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分析范文范本,我們可以學習到一些寫作中常見的套路和技巧。借鑒范文范本的優點和特點,我們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寫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文章的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培養學生熱愛生活,感受生活的快樂。
3、結合課文內容,展開合理想像,訓練學生說寫能力。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理解“這風一樣的日子”的含義。
2、發揮想像,模仿文中相關內容進行練說教學策略: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朗讀,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感受那份愉悅,同時進行思維訓練,設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學生思維,鼓勵學生熱情參與,真正體現“以訓練為主”的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精講、善導、激情、引思”八字教學法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
小黑板。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教師板書“泥巴”然后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泥巴與我們的生活有著怎樣的聯系嗎?”誰。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子。
2、同桌相互聽讀,做到互檢,互評、互改。
3、找學生“開火車”讀(一人一段),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并加以指導,幫助其糾正。
5、鼓勵學生針對“涅泥人、泥物”和“備下野餐”這兩方面的內容,寫兩個句子,要抒發自己的情感,看誰寫得好。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討論:讓學生先動筆將文中幾乎一樣的兩句話畫出來,然后觀察它們在文中所處的位置,讀一讀,再動腦想一想:這是不是重復了?說說你是怎么理解的。(引導學生探究比喻的內涵及其作用)。
四、發揮想像,拓展思維。
1、想想看,孩子們除了涅書中提到的人、物外,還可能捏些什么?它們又各有什么特點?請依照書中的格式試著說一說。
2、請把你的童年趣事用幾句話簡單地說給大家聽一聽。
五、擴展閱讀,培養能力。
課后閱讀《孵小雞》(用小黑板顯示內容),并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家長聽一聽。
捏泥人、泥物。
——活靈活現。
2.掌握字的結構,書寫正確,端正,勻稱。
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培養學生的寫字能力。
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和審美能力,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把字寫的正確,端正,整潔,有一定的速度。
能抓住字的特點寫。
課件、卡片。
教學流程。
一,認識生字。
1,出示本課字卡,認讀生字。
2,教師交代本課形聲字較多。形旁表示字的意義,聲旁表示字的讀音。
3,引導學生發現特點,提高識字效率。
學生認讀生字。
找出形聲字。
學生匯報記字方法。
互相借鑒,拓寬思路。
二,寫字教學。
1.引導學生發現田字格里多數生字的構字規律和構字特點。
把要求會寫的生字按結構分類。
左右結構:娘踩胖豬餓。
付烤狼。
上下結構:夢鹽。
獨體字:丫勻。
2,教師示范書寫。
指導(注意事項)。
鹽:上下結構,下面是皿,不是血。
烤:左右結構,右面不要多一橫。
3,表揚寫字好的。
學生討論分類。
學生仔細觀察,練習書寫。
學生展示寫字,共同欣賞。
掌握字的結構。
激發學生寫字興趣。
大家互評,互相促進。
三,總結提出希望。
希望學生今后要多加練習,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學生談收獲表決心。
2.掌握字的結構,書寫正確,端正,勻稱。
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培養學生的寫字能力。
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和審美能力,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把字寫的正確,端正,整潔,有一定的速度。
能抓住字的特點寫。
課件、卡片
教 學 流 程
一、認識生字
1、出示本課字卡,認讀生字
2、教師交代本課形聲字較多。形旁表示字的意義,聲旁表示字的讀音。
3、引導學生發現特點,提高識字效率。
學生認讀生字
找出形聲字
學生匯報記字方法
互相借鑒,拓寬思路
二、寫字教學
1、引導學生發現田字格里多數生字的構字規律和構字特點。
把要求會寫的生字按結構分類
左右結構:娘 踩 胖 豬 餓
付 烤 狼
上下結構:夢 鹽
獨體字:丫 勻
2、教師示范書寫
指導(注意事項)
鹽:上下結構,下面是皿,不是血。
烤:左右結構,右面不要多一橫。
3、表揚寫字好的
學生討論分類
學生仔細觀察,練習書寫
學生展示寫字,共同欣賞
掌握字的結構
激發學生寫字興趣
大家互評,互相促進
三、總結 提出希望
希望學生今后要多加練習,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學生談收獲表決心
《童年的泥巴》是一篇懷念童年快樂生活的課文,泥巴,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但對孩子們來說卻是心中最愛,泥巴給孩子帶來無窮的樂趣,那風一樣的日子永遠定格在記憶中。課文描述了小伙伴們玩泥巴的快樂,語言親切、自然、質樸,比較適合進行朗讀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及創造力。
學生已有三年的學習經歷,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本課內容淺顯,學生很容易讀懂,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極好憑借。
為了更好的實現新課標,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力求實現兩個轉變:
1、課堂角色的轉變
變教師主導為學生主體,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2、學習方式的轉變
使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地求知,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變學生苦學為樂學。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文章的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培養學生熱愛生活,感受生活的快樂。
3、結合課文內容,展開合理想像,訓練學生說寫能力。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這風一樣的日子”的含義
為了緊扣大綱,突破重點,解決難點,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采用了情景教學法,朗讀體會法、啟發法、討論法等多種方法,利用多媒體課件以情感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讀為根本,教師盡量少講,把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去讀、去悟、去想。,“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重視學法的指導,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需要,更是讓學生終身受益的需要,為此讓學生充分去感知語言材料,讓學生自己去讀書感悟,合作學習,研究語言文字,滲透“讀”“思”“議”“勾畫”等方法。
多媒體課件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暢談童年樂趣。
2、老師小時候雖然沒有你們這多的玩具,但我們有大自然給我們不用花錢買的天然泥巴,你們想知道我們那時候的小朋友是怎樣玩泥巴的嗎?(板書課題,師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展示作品,自由暢談,使
學生在美的熏陶中,馳騁豐富的想象,為學生盡快進入文本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2、同桌之間互讀。注意要讀正確、通順,讀出感情。
3、根據同桌提出的優點與不足,再試著練讀一下。
4、分段指讀展示。誰愿意把自己讀得最好的一段展示給大家?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并加以指導,幫助其糾正。
5、認讀生字(課件出示)
6、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7、小組合作讀文,討論:
(1)作者夢里的故鄉是什么樣的?
(2)孩子們是怎么玩泥巴的?畫出有關的句子。
8、學生匯報(課件出示詞語)
(設計意圖:課文內容淺顯易懂,因此,課堂上不需要做過多的講解,而是放手讓學生朗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強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感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三、精讀細品,交流感悟。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讀。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
(2)班上交流。先把自己喜歡的句段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然后再說明喜歡的理由。(重點探究詞語的巧妙運用)
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并加以指導:要讀出開心、快樂的情感。
2、引導學生討論:
(1)課文中有哪兩句話幾乎是一樣的,動筆畫一畫,然后觀察它們在文中所處的位置,讀一讀,再動腦想一想:這是不是重復了?說說你是怎么理解的(引導學生理解“這風一樣的日子喲!”和“啊,童年的泥巴,那風一樣的日子喲!”的作用和內涵。)
(設計意圖:通過質疑、釋疑、答疑,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培養能力。
圍繞課堂內容設計一份自己喜歡的、力所能及的并能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特長的作業。(大屏幕出示作業參考)
1、抄寫好詞佳句。
2、說說你的童年有哪些有趣的游戲。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感受童年快樂的同時,懂得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3、你想知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童年趣事嗎?回家調查一下,和他們比比童年。
4、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象,仿寫自己的童年趣事。
(設計意圖:學懂課文不是最終的目的,目的是要通過學懂課文,感受生活,引導學生去讀有關童年的文章,了解長輩們的童年故事,學生一定會了此不疲。仿寫自己的童年趣事,也為本單元的能說會寫作好鋪墊。)
1、童年的泥巴
捏泥人、
泥物
野餐
風一樣的日子喲
快樂無比
教學目標:1、感受泥性,體驗愉悅。
2、了解盤泥條的基本制作方法。
重點難點:1、充分掌握想要制作的形狀、特征,使用泥土做成立體的形狀。
2、對造型的細致塑造。
課前準備:紫砂泥、泥塑制作工具、范作圖片、錄音機。
教學過程:
a、導入。
a、喜歡嗎?在哪兒見過泥做的物品?(商店出售的大阿福、小彩塑、紫砂壺等)。
b、提示課題:玩。我們今天也來玩,在家想玩嗎?
b、新授。
a、出示圖片欣賞,讓學生初步認識泥塑藝術,了解中國傳統藝術的種類。
b、教師出示幾件范作,通過作品欣賞向學生講解泥巴的幾種不同的造型方法:
(1)、手捏法(2)、泥條法(3)、泥板法(4)挖空法(5)、借助它物法。
c、聯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泥巴的用途是什么?有哪些東西與泥巴有關?
d、教師向學生講解并示范泥條的制作方法,指導學生通過觸摸、觀察、嗅覺來感受泥性。
(1)、用手觸摸有什么感覺?(軟)。
(2)、用鼻子聞有什么味道?(泥土氣)。
(3)、用耳朵聽泥土摔打的聲音,感覺怎么樣?(泥土很聽話)。
e、玩游戲,比賽看誰做的泥條最長、最快、最好。
f、教師用搓好的泥條做一樣東西給學生看。(蝸牛)。
g、泥巴聽話嗎?你還能讓聽話的泥巴變成什么樣好玩的東西嗎?
h、學生作業: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來做東西,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力求與眾不同,可合作完成(教師巡回指導,播放輕音樂)。
c、小結。
a、師生一起評析部分作業(優劣作業對比,指出注意點,以鼓勵為主)模擬商品買賣,如果你去買泥塑作品,你愿買哪個?(表揚優作)那些沒被賣掉的需要怎樣改進。
b、指導學生整理現場,清潔衛生。
d、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回去后再和父母一起將自己的作品美化。
練習設計:
(1)、泥條練習。
(2)、用泥條完成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教學后記:
通過本課的學習,調動和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使學生裝在游戲活動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及自己動手實踐的親身體驗,感受泥性并自我解決如何使泥巴聽話。如何玩出新的方法這一問題。同時,在教師的鼓勵下,使學生能大膽自由的進行造型活動,并大膽發表自我感受。
1、欣賞圖片,引出話題。
“老師搜集了許多圖片,想給大家欣賞欣賞??纯茨銈兡軓倪@些圖片中感受到什么?!?/p>
2、(播放五彩繽紛的兒童生活圖片,并配上歡快的音樂。)“這些圖片正是為我們展示了五彩繽紛的童年生活,你覺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快樂嗎?有趣嗎?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童年的'泥巴》,來感受一下作者的童年趣事?!保ò鍟和甑哪喟停?/p>
3、齊讀課題,質疑:說說看到題目你產生了哪些疑問?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遇到不認識的字詞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同桌或前后桌互讀互聽,指出對方的不足,并根據對方的評價再讀課文。
3、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1)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2)用“‖”標出段落。
(3)匯報。
1、分析3、4、5自然段,寫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兩件事?用“︱”
標出來。
(1)、學生自讀課文后匯報。
(2)、找學生讀3、4自然段
a、用 ——畫出歌謠。b、讀最后一句,畫出“三美”。
2、分析5自然段。
1、課文中有哪兩句話幾乎是一樣的?動筆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這是不是重復了,說說你的理解。(引、導學生理解“這風一樣的日子喲!”和“啊,童年的泥巴,那風一樣的日子喲!”的作用和內涵。)
2、小結寫作特點。
板書設計:
1、 童年的泥巴
總寫 童年生活讓人留戀
分寫 童年的美好生活3、4捏泥人5、野餐
總寫 童年的日子像風一樣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清課文條理,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熱愛生活,開始感受“一切過去的都會成為美好的回憶”。
2、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3、認識10個字,會寫12個字。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易錯點:“烤”的字形。
拓展點:閱讀童謠,提高閱讀能力。
問題預設點:在學習生字時,注意引導學生發現形聲字特點,提高識記效率。
教學準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播放歌曲。
二、讀文理解內容。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
2、正音。
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通過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想象畫面。
2、質疑、討論。文中有那兩句話幾乎是一樣的?畫、讀、想,說說你的理解。
3、讓學生在讀中體驗,在讀中感悟。
三、識字寫字。
1、利用形聲字特點,提高識記效率。
2、重點指導易錯字“鹽”和“烤”的字形。
3、獨立完成“自選詞語”。
四、練習。
1、把自己搜集的童謠與同學交流。
2、結合課文,展開想象,完成仿寫:泥物擺滿了一大片河灘,有的,有的()、有的()。
資料收集:
童謠是民間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萬紫千紅的文苑中很有特色的一束瑰麗之花。它經過民間長久流傳,精煉爽口,和諧押韻,同詩歌一樣具有音樂性,它從孩子們的心理、生活、游戲情趣、童話世界意向,以及兒童語言的感受出發,口傳而成,比起大人唱的.山歌、朗誦的詩歌,要開放自由得多。
童謠的特點:
句式自由;結構多變;比興特多;聲韻活潑;情趣深厚;意境清新;言語平白;順口成章。
本課凸顯了一個“玩”子,帶著學生在玩學、玩中悟。
從“玩泥巴”的需要出發,分為挖泥土的活動(取材),篩泥土的活動(選材),和泥、捏泥的活動(制作),泥塑燒制的資料學習或操作活動(再加工)。
第一個活動通過看圖調動學生玩泥巴的經驗,交流是怎么玩泥巴的;第二個活動針對做泥塑這個任務,帶著學生一步步的選出適合的泥土。通過分揀采集來的土壤,將觀察目標聚焦于顆粒大小不同的泥土上,在通過篩泥土,發現泥土可以分成大小不同的顆粒。
1、能意識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種重要的物質,它可以被燒制成人們常用的磚、陶器等。
2、通過篩泥土的活動,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雜著各種物體,泥土是由顆粒大小不同的物質組成的。
3、通過親自動手,用篩取的細泥土加水,和泥,制作各種形狀物體。
4、通過做泥塑的活動,感受泥的特點。
5、感受到玩泥巴帶來的樂趣。愿意通過小組合作,共同玩泥巴,并樂于分享自己制作的泥巴作品。
為每一個人:科學記錄單。
為每個小組:水槽、小玻璃瓶、細鐵絲、橡皮泥、礦泉水瓶、塑料吸管、回形針、抹布等。
為全班準備:浮沉子演示器、剪刀、教學課件。
一、創設情境、快速聚焦
2.談話:泥土覆蓋著地球的表面,它不僅為動物、植物提供了生活的家,還可以成為我們手中有趣的玩具。我們把泥土進行加工造型,就可以做成形式多樣的泥塑。泥塑可是我們中國傳統藝術之一,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ppt播放:泥塑作品。
3.激趣:學校的藝術節馬上到了,老師從美術老師那里得知他還需要一組泥塑作品。想不想做一件屬于你的泥塑作品來參加展覽?4.質疑:要做泥塑,首先需要什么原材料?(泥土)今天,我們一起給泥土造型,走進玩泥巴的課堂。(板書課題:玩泥巴)捏一個你最喜歡的造型。
二、篩泥土
3、講述:還有這些大的土塊還需要用手捻碎。(板書:捻)好了,現在請同學們一起合作,把不是土的東西揀出來,把大土塊捻碎。
7、提問:如果給你們篩子,你想怎么用它們呢?先用哪個?后用哪個?為什么?你們先商量商量。
8、講述:看來想得到適合做泥塑的土可真不容易啊?指著黑板:先挑揀出樹枝、草根等,再把大土塊捻碎,最后用篩子篩土,先用篩孔大的篩,再用篩孔小的篩。怎么篩呢?仔細觀察老師是怎么做的。教師演示:篩土的方法。
9、講述:一會我們就來篩土,先聽老師講要求:小組同學要互相幫忙,不許爭搶,篩完土后立即坐好,注意衛生。
10、提問:各個小組都篩完了,大家看看,三個篩子篩出來的土有什么不同?講述:真的是最細啊!看來,不同的篩子能篩出不同的土。
12、講解:你們發現沒有?原來泥土是由這些大大小小的、粗細不同的顆粒組成的,而且我們還發現:土越細,越適合做泥塑。(課件出示)
三、捏泥塑
1、談話:細土已經篩出來了,是不是可以捏泥塑了?你們試著捏一下,看行不行?
2、啟發:土太干了,太散了,捏不上怎么辦?
3、水怎么倒啊?一下子全都倒進去嗎?(出示課件)演示:和泥方法。
5、你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把手伸到這個盤子里和泥好還是請一個同學集中操作為好呢?
6、出示和泥要求,小組活動和泥。
7、分配活好的泥,并整理器材。
8、開始發揮你的創造力,捏個你喜歡的泥塑吧。
四、總結與拓展
1、作品展示。
2、講解:今天大家都做了屬于自己的泥塑。但是我們捏的泥塑干了之后不好保存?泥塑要想保存時間久,還有最后一道工序:燒制。
介紹:高溫燒制900攝氏度的時候就成陶器,能裝水。經常聽說的秦始皇兵馬俑也是陶器。燒至1200度則瓷化,可幾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溫耐腐蝕。家里的碗就是經過了高溫燒制而成的瓷器。
3、泥土除了可以做泥塑,陶器、瓷器,還有什么作用?
4、總結:原來隨處可見的泥土,不僅成為我們手中有趣的玩具,還為動物植物提供生活的家園。經過加工處理后,就可以給我們帶來這么多樂趣。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清課文條理,學會熱愛生活,開始感受“一切過去的都會成為美好的回憶”。
2.?????????????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3.?????????????認識10個字,會寫12個生字。
教學難重點:
難點:理解“風一樣的日子”的意思。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時間: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現在我們來學習一篇回憶童年的課文(板書課題:童年的泥巴。)。
2.齊讀課題,質疑:看到題目你有哪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遇到困難多讀幾遍。
2.?????????????同桌或前后桌互讀互聽,指出對方的不足。
3.?????????????把自己讀得最滿意的地方讀給全班同學聽。
4.?????????????再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得問題。
三.??????????????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
(2)分小組朗讀,并派代表在班上讀。
(3)班級賽讀,評選朗讀能手。
2.討論。
(1)課文中有哪兩句話幾乎是一樣的,動筆畫一畫,想一想:這是不是重復了,說說你的理解。
四.擴展閱讀,培養能力。
你知道哪些名人的童年趣事。
時間:
一識寫生字。
1.出示字卡,認讀生字。
2.引導學生發現田字格里多數生字的構字規律和結構特點。
3.學生當小老師當堂交流。
4.聯系寫字。
二.積累運用。
1.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謠和同學交流。
2.完成課后自選詞語。
三.布置作業。
1.課后閱讀《閱讀》中的。
2.掌握字的.結構,書寫正確,端正,勻稱。
過程與方法。
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培養學生的寫字能力。
情感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和審美能力,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重點。
把字寫的正確,端正,整潔,有一定的速度。
能抓住字的特點寫。
難點。
教具準備。
課件、卡片。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認識生字。
1,出示本課字卡,認讀生字。
2,教師交代本課形聲字較多。形旁表示字的意義,聲旁表示字的讀音。
3,引導學生發現特點,提高識字效率。
學生認讀生字。
找出形聲字。
學生匯報記字方法。
互相借鑒,拓寬思路。
二,寫字教學。
1.引導學生發現田字格里多數生字的構字規律和構字特點。
把要求會寫的生字按結構分類。
左右結構:娘踩胖豬餓。
付烤狼。
上下結構:夢鹽。
獨體字:丫勻。
2,教師示范書寫。
指導(注意事項)。
鹽:上下結構,下面是皿,不是血。
烤:左右結構,右面不要多一橫。
3,表揚寫字好的。
學生討論分類。
學生仔細觀察,練習書寫。
學生展示寫字,共同欣賞。
掌握字的結構。
激發學生寫字興趣。
大家互評,互相促進。
三,總結提出希望。
希望學生今后要多加練習,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學生談收獲表決心。
夢里多少回走進故鄉,走進滿目青山的孩提年代。那條清澈的小河還是往昔的模樣嗎,那群泥猴兒一樣的鄉下孩子,還在玩著河泥、唱著清亮亮的童謠嗎……“捏呀捏,捏個小巴狗,搖搖尾巴跟娘走;捏呀捏,捏只大花貓,捉了老鼠喵喵喵……”
這風一樣的日子喲!
天藍藍,水藍藍,風兒輕輕,我們這些無憂無慮的鄉下孩子終于盼來了放秋假的日子,三五成群撒歡兒奔向那片白亮亮的西河灘。河床大片大片裸露出來,積著一層層油汪汪的黑泥、紅泥,這些泥巴黏性極好,是我們捏泥人、做泥哨的絕好材料。
我們光著小腳丫,在滑膩、舒適的泥里踩呀踩,踩出積在底下更黏的泥巴,一捧又一捧運到河灘上。這一堆兒,那一堆兒,我們這些鄉下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用一雙靈巧的小手捏過來捏過去,一邊還咿咿呀呀地唱著脆生生的童謠:“捏呀捏,捏個大的你看看。這個家伙力氣足,幫助阿爸把田犁……”不長時間,一頭水牛捏了出來。那邊一個扎著羊角辮兒的女孩兒又唱道:“捏個金冠子,穿上大紅袍,太陽出來早早早……”眨眼工夫,一只精神抖擻的大紅公雞捏出來了。我們一幫小小子、小丫頭盡興地捏呀捏,沒多久,活靈活現的泥人、泥物就擺滿了一大片河灘:有笨頭笨腦的大胖豬、溫和順從的小綿羊、機靈乖巧的長耳兔,有笑瞇瞇的老爺爺、癟癟嘴的老奶奶、俊俏的新媳婦。我們一個個咧著嘴兒,欣賞著自己的杰作,樂得直蹦高。一會兒,那邊露著一排白牙的“黑泥鰍”吹起了剛剛曬干的紅泥哨兒,頓時,滿河道回響起清亮亮、脆生生的童謠,為秋日沉寂的田野平添了無限生機。
1、學習課文,理清課文條理,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熱愛生活,開始感受“一切過去的都會成為美好的回憶”。
2、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3、認識10個字,會寫12個字。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理解“風一樣的日子”的意思。
“烤”的字形拓展點:閱讀童謠,提高閱讀能力。
在學習生字時,注意引導學生發現形聲字特點,提高識記效率。
童謠,課件。
一、創設情境導入播放歌曲。
《童年》,學習一篇回憶童年的文章。板書課題。
二、讀文理解內容。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
2、正音。
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通過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想象畫面。
2、質疑、討論。文中有那兩句話幾乎是一樣的?畫、讀、想,說說你的理解。
3、讓學生在讀中體驗,在讀中感悟。
三、識字寫字。
1、利用形聲字特點,提高識記效率。
2、重點指導易錯字“鹽”和“烤”的字形。
3、獨立完成“自選詞語”。
四、練習。
1、把自己搜集的童謠與同學交流。
2、結合課文,展開想象,完成仿寫。泥物擺滿了一大片河灘,有的、的、的,有的、的、的。
資料收集:童謠是民間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萬紫千紅的文苑中很有特色的一束瑰麗之花。它經過民間長久流傳,精煉爽口,和諧押韻,同詩歌一樣具有音樂性,它從孩子們的心理、生活、游戲情趣、童話世界意向,以及兒童語言的感受出發,口傳而成,比起大人唱的山歌、朗誦的詩歌,要開放自由得多。
童謠的特點:句式自由;結構多變;比興特多;聲韻活潑;情趣深厚;意境清新;言語平白;順口成章。
1、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熱愛生活,開始感受“一切過去的都會成為美好的回憶”。
3、認識雙線格內的10個字,會寫田字格內的12個生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風一樣的日子”的意思。
圖片、音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欣賞圖片,引出話題。
“老師搜集了許多圖片,想給大家欣賞欣賞??纯茨銈兡軓倪@些圖片中感受到什么?!?/p>
2、(播放五彩繽紛的兒童生活圖片,并配上歡快的音樂。)“這些圖片正是為我們展示了五彩繽紛的童年生活,你覺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快樂嗎?有趣嗎?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童年的泥巴》,來感受一下作者的童年趣事?!?板書:童年的泥巴)。
3、齊讀課題,質疑:看到題目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遇到困難的地方用?標出來。
2、同桌或前后桌互讀互聽,指出對方的不足,并根據對方的評價再讀課文。
3、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1)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2)用“‖”標出段落。
(3)匯報。
三、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1、分析3、4、5自然段,寫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兩件事?用“|”標出來。
(1)、學生自讀課文后匯報。
(2)、找學生讀3、4自然段。
a、用——畫出歌謠。
b、讀最后一句,畫出“三美”。
2、分析5自然段。
四、質疑、討論。
(1)、課文中有哪兩句話幾乎是一樣的?動筆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這是不是重復了,說說你的理解。(引導學生理解“這風一樣的日子喲!”和“啊,童年的泥巴,那風一樣的日子喲!”的作用和內涵。)。
(2)小結寫作特點。
五、擴展閱讀,培養能力。
孵小雞。
愛迪生五歲的時候,有一天,他看見家里的母雞,老待在窩里不出來,就“哦噓哦噓”地叫著去趕它??墒悄鸽u歪著腦袋,眨了眨眼睛,一動也不動。
這是怎么回事呀?愛迪生把母雞抱起來一看,呀,窩里一大堆蛋,數一數,有十幾個呢。奇怪,母雞今天下了這么多蛋呀?他連蹦帶跳地跑去問媽媽。
“媽媽,媽媽,母雞今天下了十幾個蛋,這是怎么回事呀?”“母雞不是在下蛋,是怕蛋著涼?!眿寢尠褠鄣仙鷵г趹牙?,說:“媽媽抱著你,你不是就暖和多了嗎?”
愛迪生更覺得奇怪了,瞪著眼睛問:“媽媽,蛋也跟咱們人一樣,會著涼嗎?”
媽媽笑著告訴愛迪生:“母雞是在孵蛋呢。母雞用自己的身子蓋在蛋上,蛋就暖和了。不久,蛋里面就會長出小雞來……”
愛迪生聽了媽媽的話,就跑開了。
愛迪生上哪兒去了?過了一個鐘頭,又過了一個鐘頭,媽媽沒看見愛迪生,心里多著急啊!東找西找,啊,原來愛迪生跑到鄰居家里去了。他用柴草做了一個窩,里面放了許多蛋,他學著母雞的樣子,正蹲在雞蛋上面孵蛋呢!他想:母雞蹲在雞蛋上面,會孵出小雞來,我蹲在雞蛋上面,也準能孵出小雞來。
“孩子,快回家去吧!”“不,不!我正在孵小雞呢!雞蛋著了涼,就孵不出小雞來了?!?/p>
媽媽看見愛迪生這股傻勁,真覺得好笑,把愛迪生拉了起來,說:“走吧,傻孩子……”
1、讀關于愛迪生的《孵小雞》,說一說你的感受。
2、寫一寫你的感想,與大家交流你的感想。
3、關于愛迪生你還知道什么,介紹給大家聽。
布置作業是老師的事,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而我卻在作業設計上獨具匠心,如在學完《童年的泥巴》一課后,我把布置作業的權利交給了學生,讓他們自己圍繞課堂內容設計一份自己喜歡的、力所能及的.并能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特長的作業。第二天我收到了各種各樣的作業:有的同學在摘抄本上認真地抄寫了好詞佳句;有的同學拿來了自己捏的惟妙惟肖橡皮泥作品;有的同學拿來了mp3,里面錄制了采訪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暢談他們童年的錄音;還有的同學搜集了一些名人童年趣事的故事來和同學們分享……五花八門、充滿個性的作業,體現了語文學科和其他各學科知識間的整合,課內向課外的延伸。這一份份精美的作業,說明學生在設計時融入了濃厚的興趣,在完成是進行了獨立思考,敢于嘗試、勇于探索。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這樣的優化設計,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己支配,豐富了他們課余生活,發展了他們的個性。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熱愛生活,開始感受“一切過去的都會成為美好的回憶”。
3、認識雙線格內的9個字,會寫田字格內的14個生字。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風一樣的日子”的意思。
教學準備:圖片、音樂。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欣賞圖片,引出話題。
“老師搜集了許多圖片,想給大家欣賞欣賞??纯茨銈兡軓倪@些圖片中感受到什么?!?/p>
2、(播放五彩繽紛的兒童生活圖片,并配上歡快的音樂。)“這些圖片正是為我們展示了五彩繽紛的童年生活,你覺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快樂嗎?有趣嗎?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童年的泥巴》,來感受一下作者的童年趣事?!保ò鍟和甑哪喟停?。
3、齊讀課題,質疑:看到題目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遇到困難的地方用?標出來。
2、同桌或前后桌互讀互聽,指出對方的不足,并根據對方的評價再讀課文。
3、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1)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2)用“‖”標出段落。
(3)匯報。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分析3、4、5自然段,寫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兩件事?用“︱”
標出來。
(1)學生自讀課文后匯報。
(2)找學生讀3、4自然段。
a、用——畫出歌謠。b、讀最后一句,畫出“三美”。
2、分析5自然段。
四、質疑、討論。
(1)課文中有哪兩句話幾乎是一樣的?動筆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這是不是重復了,說說你的理解。(引導學生理解“這風一樣的日子喲!”和“啊,童年的泥巴,那風一樣的日子喲!”的作用和內涵。)。
(2)小結寫作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識寫生字,探究入微。
1、再讀課文,圈畫字詞。
2、出示字卡認讀生字。
3、引導學生發現生字的構字規律和結構特點。
4、生字學習檢查與指導:
撒(多音字)。
5、練習書寫。
二、說說寫寫,積累運用。
1、完成課后“自選詞語”。
2、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象,完成仿寫。
我們一大幫小小子、小丫頭盡興地捏呀捏,沒多久,活靈活現的泥人、泥物就擺滿了一大片河灘:有____的_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有_____的_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_____。
3、用“不僅??還??”寫出課文中孩子們喜歡的活動。
4、照樣子,寫詞語。
天藍藍()()()。
一層層()()()。
無法無天()()()。
咿咿呀呀()()()。
5、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語。
的鮮花()的收獲()的田野。
()的小河()的模樣()的童謠。
三、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1、摘錄文中優美語句。
在這篇短文里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天藍藍,水藍藍,風兒輕輕,我們這些無憂無慮的鄉下孩子終于盼來了放秋假的日子,三五成群撒著歡奔向那片白亮亮的西河灘?!蔽疫€喜歡這里面的兩個詞,一個是無憂無慮,一個是白亮亮。因為無憂無慮能體會出鄉下孩子的心情,白亮亮能體會出西河灘的清澈,所以我喜歡這個句子。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四點。第一點是回想童年。第二點是鄉下美景。第三點是他們的手很巧。第四點是鄉下的孩子什么都會干,很自立。我覺得作者把許多好詞語都寫到這四點里很妙很美。
看看鄉下的孩子,再看看我們怎么能比。鄉下孩子童年是彩色的,我們的童年是灰色的。像我的還有一點點色彩,因為我還走過很長的山路,還過過深60-70厘米的急水河。所以我的童年還有一些色彩,我真希望我們的童年也很豐富。
。
1.學習課文,理清課文條理,學會熱愛生活,開始感受“一切過去的都會成為美好的回憶”。
2.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3.認識10個字,會寫12個生字。
難點:理解“風一樣的日子”的意思。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時間: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現在我們來學習一篇回憶童年的課文(板書課題:童年的泥巴。)。
2.齊讀課題,質疑:看到題目你有哪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遇到困難多讀幾遍。
2.同桌或前后桌互讀互聽,指出對方的不足。
3.把自己讀得最滿意的地方讀給全班同學聽。
4.再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得問題。
三.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
(2)分小組朗讀,并派代表在班上讀。
(3)班級賽讀,評選朗讀能手。
2.討論。
(1)課文中有哪兩句話幾乎是一樣的,動筆畫一畫,想一想:這是不是重復了,說說你的理解。
四.擴展閱讀,培養能力。
你知道哪些名人的`童年趣事。
第二課時。
時間:
一識寫生字。
1.出示字卡,認讀生字。
2.引導學生發現田字格里多數生字的構字規律和結構特點。
3.學生當小老師當堂交流。
4.聯系寫字。
二.積累運用。
1.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謠和同學交流。
2.完成課后自選詞語。
三.布置作業。
1.課后閱讀《閱讀》中的。
1、欣賞圖片,引出話題。
“老師搜集了許多圖片,想給大家欣賞欣賞??纯茨銈兡軓倪@些圖片中感受到什么?!?/p>
2、(播放五彩繽紛的兒童生活圖片,并配上歡快的音樂。)“這些圖片正是為我們展示了五彩繽紛的童年生活,你覺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快樂嗎?有趣嗎?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童年的泥巴》,來感受一下作者的童年趣事?!保ò鍟和甑哪喟停?。
3、齊讀課題,質疑:說說看到題目你產生了哪些疑問?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遇到不認識的字詞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同桌或前后桌互讀互聽,指出對方的不足,并根據對方的評價再讀課文。
3、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1)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2)用“‖”標出段落。
(3)匯報。
1、分析3、4、5自然段,寫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兩件事?用“︱”
標出來。
(1)、學生自讀課文后匯報。
(2)、找學生讀3、4自然段。
a、用——畫出歌謠。b、讀最后一句,畫出“三美”。
2、分析5自然段。
1、課文中有哪兩句話幾乎是一樣的?動筆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這是不是重復了,說說你的`理解。(引、導學生理解“這風一樣的日子喲!”和“啊,童年的泥巴,那風一樣的日子喲!”的作用和內涵。)。
2、小結寫作特點。
板書設計:
分寫童年的美好生活3、4捏泥人5、野餐。
在上周我進行了一個語言教學活動《童年的泥巴》?;顒拥牡谝画h節,幼兒通過看錄像直觀形象的了解豆芽是從泥土里鉆出來的。第二環節是理解學習兒歌。
在第一環節中,當我播放起小豆芽是如何鉆出泥土的錄像時,孩子們立刻被生動的畫面所吸引。家家拍起了小手笑了起來,其他孩子也露出了愉悅的表情。我開始講起了故事:“小豆芽芽鉆鉆泥巴,鉆了一會,動了一下,鉆啊鉆啊,使勁鉆,露出小小腦袋瓜?!保ㄒ簿褪潜敬蝺焊璧膬热荩┻呎f邊抽拉著手里的小豆芽,看著“小豆芽”從土里冒了出來,孩子們立刻歡呼起來。聽完了兩遍故事,我問道:“小豆芽是怎么從土里鉆出來的呢?誰會做?”何東燁和小寶立刻蹲在了地上,然后又一下子站起來?!笆沁@樣鉆的?!毙氝呑鲞呎f道。盡管孩子的表現沒有象老師預期的那樣,但我還是肯定了孩子們的模仿。在接下來模仿小豆芽做游戲的過程中,幼兒也玩得很開心。
幼兒記憶及思維都是在直接與該事物的接觸或活動中進行的,所以在活動中,老師用了直觀的錄像來演示小豆芽從泥土里鉆出來的樣子,既生動又易懂,從孩子們的反應來看,他們都是非常感興趣的。
布置作業是老師的事,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而我卻在作業設計上獨具匠心,如在學完《童年的泥巴》一課后,我把布置作業的權利交給了學生,讓他們自己圍繞課堂內容設計一份自己喜歡的、力所能及的并能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特長的作業。第二天我收到了各種各樣的作業:有的同學在摘抄本上認真地抄寫了好詞佳句;有的同學拿來了自己捏的惟妙惟肖橡皮泥作品;有的同學拿來了mp3,里面錄制了采訪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暢談他們童年的錄音;還有的同學搜集了一些名人童年趣事的故事來和同學們分享……五花八門、充滿個性的作業,體現了語文學科和其他各學科知識間的整合,課內向課外的延伸。這一份份精美的作業,說明學生在設計時融入了濃厚的興趣,在完成是進行了獨立思考,敢于嘗試、勇于探索。
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這樣的優化設計,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己支配,豐富了他們課余生活,發展了他們的個性。
在上周我進行了一個語言教學活動《童年的泥巴》?;顒拥牡谝画h節,幼兒通過看錄像直觀形象的了解豆芽是從泥土里鉆出來的。第二環節是理解學習兒歌。
在第一環節中,當我播放起小豆芽是如何鉆出泥土的錄像時,孩子們立刻被生動的畫面所吸引。家家拍起了小手笑了起來,其他孩子也露出了愉悅的表情。我開始講起了故事:“小豆芽芽鉆鉆泥巴,鉆了一會,動了一下,鉆啊鉆啊,使勁鉆,露出小小腦袋瓜?!保ㄒ簿褪潜敬蝺焊璧膬热荩┻呎f邊抽拉著手里的小豆芽,看著“小豆芽”從土里冒了出來,孩子們立刻歡呼起來。聽完了兩遍故事,我問道:“小豆芽是怎么從土里鉆出來的呢?誰會做?”何東燁和小寶立刻蹲在了地上,然后又一下子站起來?!笆沁@樣鉆的?!毙氝呑鲞呎f道。盡管孩子的表現沒有象老師預期的那樣,但我還是肯定了孩子們的模仿。在接下來模仿小豆芽做游戲的過程中,幼兒也玩得很開心。
幼兒記憶及思維都是在直接與該事物的接觸或活動中進行的,所以在活動中,老師用了直觀的錄像來演示小豆芽從泥土里鉆出來的樣子,既生動又易懂,從孩子們的反應來看,他們都是非常感興趣的。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