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對自己成長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和領悟的一種反思和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規劃未來的方向和目標。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鑒的心得體會樣本,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這種文字表達方式。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自公布以來,短時間成為數學同行們交流的熱點話題。課程標準是教師教學的指揮棒,深入學習和領會課程標準的精髓,會讓自身教學不走錯路,少走彎路。通過一段時間的自學,自身對新課標也有些許體會和感悟,與同行們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通過學習不僅夯實和重溫了課程標準的老內容,更是解讀了20xx版新課標的新增內容和導向。課程標準從20xx年出版到20xx年出版,再到今年的20xx年出版,基本上每十年改一次。今年新出版的新課標的指導思想中的基本理念和結構特征,與20xx年版的還是有不少的變化。在基本理念中體現了“逐步形成適應終身發展需求的核心素養”,要設計體現結構化特征的課程內容,重點對內容進行結構化的整合。在探索激勵學習和改進教學的評價中,要通過學業質量的標準的構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形成階段性評價主要依據。
發現新課標并不是高不可及的“高大上”的標準,結合實踐來解釋主題結構化的意義,結構化突顯內容的關聯性,有助于知識與方法遷移,促進核心素養形成。強調內容結構化就是對學習內容的整體理解,對學生學習的整體把握,從基于單元的整體分析,對關鍵內容的深度探究,再通過核心概念的感悟,和知識與方法的遷移,促進學生整體發展,逐步形成核心素養。特別介紹了具有整體設計思路與內容結構化有密切關聯的教學設計的理念和框架,強調了深度學習和單元整體教學可作為實現課程內容結構化的路徑。
我們老師往往糾結于專業術語的新名詞,困惑于他人對教學的初步結論。比如什么是“整合思想”,就是改變過于注重以課時為單位的教學設計,推進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體現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以及學習內容與核心素養表現的關聯。在小學階段,更多的體現的是培養學生的“意識和感受”,在初中階段,更多的培養的是其“能力與觀念”。
如何在教學中更好地把握數學課程體現核心素養”和“如何深入理解課程標準的新要求”這樣的系列問題會在我們學習課標時總在頭腦中思考。通過思考感悟頗多:
1、社會文明的發展,影響和牽引著數學文明發展,要把數學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連。
2、不能叫用字母表示數,應該稱為用字母表示關系、性質和規律。
3、“學科實踐”指的就是我們教學實踐,是實際教學中我們該怎么做。
4、對學生的計算思維的培養如何落實?事實上,就是要培養學生有邏輯地思考問題。
5、“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的“三會”目標里,不光要看世界外在的,還要將問題數學化、抽象化,來解決實際問題,它都是與現實世界相關聯的,也就是說外在和內在的相結合。其具體表現更多的是內在的,例如:數感、量感和計算能力等等。
通過本次自學課標使我更能深刻的理解課標,讓我去思考背后的教育價值和核心概念,促進我要能夠質疑問難、反思自己、勇于探索、深入學習,從而掌握新課標核心思想的脈絡,把握新時代教育思想的脈搏,凝心聚力再前行!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疤岢惴ǘ鄻踊?、“鼓勵算法多樣化”是《數學課程標準》中關于計算教學改革的一個亮點,它有利于調動學生已有的計算經驗,探尋不同的算法,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但是,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到底應該如何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教學呢?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給學生提供的學習內容應該是能夠緊密聯系他們生活實際,發生在他們身邊的現象或問題。而且這些現象與問題中含有數學價值,學生能從中發現客觀規律、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教科書在編寫時作了許多努力,教師的任務是把教科書中的學習材料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慮,一是學生感不感興趣、想不想學習、愿不愿探究;二是學生有沒有回憶起相關的舊知識和已有的經驗與方法;三是學生是不是有了初步的解決方法與打算。
例如:有這樣一道題:5×25×8要求用簡便方法計算,學生的方法很多:
(1)先算5×25=125再算125×8=1000。
(3)先算25×8=200再算200×5=1000。
(4)先算5×8=40再算40×25=1000這樣的題目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有效的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為算法多樣化創造了機會。
不同的算法展示了學生的不同認知方式。面對問題,教師應該不是告訴他們可以(應該)怎樣算,而是應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以“做”而非“聽或看”的方式介入學習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不僅能理解所學的知識,掌握正確的算法,而且提高了自己從事數學活動的能力,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促進自身的整體發展。
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總是會有一些自己的獨特的想法,我們應該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設想去試一試,用自己的策略去嘗試解決。教師只要注意:一是留給學生比較充裕的時間,保障每一名學生都有獨立探索的機會;二是鼓勵學生勇于克服困難,盡力尋找問題的答案;三是在學生遇到困難是及時給予合理化的建議。
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得到了問題的答案,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為交流創造條件,他們既有交流的愿望,也有交流的內容。教師要引導全體學生都參與交流,交流的組織形式應是靈活多樣的。同桌學生之間或學習小組內部的交流頻率高、機會多、參與面廣,可以在此基礎上再組織班集體的交流,展示不同的計算方法,讓每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不同觀點,傾聽別人的想法,有利于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從中受到啟發,學會理解他人,欣賞他人。
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自主探索找到的解決方法只要是正確的,就都是好方法,要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這些方法是學生的創造,是他們的學習成果,其中既包含著數學知識,還包含了寶貴的精神和態度。
教師應“允許學生以他們喜歡的方式學習數學”。如果把學生自已喜歡的算法看做“基本算法”的話,每個人心中的基本方法是不同的,在不同的階段,基本方法也在發生變化。因此教師要讓學生自已選擇“基本算法”,并應予以肯定和鼓勵。但是強調個體的“基本算法”并非到此為止,還需引導探索、“多中選優”。
總之,算法多樣化是數學課程標準中的一個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它打破了原來的教學模式(教師教給方法,學生嘗試,練習鞏固提高),使數學教學更符合學生的實際,使每個學生“學到自己需要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適時地引導學生選擇適合于自己的方法達到算法最優化。在算法多樣化到算法最優化的過程中,學生學到的不僅是解題的方法,更在算法多樣的過程中彰顯了自己的個性,在數學上獲得了不同的發展。
去臨沂第二十中學學習之前,我就聽說劉建宇老師用80課時教學生完成了初中學段的數學內容。
之于我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劉建宇老師卻成就了這個傳奇。聽了他講的課我恍然大悟,他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模式:同樣的內容,同樣的進度,同樣的要求,而是分類要求學生的學習進程,讓學生能走的走,能跑的跑,能飛的飛,讓不同的學生在同一節課中達到不同目標,這真是一大創舉!由此也可看出他的分層教學落到了實處,而我們時常把“因材施教”掛在嘴邊,但真正做到了嗎?我們并沒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將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教學要求一刀切,致使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久而久之,“吃不飽”的有了強烈的惰性,“吃不了”的將自己裹緊放在陰暗的角落里,丟失了自信。由于趕進度,教師由起初的“特別關注”這類學生到不得不“嘆息放手”,因材施教也只能是表面文章了。
聽了劉建宇老師的《個性與共性關系的辯證統一在數學學習中的作用》整節課他設計了四類題目,涉及到數與式、空間與圖形兩大領域,涵蓋了初一至初三的內容。學生竟然能回答的頭頭是道,有理有據,而答對知識,會解答這些問題并不是劉老師要達到的教學目標,他要讓學生感悟各類題目所蘊含的共性,從哲學的角度來引領學生體會世界萬物皆相通,任何事物都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他不是在教知識,而是在教理念,教文化素養,教人生。在我看來,全息是知識的高度整合,重點是能夠以點帶面,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也要借鑒全息的思想,將本冊的知識適時地整合,讓學生更系統的接受知識、掌握知識。不過我們受到教育大環境的限制,不能夠像劉建宇老師這樣將所學知識完全的整合,在教學的過程會中存在整合不到位或者知識難度太大的問題。
我覺得受益最大的是劉建宇老師的全息教育思想,在劉建宇老師看來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觸,教育應該在人的心靈中播種愛,播種善美,播種智慧,播種光明。教育應該用文明的火種點亮心靈,點亮希望,點亮未來。他所謂的全息,首先是教師眼中有學生,有學生的健康發展,有學生的終生幸福;其次才是學什么,怎么學,如何學得好;再次,將知識的學習與學生人格的完善、能力的發展融為一體。幾年來,他一直在實踐著自己的全息教學論,演繹著自己的職業幸福,反思自己的教學。
通過這次學習,我要勤于研究教材,勤于總結教學方法,勤于挖掘學生的潛能。使他們能在遇到一個問題時學會一類問題的解決,能將他人的認識化為自己的收獲,能使知識的學習與能力的發展同步,使智慧的豐盈與人格的完善一體,從而實現了學習效益最大化。
基本數學思想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即“符號與變換的思想”、“集全與對應的思想”和“公理化與結構的思想”,這三者構成了數學思想的最高層次。對中小學而言,大致可分為十個方面:即符號思想、映射思想、化歸思想、分解思想、轉換思想、參數思想、歸納思想、類比思想、演繹思想和模型思想。圣于這些基本思想,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注意滲透,從低年級開始滲透,但不必要進行理論概括。而所謂數學方法則與數學思想互為表里、密切相關,兩者都以一定的知識為基礎,反過來又促進知識的深化及形成能力。方法,是實施思想的技術手段;而思想,則是對應方法的精神實質和理論根據。
高中數學應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著是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數學思維的特性:概括性、問題性、相似性。數學思維的結構和形式:結構是一個多因素的動態關聯系統,可分成四個方面:數學思維的內容(材料與結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維方法)以及個性品質(包括智力與非智力因互素的臨控等);其基本形式可分為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三種類型。
這個提法是以前大綱所沒有的,這幾年頗為流行,未見專門的說明。結合當前課改的實際情況,可以理解為“理論聯系實際”在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或者理解為新大綱理念的“在解決問題中學習”的深化。新舊教材中,都配備有所謂的應用題,有許多內容已經很陳舊,與現實生活相差甚遠。結合實際重新編寫應用題只是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的一部分,而絕非全部;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主要是指在教與學觀念轉變的前提下,突出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教師有責任拓寬學生主動學習的時空,指導學生擷取現實生活中有助于數學學習的花朵、啟迪學生的應用意識,而學生則能自己主動探索,自己提問題、自己想、自己做,從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以及數學的思想方法去解決問題。
高中數學課程應提倡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則是有利于學生認識數學的本質。在保證筆算訓練的全體細致,盡可能的使用科學型計算器、各種數學教育技術平臺,加強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鼓勵學生運用計算機、計算器等進行探索和發現。
高中數學課程應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包括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評價形式評價體制等方面。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在數學教育中,評價應建立多元化的目標,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
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我更深層地體會到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深切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學生發展為本,指導學生合理選擇課程、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提高對數學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能力和應用意識,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系,注重數學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的科學觀的形成。在日常教學中,就要貫徹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更新理念,改進教學方法,爭取早日成為合格的、成熟的數學教師!
最近利用課余時間學習了初中數學新課標,有一定的心得體會。初中數學是義務階段的一門主要課程,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很多的知識結構均是由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抽象而來,并利用該知識解決數學問題,這也是我們常常說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更好的使學生形成理性思維達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具體有以下體會:
一、授課過程中一節課的知識點要少而精,重點問題重點講解,使學生能吃透讀懂,對知識的講解要追本求源,把課本教材知識放在首位,同時還要積極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提煉和總結,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不是一節成功的課,新課標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這些都是以學生的主動參與為前提的。
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成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學習,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把課堂放給學生,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嘗試并合作探究,讓學生表現自己,樹立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專研精神。
三、初中教師在新課標中的角色是:課程價值的思考者、學科專業的播種者、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合作探究的協作者,資源保障的服務者,終生發展的示范者。
四、新課標的新變化有以下五個方面的新變化:深化課程教育導向;優化課程標準結構;提高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變革育人方式,突出實踐。
總之,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我對學習新課標的最終體會。
秋季學期我校舉辦了“數學公開課”教研活動,我校老師積極參加了聽課評課活動。在活動結束后,我們數學教研組又組織開展了聽課反思活動。在教研活動中,老師們就所聽的課,積極地進行了評價,并對照自己的課堂教學找出了存在的問題。
本次聽課我們共聽了7節課,分別是七年級《列代數式》,八年級《三角形》,九年級《三角函數正弦》、《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這幾節課整堂課的教學形式就是一堂常態課、沒有更多的修飾和虛華的成分,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動畫,自然、得體、和諧。
一、課題引入簡單快捷。有的以小游戲等活動導入新課。有的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有的是復習導入。
二、在課堂教學中體現生本教育,教師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課上,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陳老師的《三角形》這節課在學生引導、質疑、反思等方面讓聽課老師深深體會到陳老師的課堂深意。
三、多媒體運用上都很好。這幾位老師都做了課件,而且對課堂教學起到了重要作用,不是為用而用,而是真正讓多媒體為課堂服務,直觀形象的呈現了知識。
四、教師評價要及時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學過程中,幾乎每位教師都注意了及時評價及激勵評價,對學生的贊揚和鼓勵不斷,如“你真細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評價語言,在學生的心里卻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瀾,對于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
五、注重“板書”的設計與書寫。田老師《直角三角形》這節課整潔規范的板書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傾聽著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使我們深刻地領略著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著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著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聯想自己的數學課堂教學,我們想了很多:
1、精心備好課。
對于備課,我們感覺到了它的重要性,講課老師之所以課堂上運用自如,就在于他們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宗旨和理念,掌握了教學內容的要旨,而我平時備課還達不到這種嚴謹的態度,今后我會盡力做到。
2、角色換位。
平日的數學課堂上,我們很少做到真正的和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很少把自己的角色當做學生去體驗自己的教學過程,而從講課老師身上,我看到了這種教學態度的必要性。
3、講究教學效果。
一節好課,學生既要學到數學知識,還要掌握學習方法。有時我在課堂上,唯恐時間不允許,造成了包辦的情況,致使課堂效果不好,今后我們應努力研究的教學方法,熟悉了解學生,做到課堂教學向自然高效邁進。
上一次認真研讀《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年版)》是在20xx年參加陜西省教學能手大賽前,師傅許建濤老師給我安排的任務,他說只有研讀理解數學課程標準,才能明確每節課“教什么”“為什么教”以及“教到什么程度”,的確,課程標準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樹立了一個標桿,讓我們心有所“依”。
今年暑假,在陜西省周林茜優秀教學能手工作站的組織下,我們學習了20xx年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新課標的修訂,反映了時代的特征,體現與時俱進的需求,聚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引導學生明確人生發展方向,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內容由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四個學習領域組成。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以數學核心內容和基本思想為主線循序漸進,每個學段的主題有所不同。綜合與實踐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目標,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特點,以跨學科主題學習為主,適當采用主題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的方式,設計情境真實、較為復雜的問題,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數學學科和跨學科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
根據學段目標的要求,四個學習領域的內容按學段逐步遞進,不同學段主題有所不同。
新課標對課程內容結構進行了更細致的規劃,體現了學段之間的緊密銜接,同時也加強了學科間的融合,將實踐活動與數學知識相結合,相互促進,從而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細化為數學核心素養目標的落實,體現學科培養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更加明晰和強化了數學課程育人導向,集中體現了數學課程育人的價值。從課程內容結構的優化到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的學業質量標準的制定。應該說從起點到目標,從目標到內容,從內容到方法,感覺都有具體的指導。
初中階段,數學核心素養要求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很多人說,我們在學校學的許多數學知識,通常出校門后不到兩年很快就忘記了,學到的數學知識顯得一無是處。然而細想,不管從事什么業務工作,深刻于每個人頭腦中的數學精神、數學的思維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等,都隨時隨地的發生作用,令我們受益終生,而這一切都是在數學思想的滲透中得以培養的。
核心素養的落實,需要我們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學生,需要我們把數學核心素養、課堂、學生聯系起來,讓數學核心素養在課堂落地,讓數學學科育人在課堂生根。這給我們提出了更高更明確的要求。我們唯有細細去研,細細去讀,才能更好地把握學生數學學習的密碼,成長的密碼。
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們對教學目標的確定要充分考慮核心素養在數學教學中的達成。每一個特定的學習內容都具有培養相關核心素養的作用,要注重建立具體內容與核心素養主要表現的關聯,在制訂教學目標時將核心素養的主要表現體現在教學要求中。
教學過程的具體實施更值得每位教師用心規劃,新課標也為我們提供了能引發學生思考的教學方式:(1)豐富教學方式;(2)重視單元整體教學設計;(3)強化情境設計與問題提出;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具體的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應該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標。
在提升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發揮評價的育人導向作用,堅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主要分為教學評價和學業水平考試。在教學中評價方式豐富和緯度的多元化。評價結果的呈現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進步,關注學生已有的學業水平與提升空間,為后續的教學提供參考。評價結果的運用應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通過新課標的學習,我深刻的感受到,學生的學是首位,核心素養的落地是首位。作為教學一線的教師,原來的經驗可以是我們深厚的積淀,而堅持終身學習,更新理念,才能與時俱進。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我們的不斷努力,就是期待教學相長,師生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命運共同體”。
數學作為一門學科,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都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然而,當我偶然接觸到中學數學報后,我發現通過閱讀數學報,不僅可以深入了解數學知識,還能培養數學思維和解題能力。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分享一些關于“閱讀中學數學報”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興趣激發。
初次閱讀數學報,我對其中數學的魅力感到震撼。數學報中的題目設計新穎,挑戰性強,各類數學問題的解法也多種多樣。通過解題的過程,我不僅學會了豐富的解題技巧和方法,更能夠感受到數學中的創造力和奧妙之處。這種深入的解題過程和思路的追尋使我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第三段:知識擴展。
在閱讀數學報的過程中,我不僅能夠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還能夠學到許多新的數學概念和方法。數學報中的解題過程詳細且易于理解,讓我深刻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和發展。通過解讀數學報的文章,我逐漸了解了各個數學領域的研究進展和數學家們的奮斗歷程。這些知識擴展了我的學習范圍,提高了我的數學素養。
第四段:思維培養。
閱讀中學數學報不僅可以擴展數學知識,還能夠培養數學思維和解題能力。數學報中的題目設計獨具匠心,既有迷題,又有思維啟發題。這些題目不僅要求我們具備扎實的數學基礎,更需要運用靈活的思維方式思考解題路徑。通過閱讀和解答這些題目,我逐漸發現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了提升,學會了觀察問題的多個角度,在解決問題時也更加靈活和深入。
第五段:激發潛能。
通過閱讀中學數學報,不僅能夠擴展知識,培養思維,更能夠激發潛能。數學報中的優秀作品和成功案例,常常給我以啟迪和鼓舞。我看到了優秀的學生們在數學領域的杰出表現,他們用智慧和努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數學奇跡。這樣的激勵使我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數學,不斷挑戰自己的數學能力,追求自己在數學領域的突破與進步。
結尾:
總之,閱讀中學數學報是我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閱讀數學報,我不僅擴展了數學知識,培養了數學思維和解題能力,更激發了我在數學領域的潛能。我相信,只要堅持閱讀數學報,努力學習,數學這座高山一定能為我所攀登。希望更多的同學能夠體會到閱讀中學數學報的樂趣和收獲,一同走進數學的世界,感受數學的魅力。
上一次認真研讀《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年版)》是在20xx年參加陜西省教學能手大賽前,師傅許建濤老師給我安排的任務,他說只有研讀理解數學課程標準,才能明確每節課“教什么”“為什么教”以及“教到什么程度”,的確,課程標準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樹立了一個標桿,讓我們心有所“依”。
今年暑假,在陜西省周林茜優秀教學能手工作站的組織下,我們學習了20xx年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新課標的修訂,反映了時代的特征,體現與時俱進的需求,聚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引導學生明確人生發展方向,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內容由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四個學習領域組成。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以數學核心內容和基本思想為主線循序漸進,每個學段的主題有所不同。綜合與實踐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目標,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特點,以跨學科主題學習為主,適當采用主題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的方式,設計情境真實、較為復雜的問題,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數學學科和跨學科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
根據學段目標的要求,四個學習領域的內容按學段逐步遞進,不同學段主題有所不同。
新課標對課程內容結構進行了更細致的規劃,體現了學段之間的緊密銜接,同時也加強了學科間的融合,將實踐活動與數學知識相結合,相互促進,從而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細化為數學核心素養目標的落實,體現學科培養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更加明晰和強化了數學課程育人導向,集中體現了數學課程育人的價值。從課程內容結構的優化到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的學業質量標準的制定。應該說從起點到目標,從目標到內容,從內容到方法,感覺都有具體的指導。
初中階段,數學核心素養要求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很多人說,我們在學校學的許多數學知識,通常出校門后不到兩年很快就忘記了,學到的數學知識顯得一無是處。然而細想,不管從事什么業務工作,深刻于每個人頭腦中的數學精神、數學的思維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等,都隨時隨地的發生作用,令我們受益終生,而這一切都是在數學思想的滲透中得以培養的。
核心素養的落實,需要我們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學生,需要我們把數學核心素養、課堂、學生聯系起來,讓數學核心素養在課堂落地,讓數學學科育人在課堂生根。這給我們提出了更高更明確的要求。我們唯有細細去研,細細去讀,才能更好地把握學生數學學習的密碼,成長的密碼。
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們對教學目標的確定要充分考慮核心素養在數學教學中的達成。每一個特定的學習內容都具有培養相關核心素養的作用,要注重建立具體內容與核心素養主要表現的關聯,在制訂教學目標時將核心素養的主要表現體現在教學要求中。
教學過程的具體實施更值得每位教師用心規劃,新課標也為我們提供了能引發學生思考的教學方式:(1)豐富教學方式;(2)重視單元整體教學設計;(3)強化情境設計與問題提出;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具體的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應該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標。
在提升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發揮評價的育人導向作用,堅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主要分為教學評價和學業水平考試。在教學中評價方式豐富和緯度的多元化。評價結果的呈現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進步,關注學生已有的學業水平與提升空間,為后續的教學提供參考。評價結果的運用應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通過新課標的學習,我深刻的感受到,學生的學是首位,核心素養的落地是首位。作為教學一線的教師,原來的經驗可以是我們深厚的積淀,而堅持終身學習,更新理念,才能與時俱進。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我們的不斷努力,就是期待教學相長,師生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命運共同體”。
2022年4月頒布新課標后,我認認真真進行了閱讀。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并要求教師實現角色轉變,由傳統的以講授為主導的教學轉變為提倡以探索和引導發現的教學。
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化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更要發揮數學在培養理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要遵循新課標,上好每節課。
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不再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單邊的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交流,交往互動,相互溝通,相互補充的過程;是學生圍繞著教師設計的課堂這條主線,思維高速運轉,不斷發展,不斷成熟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學生應有能力的提高,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成就感的喜悅,創新思維火花的迸射。
課堂教學要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的變化,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數學教學要關注個體差異,促使發展,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學同樣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既要保證學困生能學得進去,要保證基礎學生的整體發展,更不能壓抑尖子生的個性及特長,教師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要通過多種途徑及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要,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
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對新課改,課堂上要放下“架”,讓學生喜歡你,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的人格,努力形成新型的、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升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認真上好每節課,使得我的每個學生在每節數學課上都能有所收獲,既學到數學知識,又獲得能力的提高,思維的發展,數學思想的形成,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
10月29-31日,數學教師優秀課觀摩和評比活動在會東舉行,我有幸參加了此次賽課活動。本次評比共有來自全縣各地的30多位教師到場觀摩,比賽中,人教版版本教材展示。我在這次學習活動中接觸了全縣優秀青年教師,參加本次活動感受頗深,下面談幾點收獲。第一、課前準備充分,課堂教學環節完整流暢。
以前我所聽到的優質課的展示都是在課堂上,但這次通過說課能夠完全感受到每節課教師備課時所要做的準備,如會東中學的徐明星老師在講等腰三角形應用時所做的學情分析:學生在之前學習“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與“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過程中,對等腰三角形概念與表示方法有什么程度的認識和理解?整個課程經歷了回顧復習,引出問題;合作互動,解決問題;構建模型,分析問題;歸納小結,反思提高;達標檢測,省定落實;布置作業,分層優化六個環節,給人的感覺是自然完整流暢。我想這些教師的課堂教學中表現的這么好正是因為他們“備好”教材,還“備好”學生,并且能夠預設問題,正所謂:有美好的預設,才有美好的未來。
第二、參賽教師的語言精煉準確,肢體語言藝術性強,課堂形象好。
這次講課的教師語言都非常準確,提問的意圖指向明確。對學生的引導自然、評價中肯,言語中流露出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鼓勵。我們都喜歡聽鼓勵的話,學生更是如此,這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健康發展非常重要。參魚中學中學的王邦遞老師是第8個參賽教師,他青春、陽光,給我的印象最深,他在課上語言溫婉,親切,還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贊揚鼓勵,肢體語言配合的恰到好處,及時的糾正、引導,不管學生回答正確與否,他對學生都能夠給予的適時評價,促進了學生的上進心和積極性,增強自信心。
第三、數學教學貼近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數學來源于生活”,比如垂徑定理,《垂徑定理》等都是從生活實際入手,提出相關問題。因此,在教學中無論是對新知識的引入或鞏固都要注意緊貼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本次活動中,大部分的老師選用學生身邊的生活實際問題,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就在他們的生活中,現實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讓學生體會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數學思想過程。當然,在此問題上專家也提出“生活的現實”應該是學生熟悉的,與當前學習內容緊密相關,要盡量避免人為編造。
第四、課堂上引導學生,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為學生創設一種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學生進入學習,讓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習經驗、數學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在探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發揮團隊意識,合作解決問題,讓學生獲得成功感,獲得學習數學的樂趣。多位參加活動的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都是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獨立思考,之后再小組討論、總結。但是也有專家質疑,每節課都有設計討論嗎?齊聲回答問題也是一種方式。
第五、同行提問積極,點評精彩。
活動中聽課教師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每節課下來至少有兩個提問,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也引發了的點評。平時我們的評課,指出問題的地方,各抒己見,各有道理,最后我們會覺得都好,但又不知道按誰說的方式來處理我們的課。這次,幾位資深的專家對每節課都進行了精彩的點評,他們的評課針對性強,客觀,有理論支持,讓我受益匪淺。
通過賽課,我的感觸很深,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抓住數學的本質,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去體驗概念的形成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使得數學課堂更加有數學的味道。精彩的課堂,專家專業的分析、總評,一節課內容雖然不多,但涉及了一章內容之間的聯系,通過例題培養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加強運算技能以及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收獲了很多,既開闊了眼界,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教學是無止境的,在以后的數學教學工作中,我將不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爭取將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嶄新的層次,使我也能夠達到這些精英們的教育教學水平。
在網上拜讀了姜紅英老師的《一年級數學學習要求》這一文章,覺得受益頗多,于是結合我們學校一年級的一些具體做法,我對該文進行了適當的修改,并和我們一年級的各位家長共享。
1、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
習慣養成有很多方面,首先要學會的是整理書包和帶齊學習用品,孩子要逐步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培養孩子細心認真的將學習用品準備齊全,這在習慣形成初期非常重要。其次,作業格式訓練也是學習習慣培養的一方面。要利用數學練習冊和書讓學生練習寫數和寫算式(老師會布置,家長只要督促書寫端正、格式正確和及時改錯即可)。
學習習慣的另一方面就是養成每天復習和預習的習慣。這也是我們數學常規作業,即回家三件事,一復習,二預習,三口算。
復習就是看著書給家長講講今天我們學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獲和發現。
預習就是讓孩子自己安靜看書后完成書上的相應練習和提出自己的疑問。我們的預習要求有兩則:預習要求一,見空就填,見問就答。預習要求二,遇到問題自己想,獨立思考無價寶,想不出來打問號,帶著問題進課堂。
2、重視孩子計算能力的培養。
由于孩子的基礎不同,不同孩子的計算熟練程度和速度也存在一定差異,要縮小這一差異,僅靠每天一節數學課練習是不客觀的,因此還需要各位家長做有心之人,多進行這方面的練習。
計算的練習方式多樣,可以做口算題卡,供孩子獨立練習,也可在做家務、和孩子上街等時間來個對口令。有時間還可以給孩子聽算。我們關于口算練習的要求是:口算口算天天練,時間多我就做(口算題卡本),時間少我就讀(口算卡),想練耳朵就聽算。強烈推薦各位家長多給孩子聽算,聽算可以同時訓練孩子聽,寫和算的速度和能力。同時要留心孩子計算錯誤的原因,是粗心還是計算方法存在問題。但要防止枯燥的題海練習,錯了還要罰的做法會扼殺了孩子學數學的興趣的。
3、依據生活理解數學,讓孩子在游戲中成長。
有些數學知識較抽象,容易混淆,我們家長要注意給孩子創造生活情境,讓孩子在實際體驗中理解知識。如“左右”的認識,有些孩子正確掌握左右需要較長時間和過程,家長要有耐心,在生活中強化孩子對左右手的認識,引導孩子借此來分辨物體間的左右關系。
同時,我們家長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很好的契機,一定別放過,順便就可以教教孩子一些數學知識。比如,當孩子問你幾點了,不防和他聊聊怎么認鐘;當孩子問你,3-5不夠減怎么辦,你就可以談談負數的知識等等。這些看似不經意的閑談,是他以后在課堂上學習數學寶貴的經驗。
在時間許可時,我們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做數學游戲或畫畫數學畫,通過那些具有訓練目的的游戲促進孩子在數學、認知、空間理解、想象力和數形結合等方面的發展。
4、重視數學語言發展,為聰明插上翅膀。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語言能力的增強可以極大的改善孩子的學習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因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孩子語言發展的重要性。不妨給孩子的智力發展插上“語言的翅膀”,讓孩子飛得更高,更遠。
在生活中要多為孩子創設說數學的機會,讓孩子說說自己的觀點、看法與思路。和孩子交談的形式不必過于正式,比如和孩子散步時,和孩子去公園時等等,這樣交流的氣氛要自然親切得多。對話時要有意識的激發幫助孩子形成規范的語言表達習慣。如“我是這樣想的”;“我認為……”“因為……所以……”。要求孩子說完整的話。
數學書中的實際問題小朋友都要能在老師或家長引導下看書說出題意。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家長要能耐住性子,多聽少說,只要我們的話語能引發交談話題,進行適當的點評反饋就夠了。
5、培養孩子表達能力的另一妙招就是經常向孩子“請教”。
把孩子推上講臺,做孩子的“學生”這雖有明知故問的嫌疑,但并不妨礙孩子的為師熱情。他們會很興奮,很熱情的扮演老師的角色,介紹自己今天的學習收獲。比如:一年級孩子常常把老師的要求不能完整帶回家,家長對于他們說的不合理的事情,請堅決保持絕對的懷疑,并且裝出絕對的好奇,請他們自己第二天把事情弄清楚,告訴你們。大家再裝出絕對的空前的佩服。這樣我們的孩子以后就會有意識的記住老師的要求,因為他會想到爸爸媽媽要請教他。
6、讓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悅。
俗話“數子千過,莫如夸子一長”,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師和家長肯定和贊賞。與其說“你不要這樣做!”還不如“你那樣能夠做得更好!”;與其讓孩子在沒完沒了的批評中糾纏于做過的錯事,還不如讓適時的表揚給孩子的每次進步都鼓掌喝彩!自信不足的孩子更是特別害怕出錯,家長更應盡量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欣賞?!坝羞M步!繼續努力!”“沒關系,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不要吝嗇真心的表揚。
7、注重孩子學習過程,正視孩子考試成績。
首先每個孩子由于學前的教育差異問題,大家的起點不同,因而我建議在一年級上期,我們家長讓我們的孩子自己和自己比!就是將孩子現在同過去不同進期所取得的成績相比較,是進步,還是退步,抑或是原地踏步。進步是因為他在哪些方面有所改進,有所完善,分析得出后要加以鼓勵,讓其發揚光大,開始表揚的頻率要高,漸弱之,以至形成習慣;踏步著或退步了是因為他不認真,還是方法不妥,分析得出后對癥下藥,拉起來后再扶上走一程;稍有進步,作為家長可以借助于老師的口吻,夸張一點表揚,樹立起自信,讓他自強不息。切忌讓孩子感受到你覺得他的學習很糟糕,你很著急,這樣孩子也會因為沒有成功感而對學習缺乏興趣。這里我們說的其實就是縱向比較。
當然我們也需要橫向比較,就是能將自己的小孩與同年級、同班級的其他孩子比較一下,找差距和不足。具有良好習慣的孩子,成績一般都很優秀,而這一切,一方面歸功于學校教育,另一方面也不可忽視家庭氛圍的熏陶,對于這些孩子的家長,我們不妨去討教一番,再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進行實踐,一定有收獲。
其次,當他們面對新內容,特別是思維含量較高的問題時,孩子就會感到困難,因此常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家長在家看孩子的計算很熟練,就以為孩子的數學學得很好,但真正考查或解決實際問題時,孩子往往有些不適應,或者說不盡如家長之意。這就需要我們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關注孩子的學習內容,數學并不僅僅是單純的計算。
另一方面,我們要能“不唯分數是問”。分數只能作為評介孩子的一個參照,90分與100分的孩子的數學能力究竟相差多少,不是僅分數就能說明的,我們得具體分析才是。孩子有失誤,是純粹的粗心,還是思考問題的方式有問題。是臨考心理欠佳,還是知識點沒掌握。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因此很難找到一個適合所有家庭、所有孩子的教育模式,以上所談的一些建議,僅供參考。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也期待能給孩子一雙會用數學視角觀察世界的眼睛,一個會從數學角度思考問題的頭腦。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結合具體內容,盡量采取“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擴展”的模式展開,教學中要創設按這種模式教學的情景,使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
現代教育觀念—邁向學習化社會,提倡終身學習,使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與人共事。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努力讓學生做一做,從做中探索并發現規律,與同伴交流,達到學習經驗共享,并培養合作的意識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鍛煉自己,把思想表達清楚,并聽懂、理解同伴的描述,從而提高表達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边@是新課程標準努力倡導的目標,要求教師要及時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承認差異;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為此,我想教師應該先了解所教學生的情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水平、學習態度、意志強弱、智力和能力、平時成績等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可以分成按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按照略高于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按較高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問題情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選擇合適的策略,由此來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提高思維水平。
《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了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新課程理念下,教師不再是課本知識的解釋者和忠實的執行者,而是與專家、學生等一起構建新課程的合作者。教學中要注重書本知識向實際生活回歸、向學生經驗回歸。在教學中,一方面要用教材,理解教材編寫的意圖、滲透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的已有資源進行教學;另一方面,根據學生的實際,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重組、補充、加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科書并非唯一的數學課程資源,我們應該善于開發其他的教學資源,它還包括教學中可以利用的各種教學資料、工具和場所,如實踐活動材料、多媒體光盤、計算機軟件及網絡、報刊雜志等。
自從教師進修學校下發學習新課標通知以后,我切實地學習了幾遍初中數學新課標,感悟頗深,熟悉頗深,也有了自己逼真的體會。
一:通過學習,使我進一步理解了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個公民應當具有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既要使學生把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更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理性思惟和創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換作用,因此,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取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也更加知道了作為一位初中數學教師在培養國家未來人才方面所擔當的責任之重大,更加要遵守新課標,上好每節課。
二:通過學習,使我了解了新課程下數學教學的特點,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不再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單邊的教學活動,而是師生雙向交換,交往互動,相互溝通,相互補充的進程;是學生圍繞著教師設計的課堂這條主線,思惟高速運轉,不斷發展,不斷成熟的進程。在這一進程中,學生應有能力的進步,數學思想方法的構成,成績感的喜悅,創新思惟活花的迸射。
三:通過學習,使我更加熟悉到課堂教學要建立公道的科學的評價體系,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進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的變化,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通過學習,使我更加熟悉到數學教學要關注個體差異,促使人人發展?!缎抡n程標準》提倡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取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學一樣也要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既要保證學困生能學得進往,又要保證基礎生的整體發展,更不能壓抑尖子生的個性及特長,教師要因材施教,順手推船,要通過量種途徑及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要,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做每個學生學習數學的引導者,支持者,做他們學習數學的堅強后盾。
總而言之,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我要堅定新課程的理念,堅持實施新課標,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認真上好每節課,使得我的每個學生在每節數學課都能有所收獲,既學到數學知識,又有能力的進步,思惟的發展,數學思想的構成。使得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有著不同的發展,為他們能成為我們國家未來的有用人才打好堅實的基礎。
近日,我學習了20xx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對課堂教學有了更深的體會和思考;同時,我的教育教學觀念也有了新得轉變。我重點研讀的是7-9年級的學段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及課程實施部分。課標中指出:“感悟數學的價值,能夠從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獲得數學活動經驗,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同時還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爆F就課標中這一相關內容,結合我的教學實踐淺談一下我的看法。
“看見光”指的是看到希望,看到信心,看到求知欲。教師應該將學生的生活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從學生熟知、親近現實的生活數學,走進學生視野,進入數學課堂,使數學教材變的具體、生動、直觀,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注意使學生在獲得間接經驗的同時也能夠有機會獲得直接經驗,即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發現數學的作用與意義,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客觀世界,增強數學作用意識,提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追隨光”指的是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倡導教學民主,教師當好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討論、交流、合作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手段,凡是學生能通過自己努力學到的知識,絕不授予學生,凡是學生經過思考能解決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去思考,把“教—學”活動中的自由還給學生。把學生當成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教師要把基本理念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處理好教師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注重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
“成為光”指的是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將知識內化并能學以致用。
初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存在于現實生活中,并被廣泛應用于現實世界,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在教學設計中一定要體現讓學生經歷抽象數學思考的過程;正確處理好階段性與連續性、整體性與個別性的關系。課堂中要舉一反三,追本求源,瞄準知識的生長點,把基礎知識放在首位,引導學生回顧學習過程。老師講例子、講方法,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多動腦多思考。老師講的少(舉一),學生悟的多(反三),啟發引導學生學會運用。遇到類似的題型,可以試著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分析,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將實現知識進行遷移,用課堂學到的方法做指導,發展創造性思維并總結學習方法,把這些方法一點點地積累起來以便運用。學生能力的獲得,不在于老師授予,而在于歷練習得?!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是古訓,這與學會學習的理念一致,“會學”比“學會”更重要。
“散發光”指的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最終落腳點。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是“促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個性健康發展,使每個學生學會學習,達到愿學、樂學、會學、善學。課堂教學要從“片面教授”提升為“全面發展”,應以傳播數學知識和數學文化素養為出發點,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和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用數學語言表達現實世界,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課程標準》帶給我們的僅僅是理念上的認識,理論上的指導,要真正的落實到實踐中還需要我們每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認真領悟,不斷反思摸索。
近年來,數學教育在我國的中學教育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許多中學都會為學生提供數學報紙來閱讀。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是每個數學教育工作者都面臨的問題。在閱讀中學數學報的過程中,我獲得了一些有益的心得體會。
首先,閱讀中學數學報可以幫助學生拓寬數學知識面和視野。數學報中會介紹一些高深的數學理論、方法和應用,這些內容超出了課本范疇,豐富了學生的數學知識。同時,數學報還提供了一系列的數學問題和解決方法,幫助學生了解不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通過閱讀數學報,學生能夠獲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數學知識,拓寬了他們的數學視野。
其次,閱讀中學數學報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數學報上的題目往往不僅僅是要求學生計算,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其中有一類是推理和證明題,需要學生理解題目并進行推理證明。這類題目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另外一類是應用題,需要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這類題目培養了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和實際問題相結合的能力。通過閱讀數學報,學生能夠接觸到各種類型的數學問題,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閱讀中學數學報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數學報上的數學內容往往更加生動、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它們通過舉例、引用生活中的問題,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實際問題相結合,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數學的應用的重要性。此外,數學報還經??且恍┤の稊祵W問題,這些問題既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又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
最后,閱讀中學數學報還有助于學生與他人交流和合作。數學報上的數學問題往往需要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和討論。學生間可以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彼此的想法和解題方法。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同時,學生們還可以將自己的解題方法和思路寫成數學文章,向老師和同學展示自己的成果。這樣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
總之,閱讀中學數學報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閱讀數學報,學生能夠拓寬數學知識面和視野,提高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并且培養學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因此,我們應該鼓勵學生積極閱讀中學數學報,從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樂趣,提高數學素養,為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自公布以來,短時間成為數學同行們交流的熱點話題。課程標準是教師教學的指揮棒,深入學習和領會課程標準的精髓,會讓自身教學不走錯路,少走彎路。通過一段時間的自學,自身對新課標也有些許體會和感悟,與同行們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通過學習不僅夯實和重溫了課程標準的老內容,更是解讀了20xx版新課標的新增內容和導向。課程標準從20xx年出版到20xx年出版,再到今年的20xx年出版,基本上每十年改一次。今年新出版的新課標的指導思想中的基本理念和結構特征,與20xx年版的還是有不少的變化。在基本理念中體現了“逐步形成適應終身發展需求的核心素養”,要設計體現結構化特征的課程內容,重點對內容進行結構化的整合。在探索激勵學習和改進教學的評價中,要通過學業質量的標準的構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形成階段性評價主要依據。
發現新課標并不是高不可及的“高大上”的標準,結合實踐來解釋主題結構化的意義,結構化突顯內容的關聯性,有助于知識與方法遷移,促進核心素養形成。強調內容結構化就是對學習內容的整體理解,對學生學習的整體把握,從基于單元的整體分析,對關鍵內容的深度探究,再通過核心概念的感悟,和知識與方法的遷移,促進學生整體發展,逐步形成核心素養。特別介紹了具有整體設計思路與內容結構化有密切關聯的教學設計的理念和框架,強調了深度學習和單元整體教學可作為實現課程內容結構化的路徑。
我們老師往往糾結于專業術語的新名詞,困惑于他人對教學的初步結論。比如什么是“整合思想”,就是改變過于注重以課時為單位的教學設計,推進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體現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以及學習內容與核心素養表現的關聯。在小學階段,更多的體現的是培養學生的“意識和感受”,在初中階段,更多的培養的是其“能力與觀念”。
如何在教學中更好地把握數學課程體現核心素養”和“如何深入理解課程標準的新要求”這樣的系列問題會在我們學習課標時總在頭腦中思考。通過思考感悟頗多:
1、社會文明的發展,影響和牽引著數學文明發展,要把數學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連。
2、不能叫用字母表示數,應該稱為用字母表示關系、性質和規律。
3、“學科實踐”指的就是我們教學實踐,是實際教學中我們該怎么做。
4、對學生的計算思維的培養如何落實?事實上,就是要培養學生有邏輯地思考問題。
5、“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的“三會”目標里,不光要看世界外在的,還要將問題數學化、抽象化,來解決實際問題,它都是與現實世界相關聯的,也就是說外在和內在的相結合。其具體表現更多的是內在的,例如:數感、量感和計算能力等等。
通過本次自學課標使我更能深刻的理解課標,讓我去思考背后的教育價值和核心概念,促進我要能夠質疑問難、反思自我、勇于探索、深入學習,從而掌握新課標核心思想的脈絡,把握新時代教育思想的脈搏,凝心聚力再前行!
12月13日去天津中學參加“華北九校初中數學同課異構”做課活動,來自天津中學的馬玲玲、靜海二中的賈智學、河北師大附中的苑義層、內蒙古錫林浩特六中的劉娟娟四位教師對教材的鉆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都會展現出不同的教學風格。
一、教師善于創設情境。
劉娟娟老師先類比線段的比較并在黑板上貼了三個不同顏色和不同大小的角,學生利用第四個角在黑板上比較,引出本課課題。讓學生感覺數學是有趣的。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渴望挑戰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長期以來,數學幾乎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詞,重知識的傳授,輕能力的培養;重學習的結果,輕探究的過程;重反復的練習,輕情感的滿足……這一切,使我們學生對數學很難激起興趣。他們感到數學是枯燥的、煩瑣的,數學幾乎等同于做題,而且沒完沒了。一個巧妙的問題引入,把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激起,他們感到數學是有趣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挑戰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為他們走向成功。
二、教師精心設計教學課件。
教學課件制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苑義層老師通過疊合法比較角的大小時,就是通過動畫演示,使枯燥的數學教學變得形象直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三、教師的教學語言。
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是至關重要的,天津中學的馬玲玲老師的語言表述最好,讓學生聽懂理解知識,四位老師隨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語言敘述應合乎邏輯,因果關系不能顛倒,提出問題要清晰明確。教學語言應規范化,用普通話教學。教學語言要干凈利索,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用他們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語言。
五、小組合作。
創新這一矛盾,使學生能在和諧的氣氛中相互學習、逐步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
六、一題多變。
天津中學馬玲玲老師的學材的設計中最突出的是一題多變,經常做這種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思維質量,還可以培養學生面對難題的良好的從容心態。一題多變重點在于對某個問題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探索。一題多變和一題多解對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有極大的幫助。是學生創新思維的必備前提,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品質。
數學中的一題多變設計應能夠體現知識的一定規律和一定的關聯,便于學生思考問題時思路的發展。新課程標準中增加了“增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用題目的相同、相似這一系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了解數學從簡單到復雜,從一般到特殊的探索規律。再用不同的思路去分析,不僅使得學生對思考的問題由淺入深,而且極大的鍛煉學生類推能力和梳理思路歸納的能力。
教學時,教師都經常埋怨學生講過的都不會,我們是否想過自己在教學上的欠缺?
x月x、x日我有幸到x小學參加了“x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專題研討會x市小學數學教學研討會”,聆聽了全省四位小學數學教師的展示課,此次聽課收獲很大,受益匪淺,不僅讓我領略到了各位教師的講學風采,也讓我從中發覺到了在課堂教學方面自身的淺薄與不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第一,教師善于創設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為教學服務。
第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源于生活,體現于生活。讓學生感覺到:生活處處有數學。又令學生明白:生活處處用數學。
第三,變抽象為直觀。
每堂課細細的聽下來后,感覺每位授課教師都煞費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細致的準備,所以每堂課都有很閃光的亮點供我們參考、學習、借鑒。當然有比較就會有鑒別,所以我會把其中的精華加以吸取,嘗試運用到以后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通過本次學習,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利用新課改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它成為學生學習知識展示自我的平臺。
總之,平時一定要多學習新課改理念,認真鉆研教材,挖掘教材,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授課能力,多聽同任教師的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匆忙間我來到xx中學已經有14年多的時間,反思這些年來的數學教學情況,我有付出,有失敗,也有收獲。下面就自己的數學談一點個人的心得體會。
這是我工作上的一個失誤和教訓,以前我總會在自己的心中給學生劃定一個位次,一個發展的空間,而往往就是這個不正確的先導決定了我以后對他的教育,也決定了他的成績。好的位次是他幸運,差的卻讓原本優秀的學生淪為平庸。因此,在我新接手一個班的數學教學時,我對這個班的以前的數學成績只做整體上的分析,對每個學生的個人成績我淡化處理。我告訴學生,在我心目中,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每個同學都還有機會去努力,不要輕言放棄。我給每一個孩子創造一個快樂、和諧、平等的學習環境。在自己的努力和小師傅的幫助下,重新取得成功。事實證明,我的這個做法是對的。我慶幸當時我沒用歧視的眼光來看那些后進生,沒有把他們一錘定音,否則我想他們肯定是難以取得什么進步的。
雖然教學的知識是簡單的,但每次傳授的方式都不可能是相同的。為了讓自己能更好的開展工作,我會看一些關于心理研究等類型的書籍,使得在教學中能夠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教學。例如,在課堂的教學中我注意結合學生注意力的特點,將教學重點安排在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段進行教學,同時注意減少相關干擾,使學生注意力能更加集中。在學生遇到較多的數學方法感到混亂,努力了也難以取得進步而感到非常困惑時,我告訴他這是學習中的“高原現象”,不要太擔心,只要努力跨過這個關就會豁然開朗了。當學生感覺總是記不牢知識時,我指導學生根據心理遺忘曲線來進行記憶,使學生記得好,記得牢。
對于反思來說,首先是對教材的反思。面對新課程,我嘗試著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如今的教材更注重的是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味的老師為主體,專門講解的那種模式,xx中學的和諧互助教學策略要求老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給學生自主交流的時間多了,他們也就會漸漸成了課堂學習的主體,老師只是引導學生、輔助學生的一個個體。其次對學生的反思。我每周都會對學生的情況做一個分析,從學生的角度去反思自己的做法??扇〉挠浵聛?,不可取的想辦法改進。
作為年輕教師,我每天都在學習著、實踐著、反思著、成長著。除了學校領導的不斷指導,老教師的不斷引領,自己的不斷學習之外,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集體備課。集備給我們教師創設了一個平等、和諧的研討環境,強調集思廣益,加強教師之間在課程實施中的專業切磋、協調與合作。我們數學組里每位教師在共同的備課研討中可以自由選擇承擔的任務或者由組長分配任務,從而產生一種勞動的幸福與愉悅。教師在合作中互相理解,互相欣賞,形成協調一致的交往互動氛圍。在這樣氛圍下的集體研究,我感覺自己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教學的能力在不斷提升。
本人看了《小學數學新課標》之后,感覺它在舊版的課標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原來是一些基礎性的內容,主要是向學生們傳授知識,讓學生們能夠掌握好就可以了,現在并不只是這樣,而是重視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讓他們在實際生活情境中感受數學,數學學以致用,而且是快樂地學習數學。我膚淺地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原來小學數學中的“兩基”變成了現在的“四基”。多出的兩個方面是“基礎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新課標在以前要求的僅僅是小學數學基礎性的掌握,而現在卻是把小學數學的要求提高了層次,要求把數學的基本思想也要貫穿于數學教學中,同時要讓學生們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數學的學習,這樣也就從小學階段開始培養學生們的數學素養,并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數學,確實這樣一種的教學方式可以給學生們更好地學習數學的環境,對于學生們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了深厚的獨立探究潛在習慣,也體現了新課標在指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精益求精的態度。
其次,對比新舊課標的基本理念,我發現兩者都強調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但是新版注重的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和數學思想的培養。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群體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差不多是“因材施教”的意思,但是并不是個別教學法,而是根據班級來衡量,這樣我們就可以讓不同的學習能力的學生在數學上有著不同的發展;另外,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應該把數學上一下數學思想融于學習數學之中,這樣從學生的小學階段就開始了解一些經典的數學思想,那么對于學生今后數學的學習會有莫大的幫助。
再次,新課標中的應用意識,讓我們看到在數學教學應該去引導學生通過一些實踐活動來發現數學、應用數學,培養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因為大家都知道,不要做書呆子,應該盡可能地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樣既可以為生活提供便利,也可以讓自己在知識的掌握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積累知識,那么對于學生來說,這樣的一種通過在生活中來學習數學知識和運用數學知識是很好的掌握數學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也可以培養他們的通過實際生活來探索數學的興趣,對于以后的數學學習有著更好地獨立思考素養,更能在將來數學學習和進入社會都有著有益的助力。
以上,就是本人學習小學數學新課標的一些淺薄的心得體會,我想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應該把這些體會浸潤其中。當然,無論如何,作為教師要不斷探究數學教學,讓學生在高效學習數學過程中享受數學帶來的樂趣。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78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