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不僅僅是對書中的故事情節的回憶,更重要的是對其中的主題和意義的思考。閱讀下面這些讀后感,或許能夠幫助我們從不同的視角和維度來審視作品和人生。
認識李鎮西老師,還要從教育界流傳的一句“北有魏書生,南有李鎮西?!闭f起,讀過魏老師的書,也聽過他的講座。但是對于李鎮西老師卻一直沒有機會了解。沒想到的是,虞城縣中小學班主任培訓竟然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在這次培訓中,教師發展中心給參培的班主任們精心準備了一份厚禮,那就是李鎮西老師的著作――《愛心與教育》。第一眼看到這本書,我以為是一位教育專家的枯燥的理論知識,沒想到打開他我就再也不舍得合上,我幾乎是流著淚一口氣看完的。因為我的內心始終涌動著感動,這種感動讓我忍不住熱淚盈眶,讓我一次次審視著自己的內心。是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愛是教育的主題,愛是教育的源泉。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愛”,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份愛。一直以來,我認為“嚴”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句俗話說得好:“嚴是愛,松是害?!彼?,在我的課堂中,我決不允許學生有絲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頭,我都認為這是違反課堂紀律的??戳死铈偽骼蠋煹摹巴氖菐煇鄣脑慈?,才喚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滅的童心。我才真正認識到那是因為我缺少一份童心。一直以來,我一貫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學生,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希望他們變成我想象中的學生“小大人”,個個成為懂事、聽話、尊敬老師、孝敬父母、多學習少玩的完美類型。孩子們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們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嗎?不,我并不知道。而李老師呢?他能夠在教育學生時“向學生學習”,他能夠大聲疾呼并真誠的實踐著“請尊重學生的選舉權”,他努力追求著“成為學生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學生最關心的問題”,他勇于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李老師說得好:“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人情味;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充滿著對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應該體現出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雖然就學科知識、專業能力、認識水平說,教師遠在學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師生之間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x著李老師的文字,感悟著他的心靈,回憶著自己的教學行為,我陷入了沉思:“親其師,信其道”,古人尚卻明白的道理,可我……實在汗顏。
我一直贊同“教師要愛學生,并且每時每刻愛每一個學生”的觀點,李鎮西老師對后進生的態度讓我十分感動。他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真誠地熱愛每一個學生,永遠不對任何一個學生絕望。他堅持用自己的愛心溫暖每一個被忽視,被傷害的心靈,幫助那些原本被扣上差生帽子的學生,一點一點找回生活的動力,重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萬同的故事就是李鎮西老師用愛心教育,轉化后進生最好的事例。在讀萬同的故事時,我幾度流淚,為了讓萬同學習,李老師給他借來《烈火金剛》,讓萬同在聽不懂課的時候抄寫,又替他找來幫助人,一點點降低要求,看到他的一點點進步,就用“報喜單”激勵他。在班里讓學生用《我為萬同的進步而高興》、《我為萬同的退步而痛心》的作文題目來關注萬同,教育萬同。在激勵萬同的同時,整個班級內充滿著積極向上的氛圍,更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這中高超的教育藝術讓我佩服不已,我不禁感嘆:遇到李鎮西這樣的老師,他的學生真幸福、真幸運!
李鎮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中不止一次地提過這樣一句話:要讓別人因為我的存在而幸福。這是李鎮西老師的座右銘,也是他教育學生做人的真理。讀完這本書,深深地為李鎮西老師的人格魅力而折服,同時也為他擁有淵博的知識而嘆服。正如李老師所說:對于一個教師而言,推動教育事業發展應該有兩個輪子,一個叫情感,一個叫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努力向李鎮西老師學習,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用愛心、真心、耐心對對待每一個學生。也讓我的學生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
每當別人聽說我是從事特殊教育事業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贊嘆道:"您真有愛心呀!",聽到這樣的贊嘆,我總會有些許慚愧感,愛心與教育讀后感。
從教之初,我的確是全心身的投入到特殊教育中去,以極大的愛心與耐心去教育這些殘疾孩子。課堂上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神,就是對我認真備課的最好回報。課后孩子們總纏著我,對我打著手語說:"老師,晚上我可不可以到電腦室練習打字?",我又怎么忍心拒絕學生的好學請求呢?于是,每天晚上,我都會回校在電腦室里邊備課,邊靜靜的等候孩子們來練習打字。孩子們也會在做完作業后安靜的來到電腦室,認真的練習打字。而且越是笨的孩子就越是勤奮,這么愛學習的學生,真的令我感動,我喜歡看到他們認真學習的樣子,再苦再累我也愿意。孩子們把我當成他們的朋友,把我當成他們的姐姐,愛向我傾訴心事。所以,我也經常去學生家中家訪,即使我并不是他們的班主任。孩子們畢業后,遇到總總問題也愛向我咨詢,家長也信任我,孩子們遇到一些婚姻方面的問題也讓我幫助解決。雖然那批孩子都已經成家立業了,但見到我還是非常親切的叫我姐姐,經常在qq上和我聊一聊他們的生活。的確,那時的我不愧是個有愛心老師。
最近,有幸讀到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我深愛感動,李老師對學生的愛是永恒不變的,他是一位有智慧且非常有愛心的老師。如:對待后進生萬同,他是想盡一切辦法,為了學生的成長不斷的堅持,當學生一次又一次的犯錯時,他能理解、能寬容,但并不放棄對他的教育。也只有他這樣的老師才可稱得上是一位有愛心的老師。其實,學生可以感動教師,教師也可以感動學生,成功的教育其實就是"愛"的教育。我應該向他學習,排除工作與生活中的各種困難,重燃起對教育的激情,以自己的熱情去感動學生。
"回首昨天,應該是問心無愧的;面對今天,應該是加倍珍惜的;展望明天應該是信心百倍的。"但愿每一位教師都能做到像李老師一樣問心無愧。
在學校中優等生是教師的寵兒,是中下等生心中的榜樣。教師喜歡優等生十分自然,因為他們學習認真,學習成績好。但他們即使天生是塊“美玉”,也同樣需要教育者的精雕細琢才能成器。在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手記第四部分中,我讀到了自己忽視的一個問題――優等生的培養。我總感覺老師在后進生身上花的時間太多了,有時真的不劃算。如果我們把補差時間花在培優上,可能取得的效果會更好。一方面給后進生減輕了負擔,另一方面卻給優等生施展才能提供了機會,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但對于優等生的培養也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因為優等生長期處于班級的頂峰,長期聽慣了老師的表揚,各方面的能力也強,比較自傲自負,容易產生虛榮心,在與其他優等生的競爭中,也容易產生狹隘情緒或嫉妒心理,這些對他們健康成長很不利。作為教師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些,對優等生作一些正確的引導。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眱灥壬宰鹦奶貏e強,各方面能力也強,教師對他講的道理,他也懂。因此,他們不容易接受外界的忠告和批評,排他性和自我管理的愿望強烈。有時,干涉越多,說教越甚,他們的逆反心理就越強。所以,最好是讓他們“自我內化”,自己意識到自己的缺點,自己感覺到改正缺點的必要,以此產生自覺自愿地棄舊圖新的動力。找優等生談話,不斷給優等生暗示,挖掘優等生內在潛力,調動優等生的非智力因素,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對于我新接手的這個班級,有一名優等生――李某,不好管理,雖然是女生,但性格像男生,早在一年級我和班主任老師談話了解到,這個學生的能力特別強,如果用好了,她肯定是老師的得力助手,但如果沒有正確發揮她的作用,那她反倒會成為班級的消極分子。在開學的第二天,我就找她談心,把老師對她的一些夸獎轉達給她,同時也向她暗示,我希望她能發揮自己的才能,做老師的小幫手,配合老師英語科目的管理,她愉快地接受了我的任務,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也很負責地完成任務。但我深知,她隨時都有管不住自己的時候,我得經常找她談談。
我認為對于優等生,老師應該做到幾下幾個字:“放”,這個“放”不是放縱,而是放手,他們對于課本知識往往不需要老師多加講解,就能快速接受,這樣他們就有充分的空間與時間和足夠的精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這對于提高他們的各方面水平都非常有幫助?!耙?,這個“引”是引導,老師要利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對優等生進行正確引導,如如何與科任老師相處,如何與其他優等生相處,如何在班級中正確發揮自己的作用,如何發揮自己學習成績優秀的優勢幫助后進生等等。在臨近畢業的時間,我感覺優等生的思想比較浮躁的,這時老師就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以免走上不正確的道路。
。
一、童心是教師必須要有的。作為一名教師,要有一顆童心,也就是說不能以大人的眼光來看待兒童,所謂童心是真,如果想要了解學生,讓學生真正愿意和你交心,你才能知道學生心里在想什么?他們需要的是什么?怎樣教他們才喜歡?可以同孩子們一起玩游戲,聊天,野炊等。當孩子王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因為你首先要讓孩子接受你,他們才愿意同你傾述。你的教育才會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樂于接受,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我通過自省,覺得自己的童心是有的,愛同孩子們游戲、交流,但在交流的過程中還是有點做作,沒有做到真心,因為是懷有目的,有時也喜歡說教,這樣,學生就不能把心里話說出來,在教育的過程中還是缺乏方法。記得有名學生說過這樣一話:“孩子的世界,你們大人不懂?!笔茄?,現在的孩子由于缺乏和大人交流,總不愿意把心事告訴大人,這是因為大人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偸钦J為小孩子家,屁都不懂,其實孩子的心靈是多么純潔,人之初,心本善。每一個人都是從孩童慢慢通過學習成熟,但在每一個人的心里,其實都有一顆真善美的心,也就是童心。作為教師,擁有一顆真誠的童心是難能可貴的!我從李老師的書中,看到了他和孩子一起玩,學生都和他成為了朋友,他也很快樂!我也要做一名有童心的老師!
二、愛心是一名好的教育工作必備品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愛學生的老師才會在工作中認真負責,才會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我在李老師的文章中看到他具有了真正愛學生的品質。正因為愛學生,所以學生成績不好,他會去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去給學生的家長溝通,讓他們給學生創設好的學習環境。因為愛學生,當學生因家庭困難交不起學費,他不僅自己捐錢,還把情況告知班委,由班委組織捐款,并推廣至全校!當學生生病了,親自送醫院,背著學生爬陡坡,累得汗如雨下,還鼓勵學生,讓她堅強。我想:一個好的班主任不是正該如此么?家長把孩子交到學校,老師就應該擔負起責任,愛學生就要真愛,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善于觀察學生在學習丶生活、品德、心理、健康方面所遇到的問題,主動幫助他們!當他們如自己的孩子一般!只有真誠的愛學生,學生會明白老師為他們的付出,這樣師生關系才不是生硬的,才會更加和諧!我在教學中,對學生的關愛是有的,每當學生生病,我都會主動聯系家長,當家長抽不出時間時,我會帶學生到鎮醫院去檢查,拿藥。然后回到學校,指導學生吃藥。放學后把學生親自交給家長。這樣的事。每期都有十多次。
記得班上一個女孩子當時發燒,送醫院檢查,已經40度,必須輸液,我打家長電話,家長無法接通,于是我向語文老師胡老師說明情況,讓他替我上課,我在醫院陪她輸液,這時她又想嘔吐,我馬上將痰孟遞上,她哇哇地吐了,我忍著難聞的氣味用紙給她擦嘴上的臟物,拿杯子來讓她漱口。她覺得非常不好意思,說:“劉老師,太麻煩您了!”我就說:“沒事兒,誰都會遇到困難的時候,這是老師應該做的?!彼斖暌?,她的媽媽來了,非常感激,說了許多感謝的話。她說:“孩子交給你們,我們家長放心!”這就是家長對我們的信任啊!我的心靈被深深震動了。我只是做了這么點小事,家長卻記下了恩。
后來,那個女孩考上了幼師,成了一名幼兒園老師。而且就在我們鎮上的一所私人幼兒園,每次碰到,她都清楚得記著我曾經對她的一點小付出。
還有一件小事,我教三年級時,當班主任,一個孩子的家里發生了火災,把房子燒了,我了解到情況后,告知大隊輔導員老師,在全校發動師生捐款、捐物,然后由老師們騎摩托車把錢物送到孩子家里,我們看到房子被燒了個精光,他們的眼里全是淚,我又一次被深深震憾,心想:太可憐了!孩子的母親告訴我們:“由于線路老化,才造成了火災,人都沒事,只是現在全靠親朋照顧。謝謝老師們和孩子們!”我們安慰了幾句,就走了。我們的愛給他們家帶去了溫暖,讓他們度過了難關。孩子的學費也給免了。我也做了他的思想工作,他雖然小,但非常懂事,成績雖然中等,但他知道老師和同學們對他的幫助,所以決心努力學習,長大了回報社會!
關于愛心還有一個事例,那是一位同學得了腎病,他的父親也是腎病,去醫院治療要花幾十萬,當時的情況如不治療,可能就會死。學校組織了捐款,雖然錢不多,但各方努力下還是湊夠了錢,孩子和他的父親的病終于治好了。這類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例舉了。我反正是感動了很多,學會了很多。人在一生當中,總會遇到困難,這時就多么希望能得到幫助,老師能夠盡力幫助學生,學生也會學會感恩。愛的接力棒就這樣一代代傳遞下去!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加溫暖,更加和諧,更加有意義!
三、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提升理論和專業水平。從李老師的書里,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水平高低離不開學習。學習專家的理論不能死學,應該在一線的教育教學實戰中去靈活運用,因為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時代在變,學生接受的能力也在變。我們應該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地采用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努力提升教學技能,讓孩子能夠吃得飽、吃得下、吃得好!我們可以從學習中獲得快樂,獲得精神的奮發,獲得境界的提升!尤其現在,學生獲取知識的途經太多了:電視、書籍、網絡、廣播等等。教師也要與時俱進,不學習,拿什么為學生解疑?說句實話,現在教師真的不好當啊!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教師要如何才能在未來教書?值得深思!現在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確實有必要加強!但心理健康專業知識缺乏又是教師遇到的難題。這類書籍可以看一看啊!我現在在網絡上和圖書館借了一些書來看,覺得對自己的幫助還是挺大的。如關于同理心、抑郁癥、自制力等。
我對李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一書就是理解了這么一些。當然,作為一名老師,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我想我會在有很的生命里不斷進取,爭當一名讓學生喜歡的老師。
。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去了解他們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們有哪些快樂和痛苦。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是感染學生的情感魅力,這種愛不應該是居高臨下的,而應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己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我們的帳,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而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感情,并隨時注意維護、尊重學生的尊嚴時,學生會把他們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教師對學生愛的表達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學生失意的時候,給他一點鼓勵;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他一點幫助;學生悲傷的時候,給他一點安慰;學生高興的時候,走到他們中間一起分享快樂……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做老師。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是我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一道防線。
2、用心靈贏得心靈。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就必然面向為數不少的后進生。教育者對后進生的愛,絕不應是為了追求某種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態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誠情感的自然流露。蘇霍姆林斯基告誡教育者:不能讓兒童那種“成為一個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滅。即使是那些被自己認為“一無是處”、“無可救藥”的學生,其心靈深處或多或少也有美好的道德的萌芽。對后進生的轉化,與其向他們“灌輸”,不如引導他們發現自己身上的善良之處、高尚之處,幫助他們樹立“我是一個有缺點的好人”的道德自信。這種做法,絕不僅是一種教育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有真誠而產生的相互信任。而當我們真正走進學生心靈時,將是無比幸福的,而他們也樂于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已駛入了成功的港灣。
3、激勵優生超越自我。
教師對優生的感情幾乎是不需要培養的,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班上的優生多一些,因為他們有較強的知識接受能力,學習成績優異,各方面的工作能力突出,可以成為老師的助手。但他們也存在著作為老師的“好學生”,家長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毛?。喝菀鬃詽M,不求上進,比較驕傲自負,容易產生虛榮心,面對困難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當然還有個性方面的一些特點。培養優生,要注意:一、引導優生樹立志向。引導優生意識到,成績比別人好,就意味著將來比別人多一份責任,從現在就應比別人多一份努力;幫助優生認識自己。幫助優生超越具體的考試分數和名次,通過與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的比較,通過對自己求學過程中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的冷靜分析,通過各種具體的課內外實踐,正確全面的認識自己,進而針對性的發展自己;三、教育優生保持童心。讓他們通過與班上同學的平等相處,感受同學們身上值得自己學習的優良品德,讓他們在同學服務的過程中體驗一種奉獻的幸福,讓他們面對分數和榮譽會淡然處之互相謙讓,以培養自己豁達而淡泊的心境。四、激勵優勝超越自我。盡可能多地讓他們在各個方面實踐,以發現并發展自己以前沒有意識到的潛質,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一點一滴的小事中戰勝自我,甚至有意識設置一些難題去“折磨”他們,讓他們在一次次自己與自己“過不去”的過程中,體驗到人生的樂趣與輝煌,從戰勝自我到超越自我。
對于孩子,要教導他們,有時很困難,有時也很容易,只要真正愛他們,他們會愛你得更深、更真切。當愛存在與師生之間的時候,就無堅不摧。作為一個教師,當然需要淵博的知識,也需要扎實的基本功本領,但更需要愛。
讀完《愛心與教育》后,我由衷地敬佩李老師,他是那么富有愛心、童心、真心、信心。他與學生交流總是充滿無限深情的。最終,他的愛心付出得到了回報,學生們都很愛他。
看著看著,我的愧疚感也油然而升,我也愛孩子的,我會因為他們生病了,抱他們去醫務室,我會因為下雨了送他們回家,他們沒錢吃飯了,我就掏出錢來。每次訓練結束,我都會送走最后一個孩子,并叮囑他們路上小心車輛……但是,由于我為了抓教學進度和效果,常常出現發火的時候。李老師卻能始終如一播撒愛的種子,細心呵護著幼苗。他的執著震撼著我,漸漸讓我心平氣和起來。
現在新的世紀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為一名基層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不斷學習,以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要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要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充滿信任的和睦關系,要把教師的奉獻融入學生的成長過程中。
我想我應該學習李老師,深入到學生的心靈,想他們所想,學他們所學,與孩子們共享喜怒哀樂的情感世界。
。
“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同時必定又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
這些是我在看李鎮西名著《愛心與教育》的手記一中所摘抄下來的句段。李老師是我最崇敬的名師之一,今讀了他的《愛心與教育》的手記一,我更是對他萬分崇敬。在“手記一”里,李老師所具有的一顆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師對學生的愛心更是令我震撼!學生生日時親手送上的一本書、一張賀卡、幾句誠心的祝福,為學生辦生日晚會,跟學生一起舉行篝火晚會,一直關注高考落榜學生寧瑋……令學生感動的同時,也折射出了師者崇高的師德風范,然而李老師卻把這一切說成是“在還學生的債”,這是何等的難能可貴!
整篇文章里,沒有華麗的辭藻裝飾,沒有驚天動地的偉大壯舉,全是記載著李老師與他的學生們之間發生的最平常的事,可這些事又極其的不平凡!給學生送上生日祝福,為貧困學生捐款,這些我們大多數老師也做過,可是有幾個能像李老師這樣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來?而且我們有幾個能做到像李老師這樣對學生是一種純粹的、不帶任何功利目的的愛呢?大多時候,我們老師對學生的所謂“愛”,是否建立在某種“功利性”的成分上呢?這些值得我們好好地去反思。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崩罾蠋熓俏覀兊目?,值得我們每一個為人師者好好地去學習。李老師所采用的一連串教育方法更是令我茅塞頓開,受益無窮。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以李老師轉化你的成功事例為榜樣,以蘇霍姆林斯基說的:“一個好的教師,就是在他責備學生的不滿,發泄自己的憤怒的時候,他也時刻記?。翰荒茏寖和欠N‘成為一個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滅?!睘橹笇枷?,耐心地去對待我的任何一個學生。
“玉不琢不成器”!每一個人都是一塊璞玉,如果你不經過一番“精雕細刻”,就算你天賦多么的高,也不可能變成一塊玲瓏剔透的好玉。這是我看《愛心與教育》手記三“鍛造卓越人格”得出的最深刻的感悟。
手記中的程樺、楊嵩、黃金濤分別是不同類型的孩子。程樺愛好廣泛,學習非常優秀,可性格內向,不愛說話,膽子??;楊嵩腦子靈活,悟性很高,可很“調皮”,上課時有些“不務正業”;黃金濤自控能力較差。針對他們的性格特點,李老師采用了因材施教的辦法。對于程樺,李老師從談心入手,推薦書籍作鋪墊,一步步引導他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能力,逐步向樹立遠大志向發展;對于楊嵩,李老師從引導他戰勝自我開始,逐步過渡到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對于黃金濤,李老師則發揮了“日記”這個教育載體的作用,讓黃金濤用日記記下自己的心路歷程,通過不斷地總結、反省來達到教育的目的。經過李老師費心地調教,三個人都漸露出耀眼的光芒,為他們以后的成材之路作了很好的鋪墊。
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碧招兄舱f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崩铈偽髟谒摹稅坌呐c教育》手記四“教育是心靈的藝術”中用自己的行動很精辟地詮釋了這個觀點。
李老師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非常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這是我們當下很多教師忽略的問題。傳統的教育只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唯分數論”的思想嚴重侵蝕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所以也就出現了很多“高分低能”的現象。
隨著課改的春風吹進,很多教師意識到學生的思想健康也不容忽視,德育問題也毅然被擺在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首位。然而,也許是由于教育體制的不夠完善,對教師考核方面的條例欠缺,抑或是教師本人對理論認識的不到位。
總之,也還存在著“以分數論英雄”的觀念。在轟轟烈烈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李老師給我們作出了很好的榜樣,我們應該把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踏踏實實地落實到位,給學生創設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應盡量使自己具備‘學生的心靈’――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只要贏得了學生的尊重,教育也就水到渠成的事了。
八月份經過連續十幾天的認真閱讀,認真參悟李鎮西老師撰寫的每個事例,為他的每一次成功的教育而心生佩服!也為他的愛心、童心、悲心、真心、信心而感動。
現在我們都說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而要進行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
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是的,這也是我讀了這本書最大的感悟。所以李老師所講到的對幾位學生的教育,都脫離不開他對學生的愛,所以很多事情很多問題都是通過恰當的時機進行恰當的談話,讓學生對自己信任,并愿意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做好。
現在的教育形式下,我們教的高中生也是打罵不得,很多時候也只能是通過苦口婆心的教育來進行,也怕學生萬一想不開而自尋短見,這個責任是非常重大的。很多時候我們都想教好每一位學生,無論是學習上還是品行上,所以班主任的言行與做法是至關重要的。
自我從教起就開始做中職學生的班主任,現在帶了兩屆。這屆學生普遍來說比上屆學生要聽話一些,但是就懶惰許多。特別班里的一位男生,一到冬天天氣冷,就很難起床,所以我每天都要電話或者親自到他宿舍去叫醒他?;蛘吣猩偸怯悬c愛面子的,我的不厭其煩去叫他,倒也讓他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后來他qq跟我說,老師,你不用上來宿舍叫我了,現在我一聽到電話響我就會起來了,如果我還會遲到你再上來叫我吧。我按他的意愿做了,后來再打電話的時候,接通后他都很自豪的跟我說,我已經起床了!另外,他除了起床懶,學習上更懶,一直以來養成的習慣,所以我也沒對他要求太高,上課盡力認真聽講,作業一定要完成上交,還有上課不能影響到別人。我知道他喜歡上體育課,因為他很喜歡打排球,我就安排他當體育委員,他也是非常興奮,對于體育委員要做的事情,他也是非常積極完成。除了有些時候我會找他出來談心外,更多的時候我都是利用qq這個軟件,因為我覺得,在qq上,我們更加平等,很多話當面說不出來的,我們都可以用文字來表達。為此,高二臨近實習的時候他還主動告訴我,他跟一個女生拍拖了。雖然我從他平時的言語跟qq空間的異樣已經有所察覺,但是他自己親口告訴我也讓我感到幾分欣慰。高三就要出去實習,而且跟那女生是分開實習,我也是在qq上跟他講一些道理,注意一些問題,讓他眼下先好好完成實習再說。
所以隨著時代的進步,李老師那個時候多用信件,而我們現在的qq、微信使用廣泛,也為我們教育者帶來一些方便的。利用這些工具,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關注學生的動向,從他們發布的個性簽名、朋友圈等等還能隨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所以,通常我接手一個新班的時候,首先就是把、微信賬號給大家,然后建立一個班群。
李鎮西老師還十分注重“集體”這個有力的教育工具,特別強調集體中“共性”與“個性”的辯證統一。他一方面指出,“集體是在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組織這幾個基石上建立起來的”;另一方面又指出,“如果學生沒有個性,那就不會有集體”。
我覺得集體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我們的中職學校,后進生可能相對也比較多,所以我們在利用集體的時候,一定要在集體養成正氣之后。如果一個班歪風盛行,那對學生的教育必然是適得其反的。另外,利用集體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感覺我在這個方面還不成熟,還需要磨練,今后在這個方面還得多請教有經驗的老教師或者多閱讀書籍多提升自己。
總之,對學生的教育,愛心與平等是必不可少的。我會盡自己的愛心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讓他們健康成長!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
古人說:“書非借不能讀也?!钡拇_如此,因為借來的書就有還期,必須每天有計劃地讀一些,到時候才能如期償還。圖書館的綜合類圖書區是我常去的地方,很多好書讓人愛不釋手。為此,我給自己制定了每天讀書不少于30頁的讀書計劃。這樣,我的借書卡每次借一個月就可以讀完兩本300頁左右的書了。寒假到了,于是我特意借來一本教育類的書籍——著名教育家老師的代表作《愛心與教育——素質教育探索手記》每天細心研讀,在感動之余常常受到很多啟發,致使每天都多讀一些,比計劃提前讀完了這本號稱“讓所有人感動流淚的教育故事”,甚至連“前言”“后記”“補記”“附一二三四”都一字不落地如飲甘露一般讀過了。讀書必有感觸,即使學校沒有這方面的要求,我自己的讀書習慣也是要摘記讀書筆記和在博客中留下感受的。
在小的時候,我就養成了一個習慣,凡讀書就有摘記,每每讀完一本書或者一篇美文掩卷之際,都要在腦海中回味半晌,陶醉于文中的故事里,盡享文字給人帶來的那種酣暢淋漓的仿佛品嘗藝術盛宴的美妙滋味?,F在,已經過了而立之年的我,仍然不想改變這種現在看似迂腐的習慣。
關于自己的讀書個性說了很多,現在該說正題,我的讀后感了。
感受之一:作為教師,應該多讀書,讀各種各類的書,尤其是文學名著更要捧讀不輟。這一點,我在讀竇桂梅老師的《玫瑰與教育》時,就深有感觸。因為在書中,他們都會不由自主地提到某部名著對其成長的影響,竇桂梅的書中更在“白紙黑字的沃野上”一輯專門介紹了自己的幾篇讀后感,我在讀這樣的書時則參照著把未曾讀過的書名列入預購書單。老師更是經常向學生推薦各種有意義的課外讀物,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自我教育的動力。
感受之二:教師應該真誠地喜愛學生,并走進學生的心靈。老師時時反思自我,時時向學生學習,他也認為學生的心靈純潔可愛,學生的心靈比老師高尚得多。在這里,我之所以用“也”這個字眼,是因為我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也有這樣的認識,而讀到這里的時候就和他產生了共鳴。我們老師卻常常用“有色眼鏡”看待學生,其實孩子是多么天真無邪呀!尤其是我教的小學生,細細想來,他們個個都是那樣可愛;有時候老師對學生好一點,那孩子必然感激涕零,其實那都是作為一名老師的分內之事啊!今后,在和學生相處中,我要格外注意樹立教師的形象,用真心喜愛學生,與學生和諧相處。愛學生,才能對學生的缺點寬容處之,慢慢等待他們戰勝自我,取得進步,并和學生一起成長;愛學生,才能細心指導學生,如老師在給新生的信中,對新學期的準備就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愛學生,就有耐心和學生真誠溝通,用談心、寫信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用批評去教育學生。李老師轉化萬同的方法和耐力很值得借鑒。
感受之三:老師特別勤奮。在《愛心與教育》這本手記中,他常常整篇摘錄過去教過的學生的優秀日記或作文,作為第一手最真實的資料,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和可信性。對比之下,我在學生資料的保存和利用方面就怠惰得多。
我也常常把“天道酬勤”作為口頭禪,但是實際上行動卻不如心動。曾經有過的成功都是勤奮與幸運牽手使然。而寄希望于僥幸和偶然,總是讓人心里不踏實。我想,今后如思進取,“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感受之四:做老師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教師職業,固然辛苦,但卻極富挑戰性。在和每一個學生每一天的相處中,要針對學生千差萬別的個性因材施教,面對一個個活生生有自己獨特想法的學生,工作要時時創新,但更應遵循教育的規律。在《愛心與教育》的前半部分,李老師教給學生的自我激勵方法是“每日九問”,而在“手記三”中他在指導優生黃金濤學習時提出了“每日十問”的要求:“一問今天在家早讀外語沒有?二問今天上課開小差沒有?三問今天學習上提出什么問題沒有?四問今天的功課復習沒有?五問今天預習明天的功課沒有?六問今天做過閑事沒有?七問今天“過電影”沒有?八問今天計劃完成沒有?九問今天有未弄懂的難題沒有?十問今天有無浪費的時間?”他要求黃金濤把這十個問題制成表格,每天按實際情況填寫。并鼓勵學生“一兩天做到這每日十問并不難,但關鍵是要堅持下去,唯有這樣,你才能真正步入學習的良性循環?!倍医绦W,但我感受頗深的就是:教師首先必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痹谧鹁?、信任甚或崇拜的基礎上接受老師的教育,學生受到的教育會更深刻,效果也更好!還有,教師也應該努力和學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正如李老師在書中用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教育成功事例反復證明的那樣:“師生間的感情,是教育成功的第一塊基石?!倍x開了老師的愛心,感情的建立便是無源之水。
感受還有很多,老師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也有很多,雖然他的方法可能針對中學老師更實用,但我這個小學老師也受益匪淺,我不學他的實例,而學他的精神。我想,即使是一個成功的小學老師的事例,我也不能完全套用,因為面對的學生是不可復制的,教育方法也不可能百試不爽。關鍵是要把握素質教育的實質,著眼于人的培養,,不斷探索,不斷完善,形成自己的教育風格,對得起學生那一聲聲“老師”的呼喚!我也向往當學生離開我的時候,會這樣說:“我幸運,因為我遇到了程老師!”我會像老師那樣,為這個愿望而不懈努力。
今年寒假,我讀了李鎮西老師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捧讀這本書時,說實話,我不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覺中,我就被書中描述的師生真實情感所投入,更為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所折服,蘆笛小學蔣金蘭:《愛心與教育》讀后感。就這樣,我陶醉著、感嘆著進入了一種會意忘文的閱讀境界,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夢去讀,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省自身,反省自己與李鎮西老師之間的差距。
讀了這本書,我不由得思考這樣的問題:我們為什么要教書?或者說孩子們為什么要上學?從這本書中,我得到了最重要的啟示,首先要認清自己的教育活動目標,不是一張張的成績單,不是分數,不是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在未來社會站住腳跟、開創事業的人才。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老師對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我…但我從未想過,學生到底為什么來上學?當我讀到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是我深深震撼了,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在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后仍牽掛著他們--所以他會為高考落榜的學生寫信--"這個世界如同一個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鮮艷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自己的勃勃生機,讀后感《蘆笛小學蔣金蘭:《愛心與教育》讀后感》。"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一種多么廣闊的胸懷,多么博大的愛??!
李老師對愛的執著也深深打動了我。李老師做的許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也都曾做過。為什么李老師能成為名師?而我卻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平庸,這當然有本身素質的差異,但更重要的是對教育的一份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后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著哪一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的反復,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老師,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跡。
真的,跟李老師比起來我感到卑微和慚愧,回想以前,面對個別孩子的頑劣和松散,尤其是反復不定時,我總是忍不住會煩躁,會發怒??擅慨敯l過脾氣,總會有一點自責:他們畢竟還只是孩子!于是,每次我又都會找借口親切地同他們聊聊天,似乎這樣心里才有一點平衡。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不知道是真的原諒我,還是純潔無瑕的心根本就不會去多想,回應我的都是真誠的笑臉?,F在想起來,孩子們曾經給過我多少尊嚴和寬容??!和他們的愛比起來,我們這些老師甚至是大人的愛附加了太多的東西,顯得那么單??!試問自己;對于一個責備或是訓斥過自己的人,既不是父母又不是兄長,你能這樣去寬容和包容嗎?可這些孩子們能做到。他們眼中沒有絲毫的雜質,透出的都是單純、坦誠。跟李老師相比,我的學生年紀更年輕、心靈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護、去關心、去琢磨、去引導他們。人之初,性本善,在這個社會給予孩子更多影響之前,我們必須把他們培養成品行端正、熱愛生活、富有理想、朝氣蓬勃的學生;必須把他們培養成積極進取、敢于創新、富有個性、獨立見解的學生;必須把他們培養成自信自強、永不屈服、愈挫愈奮、樂觀向上的學生;必須把他們培養成興趣廣泛、身懷特長、善于協調、精于應變的學生。
我喜歡隨意的生活,盡管我工作得也踏實認真。但讀完李老師的書后讓我明白"隨意或許是一種美麗,而執著卻是一片更燦爛的云彩。"反思過去的"隨意"與"從容",越來越覺得我的隨意是低層次的,我的從容包含著更多的惰性。讀了這本書,讓我的心靈受到一些激蕩,讓我漸趨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讓愛心與童心在我的心中留存的更久吧!
近些年,由于工作的繁瑣忙碌,已經很少讀書。但偶偶心血來潮也會去書店坐坐,和一些小朋友大朋友一起看看書,前次看到《愛心與教育》這本書,看了幾個章節,也許是自己搞教育工作的原因吧,不知不覺就被書中描述的師生真實情感所吸引,更為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所折服。于是,便買了下來回家細看??春蟾杏|頗深。
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是愛。
書中這樣寫道:成為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離開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師愛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劑。這不就是陶行知先生說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嗎?那么如何愛學生呢?愛學生就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威嚴,真正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書中作者對教育的深思,達到了一個高度。他說: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有些人對此表示懷疑,我的理解是對幸福地度過一生,不是每個人都過上理想中的富貴生活,而是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能力過好一生。每天睜開眼迎接新的一天,為自己和家庭擔好責任。學生到學校來上學,僅僅是為了學習文化知識嗎?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只有學生學會做人了,他才能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這已深深融入到了作者的血液當中,成了作者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在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后仍牽掛著他們。在他給高考落榜的學生信中寫道:這個世界如同一個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鮮艷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自己的勃勃生機。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一種多么廣闊的胸懷,多么博大的愛??!
那么如何去愛呢?
作者和學生間的一個個日常故事都體現了他為人師表的真心。他說:他對學生的愛,不是只愛優秀生,也愛落后生。盡可能地做到一視同仁。對班級中的優生、中等生、落后生幾十年來都堅持按號輪流家訪,對有進步的學生會給他們一張報喜帶回家等等。作者這幾十年如一日的日常工作習慣是多么值得我們去學習啊。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落后學生”的教育方式。
一、民主:用心靈贏得心靈;
二、科學:把教育主動權交給學生;
三、個性:不以分數論英雄。聯系我自己的教育經歷對這也深有感觸。我有一個學生,學習不是很好,通過家訪我知道喜歡機械,在家經常動手做一些小模型、小玩具什么的。于是我經常讓他把自己做的東西帶到學校來和同學分享,并鼓勵他要多學習文化知識,為以后學習機械理論之用。后來這位同學沒有考取高中,便去一個職校學習修理摩托車,由于他有專業知識,加上自己的勤勞,很快就在同行中脫穎而出,生意很好,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生活的很好?,F在他還經常來看我,經常談起當年在學校的事,我們也成了忘年交了。我認為我們只有與學生平等地對待,以心交心,他們才會信任你,才會聽取你的意見和教導。對于落后生,千萬不要以分數論英雄,要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并且由衷地贊美他們的長處,用各種方法去引導他們取長補短。關于轉化落后生,作者也提出要注意的幾點:第一,注重感情傾斜。愛是轉化他們的第一劑良藥。第二,喚起信心。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要讓每一個學生對自己的以后有個念想。第三,引導集體輿論。教師要善于把自己對某一學生的批評、表揚、鼓勵、關心、幫助變成集體對這個學生的批評、表揚、鼓勵、關心、幫助。第四,講究方法。因為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可以說是千差萬別。書里講述了他與落后生萬同的事例,其做法非常值得我們參考和學習,從這個事例也可以看到作者對學生們的真切之愛。
作者的《愛心與教育》,是教育界不可多得的珍寶,同時也是我們教育學生難得的范本。作者對學生傾注了畢生的愛心和感情,是我們廣大教師學習的榜樣。今后,我將以作者為榜樣,用自己的誠摯之愛對待學生,用愛心掌舵,揚起育人風帆,讓學生們都能在我的引導和教育下,開始幸??鞓返娜松?。
讀完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可以說震撼大于感動。開始拿到這本書,心里有些反抗,覺得是學校給的任務,然而當逼不得已的翻閱時才發現,書里面沒有長篇大論的理論術語,相反是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從不愿意讀到成為了枕邊書,李鎮西老師和學生之間這種深深的超越一般師生的愛讓我佩服更是羨慕。
給汪斌每天煮一個雞蛋,給班里學生送生日禮物,用自己的錢給學生買書籍筆記本并認真寫贈言,對寧瑋的關心幫助,幫助王銅轉變……這種對學生無私奉獻的精神已經超越了老師這個崗位的職責。李老師為學生做的太多太多,而他自己卻說學生對他的情感太多,他自己是在還債。是啊,這樣的老師怎能不被學生愛戴擁護。
我從這件事情發現原來學生的情感是這么的重要!唯成績論英雄的時代已經過去,真正的會愛學生才是王道!這是我教學的第二年,我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沒有多彩的教學技巧,但我有學習的心,我也想像李鎮西老師這樣擁有與學生間親密的師生關系,朋友關系,知己關系。每當回憶起學生,學生回憶起我嘴角都會有上揚的微笑。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用愛心澆灌學生的成長。
近日有幸拜讀了李鎮西教師的《愛心與教育》,感觸頗多。李老師確實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老師,他的教育觀念和育人思想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應學習的。這本書讓我強烈感受到了李老師對學生的一腔愛心,感受到了一名成功的教師是如何用他的愛培育他的學生,如何用他的愛無微不至地關心、注視著每個學生的成長細節,并且為解決學生的問題而費勁自己的心血?!稅坌呐c教育》對我來說是一個發現,發現新的教育方法,發現新的教育途徑,發現一顆真正的教育者的心。讓我深深地明白今后我所要做的就是在某些方面還得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尋找新的教育途徑。培養一顆真正愛學生的心。
冰心說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泵總€人都需要愛,學生更需要愛,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也是獲取為師之樂的最大保證。師愛是一種依戀的心情,是一種奉獻精神,是一種極端負責的態度,也是一種巨大的力量。愛心能架起師生關系的橋梁;愛心能春風化雨,澆灌每個莘莘學子;愛心能熏陶、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求知欲,養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質,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敬愛的老師對自己的影響,親密融洽的師生關系,常會令人終身難忘。師愛是陽光是雨露,學生是花朵是禾苗。對學生的愛既要象陽光一樣普照大地,又要對一些缺少愛的`同學有所傾斜。李鎮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一書中也說“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弱勢群體是不幸的,因為他們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難以擁有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好的教育!”
《愛心與教育》最讓我深有感觸的是“與頑童打交道,后進生的轉化”這一節,尤其是李鎮西老師教育萬同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比起其他學生,“后進生”犯錯誤的時候要多一些,作為教師的我們也會象常人那樣有怒氣,有情緒。當學生犯錯誤時,如果是好生,也許老師的火氣會小一些甚至只是責怪幾句,但如果是“后進生”,教師也許會更加“恨鐵不成鋼”而火冒三丈!我相信我也是一個有愛心的老師,我也曾碰到過象萬同一樣的孩子,我也像李鎮西老師一樣耐心細致地對待他們,談心,講道理,但我容忍不了他們太多的反復,我會傷心,會恨鐵不成鋼,會覺得他們是不可救藥的學生,會用“我已經盡力了,對的起自己的良心了,教育不是萬能的”等等來安慰自己。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后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和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著哪一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的反復,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老師,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跡。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們中的很多人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
李老師用他的經歷和智慧告訴我們,轉化后進生的途徑、方法有很多,但是其基本的教育思想應該充滿“民主、科學和個性”的精神。教育者不能以分數論英雄,應該用真誠的教育,用心靈去贏得心靈,自然而然的的走進后進生的心靈,跟他們做朋友;也讓后進生樂于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心中升起“想做好人”的愿望,而不斷地與自己進行“靈魂的搏斗”,從而達到教育的效果,使后進生轉化為上進生。這才是我們教育的成功。
李老師給了我無限的鼓舞,給了我無限的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以李老師為榜樣,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學生,去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愛,真正做到“以心靈贏得心靈,用人格塑造人格?!?/p>
《愛心與教育》是教育家李鎮西的成名座、代表作,他以手記的形式,敘述了李鎮西老是教書育人的感人故事,展示的是鮮活的校園生活。透過這些案例,折射出的是李老師的教育理念。我們的教育活動目標,并不是一張張成績單,不是一堆分數,不是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書,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夠在未來社會中站住腳跟、開創事業的人才。講到這里,我有點慚愧,回憶我一年的教學活動中,我似乎真的像教育家們所說的那樣,把學生當成了承載知識的容器。我希望我的每個孩子上課能夠認真聽講,能夠按時完成作業,并且希望那些后進生們別考的太差,別把平均分拉動太大。事實上,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我們理由讓他們變成一模一樣的產品啊。
其次,通過本書的閱讀,我感受到的是李老師對學生門的一腔愛心,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愛著他們學生們,才能無微不至的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愛孩子,才能在十幾年的時間里堅持不懈的寫下這么多手記、札記。
說實話,我對教育類的書總是有排斥的心里,如若晚上睡不著,它可能是我最好的催眠曲。很多教育類的書籍總是用高深的理論堆積而成的,可能是我還沒有到達那個層次,所以領略不到他們所闡述的情境吧。但是這本書通過記錄校園中的生活,孩子們的日常表現,還有學生們的作文等夾敘夾議地講述事例,用最真摯、樸質的文字闡述著高深莫測的理論。
李老師教育學生的方法確實跟別人有這不一樣的地方,真正的做到了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比如說有位后進生上課特別愛唱歌(雖然有時候只是小聲哼哼),他知道同學們對他這個壞習慣很反感,自己也想改正,缺乏信心,于是李老師就對他說:“你現在是每堂課都要唱歌,影響同學們的學習。這樣吧,你先試試盡量爭取每天有一堂課沒唱歌,你就給我來個喜報,好嗎?”第一天,他沒有來喜報,第二天他來喜報了而且特別興奮;第三天和第四天他又沒來喜報,第五天他來喜報了。盡管一周內他只有兩天來喜報但李老師還是給他熱情的鼓勵。就這樣,他犯這個錯誤的頻率慢慢少了;半個學期后,他基本上改正了壞習慣,李老師在全班人面前表揚他有“戰勝自己的勇氣和毅力”。還有一位學生上課在抽屜里偷偷研制炸藥,結果引燃了書包,李老師就把這位學生介紹給一個化學老師,結果他漸漸的迷上了化學。還有一位學生一上課就睡覺,李老師給他推薦既有教育意義又有精彩情節的長篇小說《烈火金剛》,叫他上課抄這本小說等等。
李老師認為對于后進生的教育很難一勞永逸,教育者期望通過一次談心、家訪、班會等,便想把他變成一名優秀生,無疑是把教育看的太簡單了?!胺稿e——認錯——改錯——又認錯……”這是后進生普遍存在的循環。他推薦了幾種比較有效的據他的方法,如寫《駕校聯系本》。讓后進生為自己確定一個幫助人,讓這個幫助人每天將后進生的當天表現卸載上面,然后讓后進生帶回去給家還在那個看。還可以采用填《報喜單》,安排當干部,學生作文表揚等方法。本書中被李老師作為案例的是一個名叫萬同的后進生,這位后進生到學校的第一天就偷竊,上課極端的不認真,從小學開始就被老師們所放棄的孩子經過李老師采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去教育,后來他成了國旗下的演講者,到最后雖然他沒有考上大學,由于基礎實在是太差,他成了一名通信兵,成了國家最“可愛的人”了。
李老師在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做法正被我們現在所沿用。比如說他每個學期前總會印很多的報喜單,哪個孩子在學校有進步,不僅僅是成績上的進步,都可以讓他們填寫報喜單,并讓他們帶回家。李老師每天都會親自為學生朗讀小說,和學生一起品味“書”的味道,這正是我們現在正推崇的班級讀書會吧。
在彌漫著濃濃年味兒的春節期間,除了大飽口福,還不忘加餐精神食糧。這不,拿在手里的是這樣一本書,書名是《愛心與教育——素質教育探索手記》,作者是鼎鼎大名的。
打開書,一頁頁翻看下去,因為是手記,所以讀的過程并不艱澀。相反一個個充滿溫情、行云流水的故事開篇了就想一讀到底:把汪斌父親送的雞蛋每天煮一個帶給汪斌吃;夜里背周慧到山頂的住院部治療;給學生過生日、送書籍、寫祝辭,為貧困的學生買菜票;跋涉三十多里帶著學生來到伍健勞作的田頭大聲呼喊“伍健你好”;一而再再而三地給后進學生關愛與引導;與陌不相識朋友的書信交往、心靈對話……并且越讀越感到這種師生之愛,在逐漸擴展!
“讓人們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背蔀槔罾蠋熂八斜焕蠋熡绊懙娜说墓沧R,可謂達到了愛的最高境界。在讀故事中再來反芻咀嚼書名,其實的素質教育探索并不空洞,并不理論化。他無非是把孩子當作人,當作完完整整的人,不只是分數、不只是成績單,并且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把每一個學生培養成幸福的人。所以當有人問他好老師的基本條件時,他總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
的博客名是“風中蘆葦在思索”。名字源于帕斯卡爾的一段著名的話——“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是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思想形成人的偉大?!?/p>
思想決定行動。的可貴更在于他始終堅持在教育第一線,并身體力行實踐著自己的觀念、豐厚著自己的思想。這里特別推薦的是他轉化后進生“萬同”的故事。萬同來自于離異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環境荒廢了萬同,使他在整個街道具極高的“知名度”。而對這樣的孩子,付出比其他孩子更多的行動:抓住教育的良機經常與萬同聊天,讓萬同體會“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注重“集體”這個有力的教育工具,幫萬同趕走了社會上的小痞子,召喚回萬同那顆孤獨流浪的心,使萬同感受到“每位同學才是我真正的哥兒們”;為抑制他課堂上的好動行為,獨具匠心地布置給他手抄長篇小說的任務,萬同整整抄了五本作文本;遵循蘇霍姆林斯基的思想——“讓每一位孩子抬起頭來”,又差異對待萬同,為他一個人制定了學習要求,如語文課只要“能讀完全文,會讀寫三個以前不認識的字”便是成功,并和科任老師一起合作大幅度降低評價要求從而讓萬同體會自己每天的進步,體會得“優”的喜悅。在的智慧行動下,在集體目光的關注下,萬同最終成了全校國旗下的講演者,自己獨立寫講稿,自己在全校面前演講。當然這并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萬同感受到,自己能抬起頭來了!
我想,像萬同那樣更困難更反復的案例在我們身邊可以說絕無僅有,教育的難度可想而知,但是用行動創造了轉化后進生的神話,也給我們的后進生轉化工作注入了信念。我們清晰地認識到,雖然萬同成不了大學生,但他能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勞動者,能不危害社會并對社會有所貢獻,能說的工作沒有在挽救人的靈魂嗎?誠如自己的內心感言:我從來沒有奢望過萬同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但他能在參軍后不遠千里克服重重困難來看我,我就非常知足了。讓更欣慰的是,萬同已經是我們國家“最可愛的人”了。
有朋友曾問寫《愛心與教育》用了多少時間,他說:“兩個多月”。朋友頓時瞪大了眼睛:“嗬!兩個多月就寫成了一本暢銷書,真是快槍手??!”他連忙糾正說:“不,其實嚴格說,這本書我寫了16年。因為從參加工作起,我幾乎每一天都在寫?!?/p>
讀完此書,深深感悟:“思考”、“做”并“寫”下來,做自己的教育家。
這段時間,我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老師所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感受頗深。瀏覽書中的字里行間,我屢次被李老師對學生的用心和愛心所感動,為他的育人方法所折服。細細品讀,我深感李老師就是一本書,一本用愛心鑄就的書,耐人回味。
書中提及李老師能記住每個學生的生日,通過為學生過生日,寫鼓勵學生的賀辭,感動學生。星期天,他陪同學生一起去公園,在草坪上摔交和斗雞;假期里,他利用休息時間和學生一起徒步去郊外旅游,在田野追逐,登山等方式逐步地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學生愿意與他在一起,愿意與他交換,說心里話,當孩子們與他產生了朋友般的迷戀之情后,激起和點燃了學生心中“想做好學生”的欲望,這便是教師實行教育的關鍵,這樣就為教育學生鋪好了基石。記得書中記敘有一個學生早戀了,經過李老師的悉心教育,那個學生居然讓李老師幫他寫拒絕的情書,多么讓人佩服啊??磥碛眯撵`贏得心靈是教育致勝的寶貝。李老師對那些落后生的教育方法很值得我學習。
書中有個細節讓我印象很深,就是李教師要學生怎樣做,不是直接命令,而是通過談話等等想辦法讓學生從心里自己想要怎樣做。比如他在轉變一個不遵照紀律的.學生時,想讓一個好的同學幫助和監督他,李老師首先與該學生談心,讓那個學生有了強烈想改掉不良習慣的意念,然后學生懇切地說,想改但是擔心堅持不了多長時間,怎樣辦呢?李老師告知這位學生可以找一個信得過的人幫助和提示自己,讓他記錄自己每天的表現,然后給家長看。如果是學生從心里想改過,又是學生自己選的幫助人,效果可想而知了。
從教學進程中,我也發現具有一顆愛心,真心付出,孩子們也一樣對你真心喜歡。愛心還表現于對學生的贊美與寬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點點的成績,不要吝嗇贊美,你會發現他們臉腮甜甜的微笑讓人陶醉,這類無名的愛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們要繼續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犯了錯誤,要仔細教導,讓他們感受老師是由于愛他們才教導他們的,這類愛不需要言語來表達,他們也能感遭到老師的一顆愛心,因而,他們就會注意下次類似的毛病。由于有了愛心,讓孩子努力爭取,改錯,會發現,這樣的教育更成心義,也讓人更容易接受!
書中李鎮西老師對教育的沉思也讓我收獲頗豐。我也曾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但我從未想過,學生到底為何來上學?當我讀到教育就是要“每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這讓我深深震動了,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尋求。所以他不單單在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便在學生離開學校后仍牽掛著他們——所以他會為高考落榜的學生寫信——“這個世界猶如一個茂盛的大森林,里面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艷麗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自己的勃勃生機”。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一種多么廣闊和博大的胸懷??!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所帶給我的不但是感動,更是震動。有幸的是我還有漫長的教育旅程可供我去實踐、思考和探索。我也會永久記住要用熱情、童心、愛心、耐心去做好教育。讓我們也像李老師一樣,在解讀童心的同時將愛心深深的融入孩子們的心間,如甘泉般滋潤著學生,而我們也將期待著收獲春季般的希望。
這本書是李鎮西老師以教育手記的方式來呈現的,大量的手記紀實被收入書中,沒有吹噓,也沒有講大道理,而是記述了大量的教育事實,用事實來說話,用事實來呈現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教學的特色,所以讀完這本數之后自己收益良多。
貫穿全書的,是一個“愛”字:“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愛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我們對學生充滿真摯的情感,無疑會使學生親近我們并樂意接受我們的教育,但僅此于此是遠遠不夠的。愛的教育,最終目的應該是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后,再把這種愛自覺地傳播給周圍的人,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家”;“教師真正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講,并不是我們個人的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
整本書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二:
這一章節主要是講李鎮西老師是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是如何去排解學生的心里憂傷,引導并幫助學生健康成長。讀完這一章節使我明白了,教師要盡力使自己具備“學生的心靈”,學會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做一些事。進入高三的生活,每天每時每刻,對于第一次帶班的新手班主任,我和我的孩子們一起經歷著,每周周考和每月固定的月考,我也經歷著身體和心里的雙重壓力,我制定了一個小計劃,每天利用早上、下去的跑步時間,找2名學生來聊天,談天說地,不只是學習,還有班里發生的有趣故事,分享最近好聽的歌曲,沒有固定的套路和模式,起初只是作為任務,慢慢我發現我在釋放他們的壓力的同時,自己也在其中變輕松了,孩子們也會讓開導我,理解我。其實這樣堅持下去,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把班里的學生挨個“撩一遍”,在其中可以發現班里最近這個階段整體的狀態、個人的狀態以及在聊天過程中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其他科目的`上課狀態、任課老師的態度、早戀的苗頭等等。
李鎮西老師用自己的作為鮮活的例子,告訴我們做有思想的教師。李老師說:“當教師的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說自己的話?!边@句簡短的話語,值得我們認真的反思。要形成較為成熟的教育思想必須經過認真學習,多讀教育理論專著,多向名家和大師學習,多參加一些沙龍類的討論,多進行自我反思總結。李老師的成功也正是得益于對教育家思想的汲取和積淀。反思我自己,與李鎮西老師相比,真感到汗顏!所以目前我也督促自己及時捕捉教育信息,積累自己的不成熟的教育思想,每天來到學校,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新建一個word文檔,把每天我在每一節課中處理比較好的教學方法、找學生談話的內容,只要一結束就立刻敲進我的word文本中,隨時保存,隨時記錄,想到什么就記錄下來,慢慢積累,發現自己原來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竟然也不知不覺做了這么多事,很有成就感,慢慢發現自己原來也有一些可以拿出來說的事,反思總結,如果放到現在我應該怎么處理,當時我是怎么處理的,下次我可以做的更好,更有效。我們班主任經常說:自己很忙,很忙,忙死了~但靜下心來想一想好像每天就是在重復的做著一些事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瞎忙,累的要死也沒什么成就感,因為我們沒有注重平時的積累,沒有腳踏實地認真學習和反思總結,授課如此,教育管理學生更是如此。
我們向教育家學習,不光要學習教育名家的理論和思想,還要學習他們持之以恒地學習和總結的毅力。李老師幾十年如一日地一直堅持寫《教育日記》、《教育手記》和《教育隨筆》,這份艱辛地付出才有了今天這份豐厚的回報。如果我們還想進步,如果我們還不甘淪落為可悲的“教書匠”,那就讓我們快快行動吧!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229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