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人們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學習或工作后,對所獲得的經驗和感悟進行總結的一種文字表達。在這段時間里,我遇到了很多困難和挑戰,但也收獲了許多快樂和成功。這一切都離不開自己的努力和團隊的支持。
近年來,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不斷深入發展,企業法治活動成為一種重要的推動力和發展方向。作為一名企業員工,在參與企業法治活動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法治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對企業法治活動的心得體會。
首先,在參與企業法治活動中,我意識到法治是企業規范運作的基石。一家企業只有遵守法律法規,才能確保健康、穩定地運營。法治為企業提供了有效的底線和紅線,使得企業在各個方面的運營有明確的規范和界限。通過參與企業法治活動,我了解到了企業在招商引資、員工勞動保障、生產經營等方面的法律要求,這不僅有助于保障企業的權益,也為員工和其他相關方提供了一個公正、公平的平臺。
其次,企業法治活動讓我認識到法治是保護員工權益的有力工具。在企業法治活動中,我了解到了勞動法規定的員工工作時間、工資待遇、休假、工傷保障等各方面的規定。這讓我對自身的權益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和了解,并且在需要時有了更多的依據。企業法治活動還通過加強員工的法律教育和培訓,提高了員工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讓員工能夠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避免受到不公正待遇。
此外,企業法治活動對企業文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作為一名企業員工,我深刻體會到了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企業法治活動通過引導員工遵紀守法,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促進了企業正氣凜然的文化氛圍。通過法治活動,我們不僅知道法律的約束和規范,更懂得如何在工作中積極向上、誠信守信。這種積極健康的企業文化不僅有助于提高企業形象和信譽,也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經營環境。
此外,企業法治活動使我意識到法治思維是企業管理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法治活動中,我們學會了以法治思維解決問題,運用法律法規的知識和原則來指導企業管理和決策。通過這種方式,我們不僅能夠更好地處理內外部糾紛和矛盾,還能夠更好地保護企業的利益和形象。法治思維的運用使得企業管理更加科學、合理,也提高了管理者的智慧和眼光。
最后,企業法治活動讓我認識到,法治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保障。企業是社會的一部分,對企業法治的重視和落實,體現了一個國家和社會對法治建設的重要性。只有當企業法治得以有效落實,才能創造穩定、公平、公正的商業環境,讓企業得以健康發展。企業法治活動的推行,不僅是企業自身的需要,也是整個社會的需要。
總之,通過參與企業法治活動,我深刻體會到了法治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法治是企業規范運作的基石,保護員工權益的有力工具,有助于企業文化建設和管理智慧的提升。企業法治活動的開展,促進了企業的健康發展,也為我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平臺。同時,它也提醒我們,法治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保障,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更加重視和遵守法律法規,共同推動法治建設的進步。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就是把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緊密結合起來,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從而保障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礎,法制是民主的確認和保障,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一方面,包括公民主權利在內的各種權利都由憲法和其他基本法律所確認和保護;另一方面,公民民主權利也必須通過法律規定的程序規范而有序地行使,才能真正得到實現。因此,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就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
社會穩定、秩序井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沒有穩定和秩序,人們就不可能安居樂業、和睦共處。法律作為一種社會規范,具有“硬性”的社會功能和規范功能。要維護社會穩定,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正常的社會、經濟生活秩序,實現社會和諧,就必須依靠法治作保障。
法律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嚴、力量和威信。樹立和維護-法律,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迫切需要。任何社會都必須樹立有效的,沒有就沒有秩序。不同的歷史條件和社會形態,決定了一個社會中不同的。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性是由法律的本質屬性決定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現了人民的意志,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統一。法律具有規范相和確定性,非經法定程序不得修改或者廢止。這種法律所獨有的確定性,使人們根據法律的規定可以清楚地預見自己行為的法律后果。法律具有普遍性。它在其有效時間內,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法律具有國家強制性。法律以國家權力為后盾,由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實施,任何個人或者組織違反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些特征,決定了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具有崇高的性。
法治是現代國家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全局和現實出發,借鑒世界先進的法治經驗,對中國近現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和法治發展的歷史經驗的總結。它既是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劃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執政黨對中國法治經驗的理論追求與升華。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
當前,我國正值大轉型期,社會治理面臨方方面面的挑戰。人民群眾在物質生活條件不斷得到改善的同時,民主法治意識、政治參與意識、權利義務意識普遍增強,對于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越來越強烈,對于更加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作用也越來越期待。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的條件下,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任務更加繁重。而現實生活中,法治不夠、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司法不正、徇私枉法等現象依然存在??梢哉f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全體人民在推進依法治國中國共產黨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習近平指出,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這句話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體思路。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我們要貫徹落實好黨和政府相關法治建設精神和要求,爭做遵法守法的引領者、依法治國的守護者。
一方面要提高認識。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依法治國就是要求無論是部門還是個人,都必須遵守黨紀國法,在法律和紀律允許的范圍內開展工作,確保社會生活的安定、有序。
另一方面是要加強學習。結合"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對反腐倡廉各項任務的部署,認真領會習關于全面依法治國論述和精神要求,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全面提升綜合業務素質,在實際的群文工作中能夠自覺的依法辦事、依法行政、依法接受監督。
總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關系到我們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振興,涉及到全體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福祉,因此我們必須把它作為我們國家的根本大計落實搞好。
在當今社會,法治建設已經成為國家的重要任務。為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并推進法治事業,很多地方組織了各種各樣的法治活動,讓人們更加了解法律,更加注重遵守法律。在這些活動中,我也積極參與了其中的一些活動,并獲得了一些經驗。
我曾參加過一次由當地社區主辦的法制宣傳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和幾位朋友負責宣傳宣傳法律、普及安全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等。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刻感受到,法律知識的了解不僅是社區公民的義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參與這樣的活動也讓我更加明白了我們每個人應該如何合法合規地生活并為社會作出貢獻。
法治活動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傳遞法律知識,改變公眾對于法律的認知和態度。這些活動還能夠促進人們對法律的認識能力、觀察力、分析力、綜合能力的發展,增強公民的法律素質和司法輔助能力,從而有利于信息化社會公民得到更好的保障和服務,維護社會穩定和發展。
第四段:法制教育的體會。
法制教育是法治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過多方位、多方式的宣傳,各地的法制教育活動形式豐富多彩,使人們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常識法律及其他法律知識。從成年人到兒童,在不同的教育階段,都應該開展相應的法制教育活動,以提高他們的法律素養和法律水平。
第五段:結論。
參加法治活動,讓我懂得了法律不只是存在于我們的書本中,而是要貫穿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些活動讓我們了解法律,避免因不了解法律而犯錯誤,同時還可以幫助維護自身權益和社會安全,爭取更多福利和社會保障。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將會更加積極主動的關注法律,增強自己的法律意識,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到法治活動中來。只有通過共同努力,我們才能夠打造一個更加公正、更加繁榮的法治社會。
“法治活動”是在近年興起的一種社會活動形式。近日,我參加了由社區組織舉辦的一次法治活動。通過這次活動,我對法治的認識更深了一步,并獲得了一些寶貴的體會和啟示。
第二段:認識法治。
法治是國家最根本的制度,也是現代文明進步的基礎。它為公民提供了權利的保障,使社會更加安穩、有序。法治基于法律,它不僅是法律的體現,更是法律精神的發揚。因此,要建立法治社會,必須依法治國,尊重法律,嚴格執法,樹立公正司法的理念。
法治活動是通過各種形式對公眾進行法律宣傳,使公民能夠意識到什么是法律,什么是不合法的行為,以及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般來說,法治活動包括講座、培訓、討論等形式。在我參加的這次法治活動中,主要是由法律工作者為大家講解民間常見的法律問題,以及讓大家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法治是社會進步的必需基礎,法治活動則是推進法治進程的一種重要手段。法治活動有以下幾個意義。
1.將法律知識傳遞給廣大公民,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
2.通過法治活動,可以使大家了解什么是不合法的行為,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3.通過法治活動,可以減少民間的糾紛,維護社會的穩定。
4.促進公民的參與,推進法治進程。
第五段:結語。
通過參加法治活動,我深刻認識到法治的重要性,促進人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意義。建設法治社會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我們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動性,加強學習,遵守法律、維護秩序。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邁向法治社會,讓社會更加和諧。
今天,我看了“憲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xx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的視頻,看完之后,我有很大的觸動:人生的路是漫長的、坎坷的,在人生路上,我們會經受各種風雨的考驗,所以我們需要撐起一把生命的保護傘——憲法。
活動中,學生們共同演唱了教育部政策法規司、教育部全國教育普法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門組織譜寫創作的歌曲《憲法伴我們成長》。
第三屆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總決賽的優秀選手,小學組來自山東的'金昆、初中組來自北京的葛天宇、高中組來自重慶的王玲玲、高校組來自新疆的全新月也進行了精彩的展演。
我在“憲法晨讀”中知道了:有些家庭因為貧困或是其他種。種原因,孩子上不起學,而憲法圓了無數渴望讀書卻無可奈何的孩子的夢。
來自重慶市開州區實驗中學的王玲玲說:“是憲法賦予了我平等的受教育權,我走進課堂,學會了用左手寫字,用左手做一切正常人能做的事情,憲法也讓我走出了大山,讓我知道,山的那邊不止有山,還有我的未來?!?/p>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保證。它保障了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促進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推動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如果沒有憲法,就回到了占山為王軍閥割據的時代,如果不民主立憲,如果不尊重憲法,民權將無從保障,國家發展也就失去了公民智慧。作為祖國的希望,我們的義務就是要在這和平安定的城市努力學習,將來成為國家棟梁。
只要人人都知法、學法、守法、用法,我們的社會將會平坦而光明!
新時代中國網絡法治建設推動了中國信息網絡發展,深化了法律制度的完善、現代化和國際化,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支撐。
一方面,需要加強網絡法律法規的完善。網絡法治建設要堅持法治原則,以提升網絡立法質量為核心,不斷完善網絡法律體系,及時更新和完善網絡安全法規和知識產權法規,保護網民的合法權益。同時,還要建立適應網絡發展的實施機制,構建將法律的進行法律制度安全和動態調整的.有效服務系統。
另一方面,要培育優秀的網絡文明。網絡安全建設應著力提升網絡道德建設水平,弘揚正能量,促進公民意識和文明文化的發展,提升網民素養。同時,應通過宣傳教育和模范示范,在網絡社會中共同建設文明網絡文化環境,創造良好社會氛圍,樹立良好風氣。
推動新時代中國網絡法治建設,是維護信息安全、促進社會文明發展的重要舉措。只有通過完善網絡立法、培育優良網絡文明,才能推動中國網絡信息文明的發展。
根據作業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安排,本人積極參加作業區黨委召開的學習教育中心組會議,學習了《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文件選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重要論述摘編》等材料的部分章節。
學習周吉平同志、劉勝玉同志在集團公司教育實踐活動動員部署視頻會上的講話,學習王三運、王太華在甘肅省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的講話。
學習劉圣志、張作祥和楊炳升同志在玉門油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部署動員會上的講話。
并根據作業區安排召開了采油工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宣傳學習會,利用交接班時間學習了以上材料。
1、要深刻領會群眾路線活動的深遠意義。
“大樹扎根于沃土,高樓立足于基石”。
人民群眾是我們事業發展的根基,也是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力量。
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笨倳浿赋觯骸懊芮悬h群、干群關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基。
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民心。
如果我們脫離群眾、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最終也會走向失敗。
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是我們黨的老傳統,也是新時期新要求。
密切聯系群眾,是我黨的三大作風之一。
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才是務實的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才能真正作到為民所愿,有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習慣才能實現為官清廉。
進行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是我黨改善學風、改進工作和生活作風,重樹黨風的接入點。
只有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我作為工區長,整天和員工在一起,一定要心系員工,想員工所想,緊密聯系員工,融入到員工中,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大家的信任,我們的工作才能獲得大家的支持。
2、端正學習態度,領會教育實踐活動的內涵。
學習是提高思想認識的重要保障,學習是提高自身修養的主要手段,學習是凈化靈魂的有效工具。
因此,我一定要積極參加作業區黨委組織的每周四和其它時間的政治理論學習,專心聽講,認真做好筆記。
每天要按時收看新聞聯播,抽出時間自學《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文件選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重要論述摘編》等材料。
在學習時,能沉下心,能耐得住寂寞,通過學習,不斷提高知識層次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也要組織好工區黨支部的學習,準備好學習材料,利用交接班時間,組織黨員認真學習,做好考勤,保證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果。
3、要起好帶頭示范作用,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黨員干部來源于群眾,黨員干部更要深入群眾,把自己看成群眾的一份子,同時在自身要求方面,又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眾。
黨章里提到: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領導了中國革命,成立了新中國,建設了新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今后,還將領導廣大人民群眾走向更大的輝煌。
黨員干部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一份子,是廣大群眾的領路人、舵手,責任重大,決定著祖國未來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前途。
我作為工區長和支部書記,也是一名普通的黨員,要把自己看成“特殊的群體”,把群眾當親人,實事求是的看待問題,要深入群眾,迎難而上,用切實可行的辦法解決問題。
要對嚴于律己,遵紀守法,艱苦樸素,堅定理想信念,培養健康生活情趣,不斷提升人生境界。
4、要照好鏡子、端正自己。
全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全程要貫徹“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這一主線,這對我端正思想態度、促進思想的.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先照照鏡子,認清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有哪些不足,這樣才能從多方面來進行自身的改進,逐步向更高的境界靠攏,以更好地解決自己工作和生活當中遇到的事情。
5、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決抵制“四風”
在所謂“四風”(形式主義、唯官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中,形式主義主要指的是浮夸的學風,唯官主義主要指的是浮躁的工作作風,享樂主義主要指的是腐朽的生活作風,奢靡之風主要指的是與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對立的黨的作風。
形式主義,投機務虛,誤國、誤民,實事求是才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
反對形式主義,可有效地防止工作脫離實際,杜絕追逐急功近利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短期行為。
我要主動地貫徹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真正把心思用在油田的發展上,把精力投入到落實油田公司和作業區部署的重點工作上,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努力為實現原油日產上365噸的奮斗目標而勤奮工作。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為我國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當前開展的公安系統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中央加強公安隊伍思想政治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決策。作為我們公安機關只有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才能確保各項公安工作進一步健康發展,確保在公安工作中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重大決策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才能增強維護社會主義法治和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能力,才能提高我們公安隊伍的政治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學習好、掌握好、貫徹好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我們當前公安隊伍政治思想教育的首要任務。下面,我從幾個方面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相關問題談些學習認識和體會,與同志們學習交流。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是黨中央審時度勢,在科學分析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深刻把握政法工作和隊伍建設大局的基礎上,為進一步加強政法隊伍思想政治建設而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這標志著我們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規律和黨的執政規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把握。作為公安機關認真開展好這次教育活動,對于實施依法治國方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堅持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地位,保持公安隊伍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國家、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從當前公安工作的實際來看,還存在一些與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不相適應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執法為民的宗旨觀念淡薄,特權思想較為嚴重。極少數的民警仍存在以管人者自居,"以法治民"思想依然存在,人員的工作需求。二是公安工作的工作效率不高,辦理案件質量較差。有的辦案人員就案辦案,或偏離了法治的軌道,或忽視了保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適應客觀情況的變化,沒有很好地考慮群眾的訴求,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導致辦案社會效果不佳。四是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較為嚴重。地方保護主義、本位主義的執法觀,損害了法制的統一。對一些執法難度大、無經濟利益的案件相互推諉。
公安機關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必須在結合實際、解決問題、推動工作上下工夫,確保教育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作為準噶爾公安局治安科的一名民警通過前階段支部組織的學習和討論,我認為在這次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中要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同當前開展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結合起來,同鞏固和擴大保持共產黨員。
先進性教育。
成果結合起來,使全局民警牢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緊密聯系"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專項整改活動的實際,牢牢抓住容易發生問題的重點崗位和重點環節,要將當前開展的換發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工作同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緊密結合起來,要切實解決準東地區廣大職工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要緊密聯系公安體制和公安勤務工作機制改革的實際,要緊密聯系準噶爾公安局工作實際,充分發揮公安機關職能作用,最大程度地維護準東地區廣大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和利益。具體而言,我們在公安工作中要始終做到五個結合。
一是要把社會主義法院理念教育與堅持公正執法相結合。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公安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的先鋒,公正執法是對公安機關最根本的要求。黨的十六大提出"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必須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與正義",賦予了公安機關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對此,要進一步加強準噶爾公安局隊伍建設,著力提高我局公安民警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進一步加強各項公安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保障公正執法的各種有效的監督防范機制。切實加強對公安基層基礎工作的管理,加強案件質量評查和執法檢查,嚴格落實執法責任制和錯案責任追究制。進一步加大公安工作力度,不斷完善警務公開的內容,豐富警務公開的手段和形式,增強公安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度,依法保障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知情權、監督權,以公開促公正。
二是要把社會主義法院理念教育與堅持執法為民相結合。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為此,要切實加強廣大公安民警的思想教育,解決"為誰掌權,為誰執法,為誰服務"的問題,做到慎用權力,心系群眾,把執法崗位作為為人民服務的平臺,把執法活動作為保護和實現人民利益的途徑,真正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執法,本著對群眾利益高度負責的精神辦案。要堅決克服和糾正公安工作中存在的官僚主義作風,切實解決職工群眾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認真落實各種執法便民、利民、護民措施,真正做到"嚴格執法,熱情服務"。
三是要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與堅持高效執法相結合。執法公正不僅體現在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上,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體現在效率上,"遲到的正義非正義"。當前,人民群眾反映執法不公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工作效率低,辦案周期長。有的案件雖然結案了,但由于拖的時間太久,當事人遭受的損失已無法彌補。因此,提高公安機關執法效率是當前公安工作的一項重中之重。要積極推進辦案方式改革,建立和完善高效快捷的辦理案件運行機制。加強案件審限的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加強網絡信息化建設,充分運用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開展公安工作,在我局逐步實現網上立案、網上審案、網上批案,提高辦案效率。
四是要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與堅持文明執法相結合。黨的十六大把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確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執法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之一。弘揚執法文明,關鍵就是要做到文明執法,堅持法治與德治并重,在公安工作中自覺克服態度粗蠻、居高臨下的做法,以人道的方式對待當事人和群眾,充分體現法治的人文精神和執法的人文關懷。要認真執行《人民警察職業道德基本準則》和《公民行為規范》,大力倡導執法禮儀,規范民警言行,切實做到嚴格執法,熱情服務。
五是要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與堅持廉潔執法相結合。腐敗是導致執法不公的一個重要因素。人民警察作為公平與正義的化身,應該做到清正廉明,剛正不阿,讓人民滿意,讓群眾信任。在當前形勢下,加強公安機關廉政建設,純潔公安隊伍,提高人民警察的社會公信度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逐步形成法律保障、懲處和制約機制。不斷加大監督和查處力度,主動接受法律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和民主監督,嚴肅查處利用職權徇私舞弊的民警,建立健全對貪贓枉法行為不愿為、不必為、不敢為、不能為的激勵、懲處機制,切實維護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總之,我們要把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作為當前一項突出任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做到"三個堅持"即始終堅持領導帶頭,率先垂范、嚴格監督,高標準、嚴要求,以嚴肅的認真的態度和有力的措施,堅決防止搞形式、走過場;始終堅持學以致用,組織全科民警,對照"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的要求,從實際出發,對存在的問題認真對待、認真解決、認真整改;始終堅持統籌兼顧,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與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雙創”活動同步進行,進一步規范我局的各項公安工作,確保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在公安局取得明顯成效。
。
法制,這是一個并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會進步的標志。幾千年來,人類不斷追求的也就是這兩個字。法制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法制教育不僅要宣傳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認識到:法律不僅是對自制行為的約束,更是捍衛尊嚴、權利的有力武器。我們要認真學好法制教育,做個有文化、講文明的國之棟梁。
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逐漸增多,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前不久,班里組織同學們觀看了劇本《法庭內處》,故事內容曲折,感人至深,發人深省。一位十四歲少年因家中貧困被迫綴學,整天閑在家中無所事事,漸漸地就染上了賭的惡習,最后為了還賭債,竟失手殺人,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實顯示,青少年犯罪已越來越成為全社會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學校在這方面狠抓宣傳力度,專門請一些法律工作者來為同學們開座談會,增強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組織學習出一些專題手抄報,寫有獎征文,開展主題班會;學校廣播也向大家介紹法律知識;老師也帶我們去參觀了監獄。
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無法則不能立足于世界,更不用說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無論是一個單位,還是一個人,都要以法為重。
1
在學習過程中,我認識到此次普法活動的開展,是培養和樹立誠信守法、依法辦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要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熟知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按章辦事、規矩做人,不斷提高法律素質,增強法律意識。
二、樹立正確的普法觀念。
普法工作是一項功在千秋,利在當代的偉大事業,其長期性、艱巨性和漸進性是不言面喻的,尤其是我們這樣長期浸透在封建歷史長河中的國家,更是如此。作為教師我們要牢固樹立長期作戰、吃苦耐勞、默默無聞、堅忍不拔的思想,克服一切可能的急功近利和悲觀情緒,把功夫下在對廣大學生的潛移默化和潤物細無聲上。
三、
樹立科學的普法理念。
對學生的普法知識我們應從側重普及法律知識,轉到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
應從側重履行法律義務方面教育,轉到增強學生積極的法律意識上來;
應從側重法制教育的普及率,轉到強化學生自覺自愿參加法治實踐活動上來。
四、應定期進行法律知識的學習。
教師是學校宣傳法律知識的主要力量,教師學法非常關鍵,承前啟后,影響深遠。學校通過組織教師集中學習以及讓教師自學的形式完成普法學習,使教師們及時了解國家的立法動態,增強對依法治國的信心,并運用到依法執教的實踐中,收到明顯成效。
總之,這次普法學習不僅使我學到了法律的相關知識,還讓我有了行為上的準則。因此,只有學好法律,才能更加明確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保證我們享有的權利。
談到法律,它總會給人以威嚴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宗教、紀律一樣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于這些規范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了保障。
法律、法規在我們身邊處處可見,例如:上學、放學時我們經過十字路口,有的人不遵守交通法規,闖了紅燈,就很有可能導致一場車禍,而斷送了鮮活的生命。下面我就給大家說一段真實的故事。
《今日說法》報道了這樣一件事。一位15歲的中學生學習成績優異,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從小學就迷上了網絡游戲,母親為了看管兒子,放棄了家中的農活,在城里租房子,陪讀??伤焕斫饽赣H對他的良苦用心。暑假中,母親又在網吧中找到了整整兩天沒有回家的兒子。氣憤之際,母親掄起木棍狠狠地打了他?;氐郊抑?,兩人再次發生爭吵,他趁母親不備,順手拿起電源線從背后纏住了母親的脖子,致其昏迷。于是,他拿走了家里的20__多元錢,又一次進入網吧。第二天中午回到家時,他才發現母親已經死亡。因為害怕,他又將母親的尸體從三樓的窗戶上扔了下去。
我還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在上海,14至16歲的少年犯占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讓人心驚的是,剛剛進入法定處罰年齡的14歲孩子竟占了其中的15。1%。犯罪,無疑威脅著我們安定的生活,而法律永遠維護正義。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要遵紀守法,而遵紀是基礎?,F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在將來釀成大禍,難道要等到接受法律制裁的時候才悔恨嗎?我們一定要從小加強道德修養,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后,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同學們,從今天起,讓我們一起踏上與法同行的道路吧。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僅僅靠具有某一方面知識的專業人才已無法解決,而是大量需要具有綜合性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學技術的不懂法律,就不能很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不能更好地利用現有的政策法規來促進科技產業的發展。法學作為一門重要的社會科學,它日益受到高等院校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重視。對大學生加強法制教育,一方面是因為法律已滲透到社會生活、人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已把法律素質作為一項重要指標來要求自己。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并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刑法典、單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狹義刑法是指刑法典。
刑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刑法本身具有的、貫穿全部刑法法規、體現我國刑事立法與刑事司法基本精神、指導和制約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過程的基本準則法。新刑法規定了刑法的三個基本原則,即罪刑法定原則、罪刑相應原則和適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則法。
總結。
民事活動的實踐經驗,制定本法。民事活動是指:公民或者法人為了一定的目的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行為。如買賣、運輸、借貸、租賃等。進行民事活動時,應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守法的原則。
在學生中開展法制教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任重而道遠。我們應該相信學校有決心進一步集思廣益,積極探索,常抓不懈,培養新世紀合格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而我們當代的大學生在學習了這些法制知識后,更應該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做一個符合時代要求的大學生。在這樣一個充滿人文教育和關懷的校園里,是多的幸福和暢快??!
衷心希望我們學校發展的越來越好,我們學校的法制教育可以進行下去,讓我們學校的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名合格的優秀的當代大學生!
“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黨的十八提出以后,儼然已成為我國新形勢下依法治國的新十六字真言。每個國家都崇尚法治,都期待形成全面系統的法制國家。從古至今,各個朝代關于規范性的法律條文都是以當時的具體形勢而提出并成文。立法為執法,為政府的行政行為或是人民群眾的權益利益作保障,出不得差錯,更少不得關注度。
立法的科學化是防止不切合發展實際從而造成法制產生的執行標準,怎么樣的立法程序是科學的,形成的法律法規是契合發展需要的?反腐力度的逐漸加強,對法律執行的要求就更加嚴格,對于反腐倡廉及黨內法規中制度的建設更提出了新層次的要求,必須要確保對反腐行為的預防和控制力度。
執法過程必須要公正嚴格,秉持公正,不凸顯個人主義和官僚主義,這是其二。
司法的公正性是每一個涉及司法案件的人民迫切需求的,這需要司法機關必須要將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最基本的行動準則,將犯罪治理法律化,公正化,容不得一絲錯漏。要禁止司法行為中出現權錢交易現象,這一現象的產生無疑是給我國法制的執行平添敗筆,更影響群眾的滿意度和認可度。
作為一個國家的公民,其首要的行為準則當是知法懂法守法,以法律約束行為,以法律認知行為,以法律辨別是非。依法治國的全面推進少不了全民的參與,需要全民認識到自身行為的重要性,提高社會和諧健康水平。
法治是現代國家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全局和現實出發,借鑒世界先進的法治經驗,對中國近現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和法治發展的歷史經驗的總結。它既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劃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執政黨對中國法治經驗的理論追求與升華。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
當前,我國正值大轉型期,社會治理面臨方方面面的挑戰。人民群眾在物質生活條件不斷得到改善的同時,民主法治意識、政治參與意識、權利義務意識普遍增強,對于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越來越強烈,對于更加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作用也越來越期待。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的條件下,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任務更加繁重。而現實生活中,法治不夠、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司法不正、徇私枉法等現象依然存在??梢哉f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全體人民在推進依法治國中國共產黨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這句話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體思路。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我們要貫徹落實好黨和政府相關法治建設精神和要求,爭做遵法守法的引領者、依法治國的守護者。
一方面要提高認識。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依法治國就是要求無論是部門還是個人,都必須遵守黨紀國法,在法律和紀律允許的范圍內開展工作,確保社會生活的安定、有序。
另一方面是要加強學習。結合"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對反腐倡廉各項任務的部署,認真領會關于全面依法治國論述和精神要求,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全面提升綜合業務素質,在實際的群文工作中能夠自覺的依法辦事、依法行政、依法接受監督。
總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關系到我們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振興,涉及到全體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福祉,因此我們必須把它作為我們國家的根本大計落實搞好。
。
近年來,隨著我國法治建設不斷深化,企業法治活動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作為一名企事業單位的員工,我積極參與了多場企業法治活動,并從中獲得了一些寶貴的體會和心得。在此,我將分享我對企業法治活動的體會,希望能夠促進更多人參與到法治建設中來。
首先,企業法治活動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與企業法治活動,我深刻認識到法治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石。在法治的制約下,企業能夠依法經營,遵守合同,保護員工權益,同時還能規范自身行為,提升企業形象。企業法治活動不只是單純地宣傳法律法規知識,更是以法律為依據,完善企業制度建設,推動企業管理的現代化和法治化。
其次,企業法治活動是加強員工法律意識的重要途徑。法律意識是公民的基本素質,也是企業員工必備的素養。通過參與企業法治活動,我不僅了解到了國家法律法規的內容和要求,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對法律的尊重和觀念。在企業法治活動中,我經常聽到一些典型案例,并通過解析案例找出其中的法律依據和教訓。這種實踐性的學習方式不僅加深了我對法律的理解,更激發了我在日常工作中運用法律知識的興趣和能力。
另外,企業法治活動是促進企業發展和員工成長的重要途徑。法治和經濟發展是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關系。企業法治活動鼓勵員工自發參與并表揚和獎勵那些在生產經營中遵紀守法、創新發展的先進個人和集體。通過參與企業法治活動,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企業法治活動不僅能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還能為員工提供一個公平競爭、和諧發展的環境,激勵員工積極發揮自身潛力,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此外,企業法治活動是維護企業和社會穩定的重要途徑。根據企業法治活動的指導精神,企業要依法經營,遵守市場規則,加強自身合規,同時,也要負起社會責任,保障消費者權益,履行社會義務。通過參與企業法治活動,我意識到企業除了追求經濟利益外,還應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履行社會責任,增加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和社會形象。企業的法治行為不僅是確保企業能夠在市場上健康發展的基礎,更是推動社會的穩定和諧的重要支撐。
綜上所述,企業法治活動是推動企業發展、提升員工法律意識、促進企業和社會穩定的重要途徑。通過參與企業法治活動,我體會到了法治的重要性,了解到了法治對企業發展和員工成長的重要影響,也激發了我對法律的興趣和熱愛。我相信,在全體員工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企業法治活動將為我國的法治建設和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五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標志著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理論日益走向成熟,社會主義依法治國實踐邁入更高階段。
依法治國,作為一種先進的治國方略與法律文化,是社會進步,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法治國家,是以市場經濟的相當發展為經濟基礎,以民主政治的相當完善為政治基礎,以發達的權利義務觀為核心的精神文明為思想文化基礎的。真正意義上的依法治國在資本主義社會才開始實行,但是,正如資本主義社會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一樣,資本主義也不可能有徹底的法治。社會主義國家不僅應當是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民主國家,而且也應當成為真正實行依法治國的法治國家。社會主義的依法治國必然是而且應當是人類歷全新的,歷史類型的依法治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然要經歷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與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逐步發展與成熟,以科學的權力義務觀為中心的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的逐步發展,全面確立社會主義依法治國方針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偨Y古今中外治國的成功經驗,反映全國人民的意愿,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明確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并從憲法的高度確立了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理念,這標志著黨和國家治國方略的根本性轉變。
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
(一)有法可依,這是依法治國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國的首要環節。有法可依不僅要求立各種各樣的法,更重要的是要求所立的法是良好的法,即符合人民的利益,社會的需要和時代的精神的法。如果所立的法非常糟糕或者漏洞很多,不僅會給壞人提供為非作歹的機會,還會使好人無從依法行事。
(二)有法必依,有法必依是指一切政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民都必須依法辦事。這是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有法必依要求:
(1)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執政黨作為國家的領導核心,能否做到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能否依法決策和依法辦事,是依法治國能否實現的關鍵。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實行并堅持依法治國,要求執政黨不去隨意干預國家機關的正?;顒?,更不能代替國家政權包辦一切,而是要時刻保持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嚴肅認真的監督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嚴格執法守法,保證其充分,正確,合理地行使職權。全體黨員,特別是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務必加強對法律和法學知識的學習,努力增強法治意識,掌握和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本領,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帶動廣大干部和群眾,在全社會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風氣,為堅持依法治國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2)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必須嚴格依法辦事。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是代表國家制定,執行和實施法律的專門機關和人員。它們嚴格依法辦事,是實行并堅持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都要嚴格依法辦事,這樣才能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同時又為人民群眾樹立守法的榜樣。
(3)廣大社會成員要依法辦事。廣大社會成員不但要自覺以法律為行動指南,還要善于運用法律來爭取和捍衛自己的權力和自由,勇于同一切破壞法律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法律的威嚴。這是依法治國廣泛而深厚的社會基礎,是依法治國真正實現的重要標志。
(三)執法必嚴,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執法,難點和重點也在執法。執法必嚴一是講執法要嚴肅,即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要本著對人民負責,忠實于法律的精神嚴肅認真地,一絲不茍地執行法律。二是講執法要嚴格,即正確,合法,合理,公正,及時。
(四)違法必究,就是要嚴格追究違法犯罪行為人的法律責任。這是依法治國的必要保證,是法律威嚴的重要體現。違法不究,不但會使受到侵犯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法律保護和救濟,使被破壞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得不到恢復,而且還會損害法律的威嚴,使法律失。
實行依法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的過程。這也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
作為基層司法人員,我們要切實做到從自身做起,模范地遵守國家法律,在司法工作中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
近些年,為了宣傳法治,各電視臺陸續推出了破案類節目。這本是好事,但正如之前的各類高收視率節目,破案類節目也未能免俗,發展著發展著就變了味。
昨天晚上看了央視12套播出的《天網》欄目,這期的節目叫“扔紙條的女孩”。大意是講述五個花季少女,因遇人不淑、交友不慎,被三個青年男性網友以“介紹高報酬工作”為由騙來并加以控制,準備送到某某島上從事賣淫活動。在路途中,幾個少女多次乘男青年不備,將有眉筆寫的“救命,找110……”字跡的紙條扔給了出租車司機等,以求獲得救援。公安機關在接到出租車司機報案后,及時聯系駐島警方,在幾名男女青年乘坐的船靠岸后,上船搜索解救出幾名女孩,并將意圖組織賣淫的三名男性青年抓獲。
節目播出時,在講述“出租車司機拉送該八名男女青年及下車后發現留有一求救紙條”的過程中,使用了大量諸如“神秘”、“離奇”、“一系列怪事”等字眼,而在講警方接到報案后準備實施解救時,多次提到了解救面臨最大困難就是不知道男女青年外部特征,只知道有七八個人,男性流里流氣,女性穿著暴露,這給解救帶來了極大困難。再配合上跌宕起伏的音樂,快速剪輯的畫面,整個故事緊張刺激,在播到最后警察成功解救出幾名女孩后,相信很多觀眾都會有長舒了一口氣的快感。
青少年犯罪事件時有發生,呈上升趨勢;而且低齡化、危害程度大。加強中小學生的法制教育是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引導其健康成長、培養社會主義合格人才的重要舉措。
題有關的人物、事件;也不乏兇殺、復仇、違規操作導致惡果等情節。教育學生學法、守法、用法也是各個學科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應為引進源頭活水,或課內、或課外,或請進來、或帶出去,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只要我們認真專研教材,隨處都能夠找到法制教育的切入點。
創設法制教育滲透點教學過程中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用心創設情境,使學生在身臨其境、在心感其情的狀態中,到達主動地學習學科知識,提高法律知識的潛力。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練習、課外輔導、考試、實踐活動等環節,都蘊藏著法制教育契機、都能夠滲透法制教育。就看善不善用、會不會用、利用得是否有智慧。當然不能本末倒置教學過程應以學科教學為主。不能把教學重點轉移到法制教育中去,如果這樣我們就會得不償失,即完不成教學任務又無法讓學生懂得法律。要注意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是以學科教學為主法治部分只需要了解,再說我們大多數教師不是法律專業畢業的,根本無法講透法律。
尊重學生情感、人格。不能把法制教育等同于講法律、敲警鐘、訓斥學生,更不能隨借題發揮,諷刺挖苦。尊重學生的認知潛力。法制教育也必需因材施教務必掌握好度。要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以深入淺出的方法,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的事例、形式豐富的手段實施滲透教學。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力,提高法制教育的實效性。
作為老師首先要提高思想、不斷的學習法律、法規。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制素養。明白身邊更多的法律事例,要構成教學滲透法制教育的習慣。要增強職責心,增強主動性,把學科教學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工作轉成自覺的教學行動和自然的教學習慣。
近段時間,學校開展了學法知法活動。我通過傾聽學習,受益匪淺,對依法執教、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等概念的內涵有了更深層次的詮釋。下面,我就談一談學習的感想:
在學習了《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后,讓我更明確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該履行的義務和遵守的行為規范。在沒有法律約束的時候,教師的教育教學是憑職業道德、憑良心。為了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成績,有的老師采取了一些過激的行為,如體罰學生等。
對于優缺點、錯誤的學生,要深入了解情況,具體分析原因、滿腔熱情地做好他們的思想轉化工作。要善于發現、培養和調動后進生身上的積極因素,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尊重他們的自尊心,鼓勵他們的上進心,幫助他們滿懷信心的成長。
對于極個別屢教不改、錯誤性質嚴重、需要給予紀律處分的學生,也要進行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簡單粗暴和壓服的辦法,更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為此教師法規定了教師體罰學生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對于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教師,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及時進行批評教育,幫助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并視情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對于情節極為惡劣,構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在學法過程中,我更進一步認識到,在教學生活中,教師要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特別作為一個班主任更應該對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多接觸,多了解,和學生們主動溝通,談談學生在生活中的困難或疑惑不解的問題。對學生能夠善于引導,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和知道是非對錯。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主動參與了過程,能比較好的完成學生德育工作的教育。
對于教師本身,一要注重自己的師德學習,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在《教師法》中,這兩點是教師的為師之本。平日里要主動多參加培訓和業務學習,多向優秀教師和老教師請教他們的經驗和優秀的教學方法,多聽一下優秀教師的課,增強自己的業務能力。
作為教師,知法是重要的權利義務,學法是重要的必修課程,守法是重要的師德內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護法是重要的基本職責。讓我們與法同行,做一名讓人民滿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師。
某月某日,學校組織觀看一次別開生面的《法制教育講座》,xx學院的兩位博士深入淺出的分析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青少年如何維權》等法律法規的實施,舉證了大量的案例,充分說明了少年兒童如何正確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使我受益匪淺。
作為教師,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青少年如何維權》等有關內容,知道執法是重要的權利義務,學法是重要的必修課,護法是重要的基本職責。教師在現實教育工作中充當重要角色。
教師要有教師的職業道德,要知法、懂法、守法,按法律法規去規范教育學生。教師是作為社會成員,應具備社會公德,作為家庭成員,應有家庭美德。由于教師這一職業的非凡性,有人稱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同時對教師的苛刻與責備也日益增多,這就要求做教師的不僅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有系統的理論知識,有較強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博大寬廣的胸懷,還要有甘于清貧的孺子牛精神,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境界。而忽略了教師面對成千上萬性格各異的、情緒不同的學生時所承擔的巨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壓力之下可能產生的心理反應。不過這種壓力也造就了教師百折不撓、勇于奉獻的青松般的性格。
但教師究竟是人而不是神,老師的言行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我們提倡教師要講究職業道德,要摒棄那些功利的、腐朽的思想,簡單粗暴的方法,既要教書,又要育人,把培養社會主義優秀接班人的責任勇敢的承擔起來,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用多樣化的、積極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避免與學生發生沖突,多鼓勵,少批評,多表揚,少諷刺、譏諷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使學生感到家庭的關愛,從而迸發出學習的熱情。同時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加大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
對一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要及時、有力的打擊懲處。要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根據未成年人的非凡心理、生理特點,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有的放矢,教育工作方式方法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不能用老套套,要注重改進方式,不斷創造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把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結合起來,把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來,將一些原來形成的工作機制、工作做法規范化,用規范化建設來提高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工作的整體水平。
。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求我們必須深入把握群眾工作的規律,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進一步強化群眾立場、樹立群眾觀點、把握群眾方法、強化法治意識、加強憲法法律實施、堅持依法行政,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中國共產黨在93年的奮斗歷程中,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苦、共患難,鑄就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聯系。正是因為對人民群眾歷史地位的深刻認識、對群眾工作的高度重視,我們黨才團結和帶領人民群眾,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勝利。新階段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是我們黨順應人民意愿、更好實現人民利益的生動實踐,也是億萬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奮斗過程。只有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
當前,隨著黨情、國情、世情的深刻變化,我們黨統籌協調群眾工作的難度在加大,特別是一些黨員、干部宗旨意識淡薄,法治思維缺乏,辦事方式粗糙,法治意識不強,聯系服務群眾的能力不高。面對嚴峻的任務和挑戰,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要求我們必須強化法治意識,深入把握群眾工作的規律,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牢固樹立人民創造歷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樹立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價值觀,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觀,進一步強化群眾立場、樹立群眾觀點、把握群眾方法、健全工作制度,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使我們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事業不斷獲得最廣泛、最深厚、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只有在思想深處真正理解和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才會有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才會有做好群眾工作、密切黨群關系的高度自覺。要把群眾觀點貫穿到加強黨的事業和黨的建設各個方面,滲透到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動中,不斷增強提高群眾工作能力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把群眾觀點學習教育作為重要任務,列入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列入黨員干部加強作風建設的必修課程,努力提高黨員干部群眾觀點的自覺意識。要把尊重群眾、服務群眾的要求進一步體現到實際工作中,引導黨員干部正確把握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擺正同人民群眾的位置。要積極引導黨員干部深入改革開放第一線,深入社會生活最基層,切身體驗基層工作的實際,把握群眾思想的脈搏,在深入人民群眾中保持對人民群眾的赤誠情懷。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始終站穩群眾立場。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堅定的群眾立場是我們黨堅持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的基石。在長期的奮斗實踐中,我們黨之所以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站穩群眾立場,才能制定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才能正確對待事業、對待群眾,才能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當前和今后,必須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有利于群眾的就堅決支持,不利于群眾的就堅決糾正。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堅持把領導干部帶頭學法、模范守法作為樹立法治意識的關鍵,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把憲法法律列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列為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必修課。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要著眼依法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依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依法切實解決就業、就醫、就學、住房、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突出問題,依法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提升生活質量、提高幸福指數。
科學把握群眾方法??茖W的群眾方法是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保證。只有不斷創新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才能增強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才能使群眾工作常做常新、充滿生機活力。當前社會成員的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日益多樣化,法治意識、參與意識、獨立意識日益增強,迫切要求我們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科技等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等辦法,有的放矢地開展群眾工作,增強吸引力感染力。要不斷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充分運用平等交流、民主討論等方法,加強人文關懷、心理疏導、精神撫慰,幫助群眾提高認識、化解疑慮,正確理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要積極運用法律手段做好群眾工作,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引導群眾學法知法、信法靠法、守法用法,依照法律程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要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發揮法治在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中的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要高度重視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建設、運用和管理,豐富與群眾聯系溝通、互動交流的載體,暢通群眾表達意見訴求、參政議政渠道,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事業發展的智慧和力量。
按法律規章制度辦事。按法律規章制度辦事是提高群眾工作科學化程度的必然要求。強化法治意識,堅持群眾路線、密切黨群關系,既需要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也需要依靠法律規章制度來規范、來約束。強化法治意識,就是要樹立法治思維,增強按法律規章制度辦事的本領,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制度,按法律規章制度辦事。要牢固樹立有權力就有責任、有權利就有義務觀念。要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健全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記錄,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堅持群眾路線,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必須在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的同時,進一步加大法治宣傳和普法力度,增強人民對法律法規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要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推動工作重心下移、基層干部堅守一線、領導干部深入基層,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聯系服務群眾中的帶頭、推動、督促、保證作用。
法治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基石,也是社會秩序的守護者。作為一名大學生,學習法治理論對于我個人的學習和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此次學習法治的過程中,我有了一些心得體會。首先,法治的核心理念是平等公正;其次,只有學習法治,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素質;再次,法治是爭議問題的解決途徑;最后,法治的普及與推廣是每個公民的責任。這些心得對我有很大的啟發,并將對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首先,法治的核心理念是平等公正。在我們的社會中,人人平等、人人公正是法治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這個理念在我學習法治的過程中深深地觸動了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得到公正的對待,不管是貴族還是農民,法律應該給予每個人一樣的權利和義務。只有公正地對待每個人,才能實現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因此,我認為,法治的核心理念對于我們每個人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其次,只有學習法治,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素質。法治不僅僅是法律的知識,更是一種人文精神。通過學習法治,我們不僅能夠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則和制度,還能夠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判斷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法治教育使我懂得學習法律不僅是為了掌握一些具體的法律知識,更是為了成為一個能夠遵守法律、依法行事的公民。通過法治教育,我們學會了如何解決問題,如何處理矛盾,如何做到公正客觀。這樣的學習對我們個人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
再次,法治是爭議問題的解決途徑。在我們的社會中,爭議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個人或組織的決策都有可能引發爭議。而法治是解決這些爭議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法律的制定和實施,可以保證公平、公正地解決爭議。只有通過法律的程序來解決問題,才能保障每個人的權益。學習法治讓我認識到,爭議問題并不可怕,只要站在法治的角度來解決,就能找到公正的結果。
最后,法治的普及與推廣是每個公民的責任。法治的實現需要每個公民的參與和共同努力。作為大學生,我們要積極學習法治知識,同時也要將法治理念傳遞給身邊的人。我們要宣傳法律的權威,普及法律的基本常識,提高大家對法治的認識。只有每個公民都具備法治意識,才能夠共同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安寧。法治的普及與推廣是每個人的責任,也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任務。
通過學習法治,我深刻地認識到法治的核心理念是平等公正,只有學習法治,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素質,法治是爭議問題的解決途徑,法治的普及與推廣是每個公民的責任。這些心得體會讓我對法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將對我的未來學習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將繼續努力學習法治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法治素養,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這預示著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之后,將建立起來一個新的體系——“法治體系”。
自1997年的十五大提出要在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來,我黨一直在不斷地推進法律體系的建設,時至今日這一目標已如期實現;此次十八大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味著中國未來要形成“法治體系”,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
“法治體系”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應包含多方面內容:排在第一位的是黨的依法執政,然后是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社會共同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法治體系”的目標是實現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全面法治化。其意義在于充分保障公民權利、提升公共決策績效、建設和諧社會、維持國家長治久安。
中共十八大報告確立科學發展觀為黨的指導思想,這也意味著中國的法治建設的指導思想將從“國本”法律觀回歸“人本”法律觀。這一法律觀將使中國法治在價值理念上發生重大變化。
自十七大以來,我國的法治工作有兩項基本成就:一是法律體系如期形成。中國僅用三十幾年時間就走過了他國三百年走過的道路,改革開放之初“無法可依”的局面已不復存在。二是人權事業全面發展,其成就可與經濟相媲美。
雖然我們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是也應當看到目前我們仍存在一些問題,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法律的實施特別是法律準確、有效、全面、統一的實施就成為法治建設新的主要矛盾。中國建設法治國家已進入攻堅時期,因此這些都是不容忽視的,也是必須要解決的。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要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
法治思維是以合法性為判斷起點而以公平正義為判斷重點的一種邏輯推理方式。其包含四方面內容并要相統一:“合法性思維”,即任何行政措施的采取、任何重大決策的作出都要合乎法律;“程序思維”,要求權力必須在既定程序及法定權限內運行;“權利義務思維”,即以權利義務作為設定人與人關系及人與公共權力關系的準則;“公平正義思維”,即公權力要以追求、維護公平與正義為價值尺度。
十八大報告重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就是要用平等的憲法原則去“反人治”“反特權”“反腐敗”。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是法治社會的基本特征。
十八大報告強調的就是要把領導干部已習慣的行政思維、領導思維、管理思維轉變為法治思維。領導干部要成為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典范。學會運用法治思維和運用法治方式應成為領導干部“依法執政”和管理社會的基本功。
中國法治建設有三個關鍵問題:一解決黨的依法執政問題,只要黨能夠依法執政,法治國家就有保證;二是建成法治政府的問題,只要能夠依法行政,法治國家就有希望;三是司法公正問題,只有公正司法,人們才會信賴法律。
在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要注意兩個“權威”一是法律的權威,即憲法法律至上;另一個是司法的權威,它是維護法律權威的權威。沒有后一種權威,前一種權威就樹立不起來。司法是法治的“最后一道防波堤”。
深化司法改革的關鍵,應繼續深化司法職權配置,把法治的重心建立在司法之上,黨和國家要逐步習慣通過司法實現長期執政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將憲法賦予的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的原則落到實處;通過提升司法機關的政治地位和落實其憲法地位來樹立司法權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經過20多年的艱苦努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在我們邁進充滿希望的21世紀最初幾年的關鍵時刻,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莊嚴命題,并將其寫入憲法。這不僅是鄧小平同志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思想的深化和發展,也是治國方式的進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
社會主義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貧窮與落后絕不是社會主義。而要發展社會生產力,使經濟發達,社會進步,國家強盛,就必須改革。即逐步取消行之多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建設起新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的自主、平等、誠實信用等屬性,必然從客觀上要求法治。市場不是萬能的,也存在消極的一面。要求法律的規范、引導、制約、保障和服務,否則就會成為無政府經濟。所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和完善的過程,實質上是經濟法治化的過程。只有有了健全而且有效的實施市場經濟法律,市場經濟才能健康有序地運行,否則,經濟活動中的種種弊端和不良傾向就會滋生蔓延,如投機倒把、假冒偽劣、坑蒙拐騙、欺行霸市,直至權錢交易,腐敗現象猖獗。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我國的經濟需要與國際市場接軌,這就要求按國際經貿和民商事領域的通行規則和慣例辦事。而這些慣例和通行規則已成為各成員國制定經濟貿易法律、法規的基礎。因此中國的經濟要融入世界經濟的大潮中,法律還必須符合國際慣例和通行規則。這樣才能平等地參與競爭,不至于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被判罰淘汰出局。
完全可以說,沒有依法治國,沒有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就不可能有給人民帶來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就不可能有社會生產力持續、協調、高速的增長。
二、依法治國,是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根本保證。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13億中國人民的偉大事業。它和人民當家作主緊密相聯,休戚相關。沒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沒有社會主義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民主是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堅實基礎。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又是民主、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早在8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就提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而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從治國方略的高度來講,就是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因此只有如此,人民才能按照法定程序把自己信任的人遴選進國家機關作公仆;才能依照法定程序撤換那些不稱職的公務人員;才能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多黨合作的政治協商制度來參政、議政、管理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務和社會事務;才能通過法定程序真正保證國家對重大問題的決定符合自己的愿望和根本利益,才能使自己的一切權利和自由得到切實保障,而一旦遭到侵犯,就可以及時獲得法律的有效救助。因此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使人民當家作主真正在中國落實,都必須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根本保證。
三、依法治國,是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內在需要。
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一個締造崇高精神文明、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不能想象,社會主義不是文明的,是野蠻的;不是進步的,是落后的;不是發達的,是衰退的。要想使我們國家精神文明發展,社會能夠全面進步,就需要實行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樹立崇高的道德情操,蕩滌利己主義的濁水;培植遵紀守法的社會環境,消除公共生活中的無序狀態;繁榮催人奮進的文學藝術,掃除精神垃圾;堅持不懈地開展“掃黃打非”,打擊和取締腐朽沒落的吸毒販毒,賣淫嫖娼,拐賣婦女兒童活動,這一切都需要加強法治。
四、依法治國,是國家穩定,長治久安的關鍵所在。
國家穩定,長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特別是今天,我們國家所面臨的形勢是:在國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20世紀90年代遭受了嚴重的挫折,西方發達國家控制著科學技術的制高點,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仍然猖獗,他們在政治上對我們搞顛覆、滲透,經濟上搞制裁封鎖,意識形態上搞西化、分化;在國內,我們在改革開放中取得了偉大成就,也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存在不少不安定因素。因此,社會穩定,政局穩定,國家穩定尤其重要。歷史經驗表明,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保持穩定最根本的最靠得住的是搞法治。因為它最具有穩定性、連續性,不會因領導人變動而變動,不會因領導人的注意力變化而變化;它最具有權威性,具有普遍約束力。在改革開放以前,黨和國家的權力過分集中于個人,這就使個人意志很容易左右黨和國家的決策。一旦掌握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個人認識發生錯誤,就很容易演變成最高決策錯誤,整個國家也將走向誤區。那時往往把領導人說的話當作法,不聽領導人的話叫違法,領導人的話改變了,法也跟著改變。歷史教訓表明,沒有法治,就難以保障人民的各項權利;沒有法治,就難以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就容易出現社會動亂。所以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是國家穩定,長治久安的關鍵所在。
另外,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發揮領導者的個人作用是完全一致的。因為只有好的制度、穩定的、連續的制度,才能使好人,使英明的領導人發揮他應有的作用。我們當然不能排斥和低估了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在治國方面的作用,尤其要看到其中的佼佼者、杰出者所創造的輝煌業績,所帶來的國泰民安、太平盛世。然而我們也不能據此把個人作用神圣化、絕對化、迷信化,夸大拔高到不適當的地步。要知道,在治國方面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作用畢竟是短暫的,即使是佼佼者和杰出者也不例外。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看到其中潛伏的問題和危機。人在政興,人去政息則是其一;沒有制約,個人權力膨脹失控,可能導致民族和國家的動蕩和災害是其二。因此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和興旺發達,主要應依靠建立一個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不是只靠國家領導人的賢明。另外,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中央適度集中權力也是完全一致的,因為只有把集中到中央的權力和地方應有的權力制度化、法律化了,利用法律本身具有的規范性、權威性和強制性,才能使中央集中的權力很好地得以實現,地方所擁有的權力也能夠很好地發揮。
總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關系到我們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振興,涉及到全體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福祉,因此我們必須把它作為我們國家的根本大計落實搞好。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就是把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緊密結合起來,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從而保障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礎,法制是民主的確認和保障,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一方面,包括公民民主權利在內的各種權利都由憲法和其他基本法律所確認和保護;另一方面,公民民主權利也必須通過法律規定的程序規范而有序地行使,才能真正得到實現。因此,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就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實踐充分證明,什么時候重視法制建設,什么時候人民民主就有保障。最典型的反面例證莫過于“十年錯誤”,無法無天,踐踏法制,砸爛公檢法,搞所謂的“大民主”,其結果是人人自危,每個人的權利都得不到保障。反過來,也只有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使廣大人民群眾在法制的軌道上正確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才能保障社會主義民主的健康發展。實行依法治國,就是把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緊密結合起來,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從而保證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真正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不僅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保障,而且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法治國的過程,是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制定法律,并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各項事務的過程,法治重視和強調公民的依法有序參與。因此,這一過程的本身也是一項社會主義民主的生動實踐。依法治國方略的深入實施,必將有力推動社會主義民主的不斷發展。只有依法治國才能保障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這樣一種人們向往的社會里,只有堅持依法治國,才能保障和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諧發展。
社會穩定、秩序井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沒有穩定和秩序,人們就不可能安居樂業、和睦共處。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因素,其中一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較突出。這些矛盾和問題,既是社會不穩定因素,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障礙,需要采取多種措施進行調整解決。在眾多的社會調整措施中,法律調整最為重要。法律作為一種社會規范,具有“硬性”的社會功能和規范功能。要維護社會穩定,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正常的社會、經濟生活秩序,實現社會和諧,就必須依靠法治作保障。
依法治國理念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黨的十五大報告對依法治國的含義做了界定:“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其基本含義是依據法律而不是個人的旨意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實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確立以憲法和法律為治國的最具權威的標準,樹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權的觀念。
法律權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嚴、力量和威信。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迫切需要。任何社會都必須樹立有效的權威,沒有權威就沒有秩序。不同的歷史條件和社會形態,決定了一個社會中不同的權威。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權威性是由法律的本質屬性決定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現了人民的意志,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統一。法律具有規范相和確定性,非經法定程序不得修改或者廢止。這種法律所獨有的確定性,使人們根據法律的規定可以清楚地預見自己行為的法律后果。法律具有普遍性。它在其有效時間內,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法律具有國家強制性。法律以國家權力為后盾,由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實施,任何個人或者組織違反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些特征,決定了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具有崇高的權威性。在一個社會中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社會規范,包括法律、政策、道德、習慣、宗教規范等等,它們都是人們的社會行為規范,對人們的日常行為起到一定的規范和約束作用。但是,必須明確,在一個實行法治的社會中,法律是對人們的社會生活起著最基本的、同時也是最有力的規范和約束作用。如果根據不同的社會規范所作出的行為之間產生矛盾和沖突,最終衡量和評判的標準只能是依據法律。整個社會和全體公民都必須樹立法律意識,自覺尊重和服從法律,自覺將法律作為指導和規范自身社會活動的基本行為準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憲法是共和國大廈的基石,是全部法律的母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人民權利的保證書,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制保證,具有最大的權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它也是一切其他法律權威的淵源和保障。因此,維護法律權威首先要維護憲法權威。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并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各級領導干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政法干警,要牢固掌握憲法的基本知識,切實增強憲法觀念,樹立忠于憲法、遵守憲法和維護憲法的自覺意識,堅決同一切違反憲法規定、破壞憲法權威的行為作斗爭,在全社會切實樹立起憲法的權威與尊嚴。也就是必須樹立執法和司法權威。法律的目的和宗旨要通過執法司法來實現,法律的權威也要通過執法者的權威來體現。因為在社會上一般人心目中,執法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律的化身,代表著法律權威與尊嚴。如果執法機關威信掃地,司法沒有權威,就難以有效樹立起法律的權威。樹立執法部門的公信力,需要從兩個方面加以努力。一方面,要有效克服我國社會公眾中普遍存在的“法不責眾”廠“只要有理怎么鬧都行”等不講法制的傳統觀念,從嚴執法,對一切違法行為、包括有些自認為“有理”的違法行為嚴肅處理,以維護法律的嚴肅性,樹立執法者的權威。另一方面,執法者要切實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讓執法司法行為令人信服,用公正贏得權威。沒有執法部門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再好的法律,也難以彰顯其權威性,難以起到規范人們行為,規范社會秩序的作用。正如英國法學家培根所說:“一次不公平的判決比多次不公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多次不公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決則把水源敗壞了。如果專門的執法機關尚且不能嚴格執行法律,怎么能夠要求廣大公民、社會團體嚴格遵守法律呢?古今中外的歷史都證明,凡能做到執法如山,法制的權威與尊嚴就能得到較好的維護,就能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就能促進國家的長治久安。在我們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就更需要做到這一點?,F在執法活動中出現的“執行難”、襲警等現象,雖然有其復雜的社會原因,但由于有的執法部門執法不公而影響了這些部門的公信力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切實解決執法和司法不公的問題,提高執法部門的公信力,是維護法律權威的一項重要措施。貫徹實施依法治國方略,是一場從思想觀念到實際行動的深刻革命,也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歷史過程。政法機關作為國家專門的執法司法力量,肩負著推進依法治國方略實施的重要使命。全體政法干警必須牢固樹立依法治國理念,自覺用這一理念指導執法司法行為。努力提高法律素養,是我們政法干警實踐依法治國理念的前提和基礎。政法機關是專門的執法機關,幾乎每天都在與法律打交道。政法工作這種專業性很強的特點,決定了政法干警必須具備較高的法律素養。學法、知法、懂法,是對每一個政法干警的基本要求。對于政法干警來說,掌握相關法律知識具有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對國家的重要法律法規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違法;二是對與自己履行職責有關的法律法規要熟練掌握、熟練運用。當前,從總體上來說,廣大政法干警學習法律的風氣很濃,政法隊伍的知識化、專業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嚴格執法是法治是依法辦事觀念對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一部法律,即使立法意圖再美好、法律結構再嚴謹、法律規定再具體、法律條文再完善,但如果執法不嚴,在現實中得不到切實執行,等于一紙空文。不僅如此,如果執法不嚴成為一種經常發生的現象,就會使社會公眾普遍產生對法律的輕視和忽略心理,從而對法律的權威和尊嚴造成嚴重損害,依法治國也就無從談起。執法行為的合法性又包括實體合法和程序合法兩個方面。所謂實體合法,就是在法律明確授權的前提下,執法機關對執法當事人作出的處理決定要嚴格符合法律的具體規定,而不能沒有法律依據,也不能任意適用法律?,F實當中,一些執法人員把自己和法律劃等號,認為“我自己就是法律”,執法的隨意性很大,如交警執法中的“開口罰”,有的審批部門“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等等,這些都是執法理念不端正導致的違法行為,應當按照嚴格執法的要求認真加以整改。所謂程序合法,就是執法行為應當嚴格遵守法定程序。法定程序既是嚴格執法的重要依據,也是嚴格執法的重要保障,同時還是遏制執法過程濫用職權和腐敗現象的重要武器。在現實當中,由于重實體輕程序的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缺乏程序意識,不重視、不嚴格遵守執法程序,應當履行通知的手續而不通知,應當告知相對人的權利而不告知,應當?行聽證的而不舉行,這些行為不僅損害了法律的嚴肅性,也侵犯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是造成執法不公、引起執法相對人不滿的重要原因。因此,執法人員應當切實增強程序意識,自覺做到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手續執法。這是依法辦事原則對執法結果合理性的要求。法律是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意志的體現,嚴格執法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具體到執行某一部法律,檢驗我們執法行為合法、正當與否的一項重要標準,就是執法的結果是否符合這部法律的立法宗旨。強調執法結果符合立法目的,就要強調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尤其要克服當前執法環節中存在的部門保護、地方保護、只重視單位利益和個人主義的傾向。比如,罰款作為一項行政處罰,其目的本來是維護某一方面或者領域的社會管理秩序,但是有的地方和部門卻將罰款作為創收謀利的手段,甚至強行制定并分配罰款指標,這就背離了法律設定罰款處罰的初衷。類似這種目的不正當的執法行為,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切實加以克服和糾正。
模范遵守法律,是政法干警的應盡責任。特別是領導干部更應是模范守法的模范。政法干警模范守法對于培養整個社會依法辦事的觀念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在普通社會公眾眼里,執法者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法律的地位、權威和形象,執法者就是法律的化身。如果執法者能夠自覺尊重法律,模范遵守法律,時時處處注意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就為全社會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從而給社會和廣大公民遵紀守法、依法辦事帶來積極影響。反之,如果執法者不尊重、不遵守法律,甚至執法犯法,帶頭破壞和踐踏法律,那么,也同樣為全社會樹立了一個惡劣的典型,普通群眾也會不尊重、不遵守法律,并進而產生對法律尊嚴的輕視和對法律權威的懷疑。同時,政法干警模范遵守法律也是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尊重,是對自己的尊重。因為我們是執法者,法律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本,如果我們自己不帶頭遵守法律,不去維護法律的權威,導致整個社會輕視法律,到最后,我們的工作、我們的職業也就不會被社會所尊重,也就喪失了價值和尊嚴。因此,每個政法干警都應當保持清醒的角色意識,始終牢記自己所肩負的神圣使命,切實增強法制觀念,克服特權思想,從我做起,從日常小事做起,時時自覺遵守法律,努力維護法律的權威與尊嚴,以模范守法的實際行動,贏得廣大人民群眾對法律的尊重和對執法者的信任,從而使依法辦事的觀念深入人心,有力推動依法治國方略的貫徹實施。政法機關和政法干警自覺接受監督,就是在行使執法司法權力的各個環節都要依法接受各方面的監督制約,并把監督制約作為推動和改進工作的動力,保證和促進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絕不能認為監督是不信任、“找碴子”.政法機關和政法干警應切實轉變觀念,充分認識接受監督既是憲法和法律的明確要求,是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保證,是防止和糾正執法不公、執法違法的重要途徑,也是對政法工作和政法干警的幫助、支持和關愛。一些干警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一條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監督,結果是既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也給自己及其家庭造成了追悔莫及的損失。因此,每個政法部門,每個政法干警,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監督就是愛護”、“嚴是愛、寬是害”道理,真誠歡迎監督,主動接受監督,自覺把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執法辦案的全部活動置于各方面的監督之下。審判、檢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是憲法和法律的明確規定。但是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并不意味著不要監督,更不能以此為借口排斥監督,任何權力都必須受到監督,司法權力也不例外.實際上,政法各部門對建立完善監督制約機制高度重視,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很強,比如,有的政法機關就曾作出過自覺接受輿論監督的規定,有的政法機關領導同志多次強調各級部門和工作人員要強化接受監督的意識。與此同時,我們所主張和實行的監督,是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的監督,這種監督是支持而不是干預,是督促而不是越俎代庖,是對辦案過程中違法行為的監督、糾正而不是代替司法機關具體處理案件。因此,監督者也要掌握合法、正當監督與不正當、非法干預之間的界限,嚴格依法監督??傊?,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和接受監督是有機統一的,共同目標是正確行使權力,保證執法公正。
政法各部門在刑事訴訟活動中要忠實貫徹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重要原則,特別是要注意克服和糾正實踐中重配合、輕制約的錯誤認識和做法,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加強監督,共同致力于公平正義目標的實現。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與法制建設目標。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五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標志著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理論日益走向成熟,社會主義依法治國實踐邁入更高階段。
依法治國,作為一種先進的治國方略與法律文化,是社會進步、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法治國家,是以市場經濟的相當發展為經濟基礎、以民主政治的相當完善為政治基礎、以發達的權利義務觀為核心的精神文明為思想文化基礎的。真正意義上的依法治國在資本主義社會才開始實行,但是,正如資本主義社會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一樣,資本主義也不可能有徹底的法治。社會主義國家不僅應當是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民主國家,而且也應當成為真正實行依法治國的法治國家。社會主義的依法治國必然是而且應當是人類歷史上全新的、最高歷史類型的依法治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然要經歷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與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逐步發展與成熟,以科學的權力義務觀為中心的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的逐步發展,全面確立社會主義依法治國方針的要求越來越強烈。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繼承鄧小平同志的民主法治思想,總結古今中外治國的成功經驗,反映全國人民的意愿,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明確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并從憲法的高度確立了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理念,這標志著黨和國家治國方略的根本性轉變。
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一)有法可依,這是依法治國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國的首要環節。有法可依不僅要求立各種各樣的法,更重要的是要求所立的法是良好的法,即符合人民的利益、社會的需要和時代的精神的法。如果所立的法非常糟糕或者漏洞很多,不僅會給壞人提供為非作歹的機會,還會使好人無從依法行事。(二)有法必依,有法必依是指一切政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民都必須依法辦事。這是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有法必依要求:(1)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執政黨作為國家的領導核心,能否做到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能否依法決策和依法辦事,是依法治國能否實現的關鍵。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實行并堅持依法治國,要求執政黨不去隨意干預國家機關的正?;顒?,更不能代替國家政權包辦一切,而是要時刻保持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嚴肅認真的監督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嚴格執法守法,保證其充分、正確、合理地行使職權。全體黨員,特別是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務必加強對法律和法學知識的學習,努力增強法治意識,掌握和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本領,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帶動廣大干部和群眾,在全社會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風氣,為堅持依法治國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2)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必須嚴格依法辦事。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是代表國家制定、執行和實施法律的專門機關和人員。它們嚴格依法辦事,是實行并堅持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都要嚴格依法辦事,這樣才能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同時又為人民群眾樹立守法的榜樣。(3)廣大社會成員要依法辦事。廣大社會成員不但要自覺以法律為行動指南,還要善于運用法律來爭取和捍衛自己的權力和自由,勇于同一切破壞法律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法律的威嚴。這是依法治國廣泛而深厚的社會基礎,是依法治國真正實現的重要標志。(三)執法必嚴,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執法,難點和重點也在執法。執法必嚴一是講執法要嚴肅,即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要本著對人民負責、忠實于法律的精神嚴肅認真地、一絲不茍地執行法律。二是講執法要嚴格,即正確、合法、合理、公正、及時。(四)違法必究,就是要嚴格追究違法犯罪行為人的法律責任。這是依法治國的必要保證,是法律威嚴的重要體現。違法不究,不但會使受到侵犯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法律保護和救濟,使被破壞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得不到恢復,而且還會損害法律的威嚴,使法律失信于民。
實行依法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的過程。這也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
作為基層司法人員,我們要切實做到從自身做起,模范地遵守國家法律,在司法工作中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近年來,“法治”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基本原則,法治對于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個人的法治學習中,我深刻認識到了法治對于個人和社會的影響和作用。下面將分別從法治的重要性、法治的特點、法治的應用、法治的局限性以及我個人的成長與收獲來進行闡述和分析。
首先,法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法治是一個國家成熟和社會發展的標志,是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法治的存在可以確保公平正義的實現,為人民的正當權益提供保障。同時,法治還可以規范社會行為,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只有在法治的環境下,個人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創造力,社會才能更好地實現共同的目標。
其次,法治具有一定的特點。法治是以法律為基礎的治國方式,落實了依法治國的理念。法治告訴我們,一切行為都必須遵循法律規定,任何違法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法治是公正的,它不分貴賤、富貧,所有人都應受到同等的法律保護。法治也是公開的,法律的制定和實施都必須公開透明,確保公眾對法律有知情權和參與權。
再次,法治的應用范圍廣泛。法治不僅僅存在于國家層面,也貫穿于個人和社會的方方面面。在個人層面,法治可以提供人們的合法權益和權力的保護,使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平等和公正的待遇。在社會層面,法治可以規范市場經濟行為,保護消費者和企業的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的公正和公平。同時,法治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保護環境、維護國家安全等,保障社會的穩定和長久發展。
然而,法治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盡管法律是權力的約束和規范,但由于法律的適用與實施存在一定的主觀性,法律的效力可能會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法律的制定和修訂往往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導致法律無法及時地適應社會的快速變化。此外,法律知識對于普通民眾來說是相對較難的,這給法治的普及和應用帶來了困難。
最后,我在法治學習中也有了自己的成長與收獲。通過學習法律原理和法律知識,我明白了法治對于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性。我也意識到了法治對于個人的價值和意義,只有在法治的保護下,我們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此外,法治學習還培養了我對公正和正義的追求,讓我更加關注社會問題并積極參與社會事務。
總之,法治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對于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法治學習,我深刻認識到了法治的重要性和作用,了解了法治的特點和應用范圍,同時也看到了法治的局限性。通過法治學習,我也在個人層面有了一定的成長和收獲。我相信,在法治的引領下,我們的社會會更加穩定、公平和繁榮。同時,我也深信,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法治。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與法制建設目標。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透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五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標志著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理論日益走向成熟,社會主義依法治國實踐邁入更高階段。
依法治國,作為一種先進的治國方略與法律文化,是社會進步、社會禮貌的重要標志。法治國家,是以市場經濟的相當發展為經濟基礎、以民主政治的相當完善為政治基礎、以發達的權利義務觀為核心的精神禮貌為思想文化基礎的。真正好處上的依法治國在資本主義社會才開始實行,但是,正如資本主義社會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一樣,資本主義也不可能有徹底的法治。社會主義國家不僅僅應當是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民主國家,而且也應當成為真正實行依法治國的法治國家。社會主義的依法治國必然是而且應當是人類歷全新的、歷史類型的依法治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然要經歷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與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逐步發展與成熟,以科學的權力義務觀為中心的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的逐步發展,全面確立社會主義依法治國方針的要求越來越強烈。以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群眾,繼承的民主法治思想,總結古今中外治國的成功經驗,反映全國人民的意愿,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明確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并從憲法的高度確立了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理念,這標志著黨和國家治國方略的根本性轉變。
作為基層司法人員,我們要切實做到從自身做起,模范地遵守國家法律,在司法工作中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對中小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務必遵循學生成長的規律,采取多種形式,分層實施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增強學生自我約束潛力。
(一)區分層次,繼續上好法制課。要做到有計劃、有課時、有教師、有教材,并密切聯系學生思想實際,使學法、用法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實踐中,一是注意根據中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識水平由淺入深地分階段、分層次施教。小學階段側重法律常識的啟蒙教育,使其初步了解一些與日常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法律常識,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品德行為;初中階段重點學習與日常行為有關的重要法律法規,提高學生遵紀守法意識;高中階段主要學習法律基本理論和知識,幫忙學生樹立憲法的意識和依法享有公民權利、履行公民義務的觀念。同時,要按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法律常識教育,幫忙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增強他們分辨是非的潛力,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二是要把法制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要指導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本學科特點,有意識地滲透法律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受到法制教育。在小學,結合思想品德課、社會課和語文等學科教學,滲透《義務教育法》、《國旗法》、《未成年人保x、《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知識;在中學,結合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教學,滲透《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等知識。
(二)形式多樣,提高法制教育效果。一是舉辦主題班隊會、模擬法庭、開展社會調查、知識競賽、社會實踐等活動,是校園開展法制教育的重要形式。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形式,透過宣x故事,進行典型案例審理等,對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教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教育效果。二是開展社區教育活動。要依靠居委會、村委會協助校園和家長做好所在區域學生假期的學習生活及教育活動,并協助家長做好監護工作,共同做好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個性是做好對“行為偏?!睂W生的幫教工作,努力切斷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源頭,確保學生不出問題。
(三)突出重點,提高法制教育針對性。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除進行必要的法律知識教育,培養學生法制觀念外,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根據青少年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對少數有不良行為以及有不良行為傾向的“問題學生”實施重點幫扶,預防和減少犯罪。一是要求各中學根據各自實際狀況,發動教師對全體學生家庭狀況進行調查,對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的學生的校內外表現重點掌握,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及時與家長聯系,互通信息,同時,校園領導、老師結對幫扶,防患于未然。二是做好后進學生的轉化工作,是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的重要一環。學習后進的學生,往往思想品行、道德觀念、行為習慣也是后進的,我們要求校園加強領導,成立轉化后進生工作指導小組,排出轉化后進生工作計劃,排出后進生名單,分析后進生現狀、原因、家庭狀況、在校外交往人員,填寫后進生狀況登記表,確定負責幫教的教師。
總之,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都寄期望于廣大青少年。我們要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力度,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雜志發表了的重要文章《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在全國上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之下,無論是文章所強調的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基礎性、保障性,都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遵紀守法,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石。曾經指出要“嚴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于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因此,遵紀守法,做一名合格黨員,我要以這句話為行為的準繩,時刻提醒自己,新法紀,守規矩,從自己做起。
要做到遵紀守法,就要把多加強自我學習。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首先要學懂法。在學會的基礎上,再來做到如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作為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每一個公民,都應該懂得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遵紀守法。
只有做到遵紀守法,國家才穩定、社會才安寧,祖國的歷史才能得到進步。也只有遵紀守法,社會才能和諧,家庭才能和睦,生活才能幸福,人民才能安居樂業,經濟社會才能平穩發展。
因此,遵紀守法對每一個公民來說十分重要。無論在工作上、生活上,都嚴格遵守紀律、法規,認真嚴格的規范自己的行為。管好自身,時時自重、自省、自警,對自己的言行要高標準嚴要求,做一名合格公民、合格黨員。
法治思維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對法治的信念來認識事物、判斷是非、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法治方式是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行為方式。法治思維是一種規則思維、程序思維,它以嚴守規則為基本要求,強調法律的底線不能逾越、法律的紅線不能觸碰,凡事必須在既定的程序及法定權限內運行。法治思維的核心是權利義務觀念,對于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而言,除了具有公民應有的權利義務觀念,還要有法治的權力觀,即權力的有限性與程序性,以及守護法律、維護憲法與法律的職責意識。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就是要求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指引下,增強法治觀念、弘揚法治精神,帶頭尊崇和遵守憲法法律,自覺在法治軌道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
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是由黨員干部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示范帶動作用決定的。一國的法治總是由一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決定的。黨員干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中擔負重要責任,對其他社會群體起著形象塑造和榜樣引領作用。只有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具有堅守法治定力,自覺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以上率下,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風尚,影響和帶動全社會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這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深遠意義。
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是對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出的新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全面深化改革的展開和人民法治意識的提高,法治作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只有適應新形勢對法治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調節經濟社會關系、統籌協調各種利益、實現改革于法有據,才能更好地規范發展行為、凝聚改革共識、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不斷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因此,必須把提高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的意識和能力作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切入點、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要求,鮮明地提到全黨面前。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直接決定著能否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直接決定著領導工作的有效性,也直接決定著能否建成法治中國。
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具有現實緊迫性。當前,一些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不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管理經濟社會事務水平不高。有的把法治建設喊在嘴上、貼在墻上,搞形式主義、口號化,就是沒有抓在手上;有的存在特權思想和官本位意識,認為法律是管老百姓的,是約束別人的,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現象依然存在。這些問題說明,提高黨員干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人生會面臨許多選取,當你正處于十字路口不明白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決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我后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
由于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課。這對于我們來說真可畏謂好處重大。
我認真地聽完了這次報告會的資料,給我的感觸很深。做這個報告會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員,不僅僅如此,他們都是擁有自我完美青春的三位年輕青年。他們為我們講述了自我是如何走上這條不歸路的,又是如何的后悔與失去自由的無奈和悲哀。
他們用自我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于完美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著生活的完美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要從小樹立省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并無論處于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于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們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于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震撼著我們的心靈能夠產生心靈的震撼。。
聽完這節課,我想這對于我以后的人生道路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向受用!
聽了這天的報告,我感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為什么呈上升趨勢,主要是他們法律意識淡薄,有的不懂法,還有的不知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什么是自我應有的權利,什么是自我應盡的義務。沒能真正理解遵紀守法的重要好處,不能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我的言行。要培養未成年人的自覺法律意識,首先應組織未成年人系統學習法律,多形式組織未成年人學習新《憲法》《刑法》《刑訴法》和《社會治安處罰條例》等法律條文,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我的言行。用法律武器與一切違法犯罪的現象作斗爭。
1、通過培訓,我進一步認識到法律培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強中小學法律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的法律責任,是實施法治基本戰略、加快社會主義法律國家建設、加強公民意識教育的重要基礎工作,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司法部、國家普及法律知識辦公室明確規定,學科教學滲透法律教育是學生實施法律教育的主要途徑,要求將法律教育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滲透到相關學科教學中。這一要求闡明了學校未來法律教育的實施和教學方法,對我們未來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通過培訓,我可以進一步利用所學知識提高工作能力和方法。學科教學滲透法律教育應遵循尊重教學、科學引進、重量適中、目標適當、有機統一、一箭雙雕的原則。滲透法制教育要創造合適的場景,找準切入點,頻率不要太高。從具體課的具體時間占用來看,最簡單的就是告知學生法律法規的名稱,最復雜的時間一般不超過5分鐘。其次,學科教學滲透法律教育對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方法有明確的要求,并進行了相應的設計。只要堅持這些原則,學生接受法律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積極快樂的學習過程,有時甚至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完成了法律教育的任務,既不會增加學生的學術負擔,也不會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更不用說傷害學科本身,達到雙贏的目的了。
3、通過這次培訓,我深刻認識到法制教育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的滲透教學迫在眉睫,讓我更好地理解教師教書育人的真諦;讓我意識到,學生水平不僅與我們的教師有關,而且他們自身的素質和道德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教師教育了他們多少。因此,現代教師不僅要教他們文化知識,還要始終滲透法律教育,將教學與法律教育有機結合,共同努力,從學校創造一個新的法律社會。
簡而言之,法律體系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是一個大課題,需要我們的教師進行討論和研究。認真按照本次培訓的要求,探索法律滲透的一些可行途徑,將科學知識與法律教育有機結合,使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主義教育培養合格人才。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75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