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總結心得體會,我們可以發掘自身潛在的優點和問題,并尋找解決方案。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寫作心得和技巧,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啟發。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由于它在改善課堂氣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等方面產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我特別注意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下面我簡單談談我的做法及思考。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內涵豐富,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小組成員間形成開放、包容的學習氛圍,使小組成員間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因此,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實施新課標的需要!
小組合作學習只是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多種學習方式中的一種,并沒有固定的操作模式。我在教學中,常常是這樣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
1.創設情境。
創設情境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二年級的學生才6、7歲左右,天真、愛幻想、是他們的天性。因此,我在教學中經常采用的辦法就是描述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或貼近兒童生活的事件,要解決的問題就包含在這個故事或事件之中,實際上就是為學生設置了解決身邊數學問題的情境,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新教材編輯了大量的情境教學內容,圖畫精美、生動細膩,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為我們創設情境提供了生動有趣的素材。
例如:我在教學一冊的《比一比》時,創設了一個“小豬幫小兔蓋房子”的童話故事情境z在教學《9加幾》時,創設了運動會上給運動員送飲料的生活情境;在教學《乘加、乘減》時,創設了“小熊掰玉米”的故事情境….,象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很多??傊?,創設情境,可以將數學知識融入孩子們的生活,學生樂于接受。
2.明確學習任務。
為了讓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得有序、有效,學生一定要有明確的學習任務。也就是教師向學生說明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評價的標準等等。這些任務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價值外還可以分解,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共同參與,人人都有事可做!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的任務,可以避免小組合作學習的盲目性,充分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例如:在教學第二冊《統計》這一內容時,我向學生提出了學習任務:明天下午第二節課是體育鍛煉課,老師想安排一些你們喜歡的運動項目,到底安排哪些運動項目呢?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調查與統計一下吧!孩子們明確了學習任務,便在組長的帶領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務去了。
3.合作、探究。
學生明確了學習任務后,教師就應立即引導學生開始合作、探究,這是小組合作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并且學生每個人都必須有一定的責任分工,都應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也就是說,學習任務已經落實到個人,小組的成員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量長度”時,我讓孩子們分組測量,于是孩子們有的指揮,有的手拿粉筆做記號,有的充當標桿,有的用尺子量……每個人都興高采烈,洋溢著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如何測量,也鍛煉了動手能力,更嘗到了合作的樂趣!
4.交流、評價。
交流、評價也就是學生間總結學習成果、教師接受信息反饋并做出判斷的過程。在學生的交流時,我要求學生盡量清楚表達個人或小組的意見,同時還要求學生學會真誠的征求其他組的意見或評價其他組的見解,以博采眾長,積極總結。在傾聽了學生的交流、匯報后,我也要給各小組的合作過程及結果進行簡單的評價,并用小五星或小紅旗以示獎勵。
記得我在教學第三冊《乘加、乘減》時,課堂上出現了這樣一幕:一個4人小組在組內討論的基礎上,4人一起大步走上講臺,按他們自己的分工,4個學生都有事做,即一個說題意,一個說確定算法的依據,一個板書算式,最后一個向大家征求意見“請問同學們還有什么意見嗎?”這時,只見臺下舉起了一雙雙小手,這個說:“還有一種算法:12-1=11,你們怎么沒發現呢?”那個問:“都學習了乘法了,你們為什么還要用加法算呢?”還有的問:“為什么你們的算式和第三小組的不一樣呢?”“你們能再解釋一下4×3=1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嗎?”等等。面對這每一個問題,臺上的小組均派出代表作了認真的回答和補充。我抓住時機,對這個小組的交流進行了簡短的評價,并在這個小組的組號后面貼上了一個紅紅的五星,在其他組的掌聲里,這個小組的成員帶著自信、帶著微笑回到了座位。當時,我真的為二年級的孩子們所表現出來的高昂的合作熱情和超常的合作能力所折服,我意識到:孩子們在合作中成長了!
小組合作學習既是實際操作問題,也是理論問題,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探討、去研究。下面我結合實踐,談談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幾條比較重要的策略。
1.科學的組建合作小組。
教師應根據班內的實際,有意識的將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生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其目的是為了在學生的合作過程中做到組內合作、組間競爭,讓每個學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習困難的學生在互相幫助中不斷提升,讓學習優良的學生也能獲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組的成員還應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學生都應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如激勵者、檢查者、記錄者、報告者、操作者等等,而且小組角色應該互相輪換,增進學生互動的有效性。
例如:我在讓孩子分小組學習“認識鐘表”時,小組內有‘敬師”,有“學生”,有“記錄”,還有“裁判”,學生的分工非常明確!又如:在開展數學活動課“小小商店”時,孩子們相約帶來了玩具、書、文具等物品,教室里開張了近十個小商店,有經理、營業員、收銀員、顧客……教室里熱火朝天但秩序井然。開展這樣的學習活動,如果不分組,如果不分角色,全班一起做這樣的游戲,局面真不可想象。
2.以小組集體的學習效果作為評價的依據。
傳統的教學評價關注學生個體在整體中的位置,熱衷于分數排隊,比較強弱勝負,這種競爭性的評價是有局限性的,不利于大多數學生的發展。我在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注重把學生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把個人計分改為小組計分,把小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的依據,形成一種“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格局,把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竟爭達標轉向大家合作達標。這樣會讓大多數孩子都受到老師或同伴的鼓勵,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取得不同程度的進步,并由此一步步邁向成功。象這樣以小組集體成績為評價依據來評價學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更有利于我們走出競爭教育的怪圈,實現教學評價的科學化。
3.教師要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并作出指導。
合作學習是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同時也是教師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學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師的參與與指導是分不開的。因此,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不應“袖手旁觀”,更不能做下一環節的準備工作,而應當從講臺上走到學生中間去,在組間巡視,對各個小組的合作進行觀察和介入,對各小組合作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教師還應針對學生合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比如:對不清楚合任務的小組說明操作程序;對開展得很順利的小姐予以及時的表揚;對合作交流中偏離主題或遇到困難的小組提供及時的點撥;對完成任務的小組進行檢查;對小組成員的各司其職進行監督等等。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有了教師的參與與指導,就能避免“短暫繁榮”和“嘩而不實”的無效合作場面的出現,學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是一種重要的、有效的學習方式,但并不是萬能的,它還應與其他學習方式有機結合,特別是與自主探索有機結合,才能發揮出更好的合作效應。因為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學習的前提和重要保證,小組合作學習離開了自主探索這個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實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既要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又要為學生創造小組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已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在與人合作交流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例如:我在教學《9加幾》時,當“還有多少盒飲料?”這個問題提出來后,我沒有急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去解決問題,而是讓學生先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學生舉起了一雙雙小手,急于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我說:“孩子們,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交流!”通過小組的合作交流,學生出現了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如點數法、接數法、湊十法……象這樣建立在學生自主探索基礎上的小組合作學習,我認為非常必要!
當然,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使用的時間還不夠長,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雖然有一定的成績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有的問題還一直困繞著我們,比如小組合作學習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出現優生獨霸課堂的現象,學生的兩極分化會越來越嚴重;再如班額過大的班級,怎樣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等等……這些問題都有待我們更進一步的去研究、去改進,使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我相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隨著我們認識的不斷提高,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會進一步深入。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白己的心靈去感悟,與新課程一起成長,迎接數學教育的新時代!
上周四,我校邀請城關中學的龔老師和大莊中學的任老師就小組合作學習為我校老師傳經送寶。怎樣進行小組建設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討論龔老師的報告讓我在嘗試運用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遇到的許多困惑得以解決。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讓一組的4號同學,二組的6號在小黑板上展示,結果4號的同學字不僅漂亮而且答案正確,6號同學字差但答案正確,6號同學與以前的表現比較進步太大了,怎么評價獎勵,我覺得有點棘手,大部分同學認為一組應該加分。
我總覺得二組不加分的話,會打擊6號同學的積極性,不知該怎么做。聽了龔老師的報告,我知道了提出的問題對于不同層次的同學要區別對待,做出創造的回答要給予獎勵。
我覺得在小組建設的過程中要科學化,更具操作性,而不是繁瑣復雜,老師無從下手的過程。我校的課改剛剛起步,在未成熟的階段,須全體教師付出艱辛的努力,就像任老師說的要有責任心,愛心,信心,耐心。因此,我們要喜歡100分的同學,他有可能成為科學家;要喜歡80分的同學,他有可能成為我們的同事;要喜歡60以下,他有可能成為比爾蓋茨,喬布斯。
最近,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學校開展了小組合作學習匯報展示,使我受益匪淺。教師都在課前讓學生自學預習,課堂上結合重點、難點的時候采用合作交流,小組匯報,其他小組補充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習效果非常好。
在小組合作互助學習的過程中,課堂開始變得精彩起來,學生思維活躍,學習積極性高漲,學生在課堂上的討論、發言、評價甚至質疑都非常精彩,學生活動有序有效,非常和諧。而在自主學習和自主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拓展了自己的活動思維空間,而且每一個同學都有平等的發言機會,使每一個同學都得到了鍛煉,我覺得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中才能夠真正實現使班級的每一個成員都不掉隊。
“兵教兵”的現象開始在課堂上出現。聽課的過程中,我們就會看到,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一些同學對有些問題不能自主解決,這時候小組長就主動地給講解,講完后還要問明白了沒有。如果還不明白,組長還會繼續講。這一現象的出現,表明小組合作學習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體現出了團隊的合作精神,更大的激發了學生探索的熱情。
教師在小組合作自由探究的課堂教學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師在課前的問題設計上必須深思熟慮,精心設計,設計富有創意的探究,使合作不僅僅是流于形式;其次在課堂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其中,做好宏觀調控,并且不失時機地進行引導、反饋、落實;最后教師根據問題難度的不同創設不同的學習情境,適時地改變學生小組討論的具體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競爭意識。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數學小組合作學習。
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學習形式是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罢n堂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新課標理念下的一項重要教學組織形式。我們學校也進行著如火如荼的課堂改革。而且數學教學更適合于小組合作學習。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對本校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從學生整體答卷情況來看學生比較喜歡數學教學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但其中也有許多問題,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有自己的困惑。根據學生的問卷調查情況以及平常的數學教學我來談談自己的困惑與感受。
困惑之一:我們如何來設置問題以此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也許老師在備課時認為這個問題不錯,但在課堂中學生覺得太難或太簡單,以至于合作交流只是流于形式。比如:點m到點f(4,0)的距離比它到直線l:x+6=0的距離小2。求點m滿足的方程。這道題在理科班學生提出平移點的方法,學生討論的很激烈。但在文科班學生不甚理解,效果很差?!澳阏J為每次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的問題價值怎樣?”49%的學生認為有,43%的學生認為有時有。教師應站在“導”的地位上不失時機、巧妙地以變式題組呈現,注重開放性和發散性創設階梯式的“問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合作互動中使學生產生“有梯可上、步步提高”的成功感。所以在選題與設置問題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對課堂合作學習進行預測來設置問題。
我們的誤區是小組合作教學只注重對小組的評價,忽視了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在課堂上往往采取量化積分的方法對學生所在的小組回答問題及做題情況進行評價加分。剛開始學生可能覺得很新鮮,表現活躍。但時間長了,就有問題。學生對這種評價方法感到厭倦,流露出不太配合的態度。而且對于“你做的很好”“做的真棒!”諸如此類的表揚已經不感冒。老師也慢慢減弱了評價。所以在“你們班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表現情況有評價嗎?”,57%的學生選有時有??梢娢覀兊脑u價制度不健全,對學生個體的好表現沒有強化。教師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應更注重使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與傳統教學相比,小組合作教學不僅要評價教學效果,更注重對小組的合作、學習過程的評價;不僅要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注重對合作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人文精神進行評價;不僅要評價小組行為,更注重對學生個體行為進行評價。使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才能讓小組合作教學走向成功。
困惑三: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往往是學習最好的學生來回答問題,如何調動組內每一位學生積極發言。
在“在數學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你經常發表自己的觀點嗎?”29%的學生選擇經常,63%的學生選擇偶爾。也就是說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課堂回答問題積極,這些學生在他們那個組表現突出,經?;卮饐栴}。而三分之二的學生在小組內不積極,不經?;卮饐栴}。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只調動了三分之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許他們是學習比較好的學生。那么這樣就會出現兩極分化,學的好的越來越好,學的差的越來越差,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在課堂中我們也發現組內學習差的學生回答問題次數少,表現也不積極。優差搭配,互幫互助就會促進學習?是否我們在分組時一定要采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呢?這也是我思考的問題。
在探索的道路上疑惑是難免的,但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學習還是有很大推動作用。畢竟學生的思維動起來了。讓我們繼續努力實踐與探索,不斷吸取當代先進教學理論,不斷充實自我,以期在“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教學中與學生共同成長!
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對學生學習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要關注他們的學習水平。只有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才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的效率,還可以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模式,老師在教學中提到的每一個問題,都先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和討論,這樣才可以使學生不斷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對于一些比較困難的問題,老師在做出關鍵的指導后,可以先讓小組成員在一起進行分析和討論,并派出代表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組的研究成果。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于活躍學生的思維,提升課堂的氛圍有著重要作用。教師在每次講新課之前,可以想讓學生自己完成導學案。這樣不僅能使成績優秀的學生感受到更多的挑戰,也可以使成績中等的學生受激勵,竭盡全力去思考,以便可以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提出自己的見解。當然,這種學習模式也可以使成績困難的學生更多地將精力放在學習與思考上。
在小組討論時,他們如果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的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信心和成就感。課堂是一個絕對公平的地方,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給每個學生提供公平的機會去展示自己思考與鉆研的成果。這樣才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比如,老師在上習題課之前可以把習題先分發到每個學生的手中,讓小組在一起進行討論,研究出各種問題不同的解題辦法。在上課的時候,教師需給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能夠站在講臺上向所有同學展示自己組的研究成果。
這時,有的平常不怎么與人交流或成績很一般的學生都可以勇敢地站起來代表自己的小組上臺發言。這種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使學生在上臺發言與討論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好地活躍了課堂的氛圍,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二)、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
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學生通過老師課堂和課后各環節的帶動,通過小組不斷地交流、討論以及最后展示討論成果的環節,很容易地向老師暴露了自己的困惑,從而,給老師講課的重點提供了方向。面對學生的困惑,老師應該適當地對其進行點撥,努力地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學習過程的快樂。當然,教師也應該定期給小組布置合理的任務,以便于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綜合能力。
教師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時候,應該合理地布置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入了解學習任務,也可以使學習更具針對性,從而提高學生辨別任務和分析任務的能力,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初中生正處于一個害羞或者情感敏感的時期,對很多問題他們多怯于表達,以至于老師在上課時無法弄清哪里是學生會的,哪里是學生不會的,課堂沒有了針對性的重點,也無法達到預想的效率與效果。如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也可以使學生學習更加輕松快樂,課堂氛圍更加積極活躍,從而很好地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四、綜上所述。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不僅可以使各層次的學生都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從而活躍課堂的氛圍,也能夠很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使每個學生不論成績好壞,聰明與否,都可以參與到激烈地小組討論中,都可以無顧忌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從而找回學習的信心與興趣。
另一方面,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可以給原本枯燥的數學學習帶來很多的趣味,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可以更加容易地掌握教學中的各種知識點。同時,也可以增進學生的情感,增強班里的凝聚力,對促進我國教育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通過進一步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向學生說明: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是什么,怎樣完成任務,評價的標準是什么。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通過創設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善于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促進學習的遷移。
1、合理分配學習小組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分組要進行認真的研究設計,最好按照異質分組,就是說每個組中成員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等都要均衡。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可以采取輪換制,如組長、記錄員、資料員、報告員等由每個成員輪流做。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記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記錄工作,資料員負責學習資料的收集工作,報告員負責寫學習報告,代表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匯報。也可以按不同水平分組,在學習中老師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各小組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問題進行探究,這樣更有針對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2、做好合作交流的設計工作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的新理念。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難度,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要設計好一堂課的每個環節大約用多少時間,什么內容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學習的時間是多少,等等。
3、教師參與小組合作對于中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合作學習的知識、能力、意識等都是有限的,開展有成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有一定難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棄小組合作學習在中年級教學中的運用,這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逐步培養。在教學中,整節課完全運用合作學習的情況比較少,大部分教學要把班級授課制和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靈活運用。這需要根據課前的教學設計展開教學,在需要合作時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4、小組合作必須以自主學習為前提。小組合作學習中,往往會出現當老師布置完學習任務后,學生馬上聚在一起交流探討或對問題了解不深,浮于表面,或根本不知從何下手,沉默不語,這主要是因為在合作之前學生缺乏對問題的思考,缺乏自己的獨立見解。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應先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解決有了自己的見解,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才有話可說,避免從眾心理。同時,也給那些不愛動腦筋思考或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
5、小組合作學習后教師要進行反思。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全面的反思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做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反思的內容包括課堂小組活動的觀察;課后跟蹤調查,找學生了解談話;收集小組合作學習的反饋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是否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條件,選擇有交流價值的內容、在適當的時機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還要反思自己是否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合作,對小組合作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是否給予及時的肯定。反思小組合作學習中是不既面向全體,又要照顧到少數;小組合作學習分如何提高學習的興趣,給每個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反思小組合作學習,在只注重形式忽視實質,沒有實效性時要怎么辦。
教師通過多種方式的收集信息,對小組合作學習成果與不足,反思取得成功的經驗和不足之處的教訓寫有關的教后筆記,從而有針對性的對每個合作小組的表現再做具體的指導。教師在對小組活動進行評價時使每個小組都在教師的反思中得到進步,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良性循環,把學生的自主學習引向深入,最終達到學生學會的目的。
我相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隨著我們認識的不斷提高,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會進一步深入。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白己的心靈去感悟,與新課程一起成長,迎接數學教育的新時代!
。
通過聆聽富源一小張老師的《落花生》,真切體驗到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通過老師們的交流以及自己的思考,我有如下心得體會:
一、導學案的制定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只有老師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導學案,讓學生看到學案,就使他們有了方向,就知道本堂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小組內應該解決哪些問題,本堂課的重難點是什么。學生們有目的地進行知識點的預習并搜集資料,同時也找出不明白的地方,為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做好充分的準備。
導學案的制定,對我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只有認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做最充分的備課,才能把握本堂課的'目標以及重難點,才能提出最為核心、科學的問題。
二、小組劃分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形式。通過去富源一小聽課,我看到了小組劃分的形式。每一組都有一個展示牌,上面標有組名、組長以及各組員的名字,名字后緊跟其職責。而且每一位成員都擔任著組長,有的是學習組長,有的是衛生組長,有的是宣傳組長,有的是紀律組長。只有小組內的成員都擔任著職務,明確其職責,才能監督組員以及達到自律。通過交流,我知道了小組之間要實力均衡,座位要以互利、討論為利。以優帶弱,合作進步。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流程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內容。首先讓學生們進行獨學,在獨學中學會獨立思考,完成導學案。然后是對學,先同質生交流,把導學案的問題全部解決,再異質生交流,以優生帶差生。再就是組學,小組長對重點進行強調、展示。最后,小組進行展示。展示自己本組的研究成果,讓全班同學都問題過關。
四、展示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在小組討論后,進行成果展示,也就是全班各組同學一起交流。先讓討論的比較成熟的小組代表發言,匯報該組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其他小組作出補充、評價。在討論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做好調控,讓學生的討論始終圍繞學習目標。老師要不失時機地進行引導,師生共同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形成一致意見。最后,教師要進行評比量化。
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需要不斷探索,我們教師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充分發揮該模式的優勢,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數學教學中,以小組合作為主,教師教的得心應手,學生學的輕松自若。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摸索和探究,取得了一些點滴的進步,所以在這里略做總結,和大家共享。
所謂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4-6人為一小組,將一個班級的學生按照成績、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異建成若干個最優化的"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合作學習小組。
學生越是具有合作的態度和經驗,他們就越是能積極主動、持之以恒地追求明確的學習目標,越是相信學業成敗是靠自己的努力,越是希望成為優秀的學生和獲得優異的成績,越是認為學習新知識是有重要意義的……與只有班集體競爭學習或個體學習經驗的學生相比,有合作學習經驗的學生更加下自己的教師,更容易把教師當作激勵者而接納教師,無論從學習上還是私人感情上都是如此。
《標準》的第一條基本理念說道: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該是為每一個學生開設的,要保證讓課堂面向每一個學生。
作為一個中學數學教師,我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充分體會到:面對著眼前四十多人一個班的學生們,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學生享受課堂帶來的知識,課堂中游戲的快樂體驗和課堂給他們帶來的成就感是很難困難的。很多情況下出現的結果往往是只有少數積極分子參與了課堂的的各項內容,大多數的學生只是旁觀者的局面。過去一年中,我通過到外校聽課觀摩以及與其他教師的交流,發現這是一個中學數學教師普遍面臨的問題。
對以上的問題,我認真的進行了思考,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實踐。起初,我試用同桌練習的方式,讓學生在練習中同桌進行操練。但不久我發現以兩人為一組全班仍然有三十組左右的學生,而且雖然同桌學習比單人學習好,但是成對學習的對象始終是同一人,形式單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于是我最后試用了以四人為一個學習小組組織合作學習。這樣一來,全班變成了四人為一組。無形中,一個原本看起來規模很大的班級,演變成為了有十五個小學習小組組成的小班級了。四人小組中,每個學生在都有機會接觸較多的同學,也有了向同學展示自己,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在四人一組的小集體中,同學們積極思考,操練所學的知識技能,充分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然后,在小組間討論,進行活動時,每個成員輪流在班級中展示自己。這樣一來,從數學角度來說,每個學生展示自己,發表自己的概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小組合作大大彌補了大班上課的缺點,同時使完成《標準》提出的讓每一個學生走進課堂有了實現的可能。
2、讓每一個學生發揚自己的個性,并得到合理發展。
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盡管大部分學生喜歡表現自己,始終處于積極主動參與而使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小部分學生,疑問基礎較差或者個性內向的關系導致的自卑心理使得他們不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只是等到老師注意到他們,點到他們的名字時才愿意開口。給他們的數學學習帶來了消極的作用。通過實踐,我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對著儀現象是有幫助的。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那些平時不敢在全班級面前發言的學生愿意在小組里面與其他同伴交流,會在小組中得到同學的贊賞或者得到同學的幫助意見。通過交流,基礎差的學生得到了較優秀學生的幫助從而得到了提高,原本心理內向的學生也漸漸對自己和自己的想法樹立了自信。最終學生們都敢于大膽地展示自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合作是人類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類誰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在人的發展中沒有一種發展是與別人無關的。從小培養學生與人共處,相互合作能力是老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小組合作學習是開發人工智能的有效方式。組內成員都有責任保證組內成員都掌握教學內容,只有組內每一位成員都掌握了,教學任務才算完成了。因此,每位成員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學生間互幫互助,互相合作。學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時,團體合作精神得到了培養。
1、分好小組。分組是合作學習的基礎。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及學習小組的優勢,在組建小組時盡量使成員在性格、才能傾向、個性特征、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每小組由4-6人組成,每人在組內有不同的角色,如組長,記錄員等。而且不定期的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
2、明確任務。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先要明確學習任務與目標,用很短的時間,協調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在平時的學習中,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的養成,如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積極實踐、動手操作的習慣等。
3、進行活動。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要讓人人參與學習過程,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優生與學困生的關系,非但達不到目的,相反會加劇兩極分化,優生更優,差生更差?;顒又?,每人要各司其職。既是學習的參與者,又是活動的組織者,使每個學生都平等合作,快樂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學習效率。
評價應以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依據,系統調查探究教學過程中各個動態因素間的關系,促使學生盡一切可能努力達到共同學習目標。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本領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在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使評價貫穿于整個合作學習活動中。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激勵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為主要目的。通過多種鼓勵性語言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積極性。如在小組展示結束時,其他各組通過舉手討論評價,然后老師點評,分析其優點和不足之處。被點評的小組記錄員要做好情況記錄工作。根據各組記錄情況,教師參考小組互評的結果評出:最佳默契小組、最佳潛力小組、最佳表演小組等等。努力做到各組都有獎,保持小組合作的積極性,同時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們班在做紀錄時,采用星星累積法,到一定數量可以升級,采用節節課累積,周周統計法,還采用“小組連坐制”(即一人犯錯連累全組),并把衛生、紀律工作加進去,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增強了小組的凝聚力。
1.學生合作不積極。
在開展小組活動的課堂有時會出現“冷場”。小組成員接到合作學習任務后不商量、不討論。氣氛沉悶,不配合,不主動。要么自己埋頭單干,要么若無其事地做與之無關的事,并沒有真正參與到討論與合作中來,小組合作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使小組學習流于形式,學生參與不主動。由于學生不同的性格、家庭背景及情感體驗,有時程度好的學生能積極參與,很好活動;而部分學生不能很好的與別人交流,膽怯,羞澀或以旁觀者的身份自居,使學習合作流于形式,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雖然小組合作增加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但是活動中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發言的機會多,外向的學生積極踴躍,基礎好的學生舉手多。另外一些學生卻習慣于當聽眾,很少甚至從不發表個人意見,漸漸地他們對于一切語言活動都漠不關心。學習參與度不均衡長期下去會造成沉默不語者學習失去信心,上課走神,教學的裂痕。
學生對于所討論的話題了解不夠深入,在討論時無話可說?;蛘咝〗M成員各自為政,相互之間缺乏思想交流,致使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不能深入開展,失去了小組合作的初衷。
合作學習小組的構成對合作學習的成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結構合理的分組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在目前的教學實踐中,小組成員的構成往往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和臨時性,教師對成員組成缺乏統籌考慮,應在小組內再分組,根據學生基礎差異給與不同難度活動內容??紤]小組成員的水平差異,使小組間形成橫向比較的公正性。
小組活動應該是各成員共同承擔責任,共同完成任務和分享討論成果。但在實際情況中卻容易出現了多數學生沒有參與的情況。因此,建立有效的、科學的合作學習規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
首先教師要闡明小組的特殊意義,讓學生明晰自己在小組內的職責——為整個小組的成功貢獻力量;讓他們明晰如果小組內有一人掉隊,將會影響整個小組的成績。設置合作學習小組長和異質分組是為了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在角色分配中,每個小組可以民主推選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組長,可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定為每組的副組長,以利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迅速地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我們可以通過分發表格(如下),使每位組員清楚自己的任務,并努力使本組的活動獲得好評。
。
(中高年級新授課)。
目標要求:
總結。
提煉的基礎上,形成以“合作探究”為主要組織形式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環節一:預習交流展示成果(5分鐘)教師指導要求:
1、教師根據學習內容可以提前發給學生導學案(可以用教育局統發的或自己編制的),然后教師指導學生有效預習。先引導學生讀學習目標,了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重難點,然后讓學生觀察情境圖,了解數學信息,并提出問題,最后帶著問題去完成導學案。
2、教師在學生交流預習任務的過程中,深入各小組或傾聽學生交流的情況,或進一步查看學生的預習學案,弄清學生預習中存在的問題,為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收集素材。
3、教師積極關注學生展示的每個細節,當學生遇到困難時,適時介和點撥:(1)鼓勵學生敢講。只要學生走上講臺,教師就給予表揚,樹立起自信心。(2)指導學生會講。通過教師示范、點評,開設專題講題比賽課等方式,逐步培養學生在講解時能抓準要點、思路清晰、語言流暢。(3)鼓勵學生能講。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大膽質疑。通過質疑,實現互動。通過互動,增強學習實效。
學生學習要求:
1、組內交流預習成果,由組長主持,按次序或抽簽的原則,交流預習成果、討論存在的疑難問題等。
2、學生在組內充分交流后,讓一小組同學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和解題思路,講解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小組內其他同學補充。
3、其他學生進行質疑,通過生生互動,實現課堂的真正自主和高效。
環節二:合作探究精講點撥(10分鐘)教師指導要求:
1、教師要根據剛才學生預習展示環節存在的難點問題以及教材的重難點提出重點探究的問題,然后再次組織小組合作或其他形式讓學生討論探究,教師指導。
2、小組討論匯報,教師及時診斷出學生對探究問題的掌握情況,特別是學困生的掌握情況,以便有針對性的進行精講點撥。
3、教師精講點撥,要重點點撥學生不理解的問題,補充學生想不到、想不全、想不深的內容。
學生學習要求:
1、組長負責組織本組討論,并匯總不能解決的問題。
2、組員之間通過“兵教兵”、“兵帶兵”,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幫扶意識,實現小組共贏。
環節三:鞏固訓練當堂達標(25分鐘)。
(一)鞏固訓練教師指導要求:
1、依據教學目標,根據知識類型,可設計填空、選擇、辨析、解決問題等各種題型,從訓練中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2、整合“自主練習”,避免題海戰術。
3、創新評價方式,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學生學習要求:
小組內先交流,對于組內出現的問題,組員之間相互幫助,實現學生對學困生的幫扶。再由錯題學生展示講解錯例,告誡其他同學,使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有所提高,共同進步。
(二)當堂達標教師的指導要求:
(1)教師要細心研究每一個測試題的出題要求、出題意圖,探討每一個題目的解題關鍵、解題技巧以及解題格式,還要根據考察內容猜測學生在理解上和習慣上可能出現的錯誤,做到心中有數。
(2)測試題要典型、適度和適量,做到數量與質量的統一,設計時要低起點、多層次,可以分為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等多種形式,從而滿足所有學生的不同層次的需要。
(3)對測試題要及時批改,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及時反饋、矯正和補救。
學生學習要求。
1、要求學生要獨立完成。
2、要認真審題,書寫工整,做題規范。
“預習交流,展示成果---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鞏固訓練,當堂達標”三環節構成了小學數學中高年級高效課堂的整體框架結構,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從整體上看,這一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出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同時也恰到好處的注意了教師對學生學習進行必要指導和補充的作用,真正實現了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的雙向互動和內在結合。
合作學習是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和補充,已經被教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于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教學之中,這也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了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下面我就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還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或者說它仍存在一些有待進一步改進的問題,有理論層面的,也有實踐層面的。對于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來說,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中出現中會出現以下一些問題:
教學中提出恰當的研討問題是實施分組合作學習成功的基礎。一個好的研討問題,可以使學生有的放矢,在既定的目標下積極合作探索,使合作效果達到最優化,否則可能適得其反。而部分教師卻誤認為不合作就不是創新,不合作就不是實踐新課程,因此每一節課都要擠出幾分鐘讓學生匆匆忙忙分組討論,合作探究。概念的理解要合作,公式的推導要合作,解題方法歸納要合作,甚至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也要合作,卻不考慮合作探究交流的內容是否有價值,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如一位教師上一節“異分母數加減法”時,先復習完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后,開始提問:“我們已經學會了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明白了同分母分數為什么可以直接相加減的道理是它們的分數單位相同,那么異分母分數能不能直接相加減呢? ”請四人小組合作討論一下。試想這樣一個簡單的判斷性問題值得小組合作研究嗎? 由于沒有思維含量和常用這種不合時宜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會逐漸感到厭倦,失去參與討論的興趣,教學效率低下。
學生要進行創新、探究、深入的解決一個問題,即要激發學生探究創新的愿望,同時要給學生充足的合作時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關注了合作學習的形式,如要求分組、交流等,卻忽視了合作學習的實際效果,有的教師為了保證教學環節的完整、教學任務的完成,每次教師給學生交流的時間僅兩、三分鐘,剛一進入狀態,就結束了,時間顯得很倉促,交流不夠充分,僅是蜻蜒點水。如教學《三角形內角和》時,在教師引導學生經過猜想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后,為驗證這個猜想的正確性,采用了小組合作的方法:請各小組組織討論,用你們自己的方法去驗證結論只見學生在剪剪、畫畫、拼拼,好像非要弄個明白不可。一會兒,教師就示意學生停止驗證、探索。這樣的合作不但沒有實效,反而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這樣一些現象:(1)當教師要求學生小組合作時,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聲,學生七嘴八舌,只顧自己講,不會傾聽;或是在小組中學優生主宰一切,承擔了主要責任,其他學生則處于從屬或被忽略的狀態;或是人云亦云。他們的思維就不自覺地趨同于教師的代言人——小組組織者的指向,致使富有個性色彩的求異思維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和肯定,致使某些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被扼殺在萌芽狀態。(2)組際交流時學生常常以“我”而不以“我們”進行表達。如此等等現象,都說明了學生缺乏必要的小組合作技能,這種無效的合作不但達不到“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的目標,而且還會浪費時間,影響學習目標的達成度,事倍功半。
小組合作的前提是要有自主探索,有的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之前,沒有先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出示問題后,馬上就叫學生開始小組合作,有的學生不知道應該說什么,該怎樣說,達不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十五減九》的減法時,讓學生小組合作研究“15-9”的計算方法,學生沒有先進行“15-9”的嘗試計算,在小組合作時,小組成員都按其中一名同學的方法計算,沒有達到小組成員交流不同的算法,體現算法多樣化的目的。
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而在實際教學中卻出現這樣的現象,布置完合作任務后,學生投入到積極的合作探究中,而我們的教師有的時候在一旁以一名旁觀者的身份冷眼看著學生的活動,對學生合作的程度,結果不聞不問,有的為了顯示以人為本,融洽的師生關系,象征的來到學生中巡視、組織紀律,與學生一起探討。實際上是借機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學生,使學生一會回答的時候,能更貼近自己的答案,使合作效果表面上是非常的有效。這樣做的教師是不明確自身在合作學習中角色定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少,師生間在知識和情感層面不能產生碰撞與共鳴,激不起學生深入探究的愿望。因而這種合作也是被動的。只是給聽課者看的,是彩排后的表演。導致老師不了解學生討論的結果及對問題的理解的程度,學生也不了解教師行為的意圖和意義。
小組合作中,教師較少組織組際之間、小組成員之間的評價,有時組際之間的評價,往住是互相指出對方的錯誤之處,形成相互指責的局面。學生自我評價的機會也較少,為了鼓勵學生合作的成功,教師一律用“掌聲”、“小紅花”的方法加以肯定,單調的激勵評價方式,使得學生感到膩了。
綜觀以上分析,我認為問題在于合作學習的組織者——教師,他們缺乏對合作學習的本質的理解,片面、形式化地理解了合作學習。學生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要從師生兩方面入手,對癥下藥。
有些教師至今還沒有轉變觀念,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應該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地方,還沿用傳統的方法和方式進行教學,一堂課下來基本上仍是教師牽著學生走,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探究學習和算法多樣化等理念,小組合作學習只是走過場。數學教育改革是一個整體,教學組織形式是其中的一個部分。教師不但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理念,還要加強對合作學習教學技能的培養。教師的合作學習教學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合作學習的分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合作學習的課堂實施;合作學習的課后總結。
教育理論和實踐告訴我們,教學效果的好與壞都是以學生是否參與,怎樣參與,參與多少決定的。農村小學生,特別是低段的學生,學習習慣普遍比較差,課堂參與能力也相對較弱,這就需要教師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采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養成向他人虛心學習的好習慣以及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如一年級學生要讓他們養成正確擺放學具和正確收拾學具的習慣,在動手操作時要大膽地擺弄學具,而在老師講解時要專心聽好,不能再隨意擺弄學具了。還要培養學生大膽發表自己意見、善于傾聽別人見解的習慣。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善于傾聽別人意見,在別人發言的時候要專注地聽,眼睛要注視著對方,不要東張西望,可以用微笑、點頭等來表示同意、贊賞,還要先聽后說,多聽少說,不隨意插話,不打斷別人的發言,等等,并且對別人的發言要能聽出要點、優點、不足,在此基礎上反思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在四十分鐘的課堂里充分發揮其作用。
新課程理念下的小組合作學習,對基礎較好,思維反應較強的學生是一個很好的活動場所和發展空間,但稍不注意就會成為少數“尖子生”的“演說會”和“練兵地”,而學習弱勢群體則成為了他們的觀眾,被大家冷落,這樣的結果將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很多農村孩子性格一般比較內向,特別是一些學困生,大多比較自卑,在進行小組探究合作交流時總是畏縮在一旁,不敢動手,更不敢表露自己的心聲,非常需要教師的關心以及合作伙伴的幫助,所以教師要針對情況,在平時潛移默化中加以改變。如在平時的課堂中,教師首先要優劣搭配、科學組織小組合作,做到分工明確、職責分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合作、探究。在學生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還要以與學生平等的身份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去,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并鼓勵學困生大膽發言,表達自己的意見,在學生觀點交流時注意交流的順序,一般先學困生,后優秀生。讓每個學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視的、被關注的,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合作交流的活動中去。
學生探究性學習的過程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作保障。教師只有舍得花時間,讓學生充分試驗,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我們要創設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的空間,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探究時間進行觀察、思考,加深對問題的認識與理解,使課堂教學做到:問題讓學生去發現,結論讓學生去獲得,實驗讓學生去操作。例如“認識人民幣”的第二課時,該課的重點和難點是讓學生學會兌換人民幣,所以我把大量的時間讓學生研究這個問題,并努力營造愉悅的氛圍,鼓勵學生多想辦法。如下面這道練習題:用5角、2角、1角的人民幣可以怎么換成1元的人民幣?有幾種換法?照樣子填一填?;顒舆^程中,我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用面額為5角、2角、1角的模擬人民幣拼成1元,并與老師兌換面額為1元的人民幣。在充裕的時間中,很多小組想出了一個又一個辦法,發出了一陣陣的歡呼聲。雖然期間有的小組想出來的辦法在本質上屬于同一類辦法,但這是他們懷著極大的熱情自己想出的、做出來的。這樣的課堂,用“學生親歷探究” 代替了“教師講授深究”,輕松地解決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總之, 就小組合作學習來說,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廣大教師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我們要本著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目的,組織開展好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使小組合作學習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有效手段,在教學中落到實處,取得實效。課堂教學改革任重道遠,在研究和實施過程中必然存在很多問題,甚至還有意想不到的問題存在,但是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就一定能夠克服各種困難,為課堂教學改革做出最大的努力。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本次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學生優勢互補、形成良好人際關系,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展的優點,越來越多的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這一方法。但是,我們在教學實踐及聽課活動中發現,真正要將小組合作學習行之有效地開展,絕非易事。比如:有些合作小組一看就知道是為公開課而臨時湊合的,在合作學習時,小組成員間不具備合作的心理傾向,無法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有些小組的合作學習則成了學優生發揮自己潛能、表現自己才能的舞臺,而相對而言的學困生則往往被忽視,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言、表現的機會;有些小組合作學習,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準備就匆忙展開討論,小組合作次序混亂,學生發言七嘴八舌,沒有中心;有些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內容過于簡單,缺乏討論、研究、交流的價值,學生在合作時無所事事,浪費課堂時間等等。導致這種低效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小組合作教學本身,而在于一些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缺乏正確的認識。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保ㄐごǎ骸缎抡n程與學習方式變革》,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對于這個意義的理解,我認為應該有三層意思:
1.小組學習任務的分配。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向學生說明: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是什么,怎樣完成任務,評價的標準是什么(小組的任務完成得怎么樣,個人的學習成果怎么樣等)。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通過創設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善于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促進學習的遷移。
2.小組合作探究。每個小組明確了學習任務之后,各組根據任務分工進入合作探究階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期間教師要在組間巡視,針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觀察學生學習和人際關系等各方面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要讓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多思考、發言,保證他們達到基本要求;同時,也要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
3.全班交流。讓每個小組的報告員代表本組向全班進行學習成果匯報,了解每個小組學習的情況,同時注意了解每個小組學習有困難學生的掌握情況;對于每個小組提出的疑問,可以請其他小組介紹解決辦法。
教師除了在理論上對小組合作學習有正確的認識外,還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合作學習小組的分組。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分組要進行認真的研究設計,最好按照異質分組,就是說每個組中成員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等都要均衡。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可以采取輪換制,如組長、記錄員、資料員、報告員等由每個成員輪流做。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記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記錄工作,資料員負責學習資料的收集工作,報告員負責寫學習報告,代表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匯報。
2.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的新理念。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難度,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要設計好一堂課的每個環節大約用多少時間,什么內容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學習的時間是多少,等等。
3.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實施。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合作學習的知識、能力、意識等都是有限的,開展有成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有一定難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棄小組合作學習在低年級教學中的運用,這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逐步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整節課完全運用合作學習的情況比較少,大部分教學要把班級授課制和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靈活運用。這需要根據課前的教學設計展開教學,在需要合作時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每個小組的監督和指導,尤其關注困難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讓他們多一些發言的機會。
4.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后總結。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課后跟蹤調查、收集反饋信息、反思成果與不足、對學習進行全面的評價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做有利于改進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觀察、作業批改、找學生談話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經驗和不足之處的教訓,進而針對每個小組的表現再做具體的指導,促使每個小組都進行反思,這樣慢慢會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良性循環。
小組合作學習是由問題引發的。問題是以一定的認知為前提,而指向未知領域的命題。提出某個問題就為學生的智能活動樹立起一個方向性的障礙,從而對學生的智力活動產生刺激。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問題是教師深入鉆研教材后,將教學中的重、難點演繹成問題提出。要使小組合作學習富有成效,引起討論的問題就要切實能夠引起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能夠引起師生思維活動的展開。當然,問題還應是體現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是學生“跳一跳能夠摘下的果子”。
1、矛盾型問題。即問題揭示教材中知識之間的矛盾之處,有意識地挑起學生認識中的矛盾,促使學生原有知識與新知識發生激烈的沖突,使學生意識中的矛盾激化,從而產生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的興趣。在教學分數化小數時,當學生發現分母中只含有2和5的質因數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后,讓學生判斷7/8、9/15、13/40、7/12、6/24中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數,并把所有分數化成小數。學生驚訝的發現9/15和6/24能化成有限小數,與判斷不符。這時,教師在組織學生小組學習討論。因為這類問題情境是以矛盾沖突為基礎而產生的,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理,所以,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特別投入。
2、假設型問題。即要求學生以已知的內容為前提進行猜測、推斷。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教師讓學生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猜測分數可能會有什么樣的性質,在讓學生在小組里進行合作探究。由于答案的不確定性,給學生留下了廣闊的思考空間,容易將學生置于一種非得思考的問題情境中,因此問題一經提出,學生便會思緒飛揚。
3、發散型問題。既要求學生緊密圍繞某一問題,從多側面、多方位進行思考,以探求問題的`多種答案。如在總復習時出示:“用50克鹽配成濃度為1:25的鹽水,需水多少克?”讓學生綜合應用學過的知識,多種方法解答。由于這類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開闊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學會從多方位、多角。
度分析問題,培養學生多向思維的能力。
1、處理好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系。
小組合作學習離開了獨立學習這個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實處,也就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遇到一個問題時,首先肯定是自己去面對,去想辦法解決問題,當一個人的力量難于解決這個問題時,才考慮尋求幫助,與人合作。如果只有小組合作學習而缺乏獨立學習,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喪失,學生走向社會以后將難以獨擋一面。教學中,當提出一個問題后,首先應給學生充分獨立學習的時間,然后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統一”意見后,再到全班進行交流,再次形成“統一”意見,使學生形成正確認識,并在這一過程中體驗積極的情感。
如,教學“統計”一課時,教師提出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地想一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調查同學們最喜歡吃什么水果后,再組織學生小組合作進行調查與統計,然后讓學生匯報調查與統計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基本統計方法,而且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系。
單從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來說,其重要意義大家都很明確;但是,不能光注重形式,還要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系。任何教學組織形式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學生的全面發展也要通過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來實現。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了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小組合作學習除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培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不能讓好學生一個人代替小組匯報交流,或者讓組長做小老師,而要培養小組成員建立一種平等、民主、互助的關系,使之對小組的學習任務建立一種責任感,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3、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小組合作學習提倡教師當好“導演”,學生當好“演員”,而不再像傳統教學所強調的那樣,教師為了保持所謂的權威,教師既“導”且“演”,結果是“導”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合作學習從學生主體的認識特點出發,巧妙地運用了生生之間的互動,把“導”與“演”進行了分離與分工,把大量的課堂時間留給了學生,使他們有機會進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由此以來,在傳統課堂上許多原先由教師完成的工作現在就可以由學生小組來完成,教師真正成了學生學習過程的促進者,而不再作為與學生并存的主體而使二者對立起來。教師也會由此而使自身的工作負荷得到減輕,可以有時間研究教學問題,科學設計教學方案,進行教學改革,確?!皩А钡馁|量。學生由于主體性得到了體現,自然會產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會把學習當作樂事,最終進入學會、會學和樂學的境地。師生負擔也可以由此大減,教學的良性循環也會因此而建立起來。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當“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顧問”和“參與者”等多種角色,旨在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使學生與新知之間的矛盾得到解決。教師不再把自己視作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原有的“權威一服從”關系逐漸變成了“指導一參與”的關系。
組合作學習能全面促進全體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理論依據。
1.課前深度預習,提出質疑。
因為大多數學生都沒有預習的習慣,更沒有預習的方法,所以教師首先要做好學生預習的動員工作和指導工作,這一環節相當重要。我要求學生所有課型都要提前預習。預習時,先反復閱讀文本,爭取做到對預習內容“胸中有全局”,然后不放過任何一個字,大膽質疑,最后完成預習學案。
2.課上合作釋疑,展示互評。
上課時,學生先在小組內合作討論每個人預習時提出的質疑,老師此時要關注各組的討論情況,思考水平,特別關注學優生和學困生。然后教師把甲組解決不了的問題交給乙組,乙組完成不了的問題交給丙組,在規定時間內各小組選出主講人,完成板書,上講臺向全班同學進行講解,其它組的同學專心聽,認真看,積極評,并做好記錄。教師此時要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及時點評,并有預見性提出新問題或針對性的處理辦法,將學習內容引向深入。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去發現評講者的問題,教育學生如何評價和對待其他學生的發言,如何看待自己的不足。使課堂教學過程變成學生自學、探索、實踐的過程,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動發展的`個體,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渴望表達、渴望體現自身價值的愿望,這樣就可以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當然,不同的課型上課流程略有不同,但這一環節始終是教學設計時的主體。
3.當堂測試,檢測效果。
根據不同的課型,在學生自主學習結束后,教師要設計部分達標訓練題,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檢測,課堂檢測要像考試一樣,學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教師要將所有學生的當堂測試題認真批改,做好記錄,小組評比。這樣,教師就能真實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搜集、提煉歷史上與“合作學習“相關的理論和實踐精華,收集國內外教育教學的相關理論,不斷充實自己的“合作學習”理論,改進自己的科研實踐和教學實踐。
(二)經驗總結法。
堅持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相結合,邊實踐邊思考提煉,及時總結,及時推廣。
(三)調查法。
通過調查,了解我校小組合作學習現狀,為編定合作學習小組和事實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提供方向。
(四)實驗法:
選定實驗班,根據研究目標,對研究過程中涉及的各種變量做出分析和控制,從而找出小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幾種有效的策略。
(五)其它方法:
其它還運用觀察法,行動研究法等。
四、研究的主要目標與內容。
(一)研究目標:
3、探索和總結出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案例促進學生發展的基本策略。
4、指導教師掌握并應用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案例促進學生發展的基本策略。
五、研究內容:
5、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案例促進學生發展的基本策。
六、、課題研究的條件。
新課改的實施為小組合作學習提供了蓬勃發展的舞臺,前人對合作學習的理論研究早已成了體系。本人平時長期堅持理論學習,敢于實踐,能按照新課程理念進行數學課堂教學研究。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并有多篇論文在省市區各級論文評比中獲獎。是學校教科研的骨干成員,并多次承擔市、區、校教學研究公開課任務。
七、預期的研究成果。
1、書面材料:課題研究方案、結題報告,有關小組合作學習的案例集,以及經驗總結和科研論文等。
3、展示個人博客主頁,呈現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的過程材料。
5、不同類型學生的評價標準。
6、不同學生的發展目標。
八、研究的步驟。
1、準備階段(xx年6月)。
(1)確定課題。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相關理念,結合自身教學實際。
(2)理論學習。了解數學課程標準的相關理念,學習有效教學的相關理論,明確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
(3)制定方案。
2、實施階段(xx年9月至xx年7月)。
(1)教學觀察。根據本課題研究內容,深入課堂聽課、觀察、總結、反思。找出當前小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2)教學實踐。結合課堂教學實際,每周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探討實踐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
(3)收集整理案例。每個月對教學實踐中成功的和失敗的小組合作學習案例進行階段性總結。
(4)撰寫論文。根據研究專題撰寫論文,并依次補充,初步完成專題論文。
3、總結階段(xx年7月)。
(1)論文交流。對已撰寫的論文進行充實,完善和交流。
(2)總結經驗。探討課題研究的現實意義,總結經驗,準備結題工作,并為后繼研究做準備。預期的研究成果。
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形式。這種形式以“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中心,著眼于人的發展,著眼于兒童獲取信息的多向交流,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使每位學生的自主性得到發揮,個性得到張揚,為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自主探索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節課時,先讓學生從數方格直觀感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底和高的關系,提出猜測,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動手剪、移、拼,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完成推導過程,驗證猜測。通過轉化,在舊知基礎上“生長”,從而完成知識的自我構建,生成。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為學生創設了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給了學生充分思考問題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合作、交流,讓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行互補、互學。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在這樣的課堂學習中,學生樂想、善思、敢說,他們可以自由地思考、猜想、實踐、驗證;在這樣的課堂學習中,師生、生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組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也樂于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從而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最終達到使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的目標,進而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當然,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往往不是貫穿于整節課的始末,它常常和其他的教學組織形式,諸如教師的演示、講授以及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相結合。只有根據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時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在教學“百分數”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百分數的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后,發現有些學生還是很迷惑。如果教師為他們直接解惑,只是對他們再次灌輸這些數學知識,效果不佳。于是,教師引導學生自由結組,小組內共同交流、探討一下對于本節內容的看法。這時有一個小組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學生就這樣互動交流,共同探討,互相幫助。
教師以這種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促進了學生互動交流,為學生共同進步創造了條件和機會。注重明確分工,推進全體學生參與小組合作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一個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它能夠促使學生有效參與,讓學生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教師在組織學生小組合作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小組內明確分工,以促使全體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參與教學探究,進而推動全體學生發展、進步。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它不但可以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進而促使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有力地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開展合作學習,既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需要,又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俺邮軐W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同樣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憋@然,小組合作學習是數學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它不但可以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進而促使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有力地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從曾經的課堂實踐以及聽到過的一些課堂中,我發現,在老師的引導下“你說……你說……”,得到的結論是五花八門的,根本抓不到學生所回答的相同點,最后還是要在老師的指引下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樣的學習過程,會使這些學生在思考的時候比較盲目,沒有重點,回答也不能讓老師滿意,而且難以操縱課堂的老師會很容易被學生的回答搞得不知道接下去該干什么。最糟糕的是,一堂課中最關鍵的時間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那么,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既能利用好關鍵時間,又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呢?首先要選擇適合合作學習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當課程進行到四年級《三角形的三邊關系》的學習時,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更加理解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以及相關問題,老師可以把同學們分成5人一個小組,每組分一些小棒,看看哪一組能拼出更多的三角形。這時,同學們就能體會到,一個人的思維方式畢竟有限,利用團隊的力量才能找出更多的解決方法。學生們有效的時間內,通過小組討論和相互交流,完成老師設置的問題,使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得到一定的提升。
老師在課堂上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時,同學們的積極性影響著學習的最后效果。但是,有的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不積極,不愿加入小組合作,也不會自主思考問題。也有的學生則是在老師的帶領下被迫加入小組討論,課后便不會主動進行,這也導致學習效果根本達不到預期目標。小組合作的目標是整組同學共同得到提升,在學習中互幫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對教室布局的改變,有助于數學課上,小學生們能順利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過去的教室布局中,一直都是一排排的座位排列形式。但是,這對實施小組討論學習的進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于這種排列方式,同學們往往只和同桌采取分組討論學習,使討論的內容不具有全面性。在新教育模式下的教室布置中,應采用5-6人一組的方式,以便于同學們小組討論。在相互交流中,能及時地解決學習過程中碰到的難題,提升了同學們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對教學環境不斷改變,才能打造出更有利于學生們學習的環境布局。
在當下階段,獨生子女家庭居多,每個孩子都是在家長的嬌生慣養中成長的,致使有些孩子并不喜歡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沒有團隊意識。所以,在實施小組學習的初級階段,老師應該著重引導同學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要敢于質疑別人的觀點,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在探討中學習,漸漸養成良好的合作能力。與此同時,老師要引導數學學困生們摒棄自卑心理,讓他們勇于參加小組學習,提升同學們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生們討論的熱情度取決于老師提出的問題。合理地設計有趣味性的問題能夠帶動學生們學習的自主性,帶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能夠主動進行學習,學習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小學生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比較差,對于相對復雜的數學題缺少解答技巧,小組合作討論則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教師應該在學生們的討論學習中給予針對性的幫助,使學生們能更加自主加入學習中,使學習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對于許多老師來說,讓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往教育中沒有的新鮮事兒。在此過程中,老師要先轉變自己傳統的教學思想,才能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同時,老師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質水平,要在課后定期對自己進行反思,看看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之后改正。老師還要跟隨社會不斷發展創新的腳步,讓自己不被落后,才能確保自己把新鮮有用的知識傳授與學生們。
一、許多教師在新課程標準下都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但由于諸多原因,如班級人數太多,致使小組容量過大,教師讓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你一言我一語。有的學生乘機做小動作,并沒有按教學目標執行,有想法的同學說起來沒人聽,沒想法的同學嘰嘰喳喳,沒有用心去聆聽別人的解題過程。另外,在分組時,主要以學習成績為標準,按成績高低均勻分組,沒有照顧學生的性格差異。成績較好的同學有的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只善于思考,沒有起到組織全組同學交流討論的作用,影響了合作學習的效果。
二、有的教師只是簡單的把幾個人分成一組,讓成績好的當小組長"管著"其余組員,成員分工不明,互無責任,關系松散,沒有共同的凝聚力、向心力、競爭力、責任心,沒有組織協調者,誰想發言就發言,你一言我一言語各抒己見,討論缺乏頭緒,抓不住中心問題,思想上的交流碰撞更無從談起。
三、有的教師上課過分追求形式完美,課本內容面面俱到,且增加諸多輔助性內容練習,教師的"一環緊扣一環",緊鑼密鼓的快節奏上課,往往使學生對一個問題還來不及思考安全,來不及交流討論,教師就已提問,學生只是交換補充答案,根本沒時間去探討思維過程與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沒有真正關注學生的合作情況,沒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走了過場。
四、有些教師為了追求課堂氣氛的熱烈,或為公開課裝飾門面,以為有了新的學習方式,不依據教學內容,環境條件和合作學習的適用范圍,一律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如:某教室在一節“異分母加減法”課上,教師在復習完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后,開始提問:“我們已經學會了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明白了同分母分數為什么可以直接相加減的道理是它們的分數那么,異分母分數能不能直接相加減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討論一下?!痹囅?,這樣一個簡單的判斷問題值得小組合作研究嗎?這樣一個沒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它完全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無需依賴別人,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就能做出判斷,就不用進行小組合作。由于沒有思維含量和這種方式的單一,學生會逐漸感到厭倦,失去參與討論的興趣,教學效率低下。
五、許多教師提問時往往只從一組中選取成績好的學生回答,以該同學的回答作為對小組的依據,沒有顧及其他學生組員是否有同樣的想法,從而使合作學習變成了一個人代表一個組,其他同學只是附和沒有真正積極地參加進來,久而久之,不少學生從思想上附和而過,失去合作的目的,更使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
。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展開,課堂上教師們都在積極嘗試構建“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忽然間,合作學習似乎成為一種時尚。其中雖不乏精彩片段,但同時也存在著相當部分的“生搬硬套”現象,教師們在操作上存在著不少誤區,導致合作學習形式化、表演化。往往是教師故意設問題,宣布討論,學生便匆忙分組活動。筆者執教二十多年來,多次在講聽公開課觀摩課后,與諸多同行進行深入探討,發現不少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理解不夠準確,在教學實踐中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合作小組分組不合理。
許多教師在新課程標準下都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但由于諸多原因,如班級人數太多,致使小組容量過大,教師讓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你一言我一語。有的學生乘機做小動作,并沒有按教學目標執行,有想法的同學說起來沒人聽,沒想法的同學嘰嘰喳喳,沒有用心去聆聽別人的解題過程。另外,在分組時,主要以學習成績為標準,按成績高低均勻分組,沒有照顧學生的性格差異。成績較好的同學有的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只善于思考,沒有起到組織全組同學交流討論的作用,影響了合作學習的效果。
二、小組分工不明確。
有的教師只是簡單的把幾個人分成一組,讓成績好的當小組長“管著”其余組員,成員分工不明,互無責任,關系松散,沒有共同的凝聚力、向心力、競爭力、責任心,沒有組織協調者,誰想發言就發言,你一言我一言語各抒己見,討論缺乏頭緒,抓不住中心問題,思想上的交流碰撞更無從談起。
三、課堂節奏太快,學生無時間合作交流。
有的教師上課過分追求形式完美,課本內容面面俱到,且增加諸多輔助性內容練習,教師的“一環緊扣一環”,緊鑼密鼓的快節奏上課,往往使學生對一個問題還來不及思考安全,來不及交流討論,教師就已提問,學生只是交換補充答案,根本沒時間去探討思維過程與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沒有真正關注學生的合作情況,沒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走了過場。
四、小組合作內容沒有挑戰性。
有些教師為了追求課堂氣氛的熱烈,或為公開課裝飾門面,以為有了新的學習方式,不依據教學內容,環境條件和合作學習的適用范圍,一律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如,某教室在一節“異分母加減法”課上,教師在復習完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后,開始提問:“我們已經學會了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明白了同分母分數為什么可以直接相加減的道理是它們的分數那么,異分母分數能不能直接相加減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討論一下?!痹囅?,這樣一個簡單的判斷問題值得小組合作研究嗎?這樣一個沒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它完全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無需依賴別人,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就能做出判斷,就不用進行小組合作。由于沒有思維含量和這種方式的單一,學生會逐漸感到厭倦,失去參與討論的興趣,教學效率低下。
五、教師的評價簡單,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許多教師提問時往往只從一組中選取成績好的學生回答,以該同學的回答作為對小組的依據,沒有顧及其他學生組員是否有同樣的想法,從而使合作學習變成了一個人代表一個組,其他同學只是附和沒有真正積極地參加進來,久而久之,不少學生從思想上附和而過,失去合作的目的,更使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
1、分組科學,搭配合理。
我所執教的班級有53人,在與班主任教師的共同商討研究下,采取了7人一組分組方法,若人數太多會致使部分同學沒時間發言,沒辦法和別人交流,小組成員搭配堅持“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組間同質”即各小組不同成績學生比例男女比例大體適當,并隨成績的變化而做動態調整,使各小組公平競爭;“組內異質”不僅指各組成員間學生成績差異,更要注重學生的家庭環境差異,使小組分組時合理混合搭配。以利于學生的優勢互補,相互幫助,力爭最大限度發揮小組作用,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受益。
2、分工明確,感受合作過程,
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的數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抓住時機,設計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活動,積極探索,對話互動,談論交流,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在小組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合作式學習,交流式學習時通過群體多邊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每個學生都有明確的職責,分組分責時,我采取一個成績較好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當組長,負責分配在合作學習中的任務,發言順序,總結匯報及事宜,且應在平時對組長進行行之有效的指導,從而使合作交流有的放矢、有條不紊、既省時、又高效。這樣的操作使得學生在輕松學習、愉快學習后取的優異成績,體驗學習快樂情感,形成良性學習循環,另外每組設置一個中心發言人,負責整理總結本組各成員在學習合作交流中取得的成績,階段性進步及收獲結果以便及時向老師和全班做出總結性匯報。還有,在小組剛剛成立之時,老師應加強對各組長及時、有效的指導,使其小組合作學習時避免亂糟糟,雜亂無序,使其穩健發展,如時間充分可安排幾個組在教師“手把手”式指導,使組員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從而使小組合作交流更有效,更有操作性。
3、難度適宜不流于形式。
我們所設置的合作學習內容,要有一定的難度,有一定的挑戰性,讓學生既可以解決問題,又不很輕易地完成,必須經過一定的動腦思考、交流才能獲得?;顒娱_始時,教師可適當設置相應的學習梯度臺階,先輕松的而又經過合作才能獲得成功體驗,穩定住小組的集體性,在經歷一個階段之后要注意臺階過多的問題,減少臺階,使學生感到獨立學習有一定難度,合作學習有很大收獲使學生能自覺的融入到學習中去,從而自覺尋取他人的幫助合作與支持,使得合作交流有意義、有價值,學生才會有興趣,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才不至于走過場,流于形式。
4、科學評價,體現公平。
小組合作學習是組內合作,組間競爭,學生的回答是全體成員交流合作的結果,代表著小組的成績,所以,教師既要考慮成績好的學生、又要照顧成績一般或成績差的學生,既要提結果,更要提過程,比如開始是怎樣個人持有不同觀點,怎樣應觀點不同而爭辯,最后如何形成統一意見。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來評定小組成績,這樣做,就能使學生懂得合作學習是大家的事,才能激勵學生主動合作,互相幫助,從而帶動成績差的學生,將個人力量凝聚成團體精神。為了體現評價公平合理,對同一問題應由每個組成績相當的同學回答,避免組間競爭,應評比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結果。
5、重視過程激勵充分。
現階段小學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教學要以人的發展為前提,全面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合作學習的目的不僅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合作意識,學會合作,學會傾聽與表達,學會幫助別人,學會使別人得到幫助。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從合作學習的過程出發,考慮如何激勵學生主動思考,如何引導學生交流,而不是單純的強化訓練、鞏固,要關注教學過程中因內容調整而使教案為動態的“教案”,使學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新思想、新方法。對學生的一丁點成績,一丁點進步也要及時鼓勵。內容要設計的少而精,給學生以足夠的交流時間。
總之,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標準要求下的教學及學習方式,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緊要使用,更要結合我們的學生實際選擇有效地應用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隨著新學年的到來,我們課改組的教學工作也進入了第二學期。經過課改組全體教師的辛勤工作與努力,上學期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績,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了將課改更好地深入貫徹下去,現在將上學期課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作如下總結,以便我們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進行調整和改進。
一、存在的幾個問題。
1、小組內不能有效互動??赡苁且婚_始,學生比較害羞,有些不能主動的表達。
2、學優生和學困生的表現不均衡。結合小組實際,小組內同學之間的表現很不一致。
3、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要強調合作不僅是學習方式,更是教學要達到的一個重要目標。學生在討論時相互尊重,學會傾聽,這也是人際交往必備的素質。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不會傾聽他人的評價,唯我獨尊,是現在孩子的通病。沒有良好的傾聽習慣,不僅影響討論效果,還無法使討論深入。在交流時,要著力培養學生認真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
4、學優生在小組中處于主宰地位,承擔了主要的職責,學困生則處于從屬或忽略地位。在合作學習時,學優生往往具備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條件和要求,成為小組內最活躍的一分子,他們的潛能得到了發揮,個性得到了張揚。而一些學困生因為基礎薄弱,參與性主動性欠缺,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遜,往往總是落后優等生半步,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言、表現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被變相剝奪了學習的權利。
5、課堂秩序混亂,學生發言七嘴八舌,聽不清究竟誰的思維不嚴密,誰的思維缺少條理性。
二、方法指導。
1、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需要教育指導。
《數學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闡述數學教學活動時指出:教師應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確立了“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的地位和作用,成為教師指導課堂教學重要思想。同時,小組合作學習做為一種實現“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的重要手段,必然成為學生學習中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
2、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學習技能,需要培養訓練。
小組合作學習即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種學習技能。技能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學習與訓練。上述的片斷也反映了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技能未經較好的訓練,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如何訓練學生這種學習技能呢?我作如下探索:1、示范作用。2、反饋調控。
3、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學習習慣,需要強化養成。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的良好學習品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過不斷的指導,長期的熏陶,通過相互探討,不斷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即通過學習小組共同研究和探討教師事先設計好的多層次的問題,教師巡回觀察,及時指導,實時反饋,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解決問題,以達到掌握基礎知識,完善認知結構,優化思維品質的目的。
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的是學生的應試能力,但是小組合作學習注重的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能夠提升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小組合作學習仍然存在著很多方面的不足,這就需要教師將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完善,探索出一條符合小學數學教學的道路,為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
小學數學課堂是枯燥乏味的,學生面對的就只有定理和公式,學生難以感受到數學帶來的樂趣。但是,小組合作學習進入課堂,微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例如,在教授《最大公約數》這一章節中,為了提升教學質量與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教師對班上學生進行5~7人的分組,將每個學生都安排合理的任務,其中缺少任何一個人都是不能夠完成任務的,使學生明白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也得到了提升,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也加深。小組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自身的問題,并且得到和其他同學交流的機會。讓小學生在交流中得到提高,在合作中將知識深化了解。
二、小組間相互挑戰,交流協作。
小學生處于成長的.階段,在多方面都渴望他人的鼓勵與認可。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權利,都有發表自己看法的權力。在這一方面,學生在學習中身心愉悅并且樂于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教師也應當不定期地進行小組之間的交流與挑戰,給學生展現自己的一個機會。例如,在教授《通分》這一章節中,小組之間就可以找出疑問,并且要求其他小組解決,在交流過程中對新的知識進行發掘,對舊的知識進行復習,同時也為學習效率的提升提供了保障,使學生在愉快環境氛圍中進步,同時,為高效課堂也奠定了基礎。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是非常適應小學數學教學的,每個教師應當重視起來,并且將小組合作學習不斷地進行完善,為學生的學習創建一個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余萬軍。精心組織,注重實效: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考試周刊,(01)。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89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