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教師心得體會可以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分享,實現教師間的互補與合作。接下來,請大家閱讀一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有用的參考。
首先必須避免幾個錯誤的觀點:。
第一,就是全盤否定.
第二,學生主體并不是讓學生放任自流。
第三,就是坐觀其變.
第四,我們不能急于求成。
那么,作為我們這些進入新課程的教師,應該要做些什么呢?
走進新課程,我們要學會對學生贊賞。我們平時一直在贊賞學生,可我們贊賞比較多的是班內那些所謂的“精英”,而那些智力發育遲緩,學業成績不良,有過錯,有嚴重缺點和缺陷,常常和自己意見不一致,對著干的學生,你贊賞了嗎?其實他們才是更需要贊賞的,更需要樹立自信心的。另外,我們贊賞時不要習慣橫向把他與別的學生比較,更應關注他個人的縱向進步,贊賞的方式不能總是簡單的“很好”“不錯”一類,在這商品經濟的社會中,我們可根據需要進行物質獎賞。象我因為還擔任班主任,從班級管理的需要出發,我常常用物質的獎賞手段。錢從哪兒來,我讓學生收集好他們吃的易拉罐,讓他們在收集過程中體驗賺錢的辛苦,這也符合新課程的理念,一舉兩得。
走進新課程,我們要學會對學生尊重。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往往是“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甚至“你不聽也得聽”.學生完全任老師擺布,我們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獨立性、能動性,忽略了學生也是一個具有獨立個體的.社會人,他們有情感、有思維,有獨立的人格尊嚴。走進新課程,我們要確立與學生平等的觀念,克服“唯我獨尊”的傳統觀念,我們要學會俯下身子傾聽學生的意見和感受,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只有在平等的情感交流中才能建立民主、和諧的關系,真正去理解、關愛我們的學生。有位教育家說過:“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p>
走進新課程,我們要學會學習,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被賦予知識的至高權威的角色,讓教師去扮演“超人”的角色,要知道,我們教師不是萬能的上帝,不可能無所不知。對于學生來講,我們教師只是閱歷比較豐富,在專業知識上先走一步而已。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新興的領域是我們未必熟悉的,有不少學生提出的問題是我們難以回答的,有不少現代化工具是我們還不會使用的,特別是在當今的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學生由于所處的年齡階段的特點,他們易接受新鮮事物,而且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機會接觸新鮮事物,學到教師所不知道的知識。為此,我們教師也要不斷學習,甚至要主動地向學生學習,“不恥下問',我們不僅要學習最新的教學理念,還要學習其他知識。課改后,我們的語文教科書中涉及了天文、地理、自然動植物等許多方面的知識,我們教師如果不去學習了解,就很難在課堂中解釋學生的突然提間,我們常說”語文教師是雜家"就是這道理。
走進新課程,我們要學會合作。
走進新課程,我們需要新的評價體系。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3、端正教師善于合作的態度。
人的合作能力已經越來越被世人所重視。
當今社會,任何1項科學發明,再也不大可能完全是由個人來完成的,而必須依靠整個科研小組――也就是必須依靠集體的力量來完成。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因此,教師的合作能力在新課程的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的合作能力,首先體現在對教師之間的通力合作。教師間的合作需要我們教師有善于溝通的品質和能力,需要有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品質和推己及人的胸懷。其次,教師還要加強與教育管理者的合作,教師要經常向管理者匯報和闡述在實施新課程中自己的1些嘗試和困惑,以得到學校的支持與幫助。
新課程還要求教師與學生的合作與溝通,從而共同構建、推進、生成課程。合作要從改善師生關系做起,教師的作用在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因素,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合作的樂趣和成就感。另外,教師應向家長宣傳新課程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爭取家長對新課程的認同,這點尤為重要。
另外,教師還要加強與教育管理者的合作,教師要經常向管理者匯報和闡述在實施新課程中自己的1些嘗試和困惑,以得到學校的支持和幫助。
4、激發教師積極反思的熱情。
教學反思是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基礎。新1輪課程改革10分強調教師水平的提高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還要成為研究者。到底怎樣才能成為研究者?怎么提高,怎么發展?90年代以來國際上提出1個公式:教學經驗+教學反思=職業發展。該公式體現了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是1個總結經驗、捕捉問題、反思實踐的過程。
教師教學有3大特點:1是教學情境的不確定性;2是教學對象的復雜性和差異性;3是教學決策的不可預見性(意味著教師工作要有創造性)和不可重復性。
經驗從哪里來?教師的經驗主要從實踐中來,是教師在實踐中的體驗,所思所想。
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才能上升到1定的高度,并對后繼行為產生影響。我們認為,教師的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認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提出,在教學反思中學會設計;在教學反思中學會交往;在教學反思中學會教學。這說明,教師不應該只是教書,不能只把教案寫得詳細周全,滿足于“今天我上完課了,改完作業了,完成教學任務了?!倍鴳摮37此甲约涸诮虒W過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思、所想、所悟,不斷創新,不斷地完善自己,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通過反思,努力使自己的專業得到發展,成為新課程所要求的研究型教師。
新課程中的4個關系和4個強調:a。在對待師生關系上,強調尊重、贊賞。b。在對待教學關系上,強調幫助、引導。c。在對待自我上,強調反思。d。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系上,強調合作。因此,反思是新課改的需要。
1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坝眯摹苯虝?,記錄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才不會不斷的重復,才會不斷地總結,不斷的反思。這就是教育科研的起步,是教育科研的基礎。
5、研究方法。
本課題實驗主要采取以行動研究法為主,文獻研究法、問卷法、言談自然實驗法為輔的實踐研究。
6、研究階段。
(1)6月――209月實驗前期準備階段。
(2)年9月――6月實驗研究第1階段。
(3)206月――6月實驗研究第2階段。
(4)206月――年9月實驗總結、結題階段。
7、研究措施。
(1)實驗主體研究。
本課題采取由點到面的研究方式,以參與實驗教師為主體開展實踐研究,選取典型性經驗,在總結反思的基礎上在全校進行推廣。
(2)體現學校特色。
在全體教師中開展特色性、創新性校本培訓研究。
(3)提供典型案例。
通過培訓策略與模式的研究,提供豐富多采的典型性案例,還可以提供多元的可選培訓方案,為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借鑒。
(4)開展實驗交流與總結。
8、成果類型。
本課題實驗的主要成果以經驗總結、典型案例、錄象、論文、研究報告為主要形式。
9、實驗保證措施。
1、加強領導:課題領導小組的領導,要承擔起領導責任,從組織上、物質上、實驗場所上、實驗時間上要予以保證,要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克服困難,保證實驗順利進行。
2、加強管理:課題小組負責人要認真組織課題實驗人員按計劃實施實驗過程,建立課題小組例會制,堅持每月例會1次。結合學校常規教學管理,認真搞好實驗課題的管理,把常規教學和實驗課題的研究有機的結合起來。以課題研究帶動常規教學,以常規教學促進課題研究,使課題研究真正落到實處。
我國的傳統教育學觀點認為,教師的職責只在于“傳道、授業、解惑”。這種觀點僅僅把教師看成是知識的傳遞者,將教師的教育實踐活動功利化、工具化,在漠視教師教育技能專業性的同時,抹殺了教師作為一個生命個體的獨立人格和創造個性,更難奢談教師專業發展。這種狹隘的教育觀念甚至一度內化為全體國人的“集體無意識”,嚴重影響了教師隊伍素質和國民教育水平的提高。
這一局面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有所改觀。伴隨改革開放的逐步推進,先進的教育理念也漸入國門,深刻影響著教育理論研究者和廣大教師的研究和實踐?!敖虝场眰冮_始了深入的反思和大膽的探索,在教學活動中不再滿足于“一言堂”式的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是努力在教材之外加入了自己創造性的思考和豐富的人生經驗,同時尊重學生在教學互動中的主體地位,逐步實現了從“知識傳遞者”到“學習引導者”的角色轉變。這種角色定位上的轉變,反映了教師主體意識的覺醒,為教師專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同時,伴隨著十多年的課程改革的步伐,我們的教育理論研究者和實踐者們對教師專業發展內涵的認識也漸趨全面、深刻。如今的教師專業發展,不僅應當在時間上貫穿教師從業過程的始終,更應當是涵蓋教師師德水平、職業能力、學識水平、創新意識等的綜合素質的變化提升過程。
二、新課程改革的特點。
1、從重知識傳授向重認識提升轉變,著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在深入調研和分析當前教育活動中存在的過于注重書本知識傳授,輕視學習能力培養等弊病和問題的基礎上,鮮明地提出:“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边@一根本性的轉變將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健全的人格,培養學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以及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2、從重學習結果向重學習過程轉變,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傳統的教學活動更多關注的是學習的結果,忽視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和過程。尤其是在一些對識記能力要求較高的課程的學習中,學生們往往為了追求在短期內快速提高成績選擇突擊記憶和題海戰術,從而忽略了對知識點本身的理解,虛高的考試分數掩蓋了學習上存在的盲點和薄弱環節。針對這樣的問題,《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毙抡n程標準大力倡導以自主、探究、合作為基本特征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樂于學習。
3、從重師道權威向重教學相長轉變,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為了保證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學習方式能夠真正落到實處,新課程標準在課程設置、教材設計、教師定位、教法推介上都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創新,解放了師生雙方的思想和手腳,使教師們能夠“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實現互助提高;使學生能夠“放開膽子”想,“甩開膀子”干,不盲目迷信權威,敢于大膽質疑,充分發揮自我的能動性,在掌握大量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實現學以致用。
4、從重單一提升向重綜合發展轉變,著力改革片面的評價、甄選機制。
一直以來,因為有中、高考指揮棒的存在,從學校到家庭再到社會形成了一整套“以分數論英雄”的畸形評價系統,學校和教師為了片面追求高升學率不斷給學生施加學習壓力,我們的'社會在選拔、任用人才的評價標準上同樣以學業成績為最重要指標,這樣片面的評價機制導致我們的素質教育“常談常新”,難于真正落實。
新課改針對這一弊端強調構建發展性評價機制,注重在學生成長、變化、發展的過程中進行評價,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引入多元化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不僅通過書面測試的方式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要通過跟蹤訪談、社會評價等多種方式考察學生在道德、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變化過程。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不僅將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發展方向,同時也將對教師的角色定位、教學方式、自我提升產生深遠而重要的影響。我們的一線教師只有認真領會、迅速調整、積極適應,才能在對新課改各項目標要求的全面貫徹中實現與學生的共同提高和跨越發展。
新課改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肯定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把每一個學生都看作是在一場名為“學習”的偉大實驗中大有可為的研究者。我們的教師要想參與到這場偉大實驗中,就必須以平等的姿態,依靠嚴謹的學風,廣博的學識成為學生探究、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同時,又要努力使自己從一名能夠“教會學生”的教書匠成長為一名“會教學生”的研究型教師,要把自己的每一次日常教學活動同樣當做一次次偉大實驗,不斷總結教育規律,積累教學經驗,使教書育人從自己謀生的手段轉變為樂在其中的終生事業。
新課程改革更加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改變以往從理論到實踐的認知模式為以實踐促進認知的學習方式,這種認知模式的根本性變革既為我們教師的知能結構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對那些年齡較大、資歷較深、已經形成了自己固有教學模式的老教師形成了一種倒逼態勢,一方面促使他們摒棄刻板的單向輸出教學模式,另一方面也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參與意愿,使我們的一線教師能夠在全新的教學互動中實現知識與技能的不斷更新、生長和創造。
3、新課程改革促使教師教育評價機制發生根本性變革。
新課改倡導的全新的教學方式也促使以往教師教育成果評價過程中校方“一家獨大”的局面有所改觀。由于在課堂管理和組織中教師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學校中以班級為單位的教學單元也因為各自教師的不同執教方式形成了多元化的學習風格。加之在學生的學習成果評價中更加注重綜合素質的考察并加入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形成性因素,在教師教育評價中也再難用“一刀切”的統一評價指標衡量教師的教育、教學成果。在新的教育評價機制中,必須同樣賦予教師更多的自主權,變他因評價為自我評價,注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將自我監督、自我激勵、自我反思、自我調整的評價機制貫穿始終。這中評價機制將更加全面、及時、準確地反應教師的教育、教學效果,為學校制定課程計劃、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供真實可靠的調查依據。
1、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是課程改革方案制定和推行的現實基礎任何形式的教育改革,如果缺少了教師的參與和協助,它的成功都是不可想象的?!皬V大教師要在新課程實施中實現自身的發展,教師的專業發展又將成為課程改革目標達成的重要條件?!盵1]一線教師作為課程改革方案的實際執行者,這個隊伍整體素質的高低將直接關系課程改革的成敗。誠然,任何一場教育改革,都不可能等到有一批業務素質完全與改革要求相匹配的教師隊伍出現后才付諸實施,否則任何改革都只能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我們的教師素質總要或多或少地落后于改革的期望,但是,這種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應該控制在一個可以把握、并有望不斷縮短的范圍內,保證既可以調動教師參與改革的積極性,有力推進改革的不斷深入,又能夠借助改革的實施讓教師看到自身專業發展的希望,使得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伴隨改革的持續深入而不斷提高。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是課程改革方案制定與推行的現實依據。
2、新課程改革為教師專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對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教師專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1)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需要更高層次師德水平的支撐。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往往比學識水平更為重要。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要使學生學會做人。新課改所倡導的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全面協調發展的教育理念,正需要有一批師德高尚、勇于擔當的教師隊伍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以身作則的熏陶漸染才能得到真正落實。而要打造一批這樣的教師隊伍則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要切實保障教師的各項基本權利,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在全社會形成“尊師重道”的良好風尚;要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培訓,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教育觀、學生觀;要完善教師考核和評價機制,將師德考核列為教師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制”;要建立“能進能出”的雙向任用機制,營造緊張有序的競爭氛圍,充分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和責任感。
(2)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需要更扎實的業務素質作基礎。沒有技藝嫻熟的工人們添磚加瓦,萬丈高樓也僅僅能夠停留在夢想的藍圖中。目前在我國部分地區先行先試展開的“大學區”建設就是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的有益探索。通過不同地區的資源共享和人員合作,使先進的教育理念,優質的課程資源,豐富的教學經驗得到最大限度的傳播和利用,有效平衡了各地區教學水平的差異,使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顯著提升。另一方面,教師自身也應充分發揮各自的主動性和獨創性,在這次轟轟烈烈的課改浪潮中爭做潮頭的引領者,正如前文所述,把每一次教學實踐都當作一次偉大實驗,不斷總結經驗,推陳出新,形成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最終在不斷的實踐與調整中獲得業務素質的提升。
五、結語。
課程改革是促進教育發展的偉大的社會實踐,反映了教育事業自身不斷揚棄、勇于更新的可貴精神。面對新課改語境下的無限機遇和重重挑戰,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也必須有不斷探索、敢于破立的勇氣和自覺。只有這樣,才能在重重挑戰中實現教師隊伍專業素質的跨越式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磨練一支經得起實踐考驗的教師隊伍將新課改的美好藍圖變為實實在在的成果。
【參考文獻】。
[1]石鷗,段發明.課程改革: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契機[a].中國教育學刊,.33.
[2]陳子文.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的教師專業發展及其行為轉變[a].山東師范大學研究生論文集,.18.
[3]蔡其勇.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a].中國教育學刊,.47.
實施新課程以后,課程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新課程強調教師、學生、內容、環境四個要素的整合。課程變成了一種動態的、生長性的“生態環境”,而且是四個要素相互之間持續互動的動態過程。具體地說,傳統課程環境與新課程環境在以下方面存在差異。
從以上對比中可以看出,傳統課程的確定性比較明顯,從課程的內容、教材、標準到考試都是統一的,全國各地沒有多大差別。而新課程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了。它不但允許學生在知識、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方面有多元表現;而且不使用統一的規格和評價標準,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個別化教學,不同年齡的學生也可以在一起上課;課程的綜合性加大,教材為教師留有很大的余地;教師有較大的自主性,將更為靈活地選擇與使用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支配的因素增多,教師要花很多時間查資料,補充教材的內容。正是新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留下了這些不確定性和可變換的彈性目標、空間和時間,課堂教學才煥發出了光彩,才更可能貼近每個學生的實際狀態,這種復雜多變的教學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尤其強調教師要具有對教學起實質性作用的“實踐智慧”。
由于教師能力素質的高低決定了教育教學活動的最終效果以及教育目標的實現程度。因此可以說,能力是影響教師教育教學效果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能力發展的現實意義更加凸顯。有學者指出,教師的能力發展是新課程改革能否順利推進的重要因素。而當前我國教師的能力發展存在不少問題,必須盡快實施新課程改革,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為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動教師的能力發展。我認為新課程下教師角色觀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教師既是知識的輸出者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
教師作為教學人員,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向學生傳授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教師仍然是知識的輸出者和重要的源泉。但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自主學習將成為學生獲取各種知識的重要手段,教師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源泉,教師角色應適時地進行轉換。教師實際上既是知識的輸出者,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教師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其主要作用在于:為學生整合和優化學習資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各種便利條件;同時,教師應扮演“學生的導航者”的角色,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幫助學生排除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惑等。
(二)教師是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者。
信息社會里,教育的一個最主要任務就是激發所有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所有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創新成為每一個人的基本生活態度,進而成為整個民族的基本品質和整個國家走向強盛的根本推動力量。因此,教師必須變書本知識的復制者為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者。要順利完成這個角色轉換,就必須從自己做起,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以自己的'創造性工作為學生樹立榜樣,并且想方設法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學,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創造性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
(三)教師是知識的給予者,更是學習方法的給予者。
終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使教育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教育的內涵與外延被大大地拓展了。終身教育把學會求知、學會做人作為每一個人一生中的知識支柱。人的一生都要學習。學生只有擁有了終身學習的方法,才能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持續不斷地學習,才能真正自主地踏上學習和創造的征途。為適應終身學習的要求,教師要轉變傳統的僅作為知識傳授者的角色意識,做到是知識的給予者,更是學習方法的給予者。作為學習方法的給予者,教師要認識到學習方法對于學生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在幫助學生形成合理知識結構的基礎上,特別注意使學生成為掌握學習方法并能夠創造性地運用學習方法的人。
(四)教師是因材施教者。
當今社會,個性化教育取代整齊劃一的教育,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信息社會是一個以人的個性化為基礎的社會,它需要的人才是多個方面、多種類型和多種規格的。適應個性化教育的要求,教師必須轉換角色,由原來強調統一性的教育者轉化為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者。教師必須能夠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學習類型、學習風格和學習進度等來安排教學,以促進每個學生都得到適合自己特點、類型和風格的最大化和最優化的發展。
(五)教師是終身學習者。
教師應該成為終身學習者,這不僅是信息社會對教師提出的要求,而且也是自身專業成長的要求。教師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呈現出階段性特征。教師的專業學習應該貫穿其整個職業生涯和生命過程。
教師的終身學習與發展究竟有哪些具體內容呢?我認為教師在終身學習中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不斷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政治思想水平;不斷學習新的科技知識,適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堅持學習先進教育理論,努力提高教育創新能力。
(六)教師是反思者和研究者。
興起于美國、英國的反思型教師教育思潮,極大地推動了教師專業化運動的發展。反思型教師教育思潮批判了傳統的工匠型教師,要求把教師培養成為反思型教師。時至今日,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職能的變化,人們開始更為清醒地認識到,沒有反思的教學和缺少研究的教育已經不能滿足未來的需要了,21世紀的教師應該是反思型教師和研究型教師。
總之,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以及教育的變革,不斷地孕育著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內容。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給廣大中小學教師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我們一方面要適應新課程教學的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課程給教師專業素質發展提供的各種機遇,推動自身專業素質發展。為此,我們需要從終身教育的理念出發,不斷地尋求專業發展機會,探索專業發展的路徑,通過自主學習和研究不斷地完善職業道德、知識結構、實踐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素養,進而達到更好、更有效的教育學生、培養人才的目的。
本文立足于中學歷史教師的'角度,以教師知識與技能的可持續發展,完善教師個性為切入點,探討中學歷史教師如何學會繼續不斷地、自始至終地完善自己,對實現自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進行初步思考.
作者:賈利梅作者單位:永清縣職業教育中心,河北,廊坊,065600刊名:考試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9“”(23)分類號:g63關鍵詞:新課程中學歷史教師專業發展。
摘要:
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也將對教育實踐活動中的另一個重要參與者——教師的教學實踐和專業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面對新課改浪潮下潛藏的機遇和挑戰,我們的一線教師應進行怎樣的調整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如何才能實現新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的良性互動?本文試圖從課程改革的新特點、新要求,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途徑,以及二者的相互適應性等方面探討新課程改革語境下的教師專業發展方向,為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和促進教師發展進行一次淺顯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
首先必須避免幾個錯誤的觀點:。
第一,就是全盤否定.
第二,學生主體并不是讓學生放任自流。
第三,就是坐觀其變.
第四,我們不能急于求成。
那么,作為我們這些進入新課程的教師,應該要做些什么呢?
走進新課程,我們要學會對學生贊賞。我們平時一直在贊賞學生,可我們贊賞比較多的是班內那些所謂的“精英”,而那些智力發育遲緩,學業成績不良,有過錯,有嚴重缺點和缺陷,常常和自己意見不一致,對著干的學生,你贊賞了嗎?其實他們才是更需要贊賞的,更需要樹立自信心的。另外,我們贊賞時不要習慣橫向把他與別的學生比較,更應關注他個人的縱向進步,贊賞的方式不能總是簡單的“很好”“不錯”一類,在這商品經濟的社會中,我們可根據需要進行物質獎賞。象我因為還擔任班主任,從班級管理的需要出發,我常常用物質的獎賞手段。錢從哪兒來,我讓學生收集好他們吃的易拉罐,讓他們在收集過程中體驗賺錢的辛苦,這也符合新課程的理念,一舉兩得。
走進新課程,我們要學會對學生尊重。在傳統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往往是“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甚至“你不聽也得聽”.學生完全任老師擺布,我們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獨立性、能動性,忽略了學生也是一個具有獨立個體的.社會人,他們有情感、有思維,有獨立的人格尊嚴。走進新課程,我們要確立與學生平等的觀念,克服“唯我獨尊”的傳統觀念,我們要學會俯下身子傾聽學生的意見和感受,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只有在平等的情感交流中才能建立民主、和諧的關系,真正去理解、關愛我們的學生。有位教育家說過:“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p>
走進新課程,我們要學會學習,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被賦予知識的至高權威的角色,讓教師去扮演“超人”的角色,要知道,我們教師不是萬能的上帝,不可能無所不知。對于學生來講,我們教師只是閱歷比較豐富,在專業知識上先走一步而已。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新興的領域是我們未必熟悉的,有不少學生提出的問題是我們難以回答的,有不少現代化工具是我們還不會使用的,特別是在當今的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學生由于所處的年齡階段的特點,他們易接受新鮮事物,而且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機會接觸新鮮事物,學到教師所不知道的知識。為此,我們教師也要不斷學習,甚至要主動地向學生學習,“不恥下問',我們不僅要學習最新的教學理念,還要學習其他知識。課改后,我們的語文教科書中涉及了天文、地理、自然動植物等許多方面的知識,我們教師如果不去學習了解,就很難在課堂中解釋學生的突然提間,我們常說”語文教師是雜家“就是這道理。
走進新課程,我們需要新的評價體系。
2.1體育課程目標越來越強調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從“增強體質”到“增進健康”,體育課程目標實現了由單一的生物體育觀到生物dd心理dd社會的三維體育觀的轉變。這也意味著體育課程將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指導下,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水平的提高,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使學生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與合作精神,提高學生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深入,體育課程目標已經出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向。終生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教育一直是一個過程,它既不受時間限制,也不受空間限制。無論在何處,教育總是貫穿于全部生活之中?!睖Y源于終身教育的終身體育思想逐漸成為我國體育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學校體育工作應重視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使他們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用體育來減少現代文明病的發生,緩解和消除身心的疲憊,豐富生活內容,提高生活質量。因此,體育課程改革應十分關注學生體育興趣和愛好的培養。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興趣,才能使他們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為他們打下愛練愛玩和會練會玩的基礎。
素質教育是一種弘揚人的主體性的體育,它尊重學生的人格,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人的個性發展。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體育課程目標的改革必須強調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為教師和學生留有廣闊的選擇余地和發展空間,保證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滿足。
2.2體育課程內容日益多樣化和彈性化。體育課程內容是實現體育課程目標的載體,體育課程目標要順利實現,內容的選擇很重要。一直以來,由于受競技運動的影響,人們對競技運動與學校體育的'本質區別認識模糊,于是,競技運動項目就構成了體育課程內容的主體。誠然,競技項目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無疑具有正面的作用。但如果不對競技運動項目進行任何改造就直接搬到課堂中,就難免會造成課程內容的競技化、成人化傾向。此外,我國以往對每一項教材規定具體的學時比例,目的在于全國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事實上卻造成了統一性有余而靈活不足的結果。
體育課程內容改革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多樣化和彈性化。通過對教育部95年版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體育教學大綱》與《體育健康教學大綱》的比較,我們不難發現,我國體育課程內容的多樣性和靈活性越來越大。新頒布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試行)與以往教學大綱的一個顯著區別,是課程標準著重構建了本門課程學習的目標體系和評價原則,對完成課程目標所必須的內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個大體范圍,各地區、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有相當大的選擇余地。
2.3體育課程評價日漸成為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手段。體育課程評價是指通過系統地收集體育課程組織與實施的有關信息,依據一定的標準和方法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體育課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對體育課程組織與實施的科學程度進行診斷,并確定體育課程目標的達成程度,它是不斷完善體育課程建設的重要依據和途徑。它包括對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和體育課程建設三方面的評價。體現素質教育思想,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是體育課程評價改革的重要價值取向。首先,在對學生進行體育學習評價時,要努力構建旨在促進學生身心素質全面發展的發展性評價體系,通過建立新的評價指標和改革評價方法,充分利用評價的診斷功能、改進功能和激勵功能,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他們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其次,在對教師的評價上,以發展性教育觀為指導,以促進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改進為目的,強化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的自我分析和改進,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同時有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評價的制度及與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再次,體育課程建設評價的目的,是對體育課程的執行情況進行分析評估,發現課程和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便及時調整課程內容,改進教學和教學管理,促進體育課程的不斷完善。
3.建立新理念、改變舊觀念。
3.1體育教師是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深入,體育教師以傳授運動技術為主的傳統作用必將發生變化。體育教師將被看成是一個“教育與健康的咨詢者”,或是促進所有學生身體健康發展的“引導者”。為適應新的體育課程改革,體育教師應成為一個“體育學習方法方面的專家”,一個“體育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協調者”。體育教師將不再是為了滿足少數學生的需要而單純地傳授運動技術,他們將幫助每一個學生分析并確定自己的體育需要,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體育鍛煉項目和方法。體育教師將變成導師和咨詢人員,而不是繼續充當高高在上的絕對正確的權威。體育教師還應成為體育診斷方面的專家,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在實踐工作中,他們都應能夠對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和學習目標實現的可能性等諸多方面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
3.2體育教師是健康心理品質的塑造者和健全人格的培養者。體育課程改革賦予了體育課程新的目標和新的任務。在體育課程目標多元化的進程中,促進學生心理品質的健康發展,使他們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表現出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與合作精神,已逐漸被納入到體育課程目標的范疇中。大衛?奧麥基曾說:“真正的教育決不是從科學、歷史、文學以及藝術中拮取一些事實,而重要的在于健全人格的培養”。相對過去我們十分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而言,我們今天的學校教育應該更加強培養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公民。
體育課程目標的發展趨向表明,體育課程不應僅僅注重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的傳授、運動技術技能的操練以及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的發展,而應充分發揮體育課程在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品質和健全人格方面的獨特優勢。為此,體育教師不應僅僅是身體健康發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還應成為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塑造者和健全人格的培養者。
3.3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的研究者和體育方法的創新者。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貫徹,體育課程建設將面臨迅速發展的新局面。在此新形勢下,加強體育教師的科研工作,提高體育教師的科研理論水平和實際運用能力,既是推動體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和健康教育的需要,也是建設一支適應新世紀體育課程發展的高質量體育師資隊伍的需要,還是全面優化體育課程建設的需要。因此,體育教師要樹立以科研促進體育課改革的意識,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成為一名研究型的學校體育工作者。
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創造性人才的培養,需要有利于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養成的環境和條件。體育教師的創造性思維和具有創造性的教育、教學工作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體育課程在形式上、內容上、方法上等方面的特性,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要達到這一目標的要求,體育教師本身就應該是創新型的體育教師。
4.不斷優化教學模式,注重整合、創新與設計。
4.1優化整合教學模式。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單單有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是不能與現在的教學相適應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原來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不斷地推陳出新,并加以整合和優化,現今的教學模式很多,如:“快樂體育”、“成功體育”教學模式;“啟發式”、“情景式”教學模式;“分層遞進”、“合作式”教學模式等。為此,體育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如何正確合理地運用這些模式,使教學的效果達到最好,是體育教師們應該較好地掌握的。筆者認為,要想較好地掌握和合理的運用這些模式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對模式作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要分析其優缺點,根據教材的特點,其運用的價值有多少,是否值得運用和借鑒;其次,要對模式的內容進行選擇和整合,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的需要從這些教學模式中選擇出適合教材內容的操作性強的、實用的、價值高的、效果好的,還可從各種教學模式中選擇出各自的精華部分再進行整合,進行創新,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創造出符合教學所需要的教學模式,并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加以靈活運用,不斷修正,逐步完善,做到選擇模式、優化模式、整合模式、創造模式。
4.2改革創新教學方法。任何教學都是一門藝術,體育也不例外。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手段的運用,既要有針對性和科學性,又要有藝術性,這樣才能融益智、健身、添趣于一體,從而啟迪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體育教學應以活潑、自由為主,將封閉式的傳統體育教學,發展成為開放的現代教學形式,在此基礎上加強創造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原本單調的教學內容具有新意,喚起學生的體育興趣和求知欲望,使他們在學練時做到入趣、入情、入境,獲得生動的主動體驗。例如教學生跳遠,目標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梢韵炔恢v解跳遠的有關動作要領和要求,可以根據學生的相象自由發揮,讓他們自己思考,怎樣的跳躍動作是比較合理的,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提示,要求學生對各自的跳遠動作進行評價,教師再進行講解幾種不同的跳遠技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一種比較適合自己的跳遠技術,這樣就可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跳遠的興趣,也有利于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快樂中自覺地進行身體鍛煉,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
4.3多方位、多角度的設計課堂。隨著中學新體育課程改革的變化,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能力也越來越重要我國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基本上是以一種固定不變的教學程序進行的,即分為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開始部分總是整理隊伍、報告人數、宣布課的內容,準備部分是讓學生慢跑和做操;基本部分是讓學生按大綱規定的兩個基本教材進行學習和復習;結束部分要求學生做放松練習和教師課后小結情況,這樣一成不變的課堂教學程序,實際上限制了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設計能力的培養,扼制了體育教師的創造性。
新體育課程要求體育課堂教學程序要以生理學、醫學和心理學為依據,要重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現。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和積極性,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因此,新體育課程的課堂教學程序是鼓勵教師發揮自己的潛能,設計出有利于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體育學習和活動,并具有豐富多彩的、百花齊放的課堂教學程序的課堂教學效果來。學生上體育課主要是想通過參與體育活動釋放身心能量,調節緊張情緒,獲得愉快體驗。
因此,課改后的體育課不能再成為軍事課,要避免過去動不動就讓學生站軍姿、罰跑步和體能訓練,盡量少搞隊列隊形訓練。所以,體育教師要轉換觀念,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情境、運動場地和器材等設計出有利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課堂教學程序。
5.更新教育觀念,注重培訓與培養。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以及“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在體育課程建設中的進一步確立,體育課程在素質教育中越來越顯示出不可替代性。體育課程的隱性功能也越來越顯性化。它更加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更加強調健身性與文化性的結合和統一性與選擇性的結合。如此改革,迫切需要培養適應新需要的體育教師,也更應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改革體育教師的培養模式。加強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課程設置和新課程知識的專業培訓,根據各地經濟、文化及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構建適合本地需要的繼續教育模式。
6.結束語。
體育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體育興趣,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它要求學生在掌握運動技能基礎上,更重視體育對培養人的多方面的作用上。如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自我鍛煉的能力等。在深化教學改革和推進素質教育的情況下,通過體育課程改革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真正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圍繞“健康第一”的宗旨,教育出“健康”的,高素質的人。為此,體育教師在組織與實施中需轉變傳統觀念,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成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促進者,健全人格的塑造者,成為創新型和科研型的體育教師。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體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稿)[s]..
[2]季瀏胡增犖《體育教育展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陳琦、楊文軒等.現代體育課程及其發展趨勢.體育科學[j].1985(5).
[4]李鋒、孫向燕.新課標下教師的角色轉換.教學與管理[j].2002(10).
[5]呂世虎、宋曉平.新課程實施帶來的變化.課程?教材?教法[j].2002(8).
[6]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以來,為克服應試教育的弊端,我國中小學正大力倡導“素質教育”。而提高學生的素質,必須以教師素質的提高為前提。因此,近年來教師專業化和教師專業發展正日益成為我國教育理論工作者、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廣大教師共同關注的焦點。新課程改革倡導建立有利于促進教師發展的評價體系,其宗旨就是試圖通過教師評價制度的改革來推進教師個體的專業發展和教師群體的專業化發展。為此,我們就如何促進教師個體專業發展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和研究。我校確立的實驗課題是“構建教師教育體系,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驗時間是20xx年——20xx年。
二、研究目標。
20xx年——20xx年,以教師發展為本,以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為導向,以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為重點,以新課程培訓為切入點,以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質量水平為中心,以運用信息技術為手段,以全員培訓為主線,建立全員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組織。目標一:建立共同遠景,促進教師從“適應性學習”進入更高層次的“創新型學習”,引領教師專業化發展;加強每周的業務學習,明確內容,強化措施,保證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方向.的..。目標二:建立團隊學習共同體,促進教師從一個現實的人向.想目標不斷逼近,在學習過程中實現“自我超越”;加強教研組和備課組的.體備課和自主學習,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組織保障。目標三:建立學習型組織,為每一位教師創造和提供一個民主的、平等的、雙向溝通的良好學習氛圍,為教師終身學習、持續發展打下基礎。堅持崗位練兵,開展各類教研課競賽活動,使科研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
三、研究內容。
(一)構建教師教育發展體系1、探索與尋找教師教育發展培訓的有效模式,建立有效的教師教育發展機制,基本形成開放的教師教育發展體系,并在實踐中推廣。2、探索有效的校本培訓的模式與策略。3、探索研訓一體化培訓的有效模式與策略。(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1、探索教師與新課程同成長的培訓內容,構建開放的“以人為本”的培訓內容體系。2、探索教師內需性培訓的培訓內容,構建教師終身學習的內容體系。四、研究重點1、加強以校為本的教師研修。校本研修,即“從學校中來,到學校中去”的培訓。學校中出現的問題是培訓的起點,培訓的歸宿是解決這些問題。加強運用信息技術、遠程網絡教育的教師培訓。教育信息化對教師教育信息化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教師教育必須加快信息技術的發展步伐,加強廣大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體推進綜合素質培訓項目、新課程通識培訓項目、新課程學科培訓項目的持續發展。2、教師要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促進者。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和基礎教育改革的發展、深入,教師的角色也悄悄地發生了變化。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這意味著教師要改變原先的擁有知識的權威者的形象,從“知識的占有者、傳授者”向“學生發展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轉變,側重于對學習過程的組織指導并對自己的教學實踐及時進行反思、研究,已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教師自己要成為學習者。新課程改革是我國教育事業上的又一次歷史性變革和前進,對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同時也給教師一次寶貴的學習、發展機遇。新課程的實施,本身也是教師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轉變觀念,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認真領會新的教育理念,努力成為自覺的研究與創新、終身學習的踐行者,關注具體教育教學情境,把教學理論應用于教育實踐,并在實踐中把一些成功的經驗升華為教學理論,促進教學質量和水平,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課程素養,促進專業發展,才能適應社會發展和知識創新的要求,滿足新課程改革的發展需要。
2、改變過去教育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主的思想,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權利,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新的課程標準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著眼于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主要為培養學生具有愛國主義精神、.體主義精神;培養學生具備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質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也就是說,要使他們有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與世界生存的基本能力,而且知道如何去拓展這種能力。所以說,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最基本對象,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角色也應從知識的權威到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從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轉變為課堂教學的設計者、學習進程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因此,新的課程改革,更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與培養。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建立對轉變學習方式有利的課程觀念,以促進學生和諧均衡、個性化發展,成為當前教師面臨的主要任務。
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側重于學習過程的組織與指導,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改變學生以前的“要我學”為“我要學”,要求學生對為什么學習、能否學習、學習什么、如何學習等問題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并具體表現在學生對學習的自我計劃,自我調.、自我指導、自我強化上,特別強調學習的自主性,改變以往單純的接受式學習,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自覺主動地轉變過去單一的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把學習過程之中發現、探究等認識活動凸現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的成為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當然這也要求教師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從以單一的課堂講授為主導的教學轉變為提倡探究和引導發現的教學。
3、端正教師善于合作的態度。
人的合作能力已經越來越被世人所重視。
當今社會,任何一項科學發明,再也不大可能完全是由個人來完成的,而必須依靠.個科研小組——也就是必須依靠.體的力量來完成。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因此,教師的合作能力在新課程的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的合作能力,首先體現在對教師之間的通力合作。教師間的合作需要我們教師有善于溝通的品質和能力,需要有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品質和推己及人的胸懷。其次,教師還要加強與教育管理者的合作,教師要經常向管理者匯報和闡述在實施新課程中自己的一些嘗試和困惑,以得到學校的支持與幫助。
新課程還要求教師與學生的合作與溝通,從而共同構建、推進、生成課程。合作要從改善師生關系做起,教師的作用在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因素,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合作的樂趣和成就感。另外,教師應向家長宣傳新課程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爭取家長對新課程的認同,這點尤為重要。
另外,教師還要加強與教育管理者的.合作,教師要經常向管理者匯報和闡述在實施新課程中自己的一些嘗試和困惑,以得到學校的支持和幫助。
4、激發教師積極反思的熱情。
教學反思是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基礎。新一輪課程改革十分強調教師水平的提高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還要成為研究者。到底怎樣才能成為研究者?怎么提高,怎么發展?90年代以來國際上提出一個公式:教學經驗+教學反思=職業發展。該公式體現了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是一個總結經驗、捕捉問題、反思實踐的過程。
教師教學有三大特點:一是教學情境的不確定性;二是教學對象的復雜性和差異性;三是教學決策的不可預見性(意味著教師工作要有創造性)和不可重復性。
經驗從哪里來?教師的經驗主要從實踐中來,是教師在實踐中的體驗,所思所想。
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對后繼行為產生影響。我們認為,教師的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認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提出,在教學反思中學會設計;在教學反思中學會交往;在教學反思中學會教學。這說明,教師不應該只是教書,不能只把教案寫得詳細周全,滿足于“今天我上完課了,改完作業了,完成教學任務了?!倍鴳摮37此甲约涸诮虒W過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思、所想、所悟,不斷創新,不斷地完善自己,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通過反思,努力使自己的專業得到發展,成為新課程所要求的研究型教師。
新課程中的四個關系和四個強調:a.在對待師生關系上,強調尊重、贊賞。b.在對待教學關系上,強調幫助、引導。c.在對待自我上,強調反思。d.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系上,強調合作。因此,反思是新課改的需要。
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坝眯摹苯虝?,記錄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才不會不斷的重復,才會不斷地總結,不斷的反思。這就是教育科研的起步,是教育科研的基礎。
五、研究方法。
本課題實驗主要.取以行動研究法為主,文獻研究法、問卷法、言談自然實驗法為輔的實踐研究。
通過學習“注重培養‘四基’,提高數學素養”一文,了解了《標準(xxxx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改革的修訂內容。我是第二學段的老師,我認為了解第一學段的修訂內容是必要的,比如第一學段“統計與概率”由原來的11條要求減少為3條,除了刪除“不確定現象”的3條,其余移到了第二學段,平均數、條形統計圖等內容也移到了第二學段。比較兩個同分母分數的'大小從原來的第二學段移到了第一學段學習。第一學段增加了“認識小括號,能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兩步)”,第二學段則增加了“認識中括號”的學習?!翱谒阋晃粩党顺齼晌粩怠睆牡诙W段移到第一學段。將千米2、公頃的認識移到第二學段,并降低了要求。
在第二學段中,刪除了眾數、中位數的教學,移到第三學段。對“可能性”的學習降低了要求。刪除了“兩點一直線”、“兩直線相交一點”的內容。針對目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欠缺,增加了常見的數量關系:總價=單價×數量,路程=速度×時間,增加了用字母表示等量關系,增加了“了解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為定值”,強調學生在探索周長與直徑比的過程中認識圓周率。
在課堂教學改革中,要從傳統的以講授為中心轉變為以啟發學生思考為中心。原來也是要實現這個轉變,現在是要努力做到擴大思考學生的數量,使更多的學生提高數學素養。
2.體育課程改革與發展的新動向。
2.1體育課程目標越來越強調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從“增強體質”到“增進健康”,體育課程目標實現了由單一的生物體育觀到生物dd心理dd社會的三維體育觀的轉變。這也意味著體育課程將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指導下,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水平的提高,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使學生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與合作精神,提高學生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深入,體育課程目標已經出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向。終生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教育一直是一個過程,它既不受時間限制,也不受空間限制。無論在何處,教育總是貫穿于全部生活之中?!睖Y源于終身教育的終身體育思想逐漸成為我國體育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學校體育工作應重視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使他們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用體育來減少現代文明病的發生,緩解和消除身心的疲憊,豐富生活內容,提高生活質量。因此,體育課程改革應十分關注學生體育興趣和愛好的培養。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興趣,才能使他們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為他們打下愛練愛玩和會練會玩的基礎。
素質教育是一種弘揚人的主體性的體育,它尊重學生的人格,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人的個性發展。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體育課程目標的改革必須強調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為教師和學生留有廣闊的選擇余地和發展空間,保證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滿足。
2.2體育課程內容日益多樣化和彈性化。體育課程內容是實現體育課程目標的載體,體育課程目標要順利實現,內容的選擇很重要。一直以來,由于受競技運動的影響,人們對競技運動與學校體育的'本質區別認識模糊,于是,競技運動項目就構成了體育課程內容的主體。誠然,競技項目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無疑具有正面的作用。但如果不對競技運動項目進行任何改造就直接搬到課堂中,就難免會造成課程內容的競技化、成人化傾向。此外,我國以往對每一項教材規定具體的學時比例,目的在于全國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事實上卻造成了統一性有余而靈活不足的結果。
體育課程內容改革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多樣化和彈性化。通過對教育部95年版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體育教學大綱》與《體育健康教學大綱》的比較,我們不難發現,我國體育課程內容的多樣性和靈活性越來越大。新頒布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試行)與以往教學大綱的一個顯著區別,是課程標準著重構建了本門課程學習的目標體系和評價原則,對完成課程目標所必須的內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個大體范圍,各地區、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有相當大的選擇余地。
2.3體育課程評價日漸成為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手段。體育課程評價是指通過系統地收集體育課程組織與實施的有關信息,依據一定的標準和方法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體育課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對體育課程組織與實施的科學程度進行診斷,并確定體育課程目標的達成程度,它是不斷完善體育課程建設的重要依據和途徑。它包括對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和體育課程建設三方面的評價。體現素質教育思想,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是體育課程評價改革的重要價值取向。首先,在對學生進行體育學習評價時,要努力構建旨在促進學生身心素質全面發展的發展性評價體系,通過建立新的評價指標和改革評價方法,充分利用評價的診斷功能、改進功能和激勵功能,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他們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其次,在對教師的評價上,以發展性教育觀為指導,以促進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改進為目的,強化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的自我分析和改進,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同時有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評價的制度及與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再次,體育課程建設評價的目的,是對體育課程的執行情況進行分析評估,發現課程和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便及時調整課程內容,改進教學和教學管理,促進體育課程的不斷完善。
3.建立新理念、改變舊觀念。
3.1體育教師是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深入,體育教師以傳授運動技術為主的傳統作用必將發生變化。體育教師將被看成是一個“教育與健康的咨詢者”,或是促進所有學生身體健康發展的“引導者”。為適應新的體育課程改革,體育教師應成為一個“體育學習方法方面的專家”,一個“體育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協調者”。體育教師將不再是為了滿足少數學生的需要而單純地傳授運動技術,他們將幫助每一個學生分析并確定自己的體育需要,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體育鍛煉項目和方法。體育教師將變成導師和咨詢人員,而不是繼續充當高高在上的絕對正確的權威。體育教師還應成為體育診斷方面的專家,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在實踐工作中,他們都應能夠對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和學習目標實現的可能性等諸多方面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
3.2體育教師是健康心理品質的塑造者和健全人格的培養者。體育課程改革賦予了體育課程新的目標和新的任務。在體育課程目標多元化的進程中,促進學生心理品質的健康發展,使他們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表現出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與合作精神,已逐漸被納入到體育課程目標的范疇中。大衛?奧麥基曾說:“真正的教育決不是從科學、歷史、文學以及藝術中拮取一些事實,而重要的在于健全人格的培養”。相對過去我們十分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而言,我們今天的學校教育應該更加強培養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公民。
體育課程目標的發展趨向表明,體育課程不應僅僅注重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的傳授、運動技術技能的操練以及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的發展,而應充分發揮體育課程在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品質和健全人格方面的獨特優勢。為此,體育教師不應僅僅是身體健康發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還應成為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塑造者和健全人格的培養者。
3.3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的研究者和體育方法的創新者。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貫徹,體育課程建設將面臨迅速發展的新局面。在此新形勢下,加強體育教師的科研工作,提高體育教師的科研理論水平和實際運用能力,既是推動體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和健康教育的需要,也是建設一支適應新世紀體育課程發展的高質量體育師資隊伍的需要,還是全面優化體育課程建設的需要。因此,體育教師要樹立以科研促進體育課改革的意識,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成為一名研究型的學校體育工作者。
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創造性人才的培養,需要有利于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養成的環境和條件。體育教師的創造性思維和具有創造性的教育、教學工作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體育課程在形式上、內容上、方法上等方面的特性,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要達到這一目標的要求,體育教師本身就應該是創新型的體育教師。
4.不斷優化教學模式,注重整合、創新與設計。
4.1優化整合教學模式。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單單有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是不能與現在的教學相適應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原來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不斷地推陳出新,并加以整合和優化,現今的教學模式很多,如:“快樂體育”、“成功體育”教學模式;“啟發式”、“情景式”教學模式;“分層遞進”、“合作式”教學模式等。為此,體育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如何正確合理地運用這些模式,使教學的效果達到最好,是體育教師們應該較好地掌握的。筆者認為,要想較好地掌握和合理的運用這些模式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對模式作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要分析其優缺點,根據教材的特點,其運用的價值有多少,是否值得運用和借鑒;其次,要對模式的內容進行選擇和整合,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的需要從這些教學模式中選擇出適合教材內容的操作性強的、實用的、價值高的、效果好的,還可從各種教學模式中選擇出各自的精華部分再進行整合,進行創新,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創造出符合教學所需要的教學模式,并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加以靈活運用,不斷修正,逐步完善,做到選擇模式、優化模式、整合模式、創造模式。
4.2改革創新教學方法。任何教學都是一門藝術,體育也不例外。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手段的運用,既要有針對性和科學性,又要有藝術性,這樣才能融益智、健身、添趣于一體,從而啟迪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體育教學應以活潑、自由為主,將封閉式的傳統體育教學,發展成為開放的現代教學形式,在此基礎上加強創造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原本單調的教學內容具有新意,喚起學生的體育興趣和求知欲望,使他們在學練時做到入趣、入情、入境,獲得生動的主動體驗。例如教學生跳遠,目標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梢韵炔恢v解跳遠的有關動作要領和要求,可以根據學生的相象自由發揮,讓他們自己思考,怎樣的跳躍動作是比較合理的,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提示,要求學生對各自的跳遠動作進行評價,教師再進行講解幾種不同的跳遠技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一種比較適合自己的跳遠技術,這樣就可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跳遠的興趣,也有利于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快樂中自覺地進行身體鍛煉,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
4.3多方位、多角度的設計課堂。隨著中學新體育課程改革的變化,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能力也越來越重要我國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基本上是以一種固定不變的教學程序進行的,即分為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開始部分總是整理隊伍、報告人數、宣布課的內容,準備部分是讓學生慢跑和做操;基本部分是讓學生按大綱規定的兩個基本教材進行學習和復習;結束部分要求學生做放松練習和教師課后小結情況,這樣一成不變的課堂教學程序,實際上限制了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設計能力的培養,扼制了體育教師的創造性。
新體育課程要求體育課堂教學程序要以生理學、醫學和心理學為依據,要重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現。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和積極性,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因此,新體育課程的課堂教學程序是鼓勵教師發揮自己的潛能,設計出有利于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體育學習和活動,并具有豐富多彩的、百花齊放的課堂教學程序的課堂教學效果來。學生上體育課主要是想通過參與體育活動釋放身心能量,調節緊張情緒,獲得愉快體驗。
因此,課改后的體育課不能再成為軍事課,要避免過去動不動就讓學生站軍姿、罰跑步和體能訓練,盡量少搞隊列隊形訓練。所以,體育教師要轉換觀念,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情境、運動場地和器材等設計出有利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課堂教學程序。
5.更新教育觀念,注重培訓與培養。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以及“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在體育課程建設中的進一步確立,體育課程在素質教育中越來越顯示出不可替代性。體育課程的隱性功能也越來越顯性化。它更加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更加強調健身性與文化性的結合和統一性與選擇性的結合。如此改革,迫切需要培養適應新需要的體育教師,也更應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改革體育教師的培養模式。加強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課程設置和新課程知識的專業培訓,根據各地經濟、文化及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構建適合本地需要的繼續教育模式。
6.結束語。
體育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體育興趣,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它要求學生在掌握運動技能基礎上,更重視體育對培養人的多方面的作用上。如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自我鍛煉的能力等。在深化教學改革和推進素質教育的情況下,通過體育課程改革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真正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圍繞“健康第一”的宗旨,教育出“健康”的,高素質的人。為此,體育教師在組織與實施中需轉變傳統觀念,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成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促進者,健全人格的塑造者,成為創新型和科研型的體育教師。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體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稿)[s]..
[2]季瀏胡增犖《體育教育展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陳琦、楊文軒等.現代體育課程及其發展趨勢.體育科學[j].1985(5).
[4]李鋒、孫向燕.新課標下教師的角色轉換.教學與管理[j].2002(10).
[5]呂世虎、宋曉平.新課程實施帶來的變化.課程?教材?教法[j].2002(8).
[6]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本學期的班主任工作我遇到了很多問題,而且這些問題是我以往的工作中沒有遇到的,通過這半年的工作,我深深體會到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
小學高年級是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期,整個班級的班貌就要從培養習慣開始,我緊抓此關鍵的教育時機,逐步樹立我們班的班風。根據學校為我們創造的教育環境——對校園“規則意識”的學習。首先,利用早晨、中午、班會等教育時間,運用多種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如,講故事悟道理,小知識競賽等等,讓“規則意識”深入孩子的心坎,使每人都產生積極的向往心理,“相當一位文明好學生”。
在此基礎上,結合學校評選禮儀小標兵的號召,我們班注意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善于引導學生對班級生活中、學習中的一些現象進行討論、評價,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現象有人抓”的風氣。
我注重學生的行為規范,抓典型,樹榜樣,在班級中開展評比激勵機制,形成良性的互爭互賽的競爭氛圍,讓孩子們通過競賽、爭章等活動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形成了“力爭上游”的良好風氣,使得我們班在紀律上,還是良好習慣上都能初步形成。
本學期由于學生人數特別多,我積極發揮了小組長的作用,把小組長每天必干的工作講清楚,反饋時效率提高了很多。
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李遠航是個比較內向的孩子,經常會發現他自己一個人捧著語文書默默地看。表揚他兩次之后,他變得愿意和我說話,居然有一天跟我提議,他們路隊有散隊的現象,路隊長責任心不強,如果他當路隊長,一定會認真負責,把路隊管好。結果,他工作十分認真,他們的路隊情況一直很好。這件小事讓我明白了你關心孩子,并讓孩子感受到,孩子才會樂意為你做事。
班主任只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必須力爭本班科任老師和家長對學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態度,并時常同他們交換意見。;三人行,必有我師;。更何況我們面對著如此眾多的家長,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不乏各種人才,班級管理中有事我會及時有家長溝通,及時告訴家長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家長也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我發現不是家長不管孩子,只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那些地方需要改進。只要我與家長溝通之后,家長都能積極配合我的工作。張俊宇是個自制力不強的孩子,有一次,連續兩次數學作業沒寫,早晨一到學校就到我的面前解釋,此事告知家長之后,跟家長談話中得知家長長期以為自己的孩子學習挺好的,所以沒有怎么去管教孩子。這次溝通之后,家長知道了孩子的問題后,及時監管,孩子的作業不但寫完了,而且質量很高。
個別同學的'教育,比陳鵬、冷學林兩人,脾氣火爆,不能自律,很難與同學相處,更需要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做學校教育的后盾。所以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須做好家校配合。家長會是學校與家長聯系的重要途徑,我意識到必須應高度重視,確保會議質量,盡量與家長取得共識。會上進行作業展覽,請家長談自己的困惑,形成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互動。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順利輕松。
20xx年xx月被評為區優秀班主任。
本學期,沒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班干部的作用,使班級的某些工作不能全面開展。另外,對學生的思想工作做得不夠細致,徹底。轉差工作還不夠徹底,效果不明顯。
今后,我將繼續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的思想,用自己的真誠之心培育人。我相信只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刻苦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定能夠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教育觀念是教育學生的心理背景。作為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教育觀念,而且應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舊觀念,使其適應社會需要。不少美術教師抱怨自己的課學生只是應付了事,課上不認真,作業不完成,教師也無可奈何,其實這往往是我們的工作態度和方法的偏頗造成的,我們所教的不一定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生感興趣的我們方法又不對,好比是顧客喜歡紅燒肉,餐館上了白菜,燉排骨。所以新課程重學生,而教師也要加強為學生服務的理念,先興趣,再有技巧、有策略的讓孩子自主、自發的去學習,一個好教師應有做推銷員的潛質。
身為人民教師,我們必須不斷加強學習,終身學習,學高為師,教師是教育者,也必須是學習者。試想孩子們就連節假日還都忙著學這學那,我們做教師的怎能不學習呢?社會的迅速變遷使身邊的事物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有許許多多的`問題要我們來回答,我們不刻能樣樣精通,但至少應該去努力了解一些。教師不僅是教育者而且更應該是受教育者,要處處豐富自己的知識,時時為自己“充充電”,要有一種永不衰竭的求知欲望,不斷超越自己,以“外塑形象,內強素質”的理論,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作為一名教師,要利用好課堂的50分鐘的教學時間,不認真準備,肯定是上不好課的。我覺得備課也不僅僅是把一次要講的內容準備出來,而是要把一學期要講的知識只有全部裝在心中,你對每節課要講些什么才心中有數。什么內容為以后的教學埋下伏筆,哪些內容需要重點強調,有時只須稍微一提。做到這些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但只要牢記自己的職責,想到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是神圣的,想到要對得起學生,就肯定會下功夫。
以上就是我參加新課程培訓的一點心得與體會,不到之處,敬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同時我也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我參加了縣教育局組織的教師培訓大會。雖然很累,但是我仍然聽的很認真。從中學到了不少。在新課程下,新的教學研修成果,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管理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示范課上展示的一些優良的教學經驗,都是值得我學習值得我深思的。使我體會至深。想想我自己, 真有種自愧不如的感觸。
第二,教學成績的提高,要以德育教育為前提。有抓好德育教育,才能順利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在這一點上我做的很不到位。4如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思想教育。今后一定得改變我的'教學觀念。以便少走彎路。
第三,在兩位教師的示范課上,使我深深體會到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在于教師課前準備是否充分,教學方法是否能夠吸引孩子們的眼球??煞裾{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為一名英語老師的我,更應該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為孩子們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第四,在教學管理上,需改進管理方案。滲透德育教育。改變以前的管理方案,通過媒體等現代化的設備,對孩子們進行方方面面的思想教育,并轉化學困生,解決一些孩子們存在的實際問題。減少學困生。
總之, 本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對我的教育教學工作而言,也算是一種推動吧!并且,又一次充實了我的教學思想,今后,我會更加努力的。
課改讓我感受到了它所帶來的勃勃生機。在這樣一種契機下,在不斷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無論是在教學行為上還是在教學意識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課程改革以來,我參加了幾次培訓,通過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獲得了一些寶貴經驗。其中感觸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別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我來結合自身教學談一談對數學課的認識。
教學周長這一節課,我讓學生通過獨立探索、討論交流進行思維的碰撞,產生智慧的火花,讓他們在交流中自己去體驗、去感受并選擇自己認為更好的做法,由學生來評價每一種做法的優劣,而不是老師評價的哪種做法更好、哪種做法更簡單。在求小花園的周長這一環節中,曾出現了這樣一幕:學生組內交流后,然后進行全班匯報。這時一位同學說出了自己的做法:240+410+200+190+560+200=1800(米)。她剛說完,另一同學就迫不及待的說:“老師,我跟她做的不一樣!”然后,便說出了自己的做法:190+410=600(米)560+240=800(米)200+200=400(米)600+400+800=1800(米)。同學們看后,都認為這種方法很簡單。展開討論,學習別人好的做法,并且能夠對其不足的地方加以改進,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是多么的難能可貴!使得后面的“習題”出現了靈活多樣的做法,當我看著他們一張張興高采烈的臉,聽著一連串想不到的精彩發言,我深深地感到,課改讓學生真正當起了小主人。
讓評價成為學生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效途徑,學生將自我評價當成是一種知識的沉淀、反思,將他人的評價當成是對自己的肯定,意見成為下一步的方向。在這樣一種氛圍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幅度提升,他們更加認真地投入與探究,在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上,由于學生個性的差異,出現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無論如何,能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正確的,有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而我們的數學課卻處處存在?多把鑰匙開一把鎖的現象,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無論學生在問題解答中是錯是對,只要他具有要探究解決問題的愿望,我們就應提倡并給予積極的評價。當然也并不是要學生天馬行空,任意思維,而是鼓勵他們在一定范圍內,從多方面考慮問題的全部,讓學生在評價中學習正確的思維方式。
作為教師是應該掌握一定的尺度的。例如:我在教學中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按照我的教學設計來教學,可是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的思維角度是十分全面的,會讓我驚喜的是,學生對于解決問題能力上投入了很大精力。有小組交流中各抒己見,有全班性的討論,爭辯,學生們興?很高,學習的興趣也大大提高,而且殊途同歸解決一個問題時的多種方法也能說的頭頭是道,而我也嘗到了讓學生放開手腳的甜頭,作為數學課教師應在評價方式與方法上采用多種手段,以達到學習的最優化。
在本次新課程的培訓中,我們聽了王尚志教授以及其他各位老師的辛苦講解,使得自己對此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也使自己認識到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系。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在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同時,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對于教學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3、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系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于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新課改改變了以往的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居高臨下地問,學生規規矩矩地聽,小心翼翼地學。當學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滿足時,才會輕松、愉快地投入學習,才會主動探究。因此,現代課堂教學應確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平臺,使教學在師生平等的過程中進行,將師生關系理解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間的沖突,對權威、尊嚴的威脅,讓學生在率真、坦誠、互尊的環境里一起學習。使學生處于一種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狀態,思維活躍,敢想敢問,敢說敢做的氛圍中學習。因為教師不是萬能之人,作為教師應該放下架子向學生學習;使學生明白,不管是誰都要學習,不管是誰,只要會就能成為別人的老師。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職業迅猛崛起,人們對會計專業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適應現代職業需求的變化,許多高校紛紛調整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開設了一系列新的課程。本文將以會計專業新課程為背景,分享作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200字):新課程的意義。
會計專業的新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我曾學習過“財務分析”和“稅務規劃”等新課程,這些課程通過案例分析和實例演練,提升了我對財務數據的解讀能力,加深了對企業財務情況的理解和判斷力。此外,新課程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通過小組討論和項目演練,培養了我的團隊意識和領導才能。
第三段(300字):新課程的學習方法。
對于新課程,學習方法的調整至關重要。我發現,新課程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實踐操作,在課堂上教授的不僅是理論知識,也有許多案例和實踐操作。因此,我調整了學習策略,加大了在課下的實踐學習與獨立思考時間,主動尋求相關實踐機會。此外,新課程還鼓勵學生進行團隊合作和討論,我通過與同學們合作解決問題,提高了自己的團隊工作能力。
第四段(300字):新課程的收獲。
通過學習新課程,我不僅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會計專業知識,在實踐中也積累了許多經驗。我學會了如何與他人合作分工,有效地分析財務數據,并為企業提供完善的稅務規劃方案。此外,通過參與相關實踐項目,我還學到了如何協調團隊成員的合作,培養了自己的領導能力。通過這些收獲,我對未來從事會計職業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和規劃。
第五段(300字):新課程的啟示。
新課程的學習給我帶來了很多啟示。首先,不斷學習適應時代的需求至關重要。會計專業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只有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才能跟上行業的步伐。其次,要勇于接受挑戰并主動參與。新課程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實踐操作,只有積極投入,才能收獲更多。最后,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新課程的教學方式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學生需要主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項目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應對職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總結(100字):
通過學習會計專業的新課程,我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也深化了對會計職業的理解。新課程的學習方法和收獲啟示讓我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勇于接受挑戰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希望未來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工作中,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會計師。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9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