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是對自己閱讀過程的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發現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間。接下來是一些讀書心得的范文,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思路和參考。
李澤厚說:學者,學為人也,論語讀書心得。學為人而悅者,因人類即本體所在,認同本體,悅也。友朋來而樂,能夠本體乃群居而作個體獨存也。人不知而不慍,則雖群卻不失個體之尊嚴,實在與價值也。此三層愈轉愈深,乃仁說之根本,樂感文化,實用理性之樞紐。
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孔子的這段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語意重點并不在學字上,而在習字上。習,實踐。這句話的意思能夠這樣理解:學習如果能經常實踐它,那不也是很快樂的么學固然是快樂的,但實踐所學更能讓人快樂。
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學何為習也!學而無所用,才是一種真正的痛苦。學而致用,那只是孔子理想的快樂而已!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九萬里的風等待揚起東海的波濤,托舉鵬翼扶搖碧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同門曰朋,來當然是切磋修養,研討學問的;又自遠方,山高水長,路途迢迢,交通不便,平素難得一見,這實在是能夠快樂的事。何時共把盞,重與細論文,這多少古人所臨風懷想的美景。
然而細細想來,我們能夠有另一種理解:難道朋友都在遠方近處無友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不也是孔子所欣賞、所向往的么只是微斯人,吾誰與歸現實生活的周圍卻往往沒有這樣志同道合者!
圣人能夠光耀千秋,能夠光照四海,卻照不亮附近凡人們的雙眸!凡人們會告訴你:太陽再鮮艷,它也有黑子,像女人臉上的雀斑;西施是美,但是她有心臟病,娶不得!所以圣人是孤獨的。所以他期盼遠方有一雙慧眼,能夠看到他的光華。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寂寂的柴門,等待遠來的尋芳者扣響,打開一個塵封的春天。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偉大的人,他的痛苦在于,他是清醒的,他比平凡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他超越了他的時代;還在于他有更遠大的抱負。而這一切都是世俗所不需要的,因而他也是不合時宜的,也是不被理解的。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奈何這世上,謂我何求的人遠比謂我心憂的人多!更有甚者,人們總是習慣用石塊、雞蛋來迎接啟蒙者、先知者。
膽怯一點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誰以易之,于是避人且避世。
勇敢一點的人,毀譽無動乎中,榮辱在所不計。即使是舉身赴清流,也不肖于同流合污。
孔子說:我不生氣!因為我是君子,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一次無聊時,隨手拿起《給教師的101條建議》隨便翻翻??戳艘粫院?,不禁后悔起來。后悔的是:一本這么好的.書天天在我臉前擺著,我卻沒有去看。書中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最新的教育改革理念,更沒有泛泛而談的教育理論。它通過實際的例子來闡述解決問題的技巧和建議。本書的101條建議體現出作者注重教學的實用性和人性化,注重在與學生的接觸中融入他們的情感世界,并強調情感教學與創造性教學手段的結合的教學理念。書中的建議簡單易學、易于實踐。
讀了“優秀教師的態度和行為”這一章,使我明白了,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思維和評價,我們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個人的意愿去設計他們的未來,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每天都要圍繞著“究竟為了誰?”來反思自己??鬃痈嬲]我們一日要三省,從事教育工作的我們更應該日日反思,做到自我批評。
當我讀到“永不消散的教師魅力”這一章時,我恍然大悟,教師的時間應該從讀書中來。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弊x著讀著,頓覺眼前一亮,我突然明白了,為什么像應彩云那些特級教師,課堂上總是那么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管學生出現什么狀況,他們都能及時巧妙地做出引導,讓課堂因生成而煥發精彩,給聽課教師一種藝術的魅力和樸素的享受。原來是“讀書”給他們的課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讓課堂展示出最本真的美麗。只有不斷從書中汲取教育教學養料,積淀自己的內涵,才能在課堂上源源不斷地傳授給學生知識,課堂才會有效。
《給教師的101條建議》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這本書為我提供了最好的學習和實踐機會。
李澤厚說:學者,學為人也,論語讀書心得。學為人而悅者,因人類即本體所在,認同本體,悅也。友朋來而樂,能夠本體乃群居而作個體獨存也。人不知而不慍,則雖群卻不失個體之尊嚴,實在與價值也。此三層愈轉愈深,乃仁說之根本,樂感文化,實用理性之樞紐。
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孔子的這段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語意重點并不在學字上,而在習字上。習,實踐。這句話的意思能夠這樣理解:學習如果能經常實踐它,那不也是很快樂的么學固然是快樂的,但實踐所學更能讓人快樂。
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學何為習也!學而無所用,才是一種真正的痛苦。學而致用,那只是孔子理想的快樂而已!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九萬里的風等待揚起東海的波濤,托舉鵬翼扶搖碧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同門曰朋,來當然是切磋修養,研討學問的;又自遠方,山高水長,路途迢迢,交通不便,平素難得一見,這實在是能夠快樂的事。何時共把盞,重與細論文,這多少古人所臨風懷想的美景。
然而細細想來,我們能夠有另一種理解:難道朋友都在遠方近處無友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不也是孔子所欣賞、所向往的么只是微斯人,吾誰與歸現實生活的周圍卻往往沒有這樣志同道合者!
圣人能夠光耀千秋,能夠光照四海,卻照不亮附近凡人們的雙眸!凡人們會告訴你:太陽再鮮艷,它也有黑子,像女人臉上的雀斑;西施是美,但是她有心臟病,娶不得!所以圣人是孤獨的。所以他期盼遠方有一雙慧眼,能夠看到他的光華。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寂寂的柴門,等待遠來的尋芳者扣響,打開一個塵封的春天。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偉大的人,他的痛苦在于,他是清醒的,他比平凡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他超越了他的時代;還在于他有更遠大的抱負。而這一切都是世俗所不需要的,因而他也是不合時宜的,也是不被理解的。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奈何這世上,謂我何求的人遠比謂我心憂的人多!更有甚者,人們總是習慣用石塊、雞蛋來迎接啟蒙者、先知者。
膽怯一點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誰以易之,于是避人且避世。
勇敢一點的人,毀譽無動乎中,榮辱在所不計。即使是舉身赴清流,也不肖于同流合污。
孔子說:我不生氣!因為我是君子,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本學期我讀了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許多有著教育愛和愛中的教育的故事。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里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愿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
兩個學生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學生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里,我不再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啟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
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溫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里溶解。書中給我的啟示是,做一個溫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趁著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臺之后,由于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并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小學語文教師》。
一本書刊或雜志能夠成為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學語文教師》就是我的摯友。我和它的相識其實很平淡無奇,當我初為教師時,為了走好以后事業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準備,其中有一項就是到校圖書室借閱書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而這些,我都通過《小學語文教師》獲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說:"一本教育雜志,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小學語文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做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小學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同時《小學語文教師》推出的"大語文教育文摘",從大語文的角度,精選報刊精華,為我們及時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開了我們的教育視野。此外,"園丁故事"、"封面人物",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
據了解,《小學語文教師》已走過20多個風風雨雨,滋潤了無數語文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為許許多多的青年語文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梁,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她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致、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她的園丁故事動人,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致。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小學語文教改的沖鋒號。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收獲,在這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航。同時我想《小學語文教師》也一定將與我攜手同行,共同成長,共創未來!
在床頭,我習慣放著幾本書。其實我不必須每一天都有時間看,有時純粹是為心安,有時是等閑暇時間拿起來翻翻,讓自己有所收獲。其中吳非老師的隨筆錄——《不跪著教書》,我看得最多,感受也最深。買此書,那還是去年夏天在杭城逛書店時不經意間覓得的,《不跪著教書》,一個很有骨氣、很有個性的書名,一下子吸引我的眼球,它透著倔強,透著理性,透著思索!我激動地捧起來翻閱,“永不凋謝的玫瑰”、“我美麗,因為我在思想”、“愛與敬重的閱讀”、“往高處飛!”、“‘實話’怎樣說”和“在歡樂中沉思”等等系列文章中顯現出一種為人的道理,一種正直純潔的氣質。我立刻喜歡上這本書。簡單地瀏覽之后,交款,攜書回來,細細品味。
輕輕打開書的扉頁,一看作者的簡介才解到,原先“吳非”是王棟生老先生的筆名,他是江蘇省特級教師,是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現任于南京師大附中。他還是一位頗有影響的雜文家,獲得過首屆“林放雜文獎”,出版過好幾個雜文集,著有《中國人的人生觀》、《中國人的用人術》、《污濁也愛唱純潔》等。這次,他把近幾年來寫的有關教育問題的隨筆雜感匯集成一本書,取名就叫做《不跪著教書》。
這本《不跪著教書》記錄吳非老師對當前各種教育問題的思考。書里沒有什么高深的觀點,也沒有那些晦澀難懂,拒人千里的理論,它收入的都是作者近年來有關教育問題的隨筆雜感,有的是對教育現象的反思,有的是教學隨想,有的則是和同行或學生的對話。但是,整本書讀下來,我感覺到作者在用沉甸甸的思考印證著他幾十年教育教學工作的信條:"不跪著教書"。還有從吳非老師用心書寫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一種思想行走的力量,胸中澎湃著一股教育的激情,為他言他人之所不敢言的勇氣而深深敬佩,對他充滿思辯理性的文字而拍案叫絕!這股力量讓我們思想徘徊者頓時猛醒,讓那些不思進取者努力奮進!
在《我美麗,因為我在思想》一文中,吳非老師曾寫下這么一段讓人振聾發聵的文字:“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就很難有獨立思考的意識。常有教師批評學生作文‘沒有思想’,然而教師超多的所謂‘教學論文’與‘德育論文’完全是文件資料的克隆與重組,沒有獨立的思考,缺乏個人智慧。應對一本教參,他不敢說‘不’;應對外行領導的錯誤指責,他會立刻匍匐在地。教師喪失獨立思考精神乃至喪失尊嚴,能靠他去‘立人’嗎我一向有這樣的觀點:語文教師不能跪著教語文,如果教師是跪著的,他的學生就只能趴在地上?!边@段文字可謂一針見血,切中當今教育的要害。一個人,假如沒有自己的思想,那他只能是一個活在別人影子里的人;一位教師,個性是一位語文教師,如果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那他所從事的教學工作只能是不斷地重復自己的勞動,其工作完全沒有創造性可言,致使培養出來的學生,好像是從一個模子里出來的壓縮餅干,學生沒有自己的思想個性,沒有個人的立場觀點,鸚鵡學舌,人云亦云,成名副其實的思想侏儒。
吳非老師在《做最出色的教師》一文中秉持這樣的觀點:“要讓自己的學生出色,教師務必出色;想讓學生多讀書,教師首先應當多讀書,自覺地多讀書?!边@句話,真可謂是實話實說,我們教師要堅持多讀書,才能讓自己成為學生的表率,得到學生的敬重,讀書應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語文課的源頭活水不能只是涓涓細流,照搬幾本教輔用書,而要有廣泛的來源?!罢鞣睂W生的不是強權和暴力,而是知識的光彩炫目。我們不能只是求別人,布置學生的閱讀任務,自己先要去完成,還有不盲目地排斥時尚和流行,要取得和學生對話的權利和主動。平時多與經典為友,以真善美的主旋律引導學生的閱讀?!八枷胗卸噙h,我們就能走多遠!”是當下流行的一句廣告詞,此言非虛!應對思想貧乏的語文教師,要求學生喜歡他的語文學科,喜歡他的語文課堂,實在是強人所難;要求他引領學生邁進瑰麗多姿的文學圣殿,走進浪漫自由的語文王國,也實在是“恨鐵不成鋼”!想想吧,如果我們語文教師自己本身是“缺鈣”的人,要求其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患“軟骨病”,除非學生自個兒偷偷吃“高鈣奶粉”,不然,要想學生強身壯骨便是癡人說夢!
語文課堂便成學生最不歡迎的課堂!用吳非老師的話說:“他們能把語文這種最有靈性的科目上得讓學生厭惡,也真難為他們啦!”
還有《讀好書如播種》一文,著實讓我感動許久。文中由青少年犯罪的報道談起,倡導人們要抓緊讓孩子們進行文字閱讀。我覺得吳非老師說得很有道理。青少年的道德養成雖然途徑多樣,但是透過讀書獲得禮貌教養,透過文字閱讀凈化心靈世界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途徑。吳老推薦,讓孩子們睜開眼看世界的時候,第一眼就看到最完美的東西,接觸最基本的道德理念,如誠實、友愛、自尊、善良、正直等等,讓愛和美充實孩子的心靈世界,讓崇高和尊嚴引領青春的目光。要想讓學生成為站直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從此刻起,讓我們教師早日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捧起久違的名著,擠兌有限的時間,閱讀文學的經典,享用人類的禮貌,期望從此以后真正地告別跪著教書的歷史。
另外書中《讀名著竟成罪過》一篇也曾講到這么一個例子:有個班主任介紹“思想工作經驗”說,有個學生迷上世界文學名著,影響學習,家長憂心如焚;經過她做思想工作,“該生改正缺點,再也不看小說”,之后成績名列前茅云云。對此,作者的感受是“我為她的學生感到不幸”。讀好書就如播種,學生要讀,教師更就應讀。我們有的教師除習題集練習冊,多年不買一本書,這樣談何人格教育,談何培養有修養的人才人文閱讀只掛在嘴上,高喊的人文教育極有可能又被當成一種幌子。說起文字閱讀,自然會讓人聯想到文學經典,曠世名著,這些人類禮貌的精華,就像是一盞盞禮貌之燈,長久地照耀著世界。那么,我們教師就要為他們推薦一些十分經典的著作,要他們自由地暢游在其中,盡情地汲取文化的精髓,而不是像文中所說的“為學生迷上世界文學名著,而憂心忡忡”。誠如吳非老師所說的那樣,一本好書就像是一粒善良的種子,一粒誠實的種子,一粒愛的種子,一粒正直的種子,如果這些種子能夠在適時地播撒在孩子們的心田,相信就會有真善美品格的萌發,滋養感知,潛移默化,人的心靈就會變得充實、高貴而美麗,他就有可能始終站立著生活,就像一個人一樣活著。
不可否認,書中會還有很多篇章,披露人們熟知的中小學和大學教育的現狀,揭示這個現狀方方面面的社會根源,能夠說,大凡與中小學有關的人們:家長,學生,老師,以及學校領導和社會上的各方人士,都能深切的感受得到,但又有誰能像吳非老師這樣直面現實,直逼人生,鞭辟入里地揭開種種教育問題的瘡疤,并剖析個中原因的呢由此,就憑這點,我完全能夠說,只有站著的人,才能寫就這樣一部站著的書。
“想要學生成為站直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弊x完《不跪著教書》,我想這句話應當成為中國教師群體每個人的心靈拷問。
如何使教師能更好的發展自己,使自己更符合新課程對教師專業知識層次的需求,《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已指出教師是“個人成為教學專業的成員并且在教學中具有越來越成熟的作用這樣一個轉變過程”,終身學習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保證。教師專業化是現代教育發展的歷史要求?,F在越來越提倡學習化社會。
學習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學習尤為重要。要有競爭力、應變力,首先要有學習力。我認為教師的責任是使學生由學會知識轉向學會學習?!皩W?!本褪亲鳛閷W習者的學生和作為學習者的教師同時存在的場所。
21世紀的教師已不是就時間意義而言,更多的是就教師身上所體現的新世紀人的素質而言,教師應當首先改變心智模式,意識到教育者再也不可能居于對教育的壟斷性地位,他本身需要終身學習,才能夠以引導者的身份進行教育,也才能夠實現教育者和學習者的平等性合作地位。
教師專業化是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和必然趨勢,不斷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也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現實需要。當前,隨著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教師質量與全國實施素質要求的差距明顯表現出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初步建立、加入wto以及人才市場競爭局面的出現。
只有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提高將學科知識、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有機整合的能力;
增強理解學生和促進學生道德、學識和個性的全面發展的綜合水平,學會從哲學的角度思考,我們會發現——盡管每種人生千差萬別,但從邏輯上存在著一個普遍的發展模式,即:“認識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
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所說:“沒有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誠然,人生修養是一項復雜、艱難的工程,而一個樂于高度自我超越的教師是永不停止學習的人,我愿意進行終身的學習,形成完整的人格,實現自我超越,影響我的學生。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儀表就有著一些要求:具有職業美、即衣著、發式要整潔大方,符合教師形象;氣質、舉止端莊穩重,姿態動作落落大方,有著教師的內在修養。
教師禮儀的好壞,對于學生的價值標準、審美標準的形成,有著重要的示范和影響作用。
教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對學生做到:一副儀表風范,一張笑臉相迎,一句好話回應,一雙眼神鼓勵;一顆愛心相待。
說的具體點,主要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衣著要整潔,服飾要大方,舉止要穩重端莊,注意公眾形象。給孩子們更好的引導和形象,在任何場合,都應自覺地保持良好的儀表,待人接物溫和自然。
最重要的是尊重學生,“師道尊嚴”,這種尊嚴不是強迫得來的,課講得好是一方面;另外,作為教育工作者,不能只把笑臉給那些成績好的學生,不能把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對于所謂的“差生”,微笑、眼神、動作的鼓勵就更重要,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偏向,這樣學生才會尊重你。
“請”、“謝謝”要掛在嘴邊,不能用語言暴力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不是不可以批評學生,而是不能侮辱他的人格,傷他的自尊。
要端莊穩重。戰栗時不要靠著講臺,累了不能一腿彎一腿直。和學生談話時不能用手指點學生。
最近看了一本《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的書,確實是給我在幼兒教育的一個角開啟了一扇窗。這本書里的一個個的問題,一個個的案例,一個個分析都是從教師教育上發生的實例,掌握解決這些問題是每個一線教師務必具備的教育技能。書中從教師與兒童、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區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其中在教師與家長這一方面,這本書教會教師如何更好的去幫忙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如何跟家長溝通使家園合作更有效。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和合作伙伴。教師有職責幫忙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任務,以便雙方能達成教育共識,構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家長工作難做,但是很重要。家長一向以為孩子在幼兒園只是在玩,有的家長自己早上想睡懶覺,便很晚才送孩子來園,不重視幼兒園的教育。教師在有時刻跟家長個別交流的同時,還應經常召開家長學校的交流會,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教師也有更多的時刻對家長進行教育引導,能夠讓家長和教師持續一樣的教育觀念。家長能夠親自參與孩子的活動中去,能夠更快的轉變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觀念。每個學期我們都會組織幾次親子類型的活動,以便家長參與到幼兒園孩子的活動中去。
作為從事教育職業的每一個教師,個性是我們幼兒教師,重在研究學校教育的同時,還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視家教指導工作。因此,教師與家長的互動與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將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關聯,才能共同把兒童教育工作做好。對我們來說,在雙方溝通中怎樣善于抓住時機,在隨意交談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長的心聲。怎樣有藝術的向家長宣傳、指導保教知識,還存在著務必的難度。
如何解決與幼兒家長溝通中存在著的一些困難我認為就應從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入手,不斷提高與家長溝通的方式、途徑與技巧。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心得了!那么如何寫讀書心得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書心得教師究竟是什么?其實,教師就是教師,教師與學生是一對互相依賴的生命,是一對共同成長的伙伴。教師每一天在神圣與平凡中行走,為未來和現在工作。教師首先是一個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油鹽醬醋,他必須作好一個人,一個能影響學生健康發展的人,一個永遠讓學生記住并學習的人。教師是一個冒險甚至危險的職業。偉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教師必須盡最大努力讓自己和自己的學生走向崇高。
教師的幸福不僅僅是學生的成功,同時應該是自己的充實與成功,教師可以利用的時間與空間決定了教師是一個幸福的人。他完全可以進行自我的設計與武裝,讓自己多才多藝,精神世界更加豐富,讓自己脫離庸俗。
教師要達到上述的境界,最重要的途徑是讀書。人類幾千年的教育歷史中,創造和積累了許多寶貴的教育思想財富。閱讀經典,與過去的教育家對話,是教師成長的基本條件,是教師教育思想形成與發展的基礎。教育智慧的形成,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跨越由這些經典構成的橋梁的過程。這是一個不可超越的過程。人類的教育雖然不斷變遷與發展,但是教育的根本不會變化,培養人的功能不會變化,教育過程的內在規律不會變化?,F代的許多教育新思想,其實是用我們這個時代的語言和案例與過去的大師對話而已。
教師讀書不僅是尋求教育思想的營養,教師智慧的源頭,也是情感與意志的.沖擊與交流,塑造人生理想與人格力量。讀書會讓教師更加善于思考,更加遠離浮躁,讓教師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讓教育更加美麗。
那么,教師應該怎樣讀書呢?我認為,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要讀好書,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新一輪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不少善于思考、勇于實踐的教師脫穎而出,但為數不少的教師還處在等待、觀望之中,有時也有改革的念頭,但期望出現現成的方案,照著別人的套路前行。這種想法是不行的,課程改革不會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套路”。每一所學校,每一名教師都要在課程改革的精神指導下,立足于自身實際,通過讀書與實踐,摸索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改革方案,沒有獨立思考是搞不出來的。所以說,每一名教師在讀書時都要做思考者、思想者,不要把自己陷入瑣碎的忙碌工作中,要騰出時間學習,騰出時間反思、總結。教育主管部門、各級學校要改變對教師的評價標準,只是勤奮工作,而缺乏創新,沒有思想的教師不能評為好教師。學校要為教師的思考搭建“平臺”,如舉辦讀書比賽、教育沙龍、說課評課、論文競賽、案例分析等活動,引導教師多看書,多思考,多動筆。只有這樣,一線教師中才會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思考者、思想者。從理論上講,教師專業發展的取向包含三個層面:一是學科專業知識和教育知識的廣博精深和技能的熟練程度,這就要求我們通過讀書去積累、去總結;二是基于教育教學實踐的反思、認識和提高,是建立在對教師自身教學實踐反思的基礎上,特別是借助于教育理論觀點下的案例解讀,這也需要通過大量讀書并逐漸積累而成的富有個性的教育實踐的見解與創意;三是教師專業發展不僅要通過教師個人的學習與實踐反思,更為重要的,是在教師群體中形成合作的專業發展文化與模式。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教師專業化也是一個發展的概念,既是一種狀態,又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讀書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是為了功利,自然就缺少了樂趣,而使讀書成了負擔。只有享受到了讀書的快樂,我們才會主動去讀書。會象一??释砷L的種子一樣努力的在書中吸取知識的營養,而書在我們眼中也不是一個枯燥乏味的印滿文字的厚本子,而是個充滿知識的阿里巴巴的山洞?!m然不能說,讀書學習是我們生活中唯一的快樂,但卻可以說,讀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創造了我們生命的喜悅!
在讀書中學會與壓力相處,學會在讀書中款待自己的心靈,一本書,一杯清茶,靜靜的回歸自我,遠離無關緊要的不平衡、嫉妒、焦慮、自憐,去關心教育。這就是我對教師讀書的簡單體會!
教師的人生畢竟是自己的。他怎么看待、設想、規劃自己的人生,他實際上就將會有一個什么樣的人生。美國著名作家弗格森說:“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不論動之以情或曉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別人打開這扇門?!苯處煹某砷L之門只能由教師個人打開,別人是無能為力的。讓我們自己打開書本,打開自己的成長之門,走向人生發展的最高境界吧!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在工作中,個人小書架上更多的是專業的東西。而隨著工作的深入、角色的轉變,書架上的內容也在不斷的豐滿、不斷的轉變!但不管怎樣,必讀書、書必讀!當我行路艱難時,我需要讀書、需要思考、需要研究、需要創新;而行路順暢時,我時刻提醒自己,行路艱難甚至無路可走的情形隨時都會出現……于是,我對自己說“永不停息的讀書、學習吧!讓讀書成為習慣,讓學習成為生存的方式!
。
書中提到,當孩子們懷疑老師沒有章法的時候,他們很快就會開始不遵守課堂紀律。沒有組織、沒有章法的教師只會考慮教授課程、舉辦講座、做練習、觀看視頻和進行課堂活動從來不進行課堂管理。當課堂管理不善時,課堂便會混亂無序以及效率低下。因此,教師在開學的第一周里,最重要的事就是建立教學的一致性和連貫性。一個管理良好的課堂是由一整套程序和慣例來構建的。程序和慣例構建了課堂,使得種種課堂活動能輕松有序的進行。
在第d部分:掌握課堂,這部分是在能夠有效管理課堂的基礎上展開的,管理課堂是第一部分,而掌握課堂則是管理課堂的目的。在本部分作者向我們講述了如何創建一份有效的作業;如何測試學生的學習;如何評估學生的學習;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要向創建一份有效的作業需要完成以下四個步驟:
1、確定你想要學生完成什么;
2、用一句話表達一項具體任務;
3、給每位學生一份學習目標;
4、把目標展示給學生或者讓學生帶回家。關于測驗我也矯正了自己之前的一些不太正確的觀點:教師的主要角色不是給學生打分,教師的主要角色是幫助每位學生達到他們各自最高的學習成績。為了讓學生取得學習上的成功,最好使用學習目標和標準參照測驗,而不是用單純的分數來檢驗孩子。
通過對這本書的學習,我得到了很多啟發,糾正了自己一些不正確的觀念,明了了自己存在困惑的地方,同時也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成為一名高效能的教師!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睍墙處煹牡谝缓粑?,作為教師,既要為自己讀書,也要為學生讀書。這個寒假,日本作家佐藤學先生的《教師花傳書》走進了我的閱讀生活。
這本《教師花傳書》最鮮明的特色就在于,反復地闡述當代教師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命題——教師必須是“工匠性”與“專業性”兼備的專家。這是因為,“教師的工作既有匠人的一面,也有專家的一面。作為匠人,教師的世界是由‘熟練的技能’、‘經驗’、‘直覺或秘訣’構成的;而作為專家,教師的世界則是由‘科學的專業知識’、‘技術’、‘反思與創造性探究’構成的。另外,匠人是通過‘模仿’與‘修煉’來學習的,而專家則通過‘反思’與‘研究’來學習”。
教師的工作領域是那么復雜多變,構成實踐基礎的科學理論與技術又是那么不確定。因此,關鍵不在于將專業的狹隘的理論與技術應用于實踐,而是在復雜的情境中,以“反思中行動,行為中反思”這一實踐性認識論作為基礎,基于經驗的智慧與廣泛的知見,同復雜難解的問題展開格斗。所謂“好教師”,不是沒有問題的教師,而是敢于挑戰的教師。僅僅有豐富經驗的教師,不是教育實踐家;僅僅有空洞理論的教師,不是教育實踐家;僅僅靠單打獨斗的教師,不是教育實踐家;僅僅靠自上而下的規劃或指標的設計,難以造就教育實踐家。
貫穿全書的一根思想紅線是,強調在21世紀的社會里教師的專家形象要從“教的專家”轉型為“學的專家”,擁有“反思性實踐者”的涵養。這是因為,今日學校教育的體制發生了變化——從以教師的講授中心的教學體制轉型為以兒童的學習為中心的教學體制。教師的專業性也伴隨著這種變化而發生了變化——從教學技術中心轉型為以兒童的學習設計與反思為中心,因而教師的角色也應當從“教的專家”轉型為“學的專家”。
作為匠人的教師的性格特質也集中表現在‘傾聽上。一方面‘傾聽’這一被動行為能夠觸發教師的想象力。通過傾聽兒童的言語或緘默的聲音、傾聽教材中隱性的聲音、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教師得以探究當前學習展開的潛在可能性~正如木匠從每塊木料中看到其潛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過傾聽~教師能夠完完全全接納兒童~接受教材的課題、接受自己內部的聲音~形成課堂中對話式的交流~提升自身的工作。不是聽學生發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尊重學生的個性,就要蹲下來傾聽學生的聲音,理解他們的語言,走進他們的情感。我總覺得我的傾聽與講課同等重要,所以我愿意切實關注學生有聲的或是無聲的語言,讓自己躁動不安的心平靜下來。
佐藤學教授希望教師在養成匠人氣質的過程中能夠遵循以下三種規范:其一~注重對每位兒童的尊重,其二~關注教材的可能性與發展性,其三~注重自身的教育哲學。
他指出~以上三條中關注其中一條還是容易做到的~不過這樣的教師無論作為匠人還是專家都是不夠格的。而在日常的實踐中同時貫徹三條規范并非易事~它們往往會在現實的教學中產生矛盾甚至相互沖突。即便如此~仍有一些教師能夠不觸犯任何一條規范。
閑暇時候,讀了鄭金洲老師的《教育碎思》,摘錄了一些、感悟了一些、反思了一些,也收獲了一些——湊成了一讀書筆記,當然更多的是看時的一種無法言說、過后就忘記的感想,既然無法回憶了,就把能夠記得的記錄下來,也算是當時的一種思索。
本書為作者教育隨筆的結集。內容包括:對教育概念和現象的分析、對教育實踐和教育科研的思考、透析教育現象、反思教育理論、聚焦教育實踐等。本書對我國教育理論研究和中小學教育實踐有較大的啟發。
“案例”,這個前幾年在中小學教育中還不太為人所熟知的詞語,最近已成為廣大教師的“通用語言”。如果在近來教師研究及教師教育領域中有什么新的動向的話,同樣,案例的開發與教學也可以說是其中突出的表現。案例正在越來越密切地與教師結為一體,在教師的職業生涯中,正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其實,案例在一定意義上講并不是一個時新的事物,對案例的關注也并不僅限于教育領域,甚至教育領域對案例的研究遠遲于其他相關的一些領域。
之所以說案例不是一個新鮮事物,是因為案例所反映的教育事實,揭示的教育中的種種問題,列舉的形形色色的教育事例,并不是今天才出現的,有些是在以前若干年就存在著的,只不過沒有用“案例”的字眼來表述,沒有用“案例”的形式來表達而已。案例存在于教育事實之中,隱藏于教育現象的背后,只要存在著教育現象,并且這種現象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也就存在著案例的素材。既然案例早已存在,那么,今天再提出案例是否就沒有什么意義了呢?在這個問題,重要的是要認識到存在事實與在觀念形態上揭示這種事實,并不是同一回事情。將以往案例的事實與現象做“概念化”處理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思維上進一步彰顯其獨特意義和作用的時候。
之所以說對案例的關注與研究并不僅限于教育領域,是因為案例的收集與開發在法學界、醫學界和工商管理學界早已成為慣例,在這些領域中,案例成為專業人員發展的不可或缺的中介。一般而言,案例在醫學界使用最早,后來隨著社會中對法律、法規的強調被引入到法學界,現在在法學界中存在的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的一個最大的區別之一,就在于后者常常是以案例來立法的。案例引入到工商管理學界是二十世紀初的事情,在這其中,哈佛工商學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工商管理碩士是哈佛工商學院的主要目標,當時該學院的管理者及教師意識到,一味地講授各種各樣的管理理論,并不為學生所接納,學生也缺乏相應的興趣,掌握的相關理論也甚不牢固。相反,一旦請當地的工商管理人士走進課堂,向學生進行現身說法,展示自己在管理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及思考或實踐的解決問題的種種對策時,學生興趣盎然,印象深刻。一九二一年,律師出身的校長多漢姆在注意到案例在管理情境中運用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的前提下,推動全校教師寫作并使用案例進行教學。到今天為止,運用案例進行教學在工商管理學界最為徹底,案例經典的寫作方式及對案例本身的研究也主要來自于工商管理學界。
在教育界中教師寫作案例,并將案例運用于教師培訓,在西方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事情。當時,有感于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之間存在的鴻溝現象,有感于抽象的教育理論與豐富的教育實踐之間的巨大差異,不少理論工作者鼓噪教師要成為研究者,教師要能夠把行動和研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這種情景中,教師如何去從事研究,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展示自身的研究就成了一個問題。顯然,長篇大論的理論探討并非教師所長,生動的、鮮活的事例是教師寶貴的資源,認識到這點,以發生在教師身邊的事件為研究對象的案例就逐漸進入了研究者以及教師的視野。另一方面,在教師培訓領域,西方教育界也遇到了一些矛盾,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培訓效率低下,不能適應教師的實際需求,不能真正培養起教師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教師培訓的教學場景與實際的工作場景之間差異懸殊,在培訓中所教的東西不能真正運用到實際的課堂當中去。處此情景,一些研究者轉思其他領域,比如,培養醫生不能簡單地讓他們去記誦理論化了的條文,還需要親身去分析、收集各式各樣的病例;培養律師既要讓他們熟悉相關的法典,但同樣重要的是要能夠分析、收集各種典型性的案件;而培養工商管理碩士的成功經驗,更是說明案例分析的重要與珍貴;由此案例也就逐漸納入教師教育工作者的視野,成為教師培訓中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雖然案例已較為廣泛地被不同領域所關注,并且其存在也有了一段相當長的歷史,但對于何謂案例、衡量案例的標準等,遠未達成一致的認識,即使在案例已成為“家常便飯”的工商管理學界,也是公婆各說、莫衷一是的。
匯總相關的研究,在案例的理解上,有這樣的幾個方面大致是為人們所認可的:
案例是事件,是對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案例講述的應該是一個一個的故事,敘述的是故事產生、發展的歷程,是對事物或現象的動態性的把握。
案例是含有問題或疑難情境在內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足條件,換句話說,事件還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成為案例,能夠成之為案例的事件,必須要包含有問題在內,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案例是典型性的事件。除了“問題或疑難情境”這樣一個基本要素,作為案例的事件還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要能夠從這個事件的解決當中說明、詮釋類似事件,要能夠給讀者帶來這樣或那樣的啟示、體會。
案例是真實發生的事件。案例雖然展示的是一個饒有趣味的故事,要與故事一樣生動有趣,但案例與故事也有一個根本性的區別,那就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的,它所反映的是真實發生的事件,是事件的真實再現。
概括而言,案例是含有問題或疑難情境在內的真實發生的典型性事件。這一概括性的論述,應該說總體反映了案例的形貌。從這一概述中,可以看到,對事物的靜態的缺乏過程把握的描述不能稱之為案例;信手拈來的沒有問題或疑難情境在內的事件也不能稱之為案例;沒有客觀真實為基礎缺乏典型意義的事件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案例。
確當地理解案例的涵義,是開發案例、從事案例研究的基本前提。如果將案例的涵義無限擴大化,混淆案例與非案例的界限,案例作為一種獨到的研究成果的表現方式其地位和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
認識了案例的基本涵義,還需進一步明了一個好案例的標準,以便為案例的開發提供可資衡量、評判的基本的參照框架。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我心中的理想課堂,它應該是這樣的:寓學于樂之中,即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樂于學習,把學習當作是一件玩的事。
在我們的印象中,說起上課,沒有多少人的第一印象會是上課是有趣的。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它給我們的啟示是:知識是在枯燥乏味的課堂上由老師反復告訴我們和在課外由我們經過不斷的反復作業練習而得到的。
那么,怎樣的事是我們都愿意主動做、樂意做的呢?那一定是從中可以獲得樂趣,獲得成功的事,這是人的天性。如果一件事是自己發自內心厭惡的,那就算勉強完成,也不會有多高的質量。學生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而我們現在看到的現象卻是他們對學習的厭惡,對學習的害怕。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對學習內容的不感興趣,可能是覺得學習任務過重,也可能是對老師教學方式的不適應等等。所以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我們首先要改變的就是他們的學習的態度,變害怕學習、厭惡學習、逃避學習為好學習、樂學習、主動學習。那如何做才可以讓學生真正從心里愛上學習、樂于學習呢?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改變。
一、讓所有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品嘗成功的滋味。記得有句格言: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自信,而是因為我們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顯得難以做到。由此看來,啟動學生自信心理系統是讓學生消除畏難情緒愿意去學的基礎。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育當中應經常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戰勝挫折和困難的勇氣,給孩子們灌輸一種信念:相信自己,正視自己,努力進取就能成功。每個人都是期待獲得他人肯定的,成長中的孩子更是在乎家長、老師、同學對自己的看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想方設法的給孩子創造機會,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學習中獲得老師的肯定、家長的肯定、同學的肯定。
二、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充當的總是課堂里被動的觀眾,欣賞迎合著老師的表演,他們在自己的課堂上沒有自己的話語權,沒有自己的選擇權,沒有自己的挑戰權,知情權而老師總是把已經嚼得又嚼,沒有任何味道的知識強加給學生,讓他們裝進腦子中去。在這種教學水平指導下,學生只是充當了知識的儲存器,而且不善運用,最終導致思想僵化。所以,要想學生發自內心喜歡這樣的課堂確實強人所難。要改變這一現象,老師的改變是關鍵。讓老師走下講臺走進學生中;讓老師把話語的權力換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自己課堂的導演、演員,參與集體的表演;讓更多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走進課堂讓我們打破那個成人化的課堂,還一個童趣的課堂給學生。
三、讓學生愛上自己的老師,親其師信其道。每一個老師都不應忽視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位學生愛戴的老師,她的言傳身教勝于千言萬語、苦口婆心。一位學生喜愛的老師,學生樂于走進她的課堂,樂于與她相處的四十分種,樂于與她進行學習上的溝通,生活中的交流。
童年時,讀書如看云。
童年是等待的童年,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著假日,等待著過節常常在企盼、在幻想,歪著頭凝望天上緩緩飄過的浮云盼望著長大,盼望著流浪,盼望著去看山那邊的那片海。
世界上最亮的那雙眼睛,是屬于童年的。
童年時看云是看世界。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是童話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奇異精彩。譬如看云,有時如山巒壯,群峰疊翠;有時如棉花狀,絮團錦簇;有時如水紋狀,煙波浩渺;有時如瑪瑙狀,瑰麗多彩;有時又作輕紗狀、煙狀、獸狀真是變幻無窮,奧緲莫測。云為孩子們打開了一片千姿百態的世界。而書則引領孩子們走進了一個千姿百態的地下迷宮。小孩讀書是憑著一種好奇的天性和發自內心的原始活力,毛手毛腳地一頭扎進《西游記》、《水滸》、《三國》、《說唐》等古今名著,一路看下去,一路東張西望,沿途引發許多奇思妙想,找到了許多成年人無法體悟得到的樂趣。
童年是屬于夢幻的。生活在夢幻里的小孩子讀書,是用一雙純真、澈凈如琥珀的雙眼去打量書里的精彩世界,亦如看云,只能看個大概。那種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恬淡,小孩是讀不出來的。原本識字不多,只好一目數行,蹦蹦跳跳地看下去。于是,讀書成了嘗書,淺償輒止,也就嘗個半分,因為冷不丁碰上艱澀的文字就啃不動了,剛嘗出點新奇味,就乏了,歪在書頁上,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臉上還漾著淺笑,也許是同書里的主人公碰上面了呢。小孩讀書是趴著讀,趴在書上翻呀翻的。然而,正是這趴著看個大概,嘗個半分,一本好書,就深深烙在了孩子的腦子里,伴其一生,甚至影響其一輩子。因為,以孩子們渾樸、天然的好惡和純潔的心態去看、去嘗書,看到的或嘗到的恰恰就是最美好純真的東西。
青年人讀書是在吞書。青年人血氣正盛,精力噴薄,滿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以其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的毅力,毫無顧忌,橫沖直撞,取舍由我,進退自如,在知識的汪洋大海里自由邀游,隨意攫取。年青人讀書不帶絲毫的功利性,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登堂入室,如饑似渴地吞,不講章法地吞,以其奇異之思想、敏銳之直覺,徑直叩開文學、經濟、哲學、歷史等許多學科的大門,幾乎到了肆無忌憚,毫無節制的地步。海是博大、深遂的。海是一本大書,是一本從古到今歷經無數人翻讀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盡讀的大書。而書浩如煙海,包羅萬象,貫通三界。為讀懂海的雄偉、海的神奇、海的深奧,年青人以其充沛的精力,精銳挺進,孜孜不倦,如攻城略地,吸納精華,在書海里縱橫捭闔,勢如鷹擊長空,其于知識信息、資料的吸收,俱兼收并蓄,來者不拒吞之,以求其廣博。然而得之精華何其艱難?即便吭哧吭哧地閱遍《四書》、通讀《五經》,也因黑燈瞎火,不辨門徑,亂走一氣,何窺堂奧?只能是得之璣羽,失之鵬鯨了。于是,好讀書的年青人總因不求甚解,難免掩卷了無得,心中時怏怏。然而,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要從實地行,直造光明域,唯有拿出懸梁錐股的意志,鍥而不舍,方能融會貫通,正所謂埋頭讀書,抬頭做人。前者要的是一股吞的虔誠與韌性,后者講的是一種挺直脊梁的骨氣。意即讀書如做人,應當自信不迷信,活讀群書,敢于批評征服,勇于超越自我,以啟發心智,陶冶性情。倘若是一味地頂禮慕拜,毫無取舍,為書所役,淪為書的奴隸,則盡信書不如無書了。
但海永遠是寬容的海。她一味慈愛地接納和包含著惟知躍進、惟知雄飛的好讀書的年青人,以其極富營養的風、浪和陽光,滋養和溫潤著年青人的羽翼。
近來,我學習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深有感觸。明確了很多道理。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著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首先,教育事業是一個崇高的事業。教師對美好的事物應保持敏銳的態度。教師面對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們有純真的心靈、誠實的態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負了造化的賜予。教師對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銳,才會發自內心的愛孩子,并因為愛而滿心歡喜。教師要有“赤子之心”。做個很單純、很簡單、很好奇、很幼稚,有時有點傻勁的人。教師應有獨立思想,讓我經常思考教育問題,思考人的問題,思考我為什么而教,怎樣教,將教育活動與人生思索融為一體。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下,應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手段。學生作為人,是需要灌輸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師首先應該做的就是順乎人性。學生需值得去珍愛,在工作過程中要學會寬容學生,與學生和諧相處;另一方面,教師在尊重學生時,也要學會合理合法地懲戒學生,所謂“懲戒”,是指通過對不合規范的行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從而避免其再次發生,以促進合范行為的產生與鞏固。但懲戒必須注意幾點:一、教師懲戒學生應具有教育性;二、尊重學生人格;三、懲戒應合理并公正;四、懲戒要符合相關程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要學會不培養乖孩子。如果我們將一個個乖孩子樹為學生學習的楷模,而必然的報應就是,在這個多元化、個性化的時代,調皮搗蛋的孩子越來越多,而那些當初的乖孩子,將來他們也許就是“弱勢群體“,匯入茫茫的失業大軍。
總之,通過這一個階段的學習,自己的理論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確了,方法更具體了。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這一次的理論學習必將使自己獲益匪淺。
當我閱讀這篇文章后,會讓我如此感動。
當別人細心閱讀,最容易理解題目中的答案。我閱讀怎么老是不會全對呢?原來我只是囫圇吞棗的閱讀,理解有點陌生。
我讀了這篇文章,從周汝蘭老師冒著生命危險救出了所有的孩子的故事中得到了感悟,也有了感動。當時,5月12日下午2時28分,周老師知道這時候該地震了。
第一次就警告孩子:"快往門外跑,孩子們!"結果,這一招很管用,一會兒跑出了30多個孩子,剩下了10多個孩子,可孩子著了慌不聽話,周老師想出了第二招,嚴重的警告孩子,她還一手拉一個孩子,終于有幾名孩子隨后跟了出來。
周老師覺得房子快倒塌了,瓦片也快碎了,周老師仍在堅持,又使出了第三招,他立即跑回了學校,迅速把兩個孩子救出了門外,但最后一個孩子怎么辦呢?老師不愿意讓孩子出事,她還是用偉大的力量救出了最后一個孩子,52個孩子已經安全得救了。
老師的愛竟然這么偉大,不光是母愛偉大,但老師的愛也是美好的。世上的這種師生之間的愛也是讓我們銘記在心的。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端茉旖處煟航處熑绾伪苊庖追傅?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職前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歷的最不愉悅,且記憶猶新的事件。內容豐富,舉例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讀著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著,對照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
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后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發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
做教育教學工作三十多年來的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發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想想自己也許在不經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知道。這本書中介紹的知識能讓我恢復平靜,保持心理平衡。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師生關系主導在教師,據有關調查表明,教師的行為和態度是決定師生關。
系親疏的決定因素,70%以上的受訪問者認為影響師生關系的主導因素在于教師,66%的學生認為自己和班主任的關系還可以,24%的學生認為和老師關系比較融洽,因為老師和藹可親,或是因為自己學習好老師喜歡。只有少量學生認為和老師關系不太好,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或不守紀律。過去那種認為師生關系情同父子母女的傳統認知受到了挑戰。要想讓學生真正地走進知識,愿意學習,還需要教師先走進學生的心靈。在心與心的交流與碰撞中,當學生感受到身邊的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平等的朋友關系時,當他們聽到老師一句句親切鼓勵的話語時,他們一定會感受到什么是愛,同時懂得學會去愛別人,在這平等和諧、充滿愛的環境里,他們也一定會對學習充滿信心。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系的潤滑劑。
影響師生關系的重要原因其實是師生之間缺乏正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實教師都是本著教書育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他們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子女來看待,基于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教師希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目標。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是為每一個學生著想,教師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報。學生應該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為,不要產生厭學和反感教師的情緒。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師的,但也有少部分學生作為教師的成功的真諦——走近學生,就是完善生命。愛是師德的最高境界,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們不能光給學生知識,還要對學生的人格成長發生影響,把愛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懂得愛,接受愛,傳播愛。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
如教師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備”、“嚴格負責”,又要“幽默風趣”、“熱情活潑”;對教師素質,要注意培養學生喜歡的“幽默”、“熱情”、“機智”等特質;對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舉止優雅”、“談吐高雅”等較高素質修養層次的追求。
教師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是從老師那里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
當今社會流行的一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已不合時宜,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桶水遠遠不夠,要開鑿一眼泉,有了源頭活水才能勝任今天的教學?!遍_鑿一眼泉,就是教師要終身學習。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知識的更新程度是驚人的。在教育教學中涉獵的范圍不能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還要走出課本,善于拓展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融匯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保護學生愛問為什么的好習慣,讓自己的課堂更充實、更豐富。
不知不覺青春年華即將過去,有的人認為能吃能喝才是福;有人認為,榮華富貴才是福;有人認為有名有利才是福。感悟自己的人生歷程,別無選擇,讀書給我帶來了最大的幸?!易x書,我幸福。
讀書,是一種快樂,它能使我拋開煩惱,陶醉于歡樂之中。在清香裊裊的早晨,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捧起一本好書(如:教科書、課輔書、人物傳記、散文、隨筆、教育周刊、現代教育等),大聲的朗讀起來,在我眼里,書上的每一個字如同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從我的嘴巴里蹦了出來;又如同打字機飛快地印在我的腦子里;在寧靜的夜晚,我常常津津有味地“啃”起一本好書來,貪婪地吮吸著書中的精華,使自己的整個肚子都充滿智慧,充滿“墨汁”,變得滿腹經綸;每次上廁所我手捧一卷,哪怕是一張報紙,一切污穢之氣便遠離我去,有時出差或離家培訓,什么都可以忘帶,唯獨書忘帶不了,書是一個囊括一切的大概念,即使到了偏僻之處,無書可讀之時,一本詞典甚至一本“小人書”也能讀上半夜,讀書使我的生活充滿了樂趣。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試想如果沒有書,如果我們不讀書,怎能知道諸葛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智慧,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豪邁……書中蘊涵著一個個精彩、感人的故事,通過閱讀,可以使我們感受到生活之波有時洶涌澎湃,有時潛流渦漩,有時微波蕩漾……教給我們其他人所不能教的知識,使我們成為三頭六臂的人,是作家用文字告訴我們許許多多的道理,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提高了我們的精神境界,讀書是多么快樂的事呀!
讀書,是一種享受,它讓我如同在快樂地旅游一樣,在書的海洋中盡情地翱翔。備課、批改作業之余,課外輔導學生之時,我總是認真地讀一會少年寫作、少兒期刊、文學雜志之類,若讀的正是一篇佳作,便會丟下功夫,一口氣讀完,直到學生喊:“老師,給我們上課!”方知自己讀書竟忘了上課。不管作者認識與否,都會產生讀了一篇佳作的滿足感。倘若是認識的,是生活在同一個縣鎮的人,又常禁不住撥電話、發短消息,將自己讀后的滿足,傳達給對方,分享對方的喜悅,同時也希望對方分享我的喜悅。
讀書使我在自己的人生處,又好像享受了另外的一種人生。讀書能使自己不會感到無聊、惆悵和迷茫,反而充實了自己的人生。書伴著心靜如水的我,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細細的品味人生,這何嘗不是一種享受?看一本好書,夜晚的夢都是甜美的,這是多么幸福的事兒啊!
我國漢代大文學家、大學問家劉向說過:“書猶如藥也,善讀可以醫愚”。英國思想家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由此看來,書就像“藥”一樣,“對癥下藥”就可以治療自己缺乏知識“愚”的毛病,使自己變得更聰明和充實起來,得到精神的滿足,所以,讀書就會使自己感覺到愉悅,得到享受??桌戏蜃幽蔷湓挘骸皩W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說的正是這個理兒,讀書是一種快樂,一種享受。
說句實在話,說句心里話,讀書是一種幸福,我讀書,我幸福,沒錯兒。細細品味我讀書的種種好處和書的浸淫的滋味,最后幾乎皆被一個“?!弊指爬?。讀書是與優秀的人對話,和尋找與優秀的人對話。讀書是我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一大部分,有書讀,我就覺得自己的生活很理想,很幸福。與我的學生時代相比,現在的中小學生,似乎太被學業所壓迫了,一天到晚除了作業還是作業,不消說三五遍,甚至十遍二十遍的重復……我的學生時代,家境貧困,是苦于無書可讀,借著同學們的書讀,讀完之后就趕緊給人家送去,免得再逢下次?,F在的中小學生除了失去了本該擁有的讀書時間外;可看的書太多了,又陷入了選擇的迷惘,英國一位作家說過:“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坑害?!睘榇?,我不但憐憫現在的中小學生,而且常常告誡他們:知識改變命運,讀書是生命的需求所在,讀書創造幸福,要讀好書、好讀書。一句話,我讀書,我幸福,這就是我讀書的獨特感悟。
自從工作以來,很少靜下心來去讀一遍文章或一本好書。借這次寒假作業的機會,想著讓自己沉淀下來,找個時間安安靜靜的讀一本書。然而大抵是太久不讀書了,又要考慮到時間俗物各方面,一時之間對讀什么書很是茫然。幸虧學校很有先見之明的考慮到了,推薦了很多好書,于是一早我就興沖沖挑著自己感興趣的買了。很可惜,事與愿違,一個春節過下來,讀書的時間是少之又少,加上筆下生澀,竟是不知如何下筆。于是這個心得只能姍姍來遲,粗糙難看了。
從事歷史教學也有幾年了,自己其實一直知道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需要大幅度的改進,但是大概是有了職業倦怠,竟是不能下定決心,每每想到在課堂上教導學生勤奮好學便深感汗顏。其實自己才是更應該勤奮好學的那一個,不論是歷史專業知識還是教育教學技能都亟待提升。而讀書毫無疑問是提升的一個基礎前提?;谧陨砟壳斑@種麻木的狀態,我深深的覺得首先要學習一下如何來讀書,于是陳四益先生的《站著讀還是跪著讀》、英國艾德勒的《怎樣讀一本書》讓我醍醐灌頂。
關于老師讀書的態度及怎樣讀書和讀什么書的問題,我在網上曾經多次關注過,也見過很多人的觀點及推薦的數目,但是陳先生關于讀書態度的精辟見解和分析還是讓我深深折服,感觸頗深?!罢局x”和“跪著讀”實為兩種截然不同的讀書態度。在中國漫長的封建歷史中,“跪”意味著屈服和逆來順受,而“跪著讀”體現的則是一種迷信書本,想書本“下跪“的讀書態度。我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吸收書中的精華從而形成自己的理解,有所感悟。書本是一種知識的載體,書本的知識是抽象的,他傳遞著作者當時的所想所悟,建立起讀者與作者的心靈交流。讀書更重要的還是讀者自己對命運的感受,對事物的理解。如果一個人在讀完一本書后一無所獲,而只是不加自己理解地將書中的內容一切照搬且深信不疑。
抱著這樣讀書態度的人,我相信終其一生也不會有所收獲,有所進步。對于“站著讀”這種讀書態度,魯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早有體現,先生提倡對于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我們都要用辨證的眼光去看待,在接受和傳承的時候要有所選擇、有所提煉。特別是對于文化的繼承,更需要我們以一種“取其精華,祛其糟粕”的方式來對待,萬不可一股腦兒全體接受。古往今來,書中的確蘊涵很多經歷時間的冼禮而流傳下來千古名言,但其中也夾雜著不少謬誤或是不適合如今時代發展的經驗。
如果讀書之人再以謬傳謬,后果不堪設想。孟夫子也曾說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惫蛑x書,禁錮了人的思想和創造,阻礙了人類進步的步伐。所以我們讀書的時候應該以平等的姿態去看待所讀的書。在讀的過程中,讀者與作者進行著情感的交流,心靈的對話。在交流中思考,因思考而質疑,甚至因質疑而反駁在讀作者雙方靈魂的撞擊下達到讀書的最佳狀態,這樣才能使讀書發揮出其更大的效益,才是真正會讀書,讀懂書。
陳先生的《站著讀還是跪著讀》給人們如何正確讀書指明了方向,站著讀書是我們每一個讀書人應該具備的品質。讀書著是美麗的,思想著是美麗的,堅持著更是美麗的。在這個不斷發展進步的時代,我們不僅要提倡站著讀書,其背后蘊涵的更深層次的含義是提倡我們要在站著讀書的基礎上學會站著做人。特別是對于我們教師而言,自身的“挺直”才是教導學生的基礎,如果不是站著讀,而是跪著讀,那這書不如不讀。
最后,還是忍不住嘮叨一下自身的抱怨疑問。對于一個教歷史的老師來說,歷史是指過去了的事,也就是說,歷史是既定的史實,似乎沒有什么可供你發揮的余地。而歷史又與政治息息相關,很多地方更是不容置疑或發揮?;蛘吣悴⒉毁澇赡硞€觀點,但是在現在教科書的標準答案下,在分數的單一標準下你還能怎么做呢?我只能說有時候上歷史課的時候心情很復雜。
有幸拜讀《做卓越的教師》一書,讀后感受頗深,這是一本提升教師本事,超越自我的書,是一本受益匪淺,蘊含教育意義的書。此書對教師這個職業的方方面面都有啟發,讀完此書,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談以下幾點感想:
我此刻所帶的班級基礎較差,記得剛接手這個班級時我很沮喪,當我走進教室才發現其實并不是別人想象的那樣,于是我便覺得很有期望,對他們要求十分的嚴格??墒菦]過多久我發現僅有嚴格還是不行的,還需要愛心,要發自內心地關愛他們。
從此,我不再因為某一個學生上課講話而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他,取而代之的是,走到他旁邊,問他為什么要講話,此刻講話合不適宜,他也很坦誠地說,他想學習,可是基礎太差聽不懂。我就對他說,就算聽不懂也不能講話,我們達成了共識。此后他一講話,我就盯著他,他就不講了。
我此刻的班級基礎普遍不好,于是我每次先講解基本概念,基本定義,再設計有坡度題目,先運用基礎知識再稍微提高本事,最終出一個中檔題目做思考題,題目做完后,讓學生自我演排。我也趁機表揚他們,鼓勵他們,同時也糾出他們在習慣上和規范解題上出現的一些問題,如果還有不懂的,我再給他們講解,一遍不懂,二遍、三遍。下次上課時,我針對上次講課的重點資料出一個題目,讓他們當場練習,既鞏固了知識點,又提升了他們的解題速度。
經過下課和學生聊天,對班上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景和性格喜好都有所了解,我發現其實他們也有可愛之處,有同學寫得漂亮,可是不喜歡學習,我就讓他到黑板上抄題目,并且表揚他的寫得好。有些同學自制力差,一不細心就走神了,或是搞其他事情去了,我抓住他想搞學習,追求更高分數的心理,不斷提醒他,督促他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在學習上。還有部分同學追求提高,由于基礎差,學習相對來說也有些吃力。于是我上課下課不斷地鼓勵他們,提醒他們要堅持,有時給他們布置任務,并且還要檢查。一旦有提高,就表揚他們,并且還給他們訂立更高一點的目標。
當你一心只想著付出的時候,你會收獲更多。我沒想過我會有多么大的成就,而事實上,我班的學生卻給了我一個又一個的驚喜,讓我覺得付出沒有白費。
利用空暇時間,我拜讀了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全書共分六輯“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里裝著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共計85篇文章。本書中的文章短小精悍,所述問題直白犀利。它所關注的,都是教育教學一線的事。豐富的實例講述了很多需要我們關注的問題。
我想,這本書大約是吳非先生的工作日志和反思隨筆中的結晶。在他將近退休之際,將以往所寫編纂成書,目的也只有一個——“把自己的'種種教訓與思考告訴青年同行,以之為前車之鑒,庶幾可使他們少犯錯誤,少走彎路?!北е@樣的目的,我們可以看到,先生的書中所具事例確實大都為教訓。先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發現了很多同行在教育中的問題。先生筆觸嚴肅,一個個短小的祈使句標題可以使我們清楚地了解到,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懷揣夢想和激情,走上教學的工作崗位?!皫煼丁鄙形葱纬?。于此之際,先生為我們列出了很多作為老師不能做的事情,事無巨細。此外,先生還將很多非親身經歷,而是他所見所聞的例子寫于其中,誨人不倦地告訴我們,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聯想蝴蝶效應,我深以為然??v觀先生言論,給我最深的感觸是“教師要關注教育中的點滴小事”。只有教師以身作則,才能真正完成教育的真諦——教本領、育人才。
我們常說,教育無小事,就是這個道理。然而,雖然每名教師都懂得要心里裝著學生,但對學生的關注角度不同,對事件的考量不同,對學生的關注程度、對學生的愛也會顯得不同。是的,雖然我們都愛學生,但愛是不同的,愛的表現方式也是不同的。作為老師,首先,我們不能和一些家長一樣溺愛、縱容學生,其次我們也不能走入嚴苛的誤區。然而做到了這些還不夠,教師還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設身處地地思考學生的真正需求。此番,才是真正做到了——“心里裝著學生”。
(一)以身作則
生所述事例后,兀自失笑,文中“爭強好勝”的老師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可這比賽風這件事上,我們還是應該注意調節好學生的風度。友誼第二,比賽第一這樣的玩笑話是不是也會說著說著就真的變成現實?勝不驕敗不餒,果然應該在學習、比賽等各種競爭中反復踐行。
(二)細心觀察、用心感受
要想心中有學生,首先就的眼中有學生??梢钥吹?,書中的例子涉及范圍很廣,讓我們既可以從一件小事中發現孩子的性格、本性,也告訴我們不放棄點滴機會,與學生平等會對話?!兜纫粫?,讓他把話說完》真的很適合初一學生,以前也有試過聽學生說話,前一句氣得要命,后一句又感動得不行,這樣的經歷不止一次。書中說的那個蘋果的例子,我覺得沒有我工作中的例子來得好,有一次,幾個男生跑到樓下打逗,我看到了,就把他們叫了上來。其中有一個很老實的孩子,我很生氣的對他說:“我不敢相信你也會和別人追跑打逗,而且你為什么不像別人一樣認錯!”孩子沉默很久,說:“我小學的時候也這樣?!蔽乙幌伦託獾貌恢涝趺崔k才好,他是要告訴我他原本就是喜歡追跑打逗學生?我用不敢相信的眼光看著他。沒想到他后一句說:“后來老師說我,我就改了?!蔽胰缓芾⒕?,竟然把孩子想象成頑固的樣子。那時候我真想跟他說一聲“對不起”,并暗自慶幸,幸好沒有立即批評他,幸好他低著頭沒有看我的眼睛。孩子們小,有些學生還不善于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如果可能,我真的希望能給這樣的同學足夠的時間,聽他們說他們想說的所有事情??墒菚r間真得很少,事情又很多。吳非先生執教高中,事情肯定更多,他是怎樣平衡工作、和學生交流之間的時間呢?而與他不同的是,初一學生更喜歡跟老師說話,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他們偶爾快樂的感受。有時候常常想,如果我有時間,我一定會讓所有的孩子都說個夠,聽他們說話,然后夸獎他們。
(三)培養學生是教育的頭等大事
事情,教育不是學校的事情,教育是整個社會的事情。但是作為教師,如果我們能在初中階段,一直告訴他什么事好的,一直做給他看什么是善的,就算他學不會,他也會記得,就不會走得太遠。因為在他還沒步入社會時候,也只有是在他的思想、心靈還沒有完全定型的時候,我們對他的教育才能有點用,便更不能放棄。
把學生的心靈放在自己的心中去呵護不需要很多語言,需要的是用行動去證明,用微笑去感化,用愛去澆灌。雖然我還很年輕,雖然我也許還效仿不來母親對孩子的深情,但我可以把自己幻想成一個孩子,然后來猜什么樣的方式對他們好。
為了讓孩子有更大的發展,教師自己就要不斷學習和發展,不斷提升自己修養。鉆研業務、學無止境、追求發展和進步。
《珍視我們的專業》、《理想,然我活著》、《不放棄理想》前者從反面,后兩者從吳非先生自己的經歷正面說著,教育是要花工夫的,學習工作不能停滯的,是不能畏懼辛勞的。他那個年代,干教育很苦,就算是現在,教育也仍舊是個良心活,是個需要奉獻的工作,要把教育做好,不吃苦是不行的。這苦不僅是工作上的,還有工作之余自己對自己的提升??墒?,就像他自己說的,什么是苦,什么是樂,其實很難以界定。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他甚至從來都意識到他是“苦”的。當別人用同情的眼光看著他的時候,他自己還渾然不知??烧喾?,當他看到有的老師不珍視自己專業,為了成績“功利”了自己的專業時,他反而生氣了、傷心了。他說,教師要和學生一起成長。這種成長即使教師自己學習的結果,又是師生在教學實踐中共同進步的結果。
不斷修煉自己的品德,把給學生的要求也給自己一份。相對于專業、業務的學習,吳非先生認為更重要的是教師自身品德、素質的提高,他花了大量筆墨來論證它?!督處煈敱纫话闳恕皶W”》讓我疑惑了很久,讀了一遍沒弄明白他到底是想讓教師學什么,故又再細細讀。原來他說的不僅是知識技能上的學,更是方式方法,是做事、做人上的學!還有《教師自己要做合格的家長》也改變了我們“燈下黑”的老觀念。還有如《教師心中要有陽光》、《你為什么不快樂》、《我們將留給學生的記憶》、《教學樓里有多少個洗手間》都是在告訴我們,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影響之大,在學生心中留下的印象之深。然而也有《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要想學生表明我們的愛憎》等文章告訴我們教師不是“圣徒”,否則便是苛責教育。一開始自己絕得這樣的觀念會不會是矛盾呢。后來也就了解了,這不是矛盾,說到底,都是要求教師一定要修煉自己的品德。而我思考,做到這件事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給學生的要求也給自己一份。
如果我們想讓學生努力學習,我們自己首先就不能怠惰。說到按時完成作業、提前預習、課前研究、愛讀書,這些要求我們自己都能做到嗎?不論是成人還是孩子,只要沒做到,總會給自己找借口。孩子的借口是“忘了”,大人的借口是“太忙”,然而,竟有異曲同工之妙——讓人沒辦法再責備。孩子們我認為是極好的,雖然偶爾忘寫作業,但一學期下來也超不過那么幾次,我不喜歡跟他們沒完沒了。因為我知道,孩子們每天不論遇到什么事情,他們都會學習。但是人一長大,事情多了,真的很難保證每天雷打不動地去學習,總會有很多天應為事情,把學習留到了明天,那我們又有什么權利去要求孩子。雖然沒人看得到,但是心知道。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大方得體,我們自己首先就得大方得體。我看到很多喜歡整理東西、整理自己的老師,他們的班都很干凈,他們的學生儀表得當。對別人大方的老師,他們的學生也很有同情心。都說什么樣的老師帶什么樣的班,真是一點不假。
名利于我如浮云,心中自有不滅的追求?!蹲寣W生追求詩意的人生》中寫道,一個滿腹理想的孩子對父母傾訴,父母一言不發的離開。吳老師覺得這是不好的,他對那個孩子說:“如果世上人人都接受你、理解力了,也許你就庸俗了?!笨晌矣X得,難道父母不是自愧不如嗎?生來的啼哭被說成降世的磨難,誰生來不是帶著個性棱角而來。而然塵世消磨,漸漸圓滑世故,追憶當年,誰能沒有痛楚。當兒子的一番山高水常驚醒了自己消散的斗志,心中也許是感慨萬千故而無言。雖然教師都已經是大人,對是非黑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但如果我們想讓孩子種下“黑即使黑、白即是白”的是非觀,我們自己也先得調整好我們對這個社會的心態。是謂感同身受,讓學生奉獻自己亦應奉獻,讓學生保有純潔的追求,自己首先也得摒除雜念。童繼紅老師說教育不能沒有激情。是的,哪怕是為了筑一片圣潔的教育之地吧,我們也得先讓自己“松靜勻樂”起來,教師心中要有陽光。
書中的故事還有很多,要當一名合格教師要關注的問題還有很多。吳非老師的文字,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教育。我要做的還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但愿我會做好!
今天,學校給我們每人發下了新的讀書筆記!統一裝訂,新穎的封面設計,上面印有我校實行新教育的核心理念:“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薄跋嘈艢q月,相信種子?!崩锩娴募垙埡駥?,而且印有較寬的格子。每張紙的右側用條豎線隔開,用來批注、記錄我們的心得、體會、感悟。這本筆記設計獨具匠心,包含了學校領導對我們讀書活動的大力支持。老師們手捧筆記,非常滿意,決心倍加珍惜,要認真地記錄自己的讀書收獲。我們沒有一個人在上面隨心所欲地胡涂亂抹,剛拿到手,就已經開始談論:首頁該寫什么內容、怎么安排最合適妥當……自從我校倡導讀書活動以來,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作為教師,本是讀書人,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我喜歡讀書,書帶給了我許多樂趣,也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臺階,書也是讓我笑對生活的勇氣的源泉。
通過讀書,我更深刻體會到了教育的民主。在孩子們眼里,老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從讀書中,從眾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深深體會到: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會善。一直以來,我經常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為借鑒,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為原則,勉勵自己做一名對孩子們負責的、受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
讀書時,常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以前總以為,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但是,從讀書中,我更加明確: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工作中最大的`樂趣。
讀書,一次次使我體會過“莫名感動”;一次次在書中我進行自我審視,我也在書中看到人生百態……我只愿心情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書,陶冶了我的性情;書,豐富了我的知識;書,開闊了我的視野;書,給予了我人生的啟迪。讀書中我深深體會到那一句至理名言:不讀書的人只生活在現在,而讀書的人生活在三個時代:過去、現在和未來。我愿讀書伴我行,我更愿和我的孩子們一起讀書,把他們一個個培養成會讀書、會創造幸福的讀書人!
朱永新老師說:一個老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是愛,愛這一職業,愛自己的崗位,愛自己的學生。作為一名老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為此我讀了《如何成為一名優秀老師》這本書,書中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方法,對我今后的教學有很多的幫助。
從這本說中,我知道了要想成為一名優秀老師,我要做到以下幾點:
1、 我認為一個優秀的老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人格,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鼓勵學生。
書中說老師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樣,老師應該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在老師的高尚人格的影響下,學生為其崇高的品德所折服,為其卓越的才能所傾倒,為其廣博的知識所陶醉,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師的教育。這就是老師的人格力量。那么何謂老師的人格?那就是四個方面形成的文化品格。
先說德。任何國家,任何時代,任何學校,都要求老師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這是支撐教育大廈的棟梁,是老師的靈魂。作為一名老師,首先要加強師德修養,提高自身素質,在與學生的交往中,以德服人。只有良好的師德修養,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進而 樂其道,才能完成教育新一代的神圣使命,才能不辱老師這一神圣而崇高的職業,才能實現自己真正的人生價值,最終也能得到學生的尊重。那么,老師的德包括哪些具體內容呢?首先,要無限熱愛教育工作,甘愿把自己的聰明才智毫無保留地貢獻給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一切為了孩子,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具有神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只有熱愛本職工作的老師,才會有任勞任怨、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老師只有熱愛、尊重學生,才會關心學生的成長。其次,要對教育事業有深刻的理解。教育起著傳播人類文明的重要作用,沒有教育,人類就無法前進。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長期工程,不可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勢必會使教育誤入歧途。教育工作是培養未來的建設者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立足現實,著眼于未來。第三,要作風正派,待人以誠為貴,交往數信為最。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具備了以上三點素質,老師道德品質之燈便高懸于講臺之上,浩然之氣便充塞天地之間,就會產生無窮力量。
再說才。有德尚需有才。作為一名老師,要有一口好的普通話、一手好板書、一副好口才、一筆好文章、一套好方法。知識的海洋浩瀚無邊,點點滴滴都要通過老師之口緩緩流進學生的心田。每一個老師都要力爭做到出口成章,下筆成文。說和寫是老師的絕活、硬功。老師還要善于組織管理學生。一個不會管理的老師,就無教學效率可言,就更談不上高效了。
第三說學。衡量老師合格與否,學問很要緊。一個具有豐富的學識水平、嚴謹篤學、專業精深的老師才能贏得學生及家長的尊敬,也才能激勵學生刻苦攀登科學高峰。很難設想一個不學無術、胸無點墨的老師能夠勝任培養下一代的工作。大量的事實證明,現代的學生不喜歡那種古板、單一的老師,而是喜歡那些學識淵博,而且興趣廣泛多才多藝的老師。老師學識淵博,才會被學生信服。上課講得清楚,學生明白,對學生而言,無疑是一種收獲,而老師良好的、淵博的學識功底,則會使老師處處顯示出智慧與靈氣,讓學生陶醉,獲得享受,感受到心靈的沖擊,這才能使課堂產生迷人的魅力,所以說老師應是好學之人。
最后說識。作為老師,對事物的認識應比一般人深刻、正確。老師的工作離不開思考,思考之后要有主見。老師的任務是培養未來的建設者,培養未來的接班人,因此必須具有遠見卓識,教孩子六年要為孩子想六十年,為國家民族想六百年。老師要把教育教學工作置于宏大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時代背景之下。老師是做人的工作的,面對不同特點的青少年,老師要知人,尤其對那些在別人眼中是差生的學生,老師應充分調動他們上進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挖掘其潛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動輒訓斥學生,諷刺挖苦學生,對學生前途妄下斷語是目光短淺的表現;善于從學生身上找閃光點,才是智慧的表現。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2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