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書心得,我們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閱讀方法和習慣,進一步提高自我學習能力。推薦一些關于讀書心得的范文,供大家借鑒和參考,希望能夠提高寫作水平。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度碎g詞話》作于1908~19,最初發表于《國粹學報》。該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后,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
表面上看,《人間詞話》與中國相襲已久之詩話,詞話一類作品之體例,格式,并無顯著的差別,實際上,它已初具理論體系,在舊日詩詞論著中,稱得上一部屈指可數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詞論界里,許多人把它奉為圭臬,把它的論點作為詞學,美學的根據,影響深遠。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晚清以來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王國維以“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高度評價了李煜的詞,說它“神秀”,韋莊的詞被稱為“骨秀”,溫庭筠的詞稱作“句秀”。
今日重拾汪曾祺先生的《人間草木》,經過時間淘洗的好文字,在讀者心中總能達成共識,無論是初讀還是重讀,這一筆筆草木都應了“序言”中汪朗先生所言:干凈通透,不牙磣。
你何時放下,幾時再拿起,都是最好,盡可暢然。
單就第一部分“人間草木”,就足可使你在這立秋時節,悠悠的在桌前小憩,發絲接著蛐蛐兒守夜的清涼。
秋菊堪餐,春蘭可佩。生前的草木是打定了主意要讓自己極富個性的走一遭。
就這樣,草木,在汪曾祺的筆下,各有各的時髦。煤堆里搖曳生姿的芋頭,石頭下堅挺而立的豆芽,入冬不凋的桂花,風致楚楚的秋葵,白得耀眼的槐花,禮花似的枸杞子,紅白相間的木芙蓉,記得自己歲數的山丹丹,有著童話情趣的車前子,將北京秋意染濃的爬山虎,老舍先生家長勢姣好的菊花,黏著母親回憶的伶仃瘦弱的秋海棠……這是草木的本性本心,也是先生的樂心慧眼。
無論處于何種境遇,先生從不曾冷落那個反射到人間、呼應在心里的草木世界。
后來,汪曾祺被發到西山種紫穗槐。種花,在我們想來總不會累到哪里去。然而,天天一早上山,兩個干饅頭,一塊大腌蘿卜,在玩了命的刨樹坑后,每日的午飯就只有這??嗟臅r候怎么辦?找點樂吧。摘點兒山上酸棗,燒些蟈蟈充饑。紫槐花賞過了,一棵一棵地看,只不過是在他的心里,請風來做搖漾,姍姍可愛。當時刨的樹坑,究竟種沒種上那槐,他,無從知曉。
還有草原上的老曹,他個人最偏愛的正是紫穗槐??晌乙娎喜軈s聯想不到紫穗槐。我掉進的是老曹的“紅火”里,他的有趣、健談、豪爽,都讓我想著他就是那草原上的阿格頭子與灰背青。老曹從小家貧,吃過很多苦,就像那兩種草幾乎是貼著地來長的。他在大青山打過游擊,卻亦逃不過在浩劫中被“捆押吊打”,甚而被打斷了踝骨。然而他好了,能一拐一拐走路后,卻還是那樣“紅火”,就像肥厚多汁的阿格頭子,不曾讓人見了他無端的'枯萎。汪曾祺先生問“為什么要整他,要打斷他的踝骨?為什么?”這是他以筆擲下的疑問,也該是萬千讀者以聲投出的響音。疑問是惻隱與知覺的前兆,有疑問總比全盤接受要好。
年華向晚后,人歸草木間。人與草木皆是同等,上承日月光華,下陷凡塵泥淖,都是順著自然所賦予的,在其中立自我,求發展。人要不煩憂,先要有一顆在平等中欣賞草木的內心,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說“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蟲魚的儕輩……在它們說,生活自身就是方法,生活自身也就是目的?!?/p>
出的散淡、精致,就連青石板的苔蘚都滑爽地讓人想念。
《人間草木》從大量散文中精選而成,最早的寫于40年代,大部分寫于后半生,風格依然樸實,技巧臻于至境,很多文章我第一次讀到。分別寫了花草景致、各地風物、故鄉美食、游記采風、難忘歲月、故人師長、平淡人生,篇篇都是精品。
寫景是汪曾祺的長項,不枯燥、不艱澀,伴隨著時代的印跡,老宅的每個角落都有奇特的故事。雖然過去了半個世紀,其聲音、顏色、氣味都已歸于平靜,但我們仍從字里行間看到從手心里滑過的歲月,想得起來都是溫暖,懷舊的調子不可阻擋的在陷逸的老房子里漫延。汪曾祺寫景懷舊的文章節奏緩慢,情景交融,敘事方法有點像舊小說。由于他熟讀古文,文中比喻、懷舊、信手拈來,時不時跳出一些奇句、古句、拗句,風格如《夢溪筆談》、《容齋隨筆》。
寫人的文章卻情緒活躍、調子輕快,是一種極簡的水墨摹寫人物傳統模式。一個個至親人物出場,鏈接了他背詩、臨貼、品茶、作畫、寫文的成長足跡,并理解其淳厚文學功底的源泉。
最喜歡他寫美食和各地小吃的章節。偏偏他好象知道女性讀者的愛好,只要提到美食,一定要細細介紹味道和制作過程,然后將成品認真形容一番,不但色彩斑斕還有立體感。
汪曾祺曾自謙地說寫不了像伏爾泰、叔本華那樣閃爍智慧的論著,也寫不了蒙田那樣淵博的長篇散文。他也不寫抒情散文,覺得這個歲數感情過于洋溢,有點像老年人寫情書,“不好意思”,所以他的散文都不長,“歪打正著”適應這個“快餐年代”的閱讀習慣。短短的,散淡的小美文,讀著不累,尤其適合春日午后散淡的陽光灑在身上,多數時候讀著讀著睡著了,在夢中體驗“字字磯珠,句句灼灼”的意境。
。
書面的手感很好,翻開即是汪曾祺先生親筆畫的6幅水彩畫插圖,夾著明信片書簽,看著親切淡雅。汪曾祺是老派士大夫式的玩家,用他兒子汪朗的話說,就是"老頭子是個雜家,肚子里有不少東西,能畫兩筆畫,能寫兩筆字,新詩舊詞也都能寫上兩句,還會唱幾段昆曲。"當然,最受讀者喜愛的還是他的散文。
5月25日是王世襄先生誕辰之日,《三聯生活周刊》于先生百年誕辰時做了一期專題《王世襄和他的朋友們》,汪曾祺是王世襄朋友中較年少的,長者有張伯駒、陳夢家、朱家溍。這群人有幾個共同的特點,學問是玩出來的,在跌宕起伏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著自己的精神標準,對生活的態度是不冤不樂。何為"不冤不樂"?王世襄先生的解釋是,大凡天下事,必有冤,始有樂。歷盡艱辛,人人笑其冤之過程,亦即心花怒放,歡喜無狀,感受最高享樂之過程。倘得來容易,俯拾皆是,又有何樂而言。
《人間草木》的序是汪朗寫的,很接汪曾祺的文氣。兩代人能這樣互相調侃,不戴高帽不為親者諱,更是難得。如果不是這篇序,讀者可能不知道,汪曾祺很多寫草木蟲魚、寫花花草草的文章,沖淡平和,有閑適之氣,是在___戴著"右派"帽子,被整被審查寫完交代材料,甚至是在農場下放改造時寫的。他寫《葡萄月令》的那篇,開篇即是:"一月,下大雪。雪靜靜地下著。果園一片白。聽不到一點聲音。葡萄睡在鋪著白雪的窖里。"這是汪曾祺發配到張家口的一家農科所改造時,寫的在葡萄園勞動時的感受。文中絲毫沒有怨氣和悲慘的調子,一切都是那么美。那是一種在勞作中的充實和暖意。
汪朗說,這個老頭兒,即便是在倒霉的情況下,寫出來的東西還是很放松,很有味兒,還帶著一點幽默,真是不可救藥。他寫菊花,"我不贊成搞菊山菊海,讓菊花都按部就班,排排坐,或擠成一堆,鬧鬧嚷嚷。菊花還是得一棵一棵看,一朵一朵地看。更不贊成把菊花縛扎成龍、成獅子,這簡直是糟蹋了菊花。"他寫螃蟹,"螃蟹為什么要橫著走呢?螃蟹的樣子很兇惡,很奇怪,也很滑稽。兇惡和滑稽往往很相似。"帶著點哲理的冷幽默。他寫西南聯大時《跑警報》,"跑警報是談戀愛的機會。聯大同學跑警報時,成雙作對的很多??找u警報一響,男的就在新校舍的路邊等著,有時還提著一袋點心吃食,寶珠梨、花生米……他等的女同學來了,嗨!于是欣然并肩走出新校舍的后門。"恐怖的戰時氣氛,卻被他寫得生趣盎然。
玩家得有趣,對生活、對自然、對知識和美有天然的親近和情趣,還要有心,有情。
有心是對生活中的無用之事也能熟練掌握和擷取。在《三聯生活周刊》的那期專題中,汪朗寫了一篇回憶長文《"老頭兒"三雜》。汪曾祺是個雜家,在寫《西南聯大中文系》時亦提到??措s書的習慣,在大學時就有了。當時西南聯大中文系開的課,他喜歡的就上,不喜歡的就不上。像聞一多先生、沈從文先生的課,他是聽得很認真的,朱自清先生的課,有時就溜號,覺得朱先生上課一板一眼,不太適應。汪曾祺雖然白天上課溜號,晚上卻沒閑著,總泡在中文系的資料室里看書,有時一直看到天亮,然后回宿舍睡覺,接著逃課。汪朗說,老頭兒雖然是搞文學創作的,家里的文學書卻很少。"___"之前,家里的書滿打滿算不到一書柜。別說什么孤本善本,就是人們熟知的中外名著、大師文集,都和他嘴里的牙一樣,殘缺不全。
家里雖然沒有像樣的書,但老頭兒書卻讀了不少。劇團的同事說,團里的書都讓他翻遍了。"當時北京京劇團在虎坊橋,離琉璃廠很近,他沒事常到那兒的中國書店翻騰舊書,一次找到了一本清代狀元吳其睿寫的《植物名實圖考》,他不知用什么理由,居然動員劇團資料室把這樣一本書買了下來,認真研讀了好幾遍。這樣的書,整個劇團恐怕不會有二個人感興趣,純粹就是給他買的,簡直是豈有此理。"(汪朗序)因此,汪曾祺寫草木時也會引經據典,說道頗多。寫《紫薇》那篇,有一段長長的細節考證:
從《韻語陽秋》的記載,我們可以知道兩件事。一是"爪其本則枝葉俱動".紫薇的樹干的外皮易脫落,露出里面的"嫩膚",嫩膚上留下外皮脫落后的一片一片的青色和白色的云斑。用指甲搔搔樹干的嫩膚,確實是枝葉俱動的。宋朝人叫它"不耐癢花",現在很多地方叫它"怕癢癢樹"或"癢癢樹".這到底是什么道理,好像沒有人解釋過。二是花期甚長。這是夏天的花。胡文恭說它"繁極曝衣天",白居易說它"獨占芳菲當夏景,不將顏色托春風".但是它"花至七夕猶繁".我甚至在飄著小雪的天氣,還看見一棵紫薇依然開著僅有的一穗紅花!
這樣的文字,真需要有心的雜家,平時的生活積累才能寫出來。
《人間草木》分五章,但五章里面真正談到草木的只有第一和第四章,談《人間草木》和《記憶的味道》。第二章是談草木魚蟲的,第三章是游記,第五章是師友故人。
有情的文字在最后一章,相比較汪曾祺寫花草、寫游記、寫魚蟲的文章,我更喜歡寫人的這一章。尤其是回憶老師沈從文的兩篇,葉開在編《這才是最好的語文書》時,散文卷首先就收入了沈從文和汪曾祺回憶沈從文的文章。
"他常流鼻血。血液凝聚力差,一流起來不易止住,很怕人。有時夜間寫作,竟至暈倒,伏在自己的一灘鼻血里,第二天才被人發現。""他常常在學生的作業后面寫很長的讀后感,有時會比原作還長。""多年以來,沈先生就干著給別人的作品找地方發表這種事。經他手介紹出去的稿子,可以說是不計其數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寫的作品,幾乎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他這輩子為別人寄稿子用去的郵費也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目了。"……點點滴滴,還原出大先生為人處世修業的赤子情懷。寫和沈先生最后的告別,汪曾祺的文字也是極淡的。"沈先生面色如生,很安詳地躺著。我走進他身邊,看著他,久久不能離開。這樣一個人,就這樣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隱忍的悲痛,讓人更覺心酸。
心中有情,無論是寫人,寫草木,亦處處含情。汪曾祺寫過一首詩:"我有一好處,平生不整人。寫作頗勤快,人間送小溫。"最后一句真好,人間送小溫,文字傳達出的,都是人間的暖意。
其中還有許多不惟人知的奇妙趣事,美麗動人的景物。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耗??更是艷麗奪目。有緬桂花,芳香撲鼻,香的像蘭花。夏天有珠蘭、牽牛,牽?;ㄊ嵌堂?,還有薄命的秋葵,美麗的鳳仙,真是數不勝數。還有一種奇妙的野草“萬把鉤”它結的果實上有許多小鉤,碰到它就會掛在衣服上,很難清除。
這些東西都很有趣吧!看了這之后,我深深的陶醉并沉迷在此,其中的樂趣還無窮呢!
山丹丹一種很漂亮的花,可以入藥,還有紫紅誘人的葡萄,沁人心脾,還有香甜的槐花,彌漫在整個春天。啊,真美!我仿佛親眼看見如此優美的景色。
作者把這些優美的景色刻畫的栩栩如生,他細微的觀察深刻的描寫,都使人仿拂置身其中,給人一種視覺的享受?!度碎g草木》刻畫的如此醉人、優美,仿佛只有融入大自然才能真切體會。
說到生活,肯定少不了美食,文中對于食品的描寫更是讓人垂涎三尺,那美味簡直是人間極品。
高郵的咸鴨蛋可是不同凡響。那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蛋黃發紅,散發誘人的香味。不似別處發干發粉,入口如嚼石灰。說到美味自然少不了作者鐘愛的咸菜茨菇湯、氣鍋雞、火腿,還有昆明的牛肉等祖國各地的特色佳肴。氣鍋雞特別鮮嫩,湯清如水,而且雞想撲鼻,看著這生動的描寫,我不禁口水潛溢。
作者有這么淵博的知識,如此獨特的見解,一定游歷過許多名山大川,而且了解的風土人情也相當之多。作者了解到各地區的人們口味迥異。山西人愛吃醋,愛吃酸。無錫人愛吃甜。四川人愛吃辣,等等的異域風情。作者竟能對各地的風土人情知之甚詳,看來作者是一個喜歡游歷,善于觀察的人。
汪先生說:“世間最為普通的事物,平中顯奇,淡中有味?!彼运米顪厝岬墓P觸寫下:“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只記花開不記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風中?!北闶刮矣X得:人間溫暖,如二月和煦的春風,如三月燕在梁間的呢喃,如四月牛毛細雨潤物無聲。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追尋。賞花木的人,憐花木的人;大抵就是先生這般了吧!于是由花及人:那一年,花開得不是最好,可是還好,我遇見你,那一年,花開得好極了,好像專是為了你,那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我說,花木是上帝送給人類最好的禮物。我是聞著花香鳥語來到這人世間的?!耙恢σ蝗~總關情”,所以那亦或是先生對這世界所有美好感情的寄托吧。草木鐘情于光陰,于是有了先生筆下搖曳的花姿,溫暖人心的文字。
總是在黑色里溫柔地愛色彩的我們,也開始在色彩里朝圣黑白。為什么呀?因為人間有草木,草木有溫情,人間忽值得罷!
書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我就來說說汪曾祺的《人間草木》。
我經常聽老師提到汪曾祺的文章,卻一直未曾讀過。一次老師將這本《人間草木》借給了我,甚是驚喜。
書中寫的卻是些生活的小事或很平常的景物。第一大章《人間草木》寫的是作者童年的花園、兒時的風景與美輪美奐的四季輪回?!鞍透?,綠茵茵。唱個唱,把狗聽?!痹谧髡吖P下,小到一只是天牛,大到一朵冰心蠟梅,都是那么柔美,那么可愛。真沒想到,原來作者的童年也是那么自由、快樂。這讓我不禁想到寫《呼蘭河傳》的蕭紅,在兩個不同的作者筆下,有同樣幸福的孩提時代、快樂的童年時光,更同樣有著濃濃的思鄉情。
《聯大歲月》、《師友相冊》則寫了他在西南聯大生活的七年。作者曾在西南聯大被日軍的飛機轟炸過,失去過一個母親、一個繼母。面對這一切,作者用生動、樸實的筆調寫下《平淡人生》這一章,他沒有用多少華麗的詞藻,只是做了一個講述者,將他波瀾起伏的人生說得“平平淡淡”,這一從容的品格值得我們學習。
《四方食事》,則收集了作者所品嘗過的各地美食中的上品,讀了讓人不禁垂涎三尺。
值得一提的還有汪曾祺的文筆。他的文筆很“奇”,奇在他總是很細膩地描寫一件事,卻并不怎么寫自己的感受。整篇文章幾乎沒用過“激動”、“高興”這一類詞,可作者的感情卻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來。
這,就是汪曾祺寫的《人間草木》,一本觸人心弦的散文集。
:必須要贊美一下。。
世界上,一草一木都有愛。春花秋果,萬物生長,秋收冬儲,哪怕只是落葉,也蘊含著濃濃的情愫,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然而,這些感受是經歷了很多,賦予了世間萬物的人才體會到的。所以,愛草木就是愛人。
詩人張九齡說:“草木自有心,何必求美?!蓖粼飨壬鷳撌亲蠲靼走@句話的人了。正因如此,他筆下的一草一木,才顯得那么的人文和精神,這是其他散文所沒有的美。
汪曾祺在散文集《草和世界上的樹木”。
文章中對葡萄的描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先生以自己的經歷和細膩的感悟寫出了葡萄的前世今生。葡萄在他的筆下有了鮮活的生命。我仿佛聽到了,葡萄喝水的聲音,甘泉在葡萄藤間流淌的'聲音,是那么美妙,那么沁人心脾。一串串的葡萄豐滿誘人,水潤惹人喜愛。
每當讀到汪曾祺先生的《人間草木》,我都會有這樣的感受:一個老人陪你坐在滿是冬日陽光的小花園里,時而指著臘梅樹,跟你講趣事關于他的過去,有時會開玩笑地告訴你,“塔羅斯可以從煤里長出來”。
汪曾祺先生正是對這些“人間草木”的一種純粹的愛,一種寄托著自己的感情卻又不想據為己有的愛?;蛟S對于汪曾祺先生來說,一株植物就是一段往事,一段深情。
散文后半部分,王先生回憶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在《一路走好》中,他將自己的右派經歷視為人生之幸,如此灑脫,令人羨慕。王老的文筆總是平淡樸素,卻充滿了他的人生智慧。
。
《人間草木》還描寫了作者在聯大上大學的一些歲月,他和幾個朋友總是愛泡茶館,而且一泡就是大半天,作者的一些優秀小說,散文,都是在泡茶館時寫下的。啊!作者真是不同凡響。
在聯大那時人們穿的衣服也是風格迥異。但大多數衣服都是非常破舊,還有人穿的鞋露著腳趾,后跟爛了。雖然那時聯大的師生破衣爛衫,但每天孜孜不倦的作學問,窮且益堅。這種精神,值得我們現在的青少年學習。
在聯大的那段歲月中,對于作者來說,還有一些激動人心的事情—跑警報??箲饡r期,一有警報就要往外跑,真是激動人心啊!那時自然也死了一些人,毀了一些房屋,意在嚇唬昆明人,施加威脅,使人產生恐懼,但是昆明人是不會被威脅到的,中國人都是堅強的,我們青少年也是堅強不屈的。
沈從文、金岳霖先生、聞一多先生都是作者在聯大對作者有深遠影響得人。事隔多年,作者回想起來,仍歷歷在目,真是耐人尋味。
曾經聽過很多人的推薦,但我向來不喜跟風,總特意和別人錯開來,于是別人讀完之后說“嗯,好啊好啊,真好!”我就嗤之以鼻,轉過頭去讀別人的書。再后來,心性成熟了些,也不再管別人的評價,只要對我眼緣的書,我都搜來看看。于是,我就打開了這本書。我本以為標題已是足夠清晰明了,大致內容就講些草啊花啊,對于我這種平時毫無雅興去觀察花鳥魚蟲的人來說興許還會很無聊。但是,翻開書之后,我還是驚呆了。
人間草木啊,一草一木,處處都是家的氣息。
記憶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對于人來說,它是相通的。別人回憶的時候,你的記憶點也會被觸發。于是,我就像剛出生的小孩,重新又成長了一次。我看見自己的童年里的夏天,看見自己的家鄉的板栗,看見帶有溫度的花草與景觀。我并不是作家或是評論家,亦無法衡量文字的水平,但是真正的好作家,我想,就是能帶給你觸動,能給你共鳴的文字玩弄者吧。
從開始對草草木木的敘述,到后來的一些玩物或食物,最后以人物結尾,正好,世界一切全部齊活了。你會發現原來山丹丹過一年開花的時候會多開出一朵,枸杞頭也可以作為野菜,葡萄原來也能開出花朵,而北京的許多人都對養鳥情有獨鐘。羅漢嘛,昆明筇竹寺的大氣粗獷而蘇州紫金庵的則是秀氣書生。我做摘抄時,在書里抄了不少菜譜,韻味十足,每一筆每一畫都那么親切。改天也要親手試一試,汪曾祺老先生在吃與制作上面頗有心得。到后來寫人時,汪先生回憶了在西南聯大的日子。那是一段動蕩但又愉悅的日子,物質上并不富足但卻擁有充盈的生活。無事下下茶館,跑跑警報,閑時讀讀書,西南聯大的自由民主校風已是不言而喻,這與當時培養出那么多人才是分不開的。作者寫到沈從文先生的時候,就好像沈先生坐在你的對面教授課,字如珠璣,你不能不感嘆“妙”。同時,汪先生也在書中指出了沈從文先生的寫作要理,例如,小說的對話要接近人物,要“樸素”。當然金岳霖老師也是有趣得很,終生未娶的他養了一只大公雞,吃飯時可與他并桌。
生活是有哲理的,人物是美妙的。這大概就是《人間草木》最美的地方了。
木心說“有時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淵明”。古有歸田園的陶淵明,今有生活中城市里的汪曾祺。人生啊,還是要自己活出樂趣,才可以感染他人。
《人間草木》一書曾經聽過很多人的推薦,但我向來不喜跟風,總特意和別人錯開來,于是別人讀完之后說“嗯,好啊好啊,真好!”我就嗤之以鼻,轉過頭去讀別人的書。再后來,成熟了些,也不再管別人的評價,只要對我眼緣的書,我都搜來看看。于是,我就打開了這本書。我本以為標題已是足夠清晰明了,大致內容就講些草啊花啊,對于我這種平時毫無雅興去觀察花鳥魚蟲的人來說興許還會很無聊。但是,翻開書之后,我還是驚呆了。
人間草木啊,一草一木,處處都是家的氣息。
記憶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對于人來說,它是相通的。別人回憶的時候,你的記憶點也會被觸發。于是,我就像剛出生的小孩,重新又成長了一次。我看見自己的童年里的夏天,看見自己的家鄉的板栗,看見帶有溫度的花草與景觀。我并不是作家或是評論家,亦無法衡量文字的水平,但是真正的好作家,我想,就是能帶給你觸動,能給你共鳴的文字玩弄者吧。
從開始對草草木木的敘述,到后來的一些玩物或食物,最后以人物結尾,正好,世界一切全部齊活了。你會發現原來山丹丹過一年開花的時候會多開出一朵,枸杞頭也可以作為野菜,葡萄原來也能開出花朵,而北京的許多人都對養鳥情有獨鐘。羅漢嘛,昆明筇竹寺的大氣粗獷而蘇州紫金庵的則是秀氣書生。我做摘抄時,在書里抄了不少菜譜,韻味十足,每一筆每一畫都那么親切。改天也要親手試一試,汪曾祺老先生在吃與制作上面頗有心得。到后來寫人時,汪先生回憶了在西南聯大的日子。那是一段動蕩但又愉悅的日子,物質上并不富足但卻擁有充盈的生活。無事下下茶館,跑跑警報,閑時讀讀書,西南聯大的自由民主校風已是不言而喻,這與當時培養出那么多人才是分不開的。作者寫到沈從文先生的時候,就好像沈先生坐在你的對面教授課,字如珠璣,你不能不感嘆“妙”。同時,汪先生也在書中指出了沈從文先生的寫作要理,例如,小說的對話要接近人物,要“樸素”。當然金岳霖老師也是有趣得很,終生未娶的他養了一只大公雞,吃飯時可與他并桌。
生活是有哲理的,人物是美妙的。這大概就是《人間草木》最美的地方了。
木心說“有時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淵明”。古有歸田園的陶淵明,今有生活中城市里的汪曾祺。人生啊,還是要自己活出樂趣,才可以感染他人。
人們總說著“人間不值得”之類的話語。當忙于征程,以為腳下阻隔著不可跨越的籬笆。殊不知,那不過是一排嫩草,不時提醒你:記得低頭看看,這個世界也能很美好。
汪老的筆觸就如他的名字般,柔情又不失風趣的美。他所描述的,不過是北京生活中的瑣碎——槐花開啦,用處極多;梔子花開得粗粗大大——“我就要香得痛痛快快,你們管得著嗎?盡顯幽默。他走遍老橋,踏滿青水,養蜂人和撿枸杞的老夫婦都是他畫卷中的主人公。
記得他在開篇即說“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笔前?,萬物皆有溫度。在日常生活中,每每于夾縫中尋見花草,無論開得壯烈于否,總會驚嘆一番美麗——其實也是在為生命的堅強喝彩。
也曾詢問過大人,為什么那么執著于侍弄花草,便是雜草小蟲也一根根揀走。不明所以,因為不諳世事。大人們往往予我幾句敷衍。而在汪老的作品里似乎找到了答案。月亮做的梨花、玫瑰香味葡萄、雪白的花生仁……即使身臨紙外閱讀時窗外的陽光四溢,紙頁翻動間嘴邊的微微弧度,又不時被汪老的幽默張開雙唇。不經意間,也置身于夾雜煙火氣的花室中。
念念不忘的是湖邊撿枸杞的老夫婦。不為配藥,不因泡酒,只是為了消磨時光。穿著樸素,近水而行,仿佛時光停駐,世界只剩下你我的安穩。年至古稀,童心未泯,兩人相依相伴的踏實溫暖了我的心。愛就是如此簡單而直白,轟轟烈烈奔波追逐的年紀已逝,你和人間一樣值得。
寫學戲的郭慶春時京味兒濃厚。賣西瓜時瓜被軍用卡車撞爛的場景,也折射出北京那時的政治面貌并不光明。他用“晚飯后的回憶”對郭慶春的一生進行描述,細膩又深刻,將郭慶春學戲的刻苦,買瓜的細致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也讓我感慨郭慶春與招弟兩小無猜的純真和殊途末路的無奈。
“我門外的花開啦。來跟他們說說話吧?!?/p>
文檔為doc格式。
。
一花一世界印象中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是平實親切有生活滋味兒的。而我呢,在十幾歲的時候,總盼望著被什么醍醐灌頂,一語驚醒。一心想看更壯烈的、跌宕的、發人深省的經典大部頭,所以對這樣一位被以平實稱道的作家,并不上心。是老師推薦,才去拜讀了《人間草木》,書里頭,他寫院子、寫花卉、寫昆明的雨天,寫枸杞子寫葡萄寫北京人遛鳥,不疾不徐地。像是一位在山間閑庭信步的老農,把昨晚上趕路的馬車不小心抖露出的零碎細軟一一拾起來那樣。
院子里的雜草、野花,雨后冒出來的菌菇,路邊姑娘叫賣的梔子花……這些都是最平常的事物,是今天的我們不太會去停下來關心的事物。大多數時候,我們更向往“深刻”,借由“深刻”帶來成長的滿足?!捌椒病?、“平?!?,這是我們有意去避諱的字眼。其實成長并不就意味著走向成熟深刻,而是我們越來越關注生活,熱愛生活。以前的我行走在校園里總是腳步匆匆,總想著快些到班,快些到宿舍,擠出那么一點時間來學習。卻往往忽略了許多身邊的景色。記得有一親戚曾說:你們八中門口那個愛的雕像還挺好看的,我上次去辦事看見了。我的心里一驚,我在八中也快有一年了,怎從來沒注意到那雕像有愛這個字呢,親戚路過一次便幾下了,實在是慚愧,我只得應和道:是,是挺好看的。我總是覺得在學校的生活單調,卻突然發現自己甚至沒有好好去觀察我的生活,學校的樹我叫不出來名字,學校的小書屋我從來沒進去過,住在一層樓里的同學我叫不上來名字。
而汪曾祺寫《人間草木》,從花草講到食物,再到各地風俗,然后是他在西南聯大的大學生活及對老師的回憶,最后是自己的家人及寫作。這其中,我感覺到他對生活的熱愛,細致的觀察,真正融入生活感受生活創造生活。他并不像許多作家一般在作品中抒發自己的悲涼孤獨之感,而是喜歡描寫自己簡單的快樂,讓每一個讀者都感受到他的樂觀與豁達。然而,我們都知道,汪老吃過的苦不比任何人少。
《人間草木》少有華麗的辭藻,少有大段的抒情,少有內心的悲傷,取而代之的是平實的描寫,淡淡的熱愛和豁達的心境。書畢,再走在路上,不免放慢了腳步,上揚了嘴角,用心去看周圍的一切,屬于我的生活。
看草,看蟲,看鳥,看人。既看也品。做一個尋常的品茶客那樣,不用精細,也尚不是個門外漢。知道茶香需人靜,端坐著,讓檀木的盅口里的線香裊裊地生出些煙。乍一看,一只狻猊正俯臥在盅肚子上,猙獰著面目卻自是閉目養神。偷得浮生半日閑。
這個六角的閑亭,從檐柱上的大斗拱看來,就知道是個宋代以來的建筑。但從那如水般瀲滟的漆膠,還有如謄寫炮制似的幾副柱身上的館閣體楹聯金字來看。不難想見得到是現代能工巧匠為能再現古厝而刻意修葺的。飛檐的六角各刻上一只螭吻,魚口向外張開。遇到下雨,水從斜斜的椽子上流下經由魚口吐出。這種式樣并不少見,較古人劃時空存在的我們,早在村里的祠堂上司空見慣。
龍生九子,除了上面兩位。還有在琴首處的囚牛,刀柄上的睚眥,房梁四角的嘲風,鐘環上的蒲牢,石碑下的霸下,服役衙門做門環處的狴犴,硯臺碑文上方戲珠的負屃。說來陌生,見得親切。中國人行文從簡,也運用在這圖騰上。琴棋書畫,筆墨紙硯。一應俱全,點出幾個重點,而少羅唣之聲。做老師的,善留余意。做學生的,則要能舉一隅而反三隅。比如說講樹吧!當然,象由心生,山水植物,假的也罷!真的也好!亭外的花木扶疏之中,你也要挑得一個代表。再借由此展開來去,尚不說全,不講究從上到下,不講究王公貴族的那套,要左右貴賤,等級分明。要像做古文字的人,認得一個,便認出一切帶所有這偏旁部首的。一托一大批。
我說,紫穗槐吧!亂石拼砌而成的甬道旁,少不得這些防風固沙的喬木科樹木。出了圍墻之外,或是在公路旁,或是遠在新疆戈壁灘上,都有它們的.身影??晌铱偛荒苁执_定每次都認得出它,那些神獸的胞兄胞弟亦是。鵝耳櫟、梧桐,各種櫟樹混在一起,你也就蒙圈了。那是從構造上說的,我接下來說,椴樹、榿木也都不為過了。但從功效上來看,緊接著,我就又會想到,常在沙漠上可見的芨芨草、梭梭、紅柳。這一類又是一方的代表,雖大致相同,而已頗具歸類上的不同。我以為的,這是一隅。另一隅,當論性質上的不一樣。這種不一樣,是從一個大的領域跳到另一個大的領域上的。死物說到活物,或是活物說到了死物上。蒺藜,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都帶了草字頭,前面加了個鐵字——鐵蒺藜。便完全不是一個樣了。那是在監獄的圍墻上,通了電的鐵閘門上,或是同街壘一道鎮壓暴亂或反暴行為的障礙物之一。鐵蒺藜可以扎進樹皮里,樹木照常生長,它也就被永遠地留在樹身里。它們一圈一圈地箍起來,在以戰爭為題材的影片中并不乏其存在。德國人的集中營或是前蘇聯時期的“古拉格群島”都有它們留下過的痕跡。
最后,再來看看這諸位。坐著品茶的先生小姐。他們的人事檔案封在黃皮的紙箋里,他們的品行你也大可以從同他們接觸過的人那里聽說得來。那做書的先生,寫得一手好字,就是常聽人說的。善于各種皴法的他,有一枝常帶在身的“鼠須筆?!眮砣苏埥虒懽?,都一貫寫在那種冷金箋上,字也是規規矩矩,漂漂亮亮的。做詩鐘,嵌字格,正格或別格。寫字的時候,身子直挺挺,一處動而全身動。由此,我要用竹子來形容他。竹子不彎,一節一節,是他的腳和手。竹子里更有一種苦竹,長在山石的背面,常年照不到陽光。因此每長一寸,都付出了比其他竹類更艱辛的歷程,也因此,它的竹身更加堅韌。我想,這當可算作第三隅了吧!以物思人,這是對付人的本領,看來不壞!
曾經聽過很多人的推薦,但我向來不喜跟風,總特意和別人錯開來,于是別人讀完之后說“嗯,好啊好啊,真好!”我就嗤之以鼻,轉過頭去讀別人的書。再后來,心性成熟了些,也不再管別人的評價,只要對我眼緣的書,我都搜來看看。于是,我就打開了這本書。我本以為標題已是足夠清晰明了,大致內容就講些草啊花啊,對于我這種平時毫無雅興去觀察花鳥魚蟲的人來說興許還會很無聊。但是,翻開書之后,我還是驚呆了。
人間草木啊,一草一木,處處都是家的氣息。
記憶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對于人來說,它是相通的。別人回憶的時候,你的記憶點也會被觸發。于是,我就像剛出生的小孩,重新又成長了一次。我看見自己的童年里的夏天,看見自己的家鄉的板栗,看見帶有溫度的花草與景觀。我并不是作家或是評論家,亦無法衡量文字的水平,但是真正的好作家,我想,就是能帶給你觸動,能給你共鳴的文字玩弄者吧。
從開始對草草木木的敘述,到后來的一些玩物或食物,最后以人物結尾,正好,世界一切全部齊活了。你會發現原來山丹丹過一年開花的時候會多開出一朵,枸杞頭也可以作為野菜,葡萄原來也能開出花朵,而北京的許多人都對養鳥情有獨鐘。羅漢嘛,昆明筇竹寺的大氣粗獷而蘇州紫金庵的則是秀氣書生。我做摘抄時,在書里抄了不少菜譜,韻味十足,每一筆每一畫都那么親切。改天也要親手試一試,汪曾祺老先生在吃與制作上面頗有心得。到后來寫人時,汪先生回憶了在西南聯大的日子。那是一段動蕩但又愉悅的日子,物質上并不富足但卻擁有充盈的生活。無事下下茶館,跑跑警報,閑時讀讀書,西南聯大的自由民主校風已是不言而喻,這與當時培養出那么多人才是分不開的。作者寫到沈從文先生的時候,就好像沈先生坐在你的對面教授課,字如珠璣,你不能不感嘆“妙”。同時,汪先生也在書中指出了沈從文先生的寫作要理,例如,小說的對話要接近人物,要“樸素”。當然金岳霖老師也是有趣得很,終生未娶的他養了一只大公雞,吃飯時可與他并桌。
生活是有哲理的,人物是美妙的。這大概就是《人間草木》最美的地方了。
木心說“有時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淵明”。古有歸田園的陶淵明,今有生活中城市里的汪曾祺。人生啊,還是要自己活出樂趣,才可以感染他人。
下面是些摘抄。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草木的枝葉里的水分都到了飽和狀態,顯示出過分的`,近于夸張的旺盛。(昆明好多人家用仙人掌辟邪)。
秋葵命也薄。瓣淡黃,白心,心外有紫暈。風吹薄瓣,楚楚可憐。(短短幾句,已是清楚明了秋葵的花朵了)。
一月,下大雪。雪靜靜地下著。果園一片白。聽不到一點聲音。葡萄睡在鋪著白雪的窖里。
都是梨花像雪,其實蘋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最后一句話真像夢)。
真正的獅峰龍井雨前新芽,每蕾皆一旗一槍,泡在玻璃杯里,茶葉皆直立不倒,載浮載沉,茶色頗淡,但入口香濃,直透肺腑,真是好茶!
那是一個污濁而混亂的時代,學生生活又窮困得近乎潦倒,但是很多人卻能自詡清高,鄙視庸俗,并能保持綠意蔥蘢的幽默感,用來對付惡濁和窮困,并不頹喪灰心,這和泡茶館是有些關系的。
有個姓馬的同學最善于跑警報。他早起看天,只要是萬里無云,不管有無警報,他就背了一壺水,帶點吃的,夾著一卷溫飛卿或李商隱的詩,向郊外走去。直到太陽偏西,估計日本飛機不會來了,才慢慢地回來。(太可愛了,馬同學)。
我們這個民族,長期以來,生于憂患,已經很“皮實”了,對于任何猝然而來的災難,都用一種“儒道互補”的精神對待之。這種“儒道互補”的真髓,即“不在乎”。這種“不在乎”精神,是永遠征不服的。(我們中國人是打不倒的?。?。
他(金岳霖)談到興濃處,忽然停下來,說“對不起,我這里有個小動物!”說著把右手從后脖領伸進去,捉出了一只跳瘙,甚為得意。(金老師真是個可愛的老頭)。
今日重拾汪曾祺先生的《人間草木》,經過時間淘洗的好文字,在讀者心中總能達成共識,無論是初讀還是重讀,這一筆筆草木都應了“序言”中汪朗先生所言:干凈通透,不牙磣。
你何時放下,幾時再拿起,都是最好,盡可暢然。
單就第一部分“人間草木”,就足可使你在這立秋時節,悠悠的在桌前小憩,發絲接著蛐蛐兒守夜的清涼。
秋菊堪餐,春蘭可佩。生前的草木是打定了主意要讓自己極富個性的走一遭。
就這樣,草木,在汪曾祺的筆下,各有各的時髦。煤堆里搖曳生姿的芋頭,石頭下堅挺而立的豆芽,入冬不凋的桂花,風致楚楚的秋葵,白得耀眼的槐花,禮花似的枸杞子,紅白相間的木芙蓉,記得自己歲數的山丹丹,有著童話情趣的車前子,將北京秋意染濃的爬山虎,老舍先生家長勢姣好的菊花,黏著母親回憶的伶仃瘦弱的秋海棠……這是草木的本性本心,也是先生的樂心慧眼。
無論處于何種境遇,先生從不曾冷落那個反射到人間、呼應在心里的草木世界。
成了“右派分子”后,汪曾祺被發到西山種紫穗槐。種花,在我們想來總不會累到哪里去。然而,天天一早上山,兩個干饅頭,一塊大腌蘿卜,在玩了命的刨樹坑后,每日的午飯就只有這??嗟臅r候怎么辦?找點樂吧。摘點兒山上酸棗,燒些蟈蟈充饑。紫槐花賞過了,一棵一棵地看,只不過是在他的心里,請風來做搖漾,姍姍可愛。當時刨的樹坑,究竟種沒種上那槐,他,無從知曉。
還有草原上的老曹,他個人最偏愛的正是紫穗槐??晌乙娎喜軈s聯想不到紫穗槐。我掉進的是老曹的“紅火”里,他的有趣、健談、豪爽,都讓我想著他就是那草原上的阿格頭子與灰背青。老曹從小家貧,吃過很多苦,就像那兩種草幾乎是貼著地來長的。他在大青山打過游擊,卻亦逃不過在浩劫中被“捆押吊打”,甚而被打斷了踝骨。然而他好了,能一拐一拐走路后,卻還是那樣“紅火”,就像肥厚多汁的阿格頭子,不曾讓人見了他無端的枯萎。汪曾祺先生問“為什么要整他,要打斷他的踝骨?為什么?”這是他以筆擲下的疑問,也該是萬千讀者以聲投出的響音。疑問是惻隱與知覺的前兆,有疑問總比全盤接受要好。
年華向晚后,人歸草木間。人與草木皆是同等,上承日月光華,下陷凡塵泥淖,都是順著自然所賦予的,在其中立自我,求發展。人要不煩憂,先要有一顆在平等中欣賞草木的內心,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說“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蟲魚的儕輩……在它們說,生活自身就是方法,生活自身也就是目的?!?/p>
我是那草木。
我正在完成今天的生長。
天邊,轟隆隆的,似有暴風雨來。
那就請你看我在這暴雨中。
怎樣地生長……。
。
《人間草木》這篇文章的取材,是三種植物:山丹丹、枸杞和槐花。表面上,汪老在寫植物,但更深層的,無疑是在展示他的人生價值觀。
例如寫山丹丹部分,他通過老堡戶之口講出:山丹丹每長一年,便多開一朵花,這多么像人,一年多添一歲!還有這種植物皮實,容易養活。人要活得隨遇而安些,不能太嬌生慣養了。這部分結尾處,引出流行歌曲的創作者和舞臺上的歌星,未必知道山丹丹的這些特性,反而像老堡戶這樣的農民才懂!
第二部分寫的是枸杞。枸杞一生是寶,春天的時候,枸杞頭可以當野菜。夏末秋初,開花,可以觀賞。隨后,便結出果實,可以吃。這么看,有發現樂趣的眼睛,人生才豐富許多啊!
最后部分寫的是槐花,莫名其妙的是,關于槐花的,卻只有開頭與結尾兩句。大部分內容都在講養蜂人的生活故事。其中,講了花與蜜蜂的關系,養蜂人與蜜蜂的關系,養蜂人與女人的關系,以及女人與家中晚輩的關系。他們的關系只能用微妙來形容。給予與受贈的感覺,很曖昧的,讀原文才能體會很深。
人間草木啊人間草木,人間就如草木,好多道理都擺在那里的。去發現它們吧,然后活得通透些,處理好身邊的各種關系,這便是人間草木的含義吧!
今年暑假,閑來無事讀了汪曾祺先生寫的《人間草木》這本書,這本書分為7輯分別是人間草木、四方食事、腳底煙云、聯大歲月、師友相冊、平淡人生、文章雜事??少I來之后這本書就真的被收藏了,因為自己總有很多理由說自己沒有時間來讀,真是“書非借不能讀也!”上周終于拿出時間拜讀這本書,一讀便不舍得放下!里面沒有空泛的好為人師的大道理,也沒有宏大的人生題材,流淌在字里行間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愛好,彌漫著文人的情調。讀他寫的植物我感受到的是閑情逸致,讀他寫的人物我享受的則是詩情畫意......
讓我感觸特別深刻的是汪曾祺先生筆下描寫的那些植物,仔細讀來真是一種享受,如流水般凈化著浮躁的`內心,聯想現在的生活、工作,我們是不是過于匆忙,忽略了生活樂趣了呢?熱愛自然,熱愛植物草木,這是一種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寄托,古往今來,從來如此。工作的時候積極努力,休息的時候,就需要有如本書一樣的發現的眼睛和心情,煮的面條如果幸運的話還能加上一盤醋溜白菜,再回憶便能想起紅燒肉,小時候家里比較困難很少吃肉,所以現在如果別人問我最喜歡吃什么菜我可能會回答紅燒肉的。如果讓我回憶各種吃食的美好滋味我根本就回答不上來,我是對生活不用心的人,所以很多事情在我身邊發生了又在我記憶中消失了。
散文集中最讓我喜歡的是對西南聯大的回憶,其中對西南聯大老師學生還有抗戰間生活狀態的回憶讓我著迷,由書中我得知為什么那時候的學生比現在的學生要優秀何止千倍萬倍,誰能冒著生命危險穿越大半個中國到達昆明僅為了考取西南聯大求得學問。西南聯大為什么會在八年的時間里比北京大學三十年時間出的人才都多,原因就是汪曾祺先生說的那句話“自由”。他也在文中說之所以考西南聯大是因為那里的學生“瀟灑”。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8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