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一種對自己的告誡和鞭策,幫助我們更加努力地改進和提高自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
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使廣大教師的教育理念煥然一新,也使我們的課堂教學煥發出勃勃生機。關注課堂實效,關注動態生成,關注過程體驗,關注學生發展,讓課堂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所以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言行舉止,甚至一個極其微小的動作、一點點教育智慧都可能使學生的心靈產生觸動,進而影響其一生,產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通過反思總結,我要把自己原來沒有關注的課堂教學評價環節重新重視起來,一定會提高課堂效率的。
新課改首先要求師生平等,在和諧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和老師沒有距離,沒有居高臨下。課堂上,我經常讀一篇課文或闡述一個問題后,問學生:“你覺得老師讀(講)得怎樣?”這時候孩子們會說出許多我想不到的話。生1:“老師,你讀得太美了,讓我有身臨其境之感!”生2:“老師,我覺得你還要大點聲,我有幾個地方沒聽清楚?!苯虒W活動中,教師若能以生為主體,經常了解學生對老師的評價,有助于教與學的同步提高。
(1)教師的評價不能只是一味的表揚,這樣會使學生分不出是與非,長此下去會養成學生自高自大,惟我獨尊的思想。因此,對學生錯誤的回答,教師要委婉的指出:“你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妥,再想想你會說得更棒!”學生的回答不夠完善時,應引導一下:“想一想還需要補充嗎?你的回答有一點不完美?!?/p>
(2)教師的評價要表揚與批評相結合,鼓勵優秀,激勵后進,指出不足,讓評價用到實處,恰到好處。
(3)教師的評價要關注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使每個學生都能從評價中獲得激勵,獲得進步的動力,獲得幫助。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行為能力。對那些差生教師要注意,評價重在鼓勵他們敢讀、敢說??朔员昂鸵蕾囆睦??!澳隳苄械?,勇敢一點吧!讀吧!”這樣差生也會有自信心的。
(4)對那些優等生,教師要注意評價重在激勵他們挑戰、創新?!霸傧胂脒€有更好的方法嗎?”這樣會增強他們探索的決心。
(5)在語文課堂上,教師的評價起著不容忽視的導向功能。教師的引領會使語文課堂更加精彩。
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的有生命力的群體。他們有思想、有意識。在課堂上,我們千萬不能忽視了同伴之間的互相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每個同學都會看到自己的不足,汲取別人的優點,使自己有更大的進步。讓孩子們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言論吧!互相指出對方的不足,互相看看對方的優點,這樣在互相評價中他們會共同進步。
小學語文課堂學習評價,只有落實到學生的主體上,才能充分發揮評價的效益。學生的自我評價有著很好的自我反省作用。一節課后讓學生反思一下自己的課堂表現,對學生來說是一個自我總結的過程??茖W的評價方法是實現正確評價目的,落實全面評價內容,執引靈活評價標準的保證。
在課堂教學中樹立全面正確的差異觀,立足學生現實存在的差異,著眼與學生發展的差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促進有差異的發展。課堂中分層教學、分層評價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分層測試題中注重針對學生對課文的內容與知識的記憶、內容的理解與應用等方面進行考察。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下面我就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建有效的學習氛圍。
1.不要輕易對學生說“不”?!安弧币馕吨环N否定,如果運用不當,可能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提問時,對學生的回答我最常用的評語就是“很好”、“有創意”等,這種做法包含著一種期待的色彩,能使學生不斷自我肯定,不斷進步。
2.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老師的肯定往往會喚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強精神,激勵他們積極進取、奮發向上。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有效的主動學習。
1.“學起于思,思起于疑”
疑問是思維的火種,思維以疑問為起點,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材要求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一些精致的小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在討論中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2.以幽默的語言等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數學課是一門枯燥無味的課程,學生厭學、教師厭教。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新鮮感,讓學生從笑聲中明白故事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
3.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多媒體逐漸進入課堂,過去單純的說教式教學就走到了盡頭。多媒體技術把色彩、動畫、音效等有機地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圖文并茂”,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創造合作學習,達成有效互動。
合作學習是培養思維創造性的一種重要形式。在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為完成同一個目標分工合作,相互啟發。相互取長補短,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具體在操作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分工明確。讓每一個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都有事可做。發材料、做實驗、記錄數據、發言、總結、匯報等都由不同的學生來承擔,使每人在小組學習中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使每個成員都意識到自己是小組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讓人人都成為小組學習的主人。
2.建立機制。必須有意識的強化“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讓每個成員感到自己的行為會影響整組的學習結果,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訴說,尊重別人的意見,從而使組內出現“互動、互助、互勉、互進”的局面。
3.適時引導。合作過程中學生活動相對分散,干擾因素相對增多,教師要成為學習小組的一員,參與學習活動,并通過提示、點撥、引導等方法,保證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
一、把握導入的有效性。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則有這樣一句名言:“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倍抡n標教育的理念中“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正是強調了這一點。我們每位老師備課時總會精心設計課堂的“導課”環節,雖然它不是教學的重點,但它的內容是為整個教學做好知識的鋪墊和心理準備。但,無論是哪種形式的導入模式,始終都不得擯棄這樣兩點原則:1、激發學生興趣與求知欲望的同時緊扣知識點;2、導入應力求精簡,點到為止,把課堂氣氛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二、發揮學生主體的有效性。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努力尋求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需求緊密結合的知識點,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深入地學習知識。更多的考慮讓學生如何“學”而不是教師如何“教”。
三、落實提問的有效性。
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的是問號”。提問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有效教學組織形式,已得到廣大教師的普遍認同,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探究欲望和思維能力。經驗表明:指向明確,又逐層遞進、層層深入的提問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那么教師要做到以上三點,就得從各個方面提高自己的專業修養,一個優秀的教師如果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品質那么一堂有效的課就可以達到優質的程度.獨到。教師的創造性教學源于教師的獨創性思維。教師對教材要有真知灼見,能夠于平凡中見新奇,發人之所未發,見人之所未見。
總而言之,當學生帶著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與思考,對所學的知識感到驚奇與向往,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經過努力掌握一種知識與技能的體驗時,教學已經叩響了成功的大門了。有效教學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是教育改革的一種目的,是我們教師奮斗的一個目標。只有注重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巧用各種教學方法與策略,優化和組合各種課堂教學模式,在師生之間建立一種有效的雙向或多向的師生教學互動,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前幾天,我們學校有幸請來了教研室張主任,他為我們帶來了專題講座有效課堂教學。學習了張主任主講的課程培訓---有效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讓我有不小的觸動和收獲,使自己原本愚鈍的頭腦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特別是在有效性、生成性、三維目標、教學情景、教學關系等諸多方面的講解讓自己受益匪淺?,F在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老師,我的體會如下:
首先,通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學習和培訓,我明白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堂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才是有效課堂教學的核心,知識與技能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只有過程與方法才是作為我們老師需要改革整頓、反思總結的部分。每節課我們教師都應該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收獲,它表現為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能到能的變化上。學習結果不僅表現在雙基上,而且表現在智能上,特別是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維方式的發展。
其次,在學習中,我知道了:從教師的角度來講,教學的有效性依賴于教師有效的教,并克服無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進學生學的教,它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直接的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間接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會了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提升了學習能力,達到了不需要教。有效性指通過課堂教學學生所獲得的發展。一方面要注重挖掘教材中蘊涵的靜態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內容,另一方面要注重開發課堂教學中生成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內容。
再次,做為教師而言,我要克服無效和低效的教學。要著力做到:牢固樹立三維目標的的意識,為每一節課制定切合實際的課程目標,使每一節課都有明確清晰的教學方向,這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要依據音樂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精選教學內容,突出學科特色,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使每一節課都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獲和科學感悟,要真正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認真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要把生成的預設和諧統一起來,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預設又要注重動態的生成。有效教學只是我們對教學的基本要求,優質教學才是我們教師應該追求的目標。優質教學應該具備以下基本特征:深刻、獨到、廣博、啟發、機智、絕招。希望我今后的課堂教學:見解深刻、獨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誘、充滿智慧、精益求精,讓學生充滿夢想和希望。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在現實的課堂中,許多老師為了體現教學向生活的回歸,往往致力于創設各種生活情境,卻沒有意識到課堂教學本身就是教師和學生的生活。所以說,課堂教學必須基于學生的真實生活,學生應當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有效的課堂教學中必須彰顯教師的主體性。
新課程在強調學生主體性的同時并不排除教師的主體性。因為課堂教學同樣也是教師的生活,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充滿智慧、激情、潛能和創造力。只有具有主體性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具有主體意識的學生。教師的主體性主要體現在如何為學生發展創造條件上,體現在和學生的教學交往中怎樣發揮引導的作用,更體現在對自我的認同和自我反思上。所以說,一節課展示的不僅是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教學藝術,而且展示的還是一位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和獨特的教學風格。有效的課堂教學應促進師生智慧的生成。讓智慧回歸教育,讓智慧喚醒課堂。實際上,評價一節課質量的高低,關鍵應看教師怎樣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怎樣在師生的教學交往、情感交流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動機。只有智慧的教師才能創造出智慧的課堂、培養出有智慧的學生,也才能使課堂煥發生機和活力。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關注師生生命成長。葉瀾教授早就說過,課堂教學應被看成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對于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活的最基本構成,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下及今后的多方面發展和成長;對于教師而言,課堂教學是其職業生活的最基本構成。它的質量,直接影響教師對職業的感受、態度和專業水平的發展和生命價值的體現。馮建軍教授也說,要將生命融于教育,將教育融于生活,讓教育成為生命的詩意存在,凸顯生命的靈動、自由和獨特,并以此漸臻生命的完滿與幸福。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松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有效教學,創設情境,形成問題,使學生愿學。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對于已認字的成人來說談起這話題似乎缺乏為奇,而對于一個小學教育來說,識字教學卻顯得極其重要。全國投入的研究歷時幾十年、方法也有十多種,效果也利弊兼有,講究也特別多。當然老法子教教也行,但在創新精神領導人們的今天,不有所完善有所繼承有所突破,總也顯的守舊了一點。
創新是時代的主題,識字教學上的創新就是把枯燥無味、抽象、難于理解、難于認識的漢字,變成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生本環境中掌握知識,掌握漢字規律,減輕學生負擔,培養創新能力,保持孩子們強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一種教學方法。
針對小學生天真活潑,好唱好跳,思維活潑的年齡特征,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利用兒童智力開展的最正確時期,積極挖掘教材本身所蘊涵的創新因素,把快樂引進課堂,讓孩子們通過積極參與,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戲的快樂,思維創新的快樂,互相幫助的快樂,獲得成功的快樂在教學實踐中,為了讓學生能在短期內識記大量生字,掃清認讀障礙,提前閱讀寫作,更為了讓孩子們人生識字聰明始,我借鑒和創造了許多創新識字的方法,力爭營造出一種自主、協作、創新的新型課堂教學情境,寓教于樂。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則有這樣一句名言:“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倍抡n標教育的理念中“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正是強調了這一點。我們每位老師備課時總會精心設計課堂的“導課”環節,雖然它不是教學的重點,但它的內容是為整個教學做好知識的鋪墊和心理準備。但,無論是哪種形式的導入模式,始終都不得擯棄這樣兩點原則:1、激發學生興趣與求知欲望的同時緊扣知識點;2、導入應力求精簡,點到為止,把課堂氣氛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二、發揮學生主體的有效性。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努力尋求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需求緊密結合的知識點,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深入地學習知識。更多的考慮讓學生如何“學”而不是教師如何“教”。
三、落實提問的有效性。
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的是問號”。提問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有效教學組織形式,已得到廣大教師的普遍認同,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探究欲望和思維能力。經驗表明:指向明確,又逐層遞進、層層深入的提問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那么教師要做到以上三點,就得從各個方面提高自己的專業修養,一個優秀的教師如果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品質那么一堂有效的課就可以達到優質的程度、獨到。教師的創造性教學源于教師的獨創性思維。教師對教材要有真知灼見,能夠于平凡中見新奇,發人之所未發,見人之所未見。
總而言之,當學生帶著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與思考,對所學的知識感到驚奇與向往,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經過努力掌握一種知識與技能的體驗時,教學已經叩響了成功的大門了。有效教學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是教育改革的一種目的,是我們教師奮斗的一個目標。只有注重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巧用各種教學方法與策略,優化和組合各種課堂教學模式,在師生之間建立一種有效的雙向或多向的師生教學互動,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通過對“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教學評價”的學習,使我認識到新課程下的教師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線的探究式教學,不但要加強學生的雙基知識,而且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不但要發展學生的智力,而且要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不但要讓學生學會,而且要讓學生會學。通過這次學習,結合我個人教學實踐,心得體會有以下幾點。
傳統教學中,學生少主動參與,多機械接受;少自我意識,多依附老師,被束縛在教師、教材、課堂的圈子中,其創造力受到壓抑和扼制。因此,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準確把握教學評價這個度,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學;學生是學習的'主角,教師要成為學習的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增強學生的自信、自立、自強的觀念,鼓勵學生自主質疑,去發現問題,大膽發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機械接受向主動探索發展。
沒有觀察就沒有發現,更不能有創造。在課堂上,給學生提出明確而又具體的目的、任務和要求,并運用直觀教具及現代教學技術,以支持學生對研究的問題做仔細、深入的觀察。沒有想象就沒有感悟。在教學中,首先要使學生學好有關的基礎知識,然后創設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誘發學生進行課境想象,使學生從中對所學內容有之感悟。
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基礎教育特別是小學教育面臨著嚴峻挑戰。新課程標準倡導通過改變學習內容的呈現方式,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而以個人電腦、多媒體教學、計算機教學軟件等為主要內容的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使知識的積累途徑和學習方法發生了變化,豐富的信息使學生學習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因此信息技術可以成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有力工具,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的同時,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必然隨之發生變化。信息技術強大的互動功能可以豐富傳統的師生互動關系,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廣泛、更有針對性,從而促進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所以,作為新課程下的教師,要積極的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的實踐、探索和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是現代教育工作者的必須具備的技能。
綜上所述,教師的“教”就是為了學生的“學”,新課程下教師教學應該把培養學生的能力放在實處,使每個學生學習能力有長足進步,這是我們教師的職責和任務。我們要大膽拋棄“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開展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模式,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情景,讓學生輕輕松松地學習,以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素質,優良的思維品質,從而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
新課堂強調建立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和課堂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學生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規律潛能。課堂教學評價具有促進學生和教師專業成長的雙重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導向功能、考核鑒定和教學信息反饋功能。隨著新課堂改革的深入,教學評價日益向于“以學論教,教為了促學上”,評價課堂教學成敗,不再是教師單一講好課、學生分數考的高低上,而且更在于看教師的素質,能力是如何轉化學生的素質、能力提升、促進每位學生的發展規律上。為此我認為教師應做好以下幾點:
1、教師備課過程中留給學生充足的生長空間。新課堂倡導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為主式的。要求教師更多地成為學習情景的創設者、組織者和學習活動的參與者、促進者。所以,一堂好課就在于教師遵循學生的發展狀況和需要進行設計,要從單一的、嚴密的、封閉的、主觀的程序化的教學模式走向多維的、靈活的、開放的、客觀的教學模式。.教師不要把課堂備的過滿、備足45分鐘,要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并對各種情況做出預測,如那些方面可能有精彩的生成,那些方面可能要及時調整,如果有生成,或者與預設不一致,這一切都可成為一種可開發的教學資源,只要因勢利導,使其促進學生的學,反倒上好了一堂課。倡導學生自主生成并非不要課前預設,而是要精心設計,讓預設孕育生成。只有課前的充分預設和準備,才能有課堂上的游刃有余,教者對課堂的調控才會靈活奏效,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才會深刻牢固。
2、順學而教,力求自然真實有效,使課堂教學精彩而不玄虛。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一些公開課、觀摩課。課堂上環環相扣、對答如流、花樣齊全、板書工整等,雖完整無缺、精彩不已,但學生的需求給予了多少,從課堂上放映不出多少,能肯定這是一堂好課嗎?所以我們字追求完美時,更應該追求教學的根本,即;“學生的健康發展和需求”所在。
1、要客觀、準確.工正評價每位學生、激勵全體學生的不斷發展。在課堂評價中要盡量避免諸如:你最棒了、好極了、沒人比得上了、一輩子沒出息、無藥可救了等等極端性的語言,誠懇的評價既要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又要讓學生鼓起努力的風帆,既要讓學生嘗到認真學習得來的甜頭,又要讓他們認識到在學習中的差距。
2、課堂上尊重學生的評價權利,鼓勵他們大膽評價,做到敢評、敢學。多給學生評價的機會,使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如:“你認為老師說的對不對?”“你能看出甲同學的錯誤之處嗎?”“你是怎樣看待這件事的?”等等,從而打破以往單調的評價方式,使學生敢于挑戰偶像和權威,敢于發現問題,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利于他們實踐、探究和學習。
3、教師應拓展學生的評價空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會評、會學。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可以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班里、小組上進行,還可以在其他活動中、課間中、朋友中進行,也可以讓社會上的人、家里的人。進行評價,所有這些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鼓勵和支招,充分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隙▽W生全面發展的基本素質,隨即指明并調整他們持續健康發展的目標。
4、借鑒傳統評價有益要素,吸納現代教育思想,突出學生個體特點,使課堂評價有針對性。只要學生在木些方面有新穎、有創意,就給予肯定和獎勵?;钣梦捏w中的詞語或學生互動中的語言進行評價;利用教師或學生自身姿態、表情、動作進行評價,使學生在無意中受到感官刺激,增強評價的效度。
聽了專家的《課堂教學評價診斷》專題講座,聽后受益很大。通過學習,我對新課程下聽課、評課的方式、方法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第一、新課程改革宏觀背景下對聽、課評課的要求。
新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意味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必須走出目標單一、過程僵化、方式機械的“生產模式”,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發展。這種新的價值觀,對新課程聽課、評課提出了新的要求。
1、新的知識觀要求聽課、評課超越知識技能的取向。
原先的聽課體系過分強調了知識技能的確定性,把知識技能視為普遍的、不變的、供人掌握的內容,導致了聽課評課的知識技能取向。在新課程改革中,不再把知識技能看作是一成不變的供人掌握和存儲的內容。
2、新的學生觀要求聽課、評課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新的學生觀更加關注學生的潛力,關注學生潛能的開發,關注學生個性的發展。新的學生觀把學生看作具有主觀能動性、有可能參與教育活動的人,他們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是教育活動中復合主體的重要構成。
3、新的課程觀要求聽課、評課引導課程回歸生活世界。
教材、教室、學校并不是知識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類社會、豐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書。變“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為“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正在成為課程改革中教學實踐的新觀念。
第二、新課程下聽課、評課的方式方法。
1、教師怎樣聽課:
首先,教師聽課前要有一定的準備工作。如:先了解下聽誰的課,上那篇課文,提前了解課文的大體內容,自己簡單預設一下這課的教學流程。
其次,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教師要一邊聽,一邊觀察思考。既要看教,又要看學,兩者兼顧??础敖獭薄饕强唇陶邔滩牡你@研,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基本功的展示??础皩W”——主要是看學生的課堂表現,看學習參與的情緒,學習的習慣。即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機結合。
此外,聽課后要思考和整理。在分析總結他人的課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聽課的教師要善于比較、研究,準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吸收他人的有效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
2、教師怎樣評課:
(1)由教者自評。一般自評的內容有教材、教法、學法、程序。教材,主要介紹教學的要點、難點、編者的意圖以及本課在單元中的地位,談自己的認識和處理與設計的差距。教法,主要介紹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方法,評議自己的設計與課堂上的設施情況。學法,主要評議自己在課堂上怎樣對學生進行了學法指導,以及取得的效果等。程序,主要評價自己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
(2)同行教師評議。聽課的同行教師要針對聽課的情況對本節課的優缺點,尤其是教學特點從不同角度和側面進行評價。但要明確評課的身份要以研究者、學習者的身份出現。評課的目的以激勵為核心,真正了解教師上的疑惑和困難,和教師共同探討,重視培養教研團體和諧的氣氛,互相關心,共同進步,而不是挑三揀四,監督檢查。
(3)專家評議。根據教者的自評和同行老師的評議情況,由較有權威的領導和專家綜合大家的意見,對課做一個基本評價。評價應切切實實歸納出幾條值得借鑒的成功經驗和若干必須注意的有關問題,增強大家多這節課的總體印象。
(4)在教者自評、專家評價和同行老師評價的基礎上,主持人應在最后做畫龍點睛的概括總結,提出課堂教學中哪些做法、思想值得學習和推廣,應該怎樣去學習借鑒。
教師的工作性質和肩負的重要任務要求教師應該成為終身學習的先行者,聽課、評課活動也為教師的學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經常進行聽課、評課活動,有利于教師總結和推廣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方法,促進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學習、提高和成長,更能有效的促使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總之,新課程改革對聽課評課的方式方法有了新的要求,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與探索,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研究的“藝術效果”。任何的學習、交流都是為了不斷的反思、改進我們的教育行為,聽課、評課將是讓我們揚長避短,共同進步。而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課,才是真實,離老師最近,于學生最受用,也最有研究和使用價值。
本周五,我校舉行了高效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學習專題會,通過學習,我對高效課堂的認識更加深刻。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制定了高效課堂評價標準,可以更好的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高效課堂,顧名思義,就是能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益發展。高效課堂對教師備課的要求更高,教師只有精心備課,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上達到高效。在高校課堂中,教師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轉變,由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其次在教學中實現教學相長,與學生一起學習;再次在教師與學生合力打造一節高效課時,教師又是這一堂課的決定者;教師從教學中獲得發展,改變觀念,做一個幸福的職業者。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把課堂真正的還給了學生。老師真正輕松了嗎?不是的。預習中,教師要對學生提出要求,幫助學生明確目標任務、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式方法,學生帶著問題,在教師指導下的自學才能更高效;展示中,教師要充分選題,做到典型題、重點題不遺漏;達標測試中,教師要對本節課的內容充分吃透,把握好重點難點,才能對學生進行選題測試。同時在教學中,課堂要活,而不能亂,這要求教師有較高的課堂駕馭力。
革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得到全面發展。
為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按照學校的安排部署,我認真學習了《課堂教學技巧》一書,從中我得到了一些體會和感悟。
教師技能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技能。它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運用教與學的有關知識和經驗,為促進學生的學習,實現目標而采取的教學行為方式。從整體教學活動系統看,教師技能是教師面臨教學情景時直接表現出來的一系列具體教學行為??梢哉f,它是教師所掌握的理論轉向教學實踐的中介環節,對于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增強教學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學技能是表現在教學活動中的教學行為方式,是一種富有靈活性、開放性和創造性的高級技能,是教師專業素養的外化形式?!叭藗兤毡檎J為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教師在課堂上采用優美的語言,和諧的動作,高尚的情操,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欲使課堂顯示出強大的魅力,讓學生和教師都沉浸在藝術的境界之中,就必須要求教師努力追求各個教學環節中的藝術,尤其是教師那循循善誘,獨具一格的評價語言?!边@是我學習的一本關于課堂教學藝術書籍中的一段話。書中講述的很多課堂教學方式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讀到其中談的課堂評價語言魅力,再結合自己平時教學進行反思,感觸頗深。
因學而教——導入新課:導入新課程的技能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各種教學媒體和教學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喚起學習動機,明確學習方向和建立知識聯系的一類教學行為方式。這一意圖性行動廣泛地運用于上課之始,或運用于開設新學科,進入新單元和新段落的教學過程。課堂教學的導入,猶如樂曲的“引子”,戲劇的“序幕”,有醞釀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任務,精心設計的導入,能觸動學生心弦;立凝激趣,使學生產生“欲罷不能”的求知渴望,情緒高漲、精神振奮地投入學習,可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講授是教師以語言為載體,向學生傳輸知識的信息、表達思想感情、啟迪學生心智、指導學生學習和調控課堂活動的一類教學行為,講授必須運用語言,但這只是講授的一個條件,關鍵是講的內容在多大程度上能與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經驗發生相互作用。言語講授是教師最常用的一種教學行為方式。美國教學研究專家弗蘭德斯曾在大量課堂觀察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三分之二律”即課堂時間的三分之二用于講話,講話時間的三分之二是教師講話,教師講話時間的三分之二是向學生講話而不是與學生對話。通過對我國中小學高成效教師的課堂觀察后,專家也發現類似結果,講述平均占課堂時間的65%左右。言語講授之所以為教師所偏愛,是因為它能在較短時間內,簡潔地傳授大量系統的知識;可以方便及時向學生提出問題,指出解決問題的途徑;教材中微觀的或抽象的內容,可以通過教師的言語講授是學生領會;言語傳授為教師講授知識提供了充分的主動性。
課堂教學離不開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而這種交流互動是主要、最常用的行為方式就是師生之間的問答。從教學的實踐看,課堂中的問答大致表現為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激凝致問,師生共同解答,還有就是學生自發地提問。提問技能是教師提出問題或誘導學生質疑發問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促進學生參與學習、理解和應用知識、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的一類教學行為方式。它是課堂教學中師生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最長用的手段之一。
:板書技能是教師在黑板上書寫文字符號、繪圖或列表,以輔助知識信息傳輸,揭示學習材料之間的關系和聯系的一類教學行為。課堂教學是一個信息不斷傳遞的過程,這種信息傳遞主要是靠教材上的書面語言和圖表,師生之間的口頭語言和體態語言,以及教師使用的板書去實現的。板書在教學中的功能主要突出在教學的重點和要點,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提示教材內在聯系,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建造;增加信息刺激的強度,提高學習的效率。
書中還講述了在課堂教學中豐富多樣的評價方式。如:學生讀課文后,我們不妨這樣說:“你讀得很正確,若是聲音能再洪亮點,效果會比現在好很多?!薄澳阕x得真好聽,老師要感謝你的爸爸媽媽給了你一副好嗓子,不過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傳情達意了,不信,試一試?!薄澳憷首x時的感情和表情感染了我們,給我們帶來了快樂,真是一種享受??!”“你讀得很流利,速度放慢一些情感就能更好的表達?!薄澳阕x得很認真,如果能在課下用這樣的態度多練習幾遍,相信你會讀得非常流利?!边@樣的評價準確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缺點,讓學生知道朗讀要做到聲音洪亮、快慢適度、富有節奏、態度大方、讀音準確、語言流暢,同時也明白了只有多練習,朗讀水平才會提高。
由此,我聯想到平時自己的教學。同樣是在練習的訓練中,自己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就太顯單調,“好”、“不錯”等簡單、隨意的話語經常出現,現在想來,這樣的方式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的確產生了極大的阻礙。那么是自己不會使用這些豐富的評價語言嗎?我想,是堅持給學生鼓勵、隨時關注學生學習狀態的意識不強造成了平時課堂中語言的單調。在一節課中,每個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是有限的,他們很珍惜,但更在乎老師對他們問題回答的打分??衫蠋熢谝惶谜n中面臨著無數這樣的“打分”,容易在意識上產生疲勞,于是,這種簡單、隨意的評價語言就產生了。因此在教學中關注學生學習的狀態很重要,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對學生那難得表現的機會進行有效的評價,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課堂更活躍,氛圍更輕松。書中還講到評價的語言要生動巧妙,富有幽默。有時學生會重復前幾個同學的回答,聰明的老師也不會指責學生,而是幽默地笑笑說:“哦!你認為這很重要,再強調一下,對嗎?”這些充滿愛心、智慧的話會化解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學生有這樣一位老師和風細雨地幫助糾正學習中的錯誤,他們自然會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投入學習,自然會爭先恐后地發言。
在課堂教學中,面對一個個有豐富情感和個性的學生,教師的個性化、靈活化、多樣化的評價語言,便是激發學生個體潛能發揮的重要因素。在新課堂中,我們的評價語言應該充滿激勵,充滿人文關懷。要及時把握和利用課堂動態生成因素,對學生發表的不同意見,在采取寬容態度的前提下,或者延遲評價,或者恰如其分地進行分析評判,或者順勢引導學生自己發現錯誤、改正錯誤。用恰如其分的。
在我的教學工作中,我一直秉持著“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教育理念,認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需要針對其個性化的特點進行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我也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實現這一理念,以下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
首先,我認為課堂教學必須注重學生的參與和互動。在課堂上,我經常通過提問、小組討論、課堂演示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讓他們在互動中學習。這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其次,我認為課堂教學需要注重差異化教學。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都不同,因此在教學中必須針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差異化教學。例如,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我會提供更深入的知識和更高難度的練習;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我會采用更簡單明了的語言講解知識,同時提供更多的練習機會。
此外,我還認為課堂教學需要注重啟發式教學。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是老師單向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這種方式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因此,在我的教學中,我經常采用啟發式教學的.方式,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等方式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在思考中學習。
最后,我認為課堂教學需要注重情感教育。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也需要得到情感上的關懷和支持。在我的教學中,我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關注他們的情感變化,尊重他們的個性,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支持,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
總之,課堂教學是教師教育學生的重要方式,也是實現個性化教育的重要途徑。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實現個性化教育,幫助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果。
通過對高效課堂有關內容的學習,我懂得了,作為一名教師,在課堂上我們不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的發展是迅速,復雜多樣的。不過,我認為,無論什么科目被注入什么樣的新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從高效課堂的理論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準》,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行。教學目標的定位。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導致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分離。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于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于那些后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就閱讀課來說,教學環節的設計基本采用“四步導學”的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始終處于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教師的一切啟發引導都是為訓練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語言實踐提供服務。老師的“導”與學生的“學”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師生間、生生間、師生及教材之間的雙向多邊的互動反饋?!八牟綄W”模式符合《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這樣的流程的設計是合理的。當然,對于不同類型的內容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適當調整或刪減,形成靈活的教學風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變的。
課堂提問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里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于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11月4日、5日,我有幸參加了xxxx年xxxx省初中物理教學評比暨觀摩活動,兩天時間共聽了7節課,課題分別為八年級上冊的《光的反射》和九年級全一冊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參賽的每堂課都有著不同的亮點,自己學到很多教學的方法和智慧,在此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課堂一般都會有一個精彩的引入。教師在課堂上的巧妙引入,一般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能積極思考主動解決心中的疑惑。引入就如同給學生開啟了一扇門,而門后面的景物是未知的,這就需要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探尋。這次活動中,每位老師的引入方式各有不同。如在《光的反射》課上,有一位老師是叫一名學生上來,先用物理書做成一個簡單的瞭望筒,讓他觀察下面的學生,然后讓他慢慢蹲下去,直到講臺的下面,問他還能看見其他的學生,當然不能。這時老師給他一個用兩塊玻璃板做成的潛望鏡,再讓他觀察,他說能看到了。由此引入光的反射。還有一位老師拿著一個靶板,讓學生用激光筆和平面鏡打靶子,看誰能最快照到靶心上來,引入課題。這樣的導入讓人眼前一亮,如此的閃亮登場,又怎能不迅速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呢?所以,引入新課是課堂教學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對教師創新性的一大挑戰。
科學探究課有別于科學家的真實探究活動,需要教師巧設教學主線,對科學規律的意義建構減少一些或然性,需要教師巧搭腳手架,減少學生在短時間內逾越不了的障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情,打破常規,進行創新性教學設計。如上《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這一課時,大部分老師都是按照我們平常的思路來上的,但蚌埠六中姜麗老師大膽打破教學常規,針對學生學習中困難點,先讓學生自己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做完后,讓三組學生到前面展示他們小組的實驗結果。由于三個組所用的電阻不同(5ω,10ω,15ω),他們畫出的u-i圖像不一樣。姜老師的處理很巧妙。她把三個透明膠片疊在一起,可以看出,電壓相同,電流不同。這樣自然而然引出下一個探究問題: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接著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整節課連貫、流暢、自然,令人耳目一新,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所有的課上,教師都把學生分成幾組,讓學生利用給出的實驗器材親歷探究過程,在探究中不斷地思考、感悟,最終發現規律。一堂課下來,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做所獲得的知識遠比看幾幅圖片或僅聽教師的講解印象更加深刻。教學中教師真正把學生放在了課堂的主人翁地位,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激勵性語言的運用,師生之間的真誠的課堂交流,無不體現出平等、寬松、和諧。
高效的課堂應該是真實的課堂,真實的課堂應該是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建構知識、獲得能力。在蚌埠姜老師這節課中,得出的結論不是強加給學生的,是學生在實驗探究中發現和總結得出。這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創設一個真實的世界,讓學生“真探索”、“真思考”、“真習得”。
另外老師都利用電腦技術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畫出圖像,既清楚又準確。讓我們感受到科技對實驗研究的促進作用。我們必須加強對電腦技術的學習,運用技術力量改變教與學的方式。
總之,本次活動讓我深深體會到,教學真的是一門藝術。每一位參賽老師教態自然,設計過程非常流暢,銜接性很強,整個過程沒有磕碰的感覺,而且都能前后呼應,獲益匪淺。在新課改的今天,我們要向名師學習,領悟教育教學智慧,不斷提升自我,創新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努力使我們的課堂變得真實、高效。)。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育實踐者的不懈追求。
這次我學了《有效課堂教學與實踐》。對于我們一線的老師有了好的很大的幫助和指明了我們以后工作的方向,在此談談自己的體會。
首先,從教學目標入手:重視課前的備課。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取決于課堂教學目標制定的有效性,課堂教學目標制約著課堂的進程與發展。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新課程下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多元的,它不僅要關注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關注影響學生終身發展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我認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質即學生獲得發展。因此,要把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有機地整合于教學之中,這正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真正內涵。
其次,從教材內容入手:靈活使用教材。
現行教材經過多次改革其知識內容系統、科學且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但是,教材只是教學的依據之一,同樣的教材會因為學生具體情況不同而出現不同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經常說要樹立"用教材教"的新觀念,而不是機械地"教教材",可以對教材做出合理、適度的加工與改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變"死教"教材為"活用"教材,使課堂教學生動而有效。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
第三,重視課中教學行為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行為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互動的過程。課改思想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學生的這些學習方式都是在教師組織、指導等"教"的行為下發生的。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師"教"的行為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具體行為都應當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設計。
第四,重視課后的教學反思。
葉瀾教授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
教案。
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所謂課后反思,即教師在完成一堂課的教學后,對自身在課堂中的教育教學行為及其潛在的教育觀念的重新認識。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后反思就顯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
總之,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盡心地教是認真地學的前提,認真主動地學才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通過課堂實踐的磨礪,真正走出課堂教學的種種誤區,創造出"真實、開放、有效"的和諧課堂。通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落實使每個學生在每節課上有所得、有所獲,為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注入后勁。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對學校的要求就更高了,所謂“質量求生存,質量求發展”。而學校質量提高的關鍵是如何構建有效課堂。以往我們總感到:語文教學花得時間較多,但卻收效較低,遠比不上數學成績,那么教師應如何發揮能動作用,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呢,下面就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備好課。
備好課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師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實際的準備工作。課前要認真研讀學科課程標準,領悟語文課標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課的重點、難點。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的現有學習水平,考慮清楚如何講,用什么樣的語言講,用什么教法教,學生才會容易明白,如何啟發引導,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設計什么樣的練習加以鞏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現的課堂問題等。備課時,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化身,站在學生角色地位上,用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法去洞察學生的學習心理,理解他們的情感、愿望,設計最佳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興趣、情感去閱讀課文。教師還應廣泛閱讀書籍,積累相關資料,及時了解所教學科的發展新動向。對教材內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重視課前有效預習。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準備。做好課前預習,既是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準備,又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發現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學生,很多學生是還沒來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別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一種惰性,上課只是坐著等結果,從不思考。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是他們課前沒有預習。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抓好課前預習。使他們熟悉課堂內容,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是,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讓學生喜歡預習;積極參與預習,更不等于有效的預習,為了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必須做到:一要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二要有針對性的設計適合于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項目,三要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并給予適當的激勵。不然學生就會覺得課堂教學與自己課前預習不預習無關,從而降低了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好比是點燃火藥的導火索。為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方式,一開始上課就把學生的興趣給調動起來。如:“設疑引趣”、“懸念引趣”、“。
謎語。
引趣”、“故事引趣”、“創設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很好的開端引趣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誰讀得有感情,誰發言最積極等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可以采用分組討論、說笑話、分角色表演、做游戲等活動等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
在教學中,要多注意學困生的表現,教師要用心去幫助和感動他們,要善于發現其優點,并及時給予表揚。上課回答問題時,不能只局限于好的學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練習的機會。學困生回答問題時,只要比原來有所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隨時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愛護,使他們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體。
語文是以培養學生閱讀、寫作、聽話、說話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基礎課。有的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僅憑老師的嘴來講和從字面上是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感受到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教學來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寫景的文章,老師在那大講特講有多美多美,甚至讀了一遍又一遍,可學生還是難以感受到,這時采用視頻教學,學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觀的感知教學內容,幫助其理解課文內容,從而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六、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師生的交往互動才能充分展開,各種智力和非智力創新因素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學生自主創新的潛能才會得以開發。也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認真聽了滄州師范學院老師呂炳君講的《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課。它不像以前的理論那樣去強調教學的藝術性,高談闊論一些在實際教學中很難實現的東西,而是從我們的實際教學生活出發,很多東西說出了我們的心聲,頗有感觸。有效教學首先體現在有效備課上,課前的充分準備就是有效備課。怎樣才能算是有效備課呢?第一。備而能用。備課應該備而能用,減少無效備課,“備課”“上課”不能兩張皮。第二。有利于教。有利于教師落實地教,巧妙地學,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有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使教師水平迅速提高。第三。有利于學。讓學生學得快,學得扎實,所有的知識過手,培養能力到位,力爭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向課堂要效益。
曾經有老師認為,現代課堂強調師生互動和動態生成,而且在課堂教學中尚有許許多多的不可預見性,那么似乎可以簡化備課,甚至不要備課。老師是課堂教學的促進者,引導者,怎樣促進,怎樣引導,是不可能在教學活動中隨意生成的,必須在課前事先有所考慮,課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師運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導,學生學習欲望和動機需要教師去激發。沒有備課時的全面考慮與周密設計,就沒有課堂上的有效引導與動態生成;沒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課堂中的游刃有余。因此,實現課堂教學的和諧互動,課前師生的充分準備是前提。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角色是傳道,授業,解惑,新課程下的教師角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因此必須改變傳統課堂中教師單向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積極地參與到互動中來,師生,生生之間平等的互動。教師必須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中解脫出來,這是兩種教育觀念的激烈碰撞,對教師來說無疑是一種新的挑戰。面對新課程,教師只有轉變角色,明確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真正身份,充分重視和諧互動對學生學習的重大意義,才能處理好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關系。教師即促進者,指教師從過去僅作為知識傳授者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來,促進以學習能力為重心的學生整個個性的和諧,健康發展。教師即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師最明顯,最直接,最富時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師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輔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者,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學"上,從而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
教師應成為學生個性張揚的促進者。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動手,這就要求教師調整,改變教學行為和策略,轉變角色,不再是知識的占有者,傳遞者,應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中給學生自由發言的機會,使課堂變成充滿生趣的師生交流場所。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學與課程是彼此分離的。教師被排斥與課程之外,教師的任務只是教學,使教師喪失了課程的意識,喪失了課程的能力。教師更應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教師要形成強烈的課程意識和參與意識。
成功的課堂或者說成功的互動合作,離不開師生之間的和諧的交流和平等的對話。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不再是一種以教師講授為主的交流,不再是唯教師,唯教材而獨尊的行為。而是一種體現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沒有對話和交流就沒有真實的互動,這種交流和對話必須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上,只有在師生和諧互動中才能形成學生的體驗與收獲。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教師要及時反饋與鼓勵。學生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喚,才能保持開放的心態,才能產生充滿活力,充滿創造的體驗,也才能在對話的過程中生成新的認識。如果教師上課還是"一言堂",學生只有隨聲附和的份兒,那就根本談不上彼此之間敞開心扉,實現平等,民主的對話。課堂教學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中進行的"對話",教師和學生不僅僅通過語言進行討論或交流,更主要的是進行平等的心靈溝通。在對話的過程中,教師憑借豐富專業知識和社會閱歷感染和影響著學生,同時,學生作為一個個具有獨立完整的精神的個體展示在教師面前。這種狀態下的課堂教學過程,對師生雙方來說,都是一種"共享"。教師是學生年長的伙伴,真誠的朋友,貼心的師長。在課堂教學中應善于營造一種生動,平等,和諧的對話情境。教師要擯棄自己唱主角,學生當配角,部分學生唱戲,多數同學當聽眾的狀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影響著學生,感染著學生,引導著學生。在多元的互動中,學生的見解,教師的知識閱歷,學生的生活經驗,個體的獨特感受交織在一起,從而達成課堂的教學目標,這種狀態下的課堂教學過程就是一種"共享"。這就使得課堂溝通在渠道上多樣化,在信息交流上多元化,和諧互動的課堂需要對話和共享。
。
本學期開校初,在縣教育局和學校的積極倡導下,要求每位教師要改變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自主、合作、快樂、有效的課堂教學。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以參與者、組織者的身份出現在課堂。學校推行“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比較徹底地改革。我經過近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在自己的課堂上,進行不斷地摸索和嘗試,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課堂教學效果有所提高。下面就自己對“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實踐心得,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
“先學后教”的模式下,學生學什么?怎么學?我認為不僅是幾個提綱,幾個問題就能解決的。學的好壞直接影響后面教的效果。所以教師依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好學生探究的問題、探究的過程,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在過程中歷練學生,在總結和運用中提高學生。
“先學后教”的模式下,當學生自學時教師該干什么呢?我認為教師應該認真地進行巡視、指導,特別要注重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指導和點撥,尤其要了解、收集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為后面的學生教,教師講打下基礎、做好鋪墊。對于出現的問題應該盡量采用“兵教兵”的方式解決,即同學之間的互救、討論、講評等。這樣不僅解決了“學困生”的問題,而且還促進了優等生的提高。
“先學后教”的模式下,我們切不可忽視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屬于教師講的內容必須講清楚、講準確、講精彩。學生解決不了的教師要講,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要講,某些問題的重點、難點、關鍵點教師要講。
“先學后教”的模式下,對于課堂達標練習的設計一方面要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要適時、適度地合理分步、分層達標。另一方面,在選題上一定要慎重,要選擇一些典型的、新型的、運用性較強的問題讓學生解決,避免重復、過難情況的發生。同時,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檢測效果,要通過一定的方式收集學生達標的真實情況,了解本節課學生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采用“生生”和“師生”的靈活方式進行查漏補缺。
本學期,我們紅星學校學校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有效課堂實施的活動,我通過聽課和授課,懂得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我們不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語文課堂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從高效課堂的理論中我有以下的體會: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對于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于那些后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就閱讀課來說,教學環節的設計基本采用“四步導讀”的模式。
第一步,在老師誘導下學生初讀課文,讓學生感知課文語言。
第二步,在老師引導下學生細讀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語言。
第三步,在老師指導下學生精讀課文,讓學生品評課文語言。
第四步,在老師輔導下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會運用語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始終處于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教師的一切啟發引導都是為訓練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語言實踐提供服務。在導學案的輔助作用下,老師的“導”與學生的“閱讀”、“自主學習”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師生間、生生間、師生及教材之間的雙向多邊的互動反饋。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里去,問出水平,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于學生的發展。
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切實作到“高效”兩個字應該至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認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師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立足點。除了教學的重點,難點的把握,教師還應該考慮到教材的重組與延伸。
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教學內容往往有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班級學生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方法對了,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應有的知識。
三、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檢測。學生吸收知識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的聽說讀寫各式練習情況往往往直接影響著學生課后練習的正確率。
四、建立愉悅融洽的課堂氛圍,良好的心態更加有利于學生投入的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具體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抓:
1、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
2、教師的引導要恰到好處,不然氣氛過于沉悶,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他更不會去學了。
3、教師要講究對學生評價的方法。評價很重要,無論是課堂評價還是學生的自評、互評都要準確。課堂上要多鼓勵,及時鼓勵,肯定評價要多于否定評價。
4、教師做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
總之,在高效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導學案,為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提供廣闊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自覺、自由的活動中積極、主動、探索式學習。
教育是一個社會的基石,而課堂教學作為教育的核心環節,對學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堂教學增值評價是對教學質量的一種客觀評價體系,旨在促進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全面發展。我深感自身在參與課堂教學增值評價的過程中所獲得的成長和收獲,以下是我個人的心得體會。
首先,課堂教學增值評價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在參與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的規劃和準備,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通過不斷總結和反思,教師能夠發現自己的不足,并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此外,評價結果還可以為教師提供教學指導和改進的方向,促使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
其次,課堂教學增值評價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結果可以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水平,并及時發現學生的優勢和不足之處。這種針對性的評價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幫助學生實現個人的自我發展和成長。同時,評價結果也可以為學生量身定制學習計劃和目標,并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和支持,促使學生全面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此外,課堂教學增值評價還加強了學校、家長和社會的參與。學校能夠通過評價結果,了解到教學質量的優勢和短板,進而合理調配教育資源,提升整體教學水平。家長能夠通過評價結果,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問題所在,從而能夠更好地與學校和教師進行溝通和配合,共同促進孩子的學習和發展。而社會的參與則可以通過評價結果,了解到教育問題的癥結所在,為教育改革和發展提出有效的建議和措施,推動教育事業的進步。
最后,課堂教學增值評價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遇。評價系統能夠客觀、全面地衡量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不僅注重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還包括創新思維、溝通能力、團隊協作等綜合素養的培養。這種綜合評價,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并為個人的發展和成就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評價結果也可以作為學生升學和就業的重要參考,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選擇。
總之,課堂教學增值評價是一種有益于教師、學生和社會全體成員的教育改革和提升手段。這種評價體系在實踐中不僅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還加強了學校、家長和社會的參與。此外,評價結果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和選擇。然而,課堂教學增值評價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如評價方法的科學性、評價標準的公平性等等,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改進。只有不斷探索和創新,才能讓課堂教學增值評價發揮更大的潛力,為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在課堂教學中,有些學生并不會一直在聽講或者是思考問題。一節課45分鐘,有一部分學生甚至是好學生也不能完全集中精力。這就要求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設置一些合理的問題,可以讓學生一起討論,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提問,避免課堂教學的單調性。此外,語文課本上有很多需要背的內容和生詞生字,在這方面,我們應該注意不能只關注學生的作業,還要教給學生背的方法。然而,有些教師習慣性地提問或者是默寫,對于不能通過的學生就罰寫,少則幾遍,多則十幾二十遍。這樣不但不能使學生記住知識點,很好地去利用知識,反而會讓學生產生一種厭煩感。因此,教師要適時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興趣,自己愿意去背或者去寫。其實,每一個學生都是想學習而且想學好的,教師要肯花費精力,在課堂上多關注學生,多了解學生是否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如果不感興趣,那么原因是什么。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有效的教學,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好了,成績自然也就好了。
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進行有效的評價。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評價,要采用積極的態度,主動接納學生的想法,對學生的回答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而不是簡單地評價是對或者是錯,這樣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性的評價,要信任學生,關心學生,這樣能縮短教師和學生心靈上的距離。教師肯定的鼓勵的評價能夠使學生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滿足,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再次,教采用體態語言對學生進行親近式的評價,可以營造一種民主寬松的課堂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在一節課快結束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回答問題的情況,給一個總的有效評價,可以打分,也可以對學生進行獎勵。最后,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表現性評價實際上是對被評價者在完成某一項或者某些任務的過程中的整體表現情況進行觀察和評估??傊?,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評價,讓學生在知識和其他方面都有所提高,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的能力。
三、結語。
課堂教學是一種復雜的活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個放大的系統,與時代發展的各種因素息息相關,表現出多結構、多層次、多類型、多目標和多因素的特征。語文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在新課程改革能理念指導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尋求適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做出合理的引導和評價,還要把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課堂評價機制多種多樣,但對于學生分數的個人診斷分析,及班級情況診斷分析這一教育評價機制,對于初次接觸這一項目培訓的我來說,能有這種學習的機會,覺得很榮幸,這次培訓,歷經兩個月的培訓,我收益匪淺,收獲頗豐。
通過學習使我明白教學不能一味的關注學生的成績,不應以分數的高低來評估學生的能力。在培訓階段,魏老師的報告中小學教育評價的方向與未來,從評價中心的成立,當前教育評價的頑瘴痼疾,管辦評分離的現代教育治理結構,認知診斷功能的學業評價等的學習,使自己明白新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綜合全面的評估,為今后更好的教學指明了方向。
通過學習構建校本教研新生態專題報告,對我感觸頗深,研究為了更好的教,研究在教學中相當重要。過研究型的教育生活。發現是的教育是我最理想的狀態,但如何去研,如何在研究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學中,從評價結果入手,樹立全人發展觀,實現學生的全方位會診,為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無限可能。
新評價旨在為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為學生提供生涯初期的參考,新得評價體現正是基于現實,積極改進,全面發展,面向未來,為學生終生發展提供了一套更有效的評價機制。
在6月份中的優秀評價案例解讀環節中,每位老師通過自己的評價分析很好的將班級,個人學業診斷將班級級學生進行了評價,為今后更好的教、更有效的研指明了方向,也使自己明白怎樣去評價,怎樣因材施教,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此次培訓學習,我深感做為一名教師,需有先進完善的教學策略與方法,更應有“因材施教”,的教育機制和策略。
總而言之,這次培訓是十分成功的,對我來說可謂收獲多多。我要以此學習為契機,切實提高對評價教育的認識,將自己所學運用于課堂,服務教學。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從以往的課堂評價中真正走出來,運用新型的教育評價機制去教學,去教研,讓自己的研修之路長青,一路綻放異彩。
第二,學習。雖然此次培訓只有短短的6次,但教育評價這一理念,自己將在不斷的學習與實踐運用中游刃有余。并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更好的服務于自己的教學。
第三,實踐。學習即研究,在學習中充實自己,在學習中提高自己,在實踐中提高自己。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對學校的要求就更高了,所謂“質量求生存,質量求發展”。而學校質量提高的關鍵是如何構建有效課堂。
以往我們總感到:語文教學花得時間較多,但卻收效較低,遠比不上數學成績,那么教師應如何發揮能動作用,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呢,下面就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備好課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之一。
教師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實際的準備工作。
課前要認真研讀學科課程標準,領悟語文課標的要旨,研究教材。
弄清所授課的重點、難點。
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的現有學習水平,考慮清楚如何講,用什么樣的語言講,用什么教法教,學生才會容易明白,如何啟發引導,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設計什么樣的練習加以鞏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現的課堂問題等。
備課時,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化身,站在學生角色地位上,用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法去洞察學生的學習心理,理解他們的情感、愿望,設計最佳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興趣、情感去閱讀課文。
教師還應廣泛閱讀書籍,積累相關資料,及時了解所教學科的發展新動向。
對教材內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
才能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準備。
做好課前預習,既是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準備,又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發現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學生,很多學生是還沒來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別人的答案替代了。
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一種惰性,上課只是坐著等結果,從不思考。
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是他們課前沒有預習。
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抓好課前預習。
使他們熟悉課堂內容,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
但是,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讓學生喜歡預習;積極參與預習,更不等于有效的預習,為了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必須做到:一要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二要有針對性的設計適合于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項目,三要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并給予適當的激勵。
不然學生就會覺得課堂教學與自己課前預習不預習無關,從而降低了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好比是點燃火藥的導火索。
為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方式,一開始上課就把學生的興趣給調動起來。
如:“設疑引趣”、“懸念引趣”、“謎語引趣”、“故事引趣”、“創設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很好的開端引趣方法。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如: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誰讀得有感情,誰發言最積極等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此外,還可以采用分組討論、說笑話、分角色表演、做游戲等活動等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教學中,要多注意學困生的表現,教師要用心去幫助和感動他們,要善于發現其優點,并及時給予表揚。
上課回答問題時,不能只局限于好的學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練習的機會。
學困生回答問題時,只要比原來有所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隨時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愛護,使他們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
語文是以培養學生閱讀、寫作、聽話、說話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基礎課。
有的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僅憑老師的嘴來講和從字面上是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感受到的。
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教學來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
尤其是一些寫景的文章,老師在那大講特講有多美多美,甚至讀了一遍又一遍,可學生還是難以感受到,這時采用視頻教學,學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觀的感知教學內容,幫助其理解課文內容,從而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師生的交往互動才能充分展開,各種智力和非智力創新因素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學生自主創新的潛能才會得以開發。
也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認真聽了滄州師范學院老師呂炳君講的《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課。
它不像以前的理論那樣去強調教學的藝術性,高談闊論一些在實際教學中很難實現的東西,而是從我們的實際教學生活出發,很多東西說出了我們的心聲,頗有感觸。
有效教學首先體現在有效備課上,課前的充分準備就是有效備課。
怎樣才能算是有效備課呢?第一。
備而能用。
備課應該備而能用,減少無效備課,“備課”“上課”不能兩張皮。
第二,有利于教。有利于教師落實地教,巧妙地學,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有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使教師水平迅速提高。
第三,有利于學。讓學生學得快,學得扎實,所有的知識過手,培養能力到位,力爭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向課堂要效益。
曾經有老師認為,現代課堂強調師生互動和動態生成,而且在課堂教學中尚有許許多多的不可預見性,那么似乎可以簡化備課,甚至不要備課。
老師是課堂教學的促進者,引導者,怎樣促進,怎樣引導,是不可能在教學活動中隨意生成的,必須在課前事先有所考慮,課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師運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導,學生學習欲望和動機需要教師去激發。
沒有備課時的全面考慮與周密設計,就沒有課堂上的有效引導與動態生成;沒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課堂中的游刃有余。
因此,實現課堂教學的和諧互動,課前師生的充分準備是前提。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角色是傳道,授業,解惑,新課程下的教師角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因此必須改變傳統課堂中教師單向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積極地參與到互動中來,師生,生生之間平等的互動。
教師必須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中解脫出來,這是兩種教育觀念的激烈碰撞,對教師來說無疑是一種新的挑戰。
面對新課程,教師只有轉變角色,明確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真正身份,充分重視和諧互動對學生學習的重大意義,才能處理好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關系。
教師即促進者,指教師從過去僅作為知識傳授者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來,促進以學習能力為重心的學生整個個性的和諧,健康發展。
教師即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師最明顯,最直接,最富時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師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輔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者,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學"上,從而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
教師應成為學生個性張揚的促進者。
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動手,這就要求教師調整,改變教學行為和策略,轉變角色,不再是知識的占有者,傳遞者,應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中給學生自由發言的機會,使課堂變成充滿生趣的師生交流場所。
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學與課程是彼此分離的。
教師被排斥與課程之外,教師的任務只是教學,使教師喪失了課程的意識,喪失了課程的能力。
教師更應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教師要形成強烈的課程意識和參與意識。
成功的課堂或者說成功的互動合作,離不開師生之間的和諧的交流和平等的對話。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不再是一種以教師講授為主的交流,不再是唯教師,唯教材而獨尊的行為。
而是一種體現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和交流。
沒有對話和交流就沒有真實的互動,這種交流和對話必須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上,只有在師生和諧互動中才能形成學生的體驗與收獲。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教師要及時反饋與鼓勵。
學生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喚,才能保持開放的心態,才能產生充滿活力,充滿創造的體驗,也才能在對話的過程中生成新的認識。
如果教師上課還是"一言堂",學生只有隨聲附和的份兒,那就根本談不上彼此之間敞開心扉,實現平等,民主的對話。
課堂教學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中進行的"對話",教師和學生不僅僅通過語言進行討論或交流,更主要的是進行平等的心靈溝通。
在對話的過程中,教師憑借豐富專業知識和社會閱歷感染和影響著學生,同時,學生作為一個個具有獨立完整的精神的個體展示在教師面前。
這種狀態下的課堂教學過程,對師生雙方來說,都是一種"共享"。
教師是學生年長的伙伴,真誠的朋友,貼心的師長。
在課堂教學中應善于營造一種生動,平等,和諧的對話情境。
教師要擯棄自己唱主角,學生當配角,部分學生唱戲,多數同學當聽眾的狀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影響著學生,感染著學生,引導著學生。
在多元的互動中,學生的見解,教師的知識閱歷,學生的生活經驗,個體的獨特感受交織在一起,從而達成課堂的教學目標,這種狀態下的課堂教學過程就是一種"共享"。
這就使得課堂溝通在渠道上多樣化,在信息交流上多元化,和諧互動的課堂需要對話和共享。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學校課堂教學評價成為教育系統中的重要環節。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入思考、實踐,并總結出了一些關于課堂教學評價的心得體會。
首先,課堂教學評價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過去,評價更多地側重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然而,在當今社會,單一的知識掌握已不能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在評價學生時,不僅注重他們的學習成績,更關注他們的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合作精神等綜合素質。通過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如課堂表現、小組討論、作業評價等,我能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發展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他們成長。
其次,課堂教學評價應注重過程和方法的引導。評價并不僅僅是對學生最終成果的判斷,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所使用的方法的肯定與指導。因此,我在評價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如提問、思考、合作、實踐等,幫助他們在不斷探索中成長。同時,我也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培養他們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
此外,課堂教學評價應注重個性化發展。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和潛力,傳統的評價方式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因此,我注重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并給予個別化的指導和鼓勵。例如,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我更注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而對于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我更注重夯實基礎,提供更多的輔導和支持。通過個性化評價,我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他們充分發揮潛力。
另外,課堂教學評價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過去的評價方式往往是教師主導的,學生被動接受和從眾,無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因此,我倡導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創造力和合作精神。在評價中,我更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學習動機,通過對學生主動性的肯定和引導,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
綜上所述,學校課堂教學評價是一項系統工程,通過評價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在實踐中,我深刻認識到課堂教學評價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注重過程和方法的引導,注重個性化發展以及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只有通過全面、科學、個性化的評價,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適應未來社會需求的人才。我將繼續積極探索,不斷創新,為課堂教學評價的改革和完善做出更大的貢獻。
近年來,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課堂教學的增值評價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焦點。作為一名中學老師,我也積極投身于這項教改實踐中,并從中汲取了寶貴的經驗和體會。本文將以五段式的形式,分享我在課堂教學增值評價中的心得體會。
課堂教學增值評價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通過對學生學習的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評價,能夠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調整。增值評價不僅限于傳統的知識考核,還包括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意識、情感態度等方面的評價,全面融入素質教育的理念。因此,掌握好如何運用增值評價的方法和技巧,對于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至關重要。
第二段:多元化的評價手段。
課堂教學增值評價注重多元化的評價手段。僅僅通過傳統的筆試、口試很難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廣泛運用了多種評價手段。其中包括學業水平測試、項目作業、小組討論、課堂表現評價等。通過這些多元化的評價手段,我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發展,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第三段:及時反饋與教學調整。
增值評價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及時反饋和教學調整。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收集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問題,并通過評價工具將這些信息及時地反饋給學生。學生在收到反饋后,能夠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及時改進。同時,我也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進行教學調整,例如,調整教學策略、增加教學資源等。這種教學反饋與調整的機制,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果。
第四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課堂教學增值評價體系還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評價的過程中,例如,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筆記的整理與總結,讓學生自主進行小組評價等。通過這種方式,學生逐漸形成了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
第五段:合理運用增值評價與提高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增值評價在實踐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我們也應該看到,評價是一把雙刃劍,合理運用才能發揮它的積極作用。在實際操作中,我們要避免評價過度和評價的標準化,注重個體的差異性和多樣性,避免過分追求高分數和排名。我們要以評價為導向,但更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教學質量。
總結:
通過課堂教學增值評價的實踐和探索,我深刻體會到增值評價對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繼續不斷地探索和嘗試,不斷完善增值評價體系,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改革和學生成長。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6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