洲人面前出現的俄國和德國,則分別經過改革和戰爭,迅速擺脫落后,成為世界舞臺上舉足輕重的力量!
美洲的美國,經過世界大戰,在戰爭中贏取自身利益,同時也因為戰爭縮小了她與其他列強的距離,到二戰結束,她已成為世界獨一無二的霸主。而亞洲的日本,從落后的封建社會,經過改革和針對亞洲國家朝鮮和中國的掠奪,完成了其原始資本的積累,很快躋身世界列強的行列,和西方一道瓜分世界。
由此,我們能夠看出,西方世界的工業化歷史,資本主義化歷史,就是一部原始資本積累的歷史,就是一部首先獲得禮貌和科技曙光的民族對世界其他民族侵略與剝削的歷史。雖然《大國崛起》的作者以一幅幅祥和禮貌的畫面展示著世界不一樣角落的各個大國的發展歷程,但無一例外,他們都是利用國際舞臺,采用以鄰為壑的血腥手段取得的。
社會主義中國的崛起該怎樣辦?自然,資本主義的老路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可是從中我們能夠發現以下幾點。
首先,制度是國家發展的基本。我們看到,從文藝復興開始,相繼有葡萄牙、荷蘭崛起為世界霸主,可是,他們的崛起是不完全的,他們所獲得只是因為貿易或者殖民所得到的黃金和貨幣,并不是禮貌。所以,他們的強大經不起時間的沖洗,到了十八世紀,隨著英法資本主義革命的完成和資本主義制度和理論的最終確立。日不落帝國和強大的法蘭西很快在全世界攻城略地,大大蓋過了昔日西葡兩國的風光。之后的俄國和德國以及日本等國的崛起也完全是伴隨著其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的基礎上的。這方面的反面教材是中國的洋務運動。所以,能夠這么說:制度決定一切!
其次,科技是現代社會興起的關鍵。英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就是因為瓦特蒸汽機以及之后一大批科技發明的結果,英法德三國當時科技水平之高,實在不是任何其他國家能夠匹敵的!而此刻美國一向維持世界霸主地位的事例更是說明了這一點!
第三,文化是民族凝心聚力的動力。我們看到,在中世紀保留在英國的議會制度,之后讓英國很快完成了資本主義的轉型,而同樣的轉型,在大陸帝國法國卻花費了近百年。德意志的軍國主義文化使得德國發動了兩次世界戰爭,給世界各國和德國自身造成了巨大的災難,而崇尚武士道的日本更是在改革之初就制定征服朝鮮中國至于世界的險惡意圖,最終在自我挑起的亞洲戰爭中落敗。
縱觀整個資本主義的興起過程,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走到今日這個十字路口,必然應對的幾個大問題,比如對于傳統文化的態度,對于馬列主義的中國化,這是路線問題,更是文化問題,是關系到國家前途命脈的根本性問題;對于科技與教育的很多投入,對于創新的進取鼓勵和引導,這是富國強民的根本手段,這是民族智慧和實力的根本因素;對于制度的不斷創新和修改,對于政策的不斷調整,對于法律的不斷完善和修改,這是關系到整個民族現狀的基本問題。所以,中華民族復興的未來,必然選擇抓住以上三點,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有中國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和科技研發本事,有中國特色的馬列文化和傳統中國文化的融合。做好了這幾點,復我泱泱中華的夢想必然成為現實!
在海潮出沒的濕地和湖泊上,以捕撈鯡魚起家從事轉口貿易,他們設計了造價更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業信譽,逐漸從中間商變成遠洋航行的斗士。日漸富有的荷蘭市民從貴族手里買下了城市的自治權,并建立起一個充分保障商人權利的聯省共和國。他們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聯合股份公司——東印度公司,壟斷了當時全球貿易的一半;他們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資本市場就此誕生;他們率先創辦現代銀行,發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體系。由于國土面積等天然因素,雖然17世紀末,荷蘭逐漸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權。但直到今天,荷蘭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蘭人開創的商業規則依然在影響世界。
成為富強的國家的道路,清朝的統治者的“閉關鎖國”肯定是不可取的,妄圖依靠戰爭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已被證明結果事與愿違。德國的興衰是最好的例證。我們不知道21世紀的變化將把大國帶向何方,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將是人類共同努力的方向。
這個禮拜,看完了《大國崛起》。玩過《大航海時代四》的朋友應該對大國崛起的一些國家和城市都不會陌生吧,這也是我對這部影片非常有興趣的一個支點。影片中那唯美的畫面、宏偉的帆船、感人的音樂,感覺和游戲如出一轍。這的確是一款讓人很長見識的游戲。
不想過多的評論,每個人看完《大國崛起》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網上的評論也都是一大把,比我想的有見地多了。影片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兩個國家:荷蘭和美國。
也許是因為高中歷史課本對荷蘭這個國家的描述非常少吧,感覺看荷蘭的強國歷史是特別新鮮。另外荷蘭也是本人特別向往的國家:郁金香,風車,海道,港口,當然還有那別樣的文化和歷史。荷蘭的發展和其它國家不同,它沒有依靠過多的武力掠奪,而是依靠自由貿易和制度創新不斷使自己的工商業得到發展。小小的荷蘭,卻誕生了許多第一個出現在世界上的機構。荷蘭人口不多,卻享有海上馬車夫的美譽。荷蘭,還成為第一個侵略我們國家的西方大國。這個國家,不可小覷。
美國,正如影片中的標題--新國新夢,很喜歡這種充滿夢想,自由開拓的感覺。美國人的歷史就是移民的歷史,就是各國精英尋夢的歷史。還有一點是美國歷史上,關鍵人物在關鍵時刻總是作出了正確的選擇,讓這個國家沒有走太多的彎路。我想,這也是和它的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分不開的。
末了,從大國崛起想到個人崛起,它也有很多借鑒意義的,一個人進行新的嘗試、產生新的觀念,擁有新的視野,是很容易崛起的。
在回來的路上,我掀著《大國崛起》,我讀到些對我們有用的東西,我如下,也作為我的讀書筆記,以饗各位:
1、國家統一民族團結,這是基礎,但必須防止過度軍事化和若化國家的力量;
6、各項政策務必到基層了解情況制定,并到基層去了解落實、實施效果,防止成果被部分利益集體吞噬,并要在人民的利益去推動發展,為人民謀福利。
7、建立“商業”與“道德”平衡,保證物質與精神的共同提升!
“以史為鑒,展望未來”,熱愛歷史的我對各國的歷史一直都很有興趣。早前曾迷上二臺的“大國崛起”,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國崛起》一書更是讓我愛不釋手,讓我的頭腦更加充實。
為什么不斷有一個又一個國家驟然興盛,成為所向無敵的霸主?為何歷史上的強國都只能維持一個世紀左右的霸權?這其中有著怎樣的規律和共性?今天,中國的復興和崛起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不爭事實。如何從歷史上主要大國的興衰歷程中得到有益的借鑒,如何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尋求現代化的有效途徑,已經成為十分重大的戰略問題。這本書是試圖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以歷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視野,通過解讀15世紀以來世界性大國崛起的歷史,追蹤和研究世界性大國興起軌跡,總結大國崛起的個性特征和基本規律,探索新形勢下中國發展的戰略選擇,為中國的發展尋求鏡鑒,以期有利于中華民族復興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所以這本書是很值得一看的。
對書中9國歷史進行了一番瀏覽以后,日本崛起的歷史使我印象深刻。在中國的歷史上,日本可以說是從中國獲益最多的國家卻同時也是對中國傷害最大的國家。在中國的盛唐時期,日本實行的大化革新,其實基本上就是對中國政治經濟制度的全面復制,甚至日本文字所謂的平假名片假名其實也是來自中國的漢字。不夸張地說,若沒有中華經濟文化的影響,日本人生活在蠻荒蒙昧時代的日子必然會更加漫長而黑暗。而在近代歷史上,從1895年到1945年整整50年的時光里:甲午海戰割臺灣、八國聯軍主力燒北京、九一八割滿洲、七七事變全面侵華.......日本,這個從中國獲益無數的國家反過來主導了中國人民的苦難史。所有當日中國對日的民族主義仇恨都基于這樣一個令人痛苦的看法:日本,如同中國母親無私喂養了千年的一條白眼狼,在中國母親年老體弱的時候卻反過來一口口地無情啃噬欺凌!不過,在這背后,當然還有一個不那么冠冕堂皇的原因:日本這個中國老師千年來的小學生,中國老大邊上年年上表進貢的小弟弟。不僅在過去的一百年里在軍事上壓倒了中國,在經濟上也作為全球第二高高地俯視著發展中的中國。
作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化的國家,作為亞洲唯一躋身帝國列強的國家,作為亞洲唯一一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日本以無可置疑的成績單向世人證明了他的優秀。當然,日本的優秀和其他崛起的大國是有巨大差別的??赐辍洞髧绕稹?,更堅定了我一向的看法:日本的崛起,不是如西班牙般的勇于闖蕩冒險與開放,不是如荷蘭的民間小資本家自發組織協調社會發展,也不是如英國般的科技進步引導工業革命,更不是如法國大革命那樣掃蕩一切舊王權。日本的崛起正在于其民族一向善變善學的特點。
《大國崛起》里頭有一幕給我比較震撼的場景是:現在日本每年還在紀念百年前的黑船事件,就是當年美國人佩里帶領幾艘蒸汽戰船侵略日本內海,逼迫幕府當局開放國門的歷史故事。這一事件對日本的意義其實類似與中國遭遇的鴉片戰爭,但中日兩國對待外來文明的'敲擊表現出來的絕然不同的態度直接導致了兩國后來截然迥異的命運。我們對于英法逼迫開放的反應是最先的軍隊抵抗,其次是民間的不滿,最后是義和團式的破壞。我們的皇帝把英國人送來的蒸汽機步槍等設備丟棄在圓明園的地窖里塵封。我們的社會在左派思潮影響下一次次的革命掃蕩了“封建殘余”,同時也丟掉了我們千年來的“禮義仁信”。我們的學生至今所受的教育還是悲情式的控訴多于自省式的反思。而日本人對歐洲列強逼迫開放的反應則顯得靈活許多,他們直接答應了門戶開放的要求,他們面對西方先進的科技設備羨慕不已并全面引進,他們的政府代表團游歷歐美后對日本的政治經濟體制進行了全面的改造,他們也經歷了開放后的沖擊但他們處理好了傳統與現代的關系。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百姓如今高興的慶祝著“黑船入關”。只有善于學習,善于改變的民族才能有這樣的自信和勇氣來慶祝一個本是悲傷痛苦的日子!
在困境中如何求生,如何善待人才這方面的舉措,日本無疑能給世界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社會的發展和改革沒有精英人物領導是很難實現的。
有幸拜讀了《大國崛起》這一著作,感悟頗多。
大國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來的,它必將經歷時間、政治、禮貌乃至整個歷史的考驗,或崛起于經濟的變革、或崛起于律法的審試、或崛起于戰火的洗禮、或崛起于科學的考教、抑或思潮的涌動、大道的鑄就;但無疑從世界天塹被打破的那一天起,所有國家便不得不停止那些自己演繹的的故事,開始主動或被迫地相互的審視、交流、碰撞。那些擁有著強大凝聚力的國家出現了,他們推動著世界向著“既定”的劇情走去,演繹著偉大的史詩,把握機會,凝聚更為強大的力量衍變為世界性強國。
大國,是一個不單單以領土為衡量標準的詞匯,更是對其國家地位和世界影響力的一種肯定。任何單一的、單調的因素都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國、強國。單純物質層面的豐富是蒼白的,其不僅僅要有規模、本事,更應當構成一種吸引力、內部凝聚力。也就是說一個大國外部的崛起,源于內部制度、體系的健全,是其內部力量的外延。而這種內部力量往往取決于思想文化的影響力。不妨來看,莎士比亞、牛頓、亞當斯密的名字共同鐫刻在了英國崛起的道路上;法國的先賢祠內安葬著伏爾泰、雨果、居里夫婦等一系列代表引領法國文化的偉人。文化能夠打破人們思想的束縛,從而碰撞出全新的火花,推動社會的行進。
除此以外,制度的創新,也足以奠定大國的地位。近五百年來,僅有三個國家先后建立起世界霸主地位——荷蘭、英國、美國。他們先后建立、確定、完善、創新、改良著世界市場經濟的模式。而隨之而來的便是為了保障經濟而實行的政治制度——內閣制、議會制,長久的保障了國家的長治久安,保證了國家、社會的穩定,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任何一個國家想要崛起、走向強盛和現代化都不能刻意模仿其他國家所走過的道路,其必須從萬千條途徑之中發現并堅持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并不懈踐行。打開視野,向發達國家學習,無疑是后發國家走向強盛國家的開端。正如俄羅斯、德國、日本,他們選擇憑借國家推動社會經濟建設、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目標。這些國家憑借剛剛重建后國家和政府的強大影響力,塑造社會形態,與英美等憑借社會推動國家自下而上發展的模式完全不一樣。
成為一個大國,或許是人類發展史上一個永遠的難題,是一個有著無窮多解法的永恒之謎。但僅有那些在不一樣時期根據自己的國情和時代的需要,做出正確戰略確定的國家,才能獲得歷史的青睞。歷史總是率先選擇第一時間適合其規則并擁有那個時期核心競爭力的國家來充當世界的主角?;仡櫘斚?,二戰結束70多年后的今日,而今活躍的.強國依然是當年的那些大國,他們率先完成了現代化早已領先于時代,向著未來的更深處去探求人類的命運。
當然,自從大航海的航道把地球割為兩半的時候有些事就已經注定。這個世界有時像黑白照片那般殘酷的鮮明,大國崛起所依靠的恰是對殖民地的擴張、劃分、掠奪。那里的人民享受著與殖民國完全不一樣待遇,他們所失去的絕不僅僅是土地和豐富的資源,更是國家的尊嚴、民族的獨立與平等,被迫的理解著外來者殘酷的強制性改變——顛覆性的動蕩。這些影響有些直到今日還牢牢根植于那片土地。
或許比起大國的崛起,其維系過程中所爆發的矛盾和問題遠比解決的辦法要多得多。他們面臨著堅持和擴大利益的煩惱?!暗谝淮髧笨偸窍虢⑵鹱钯N合其利益的世界秩序而與新崛起的大國發生沖突和矛盾,這時大國間的戰爭似乎成為了解決這一矛盾的必由之路,唯一手段,用于打破重建世界秩序。
歷史一再證明,沒有永遠的霸權國家,大國的興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歷史法則,歷史也告訴我們,從大國的崛起到大國的興衰交替,是一部我們不得不耐著性子慢慢看的歷史長劇。今日當全球市場把大國的命運相互連接起來,他們的合作和依存關系相互增強,具有歷史眼光和戰略眼光的國家開始崛起。依靠戰爭和霸權聯盟式的行為將不再適用于時代。
當人類命運成為一個緊密相連的共同體,當和平與發展成為人類共同的愿景。大國將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又將擔負起什么樣的職責?今日的大國終將以何等姿態屹立于歷史長河呢?我想這需要一個擁有偉大文化傳統和智慧的禮貌大國的崛起。
回顧500年來各個世界大國發展的歷程,討論大國崛起的關鍵性因素。單一的因素一定是錯誤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卻值得關注:要形成一個統一的力量、重視思想文化的繁榮、重視科學和教育、善于學習但絕不簡單模仿別國的道路等。
對于地處西北歐、面積只相當于兩個半北京的小國荷蘭,是怎樣成為17世紀的王者?
在海潮出沒的濕地和湖泊上,以捕撈鯡魚起家從事轉口貿易,他們設計了造價更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業信譽,逐漸從中間商變成遠洋航行的斗士。日漸富有的荷蘭市民從貴族手里買下了城市的自治權,并建立起一個充分保障商人權利的聯和共和國。他們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聯合股份公司——東印度公司,壟斷了當時全球貿易的一半;他們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資本市場就此誕生;他們率先創辦現代銀行,發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體系。由于國土面積等天然因素,雖然17世紀末,荷蘭逐漸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權。但直到今天,荷蘭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蘭人開創的商業規則依然在影響世界。
成為富強的國家的道路,清朝的統治者的“閉關鎖國”肯定是不可取的,妄圖依靠戰爭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已被證明結果事與愿違。德國的興衰是最好的'例證。我們不知道21世紀的變化將把大國帶向何方,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將是人類共同努力的方向。
一個大國,它的標準當然是經濟發達,社會穩定,民眾與領導者之間的相互信任和互相尊重。但是一個大國的形成并沒有這么容易。
荷蘭和西班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國,它們臨近海洋,能夠便利地貿易、交流,但是只有地理位置的獨特優勢,是不能讓兩個占地面積極小的國家成為世界性大國的。最重要的是,國家的強大凝聚力。荷蘭的恩里克王子以國家的名義支持航海家們對世界的探索,使葡萄牙的航海大發現不再是個人的孤立冒險,而是成為有計劃有組織的國家戰略;西班牙的伊麗莎白女皇在和哥倫布的談判中,接受了一個有航海抱負的平民的要求,為了資助哥倫布的遠航,女王甚至賣掉了自己皇冠上的珠寶。這就是一個民族、國家的凝聚力,自上而下的一股團結力量,使兩個在歐洲邊緣的國家成為了大國。
但是,在很多國外學者談論大國崛起之謎時,都提到了思想文化的影響力。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有這樣一句名言:“我寧愿失去一個印度,也不肯失去一個莎士比亞?!钡拇_,莎士比亞的作品能夠提高群眾文化素養,也能提升國家人文精神,使當時的英國成為一個文化豐富的國家。英國的牛頓定律打開了英國走向工業大國之門,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為英國展示了新的經濟秩序。所以,一個國家良好的思想、文化可以使國家崛起,也可以影響世界。
當然,國家的崛起也有另一種答案,就是體制創新。17世紀,一個相當于兩個半北京大的荷蘭憑借一系列完整的商業制度,締造了一個稱霸全球的大國;英國靠推行自由貿易建立市場,使用自由市場經濟模式,讓經濟騰飛;當美國這個新興國家利用自由市場經濟體制稱霸了許久,而突然經濟落寞時,則用政府無形的雙手來干預,使經濟漸漸回暖。所以體質的健全和創新能使一個國家長治久安,保持穩定。
我們回頭看一下我們的中國,在19世紀,20世紀,為什么中國屢屢遭到歐洲國家乃至亞洲國家的欺凌?我認為首先是咱們國家思想的問題,那時中國還處于封建社會,信奉封建思想,而這種思想讓國家閉關鎖國、不接受新的思想、文化、技術,讓我們的經濟發展停滯,與世界國家拉開了長長的距離。其次是體制問題,國家壟斷經營,不給市場一個自由的空間,使得經濟發展緩慢,無法入流,無法跟上世界其他國的腳步。所以打開國門,向發達國家學習,無疑是后發國家走上強國之路的開端。
大國崛起,是個漫長的過程,必須有一個經濟與政治的現代化的過程。而只有在不同時期,根據自己的國情和時代的需要,做出正確判斷的國家,才能獲得歷史的青睞。大國之所以難解,因為每個大國的發展模式都是不能簡單地復制和模仿的,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以前我們是學習蘇聯,學習它的計劃經濟等等,但是如今,我們必須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中國還要走的路很長,我們要摸索出一條新的路是艱難且冒險的,但是只要我們中國人團結一致,上下一心,我們離成為強國的夢想也就不遠了。
通過閱讀《大國崛起》,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發達國家一步一步走向現代化的過程,意識到了一個民族為建立一個現代化的發達國家應該具有的歷史使命,同時我也清醒地發現了自己民族和國家的缺點和歷史經驗的不足。明治維新后日本經濟蘇迅速增長,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日本政府開始對外發動侵略戰爭,并且參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都以失敗告終,并且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于日本毀滅性的.打擊,但是戰后日本卻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我認為主要包含一下主要原因:
得益于重視教育和重視人才的培養,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萬夫曾經指出:“從明治以來,一直到今天,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戰后經濟的發展非常驚人,為世界所重視,造成比情況的重要原因,可歸結為教育的普及和發展?!泵绹l展經濟學家舒爾茨說:“戰后日本物質資本存量幾乎蕩然無存,但其國家財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識水平的人還大量存在?!比毡局匾暯逃臍v史可上溯到明治維新時代,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國范圍內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比美國早4年,比法國早10年。正如日本前內閣總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說中所說的:"人是我國的財富,教育是國政的根本。"這應該是日本崛起奇跡的根源。
結論: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不客氣地說,中國由于難以接受別人的教育思想,國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的相比都不是一個等級。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才有資格談論誰是第一,所以我們要做的基本的也是作重要的就是努力提高我們的國民素質。
近日來,不斷的看中央電視臺攝制的《大國崛起》,其中從16世紀一直講到21世紀,講了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日本、俄國,這九個世界性大國,其中英國和美國的崛起之路,走得平穩而理性,并且給整個世界帶來了福祗,這兩個國家一是是兩次工業革命的發祥地,二是給世界提供了一種可以仿效學習的政治體制,三是在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推崇普世價值做了光輝的典范。當然以被殖民者的眼光來看,美國的拓展帶來印第安人的滅絕,英國的三角貿易其血腥罪惡罄竹難書。
其他如德國,日本與俄國在世界舞臺上總是從顛峰上墜入深淵,然后又逐漸的崛起,其中不可否認的一點即是專制政體不僅帶本國帶來了災難,也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有一點必須銘記,任何大國的崛起,首先要有一種內在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沒有戰爭的爭霸,一個國家不可能崛起,也就是說一個大國的崛起,靠競爭,靠戰爭,遵循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的達爾文社會進化論觀點。
一方面要又戰爭的實力,另一方面要又體制科技教育的軟實力,而后面需要一種工商業的發達。
試問那一個國家的崛起脫離了戰爭,那一個國家的崛起后面的國民素質,科技教育,國民精神是虛弱的。
現在看來,電視臺上充斥著諸如漢武大帝,貞觀之治,康熙王朝等在回顧追憶逝去發榮光中做白日夢,而國內腐敗橫行,科技教育每況日下,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儒學被包裝后陰魂不散,粉墨登場,等等不一而足,以這種軟實力居然要實現大國崛起,我是充滿了懷疑。
《大國崛起》這部十二集的紀錄片講述了世界上許多的國家如何成為超級大國,每個大國都有一段艱辛的崛起歷程,其中也講述了中國由積貧積弱,飽受列強凌辱,最終走向民族復興的過程。
一百多年前,日本也像我國的清朝一樣——閉關鎖國,經濟落后,美國的大炮,轟開了日本的國門,日本就此勵志,一心想趕超美國成為超級大國。明治維新后,日本經濟直線上漲,國力大增,成為當時的強國之一。但清朝皇帝還是以泱泱大國自居,依然奉行閉關鎖國政策,最終沒能逃過鴉片戰爭失敗、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屈辱,割地賠款,民不聊生。為什么日本就能從弱國成為到別人羨慕的超級大國呢?為什么同樣,清朝也派人出去學習西方強國的經驗,就不能取得日本同樣的結果呢,我想關鍵還是在于清朝的腐敗。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自立根生,艱苦奮斗,克服三年自然災害,努力醫治舊社會創傷;大力發展民族經濟,進行現代化建設;萬眾一心,抗擊特大洪水自然災害;運籌帷幄,抵御全球金融危機;大興教育,提高國民素質;使中國走入民族復興的道路。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成為發展中國家的領跑者,世界各地都有中國制造、中國創造。身在國外的華人華僑都能切身感受到國家強盛后帶來的尊嚴?,F在的中國不再是60多前,任人凌辱的弱國了,在國際事務中,都能聽到中國政府強有力的聲音。但民族復興、強國之路還任重道遠,還需用我們這些祖國的未來去實現、去努力、奮斗。
再次重讀《大國崛起》,再次重溫8個歷史強國的興衰,我想到了一對關鍵詞:學習與創新。
無論哪個大國的崛起,沒有一個不曾歷經過學習與創新這個積淀的過程。大國的崛起,也同時證明了學習與創新是事物發展的永動力?!八街?,可以攻玉”的道理,一直講了幾千年,從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到近代嚴復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再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活到老,學到老”。
學習不是純粹的模仿,必須要與創新緊密結合起來,否則,難免會墜入邯鄲學步的誤區?!皳衿渖普叨鴱闹?,不善者而改之”,這是老夫子早已給出的理論指導和總結。記得胡錦濤出訪瑞典時曾對瑞典的政治制度有過一段精辟的見解:瑞典是資本主義旗號下,最具有社會主義特征的國度,在人文道德、價值觀念、社會保障、法律體系等諸多方面,這個北歐小國甚至比社會主義更社會主義,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借鑒學習。再來探討資本主義的草與社會主義的苗的話題,是幼稚更是弱智的。
普京在就任俄羅斯總統時曾說過一句話:蘇聯的解體是令人痛心的,但重回蘇聯時代的想法則是愚蠢的。蘇聯的解體不僅給他提供了苦痛的教訓,也使他看到了希望顯然,這位強勢總統是要建立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成功也許偶然,但失敗一定有它的必然。只有從失敗的必然中汲取教訓,才能防患于未然。
讀史使人明智,讀史使人感悟,讀史催人奮進?!洞髧绕稹废蛭覀冋咽玖耸澜绱髧绕鹬裕杭夹g創新奠定國家崛起物質基礎,思想創新提升國家崛起人文精神,自主創新增添國家崛起動力源泉,體制創新提供國家長治久安重要保障。
放眼當前的中國,企業發展的關鍵,同樣是學習與創新。只有不斷地探索,努力地學習前人的經驗教訓,最重要的是結合自身的情況,走出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的特色道路,這樣的企業才能屹立不倒,長存久遠。而《大國崛起》一書的熱賣,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人民群眾對這種創新之路的認同。人民甚幸!中華甚幸!
對中國而言,讀懂這9個大國的興衰起伏,對于中華民族的復興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9個大國在過去的150年間和中國都發生過直面接觸,對中國而言更多是不堪回首的痛苦記憶。但沉浸在歷史的傷痛和仇恨中是沒有意義的,基于意識形態的偏見嘲弄和怒斥資本主義的罪惡更是無謂的。在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國要實現民族復興首當其沖地要融入這個世界。改革開放,制度創新,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的理念等等,這些既是中國從既往強國的興盛中總結的經驗,也是從某些強國的滅亡中汲取的教訓。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85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