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心得體會是一種對自己成長的記錄和見證,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領悟人生的真諦和價值?!臼纠谋景恕吭谝欢螘r間的學習中,我深刻認識到知識的持續積累和自我反思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假期里我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魏書生主編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師》一書。如何成為最好的教師?引用編者的話就是:“我們教師應努力提升自我,修煉教師之賢,做最好的自我,成為最好的教師?!睆娬{的是自我和自我比,昨日的自我和今日的自我比,不斷地超越自我——我今日備課是不是比昨日更認真?我今日上課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今日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誠懇?我今日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機智……”。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遺憾,但每一天都這樣自我和自我比,堅持不懈,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我想只要我爭取每一天多讀些書,每一天都有點提高,每一天都做得更好,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有提高,我想我必須會有很大的提高。正如書中所提到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說過:“倘若當教師的,自我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隨時輸入于學生,如此則學生受益較多,即當教師者也覺得有無窮的樂趣。所以學生求學,固然要學而不厭,就是當教員的,也要真正做到學而不厭”。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教師”呢?編者在《如何做最好的教師》一書中將影響教師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經典感言分別進行了闡述,對于我們教師具有深刻的借鑒和指導意義。作為教師的我也不由地思考了從教十幾年來,在教學實踐中的得失,并將其與讀完本書后的感悟深入地融合在一齊,得到了一種體會,即“如何做最好的教師”最基礎、最根本的是要做到兩點:(1)時刻堅持對學生的愛;(2)始終堅持將這種愛付之實施的心態與行動。
本書中提到狄德羅提出:“教師要有豐富的情感——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不允許漠視學生的情感,因為教師的漠視就是一種摧殘,這是不能容忍的。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殘情感是絕對的蠢事。我們當以自勉——不論對自我還是對學生?!痹诮處熕刭|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職責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所以,教師的職責首先在于發現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終排擠掉自我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么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于事。都說人沒當母親之前看學生是一種心態,當了母親之后又是一種心態,以我的理解,可能當了母親,有了自我的孩子,對待學生便有了孩子自我母親的心境。不管聽話的、不聽話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聰明的或是不聰明的孩子,在母親的眼中都是有無數優點的。我們常說要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我想,如果有了母愛之心,我們就會發現,原先這種“閃光點”無處不在。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種對學生的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要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那些自我認為“可愛”的孩子,而應當懷著一種職責把欣賞和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包括“差生”。
并且真正的教育之愛,并不是遷就學生,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而是要給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供給幫忙和服務,我們要給與學生的,是他們走出學校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習慣和性格。這種帶有養成良好禮貌習慣的“養成教育”必然帶有“強制性”,離開了嚴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愛。同時,這種愛對不一樣的學生有不一樣的資料,如對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懷著一顆愛才之心;對淘氣、不守紀律的學生懷著一顆寬容之心;對學習較困難的學生懷著一顆關懷之心……這些愛是成為最好教師的基礎。作為班主任的我,要從“喜歡學生”向“愛學生”發展!要為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對于懷著“做最好的自我”心愿的教師們,為達成所愿“做最好的教師”,還應當把這些愛化作“潤物細無聲”的“愛心之雨”經過教學實踐“灑向”所教授的所有學生。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教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但一個教師,能夠長期像書中所提到的教育家們對待每一個學生,難!所以,僅有把教育作為一種事業,始終如一地把對學生的愛進行到底,才能真正地“做最好的教師”。
在現實生活中,最好的教師,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想當,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當上,這是為什么?難道說做最好的教師、成為名師真的就這么難嗎?我想不是這樣的,只是我們缺少了勇氣與自信,更缺少了作為純粹教育人的那種活力!要做最好的教師,那就要帶著“愛”這個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把教育當作自我的一項事業,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為學生的的未來服務!
由此我也感到,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還要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中學會適時適度對自我進行心理調節,歡樂地應對自我的人生和事業,應對你的學生和家長,僅有堅持這種向上的心態,你就會感動自我的每一天都是充實幸福的。
第一段:介紹主題及選擇讀教育類書籍的意義(200字)。
家長們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因為家庭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重要環境。然而,由于教育理念的多元化和教育方式的復雜性,家長們可能對于如何正確教育孩子感到困惑。因此,閱讀教育類書籍成為了很多家長的首選。選擇讀教育類書籍,不僅為家長提供了一種系統性的教育指導,而且能夠幫助家長深入了解兒童的成長規律和心理需求,從而更好地引導他們的成長和教育。
通過閱讀教育類書籍,家長們可以獲得豐富的知識和實踐經驗。書籍中的教育理論、教育方法和教育案例都能夠為家長提供借鑒和參考。家長們可以了解到關于兒童心理、行為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知識,使他們更加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和需求,進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此外,教育類書籍還會提供許多教育案例,通過這些案例,家長們能夠學習到其他家庭的成功經驗和教育方法,以便更加科學地培養孩子的品德和能力。
第三段:教育類書籍的閱讀方法和技巧(300字)。
在閱讀教育類書籍時,家長們需要注重方法和技巧。首先,家長們應該選擇與自己實際情況和需求相符的教育類書籍,避免盲目跟風或者模仿他人。其次,家長們可以通過標記、摘抄以及寫讀書筆記等方式加深閱讀的印象,并將其中有價值的內容應用于日常生活和教育中。此外,還可以與其他家長或教育專家進行交流和討論,共同探討書籍中的觀點和教育方法。通過這些方法和技巧,家長們不僅能夠加深對書籍的理解,更能將閱讀的收獲真正轉化為實踐。
第四段:建立家庭教育理念和實踐(200字)。
通過閱讀教育類書籍,家長們可以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實踐。書籍中的教育觀點和方法將為家長提供新的思路和角度,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然后,家長們可以將這些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和教育過程中,從而更好地指導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通過實踐,家長們可以不斷調整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閱讀教育類書籍對于家長們來說是一種有效的教育資源。通過閱讀,家長們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理解,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水平。此外,教育類書籍也能夠為家長們提供實踐經驗和教育案例,幫助他們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因此,家長們應該積極閱讀教育類書籍,并將其中的觀點和方法應用于實踐,為孩子的教育做出更好的貢獻。
教育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著名教育類書籍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教育經驗和智慧。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對幾本著名教育類書籍的心得體會。
第一本書是蒙臺梭利的《蒙臺梭利教育法》,這本書深刻地展示了她對兒童發展的獨特觀點和方法。蒙臺梭利認為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他們應該有機會探索和觸摸他們周圍的環境。通過為兒童營造一個自由的學習環境,他們可以發展出內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我個人受益匪淺,學會了給予孩子自主選擇和自由創造的機會,而不是機械地灌輸知識。
第二本書是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這本書讓我領悟到智力的多樣性。加德納提出了七種核心智能,包括邏輯、語言、音樂、空間、運動、人際和自我智能。通過了解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我們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發展自己的潛能。這個觀點改變了我在教育上的看法,我現在更傾向于發掘每個學生的潛能,并為他們提供適合他們智力類型的學習方式。
第三本書是卡羅爾·德韋克的《終身學習的7種思維方式》。這本書強調了學習應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階段性的活動。德韋克提倡了七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包括專家思維、機會感知思維、系統思考、意義思維、學習心理學、創新思維和理論思維。通過培養這些思維方式,我們能夠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和工作環境。這本書激發了我對終身學習的興趣,并鼓勵我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第四本書是約翰·霍爾特的《懷孕百科全書》,這本書對于準媽媽來說是必備的讀物?;魻柼卦跁性敿毥榻B了孕婦的健康和胎兒的發育過程。通過了解身體的變化和胎兒的需求,準媽媽可以更好地照顧自己和孩子。我身邊有朋友正在懷孕,我向她們推薦了這本書,并聽到了許多正面的反饋。這本書不僅幫助孕婦們獲得正確的健康知識,還能讓她們更加放心地度過懷孕期。
第五本書是杰奎琳·萊文斯的《有愛之教育》。這本書強調了愛和關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萊文斯認為只有通過愛才能真正觸動孩子的心靈,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熱情。這個觀點在教育界引起了廣泛的爭議,但我個人贊同萊文斯的觀點。我認為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培養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只有通過關懷和愛,我們才能真正引導和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通過閱讀這些著名教育類書籍,我受益匪淺。它們不僅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改變了我在教育上的態度和方法。我相信,只有通過持續學習和不斷探索,我們才能成為更好的教育者,并為下一代的成長提供更好的指導和幫助。
。
最近讀了幾篇有關教師素養的文章:《以人為本師德觀的本質》、《讀書:教師職業的起碼底線》、《矛盾與為難—談教師素質》感受頗深。在商品經濟浪潮下物欲橫流的世界中教師往往會感到價值天平的失衡而教育是一個國家的興衰之本全國1100萬教師教師支撐著國家的命運許多家庭的命運因此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著一個民族的興亡。
那么在新的時代如何提高教師素質呢?
其次應具備以獻身精神為主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我說這句話的意思并不是說教師只要精神不要物質奉獻并不等于毫不索取。我所講的犧牲精神是指不為金錢、權利所動能夠安于清貧、踏踏實實地做一名教師。附詩一首與大家共勉“人不重我我自重我看教師最光榮。若非教師費心血你我才學盡是空?!?/p>
第三應具備以精通教育科學為主的科學文化素質。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除了熟練掌握本學科的知識之外還應當對教育科學知識、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網絡技術有一定的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可以說想做好“今天”的教師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四應具備以創新能力為主的能力素質?!禵_》中明確提到了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的培養這說明對學生這兩種能力的培養已經是教師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我們設想一下一個毫無創新精神的教師又如何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呢?我們在教學中應當鼓勵學生大膽設想大膽發問敢于懷疑敢于標新立異。
我只是從個人認識的角度談教師素質的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教師素質的要求會相應變化。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和舉動才行。
假期,我讀了《生命教育》這本書,人生最寶貴的是什么?有人會說,是聰明與智慧,有人會說,是家財萬貫,其實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
而在我們的生命中,有著特別的,豐富的情感???,笑?既然你有著與別人不一樣的感覺,那么,就應該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但是,哭與笑不同。眼淚真的很奇怪,它會使人們擁有多種復雜的情緒,讓人們難以揣摩與分辨。幸福?痛苦?其實,眼淚也是一種幸福!哭泣不一定就是軟弱、無能、可憐的表現;微笑也不一定就是快樂、開心、幸福的標志。自己的心境只有自己最清楚,別人再怎樣說,也不會代替自己。所以,不要掩飾我們的情緒,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難受就難受,開心就開心!流自己的淚,讓別人說去吧!
可是,我想,哭不也是一種心情嗎?既然高興時能笑,為什么痛苦時不能哭呢?哭也是一種率真,哭,也是一種享受。于是,我暗暗地告訴自己,想哭就哭吧!假如明天遇上可哭的事情,我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哭一場。哪怕哭得天崩地裂,哪怕哭得乾坤扭轉。讓淚水沖去所有的憂傷,所有的委屈。那時,自己的心情一定能會重新明朗起來的。
書中也說到,流淚,其實也是一種特別的幸福,因為它宣泄了心中的不快,讓心靈重獲溫暖。學會流淚!對自己,何必太過苛刻。讓自己或微笑,或流淚,隨心而動,那樣,我們會更加的成熟,快樂。
雨過天晴,天會更藍;淚水過后,心情會更舒暢。生命,就要活得與別人不同,要快樂,要滿足。
幸福的時候,我喜極而泣;傷心的時候,我淚流滿面。
生命,就要與眾不同,就要自由自在,就要活得精彩!
前幾天有幸看了《快樂教育法》這本書,我覺得受益匪淺,這實在是本好書,讀著讀著自己在對學生的教育中所遇到的問題到底是怎么回事,仿佛豁然開朗了,也更有信心了,更加覺得教育是一種充滿趣味的事業。以后,再遇到學生不良行為也從容應對了。
我們發現通常老師在面對學生的不良行為時,往往會采取用權力、壓力和懲罰來控制學生,使學生暫時性地服從,或感到氣餒,干脆放棄對學生的希望,其實這樣做,并不能真正地改變學生,相反,他以后會變本加厲,那么該怎么做呢?我們可以試著改變自己對學生的態度,如果教育得法,相信絕大多數所謂行為不良的孩子是可以改變的。最有效的辦法是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寬容地對待學生,做一個民主的教師,給學生一個民主式的學習環境。關于如何做一個這民主的教師,給學生一個民主式的學習環境。關于如何做一個這樣的老師,具體如何應對學生的不良行為,書上作了很具體的說明。
在這里,有兩點特別值得我們關注:第一就是本書建議我們對學生應多鼓勵不宜對學生表揚和批評。鼓勵和表揚是有本質區別的。表揚只獎勵個人,容易使孩子只注意他自己,而孩子由此得到的滿足感或成就感是很少的。鼓勵激發孩子努力,并使孩子把注意力集中于加入團體的能力,使他認識到自己的內在潛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表揚認可的是行動者,而鼓勵認的是行為本身。第二是對付教育行為不良的學生有一個很好的器,那就是自己是團體中的一員,融入其中,那么再發揮團體中其他成員的影響,就會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在這么一個充滿團結友受,合作的環境中,不適宜讓學生之間有競爭,至少越少越好,競爭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我們應該學習這本書所闡述的原理,把它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屆時,我們將會是個更快樂、更健康、更隨和的教師。孩子們將會更加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熱愛我們,明天將會更美好!
這是一本關于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著作。捧起劉鐵芳教授的教育隨筆《守望教育》,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種恍然的感動,在一個喧囂的時代里,還有人以一份難得的執著守望著心中的教育理想。書中這樣寫道:“我們今天的世界確實需要雷厲風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氣風發的行動開拓者,他們站在時代的潮頭,引領著現實教育的走向。但這個世界同樣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們把目光停駐在喧囂的背后,尋思現實和歷史中那被熱鬧、浮華所遮蔽、遺忘的問題之域,在無言中追索他們心中的樸素和靜謐的思想之路。他們可能常常被名之為實際的脫離者,時代的落伍者,但他們依然在寂寞中執著地思索。他們同樣是可敬的!”
身為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的劉鐵芳先生,與一般的高校教育學者相比,更加關注中小學教育,熟悉中小學教育,對中小學教育有著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因而《守望教育》中的不少篇章有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
《守望教育》的特點是其文筆不像一般教育著作文筆的生澀和艱深,顯得平和寧靜、靈動流暢和詩意盎然。
在《遠離故事的教育》中,作者深情回憶兒時聽大人講故事的情景:“連同冬夜的柴火、夏夜的星光、秋夜的清涼,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童年的記憶之中。有故事陪伴的童年,雖然貧窮,但不寂寞。童年的生命時光在故事的記憶中依稀存留,在回望中鮮活如舊,帶給我綿綿不絕的生命暖意?!弊x這樣的文字,一種溫暖的感覺油然而生。
讀這樣的教育著作,有如輕風拂面、甘露潤喉,讓人頓覺神清氣爽。
這是《守望教育》的魅力,也是劉鐵芳先生的魅力。
匆忙中讀完了法國作家居斯塔夫輠籹拜的《情感教育》。給我的感受卻是不一樣的,而后我又仔細的研讀了一遍。
《情感教育》是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福樓拜的代表作之一,發表于1869年,被認為是福樓拜最具先鋒氣質的偉大的實驗小說。也是福樓拜的藝術追求。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弗雷德里克莫羅的情感經歷,他出身在一個資產階級家庭里,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長大后早巴黎攻讀法律,他對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寫過小說,寫過詞。還學過繪畫。但最終都半途而廢了。他愛上有夫之婦的瑪麗?,旣惐荒_的癡情所深深地感動。當時正是法國的巴黎革命爆發的時候,莫羅為了這個約會,沒有去參加民眾的游行。但瑪麗因兒子突患假膜性喉炎,沒能赴約。絕望之余,莫羅投入交際花蘿莎奈特的懷抱。并生下一個兒子,可是他的兒子不久就不幸夭折了。后來為了進入上流社會,莫羅又與當布勒茲夫人交往,他成為當布勒茲夫人的情夫。當布勒茲去世后,兩人準備結婚。但在破了產的阿爾努夫婦的家具拍賣會上,當布勒茲夫人的舉動深深刺傷了莫羅的心,于是他與這位貴婦人一刀兩斷。最后莫羅回到了家鄉,心里尚存一線希望,希望與一直愛戀他的姑娘路易絲白頭到老??墒窃诮烫玫膹V場上,他恰遇路易絲與他的老同學戴洛里耶舉行婚禮,莫羅羞愧難當,又返回了巴黎。時光荏苒,過了很多年的一天傍晚,阿爾努夫人突然來訪,兩人萬分激動,互訴衷腸。最后她剪下一縷白發留給莫羅作紀念,與他訣別。
《情感教育》問世后,有的評論家認為這是一部平庸之作,與《包法利夫人》相比起來顯得慘白。但也卻受到很多著名的作家的贊美。當時法國文壇對此書曾紛爭不斷。我們不妨借用喬治儠葨評語“我們不可能要求藝術家敘述未來,但是我們會感謝他用堅定的手法去批判過去?!哪?、譏諷的、嚴肅的和深沉的作家,你的書證明了什么呢?——你不必說,我也知道,我看得清楚。它證明了:這種社會狀況已經到了分崩離析的地步,必須徹底改變它。你的書證明得多好呵!要是你說出與此相反的話,人們也許就不會相信你了!”
教育本身就是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準備的教育類書籍讀書。
希望大家喜歡!
《教育就是喚醒》。
彭興順老師,我記得前幾年暑假教育局組織學校中層領導進行培訓時曾給我們上過課,現在拿著他新出版的《教育就是喚醒》一書,一一閱讀下來,感受頗深。讓我們來欣賞欣賞其中的一些語句吧。
“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鼓舞和喚醒?!苯逃墓δ軓母旧险f,就是要喚醒人們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使人性發出燦爛的光輝;喚醒人們的自主意識和創新精神,使蘊藏在人腦中的巨大潛能得以開發;喚醒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使人們在創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才為德之資,德為才之帥。喚醒教師,就要喚醒教師的愛與責任,自覺踐行師德規范;喚醒教師對職業的審美情趣,不斷升華職業境界;喚醒教師的雄心壯志,追尋專業發展之道;喚醒教師的育人擔當,不拋棄,不放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要改變孩子,先改變家長。喚醒家長,就要喚醒家長的示范意識,抓住習慣培養的教育根本,著眼孩子的終身發展;喚醒家長的發現智慧,開發孩子的優勢潛能,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育人先育心,澆樹要澆根。喚醒孩子,就要喚醒孩子的責任與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喚醒孩子追逐人生夢想,成就自己美麗人生。
不一而足,有見地的語句比比皆是。全書分為七講,內容分別是守望道德星空、發現教師職業之美、就這樣成為名師、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養孩子習慣、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點亮孩子心中的那盞燈、用美德占領孩子心靈。希望老師們認真讀讀。
《教育走向生本》。
第一次接觸華東師范大學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這本書是在灌南交流學習期間。還記得是在去年10月份,灌南縣六塘小學教科室相帆主任榮膺灌南縣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稱號,縣教育局為了勉勵大家,特選贈了幾本具有紀念價值的教育專著作為獎品。而《教育走向生本》就是其中的一本。隨后,相主任就在每周舉行的“主題分享”活動中,將這本書推薦給了學校的每一位教師,從而,在六小校園內掀起了一股研讀“生本”,踐行“生本”的改革熱潮。
現如今,我縣教育局也將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列為我縣教師今年上半年的必讀書目,足見這本書的教育指導意義非同一般了。
郭教授在書中的上篇的引子中介紹到,他是通過以一個低年級成功的教育實驗改革實驗,作為引發思辨的源點,真實生動地闡述了生本教育體系。生本教育體系似乎開創了新的教育思路即讓學生處在真正自主的狀態中,學生的潛能得到激發,學生的天性得到發展,學生的收獲像本站鮮花怒放?!拔覀儼堰@樣的依靠學生,為學生設計的教育和教學,稱為生本教育體系?!彪S后,提出了“各個年級都行嗎?”迫切疑問,繼而通過大量的,真實的,鮮活的案例佐證這樣的觀點“只要保持生本狀態,只要不斷開發學生的認知能力而不是封閉它,只要始終保持情境的適度挑戰性,只要讓學生有適合其年齡特征的舞臺,只要永遠使學習帶有與他們個體相聯系的意義,在他們所認識到的越來越多的事物的比較和啟發之下,他們的求知和表現的要求就會更為強烈?!?/p>
生本教育實驗的目的是要讓兒童取得真正意義上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依靠兒童的內部自然來進行教育或教學。筆者認為,生本,生本,即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為根本,以學生的自我教育為根本,以充分發掘學生潛能為根本,以強力保持學生追求的天性為根本。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對現行教育的深刻反思,是對人性回歸的深切呼喚,郭教授作為“生本理念“的吶喊者,倡導者以及踐行者,很是關注現行教育是否能夠依據“人”自身發展的規律進行教育教學,他顯然是教育改革征程中標桿,是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的“教育理想”的追隨者:找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鬧、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閑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
《學習助手》。
因為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學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弱勢群體。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恩賜或施展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等待我們塑造的蒼白魂靈。我們應該多一份關愛,多灑一些陽光給那些“落伍”得“無藥可救”的后勁生。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么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回答,記黑板上的內容,而要設法使他們獨立思考,因為思考的過程已經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哪怕獲得一點點進步也好。
說說容易做做難。我覺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為我給學生上著同樣的課,提著同樣的問題,做著同樣的作業,考著同樣的試卷。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養的原因吧。而蘇霍姆林斯基在《教師的教育素養》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師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是教師的精神需要。而我呢,大部分時間忙于上課,批改作業,管理班級,教育孩子,有多少時間煞有其事地捧著教育名著或教育雜志閱讀呢?所以今后,我要象要求學生那樣要求自己:多讀書,讀好書。
一名教師,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豐富的學識吧,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師有一桶水,現在隨著各種新的課程標準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應該是一條河流而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讓孩子更有所學、有所獲!否則,拿什么來教給孩子呢?這就要求:一要勤于讀書,充實自我,使自己的知識海洋不斷得到充盈,不會枯竭,才能源源不斷地使自己充滿活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獲得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p>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帕夫雷中學》有這樣一段話:“一所學??赡苁裁炊箭R全,但如果沒有了人的全面發展和豐富精神生活而必備的書,或者如果大家不喜愛書籍,對書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稱其為學校。一所學??赡苋鄙俸芏鄸|西,可能在許多方面都簡陋貧乏,但只要有書,有能為我們經常敞開世界之窗的書,那么,這就足以稱得上是學校了?!碧K霍姆林斯基也曾經說過:“教師的讀書習慣和閱讀風氣會影響學生,影響學風和校風”?!鞍衙恳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有何種地位。如果你的學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斷的豐富著,如果學生深信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復昨天講過的話,那么閱讀會成為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p>
書籍,特別是經過時間沉淀和篩選而被后人認可、接受的那些名著,是影響學生精神發展的最優秀、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媒介。書籍是通往心靈的小路。閱讀能在學生面前展現我們自身的心靈世界。沒有這樣的閱讀,人就會受到精神空虛的威脅,因此無論什么都不能取代書籍的作用。好書是自我教育的老師。蘇霍姆林提出:“我堅定的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并且表現為他能用最高的尺度——那些英勇的、終于崇高思想的人們的生活來衡量自己。
課堂以外有萬水千山,閱讀之中有萬紫千紅??齑蜷_閱讀這扇人文教育的窗口吧!優秀書籍是學生與古今中外優秀的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們進行對話的橋梁。只有通過這座橋梁,我們的學生才能走出原先較為狹窄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的無塵云影,領略中華民族的精神風采,從文本言語中去傾聽偉大的心靈的搏動,感受言語世界的奧秘,同時打好語文和人文精神的底子!“少一點煙酒味,多一點書卷氣,與其把時間浪費在麻將桌上或吃吃喝喝之上,不如用來讀書吧!”熱愛讀書吧!讀書能找回我們迷失的方向,能陶冶我們麻木的性情,開啟我們智慧的大門。讓書香伴隨人生同行,讓書香在我們心中永遠飄蕩。
。
教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而教育類書籍則是教育事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眾多著名的教育類書籍中,有一些以其獨特的觀點和深刻的洞察力而備受推崇。在閱讀這些書籍的過程中,我從中汲取到了許多有益的知識和啟發。以下是我對幾本著名教育類書籍的心得體會。
首先,對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書是陶行知先生的《學習與生活》。陶行知提出的“活動的教學”理念讓我受益匪淺。他認為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應用相結合,才能夠真正發揮作用。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試圖將這一理念應用到實踐中,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社區服務等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學習,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
其次,瑪麗亞·蒙特梭利的《蒙特梭利兒童教育原理》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蒙特梭利通過對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兒童教育方法。她強調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主學習,在教育過程中給予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這一理念引發了我對于教育者應該如何引導學生的思考和發現的思考。我開始嘗試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此外,楊絳的《我們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情感觸動。盡管這本書更多的是一本關于家庭和生活的故事,但是其中關于教育的討論也讓我受益匪淺。通過描述自己的成長經歷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楊絳傳遞了對于教育最基本和重要的觀念——愛與關懷。作為教育者,我們不僅僅要傳授知識,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給予他們關愛和幫助,讓他們能夠在溫暖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最后,霍華德·加德納的《智力多元論》啟發了我對于學生個體差異的認識。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在智力發展方面具有不同的優勢和潛力。這一理念改變了我對于教育評估和教學設計的思考方式,我開始注重發現和培養學生的個體優勢,幫助他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取得更好的成績。
通過閱讀這幾本著名的教育類書籍,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它對于個體成長的影響。教育類書籍不僅能夠幫助我更好地了解教育的理論和實踐,也啟發了我對于教育問題的思考。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將繼續不斷學習和進步,將這些寶貴的知識和體會應用到我的教育工作中,為培養更多有創造力和積極進取精神的學生而努力。
我有幸讀了《學學孔子怎樣當教師》這本書,深受啟發,真是受益匪淺。只感覺自我教學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堅定和從容。讀完此書,如沐春風,豁然開朗。做教師若不學孔子乃是一種缺憾??鬃硬粌H僅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論家,并且是我國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評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積累的豐富教學經驗,構成的博大精深、獨具風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國傳統教育思想中的寶貴遺產。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廣泛而全面:從教育理念到治學理念,從治學原則到教學目的,從教學態度到教學方法,從教師修養到教育手段,構成一套他獨創的、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經過讀《學學孔子怎樣當教師》這本書,我覺得在今后生活、教學工作中應當像孔子一樣誠實守信、以身作則、像孔子一樣約之以禮、重視自省、做到終身學習、不斷進取。像孔子一樣誨人不倦,對待學生一視同仁,關愛每一位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像孔子一樣學思并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樣教學相長、重視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進取的人生態度,讓學生在簡便愉快的學習中學到知識,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總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取其精華融于現代教育的實踐中,這是保證我們的教育,特別是教育健康、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
科普類書籍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讀物,它不僅不會讓我們感到乏味,還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世界。在閱讀科普類書籍的過程中,我從中獲得了很多的心得體會。在本篇文章中,我會分享一下自己對于科普類書籍的理解和看法,同時也會分享一些我在閱讀科普類書籍時的心得體會。
科普類書籍是指專為普及科學知識而寫的一類書籍,它的作用在于向一般大眾傳授科學知識,同時也方便一般人了解世界的發展??破疹悤梢宰屍胀ㄈ烁玫亓私庾匀唤绲囊幝珊涂茖W背后的原理,讓我們對于自己生活的環境更加了解,更加清晰的認識到科學技術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到科學在社會中的龐大能量。
閱讀科普類書籍有許多好處,對于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首先,科普類書籍可以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了解一些我們以前不了解的知識。其次,科普類書籍可以提高我們的認知水平和科學素養,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另外,科普類書籍可以提高我們的閱讀興趣,讓我們親身體驗每一篇文章的樂趣,欣賞科學及其所帶給我們的美好。
在閱讀科普類書籍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很多的知識。例如,我們可以從科普書籍中了解到關于身體健康、科學技術、自然環境等領域的知識,這些知識不僅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和生活環境,還可以讓我們進一步擴展視野,拓展知識領域,更加清晰地了解未來。
要想從科普類書籍中得到有益的效果,我們需要具備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健康的心態。首先,我們需要注意科普書籍的可讀性和實用性,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我們更好的閱讀體驗。其次,我們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閱讀科普書籍的過程中一定不要浮躁,要用耐心和時間去學習,逐漸累積知識。
第五段:總結。
總之,閱讀科普類書籍是一件同時輕松、有趣,又有實際含義的事情。不僅可以拓寬我們的視野,還能夠為我們建立正確的、科學的認知方法起到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學習階段開始還是我們生活時養成的習慣,它都應成為我們的日常生活絕佳伴侶。望我們都能持之以恒,采取堅定信念和堅實步伐的方法,不斷不斷提高我們的科學素質。
。
包圍在玫瑰的芳香里。
吸引我看《玫瑰與教育》這本書首先是因為它的書名這好比一個人的眼睛眼睛吸引你了你就有一種透過眼睛了解其內心深處的欲望。
讀完《玫瑰與教育》這本書一個幽默風趣有自己的個性和獨特見解的人物形象清晰地凸現在我的眼前她就是香飄萬里的"玫瑰"——竇桂梅老師。
在字里行間我強烈地感覺到了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是快樂的她的這種快樂溢于言表感染著我。我們每一個人作為一名教師要上堂課不難通過磨練上堂好課也不是很難但是并不是每一個上課的老師都是快樂的。竇桂梅老師的快樂是一種單純而高尚的快樂一種在平凡中演繹精彩的快樂一種生命與童年相約的快樂是一種緣于對教育工作對學生真誠的愛的快樂。竇老師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只要與孩子們在一起心情就會變得像藍天一樣純凈。"這樣的話聽起來很容易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卻很難達到這樣的境界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不斷制造意外的的孩子厭煩的情緒總會爬上心頭這種厭煩就是因為我們還沒能完全把自己的愛浸透到孩子們的骨子里。
竇桂梅老師不僅將一位語文教師做得很成功而且還做到了一個純粹的人。在她的隨筆中我領悟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在《心中盛滿陽光》一文中她提到了"境由心生"。她說"如果你把所處的環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如果你把周圍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處的環境變成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獄;如果你把周圍的人群變成天使你就在營造天堂。"確實面對每日繁雜的事務面對孩子不經意間制造的麻煩面對自己專業成長的困惑與壓力面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的不滿現象我們能做什么呢我們不能改變這一切我們只能換個角度想問題從中過濾出一些快樂的因子讓陽光灑射到疲憊不堪的心靈邊角。
那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竇老師毫不吝嗇地道出了頗含人生哲理的四條建議:一是改變態度。"我們改變不了事情就改變對這件事情的態度。"看到這句話的那一剎那我的眼眶就熱熱的了因為我的爸爸曾經在我煩惱不堪的時候也跟我說過同樣意義的話爸爸說"我們改變不了別人改變不了事情我們就改變自己改變對這件事情的態度放寬心做任何事情心情最重要!"是啊"再偉大的人物歷史也不能為你折腰"重要的是我們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自己只是"滄海一粟"只是繁花盛葉中弱不禁風的一葉草兒理性做事理性做人是保護自己的最好辦法。
二是享受過程。"生命是一個括號左邊是出生右邊是死亡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號。要學會享受這個過程——無論是精彩還是糟糕。"竇老師的這句話說得多好!每一個人都有著獨特的人生過程有風景如畫也有的殘頁敗筆;有繁花似錦也有落葉紛飛;有春華秋實也有雜草枯榮……只要我們仔細品嘗品出它的意義即便過程有些艱辛即便其間會遭遇痛苦我們就會感到不枉到世上走一遭。三是活在當下。"要相信每一個時刻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最好的要相信自己的生命正以最好的方式展開。"這句話聽起來有幾分禪意但如果真具備了這樣的心態人生的快樂便是無處不在了知足長樂嘛!四是學會感恩。"懷著愛心吃菜勝過懷著恨吃牛肉。
如果在我們的一生中就在這樣感恩的心情中度過那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幸福呢。
值此新課改全面推動之際,作為教師的我要怎么才能與新課改同行,順應新課程的要求,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學習掌握新的業余知識,技能,在實踐中始終的探求,積攢,更新,促進自我的發展呢首當其沖的,我認為還是讀書。博覽群書,應該是我們老師生存的必須之一。
二十一世紀的來臨,預示著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知識化,信息化的時代。作為一個教育者,怎么使本人在突飛猛進的今天,在教育之林中立于不敗之地,著實值得考慮。要想讓學習者學會如何學習,學會如何合作,學會如何交往,那么教育者自身就應該處在一個始終學習,始終完善本人的位,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為指點,并將這些理念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經過學習《教育新理念》,《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兩本書,使我能夠及時地吸取當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更新了本人的教學理念,真是收獲頗豐。
例如,在《教育新理念》第一章”以成績為紐帶的教學”,由于我是從事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工作,這是一門比較開放的學科,促進先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師,在開辟先生創造性思想的過程中,又應該具有什么能力,充當什么角色呢我想:教師應該讓先生學會發問。課堂發問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手段,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它是激發先生踴躍考慮,獨立探索,掌握知識和造就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輸出信息并獲得反饋信息的重要途徑,以及溝通師生思維意識的次要渠道。但不斷以來,課堂發問仿佛是教師的專利品,先生只是這些專利品的代言人。如何讓教師”會問”已成為泛濫人鉆研的話題。但從課堂改革出發,從造就先生創新能力的要求出發,致力造就先生的成績認識,鼓勵先生”敢問”,”會問”,”善問”,轉變先生的學習形式,以先生發展為本,讓先生生動活潑,踴躍自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索學習已成為以后課改的'重點之一。
又如,讀了《教育新理念》,使我領會到作為個體的人必需要進行一生的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終身與人的發展各個階段的持續始終的過程。這就需求我們始終學習新的理念,充實本人的頭腦,使本人的思維始終地更新,與時代同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將貫穿于人的終身之一直,堪稱”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不再僅是先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一個真正的一生教育,一生學習的時代也隨同知識經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事實,順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方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維,教育理念的創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化為本人的思維。只要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經過思維的內化來指點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造新的教育方法,順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因為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學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弱勢群體。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恩賜或施展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等待我們塑造的蒼白魂靈。我們應該多一份關愛,多灑一些陽光給那些“落伍”得“無藥可救”的后勁生。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么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回答,記黑板上的內容,而要設法使他們獨立思考,因為思考的過程已經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哪怕獲得一點點進步也好。
說說容易做做難。我覺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為我給學生上著同樣的課,提著同樣的問題,做著同樣的作業,考著同樣的試卷。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養的原因吧。而蘇霍姆林斯基在《教師的教育素養》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師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是教師的精神需要。而我呢,大部分時間忙于上課,批改作業,管理班級,教育孩子,有多少時間煞有其事地捧著教育名著或教育雜志閱讀呢?所以今后,我要象要求學生那樣要求自己:多讀書,讀好書。
一名教師,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豐富的學識吧,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師有一桶水,現在隨著各種新的課程標準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應該是一條河流而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讓孩子更有所學、有所獲!否則,拿什么來教給孩子呢?這就要求:一要勤于讀書,充實自我,使自己的知識海洋不斷得到充盈,不會枯竭,才能源源不斷地使自己充滿活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獲得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p>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帕夫雷中學》有這樣一段話:“一所學??赡苁裁炊箭R全,但如果沒有了人的全面發展和豐富精神生活而必備的書,或者如果大家不喜愛書籍,對書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稱其為學校。一所學??赡苋鄙俸芏鄸|西,可能在許多方面都簡陋貧乏,但只要有書,有能為我們經常敞開世界之窗的書,那么,這就足以稱得上是學校了?!碧K霍姆林斯基也曾經說過:“教師的讀書習慣和閱讀風氣會影響學生,影響學風和校風”?!鞍衙恳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有何種地位。如果你的學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斷的豐富著,如果學生深信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復昨天講過的話,那么閱讀會成為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p>
書籍,特別是經過時間沉淀和篩選而被后人認可、接受的那些名著,是影響學生精神發展的最優秀、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媒介。書籍是通往心靈的小路。閱讀能在學生面前展現我們自身的心靈世界。沒有這樣的閱讀,人就會受到精神空虛的威脅,因此無論什么都不能取代書籍的作用。好書是自我教育的老師。蘇霍姆林提出:“我堅定的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并且表現為他能用最高的尺度——那些英勇的、終于崇高思想的人們的生活來衡量自己。
課堂以外有萬水千山,閱讀之中有萬紫千紅??齑蜷_閱讀這扇人文教育的窗口吧!優秀書籍是學生與古今中外優秀的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們進行對話的橋梁。只有通過這座橋梁,我們的學生才能走出原先較為狹窄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的無塵云影,領略中華民族的精神風采,從文本言語中去傾聽偉大的心靈的搏動,感受言語世界的奧秘,同時打好語文和人文精神的底子!“少一點煙酒味,多一點書卷氣,與其把時間浪費在麻將桌上或吃吃喝喝之上,不如用來讀書吧!”熱愛讀書吧!讀書能找回我們迷失的方向,能陶冶我們麻木的性情,開啟我們智慧的大門。讓書香伴隨人生同行,讓書香在我們心中永遠飄蕩。
我經常對家人說,當老師的我很忙,沒有時間干家務活。對朋友說,當老師很累,沒有意思。確實沒有老師不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的,天天是上課、改作業、備課輔導、談話開會理論學習等等,連一分鐘空閑的時間都沒有。
這里面除了沒有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而覺得時間不夠用外,整天被迫著去做這些事,心累,恐怕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簡單的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沒有主動去做。教師的任務比較繁重,時間總會在不知不覺中流淌,就看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談到如何解決時間這個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舉了這么一個例子:一位有三十年教齡的歷史老師上了一屆公開課,區培訓班的學員和區教育局的指導員都來聽課。課上的非常出色,聽課的老師和指導員本來打算記一些記錄,可是他們聽的入了迷,竟然連記錄都忘記了,就像自己也變成了學生一樣。這是多么令人驚嘆??!課后有一位教師問他:“你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課?不止一個小時吧?”這位歷史老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我只用了大約15分鐘?!币惠呑佣荚趥湔n,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確實,做教師的每天必須備課、上課、改作業、課外輔導……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帶著這個問題,我閱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書中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如果一個教師在他剛參加教育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兒童的最低限度知識的比例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齡的時候,這個比例就變為20:1,30:1,50:1。
這一切都歸功于讀書。我想:這也就是許許多多優秀教師之所以優秀的根源。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大閱讀量,多讀書,讀好書,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是??!我們應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
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
最近拜讀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書,內心有很大觸動,收獲頗多,他從教育的基礎、中國文化、行動和改變、兒童課程、教師成長、理想課堂、完美教室、卓越課程、每月前一事、九大定律、家教主張和管理等多方面進行了闡述,針對當前中國教育存在的弊端進行提出了新問題,把搭建一個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和開闊無埂的教育空間作為新教育的基礎環節。深深體會到這份情有獨鐘其實就是因為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的事業發展為起點,以六大行動為途徑,幫助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基本思想是:
一、新教育的核心理念: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
二、新教育的價值取向: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
三、四種精神:
1、追求理想的執著精神。
2、深入現場的田野精神。
3、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
4、悲天憫人的公益精神。
四、五大理念:
1、無限相信學生與教師的潛力。
2、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
3、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
4、強調個性發展,注重特色教育。
5、讓師生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
五、四大改變:
1、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
2、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
3、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
4、改變教育的科研范式。
六、六大行動:
1、營造書香校園。
2、師生共寫隨筆。
3、聆聽窗外聲音。
4、培養卓越口才。
5、構筑理想課堂。
6、建設數碼社區。
一個人的精神成長史實質上就是他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在學校就要讀書,讀書就意味著教育,學校就是一個師生共同讀書的樂園。而學生讀書的興趣與水平又直接受教師的讀書興趣與水平的影響。教師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教育與理想是一對孿生兄弟。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人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體,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為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園,成為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舞臺,成為學校提升教育品質的理想平臺,成為學生、教師、學校共同反戰的理想空間。人的理想層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我認為,我們每位老師都應該為自己設置一個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才能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和使命感,才能不斷進行自我挑戰,與理想堅守,以智慧的行動、堅韌的行動,追求教育理想。
就像新教育說的那樣,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從心靈的建設開始,教師要重新認識教育的過程,理解新教育的本質,如何真正挖掘教師和學生的潛力,培養吸收的個性,倡導成功的體驗過程,關于理想教育這些年在學生當中顯得蒼白無力,拜金主義的思想在整個社會場勝利很多的負面影響,學生當中想當科學家的人數沒有向當明星的多,這是非??膳碌?,功利性很輕強,把理想變成空想,有相當多的學生不切實際的認知偏離的正常的軌道。因此把培養卓越作為起點,教師的高度決定了學生起步的高度,卓越的教師能使學生更卓越,事情不論大小,要看做事的態度是不是端正,態度的持久性是成功的保證,教師要通過知識、態度、能力進行有機的整合,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用愛感動學生,激發他們的熱情,讓他們有正確的方向,變的自信、堅強而執著。家庭教育不容忽視,實際上家長已經參與到教育教學之中,更多的家長重視學業成績和名次,凡事大包大攬,忽視了對還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德行的培養,孩子們在學校沒有包容之心,凡事從自我出發,尤其是勞動能力更為缺乏,學校因為安全和責任學校把勞動安排給力物業,學生也沒有勞動機會,這也是現實存在問題。教育永遠沒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無止境的探索中建構自我,在永不停步的發展中壯大自我,教育永遠是一個美麗的夢,是我們每個教育人擁有的夢,與新教育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尋教育之夢,讓自己與學生真正能夠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新教育生活。
《守望教育》是劉鐵芳教授一本關于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著作。書中這樣寫道:"我們今天的世界確實需要雷厲風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氣風發的行動開拓者,他們站在時代的潮頭,引領著現實教育的走向。但這個世界同樣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們把目光停駐在喧囂的背后,尋思現實和歷史中那被熱鬧、浮華所遮蔽、遺忘的問題之域,在無言中追索他們心中的樸素和靜謐的思想之路。他們可能常常被名之為實際的脫離者,時代的落伍者,但他們依然在寂寞中執著地思索。他們同樣是可敬的!"書中還提到,近年來,社會越來越關心教育了,但是從很多方面我們接收到的信息都是以批判為主的,把教育的問題都歸結于教師,甚至傳言"一流的學生,二流的教師"。教育,其實是跟我們每個人相關的整個社會的事,應該是整個社會"關心并團結協作"的事,而不是出了問題就是老師或者學生個體的事情。
有人說當今的孩子非常幸福,不管是生活條件還是教育條件,都遠遠超過過去!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真的是這樣的嗎?不禁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不能全否定,但至少有一點,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這樣的說法都是以自己的角度來說的,從未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讓教育充滿愛和樂趣,讓孩子成為孩子"這是《守望教育》給我的最大觸動!印象頗深的一句是"沒有故事的生活是寂寞的,沒有故事的童年是暗淡的",讓我思考最深的一個問題便是"對于孩子什么最重要?"。
每個家長最大的期望就是培養一個"成功"的孩子。什么是"成功"?在他們眼中便是考試成績優秀的人抑或讀書機器罷了。為了這"成功",他們費盡心思替孩子著想,甚至愿意付出一切。殊不知,這只是美其名曰罷了!那孩子除了認真讀好學校的書考出好成績之外是否還需要其他的本領和知識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我認為兒童更需要童話故事的滋潤。童話是人類的夢,是生活的酒,是智慧的乳汁,是美好希望的翅膀。
曾幾何時,祖母、母親的故事是伴隨孩子的童年的。模糊記得"山里的破廟"、"狼外婆"、"小紅帽"……即使自編的也給童年增添了許多神秘和快樂的色彩。童話總是用淺顯的語言,通過幻想將一個個聰明、善良、調皮、可愛、愚鈍、可笑的人物、動物用幻想的手段編織起來。即使童話中總是好人戰勝了惡人,到最后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但孩子們還是會聽得津津有味。有故事陪伴的童年,雖然貧窮但不寂寞。即使長大后,這些童年的故事還會在依稀在記憶中存留?,F在的童話故事豐富多了,但孩子們口耳相授的故事卻少了。也許正如人們所說"社會的發展總是要付出代價",那孩子們的代價就是聽故事看故事的時間被電腦游戲和興趣班所替代,家庭也僅是個學校的延伸。教育本該讓孩子貼近兒童生活兒童世界,可是現在的教育是純而又純的。故事漸漸走出了孩子的生活,逐漸的就是快樂童年越來越遠。
為什么現在的孩子想象力那么貧乏?我猜想這和接觸的童話多少有關。童話是兒童想象力的引發者,是培養想象力的最好材料。童話中有很多"怪"思想,多看童話的孩子必然會有奇思妙想,而每天只接觸試卷作業的孩子,他們的想象力從何而來?他們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在他們的世界中,每天都是"安靜"的,都是"平淡"的。要讓孩子有豐富的想象力,我想應該從故事從童話開始。
我也試著給孩子們每天講故事,讓孩子真正的走近故事,走近真正的童年,我覺得還是應該從社會出發。但作為教師的我們還是要努力還孩子故事。
讓孩子成為孩子,讓孩子有個七彩童年,讓孩子多看看到冉冉上升的朝陽,漸漸落下的夕陽,夜空中閃爍的星星;草叢中蹦跳的蚱蜢,稻田里忙碌的青蛙,花叢中飛舞的蝴蝶,樹枝上調皮的毛毛蟲,小河里歡暢的魚鴨,不要讓孩子的童年變得"黑白"一片,讓他們在以后回憶時有更多的快樂,讓他們童年的風景是美妙的。這是我看完整本書最想說的。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5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