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的編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以最大程度地滿足教學需求。接下來是一些經過實踐檢驗的教案模板,希望對教師備課工作有所幫助。
《走進新生活》節選自湖南省教科院編寫的《心理健康教育》高一分冊。它從學生的知、情、意、行來提高其心理素質,培養其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而不是純粹要求學生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識?!蹲哌M新生活》又是高中階段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篇,因此還要激發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熱情與興趣。
2.學情分析
我校高一學生大部分是獨自一人,從落后的小學校到先進的示范性中學,從偏僻的瑤山深處到繁華的縣城中心,又加上學習上的變化,絕大部分都出現了“不適應”現象,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瑤族學生更是如此。
1.教學目標
讓學生熟悉高一新生活是“新”在哪些方面,并找出“不適應”的原因及對策。教學的重點是增強學生在學校的安全感和歸屬感,為戰勝新生活中的困難樹立勇氣,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走進”新生活的過程中保持良好心態。
2.教學方法
運用多媒體組合教學、體驗式教學、活動式教學、研究探討式教學、分組教學等
為了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尤其是心理適應能力,根據螺旋遞進式原則,這堂課我共設計了三個模塊,它們之間在邏輯上既相對獨立,又保持連續和遞進。同時三個模塊在教師引導、學生內化、知識發展上也保持連續性和完整性。
1.模塊一:身臨其境(感受新生活)(7分鐘左右)
(1)通過多媒體(圖片、視頻等)展示“新生活”中的變化,讓學生產生共鳴,同時對將要遇到的困難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2)讓學生討論后補充還有哪些“新”的變化。
在這個模塊中,重點是多媒體素材的選取,一是在反應“新生活”的內容上要有代表性、典型性,二要使學生感覺到“新生活”與原來的生活反差很大,也就是對比要明顯。
2.模塊二:刨根問底(探討“不適應”的原因)(11分鐘左右)
“刨根”游戲步驟:
(1)教師向學生展示事先做好的“紙板”,介紹其內容和操作方法。
(2)挑選一至兩名學生和教師一起做主持人,組織學生游戲。
(3)要求學生討論并補充其它原因。
(4)教師根據“游戲”和“補充”總結“不適應”的原因。
在這個模塊中,織組好學生成敗的基礎,師生互動是成敗的關鍵。
3.模塊三:各顯神通(找出“不適應”的對策)(21分鐘左右)
活動一:“我也有對策”:
(1)教師把學生分成五個小組(環境的變化,學習的變化,氣質、性格差異,心理準備的情況,家庭社會的壓力)
(2)請學生把“對策”寫在“我也有對策”紙上。
(3)教師收上后,邊展示邊講解。
活動二:高中階段自我設計:要求學生根據今天的學習和以往的經驗,給自己的高中階段做個設計,教師組織學生主動發言和寫在“自我設計”紙上相結合。
在這個模塊中,教師要準備了一些影視資料,當活動中出現“沉默”時,用來引導和啟發學生。
4.小結與課后拓展(1分鐘左右)
(1)小結,這堂課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堂課,目的是讓大家樹立戰勝一切困難與挫折的勇氣和信心,我們以后還會針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課后拓展,瀏覽學校網站,到學校論壇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壇提問并參與討論。
反思教學中的三個模塊是否實現了當初的設計構想,反思教學中“學生主體性”是否真正得到了實現,在加以修改后寫成《走進新生活》教學案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下面我把這節心里活動課的設計思路向大家匯報一下,希望能夠得到各位方家的批評指正。
首先要說說課題的選擇。七年級學生年齡小,自控力差,在學習生活中渴望成功,但又不能堅持不懈地努力。遭遇失敗時,常怨天尤人,自暴自棄,他們沒有深刻地認識到主觀努力才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在我們班,考試后有不少家長反映,孩子把考不好的原因歸咎于座位靠后,同桌紀律不好,老師講得太快,家長文化程度不高不能輔導自己等等。他們總是在為失敗找各種各樣的客觀原因,而不愿從主觀上刻苦努力。因此幫助學生認識努力的重要性,養成他們不放棄、不服輸、不懈怠的的意志品質,對學生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我就選擇了這個課題:努力打造實力。
通過這節班會課上,我想達到兩個目標:
(一)、幫助學生認識努力的重要性;
(二)、讓學生通過自我反省發現自己的問題,并獲得一些可操作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知道心理活動課重在學生參與,師生共同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感悟、體驗,從而達到學生自我了解、自我探索、自我體驗、自我發展、自我成長的目的。所以在設計方案時我充分考慮到心理活動課最核心的兩個要素“活動”和“體驗”,通過創設一定的心理情境,喚醒學生內心深處的一些心理體驗。整個教學過程包括:角色扮演,創設情境————自我反省,暴露問題——展開討論,解決問題———榜樣引導,加深體驗———矯正反饋,自我激勵——再創情境,強化體驗這六個環節。
首先我運用角色扮演法引入本節課的話題。角色扮演法是一種通過行為模仿或行為替代來影響個體心理過程的方法。讓學生扮演活動中的角色,進行現場表演,通過觀察、體驗,進行分析討論,從而使學生受到教育。在我的指導下,學生自編自演了小品“超超為什么總是考不好”,通過學生的表演和其他同學的觀察,使得全體學生能很快認識到失敗時找任何客觀理由都是于事無補的,關鍵應該從自身找原因。
第二個環節是自我反省,暴露問題的環節,這也是本節課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旨在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批評、自我暴露,讓學生有知不足而后進的思想。
第三個環節我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來尋求解決自身問題的方法。討論法是心理活動課最基本方法。通過同桌討論、小組討論、全班自由討論,達到相互接納、相互包容、情感互動、自助助人的目的。在這節課的討論中,學生們自己歸納出自己一些努力學習的具體做法。
學生有了努力的方法,還應該付諸于行動。接下來在榜樣引導這個環節中我注重讓學生在自己身邊尋找榜樣,這樣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可學習、仿效的對象,幫助他們盡快把內心的體驗付諸于行動。約翰·庫緹斯也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學生可能無法直接去仿效他的做法,但他卻從更深層次觸動了學生的心靈,深化了學生內心的體驗。
對超超說一句警醒的話,設計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學生把自己的內心體驗轉化成可以用來鞭策自己、激勵自己的一句話,也針對性地解決了上課伊始學生自我暴露的問題。
課的最后,全運會的視頻片段和永不言棄這首歌搭配起來,是為了再一次創設情境,繼續深化學生內心深處的心理體驗。
課上完后,我自己覺得這節課對學生還是有所觸動的。當然,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所以我們不能奢望通過一兩節心理活動課就能解決學生不刻苦、不努力的問題,但是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時刻去喚醒學生的努力意識,激發學習努力向上的欲望。所以今后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將繼續努力。希望各位老師、各位領導能給我提出意見和建議,謝謝大家。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交往日益頻繁。它要求社會成員有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能用清晰、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能夠適應語言傳遞技術現代化的要求,以迎接人機對話時代的到來。正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說的“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小班幼兒而言,童謠還是有些陌生的。所以,我挑選了比較適合小班幼兒天性的素材《小雞過河》,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力求生動、有趣味性。
《小雞過河》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向幼兒介紹了兩只有禮貌而又聰明能干的小雞在郊游過程中如何通過三條河的故事。故事中的小雞、長頸鹿、烏龜等都是小班幼兒所熟悉的。聽了這個故事,幼兒會自然而然地拿故事中的角色來同自己對照,運用該故事教育幼兒做一個有禮貌、愛動腦的孩子非常合適。另外通過該故事還可以引導幼兒感受團結友愛,關心同伴的積極情感。
二、說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于典型的游戲年齡階。
段,是角色游戲的高峰期,他們對游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詞匯貧乏,幼兒在游戲中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游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
三、說教法。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提問法。
1、情境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為幼兒創設情境,幼兒就仿佛置身于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兒有了時間的經驗,聯想也就豐富了。如兩只小雞出去郊游又過不了河,這讓幼兒覺得多么著急啊,請誰幫忙呢?他們會主動地想出各種方法過河。當他們真正過了河,參加了表演,這種心情和我們以往用圖片講述上,讓幼兒通過圖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2、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啟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如小雞應該怎樣過河呢?我們該怎么感謝長頸鹿,烏龜呢?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啟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松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情景表演法等學習方法。
1、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2、情景表演法:幼兒在情景表演中,像兩只小雞一樣邊走邊唱《郊游》的歌,歌詞朗朗上口,幼兒喜歡唱,還讓幼兒學習小雞與長頸鹿、烏龜之間的簡單對話,學習禮貌用語,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p>
五、說活動程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一、學習故事:小雞過河。
(一)導入:小雞的歌。
1、欣賞小雞的歌。
2、幼兒唱小雞的歌。
(1)小雞的歌真好聽,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幼兒學唱)。
(2)讓我們唱著歌,陪著小雞一起去郊游(幼兒看課件邊走邊唱)。
(二)分析理解故事。
1、第一條河。
(1)師:兩只小雞走呀走,被什么擋住了去路?小雞能過河嗎?為什么?
(3)長頸鹿幫助了小雞,小雞會說什么?長頸鹿怎么說?(學習禮貌用語。)。
2、第二條河。
(1)兩只小雞再往前走(幼兒手拉手一起唱歌:嘰嘰嘰嘰嘰??)又碰見什么?這條河是怎么樣的?(出示字卡:寬寬的)讓我們一起來比劃一下。
(3)烏龜幫助了小雞,小雞會說什么?烏龜怎么說?(學習禮貌用語。)。
3、第三條河。
(1)兩只小雞唱著歌又往前走,(幼兒一起邊走邊唱)又看見什么?這是一條怎么樣的河?(學習詞:窄窄的。)。
辦法呢?(幼兒討論后回答。)。
(3)小雞想出了什么辦法呢?(幼兒欣賞小雞搭橋過河的情景。)。
(通過啟發性的提問,讓幼兒在看看、說說、猜猜、喊喊、學學中了解故事內容,學習其中的禮貌用語,同時也發展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二、教師帶幼兒一起進行情景表演。
現在老師當雞媽媽,你們當小雞,媽媽帶你們去郊游。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歷年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小班語言公開課《小雞過河》教案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小雞過河》,學習禮貌用語以及詞組:寬寬的、窄窄的。
2、引導幼兒做一個懂禮貌、聰明能干的孩子。
3、愿意積極表現自己,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
發展幼兒語言,教育幼兒有禮貌、愛動腦。
活動準備:
1、電腦課件:小雞過河。
2、圖片:小雞兩個、長頸鹿、烏龜各一個?;顒舆^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看:欣賞小雞的歌:嘰嘰嘰、嘰嘰嘰,我們小手拉小手,一同去郊游。
2、幼兒唱小雞的歌。
二、進行部分:
1、分析理解故事。
(1)第一條河:小雞能過河嗎?為什么?長頸鹿怎樣幫助小雞過河的?小雞說了什么?
長頸鹿怎么說?(學習禮貌用語)。
(2)第二條河:小雞能過河嗎?為什么?烏龜有什么本領?
怎樣幫助小雞過河的?小雞說了什么?烏龜怎么說?(再次學習禮貌用語)。
(3)第三條河:小雞能過河嗎?為什么?小雞要自己想辦法過河,有什么好辦法呢?(幼兒回答)。
2、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1)了解故事的名字,提問:你喜歡誰?為什么?
(2)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本領。
三、結束部分:
情景表演。
老師們大家好:
今天我說的是小學低年級的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目是《學會贊美別人》
一 說學生
通過我得調查研究,發現低年級的孩子在交往方面存在這問題,起根本原因是因為存在以下兩種不健康的心理問題。
自負 一般表現在成績較優秀的有一定特長的學生身上,而且他們家庭條件較優越,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不能正確客觀地評價他們,尤其是受賞識教育的影響,"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孩子的聰明可愛使親戚朋友們贊不絕口,總是一味地夸獎表揚,這些過分的夸獎??陀^上助長了自視過高,不能正確評價自己,因而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看不到其他學生的優點。因自負而不能和同伴友好地相處,傲慢無禮,常常有高高在上、盛氣凌人之感。自負可以說是一種比較普遍存在的不健康心理,這說明,孩子還缺乏全面客觀評價自己的能力。
自卑 對一些學困生來說,以學習成績差,經常受到老師和家長批評,同學的嘲笑,感到自己處處不如別人,總覺自己很笨,發現不了自己的身上的優點,不能正確地認識評價自己,而變得不愛與人說話,不愛余人交流。從而給孩子的心理留下陰影,使孩子形成膽怯、自卑、抑郁的不健康心理。這種不健康的心理使他們產生抵觸情緒,作出一些報復性行為如:趁人不注意弄斷鉛筆,撕毀作業本,在他人書上亂畫。
一些中等生和學困生已能和優等生交往為榮,他們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以心愛的玩具相贈,甚至為他們買零食吃,以換取一些虛偽的友愛,短暫的友情。這些不正常的交往手段和不符合年齡的舉止行為,緣自那些不健康的心理問題。因為小學生心理健康中的自我認識的客觀程度以及社會適應性命去規定: 心理健康的小學生能將自己同客觀現實聯系起來,主動地從周圍環境中尋找評價自己的參照點,正確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對自己的認知開始表現出客觀性。他們往往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能適應不同環境下的社會生活,樂于與同學、老師交往,不會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大發脾氣,能讓自己融入集體生活,自覺用社會規范來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狂妄自大,或把自己孤立起來,怯懦自卑,與周圍的人群格格不入。
這些孩子都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直接導致他們在人際交往方面陷入困境,他們都需要幫助,都需要學會欣賞和贊美別人,從而正確認識自己。因為贊美別人是處理人際關系的一種策略,也是良好心理素質的表現。在人和人的交往中,適當地贊美對方,總是能夠創造出一種熱情友好,積極懇切的交往氣氛。這是因為,贏得別人對自己的贊許,是人類一種本能的需要,人們正是在別人的贊美聲中認識自己存在的價值的。其次,贊美能促使對方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有利于相互交往向積極肯定的方向發展。
我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年齡特點, 特意設計了《學會贊美別人》一課這節操作性很強,兒童易于接受。這樣能使自負的孩子要學會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并不是事事都是最優秀的,自己總有不如人之處進而從狂妄自大中走出來。自備的孩子通過別人的贊美,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從而樹立自信,從自備的陰影中走出來。通過這節課的交流,使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了解他人,學會推己及人,為他人著想,接納他人與自己的不同之處,建立正常的師與生、生與生等人際關系。養成社交活動的興趣,學習掌握人際溝通的方法和技術,使其能度過健康的有意義的校園生活。
二 說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活動,使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認識到贊美別人在人際交往中的魅力,學會發現別人的優點,掌握一些贊美別人的方法和技巧,體會愉悅的情感。因為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評價別人的面比較窄,語言比較單一,僅停留在學習一個方面,不會從多角度多方面贊美別人,因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制定為學會贊美別人的方法、技巧,從別人的贊美中獲得情感的體驗。
因為實事求是的真誠地贊美才能一起對方心靈的共鳴,達到贊美的目的。而虛情假意的贊美容易使對方誤認為諷刺挖苦。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學會用真誠、積極的態度贊美他人。
三 說教法:
從學生實際出發,我準備采用情境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和快樂教學法,運用:圖畫、音樂、多媒體等手段,創設情境,通過情景設計、角色扮演、游戲輔導等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入情、入境,給學生創設贊美別人的情景,提供暢所欲言的空間,有利于學生觸景生情,有感而發,降低教學難度。
四 說教學過程:
(一) 啟發談話,故事導入。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低年級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往往停留在節奏明快的音樂上,色彩鮮艷的圖畫上,活潑可愛的小動物上,生動有趣的動畫片上,因此這節課我用‘‘情景教學法’’一開始就用孩子喜歡的動畫故事《稱贊》導入新課,鮮活的畫面,可愛的小動物,歡快的音樂一下子把孩子們帶入到神奇的故事中,緊緊地吸引住了孩子,激發了孩子們學習的欲望,極大的調動了孩子們學習興趣,欣賞完故事后。我請孩子們說說;"你喜歡他們嗎?為什么?"孩子們觸景盛生情,暢所語欲言,一切都順理成章。
初步感受到別人的贊美,不僅能給人帶來快樂,而且也能使交往的雙方彼此喜歡。
(二) 尋找優點,激發情感,嘗試贊美,情緒體驗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游戲則永遠是孩子們玩耍的主題,好比玩的游戲對孩子具有無窮的魅力,我采用‘‘抽紙條,貼蘋果’的游戲,請孩子們參與其中。(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游戲,這有一個盒子,里面放著一些紙條,上面寫著每一位小朋友的名字,我請一位小朋友來抽一個,看能抽住誰的名字?指名抽,學生從中抽出一個同學的名字。下面請全班同學來幫他找一找優點。然后把寫有他們的優點的蘋果帖到這棵大大的優點樹上,看看他能得的幾個蘋果?好嗎?)無論是抽紙條的學生,還是被抽到的同學,都是興致高漲,充滿了期待,尤其是被抽到的同學更是坐姿端正,再要談和他朝夕相處的小伙伴的優點,同學們更是信信手拈來,此時引導學生多角度,全方位的發現別人的優點,不光學如勞動、紀律、衛生、學習、文明禮貌、自理能力、愛護環境等,從而掌握夸獎別人的方法。然后,以優點樹上的一個學生為例,去夸獎去贊美她。我問:"大家發現了他的優點,誰來夸夸她?"相機指導學生掌握贊美的技巧。之后讓學生同桌互相夸獎,這樣,教學過程由"扶到放"體現教學訓練的層次性,參與的人員"由點到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贊美的愉悅,人人都獲得情感的體驗。使孩子們都能清醒地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從而都能正確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評價別人。同時,也進一步使學生們感受到贊美的魅力,不僅可以給人帶來溫馨和快樂,而且也能激發人的自信和希望,體會到贊美是橋梁和紐帶,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進行健康的人際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樣順利地解決了重點。
(三) 示范演練、發現問題
使學生在欣賞中體會到對別人的贊美,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詞,要真誠,是發自內心的,否則,不僅達不到贊美的目的,發呢與適得其反。這忘記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特點,也降低了教學的難度,同時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輕松突破了難點。
在學生掌握了贊美的方法和技巧后,進行"贊美大轟炸"重點關注班中弱勢群體。使這些自備的學生也驚喜地發現自己身上也有這么多優點,使他們獲得成就感,愉悅感,樹立自信,揚起生活的風帆。
(四) 總結延伸,感情升華
此環節,我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配詩朗誦《贊美》:同學們,請不要吝惜你的贊美,因為贊美是春風,它能使人溫馨和快樂,請不要小看贊美,因為贊美是力量,它可以激發自信和希望。贊美也是心靈的陽光,沒有陽光,我沒便不能生長。因此愿贊美的力量激勵每個人進步,愿贊美的陽光普照在每個人的身上。
讓學生的心靈再次受到了強烈的震撼,讓學生在如詩入畫的氛圍中充分的感悟贊美的魅力,從而激發贊美的欲望。于是我趁熱打鐵,讓學生動手寫,把真誠地贊美寫下來,送出去。讓他們的心靈在聲與話的碰撞中接受洗禮。
五 說板書
一個好的板書,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能把教學的內容,教師的思路,學生的思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按照簡單明了,整齊大方,重點突出的原則,設計了一個圖文并茂的板書:
學會贊美別人
找出優點 態度誠懇
看著對方 面帶微笑
實事求是 用詞準確
六 說體會
在本節課教學過程中,"贊美"貫穿始終,同桌互夸,小組互夸,師生互夸,全方位的夸獎并非泛濫成災,而是以真誠為基調,以事實為基礎,讓學生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贊美的方法和技巧,糾正了自負與自卑的不健康的心理,培養了學生贊美別人的意識,提高了他們人際交往的能力,為構建和諧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已成為現代文明人的一個重要標志。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心理健康說課稿,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活動目標:1、知道害怕的感覺人人都會有,愿意大膽說出自己內心的恐懼。2、能夠想辦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嘗試戰勝害怕?;顒訙蕚洌?、繪本《我好害怕》。2、事先讓幼兒和家長討論并記錄自己最害怕的事或物。3、打針情景。
活動過程:
一、繪本植入,引出害怕心理。
——你們看,誰來了?(小熊)。
——小熊今天怎么了?小小的圓眼睛瞪得大大的,毛都立了起來,雙手握得緊緊的。到底怎么了?(不高興、生氣、害怕)。
——發生什么事情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原來是遇見了一只兇惡的大狼狗,還在汪汪汪地叫呢!小熊真害怕!
二、經驗遷移,說出自己的害怕。
1、根據記錄圖,討論自己的害怕。
——那你有害怕的時候嗎?(有)。
——昨天寶寶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已經把自己害怕的事情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請你輕輕地從小椅子下面取出圖片,和身邊的朋友說一說。(老師巡回傾聽)。
2、個別幼兒說出自己的害怕心理。
——你害怕的是什么?(大灰狼)。
——為什么會害怕?(因為大灰狼會咬我們)。
——害怕的時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覺?(不舒服)。
——我們來做做害怕時的樣子。
——原來害怕時我們會全身發抖、縮成一團;還會閉上眼睛、捂住耳朵等,真不不舒服。
3、經驗歸類梳理。
——還有誰也害怕這種厲害的動物?(我怕老虎、我怕的是蛇)。
總:原來你們都害怕蛇、老虎、大灰狼這些厲害的動物。(教師邊說邊出示展板)。
——你害怕的是什么?(刀)。
——為什么?(因為它會把人割傷的)。
(因為插頭有電要電死人的;剪刀碰到別人也會受傷的)。
——你害怕的是什么?(打雷)。
——為什么?(很響,很嚇人)。
——還有誰也害怕這種很響的聲音?(我怕氣球爆炸、風聲)。
總:原來那些很響、很恐怖的聲音也會讓我們感到害怕。(出示展板第三部分)。
——我們來看看他害怕什么?(打針)。
——為什么?(打針很疼)。
——哦,有很多小朋友因為怕疼,害怕打針。(揭示展板第四部分。)。
小結:原來每個人都會害怕,害怕是種冷冷的、緊緊的、不舒服的感覺。害怕的時候我們會哭、會躲起來。你喜歡這種感覺嗎?(不喜歡)。
三、討論交流,克服害怕心理。
1、結合展板,討論解決的辦法。
——怎么樣才能讓我們不害怕呢?
——遇到這些兇猛的動物時,我們可以怎么做?(逃跑、躲起來、找媽媽……)。
總:有了這些好辦法,我們就不怕這些兇猛的動物了。(將害怕表情翻面成笑臉)。
——電、刀這些東西,我們在生活中都會用到,但是一不小心就會受傷,那該怎么做?(小心使用、不玩電和火、請爸爸媽媽幫忙)。
總:你們真會動腦筋,這樣這些東西我們也不怕了。(翻轉笑臉)。
——聽到可怕的聲音怎么辦?(捂耳朵、放音樂、讓媽媽抱)。
總:原來我們也可以想辦法分散注意,戰勝這些可怕的聲音。(翻轉笑臉)。
3、情景表演,積極面對害怕。
——打針你們怕嗎?
——打針可以治療疾病;打預防針可以讓我們身體變得棒棒的,能不能因為害怕就不打針呢?怎么做才能讓自己不害怕?(有的不怕,真勇敢;怕,打針的時候不看,躲在媽媽懷里……)(找一個勇敢的孩子來說一說:你為什么不害怕,是怎么做的?)。
——我們一起來學學打預防針的樣子:袖子卷一卷、手臂彎一彎、腦袋歪一歪,告訴自己我不怕!我不怕!我不怕!(你們真勇敢!翻轉表情)讓幼兒大聲地說出來:打針我不怕!
小結:原來有些害怕的事情,我們可以躲起來,說出來告訴別人,或者做一些讓自己舒服的事情,這樣害怕就會變少。但有的害怕,只要我們勇敢面對,也就不怕了,就像打針一樣。
四、繪本回歸,生活應用。
1、回歸繪本,了解小熊的克服方法。
——你們都想到了好辦法克服了害怕,變成了勇敢的孩子。小熊有沒有變勇敢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多媒體)。
——它想到了什么辦法(躲得遠遠的)。
——現在小熊臉上是什么表情?(開心)。
——是啊!因為它也知道害怕的時候該怎么做了。
2、生活應用,克服害怕。
一、設計思路:
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已成為現代文明人的一個重要標志。新《綱要》指出“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應該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境。高興和生氣是人的兩種情緒,高興是一種積極的情緒,過度的生氣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這種消極情緒體驗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調節,會引起幼兒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種問題和疾病,老師應該注意幫助幼兒逐漸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應付那些與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有沖突的情景和場面。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開心、快樂。
本活動依據小班幼兒年齡特征:行為明顯受情緒支配,情緒仍然很不穩當,容易沖動,常會為一些小事大哭大鬧。依據幼兒的成長特點和本班幼兒的已有經驗來設計活動的,將心育目標與語言目標有機融合。游戲是幼兒的生命,活動始終以游戲貫穿始終。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戲中,發揮增效作用?;顒舆€有機整合了各領域的教育內容來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并采用卡片聯想、生活經驗聯想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認識日常生活中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2、學習用語言表達感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3、體驗關愛、親情、共享的快樂。
三、重點與難點:
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學習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緒。
四、活動準備:
五、活動流程:
(一)語言導入。
1、以紅星娃娃發出作客的邀請導入。
2、幼兒手拉手一邊唱歌一邊去作客。
3、幼兒按老師說的門牌號找高興娃娃(123)和生氣娃娃(456)的家。
(二)認識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1、說說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表情。(臉上、眼睛、嘴巴)。
2、做做高興和生氣的樣子,在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留個影。
(三)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
1、卡片聯想。
(1)說說高興和生氣的事(幼兒找好朋友一起說)。
(2)游戲:“點芝麻”教師或幼兒點,被點到的幼兒說說卡片上的高興和生氣的事(如果是你會怎么樣?)。
(3)把卡片送回家。
(4)驗證卡片。
2、生活經驗聯想,引導幼兒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及做法。
(1)你平時有什么高興的事?高興的時候你會怎么樣?
聽聽音樂、做做游戲等等,這樣很快就沒事了。
教師小結:原來每個人都會有高興的時候、生氣的時候,當你高興的時候,應該讓大家分享。當你生氣的時候也不要發脾氣,大家都會來幫助你解決困難的。生氣并不是一件壞事情,如果生氣時傷害了自己,防礙了別人,就是件壞事情,如果經常生氣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四)做做高興生氣的臉譜。
幼兒按意愿選擇材料制作臉譜。
(五)做做高興的游戲。
1、幼兒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臉譜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師帶幼兒到操場上做高興的游戲。(老鷹抓小雞的游戲)。
提問:如果你是小雞,你被老鷹抓到了你會不會生氣?
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會怎么做?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在創園區特色“幼兒心理健康特色園”的一次嘗試活動?;顒邮亲冯S幼兒的經驗和生活,解決孩子的實際問題而設計的。想通過有目的活動來進一步的了解幼兒,發現幼兒的差異和面臨的問題;想通過有目的的活動來尋找幼兒良好心理的培養和各領域目標的結合點。從而發揮幼兒良好心理培養的增效作用。通過活動發現了幼兒行為所反映的新線索與新內容,由此生成新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形成一系列的主題網絡。例活動后,幼兒了解了人的兩種情緒,認識了高興和生氣的表情,也能根據生活經驗來感受體驗高興和生氣的事情,但幼兒情緒、情感的培養不是一次活動都能解決的,幼兒還有著以自我為中心,容易生氣的傾向,調控自己情緒的能力很差,于是就生成了“做個快樂寶寶的主題活動”,這樣,便使心理健康教育與其它領域的整合式教育走向生成式的、持續發展的、整體性的教育。
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兒在每一個環節中都有積極的體驗和主動的學習。例如:手拉手唱著歌去春游,幼兒情緒愉悅,體驗集體生活的樂趣,同伴友愛的快樂。
幼兒能根據以有的經驗積極主動的來尋找“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通過找同伴講述和游戲“點芝麻”使活動面向全體,人人有說的權利,“點芝麻”的游戲深深的`吸引了幼兒,被點到的幼兒在大家叫出名字后有一種自豪感,幾個平時不愛說話的幼兒也積極的參與了講述活動?!八涂ㄆ被顒?,鞏固了幼兒`的經驗,幼兒樹立了自信心。整個活動為幼兒創設了良好的心理氛圍,教師的一個微笑、擁抱,一句夸獎的話時時激勵著幼兒,教師和幼兒的平視交流、和幼兒一起表演唱拉近了老師和幼兒的距離。幼兒制作表情娃娃材料的層次性,調動了每一個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使每一個幼兒體驗成功。
這次活動是成功的,孩子不僅達到了心育目標的要求,活動還促進了幼兒各種能力的提高。不足之除是在教具“卡片”的制作上還需改進,可以有幾張便于集體觀看的便于引導的重點大卡片,這樣更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更能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設計意圖。
情緒管理是心理健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受到一些負面情緒的困擾,如生氣、難過和害怕等等。孩子由于年齡小,往往不會向大人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也不能很好地自我化解。當孩子處于害怕這種情感狀態中時,我們往往簡單地告訴孩子“要勇敢”,而對于孩子為什么害怕,害怕時怎樣做才可以讓自己“不害怕”卻少有關注。
本次活動借助于繪本《我好害怕》中的小熊,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有害怕的情緒,不要擔心,不要覺得難為情;鼓勵幼兒討論如何讓自己遠離害怕,從而幫助他們學會化解這種情緒,樹立自信心。
整個活動,我讓孩子依據自身的經驗,說出害怕的感覺,并想出辦法,讓自己不再害怕,最終體驗到“我不害怕”的成功和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害怕的感覺人人都會有。
2.能夠想辦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學會戰勝害怕。
活動準備。
1.繪本《我好害怕》。
2.情景,事先讓幼兒和家長合作記錄下自己最害怕的事物或場景。
活動過程。
1.小熊的害怕。
看看誰來了小熊臉上是什么表情它有多害怕呀猜猜小熊可能遇到了誰可能發生了什么事情(猜測。)。
揭示謎底:遇到什么了。
活動實錄:是一只大狼狗。它在汪汪汪地叫。
提問:這是什么時候聽,這是什么聲音你聽到這個聲音有什么感覺。
活動實錄:天黑了。是風的聲音。很冷,很害怕。
小結:是呀,遇到惡狠狠的狗時,小熊會害怕;天黑了,一個人在家,小熊心里也很害怕。
2.我的害怕。
有的寶寶把他們的害怕都畫了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如果有你畫的害怕的場景或動物拿過來,跟旁邊的伙伴說一說。(幼兒討論。)。
你害怕的是什么為什么會害怕害怕的時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覺呢。
活動實錄:我害怕大灰狼,因為大灰狼會咬我們。害怕的時候很不舒服。
還有誰也是害怕這種很厲害的動物的。
活動實錄:我怕的是老虎,我怕的是蛇。
你怕火,為什么呀。
活動實錄:因為火會燒傷我們的。
你們為什么害怕這些東西呢(水、電、刀。)。
活動實錄:大的水會把我們沖走,房子也會沖走的;用剪刀時不注意會剪到手的;這是插座,有電。
你害怕的又是什么呢為什么還有誰也是害怕這種很響的聲音的。
活動實錄:我怕打雷,會有轟隆隆的聲音;我怕的是氣球爆炸的聲音。
看看他害怕的是什么為什么。
活動實錄:打針,因為打針很疼。
3.我不害怕。
(1)討論怎樣才能讓我們不害怕呢(看圖片,一一對應想辦法。)。
動物:遇到這些兇猛的動物時,我們可以怎么做呢。
找警察幫忙:躲起來;趕快跑回家。
水、火、電、刀:這些東西我們在生活中都會用到,但是一不小心就會受傷,怎么做呢。
小心點;不玩兒。
聲響:像這樣突然發出很大的聲音時,我們可以怎么做呢。
捂上耳朵不聽;讓媽媽抱抱;搭積木不聽。
邊說邊進行記錄。
小結:遇到兇猛的動物時,我們司以離它遠一點,保護好自己;像打雷一樣有很大的聲音時,我們可以捂上耳朵,也司以找些事情做一做。而水、電、火、刀等,我們要小心使用喲!
(2)情境表演。
活動實錄:有的幼兒怕,有的不怕。打針的時候不看;打針的時候我就趴在媽媽身上。
我們一起來學學打預防針的樣子:袖子卷一卷,手臂彎一彎,腦袋歪一歪,告訴我自己,我不怕,我不怕,我不怕!
今天護士阿姨要給寶寶們打預防針,你們準備好了嗎。
小結:原來有些害怕的事情,我們可以躲起來,可以做其他的事情,但有的害怕,像打針我們是必須要戰勝它。
4.小熊不害怕。
你們都想到了好辦法,變成勇敢的孩子了,小熊有沒有變得勇敢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熊想到了什么辦法。
活動實錄:它抱了個小熊玩具;它趴在奶奶肩膀上;它在看書。
現在小熊臉上是什么表情呀小熊很開心,因為它知道害怕的時候該怎么做了!
評析:教師以弱者的姿態激起孩子們的勇氣,孩子們都主動與周圍陌生的老師擁抱、打招呼,活動在融洽的氛圍中輕松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緊扣“我好害怕”——“我不害怕”進行設計和實施。在目標的制定中,首先是讓幼兒知道害怕的感覺人人都有,同時鼓勵孩子勇敢地面對害怕和戰勝害怕。
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為了能夠讓活動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從孩子們事先記錄的害怕中進行了適當的篩選,選擇一些能夠引起孩子共鳴的記錄內容,如兇猛的動物,打雷等突然發出的聲響,生活中的火、電以及打針,這樣將孩子們害怕的內容進行適當歸類,一是能夠充分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鼓勵幼兒圍繞生活經驗進行談話;二是在尋找戰勝害怕的方法時便于幼兒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三是引起幼兒情緒體驗和共鳴。
在實施的過程中,孩子們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猜想和討論,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觀點。從畫面、聲音到情境的配合,讓孩子體驗害怕的情緒和戰勝害怕后的成功。在活動中,我著重讓孩子多說說自己心里的感覺,用兩個不同表情的圖片分別表示害怕和高興,利用這兩個表情激發幼兒要戰勝害怕的興趣,讓孩子通過看圖示,知道當害怕時運用一些方法,我們的心情就會變得輕松,不再那么害怕了。
在孩子們討論的過程中,我聽到了很多答案:如有的孩子說遇到兇猛的動物時可以靠著爸爸媽媽,有的孩子說不能玩水、火、電、刀,使用時要很小心,還要提醒媽媽小心一點,打雷的時候可以捂上耳朵,可以聽音樂等等。孩子們能夠面對自己的害怕,并想出適合的化解辦法。
在情境表演打針的過程中,有的孩子一開始就很勇敢地站出來,有的孩子一開始不敢,在部分小勇士嘗試的同時,配上幾句朗朗上口的兒歌:手臂彎一彎,腦袋歪一歪,大聲說一說,我不怕,我不怕,我不怕!這時候,剛開始退縮的孩子中也有的勇敢地站了出來,當孩子們都完成了打針過程時,一個個都笑了。最后當我們的孩子主動與陌生的客人老師擁抱時,我看到了孩子們充滿勇氣的一面,體驗到了他們的快樂的同時我也充滿了快樂。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主題是心理健康活動課《無敵風火輪》。
1、教材分析:
由于沒有現成的教材,我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需要,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獨生子女較多,在家庭、學校生活等多層面中表現出不合群,不善于與人合作的弱點。
心理學認為,合作是個體和個體,群體和群體之間為達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種行為。學會合作是未來工作、社會適應的基礎。在中學階段,合作和協調精神是學生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所必須的心理品質,也是教師塑造良好的學生班集體所必須加以培養和訓練的。因此,培養中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非常必要。為此,我設計了《無敵風火輪》這一心理活動課。
2、教學目標:
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學會合作的重要性,增強合作意識。
(2)態度和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體驗合作的快樂和意義。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
(3)能力或問題解決目標:通過合作體驗,培養學生初步的合作能力,為他們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積累經驗。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兩個游戲,一是“有緣相識”,讓學生通過游戲“有緣相識”促成團體成員初步的互動,二是“無敵風火輪”,這是本課的主體心理活動,為學生設置了一個貼近生活實際、反映學生成長困惑的活動或情境,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體驗、思考。
學生每參予一個游戲,都會思考完成游戲的辦法,然后在游戲中體驗,在討論的環節中聯系實際,自由發言。教師從學生遇到的問題入手,啟發學生進行討論,對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學生比較棘手的問題,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最后同學生一起總結歸納。在教學中,教師充分強化自己的角色意識,始終以學生的朋友身份出現,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與教師處于平等的地位。在設計游戲時要注意游戲的趣味性,以活躍課堂的氣氛。
1、開場導入:
教師簡單的開場導入,讓學生明確上課的主題。
2、分組熱身游戲:有緣相識
在歡快的背景音樂《相親相愛一家人》中,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溫暖、安全的氛圍,讓學生根據要求迅速地組建自己的團隊,并完成完成三項任務:
在《相親相愛一家人》背景音樂的歡快氣氛下,教師將紙片隨機分發給每個學生。請學生根據自己所選紙片的顏色與形狀,到群體中尋找能與自己手中紙片顏色一致的“一家人”。找到“一家人”之后,幾個人圍在一起,把手中的紙片拼成一個心形,一家人就組成一個隊。
組隊之后,要完成以下三個任務:(1)每個隊要選一個隊長。(2)每個隊要取一個隊名。(3)每個隊要有一句響亮的口號。
3、為了讓學生增強完成主體活動——“無敵風火輪”的信心,我設計了學習自我激勵手勢語這一環節,既激勵自己也激勵同伴,為接下來的活動做好鋪墊。
4、無敵風火輪
活動之初,先向學生介紹活動規則和注意事項,確保讓每個學生明確活動規則,以便活動的順利開展。
1)每隊隊長到老師處領取20張廢報紙、一卷封箱膠帶、兩把剪刀。
2)每一隊要利用這些材料做成一個大紙圈,然后隊長要把隊員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進行迎面接力賽。兩組分別站在兩條標志線(距離約8米)后,聽到信號后,一組同學成一縱隊站立在圈中先出發,當到達另一條標志線后(圈必須全部過標志線),從圈中走出,另一組隊員也成一縱隊站立在圈中,推動大圈滾至另一標志線,當紙圈全過標志線時比賽即結束。
3)比賽開始,時間分為兩個階段統計,制作風火輪的時間和風火輪滾動的時間、兩個時間加起來耗時最少的隊為勝利者。(老師計時并公布成績)
在準備風火輪的階段放一些輕柔的音樂,在正式比賽開始時,以《加油歌》為背景音樂,增強比賽的氣氛營造。
5、學生討論階段:
引導學生總結本次活動的收獲,鼓勵團體成員之間交換不同觀點的,在支持與面質之間取得平衡。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調控,引導學生關注目標,鼓勵學生相互傾聽,共同探討有效對策。
6、教師總結
本節課,通過心理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感悟,并讓學生集體討論,分享感受體會,增強學生合作意識,促使其心理健康發展。
一、 說教材: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它的教育對象是少年兒童。少年兒童時期是一個人發育成長的重要階段,我們不僅僅要教會他們求知,教會他們辦事,教會他們健體,還要的是教會他們做人,做一個能夠關心他人的人;做一個能夠承受困難和挫折,勇于進取的人。結合當今孩子普遍與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現象及《日常行為規范》和《小學生守則》開展活動讓孩子們深受教育,學會融入集體,學會與人和諧相處,學會真情待人。
二、說學生:通過調查我們不難發現根據當今學生的特點,他們都是獨生子女,較以自我為中心,無視自己的不足,缺乏真誠的交流與溝通。經常會認為同學間發生的一些小事,就是別人在欺負他,排斥他,為此我們以此為話題,而開展活動。讓學生從小認識什么是友誼,學會與人溝通,與人交流。
三、說教學目標:通過本節課的活動讓學生學會發現,善于觀察,能學習別人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揚長避短。學會幫助他人,學會和諧相處。感受同學間濃濃的情誼,初步學會合作。我把本節課的重點放在讓學生學會認識自己,懂得與人相處,學會寬容和理解。
四、說教法:本節課主要以“情”為主線,運用情景創設、角色扮演、故事明理、采訪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活動中有明確的目標,有真實的感受,有情感的體驗,學會與人和諧相處,珍惜朋友之間的友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情感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原則。五、 說教學過程:
(一)走進知心小屋——聊“朋友”:這節課一開始我運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走進知心小屋玩游戲《抱團》(游戲規則:教師口令,梅花開幾朵,梅花開3朵,那就要3個人抱在一起),玩后,我請孩子們說說你從游戲中認識到什么?孩子侃侃而談,接下來我順勢引導,作為朋友我們除了學會團結,還要學會欣賞別人。讓學生贈送亮點卡,夸夸同學或朋友。
(二)實話實說——做“知心朋友”:采用“實話實說”的形式,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讓同學們心把心打開,講出自己的優缺點,請求別人的幫助、大膽表白。學會交友的方式。
(三)友情小故事——做“真心朋友”:這一環節首先運用角色演示教學法,讓學生現場再現朋友在生活中、班級里發生的故事,及朗讀友情信箱的來信,讓學生從中明白什么才算是朋友,朋友間應該怎樣相處。然后運用討論交流法讓孩子們談感受及自己對友誼的看法。這樣子以正面例子做引導,更有說服力。由扶到放體現教學的層次性、開放性、可操作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從而讓學生明白如何與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四)團結合作:讓孩子們玩“解鎖”游戲,在游戲中成長,在游戲學會合作,然后運用討論交流法初識合作的意義及目的,學會合作的前提是學會與人交流,是建立在良好的人際關系中。
五、說體會:該活動課題主要是根據當今學生的特點,他們都是獨生子女,較以自我為中心,無視自己的不足,缺乏真誠的交流與溝通而提出的。我覺得在“友情小故事”、“友情小信箱”這一個環節還是設計得比較好,讓學生能利用這一機會,學會真誠面對,懂得交朋友,對待同學的方法。結果課后,兩個“死黨”又恢復了好友關系,我覺得比較成功。但本節課由于是一堂常態課,沒有過分的準備,再加上我也過于相信學生的能力,很自然就出現許多問題,如游戲中學生過于興奮,使我難以控制,場面顯得有點亂。在“友情小故事”再現時,沒有給學生充分地時間準備,過于倉促。學生比較拘緊,不夠放開。而在一個同學說出“朋友就是親人”時我應該抓住這一課堂生成,跟學生探討引導其深入理解,到課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應該讓學生談一談收獲,使這一主題達到情感升華,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1、引導學生認識不良情緒會給人帶來的消極影響。
2、幫助學生學會控制不良情緒的策略,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和情緒。
1、教師了解學生存在的經常性的不良情緒及調節這些情緒的方法。
2、確定主持人和小演員,指導排練小品。
1、小主持人上臺繪聲繪色地講述小故事(見《學生活動手冊》第25頁)。
2、聽完故事,同學們思考:為什么東東答不出教師的提問?
3、大家交流意見后,教師概括:是啊,我們每個人內心的情緒都是訓練自己成為勇敢的水手,才能避開不良情緒的浪頭襲擊,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
4、教師引導:請想一想還有哪些情緒可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學習,甚至人際關系呢?
5、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1、小主持人過渡語:同學們,我們都渴望擁有良好的情緒,因為良好的情緒對于我們的成長和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我們的情緒是否積極、健康呢?請看《學生活動手冊》第26頁測試題,要求同學們據實填寫。填寫完畢后,自測。
2、教師了解全班學生的自測結果,引導:我們今天的活動目標是讓每一個都學會控制和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真正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1、看小品,并討論:此時,明敏心里到底是怎樣想的?她該怎樣做?(小品內容見《學生活動手冊》第27頁)。
2、師:看到明敏這樣傷心難過,老師真想幫幫她,讓我們去試一試吧?。ɡ蠋熥呱锨?,在明敏耳邊輕輕說了幾句話,明敏破涕為笑,并拿出揉皺的試卷仔細修改起來。)。
猜一猜:老師對明敏說了什么?
3、引導交流,注意辨析學生的想法是否合情合理。
4、教師點撥:有時候,我們只要適當鼓勵自己,增強自信,并以更嚴格的要求自律,那么很多情況下產生的不良情緒將會得到控制。
1、鼓勵大家開動腦筋,試著將《學生活動手冊》第28頁中羅列的不良心情和調節方式用直線連起來。
2、學生交流后,教師概括:同學們,只要有克服不良情緒的信念并及時鼓勵自己,努力嚴格要求自己,你就能真正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略
尊敬的評委老師:
您們好!
我是xx考生,今天我說課的主題是《健康快樂我做主》,教材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體育課程標準》初中一年級水平四體育與健康教材,教學內容是:“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的關系”。下面我將從教學理念、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望老師們提出寶貴的意見。
本課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為依據,以學生終身受益為宗旨,以發展學生為中心。通過教學向學生傳授體育與健康知識,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增進學生的健康。
體育活動不僅有助于身體健康,也能增強心理健康,而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又是體育課程標準領域目標之一,在義務教育階段,應側重于使學生了解和體驗體育活動對健康狀態的影響,所以,本次課對提高學生身體,心理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
本次課的`教學對象是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階段,在心理上渴望求新、求異、求趣,不喜歡單調枯燥的課堂。所以,在組織教學時,要求新穎,學生興趣就會被調動起來。
根據學情分析和教材分析,我將本次課學習制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什么是健康以及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健康觀;
使學生了解體育運動對身心發展的影響;
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情緒調控的能力。
本次課的重點:體育對健康的影響;難點:怎樣通過體育鍛煉來促進身心健康。
基于上述分析,本次課我將通過語言導入法,情緒激勵法、情境教學法,以提問的方式啟發學生積極思維。運用多媒體展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感受學習的快樂。
學法:本次課讓學生在討論中交流,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等方法下進行學習。通過教學讓學生達到會學、樂學、敢于創新,善于合作的目的。
1、師生問好,通過提問的方式導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健康?”(教師)“身體沒有病就是健康”(學生)?!捌鋵嵾@種理解是不全面的,真正的健康是指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良好?!?/p>
2、板書課題: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的關系,多媒體隨機展示。
交流信息,了解學生收集資料的情況,安排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課前收集關于體育鍛煉與身3、心健康的相關圖片和文字資料,談自己對健康的認識,讓學生多渠道學習,體驗學習的喜悅。
4、講解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充分說明了心理健康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當心理狀態良好時,就會食欲旺盛,精力充沛,使機體潛力得到充分發揮,提高學習效率。
在這一環節中我采用演示教學法讓學生觀察對比不同心理狀態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師生相互交流,讓學生懂得良好的心理狀態對身體健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6、講解體育活動對身心健康的作用。
提問學生平時都參加哪些體育活動?(學生回答),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積極思維,各抒己見,請優秀學生代表發言。針對學生回答進行補充,歸納,多媒體繼續展示一些體育運動項目的精彩鏡頭來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感受運動帶給的快樂,達到增進學生健康的目的。
7、智力游戲:走迷宮。
最后我以智力游戲“走迷宮”來強化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關系。首先我讓學生自由組合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安排小組長領取我事先密封好的“運動是促進健康的通道”的學習任務卡片,讓學生帶著問題準備游戲。各小組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教師對最先完成的小組給予語言表揚之后學生暢談游戲后的收獲。
8、最后師生在“幸福拍手歌”游戲下結束本課。
本次課,我改變以往課堂教學相對固定,獨立的課程結構,運用多媒體技術把課堂教學中的各個環節,如課題導入,知識的講解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避免了機械傳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受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我力爭做到使整個教學過程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的原則,讓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學有所得,對新課程的探討和嘗試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本框《委婉地拒絕》是中等職業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第九個訓練內容,是前兩框教學內容的延伸。在前面兩框《耐心地勸說》和《友好地協商》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到與人交往的各種技巧和原則,以及這些技巧和原則對雙方的感情和關系的積極影響和益處,從思想上喚醒了學生要把握與人交往的方法。本框是把前兩框內容的理解進一步落實交往技巧的學習,是本課要達到的教學目標,也是重難點所在,在三框內容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身體和心理都不成熟,他們的溝通能力較弱,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對他人的不合理請求往往會勉強答應,而不知道如何拒絕。有些比較內向的學生還會在答應別人的不合理請求之后,花一些不必要的精力來滿足對方的請求,而搞得自己身心不愉悅,心理還對對方產生不滿意的想法。許多學生都處在這樣的困惑之中,他們都希望能夠和同學處好關系,都不愿成為不想幫助其他人的學生,面對這樣的困惑他們不知該如何應對,教師的正面引導和適時教育尤為重要。
依據課程標準和對本教材的結構及內容分析,結合著本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認識到生活中各種不合理要求對自身的影響及其產生的消極作用,學會拒絕不合理要求的方法。
(二)能力目標:運用委婉拒絕別人的方法,逐步形成拒絕不合理要求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鼓起學生敢于拒絕別人的勇氣和信心。
2、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激發學生自覺拒絕不合理要求。
3、培養學生追求輕松、愉快、和諧的中學生活。
重點:
1、樹立戰勝不敢說不的勇氣和信心。
2、學會拒絕不合理要求的方法。
難點:結合自身實際,學會委婉拒絕別人的方法。
本節課先通過“看小品明事理,導入新課——認識不合理要求”、 “再現下品,交流評議——直面不合理要求”、 “故事啟發、友情提醒——拒絕不合理要求”等環節教學,鼓足學生的勇氣和信心,激發學生自覺拒絕不合理要求,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結合了他們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回顧生活,交流討論,進一步明辨小品的實質,增強學生戰勝不合理要求的能力。然后讓學生在“自讀歸類,實地演總結”的環節教學,不僅加深了對本課知識的鞏固,又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追求輕松、愉快、和諧的中學生活。
情景分析、小組合作、啟發式教學
(一)從故事入手,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運用故事啟發,小組合作模擬演示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現有的知識,啟發學生思維,提高和培養學生的理解判斷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在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中主動構建知識。也有助于實現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交融,從內心上認同這些觀點,進而能夠主動地內化為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并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去,有助于實現知、行、信的統一。促進知與行的統一。
(二)在引導學生思考、體驗問題的過程中,組織學生探究知識并形成新的知識,使學生逐步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如“自讀歸類”環節。既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創新思維能力,又有利于學生表達、動手、協作等實踐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力求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并重,知識與能力并重的目標。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叫閆美玲,來自金茵小學。今天我主要說說《學會感恩》這節課。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 ”,“知恩圖報”一直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自古以來,人類感恩的美德一直在延續。然而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地位特殊,長輩的呵護、父母的溺愛,使他們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狀態,還有不少的學生令人遺憾地成了不知感恩,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我們身邊,這些現象比比皆是:在家里,吃飯時最好的菜他一人獨享;電視遙控器他一人主宰;一點兒不如意就大吵大鬧,或時不時給父母臉色等等,不知感恩父母。為了把中華民族感恩的傳統美德一直延續下去;也為了喚回學生回報愛心的良知,重新構筑健全的人格,激發學生愛的情感。所以,我設計了《學會感恩》這節課。
(一)教學目標:
(為了達到預設的效果,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感恩,能夠體會父母對他們的關愛,喚醒孩子們麻木的心靈,感受親情的溫暖,培養感恩意識。
2、引導學生在自主反思,合作交流,體驗感悟的學習中,認識到做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3、通過體驗活動激發學生情感升華,學會感恩,以充滿愛的心態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養感恩意識,學會感恩。
難點:在生活中學會感恩
(三)時間安排:一課時
(四)教學環節:
1、故事導入,滲透話題。
2、傾訴心聲,感受親情
3、感悟親情,學會感恩。
4、創設情境,體驗親情。
5、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6、行前站,做一做。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本節課具體的內容,我采用了故事、測試、創設情境、合作交流、體驗、感悟等方法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和情感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原則。
(一)故事導入,滲透話題。
小學生的思維具有形象性的特點,因而生動有趣的童話、寓言故事最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啟發他們思考,根據這一特點,我采用了故事導入法。上課,我先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兩個人同時去見上帝,問上天堂的路怎么走。上帝見兩人饑餓難忍,就給他們一人一份食物。一個人接過食物,甚是感激,連聲說:“謝謝,謝謝!”而另一個人接過食物,卻無動于衷,好像別人就應該給他似的。于是,上帝讓那個說“謝謝”的人進了天堂,另一個人則拒之門外。被拒之門外的人很是不服:“我不就是忘了說句‘謝謝’嗎?”上帝說:“不是忘了,沒有感恩的心,就不可能說出謝謝的話;不知感恩的人,就不知愛別人且也得不到別人的愛”那個人還是不服:“那少說一句‘謝謝’差別也不能這么大呀?”上帝說:“這沒有辦法,因為上天堂的路是用感恩的心鋪成的,上天堂的門也只能用感恩的心才能打開?!敝v完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引發學生思考:“上帝為什么讓那個說‘謝謝’的人進了天堂,另一個人則拒之門外呢?”這正是這節心理課要討論的要點,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懂得:做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再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感恩的理解,初步了解感恩就是感謝別人給予你的恩情。
(二)傾訴心聲,感受親情:
在我們的生活中最應該感恩的人莫過于父母,因為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享受到了人世間的親情和幸福,親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礎,只有愛父母,才會愛老師、愛學校、愛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才能永駐真愛,形成質樸健全的人格。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我選擇了父母作為切入點,找了一些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圖片(出示)這些圖片是孩子們生活的縮影,可以幫助他們打開記憶的大門,回憶一下過去和父母相處的日子。學生一邊看,我一邊敘述:“同學們,是媽媽冒著生命的危險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從我們呱呱墜地到啞啞學語,又到上學讀書,這期間少不了風風雨雨、磕磕碰碰,同學們在這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多少心血??!父母是一把屎一把尿的養大你,想想生日時父母的祝福,想想生活中父母的關懷,回憶一下和爸爸在一起的歡樂時刻,想想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再回憶一下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時刻。此時此刻你最想對父母說些什么呢?”引導學生講一講平時父母是怎樣關心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的事例,說一說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讓大家一起來分享。心理健康課對老師來說是傾聽、是引導;對學生來說是傾訴、是交流,它為學生提供一個說心里話,宣泄情緒的機會和場所。課堂上,我為盡量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說出他們的心聲,在感知、傾訴、明理之后,再引導學生對自己過去的行為進行反思、檢查、評價,,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懂得用實際行動關愛父母。
(三)感悟親情,學會感恩:
教學中,我們經常運用正面事例來教育和引導學生,但是,反面事例運用好了更能給學生以警戒和啟迪。所以這個環節,我從生活中選取了一個典型的反面事例(出示)。小學生的情緒很容易激動,看了這則報道,可能會說出一些偏激的話,“小良真是太沒良心了!我真想揍他一頓!”面對這些情緒化的孩子我會及時引導他們:“小良確實太讓人生氣了,但是我們揍他一頓能解決問題嗎?假如小良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會怎么說?”引導學生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理智地面對現實,學會冷靜地處理問題,幫助小良改過自新,從小良身上汲取教訓。然后,我再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假如你是小良,你會怎么做呢?”讓學生在角色轉換中,體會到父母心靈深處對自己的期望,感悟親情,從而學會感恩。
為您服務
為您服務 實際行動來表達對父母的愛,喚回學生愛的良知,把親情回報付諸于行動,學會表達感恩之情。
(四)創設情境,體驗親情:
心理健康課上,無論多么精彩、多么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學生親身的體驗,只有體驗才會讓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感悟。所以,我設計了這個環節,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出示)。我先讓同學們選一個最舒服的姿勢,然后閉上眼睛,想像此刻我們正坐在一架寬敞明亮的飛機里,耳邊回響著美妙的音樂,望著窗外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朵,飛機下方是一片汪洋大海,景色是那么迷人,空氣是那么清新,心情是那么的愉快,我們陶醉其中。突然,飛機劇烈的抖動,甚至還發出刺耳的鳴叫,這時,揚聲器里傳來機長的聲音:“各位乘客請注意!飛機發生故障無法排除,五分鐘之后將墜入大海,請在五分鐘之內寫下您最后的遺言!”遇到這樣突如起來的事件,也許會有同學大哭起來,也許會有同學不愿接受這個現實,我會這樣引導他們:“同學們,我知道你們不愿意離開你們的父母,但你們必須接受現實,只有五分鐘的時間,此刻,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呢?把它寫下來吧”也許他們會寫出平時想說卻沒有對父母說出的心理話;也許會寫出自己以前的任性不懂事;也許他們想再聽聽媽媽的嘮叨,看看爸爸嚴厲的目光,此刻,他們會感到媽媽的嘮叨聲是那么動聽,父親嚴厲的目光是那么親切……寫完后,我這樣引導:“同學們,飛機將要墜入大海了,如果你想讓父母聽到你的心聲就大聲的念出來了吧!”學生念完后可能已經是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了,我再次引導:“同學們,飛機就要墜入大海了,讓我們一起大聲喊一聲‘爸爸媽媽,我愛你!’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通過“寫遺言-念遺言” 使學生的情緒得到了很好的宣泄,這樣既營造了一種良好的課堂氛圍,又能增強學生的心靈體驗,從而有助于學生主動地、自覺地去調整自己的某些觀念,進而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我相信孩子們經歷了這樣一次“生死離別”之后,對感恩會有更深的體會,相信他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對父母會多一份的理解和關懷,做一個懂父母愛父母的人。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為了引導學生把感恩父母拓展到感恩更多的人和物上,我設計了這樣的過渡語:“同學們,生活中我們應該感恩的太多了,除了我們的父母還有教我們知識的老師,和我們朝夕相處的同學,以及賜予我們萬物的大自然等等。同學們,如果你對他們有感恩之心,感激之請,就盡快的表達出來吧!”(出示)我感謝—(老師、同學、社會、大自然……)我相信學生們興致一定會很高,一定會說出很多感謝的話。他們可能會感謝老師給予他們知識,感謝同學給予他們幫助,會感謝陽光給予他們溫暖,感謝醫生給予他們健康……這時,孩子們每一句感謝的話,都是一顆顆純真的心,我相信一顆顆感恩的種子已經悄悄地播種到了每一個孩子的心田,而且將生根、發芽。
為了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會感恩,培養正確的感恩觀。我又選擇了這首詩(出示)。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周圍所有的人。感恩傷害你的人,是他們磨練了你的意志。感恩鼓勵你的人,是他們讓你信心十足。感恩授予你知識的人,是他們照亮了你前進的道路。感恩哺育你的人,是他們讓你豐衣足食。感恩幫助你的人,是他們給了你再生的希望。感恩嘲笑你的人,是他們激發了你的自尊。通過配樂朗誦創設情景,烘托氣氛,激發了學生讀詩的熱情,目的是引導學生做一個胸懷寬廣的人,這樣才能對社會對他人長存感恩之情。
精彩的結束語不僅僅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升華,更是對學生寄予的無限期望與啟迪。所以,最后,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同學們,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這樣做并不難,只要我們有這份心,我們終會發現,如果有一顆感恩的心,生活便會在我們的眼里變得越來越美好!”
(六)、行前站,做一做:
我安排了這樣的實踐活動——做一做:每天為父母、老師、同學等最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達你對他們的感激之情;寫一寫:課下寫一寫,你要感激的人以及你打算為他們做些什么。
最后我選擇了《感恩的心》這首歌曲(出示),和同學們一起用手語來表達感恩之心,用歌聲來唱出感激之情,使學生的情緒達到高潮,情感得到升華,在歌聲中結束這節課。
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它的教育對象是少年兒童。少年兒童時期是一個人發育成長的重要階段,我們不僅僅要教會他們求知,教會他們辦事,教會他們健體,還要的是教會他們做人,做一個能夠關心他人的`人;做一個能夠承受困難和挫折,勇于進取的人。結合當今孩子普遍與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現象及《日常行為規范》和《小學生守則》開展活動讓孩子們深受教育,學會融入集體,學會與人和諧相處,學會真情待人。
通過調查我們不難發現根據當今學生的特點,他們都是獨生子女,較以自我為中心,無視自己的不足,缺乏真誠的交流與溝通。經常會認為同學間發生的一些小事,就是別人在欺負他,排斥他,為此我們以此為話題,而開展活動。讓學生從小認識什么是友誼,學會與人溝通,與人交流。
通過本節課的活動讓學生學會發現,善于觀察,能學習別人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揚長避短。學會幫助他人,學會和諧相處。感受同學間濃濃的情誼,初步學會合作。我把本節課的重點放在讓學生學會認識自己,懂得與人相處,學會寬容和理解。
本節課主要以“情”為主線,運用情景創設、角色扮演、故事明理、采訪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活動中有明確的目標,有真實的感受,有情感的體驗,學會與人和諧相處,珍惜朋友之間的友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情感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原則。
(一)走進知心小屋——聊“朋友”:這節課一開始我運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走進知心小屋玩游戲《抱團》(游戲規則:教師口令,梅花開幾朵,梅花開3朵,那就要3個人抱在一起),玩后,我請孩子們說說你從游戲中認識到什么?孩子侃侃而談,接下來我順勢引導,作為朋友我們除了學會團結,還要學會欣賞別人。讓學生贈送亮點卡,夸夸同學或朋友。
(二)實話實說——做“知心朋友”:采用“實話實說”的形式,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讓同學們心把心打開,講出自己的優缺點,請求別人的幫助、大膽表白。學會交友的方式。
(三)友情小故事——做“真心朋友”:這一環節首先運用角色演示教學法,讓學生現場再現朋友在生活中、班級里發生的故事,及朗讀友情信箱的來信,讓學生從中明白什么才算是朋友,朋友間應該怎樣相處。然后運用討論交流法讓孩子們談感受及自己對友誼的看法。這樣子以正面例子做引導,更有說服力。由扶到放體現教學的層次性、開放性、可操作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從而讓學生明白如何與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四)團結合作:讓孩子們玩“解鎖”游戲,在游戲中成長,在游戲學會合作,然后運用討論交流法初識合作的意義及目的,學會合作的前提是學會與人交流,是建立在良好的人際關系中。
該活動課題主要是根據當今學生的特點,他們都是獨生子女,較以自我為中心,無視自己的不足,缺乏真誠的交流與溝通而提出的。我覺得在“友情小故事”、“友情小信箱”這一個環節還是設計得比較好,讓學生能利用這一機會,學會真誠面對,懂得交朋友,對待同學的方法。結果課后,兩個“死黨”又恢復了好友關系,我覺得比較成功。但本節課由于是一堂常態課,沒有過分的準備,再加上我也過于相信學生的能力,很自然就出現許多問題,如游戲中學生過于興奮,使我難以控制,場面顯得有點亂。在“友情小故事”再現時,沒有給學生充分地時間準備,過于倉促。學生比較拘緊,不夠放開。而在一個同學說出“朋友就是親人”時我應該抓住這一課堂生成,跟學生探討引導其深入理解,到課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應該讓學生談一談收獲,使這一主題達到情感升華,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現代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物質生活的優越,而越來越缺乏滿足感,常常因為自己的一個想法沒有得到滿足而無理取鬧。隨著他們心中負面情緒的堆積而產生心理問題。在幼兒時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嘗試控制調解自己的情緒,將會給孩子帶來一生的幸福和健康。依據《新綱要》的理念:學習興趣、情感、態度、能力、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學習能力在幼兒園就開始形成了。抓住這一心理發展關鍵期對幼兒進行自助、互助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培養即符合新綱要精神,又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兒教育要為孩子的一生做準備,為孩子的可持續性發展保駕護航。本節課將從心理體驗開始聊情緒話題,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感知體驗不同的情緒給人們帶來的心理感受。通過討論觀看視頻,幫助同伴獲得情緒自控和互助的技能。
1、知識與技能:了解人的情緒是多種多樣的,知道情緒不好的時候。
可以用各種方法來調試。
2、過程與方法:使幼兒通過情感體驗和討論學會自控和幫助同伴,
嘗試運用多種方法來調試心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快樂有益于。
身心健康,做一個開心快樂的寶貝。
重點:在難過時嘗試用多種方法排解不良情緒。
難點:學會幫助他人,體驗助人自助的樂趣。
1、教法:主要運用情感體驗,討論游戲等教學方法,使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教師充分尊重每一個幼兒的觀點,適時給予鼓勵和引導,同時同伴間的討論也起到了朋輩輔導的作用。
2、學法:根據幼兒認識自我意識的特點,在活動中主要發揮幼兒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幼兒的自我能動性,自我探索,合作交流,帶疑嘗試,情感體驗獲得成長。
1、音樂。
2、視頻。
3、多媒體課件。
4、小卡片、統計表。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們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為載體,營造寬松、和諧,積極的氛圍,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參與性和情感性,并使幼兒的主體性學習貫穿活動的全過程。
1、游戲導入,引出主題:
運用游戲猜猜看,使幼兒親身感受情緒變化,由此引出活動:開心寶貝。
2、經驗討論,展開主題。
通過師幼互動經驗討論,使幼兒積極參與,分享感悟,在同伴的影響下,學會比較與思考。在幼兒發言時,教師及時給予支持、鼓勵或引導,使幼兒明白愉悅的心情有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可以嘗試著運用多種方法調解心情,做一個開心寶貝。
3、體驗運用,深入主題。
1)、由游戲《換換凳》請幼兒運用學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2)、以多媒體課件設定情景再現,請幼兒運用學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3)、視頻播放,再次體驗愉悅的心情,有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
4)、模仿學習,做一個開心天使,把快樂帶給更多的人們。
4、感悟成長,深化主題。
教師總結,深化主題:通過軀體語言表達祝愿:做一個開心快樂的健康寶貝。
在活動中,幼兒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在朋輩輔導中獲得認知的發展。游戲和課件來源于孩子真實的生活,所以孩子感受性強,參與性高。在體驗活動中,親身感悟不同情緒所帶來的心理感受,形成正確的觀念:快樂有助身心健康。在整個活動中,師幼互動,幼幼互動,孩子們在平等參與、體驗、分享、成長的教學理念中完成了助人自助的效果。
自我校"心靈小屋"開辦以來,有許多學生通過書信、詢問、交流等方式抒發內心的感受,我發現小學生成長到中年級,其自我意識逐步覺醒,獨立性增強。不僅體現在和父母的交往上,還體現在與同伴相處的過程中,"同甘"但不能共苦,當遇到困難、受到挫折或是和同學發生矛盾時,很少能過主動分擔,友善相處。從發展的角度看,引導小學中年級學生接納人際交往的基本法則,搞好同學關系能為今后與他人和睦相處、合作學習、共同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而與同學友善相處、共同進退的前提就是能夠體察、感受對方,進而"以心換心",傳遞彼此的理解和關懷。所以,確定"換位細考"這一活動主題既是對學生成長過程中現實問題的引導,也是為他們社會性成長奠基。
基于該階段學生與同伴的交往進入一個雙向幫助、但不能共患難、仍以自我為中心的交往心理特點,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于以下三點:
1、創設情景,嘗試換個角度看待和思考問題;
2、引導學生接納"換位思考,以心換心"的人際交往法則;
3、學會積極樂觀的看待和思考問題,學會寬容,欣賞他人,做一個快樂的兒童。
在教學中,根據中年級心理健康教育課標的要求以及本節課的具體特點,我注重營造平等、民主、寬松、和諧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參與性和情感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原則。
小學中年級心理健康活動對形式的趣味性相對低年級要求略低,但對于活動的參與性、情感性的要求更高,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年齡特點、班級特點、開展活動的環境條件等。本節課,我還考慮了學生之間的交往現狀這一因素,課前深入學生生活,留心觀察,分層了解學生的情況,積累了學生人際交往中的突出問題-----以自我為中心考慮問題,不懂得理解、關懷他人。為了幫助學生克服交際困難,學會交往,我設計了活動過程四部曲:
1、情景導入,心有所動;
2、參與體驗,互換角色;
3、情感分享,結交朋友;
4、拓展互動,共建快樂。
下面,我具體說說我是怎樣教學這一課的:
一、情景導入,心有所動:
本節課上,我由一封信引發學生對類似感受的體驗,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產生共鳴。聽完了這封信,教室里格外的安靜,我說":同學們,相信大家也曾遇到過類似的煩惱,有誰想和老師、同學們說一說你當時的心情?"我記得其中有名學生這樣說:"老師一次課上我想上廁所,但又怕耽誤學習,我的身子接不自覺的左右搬動,老師看見了卻狠狠地批評了我,說我不遵守課堂紀律,當時我又委屈有難過。"這樣通過幾個同學的發言進一步呈現里在學校生活中與老師、與同學間的種種煩惱和內心的感受,此時傾訴自己的苦腦和傳遞彼此的理解關懷,就成為大家共同的.愿望。
二、參與體驗,互換角色;
"是啊,當我們感到苦惱、感到孤獨的時候,多么希望得到朋友的支持和鼓勵。老師知道還有很多同學在校園生活中遇到過這樣不開心的事,現在你們可以在小組中盡情的傾訴,小組的同學會非常的歡迎你們!"聽了我的活,孩子們消除了心中的顧慮,敞開心扉盡情的傾訴,在進一步激發小組合作后,我請同學們換個角度想一想:"假如你是他們,你希望身邊的同學怎樣做?是一句最真誠的話語、一個最有感染力的動作、還是一幅最漂亮的圖畫?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關心和理解傳遞給彼此,同時感受集體的溫暖。"伴著大家熟悉的歌曲《朋友》,孩子們第一次真正嘗試了換個角度看待和思考問題。
三、情感分享,結交朋友:
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我提供了充足的時間,鼓勵學生人人參與,我通過巡視監控、個別輔導、參與其中來發現典型案例,以便情感分享。在我參與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向我說出了心中的故事,我們彼此換位,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學們,剛才我真希望有一個攝像機,把大家傳的理解和關懷的動人場面拍攝下來,因為老師看到了每一位同學臉上真誠的微笑,你們到底做了什么?是什么感動著你們呢?"在學生的自由發言中,我感受到他們的思維是那樣的靈活,那樣的富有創造力。我記得我們班的孩子用了好多表達關懷和理解的方法:有真誠的話語、富有感情的動作、講笑話、唱歌、親手繪制圖片、傾聽心聲等等。當時我真的被他們打動了,并及時的做了小節:"同學們,一句溫馨的話語會像春天燦爛的陽光,驅散內心的陰霾;一個富有感染力的動作傳遞著無言的理解和鼓勵;一幅親手繪制的圖畫包含著多少關心和愛。"這樣,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接納了人際交往的法則"換位思考".
四、拓展互動,共建快樂:
"同學們,我們通過互換角色找到了彼此升上的閃光點,結識了更多的朋友,你們高興嗎?"孩子們異口同聲-----高興。"那么,說一說怎樣才能做一個快樂的兒童?才能擁有一個快樂的家庭、班級、校園、社會?"帶著問題,伴著歌聲,孩子們在一次擁有了自由發展和創造的空間,在老師的啟發下,他們聯系社會,拓展到更多的人身上,使教學得到升華,真正學會了積極樂觀的看待和思考問題,總結出只有多點溝通、多點理解、學會寬容、欣賞他人,才能給他人和自己帶來更多的快樂!
各位老師上午好,現在我對今天的這節活動課進行說明。
心理健康活動課沒有國家統一規定使用的教材,很長一段時間我校使用的是北京教育出版社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本學期使用的是中國書籍出版社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我們參考以上兩本教材,再依據我校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了我校的心理健康活動課程。
今天這節課屬于初二年級生命教育部分的第一節課。初中階段同學們已經開始關注生與死,思索生命意義,不斷調整自己對待生命的態度。初二上期師生之間建立足夠的信任感,所以這個學期才安排生命教育部分的內容。這節課的理論依據來源于積極心理學。積極心理學認為,發現和利用自身的優勢,明白自己生命存在的獨特價值,可以提升人的幸福指數。我們需要學生們明白,成功的標準不只一個,成功的方法途徑也有很多,不是人人都要像冠軍或者榜樣那樣生存。
在與初二年級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個年級的很多同學缺乏內在的動力,所以他們會表現出學習動機的欠缺。部分同學非常缺乏自信,他們并沒有發現自身有著怎樣的優勢。還有小部分同學在面臨生活困境的時候,會采取傷害身體的方式。生命的意義在這些同學們的眼中還不夠深刻。所以,我設計了這節課,希望能夠引起同學們對自己生命優勢的關注,能夠認真去思考自己生命意義何在,然后為自己的學習和未來生活增添動力。
心理健康活動課程不像其它學科那樣很重視知識的傳授,它更多地是讓同學們在活動中去感悟。所以,這節課我并沒有太多的臺詞,我的作用只是在每個環節適當地引導一下,把同學們沒有體會到的再進行一些提示。
初二年級的同學需要從不同的渠道維持對課程的注意力,所以我設計了視頻的觀看,動手撕紙條的環節,盡量讓同學們在一節課里從眼、耳、手、腦等幾個方面都有刺激,都有收獲。關于生命意義,同學們其實都是知道道理的,如果再以很枯燥很灌輸的方式來上這節課,同學們的耳朵會自動關閉。采取多樣的活動,也是為了更好地開啟同學們的心門,引起他們的關注。
這節課中最主要的是同學們的領悟和反思,任何一個活動情境的設置其目的都是要引起同學們的思考。所以同學們的領悟分享是本節課最重要的內容,希望發言者的觀點能引起更多同學的深度思考,從而達到這節活動課的目的。每個環節之后設置同學們觀點的分享,這保證了同學們自主探索,以及領悟的及時。
為了更好地完成活動目的,整個活動課我按照四個環節展開。
環節1播放視頻《跳》。這個視頻是由朱德庸大師的同名漫畫改編的,放在課程最初,可以很快地把同學們的注意集中起來,另一方面也可以快速地引到本節課的主題內容上。
環節2組織同學們參與游戲“生命的長度”。從第一環節引出一個話題:我們應該珍惜生命。讓同學們通過這個游戲,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的生命其實真的很短暫??雌饋韼资甑纳?,我們真正可以為自己夢想努力的時間其實沒有那么多。有了緊迫感,才會引起他們對時間對生命的珍惜。然后,我又設計了一個非常短的視頻播放。生命的鏡頭居然被壓縮成了28秒,這對同學們的沖擊是比較大的。順勢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此短暫的生命,我們有什么辦法增加他呢?再次通過紙條,我們引出下一個環節的內容,即增加生命的精度。
環節3同學們領悟生命的精度。通過分組討論四個問題,讓同學們對增加生命的精度——活出自己生命的意義這一內容有深刻的認識和體會。通過這一環節,以便同學們能夠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生命極有意義。
環節4 總結部分。因為這節課很在乎的是同學們的領悟,所以總結部分也由同學先來概括,再由我強調一下主題。
雖然主要是利用多媒體課件在呈現本節課的內容,但是板書作為另一個平臺的展示仍舊很重要。板書主要記錄的是同學們的分享內容,以及需要強調的主題詞。這樣,板書可以和多媒體相互呼應,也可以改變多媒體相對唯一的刺激。
謝謝大家。
心理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它要求學校積極按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以團體心理輔導及其相關的理論與技術為指導,通過各種輔導活動讓學生獲得充分的內心體驗,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訓練并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激發潛能,增強社會適應性,在師生互動中幫助學生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心理問題,塑造和完善人格。通過讓學生獲得相關的心理體驗,真正對其學習、成長產生積極影響,維護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勿庸置疑,心理課要有心理學專業知識作為理論支撐,而心理學的理論又必須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這樣才能避免將心理課上成純粹的心理學理論課。
通過調查發現,我校高中生在學習方面存在著許多不良注意習慣,為數不少的學生上課時不能集中注意聽講,邊上課邊做其他科目的作業、看閑書或聽mp3;有的學生在家里一邊做功課,一邊看電視等。由于習以為常,大多數人都對此不以為然,一位學生還對我說:“邊聽課邊做作業,是節省時間的好方法”。
1、認識到注意與學習之間的密切聯系;
2、懂得注意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樹立起培養良好注意力的信心;
3、通過注意力訓練,學生的注意力品質得到提高。
(前面省略的是主語“學生”,反應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注意力品質的提高,不僅現在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而且將來對學生的工作、生活乃至一生的發展都大有裨益,因此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品質,幫其掌握有意注意的訓練方法應成為本節課的重點。
一個人的習慣一旦養成,就會產生很強的頑固性,改變一個習慣往往要比養成一個習慣還要難得多。所以,本節課的難點是如何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幫助學生認識并克服學習中的不良注意習慣。
第一、教法選擇。由于知識儲備不足,高中生對注意的心理學概念不清楚,而概念的模糊又勢必會導致注意訓練的目的不明確,所以我覺得在課上有必要講述一定的理論知識。心理課是講求充分以學生為主體的,老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是活動的協助者,而不是主宰者,所以我在心理課上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活動和獲得體驗。
第二、學法指導。心理課十分注重學生的內心體驗,因為學生對親身經歷了的情感才會記憶深刻。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對問題進行思考、判斷,并以此形成自己的價值觀。針對高一學生心理特點及本校情況,我設計了錄音故事、心理游戲、分組討論等活動,為學生提供了活動空間,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整個教學過程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
說活動過程(按照時間順序)
1、課題的導入
一開始,我安排兩個大家容易忽視的小游戲,即紅綠燈的排列次序和紙鈔的背面圖案;隨后播放一個學生對黑板上布置的作業“視而不見”錄音故事,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緒,起到熱身作用。同時,生活中的三個“沒注意”與本節課的主題有很大的相關性,起到自然過渡的作用。這樣自然引出“注意”的概念,點明本節課的活動主題。
2、理論知識
我一邊講解注意的概念,一邊舉例說明。在講到影響注意的因素時,我設問:“影響注意力的因素有哪些呢?”學生先小組討論,后大組交流,我最后加以總結,指出影響注意的因素。在講解這部分理論知識時我結合生活中的實例,深入淺出,避免了上成純理論課。
3、分組活動與交流
為了鞏固剛才學過的注意知識,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在此設計了一個讓學生改裝初中部的校門游戲活動。當學生在分組討論時我四周走動,點頭微笑,不過早發表評論,以免越俎代庖。當學生的回答太離譜時,適時適當地將話題拉回到注意知識上來。
4、“一心二用”游戲
光給學生講上課時一心不可二用,學生可能會認為是老生常談,不會產生新體驗,如果能夠設計一個心理實驗,讓學生通過親身的體驗來感悟到這一點的話,那將大大增強說服力。于是我設計了這個“邊聽錄音故事,邊做簡單的四則運算”的游戲,因為這種情形與課堂上學生聽課分心的實際情況十分相似。由于同學們既要做數學題,又要聽錄音故事,造成了注意力的分散,結果絕大部分同學顧此失彼,對于故事情節的提問回答不出。通過這個游戲,學生深刻體會到了一心不可二用的道理。
在這個活動中,有的學生突然向我發問:“既然老師說一心不可二用,那么為什么有的人可以邊聽課邊做筆記,邊看電視邊打毛衣,邊彈吉他,邊唱歌呢?”對于課堂的突發事件我歷來充分重視,它能反應出學生的真實想法,是與學生交流溝通的好機會。我首先表揚學生的質疑精神,然后給他們指出這屬于注意的分配。人在注意時不熟練的對象最多只有一個,其余的都是很熟練的動作,如果兩個活動都是生疏的,或都是需要智力活動參加,則必然做不成功。這樣一來,就將學生對注意問題的思考引向深入。
5、注意力訓練
這部分內容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首先引用北京某學校研究成果,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因為人的注意力水平是可以通過訓練提高的。接著向學生提供八種有意注意的訓練方法,前四種詳講,后四種略講。詳講的內容均有當堂練習,通過訓練的趣味性、實用性,吸引學生參與。具體為:
1、跟蹤法——數字跟蹤和曲線跟蹤練習;2、劃數、字法——劃“3”練習;3、視物法——集中注意力訓練;4、辨別法——找出兩副相似圖畫之間的不同之處。另外,還有倒讀法、聽音法、抗干擾法、數數法。我還編制了“注意力訓練題”,提供給學生作為課后練習,可以起到鞏固和訓練的作用。
隨著“二期課改”的新理念不斷深入到課堂教學,我們今后的教學實踐中要更加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強調師生互動,注重學生發展,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讓“二期課改”不斷在課堂教學中生根、開花、結果。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五年級心理健康教育課《快樂每一天》。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說課:說學情,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說資料來源,說教具準備,說教學設計。
情緒伴隨著人的成長過程。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比較豐富的情緒體驗,也能夠比較明確地分辨自己的喜怒哀樂,但相對來講調控情緒的能力還很弱。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首先是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況,認識調節情緒的重要性。其次,能正確區分積極情緒與不良情緒,知道情緒是可以調節和控制的,初步掌握情緒調控的方法。最后,讓學生明確情緒是一個人心理活動的正常表現,樹立正確的情緒態度。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在于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多種方法正確對待、轉化不良情緒。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以及學生對情緒的認知,我采用游戲、情景設置、心理劇表演等教學方法,使學生能更自如地掌握調控情緒的方法。
本課所采用的資料來源于學生和家長的實際生活,表現的是學生的真實情緒。
游戲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又能讓學生在快樂中體驗各種情緒。所以教學開始,我通過做拋糖果的游戲讓學生體會情緒。老師背對著學生向學生拋糖果,然后相繼采訪得到和沒得到糖果的同學的感受。由于游戲中有真切體驗,學生會說出:“我接到了糖果,很高興”、“我唯恐得不到糖果,很著急”、“我沒得到糖果,很失望”等。教師小結:你們的這種感受就是情緒。
我在課下收集學生及家長在學習與生活中表現情緒的素材,所選取的素材來源于學生的實際生活,能激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舉一反三,認識各種情緒,為下面突破難點作鋪墊。我先逐一播放收集的視頻材料讓學生觀察,辨析情緒。
然后:再讓學生列舉生活中表現出的其他情緒。如憤怒、緊張、難過、好奇、興高采烈等。
為了讓學生知道每個人都有情緒,不管是積極的情緒,還是消極的情緒,并且時刻都在表現著自己的情緒,因此我設計表現情緒這一環節,目的是承上啟下,為下一步突破難點——有效調控不良情緒做鋪墊。
第一個游戲是畫一畫
以小組為單位比賽:以小組為單位,老師把事先準備好的一個信封發個坐在第一位的同學,老師喊開始,第一位同學打開信封,拿出一張紙,紙上畫六個圓,每人在一個圓上畫一個東西,看哪一組最快。然后說說比賽過程中的情緒。(如:高興、快樂、緊張、失望、難過等等。)
第二個游戲是嘗一嘗
老師準備一些杯子,杯子里準備一些無色液體:白水,白糖水,白酒,白醋,白鹽水,芥末水通過品嘗表現情緒。
通過猜一猜體會好奇、著急的情緒。通過選一選體會緊張、期待的情緒。通過嘗一嘗體會興奮、疑惑、緊張或害怕的情緒。)
心理劇的表演,不但直觀,而且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特別有成就感,孩子們本身就產生了積極情緒,在學生們的表演中尋找轉化情緒的方法。知道如何調控情緒。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本環節我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選一個所提示的內容,排演心理情景劇。
1、有一天,你偶然發現媽媽偷偷看你的日記(親子關系)
2、你和同學因為意見不合,產生了矛盾(同學關系)
然后小組合作討論,集思廣益,想一想:面對不良情緒我們應怎么做?
學生想出的辦法是零散的,這時我們師生合作總結調控情緒方法,讓學生知道,消極情緒和不良情緒是時刻存在的,但只要我們調整心情,情緒是可以調控的。最后我讓學生寫體會寫名人名言,并把它貼到收獲樹上,以此時刻激勵自己。達到升華情感的目的。
這項作業設計的意圖是鞏固調控情緒的方法,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知道遇事不激動,少生氣,調控好自己的情緒,真正做到快樂每一天。
一周情緒晴雨表
時間
我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我的情緒
調節方法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38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