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是教師引領學生學習的藍圖,它可以指引教師在不同階段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想要編寫一份完美的教學計劃嗎?不妨參考一下下面這些優秀的教學計劃范文。
1.知識目標:
1、植物傳播種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為了能將種子散布得更廣,有利于繁殖后代。
2、種子和果實的外部形態、結構與種子傳播方式之間是有聯系的。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假設。
2、利用測量、實驗等方式尋找證據驗證推測的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心。
3.情感目標。
1、有探究植物種子傳播方式的欲望。
2、培養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意識,發展對周圍事物的好奇。
教學重點:觀察種子傳播的方式。
教學難點:種子和果實的'外部形態、結構與種子傳播方式之間的聯系。
演示:椰果,水槽。
分組:油菜、鬼針草、蒲公英、番茄的果實和種子。
教學環節。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初探一堂好課必須要有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學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學設計,就本質而言,它是一個在分析“課標”要求、教材內容......
小學科學課程的開設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學生用科學知識理解自然現象,它還有更重要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對生物、物理、化學等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是關于小學科......
認識磁鐵大八里小學楊志申【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磁鐵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根據形狀取的的名稱。2.磁鐵有一些特殊的性質。3.磁性和磁極。過程與方法:1.能......
通過自己動手制作一個小型的太陽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興趣。
活動內容。
實驗太陽灶。
活動準備。
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
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一端橫向鉆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于孔徑的鐵絲,然后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90°,各留5厘米,減去多余部分。
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拿一根細竹簽,削尖兩頭,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裝置放在太陽下,調節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竹簽長度要耐心調節,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后記。
通過本次活動學生了解太陽灶的初步原來,學生的探究熱情十分高漲。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控制物體發出的聲音》是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四課。本課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控制發聲罐的聲音,這一部分主要是讓學生通過玩“發聲罐”的游戲發出的聲音,感知我們可以采用一些辦法改變物體,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可以進一步明確不同的材料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第二部分是輕輕說話和大聲說話,通過這項活動,要讓學生認識到,在某些場合,我們應該注意控制自己的聲音,以免對周圍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第三部分是為減少噪聲而努力,要讓學生知道:噪音可以使人煩躁不安,甚至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并掌握一些避免或者消除噪音的方法。
2、經歷對物體所發出的聲音進行控制的過程,在活動過程中提升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與交流能力等,愿意科學地進行思考和實驗,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
3、能說出噪音的危害,體驗噪聲帶來的煩惱,愿意養成成控制噪聲的意識。
學生對聲音已有一定的認識,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與傳播,能為本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易拉罐、塑料瓶其他瓶子或罐子、玻璃珠、鈴鐺、毛巾、黃豆、硬幣、廢報紙、各種減少噪聲的標志和圖片、學生實驗用品一套。
教學環節。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1、(出示發聲罐搖幾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樣東西,大家猜猜里面是什么?像這樣由一個罐和一個發聲物組成的裝置,在今天的研究中我們把它叫做發聲罐。
2、你能不能利用老師提供的材料制作一個發聲罐呢?要求:在發聲罐內只準放一樣物品。
3、聽了剛才同學們用不同材料所展示的發聲,你發現什么?
4、小結:不同的材料發出聲音不同。
猜測。
學生以小組為單自選材料、動手制作,教師巡視每個小組的制作情況。
把做的發聲罐展示給大家看一看。
從讓學生嘗試小實驗出發,引出疑點,激發探究欲。
1、現在老師不限定材料,要設計一個比剛才更響的發聲罐,你打算怎么做?
2、心動不如手動,讓我們來試試吧!
3、哪一組愿意把你們小組的發聲罐給大家介紹一下?
4、通過制作這個發聲罐,你知道影響發聲罐聲音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7、你知道這些噪音對我們有什么危害嗎?
8、讀完這段資料,你有什么感想嗎?你想到了什么?
閱讀資料“噪音污染的'危害”。
體會制作發聲罐、分析發生罐的聲音、體會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循序漸進,前一活動為后一活動打基礎。
2、你是怎么使發聲罐的聲音降下來的呢?(控制了哪個因素?)。
3、小結:你們做得都很成功,而且用了填塞、包裹等多種辦法,通過你們的努力,現在我們的教室已經安靜了下來。
5、除此之外,我們還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要小聲說話?我們做哪些事情要小點聲呢?
7、介紹:汽車消音器、隔間墻、禁止鳴笛標志等。
傾聽老師講解,觀看圖片資料。
課后活動。
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附:資料:噪聲污染的危害。
噪聲是一種環境污染,它被認為是僅次于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噪聲像毒霧一樣,彌漫在人們周圍,尤其在城市和工業區里,它是一種致人死命的慢性毒素。早在公元前七世紀,人就懂得了噪聲使人感到不舒服,逐漸地人們還知道了強烈的噪聲會損害人的身體,甚至引起死亡。
1、強的噪聲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適,如耳鳴、耳痛、聽力損傷。據測定,超過115分貝的噪聲還會造成耳聾。據臨床醫學統計,若在80分貝以上噪音環境中生活,造成耳聾者可達50%。
2、使工作效率降低。研究發現,噪聲超過85分貝,會使人感到心煩意亂,人們會感覺到吵鬧,因而無法專心地工作,結果會導致工作效率降低。
3、損害心血管。噪聲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噪聲會加速心臟衰老,增加心肌梗塞發病率。醫學專家經人體和動物實驗證明,長期接觸噪聲可使體內腎上腺分泌增加,從而使血壓上升,在平均70分貝的噪聲中長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發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別是夜間噪音會使發病率更高。
4、噪聲還可以引起如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精神障礙、內分泌紊亂甚至事故率升高。高噪聲的工作環境,可使人出現頭暈、頭痛、失眠、多夢、全身乏力、記憶力減退以及恐懼、易怒、自卑甚至精神錯亂。在日本,曾有過因為受不了火車噪聲的刺激而精神錯亂,最后自殺的例子。
5、干擾休息和睡眠。休息和睡眠是人們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和維持健康的必要條件。但噪聲使人不得安寧,難以休息和入睡。當人輾轉不能入睡時,便會心態緊張,呼吸急促,脈搏跳動加劇,大腦興奮不止,第二天就會感到疲倦,或四肢無力。從而影響到工作和學習,久而久之,就會得神經衰弱癥,表現為失眠、耳鳴、疲勞。
6、噪聲對視力的損害。人們只知道噪聲影響聽力,其實噪聲還影響視力。試驗表明:當噪聲強度達到90分貝時,人的視覺細胞敏感性下降,識別弱光反應時間延長;噪聲達到95分貝時,有40%的人瞳孔放大,視模糊;而噪聲達到115分貝時,多數人的眼球對光亮度的適應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弱。所以長時間處于噪聲環境中的人很容易發生眼疲勞、眼痛、眼花和視物流淚等眼損傷現象。同時,噪聲還會使色覺、視野發生異常。調查發現噪聲對紅、藍、白三色視野縮小80%。所以駕駛員應避免立體場音響的噪聲干擾,不然易造成行車事故。
一、科學教育理論指導: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方法梳理:
上課之前我在網上搜索土壤與植物的相關教學資料,了解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據本節課堂教學需要,搜索關于土壤與植物的圖片以及視頻,課堂放給學生觀看,加深印象。
三、學情分析:
四年級大多數學生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另外,在進行著觀察、提問、假說、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我強調小組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必要性,所以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地,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實驗也沒有充分地讓學生去做,學生的實驗能力得不到發展,活動時常常耗時低效,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
四、學習目標:
1、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各種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作假設性解釋;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并作書面計劃;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并做實驗記錄;并能學會做到主動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
2、在學習活動中,使學生喜歡大膽想象;能參與中長期的科學探究;在活動中愿意合作與交流;能從自然中獲得美得體驗,并用一定的方式贊美自然美;關心日常生活中的新科技、新事物,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3、知道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不同。
4、繼續完成“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實驗,認真觀察,做好記錄。
五、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設計研究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實驗,并知道土壤與植物的關系。
2、教學難點:
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各種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作假設性解釋。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并作書面計劃,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
六、教學準備:
教師與學生一起做好活動材料準備:有關植物與土壤的資料、贊美土壤的詩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長情況、種植在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種不同土質相同的植物等。
七、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導入學習內容。)。
(二)猜想假設。
學生分組討論,提出猜想與假設,并做好記錄。
(三)制定方案。
應用各種方法來證明自己的猜想與假設。匯報討論結果。
(四)實驗探究。
1、交流土壤對植物的生長有什么作用。
小組同學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教師引導學生在交流中觀察、思考土壤對植物的生長有什么作用。
總結:土壤對植物的生長作用。
2、探究土壤對植物的生長有什么影響?
教師出示種植在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種不同土質相同的植物,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并積極思考“相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長情況”,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在肯定學生想法的同時引導學生設計一個對比實驗進行探究:不同種類的土壤對同一種植物的生長有什么影響?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引導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問題設計實驗方案,教師參與到各個小組中,引導學生注意的問題:
(1)要選擇哪種植物與哪幾種不同的土壤?
(2)要保持哪些條件相同?哪些條件不同?
教師進行演示實驗:把同樣大小的豆苗分別種植在三個相同的花盆中,里面裝有同樣多的砂質土、黏質土和壤土,澆同樣多的水,放在相同的環境下。
動員學生:(實驗需要長時間的觀察,要堅持不懈的管理與記錄。每一個月我們要召開一次。
成果展示會,比一比,哪個小組的發現多。
本實驗學習效果不明顯,需要長時間觀察。作為教師要提示學生進行中長期科學探究思想準備,要有堅持性,有目的對此方面加以訓練。
設計意圖:教師指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創設學習氛圍,讓學生經歷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搜集資料、自行設計實驗、大膽猜想及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的能力,并讓學生學會傾聽的良好學習習慣。
(五)展示交流。
1、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的資料。
2、教師展示教材上的資料卡。
讓學生開闊視野、增加信息量。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贊美土壤。如,詩歌、手抄報、唱歌、演講、繪畫等等。也可以合作進行。
4、評價活動,主要開展自評與互評來評價,從搜集資料,方案設計、猜想與預測、表達與交流等方面進行。
(六)延伸創新。
1、繼續觀察、記錄實驗情況。
2、到田間地頭去采訪、調查《土壤與植物的關系》,并寫出采訪記錄或調查報告。
設計意圖: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關注相關知識,尤其是新科技方面資料,努力使活動落到實處。
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自評、互評、教師評,實物獎勵,發放標志性科學獎章等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都可應用到科學教學中去,以此,調動小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而且這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九:設計特色簡述:
1、把科學課程的目標落到實處。
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2、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
我本著就近的原則給他們分組,每組學習最好的那個學生為組長,字寫得最好的那個學生為記錄員。組長負責小組活動紀律、安全、組織、分配帶材料等工作,記錄員做好實驗記錄。在教學中逐漸教會他們怎樣組織實驗、交流、帶材料、作記錄,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評價,原則上讓學生先自評、再在小組內評,再推薦優秀學生在班上評。
探究式教學是科學教學的核心,它承載著科學教學的所有價值,但現實卻不能讓我們每節課都這樣做,我打算抓住那些利于探究的內容、核心內容、重要的內容設計并開展探究式教學,如果探究的問題超過兩個,則次要的內容要用其它方法進行變通。探究時,要獨立與合作結合起來,能分組做實驗就分組做,不能分組做的老師要演示實驗,不能演示實驗的,要運用多媒體播放,不能播放的,要引導學生進行推理、設計??傊?,盡自己最大努力堅決、合理進行探究式教學。
1.知識目標:
(1)為了保證對營養的吸收,有的食物適宜生吃,有的食物適宜熟吃。
(2)食物由生到熟會發生多方面的變化,其中有的變化是有利于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在加熱的過程中,觀察食物由生到熟的變化。
(2)通過細致的觀察,比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語言進行描述。
3.情感目標:
細致認真地完成食物生與熟的比較活動。
教學重點: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了解生與熟的不同。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變化。
給每組學生準備:切開的生馬鈴薯和熟馬鈴薯,兩小塊生雞肉(或豬肉),酒精燈、支架、石棉網、水、燒杯、鑷子。
演示實物:大米、黃豆、蘋果、葡萄、黃瓜、豆角、土豆、草莓、雞肉、豬肉、鱔魚……。
1.出示一些食物的實物:
2.揭示題目。
3.小結:有些食物經過烹飪后對我們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營養。
說說哪些可以生吃?哪些要熟吃?
舉例說說生食和熟食。
1.教師提供切開的生、熟馬鈴薯。
2.從生到熟,食物發生了變化。食物燒熟了,與生的時候有什么不同呢?
學生分組觀察它們的變化。
a.看看馬鈴薯的顏色變化。
b.摸摸馬鈴薯的軟硬異同。
c.嘗嘗馬鈴薯的味道。
匯報:馬鈴薯的營養會變化嗎?
討論:把馬鈴薯燒熟了吃有哪些益處?(熟的馬鈴薯和生的馬鈴薯一樣富有營養,但熟的馬鈴薯含有的營養成分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1.操作指導:
放在水中煮。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實驗裝置,練習使用酒精燈。(將石棉網放在支架上部—燒杯里倒入水,置于支架的石棉網上—打開酒精燈燈帽—點燃酒精燈—置于支架下部—用外焰加熱—使用完畢,用燈帽滅火)。
2.實驗要求:注意安全;注意觀察和記錄。
(1)觀察生雞(豬)肉。
顏色、氣味、用鑷子夾住撕扯……。
(2)預測:雞(豬)肉從生到熟會有哪些變化?
(3)分組實驗:用清水加熱雞(豬)肉。
分組實驗,教師巡回隨機指導。
匯報:將觀察到的現象盡量用語言描述出來。
討論:燒熟的雞肉與生的雞肉有什么不同?生的雞肉為什么不適合直接食用?
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在加熱后會發生變化,變得容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較松軟,也容易被消化。但是食物在這樣的加工過程中,營養會有一些損失。生的食物會保留自身的營養成分,特別是維生素不會被破壞。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夠減少營養的損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
《測量力的大小》是全國小學科學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運動和力》第四課時的內容。本課處于單元的中間階段,在此之前,教材安排學生感受幾種生活中常見的力,建立起力的初步概念,而本課是讓學生學習測量力的大小,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上的準備,由此對力和運動展開深入的研究,在本單元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本課的教學設計分為三個部分:一、制作橡皮筋測力計,像科學家一樣經歷制作過程,初步認識測力計的原理。二、認識彈簧測力計,這是使用測力計的前提。三、在認識的基礎上學會使用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這是本課的重點內容,學生需要通過實際操作掌握測量技能。教材設計是把“制作橡皮筋測力計”放在課后拓展部分,而本課設計時把這部分提至第一部分,是為了讓學生先知道原理,后學會使用,而且學生在使用過橡皮筋測力計后會發現,這樣的測力計存在很多缺陷,我們需要更精確的測量工具,此時再引出彈簧測力計將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生獲得的體驗也是不同的。
在本課之前,學生已經知道力有大有小,并且可以使用工具來測量。彈簧測力計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新的測量工具,學生在使用前是感到新奇的,雖然學生具備閱讀圖片和文字的能力,可以按照文字圖片的示意及溫馨提示進行實驗,但對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還是偏向于更直觀的指導。五年級的學生經過三年的科學學習,已經具備比較強的合作意識,但組內仍然存在部分“不敢說”“怕說錯”的學生,這些學生會依賴于老師或優生的指導,如何引導這些學生勇敢積極地參與合作,體驗探究的過程,是本課設計需要關注的點。另外,學生在選擇合適的量程測量不同的物體時會存在困難,因此本課對這個難點的教學要有所涉及。
科學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單位是“?!?。
過程與方法:制作簡易的橡皮筋測力計,通過對比與彈簧測力計的不同來認識彈簧測力計并學會使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像科學家一樣經歷探究和制作測力計的過程,得到成就感,發展持續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制作測力計并測量物體力的大小。
教學難點: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
教學準備。
不同量程的彈簧測力計若干,被測量的物體,拉力器,橡皮筋,刻度紙板,鉤碼若干。
過程設計。
分別請兩位學生上臺演示拉力器的使用。
提問:
1、剛剛兩位同學誰的力氣更大一點?你是憑什么來判斷的?
2、如果想把彈簧撐的更長,要怎么做?——用更大的力。
3、如果我想知道使用的力有多大,有什么辦法?
引導學生說出做標記、刻度,思考能否用被拉長的距離來表示力的大小。
板書:受力大,伸長長。
1、展示材料:橡皮筋,刻度紙,回形針,鉤碼。
提問:你能否用這些材料來制作一個測力計,用來測量力的大???
2、小組研討兩分鐘,教師指定由組內2號位置同學匯報小組討論結果,其他組員補充。
預設:在橡皮筋上一個一個掛上鉤碼,用尺子量出刻度,并標記在刻度板上。
活動一:制作橡皮筋測力計和使用。
用所給材料完成刻度標記,并用自己制作的橡皮筋測力計測量小車,記錄下小車重力的`大小。
3、匯報交流,根據數據進行分析。
(1)為什么大家測得的數據不太一樣,甚至有很大偏差?
預設:刻度不夠精確;橡皮筋松緊程度不同;人為操作誤差……。
(2)科學家為了測量更精確,設計了彈簧測力計,也叫彈簧秤,用來測量力的大小。
活動二:觀察彈簧測力計。
1、這個測力計與我們自制的測力計有什么不同?這樣設計的好處是什么?
2、重點引導研討以下問題:
(1)測力計的單位是什么?
(2)測力計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表示多少?
(3)測力計的測量范圍是多少?
3、出示微視頻,講解如何使用測力計。
活動三: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每個小組分別有1牛、2.5牛、5牛的測力計,請選擇合適的測力計測量物品力的大小。
展示幾個小組的數據,集體研討。
預設:
(1)原珠筆會出現0牛的現象,追問這是怎么回事?
(2)3種測力計都可以測量電池盒的重力,哪一種最合適?
1、檢驗自制測力計的準確性,并嘗試改進。
2、如果換成兩根橡皮筋,刻度有什么不同?
用拉力器引出本課主題,用直觀的現象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概念。
先讓學生體驗制作橡皮筋測力計的過程,對學生理解本課核心概念,突破教學重難點大有裨益,這也是本課對教材的優化處理。
指定人員匯報能促進學生參與組內研討,平時不敢說和不會說的學生會主動尋求他人幫助,一人匯報完再由組員補充,實現小組合作。
學生在經歷了制作橡皮筋測力計的過程后,會明白這樣測量的方法存在較大誤差,我們需要更精確的測量工具,由此引出彈簧測力計則水到渠成,學生的認知過程也是一步步發展的過程,這樣的設計也是立足于教學目標的。
用微視頻講解測力計的使用方法,簡潔明了,解決學生使用上的困難。
學生對于選擇合適的測力計測量物品存在困難,該記錄單的設計旨在希望學生能關注到不同的量程對測量結果的影響。以往學生拿到新的測量工具,往往忽略估測,直接使用,而這樣的記錄單能讓學生做到按順序先估測再選擇最后測量,不會盲目地使用。
課外是學生探究的大天地,不要讓學生的探究活動局限于課內。
作業設計。
1、檢驗自制測力計的準確性,并嘗試改進。
2、如果換成兩根橡皮筋,刻度有什么不同?
板書設計。
測量力的大小。
受力大,伸長長。
教學目標:
(一)過程和方法:
1.能夠做出正確的預測并用測量的方法掌握水位變化的規律;2.能夠采用先說預測依據后說預測結果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事物的預測。
(二)科學知識:
4.懂得即使有根據,預測也會有錯誤。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對現象的好奇心,愿意進行預測;2.關注身邊事物,關心重大事件,關心社會發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懂得預測就是有根據的推測。
難點:初步學會對事物或現象進行科學預測。
教學準備:
乒乓球、漏斗、紙、燒杯、食鹽、塑料袋、粉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觀看幻燈片,你能解釋地上的雞蛋為什么打破了?師生小結:當你在做地上雞蛋破碎原因的解釋時,你就在進行推理;在科學探究中,推理是對已經發生的事件和正在發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釋;板書:推理。
3、學生找出推理與預測的不同。
你能找出推理與預測的不同嗎?(讓學生說出推理是已經發生,而預測是沒有發生)。
二、初步理解科學預測。
(一)出示實驗科學預測1、實驗。
(1)往燒杯中放入鉤碼,燒杯中的`水位會上升嗎?學生判斷會上升。學生做下。
這個實驗。
(2)吹紙實驗提問:往兩張紙之間吹氣,紙片會怎樣呢?還有沒有其它的預測。
(3)用長頸漏斗吹乒乓球實驗,提問:乒乓球會怎樣呢?學生匯報預測結果。實驗驗證。在漏斗口吹氣,乒乓球不是掉下去,而是吸上去了。
看來經驗對預測很重要。(已有經驗與預測的結果有時會不一樣,要有真憑實據,必須要實踐。
小結:
珍妮通過長期的艱苦的觀察,獲得了一些經驗,對黑猩猩非常了解。因此她能通過黑猩猩的表情等預測黑猩猩的行動。
(二)粉筆落地實驗。
你能通過觀察來預測嗎?下面考考你。談話:我們也學著珍妮預測一下粉筆落地的實驗,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做。
1、提問:在下面情況下粉筆掉地不容易碎?為什么?
情形1:站立,將手中的粉筆掉在硬地面上。
情形2:取一枝粉筆,用紙將其包起來,讓包裹好的粉筆掉在地上。
情形3:取一枝粉筆,放在充氣的塑料袋里,讓袋子掉在地上。
2、教師演示三只粉筆大家預測的結果是什么?預測的根據是什么?
(1)學生預測。
(2)匯報預測的結果、根據。
(3)學生實驗驗正。
三、進行預測動手驗正。
2、學生進行預測。
3、小組實驗進行驗正。
4、匯報實驗結果。
5、小結,由此看來,只是根據正確,預測才可能正確。
6教師小結:科學的預測不是隨意猜測,而是生活經驗的推測。要想知道預測正確不正確,必須要經過實踐。但是,如果根據只是個人經驗,未經科學證實,也是經常要出錯的。
四、拓展延伸、激發探究欲望。
1、師:看來預測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常見事例讓學生預測。
(1)傍晚時分,聰明的小狗糾纏著主人,這是小狗表示??
(2)冬天住冰冷的玻璃杯中,杯子有可能會??
(3)過度開采城市地下水,可能帶來什么危害?
(4)烏云從天邊飄過來,天氣可能??
4.師:生活離不開預測,更離不開科學的預測。生活中科學預測的事有哪些呢?讓學生感知:生活中預測的事例還真是不少呢。
五、總結。
談話:其實生活就是科學,只要你經常關心身邊事物、關心重大事件,關心社會發展,你會發現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希望每名同學認真觀察都能成為生活中的科學家。
六、課后延伸。
讓學生預測掉光葉子的植物的生死情況。你認為生活中哪些情況下需要我們作出預測?
預測。
推理。
預測。
1、能夠正確地看、讀、寫溫度。
2、知道在不同環境下氣溫是有差異的。
3、知道白天氣溫變化的'一般規律是早晚氣溫低,午后氣溫高。
一、教學準備。
1、學生備測量氣溫用的寒暑表,記錄氣溫用的紙筆。
2、百葉箱。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大家想知道今天的氣溫有多高嗎?
2、今天我們一齊來學習如何使用寒暑表。
(二)自主學習。
1、介紹持寒暑表的方法和讀寫溫度的方法,并組織學生進行練習。
2、測測今天的氣溫有多高。
(1)學生分小組進行活動。
a、先測測教室的溫度。
b、再到室外去測測。(測陽光下,背陰處)。
c、觀察百葉箱。
(2)把室外空氣的溫度記在活動記錄上。
(3)從測量的結果中發現了什么?
1、分組討論后匯報。
2、教師小結。
(一)課后作業。
判斷題。
1、百葉箱里放置的測量儀器有干濕計、氣壓計、溫度計。
2、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刻在中午12點。()。
3、全國各地的百葉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區高,內陸地區低。()。
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本節課的教學,著重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力圖貫徹“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特點,把知識的獲取過程看作比知識本身更為重要,引領學生經歷一個個探究過程。
【教材分析】。
《了解空氣》是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也是學生探究“空氣”的第一課。學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認識到空氣的一些顯著特征:空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沒有氣味、透明的氣體。雖然學生知道有空氣這么一種物質,但對空氣的認識是非常膚淺的,尤其是對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存在,并且占據空間的事實缺乏認識,學生也沒有真正嘗試去揭開空氣的神秘面沙。而《了解空氣》這一課是引導學生探究空氣這種自然物質的開門課,其目的是引領學生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對空氣形成科學的認識。
本課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引導學生運用感官感覺空氣,知道空氣就在自己身邊。第二部分:通過“紙團不濕”、“水下倒空氣”這兩個比較經典的、具有魔術般神秘色彩的實驗活動,并借助可見媒介――水,使學生更加清楚地觀察到空氣占據空間,能流動。同時使學生感受一種新的科學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見物質對可見物質的“擾動”來研究不可見的物質。
從而得出結論。這樣做就能保證學生的探究活動是積極主動、有效的,探究的經歷是真實而深刻的。
【學生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認識到空氣的一些顯著特征:空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沒有氣味、透明的氣體。雖然學生知道有空氣這么一種物質,但對空氣的認識是非常膚淺的,尤其是對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存在,并且占據空間的事實缺乏認識,學生也沒有真正嘗試去揭開空氣的神秘面沙。而《了解空氣》這一課是引導學生探究空氣這種自然物質的開門課,其目的是引領學生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對空氣形成科學的認識。引導學生運用感官感覺空氣,知道空氣就在自己身邊。使學生更加清楚地觀察到空氣占據空間,能流動。同時使學生感受一種新的科學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見物質對可見物質的“擾動”來研究不可見的物質。
【教學目標】。
1、通過運用觀察、體驗、實驗等方法讓學生初步了解空氣的一些性質。
2、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學會借助其他介質來觀察空氣,從而學到一種新的探究方法。
3、樂意與同學合作交流,體驗合作中的困難與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空氣的存在、以及空氣占據著空間。
難點: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能力。
【教學準備】。
每位學生準備一個透明的、不漏氣的塑料袋,一個大頭針。學生四人一小組,每個小組準備一個水槽(用塑料盆代替也可以),兩個透明的玻璃杯,兩三張32k的廢作業本紙,一個干抹布。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做一個“水下點蠟”的魔術游戲。
?猜猜關于空氣的謎語?!翱床灰?摸不著;沒顏色,沒味道。人們離開它,誰也活不了?!?/p>
?播放課件,引出問題。
?我們來研究空氣,誰來說一說自己知道的關于空氣的知識。
?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你還想知道空氣的什么問題?
【評:在激活學生已有認知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問題,引起他們對空氣的研究欲望?!?。
現在,我們就來研究空氣是怎樣的一種物質。
二、.感覺空氣。
1、收集空氣。
?要研究空氣就要先想辦法“逮住”它,怎樣才能“逮住”它呢?大家來想想辦法??
?我們用塑料袋來收集空氣,大家一起動手,看誰收集的空氣多?
2、感覺空氣。
?我們可以用手來摸一摸、按一按,看看有什么感覺?
?別忘了填寫你們的科學文件夾??!
3、交流對空氣的感覺。
我們剛才運用感官觀察了空氣,大家肯定有許多發現,我們來交流自己的發現,看誰的發現多?交流會使我們每個人有更多的發現。
三、.紙的奇遇。
1、用桌子上的水槽、水、玻璃杯、廢紙片做魔術。
?把紙揉成團,放到玻璃杯里,緊壓在底部,要壓緊,杯子倒過來時不能掉下來。
先猜一猜,把杯子倒扣直立著壓到水的底部,紙團會不會濕?
?實際做一做看究竟會不會濕。
(教師深入到各個小組,看看學生會遇到哪些困難,引導他們將實驗做成功。)。
2、解釋紙團為什么不會濕?
?先想一想,看能不能作出解釋。
?再做一次,仔細觀察壓入水中的玻璃杯里有什么現象?
?解釋玻璃杯里那段“空”著的地方是什么?
3、認識魔術的秘密是空氣占據空間。
?水已經沒過了杯子,為什么杯子里有空氣的那一部分水進不去呢?這一部分讓空氣占著,所以水進不去。這叫空氣占據空間。
?現在知道紙團為什么不會濕了嗎?
四、誰趕走了杯中的水。
1、再來做一個魔術。
會做一個魔術還稱不上魔術師,大家還能用桌子上這些材料再做一個魔術嗎?讓我們再來變一個魔術,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這一次讓你們自己來變。
1、知道蘑菇是真菌類生物,真菌是既不屬于植物也不屬于動物的另一類生物。
2、認識蘑菇的特點,知道有的蘑菇可以食用,有的蘑菇有毒。
3、了解細菌和病毒的特點,知道細菌對人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
1、能通過觀察發現蘑菇的特點,比較蘑菇和動植物的異同。
2、能通過調查活動了解生活中的食用菌。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能辨證看待身邊的`事物。
1、收集關于蘑菇、細菌、病毒的掛圖或視頻資料。
2、供學生觀察用的構造完整的蘑菇(每組1~2種),放大鏡、小刀、白紙等。
3、生活中常見的真菌類生物:木耳、銀耳、平菇、金針菇、香菇等。
教學過程: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關于蘑菇的資料。
1、導入。
(2)利用教材插圖或掛圖等引導學生小結蘑菇的生活環境。
(3)提問:你還知道關于蘑菇的哪些知識?
2、觀察蘑菇。
(1)觀察一個完整的蘑菇。教師指導學生運用眼看、鼻聞、手摸等方式全面、細致地觀察。
(2)用小刀把蘑菇縱向切開,用放大鏡觀察切開的菌蓋、菌蓋上的菌褶、菌柄。
(3)交流,描述觀察發現:從整體看,蘑菇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有什么特點,我有什么重大發現等。
(4)整理觀察到的蘑菇的特點并記錄下來。
4、認識蘑菇屬于真菌。
(1)小組研討:蘑菇與動物和植物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引導學生從外部形態特點、獲取營養的方式等方面進行比較。)。
(2)交流,整理意見。
(3)講解: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它屬于真菌。
(4)你還知道哪些是真菌生物?
(5)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提供的資料。
5、認識食用菌和毒菌。
(1)提問:吃過蘑菇嗎?我們平時吃哪些蘑菇?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吃嗎?
(2)觀察教材插圖(或實物、掛圖),認識常見的食用菌和毒菌。
(3)學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關食用菌和毒菌的知識。(可以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進行交流。)。
6、課外調查:小組或者獨立調查:我們生活中有哪些食用菌?要求學生記錄食用菌的名稱、顏色、形狀,還可以了解它的主要營養成分等。
1、了解細菌和病毒。
(1)猜一猜。教師展示一幅細菌或病毒的彩圖,這是什么?說一說:你為什么這么猜?
(2)交流學生了解的細菌和病毒的知識。
(3)觀察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下的細菌和病毒的照片。談一談: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如果不知道它們是細菌和病毒,我們也許會認為它們很美麗,但當我們明白了它們是什么之后,我們可能覺得它們很可怕。)。
(4)閱讀教材上的小資料:你又知道什么?(引導學生認識到細菌和病毒也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
2、展示食用菌調查成果。
(1)小組交流、展示。
(2)小組選擇代表向全班展示調查成果。
(3)制作食用菌名片。(為一種自己感興趣的食用菌設計一張名片,內容包括:名稱、特點、外形圖、主要食用價值等。)。
(4)名片展示與評價。
一、教學目標:
1、能用簡單的器材作簡單觀察實驗,并做實驗記錄。
2、想知道,愛提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3、知道土壤的種類。
二、教學準備:
實驗器材。
三、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新課導入。
學生自由回答。
(二)制定方案,探究新知。
活動一:研究各種土壤由什么不同的特點?
師:同學們,這些土壤有什么不同的特點呢?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吧!
(學生把從不同地點采集來的土壤以小組為單位集中在一起比較研究)。
師:哪個小組匯報一下你們的觀察研究結果?
學生匯報。
通過學生的回答總結出:不同環境中的土壤是不一樣的。(課件出示)。
活動二:我們給土壤分類。
鼓勵學生以多種方式給土壤分類:按顏色、數量等。
小組交流分類的結果,師生進行評價。
活動三:探究各類土壤的保水性。
學生進行猜測,試著說出理由。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3種土壤、漏斗、水、杯子等材料。
學生匯報,其它各組同學評價、補充,并完善實驗方案。(在三個漏斗中按順序裝入不同的土壤,再把水緩緩的倒入土壤中)。
觀察比較:三類土壤滲水快慢有什么不同?三類土壤停止滲水后,比一比,哪種土下面的杯內水多?(流出來的水多證明這種土壤的保水性就差,流出來的水少證明這種土壤的保水性好)。
師:在做實驗之前老師要給你們幾點提示(出示課件):
1、要做這個實驗必須做到四個同樣。同樣多的三份土壤,同樣多的水,同樣的倒水速度。并且倒水的時間同時開始。
2、小組合作認真觀察,討論并完成實驗記錄單。
土壤:
保水性(強、弱)。
砂質土:
黏質土:
壤土:
學生實驗,老師巡視指導。
師:通過實驗你知道了什么?(黏質土的保水性最強,砂質土的保水性最弱。)。
學生討論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師總結:由于砂質土的含砂量多,顆粒大,所以它的滲水性就強,而滲水性強的土壤它的透氣性也強。三類土壤的顆粒大小不同,透氣性和保水性也不同。(出示課件)。
(三)展示交流活動:玩一玩我們自己帶來的各種土壤。
學生活動。
(四)拓展創新。
1、土壤分為哪幾類?
2、談談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通過實驗探究學生知道了土壤可分為三類:砂質土、粘質土、壤土。
在第一節課的研究中,學生已經認識到材料有著豐富的特性。本課的研究是以學生們常見的布料作為研究對象的,研究衣服制作材料的防水性、吸水性以及透氣性方面的不同之處。讓學生了解不同功能的衣服選用不同的布料,是因為它們具有不同的特征。通過對布料的研究,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材料的多樣性。
二、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通過模擬實驗,認識到不同的布料在吸水性、滲水性、防水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可以用來制作不同的物品。
2、科學探究:設計、完善簡單的模擬實驗,探究不同布料的防水性;能根據研究的需要選擇相應的研究方法和實驗工具;能科學的觀察實驗現象,并運用圖文結合的方式進行匯報。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布料不同特征的研究,能夠對物品的細微差異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通過小組合作研究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認識布料的吸水性、滲水性、防水性。能根據布料的特征做出合適的選擇。
四、教學準備。
1、每組裝有棉布、絲綢、毛料、雨傘布的信封一個。
2、小噴壺12個、透明的一次性杯子12個。
3、雨傘架一把。
4、實驗記錄單。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雨天打傘的圖片。
3、揭示課題。
看來,這里面還有許多奧秘值得我們研究。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雨天中的布料”
為后面的研究做準備。
學生好奇地進行猜測。
這樣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又調動了學生的興趣。
二、活動一:觀察布料。
2、組織學生匯報觀察的結果,提出匯報要求,并板書。
學生分組觀察。
學生匯報觀察結果。
讓學生帶著目的去觀察。
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三、活動二:設計實驗方案。
2、小組交流討論實驗方案。老師提出具體要求。
(2)如何讓布料淋到相同的雨?
(3)怎樣觀察比較四塊不同布料的透水性和吸水性?
4、師生共同總結出實驗的方法,師問:如何觀察實驗的過程和結果?
學生思考問題。
小組共同探討,得出方案。
再次明析實驗的方法和目的。
讓學生明白科學必須經得起實驗檢驗。
提出要求使學生明確思考的方向、目的。體現以生為本。
四、活動三:模擬實驗—毛毛雨下的布料和中雨下的布料。
1、提出實驗的具體要求。
2、學生分組活動并進行觀察記錄(師安排學生一半做毛毛雨一半做中雨實驗)。
3、小組匯報。
4、比較毛毛雨和中雨下布料的不同,及同種雨量時各種布料的特點,總結適合做雨傘的布料是哪種。
學生按照設計方案進行試驗。
學生通過過實驗觀察和比較,得出自己的結論。
提出實驗要求,可以節省時間,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五、拓展研究。
說說其他的布料適合做什么?
學生根據所學探討其他布料的用處。
讓研究延續,體現科學課的開放性。
1、知識目標:
面包的變質發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長需要適宜的環境和條件。
通過對霉菌的培養可以進行霉菌生活條件的研究活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根據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假設,并設計實驗研究霉菌的生長與環境的關系。
堅持記錄霉菌的生長情況,分析、整理自己記錄的數據。
3、情感目標:
通過對霉菌的觀察,拓寬觀察周圍世界的視野,保護并發展對事物的好奇心。
在對霉菌生長的實驗活動中,鍛煉長周期實驗觀察的意志品質。
教學重點:觀察發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發霉的條件。
教學難點:觀察霉菌的生長情況。
為每組學生準備:
放大鏡,載玻片,有條件的學校準備顯微鏡;
發霉的面包(裝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塊、滴管、水、塑料袋、實驗記錄單。
教學環節。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討論。
1、說說你的發現?
面包發霉了?。ń沂菊n題)。
2、怎樣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樣子?
3、有條件的話引導學生利用顯微鏡觀察,正確使用顯微鏡的方法指導——一提(提鏡筒)二轉(轉換器)三調光四載(標本置載物臺)五降(降鏡筒)六反向(升鏡筒)。
分組觀察老師提供的面包。
用放大鏡把面包發生的變化記錄下來。
學生討論,小組嘗試。師引導學生用牙簽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載玻片,用放大鏡進行觀察。
匯報交流:投影儀展示各組記錄單,學生代表用語言來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樣子。
小組探討,作出推測。
2、這組的兩塊面包中,哪一塊面包上的霉菌生長得快?寫下我們的推測:
每天觀察記錄一次面包上霉菌的生長情況,檢驗我們的推測。
選擇實驗條件。
拿出材料袋的四塊烘干的面包,用牙簽在每塊面包上放一些霉菌。(這是一組對比實驗,用牙簽在每塊面包上放一點兒霉菌,目的是為了創設在四塊面包上都有霉菌這樣一個相同的條件。)。
第一組:讓第一塊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塊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別裝在兩個塑料袋里,用線扎緊袋口后放在桌上。(探究霉菌的生長和水分多少的關系)。
第二組:在第三塊和第四塊面包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別裝在兩個塑料袋里,并扎緊袋口。然后,把第三塊面包放進冰箱的冷藏室中,第四塊面包放在溫度較高的地方。(創設不同的溫度條件,以觀察霉菌的生長速度。)。
也可以自主選擇,例如空氣、光照……條件對霉菌生長速度的影響。
分組準備對比實驗。
提醒學生每天觀察記錄實驗情況。
注意每天觀察記錄兩塊面包上霉菌的生長情況,認真填寫“實驗記錄”表,下一次上課時帶上你的觀察研究成果。
電不是自然存在的能源,而是由其他能源(風能、水能、熱能等)轉換來的二次能源。
本課共有三個活動:
1、了解各種各樣的電池。教材中列出了干電池、光電池、蓄電池、紐扣電池,以幫助學生了解他們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了解它們把哪些能量轉化成了電能。
2、我們來發電。教材中安排了用電動機模擬發電的活動。教材中的用電動機來發電,難度很大,小電動機很小,露出來的小螺絲口很難拴住繩子,為此,我對這個實驗進行了改進。詳見教學過程,活動一。
3、了解發電真的電能從哪里來。
在上一課中,學生認識了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磁能,這一課認識其他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這就使學生更深入地認識電能與其他形式能量的互相轉化。
第一課中學生已經能夠制成電流檢測器。學生對于電轉化成磁有了直觀感性的認識,這一課將磁鐵也纏上線圈,移動起來,反過來,就產生了電,可以用第一課的電流檢測器來檢驗磁能是如何轉化成電能的。
知識與能力目標
電池是把化學能或者光能轉化成了電能。發電的方法有多種。
電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轉化來的。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實驗和閱讀資料認識電能的來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科學技術對社會進步的貢獻。
重點
第二個活動,我們來發電,將磁能轉化成電能。
難點
電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來的。
本課采取,實驗探究的方法,來完成對“電能是哪里來”的理解。
1、借助第一課和前幾課對電產生磁,引出電能轉化成磁能,進而通過分組實驗,探究磁能轉化成電能的過程直觀看到電磁之間的互相轉化,轉化的方法。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理解發電廠的電是哪里來的。
2、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解剖一節電池,讓學生觀察電池的內部構造,理解電池作為有毒垃圾的特殊處理方法。
做一個濃鹽水電池和水果電池,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化學能可以轉化成電能。
教師準備:
1、解剖好的一節1號電池
2、銅片、鋅片,導線,濃鹽水
為每個小組準備:
1、電流檢測器(羅盤和線圈組成的)
2、條形磁鐵
3、導線一米長
4、手搖發電機
實驗記錄單一份
教學環節(注明每個環節預設的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1分鐘
出示做好的電流檢測器,說說構成和使用方法。
復習舊知識,引出新知識。這里面其實也包含著,可逆性這一認知。比如,我們可以從一樓走到三樓,那么反過來,我也能從三樓下到一樓。
新授
活動一:我們來發電
分組實驗
(20分鐘)
1、每組一塊條形磁鐵,將導線纏到磁鐵上,和纏到鐵釘的方法一樣,注意兩端留出線頭,以便和電流檢測器相連。
2、觀察各組的實驗情況,適時停止實驗,進行小結。
3、教師小結:
這個實驗說明了,電能是從磁鐵晃動來的。磁能可以轉化成電能。
手搖發電機,也是利用搖把搖動使磁能轉化成了電能。
那么電能都是從磁轉化來的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書:63頁各種各樣的電池。
1、各小組按照老師要求,做出簡易發電器,然后,開始實驗如何證明這個發電器發出了電,如何和我們前面做的電流檢測器連在一起。
2、討論交流實驗發現:
a、電能產生磁
b、磁鐵來回移動產生了電,電流檢測器里面的小磁針擺動起來了。
c、……
3、給每組下發手搖發電機,讓每個學生進行操作,觀察小燈泡是否亮了,進一步了解發電機的原理。
動手操作,教師適當引導做出簡易發電器,再讓學生進行探究實驗,通過動手操作,真正理解磁能是如何轉化成電能的。
新授
活動二:各種各樣的電池(演示實驗)
(10分鐘)
提問:教材中列出了哪些電池,說說是將什么能轉化成了電能。
大家一定對電池很 感興趣,下面請大家看看老師解剖好一個一號電池,看看它的內部構造。
1、教師解剖一個一號電池,讓學生觀察里面的化學藥品。
2、濃鹽水電池:
將銅片和鋅片(廢電池外殼)插入盛有濃鹽水的杯中,用導線連接在“電流檢測器”上,可以看到產生了電流。
3、水果電池
做一個水果電池,將銅片和鋅片插入水果中,也可以產生電流。
請學生思考回答:電池為什么不能亂扔?
同學們感興趣,可以回到家里,也可以做一個水果電池。
新授
活動三:(5)
發電站的電是哪里來的?
現在我們了解了電池里的電是哪里來的,那么發電廠的電呢?
我們使用的絕大部分電是來自發電廠,發電廠都是用發電機來發電的。發電機和我們剛才做的簡易發電器類似。
煤電
是用煤燒鍋爐,化學能變成熱能,并把熱量傳給水,高溫、高壓的水蒸氣帶動蒸汽輪機轉動,熱能變成動能,蒸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動能變成了電能。
風力、水里發電就是靠風力和水流動的力量,推動渦輪機,渦桿轉動磁鐵產生電流。
填寫:64頁表格
課堂小結
2分鐘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電是哪里來的,請同學們用一句話,說說這節課的收獲。
布置作業
1分鐘
做一個水果電池
閱讀課外讀物,關于電學知識。
板書設計
電從哪里來?
來回移動纏著線圈的電磁鐵
銅片和鋅片 放入濃鹽水
產生了電流
電流檢測器里的小磁針轉動
1、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能力、感悟能力。
2、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重視精彩句段積累、仿寫。
3、體會對比描寫的作用。
1、反復朗讀,積累優美詞句,體會文章精彩之處。
2、賞析精彩句段,培養多角度思維的習慣。
課時安排:兩課時。
學生:準備預習本,采用“預習,發現問題”的學習方法,將預習時的整體感受、精彩積累和提出的問題以及對問題的猜測回答寫在本子上,供老師備課參考。
教師:在看過學生的預習本,了解學生的困惑和認識狀況的前提下備課。準備投影、電腦及相關資料。
法語中有“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的說法,它是從布封的名言“風格是屬于個人的”引申而來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法國博物學家布封的《馬》,就體現了“文如其人”的風格,讓我們大聲地朗讀這篇優美的散文化的科學小品,去感受人性化描寫的藝術魅力。
1、自讀。
兩人或四人一組,互相讀、聽找感覺。教師巡視,發現問題進行指導。
學生談讀的感受。
教師總結朗讀全過程。
積累、仿寫、感悟。
背誦你最喜歡的三句話,仿寫其中的一句。
記住你最喜歡的一段,說說理由。
在第一節課的研究中,學生已經認識到材料有著豐富的特性。本課的研究是以學生們常見的布料作為研究對象的,研究衣服制作材料的防水性、吸水性以及透氣性方面的不同之處。讓學生了解不同功能的衣服選用不同的布料,是因為它們具有不同的特征。通過對布料的研究,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材料的多樣性。
1、科學概念:通過模擬實驗,認識到不同的布料在吸水性、滲水性、防水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可以用來制作不同的物品。
2、科學探究:設計、完善簡單的模擬實驗,探究不同布料的防水性;能根據研究的需要選擇相應的研究方法和實驗工具;能科學的觀察實驗現象,并運用圖文結合的方式進行匯報。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布料不同特征的研究,能夠對物品的細微差異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通過小組合作研究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識。
認識布料的吸水性、滲水性、防水性。能根據布料的特征做出合適的選擇。
1、每組裝有棉布、絲綢、毛料、雨傘布的信封一個。
2、小噴壺12個、透明的一次性杯子12個。
3、雨傘架一把。
4、實驗記錄單。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1、課件出示雨天打傘的圖片。
3、揭示課題。
看來,這里面還有許多奧秘值得我們研究。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雨天中的布料”
為后面的研究做準備。
學生好奇地進行猜測。
這樣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又調動了學生的興趣。
2、組織學生匯報觀察的結果,提出匯報要求,并板書。
學生分組觀察。
學生匯報觀察結果。
讓學生帶著目的去觀察。
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2、小組交流討論實驗方案。老師提出具體要求。
(2)如何讓布料淋到相同的雨?
(3)怎樣觀察比較四塊不同布料的透水性和吸水性?
4、師生共同總結出實驗的方法,師問:如何觀察實驗的過程和結果?
學生思考問題。
小組共同探討,得出方案。
再次明析實驗的方法和目的。
讓學生明白科學必須經得起實驗檢驗。
提出要求使學生明確思考的方向、目的。體現以生為本。
1、提出實驗的具體要求。
2、學生分組活動并進行觀察記錄(師安排學生一半做毛毛雨一半做中雨實驗)。
3、小組匯報。
4、比較毛毛雨和中雨下布料的不同,及同種雨量時各種布料的特點,總結適合做雨傘的布料是哪種。
學生按照設計方案進行試驗。
學生通過過實驗觀察和比較,得出自己的結論。
提出實驗要求,可以節省時間,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說說其他的布料適合做什么?
學生根據所學探討其他布料的用處。
讓研究延續,體現科學課的開放性。
本節課的教學,著重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力圖貫徹“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特點,把知識的獲取過程看作比知識本身更為重要,引領學生經歷一個個探究過程。
《了解空氣》是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也是學生探究“空氣”的第一課。學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認識到空氣的一些顯著特征:空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沒有氣味、透明的氣體。雖然學生知道有空氣這么一種物質,但對空氣的認識是非常膚淺的,尤其是對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存在,并且占據空間的事實缺乏認識,學生也沒有真正嘗試去揭開空氣的神秘面沙。而《了解空氣》這一課是引導學生探究空氣這種自然物質的開門課,其目的是引領學生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對空氣形成科學的認識。
本課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引導學生運用感官感覺空氣,知道空氣就在自己身邊。第二部分:通過“紙團不濕”、“水下倒空氣”這兩個比較經典的、具有魔術般神秘色彩的實驗活動,并借助可見媒介——水,使學生更加清楚地觀察到空氣占據空間,能流動。同時使學生感受一種新的科學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見物質對可見物質的“擾動”來研究不可見的物質。
從而得出結論。這樣做就能保證學生的探究活動是積極主動、有效的,探究的經歷是真實而深刻的。
學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認識到空氣的一些顯著特征:空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沒有氣味、透明的氣體。雖然學生知道有空氣這么一種物質,但對空氣的認識是非常膚淺的,尤其是對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存在,并且占據空間的事實缺乏認識,學生也沒有真正嘗試去揭開空氣的神秘面沙。而《了解空氣》這一課是引導學生探究空氣這種自然物質的開門課,其目的是引領學生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對空氣形成科學的認識。引導學生運用感官感覺空氣,知道空氣就在自己身邊。使學生更加清楚地觀察到空氣占據空間,能流動。同時使學生感受一種新的科學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見物質對可見物質的“擾動”來研究不可見的物質。
1、通過運用觀察、體驗、實驗等方法讓學生初步了解空氣的一些性質。
2、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學會借助其他介質來觀察空氣,從而學到一種新的探究方法。
3、樂意與同學合作交流,體驗合作中的困難與快樂。
重點:空氣的存在、以及空氣占據著空間。
難點: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能力。
每位學生準備一個透明的、不漏氣的塑料袋,一個大頭針。學生四人一小組,每個小組準備一個水槽(用塑料盆代替也可以),兩個透明的玻璃杯,兩三張32k的廢作業本紙,一個干抹布。
一、激趣導入。
教師做一個“水下點蠟”的魔術游戲。
猜猜關于空氣的謎語?!翱床灰?,摸不著;沒顏色,沒味道。人們離開它,誰也活不了?!?/p>
播放課件,引出問題。
我們來研究空氣,誰來說一說自己知道的關于空氣的知識。
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你還想知道空氣的什么問題?
【評:在激活學生已有認知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問題,引起他們對空氣的研究欲望?!?。
現在,我們就來研究空氣是怎樣的一種物質。
二、.感覺空氣。
1、收集空氣。
要研究空氣就要先想辦法"逮住"它,怎樣才能"逮住"它呢?大家來想想辦法??
我們用塑料袋來收集空氣,大家一起動手,看誰收集的空氣多?
2、感覺空氣。
我們可以用手來摸一摸、按一按,看看有什么感覺?
別忘了填寫你們的科學文件夾??!
3、交流對空氣的感覺。
我們剛才運用感官觀察了空氣,大家肯定有許多發現,我們來交流自己的發現,看誰的發現多?交流會使我們每個人有更多的發現。
三、.紙的奇遇。
1、用桌子上的水槽、水、玻璃杯、廢紙片做魔術。
把紙揉成團,放到玻璃杯里,緊壓在底部,要壓緊,杯子倒過來時不能掉下來。
先猜一猜,把杯子倒扣直立著壓到水的底部,紙團會不會濕?
實際做一做看究竟會不會濕。
(教師深入到各個小組,看看學生會遇到哪些困難,引導他們將實驗做成功。)。
2、解釋紙團為什么不會濕?
先想一想,看能不能作出解釋。
再做一次,仔細觀察壓入水中的玻璃杯里有什么現象?
解釋玻璃杯里那段"空"著的地方是什么?
3、認識魔術的秘密是空氣占據空間。
水已經沒過了杯子,為什么杯子里有空氣的那一部分水進不去呢?這一部分讓空氣占著,所以水進不去。這叫空氣占據空間。
現在知道紙團為什么不會濕了嗎?
四、誰趕走了杯中的水。
1、再來做一個魔術。
會做一個魔術還稱不上魔術師,大家還能用桌子上這些材料再做一個魔術嗎?讓我們再來變一個魔術,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這一次讓你們自己來變。
我國是水力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之一,所以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認識水流有力量,我們可以利用它是本課的重點。
讓學生認識到水力是自然資源的一部分,自然資源還有很多很多,都是可以被我們人類改造和利用的,從而意識到從小要熱愛自然,關心自然,做大自然的好朋友是本課的難點。
1、 能夠通過觀察和思考,知道水流有力量,認識人類 對水力以及對風力、太陽、礦產等自然資源的利用。
2、 認識到水力是自然資源的一部分,是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是可被改造和利用的。
3、 意識到從小要熱愛自然,關心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樹立正確的自然觀。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目標檢測
一、觀察導入 激活思維
1、 出示小水輪的模型,演示小水輪轉動的實驗,提出觀察要求:“小水輪是如何轉動起來的?!?/p>
2、 出示“木排順流而下”及“洪水沖毀樹木、房屋”的投影片讓學生仔細觀察。
3、 引導學生針對實驗和投影片上出現的現象展開討論,議一議自己的感受,說一說自己的看法,談一談小組的共識。
4、 小結學生發言,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1、 學生仔細、全面地觀察實驗及投影片上的景象。
2、 小組活動
3、 通過小組交流認識到水流是有力量的。
4、 認真傾聽老師小結。
1、 學生能仔細、全面地觀察實驗和圖片,并在頭腦中形成初步的認識。
2、 能主動地、熱烈地開展小組活動,各抒己見。
3、 大部分同學通過小組互動,知道水流有力量,并能積極爭取發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二、觀察討論 深入理解
1、 利用看錄象、投影出示人類在生產、生活中利用水力的相關資料,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看了這么多資料,你有什么想法?在小組中議一議。
2、 巡回了解學生討論情況,并適時給以幫助和指導,尤其應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說明水力的利用。
3、 組織學生把自己收集的相關信息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認真傾聽學生發言及時捕捉閃光點,給于鼓勵;抓住分歧點,激起矛盾沖突,引導他們進行爭辯。
4、 根據學生的發言,總結人類對水力利用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1、 學生看錄象及投影呈現的資料,了解資料所體現的內容。
2、 針對這些內容,小組展開討論,各自發表看法。
3、 每組選一名代表總結小組發言,并在全班展開討論、交流、評價。
4、 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針對同學的發言及時補充或提出自己不同的觀點。
5、 通過討論交流和傾聽教師的總結,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有較完善的認識。
1、 學生能認真仔細地觀看資料,能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記錄下來。
2、 能在組長的組織下協作學習,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小組內討論,形成自己的觀點。
3、 結合老師同學提供的資料和信息,能簡要闡述人類對水力利用的現狀。并初步構建這部分內容的認知體系。
4、 能從老師的總結中加深對這部分內容的認識。
三、激活思維 深化認識
2、 利用錄象資料創設問題情境:現在你想說什么?先說給小組同學聽一聽。
3、 巡回了解小組討論情況,及時加以指導。
教師小結自然資源的豐富性。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前景的廣闊性,以及保護自然的重要性。
1、 學生展開設想,各抒己見
2、 針對錄象結合自我認識,積極開展小組討論。
3、 各小組派代表發言。
4、 對他人發言作評價并可提出異議。
1、 能積極動腦大膽發言。
2、 通過錄象資料傾聽他人發言,初步了解自然資源。
3、 能從老師的總結,同學的看法中,深化對自然資源的認識。
四、全課小結 拓展延伸
1、 教師課堂小結
1.能夠做出正確的預測并用測量的方法掌握水位變化的規律;2.能夠采用先說預測依據后說預測結果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事物的預測。
4.懂得即使有根據,預測也會有錯誤。
1.保持對現象的好奇心,愿意進行預測;2.關注身邊事物,關心重大事件,關心社會發展。
重點:懂得預測就是有根據的推測。
難點:初步學會對事物或現象進行科學預測。
乒乓球、漏斗、紙、燒杯、食鹽、塑料袋、粉筆。
1.觀看幻燈片,你能解釋地上的雞蛋為什么打破了?師生小結:當你在做地上雞蛋破碎原因的解釋時,你就在進行推理;在科學探究中,推理是對已經發生的事件和正在發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釋;板書:推理。
3、學生找出推理與預測的不同。
你能找出推理與預測的不同嗎?(讓學生說出推理是已經發生,而預測是沒有發生)。
(1)往燒杯中放入鉤碼,燒杯中的水位會上升嗎?學生判斷會上升。學生做下。
這個實驗。
(2)吹紙實驗提問:往兩張紙之間吹氣,紙片會怎樣呢?還有沒有其它的預測。
(3)用長頸漏斗吹乒乓球實驗,提問:乒乓球會怎樣呢?學生匯報預測結果。實驗驗證。在漏斗口吹氣,乒乓球不是掉下去,而是吸上去了。
看來經驗對預測很重要。(已有經驗與預測的結果有時會不一樣,要有真憑實據,必須要實踐。
珍妮通過長期的艱苦的觀察,獲得了一些經驗,對黑猩猩非常了解。因此她能通過黑猩猩的表情等預測黑猩猩的行動。
你能通過觀察來預測嗎?下面考考你。談話:我們也學著珍妮預測一下粉筆落地的實驗,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做。
1、提問:在下面情況下粉筆掉地不容易碎?為什么?
情形1:站立,將手中的粉筆掉在硬地面上。
情形2:取一枝粉筆,用紙將其包起來,讓包裹好的粉筆掉在地上。
情形3:取一枝粉筆,放在充氣的塑料袋里,讓袋子掉在地上。
2、教師演示三只粉筆大家預測的結果是什么?預測的根據是什么?
(1)學生預測。
(2)匯報預測的結果、根據。
(3)學生實驗驗正。
2、學生進行預測。
3、小組實驗進行驗正。
4、匯報實驗結果。
5、小結,由此看來,只是根據正確,預測才可能正確。
6教師小結:科學的預測不是隨意猜測,而是生活經驗的推測。要想知道預測正確不正確,必須要經過實踐。但是,如果根據只是個人經驗,未經科學證實,也是經常要出錯的。
1、師:看來預測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常見事例讓學生預測。
(1)傍晚時分,聰明的小狗糾纏著主人,這是小狗表示??
(2)冬天住冰冷的玻璃杯中,杯子有可能會??
(3)過度開采城市地下水,可能帶來什么危害?
(4)烏云從天邊飄過來,天氣可能??
4.師:生活離不開預測,更離不開科學的預測。生活中科學預測的事有哪些呢?讓學生感知:生活中預測的事例還真是不少呢。
談話:其實生活就是科學,只要你經常關心身邊事物、關心重大事件,關心社會發展,你會發現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希望每名同學認真觀察都能成為生活中的科學家。
讓學生預測掉光葉子的植物的生死情況。你認為生活中哪些情況下需要我們作出預測?
預測。
推理。
預測。
學校教育中,每個學科在向學生傳授特定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要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就是有效的學校教育,這就是新課程三維目標整合的實質!下面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三篇小學科學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學會提取植物體內的水,學會安裝“小草喝水”的裝置。
2.知識與技能:知道水是生命物體的組成部分,它在生命運動中起重要作用。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水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青菜、桔、蘋果、蝦、水聲、圖表
教學過程:
一、新課。
1.師:同學們,請你們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板書:水)
請你猜猜,錄音里優美的小河贊美的是什么?
2.師:小花、小草離不開水,小魚小鳥離不開水。及時板書(邊說邊板書:離不開).3。
活動一:
3.師:你還知道什么地方有離不開水的事例?(小組討論)
結合自己身邊事例小組里互相說一說:(如洗臉、澆花……)在學生討論熱烈時停下。
4.師:同學們說了許多的事例,心里也有了許多的感受,你是不是也想用小詩來贊美水呢?(同時出示小詩、投影)
板書:“生命離不開水”
活動二:
6.師:我們已經知道生命物體離不開水,其實生命物體內部有許多與水有關的一些秘密,請你仔細觀察,你能發現什么?(同時出示圖片)
活動三:
8.師: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請每組同學任選兩種喜歡的材料,同你剛才提出的方法嘗試著把它體內的水提取出來,同時還請大家感受一下哪一種材料的水更多一點,在實驗過程事,你如果有新感受和發現及時把它記錄下來等會再告訴大家(蘋果、蝦、青菜……)
9.學生匯報結果。(按材料分)
10.師:剛才的實驗使我們更清楚的認識到生命物體體內有水份。老師不明白,這些水哪里來的呢?(動嘴喝、植、根)
11.師:植物靠根吸收水份,你有沒有看到過植物喝水?想不想知道?
12.老師拿出準備好的材料。你能充分地運用這些材料,清楚地讓大家看到小草每天喝水的情況?(學生回答)
13.師:為什么要用油?理由是什么?
14.師:裝置已做好了,是不是已經完了?(沒有)
(觀察的堅久性,觀察的方法)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水的蒸發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通過實驗了解加快蒸發的條件。
2、指導學生觀察、分析、描述水在蒸發時所發生的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以及想像推理能力。
教學準備:
酒精燈、火柴、小燒杯、水、一塊濕抹布,毛巾等
一個大燒杯,有水,一小袋鹽,小藥匙一把,一根玻璃棒。
兩個中燒杯,事先貼上標號(1號和2號),半杯水
每組一塊手絹,培養皿,吹風機,小電池,熱水袋,電熨斗,小電風扇
教學過程:
一、初步了解蒸發現象
2.學會匯報,(變干了,變成水蒸氣,蒸發掉了等等)
3.這是怎么回事呢?(或你知道為什么嗎?)
4.你看到水蒸氣了嗎?由此,你覺得水蒸氣它是什么樣的?(無色、無味、透明的氣體)
5.小結:像這樣由水變成水蒸氣的現象,我們就叫做蒸發。(板書)
6.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的蒸發現象嗎?
7.學生舉例。
二、知道加快蒸發的三個條件。
2.學生思考后回答。
3.不錯,其實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我們什么也不做,就讓他這樣放在這,過了一段時間后,它會不會干?對,但這樣做時間就比較長了。
4.那怎樣做能讓這塊毛巾快點干呢?看哪組想到的方法比較好。
5.小組討論。
匯報時注意說出所需的器材和實驗過程
6.匯報(按方法匯總)
8.分組實驗
9.剛才的實驗大家都做得很認真,誰能說說你們觀察到的現象?
10. 現在,誰能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怎樣就可以加快蒸發呢?
三、鞏固,小結
2.唐老師倒準備了幾個問題,看你們能不能回答。
(1)你知道鹽是從哪來的嗎?(出示鹽)
1、知識與技能:
認識太陽鐘和古代計時工具的原理。
2、過程與方法:
利用太陽鐘的原理制作計時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掌握和運用自然規律,可以為人類和社會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好處。
有關日晷和其他計時工具的圖片、電筒、日晷模型
一、鋪墊孕伏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認識太陽鐘
1、介紹牛頓的故事
前幾節課的探究,我們已經知道日影的移動反應著太陽的位置變化,而太陽在天空的運行是勻速的,利用這個規律,著名的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就做過這樣一個太陽鐘。(教師邊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時,在棍影的終點放一塊石頭做記號,(利用電筒照射光,產生棍影)記下時間。他利用擺石頭記影子,又在石頭上記時間,看!多簡單,多巧妙的太陽鐘就做成功了。他做的這個太陽鐘據說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們把這個太陽種稱之為“牛頓鐘”
2、聽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啟發?
3、學生回答
4、教師小結
(二)探究日晷原理
1、介紹日晷:
實際上牛頓做這個太陽鐘,是從日晷中得到的啟發。(教師出示日晷的示意圖和實物并把“日晷”板書在黑板)它又稱作晷儀和日規,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觀察大自然的變化時,通過不斷的試驗創造出來的,它利用太陽影子的變化來記錄時間的工具。
2、制作日晷
同學們想不想研究日晷?(想)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學具袋,里邊就有個日晷,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仿造這個示意圖把它拼裝起來。
3、探究原理
(2)學生回答。(晷面刻的是什么?它是怎樣工作的?這根針有什么用?)
(3)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晷面和晷針:這是一個赤道日晷,晷面與赤道面平行,上面的刻度就是時間。晷針與晷面垂直,它就相當于我們手表的時針。
(4)在小組研究日晷是怎樣工作的。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結合“牛頓鐘”的故事共同研究這個問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用電筒的光代替太陽光)
(5)學生匯報
(6)教師小結原理:當太陽光照射到晷針,晷面就出現晷針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當時的時間。
(7)為什么用太陽鐘可以計時?你又時如何判斷出當時的時間呢?
(8)學生討論
(9)學生匯報
(三)認識手掌日晷
2、學生回答
3、教師小結,介紹手掌日晷并出示示意圖。
手掌日晷流傳于民間,它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智慧。使用方法是這樣的(教師帶領同學們實踐體驗):我們面向南邊,手掌攤開(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夾住一支筆,使筆與手掌垂直。拇指關節對著正南方,影子落在手上不同位置代表著不同的時間。
4、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共同體驗手掌日晷的運用,教師巡視指導。(引導學生用電筒的光代替太陽光)
5、請兩組同學上臺演示,臺下同學說說指向的時間。
6、從這個試驗你得到什么啟示?
7、學生回答。
8、教師小結。
三、認識古代計時器
1、人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測的,在古代人們用來計時間的方法還有很多。我們來看看這些計時器(出示計時器掛圖)。
2、同學們在小組討論它們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計時的。
3、小組請代表匯報
4、你們還知道其他的什么計時方法嗎?
5、學生匯報
6、教師小結。
四、歸納知識
1、無論是古代的計時器還是日晷它們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學生匯報(都有固定的刻度和標識)
3、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4、學生匯報
5、教師小結
請同學們根據這節課學到的知識,做一個“太陽鐘”或者“計時器”,下節課帶到課堂上共同研究。
古時常用的太陽鐘至今似乎越來越少見,利用太陽鐘的.制作原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親身體驗后意識到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正確掌握和運用自然規律,可以為人類和社會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好處。
這節課主要是向學生介紹古代的一些計時工具,知道太陽鐘的計時原理。并利用這一原理自己動手制作一計時器。
課前為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特質疑:在古代,還沒有手表的時候,人們又是怎樣判斷時間的變化呢?接著通過“牛頓鐘”的故事初步建立學生對太陽鐘認知,學生對于他的舉動自然比較感興趣。正好切入主題,介紹太陽鐘后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利用電筒的光代替太陽光實踐體驗后,再找出工作原理,使學生認識更為深刻。
在學生意猶未盡的時候介紹手掌日晷,使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迅速提高。學生實踐驗證后談談啟發,幫助學生正確意識到掌握和運用自然規律,可以為人類和社會發展帶來好處。
最后出示古代一些計時器,讓學生找出原理,并說說其它的計時器又是運用了什么原理計時的,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掌握大自然的規律,從中促使學生思考。同時讓學生根據這節課學到的知識,做一個“太陽鐘”或者“計時器”,下節課帶到課堂上共同研究。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并把這節課的知識加以延伸。
這節課不受天氣的影響下,帶學生到室外體驗教學效果更佳。
2、國外科學課程標準對我國科學課程標準的制定有何啟示?第二次作業。
1、如何實現多種課程資源的合力作用?
2、為什么要重視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第三次作業。
1、闡述教師專業發展的兩種理性假設。
具體要求:
(1)字跡清晰,書寫認真。
(2)要點準確,內容充實。
(3)統一用學校大的作業紙,分開寫,每次作業單獨存檔。
(4)不做或整篇抄襲的,0分。
二、副卷作業。
任意選擇一個小學科學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并編寫教學設計方案。具體格式見教案模板,先把教案模板打印出來,手填具體內容;“教師意見”不用填。
三、期末考試。
題型:簡答題、辨析題、論述題、案例分析。
友情提示:所有作業的提交時間截止20xx年1月9日下午5點。
在小學科學教育中,核心內容是讓學生發展起來一些思想,形成一些觀念。讓他們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處理自然與社會、自然與人之關系等活動中能有一種科學的、正確的思想和方法。
1.第一步:把“科學主題”作為認識工具;
什么是科學主題?自然界本身是統一體,人類認識自然的活動形成了科學,科學常常被看作是對自然界的事物與現象、事實與數據的無盡的描述,或者對實驗事實和探索活動的展示,而一些科學的核心概念可以將這些分立的信息片斷融入廣闊的、有邏輯內聚力的結構中,在這樣的結構中,信息片段的關系可以被顯現出來,這種核心概念就是科學主題。
自然科學具有6個主題:能量、演化、變化的形式、尺度與結構、穩定性、系統與相互作用。
第二步:把科學主題在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中的表現分解為最基礎的重要概念(我們稱之為核心概念)。
在我國《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稿草案》中明確指出,小學階段科學教育主要包括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等四大領域、相關基礎知識。前三個領域是自然科學中最重要的領域,是適合于兒童學習的最基本核心概念,為兒童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過對物質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物質的一些基本性質和基本運動形式,認識物體的運動、力、能量和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轉換。
通過對生命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生命現象、生命活動的特征、過程和發展的一般規律,認識人具有一個高級功能的腦。
通過對地球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地球、太陽系的基本情況及運動的規律,認識到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改善生態環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第三步:從自己所教的教材中尋找哪些科學事實和探究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建立上述核心概念。
建構核心概念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它不是簡單把核心概念的講解告知,而應在教學活動每一個環節上都進行細致的設計,并能巧妙的深入學生心中。小學生學科學需要學習的是科學家的科學思維、科學精神以及科學研究的技能和方法。但是,科學家運用科學研究的技能和方法探索的是人類未知領域的問題;而學生學習的內容則是人類已知領域的知識。換言之,學生學習的內容是人類社會已知的一些經驗。在學習這些經驗的過程中,我們希望學生經歷科學家當初探索這些經驗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技能和方法,使他們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更多的探究意識和能力,進而有所創造。
課標指出科學的教學活動主要都是以探究活動為主,所以如何在探究過程建構科學核心概念就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探究任務的設置應有非常好的連貫性,并能符合兒童生理和心智的發展規律;探究目標的表述也是直接影響學生認知的主要部份,更有概括的概念目標比事實性的知識性掌握目標對學生更有意義;教師在一個探究活動過程中的眾多的事實性知識的基礎上引學生建立科學的概念,進而向大概念,核心概念發展;同還得處理好探究過程與核心概念建構的關系,誰主誰次、是不是每一個探究過程都有必須引導學生去建構核心概念;另外在我們的評價體系中應注重考察學生的核心概念的理解并在自然界中的應用。
1、通過觀察、實驗,使學生經歷尋找巖石變化痕跡的探索過程。
2、學生在“假設—驗證”的實驗活動中,體驗大自然的力量,激發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樂趣。
3、能根據實驗現象,初步解釋自然界中巖石變化的原因。
:通過“假設—驗證”的實驗,了解巖石在變化。
:能根據實驗現象初步描述自然界中巖石變化的原因。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野外搜集巖石。
2、以小組為單位準備石灰巖、記錄表、鐵罐頭、酒精燈、火柴、鑷子、燒杯、水、濕毛巾等。
3、課件。
一、體驗過程。
1、教師出示一塊巖石,問:課前大家都去搜集了巖石,那么你了解它多少呢?
2、出示另一巖石,它和剛才的巖石一樣嗎?
3、自然界中的巖石又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出示課件)。
看過之后又有什么新發現?
二、假設過程。
4、巖石以前就是這個樣子嗎?你覺得巖石會改變模樣嗎?出示課題。
5、你能體驗到是什么力量使巖石的模樣發生了變化了呢?
6、交流匯報,綜合整理并板書。
7、根據大家的猜測,你能設計幾個實驗來驗證嗎?
三、設計選擇過程。
1、選擇一個假設,討論討論如何驗證,需要什么材料。
2、匯報實驗設計過程。一起確定本堂課可以進行實驗的假設。
3、自主選擇其中一個實驗,請材料員來拿需要的材料,并作好實驗記錄表。
4、教師記下每組實驗的方向。
5、在實驗中,我們始終要關注的是:巖石到底有沒有變化呢?
6、實驗前,你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老師的建議是:使用酒精燈,鑷子拿和放都要小心點,眼睛和酒精燈保持點距離。
四、自主探究過程。
1、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
2、交流匯報。
a、交流冷熱對巖石的影響。
你們是如何做的?
實驗中發現了什么?
比較以后巖石有沒有變化?
如何變化?
如果時間長一點,再長一點,達到一千年,一萬年,你估計它會變得怎么樣?
b、交流水對巖石的影響。
c、交流碰撞對巖石的影響。
4、教師課件出示科學概念:巖石在大氣、水、生物等長期聯合作用下發生變化的現象叫風化。
五、拓展過程。
1、你認為還有什么力量使巖石的模樣發生變化呢?
2、讓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自然的力量吧?。ㄖ参飳r石的侵蝕圖片或錄像)。
3、其實巖石風化的原因還有很多,大自然還有很多秘密等待我們去發現。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7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