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不僅僅是一個組織或團隊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合作心得和體會,分享給大家共同學習。
在高段的教學中,應著重培養學生自護學習的能力。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以創設情景的方式,先讓學生自由交流,教師適時地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性的評價。所以在一開始就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接著,我又以回顧的方式,拋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并回答。大部分同學回答的都不錯。我鼓勵性的評價,給學生增加了信心,學生的學習變得更主動了。
在課文“品讀重點語句,體會情感”的教學時,我給學生出示了明確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分組合作。小組合作學習分工明確,小組成員很快就積極地學習中,在匯報學習結果時也是一組比一組好。我對每個小組的學習都給予了肯定的評價,委婉得指出如何才能回答地更好。這樣也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二、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建立自信。
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與鼓勵,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在本節課中,我真誠地對每個學生做出了評價。讓學生感受到了自己的`優點,從而更加自信。當然除了教師的評價,我還讓小組之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從不同的方面來評價,比如:某某同學認真思考、某某同學聲音洪亮,某某同學回答問題思路清晰等等。所以本節課,同學們始終自信滿滿、熱情高漲,真正把自己變成了學習的主人。
三、教師在課堂中放手太少。
課堂教學中,我過于拘束于教學設計,在學生出現不同方向的回答時,我總是很著急地把學生拽回來,雖然看似課堂學習很順暢、很完整,大學生的思維被束縛了,這是我課堂中需要改進的最重要的方面。
總之,一節課只要認真地反思,總能從中總結一些得與失。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闭Z文課堂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同時也要讓學生作課堂的主人,掌握一些學習方法,體驗自主學習、快樂學習。下面就我自己語文教學的實踐經驗就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談以下幾個問題。
在目前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只有把合作學習與集體教學有效結合在一起,才更有助于提高語文課堂學習的效率,人數較多的班級,處理好二者之間的`時間分配關系尤為重要。
剛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時,在課堂上往往會出現學生因不清楚要干什么而亂作一團的局面,這會令教師措手不及。因此,每次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首先要提出明確的任務和要求,讓學生圍繞某一主題展開合作。
三、要引進競爭機制和激勵性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對于組內成員來說,是他們之間的合作,但對于組與組之間來說,還必須有競爭。只有建立“組內是合作,組間有競爭”的機制,才能更好地發揮合作學習的功效。
四、要構建以學為主的課堂模式。
在展示環節前,首先要對組建學生學習小組進行發言、交流、提問、小結、展示等細節培訓,讓他們有目的、有組織地活動展示。通過說一說、聽一聽、看一看、議一議、練一練、想一想等多種活動方式,使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小結時,以問題的形式讓學生自己進行小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組內展示和課堂大展示相結合,先由學生自己小結課堂重難點或談收獲,然后由教師做精簡點撥總結。這既是對學生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的鍛煉,又是對本節課的拓展與延伸。
五、要讓教師切實轉變角色。
小組合作教學并不能讓教師輕松或無事可做。相對傳統教學而言,教師只是角色轉變了。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教師不僅是課堂的控制者,知識的講解者,更是課堂的組織者,合作的參與者,學生學習的幫助者。這樣一來,教師的上課不是簡單了,而是更復雜了。在小組合作教學中除了吃透教材外,教師還要在備課中要有前瞻性,要預見在上課時可能出現的種種狀況。上課時,學生在思辨、討論中出現了新的問題,教師還要能靈活機動地處理,把學生引導到教學目標、教學重點上,讓他們有目的地進行合作探索,從而達到在更高層面上的學習。
摘要:手工制作課堂通過多渠道多手段激發學生合作創新熱情,并通過多形式,多角度動手操作,互相交流、合作,助推學生合作與創新能力發展,以多種評價方式來激勵學生勇于創新,開拓思維空間,促進學生合作與創新能力不斷發展。
關鍵詞:手工制作合作與創新能力發展。
手工制作是小學美術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在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合作與創新能力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手工制作教學中,其內容的豐富性和趣味性有機的調動了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合作和動手操作的積極性。因此,手工制作是培養兒童動手、動腦,啟發兒童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手段。作為教師要及時合理的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對形態各異、不同材質的物質材料進行加工、改造,通過他們的雙手制作出豐富多彩,活潑可愛,具有兒童情趣的多種藝術作品,培養他們合作與創新能力。下面我就手工制作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與創造性思維能力談幾點做法。
一、多渠道多手段激發學生合作創新熱情。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在備課中應把自己擁有的知識轉化為生動的、富有啟發性的語言,從而引起學生對手工制作的興趣。在手工制作課上,可通過多媒體課件、啟發性的談話、優美的音樂、舞蹈或模型等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形成初步的空間概念,使他們產生迫不及待的創作熱情和欲望。
在《有趣的布貼》一課中,我首先向學生展示一幅《植樹》的布貼畫,布條色彩搭配和諧,有人物,有遠山,小樹,整個畫面生動活潑,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都是同學們參加過的活動。欣賞完示范畫,學生們表現的欣喜異常,這時我們要加以適當的引導,讓他們認識到身邊的廢舊材料可以制作出許多優美的布貼畫。除布料以外其他材料同樣可以制作出更加美妙的工藝品,這些工藝品既可以美化和裝飾我們的生活,更能鍛煉我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經過啟發和誘導學生的創作思維由準備階段逐步過渡到醞釀階段,在他們的腦海里已經出現了將要制作的雛形,使他們急需把思維的結果轉變成可觸摸的手工制作。
二、多形式,多角度動手合作,助推學生合作與創新能力的發展。
沒有生活就沒有藝術。老師和家長要注重引導兒童接觸社會,觀察生活,認識更廣泛的不同材質的材料為手工制作積累素材,以廢舊材料,舊畫報、布片等進行縫制、粘貼、噴涂等各種方法進行裝飾、制作,這樣創作出的作品一定會讓人賞心悅目。這些作品既能美化教室,又能提高兒童的動手能力,使兒童人人爭當小主人,體驗成功的自豪感。每節課結束后我們都將學生的制作擺放在窗臺上,或懸掛在橫梁上,當孩子們看到相互合作、共同協商完成的作品,開心地欣賞著,討論著,感受自我創作帶來的愉悅,并有效的激發了兒童活動動機,促進了兒童合作與創造性的發揮。
以生活實際為出發點,使學生對生活的認識通過思維的醞釀轉化為靈感的頓悟,從生活中汲取創作源泉。我們學校開展一系列大課間活動,我要求學生把活動的場景變成美妙的布貼畫。這時,學生的思維再次被激活,他們積極思考,自行確定制作內容,以幾個動作為主要創作內容,并添加一些道具。這節課他們制作的非常成功,人物形象生動有趣,畫面色彩豐富,構圖飽滿。
我們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手工加工廠、博物館、工藝廠等民間傳統加工工藝,開闊他們的視野,為他們的學習和創作積累第一手材料。還有廢品收購站,那兒更是聚集了各種豐富的手工制作材料。天津有一位教師就是利用廢品收購站的材料,引導學生進行創作,結果他們創作了許多小發明,還申請了幾項專利產品。手工制作給他們帶來了一種創新思維方式,使他們時時處在探索與創新的思維活動中,這就極大的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動力,在手工制作過程中鍛煉和強化了他們合作創新能力,他們的手工制作課堂幾乎就是一個制作車間,手工制作教室里有各種機床和器具,學生走進這樣的教室不進行創作都身不由己。
三、以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促進學生合作與創新能力發展。
《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重視學生自我評價”,要“注意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要“采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因此,我們的教學活動就是要注重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重視每個環節的.適時評價,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活動狀態,針對學生的活動進行合理評價,并以適當的鼓勵、表揚為主要評價手段,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在手工制作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及時的指導,引導學生正確操作,同時利用攝像機拍下學生活動的全過程,幫助學生觀察和了解自己在課堂上的制作情況。及時發現自己在制作中存在的不足。教師要在評價時肯定優點,指出不足,對好的作品與創新方案給予鼓勵,將優秀的學生作品及時放人美術展室,讓同學們都來觀摩學習,并適時舉辦全校性的“手工制作”展覽。
教師還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內、小組之間評價,讓他們去發現本小組在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互相取長補短積極探索改進方法。教師要啟發學生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勤于思考,及時總結經驗,大膽地運用到自己的設計制作活動中,力求創新,并可以寫出設計制作說明,配上設計圖等等。
我們還可以讓學生自評,同桌互評,即使產生分歧和爭論也是必要的,在整個評價過程中,學生是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去探究,也是自我糾錯、自己再創造的過程。這樣的評價過程使他們的思維更活躍,為今后的創作設下了伏筆,使他們的合作與創造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發展。
手工制作教學所使用的各種方法和手段,都是為了調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強烈的創造意識,使手工制作真正成為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制作興趣和創作熱情,學生在享受制作帶來的成功與快樂的同時培養了他們合作與創新能力。
摘要: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共同關注的問題,因為,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充滿了合作與競爭的時代,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要想讓學生收獲更多的技巧能夠立足于社會,就要讓學生學會合作,合作的教學模式相比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更加的富有吸引力,能夠讓學生在互相幫助,在明確的分組中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從而收獲更大的進步。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組合作;方法探究;意見探討。
前言:
小學語文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我們解決,為了有效的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從小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對問題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合作學習一定要有明確的方法和目標,這樣才會在有條不紊中帶領學生遨游在語文知識的海洋里,收獲更多的'快樂和能力技巧。
1小學語文合作教學面臨的問題。
1.1學生習慣于聽老師講解,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在傳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已經不約而同的形成了一種觀念,就是課堂應該由老師把握,學生不必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思考,能夠記住老師分析的知識點是最好的學習狀態,這樣的教學存在一定的誤區,也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不會獨立的思考問題、分析并且解決問題,因此當全新的教學模式合作教學應運而生的時候,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最初的反應都是無所適從,教師和學生都不能準確的找到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和應該承擔的責任,使得語文課堂教學計劃很豐滿,但是實施起來卻不是很容易。
1.2學生的學習狀態不好,不能充分集中注意力: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不能有效的把握機會,更不能充分集中自己的學習注意力,這樣就使得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總是面對學生投機取巧,沒有扎實的基本功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等問題,這對于開展合作教學來說,學生對知識點沒有明確的把握,可能存在以訛傳訛,互相誤導的情況,或者學生不夠集中的注意力可能會相互干擾,導致正常的課堂教學都很難順利進行,更不用說合作探究。
1.3小組成員分配不合理,導致部分小組成績越來越差:小組成員的分配關系到這個小組學習氛圍是否活躍,能否調動學生們上課的積極性。有些老師喜歡好學生,將好學生都分配到一個小組,使那些成績不好的同學聚到一起,導致學生們更加厭學,更容易擾亂課堂秩序,不利于教師教學的開展。
李麗瓊。
一、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
《課程標準》提倡新的教育理念是:既要讓每個學生獲得最基礎的數學知識,又要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要改變學生數學學習的方式,由過去以教師講授為主向以學生自己學習為主;要真正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轉變教師的角色;評價的方法、手段及內容也要變化。廣大教師只有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理念,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除了在理論上對小組合作學習應有正確的認識外,還要加強對合作學習教學技能的學習。教師的合作學習教學技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合作學習的分組。合作學習,是指通過小組內的討論來達到掌握知識這一目的的一種學習方式,小組對整個過程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在進行分組的時候,一定要考慮綜合因素,合理地搭配每個小組的成員,使每個小組在人員組成上都得到優化,更好地提高學習效果。要對每個成員進行分工,比如小組組長、記錄人員、資料管理人員、報告人員等,其中組長進行人員的組織與管理,記錄人員進行活動進程的要點記錄,資料管理人員提供、整理、歸集學習資料,報告人員編輯學習活動總結報告,并代表小組匯報學習的成果等,分工中的人員是可以輪換的。
2.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的新理念。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難度,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梢钥闯?,在進行有效的合作性學習過程中,還應該較為準確地估計每個環節的具體時間,以及相應學習內容,能夠落實好具體的合作學習時間等。
3.處理好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系。合作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越來越重要;但是合作也只有建立在個人努力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在合作學習之前要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問題,每個學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進行探究、交流,共同解決問題;這樣做給不愛動腦思考或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對提高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幫助的。
4.合作學習的課后總結。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實行課后考察,并反思其中的優點與不足,對學習進行整體的評價是必不可少的。老師可用課堂觀察、作業批改、與學生交談等方式來獲得信息,思考贏得成功的經驗與不足的教訓,亦可設計“學習反饋表”來統計數據。
三、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在于學生的合作,而小學生往往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樣合作,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更缺乏從事合作學習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逐漸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傮w而言,可以從培養學生以下幾方面的能力入手:。
1.會搜集資料。一般來說,合作學習的課題有一定難度,有較強的操作性,所以往往需要搜集一些資料,例如:在教學《白色污染》時,讓學生收集有關的資料。就應該指導學生學會用什么工具,通過什么途徑,搜集什么樣的資料等技能。
2.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語言表達是人與人交往和互動的基礎,也是個人交際能力的重要指標。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對方的觀點,在此基礎上才能合作探究問題。教師在給學生上課的過程中要樹立起讓學生提出想法的教學觀念,并且要多多地給機會讓他們多表達自己的看法,當注意到他們的錯誤時應及時糾正。期間,教師要多表揚少批評,甚至不批評。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
3.學會討論問題。在進行合作性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討論的作用,在每個學員進行自我表達之后,需要進行討論存在分歧之處,這樣就能有效地對難點進行攻克,并形成有效的解決方案。教師要在關鍵之處予以指導,讓學生逐漸學會討論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4.認識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由于人的個性的差異,有些學習好的學生不愿意合作學習,認為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也有一些學生不愿意與他人交往。老師要讓學生逐漸感受到在通過合作學習后,他們能夠處理許多原先無法處理的問題,個人能力得到提升,與他人的關系變得和諧,從而最終認同合作學習。
5.建立互相信任、團結互助的關系。團隊成員首先要信任、要互助,只有這樣,才能誠心誠意相處,才能光榮與恥辱一同承擔,才能看小個人利益,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同時,這樣也可以讓自己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
6.增強成員的集體責任感。組內的任何一個組員都要為小組共同的學習盡一份力,切忌只想著依靠別人,而要秉著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鼓勵自己參加組內的共同學習。
摘要: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的能力是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體育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完善學生的人格和培養團結的意識。本文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依據、優點、實施策略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旨在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為新一輪課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小組合作、現實意義、實施策略前言小組合作學習是時代賦予教學活動的要求,合作學習能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使每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得到發揮,個性得到張揚,實現了有效學習。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前所未有的強調。體育教學中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主性,已成為新一輪教學改革最重要的價值取向。而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往往不能給全體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的機會,不利于學生主體意識及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形成。針對這一現狀,筆者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試行了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為每一位學生創設了“無威脅”課堂氣氛,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瑞典舉行的世界教育大會,把“學會合作,學會共處”作為會議的主題,并認為它是21世紀教育的基本目標,在體育教學中嘗試合作小組教學也是現代教育基本理念之一。倡導合作學習來自兩個淵源。第一是尋求教育機會均等的嘗試。在種族、民族混合的新型班級中人們發現,在各種學習活動中依然存在著明顯的種族隔離傾向,于是人們試圖將不同種族的學生編入同一小組開展合作學習,增強不同種族學生之間的直接交往,結果證實這種方式有助于改善種族關系,實現教育過程中的種族平等。第二是提高學業成績的努力。學生在合作小組中相互傾聽,共同閱讀,友愛互助,不僅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業成績。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指在教學中,將4至6名學生按性別、能力、個性特點、家庭社會背景等混合編組,形成一個異質學習團體。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地利用教學中的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作用,促進學生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完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活動。
2.1小組合作學習可以體現“自主學習”的教學思想小組合作學習正是反映了“自主學習”的教學思想,轉變了傳統的師生角色,使學生在相互交往中,在共同達到小組目標的過程中,充分開發主動精神,從而提高認識水平、運動技能技巧,促進非認識因素的發展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減輕了壓力、增強了自信心,增加了動手實踐的機會,因此也能夠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促進全體學生的個性發展。
2.2為學生“自主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小組合作學習把教學建立在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基礎上,使教學活動具有濃厚的情意色彩,這正是開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氛圍。
2.3為學生“自主學習”品質的形成創設條件良好的自主學習品質要求學生善于與他人合作,能通過各種途徑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不氣餒。而小組合作學習卻有助于這些良好品質的形成。小組合作學習能淡化教師權威、角色的轉變,學生主體性的增強,注重了學生互動式、互助式、討論式的學習;學生的學習任務由過去的個體化轉向個體化與合作化相結合,學生之間由過去的競爭關系轉向合作與競爭相結合的關系;評價和贊賞也由過去主要針對個體轉向針對小組為主等。
3.對我國傳統教學模式的反思。
3.1傳統體育課教學活動是按部就班式的長期以來,我國教育界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對人過分地注重了教育適應社會的價值,而忽視了教育促進人發展的價值,不重視人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中,也僅僅把學生當作教育的對象和客體,忽視了學生主體性的培養和發揮,使學生受到了太多的限制和束縛體育課上,體育教師是主體,學生只能圍繞教師的指揮棒轉,一切行動聽指揮。從課堂的準備部分開始:慢跑、做操;基本部分:某種練習,講解、示范,學生練習、糾正錯誤、再講解、再示范、再練習。結束部分:集合、小結、下課。這樣一節課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從表面上看這沒有什么問題,但事實上有一個重要的問題被體育教師忽視了,那就是學生的心理感受。
3.2教材內容陳舊,教師教學手段單一學生對傳統的體育課教學內容缺乏興趣,必然導致體育課死氣沉沉,學生無精打采。體育教師忽視教學研究,傳授多、探索少。在教學中一味填鴨式的灌輸、包辦代替,以為向學生傳授得越多越好,致使學生不善于獨力思考,習慣于循規蹈矩,缺乏獨立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教師沒有熱情,學生失去激情,學生的個性也得不到健康的發展。
這樣的現象還可以舉出很多。這些現象的普遍存在,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要求相距甚遠,與時代的發展的要求不符。
4.1選擇和創建小組合作活動的學習策略合作學習可以增加參與興趣,激發學習動機。但長久以來,大部分學生習慣了做聽眾,沒有一點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就無所謂個性的發展了。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改變這一現狀,使學生既有集中的合作性,又有個體的主動參與,同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更好地展示自己、表現自己,從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起參與教學的.興趣。
4.2首先,創設合作的舞臺在體育教學中,我運用游戲教學模擬“臨時合作伙伴”。讓學生根據游戲不同要求與同學合作。如:“捕魚網”游戲。要求學生在規定的場地內,先有兩位同學手拉手合作捉同學,捉到一位同學就多一位合作伙伴,依此下去最后形成一個大魚網,把所有的同學都捕完就算完成游戲。在此游戲中,活躍了課堂氛圍,也激發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4.3其次,運用“小集團學習法”
讓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自由組合,分成幾個小集團。根據教學任務、教材特點,利用小集團的協同學習,使全體成員經常地合作學習鍛煉。通過小集團成員練習時互相幫助、互相評價,互相監督,進一步學會合作學習。由此來滿足學生不同興趣、不同基礎、不同層次的需要,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自我控制的本領。
4.4再則,給學生創造更多合作機會每次課我都開辟了“課課練”天地。要求學生在這特殊的天地內,根據教師的不同要求,通過學生間合作自學、自我鍛煉計劃。教師根據學生合作自鍛的情況,針對性地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有目的的指導,鼓勵學生勇于實踐、敢于探索,把學到的知識逐漸積累,運用于實踐鍛煉中。久而久之,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參與興趣、動機相對要強烈一些,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合作欲望。
平時,在教學實踐中,為學生創造一個自愿、自主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主的發展。如:在投擲教學中,我首先多準備一些投擲的器材,然后引導學生自由分組自選器材,進行練習。教師對每組的練習進行點撥、指導,能獲得投擲成功的都給予表揚。然后,對那些已經獲得成功的小組再進一步要求,對那些沒有獲得成功的小組,教師在語言上先激勵,同時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啟發他們根據小組狀況不斷調整要求。從而使每位學生、每個小組都獲得相應的成功,也樹立起參與學習、參與競爭的信心。
組織全班討論交流。小組合作創新的內容以討論交流的形式,激發學習熱情、發揮小組合作精神、挖掘個體的學習潛能。例如:跳躍教學中的“模仿各種動物跳躍”,通過小組學生合作創新、展示交流、全體討論,使學生由被動學為主動學,激起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也拓寬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5.結束語。
通過近二年多小學體育“小組合作學習”的嘗試與實踐,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普遍提高了,學習方式得到了改變,合作的意識也提高了,活躍了課堂氛圍,也享受體育鍛煉所帶來的無窮樂趣。體育小組合作學習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注重因材施教,創設了學生參與交流的學習空間,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有效的解決了體育教學中學與教的關系。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不斷發展的課題,要求體育教師要積極探索,為我國的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主要參考文獻:
2.1豐富課堂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去:在小學合作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應該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去,在語文課堂上真正學有所得,才能更有學習和進步的動力。為此,教師應該豐富課堂活動,讓課堂內容介紹豐富多彩,比如教學中小組為分角色朗讀課文,在學習語文課文時運用朗讀教學法讓學生理解作者的意思,在同學的相互配合間調動課堂氛圍,是語文教學應該采取的有效方法。與此同時,合作教學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比賽的方式,知識搶答等環節都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語文課堂帶來的樂趣,并且有積極向上的動力。分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活動以及教學節奏需要老師進行把握,需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將面臨的種種問題,這樣才會使得小組合作教學有條不紊的順利開展。
2.2控制課堂節奏和進度,引導學生成為小組合作學習的主人:小組合作學習最為重要的就是控制教學的節奏,不能讓學生漫無目的的完全自主的進行討論和合作,教師應該起到統籌兼顧的調節作用,應該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并及時的糾正學生的問題和錯誤,這樣才能有效的控制課堂,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收獲知識完成教學目標。這就需要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才會讓合作教學沿著和諧有效的方向順利進行,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新鮮的教學形式,而不能達到教學目的。比如,當學生討論過程中交頭接耳,教師也應該及時的加以制止,再比如,當學生探究的問題與真正文章的主題有很大出入,教師也應該予以講解和解釋。
2.3合理分配小組成員,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結合作是在我們當今社會中經常出現的詞語,也是做好工作的良好方法。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很好的活躍課堂氛圍,豐富學生們的課堂生活,學生之間可以通過小組內進行交流,加深了學生們之間的情感,有利于學生們團結合作進行學習。良好的小組成員分配是小學語文小組合作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為了能夠合理的分配小組成員,培養學生們之間的合作意識,老師們應該充分了解學生,將學生們的行為習慣特點掌握,更加有利于小組合作教學的開展。
3結束語。
語文作為我們學生的一門主要課程,不僅是為了成績和應試,學好語文才能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為了能夠給孩子們從小養成良好的國學素養,作為語文老師就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等教學模式,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2]楊權友.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與調控[j].科教導刊(下旬),2015,06:150-151.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之一,它具有使學生優勢互補,形成良好人際關系,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展的優點。怎樣才能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彰顯出自己的個性呢?下面結合本人教學實際談幾點思考。
一、合理劃分學習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前提。
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如何,首先取決于教師如何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因此,教師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有意識地讓小組中的學生良莠搭配,每個成員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如,我把全班學生按學習程度的差異分了優、中、差三個等級,全班42名同學平均分成了7組,每組有優、中、差學生各1名。優等生任組長,負責本組的學習安排;中等生任組長助理,負責協助小組長;學困生是組員,負責監督組長和助理。這樣分工就明確了,每個學生都各司其職。其次,要向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目的、內容、形式、目標等,讓學生感受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做到組內合作,組間競爭,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彰顯出自己的個性。
二、教師的有效指導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保證。
學習小組成立了,但怎樣才能讓它發揮最大的作用呢?教師要做好預設工作,在設計合作這一環節,預設出學生自探階段會出現的問題。如:在教學“正比例的意義”時,我預設出這樣3個問題讓學生進行交流學習。
(1)向圓柱形水杯中不斷注水,水的體積和高度有關系嗎?
(2)水的'體積是怎樣隨著高度的變化而變化的?
(3)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另外,我們在掌握小組合作學習出現的時機上要做到:小組合作的必要性,憑個人能力解決不了,或學生意見不一致時,經過大家的集體討論交流,達到我們預設的目標,真正促進學生思維的碰撞。在小組交流活動中,教師也應當作為活動的一份子走到每個小組中間去,傾聽學生的意見,參與討論,進行及時有效地指導,這樣不但促進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還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討論的進度,同時也拉近了師生關系。
三、學會合作是合作學習的內容。
合作學習就是以集體智慧來解決問題的一種互助性學習。教師要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挖掘每位學生的潛力。如:在學習中組員不會的問題,由助理、組長及時給他講解,組員、助理課堂上沒學會,由小組長幫他們補課。這樣一來,學有余力的學生有事可做,能力也提高了;學困生也責任到人,學習動機增強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厚。每個學生都在小組學習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彰顯出自己的個性,享受到數學帶給他們的快樂。
四、建立有效的小組評價機制是合作學習的動力。
為了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在小組評價上我采用了捆綁式的獎勵辦法,將每個學習小組作為一個主體進行評價。如:我建立的蘋果表彰榜,每次測試結束后,我會將3人成績均達到良好以上,該小組被評為“白蘋果”小組(喻意白色的蘋果花),優秀以上被評為“青蘋果”小組(喻意待成熟的蘋果),特優以上被評為“紅蘋果”小組(喻意成熟的蘋果)。當然,在集體學習中,我也沒有忽視學生個體的發展,個人成績特優者還可獲得個人“紅蘋果”稱號,期末根據蘋果榜上的蘋果數量評出最佳學習小組、最佳組長、最佳助理、最佳組員。這樣一來,不僅是組與組之間充滿了競爭,就連小組內也是既有合作,也有競爭,不但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還培養了他們的競爭意識。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只有課堂上有了切實的合作學習,學生的學習方式才能得到改變。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成長,在合作學習中彰顯出自己的個性。
文檔為doc格式。
。
師生互動在高效、優質的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師生互動的目的在于讓同學與教師合作完成某個事情,從而調動學生思維。師生互動通過精心設置、創設類似的、簡明的、呈現梯度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使得師生、生生交流平等,所授教的知識才能被學生更好地領悟。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薄皩W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睆拇丝梢钥闯?,數學教育教學要關注學生作為一個主體,一個活生生的人的存在價值。20xx———20xx年是我校教學改革年,對于我來說也是促進自身改革,不斷提升自己教學素養和教學能力的一年,下面就針對教育教學改革做如下總結:
一、對教育教學改革的認識。
從小學數學的角度來看,數學的教育意義不在于培養數學家,而在于培養學生的數學觀念和數學思想,讓學生經歷、探索一些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開拓學生頭腦中的數學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F在提倡數學教育教學,既要體現數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課程功能,從這個層面講教育教學改革對數學教育教學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它促使學生改變了舊的學習方式,促使教師改變了舊的教學模式,并不斷探索新的適應學生能力發展的教學模式。例如:在合作探究環節,引導小組合作時,我們會先指導學生產生自己的觀點,而后小組內展示匯報,交流想法,達成共識,而后班級展示,學生展示,這個環節,傾聽與質疑是我重視的兩大要素,只有讓學生認真傾聽,才能讓學生自己反思,找出自己對思考思路的共同點和需要質疑的地方,從而為自己的發言找準契合點??經過思維的碰撞,學生基本都能自己解決一些數學問題,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數學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是需要老師去把握的,既要給“學生以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權利,更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也是我不懈追求的教學境界。教育課程改革給我的一個更大的感觸就是課堂評價機制的不斷完善,學生能給自己以及同伴的學習一個正確、科學的評價,通過這個評價來實現自我反思,這種機制特別有利于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我在教學中也在不斷引導孩子自我反思,以促進他們更好的發展。
二、課程教學中的實施。
我在教學中也特別重視小組合作學習,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二年級孩子較小對課堂紀律、課堂、小組匯報的評價均有教師把握,,我們是以4人為一小組,編為1號、2號、3號、4號,1號為組長,2號為副組長,4號一般為學困生,這樣在組內實行1—4結對,2—3結對的幫扶模式,當有困難時,互相幫助,小組評價和個人評價兩種模式。在班內,對于學生的管理實行捆綁式的評價,不針對個人。也就是對整個小隊進行評價,這就要求小隊內每一個學生都不能掉隊,有一人跟不上,整個小隊就不會得周冠軍、月冠軍、學期冠軍等,所以小隊內每個成員都要幫助相對落后的成員,小隊長在家里就會打電話問4號同學知識掌握情況,這樣就會出現三個幫一個或四個幫一個的局面。再就是在小組展示的時候,4號回答的40分,3號得30分,2號得20分,1號得10分,這樣就不會出現只是1回答問題的現象,可以把機會讓給4號,而在有些課堂上,很多時候4號是沒有機會回答問題的,因為他學習不好呀。在學習型的組織中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都有一個發展、展示的舞臺。這個學習型組織最大的特點把常規管理和學習等各個方面都捆綁在一起。小組合作是本學期課堂教育教學改革變動較大的地方,也初見成效,但由于年級低,多數由教師評價為主,隨著年級的增長要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
三、通過實踐談得失。
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學生的學習習慣有了顯著的提高,特別是在自我反思方面,大多數學生能查找出自己的不足,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方面有了顯著的成績,在小組結對互幫互助的模式下,大多數學困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就我個人而言,對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在不斷的實踐中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在小組合作中也有些許的缺失,主要表現在小組合作評價方式單一,以教師評價和學優生評價為主,沒有充分挖掘全體學生參與評價得熱情,另外就是對學困生的把握不夠到位,有時當堂達標時,學困生并不能按時完成,從而導致他們依賴本組學優生的現象。這也是在以后教學中必須認真關注的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增加前置性學習。在每節課前,前置性學習教師都要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然后讓他們在課上展示,一方面,鍛煉了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這樣的教學方式,轉變了過去“要我學”為“我要學”的學習動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的欲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問題背景。
(一)問題的提出。
人們常說:“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是條蟲?!北M管有其片面性,但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中學生確實缺乏合作能力,集體觀念淡薄。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迅猛,信息瞬變,各行各業事業的成功都需要人們具有合作精神,但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合作意識,這與未來的人才觀是相矛盾的。
全日制義務教育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產生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痹凇霸u價建議”中,也強調了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合作交流意識”的評價,其中包括“是否樂于與他人合作”、“愿意與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是否能夠使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因此,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更新知識能力是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更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學習的優勢,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實驗的理論假設。
本實驗在實驗班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研究”實驗。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搭配成合作學習小組,以合作學習小組的基本形式,系統地利用教學中的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作用,促進學生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完成教學目標。從而達到實驗班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班;學生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強于對照班;數學學習能力強于對照班。
(三)實驗的理論依據。
1、該課題符合“學生主體論,教師主導論”的現代教育思想。
2、據教育心理學原理,學生的合作學習有利于合作能力的培養以及創新意識的形成。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愿望,那就是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師應該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去研究、去探索,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
3、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符合布魯納的認知論,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該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的主動參與者。
4、《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形成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的有效的學習策略。
二、實驗的具體內容。
本實驗主要分三個階段研究如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探討合作學習小組的分組形式:是按組內異質分(即各小組中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的比例都相同)較好,還是按組內同質分(即同一個學習小組的人員是同一個層次的學生)較好:小組合作學習較傳統的班級授課制比較有無優勢。
(二)探討合作學習小組中,幾個人為一個合作學習小組學習效果最好。
(三)探討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什么情況下采用傳統的班級授課制效果好,什么情況下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學習效果好。
現第一階段已完成,以下匯報的是第一階段的有關情況。
三、研究方法與檢測。
(一)研究方法。
我們這項研究采用實驗研究的方法,具體是等組實驗法,堅持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問卷調查與多項觀察相結合的原則。
研究對象主要選擇本校八年級(1)班、(2)班、(3)班,其中(1)、(2)班為實驗班,且兩個實驗班的分組方式又不同:(1)班按組內同質分組,(2)班按組內異質分組;(3)班為對照班,采用傳統的班級授課制。需要說明的是:兩個實驗班與對照班并非在學生構成上有明顯的質的差別,僅從入學試卷分析,其教學成績的不合格率曾高達43%,其中最低分只有24分,可知其認知水平并不屬于天才學生。且三個班的人數、學生的成績、學習熱情、學習能力、身體素質、智力水平均無顯著差異。
(1)班按組內同質分組:即同一個學習小組人員為同一個層次的。
學生,不同的學習小組的學生層次有差異,以小組的提高成績為評價標準,開展組與組之間的競爭。(2)班按組內異質分組:即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按1:2:1的比例搭配成4人的異質合作學習小組,優等生擔任各組組長,以小組成績為評價標準,開展組與組之間的競爭。對兩個實驗班逐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當學生合作意識增強后,就著手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學習能力。其中合作能力包括小組長的組織協調能力、小組成員的團結協作能力和互幫互助能力。
四、實驗結果與討論。
(一)結果。
經過一年的實驗,我們按照原來的實驗設想實施實驗計劃,進行過幾次成績檢測,開始時。兩個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成績并不顯著(t=1.30,p0.05),而到期末成績距離逐漸拉大,實驗班中,(2)班成績明顯優于(1)班,且兩個實驗班的成績都優于對照班。不僅如此,實驗班從素質的各方面都表現出優勢:在參加新化縣數學“化羅庚”獎杯競賽中,實驗班學生有14人獲獎,并代表學校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這是學校歷年來該項目最好的團體成績,這是對照班無法比擬的。但獲獎14人中,(2)班只有4人,(1)班有10人,從這一點可以說明,對于尖子生的培養,按組內同質分組學習優于按組內異質分組學習。
(二)討論。
“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研究”實驗是一項有意義而復雜、艱巨的工作。計劃這項實驗分三個階段用二年的時間完成,如今經過一年的實驗,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因此,分析總結這次實驗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對我們進一步完善和推廣這項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深遠的意義。
我們認為這項實驗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方案設計的科學性和整體性,實驗實施的嚴密性和連續性以用效果的顯著性和可推廣性。
我們這套實驗方案的設計是建立在對教學人員、教學對象以及教學條件調查的基礎上,以“學生主體論,教師主導論”這一理論為依據,符合布魯納的認知論。且課堂教學結構中的每項活動都經過周密的設計,每個環節的落實相當細致。正因為如此,整個實驗收到了預期的效果,這項實驗研究的經驗是典型的,可推廣的。
第二: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研究的成功不僅促進了合作交流能力、學習能力及學習興趣的提高,同時也促進了數學成績的提高。因此,為素質而教學不僅直接使學生的能力得以發展,使學生技能得以提高、興趣得以培養,而且也促進了成績的上升,這也是其較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優勝的地方。
把課堂還給學生,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每個學生各得其所地得到發展,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得到最充分的發展;把創造還給教師,使教育成為充滿智慧的事業,每個教師的價值得到充分的實現;把世界引進教室,使課堂成為現實社會的一個真實知識的組成部分。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方法以其獨特的魅力,牽動了我校的教學改革,為我校實施素質教育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我們也將以更務實求真的態度,帶領學生乘著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列車,奔向素質教育的彼岸。
論文摘要:在職中電類基礎知識課程的教學中,如何激發、培養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的保證。本文總結出創設課堂教學情境的幾種有效方法。
職校的《電子技術基礎》、《電子線路基礎》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如果教師的教學僅僅從書本理論到理論,學生就會產生枯燥無味、抽象難懂的感覺,造成興致索然。但是若能充分利用教材實踐性的特點,設計各種電子電路的實驗,為學生提供直觀、有趣的教學情境,往往可以誘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筆者在近幾年《電子技術基礎》、《電子線路基礎》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收到一定的教學效果。
一、創設“問題的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求知欲望?;谶@一點,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必須在激發學生求知欲上下功夫。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這兩門課程的實踐性特點,努力通過直觀的實驗(演示或分組)教學法,創設知識的“‘問題的情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演示實驗的課堂組織,可按圖1所示的教學流程進行設計,并在教學的過程使學生的心理達到相應的變化效果。
在圖1的教學流程圖中,“演示實驗”是指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演示實驗;“發現問題”是指通過實驗的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和發現問題;“探討問題”是指利用原有知識分析和討論產生問題的原因;“解決問題”是指根據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的方法(新課);“練習鞏固”是指通過課堂練習,鞏固所學新知識。其中的“演示實驗”、“發現問題”、“探討問題”三個過程是創設“問題的情境”的關鍵所在,教師必須注意這些過程對學生心理變化的影響。在“演示實驗”、“發現問題”、“探討問題”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心理變化要達到圖1虛線框所示內容。即所設計的實驗“情境”應令學生具有新、奇的感覺,“問題”令學生處于一知半解或不確定的心理狀態下,且“問題”的提出由淺人深,“問題”解決后學生體現到的成功喜悅,等等。整個課堂圍繞著“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解決”而展開教學,學生興趣被點燃,并且一直保持著,教學質量順理成章得到提高。
例如,教材的“放大電路的靜態工作點”中“什么叫靜態工作點”,“為什么要設置靜態工作點”,“如何設置合適的靜態工作點”等內容,既是教學重點,又是學習的難點。
若采用圖1的教學過程,設計出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情境,則能較好地突破重難點教學。就拿“為什么放大電路要設置靜態工作點”這個問題來說,教師可先進行對比演示實驗,即用示波器觀察“不設靜態工作點的共發射極放大電路”(見圖2)與“固定偏置共射極放大電路”(見圖3)它們的輸人、輸出波形。學生通過示波器可以明顯地觀察到“圖2電路的輸出信號u。與輸人信號ui波形不相同”,而“圖3電路的輸出信號u。和輸人信號ui波形基本相同”的事實,內心就生有詫異、奇怪的感覺。接著教師提出“哪個電路是屬于工作正常的”的問題,學生一般能回憶舊知(前面學過的“放大電路組成的原則”中要求輸出信號應保持輸人信號的波形應保持一致不變),正確地回答出“圖3電路能工作正?!?。教師再提出“為什么后一電路能工作正?!睍r,學生往往僅會根據這兩個電路的表象得出“后一電路比前一電路多了一個電阻rs”的結論,尚若教師再緊追一個“為什么”。學生就會處于一種似懂非懂的問題情境中,從而有了矛盾和疑惑的感覺,進而產生探究問題的強烈欲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接下來學習新課“如何設置合適的靜態工作點”時,學生就會被問題所吸引。
二、創設“快樂的教學情境”,保持學習興趣。
適宜的情境可以喚起相應的情感,俗話說觸景生情。人處于輕松的情境中可以產生偷悅,處于悲憤的情緒中可以產生痛苦,處于快樂的環境中就能夠興致勃勃地學習。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當教師講得太多、太難、太快,超越學生的認識能力和接受能力,學生就會望而生畏、喪失學習的信心,增加了學習的負擔。只有合理地組織課堂教學,保證每一節課的知識量合適,重難點突出,并在教學過程讓學生體驗愉快學習,才能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學有所得。對《電子技術基礎》、《電子線路基礎》課程而言,讓學生處在寬松的課堂氣眾中,邊動手邊思考的“分組實驗”,無疑是創設愉快學習環境的首選方法。通過分組實驗創設“快樂收情境”的教學過程可歸納為圖4所示,其中,“分組實驗”是指學生一人或兩個人為一個組進行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是指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邊觀察測量,邊按要求記錄實驗現象;“分析現象”是指根據實驗現象或觀測記錄,分析相應原因;“總結規律”是指由實驗的現象和觀測的結果,總結出半導體器件或電路的規律。創設教學情驀的過程重點放在“分組實驗”和“觀察實驗現象”,學生心理變化應達到如圖4虛線框所示。
例如:學習“二極管的單向導電特性”時,先組織學生做這樣兩個實驗:第一個實驗是將一個1歐姆的電阻與一個小燈泡串聯后加入6伏的直流電源,觀察燈泡發光情況;對調電源極性,再觀察燈泡發光情況。第二個實驗是將前一實驗中的電阻改換為二極管,重新再做一遍實驗,再觀察燈泡發光情況。學生在體現實驗成功,心情愉快之余,對實驗中燈泡發光情況二極管與電阻不相同的現象,印象特別深刻。然后,由二極管的導電現象可以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二極管的主要特性―單向導電特性。
分組實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如下的問題:首先,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適當的實驗電路。由于實驗的結果與理論的結果會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設計電路時,我們既要讓學生知道事物實際的一面,又要盡可能縮短實際與理論間的差距,即盡量減少諸如元件參數的選擇、儀表的誤差、測量讀數等人為因素造成的實驗誤差。其次,是根據教學的重點,結合實驗電路設計合理的實驗記錄表。實驗記錄項目是實驗中要求學生必須做的測量與觀察的內容,它必須突出教學的重點,忽略一些次要的實際情況。如上例中突出的是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忽略了二極管“正向的死區”問題。再次,就是要加強實驗操作過程的指導。詳細、耐心地指導每一個操作步驟和方法,可以避免實驗匆匆走過場的現象出現,保證實驗的質量。
三、通過動畫影片創設“生動的情境”
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均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直觀的學習氣清境,達到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但是,由于這兩種方法較為費時,尤其是分組實驗。必須引導學生掌握好實驗時間,否則,它們的使用率會受教學課時不足所限制。另外,電子技術課程中,還存在著許多諸如pn結、各種半導體器件的內部結構、電路工作原理等等內容,是不能通過實驗直接觀察感受得到的微觀事物,這又是學生最感抽象而“學之無味”的內容。課堂教學過程還要將半導體器件及其電路的內部客觀存在的、不可見的、抽象難懂的內容,通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創設絢麗多彩、生動形象的演示及化小為大、化靜為動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效果才能明顯提高。我們可應用計算機以連續的動作(動畫)、悅耳的聲音、艷麗的色彩等模擬學習中難以直觀體會的知識,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就能較好地解決上述兩個問題。例如,我將“pn結的形成”、“三極管的特性曲線”等內容,用動畫模擬事物內部的變化過程,將實際不可見的,變為直觀可見,而且生動活潑,教學效果是很顯著的。
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關鍵在于能設計出突出教材重難點的動畫影片。目前,市面上這類教學素材軟件基本是沒有,還必須靠各個教師自行設計,這對教師無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老師們的負擔,從而制約了該方法的廣泛應用。
本書作者圍繞課堂教學改革中的一些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陳述對課堂教學的一些基本理念怎樣上好課怎樣備好課。而下篇則以一個個案例為主從案例中分析透視反思從一個個課堂片段中理解新課程新數學針對大多數老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而解決的。這是一本實實在在的書以一名小學數學教研員的旁觀者的身份去感悟課堂從許多的發生在日常教學中的生動的具體的事件有些是課堂教學創新的亮點也有些是令人惋惜的課堂敗筆但他們都是來自于外我們對課堂的潛心探索和事件都曾是在每一位執教老師的教學生涯中有過里程碑意義。通過這些案例本書的作者用心感悟他的體會與思考都有著冷靜和理性的思考。本書的所有案例都來自第一線來自一位小學數學教研員的一本厚厚的聽課筆記這是一份非常珍貴的財富。
看了這本書讓我感悟到:每一個人的一生所擁有的時間都差不多但是所做工作的數量和業績相差就比較懸殊。這就要看一個人做事是否有恒心和勤奮的程度。作為一個教師如果能勤看、勤聽、勤記、勤問就能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教育現象把握教育規律做一個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自開學以來,跟隨視導調研組先后對實小、洪小、洪二小、洪三小、六中等8處區直學校,王舍人、郭店、港溝、西營等10處鄉鎮的10幾處學校進行了教學視導,視導中采取了先聽課后座談,查看資料,最后觀看教研組特色展示的形式。其中,共有4處學校安排了數學組的教研展示,分別是:王舍人中心小學、唐王中心小學、洪二小、實??;共聽課38節,含優質課4節,占總節數的10、53%,分別是王舍人大辛小學的王慧晶、殷陳小學的李明虎,遙墻中心小學的陳青、南郭而小學的張敬華;規范課33節,占總節數的86、84%;基本規范課1節,占總節數的2、63%。另外通過查看材料以及和老師們座談,其中發現了許多優點,同時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之處。
一、優點:
1、對于本學科來說,學?;灸軌虬凑沼嘘P規定開足課時數。
按照省規定,小學數學的課時數是:一——四年級4課時/周,五、六年級5課時/周。從調研來看,各個學?;径寄軌虬凑者@一規定開足課時。任課教師絕大多數都能夠有效地利用這僅有的課時數開展教學,盡可能的提高教學效率,向每節課短短的40分鐘或者35分鐘要質量。作為數學課的特殊性來說,僅靠課上的學習很難鞏固新知,形成一定的技巧,但是限于現實條件的限制,教師沒有更加充足的時間來對學生進行糾錯、調整。因此,教師們逐漸從原來的“泡時間”式教學緩慢進入到教學研究中來。
2、學校教研氣氛漸濃。
學校教研組工作開展正常,教研活動形式多樣,能針對教師的需要開展有效的教研活動?;顒又?,教師大多能發表自己的真實看法,能有效及時地指出活動的成功與不足,學校能及時根據教師的提議調整工作策略,使教研活動真正成為教師成長、學校提升的忠實媒介。如洪二小自主課堂的研究,既研究教師的有效教學,同時更研究學生的主動學習,大大提高了師生共同學習的意識。
3、教師的教學熱情極大地帶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數學課堂自來容易被人冠以枯燥、干澀的帽子,很多數學老師也經常這樣工作著,枯燥無味、干巴巴的純理性的知識傳授,以至于讓學生對老師敬而遠之。但從本次調研來看,這樣的現象正在悄然發生著改變。如王舍人的李明虎老師既有著帶領低年級學生一起游戲,采取的活動式教學很受學生喜愛;再如濟鋼鮑山學校的張加坤老師、楊鳳霞老師能夠結合學校資源,引領學生徜徉在“探究海洋”中,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的簡約美、邏輯美,深得學生認可。這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實例,但這也恰恰說明一點,師生共同的情感投入,能夠使兒童更大膽地、真誠地接近老師,這樣一來,我們所倡導的用有效的活動建構去激發兒童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交流合作、獨立思考的追求才能得以不斷地真實地實踐著。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有效實踐“問題探究教學模式”。
針對本學科的教學模式,教師基本能夠主動有效地加以運用。大多數教師能夠對本模式進行主動研究,創造性的利用模式建構課堂。如,實小的趙衛老師,在實踐中,通過有趣的情境創設引領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展示匯報學習新知之后,不僅能夠注重課堂的情感調控,引入小組之間的合作競爭機制,及時評價,更為可貴的是,趙老師能夠把現場生成的評價結果納入學生的學習素材,趙老師的精心獨到之處可窺一斑。
5、教學方式靈活多樣,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
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教師們成功地運用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樂學、會學,有效的提高了教學時效與質量。當學生力所能及時,采用獨立思考;當學生勢單力薄時,采用合作互助;當學生思維受阻時,教師適當指導;當學生操作探索后,讓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一些,既符合新課改的理念,更符合小學生的特點,教師們在實踐中切實把握了這一些,并且還在不斷地改進與提高。
6、良好的過程性評價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我們不僅要注重終結性評價,更要關注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調研中發現每位教師都有自己不同的評價方式,評價方式有語言評價,文字評價,粘貼、印章等評價工具評價,等級評價等等,評價主體有同學評價,小組評價,老師評價,家長評價等等,……老師們做的都非常好,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切實提高了學習效果,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將使學生終生受益。
7、各單位對視讀情況較為重視。
本學期的學科調研選取的角度是“視讀”。視讀是解決學生在計算中容易抄錯或看錯數據情況的有效方法之一。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良好數學品質的培養。在調研中,大多數學校能夠重視本項工作,學期初能夠做好傳達部署,能夠把此工作納入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來。如實小的趙衛老師、港溝的胡世紅老師、仲宮的張懷麗老師等,在教學中能夠有效地加以落實,效果較好。
二、不足:
1、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有待提高。年輕教師,尤其是教學低年級的教師,對于整個課堂的調控不到位,學生在課堂中不是積極思考和學習,更多的是在被一些瑣碎的事情所纏繞。如,進行學具操作的合作活動時,時常聽到的聲音是:老師,xx不讓我動,xx搶我的東西了等等,不僅該生的學習活動受阻,更為嚴重的是,由于小學生的從眾心理重一些,導致更多學生的精力被牽扯。
2、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式還需進一步加大轉變力度。經歷了多年的新課程改革,大多數教師的教學方式已經發生了轉變,但是也是有一少部分教師還沒有走出學生被動聽講的圈子,這中現象大多發生在一部分年齡偏大的老教師身上。誠然,讓他們改變沿用了多年的***慣是很困難的,需要時時、事事、處處加以提醒與引導。
3、教師處理非預設生成資源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課堂教學中,存在著許多突發事件,這就需要教師有較高的專業知識與能力,目前這一方面教師比較缺乏。如,有位老師在教學五年級下冊利用通分的方法進行分數的大小比較時,當學生提出有些題目的分母通分比較繁瑣,比如,5/13和12/29,除了常用的通分母之外,能不能通分子時,教師的反應很模糊。這些都有待提高。
4、教學中對教材的挖掘利用不夠。
部分教師過于追求創新,而拋棄了教材中的精華內容,這是不可取的。教師可以在教材基本內容的基礎上再進行創造性的或利用或整合,充分挖掘教材內部的知識結構,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日漸厚重起來。
5、青年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有待加強。
除了我們經常提到的諸如畫圖、語言表達、文字功力之外,尤以對教材的理解程度亟待加強。他們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不能夠理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只是在拿著某一節的知識來教學,教材中出現什么就教什么,沒有對整個知識內容進行系統的認識。他們除了需要經歷時間的磨練之外,還需要自身有強大的學習動力去主動學習。
三、思考與改進。
1、繼續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合理適當的培訓是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梢岳脤m椗嘤柡途C合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幫助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的快速成長。
2、讓教研活動主題化,以活動促進教師的發展。爭取教研活動的主題化和實質化,不流于形式。其中尤為重要的是要特別解決跟蹤式教研、跟蹤式培養等工作的落實情況,盡量使工作能夠系統化起來。
3、注重發揮校(鎮)本教研的優勢作用。根據區里的統一要求,建議各單位發揮校(鎮)本教研的優勢作用,加強教學研究,加強教師之間交流與學習,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進行優勢互補,提高自身的基本技能。
4、繼續加強三級網絡電子備課的落實工作??偨Y電子備課的經驗,發揚優點,改正不足,繼續做好網絡電子備課的完成與應用,充分發揮網絡備課的共享優勢。
5、繼續加強學科的專項調研工作和視導項目的工作落實。根據學科性質以及本學科的研究安排,繼續以專題調研和視導項目來引導教師的努力方向。
6、繼續加強學科課題的研究工作。鼓勵教師能夠有自己的研究課題,能夠有針對性的解決實際問題,以科研促教研,既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同時又加強自己的實踐能力,從而有效地促進教學成績的提高。
教育的改革已成為時代教育教學的主旋律。要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出發,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習情境。當代教師應該具有創造性。沒有創造性的教師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教育也就沒有發展。時代的發展也在迫使教師應具有創造性。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切實把學生學習數學的地位、組織的過程、學習的方式和集體的智慧緊密結合在一起。它把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讓學生處于最佳靈活狀態來學習數學知識。它突出數學知識獲得的過程與獲取的方式,有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和情感、態度、意志的培養,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我通過學習發現自己只是按照原來“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是不行的,學生已經厭煩透了,必須對教學進行改革。于是我一邊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和有關方面知識,一邊實踐到自己的教學當中去。在實踐課程標準的同時,不斷進行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變。邊學邊試驗,邊試驗邊把好的教學方法保留。
2注意教的時機,激發互動。
要發揮設疑功效,一定要把握好設疑時機。因為在課堂教學中,大家都進行過設疑活動,但因為有些時機把握的好,教學效果就比較理想;有些時機把握的不好,教學效果就不理想。在新課導入時進行巧妙的設疑,能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激活思維。如:教學“圓的認識”時,導入設疑:同學們,我們看到的車輪是什么形狀的?為什么車輪總是圓的?車軸又裝在什么位置上?這樣學生就被巧妙的提問所吸引,紛紛開動腦筋,結合教材所講的內容進行熱烈的討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
3注意教的藝術,樂于互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牛頓看到蘋果落地而發明了萬有引力定律。魯班因帶刺的草葉劃破手指最后發明了鋸子等實例都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學生在“填鴨式”的教學中已經習慣了。根本不愿積極的去動腦子。針對這種現象,我經常讓學生在學習當中去爭辯。例如:平時學完一單元,我便讓班中前三組找二十個判斷題,后三組找二十個填空題,分成兩大組進行相互提問,必須把做題的理由說出來。大家都積極的去辯論。比如在辯論平行四邊形任意一條底上可以畫出的高有一條,這句話是對還是錯時,竟有的學生聯想到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說這個題肯定是錯的,堅持對的同學仔細想了想覺得也是錯的。通過辯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了。許多學生都想充分表現一下自己,連那些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也積極的投入到了學習當中。學生的創造性有了提高,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和競爭意識。只要有了創造意識,那就會有創造成果。
4注意教的對象,全體互動。
要想讓學生進行創新,就要給學生提供機會。小學生具有充分的表現自我的能力。例如:學習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變化時,我讓學生討論它的變化規律。第一個小組的幾個學生通過討論編成一個小口訣?!靶迭c,真奇妙,向右移要擴大,向左移要縮小,移一位變十倍,移兩位變百倍,移三位變千倍??”這個口訣學生自己很快把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給記牢了。通過這一堂課的教學,我便讓學生自己試著討論得出口訣。在學習怎樣畫角時,學生得出“一射線,兩重合,三點點,四畫線?!痹趶土暦謹党顺☉妙}時得出:“面對分數應用題時,首先分清單位“1”。單位“1”已知用乘法,單位“1”未知用除法。比單位“1”多時要用加,比單位“1”少時要用減。這個口訣不是寶,具體情況要動腦。兩量相關才相連,兩量無關靠邊站?!?/p>
通過讓學生討論、總結,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槪括能力。通過讓學生自學、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都得到充分的發展。雖說這些口訣不是那么朗朗上口,但學生覺得自我價值得到了實現,學習的積極性比以前高。好像自己跟科學家一樣發現了定律,探索性都很高。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都打算自己在以后的學習中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創造。
5注意教的方式,促進互動。
隨著社會的進步,多媒體也走進了我們的課堂中,成為重要的輔助教學的手段。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獲得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恰當地運用多媒體來輔助,用數學課件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的文體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使其重視實踐操作,科學地記憶知識,并且有助于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
6結束語。
參考文獻。
我們都說,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是社會的未來。教學中,我們也要注意適時、適度地創設實踐情境。這不僅有利于保證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也是十分有利的。
如教學二年級(下冊)“認識方向”,創設情境時,我先讓學生找出學校的東、南、西、北各是什么地方,再逐步引導學生弄清超市、體育館、公園、人民橋各在學校的哪一面。通過討論交流后再認識東北、西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最后設計一個靈活性較大的提問:“你還有什么問題,在小組里互相討論討論?!毕抡n時我給學生設計了這樣的兩個操作題:
2.1用一張正方形白紙按照指南針的樣子制成一個方向板。
2.2利用方向板,指出你居住的村莊東北、西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是什么地方。
如此一來,學生結合問題情境和學習的新知識提出了許多不同的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強了對所處位置關系相對性的認識,并誘發了學生把自主學習延伸到課外,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這樣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實用價值和“做”數學的樂趣。實踐活動將數學知識回歸于生活,應用于生活,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生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一方面加深了對“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度”這一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還提高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效果,一個合作學習小組以2─6人為宜,分組注意各層次學生的優化組合,以利優勢互補,相互促進,要使合作學習更加有效,還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合作學習不但要發揮組內每個人的作用,還要發揮集體的作用,注意培養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學習活動的習慣,發揮學生參與的主體性,努力提高學習的效果。因此,在學生已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但尚未得出結論之前組織討論,這樣可以通過討論互相啟發,分析綜合,在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礎上抽象概括,探索出所要掌握的結論。
課堂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很快掌握了新知,有的學生一知半解,這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練習,讓每個學生發表見解,相互啟迪,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開展合作練習的初始階段,學生的討論的合作意識可能不強,這時教師可以加強指導,并安排特定的時間,有意識培養他們合作練習的意識,實施新課程以后,可以把教材安排的討論題,作為合作練習的素材,這樣,既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學到別人的好思維,好方法。更有利于學生表達觀點,發揮想象,互相啟發,共同發展。
3.合作評價。
課堂教學中,教師在經常對學生的學習作出評價,以便學生了解自己的情況,及時改正錯誤。在合作評價時,教師應要求學生認真聽每個同學的發言,概括別人發言的要點,經過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通過對比分析,找出了適合自己的最佳方法,既鍛煉了思維,又培養了表達能力。
合作學習是一種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認知過程,在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時,需要教師巧設懸念,精心設疑,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自己解答不了,或者自己得出結論確定不了是否準確,急需和別人交流,聽取別人意見的欲望,在這種情況下就使學生恰到好處地進入合作學習的情境,使合作學習達到最佳狀態。
如在教學《統計的初步知識》這一課時,我一開始先讓學生自己看著電視屏幕統計在5分鐘內通過學校門口的車輛,學生興趣較高,個個想做一個小統計員,在說開始后,同學們是一會兒看,一會兒記,弄得手忙腳亂。5分鐘后,學生匯報出來的數據是各不相同,抓住這個機會,我就立即問學生:“為什么會也現這種情況呢?”同學們一下子議論開了,有的說我看了這輛,就忘了那輛;有的說,邊看邊記我忙不過來了……抓住這個契機,我就及時提問:“那你們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這時在學生的心中有了一個強烈的愿望:最好有同學跟我合作該多好呀!經過同學們的討論,最后達成一致意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每人統計一種車輛。針對學生提出的建議,教師立即加以采用。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了統計,學生的興趣高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合作學習是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方式,教學中教師要提供讓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時機,給學生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使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各展所長,協作互補。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時,我出示了三個形狀各異的三角形,有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問學生:“同學們,老師說這些三角形的面積都是相等的,你們同意嗎?”學生有的說:“不同意?!庇械恼f:“同意?!蔽矣謫枺骸盀槭裁?”學生紛紛舉手闡明理由,有一個學生說:“三角形的形狀大小不一,面積肯定不相等?!庇钟幸粋€學生說:“我用數格子的方法數了數,面積是相等的?!薄瑢W們七嘴八舌的發表著自己的見解。
接著我又問:“那你們能不能猜想一下,這些三角形的面積與它們各自的底和高到底會有什么關系呢。我們能用什么方法去證明一下呢?請同學們幾人一組互相討論,然后用你們自己的辦法去證明?!睂W生互相討論動手操作,通過剪、拼、量等方法,各自有了結論,交流匯報,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在這種學習氛圍中,真正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教學要求。這種做法,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恰當地把握時機,選擇有討論價值的內容組織學生討論,既發揚了教學民主,又為學生合作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機會,人人參與,個個發言,相互啟發,取長補短,活躍了課堂氣氛,形成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廣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
現實告訴我們,數學課上單靠一幅圖、一段話是很難創設出讓學生感興趣的情境的。而多媒體技術集音、像、動畫為一體,生動形象,在吸引學生注意與創設教學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情境不可比擬的優勢。
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先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演示:一只大猴子和一只小猴子分別拿著一塊長方形和一塊平行四邊形的絲巾,它們爭論著,都說自己的絲巾大,究竟誰的絲巾大呢?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發起來,思維開始活躍,都互相討論交流起來,爭著想辦法,說思路。最后達成共識:最好先計算出它們各自的面積然后再比較它們的大小。師: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我們已經學過,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的呢?引導學生通過“議一議、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推(理)一推”等一系列活動,引導學生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這樣,學生的思維容易被啟迪、開發。多媒體創設的情境可對學生產生持續的動機,這種直觀是一種催化劑,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生活色彩。學生不僅對創設情境產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策略意識的培養,必將促使學生積極的思維。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41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