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對過去經驗的深入思考和有益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閱讀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可以培養自己的寫作思維和表達能力。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需樹立敬重自然、順應自然、愛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這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基礎,體現了更為全面的價值取向和更為深刻的生態倫理。綜觀人類文明發展史,人與自然的關系經驗了人類依靠自然、畏懼自然再到折服自然的改變。在原始文明時期,人類本身是自然長期進化的結果,始終依存于自然。在農業文明時期,人們敬畏自然,主見順天應時。到了工業文明時期,人們在改造自然的實力快速增加的同時,走向了自然的對立面,宣稱要戰勝和折服自然。這種觀念導致對自然無窮無盡的掠奪,可利用資源日益枯竭,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建設生態文明,則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指明白路徑。在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對于生態文明建設,我從敬重自然、順應自然、愛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方面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在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不能肯定化人的主體性,也不無限夸大人對自然的超越性。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們日常的生活、工作都應當限制在保證自然界生態系統穩定平衡的限度之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調發展。
自然規律具有客觀必定性,我們日常生活、工作都應當遵循自然規律。要敬重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經濟建設則立足實際,依據自身的區位、資源等特點,選擇合適的產業戰略。推動產業生態化,培育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生態景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在按自然規律辦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我們人類的能動性和創建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須要在肯定范圍內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絕不能把自然當做隨意改造的`對象。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過改造為我們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我們不能對其加以改造和破壞。敬重自然、順應自然、愛護自然,是生態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現階段生態文明建設必需奉行的原則。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形勢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轉、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我們必需重新諦視和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全局的戰略地位。只有樹立起敬重自然、順應自然、愛護自然的生態文明新理念,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現代化。
。
我有幸參加了“綠色生態文明建設”培訓班,在培訓期間,聽取了來自全國的十多名知名學者的講座,收獲很多,體會也很深。
一是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宣傳。我國古代就有“生態文明”,可見,生態文明建設與我國的利益息相關,與我們國家的經濟建設、社會進步緊密相連,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關。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二是要加強文明生態建設宣傳。我個人認為,生態文明建設,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在宣傳上加強宣傳。要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和新形式,加大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力度和宣傳力度,使全國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增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自覺投身到生態文明建設中去,努力把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生態。二是要在培養上加強宣傳。宣傳要從自身做起。通過宣傳,不僅能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更能使我們的民間文明建設真正得以發展。
三是要樹立生態文明觀。生態文明是國家的經濟建設、社會進步的重要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中心,以人為本,充分發揮自身特征,因地制宜,不可偏廢任何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切方面。
四是要加強生態文明創建。要在宣傳中加強宣傳。我們要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因地制宜,不可偏廢任何生態文明的一切方面。
通過參加這次培訓學習,使我更進一步了解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更進一步增強了做好當下生態文明建設的信心和決心。
生態文明建設培訓雖然短暫,但通過這次的學習,讓我更進一步懂得了環保知識的重要性,更進一步掌握了環??茖W技術,更進一步提高了環境科學文化素質,更進一步激發了我們自覺地參與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這就是我們國家對環境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
。
建設生態文明是我們黨深入貫徹落實-,立足經濟快速增長中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的嚴峻現實而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戰略任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一定要深刻領會和把握這一重要精神,把生態文明建設擺上十分突出的戰略位置,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尋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共贏的發展模式。環境與經濟之間相互影響,反映出事物普遍聯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統一性。恩格斯說過,“勞動與自然界一起才是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變為財富?!碧幱诠I化階段的國家和地區,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充足的自然資源作保證,自然環境是衡量一個地區“軟實力”的重要標志,在區域競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誰的環境好,誰就能讓更多的生產要素匯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態環境能夠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引擎。同時,經濟發展也為環境保護提供了物質條件。
聯合國發布的《只有一個地球》報告中指出:“貧窮是一切污染中最壞的污染”,因為環境不可能在貧困的條件下得到改善。保護需要資金,資金需要通過發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開發資源才能有效保護生態,尤其是可以通過使用新工藝、新技術盡量減少甚至避免工業化階段的污染。由此可見,發展方式以人對自然的支配為前提,總量增長取決于對資源的開發以及有效配置,有賴于人類智慧不斷地認識、適應、利用、改造自然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講,環境與經濟二者統一于發展,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如鳥之兩翼,缺一不可。
綠色發展是經濟轉型的趨勢,生態文明是科學發展的標志。時勢所趨,經濟欠發達地區迫切需要從“非此即彼”的“對抗性”思維中解脫出來,尋求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共贏”。
科技和制度創新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強大支撐。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資源豐裕的經濟體更愿意通過傳統的要素投入獲得增長,對技術創新意愿不如資源缺乏的經濟體強烈。
總體來看,當前欠發達地區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驅動發展的模式還沒有根本改變。應當看到,造成欠發達地區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的經濟增長方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約束,制度安排與推動綠色發展不相匹配,出現了一面是不斷加強生態保護設施建設,一面是不斷破壞生態環境,且破壞的速度比建設的速度還快。一些欠發達地區為擺脫貧窮,盲目追求增長,許多生態資源被濫采濫伐直至耗竭,資源浪費極其嚴重。這種任由稀缺資源繼續免費使用、廉價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決不能持續下去。
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中,江西省通過實施戰略性新型產業和“六個一工程”戰略,大力發展風電能源、高效農業等生態、清潔、循環經濟,形成了以礦產資源深加工、勞動密集型產業、現代農業以及生態綠色產業為主導的環保型產業體系,并通過生態市場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態市場運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還積極探索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考評機制,加快推進水、電、礦產等資源型產品及要素價格改革,開展排污費改環境稅試點,探索建立水權交易制度,推進生態合作、產業共建等多種方式的生態補償等。20__年以來開展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僅有力地促進了林業發展和農民增收,還對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經驗表明,科技和制度創新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強大支撐。實現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就要根據資源稟賦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態經濟規劃和相關政策,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重點建設區域性優質農產品生產等傳統產業基地,積極發展生態旅游、清潔能源等新興產業,將生態經濟發展與農村經濟發展相銜接,利用循環經濟的理念使生態經濟的“涓滴效應”擴散開來,把發展生態經濟與發揮傳統要素優勢相互結合。這樣既可以賦予傳統要素以新的內涵,也可以讓生態經濟在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在制度建設上,要建立健全產權制度和價格機制,因為產權制度有效地促使人們保護稀缺資源,價格機制靈活地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變化。
此外,還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積極鼓勵人們尋找替代資源、節約使用最稀缺的資源,通過推動技術創新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推進綠色發展是轉變發展方式的“路線圖”。欠發達地區往往蘊藏著較豐富的原生態資源,同時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貧困人口,面臨著加快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雙重任務。一方面,我們不能用停止發展的方式來保護環境;另一方面,發展又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難治理”的覆轍。
今年,x省委、省政府確定在全國領先開展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重點解決鄉村建設臟亂差、人無廁、畜無圈、飲食不衛生等問題。
為了加快建設生態文明村,全省投資10億多元。隨著這項建設的開展,越來越多的生態文明村得以建成,很多農夫的居住環境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懷著想要深化了解身邊生態文明村建設的心情,我來到了位于??谘葚S鎮的曲口生態文明村。從??隍屲?0公里左右,沿途就可以看到去演豐鎮的路標。演豐曲口片區,包括環東寨港的演東、山尾、演中、演海、邊海5個村委會、92個自然村、1841戶、6163人,在文明生態村的創建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步入這里,就像進了鄉村公園,連路邊的路牌都花費了一番心思,木頭做成的各種路牌不僅美觀、大方,其造型更有味道,采納的是犁、船舵等造型,將海邊農村的特色呈現了出來。
最終到達目的地了,在當地一位村民的帶領下,我參觀了他們的居處。假如不是親眼目睹,我真的不信任該地村民們的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盡然這樣好,甚至可以與城市相比較。紅白磚瓦所砌的兩層小樓,樓前種植的綠樹,二者交相輝映,顯得特別協調。進入樓內細細觀看,可以看到幾乎每家每戶都配有電視、音響、dvd等全套的家用電器設備。茶余飯后,三兩人坐在一起看電視便成了他們的消遣方式之一。閑逛于村中,我看到有的孩子在盡情游戲,有的人在織漁網,而有的人則出海捕魚。從村民的口中得知,出海捕魚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一年下來,村民們每戶年收入約為3~5萬。如此而來,每個村民都成了小富翁。對比于過去,這里的確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過去,缺水、缺電、出入交通不便成了始終困擾人們的'問題,但現在,這些問題都得到解決。村民們可以正常用水,可以觀賞到精彩的電視畫面,可以通過筆直的馬路來往于城鄉之間。
在演豐鎮,無人不知紅樹林。當我來到紅樹林時,我立即就被紅樹林的自然美所震撼。一叢叢濃密的樹葉覆蓋在水面上,每當微風吹拂,樹冠的那一抹翠綠便隨波蕩漾。當地人親昵地稱其為“海底森林”。據介紹,紅樹林是奇妙的植物景觀,是生長在海南熱帶海邊灘涂的一種特有的植物群落。紅樹林是熱帶海岸的重要生態環境,能防浪護航,又是魚蝦繁衍棲息的志向場所。由于該地紅樹林生長歷史悠久,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的狀態,所以不少游人聽說紅樹林后都慕名前來觀看。演豐鎮就抓住這個契機結合當地因地震而形成的“海底村莊”等獨特歷史、自然、文化資源進行挖掘、整合為旅游資源。巡游紅樹林、吃著海鮮,看著鄉村美景,城里人樂了,村里人腰包鼓了。我不得不佩服演豐鎮人的商業頭腦。
曲口盛產膏蟹、蝦、剪刀貝、泥蚶、石斑魚、牡蠣和黃蟮等多種名優海鮮,“曲口海鮮”成為賓宴上的佳肴,名聲遠播。經過查閱相關資料后,我了解到演豐鎮在開展生態游后,??谑醒葚S鎮接待客人在30萬人左右,海外客人1.5萬人次。旅游全收入3050萬元,農家樂和漁家樂收入200萬元,旅行社收入500萬元,政府第三產業稅收達586萬元,農夫人均純收入3868元,比開發前凈增收達500多元。解決了農村的富余勞動力500人以上就業,從事旅游項目經營的農戶達300戶,全鎮干脆參與旅游就業的人數200人。經過此次巡游曲口生態文明村,我受益匪淺!
當代表們聽到“我們一定要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钡闹泄矆蟾嬷羞@一充滿激情和期待的號召,響起了人民大會堂內雷鳴般的掌聲。
所謂的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而在20xx年的黨xx大報告中也已經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倍F在在再一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議題,并將此列入了重要議題中,可見中央高層對中國生態環境的憂慮與重視。
我們可以看到,歷屆人民代表大會中,環境問題都是重中之重,黨的xx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黨的xx大以來,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黨中央相繼提出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生態文明等新的發展理念和戰略舉措。黨的xx大報告又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新要求,并將到20xx年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要求之一。黨的xx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綠色建筑、綠色施工、綠色經濟、綠色礦業、綠色消費模式、政府綠色采購不斷得到推廣?!熬G色發展”被明確寫入“”規劃并獨立成篇,表明我國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決心和信心。
另外,黨的報告提出了,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報告此次將生態文明建設列入重要議題,這在中共歷次代表大會政治報告中尚屬首次。
“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蔽覀兿胍c自然和諧相處,我們就必須要愛護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黨的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而且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而所謂自然恢復為主,就是強調要求我們尊重自然界的規律,不要再發展的同時忘了自然界的規律,必須順其自然,盡可能恢復原有生態的面貌與功能。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秉h的報告首次單篇論述生態文明,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總體布局的高度來論述,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認識的深化,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五位一體的高度來論述,也彰顯出中華民族對子孫、對世界負責的精神。要實現真正的國富民強,必須守住“綠水青山”。那么,如何實現“美麗中國”?即我們必須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這不僅是當今世界的主流觀念,也越來越受到我們黨的重視。
而在自然環境保護之后,建設生態文明另一個重要的部分便是生態產品。在黨的報告中,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時也提出要“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作為公共產品的良好生態環境,包括清新空氣、清潔水源、安全食品——這些都是人類生產生活的必需品,是消費品,而各級政府理應成為第一生產者、提供者?!吧鷳B產品”的概念首次亮相黨代會報告,體現了黨對人民群眾渴望優質生態產品、優良生態環境迫切需求的積極回應,同時也對各級政府加大環保投入、保障基本環境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歷經3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提供物質產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產品的生產能力也在快速進步,但相對而言,提供生態產品特別是優質生態產品的能力實際上卻提升得較慢的。在黨的xx大報告中談到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時,把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列在第一位。而在黨的報告提到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時,“資源環境約束加劇”仍然位列其中。這足以表明,資源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我們黨的重點關切。要真正實現“三大發展”,建設好“美麗中國”,任務仍然艱巨,需要我們高度重視,一步一步攻堅克難,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向前進。
。
為了認真貫徹區委、區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生態文明創建工作,我局結合工作實際,積極開展“生態建設年”活動,現將我局開展“生態建設年”活動總結如下:
一)精心部署。
成立了由局長擔任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成員的生態文明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生態建設年”的日常工作,并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
二)深入宣傳。
利用局會、局內網絡、宣傳櫥窗、橫幅、標語等各種載體,積極宣傳生態文明創建工作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使全局職工充分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了參與意識,提高了參與意識,提高了實際參與水平和創新能力。
三)明確任務。
局領導對此次活動高度重視,及時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此次工作,確定了以局長為組長的生態文明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和具體工作人員。
四)加強管理。
我局將生態文明創建工作納入局績效管理,與各科室和單位簽訂了生態文明創建責任書。
五)加強培訓。
為了進一步推動全局工作的順利開展,增強職工的法律意識、環境意識、節約意識,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我局制定了詳細的培訓教材,要求各科室人員嚴格按照上級要求,結合實際工作,開展自學和知識培訓。
我局在開展“生態文明創建年”工作中,按照區委、區的統一安排部署,結合局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
3.加強對局生產經營工作的監督。
5.認真開展生態文明創建活動,做到“五個一”:每個單位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全體職工齊抓共管,共同營造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
。
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深刻闡述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明確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了全面部署,是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根本遵循。
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文明的大國,資源豐富和多樣性一直都是我國發展的重要優勢,從南到北地域的多樣性造就的豐富資源培育了我們國家的眾多人口,但是資源的攫取和利用總是有限的而且過度消費資源的代價同樣使我們無法承受的,霧霾、水體污染、等新的污染關鍵詞不斷涌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空氣凈化器、自來水過濾器、和防霧霾口罩在現在象征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的同時也側面反映出我們日常生活的大環境越來越危險,而這恰恰是我們民生最大的問題所在。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痹谌珖鷳B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時時處處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生態環保思想,強調要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
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這就要求我們針對最突出的問題和領域,抓住薄弱環節集中攻堅,解決一批突出問題,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大氣污染,心肺之患,已成為百姓健康生活的痛點。令人欣慰的是,藍天保衛戰早已打響,且成果斐然。但是要打贏藍天保衛戰,我們還要以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為剛性要求,強化聯防聯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讓老百姓享有更多藍天白云。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水污染直接關系人們每天的生活,直接關系百姓健康。要打好碧水保衛戰,還要繼續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保障飲用水安全,基本消滅城市黑臭水體,為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親水環境。
潔凈的水、清新的空氣、不受污染的土地……人們對于良好生態環境的期盼明確而又迫切,而且是惠及民生的最大保障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之以恒抓緊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讓人民生活更美好。
今年,_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全國率先開展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重點解決鄉村建設臟亂差、人無廁、畜無圈、飲食不衛生等問題。
為了加快建設生態文明村,全省投資10億多元。隨著這項建設的開展,越來越多的生態文明村得以建成,許多農民的居住環境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懷著想要深入了解身邊生態文明村建設的心情,我來到了位于??谘葚S鎮的曲口生態文明村。從??隍屲?0公里左右,沿途就可以看到去演豐鎮的路標。演豐曲口片區,包括環東寨港的演東、山尾、演中、演海、邊海5個村委會、92個自然村、1841戶、6163人,在文明生態村的創建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步入這里,就像進了鄉村公園,連路邊的路牌都花費了一番心思,木頭做成的各種路牌不僅美觀、大方,其造型更有味道,采用的是犁、船舵等造型,將海邊農村的特色展現了出來。
終于到達目的地了,在當地一位村民的帶領下,我參觀了他們的住所。如果不是親眼目睹,我真的不相信該地村民們的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居然這樣好,甚至可以與城市相比較。紅白磚瓦所砌的兩層小樓,樓前種植的綠樹,二者交相輝映,顯得非常協調。進入樓內細細觀看,可以看到幾乎每家每戶都配有電視、音響、dvd等全套的家用電器設備。茶余飯后,三兩人坐在一起看電視便成了他們的消遣方式之一。漫步于村中,我看到有的孩子在盡情嬉戲,有的人在織漁網,而有的人則出海捕魚。從村民的口中得知,出海捕魚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一年下來,村民們每戶年收入約為3~5萬。如此而來,每個村民都成了小富翁。對比于過去,這里的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過去,缺水、缺電、出入交通不便成了一直困擾人們的問題,但現在,這些問題都得到解決。村民們可以正常用水,可以欣賞到精彩的電視畫面,可以通過筆直的公路來往于城鄉之間。
在演豐鎮,無人不知紅樹林。當我來到紅樹林時,我立刻就被紅樹林的天然美所震撼。一叢叢濃密的樹葉覆蓋在水面上,每當微風吹拂,樹冠的那一抹翠綠便隨波蕩漾。當地人親昵地稱其為“海底森林”。據介紹,紅樹林是奇特的植物景觀,是生長在海南熱帶海邊灘涂的一種特有的植物群落。紅樹林是熱帶海岸的重要生態環境,能防浪護航,又是魚蝦繁衍棲息的理想場所。由于該地紅樹林生長歷史悠久,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的狀態,所以不少游人聽說紅樹林后都慕名前來觀看。演豐鎮就抓住這個契機結合當地4__年前因地震而形成的“海底村莊”等獨特歷史、自然、文化資源進行挖掘、整合為旅游資源。游覽紅樹林、吃著海鮮,看著鄉村美景,城里人樂了,村里人腰包鼓了。我不得不佩服演豐鎮人的商業頭腦。
曲口盛產膏蟹、蝦、剪刀貝、泥蚶、石斑魚、牡蠣和黃蟮等多種名優海鮮,“曲口海鮮”成為賓宴上的佳肴,名聲遠播。經過查閱相關資料后,我了解到演豐鎮在__年開展生態游后,??谑醒葚S鎮接待客人在30萬人左右,海外客人1.5萬人次。旅游全收入3050萬元,農家樂和漁家樂收入200萬元,旅行社收入500萬元,政府第三產業稅收達58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68元,比開發前凈增收達500多元。解決了農村的富余勞動力500人以上就業,從事旅游項目經營的農戶達300戶,全鎮直接參加旅游就業的人數200人。
經過此次游覽曲口生態文明村,我受益匪淺。
森林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物質條件之一,森林作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資源及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在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歷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的作用已被科學家充分證明,森林具有凈化空氣、調節氣候,防止水土流失、維持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消除噪音、為人類提供木材等多種作用。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保護好森林,合理利用好森林,讓森林成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最有價值的資源。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秉h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單篇論述生態文明,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總體布局的高度來論述,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認識的深化,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五位一體的高度來論述,也彰顯出中華民族對子孫、對世界負責的精神。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從戰略的高度提出打造“生態__”品牌,目前__森林覆蓋率為73.9%,有4000多種生物種類,有多種國家級、省級保護動植物,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銅壁關自然保護區,還有大面積的天然林,也有大面積的人工林,河流、濕地。整體上__生態保持得較好,空氣比較干凈,但隨著全縣經濟的不斷向前發展,環境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生態__”正面臨著諸多不利的挑戰,特別是在森林的保護方面面臨著較大挑戰。主要是部分國有天然林、集體天然林通過人為造林形式變成人工林或變成果林地、農作地,至使天然林面積有逐年縮小的趨勢;國有林和集體林被濫砍濫伐,致使森林遭受破壞,森林質量下降;偷伐盜伐現象比較嚴重,致使一些森林被砍成“空心山”,使森林的各種功能嚴重受損。針對這些方面的問題,特建議:
一、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力度,特別是要加大保護森林的宣傳力度,通過宣傳,使全縣人民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認識到“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
二、進一步加大森林保護力度,特別是要加大對銅壁關自然保護區、已劃入天然林保護的林區、國有林等林區林地巡查保護力度,加大對集體林的管控力度,嚴格按指標采伐。
三、嚴勵打擊各種破壞森林的違法犯罪活動,對濫砍濫伐,偷伐盜伐等破壞森林的違法犯罪行為必須要嚴懲,要真正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在全社會形成濫砍濫伐、偷伐盜伐都將受到法律制裁的高壓打擊態勢,從而有效遏制破壞森林的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護森森資源。
生態文明是一種千古傳承的優秀文化。它體現了人們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形態。建設生態經濟區就是以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生態安全為基本理念,以循環經濟、綠色發展為核心價值,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為載體,就是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
目前我國面臨的日益嚴峻的生態狀況告訴我們:必須擺正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自然萬物是唇齒相依,息息相關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統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員。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必須走出天人對立的誤區,回歸和諧。
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不僅不能違背經濟規律,同樣也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生態規律。規律都是客觀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不管你對它承認與否、認識與否,違背了規律都必然要受到規律的懲罰。因此,在建設中,我們必須正確處理以下幾層關系:
一、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是互為依存、互為促進的。社會的發展必須依賴于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同時要注意保護好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但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只講發展而忽視合理的開發和充分利用資源,不重視對環境的保護,不重視生態建設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這樣的發展必將導致嚴重的后果。要做到既在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中求發展,又在發展中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實現人與自然的共榮共存。
二、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現代農業的關系。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發展農業的前提和基礎,而發展農業必須符合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使農業在良好的生態中發展,生態環境在發展農業中得到保護和優化。我們要結合新農村建設,以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特色農業、現代農業為主攻方向,從人、自然、經濟的高層循環出發,突出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生態綠色循環農業,使全縣農業發展逐步走上生態化、有機化、規?;牧夹攒壍?。
生態文明建設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內在統一的關系。發展循環經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具體體現。因此,在發展工業經濟上,必須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須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使之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基礎,體現了更為全面的價值取向和更為深刻的生態倫理。
綜觀人類文明發展史,人與自然的關系經歷了人類依賴自然、畏懼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變化。在原始文明時期,人類本身是自然長期進化的結果,始終依存于自然。在農業文明時期,人們敬畏自然,主張順天應時。到了工業文明時期,人們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強的同時,走向了自然的對立面,宣稱要戰勝和征服自然。這種觀念導致對自然無窮無盡的掠奪,可利用資源日益枯竭,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建設生態文明,則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指明了路徑。
在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對于生態文明建設,我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方面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尊重自然,就是強調自然與人出于對等狀態。
自然規律具有客觀必然性,我們日常生活、工作都應該遵循自然規律。要尊重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經濟建設則立足實際,根據自身的區位、資源等特點,選擇合適的產業戰略。推進產業生態化,培育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生態景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在按自然規律辦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我們人類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三、保護自然,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從保護的角度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我們不能對其加以改造和破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生態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現階段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奉行的原則。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形勢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轉、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和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全局的戰略地位。只有樹立起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新理念,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現代化。
通過這次學習,我們獲益匪淺,我們知道大自然提供給人類可利用的資源是相對有限的。就我國來說,我們的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面對近二三十年內面臨包括石油和天然氣在內的各種資源嚴重短缺狀況,一些人大聲疾呼:中國地大物博的觀念該改改了。必須把合理開發資源和保護環境,作為我國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樹立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惟一家園的理念,熱愛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
目前我國面臨的日益嚴峻的生態狀況告訴我們:必須擺正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自然萬物是唇齒相依,息息相關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統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員。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必須走出天人對立的誤區,回歸和諧。
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我們想要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就必須要愛護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黨的-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而且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而所謂自然恢復為主,就是強調要求我們尊重自然界的規律,不要再發展的同時忘了自然界的規律,必須順其自然,盡可能恢復原有生態的面貌與功能。
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是互為依存、互為促進的。社會的發展必需依靠于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同時要留意愛護好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但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只講發展而忽視合理的開發和充分利用資源,不重視對環境的愛護,不重視生態建設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這樣的發展必將導致嚴峻的后果。當然,也不能片面地講生態而不講發展,把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對立起來。要做到既在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中求發展,又在發展中愛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實現人與自然的共榮共存。能否搞好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關鍵在于各級黨政干部是否樹立了正確的政績觀。只有樹立全面的、科學的、正確的政績觀,才能更好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使自然資源得以長期有效地利用和愛護,從而推動經濟的發展。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發展農業的前提和基礎,而發展農業必需符合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使農業在良好的生態中發展,生態環境在發展農業中得到愛護和優化。我們結合新農村建設,充分發揮安澤良好的生態優勢,以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特色農業、現代農業為主攻方向,從人、自然、經濟的高層循環動身,突出產業化經營,堅持種植——養殖——沼氣——種植的循環利用模式,大力發展生態綠色循環農業,全縣農業發展逐步走上了生態化、有機化、規?;牧夹攒壍?。
生態文明建設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內在統一的關系。發展循環經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定要求,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詳細體現。因此,在發展工業經濟上,必需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需注意愛護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使之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樹立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的理念大自然供應給人類可利用的資源是相對有限的。就我國來說,我們的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面對近二三十年內面臨包括石油和自然氣在內的各種資源嚴峻短缺狀況,一些人大聲疾呼:中國“地大物博”的觀念該改改了。必需把合理開發資源和愛護環境,作為我國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樹立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惟一家園的理念,酷愛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
樹立人與自然協調與和諧的`理念目前我國面臨的日益嚴峻的生態狀況告知我們:必需擺正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自然萬物是唇齒相依,休戚相關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統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員。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必需走出天人對立的誤區,回來和諧。樹立珍愛和善待自然,愛護自然的理念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不僅不能違反經濟規律,同樣也不能違反自然規律、生態規律。規律都是客觀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不管你對它承認與否、相識與否,違反了規律都必定要受到規律的懲處。一些人更一語道破地指出:環境完全是國家平安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于,經濟危機往往是相對短暫的,影響一時的,而生態危機則是長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圍不行逆轉的生態破壞,最終將會導致人類與自然難以為繼。
當代表們聽到“我們一定要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钡闹泄瞲x大報告中這一充滿激情和期待的號召,響起了人民大會堂內雷鳴般的掌聲。
所謂的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而在2019年的黨xx大報告中也已經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倍F在在xx大再一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議題,并將此列入了重要議題中,可見中央高層對中國生態環境的憂慮與重視。
我們可以看到,歷屆人民代表大會中,環境問題都是重中之重,黨的xx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黨的xx大以來,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黨中央相繼提出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生態文明等新的發展理念和戰略舉措。黨的xx大報告又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新要求,并將到2020年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要求之一。黨的xx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綠色建筑、綠色施工、綠色經濟、綠色礦業、綠色消費模式、政府綠色采購不斷得到推廣?!熬G色發展”被明確寫入規劃并獨立成篇,表明我國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決心和信心。
另外,黨的xx大報告提出了,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xx大報告此次將生態文明建設列入重要議題,這在中共歷次代表大會政治報告中尚屬首次。
“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蔽覀兿胍c自然和諧相處,我們就必須要愛護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黨的xx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而且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而所謂自然恢復為主,就是強調要求我們尊重自然界的規律,不要再發展的同時忘了自然界的規律,必須順其自然,盡可能恢復原有生態的面貌與功能。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秉h的xx大報告首次單篇論述生態文明,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總體布局的高度來論述,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認識的深化,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五位一體的高度來論述,也彰顯出中華民族對子孫、對世界負責的精神。要實現真正的國富民強,必須守住“綠水青山”。那么,如何實現“美麗中國”?即我們必須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這不僅是當今世界的主流觀念,也越來越受到我們黨的重視。
而在自然環境保護之后,建設生態文明另一個重要的部分便是生態產品。在黨的xx大報告中,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時也提出要“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作為公共產品的良好生態環境,包括清新空氣、清潔水源、安全食品——這些都是人類生產生活的必需品,是消費品,而各級政府理應成為第一生產者、提供者?!吧鷳B產品”的概念首次亮相黨x會報告,體現了黨對人民群眾渴望優質生態產品、優良生態環境迫切需求的積極回應,同時也對各級政府加大環保投入、保障基本環境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歷經3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提供物質產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產品的生產能力也在快速進步,但相對而言,提供生態產品特別是優質生態產品的能力實際上卻提升得較慢的。在黨的xx大報告中談到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時,把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列在第一位。而在黨的xx大報告提到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時,“資源環境約束加劇”仍然位列其中。這足以表明,資源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我們黨的重點關切。要真正實現“三大發展”,建設好“美麗中國”,任務仍然艱巨,需要我們高度重視,一步一步攻堅克難,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向前進。
黨的xx大報告將“建設生態文明”定義為中國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確提出“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近段時間通過認真學習黨的xx大報告,我對生態文明建設有了幾點更深的認識。
一、建設生態文明要轉變重物輕人的發展機制。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摒棄傳統觀念。要辯證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轉變單純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觀念;要辯證地認識物質財富的增長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關系,轉變重物輕人的發展觀念。發展應該始終把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為出發點和歸宿。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生態文明建設,是速度與結構、質量與效益相統一的;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生態文明建設,是以有利于而不是有損于人的全面發展為最高標準的。在發展過程中不僅要尊重經濟規律,更要加倍尊重自然規律,充分考慮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要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要求,切實把建設和發展生態文明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并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
要建立新的發展觀與政績觀,把生態文明建設列入干部政績考核體系,綜合考核投入和產出、速度和效益、經濟和社會、發展和環境等方面的指標,力求將經濟增長、環境保護、資源節約使用三者結合起來,作為地方政績的考核指標,不斷完善干部考核和選拔任用制度。
三、建設生態文明要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機制和環保稅收制度。
要建設生態文明,建立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必須積極推進生產要素和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政府要逐步培育形成對土地、礦產資源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使價格能夠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建設生態文明,環保要加強征稅的力度。
。
建設生態文明是我們黨深化實行科學發展觀,立足經濟快速增長中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的嚴峻現實而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戰略任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大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肯定要深刻領悟和把握這一重要精神,把生態文明建設擺上非常突出的戰略位置,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尋求經濟發展與環境愛護共贏的發展模式。環境與經濟之間相互影響,反映出事物普遍聯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統一性。恩格斯說過,“勞動與自然界一起才是財寶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供應材料,勞動把材料變為財寶?!碧幱诠I化階段的國家和地區,須要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足夠的自然資源作保證,自然環境是衡量一個地區“軟實力”的重要標記,在區域競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誰的環境好,誰就能讓更多的生產要素匯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態環境能夠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引擎。同時,經濟發展也為環境愛護供應了物質條件。
聯合國發布的《只有一個地球》報告中指出:“貧困是一切污染中最壞的污染”,因為環境不行能在貧困的條件下得到改善。愛護須要資金,資金須要通過發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開發資源才能有效愛護生態,尤其是可以通過運用新工藝、新技術盡量削減甚至避開工業化階段的污染。由此可見,發展方式以人對自然的支配為前提,總量增長取決于對資源的開發以及有效配置,有賴于人類才智不斷地相識、適應、利用、改造自然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講,環境與經濟二者統一于發展,愛護環境就是愛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生態愛護與經濟發展如鳥之兩翼,缺一不行。綠色發展是經濟轉型的趨勢,生態文明是科學發展的標記。時勢所趨,經濟欠發達地區迫切須要從“非此即彼”的“對抗性”思維中解脫出來,尋求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實現環境愛護與經濟發展的“共贏”??萍己椭贫葎撔率菍崿F綠色發展的強大支撐。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資源豐裕的經濟體更情愿通過傳統的要素投入獲得增長,對技術創新意愿不如資源缺乏的經濟體劇烈??傮w來看,當前欠發達地區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驅動發展的模式還沒有根本變更。應當看到,造成欠發達地區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的經濟增長方式的.一個重要緣由是缺少制度約束,制度支配與推動綠色發展不相匹配,出現了一面是不斷加強生態愛護設施建設,一面是不斷破壞生態環境,且破壞的速度比建設的速度還快。一些欠發達地區為擺脫貧困,盲目追求增長,很多生態資源被濫采濫伐直至耗竭,資源奢侈極其嚴峻。這種任由稀缺資源接著免費運用、廉價運用、粗放運用的局面決不能持續下去。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中,江西省通過實施戰略性新型產業和“六個一工程”戰略,大力發展風電能源、高效農業等生態、清潔、循環經濟,形成了以礦產資源深加工、勞動密集型產業、現代農業以及生態綠色產業為主導的環保型產業體系,并通過生態市場制度的建立,供應生態市場運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還主動探究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考評機制,加快推動水、電、礦產等資源型產品及要素價格改革,開展排污費改環境稅試點,探究建立水權交易制度,推動生態合作、產業共建等多種方式的生態補償等。開展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僅有力地促進了林業發展和農夫增收,還對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閱歷表明,科技和制度創新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強大支撐。實現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就要依據資源稟賦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態經濟規劃和相關政策,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重點建設區域性優質農產品生產等傳統產業基地,主動發展生態旅游、清潔能源等新興產業,將生態經濟發展與農村經濟發展相連接,利用循環經濟的理念使生態經濟的“涓滴效應”擴散開來,把發展生態經濟與發揮傳統要素優勢相互結合。這樣既可以給予傳統要素以新的內涵,也可以讓生態經濟在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限度地發揮作用。
在制度建設上,要建立健全產權制度和價格機制,因為產權制度有效地促使人們愛護稀缺資源,價格機制敏捷地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改變。此外,還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主動激勵人們找尋替代資源、節約運用最稀缺的資源,通過推動技術創新提高資源運用效率。
推動綠色發展是轉變發展方式的“路途圖”。欠發達地區往往隱藏著較豐富的原生態資源,同時也存在肯定比例的貧困人口,面臨著加快經濟發展與愛護生態環境的雙重任務。一方面,我們不能用停止發展的方式來愛護環境;另一方面,發展又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難治理”的覆轍。
新世紀以來,江西依靠區位優勢和要素優勢,成為新一輪產業轉移的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區產業的低端環節,賺一些微薄的辛苦錢。江西要實現科學發展、人民富有、社會和諧,必需要有新的發展模式。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愛護作為引領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龍頭工程和重大引擎,努力探究經濟文明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新路子。做出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優勢,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兩年多來,全面啟動了“十二項重大生態經濟工程”建設,包括以生態愛護、污染治理為主要內容的6大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和以愛護“一湖清水”為重點、優化能源結構的6大基礎設施工程。再以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為例,這是江西有史以來投資的水利建設項目,被譽為江西的“三峽工程”,具有防洪、澆灌、發電和航運等重大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該水利工程建成后,將對江西經濟核心區域防洪平安起到保障作用,年均防洪效益達7.5億元。在防洪的同時,每年還可增加電量11.4億千瓦時清潔電能,有效緩解江西電力供需驚慌狀況。另外,萍鄉、德興等資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繼通過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由“地下”轉向“地上”、從“黑色”轉向“綠色”。
江西在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質量在鞏固提中學保持全國前列。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3.1%,設區城建區綠化覆蓋率和綠地率均列全國第一位,林業產值突破千億,上升為全國第六。
當前,世界范圍內產業變革正在蓬勃興起,與我國的轉型發展形成了歷史性交匯,為欠發達地區推動綠色發展供應了難得的重大歷史機遇。探究“在愛護中發展,在發展中愛護”的路徑,形成面對將來的新型產業發展格局和經濟增長模式,才能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才能在擴總量、上水平與轉方式、調結構的有機統一中贏得主動。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強調,必須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為做好新時代黨的群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密切聯系群眾的“神經末梢”,是團結凝聚群眾的前沿陣地。各級黨組織應充分履行職能職責,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為群眾提供精準有效服務,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時代密切聯系群眾的重大意義。
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和重要法寶。我們黨從成立那一天起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我們黨都注意與人民群眾建立密切聯系,形成了一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黨的群眾路線??梢哉f,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堅持做好群眾工作、緊緊依靠并帶領人民群眾不懈努力和奮斗的歷史。在我們黨的發展歷程中,之所以能夠始終保持進取精神和強大力量,經歷各種曲折和失敗而愈挫愈勇,最根本的是始終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鍛造出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我們黨的基本政治優勢,成為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之一。
新時代密切聯系群眾是推進新的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密切聯系群眾工作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制定并帶頭落實八項規定,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顯著成效,深得黨心民心。實現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必須做好新時代密切聯系群眾工作,推動基層黨組織扎實做好組織動員和教育引導群眾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廣大群眾團結凝聚在黨組織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真抓實干、攻堅克難,凝聚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做好密切聯系群眾工作是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應有之義。我們黨來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鶎狱h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堅強戰斗堡壘,黨的各項任務最終要靠基層黨組織卓有成效的工作來完成,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系最終要靠黨組織來保持和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團結帶領群眾更加自覺地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
基層黨組織要切實履行密切聯系群眾的職責。
黨的十九大黨章修正案規定,“黨支部是黨的基礎組織,擔負直接教育黨員、管理、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這一表述進一步明確了基層黨組織做好群眾工作的職責定位。黨的基層組織就要著眼夯實黨的群眾基礎,聚焦職能職責,堅持黨的根本宗旨,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加強政治引領,自覺做好群眾工作,在密切聯系服務群眾工作中唱主角。
要著力組織群眾,匯聚推動改革發展穩定的磅礴力量。提高群眾的組織化程度,是基層黨組織做好群眾工作的重要途徑?;鶎狱h組織要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重點任務,全面提升組織力,充分發揮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把社會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群眾組織集中起來,實現高效聚合。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健全基層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機制,提高群眾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加大黨務、政務、廠務公開力度,創新社會管理方式,群眾的事群眾商量著辦,讓廣大群眾全面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中來,提高群眾的參與度和滿意度。領導和帶動群團、工會、婦聯等群眾組織,組織、動員和團結廣大黨內外干部群眾,努力完成本地區本單位的工作任務。創新“互聯網+”群眾工作模式,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推進電子政務,打造網上交流共享、在線服務平臺,組織群眾在網上交流、協調、解決問題,拉近黨群干群距離。
要注重宣傳群眾,增強群眾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堅持不懈地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教育群眾,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引導廣大群眾堅定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大力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引導群眾堅定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大力宣傳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成果,宣傳各類先進典型事跡,引導激勵廣大群眾立足本職作貢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通過解疑釋惑、溝通協調,統一群眾認識,激發工作熱情,為改革發展提供思想保證和輿論支持。把青年群體作為重點對象,了解他們的思想工作生活狀態和行為特點,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
要堅持凝聚群眾,把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組織周圍?;鶎狱h組織要當好群眾的“主心骨”。要堅持政治引領,引導廣大群眾堅定不移地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覺在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行動。堅持組織引領,引導各類組織做好服務群眾工作,帶領群眾廣泛參加基層社會治理,使各類組織和群眾成為黨的左膀右臂。堅持機制引領,以基層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民主協商、群團帶動和社會參與等機制,全面實行網格化管理等方式,推行村(居)民議事會、村(居)民理事會、民情懇談會,健全基層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機制,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能力,引領廣大群眾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要努力服務群眾,不斷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鶎狱h組織是黨聯系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強化服務理念、提升服務能力,把工作重心轉到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上來。圍繞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任務落實,辦好那些群眾衣食住行、柴米油鹽等具體的、瑣碎的事,辦好那些就醫、就業、就學、養老、環保等老百姓感到難辦的事、煩心的事,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老百姓。堅持“好事”讓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來做,推行一站式服務、全程代辦等做法,開展黨員社區報到、志愿服務、責任區、示范崗、結對幫扶等活動,為群眾提供差異化、個性化服務,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集中力量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加快實施交通、水利、電力和網絡扶貧行動,真心實意為貧困人口辦實事、解難事。
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密切聯系群眾的堅強戰斗堡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立足擔當新使命、發揮新作為,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加強基層組織體系建設,把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要健全基本組織,構建健全的基層組織體系。近年來,許多地方適應經濟社會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的變化,弘揚“支部建在連上”的光榮傳統,積極探索創新黨支部設置形式,不斷擴大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對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覆蓋,取得明顯成效。要圍繞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按照有利于密切聯系群眾、黨組織發揮作用的原則,健全基層組織,優化組織設置,理順隸屬關系,推進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避免出現黨的群眾工作盲區和“空白點”,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工作,哪里有黨的組織哪里就有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要建強基本隊伍,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骨干力量。黨員干部特別是黨組織書記是密切聯系群眾的領頭雁。要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加強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不斷提高黨員干部推動發展、改善民生、化解矛盾、促進和諧的本領。以村居“兩委”換屆為契機,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重點從致富帶頭人、技術能手、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復員退伍軍人、返鄉大中專畢業生中選拔村居“兩委”班子成員特別是書記。聚力精準脫貧攻堅,選好派強駐村工作力量,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貧困落后和維穩形勢復雜的村和社區擔任第一書記、駐村干部。
要落實基本制度,推動黨內組織生活正常規范、嚴肅認真?;鶎狱h組織是黨員錘煉黨性的熔爐,組織生活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的基本方式。新出臺的《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對提高組織生活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規定了“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等黨支部開展組織生活的基本形式。要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堅持“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等組織制度,確?;鶎狱h組織的組織生活能夠經常開展、取得實效。從嚴管理監督黨員,引導廣大黨員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充分發揮黨員在密切聯系服務群眾方面的先鋒模范作用。
要開展基本活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組織優勢和組織力量。近年來,許多地方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采取建立基層聯系點、實地調研、民情夜訪、駐村幫扶等形式,走出機關、走進基層、走進群眾,為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要緊緊圍繞改進作風、服務群眾、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組織黨員開展承諾踐諾活動,組織各級領導干部聯鄉包村、黨員干部包戶入戶,推動領導力量和工作力量下沉基層,組織黨員干部與困難群眾結對,更好地聯系服務群眾。深化黨員設崗定責、依崗承諾和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等活動,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對黨支部的信任度。
要強化基本保障,不斷夯實基層基礎水平。著眼推動基層黨組織有資源、有條件為群眾服務,大力解決村和社區基層黨組織有錢辦事、有人管理、有場所議事的問題,推動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落實基層黨組織工作經費、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基層干部報酬待遇和基本養老醫療保險,推動發展壯大薄弱村空殼村集體經濟,加強鄉鎮“小食堂、小廁所、小澡堂、小圖書室、小文體室”和干部周轉房以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逐步改善基層干部工作生活條件,保證群眾話有地方說、事有地方辦、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
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是互為依存、互為促進的。社會的發展必需依靠于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同時要留意愛護好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但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只講發展而忽視合理的開發和充分利用資源,不重視對環境的愛護,不重視生態建設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這樣的發展必將導致嚴峻的后果。當然,也不能片面地講生態而不講發展,把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對立起來。要做到既在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中求發展,又在發展中愛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實現人與自然的共榮共存。能否搞好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關鍵在于各級黨政干部是否樹立了正確的政績觀。只有樹立全面的、科學的、正確的政績觀,才能更好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使自然資源得以長期有效地利用和愛護,從而推動經濟的發展。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發展農業的前提和基礎,而發展農業必需符合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使農業在良好的生態中發展,生態環境在發展農業中得到愛護和優化,心得體會《生態文明建設體會》。我們結合新農村建設,充分發揮安澤良好的生態優勢,以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特色農業、現代農業為主攻方向,從人、自然、經濟的'高層循環動身,突出產業化經營,堅持種植養殖沼氣種植的循環利用模式,大力發展生態綠色循環農業,全縣農業發展逐步走上了生態化、有機化、規?;牧夹攒壍?。
生態文明建設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內在統一的關系。發展循環經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定要求,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詳細體現。因此,在發展工業經濟上,必需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需注意愛護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使之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講話為建設美麗中國發出了總動員,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總體要求,為打贏污染防治戰吹響了總號角。具體來說,有以下經驗:。
第一,在思想認識上,總書記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旗幟鮮明,打地板,顯示了黨中央的堅強意志和決心。講話指出,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的主要領導人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的第一責任人。
第二,在工作要求上,總書記強調,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戰。為此,我認為環保團隊應該盡職盡責,做好艱苦奮斗的主力軍,不僅要做出建議、運籌帷幄的軍師,為黨委政府的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持,還要做好沖鋒陷陣、敢打敢拼的主力軍,確保各項污染防治工作扎實推進。一般來說,要堅決貫徹xi總書記的要求,努力打造一支能吃苦、能戰斗、能奉獻的生態環境保護鐵軍。
第三,在具體工作中,總書記提出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確保飲用水安全,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給普通人一個清水綠岸、淺魚的場景。以全國集中飲用水水源環保專項行動和2018年城市黑臭水整治環保專項行動為契機,認真調查問題,制定整改方案,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指導和監督,建立長效機制,拉條掛賬、倒工期,確保專項行動取得有效性,滿足國家考核要求。
首次提出五位一體總布局,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進行部署,體現了我黨的生謀遠慮、_遠矚,也為我黨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關系到可持續發展戰略能否實施的長遠大計,我們要重視之,并把這一思想體現于政策制定中,貫徹在實際行動下。結合我局實際,體會如下:。
一是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在社會公眾層面,在全區大力倡導“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觀念;在決策管理層面,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在項目審批建設中實行環?!耙黄狈駴Q制”。從建設生態文明全局著眼,將保稅區打造成適合商建、適合人居的生態文明品質之區。
新結構新技術新設備,改善過度依賴資源環境的現狀,堅決淘汰落后產能。。人少靠道德,人多靠制度。根據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健全體現生態文明要求、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效機制。在政府工作中,以考核體系為指引,逐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在民生工作方面,繼續實施政府節能補貼工程,大力發揮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的引導作用;在。
企業。
管理中,加大監管力度,有效遏制浪費資源現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保護賠償制度,并嚴格執行,對于破壞環境的單位或行為人嚴懲不怠。。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必須堅持的偉大工程,關系到我國經濟能否持續健康發展,關系到可持續發展戰略能否繼續實施,更關系到我們中華民族能否延續。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你我共同參與。
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已經成為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要內容。生態文明建設是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保持生態平衡和生態安全的過程。由此可見,生態文明建設在中國未來的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建設生態文明可以增加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安全和穩定,明確促進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統一,讓生態文明在我國的全面建設中引領未來的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是“綠色、可持續、高效、和諧”,其中,綠色代表環境保護;可持續代表資源利用;高效代表經濟發展;和諧代表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協調,關鍵在于建立綠色生活方式和低碳社會,讓人類生活在更安全、健康、舒適和綠色的環境中。當人們將生態保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實踐綠色、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時,生態文明才得以真正實現。
生態文明建設的歷程中也面臨著一些困境與挑戰。在一些地方和行業中,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資源環境錯配等問題,對生態的危害較大。此外,也存在一些地方和企業在利益驅動下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漠視和忽視,僅僅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資源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因此,需要通過持續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全社會的意識,讓大家認識到生態問題的極端嚴峻性和對未來的危害,共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實現。
生態文明建設的實現途徑和方法是多樣的,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除了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政策法規支撐外,每個人都應當自覺參與綠色環保,推廣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對于相關企業,應當積極擔起社會責任,推陳出新,不斷創新綠色技術,采用綠色工藝和綠色材料,開展環保感恩活動,提高綜合素質,增強綠色環保意識。同時,鄉村和城市也需要積極探索綠色生態農業和城市化建設,保持生態環境的和諧平衡。
在未來的發展中,人們應當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更加重要的項目,將之納入我國持續發展的戰略之中。各級政府和政府機關應當加強對生態建設的導向作用和監管力度,完善各項政策法規,確保生態環境的平衡與安全;同時,全球化視野下,要加強各國的環境保護溝通與合作,共同推動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傊?,生態文明建設是人類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是與綠色、可持續、低碳、環保等理念相輔相成,共同迎接未來挑戰的重要內容。
促進工作。建設生態文明與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新課題新挑戰,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以后,對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的'愿望明顯增強。十七屆五中全會做出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的新部署,標志著我們黨和國家對人類文明結構、文明進程認識的拓展,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對于我國實現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保障和改善民生、搶占未來國際競爭制高點,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影響。以科學發展主題,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高生態文明水平,不是權宜之計,而是百年大計;不是一般工作任務,而是時代賦予我們每個人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的當代歷史使命。我們欣喜地看到,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事業蓬勃發展,一大批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者都投入到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和實踐中來。20xx年底,在國務院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成立了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也是希望能夠組織、協調、動員有關方面的人員和社會資源,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共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思想決定行動,行動要有成效。各級領導干部對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理解和認識,很大程度上,將決定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廣度、深度和歷史進程。我們相信,隨著《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案例教材的普及和宣傳,必將對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每戶年收入約為3~5萬。曲口盛產膏蟹、蝦、剪刀貝、泥蚶、石斑魚、牡蠣和黃蟮等多種名優海鮮,“曲口海鮮”成為賓宴上的佳肴,名聲遠播。經過查閱相關資料后,我了解到演豐鎮在xx年開展生態游后,??谑醒葚S鎮接待客人在30萬人左右,海外客人1.5萬人次。旅游全收入3050萬元,農家樂和漁家樂收入200萬元,旅行社收入500萬元,政府第三產業稅收達58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68元,比開發前凈增收達500多元。解決了農村的富余勞動力500人以上就業,從事旅游項目經營的農戶達300戶,全鎮直接參加旅游就業的人數200人。經過此次游覽曲口生態文明村,我受益匪淺。
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日益重視,我國也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目標。為了使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學校開設了“生態文明建設”課程。在學習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并認識到了自己在環保方面應承擔的責任。以下是我的課后心得體會。
第一段:了解生態文明的背景和意義。
在課堂上,老師為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生態文明,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我了解到,生態文明建設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旨在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是要改變人類對自然資源利用的方式,保持生態平衡,建設綠色低碳的社會環境。了解背景和意義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學習重點。
第二段:認識生態資源的重要性。
自然資源的枯竭是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在課堂上,老師為我們講解了各種自然資源的分布、生態系統的平衡和多樣性等知識,讓我深刻認識到自然資源的重要性。我意識到,每個人都應該把節約用水、節約用電、垃圾分類等生活方式落到實處,力爭減小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并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中。
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每個人的積極參與和努力,而成功的案例能夠給我們提供寶貴的經驗和啟示。在課堂上,老師介紹了國內外典型的生態文明建設成功案例,如深圳的城市生態文明示范區、芬蘭的環保政策等。這些案例讓我明白,實現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全社會的合作,從國家層面到個體行為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倡導自然保護、環境友好。
第四段:培養環境保護意識的重要性。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個人的環保意識是至關重要的。個人的環保行為可以積累起來形成整個社會的環保氛圍,反之,破壞環境的行為也會極大地加劇環境污染。因此,學習生態文明建設的課程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個人的環保行為的重要性。通過生活中點滴的環保行為,可以傳遞給他人正確的環保觀念,讓環保意識逐漸成為社會共識。
學習不僅追求知識,更要落實行動。有了學習環保知識和形成環保觀念,我認為我們要在具體實踐中努力,踐行生態文明建設。比如,我們可以嘗試不買一次性餐具,減少浪費和污染,多乘坐公交車、地鐵或騎自行車,減少機動車污染,投入到社區環保組織中去,參與校園環保行動等。有了行動,我們才能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貢獻,引領大家一起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
總之,在學習“生態文明建設”課程的過程中,我了解到了生態文明的背景和意義,認識到了自然資源的重要性,學習了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成功案例,深化了環保意識,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應盡的責任,我們必須有實際行動讓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在生活中得到體現。我會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以實際行動踐行環保理念,積極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中,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注入一份青春的力量。
近年來,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僅實施了一系列環境治理政策和措施,也逐漸形成了一種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在這次學習生態文明建設專題時,我深刻體會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并從中獲得了許多啟示。以下是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生態文明建設是必然選擇。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日益嚴重,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而生態環境的惡化也直接制約了可持續發展的實現。因此,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我們對未來世代的責任,也是維護人民群眾健康、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其次,生態文明建設是系統工程。它涉及到政府的政策和法規、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個人的生活和行為等多個層面。只有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夠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展開。政府應出臺更為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加大對環境污染企業的處罰力度;企業應加強環境管理,改善生產工藝,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個人應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減少浪費和排放。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
第三,生態文明建設需注重科技創新??萍紕撔率峭苿迎h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重要力量。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加大對環境保護技術、清潔能源等領域的研發力度。通過科技創新,不僅可以提高環境治理的效率和效果,也可以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同時,創新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導,為科技企業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
第四,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倡導綠色生活。綠色生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每個人應該積極踐行的生活方式。綠色生活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盡量節約能源資源,減少廢物排放,選擇可持續的消費方式等。這不僅有利于環境保護,也有利于自身的健康。我們可以購買綠色環保產品,盡量少開車、多騎自行車,減少用塑料袋等垃圾。只有通過每個人共同努力,才能夠真正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
最后,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全球合作。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各國應加強合作,共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事業。我們可以通過舉辦國際研討會議、開展技術交流等方式,分享經驗、改善環境。同時,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也應積極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承擔起應盡的責任,推動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
總的來說,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維護環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由之路。通過系統工程的方式,注重科技創新、倡導綠色生活,加強全球合作,才能夠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每個人都應積極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共同努力,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更加美好的家園。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74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