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可以促使教師思考教學目標和教學步驟,提高教學的條理性和邏輯性。這些教案模板范文涵蓋了不同學科和年級的教學內容,適用性很廣泛。
新課程倡導人人都學有價值的數學。數學課堂要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關注數學知識的發生過程,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提高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今天聽了葉老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一課,感覺他的教學設計條理清晰,重難點明確,樸實之中閃著亮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去學習。
這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心中有正確的學習方式。疑問,使學生帶著問題進入了有序的思維境地。上課一開始,葉老師將問題拋給了學生,放手讓學生自主地探究。針對學生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又有了對同分母分數的計算的基礎,對異分母分數的計算沒有充分的認識。葉老師采用了直觀的導入:出示一些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學生很快解決了。但是葉老師加以提問,為什么可以直接相加減?教師這樣的問題雖然看上去很平常,卻是很好的將學生的新舊知識做了回顧復習。接著,葉老師出示一組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式子,緊接又發問:“那怎樣計算1/2+1/3呢?”“為什么要通分?”一石激起千層浪,引人入勝的問話,強烈的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生進入了學習的最佳境界。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學生能主動地將已學知識聯系到新知識,促使對新知識的學習更加活躍,在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構建的過程,就形成活學活用的立體知識體系。明白同一單位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加減。同時也進一步讓學生明白整數、小數加減計算為什么數位要對齊的道理。此外,這也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受到了要提有價值的問題,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促進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2、心中有過程。王老師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過程獲得對法則的掌握,關注知識發生的過程,不壓縮或省略學生思維過程,不讓學生造成思維斷層,不讓學生出現“消化不良”,從而實現不加重學生的負擔。學生真正參與了學習的過程,在學習中獲得自信、科學態度和理性精神,同時培養了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心中有正確的細節觀念。王老師很重視細節的處理,在專項訓練時找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找得快的好方法的引導、強調,讓學生進一步明確用大數擴倍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找到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后面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中能正確、快速地通分了。
4、心中有實效。不追求表面熱鬧、花哨,不把公開課上成教具的展示課、游戲課,不搞教學的形式主義。不盲從,能針對本課時計算課的特點,采用合適的方法和形式扎實讓學生理解算理,學會正確計算。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不浮躁、不走過場,注重有效教學。
不足之處:
1、在說明1/2和1/3不能直接加的時候,葉老師是運用多媒體課件來演示了兩個分數的分數單位不一樣,從而讓學生明白樣通分的原因。我在想這里是不是可以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一下,折一折或是畫一畫,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主動地感受到這一點,這樣既可以活躍一下課堂氛圍,也能更好地貼近新課程所倡導的人學生在的動手的過程中學習的理念。
2、在鞏固練習的過程中,關注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實現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不同的發展。
前段時間聆聽了一節《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感受頗深。本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學會了約分、通分、分數與小數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的基礎上進行的。其中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本節課最直接的知識起點。本節課的內容是進一步學習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同時又是本單元的重點??v觀整節課老師教態大方、語言精煉,能夠圍繞教學重難點展開有效教學,主要有以下兩大亮點:
上課伊始,曹老師出示6組找最小公倍數和6個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題。在解題的過程中與學生回顧了倍數關系、互質關系和一般關系的數找最小公倍數的方法以及同分母分數加減的計算法則。這兩種題型都與本課知識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嚴密、系統性強的學科,各個知識并非獨立存在的,彼此之間聯系十分緊密,前者是基礎,后者是發展。曹老師正是本著這樣的原則精心鋪墊教學,幫助學生檢索與新授內容有關的.知識進行復習回憶,做好鋪墊,切實復習好那些在學生知識結構中對學習新知識提供幫助的舊知識,由舊引新,從而促進知識的遷移,使學生做好學習新知識的心理、知識和智能上的準備,使新課不新、難點不難,水到渠成,既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教學中,曹老師特別注重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在列出二分之一加四分之一后,讓學生利用長方形紙探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引導學生從中得出:異分母分數加法要先通分,再計算比較合理。在此基礎上歸納概括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法則。這一環節既突出重點,又突破難點,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此環節中教師將學習的自主權完全交給了學生,使學生最大程度的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在這個環節中學生經歷了自主探索,算法多樣化、優化的過程,使他們在體驗中理解、掌握了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的方法,既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又使學生的探究能力、自學能力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在三年級下冊已經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及應用,在五年級上冊已經學習了倍數與因數、分數的再認識、約分、通分,這些知識為本節課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
下面談談自己對本節課教法與學法的思考。本課教材創設了折紙的情境,利用情境提出數學問題,并得出算式1/2+1/4,然后通過計算,得出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法則。但是,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并要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谝陨纤伎?,我確定這樣的教學整體思路,另外創設學生感興趣的運動會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通過質疑、猜測、操作驗證等活動,理解算理,獲取新知。并按照這樣的思路,去設計教學活動程序,以達成下面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運用知識遷移,結合數形分析,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法則,并會運用法則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增強學生操作、觀察、對比、分析、聯系、歸納、推理等能力。
3、情感與態度: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和尊重客觀事實的理性精神。
教學重點:結合數形分析,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法則,并會運用法則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把異分母分數轉化為同分母分數。
教具和學具:同桌兩人一組,一組兩個同樣大小的圓紙片或兩張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或兩張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紙,但部分優秀的學生什么都沒有,目的在于促進他們的思維,激發他們思維的無限可能。
接下來,我重點談談本課的教學程序與設計意圖。整個教學程序主要分為以下四個層次:1、回顧舊知,揭示課題。在這個教學環節中,將教材中折紙的情境改為了五(1)班學生參加運動會的情況。因為我認為這樣更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提出問題:你能不能利用上面的數學信息提出一個用加法一步計算的數學問題?從而得到不同分數相加的算式,利用以前學過的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法則,幫助學生理解只有分數單位相同,分子才能直接相加的算理,既從舊知識中引出新問題,凸顯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又為新知的學習打下基礎。
2、親歷活動,探求新知。這一層次,我主要通過以下幾個環節來組織教學。一是思考判斷,大膽猜測。以1/4+1/8為例,通過預設同學們在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法時容易出現的錯誤,要求學生根據以前的認知判斷計算結果對不對,從而讓學生明白異分母分數相加不能直接將分子分母相加。并大膽地猜想計算結果,闡述自己的理由。二是實驗操作,探究驗證。讓學生利用學具或者畫圖的方式去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感知面、體、線在操作中的實際應用,了解異分母分數加法計算的關鍵是要把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從而得出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法則。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探究分母互質、分子都為1的兩個異分母分數相加的和的規律,發展學生的思維。三是利用知識遷移,探究異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法則。讓學生根據情境提出問題,獨立計算1/4—1/8,找到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的共同點,歸納總結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3、鞏固應用,強化技能。隨著學生學習的深入,他們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在這個時候,利用練習強化鞏固對新知的掌握。
4、自主閱讀,交流體驗。閱讀是一種很好的數學學習方法,讓學生通過閱讀再一次鞏固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并交流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的數學經驗,從而再讓學生經歷一次再發現、再創造、再體驗的過程。
總之,整節課的教學力求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這一理念,讓學生在積極參與、主動探究新知的學習過程中得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進行初步的應用。謝謝大家!
今天聽了彭老師的同課異構課,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建議:
老師對于計算的方法都給予了語言總結。在這方面彭老師做的比較全面。她設計了表格去總結,然后填空,最后用“化異為同”,幫助學生更深層次的去理解如何計算。
建議:
在課堂上教師說的再少一些,讓學生在練習中去體會算法,這樣他們的印象會更深刻一些。
今天聽了葛老師的同課異構課,通過與靳老師的教學設計相比較,我總結了以下幾點不同之處:
1、導入新知的不同。
同樣是復習舊知導入,葛老師在舊知鋪墊時復習比較全面,先口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然后再指名交流,發現問題后及時解決,接著進行總結,最后復習了通分的方法,但是浪費了很多的時間;而靳老師是由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直接過渡到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簡單自然,而且節省時間。
2、資源利用的相異。
葛老師在教學新知識時,從生活垃圾統計表入手,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列出算式,然后提示運用轉化的思想,經過通分化成同分母的分數進行計算,學生理解了方法,會說該怎樣去做,但是在練習中也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不會通分的,不會寫格式的,不化成最簡分數的,說明在計算時,不是光靠說就行的,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去實踐,去發現學生的不足。在靳老師的課堂上,學生的練習量比較大,出錯率也比較少,所以做題多一點還是很有效的.。
3、注重了算法的總結。
兩位老師對于計算的方法都給予了語言總結。在這方面葛老師做的比較全面。她設計了表格去總結,然后填空,最后用“化異為同”,幫助學生更深層次的去理解如何計算。
建議:
在課堂上教師說的再少一些,讓學生在練習中去體會算法。這樣他們的印象會更深刻一些。
1、數學來源于生活;教師創設了吃蛋糕的情景,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展開探究活動。這樣的問題便于方法講解是的演示。
2、在學習方式上力求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這一理念。教師不急于交給學生計算方法或是讓優秀的學生講解方法,而是讓學生在自學提示的引導下思考交流解決的方法,問題的設計很精練,便于操作。
3、注重讓學生獨立練習后交流,教師將學生練習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展示,讓學生發現計算應注意的問題。如計算3/4+1/6時學生未找到最小公數。
4、練習注重基礎,有層次。先是嘗試練習,然后出現分母不為1的異分母加減和被減數是1的計算,逐步練習,一一訂正。
建議:練習中判斷練習可先判斷,爭取展示學生的聰明才智,從不同角度很快發現錯。如分母先加了等,然后再讓學生改正。
算理的講解環節是不是有點簡短?如利用課件演示會印象深刻。
1、教材分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學生學習了分數的基本性質、約分、通分、分小數互化、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后的一個知識點,是今后學習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和帶分數加減法的基礎。
2、教學目標:
b、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c、進一步培養學生自覺驗算的好習慣。
d、發展探索與創新精神,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數學的交流和表達。
4、教學難點:理解計算時必須先通分的道理。
5、學具:同桌2條一樣大小的長方形紙條。
二、說教法。
教師抓住“化異為同”這一知識的連接點,以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學生在“生成”中建構屬于自己的認知結構,啟發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面臨的新問題。
三、說學法。
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注意在計算法則的引入和形成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組織小組討論,通過同桌合作真正地讓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教學,體驗轉化思想在教學中的運用,經歷觀察、探索、歸納的數學活動,自主推導計算法則。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知。
1、創設情景:在本次向“海嘯”受災國捐款過程中,文苑小學的學生表現出色,以下是五、六年級捐款情況:
501班與502班捐的占五年級的5/8。
503班捐的占五年級的1/4。
504班捐的占五年級的1/8。
601班捐的占六年級的2/7。
602班捐的占六年級的3/7。
603班捐的占六年級的2/7。
問:“從以上信息中,你能提出一些一步計算的問題嗎?”
估計學生會提下列問題:503班與504班捐的占全年級的幾分之幾?
504班比503班多捐了全年級的幾分之幾。
……。
2、由此得到下列算式:5/8+1/85/8+1/41/4+1/8。
1/4-1/85/8-1/45/8-1/83/7+2/7……。
問:“這些算式可以怎樣分類?”
估計學生能回答:“分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兩類?!?/p>
(二)、探索合作,由舊引新。
由此,大部分的孩子會想到“通分后計算”。
估計學生的答案有以下一些:把1/4再對折,可以相加:
把1/4對折成2.5/4,可以相加……。
根據回答板書:5/8+1/4=5/8+2/8=7/8。
5/8+1/4=2.5/4+1/4=7/8。
5/8+1/4=10/16+4/16=7/8。
問:“從左邊的算式到右邊的,你的目的是什么?”(把分母不同的分數轉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
引導學生討論擇優:“哪一種方法更好?”
1、5/8+1/4=7/8如何檢驗?
生估計有兩種想法:a交換加數再算一遍。
b減法驗算。
啟發學生:減法怎么算?學生試做,指名板演、講評,問:“你是怎么想的?”
2、教學例2:3/10-2/15。
3、閱讀課本,質疑。
(三)、鞏固應用,提高能力。
學生可能回答:通分(教師可出示一組通分題讓學生練習,如:1/5和3/101/6和3/8)。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師可以趁勢引導小結:今天所學的新知識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就是通過轉化,成為舊知——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來學習的,轉化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
2、基本練習。
1口答。
3改錯:1/3+3/7=4/10=2/5。
5、實際應用。
文檔為doc格式。
。
一、說教材:
從整個章節看,由于在實際計算中經常遇到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所以它是分數加減法教學的重點,也是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這節課是在學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之后,并且整合了分數的基本性質、通分、約分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不但是對“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回顧和鞏固,更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教學作好準備。因而,本節課的教學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把“異分母”化為“同分母”也是數學“化歸思想”一次很好的滲透。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學生在上一個學段已經學習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知道分數單位相同才可以直接相加減,又在前一個單元里熟練掌握了通分的技能,這些都是學習本節課的基礎。同時五年級的學生已經能理解只有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才能相加減的算理,并且已經初步具有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
所以,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及對學情的把握,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知識技能目標:
過程方法目標:
1、初步滲透轉化、建模等教學思想,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學、合作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
1、使學生感受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2、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計算時必須先通分的算理。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教學法”,即設置問題情境,發現和提出問題,論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小結法則——鞏固應用。力圖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與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開放教學全過程,教師主要著眼于“引”,啟發學生“探”,利用學生好奇、好勝的心理,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中掌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規律,把“引”與“探”有機結合起來。
三、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我用數學趣味故事引入,并讓學生根據故事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并且由他們提出問題,學生會感到分外的有趣,極大地激發了學習積極性,并調動了學生去積極思考。然后根據學生所提的問題列出算式,并觀察所列的算式與以前所學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有什么不同,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
二、自主探索、探求新知: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睘榇嗽谛率诓糠治抑撛O民主氣氛,提供參與機會,滲透學習方法,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新知。
1、擺一擺:
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擺一擺,從直觀上得出1/2+1/4的答案是多少。
2、算一算:
教師首先拋出問題:“像這樣分母不同的分數應怎樣相加呢?”并適當提示:“可不可以轉化成我們以前所學過的知識?”學生會馬上想到剛學完的通分,然后讓學生獨立算一算,算后交流算法。此時的算對學生來說已非難事,而且在自主探索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并突破了教學重點。
在這一環節中,學生通過擺一擺、算一算,并結合教師的提示,在頭腦中已有了基本的計算方法,對于算法的總結也就水到渠成了。
3、說一說:
在學生自主算出答案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重點引導學生說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在學生匯報后,我在此加了一個環節:老師的算法跟同學們的不一樣,我是這樣算的:1/2+1/4=2/6=1/3。我這樣算對嗎?針對我的算法,學生進行了反駁,指出“只有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數單位相同才能相加”這一算理。此處看似不經意的一問,對于明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起著重要的作用,從而突破了難點。
4、總結算法:
學生有了計算1/2+1/4和1/2-1/4兩道題的基礎,所以此時我放手讓學生通過討論,自己總結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培養了學生自學與合作的能力。
三、總結回顧:
首先讓學生交流、匯報:本節課你有哪些新收獲?你是怎樣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進而組織討論: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與整數、小數加減法有什么相同點?這不僅使學生主動總結學到的知識和學習方法,而且適時溝通了新舊知識間的聯系。
縱觀本節課,我本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思想,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活動情境,幫助學生探索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減,并為后繼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1、教學內容:本課是人教版四年級第七冊四單元的內容。
2、教材簡析:分數是我們四年級學生剛剛接觸到的新內容,它又是學生對分數理解的關鍵,本課的學習還為以后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的學習打下基礎。
本課“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是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分數意義的基礎上來進行的。讓學生通過課件中的動畫操作演示,使學生理解加減法的算理,并且明白只有在分母相同的情況下,分子才能相加、相減的道理。使學生通過操作明白算理,在“動”中思、在“動”中悟。
3、教學目標:經過我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生的了解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擬訂如下:
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正確迅速地計算有關習題。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思想目標:滲透“變與不變”的數學思想。
4、本課的教學重點為:理解和計算簡單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5、本課的教學難點為:理解簡單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二、說教法。
在本節課中,我在教學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方面。
1、從生活情景出發,以游戲環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知識的門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學生學習的注意和興趣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
2、大膽利用課件讓學生自學,使全體學生處于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
4、在學生的反饋中,對于出現的問題給予及時的指導。
三、說學法:
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我決定在教學中采取以下的學習方法:
1、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課件中的動畫演示自己歸納、總結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概括的同時,自己嘗試對分數加法的計算,并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將分數加法的算理初步理出一條思路。
3、充分利用小組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增強合作學習的合作精神。
4、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自己充當老師的角色,自己出題,學生自己解答。
四、說教學過程:
1、為了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記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我在復習中,設計了一個“過關游戲”環節,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在計算回答的同時,也將分數的含義理解在學生頭腦中得到加深,為新課內容打下基礎。
2、在新課以前,我出示一個探索實驗的動畫圖,讓學生直接根據演示列出算式,然后告訴學生知道為什么:+=,接著就揭示課題:簡單的分數加減法。這樣可以使課題很自然地滲透到學生腦海。
3、在例1的教學中,我決定采取讓學生讀懂題目以后,自己分小組討論列出算式,再試著進行計算,并把自己的思考方法告訴自己的小伙伴。我想通過這種方法,一定可以使學生人人動手、動腦,體現出自主探索學習的優越性。
4、就課標指出,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并在具體的生活情意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因此在例2的教學中,由于有例1的基礎,我讓一個學生直接列出算式,算出結果以后,再特別指出:“”這個分數有何特點,然后利用課件演示,使學生明白實際就是一個單位:“1”可以直接等于“1”,并且讓學生說一說還有哪些等于1的分數,請學生舉例,同時使學生明白等于1的分數有無限多個。
5、在分數減法的教學中,由于有了加法的基礎,所以我決定大膽的讓學生自學,通過學生自己的討論、探索、推理,利用小組交流的機會,將分數減法的算理記在心中。尤其在例4的教學中,讓學生積極思考,明白為什么要把“1”看作“”,而不看作其他分母的分數的原因。
6、在分數加減法教學過程完成后,我準備引導學生完整的歸納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且教師板書在黑板上,以利用學生的感覺器官,增強學生的記憶。
7、課堂練習是一堂課的關鍵部份,所以我在學生完成了課本相應的做一做以后,鼓勵學生自己上黑板出分數加減法的題目,再請其他學生來完成,通過這個環節的練習,我想學生一定具有極強的課堂興趣。
8、最后,我還安排了一個“摘蘋果”的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記、在歡快的氣氛中,將本節課的知識點刻入學生大腦。
五、板書設計:
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我特將板書設計如下:以上是我對這一課時的教學設想,在這堂課的設計中,我以新課標為準繩,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動手能力,一定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愉悅、興奮的氛圍中自然接受所學的知識內容,并讓學習內容能在實踐中得到升華,為后面的學習分數打下基礎。我相信學生能在老師的帶領下,完成此節課的教學內容,基本達到教學目的。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冊第五單元的一個學習內容。在這個內容之前,學生已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學會了約分、通分、分數的大小比較等知識,懂得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本節課最直接的知識起點。本節課的內容又是進一步學習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基礎,同時又是本單元的重點。五年級學生已經能理解只有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才能相加減的算理,并且已經初步具有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
據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為:
1、知識技能目標:復習同分母分數的相加減,讓學生自主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能正確的.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經歷探索加減法的計算過程,感受到單位相同的分數才能相加的道理,體會到數學的內在聯系。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及遷移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教學難點:運用通分解決異分母分數不能直接相加減的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學生在前一個單元里已經熟練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幾節課里學習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明確了分數單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減。因此,對學生而言,作為構成計算法則的兩個重要成分都已學過,在這節課,無非是引導學生想到“化異為同”,把異分母分數轉化為同分母分數來溝通新舊知識,好在學生已從“異分母分數大小比較”里學會了這一招“化異為同”所以在這節課里要求學生再用“化異為同”來解決問題并不難。
通過學習新課標,使我明白: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谛抡n標的上述理念,我把本節課的教學流程預設為:
(一)導入。
2、課題的引入。
(二)教學新課。
1、新授。
2、鞏固和復習。
(一)導入。
首先我給出一組題目,讓同學們回顧同分母的加減法及其運算規則,為后面傳授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起了很好的引導。其中還有復習了約分的知識,檢驗同學們課后的學習。
2、課題的引入根據課本的知識,我提出了一個問題,用學生的慣性思維讓他們自己提出“1/4+3/10=”式子,這就與我們以前所學的內容不同,讓他們發現其中的問題。然后同學們互相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教學新課。
1、新授。
這一環節是探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采用讓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索,提出“通分化為同分母”這個關鍵點,然后讓同學們動手做一做。
2、鞏固和復習。
首先我在其中穿插異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然后再鞏固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這其實都貫徹著“只有相同的單位才能相加”。
3、課堂總結。
讓同學自我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法則:首先通分化為同分母,然后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
(三)練習。
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方法后,還必須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加以鞏固、提高、拓展、創新,形成技能,發展智力。
1、計算。
讓同學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最關鍵是通過通分把異分母轉化為同分母。
2、驗算計算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回顧本節課的授課過程,本次對課堂評價實效性的探索還是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各教學環節都較好地體現了評價的服務性、導向性和激勵性等功能。
復習引入環節中,在收集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階段,針對學生提出的數學問題,教師根據學生渴求贊揚和鼓勵的心理特點,給予合理的,積極的,肯定的課堂即時評價。教師主要應用準確、巧妙、富有感染力、充滿真情的激勵性語言,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從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熱情地給予褒獎。
各位老師:
一、教材分析(教學內容、學情、地位作用、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二、教法學法。
三、教學過程。
四、板書設計。
四個方面去說課。
一、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本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
二、節課的內容。
學情:本節課既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和通分知識的基礎上的拓展,又是后續將要學習異分母的帶分數加減法、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以及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
地位作用:本節課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同時也是形成數學思想的典型章節(即轉化思想)。
在整個教材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自主探究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加深環保的意識。
教學難點:法則的實際應用及轉化思想的滲透。
二、教法、學法。
教法:針對學生處于思維能力和數學化能力的發展階段,注意力難以持久的特點,本節課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啟發教學法和多媒體教學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知識的層次與深度,有力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學法: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啟發探究、課堂討論三個維度去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三、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從四個環節進行展開:復習導入,探索新知,鞏固強化,課堂小結。
復習舊知:本環節我設計兩種題型:通分和同分母分數計算,這樣既可以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復習鞏固又可以運用到下面的教學中。
情景導入:本環節我會出示一篇關于生活垃圾的文章,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另一方面可以順利的導入新課。
探索新知:本環節我設計的思路是:先啟發引導,再自主探究。首先我出示生活垃圾分類的扇形統計圖,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出示第一個問題:廢金屬和紙張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對象,它們在生活中共占幾分之幾?學生們很快能列出算式1/4+3/10=?但是學生知道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于是我啟發引導學生利用剛才所復習的知識進行思考,然后讓他們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去合作探究,這樣一來他們會滲透這樣的轉化思想:因為同分母分數可以直接相加減,所以先將異分母分數通分再進行加減。從而得出這樣的結論:分母不同的分數,要先通分才能相加。接下來我會用多媒體出示孩子的思考過程及結論,這樣一來就可以滿足學生的自我實現的需要,使學生有成就感,提高興趣。下面自主探究的過程我會出示第二個問題:危險垃圾多還是食物殘渣多,多多少?讓學生自己解決該問題,并通過以上的學習總結出本節課的重點: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進行計算。同時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分。
鞏固強化:數學是一門重在練習的學科,所以相應的練習題是很必要的。本環節我會讓學生訓練做一做的計算和改錯以及練習二十二的第四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在不同層次的題目上對本節課知識進行鞏固和應用。
課堂小結:一節課最后的總結是很必要的,所以我主要的總結思路是:以“學了什么?怎么用?注意什么?”為問題幫助學生梳理新知識,有效的鞏固和掌握要點。
四、板書設計。
化異為同。
通分。
取締以前的概念性教學,有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究。
懂得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本節課最直接的知識起點。本節課的內容又是進一步學習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基礎,同時又是本單元的重點。
五年級學生已經能理解只有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才能相加減的算理,并且已經初步具有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
據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為:
2、引導學生經歷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決問題的過程。從中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并進一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驗算習慣。
3、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成功的情感體驗。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是:先通分,再按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學生在前一個單元里已經熟練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幾節課里學習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明確了分-數單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減。
因此,對學生而言,作為構成計算法則的兩個重要成分都已學過,在這節課,無非是引導學生想到化異為同,把異分母分數轉化為同分母分數來溝通新舊知識,好在學生已從異分母分數大小比較里學會了這一招化異為同所以在這節課里要求學生再用化異為同來解決問題并不難。
通過學習新課標,使我明白: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谛抡n標的上述理念,我把本節課的教學流程預設為:創設情境,激趣引入----合作探究,自主建構------鞏固內化,拓展創新------回顧總結,完善認知。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設計意圖:我創設這個情境的意圖首先想體現數學來源與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教學理念。其次在這個情境中,給學生提供了一組開放性的學習素材,有利于學生提出問題,自主探究。
在學生列出的4個算式中,其中1/4+1/4是同分母分數的加法,意圖是復習同分母分數的加法的計算法則。另外3個是異分母的加法,為接下來新知的探究提供了素材。
(二)嘗試研究。
這一環節是探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安排這樣幾個小環節:
1、小組合作。
我在3個異分母分數的加法中,先選擇了能化成有限小數的1/2+1/4,為學生解題策略多樣化創造出更寬闊的思維空間。
2、算法優化。
在學生出現了多種解題方法后,(1)化成小數計算(2)通分計算(3)畫圖解決。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為學生創設一種情境:繼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計算1/2+1/3讓學生在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解答中發現,化成小數計算時有一定的局限性,畫圖解決很麻煩。從而得出:異分母分數加法要先通分,再計算比較合理。
你能把自己的計算結果驗算一下嗎?(學生有的用加法,有的'用減法)。
通過驗算這個小環節,自然引出異分母分數的減法,然后讓學生通過獨立計算,掌握異分母分數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五、鞏固內化,拓展創新。
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方法后,還必須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加以鞏固、提高、拓展、創新,形成技能,發展智力。
1、因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最關鍵是通過通分把異分母轉化為同分母,所以我設計的第一個練習是口頭填數,化成同分母分數。
2、接下來第二個練習我設計了一個改錯題,讓學生找出解題過程中的錯誤,學生會仔細查看每一道題的每一步,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改正,有助于鞏固正確的解題方法。
3、第三個練習我設計了一個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真實情景,圖書連連串信息,變出加減法多道計算題,讓學生完整地寫出解題過程,集體批改,便于教師掌握反饋信息。
4、第四個練習我設計了兩道聰明題,第一題(這組題中,每個分數的分子都是1,每道題分數的分母都是互質數。引導學生計算時,發現規律,尋找捷徑,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1、教材分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學生學習了分數的基本性質、約分、通分、分小數互化、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后的一個知識點,是今后學習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和帶分數加減法的基礎。
2、教學目標:
b、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c、進一步培養學生自覺驗算的好習慣。
d、發展探索與創新精神,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數學的交流和表達。
4、教學難點:理解計算時必須先通分的道理。
5、學具:同桌2條一樣大小的長方形紙條。
教師抓住“化異為同”這一知識的連接點,以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學生在“生成”中建構屬于自己的認知結構,啟發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面臨的新問題。
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注意在計算法則的引入和形成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組織小組討論,通過同桌合作真正地讓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教學,體驗轉化思想在教學中的運用,經歷觀察、探索、歸納的數學活動,自主推導計算法則。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知。
1、創設情景:在本次向“海嘯”受災國捐款過程中,文苑小學的學生表現出色,以下是五、六年級捐款情況:
501班與502班捐的占五年級的5/8。
503班捐的占五年級的1/4。
504班捐的占五年級的1/8。
601班捐的占六年級的2/7。
602班捐的占六年級的3/7。
603班捐的占六年級的2/7。
問:“從以上信息中,你能提出一些一步計算的問題嗎?”
估計學生會提下列問題:503班與504班捐的占全年級的幾分之幾?
504班比503班多捐了全年級的幾分之幾。
……。
2、由此得到下列算式:5/8+1/85/8+1/41/4+1/8。
1/4-1/85/8-1/45/8-1/83/7+2/7……。
問:“這些算式可以怎樣分類?”
(二)、探索合作,由舊引新。
由此,大部分的孩子會想到“通分后計算”。
估計學生的答案有以下一些:把1/4再對折,可以相加:
把1/4對折成2。5/4,可以相加……。
根據回答板書:5/8+1/4=5/8+2/8=7/8。
5/8+1/4=2。5/4+1/4=7/8。
5/8+1/4=10/16+4/16=7/8。
問:“從左邊的算式到右邊的,你的目的是什么?”(把分母不同的分數轉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
引導學生討論擇優:“哪一種方法更好?”
1、5/8+1/4=7/8如何檢驗?
生估計有兩種想法:a交換加數再算一遍。
b減法驗算。
啟發學生:減法怎么算?學生試做,指名板演、講評,問:“你是怎么想的?”
2、教學例2:3/10-2/15。
3、閱讀課本,質疑。
(三)、鞏固應用,提高能力。
學生可能回答:通分(教師可出示一組通分題讓學生練習,如:1/5和3/101/6和3/8)。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師可以趁勢引導小結:今天所學的新知識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就是通過轉化,成為舊知——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來學習的,轉化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
2、基本練習。
1口答。
5、實際應用。
各位老師,大家好!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在三年級下冊已經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及應用,在五年級上冊已經學習了倍數與因數、分數的再認識、約分、通分,這些知識為本節課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
下面談談自己對本節課教法與學法的思考。本課教材創設了折紙的情境,利用情境提出數學問題,并得出算式1/2+1/4,然后通過計算,得出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法則。但是,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并要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谝陨纤伎?,我確定這樣的教學整體思路,另外創設學生感興趣的運動會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通過質疑、猜測、操作驗證等活動,理解算理,獲取新知。并按照這樣的思路,去設計教學活動程序,以達成下面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運用知識遷移,結合數形分析,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法則,并會運用法則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增強學生操作、觀察、對比、分析、聯系、歸納、推理等能力。
3、情感與態度: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和尊重客觀事實的理性精神。
教學重點:結合數形分析,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法則,并會運用法則進行計算。
教具和學具:同桌兩人一組,一組兩個同樣大小的圓紙片或兩張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或兩張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紙,但部分優秀的學生什么都沒有,目的在于促進他們的思維,激發他們思維的無限可能。
接下來,我重點談談本課的教學程序與設計意圖。整個教學程序主要分為以下四個層次:1、回顧舊知,揭示課題。在這個教學環節中,將教材中折紙的情境改為了五(1)班學生參加運動會的情況。因為我認為這樣更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提出問題:你能不能利用上面的數學信息提出一個用加法一步計算的數學問題?從而得到不同分數相加的算式,利用以前學過的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法則,幫助學生理解只有分數單位相同,分子才能直接相加的算理,既從舊知識中引出新問題,凸顯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又為新知的學習打下基礎。
2、親歷活動,探求新知。這一層次,我主要通過以下幾個環節來組織教學。一是思考判斷,大膽猜測。以1/4+1/8為例,通過預設同學們在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法時容易出現的錯誤,要求學生根據以前的認知判斷計算結果對不對,從而讓學生明白異分母分數相加不能直接將分子分母相加。并大膽地猜想計算結果,闡述自己的理由。二是實驗操作,探究驗證。讓學生利用學具或者畫圖的方式去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感知面、體、線在操作中的實際應用,了解異分母分數加法計算的關鍵是要把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從而得出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法則。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探究分母互質、分子都為1的兩個異分母分數相加的和的規律,發展學生的思維。三是利用知識遷移,探究異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法則。讓學生根據情境提出問題,獨立計算1/4—1/8,找到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的共同點,歸納總結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3、鞏固應用,強化技能。隨著學生學習的深入,他們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在這個時候,利用練習強化鞏固對新知的掌握。
4、自主閱讀,交流體驗。閱讀是一種很好的數學學習方法,讓學生通過閱讀再一次鞏固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并交流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的數學經驗,從而再讓學生經歷一次再發現、再創造、再體驗的過程。
總之,整節課的教學力求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這一理念,讓學生在積極參與、主動探究新知的學習過程中得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進行初步的應用。謝謝大家!
各位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下面我將從:
一、教材分析(教學內容、學情、地位作用、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二、教法學法
三、教學過程
四、板書設計
四個方面去說課。
教學內容:本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
二、節課的內容。
學情:本節課既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和通分知識的基礎上的拓展,又是后續將要學習異分母的帶分數加減法、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以及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
地位作用:本節課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同時也是形成數學思想的典型章節(即轉化思想)
在整個教材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自主探究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加深環保的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法則的實際應用及轉化思想的滲透
教法:針對學生處于思維能力和數學化能力的發展階段,注意力難以持久的特點,本節課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啟發教學法和多媒體教學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知識的層次與深度,有力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學法: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啟發探究、課堂討論三個維度去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下面我將從四個環節進行展開:復習導入,探索新知,鞏固強化,課堂小結。
復習舊知:本環節我設計兩種題型:通分和同分母分數計算,這樣既可以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復習鞏固又可以運用到下面的教學中。
情景導入:本環節我會出示一篇關于生活垃圾的文章,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另一方面可以順利的導入新課。
探索新知:本環節我設計的思路是:先啟發引導,再自主探究。首先我出示生活垃圾分類的扇形統計圖,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出示第一個問題:廢金屬和紙張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對象,它們在生活中共占幾分之幾?學生們很快能列出算式1/4+3/10=?但是學生知道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于是我啟發引導學生利用剛才所復習的知識進行思考,然后讓他們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去合作探究,這樣一來他們會滲透這樣的轉化思想:因為同分母分數可以直接相加減,所以先將異分母分數通分再進行加減。從而得出這樣的結論:分母不同的分數,要先通分才能相加。接下來我會用多媒體出示孩子的思考過程及結論,這樣一來就可以滿足學生的自我實現的需要,使學生有成就感,提高興趣。下面自主探究的過程我會出示第二個問題:危險垃圾多還是食物殘渣多,多多少?讓學生自己解決該問題,并通過以上的學習總結出本節課的重點: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進行計算。同時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分。
鞏固強化:數學是一門重在練習的學科,所以相應的練習題是很必要的。本環節我會讓學生訓練做一做的計算和改錯以及練習二十二的第四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在不同層次的題目上對本節課知識進行鞏固和應用。
課堂小結:一節課最后的總結是很必要的,所以我主要的總結思路是:以“學了什么?怎么用?注意什么?”為問題幫助學生梳理新知識,有效的鞏固和掌握要點。
我用簡單的文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化異為同
通分
取締以前的概念性教學,有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究。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215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