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的制定是教師做好教學工作的基礎,它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課堂教學和教學管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供大家參考。
同學們發現沒有我們這一單元學習的課文都發生在哪一個季節里》(春季),今天我們藥劑學習一首關于春天的詩《江南春》,去領略一下江南的春天美景。
1、自由讀古詩,你能讀懂什么?
(作者杜牧他是晚唐的著名詩人,與另外一位晚唐杰出詩人李商隱并稱“小李杜”。)。
(我還知道了南朝一共有四個朝代,是宋齊梁陳。)。
3、教師讀詩。學生找出自己和老師讀故事的不同(學生交流)。
4、小結:
a、讀古詩要注意停頓(板書)。我們可以怎么停呢?介紹最簡單的讀古詩方法2、2、2、1(板書)這樣來停。
b、詩里包含著情感,所以你要跟著詩人的這種情感有輕有重地讀。
5、指名讀古詩(學生練習讀詩句)。
6、學生齊讀,邊讀邊看老師的手勢哦。(學生按照平仄讀詩)。
7、教師配樂有感情朗誦古詩。學生集體配樂朗誦。
1、你從這首詩里,看到哪些景物了?
(黃鶯、酒店門前高掛的布招牌、靠山而建的城、好多亭臺樓閣在風雨中、、佛教寺院、雨、村莊。)。
(教師依次板書景物)。
2、“千里”之外的景物能看見嗎?“千里”之外的鳥鳴能聽見嗎?
(千里是虛指,它其實是一個虛數,它表示就是看上去很遠。而“十里”呢,就非常確切,就覺得這個詩,沒有多少意思。
(視覺、幻覺、感覺。)。
3、帶著自己的感情朗讀古詩,讀出地方的遼闊,讀出那景色的明麗,讀出那色彩的斑斕。
(指名讀,齊讀,教師伴讀。)。
(很多很多的寺,很多很多的樓臺在蒙蒙的霧雨中忽隱忽現。)(蒙蒙細雨的沙沙聲,還有黃鶯的叫聲)(寺廟旁邊的花香、下雨時空氣的清新、雨中還有草的味道)。
4、帶著自己的感覺齊讀課文。(學生讀詩句)。
5、是四百八十四座寺廟,一座不多一座不少嗎?(這是一個虛數,告訴我們在江南,有各種各樣的.寺廟,)。
6、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讀出佛寺的多,讀出寺廟的香煙裊繞。(學生讀詩句)。
7、再一次和著音樂一起完整地讀這首詩。(學生完整朗讀,關鍵詞句教師伴讀。)。
師:同學們,這樣美妙的春景,好像離我們很遠,實際離我們又很近。老師找到了幾張關于春天的照片。你能不能用一兩句話來給我們描述一下,如果你能夠用到今天學的某句詩或者詩意,那就更好了。自己準備一下。(學生自由輕聲試說。)。
師:很有意思,其實古詩就是這樣有趣。最后推薦一本書給大家,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與古詩教朋友》,愿我們從今天開始一起與古詩教朋友。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詩中1個生字“旗”,認識2個生字“鶯、郭”。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感受古詩語言和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感受古詩語言和意境美。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慨嘆南朝的覆滅,流露興亡之感,寄把諷喻之意。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歌曲《春天在哪里》,音樂《水調歌頭》屏幕出示相關古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聽、唱《春天在哪里》。
2、說春天。
3背春天的詩。
你們關于春天的詩知道得可真多,這個月誦讀之星該評給誰呢?這可難位老師了,不過沒關系,接著往下比。
4、池州“千載詩人持”有哪些詩人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詩篇呢?(其中重要的有2人:大詩人李白寫下了秋浦歌十七首。杜牧在我們池州做過刺史,關心人民疾苦,貢獻最大的算他的《清明》詩,因為有了《清明》我們池州的杏村才名揚千古,名揚四海,感謝杜牧。)。
5、今天學習杜牧的江南春。
板書:江南春,唐,杜牧,七絕。
二、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反復讀(對照拼音讀準生字音、并想辦法記住字形,尤其是生字“旗”字,還可以給詩標上平仄,吟誦吟誦)。
2、指名讀生字,說字意,組詞。(給二類字說意思,組詞,一類字記字形,組詞)。記字形,書空寫。
3、指名讀古詩。
4、根據平古詩仄反復吟誦。
指名說感受,再讀,評價。
三、體會古詩意境美。
(一)學習1—2句。
2、生匯報。
“千里”,寫出了范圍之廣,是虛指,指整個江南廣袤的大地。
“鶯啼”1、想象一下,你聽到了什么?黃鶯在鳴叫,在哪里,怎樣地鳴叫),指導完整地說,我聽到了黃鳶在__________________里_____________地鳴叫。
2、誰來模仿一下,(一個一個地鳴/集體鳴)根據聲音說詩句或詞語。(師評:這是“幾處早鶯爭愛樹”,這是“兩個黃鸝鳴翠柳”,這是“上有黃鸝深樹鳴……)。
3、我走到哪都能聽到清脆婉轉的鶯啼,給我帶來了美好的聽覺享受,這就是“千里鶯啼”。
“綠映紅”
1、想象一下那是怎樣的畫面?
2、“千里綠映紅”呢?(到處是綠樹簇擁著紅花)。
3、指導看圖,小結(鮮艷的紅與明亮的新綠互相映襯,色彩明麗,給人強烈地視覺沖擊,帶來了美好的視覺享受)。
4、你想用哪些詩句來表達你看到的美景呢?
(百般紅紫斗芳菲日出江花紅勝火桃紅復含宿雨水上桃花紅欲燃)。
“水村山郭”
1、想象一下,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你看到的畫面?
2、也可以用詩句來表達你看到的畫面。(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過渡:美好環境中,人們的生活一定也很美吧?從哪兒看出來呢?)。
“酒旗風”
1、酒旗迎風招展,表示這兒是酒店。
2、迎風招展的酒旗仿佛在告訴我們這兒怎樣?(這兒談笑風生,人聲鼎沸,這兒歌舞升平,這兒美酒飄香,這兒人來人往……)。
3、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放入詩中,用你的聲音告訴大家!指名輪讀1、2句。
(又聽到了,又看到了,這還是畫嗎?分明是來到了唐朝的江南呀?。?。
4、讀1、2句,看插圖,引導說詩意,指名說、齊說。
(廣袤的江南大地上,到處是鶯歌燕舞,到處是花紅柳綠,到處是依山傍水的山村和城市!到處是酒旗招展、招攬著南來北往的客人)。
5、看到這巨幅江南春畫卷展現在你的眼前,想送給他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句話好嗎?(春深似海、世外桃源、生機勃勃、春意盎然、春光無限、春色無邊、鶯歌燕舞、詩情畫意、春光明媚……)。
6、你體會到詩人的什么心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景有多美,愛就有多深)。
過渡語:是呀,這樣一位有政治才華的愛國詩人,生不逢時,生活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生活在一個迷信佛教寺宇奢麗的晚唐,社會沉悶壓抑,有識之士受到排擠。杜牧熟讀史書,看透時局而又無法力挽狂瀾。他的內心受著怎樣的煎熬呀,當一切美景籠罩在迷蒙的煙雨中時,詩人遠眺掩在蒼茫煙雨中的樓臺蹤影,感慨萬千。
(二)學習3、4句。
1、反復吟誦3、4句。
2、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寺樓臺煙雨)。
3、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兩句的'意思。
(放眼望去南朝留下的四百八十寺,又有多少樓臺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中呢?)。
4、前2句寫的是眼前春景,后兩句就與古代歷史聯系起來了,我們可以用兩個字來說明——寫今,懷古。
5、詩人為什么要懷古呢?
6、作者生活的晚唐,統治者當時也太迷信佛教寺宇奢麗。南朝統治者因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求神靈保佑江山穩固。結果這些林立的寺廟不僅沒有改變他們必然滅亡的命運,還加速了統治者的滅亡。這真是對南朝統治者的極大諷刺,三百多年過去了,作者重提此事,僅僅是諷刺南朝統治者嗎?言外之意,警告當朝的統治者不要再重蹈覆轍,否則必將加速滅亡。這種寫法叫借古諷今。
當朝統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煙雨”想象一下,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想象到春雨的樣子,古詩句也行?(輪說)(小雨潤如酥,畫船聽雨眠,潤物細無聲)。
9、師小結“煙雨”如夢如煙,如煙如霧讓我想起了“無邊絲雨細如愁”既寫雨,也是寫愁,那種愁呀,無邊無際,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籠罩著千里江南、籠罩在作者的心頭。
前兩句景色有多美,詩人愛就有多深,愛有多深,憂國憂民情感就有多濃。
他在《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中寫到“百感中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碧山終日思無盡,芳草何年恨即休”。
同時這樣美好景色中也感受到作者對國家命運和前途充滿著幻想,雖愁卻不消沉,體現了作者詩歌俊爽的風格。
10、讓我們再次走進詩中,走進詩人的心靈深處,齊誦全詩。
11、古詩還可以配樂唱,根據詩的情感選用合適的音樂播放《水調歌頭》伴奏。
四、品藝術美。
這首詩有動靜的映襯,色彩的映襯、山水的映襯、城郭的映襯,“千里”是空間上的拓展,“南朝”是時間上的追溯,前兩句寫今、后兩句懷古,借古諷今。
詩人以極具概括性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而又氣勢恢宏的江南春畫卷,給人立體的藝術享受。
五、課外延伸。
杜牧七絕詠史詩,成就最高,創作了許多“二十八字史論”這譽的優秀作品。希望同學們課后更多地走進杜牧其人,其詩。
板書設計。
江南春。
唐杜牧。
寫今。
七絕。
“二十八字史論”
平長仄短。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懷古。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附:
長空澹澹孤島沒,萬古銷沉向此中。
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
——《登樂游原》。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赤壁》。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泊秦淮》。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過華清宮》。
[參考書目]。
《古代文學史》、《唐詩風貌》、《古代文學作品選》、《唐詩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江南春》;。
2.理解詩句,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l.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畫家,善于畫鵝、鴨等小動物。
2.出示《春江曉景》圖,這是惠崇畫的一幅畫。
3.簡介詩人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二十六歲中進土,曾做過幕僚,很不得志。他關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間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在詩、詞、散文的創作上都有很高造詣?!痘莩绱航砭啊愤@首詩就是他為好友惠崇的這幅畫題寫的。杜牧,字牧之,今陜西省西安市人。
二、自讀詩句。
熟讀詩句,勾畫不理解的字、詞,借助工具書自學。
三、深入探究。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字音、停頓、語調、語速等)。
2.邊讀邊想象詩的意境。
(1)認識蔞蒿、蘆芽、河豚,減緩想象難度。
蔞蒿:長在洼地的一種野草。
蘆芽:蘆葦的嫩芽。
河豚:味道鮮美但肝臟等部位有劇毒的魚。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卵。
(2)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繪畫面內容。
3.詩人從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來了?
(桃花剛開,鴨子戲水、蔞蒿長勢很旺、鮮嫩的蘆芽從土里鉆出。)。
4.詩的最后一句是畫面上的景物嗎?
(不是,是作者依據畫面景物展開的想象。)。
(這是作者通過觀察岸上、水面之物所進行的聯想,它在告訴人們:桃花開放、春江水暖、蔞蒿滿地、蘆葦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產卵繁殖的季節。)。
四、指導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l.指名背誦這一首詩。
2.描述詩意。
詩人蘇軾筆下描繪畫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現實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3《江南春》寫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點?(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迎風招展的酒旗。)。
4.詩的前兩句抓住了黃鶯、紅花、綠葉、水鄉、山城、酒旗、春風等七種景物來描寫,共同構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畫面。
5.后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嗎?
讀后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6.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7.背誦古詩。
五、小結:兩首古詩同是詩人筆下描繪的江南春景,可表達的思想感情卻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樣體會出來的。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3.抄寫生字詞兩遍。
4.依據《江南春》這首詩歌的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首詩配一幅畫。
教學意圖:傳統古詩詞的教學流于兩種形式:一種是教師唱主角的疏通講解,自評自析;一種是依據課文的安排逐個講授關聯不大的詩詞。前者學習的主體——處于被動的位置,對詩詞的領悟只停留在教師傳授的層面,自身的獲益并不大。后者只是為完成教學任務,有走馬觀花之嫌,最終學生除了會背誦外并沒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更不要談學習方法的掌握了,到頭來老師還是無法做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目的。針對以上兩種情形,我在講《詞五首》時只選取《望江南》這一首簡短精練的詞為教授重點,一節課完全圍繞《望江南》展開,并選取與其主題內容相似的現代詩人鄭愁予的《錯誤》為延伸補充內容,以想象為線,通過對這兩首詩詞讀中解意、讀中賞句、讀中創段、讀中比文這四個環節,引導學生融入詩詞,訓練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獲得審美享受,并掌握詩詞學習的方法,做到舉一反三。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上課前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提出預習內容和要求;讓學生查找關于詞的知識及與作者相關的文學常識。學生準備:上課前,嘗試有感情、有節奏地閱讀這首詞和《探究之旅》上的《錯誤》,摘抄自己喜歡的語句并加以點評。四到五人為一組,嘗試根據《錯誤》的內容,繪制一幅插圖。
教學過程:對文章的講授通過“你喜歡讀詩詞嗎,談談你對詩詞的感受”這一問題來導入,在學生各抒己見表達自己對詩詞的看法后,教師參與對話談自己的感受即喜歡詩詞在精心錘煉的寥寥數語中蘊涵著豐富的情感,留給人無限想象空間,十分美妙。此環節師生同談對詩詞的感受,一來營造平等、寬松的課堂氣氛,為下面學生暢所欲言,大膽想象做必要的氣氛鋪墊,二來點明學習重點——想象與情感,自然引入對課文的學習。
古詩詞的學習首先要疏通詩詞,獲得對詩詞內容情感的整體感悟,因此學習的第一個環節是“讀中解意”。首先讓學生齊讀《望江南》,在讀中思考這首詞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并為課本上的插圖配上標題做點睛之筆。這一問題的設置在于考察學生對詩詞的整體理解能力與語言歸納能力,為課文的插圖配標題這一小問題在用足教材資源形象感知詩詞的同時注重強調學生語言的`凝練與詩意。然后設置小問題“思婦思夫這一過程是懷著一種怎樣的感情,我們從哪些字眼里能深切體會感受這種情感?”讓學生融入詩詞進行深一層的思考,并配合教師的范讀和學生有情感的模仿朗讀引導學生在品字的過程中把握詩詞的情感。
接下來進入第二個環節“讀中賞句”,讓學生思考哪些詩句配合這種情感寫得很有表現力。此時的學生在理解詞意把握情感的基礎下能饒有感觸的對詩詞中的精彩語句審美賞析。其中對“斜暉脈脈水悠悠”這一情景交融語句的賞析是重點,可以通過學生自動發現賞析教師點評或教師引導學生賞析來完成。然后圍繞這一句讓學生想象思婦在“過盡千帆皆不是”時的心聲,要求學生用第一人稱道出思婦的心聲,從而水到渠成的進入第三個環節“讀中創文”。
第三個環節還有一個練筆內容——在一名學生范讀的時候,其余人再發揮想象,擔當《望江南》mtv的導演,用形象的畫面來表達最令人心碎的一句“腸斷白蘋洲”。這一環節的兩個練筆內容在讓學生投入詩詞、參與體驗、獲得最高審美享受的同時,還訓練了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與書寫描述能力,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深切體會到詩詞凝練語言背后的豐富內容,突出了教學的目的和重點。
緊接著,讓學生轉換角色,由導演變演員,將自己定格為帆船上的游子、行途中的過客,設置過客在旅途中看到了在岸邊苦苦守望的思婦這一具體情景,去體會當時油然而生的情感,從而過渡到對鄭愁予的現代詩《錯誤》的學習,進入課文鞏固延伸階段。首先讓一男生投入教師設置的情景用自己領會的情感朗讀《錯誤》。然后用學習《望江南》的方法——讀中解意、讀中賞句、讀中創段來學習《錯誤》,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簡單點撥,讓學生能運用所學的方法自主的探究學習新詩文?!跺e誤》的學習過程與思考內容與《望江南》大同小異,目的在于讓學生舉一反三,在掌握鞏固學習詩詞方法的同時依然保持詩詞學習的興趣,不至于因學法雷同而感覺枯燥單調。其具體步驟如下:在讀中解意里讓學生為《錯誤》配插圖并為插圖命標題,配插圖提高了學生詩文理解的要求;在讀中賞句里教師情感朗讀,學生品味讀來滿口留香,回味無窮的語句,在教師的適當指引中咀嚼語句的芬芳;在讀中創段里將主動權留給學生,讓學生在齊讀詩文中圍繞詩文主旨,在詩文中尋找想象的空間,設置一個能發揮想象的練筆,并自己創作,教師可舉例,如想象思婦誤以為歸人回家時的情景,描述一下,可以正面描寫可以側面描寫,還可以用比喻句形容。
在學生對這兩首詩詞進行深入鑒賞以后,便進入這節課最后一個環節——“讀中比文”。女生讀《望江南》,男生讀《錯誤》,在讀中比較兩首詩詞,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一首,并表述自己的想法。比較鑒賞是欣賞詩詞的常用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這種方法,對于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和審美品位很有幫助。最后教師以“詩詞是凝練的,詩詞是豐富的,它需要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去采摘它的甘甜,在生情并茂的朗讀中去回味它的芬芳”小結結束詩詞的學習。
教學效果:這一節詩詞賞析課上得比較成功。因為內容豐富,過渡自然,兩首詩詞巧妙通過轉換角度聯想銜接,教師問題設置合理,對詩詞的挖掘透徹,化大問題為新穎別致的小問題,體現了語文教學上的“以人為本”,適合學生思考想象,學生活力被激發。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引導創造性評述與表達,為學生打造賞析表達的舞臺,學生用語言描述體現詩化。巧妙用方法指導學生學習《錯誤》,做到舉一反三又加深了學生對詩詞的領悟。通過為插圖配標題,結合《探究之旅》里的詩文《錯誤》做補充拓展閱讀用足用活教學素材。學生朗讀與設置的問題相穿插,給予再次感知的空間。在知識與技能上讓學生掌握吟詠欣賞詩詞的技巧與方法,引導學生體悟詩詞的意境和語言,提高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在過程與方法上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掌握恰當的停頓、節奏與語氣,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想象在閱讀詩詞時的作用,鼓勵學生從語言的角度品析詩詞的意境;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注重引導學生體會詞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思想,在感悟中使學生多一份情感的經歷。
教學反思:本節課在以下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l現代詩與古典詞巧妙結合,用相同的方法賞析現代詩與古典詞,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獲得一種品味詩詞的親切感,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感受閨怨凄美的永恒,潛移默化地祛除學生對詩詞學習的畏難情緒,讓他們放下思想的包袱走進詩詞,只有樂學才能學好。
l注重圍繞詩詞充分開拓挖掘學生的想象思維,讓學生在想象中增強對詩詞的感悟力,在想象中獲得自我創作的審美情緒。
l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和訓練。新課標的新理念之一就是教會學生終生學習的方法和技能,學習方法的指導能讓學生更高效的自主學習。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和訓練要以學生為本,即教師要開動腦筋,摒棄傳統教法,大膽創新,讓方法與興趣并駕齊驅。
(投影出示《憶江南》這首詞,指導學生讀通,讀正確,讀出感情。)。
師: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自己以前理解詩詞意思的方法,來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面對出現的這兩種理解,這是我未曾預設到的。也許以前學生手中有課本,根據課后注釋沒有出現過這種理解上的偏差。如果是以前,我會按參考書的解釋一一給孩子們訂正,但是這次我沒有馬上判斷誰是誰非,受新課改理念的影響,我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教學資源。
第二天的語文課上,孩子們都躍躍欲試,看來他們的收獲真不少:
生1:我在網上查到了這樣一段話說明了“江花”指的是“江水”而不是“江邊的花朵”。這段話是這樣說的:“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他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著手,而是別出心裁地以“江”為中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相襯,展現了鮮艷奪目的江南春景。
生2:我借了一本去年的課本,課本上的注釋是:藍:藍草,一種植物,它的葉子可以用來制作青色的顏料,所以這里的“藍”應該是藍草。
生3:白居易還有一首詩《暮江吟》,其中有這樣一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從這句詩看,白居易善于寫江水的“紅”,所以我認為這首詞中的“江花紅勝火”應該指的是“江中的浪花”。
生4:我覺得這首詞中的“江水綠如藍”,這個“藍”的意思是“綠”。如果把它說成顏色,顯然又是不合理的,所以我認為“藍”應該是一種綠顏色的事物,但是不一定就是“藍草”這種植物。
生5:我回家和爺爺探討了這個問題,我們認為把“藍”解釋成“藍天”是不合理的,因為詩人在這里皆在點明江水的“綠”,而藍天代表的是“藍”,所以我認為這里的“藍”應該是一種能代表“深綠色”的物體,到底是不是“藍草”,爺爺說只有問問白居易本人了。
生6:我爸爸是中學語文教師,我們認為這里的“江花”應該是指“江邊的花朵”。因為下一句寫的是“江水綠如藍”,如果這一句還是寫江水,不就重復了嗎?古詩很講究對稱,注意不同事物的相映和相襯。
生7:我從《小學生必背古詩》本上查到的是這樣的注釋:“這首詞抓住早晨紅艷艷的鮮花及春天綠得發藍的江水來概括江南地區的美麗風景,誘發讀者對其它景色的想象,并道出了不忘江南的原因。句子淺白順暢,概括力強?!边@段話把“藍”說成了“藍色”,也不無道理。
生8:老師,對不起,我沒有查到能解決這個問題的資料。但是我在網上搜索時發現了一篇寫江南的很優美的文章,我想讀給同學們聽一聽:“我喜歡江南的山,我陶醉江南的雨,我享受江南的河灣;我愿意讀柳永詞中的江南‘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我愿意和張致和一起享受‘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我似乎更愿意和白居易一起在記憶深處留一個美好的回憶:一個寧寧靜靜,清清爽爽的江南;一個楊柳春風,杏花煙雨的江南;一個小橋流水,玉人吹簫的江南;一個詩一般靈秀,夢一般瑰麗的江南?!?/p>
1、教輔資料課后用:
如果說這次學生課前手中有課本,有其他工具書,我感覺不會出現這樣的課堂現象,因為孩子和老師都相信課本,相信權威。所以給我們的啟發是:一些教輔資料,我們應該用在出現問題時,需要探究時,用在課后。在課前查閱資料有時有必要,但是更多地會形成孩子們思維的惰性,在課堂上就很難聽到他們來自心靈深處的聲音,更多的是復制拷貝課前看到的資料上的東西。
2、允許差異,注重生成:
本節課出現的問題,誰是誰非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們探究問題的過程和方法,情感和態度。查閱資料,求教爺爺,上網瀏覽,和爸爸一起分析研究等等,我相信每個孩子在這一過程中都會享受到語文學習的美好。如果我在課堂上和以前一樣,以課本和參考書為準,一棍子把學生“砸死”,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學習過程。所以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每位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感悟,允許差異,善于捕捉生成性的學習資源。
3、課堂是“問題生成器”:
如果把語文學習說成是一座“冰山”的話,我感覺課堂學習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的語文學習的過程和方法的獲得都得益于課外的自主學習,我認為40分鐘的語文課堂只能當作“問題的生成器”,更多的問題需要孩子們課下去探究,去弄明白,甚至需要一個人用一生的時間去研究。所以我感覺以前的“堂堂清”已經不適合新的課改形勢和精神,我們應該讓每個孩子帶著問題下課,帶著問題回家,帶著問題生活。做一個“問題意識”的教師,培養一個個“問題意識”的學生。
(總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少先隊員采茶歌》。
教學目標:
1、能用純凈、優美的聲音演唱《少先隊員采茶歌》。
2、能積極地參與小組的活動,以合作的方式創編幾個舞蹈動作。
教學重、難點:創編舞蹈動作。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
1、注意第一小節五度音程的音準。要具有跳躍感。
2、注意第二小節圓滑線的唱法。要唱得連貫、柔和,和跳躍的形成對比。
3、注意第三小節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
5、后一個樂句第三小節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輕,并要做到聲斷氣連,使歌聲既分開又連貫,寄托著少先隊員熱愛茶山的情感。
6、唱時要注意樂句的分句,可引導學生劃分樂句,做到正確地換氣。
(二)欣賞有關采茶的音樂作品。
1、器樂合奏《采茶撲蝶》。
2、廣西民歌《采茶歌》。
(三)創編采茶的舞蹈動作。
板書設計:純凈、優美。
隨筆:學會演唱本首歌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童聲合唱《西湖春曉》。
2、了解與西湖相關的音樂和文化知識。
教學目標:
1、隨音樂的節拍輕輕晃動身體。
2、感受合唱的聲音效果。
3、了解贊美西湖的詩歌,如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等。
教學重、難點:感受合唱的聲音效果。
教學過程:
(一)了解西湖的美景。
1、播放有關西湖的錄象片,簡要介紹有關西湖的傳說。
2、有學生介紹自己搜集的有關西湖的文字、圖片資料。
(二)欣賞歌曲《西湖春曉》。
1、第一遍:聽一聽歌中唱了什么?
2、在歌曲的背景音樂中朗讀歌詞。
3、第二遍:隨音樂輕輕晃動身體,感受八六拍音樂的韻律。
4、第四遍:歌曲是齊唱還是合唱?感受合唱的聲音效果。
(三)補充欣賞描寫西湖的古詩及為古詩譜寫的歌曲。
1、朗讀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
2、朗讀揚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四)板書設計: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五)課后小結。
隨筆:感受合唱的聲音效果。了解一些贊美西湖的詩歌。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民樂合奏《江南好》。
教學目標:
1、感受民樂合奏《江南好》優美而又歡快的情緒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3、知識拓展,了解與江南相關的音樂和文化藝術作品。
教學重、難點:分辨《江南好》的樂曲結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2、師:首先我們來看地圖,誰能介紹一下江南的地理位置?(生:江南的地理位置:人們習慣上把長江以南稱為南方,一說到“江南水鄉”,又以江、浙一帶最為典型,這里江河縱橫、水網密布,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
3、師:你知道江南的歷史么?(生:江南的歷史:在七千多年前,這里就有人類居住繁衍,創造了良渚和河母渡文化,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遺物、遺址。進入文明社會以后,逐漸成為中國最富裕的地區,南北朝時江南地區就是“一郡豐收,可供數郡使用”,宋代時更有“蘇湖熟,天下足”之彥。宋王朝的南遷,使這里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
二、欣賞:
d)復聽音樂(生:樂曲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優美、第二部分歡快)。
2、分段復聽。
b)生:潺潺的流水、幽靜的小巷……。
c)生:悠揚的笛聲把我們帶到了風景如畫的江南。
d)師:為什么你認為有潺潺的水聲、幽靜的小巷??。
e)生:速度:中速、稍慢。情緒優美(教師進行評價)。
f師:欣賞完美麗的江南景色,不同的美景又印入我們的眼簾。
g)生:細聽第二段(師:下面這一段樂曲又表現了什么?)。
j)生:做練習(教師進行巡視,并且進行指導。)。
三、知識拓展。
1、詠江南課件展示詩詞兩首。
讀一讀:組織學生一起朗讀。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送人游吳》——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分析詩詞內容:寫出了對江南的美好回憶,描繪了江南水鄉的秀麗風光。?。
引出下一個環節:
(1)小橋流水人家?。
(課件展示江南的風光,民居)。
看一看:
選擇的照片是江南的橋,江南的民居,江南的小巷,江南的河流等,突出了“小橋、流水、人家”的生動場景,從每張照片反映的不同景象引導學生體會江南的美。
談一談:對江南建筑的感受。
(2)蘇州園林。
(課件中穿插vcd,播放蘇州園林景色)。
說一說:身邊的園林景色。
(課件穿插vcd,播放《太湖美》)。
聽一聽:江南的曲調,江南風格的音樂。
(課件穿插反映江南特色的舞蹈《蓮蓬娃娃》)。
演一演:模仿舞蹈動作。
(課件展示描繪江南的繪畫作品)。
四、課堂小結:今天我們感受了江南的美景,其實還有許多我們沒有了解到的知識內容,課后繼續搜集有關江南的資料,使我們能夠更多的感受江南。(放樂曲《江南好》出教室。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送人游吳》——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7、課后小結:
隨筆:感受到了民樂合奏優美又歡快的情緒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1.了解江南小鎮房子的基本構造,學習設計、表現江南小鎮的房子。
2.體驗作畫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提高對家鄉的喜愛之情。
教具:江南大拼圖一個、長條展板一個、音樂《望江南》、
學具:襯衫盒人手一個、黑色和白色顏料、水粉筆人手一份。
1.提問:你知道這是哪里的房子嗎?
2.教師小結:這張美麗的拼圖是一張表現有著白墻黑瓦的江南水鄉的畫面。黑黑的屋頂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梯形的,在白白的`墻壁上有的還會開上一個小小的窗戶。
1.教師:這么美的江南水鄉的房子今天我們要用彩繪的方法來畫。
2.教師示范畫梯形屋頂的房子。
3.很多房子在一起時我們要先畫最前面的,再畫后面的,并且要注意,前面的大,后面的小,同時后面的房子可能會被前面的房子擋住了,看不見的地方就不畫。
2.要求:最近的房子要畫在紙的最前靠下方的位置,遠處的房子可以稍小一點并可以不畫全,黑白兩色不要混在一起。
3.幼兒操作,師指導。
江南春天的早晨,太陽從東邊緩緩升起,開始冒出頭時,天邊那一層云都被照得火紅火紅的,橋下的河水依然是清澈見底、緩緩流淌著......這讓我想起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寫過的一首詩《憶江南》中的一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如詩如畫一般。
河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隱約聽到一陣笑聲,從小巷子里轉出一群身著旗袍的女子,婀娜而羞澀地一笑,然后,又搖著檀香扇轉入另一條巷子里了。江南水鄉的女子淡淡的羞澀,如同一幅畫一般優美。
歲月雕琢,黛瓦已不在,四壁仍有青苔,古樹依稀......
江南的春天是生機勃勃的。放學回家的孩子忙趁春風放紙鳶,不一會,只見藍天上一只只形態各異、五彩斑斕的風箏,似乎向人們招手,訴說著江南的春天;屋檐下,小燕子們歡快地唱著歌,慶祝著從遠方歸來.....
江南的春天是充滿詩情畫意的。黑瓦白墻的房子下,一些人家的主婦在小溪邊洗衣服,不遠處一群孩子們在小溪邊捉魚,還有老者坐在門前的搖椅上悠閑的搖晃著,享受江南――魚米之鄉的風景......
靜靜地夜幕降臨了,星星點點的霓虹倒影在水中,一陣微風拂過,水面波光粼粼。
在這如畫的江南春天,我,沉醉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1、認識8個生字,認識新部件,并能按筆順規則正確、工整第書寫4個生字,感受漢字美。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感受古詩展示的美好意境,激發閱讀的興趣。
教師:準備生字卡片,課件(詩文畫面)、朗讀錄音帶。
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試讀課文。
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與背誦課文。
1課時。
1、小朋友們,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今天就請大家一起看動畫片?。úシ沤虾商撩谰埃?。
2、觀察表達,你看到了什么地方有什么?誰在干什么?
1、借助拼音初讀全詩,畫出生字,讀準字音。
2、同桌相互比賽讀生字。
3、教師檢測掌握生字情況。
4、齊讀全詩。
1、抽學生讀詩句,采取不同形式引導學生朗讀感悟。
2、請學生說說想到了什么畫面,心情怎么樣。
1、自由練習讀詩,一邊練習讀一邊想畫面。
2、采用多種形式比賽讀。
3、背誦詩歌。
特別指導學生寫好采和魚兩個字。
12。
江南。
魚
魚
蓮葉。
魚
魚
進入春天已近一個月了,我們剛剛感受到春的氣息,可一場雨雪又把我們帶到了潔白的冬季。
剛才同學們背誦的《江南春》中已告訴我們此時的江南已是千里鶯啼綠映紅了。今天,我們就隨著名詩人白居易去領略江南的神韻。板書課題。
1、解題:同學們對江南了解多少?
師:江南灑湖縱橫交錯,小橋流水,雋秀的古典園林,樸實動聽江南絲竹,柔軟華麗的江南絲綢,精美的刺繡等等。江南的蘇州、杭州還有人間天堂的美譽,無數的文人墨客對此地總是流戀往返。
2、介始背景:
白居易年少時旅居杭州。50歲時曾在杭州當太守三年,后在蘇州為官一年。江南的旖旎風光給他留下了終身難忘的記憶?;氐铰尻?2年后,67歲時寫下了千古絕唱《憶江南》。
1、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誰談一下對“憶江南”三個字的理解?你對詞有多少了解?還知道哪些詞牌名?
3、請同學們借助課文中的注釋自學這首詞。在學習和誦讀中去領略詞中的.景,感悟詞中的情。(配樂)。
4、在剛才的學習中你領略到了什么校的意境?
1、詩人一開口就用通俗的“好”字來贊美江南,你認為這個“好”是指的什么?(換成江南美行不行?)。
江南的好是詩人親身感受到的,體驗過的。一切那么熟悉,詩人僅在杭州為官時,就寫了多首詩,寫遍了那里的山山水水。
3、江南的山山水水已刻到詩人的心中,可江南這么大,詩人抓住什么來寫的這“好”呢?
(1)指讀,齊讀。
(2)這兩句抓住什么來寫的?(理解意思)。
(3)自讀這兩句,齊讀。說說詩人寫的這兩句好在哪里?
a同色共染。比喻b異色互襯。
(4)想象:師讀,生想象——說說眼前是怎樣的畫面。
4、多么熟悉的江南,多么美麗多姿的江南。
你就是站在江邊的詩人,請你讀:
日出,花開得如此熱烈,男生讀:日出。
春來,碧水悠悠,純凈優雅,女生讀。
5、江南如此的好,記人“能不憶江南”?
齊讀——讀了這句,你體會到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詩人在哪里“憶江南”?(洛陽)。
江南花紅勝火,水綠如藍之時,洛陽的春天依然是春寒料峭,到處一片灰色。(欣賞江南的圖)。
詩人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再讀“能不憶江南”?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1、詩人所眷戀的僅僅是江南的美景嗎?根據你了解資料來談。
2、學生補充。
3、師補充:
白居易在杭州治理西湖,修白沙堤,與杭州百姓交朋友;與當地風雅之士詩酒唱和;有名的“白樂天醉酒茅家埠”
詩人與杭州人民有著深厚的感情,他離別杭州時,杭州人扶老攜幼,提著酒壺,萬眾夾道,灑淚送別。他的好友詩人劉禹錫在《白太守行》一詩中寫道:“聞有白太守,拋官歸舊奚,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p>
4、指。
2、出示其二、其三。
(1)自讀,討論三首詞的異同。
(2)從這兩詞中看到詩人還憶江南的什么?
(3)江南的一草一木,均讓詩人魂牽夢繞。多么深的江南情結!
帶著詩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齊讀:
3、師生共讀三首《憶江南》,師生唱和,師讀前面的,學生接后面的。
5、唱。
詩歌,感動人心的藝術魅力不獨在聲韻悠揚,更在于以聲傳情;不僅在于寫景如畫,更在于借景抒情。詞開始就是為配合音樂而創作的歌詞,今天,我們也來試著唱一唱??梢杂梦覀儗W過的歌。
美景。
江南、贊美、思念。
濃情。
1、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2、品味這首詞的語言、意境。
(二)能力目標。
2、訓練學生分析古詩詞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認識古人面對自然、生活與自身變化所持的態度,使學生多一分寶貴的情感經歷。
1、欣賞古典詩詞新凝練的語言,優美的意境。
2、體會詩詞的意蘊和作者的情思。
(一)導入。
板書:望江南溫庭筠。
簡單了解一下作者:溫庭筠,唐代著名詩人,本名歧,字飛卿,太原人,著有《花間集》,他被當做花間派的開創者,與李商隱齊名“溫李”。
同學們先聽下朗讀錄音,在聽到的過程中感知文章大意!
文章大意。
一位思念愛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畢后,在樓上憑欄眺望,她看到許許多多帆船從樓前駛過,但卻沒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陽西下,愛人沒有回來,只空見江水東流,思念讓她肝腸寸斷。
(感知完了文章大意我們來分析一下這首詞,首先)。
(二)課文賞析。
1、同學們想想:這位作者筆下的主人公是什么人???(一個盼望丈夫歸來的女子)。
板書:思婦。
梳洗罷,揭示了女子怎么樣的心理狀態?
女為悅己者容,寫盡倚樓眺望前用心梳洗修飾的經過和急切盼望重逢的喜悅,激動的心情,精心梳洗說明她相信愛人一定回會回來,心中充滿希望。
(你從哪些詞讀出了“盼望”?讀出了“孤獨寂寞”?幻燈片打出:獨、倚、斜暉、悠悠、腸斷、白蘋洲)。
一個獨字,說明了此時的她一個人,寫盡了孤獨與期盼,體現了他的孤獨落寞的心情。倚字寫人的嬌瘦和眺望神態,生動刻畫了盼望夫歸的形象。
(從倚樓的動作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內心充滿希望)。
板書:倚樓希望。
前一句是全詞情感上最大的轉折,與起句的歡快情緒構成比照,鮮明而強烈,從希望是到發現不是寫出了女子一次次從希望到失望的過程,讓人為之心碎。后一句寫眼中所見之景,落日流水本無情,但在思婦的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斜陽與江水交相輝映,烘托出悵然失落的痛苦心情。
(這兩句寫出了女人公失望與希望交替的過程。從晨光一直盼到夕陽,可見他的癡情。斜暉脈脈含情,江水悠悠有意,反襯出女子心中不盡的柔情與惆悵。這兩句將人、事、景、情融為一體,創造出含蓄蘊籍地意境。)。
從斜暉兩個字可以看出她等得時間久,很失望板書:斜暉失望。
(過渡:此時思念的人終究沒有回來。失望之余,怨恨的情緒也更加強烈。讓我們一起來賞析最后一句“腸斷白蘋洲”)。
回答:白蘋洲”原是長著白蘋的水邊小洲,后人往往把白蘋洲作為送別地點的代詞。這里的白蘋洲,也暗指過去與心上人離別的地方。
理解一下“腸斷”?字面意思的是肝腸寸斷回答:后世用腸斷比喻心中的極度悲傷。
那么從腸斷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已經絕望了板書:腸斷絕望。
(拓展:那么同學們還知道哪些用“腸斷”表現悲傷的詩句嗎?例如。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白居易《長恨歌》。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韋莊《菩薩蠻》)。
學完了這首詞,我們歸納一下主題。
(三)主題。
具體描寫了思婦等待丈夫歸來時的動人情景,人物景色情感躍然紙上。全詞突出一個獨字,生動刻畫了一個盼望夫婦的婦女形象,表現了她盼夫不得的失望和痛苦心情。
(離別時無奈的,由它帶來的思念與痛苦的煎熬更是讓人難以承受,盡管如此,人生不可避免要遭遇或短暫或長久的離別。因此,我們要珍惜和親人朋友子一起的每一分鐘,善待自己,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讓幸福的陽光灑遍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中國文學史上有很多描寫思婦之情的名篇名句,想一想還有哪些,請找出來背一背。
背誦、默寫這首詞。
望江南。
溫庭筠。
倚樓希望。
思婦斜暉失望。
白蘋洲絕望。
曲美娟。
1、初步知道古詩與詞的區別。
2、理解《憶江南》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4、通過詞中描繪的情景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一課時
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一、古詩導入:
背誦自己喜歡的古詩,大家欣賞。說說古詩的特點:有五言詩、七言詩。詩的字數很整齊。
二、初步理解詞與詩的區別
1、自讀"預習"。讀后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2、誰能找到詩與詞的區別?
三、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憶江南》理解詞意
1、《憶江南》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帶點字的意思。
江南好舊曾諳紅勝火憶江南
好:美好舊曾:以前、過去諳:熟悉
勝:勝過、強過憶:想念、想起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如詩如畫的江南,風景還是以前熟悉的那樣。太陽光下,江邊的鮮花比火還要紅艷。春光里,江水碧綠如藍。如此美麗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
五、總結升華
1、讀《憶江南》(邊讀邊想江南美景的畫面)
2、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江南美景大自然)
日出江花紅勝火
能不憶江南?
春來江水綠如藍
教學目標:
1、結合作者的生活經歷及作品的寫作背景理解這五首詞的內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領會詞中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激發自己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難點:作品的思想內涵。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在我國古代,往往不同的時代有這個時代代表性的文學體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學體裁是詩,還有宋詞、元曲,明清的小說等。今天我們來集中學習一下幾首詞,體會一下這種體裁的藝術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檢查預習:
三、朗讀。
1、要求學生結合注釋將這五首詞瀏覽通讀一遍。
2、教師范讀。
3、學生齊讀。
1、文學常識。
(1)作者簡介。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間派的重要作家。
(2)花間派。五代時,后蜀的趙崇祚選錄了溫庭筠、韋莊等十八家詞五百首,編為《花間集》。他們多寫閨情。在詞風上也大體一致,因此,后世就將他們稱為“花間派”。
2、理解大意。學生概述,教師補充指正。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愛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畢后,在樓上憑欄眺望,她看到許許多多帆船從樓前駛過,但卻沒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陽西下,愛人沒有回來,只空見江水東流,思念讓她肝腸寸斷。
3、體會文章寫作特色。
(1)教師提問:“梳洗罷”這三個字能揭示出這位女子的什么心態?
(投影展示)“獨倚望江樓”中哪個字最能說明女子的生活狀態?
“過盡千帆皆不是”這句話中你能不能體會出她的心理變化?
從這首詞中你認為她等了多長時間?
你認為白頻洲會是一個什么地方?
(2)學生討論。
(3)學生發表意見,教師總結指正,必要的時候,教師要予以講解。
(4)答案提示:
“女為悅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說明她相信愛人一定會回來,心中充滿希望。
“獨”這個字寫盡了她的孤獨和期盼。
“過盡千帆皆不是”從“希望是”到發現“不是”,寫出了女子一次次從希望到失望的過程,讓人為之心碎。
從“斜暉”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從全文,我們卻能讀出,以前她可能在這里等過,而以后,她也將繼續她的等候,直到愛人歸來。
白頻洲又可能是她和愛人分手的地方。
(5)教師總結:本文短短27個字,卻容納了很多內容:時間,從清晨到黃昏;景物,從樓頭、千帆寫到斜暉、江水,又寫到白頻洲;就人物情感而言,從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腸斷”。顯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練的特點。另外,這首詞中,多用白描、直敘的手法,卻又含蓄、細膩。
1、朗讀這首詞。
2、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
東)人。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
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
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
中原的懷念。本詞是她后期的作品。
3、理解大意。學生概述,教師指正。
文章大意:暮春時節,鮮花經過春風的搖動已經零落殆盡,只有土地上還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無心梳洗。春天里花開花落年年如此,而人與以前卻不一樣了,我對一切都喪失了興趣,即使有心訴說,也是言未出而淚先流。聽人說雙溪春色還不錯,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雙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載不動自己的哀愁。
4、思考:
(2)“聞說”“也擬”“只恐”這三個詞說明了什么?
(3)本文是如何抒發作者感情的?
學生思考、討論,發表意見,教師指正。
答案提示:(1)梳洗罷,是一種信心,一種希望,而“倦梳頭”是一種放棄,一種對生活毫無興趣的悲涼。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滿懷愁緒。兩篇文章都用同一個典型細節來反映主人公的心態,應該學習這種寫法。
(2)“聞說”“也擬”“只恐”這三個動詞寫出了作者試圖排遣愁緒的做法,前兩個詞給人一種希望,好像可以為作者松一口氣,而“只恐”又讓人跌落到作者的'萬丈愁緒中,三個詞寫出了作者的沉重、無奈。又緊緊抓住了作者的心。
(3)作者通過景色、典型細節來抒情,即間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笔刮恼碌娘L格既含蓄又直樸、率真。
5、總結:這兩首有什么相同之處?
學生可各抒己見,教師總結。
風格相近,都比較婉約;寫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發的感情相近,抒發主人公或作者的離愁別緒,凄慘心境。
教師進一步引申:詞發展到后來興盛的時候,人們將詞分為兩大派:婉約派和豪放派。今天我們學的詞接近婉約派的風格。下一次課我們將體會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風格。
六、質疑問難。
七、拓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寫愁的詩句,請列舉并說明其特點。
八、布置作業:背過這兩首詞,熟讀其他三首,爭取背過。
第二課時。
一、檢查導入:
檢查學生背誦默寫。
二、學生自學其他三首。
1、交流自己搜集的文學常識。
(1)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蘇州吳縣人。范仲淹散文、詩、詞均有名篇傳世,其詞存世不多,僅三首比較完整,但意境宏闊,氣象雄奇,以反映邊塞風光和征戰勞苦見長。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我們學過《岳陽樓記》,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p>
(2)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我我們學過《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本文寫于他密州作太守時。政治上不得意。
(3)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著有《稼軒詞》,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他是山東濟南人,出生時山東已被金兵占領,年輕時參加抗金軍,后來提出抗金主張一直未被采納。
2、通讀這三首詞,討論大意。不明白的地方提問。
文章大意:《漁家傲》,上片描寫塞下景色,邊塞秋天景色與中原不同,大雁過早向衡陽飛去,毫不留戀,風吼、馬嘶,同號角聲連在一起,構成塞下特有的聲音。夕陽西下時,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緊緊關閉了城門。下片抒情他們離家萬里,但燕然未勒,功業未成,沒有辦法回去,夜色已濃,羌笛悠悠,將軍和征夫們難以入睡,鄉下思想之淚。
作者自稱老夫,暫且發發少年的狂氣,左手牽著黃犬,右臂上架著蒼鷹,戴上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領眾多隨從,縱馬狂奔,飛快的越過山岡。為回報人們傾城出來觀看太守狩獵,他要象當年孫權那樣親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寬膽壯,兩鬢間出現一點白發有什么關系呢?什么時候朝廷能象派馮唐赦魏尚那樣重用自己呢?那時我一定會為國效力。
《破陣子》。
3、把握三首詞的感情。
(2)下片分別抒發了什么感情?有何異同?
(3)這三首詞總體上有什么異同?
學生討論,教師答疑。
答案提示:
(1)《漁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涼、戒備森嚴。
《江城子》:打獵:雄壯、開闊。
《破陣子》:回憶軍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氣概。
(2)《漁家傲》:思鄉,愛國,渴望建功立業。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為國效力,愛國。
《破陣子》:渴望建功立業,壯志未酬的抑郁、憤慨。
相同:愛國,渴望建功立業,為國效力。
不同:《漁家傲》與思鄉緊緊聯系。
《江城子》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破陣子》更多的是表達自己壯志未酬的抑郁、憤慨。
(4)總體分析:
相同:感情上來講,都與愛國緊密聯系。
風格上豪放、開闊、雄壯。
不同:感情的側重點略有不同。
三、質疑問難。
四、拓展延伸:愛國是一種高尚的情感,古人還有很多人書寫自己愛國的激情,請舉出幾個愛國事例或愛國詩句。
五、布置作業:背誦這五首詩,課后查詢有關豪放詞和婉約詞的相關資料。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1、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畫家,善于畫鵝、鴨等小動物。
2、出示《春江曉景》圖,這是惠崇畫的一幅畫。
3、簡介詩人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二十六歲中進土,曾做過幕僚,很不得志。他關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間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在詩、詞、散文的創作上都有很高造詣?!痘莩绱航砭啊愤@首詩就是他為好友惠崇的這幅畫題寫的。杜牧,字牧之,今陜西省西安市人。
二、自讀詩句
熟讀詩句,勾畫不理解的字、詞,借助工具書自學。
三、深入探究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字音、停頓、語調、語速等)。
2、邊讀邊想象詩的意境。
(1)認識蔞蒿、蘆芽、河豚,減緩想象難度。
蔞蒿:長在洼地的一種野草。
蘆芽:蘆葦的嫩芽。
河豚:味道鮮美但肝臟等部位有劇毒的魚。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卵。
(2)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繪畫面內容。
3、詩人從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來了?
(桃花剛開,鴨子戲水、蔞蒿長勢很旺、鮮嫩的蘆芽從土里鉆出。)
4、詩的最后一句是畫面上的景物嗎?
(不是,是作者依據畫面景物展開的想象。)
(這是作者通過觀察岸上、水面之物所進行的聯想,它在告訴人們:桃花開放、春江水暖、蔞蒿滿地、蘆葦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產卵繁殖的季節。)
四、指導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指名背誦這一首詩。
2、描述詩意。
詩人蘇軾筆下描繪畫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現實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3《江南春》寫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點?(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迎風招展的酒旗。)
4、詩的前兩句抓住了黃鶯、紅花、綠葉、水鄉、山城、酒旗、春風等七種景物來描寫,共同構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畫面。
5、后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嗎?
讀后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6、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7、背誦古詩
五、小結:
兩首古詩同是詩人筆下描繪的江南春景,可表達的思想感情卻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樣體會出來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寫田字格里的四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姿勢規范。
2、正確認讀9個生字。
3、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盡量做到有感情。
4、感悟民歌內容。
過程與方法:
仔細聆聽課文錄音,暢談自己的所得,整體感知詩歌內容;多種形式,熟讀詩歌;大膽對文本內容提出質疑,多方互動,解決問題,深入感悟詩歌內容;形式多樣,感情誦讀,贊美江南的美景,共享采蓮人的快樂;邀請家長參與,親身實踐,親自分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合作探究,識記、學寫生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江南,激發孩子們熱愛江南、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積極情感。
2在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中,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策略方法:
播放課文錄音,鼓勵孩子們仔細傾聽,暢談所得,促使他們從整體上感知詩歌的大致內容;鼓勵孩子們大膽質疑,引領他們在問題解決中感悟詩歌內容,體味江南水鄉的秀美以及人們勞動時的快樂;提供與詩歌內容和諧一致的優美樂曲,促使孩子們很好的詮釋出江南的美景,采蓮的歡愉!鼓勵孩子們與家長一起,親身實踐,親自分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
教學準備:
1課文的錄音磁帶;
2寫有“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戲曲、中間、東南西北”等詞句的小黑板;
3生字卡片;
4計算機課件(荷花、荷葉、蓮蓬圖);
5與詩歌內容和諧一致的樂曲。
教學設計: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錄音美讀,暢談所知,引入課題。
師:先請同學們聽一首詩歌,聽完后,說一說:你聽懂了什么?我們要比一比,看哪些同學聽得最認真,聽懂的內容最多。(播放課文錄音)。
生聽,邊聽邊想。
全班交流匯報。
師:同學們聽得可真認真!自己聽錄音,就能聽懂這么多的內容,你們可真了不起!正像大家所說的那樣,這是一首寫江南采蓮時的景色的詩。師邊說邊板書:江南。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
生齊讀課題。
二熟讀詩歌,識記生字。
(一)形式多樣,熟讀詩歌。
1生自己嘗試著讀,勾畫出認讀困難的字。
2師范讀(或聽錄音),生聽讀,重點聽認讀困難的字的讀音。
3指名大聲范讀,生小聲跟讀。
4自由讀。
5小組讀。
(二)小組合作,認讀詞句。
1師出示寫有“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戲曲、中間、東南西北”等詞句的小黑板。
小組互助,合作認讀詞句。
2師檢查詞句的認讀情況。
全部會認的組獎勵一面“小紅旗”。
(三)合作探究,識記生字。
1小組合作,識記生字。
2全班交流方法,識記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師檢查識字情況,并把東、南、西、北四個字貼在教室的相應方位上。
三質疑問難,感悟內容。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2提出不懂的問題,全班交流:
重點理解:
其一,“田田”是什么意思?(課件映示荷花、荷葉、蓮蓬圖,看圖描述“荷葉怎么樣”,以理解“田田”的含義)。
其二,人們采的究竟是什么?(結合圖理解)。
其四,采蓮的人們的心情如何?(結合美麗漂亮的荷花、鮮嫩碧綠的荷葉、風滿碩大的蓮蓬、在荷葉間自由自在玩耍的小魚來談)。
除了這些問題,其余的問題也可以提。
師生共同討論、解決。
四感情誦讀,體味其情。
1依據自己的理解,看圖,自由感情誦讀,可以邊讀邊加動作(尤其是東、西、南、北等幾個方向的指示)。
2指名配樂感情誦讀。
3全班配樂感情誦讀。
五合作探究,指導書寫。
1小組合作,書空交流“東、西、南、北”四個字的筆畫、筆順。
2全班交流。
3討論:“東、西、南、北”四個字怎樣寫才好看?
4自己在書上練習書寫。
5小組互評,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教師巡視,書寫規范的獎勵“小笑臉”。
六課外實踐,明辨方向。
1利用早晨晨練的時間,面向太陽,說一說自己的前、后、左、右分別是什么方向。(邀請家長參與此項活動)。
2將親身實踐所得的結果,填寫在書中。
3全班交流。
聽課文錄音,暢談自己的所得,既可以使孩子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鍛煉他們的聽力;又能使他們從整體上感知詩歌的大致內容。同時,加之教師熱情洋溢的激勵,促使孩子們信心十足的進入新內容的學習。
把東、南、西、北四個字貼在教室的相應方位上,既有助于認讀、鞏固識字,又有助于對方位的感性認知。
給孩子們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師生共同親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引領孩子們在問題解決中感悟詩歌內容,體味江南水鄉的秀美以及人們勞動的快樂。
面對真實的畫面,聆聽著教師親切的話語,孩子們定會身臨其境地去欣賞江南的美景,共享采蓮人的歡樂!
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礎上,配以優美的樂曲,加上個性化的動作,孩子們一定會很好的詮釋出江南的美景,采蓮的歡愉!
分辨“左、右、東、西、南、北”等,對于一年級孩子而言,是有相當難度的,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分辨清楚的。因此,邀請家長參與,親身實踐,親自分辨,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舉措。
《憶江南》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稇浗稀肥翘拼娙税拙右椎慕^唱之筆。詩人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在人們的記憶中留下難忘的印象。本文的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通過對詩詞的誦讀和欣賞,感受江南自然風光之美,體驗詩人的思想感情,同時積累古詩詞名句,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增加文化積淀。四年級的學生第一次接觸詞這種體裁,教師可以做簡單介紹。學生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對作者描寫的江南美景能夠欣賞,對作者對江南景色的贊美之情可以理解,但都是粗淺的認識,透過短短27個字,理解江南景色的特點和作者的江南情懷,對學生確屬不易。所以,教學中,分層次逐步推進深入的朗讀欣賞就顯得尤其重要。本節課讓讀始終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在讀中感受古詩詞優美精湛的語言文字和豐富的人文內涵;在讀中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體裁。
2.能正確認識、理解生字新詞,正確書寫“諳”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誦讀,看注釋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詞句意思,想象詞句所描繪的畫面,并體會作者是怎樣用優美詞句表達情意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具有初步鑒賞古詩詞的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體會作者對山山水水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教師準備
熟讀教材,熟讀課標、制作多媒體課件。
環境準備
網絡教學環境、白板軟件、多媒體課件。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一)談話導入。
(二)簡介詩人“白居易”。
(三)揭題(板書課題:憶江南)。
(四)了解什么是詞。
1.出示古詩,引導學生觀察發現詞和詩的不同。
2.師相機小結: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另外一種文學體裁——“詞”,因為句子的長短不一,所以我們又叫它長短句。
設計意圖
1.開頭先以談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接著介紹詩人,讓學生對作者有個初步的了解,然后直奔主題,這樣既簡潔又明快。
2.對詞和詞牌名的簡單介紹,體現了對中國詩詞文化知識的滲透。
二、初讀感知,欣賞江南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并把課文讀通順)。
2.指名朗讀,評議后再讀。
(二)學習生字“諳”。要求:讀準音,認清形,理解意思,并能正確書寫。
1.指名讀。
2.分析字形。
3.理解“諳”的意思。
4.指導書寫。
(三)再次朗讀課文(要求:讀出詞的節奏感)。
1.指名讀(評議)。
2.范讀。
3.齊讀。
(四)反復誦讀,借助注釋、插圖,初步感知課文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詞的意思。(方法:自讀、探討、思考、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朗讀,讓學生不僅讀得正確流利,還要讀出詩詞的節奏感。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運用閱讀方法自主學習,理解詞意,逐步培養并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
三、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一)找詞眼。
1.品讀“好”。這首詞中哪一個字表達了詩人對江南的贊美?
2.指名朗讀“江南好”。
3.齊讀“江南好”(體會詩人對江南景色的贊嘆之情)。
(二)品詞賞句。
1.出示佳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1)反復誦讀,注意讀出節奏美。方法:指名讀,齊讀,師生合作讀。
2.想象畫面。
(1)我們通過這么多遍美美地讀,此時你的腦海里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3)再次有感情的朗讀,感受江南美景。
3.入情入境。
(1)課件展示江南美景,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江南明麗秀美的風景。
(2)賞析“能不憶江南”。這句“能不憶江南”你體會到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三)誦詩韻。
1.師生合作讀(讀出詩韻)。
2.再次有韻味地朗讀,把這首詞里面的情傳送給在座的每一位老師。
設計意圖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到:“詞以境界為最上”。所以在這一板塊中,得從“好”字入手,體會一字所含情感,所用之妙,然后抓住詩詞中的具體體現江南景致之“好”的詩句,想象美麗的畫面,進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感受詩詞意境。在此同時讓學生練習有感情的朗讀,以及師生合作讀,這樣的反復誦讀,既能體味韻律,又能悄然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既落實了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訓練,又能讓學生感受江南自然風光美,從而體會詞中表達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積累語言
(一)我是小詩人。
憶海南
作者
海南好,風景()。
遙看遍地(),
抬頭望天()。
能不憶海南?
(二)欣賞佳作,教師講評。
(三)推薦閱讀《憶江南》其二、其三。
設計意圖寫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訓練,把寫與讀相結合,把寫與感受相結合,是實現寫的能力培養的重要手段。通過學習《憶江南》激發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情感,又把讀與寫的教學落到實處。
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個典型景色,借助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絢麗景色,最后用一個反問句“能不憶江南?”真切的有力的表達了對江南的思念和眷戀之情。
上課學生是番禺區市橋中心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他們有一定的語文基本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積累了大量的古詩詞。有初步鑒賞古詩詞的能力。但由于受到粵語的影響,運用普通話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強,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水平還有待提高。因此,讀出韻味,讀出意境,將是我本節課教學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古詩詞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瑰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詞教學應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引領學生走進這民族獨特的文化,從而熱愛古詩詞。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以“以讀為本”的理念,本節課讓讀始終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在讀中感受古詩詞優美精湛的語言文字的和豐富的人文內涵;在讀中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在讀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1、示范讀激趣。
通過范讀,引領學生懂得怎樣讀書,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在潛移默化中訓練學生“聽”的能力,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激發學生讀書的欲望。如在開頭以優美的導言和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將使學生在心中蕩漾起一種淡淡的愉悅之情,把學生帶入一種對江南的向往之中,進而有一中渴望要了解這首詞的心情,達成“未成曲調先有情”。
2、品味讀悟情。
古詩詞的語言精練,文字精美,短短的幾十個字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內涵。因此古詩詞教學要注重品詞品句,在品詞品句中感悟語言、熏陶感情。語言的感悟就是要培養語感,感悟到語言的精妙之處,語言的表達效果,語言的感情色彩。語言的感悟是“讀”出來的,情感的熏陶也是“讀”出來的。在本節課中,老師著重通過品味語言、想象情境、體會人物心情來引導學生讀出味道,讀出情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每讀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體驗。
3、想象讀入境。
聽著配襯得體的歌聲、音樂,讀著這優美的詩句學生的情感就悠然而生。再通過展開想象,把仿佛看到的、聽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誦讀傳達出來,從而化語言文字的符號為鮮活的畫面,鮮活的意境。
1、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樣式。
2、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3、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
4、感悟這首詞的魅力所在,具備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1、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
2、有感情朗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一、創設意境釋題入情。
1、播放江南春景圖,誦讀有關贊江南的詩文佳句。
江南處處是小橋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自古以來,有許多文人墨客曾寫下贊江南的詩詞,你能背得幾首?(檢查學生對古詩詞的積累情況,使學生對江南有初步的印象)。
2、師生交流詩人創作的背景(課前查閱的資料):
3、詩詞對比巧識詞牌。
師生交流對詞的認識。除了預習提示中提到的以外,還要讓學生知道:詞牌名它與音樂曲譜有關,而與詞的內容一般沒有什么關系,作者只是以譜填詞。而白居易的這首詞,內容恰與詞牌相吻合。此時他身在洛陽,寫的又是自己對江南春色的記憶,也許這正是作者選此詞牌來抒發自己江南情節的用意所在。
4、提示學法:搜集資料了解寫作背景是理解題意、學習古詩詞的一個好的。
方法。
(設計意圖:古詩詞有其背景且古詩詞的文字優美,語言精練,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古詩詞教學要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優美的導言和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將使學生在心中蕩漾起一種淡淡的愉悅之情,把學生帶入一種對江南的向往之中,進而有一中渴望要了解這首詞的心情,達成“未成曲調先有情”)。
二、探究詩意以知促情。
1、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順、流暢。
2、指正讀音(注意“諳”這個生字,讀準字音,區別與“音”的發音)。
3、齊讀。
4、指導學法。
(1)我們以前是怎樣學習一首古詩的?(交流:借助工具書,查閱資料,
伙伴討論交流,借助書中的注釋等方法去了解詩的意思、詩的意境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等。)。
(2)遷移學法:下面就請同學們用學習古詩的這種方法來學習這首詞,在學。
習和交流中去領略詞中的景,感悟詞中的情。
5、學生自讀自悟,理解詩意。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教師多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6、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參與部分小組的學習,掌握學情。
7、集體交流,整體感知詞的大意。
(1)指名概述詞的大意,其他學生糾正、補充。
(2)質疑:談自己的獨特理解或提出不同的問題。
(設計理念:古詩的教學最重要的是領悟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課中應給學生充分的自主的.學習時間,感悟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然后在此基礎上伙伴討論、交流,最后大家將自讀自悟及討論的結果在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把自己置身于古詩的意境當中,在音樂和畫面的伴隨下讓學生體會到詩的意境,并把自己體會到的情感通過交流表現出來,同時受到語言藝術的熏陶。)。
三、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賞析“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1)對比賞析。
師生共同回顧曾熟悉的描寫江南的詩句。在白居易之前,人們描寫江南春色,比較多的是抓住“花飛”“鶯啼”來渲染的,而白居易在這首詞里為我們另外開辟了一個新的詩境。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對江南春色美景又一種形象化的描述。
(2)圍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把詞句還原成畫面。
(3)學生結合想象誦讀。
此刻你就是站在這江邊的詩人引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反復朗讀、自由讀、指讀、評讀、教師讀、學生再讀、齊讀。(在讀中品味讀中悟情!讀出感慨、贊嘆!讀出眷戀、讀出花紅勝火水綠如藍的美)。
2、賞析“江南好,風景舊曾諳?!?/p>
(1)賞讀析“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
(一個既淺又俗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揚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是自己舊時早就感受到、體驗過、熟悉了的,并非得之傳聞。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
(2)品讀。(想象詩人當時贊美、回憶的江南的神情、體態來讀;表演讀;可以大聲贊,可以小聲嘆,總之讀出自己的體會。)。
(3)當江南花紅似火,水綠如藍的時候,而北方的洛陽又是什么樣的景象啊。了解詩人曾寫于洛陽一首《魏王堤》七絕:“花寒懶發鳥慵啼,信馬閑行到日西。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睂Ρ雀惺?,誦讀。
3、賞析反問句“能不憶江南”?
這如此美麗的江南春色,我們“能不憶江南?”
(1)指名讀、男女生呼應讀。
(2)創設情景讀:詩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杭州人民和他的感情很深,在他離任時,詩人劉禹錫曾在《白太守行》中寫道:“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帶著江南人民對詩人的愛戴,讀——能不憶江南?
帶著詩人對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讀——能不憶江南?
帶著詩人對江南春色的無限眷戀之情,讀——能不憶江南?
帶著詩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節讀——能不憶江南?
(反復讀,一遍比一遍感情強烈,讀出反問句的味道,體會作者對江南美景的強烈的贊嘆和思念之情!)。
4、小結: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通過反問襯托出生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的無限贊嘆與懷念,造成一種悠遠而深長的韻味,令人深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
(設計理念:1、體現閱讀教學“以讀為本”的理念,讓讀始終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每讀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體驗。品味古詩詞的文字優美,語言精練,品味古詩詞豐富的人文內涵。從中激發學生對古詩詞這種民族特色文化的熱愛。2、讓學生通過想象、朗讀等形式把詩的意境表現出來,培養學生具有初步鑒賞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四、欣賞歌曲拓展延情。
“古人唱歌兼唱情!”
詩歌,需要有音樂性和圖畫性。但它感動人心的藝術魅力.卻不獨在于聲韻悠揚,更在于以聲傳情:不獨在于寫景如畫更在于借景抒情。同學們請聽:
(學生自由發揮,盡情抒情,展示自身獨特的體會,和詩人的情感產生共鳴,既有思念又有贊美,在贊美中思念,在思念中贊美。師生沉浸在憶江南的美好境界之中)。
2.吟讀成誦。
3.白居易一共寫了三首《憶江南》,賞讀其它兩首。再次深刻的感受詩人對江南無限的贊嘆和思念。自學、感悟、誦讀。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4、推薦一個“詩酒旖旎憶天堂”的網站,課下賞讀。
1、讀背全文。
2、理解大意,掌握學習古詩基方法。
3、體悟情感,積累經典。
1、朗讀。
2、體悟。
導入:
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先做個小題目。這個題目很有趣,大家聽好啦。如果說美酒叫瓊漿,美食叫瓊酥,美花叫瓊葩,美玉叫瓊瑤,美貌叫瓊姿,美文叫瓊章,那么,海南為什么簡稱瓊?(因為海南美)海南很美,神秘浪漫的天涯海角,風情萬種的三亞,舉世矚目的博鰲……陽光,沙灘,海浪,椰林,還有熱情的海南人。
海南一年四季,花開不斷春意濃。今天,我將帶領大家進入勝日尋春單元,去詩中尋找春之美。
板書課題。讀題。絕句是什么意思。這首詩的作者是杜牧。出示杜牧簡介。
我們在讀經典時,關注一下作者的生平,對更好地掌握詩作有很大的幫助。
一、整體把握,概讀全詩。
1、自由讀。
2、抽學生個別讀。
3、劃上節奏依節奏讀。
4、全班齊讀。
5、這首詩寫的是什么?(江南春)江南春景如何?(美)。
二、咬文嚼字,細讀全詩。
真要品出江南美,還需要我們到每一句里去咬文嚼字,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
1、出示第一句,讀:千里鶯啼綠映紅。
a、拿出筆來,從這句詩里選一個字,圍繞江南春景,咬一咬,嚼一嚼,寫一個詞,或寫一句話,想像豐富的同學還可以寫一段話。
b、江南春當然美,你看,千里都是鶯歌燕舞,柳綠花紅呢。(讓學生質疑,千里并非實數,而是概數,極言多。)。
原來,這個“千里”,并非“一千里”,而是“處處”的意思。其實,古詩詞中,千、萬、九等數字都代表很大、很多等意,有很多類似的例子,(詩句可由學生自己回顧出來:千金散盡還復來。千里共嬋娟。千樹萬樹梨花開。千山鳥飛絕等。)。
假如說我們海南椰林多,那就是:(千里椰林;)碧浪多,那就是:(萬里碧浪。)。
c、怎么讀,才能讀出“千里”之感。(生讀,拖長“千里”)。
d、江南美,聲美色也美。
2、出示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風。
同學們,第一句詩被同學們嚼得有聲有色,我們再來品品第二句(生動筆,發揮想象,品第二句圖景)。
“水村山郭”是靜默的,“酒旗”是招展的`,這一句,被同學們字斟句酌,又嚼出了一種動靜結合的美。怎么讀才能讀出靜動之變。(生讀,低讀靜高音讀動)。
3、出示第三四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b、這里又有一個數字:“四百八十”,南朝是不是建了四百八十座寺廟呢?在《南史·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窮極宏麗”,說明南朝的寺廟有五百余所,杜牧應該寫“南朝五百余座寺,多少樓臺風雨中”,不是更多嗎?(生猜測)。
南朝建了這么多廟宇,歷經風雨,依舊是紅墻碧瓦、畫棟雕梁、鐘聲悠揚,在這迷蒙的雨霧中,若隱若現,若明若暗,更添一種迷離之美,歷史之美。
c、這兩句,
4、小結:回顧全詩,短短二十八字,詩人卻從多角度為我們描繪了江南春景,(引讀,并指導學生讀出動靜聲色等)。
江南春美,聲美色也美(師):千里鶯啼綠映紅(生)。
江南春美,靜美動也美(師):水村山郭酒旗風(生)。
江南春美,晴美雨也美(師):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生)。
5、齊讀全詩,要讀得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明有暗,要讀出詩人的贊美之意。
三、爭議主題,深讀全詩。
加上問號,同學們覺得有什么變化?(還有幾座廟宇亭臺存在這蒙蒙煙雨之中呢?)。
你覺得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創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________風雨中。)可填“興亡”“滄?!薄皯n傷”“感慨”“教訓”
如果是這樣理解,再讀全詩,你們覺得前兩句應該怎么讀?(贊美之情)后兩句該怎么讀(感慨之意)。
背誦全詩。
四、拓展延伸,泛讀美句。
杜牧筆下的江南,很美。我們再來看看,其他詩人是怎么寫江南的。(課件出示:)。
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美景)。
蘇軾:江南好,千鐘美酒,一曲《滿庭芳》。(美酒)。
韋莊: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美人)。
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美憶)。
皇甫松: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瀟瀟。人語驛邊橋。(美夢)。
生讀,大致概括出括號里的內容。
總結:江南美,海南美,中華大地,處處美。詩美,讀詩的人更美。愿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學到更多的詩詞,能感受更多的美。下課。
1、認識并會寫生字“諳”。能正確讀寫“江南、風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看注解、閱讀相關資料等方法,理解這首詞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整首詞的意思。
4、通過對這首詞的理解、誦讀和欣賞,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這首詞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整首詞的意思。
一、創情境巧導入。
1、請學生說一說對江南的了解。
2、(播放課件)請學生欣賞江南的美麗景色。
二、解背景了解“詞”
1、理解題意: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說說這三個字的意思。
2、介紹寫作背景:白居易曾經擔任過杭州刺史,在杭州生活了兩年,后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有一年多,很受當地群眾的愛戴。晚年,回到故鄉洛陽。在他67歲時,寫下了這首《憶江南》,可見江南美麗的景色在他心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3、了解“詞”:讓學生比較這首《憶江南》與以往學過的詩有什么不同。請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經驗說一說對“詞”的了解。
三、明詞意悟深情。
1、自主合作解讀整首詞:請同學們輕聲讀這首詞,然后借助書下注釋和閱讀資料讀懂這首詞的大意,并與同學交流學習所得。
2、集體交流探究:
(1)請學生說一說,通過讀這首詞你了解了江南的哪些景色?(品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品重點詞:請學生說一說,你覺得詞中哪個字用得好,最值得研究?(重點品析“勝”“藍”“紅勝火”“綠如藍”的意思)。
朗讀指導。
層次一:請學生按照自己的朗讀習慣讀詞。
層次二: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古人讀詞的方法朗讀。
層次三:創設情境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2)遷移拓展:“異色相襯”寫作手法在其他詩詞中的應用。
(3)品析“諳”“好”。體會作者為什么不說江南“美”,而說江南“好”呢?
(4)品析“能不憶江南?”一句,講述作者揮淚告別江南的感人故事。
四、激情讀誦全詞。
1、激情朗讀整首詞,讀出詞中蘊涵的情感,讀出詞的韻味。
2、背誦整首詞,不會背的可以適當的看一看手中的參考資料。
五、巧拓展重積累。
1、欣賞歌曲《憶江南》,請學生邊聽歌曲,邊加上恰當的表情和動作。
2、拓展《憶江南》其二、其三,請學生課后搜集資料,弄懂白居易在這兩首詞中還“憶”了江南的什么?并把這兩首詞抄寫在自己的積累本上。
2、學習通過看注解,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2、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品味詩句,指導背誦,積累語言,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愛美的情趣。
第一板塊 賞歌導入新課
播放《憶江南》
1、簡介江南。
自古以來,江南,就以她的美麗和富饒,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他們游歷江南,寫下了大量歌詠江南的詩詞。但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還數白居易的這首只有27個字的《憶江南》。那么,這首《憶江南》,究竟有著什么樣的獨特魅力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白居易眼中的江南。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簡介作者———白居易
第二板塊 讀出詞中美景
讀通詞句 感受節奏美
1、初讀詩詞 ,說一說這首詩與我們以前學的古詩有什么不一樣?
2、介紹“詞”與“詞牌名”。
3、 再讀詩詞,讀準字音以及句與句之間的停頓。
4、指名讀。
5、教師指導讀“日出江花紅勝火”和“春來江水綠如藍”。
品讀詞句 感受風景美
1、“憶”是什么意思?(回憶、思念)
憶景
2、詩人憶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紅勝火”
說說自己的理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春來江水綠如藍”
說說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仿佛了什么)
(3)紅與綠的映襯之美
春天百花盛開,太陽出來了,使鮮艷的江花更紅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綠,而紅艷艷的陽光灑滿了江岸,更顯得綠波粼粼。這紅與綠相互映襯,于是紅的更紅,綠者更綠。
(4)男女生合作讀。
3、如此景致,作者是聽別人說的呢?還是自己親眼看到的呢?你從哪兒知道的?理解“舊曾諳”
4、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難怪詩人要由衷的贊嘆“江南好”。
讀著“江南好”三個字,我們還會情不自禁想起哪些關于寫江南的詩句來呢?
道不完的江南美景,誦不完的江南詩詞,但是白居易卻只用了三個字道盡了江南好。
5、學生齊讀一、二句。
第三板塊 體悟景中深情
憶人
1、賞析反問句“能不憶江南? ”
2、詩人憶的僅僅是江南的景嗎?
出示資料:白居易任刺史滿三年,就要離開杭州了。三年來,他帶領百姓筑起了一道美麗的湖堤,疏通了六井清澈的泉水;留下了200首杰出的詩篇,結交了許許多多的好友。離別的那一天,杭州人扶老攜幼,提著酒壺,灑淚而別,白居易落淚了……離開杭州之后,白居易又在蘇州做過幾年官,晚年居于洛陽。公元838年,離開杭州整整13年的大詩人,已經67歲了,他在洛陽香山腳下,深情地遙望江南。他多想重回杭州??!但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終未成行。他只能將一腔思念,托付于《憶江南》。直到去世,他魂牽夢繞的杭州,他親自命名的西湖,再也沒有能夠舊地重游。
——節選自王旭烽《走讀西湖》
3、江南景色秀麗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這叫詩人又怎能忘記?
5、學生齊背全詞。
第四板塊 課外拓展賞詞
1.詩人在用生花妙筆寫出他“舊曾諳”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以“能不憶江南”的眷戀之情,收束全詞。但這一句“能不憶江南?”卻勾起了他對江南的無限懷念之情,于是便又寫下了另外兩首。
2.課件出示: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憶江南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春天的美景直觀地帶給人美好的遐想,那么怎樣和學生一起品味春色呢?《憶江南》就是將春景與情結合在一起的詩,可以讀出詩人用“春”創造出一種“美”。它能非常透徹地講給學生聽,但背誦這首古詩,積累這首詩,給予學生不應該是單單一首詩,應該把思想還給學生。作者看到這一切,以詩歌的方式記載著歷史。詩人是創造者,創造者本身就具有敏銳的觀察力,通過點撥引導現在的學生做個有思想的人。在讀通詩句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說說“江南”、“舊曾諳”、“紅勝火”等詞語的意思,再讓學生自由串講詩意:千里江南,綠數紅花互相掩映。有臨水的江花,江中的水綠如藍,。那許多紅勝火的.江花,再讓學生找一找江南的春天描繪了那些景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這樣朗讀詩歌、背誦詩歌就容易了。
(一)通過誦讀,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品味語言,當堂背會課文。
(二)鑒賞課文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先鋪寫景物后直抒胸臆的寫法及其表達效果。
(三)鑒賞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了解尾聲一曲多用對偶、排比的修辭特點和表達效果。
(-)《哀江南》這套曲子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分析:《哀江南》這套曲子先鋪寫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開篇頭兩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師傅蘇昆生游南京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從城郊寫到孝陵,從故宮寫到秦淮,從板橋寫到舊院,描寫南明滅亡后南京各處的凄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在景物描寫中蘊含了懷念故國的無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這六支曲子集中筆墨寫景,一氣貫穿,層層蓄勢,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瀑發,動人心魄。
(二)《哀江南》這套曲子,語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哀江南》這套曲子,語言準確、生動、形象。例如,"舞丹墀燕雀常朝",一個"舞"字,寫出燕雀在丹墀上跳來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個"朝"字,又把這種情形與巨子拜見天子的莊嚴禮儀聯系起來,給人以今昔對比的聯想,表現了昔日神圣宮廷的今日極端衰敗景象;"剩一樹柳彎腰"的"剩"字,意味深長;表明柳樹不僅只有一株,是孤獨之柳,而且是昔日眾多柳樹中的殘存之柳、僅存之柳,使人想見當年絲絲綠柳夾岸垂翠的美景,飽含今非昔比、感時傷懷的無限凄涼。
尾聲一曲,多用對偶、排比,兼用三個散句,既句式整齊又驕散結合,錯落有致,讀起來一氣貫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擊節。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今山東曲阜)人,清代戲曲作家。詩人。
《桃花扇》共40出(其中有4出各加。
1出,實際共44出),寫明末夏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相愛。成親之日,侯方域贈宮扇給香君作為定情之物。奸黨余孽阮大鋮為了拉攏侯方域,出重金置辦妝奩,被李香君堅決拒絕。阮大鋮惱羞成怒,對侯、李施加種種迫害。侯方域只身遣往揚州,投奔愛國將領史可法。阮大欽仰仗權好馬士英的勢力,逼迫李季君嫁給新任浩撫田仰,香君誓死不從,將頭撞破,血濺宮扇。侯方域之友點血在宮扇上畫成一枝桃花,所以稱為桃花扇。南明王朝覆滅后,侯方域在棲霞山同李香君相會。這時,復征文人死的死,散的散,愛國將領史可法也壯烈犧牲了,他們相對嗟嘆,百感交集,懷著亡國之恨,割斷情根,雙雙出家。
劇本"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以侯、李愛情故事為線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獻資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未腐朽、動亂的社會現實,譴責了南明王朝昏王當朝,權奸掌柄,爭權奪利,置國家危亡于不顧的腐朽政治。
《哀江南》是傳奇《桃花扇》結尾的一套北曲。這套曲子,通過教曲師傅蘇昆生在南明滅亡后重游南京所見的凄涼景象,話興亡之感,抒亡國之痛,表達了強烈的'故國哀思。
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寫蘇昆生重到南京所見的戰后郊外的凄涼景象,為全文走下沉郁、悲愴的基調。
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寫蘇昆生憑吊昔日國都的各處地方。重點寫明孝陵、明故宮的殘敗和秦淮一帶(包括長板橋和舊院)的冷落。通過對比,突出地表現了南明興亡的歷史變遷,寓寄了無限懷念故國的哀思。
第七支曲子是尾聲,寫蘇昆生憑吊南京,慨嘆南京今昔景象的變化,痛悼南明的滅亡,唱出強烈的亡國哀痛。結尾"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點明全篇主旨。
通過對曲詞的鑒賞,主要品味課文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了解尾聲多用對偶、排比的修辭特點和表達效果。
[北新水令]一曲,"山松野草帶花桃",描寫蘇昆生肩挑柴草、信步走來的形象,點出他在南明滅亡后隱居山林的樵夫身份。"猛抬頭株陵重到","猛抬頭"三字不僅可以使人想見蘇昆生心懷亡國之痛、低頭沉思的情形,而且陡然一轉,表現了他的感情的急劇變化,使人仿佛看到他突然發現"襪陵重到"的情態。"重到"的"重"字,提起全篇,表明了南明滅亡之前和滅亡之后、往昔和今日的時間界限,引出蘇昆生目睹的南明滅亡之后南京的凄涼景象,定下了全篇今非昔比、懷舊傷今的寫景抒情基調。"殘軍留廢壘,瘦馬臥空壕",寫的是蘇昆生"重到"南京后第一眼看到的景象。這里一連用"殘"、"廢"、"瘦"、"空"四個詞作修飾語。以"殘"修飾"軍",使人想見敗軍潰逃的情形,這是虛寫,是因"廢壘"這一眼前實景而引起的聯想;"殘軍"與"瘦馬"也是虛實相對,前者為眼前之未見,后者為眼前之所見;昔日用于戰爭的"壘""壕",如今已"廢""空",又襯之以臥在空蕩蕩的城壕中的瘦弱之馬,更顯凄涼。"村郭蕭條,城對著夕陽道",本應是游人如織、笑語喧嘩的古城,如今卻是只剩"蕭條",夕陽古道上,連個人影也見不著。這些描寫生動具體,寥寥數字,就真切地呈現了南京城郊戰后傷痕累累的凄涼景象。
[沽美酒]一曲描寫的是長板橋邊的景象。長板橋本是歌妓集居之地,風景十分優美,如今卻美景全消。不但昔日橫跨青溪的半里長橋,如今已沒有一片紅板,而且秋水長天行人稀少,冷清清的夕照下,只見剩下的一株彎彎的垂柳。夕陽殘照本來就顯得冷冷清清,而這夕陽殘照下的柳樹不僅只有一株,是孤獨之柳,而且是昔日眾多柳樹中的殘存之柳、僅存之柳。"冷清清的落照"與"一樹柳彎腰"互相映襯,愈顯冷清;一個"剩"字,尤其意味深長,使人想見當年絲絲綠柳夾岸垂翠的美景,飽含今非昔比、時過境遷、感時傷懷的無限凄涼。這里只略加點染,就勾勒出一幅凄清的畫面,把人帶入十分悲涼的意境,用筆極簡,造境極精。
一曲三個"眼看他"的疊用;使音韻整齊,語氣貫通,加重了語意,給人以今昔變化之大之快的生動快感。"金陵玉階營啼曉,秦淮水謝花開早""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果烏"等對偶句、排比句的運用,一下子使句式整齊、節奏鮮明,語勢貫通,產生了情聲并茂的強烈表達效果。
《哀江南》這套曲子先鋪寫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
這是我國古典戲曲常用的藝術手法,它與詩歌的借景抒情有著明顯的不同。
以劉禹錫的《烏衣巷》為例。
1讀懂這首詞,使學生感受這首詞的魅力所在,培養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化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
了解這首詞的意思。
難點。
想像畫面,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1、生齊唱歌曲《今日天氣好晴朗》。
師:同學們,這么好的天氣蜜蜂也忙,蝴蝶也忙,我們也別閑著,這節課老師邀請了我國古代的一位大詩人帶我們去游一游江南,他就是白居易。(課件出示白居易像)。
2、生自由介紹白居易的情況。(相機出示《暮江吟》一詩。)師補充介紹:白居易晚年回到北方洛陽居住,67歲的時候他回憶江南美景寫了《憶江南》這首詞。
二、探究課文。
(一)自主探究。
1、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首詞,注意讀準每個字音。
2、指名讀詞。(2、3名)。
3、說說詞和我們學過的古詩有什么不同?
4、翻開書,再讀這首詞,看看注釋后提出不懂的問題,可以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
5、生質疑。
6、同桌互說詞的大意。
7、指名說。
(二)合作探究。
1、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從哪能看出白居易筆下的江南很美呢?
小組合作:
用你們喜歡的學習古詩的`方法(朗讀。
法、欣賞法、圖畫法、表演法等)深入體。
2、小組匯報。
相機示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引導想像江南美景。
三、總結。
拓展。
1、同學們,我們的江南之行就要結束了。下課前,用一兩句話說說自己這節課的收獲。(師:大自然的美是無窮無盡的,讓我們用心去發現美,用優美的語言去表達美吧)。
2、發揮想像,把“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改寫一段優美的現代文。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83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