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應該時刻保持心得體會的意識,及時總結自己的經驗。下面是小編精選的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大家可以一起欣賞和學習。
于丹:莊子心得(2)境界有大小2011-10-0521:582009/12/146:31:221.惠子&莊子對于一個大葫蘆的作用的看法不同:說葫蘆可以浮游與大海,不應該局限于它本身的作用。
3.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他的學識,眼界的高低,境界的大小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對于一塊土地,有的人只能種菜,但是得有的人卻可以用它發現地下埋有金子。
4.一個實驗:把一只蟲子塞在一個瓶子里,他本來可以跳出這個瓶子,但是瓶子上面塞了一個蓋子,蟲子試了幾次碰壁之后,就越跳越低,后來即使把這個蓋子拿掉之后,這個蟲子也不會再跳出這個瓶子了。
5.一個命題“什么是有用”:人的一種固定的思維,束縛了自己的心智,而自己的生活態度,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得極限,真正的逍遙是無羈無絆的。
6.逆向思維:不要循規蹈矩,按照常規設計自己:一個公司招一個發報員,很多人應聘,公司營造了一個嘈雜的環境,用mose密碼作為一種應聘的暗號,使得很多人遺憾落聘,這種招聘方式的打破常規,而那個最后應聘成功的人的事跡說明只要人有大眼光,就會抓住眼前的每一個機會。
7.要時刻自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8.一個人不要永遠去羨慕他人,一旦羨慕,則到眼前的機會也許就一瞬即逝了。
9.當以一種世俗的小境界去觀看事物的時候,往往會以是否有用作為判斷的標準,只有以大境界去看事物,才會知道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
10.“痛酒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杜甫稱贊李白是一個不羈的人,是稱贊李白不為名,不為利,僅僅是為了自己的'追求。
11.真正的英雄是能夠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
13.人的生活有3個境界:主真(生活環境),主美(文學陶冶),主善(靈魂生活)。
14.在轉瞬即逝的人生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歡樂。
16.以一種覺悟的眼觀看待自己,不應該在于客觀的事實給了我們提供了怎樣的環境,而在于有用&無用的價值觀念去利用機會,由于自己的急功近利,而導致我們失去了很多青春年華,失去了同親人一起的日子,失去了很多逍遙游的機會,而得到的僅僅是一種無用的功利的名片,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行為。
莊子,作為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莊子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后人,尤其是于丹女士。于丹在她的《莊子心得》一書中,以獨特的視角和方法,將莊子思想與現代社會相結合,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解讀方式。
于丹在書中首先介紹了莊子的背景和思想,包括其生活背景、道家思想的主要觀點以及莊子思想中的“無為而治”等。然后,她通過生動的例子和深入的剖析,使讀者更好地理解莊子思想,例如“莊子的妻子死了,他敲著盆子唱歌”,這表現出莊子對于生命的達觀和超脫。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于丹對莊子思想的獨特理解和解讀。她將莊子思想中的“道”與現代社會的種種問題相結合,例如現代社會的焦慮和壓力,她用莊子思想來引導我們如何面對這些問題。同時,她對莊子思想的解讀也讓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莊子這個人,以及他為何能夠寫出如此獨特且深刻的思想。
在書中,于丹對于莊子思想的解讀,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莊子的思想中充滿了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洞察,他讓我們認識到,生活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生活本就是簡單的,快樂的,只要我們能夠放下心中的負擔,就能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總的來說,于丹的《莊子心得》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她以獨特的視角和方法,將莊子思想與現代社會相結合,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解讀方式。同時,她也用自己的經歷和思考,讓我們對莊子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我認為,這本書對于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哲學書,更是一本生活的指導書。
最后,我想說的是,莊子思想中的“道”,即對于生活的理解和認識,是永恒的。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莊子思想都能夠為我們提供有益的啟示。而于丹的《莊子心得》,則是一種將莊子思想與現代社會相結合的嘗試,它讓我們認識到,莊子思想并不過時,反而,它是一種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認識生活的方式。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與天地精神溝通,再沒有什么能夠束縛思想,所謂隨心所欲了。
在于丹的《莊子心得》中,感觸較深的有兩個方面,一是內方外圓,一是“一個人的境界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
莊子托孔子說,“古之人外化而內不化,今之人內化而外不化?!蓖饣鴥炔换?,要隨著外界的變化而變化,而自己的內心卻要一直堅持原則。這解決了一個問題,堅持原則和隨外部變化是相輔相成的融合關系,而不是相對關系。只有能隨外界變化而變化才能適應環境,如果不能適應環境,就會與環境沖突,而在無力瞬間改變環境的情況下,只能被環境慢慢侵蝕,被環境同化或者拋棄。而隨外界變化并不是無原則的`變化,而是在堅持內心原則的變化,適應環境才能更好的生活,即使要改變環境,也是體會到環境的基礎上再做出的改變,而不是盲目的改變。對內堅持原則是不變的原則,否則就失去了自己。在堅持自己的基礎上主動適應環境。
這幾天一直在看《于丹莊子心得》,真是越看越入迷,越看越為古人的睿智所折服。
在辦公室談到莊子的智慧,有同事說:時代不同了,現在的時代根本就行不通莊老先生的那一套。她說的是十分正確的,現在的社會,我們都太浮躁了,紛擾喧囂的時代里,人們很容易喪失自己的本性中的純真和質樸,我們被這個社會感染得太成熟了,太復雜性了,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追求些什么,也不知道我們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每個工作日忙忙碌碌,疲憊不堪,從而心生抱怨,渴望自己突然有一天能夠不用工作也能過上自己喜歡過的生活。而我們喜歡過的生活是與金錢分不開的,如今沒有錢,你的任何愿望好像都很難達到。許多人,甚至大部分人不是為了快樂而進行工作的,只是為了生活的需要,沒有錢沒法生存,所以,只好工作了。沒有了對工作的興趣和熱情,只是把工作當成了賺錢的工具,既然不熱愛自己的工作了,自然也難以從工作中獲得更多的樂趣,這樣工作起來肯定是很枯燥的,生活的精彩也會因此而遜色不少。
像我們這些平民百姓一樣,我們也可以生活得很快樂,不一定得有寶馬奔馳,不一定要有華麗別墅,穿著廉價的衣服,吃著家常的飯菜,只要我們身體健康,心態平和,生活依然會充滿陽光。
社會越來越發達,誘惑也越來越多,看穿了名和利,透徹了生和死,那么許多誘惑自然不復存在。這些可能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比較難的,但是,我們可以盡量的去淡化名利在我們心中的地位,這并不是說人可以不追求,而是說追求的方向不同。比如,原來你努力工作的目的,可能是為了獲得優異的成績,以求得到領導的.好評,但是現在,我們為了獲得自己心靈上的平靜,良心上的無悔一樣要努力工作。實際表現出來的外在形式是一樣的,都是一個人在努力工作,最大的區別是,做著同樣事情的人,他們的內心追求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工作只是為了賺錢,有的人工作不僅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生活的充實、快樂??赡苓@兩個人都很貧窮,可是由于他們對待工作的看法不一樣,就會造成心態的不同,從而內心的幸福感也會不一樣。既然都是要工作的,我們還是比較快樂的工作吧。這用莊子的話叫做:順乎自然。調整心態,接受事物的發展方向。
人生在世,區區幾十載,如果能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得更多的智慧,則無悔于此生了。而智慧的獲得,一是讀書,二是思考??桌戏蜃釉唬簩W而不思,則惘已。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還是一個愚鈍之人。為了自己的人生更加有趣味,為了自己的生命充滿智慧,希望每個人都多讀書、多思考,努力做一個思精才富的智者。
全書的內容分為十章。每一章都是與我們的生活、工作、身心健康等息息相關。認識了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個重要人物,他的故事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籠蓋古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獨,寓意深遠;他的風格嘻笑怒罵,了無拘圍;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甚至對于死亡,他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無邊無際的奇思異想。
于丹這位教育家對于莊子的人物的確評價是綜合性的,也是很適合讓我們理解的。于丹說:“我們有什么樣的眼睛,就有什么樣的生活。人們可以從不經意的地方,從最小的細微處看出精妙的大道理。關鍵在于你是不是用心,是不是能夠從這些細節里面真正去獲得你自己需要的知識和感悟。
人生應該怎么活?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這些問題時刻都會縈繞在我們耳邊,或是深入到內心。生活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我們看到的世界是繁華的,忙碌的,這一切外在的東西恰恰左右了我們內心那一份最純真的向往。過多地追求物質世界,使我們失去了最寶貴的年華,失去了歡樂的時光和自由。終其一生,人們只為了兩個字:名利。我們的眼睛看世界太多,看內心太少??!正如書中所說,你可以了解世界,你可以了解他人,只有看見自己的心,才算是覺悟。為什么我們總覺得心中有無限愁苦?總覺得生活不眷戀我們?原因是我們太愛斤斤計較,有太多太多的癡迷,而沒有看得通透。每當我陷入孤獨總會感覺為什么別人都那么快樂,其實,寂寞也會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境界。也許安靜的環境更利于人去思考,所以孤獨寂寞也并不愁苦。
時代的變遷使我們的思想也得以發展,但這種發展是否有利于我們呢?在當今這個時代,有各種大大小小的迷惑、困惑、誘惑、疑惑,當我們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的思想是否還會堅定從容呢?“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小迷惑改變人生的方向,大迷惑改變的是人的本性。迷惑我們的有兩個障礙:一是物質,二是世俗。物質往往是一種利益,可以迷惑我們的判斷;而世俗往往是一種言論,一種眼光,可以擾亂我們的價值觀?,F在我們已經成為了物質的奴隸,精神也像幽靈一般飄搖不定。那么,我們還能看清我們的內心嗎?還能看清我們自己嗎?如果我們連自己還未看清怎么能看得清這個世界?心如明鏡,這需要我們釋放一切包袱,回歸原本的自我,回歸自然,這樣才能聆聽到我們內心最美妙的樂曲。
人,生來,睡不過一床,食,不過一碗。短短數十年,一晃而過,為了今后的日子不后悔,現在的生活還是簡單樸素一點,保持單純的好。否則太多牽掛,太多焦慮,豈不左右了自己明智的判斷。記得動畫片忍者神鬼里面老師對達芬奇說:問問你的心。言下之意,不要勉強自己,問問你自己的心是否快樂。
。
莊子的《秋水》乃是莊子外篇中的.巨制,洋洋三千余字。在那個刀雕竹刻的時代可算是非常長篇的東西。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這句話引起了全文。河伯的自大也是有道理的,畢竟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了嘛,他有他驕傲的本錢。
但是,很快,這個河伯就知道自己錯了。因為他看見了大海,看見了不見水端的北海,他被嚇壞了。于是,河伯這個孺子開始接受教育。若便是他的老師。
其實,作為一個職業上接觸教育的人,我深深被若的態度所折服?,F在的老師,往往是站在制高點上對學生灌輸各種的結論和觀點。其實,你的那些東西,學生未必就買賬。
要是學生不買賬而被迫地接受。這樣的教育我看存在很大問題。我看,假如可以像若那樣,讓自己的學生將自己的劣根性全部展示出來、暴露出來,這個時候適時地給學生看一點真理的外觀,讓他們被真理的宏大所折服。讓他們自己產生探索真理的沖動和欲望的時候,這個時候,老師才開始教育。我想,這樣的教育一定會效率更高。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對于規?;慕逃?,這個成與不成,我不好說。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莊子》通過許多個莊周講述的短小精煉、意味深長的寓言故事及他的生平佚事詮釋著他對生命的理解及對社會的看法、對世俗的厭惡及對自由的追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于丹莊子心得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莊子認為,一個人要想有自己自由的棲息地,就不要受拘與外物,外物總是短暫而易腐朽的,而生命靈魂才是永恒。不要做財富的奴隸,要做財富的主人,這樣,人才能真正的逍遙。否則,就可能迷失方向,失去自我,失去人生對逍遙的享受。
自由的棲息可以讓疲憊的心得到安歇,讓壓抑的心得以釋放。自由的棲息需放得下繁華,耐得住寂寞,達到“物而不物”的境界。若是心戀浮華,不舍喧囂,終不得心靈的安頓。
現實當中,一些事情是我們無法放下的,那樣的境界我們很難達到,但是我們應該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生活沒有必要有太多的彎子,彎子太多會使你的心情沉重,影響你的情緒,導致惡劣的結果。其實,只要你夠純粹,把握住人生最重要的真諦,你會覺得前景一片廣闊。
有的人對生命有太多的苛求,弄得自己生活在筋疲力盡之中,從未體味過幸福和欣慰的滋味,生命也因此局促匆忙,憂慮和恐懼時常伴隨,生活實在是糟糕至極,要知道月圓月虧皆有定數,豈是人力可改變的?不如適可而止,有選擇的放下執著,給生命一份從容,給自己一份坦然。
人生一世,誰總是一帆風順?“物而不物”會另有收獲,對于物欲的追求和執著,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
《莊子·田子方》中有一句話:“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币馑际钦f:最可悲的事,莫過于心如死灰,而身死了倒是其次呢。這說明人的心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如果總是對一些事情耿耿于懷,放不下,就會心靈閉塞,好像被繩索牢牢困住,心之將死,無法將他們恢復元氣。他們就像一個蠶蛹,用厚重的繭把自己捆縛了起來!
放下很難,可能會帶來一時的損失和心痛,可是真正放手后會發現所有的糾結和煩心反而會轉化成一片海闊天空,放下是一種感悟,一種心境,是一種對外部事物進行取舍、輕重緩急、遠近厚薄的把握,放下你該放手的東西,你會擁有快樂的人生!何不每天在清新的陽光中過日子,洗練一份仁厚清凈的心境,無憾無悔的走到生命盡頭,拋棄一切塵世的煩擾,留一份開闊的天空給心靈安個家。
如今一走進書店,你會發現關于怎樣面對挫折、如何為人處事之類的書籍比比皆是。這些稱之為的心靈雞湯的書籍迎合了當今復雜社會下人們的口味,給予了人們那種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靈慰籍。我讀過不少這方面的書,卻總覺得空洞乏味,直到我翻閱了于丹的《莊子心得》。
這本書實際上是于丹對《莊子》一書的讀后感,她用心地研究《莊子》,通過解讀莊子中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結合現代社會的種.種現象,循序漸進的引導我們用莊子的思想來指導人生,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大境界:感知已心,淡泊心態,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逍遙得自在。這是一種超理想的境界,需要我們不斷反觀內心,需要大覺悟才能體會得到。于丹的《莊子心得》深入淺出,引人入勝,讓我在享受讀書這個過程的同時,也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思考,著實是對心靈的一次洗禮。
于丹在書中將莊子的境界和眼光呈現給我們,教我們在這個紛繁蕪雜的環境中,應該用心智、感悟、逍遙、看得開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這樣才能超脫與釋然。但是現在的人們,也包括我自己,誰能具備這樣的心態呢?我們常常被功名利益所牽絆,不知道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迷迷茫茫,急功近利,在奔波忙碌了一天之后,即使最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內心世界卻依然空虛,覺不到半點快樂。在工作、生活中,經常被小事所困,與周遭的人也難免有些小疙瘩、小摩擦??杉毤毾雭?,其緣由無非是為了一些蠅頭小利,有時甚至只是為了逞一時之快。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質詢自己的心,是否真的有必要強迫自己做一些不愿意、不快樂的事情?我們應該清醒地認知自己的內心,重新認識和審視自己,不和他人攀比,不效仿別人的行為,不盲目的追隨流行,試著用莊子的大境界來指引自己,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擁有健康的人生心態和快樂的生活狀態。
于丹在書中還提到了一個動態平衡的問題,自行車如果靜止擺在那兒的時候,得靠車支架才能立住,兩個輪子是立不住的。但是騎起來以后,兩個輪子就可以行進,為什么呢?因為它在動態中保持了平衡。動態平衡對于我們的生活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世界在前進,而我們原地不動時,我們會感到失去心理的平衡,尤其是在應對各種挑戰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斷學習,與時俱進,那么這種平衡便很容易達到。我們可以多讀書,多接受新的信息,讓自己與時代的前進保持同一個步調,發展和提高自己,開闊自己的眼界,更好的認識自己、涵養自己,通過這樣的方式,或許也更容易獲得莊子的大境界吧。
讀完于丹的《莊子心得》,心靈中仿佛注入了一股清泉,感覺收獲頗豐。只要我們堅持自己內心的秉性,不隨波逐流,并盡力把自身的潛能激發到最佳狀態,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獲得超越自我的成功!
莊子名周,是我國先秦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著有《莊子》一書,又名《南華經》,為道家的經典。
在閱讀《莊子》這本書過程中我體會到了它的浪漫主義色彩,其文想象力豐富,文風恣肆。作者運用了形象生動的寓言故事,層出不窮的奇妙比喻,豐富奇特的想象,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其文《逍遙游》表現尤為突出,“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本渲畜w現了作者那種超然的想象力。也許作者也想成為鯤鵬可以遨游于天際,無拘無束超然物外,擁有絕對自由,不受現實的羈絆。
《莊子》一文從文學角度來看它是一部非常好的文學作品,文學價值非常高。后人在思想、文學風格、文章體制,寫作技巧都受到了《莊子》的影響。如阮籍、陶淵明、李白、蘇軾,曹雪芹等都受其影響,可見影響之大。
探其思想觀點多以老子為依附但有所發展,主張“無為”“無用”“順其自然”,反對人為:又從其相對主義出發,否定客觀事物差別。對儒學多有詆毀,對不合理的社會現象作出激烈的抨擊,卻又采取逃避現實,逍遙自得的態度??雌涓词怯僧敃r的社會背景所決定。戰國時期社會的動蕩,各國階級矛盾尖銳,互相兼并也更加激烈,思想家都在盡力解決當前的問題。而莊子無力改變這種現象雖然進行了激烈的抨擊但也只能逃避現實。
《莊子》一書從文學角度來看不失為一部經典,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微薄感受,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這本書是媽媽放假前就跟我和爸爸買的里面又許多的故事,和一些我看不懂的古文。但是媽媽說看了后面的解釋,我就懂得了。
我每天晚上都會想,人的一生太短暫了,如果人死了是什么感覺呢?肯定回答:沒有知覺了。又問:沒有知覺是怎么樣的呢?肯定回答:就像打了永遠都醒不過來的麻醉針那么,打了麻醉針是什么感覺呢?再這么問下去,恐怕沒有一個人能回答出來。書上說,莊子對于生命的態度,第一,他不怕死,第二,他絕不找死。莊子之所以能夠談笑生死是因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諦,那就是,生和死,不過是一個形態的變化。沒什么好怕的。
弟子規里面說:非圣書屏勿視。我想,我這應該就是再看所謂的“勝書”吧。
尋尋覓覓,我獨自一人徘徊在冷冷清清的書店中,盡權利睜大那雙疲倦的雙眼,在密密麻麻的書海之中,尋覓你的身影。你生活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可以不顧政事,活得如此逍遙的人可能并不多。文化名人更是少之又少??墒窃谖铱磥?,只能感嘆:經典的不僅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歷史,也充斥了書店中這一小小的柜臺。哎!凄凄慘慘戚戚??珊迷谖胰阅茉跁竦慕锹湔业搅四愕纳碛啊肚f子》。
那一日,陽光明媚,在上海柔媚的流云下,是一絲絲芊綿的野花。幾只粉色的蝴蝶,從波光粼粼的湖畔飛來,穿過楊柳撩人的婀娜,掠過蒲公英飛揚的輕盈,在幾朵小野花上翩然落下。我捧著《莊子》獨坐一旁,不愿驚動她們,一如不愿打擾簾下悠然于夢中的睡美人,把沉睡的美人,定在做蝴蝶夢吧!
蝴蝶穿過我的雙眼,流下了美的印記,在我心靈中的畫廊翩然飛過?!拔粽咔f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也。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在周亦飄然。蝴蝶如仙界閃爍著熒光的精靈,飛過顯示與夢想的界限,飛過天上與人間的聯結。飛來告戒世人,擺脫欲望,何必被欲望所累直至生不如死。
不,千萬別這樣。你懇求道:我死后在無欲望干擾著我。更不必為其勞形傷體,在這里天地的春秋便是我的春秋,我盡享南面之尊。我亦可用天地做棺槨,用日月做雙壁,用星辰做珍珠,用萬物做禮物,還有什么葬僅勝于此呢我想這不就是骷髏給我們的忠告嗎只有擺脫了欲望,方能無憂無慮,盡享天地賜予的一切快樂,這便是逍遙。隨風飄飄,天地住逍遙。
反復品讀莊子的文章,除了驚嘆于作者文學上的技巧以及哲學邏輯能力巧奪天工之外。我又無數次責備自己的思想造詣的膚淺,無法滲透其逍遙的夢境。同時也慚愧自己筆頭上工夫的拙劣,否則倒是可以彌補內涵的不足,如同漂亮衣服之于平庸姿色,多少使文章讀起來賞心悅目。大哉,莊子!我只享受了你思想的一盂,但我已想飛,飛出這個充滿欲望的社會。我會在空中像你那樣獨自尋覓心靈之中最美的家園。
。
《莊子》是一部充滿哲學智慧和想象力的經典作品,講述了關于生命、自然和人類社會等方面的思考。于丹教授的解讀,深入淺出,讓人深受啟發。
莊子的思想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對社會現狀和道德規范進行了大膽的挑戰和反思。他認為人們過于注重外在的虛榮和物質的追求,而忽視了內心的真實感受和價值的真正所在。這使得我們重新審視現代社會的價值觀,倡導回歸內心的平靜和淡泊,追求精神的自由和獨立。
于丹教授的解讀方式獨特,她將莊子思想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了莊子思想的內涵。她強調了莊子思想中的“無為而治”,即不要過度干預自然和他人,遵循自然規律,尊重個體的自由和獨立,讓人感受到一種返璞歸真的境界。
個人在閱讀過程中的感悟也頗多。莊子的思想讓我意識到,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很容易迷失自我,追求物質和權力的崇拜,而忘記了生命的真諦。我們應該學會關注內心的感受,尋找生命的意義,做到真正的內心強大。
總之,《莊子》的解讀讓人受益匪淺,它讓我重新審視了生命、自然和人類社會,讓我深刻理解了莊子思想的內涵和價值。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將更加注重內心的修養,遵循自然規律,追求精神的自由和獨立,讓生命更加充實和有意義。
北海有一種魚,叫做鯤。鯤十分巨大,不知道有幾千里長。它能化成一種叫鵬的鳥,也有幾千里。當它振翅而飛的時候,翅膀像遮蔽天日的云彩。鵬會在海運來臨的時候飛往南海。南海,也就是天池。當它飛往南海的時候,會擊起三千里高的浪花,乘著風直上九萬里的高空,而且這一飛就是六個月。
然而,蟬和斑鳩卻嘲笑說:“我們快速飛起,沖上榆樹和檀樹,但有時達不到目的地,就掉落到地面上,何必要飛到九萬里那么高呢?”麻雀也嘲笑說:“它究竟想要飛到哪兒去呢?我使勁的往上飛,也不過飛幾十丈那么高就得回來,在蓬蒿之間翱翔,已經是飛翔的最高境界了。它究竟要飛到哪兒去呢?”
在這個故事中,人們往往會羨慕大鵬鳥的視野寬闊,氣魄宏大,會嘲諷蟬、斑鳩和麻雀在大鵬面前如小丑般的無知、可笑,它們鼠目寸光,即使盡力氣地翻飛騰躍,也不過蓬蒿之間,數丈而已,它們又有什么資格去嘲笑翱翔于天際的大鵬鳥呢!難怪連莊子也說“這幾個小蟲子又知道什么!”大有“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感覺。
然而,這只不過是從很世俗的、狹隘的角度得出的結論。而事實卻并不如此!
我們知道,宇宙(或道)是無限的,到底無限到何種程度呢?有一部電影描述得很好:在地球上,外星人與人類尋找一個決定雙方命運的宇宙,經過雙方的生死較量,這個宇宙最終被人類尋獲并奪得,你知道這個宇宙在哪里嗎?它在一只黑貓的脖子上掛著,只有玻璃彈珠那么大,但當你從外向里望時,里面卻是繁星密布,浩瀚無邊,的的確確的是一個宇宙。宇宙就只有那么大嗎?不是的!電影到結束時,鏡頭拉向遠方,我們偉大的地球慢慢地縮小,變成藍色的球,再縮小,在太陽系里變成一顆小星星發著微弱的光,再縮小,地球早已看不清了,太陽系在銀河系里縮成一小片,再縮小,銀河系已變成一小團霧,再縮小,銀河系在我們的宇宙里已看不見了,最后我們的宇宙變成一顆小小的彈珠在地上滾動,掉到一個小坑里,與另外一顆彈珠撞在一起。這時,一個外星人伸出一只長著柔軟大手的瘦長胳膊,用手抓起兩顆彈珠,放到一個布袋里,布袋里已有滿滿的一袋子呢!
相反,麻雀、斑鳩和蟬倒是很幸福的,它們的幸福正在于它們的無知和自我滿足!
現實生活中不也如此嗎。有一個朋友通過自己十來年的奮斗,已經擁有上千萬的家產,家中的住房已從鄉下的農房換成了小別墅,后來他覺得小別墅也不好看,又想買三十畝地造個小園林,現在他已在付諸實踐了。有人對他說,怎么這么不知滿足呢?等你有一小園林后,就有會想,似乎家中少了一座山,你就又會不滿足了。
是啊!到什么時候才能真正的滿足呢!這不是自尋煩惱嗎。不是很痛苦嗎。
所以,做一只無知、無用和自我滿足的小麻雀又有什么不好呢!
于丹是當代著名的古籍研究學者,她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頗有建樹。其著作《莊子心得》深入解讀了莊子的思想,引領讀者進入一個智慧與思考的境界。讀完《莊子心得》,我深受啟發,有了許多新的體會和感悟。
首先,通過閱讀《莊子心得》,我對莊子的自由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莊子以“自由”為核心思想,主張放棄社會規范和道德束縛,追求個人的自由與追求。他以“逍遙游”來比喻人生的境界,認為人應做到無拘無束,心態寬廣?!肚f子心得》一書中詳細地解讀了莊子對自由的理念和追求,讓我感受到了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做到自由思考和自由行動的重要性。在不斷的適應和改變中,尋找自己的內心自由,才能真正實現人生的價值。
其次,通過閱讀《莊子心得》,我對莊子的“無為而治”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莊子認為,自然萬物按照自己的規律而生長,人類社會也應該與之相應,不要強迫控制和改變自然的道路。只有順其自然,從容不迫地面對一切,才能真正實現“無為而治”的境界。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常常追求成功和高效率,但卻忽略了內心的平靜與自然的流動。而莊子主張不要過于追求功利和目標,要懂得在自然中保持平衡,順其自然的發展。這種思想讓我反思現代社會的一些問題,學會從內心的角度審視自己的行為和生活,追求真正的心靈自由。
再次,通過閱讀《莊子心得》,我對莊子的“變化無窮”的思想有了深刻的體悟。莊子認為世界的本質是變化的,一切都在不斷地變化和演化。他以變化作為一種智慧和境界,提倡適應性和靈活性?!肚f子心得》中詳盡解釋了變化無窮的思想,啟發我要學會面對種種變化,靈活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只有在不斷變換中,才能真正成長。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中,有時我們會被各種固化的思維和模式所束縛,莊子的思想讓我意識到要保持靈活,開放的心態,才能應對世界的不斷變化。
最后,通過閱讀《莊子心得》,我對莊子的人生態度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莊子對于人生的態度是一種豁達,他放棄了功名利祿的追求,提倡內心的平和和達觀。他主張人們要超越一切外在的刺激和物質的誘惑,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幸福。在現代社會中,人們追求名利和物質,卻常常忽略了內在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的真正意義。莊子的思想讓我認識到人生不僅僅是追求物質,更要追求內心的安寧與滿足,努力尋找真正意義上的幸福。
總結起來,《莊子心得》一書讓我對莊子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體悟。通過解讀莊子的自由思想、無為而治、變化無窮和人生態度,我更加明白了如何在現代社會中面對困境和挑戰,實現心靈的自由和平靜。莊子的智慧引領著我,不斷地思考和探索人生的真諦。我希望自己能夠更好地將莊子的思想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境界和人生智慧。
于丹認為,莊子是一個乘物以游心,可以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人。莊子一生窮困潦倒,卻能超越貧困樂在其中。莊子能言善辯,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嘲諷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他的文章嬉笑怒罵尖酸刻薄,他的所作所為經常令人瞠(cheng)目結舌,又令人拍案叫絕。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甚至對于死亡,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有一天,莊子家里實在是揭不開鍋了,去借米,等米下鍋。他找監河侯,一個專門管水利的小官,向他借點糧食。監河侯說,你看我現在正在忙著收租子,等我把租子全部收上來,就借你300兩黃金。莊子一聽,就給監河侯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昨天我從這個地方過,聽到有人叫我,看了一下四周沒人,又找了一圈,低頭發現地上車溝軋出來的車轍印里面有一條小鯽魚。小鯽魚說,給我點水喝好嗎?只要有一升水,就能救我的命。莊子說,可以。但是我現在沒有水,等我到吳越去,向吳越王請求,開通西江的水,引水回來接你回歸大海怎么樣?小鯽魚說,等你把那么遠的水調來,那時候,你到那個賣魚干的鋪子,或許還能找到我。說完這個故事,莊子就走了。說明莊子在現實的境遇中,并不一個超越,灑脫,生活富足無憂的人。
莊子說,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貧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一個人可以困窘于貧困,但他的內心是否真正在乎這種貧困,他對于一個利字看得究竟有多重,這就決定了他面對貧困的態度。
在宋國,有一個叫曹商的人,他非常榮幸,有一天帶著國家使命出使秦國。當時秦國是西部最強大的國家,走的時候國家給他配了幾乘車馬,到了那兒不辱使命,把事情辦完,得到了秦王的歡心?;貋頃r,帶著上百乘的車馬浩浩蕩蕩,趾高氣揚地對大家說,我這個人,讓我住在一個破房子里,每天織草鞋,做手工,對這樣的生活,我恐怕自己沒有那種能力。但是,一看到國君,一看到高職位的人,我只要用幾句話就能討得他們的歡心,我的能力也許大概就是這樣的了。莊子聽完此話,淡淡地對他講,我聽說,秦王患病時,常求遍天下名醫。比如說他身上長瘡,長癤子的時候,如果有人能夠為他破一個膿瘡,就賞他一輛車馬,如果有人肯低三下四去為他舔痔瘡,就賞他五乘車馬。他問曹商,你是不是去秦國給秦王治痔瘡了吧?要不然你怎么能帶回這么多車馬呢?這個故事,說明“利”這個字,困不住莊子。
于丹的《莊子心得》,是對莊子哲學的深入解讀和理解,通過她的文字,我受到了啟發和啟迪。從讀書過程中,我體會到了莊子思想的魅力和智慧的深度。下面將從《莊子心得》中我所獲得的五個方面進行闡述和分析。
首先,于丹在《莊子心得》中讓我認識到了莊子思想的獨特性和先進性。莊子強調“逍遙”和“無為而治”,這是一種以自然之道為準則的人生境界。有時候,我們為了追求目標和利益,不斷掙扎和糾結,而莊子則主張放松心態、順其自然。于丹通過提取莊子的思想精華,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講述了莊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與于丹的對話和交流,我漸漸地領悟到了莊子的智慧和睿智。
其次,于丹《莊子心得》中的論述給了我在困境中尋找突破口和解決問題的思路。莊子對待生活中的問題和挫折,通常采用一種超然和無為的態度,通過調整心態和觀念來解決。我曾經遇到過種種問題和困惑,曾經在迷茫和彷徨中徘徊,而莊子的思想像是一盞明燈,指引著我走出困境。通過和莊子的心靈對話,我明白了困境和挫折并不可怕,關鍵是如何轉變思維,找到自己的方向。
第三,于丹通過《莊子心得》傳遞給我一種深入思考和反思的態度。莊子在《逍遙游》中提出了“欣然”與“苦一”的概念,他主張人要調整心態、放松身心,這樣才能真正體驗到生活的快樂和美好。于丹指出,我們常常被外界的壓力和誘惑左右,追求短暫的歡樂卻忽視了內心的平和與安寧。通過深入思考和反思,我們可以逐漸認識到自我才是真正的主宰,而獲得內在的歡愉和滿足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于丹的《莊子心得》喚醒了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關注。莊子認為人應該返璞歸真,回歸到自然的本性上。而當代社會的競爭和功利讓我們不斷剝離和忽略了這一點。于丹通過她自身的經歷和感悟,告訴我們應該關注大自然的美好和奧秘,與自然和諧相處。莊子的思想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重新審視了與自然的關系,重新思考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
最后,通過讀完于丹的《莊子心得》,我認識到了莊子思想的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盡管距離莊子的生活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但他的思想在當今社會依然引人深思。在這個快節奏和功利主義的社會中,莊子的心靈寄托和智慧給了我們指引,讓我們更加理性地審視自己的生活和追求。于丹通過她獨特的解讀方式,讓莊子的思想以一種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在讀者的面前,讓我們從中汲取靈感和啟迪。
總之,通過與于丹的對話和閱讀《莊子心得》,我深入領悟到了莊子思想的真諦和哲學的深度。于丹的文字讓我們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反思我們的人生和追求。通過與莊子的心靈對話,我們可以找到一種超然與灑脫,從而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內心的和諧。莊子的思想不僅具有古代的智慧和魅力,更有現實的意義和現代的價值。
1、經歷和悟性決定了你的眼界。
2、同樣的道理,感悟卻有高下之分。
3、留一份寂寞給生命,讓生命可以開闊。
4、我爸對我的教育,就是一切從源頭開始。
5、感到心理失衡,是因為世界在動而你不動。
6、在真正的比賽中,冠軍永遠跑在掌聲之前。
7、只有用心,才能從細節里獲得知識和感悟。
8、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
9、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10、對自己的評估,只有內心能做出準確的回答。
11、不要因為世俗的標準而遠離自己的赤子之心。
12、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
13、在我們成長中,一定有某種潛能從沒被開發出來。
14、人生沒有彎路,你必須親自丈量腳下的每一步路。
15、而我們今天希望,用繁忙驅散寂寞,讓寂寞不留心間。
16、孔夫子能夠教給我們的快樂秘訣,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17、所謂體驗就是“以身體之,以血驗之”,那是一種非常深刻地浸潤。
18、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斷地參悟、歷練,就是你心中有一種儀式。
19、人人都希望過上幸??鞓返纳?,而幸??鞓分皇且环N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20、小的迷惑可以改變人生的'方向,大的迷惑可以改變人的性情(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
21、人生其實就是木桶效應,你永遠不要追問你那塊最高板--你什么地方更優秀,而你最低的板,最該去考慮。
22、真正的文化經典,都是那種可以無比深刻,但也可以無比簡單的東西,它的深刻是它的精神內涵,簡單是它的表面形式。簡單與深刻有時并不矛盾。
23、在傳播學上有一個原則,就是你要永遠保持它那種特別簡單甚至是傻傻的笨笨的樣子,這才易傳播,你把它整的特別深邃的話,就傳不出去了。再傳播的前提就是使它簡單、傻瓜。
24、我喜歡把生活分成兩個層面:生命層面,生存層面,而且越大越能分得清了。所謂生命層面,就是自己的內心要有所執守的東西;而所謂生存層面,就是你在現實中建功立業的東西。
25、一個人,在你年輕的時候,你有責任把你的知識轉化為生產力,你不能說在你年輕的時候一個人就逍遙去了。其實,這種不入世,會讓人沒有一種價值實現感,而且你也挺不負責任的。
26、在我看來,莊子也罷,孔子也罷,所有作用于生命個體的古圣先賢學說,就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最大的提升人的幸福感,只要你的內心覺得你是清醒的、充盈的,你有幸福感,那我就覺得這就是先賢的一種意義了。
27、懷著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的理由。
文檔為doc格式。
。
偶然的機會,從朋友的介紹中,初識了這本《于丹莊子心得》。細細咀嚼,慢慢品讀,在靜靜的夜晚輕輕的與心靈對話,感受到了生命寧靜中的顫動之姿,搖曳中的沉靜風骨。
《莊子》與我并不陌生,或許應該說有些老莊思想以于不知不覺深入人心了?!队诘でf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過解讀莊子中的寓言,從人對寓言的最直接的“覺”,結合現代社會的現象,引導我們用莊子的思想來指導人生,懂得用心生活,體會超越的“悟”。我認為人生有許多“覺”的過程,就像有些“屠夫”解牛的過程一樣,用刀亂砍筋骨而損壞刀,和超越外在的表現,尋找內心地慧眼游刃有余,所在之差就在于精神世界的悟!
“覺”與“悟”的聯系。
故事是這樣展開闡述的:《庖丁解?!?,節選自《莊子·內篇·養生主》,描述了庖丁在解牛時達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而他的刀十九年還像新的一樣。庖丁解牛,如果引申一點,也可以說是一個人怎么達到對人生的掌控,庖丁解牛也是不斷進步的:先是目有全牛,三年后目無全牛,最后是神遇全牛而游刃有余。
人生的掌控,最高境界不也是從有到無到游刃有余的過程嗎?先是規劃人生,但未免有點像站在山底去規劃登山的路徑,顯得路途遙遠,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要有一種“無”的精神,能夠超越山的最高處,才能最終將“有”和“無”結合起來,達到“神”的境界,既能超脫一切而又能順應一切,順其自然地將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合到無限的最樸素而且最本初的生命大道中去。
我聯想到了我們的職業崗位。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也是這樣,“覺”的事件和過程是隨處可見的:孩子們在學習中什么時候表現的最有興趣,他們是怎樣看待老師對他們的評價,當他們高舉著小手是在渴望著什么……而這時我們作為老師,作為引導者,囫圇吞棗,一筆帶過的結果便是“丟失”了“悟”。
進而是丟失了一次“超越”的契機,升華的“境界”。如果,你注意到學生喜歡在游戲中學,那么你就會去有意的創設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更好的調動情緒的環節;如果你理解老師的一句肯定會在他們的臉上澆開一朵花,那么你的課堂將是融洽的,富有吸引力的;如果,你從他們高舉的雙手中讀懂了交流的渴望,那么你的課堂就是充滿互動、靈動的……其中這或許便是悟的瞬間,它是基于積極的思考,經驗的不斷累積而成的。
“覺”到“悟”的成長。
《于丹莊子心得》還著重描述了內心的力量,強調認識自己的重要性。認識自己是一個人生歷程,需要你不斷的傾聽自己的心聲,而不是讓你隨波浮沉,盲目仿效。面對現代物質化愈來愈強的社會,它常讓我們在潮流的浪尖,迷失雙眼,終而腳步零亂的踏上膚淺,流行的航船。失去品味、品質的本質,我們要擺脫外在的標準和評價來判斷自己的能力。
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大家都知道扁鵲的名字,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生,成為中國名醫的代稱。扁鵲去見魏王。魏王說:“我聽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擅長醫術,你跟我說說,你們三人中,誰的醫術最高明啊?”扁鵲老老實實地回話:“我大哥醫術是最高的,我二哥其次,我的醫術最差?!蔽和躞@訝地問:“那為什么你天下聞名,而他們兩人卻默默無聞呢?”扁鵲說:“因為我大哥給人治病,總能夠做到防患于未然。
這個人得病但還沒顯出征兆,他手到病除,把病根給消除了。這個病人就像沒得病一樣,所以有的人都不知道,他是給人除預先的病。我二哥治病是在病兆起初之時,他用藥就把病除了。大家總認為他能治的是小病,而不矢此病發展下去那會要命的大病啊!”
扁鵲能夠在自己名聲大揚之時說出此番事實,而不以別人的看法去認識自己,實屬不易。它再一次的告訴我們要時時刻刻去傾聽自己的心聲,不要受別人的觀點和束縛。教學是我們的生命線,汲取從一次次教學反思中認識自己的淺層表現,挖掘其內在的知識漏洞,用一雙從懂得傾聽到善于傾聽的升華!
一次公開課的成功,往往會使我們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在別人的肯定中迷失自己的位置。其實細思中,我們只關注到別人眼中的自己,卻沒扣響迎向朝陽的那扇大門:及時地反思,挖掘內在成功的寶藏,善于傾聽總結,運用到更多的實踐教學中,這便是缺失了對現有位置的“悟”!
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擺正人生的方向。用一顆平常心去適應生活帶給我們不同的恩賜,使得其所才是個人價值所在?!巴饣粌然边@是獲得“游刃有余”人生境界的不二法門!從認識自己的“覺”中,品味出人生的大“悟”,懂得感悟這些有著厚重內心價值的不鳴不已的平常人。
每個人都能擁有輝煌和成功的人生,只要懂得去“覺”,從覺中“悟”!
讀后感范文匯總。
讀后感大全匯總。
四大名著讀后感匯總。
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是繼老子之后,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代表作《莊子》(又被稱為《南華經》)闡發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發展了道家學說,使之成為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的哲學流派。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于老子的哲學。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肚f子》共三十三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一般認為“內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莊子所寫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認為是莊子的弟子們所寫,或者說是莊子與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寫成的,它反映的是莊子真實的思想;“雜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復雜些,應當是莊子學派或者后來的學者所寫,有一些篇幅就認為肯定不是莊子學派所有的思想,如《盜跖》、《說劍》等。
《于丹莊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過解讀莊子中的寓言,結合現代社會的現象,引導我們用莊子的思想來指導人生,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大境界,這種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遙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種精神生活,靈魂生活,是一種“無”的境界,“歸零”的境界,需要不斷反觀內心,需要大覺悟才能體會得到,而且更需要時間,因為“悟”本身是一個過程。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們就會逐漸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如果沒有大境界的指引,我們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樣,用刀亂砍筋骨而損壞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擾,在社會中被五顏六色,紛紛紜紜的表面現象所惑,不知不覺地浪費我們寶貴的生命。于丹用內心、自然流露的語言,借尊者、名人之口說出自己的觀點看法,并用那些虛擬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寓言小故事詮釋著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寬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規則,清醒地認知自己的內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擁有健康的人生心態和快樂的生活狀態。
莊子的人生哲學,就是教我們要以大境界來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態,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且环N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讀過此書,讓人在不經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碼,給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隨了身心的成長,滿足了心與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細膩意境。于己于人,無論你在何種崗位上,環境只是一種需要你去順應的外在世界,卻需要你堅持自己內心的秉性而不隨波逐流,并讓自己盡力把自身的潛能激發到最佳狀態,那何嘗不是一種超越自我的成功;無論在家庭還是社會,你充當的任何一個角色都需要你用心面對,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時,我們可以無怨無悔,因為我們已經盡心盡力。
莊子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其所創立的道家思想給中國文化的發展和演變帶來了重要的影響。他主張人應該遵循自然規律,接納生命本身的變化和轉化,在思想和行為上不受約束,追求自由、無為的境界。人們在閱讀莊子的經典著作時,常常會感受到深深的道家哲學思想。于丹在其所著的《論語心得》一書中也曾深入探討過莊子的思想精髓,下面將從五個方面來探索莊子思想的內涵和啟示。
一、自由與無為——解開束縛的枷鎖。
莊子追求“無為而無不為”,主張不受任何束縛,自由自在地行動,相信自己的本真天性。他認為,如果人們只是被約束在某種特定的形式和規則之內,那么就無法達到真正的自由狀態。對此,于丹認為,應該選擇某種行為方式,從而避免陷入人才中的束縛,找到自己的本真狀態,進而實現自由。
二、自然與生命——回歸本真狀態。
莊子強調人與自然的連通性,認為自然是最高的道德準則,人應當遵循自然的規律和本性。他說,“天下以道德開宗門”,提出了道德的重要性,并強調生命的本質價值。對此,于丹則提示人們,深入本真狀態,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小圈子里,要開放心態,接受不同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不斷探尋人生的含義。
三、人生與價值——天道人情需相輔相成。
莊子認為,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無法改變的,但并不是所有東西都是永恒不變的。他強調個人的無為,對外部環境的變化處之泰然。他認為,如果人們能夠理解生命的本質,真正地接納它,那么在面對生命的挑戰時也能心態平和,不畏艱險。于丹認為,人生的價值不僅在于外在的成就,更應該關注人性的價值,準確對待生命。
四、寬容與溫和——達到融通貫通的境界。
莊子的道家思想強調了寬容和溫和的態度,認為人們應該接受不同的觀念和行動方式,維護和諧的社會環境,實現“物我之非”。他認為,如果人們能夠具備寬容和和諧的品質,就能達到祥和、真正的一體化狀態。于丹在此方面指出,要有智慧,尤其要懂得忍耐和寬恕,在人際交往和生活中,多一些寬容與理解,就多一份人生的美好。
五、虛心與自省——不斷涵養人性。
莊子認為,一個人的心態要健康,就必須虛心求知,不斷涵養人性。他也強調了自省和內省的意義,認為人們要時刻反思自己的行為以及各種修煉的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境界。于丹在此方面的意見是,要把整個人生看成是一次修煉的過程,在生活中要時刻保持謙虛和自省的心態。
總而言之,莊子的人生觀強調人性的本來面目,深入人性本真之后,才能真正領悟到生命的真諦。于丹在其著作中,也深諳這些精髓,融合了自己的體驗和觀察,向我們揭示出更為廣闊的向度和意義。無論是在思想領域,還是在實際生活中,莊子的思想和于丹的心得對我們的人生都有著重要的啟示和價值,值得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借鑒。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戰國時代宋國蒙人,曾任蒙之漆園吏,于丹莊子心得讀后感。貧而樂道,不慕富貴。他是莊子學派的創始人。莊子是繼老子之后,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代表作《莊子》(又被稱為《南華經》)闡發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發展了道家學說,使之成為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的哲學流派。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于老子的哲學。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肚f子》共三十三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一般認為“內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莊子所寫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認為是莊子的弟子們所寫,或者說是莊子與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寫成的,它反映的是莊子真實的思想;“雜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復雜些,應當是莊子學派或者后來的學者所寫,有一些篇幅就認為肯定不是莊子學派所有的思想,如《盜跖》、《說劍》等。
《于丹莊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過解讀莊子中的寓言,結合現代社會的現象,引導我們用莊子的思想來指導人生,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大境界,這種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遙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種精神生活,靈魂生活,是一種“無”的境界,“歸零”的境界,需要不斷反觀內心,需要大覺悟才能體會得到,而且更需要時間,因為“悟”本身是一個過程。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們就會逐漸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如果沒有大境界的指引,我們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樣,用刀亂砍筋骨而損壞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擾,在社會中被五顏六色,紛紛紜紜的表面現象所惑,不知不覺地浪費我們寶貴的生命。于丹用內心、自然流露的語言,借尊者、名人之口說出自己的觀點看法,并用那些虛擬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寓言小故事詮釋著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寬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規則,清醒地認知自己的內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擁有健康的人生心態和快樂的生活狀態。
莊子的人生哲學,就是教我們要以大境界來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態,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且环N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讀過此書,讓人在不經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碼,給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隨了身心的成長,滿足了心與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細膩意境。于己于人,無論你在何種崗位上,環境只是一種需要你去順應的外在世界,卻需要你堅持自己內心的秉性而不隨波逐流,并讓自己盡力把自身的潛能激發到最佳狀態,那何嘗不是一種超越自我的成功;無論在家庭還是社會,你充當的任何一個角色都需要你用心面對,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時,我們可以無怨無悔,因為我們已經盡心盡力,讀后感《于丹莊子心得讀后感》。作為一名教師,更是如此,我們的快樂,就是可以從孩子們一雙雙清澈的眸子里,看見他們對你的喜愛,夫復何求!
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人們把孔子稱為“圣人”,稱莊子為“神人”。之前看過于丹的論語心得之后,我又在暑假中閱讀了于丹莊子心得。
最初知道莊子,是從一首詩“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雖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覺得詩句挺特別。后來知道莊子寫了逍遙游,逍遙游代表了莊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對世俗社會的功名利祿及自己的舍棄。
如果說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莊子就是道家的化身。莊子留給我們的,是他那些充滿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莊子一生窮困潦倒,卻能超越貧困樂在其中,莊子能言善辯,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嘲諷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莊子的文章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充滿了尖酸刻薄的諷刺和挖苦。
他的所作所為,經常令人瞠目結舌,又令人拍案叫絕。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甚至對于死亡,他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而莊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他的逍遙游。
莊子是一個有智慧的人。雖是一個幽默而有涵養的人,但并不是一個衣食無憂的人,他貧窮到極點,處處求人,等米下鍋德地步。
在于丹莊子心得里,我很喜歡“境界有大小”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對事物的判斷,也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站在大境界上,就會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無為。世間的大,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世間的小,也同樣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
因為真正的大小不僅在眼界之中,還在人的心智之中。比如一個太大的葫蘆,惠子因為“其堅不能自舉”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認為它沒用,莊子卻說;你怎么就認定它非要剖開當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呢?有人將可以抗凍的家傳秘方用于使家人在寒冷的冬天不被凍傷,而世代漂洗為生;有人卻高價買了此秘方使吳國兵士不被凍傷在向越國發起的水戰中大獲全勝,而裂地封候身價倍增。
順應外界,與外界相處要通達,而內心又要有所堅持,這樣才能在復雜社會中不迷失自己。
最初知道莊子,是從一首詩“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雖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覺得詩句挺特別。后來知道莊子寫了逍遙游,逍遙游代表了莊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對世俗社會的功名利祿及自己的舍棄。最近呢,莊子確實火了一把。這得歸功于一個人——于丹。
于丹何許人,她是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影視傳媒系主任,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影視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于丹在《百家講壇》上講了七天《論語》,當于丹把國學經典通俗化,卻出乎意料地抓住了全國觀眾,僅在七天時間里,于丹就從默默無聞變成一鳴驚人。于丹也因此被稱為“女易中天”。
今天,我也粗粗瀏覽了《于丹莊子心得》,故事深入淺出,短小精干,確實引人入勝。莊子所代表的思想,在今天讓我們再一次重溫,對于浮躁而又忙亂的我們仿佛是注入一股清泉,也是對心靈的一次洗禮。
然而看過之后也有幾分惆悵.我能達到這種境界嗎?也許理性上我很向往這種境界,但感性的聲音告訴我,我做不到。我也許能淡泊名利,但放棄一切名和利,我做不到。更加做不到笑談生死。
莊子說過,一個人能不能達到徹悟,是與他的閱歷及悟性是分不開的,而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我無法像莊子般成為神人,所以只能望其項背。
作為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重要思想流派之一,道家哲學深刻影響著中國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其中,莊子的思想成為道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思想體系以“道”為核心,貫穿了道家思想的核心主題:“自然與自由”。而于丹的《道聽蕭庵》中,對莊子思想的闡述和解讀更為深入,為我們理解和認識莊子這一著名哲學家的思想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在閱讀于丹的著作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莊子思想中的深刻意義,也從中獲得了許多心得和體會。
第一段:道家哲學的由來與發展。
道家哲學與儒家哲學和墨家哲學并列為中國古代三大哲學流派。道家哲學的軟性特質,以及強調“人性本善”的儒家哲學和強調實用主義的墨家哲學之間,形成了早期中華文明中的哲學思潮的分化。然而,與儒家強調“為人”的人類主義、墨家強調“兼愛”的博愛主義不同,道家哲學以中、庸、虛,無為,自然為核心思想,強調“無為而治”和“道法自然”的哲學。其中,莊子的思想是最具代表性的。
第二段:莊子的生平與思想。
莊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他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莊子所強調的哲學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莊子倡導比肩而學,亦即在選擇理想的道路時不要追隨成人,而要追隨沒有經驗的兒童。其次,莊子在思想中格外關注天與地,即天與地都是由虛無而生,在這中間沒有任何客觀性的標尺,不依附于人事世界的形式。最重要的是,莊子將道描述為“無名,小而無端,大而無形”,并主張要以無為而治的思想來對待人生的種種困境和偏見。莊子將自由與享受視作極其理所當然的東西。
第三段:于丹的闡釋與解讀。
于丹是中國著名作家、學者和教育家,在其《道聽蕭庵》中對莊子的思想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極為精彩。他提出了類似“超越性成為道的最高境界”的思想,而莊子所追求的正是這種境界,也就是“虛妙游心,務虛不務實”的思想,并且堅信“言有所不說,行有所不行”,這個理念也是莊子思想中的核心之一。這種思想的共通點是都強調了道的本質、方式與方法,與世俗觀點和情托于物的立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第四段:莊子思想的意義與價值。
莊子的思想既富于哲學深度,又蘊藏著深刻的人生感悟。莊子認為人的苦惱是由于自己陷入了物質的追求與世俗的束縛,只有擺脫了幻覺和欲望的束縛,才能實現人的自由真正自在。莊子倡導的無為而治,反映了人性本真、本性之善,也是一種人文的強調,反映了中國種種傳統文化中重視人,達成自己發展和實踐目標的思想傾向。對我們理解人生和面對困難的態度也是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的。
第五段:結語。
莊子思想,富于深刻的哲學思考,也蘊藏著人生的悟性。我們需要繼續學習、閱讀、領悟這位道家哲學家的思想,在他的機智與透徹中獲取解決人生問題的力量。閱讀于丹的書籍,更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入地掌握莊子話語的核心精神,從而掌握恰當的人生理念,并在此基礎上開展自己的行動和實踐。在感受莊子思想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不改初衷,追求一種真實、自由的人生態度。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49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