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心得體會是將培訓內容與個人經驗相結合,形成獨特的思考和認識。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培訓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通過閱讀這些范文,大家能夠了解到不同人在不同培訓中的經驗和體會,從而啟發我們的思考。同時,也可以從中借鑒到一些寫作技巧和經驗,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新課標物理的不斷推進,為了適應這一變化,我參加了一次新課標物理培訓。通過這次培訓,我收獲頗多,對于新課標物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此,我將就此次培訓的心得體會進行總結。
首先,這次培訓讓我深刻認識到新課標物理的內涵和核心目標。在培訓中,我了解到新課標物理強調學生的能力培養,要求學生將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此外,新課標物理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注重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對新課標物理的全面了解,我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使他們能夠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
其次,培訓中我學到了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以講述的方式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而在新課標物理中,教師要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出發,采取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比如,在課堂上引入實驗,讓學生親身參與實驗操作,通過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進一步理解物理原理。同時,教師還要設置一些開放性問題,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使學生能夠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決問題。這些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再次,培訓中我學到了一些實用的教學資源和輔助工具。新課標物理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學生在實驗中親自操作。為了更好地實施實踐教學,我學會了使用一些物理實驗儀器和模型,這些實驗儀器和模型可以直觀地展示物理現象和原理,為學生提供直觀的理解。此外,我還學會了使用一些多媒體教具,比如電腦和投影儀,通過展示一些生動的物理實例和動畫,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活躍度。這些實用的教學資源和輔助工具對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最后,通過這次培訓,我還認識到新課標物理教學的重要性和挑戰性。新課標物理要求教師通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和創新思維。這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是一種很大的挑戰,需要教師不斷改進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方式。同時,教師還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了解最新的物理教學理論和方法,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新課標物理的要求,提高教學質量。因此,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
總的來說,通過參加這次新課標物理培訓,我對新課標物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學到了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此外,我還學到了一些實用的教學資源和輔助工具,對于提高教學效果起到了很大的幫助。通過這次培訓,我也認識到新課標物理教學的重要性和挑戰性,明確了自己在今后教學中需要改進和提高的方向。相信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能夠更好地應用所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科學素養。
為了貫徹教育部“文理不分科”的原則,高中課標20xx年版在內容和結構上做了一些調整,使其能綜合高中文科數學與理科數學在內容上的差異,并將難度定位在原文科數學與理科數學之間。高中課標20xx年版提出了六個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過去的課程結構,重點關注內容的多少和難度,重視內容標準。本次課標修訂做出了突破性調整和補充,專門設置了基于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把學習內容、教學、學習、考試、評價融為一體,重視教育質量,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
《課程標準(20xx年版)》中明確指出:“數學核心素養是具有數學基本特征的思維品質、關鍵能力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表現,是在數學學習與應用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與發展起來的,數學核心素養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睆摹墩n程標準(20xx年版)》中關于數學核心素養的闡述,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
1、數學核心素養與數學基本特征是相輔相成的。抽象性、嚴謹性與廣泛應用性是數學的基本特征,與數學核心素養對比發現,數學抽象與直觀想象表現為抽象性,邏輯推理與數學運算表現為嚴謹性,數學建模與數學分析表現為應用性。
2、數學核心素養既有外在也有內涵,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其外在,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其內涵,這決定了數學核心素養不是具體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能,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數學能力。數學核心素養基于數學知識技能,又高于數學知識技能,凌駕于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兩者之上。
3、在高中數學課程中,數學核心素養能夠通過后天培養獲得,我們可以在學習數學與應用數學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數學核心素養也與特定情境相關,例如現實情境、數學情境或科學情境,讓數學問題都在特定的情境中完成。同時,外在行為也可以表現具有可測性的數學核心素養,通過學生的外在行為表現,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程度進行評估。
4、六個數學核心素養之間并不是分裂無關的,而是相互貫通的,例如,直觀想象與數據分析離不開數學模型,運算能力也是一種邏輯推理。因此,數學核心素養的六個方面彼此呼應,讓學生數學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得到提高。
數學核心素養體系提出以后,“立德樹人”成為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擺脫傳統的以教材、教師、課堂為中心已經成為高中數學課程的主要任務?!墩n程標準(20xx年版)》中提出數學課程目標:“通過高中數學課程的學習,學生能獲得進一步學習以及未來發展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提高從數學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以往的數學課程相比,“四基”不再將“雙基”作為僅有的工具和技能進行教學,更加關注數學思想與學生基本活動經驗。要以數學知識和教師為主導,培養有能力、有發展的學生,促進學生掌握永久性知識技能。人本主義的課程取向,更加關注學生的經驗、興趣和需求,重視促進學生的自信心,強調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尤其是自我能力的形成。從價值取向來看,高中數學課程目標不是以學術理性為傾向,也不是單純拋棄數學內容,忽略數學知識,以人本主義為傾向,而是理性與人本相互融合的價值取向,其目的在于將數學的學術形態轉變為學習者能夠接受的教育形態。高中數學課程應該重視數學中最本質的內容,以學生發展為本位,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最終讓學生具備受益終生的數學知識、數學能力、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
核心素養體系的構建已經完成,但是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更關心的是能不能更好地貫徹落實。通過研讀新課標我們可以發現,在新課標中,對于學生的成長提及的最多,對于學生的發展關注的最多。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我們明白新課標的主題指向的是學生的學,但是,能夠實現學生發展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的教才是主導。讓學生擁有素養與能力,教師首先要是“高師”。數學理性思維的培養并非一勞永逸,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系統的心理學習過程,這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悟”出來的,是在升華教材數學知識背后的材料及開展學習活動過程中建立與發展起來的因此,我們不能利用“傳授—接受”的教學方式,停留在訓練層面,而是要創設“探究式”的教學情境,采用“問題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經歷“質疑—探疑—答疑—釋疑”的學習過程,這樣可以使學生身臨數學“場域”,借助參與式學習活動,通過反思性教學將數學理性思維潛移默化地轉為學生內在思維品質,讓學生經歷可思維、善思維、樂思維的過程,從而領會和感悟形成理智的、穩定的、可遷移的思維模式。
總之,在新課標背景下,為了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中數學的革新依然成為必然的選擇,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更應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我,完善知識體系,積極拓展思維,滿足現階段的教育需求。
在高中學習的過程中,為了適應新課標的要求,學校組織了一次新課標培訓。此次培訓意在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新的教學方式和要求。在培訓期間,我獲得了很多寶貴的東西,對新課標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以下是我對這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受益頗深的培訓內容。
這次新課標培訓內容豐富多樣,其中對英語學科進行了系統的講解。我們學習了新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和教學技巧。老師詳細介紹了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等。同時,我們還進行了模擬教學實踐,通過互動的方式增強了培訓效果。這些新的教學理念對于我們來說是全新的,但卻非常實用,讓我受益匪淺。
第三段:培訓中的收獲。
在這次培訓中,我發現自己在很多方面還存在不足。比如,我在英語聽說能力上的欠缺以及學習方法的問題。培訓中的講解和實踐讓我認識到這些問題,并且向我提供了很多有效的解決辦法。我學到了很多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方法和技巧,也學到了如何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方法。這些收獲對我的英語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我相信,在新的課程中能夠更好地適應和發展。
第四段:培訓中的交流合作。
這次培訓不僅僅是一次關于新課標的講座,還組織了許多小組活動來增強我們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在小組活動中,我們互相學習、互相分享。通過與其他同學的互動,我不僅學到了更多的知識,還培養了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在這個過程中,我認識到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團隊的支持和合作。因此,培訓中的交流合作對于我的成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五段:對新課標的展望與總結。
通過這次培訓,我對新課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感受到了新課標所帶來的變革和挑戰。我認識到新課標要求我們提高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培養創新和批判性思維,注重實踐和應用。對于我們學生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和體驗。在新的學習環境和要求下,我將盡我所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并克服自己的不足,積極適應新的要求,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
總結:
這次新課標培訓是我高中學習過程中一次很寶貴的經歷。通過這次培訓,我不僅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和技巧,還培養了學習自主性和合作意識。我對新課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水平。我相信,在新的學習環境中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并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的不斷進步,新課標教育已經漸漸成為了高中教育的一種趨勢。為了適應新的教育經驗,許多學校和教師都參加了新課標培訓,我也參加了一次為期一周的新課標培訓。這次培訓是我在高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次經歷,給我帶來了深刻的啟示和體會。
首先,在培訓中我學到了許多關于新課標的基本知識和理念。新課標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自主發展,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培訓中,我們通過聽講座、觀摩課堂和討論小組的形式來學習新課標的教育理念和實施方法。我意識到,新課標要求老師要成為學生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而不是簡單的傳授知識。這對于我而言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使我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
其次,在培訓中,我還了解到新課標教育強調啟發學生的興趣和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許多老師在培訓中分享了自己的教學經驗,他們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和富有情感的教學內容,成功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讓我深感作為一名高中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更要關注他們的興趣和發展。我決定改變以往單調枯燥的教學方式,嘗試更多的啟發學生的方法,使他們在學習中能夠享受到樂趣。
此外,在培訓中我還意識到了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重要性。新課標鼓勵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小組討論、問題解決、項目制等,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我在培訓中通過觀摩不同老師的課堂,發現他們都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這讓我明白,高中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學生的考試成績,更要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團隊意識。因此,我決定在自己的教學中也嘗試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發展自己的綜合能力。
最后,在培訓中我還體會到了教育的使命和責任。新課標教育追求的是全面發展和個性培養,而不僅僅是追求分數的高低。我在聆聽講座和與其他老師的交流中,深感作為一名高中教師,我要以身作則,培養學生的品德和價值觀,引導他們成為有社會責任感和創造力的人才。這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使命。因此,我決心將新課標教育的理念和要求融入到自己的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的潛能,引導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總之,參加這次新課標培訓讓我有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啟示和體會。我學到了許多關于新課標的基本知識和理念,了解了新課標教育的核心要求和教學方法。通過與其他老師的交流和觀摩課堂,我意識到了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同時,我也明白了作為一名高中教師的責任和使命,要引導學生全面發展,成為有社會責任感和創造力的人才。參加這次培訓對我而言是一次寶貴的經歷,我將始終秉持新課標教育的理念,為學生的發展和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2年版《初中物理新課標》新鮮出爐,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我認真地研讀了課標內容,也觀看了許多專家對課標的解讀,感覺受益匪淺。
1、2022年版《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為“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以主題為線索,構建課程結構;注重科學探究,倡導教學方式多樣化;發揮評價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義務教育物理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提升全體學生核心素養為宗旨,為每個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機會。新課標中提出了將核心素養滲透到物理教學中,要求物理教師從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等方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使學生在課堂上不只是要學到基礎知識,而且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活,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2、初中物理核心素養提出了四個維度,每個維度又細分了若干個要素,其中“物理觀念”主要包括物質觀、運動和相互作用觀、能量觀等要素,是從物理學角度形成的關于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能量等內容的總體認識。它概括了初中物理的所有內容,是初中物理的三大領域,是從知識層面進行劃分的,這樣分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構建初中物理知識體系,有很大的幫助作用,是構建初中物理知識的主脈絡;是物理概念和規律等在頭腦中的提煉與升華,是從物理學視角解釋自然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因此也可以將這三個要素歸納為物理觀念的形成和物理觀念的應用兩大方面。
隨著歲月的流逝,物理學研究的事實和結論很容易被學生忘記,但通過具體物理知識的學習凝練而成的物理觀念卻根植于學生頭腦中而被長時間保留,從而成為他們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因此中學物理教學應重視學生物理觀念的形成和應用。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策略著手:
1、引發學生認知沖突。
認知沖突是一個人已建立的認知結構與當前面臨的學習情境之間暫時的矛盾和沖突,是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與新知之間存在的某種差異而導致的心理平衡。在物理教學中可巧妙地設置認知沖突,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解決問題的內部動機,從而主動投入到知識生成、發展、運用的過程,進而完善已有的知識構建,更好地發展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那么如何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呢?例如,在講解力與運動這節課時,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那么力還有沒有其他作用效果呢?在學生的前觀念中認為,有了力物體就可以運動,沒有力物體就不會運動,比如靜止在地上的足球,只有給它施加了力,它才可以運動,不給它施加力,它就不會運動。所以,學生就會普遍認為,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即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但教師提出問題,滾出去的足球,我們會發現這時候在阻力的作用下它最終反倒會停下來。學生就會意識到力與運動的關系并非他們之前所認識的,此時便引發了學生的認知沖突。利用來自于學生的認知沖突來組織安排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課堂上充分感受學習的本質和魅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創造力,充分展示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愿望。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教學應保證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足夠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更好地融入教學氛圍中。為強化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課堂教學應側重運用物理實驗,問題情境,多媒體,生活實例等富有趣味性的教學形式對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實施有效培養,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例如,在學習“大氣壓”一節課時,為避免單純地進行理論講解讓學生生厭,隨著大氣壓知識的講解,教師可適時的演示“瓶吞雞蛋”、“覆杯實驗”等證明大氣壓的存在,讓學生倍感學習物理的趣味性,親眼目睹大氣壓的神奇力量,進而促進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總之,了解到興趣對于初中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為此,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時,必須側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以保證學生能夠自主開展物理知識學習活動,逐步豐富物理知識,提高物理課堂的有效性,全面有效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在2022年新課標的學習中,我只是針對其中一個小的內容發表了自己的一點感想。學無止境,我想,在以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應該不斷學習,不斷改進,提高綜合素質能力,努力把握課堂生成的資源,生成課堂亮點,從學生出發,全面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20xx年7月20日、21日,在學校進行了為期2天的物理新課標培訓,由四位專家為我們講解新版的課程標準,受益良多。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與小學科學和高中物理相銜接,與化學、生物等課程相關聯,具有基礎性、實踐性等特點。物理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和責任。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把核心素養體現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
物理教學不僅是教會學生做題,更應該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時刻提醒自己要讓自己的學生喜歡物理這門學科,可是在教學中我一直有這樣的感覺,教學好象就是在教學生做題目,會做題,能考高分就行,有時會忽略了對學生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通過這次培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物理教學以實驗為基礎,9個測量類必做實驗、12個探究探究類必做實驗,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動手,這樣會給學生留下真實感。尤其是演示實驗選用的器材,越貼近生活,教學效果越顯著。比如用吹風機和乒乓球演示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用鹽水和雞蛋演示物體浮沉條件;用水氣球演示近視眼、遠視眼看不清物體的原因等。
對于實驗室無法完成的實驗,可以在網絡搜索合適的圖片、視頻來加強直觀教學,加深學直觀感。比如利用天宮課堂的視頻進行教學,既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太空中實驗的現象,又加強了學生對祖國的自豪感,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懷。
物理是融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求知好奇的心理,開展有趣的實驗,尤其是用玩具做的實驗,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進行“機械能及其轉化”的教學時,我利用易拉罐和橡皮筋制作“聽話的滾筒”,作為導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疑問。根據實驗現象提出設問,讓學生思考,學完本節課后,再進行回扣,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講解“聽話的滾筒”的原理,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要以實驗為基礎,深入貫徹核心素養,適應時代要求,為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人才而努力。
20xx年3月,教育部頒發了《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作為高中地理教育的綱領性文件,引導著高中地理課程改革,因為有著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正確的改革方向,所以基本建立起了適合我國國情、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高中地理課程體系,為我國基礎教育質量的提高做出了積極貢獻。隨著時代的發展,面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以及新時代對提高全國國民素質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新要求,黨和國家提出了“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因此,依據新要求,對《地理課標(實驗)》進行修訂和完善勢在必行。20xx年12月,教育部組建了包括地理學科在內的各學科課程標準修訂組,全面啟動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經過深入研究、多次討論與修改,形成了我們現在的《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xx版)》。本書在立德樹人、核心素養、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學業水平測試等方面都做了詳細敘述,現將自己的一些學習心得總結如下,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
(一)立德樹人是地理課程最重要的價值所在。
20xx年3月,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边@些都說明了現階段立德樹人的重要性。地理學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主要表現在受過地理教育的公民能夠理解人與人的關系,也能夠理解個人對與生態環境和他人的責任,地理教育能夠幫助青少年學會如何與所有生物(包括人類自己)和諧相處。地理學的研究尺度廣闊,并且能夠幫助人們深入了解我們當今社會的眾多挑戰。這就是地理學在德育方向上的主要作用。而我們要落實立德樹人則需要通過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二)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構建。
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某學科學習而逐漸形成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價值觀。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包括三個方面,六大素養:治學(文化基礎:人文底蘊和科學基礎),修身(自主發展:學會學習和健康生活),濟世(社會參與: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依據這些德育要求,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四部分:
1、人地協調觀。
人地協調觀是現代地理學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觀念,是地理課程內容蘊含的最為核心的價值觀,它主要包括三個內容:地理環境對人類的影響、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協調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包含了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發展觀。培養人地協調觀,旨在使學生面對不斷出現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時,理解并認識到,人類必須尊重自然規律,與自然和諧發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2、綜合思維。
綜合思維是一種認識地理環境整體性的思維方式和能力,是我們用綜合的觀點和方法認識地理環境的思維品質和能力。作為一種思維方式,綜合思維強調整體觀念、時間觀念、空間觀念,即要素的綜合、時空的綜合、地方的綜合。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是一個綜合體,在不同時空組合條件下,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綜合決定著地理環境的形成和發展。綜合思維有助于人們從整體的角度,全面、系統、動態的分析和認識地理環境,以及它與人類活動的關系,辯證地看待地理問題。
3、區域認知。
區域認知是一種認識地球表面復雜性的思維方式和能力,是人們運用空間-區域的觀點和方法認識地理環境的思維品質和能力。地球的面貌千姿百態,地理事物和現象紛繁復雜,如何將這看似“雜亂無章”的地球理出“頭緒”,需要一種地理學特有的思維方式,即將地理環境以不同的標準劃分為各類區域:比如不同尺度大小,不同屬性、不同功能等,以幫助我們認識地理環境的復雜性。區域認知這一素養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形成從空間-區域視角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意識,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空間格局有較強的觀察力,并運用區域綜合分析、區域比較、區域關聯等方法認識區域,簡要評價區域現狀和發展。
4、地理實踐力。
地理實踐力是在地理實踐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志品質和行動能力。地理研究的大部分數據和第一手資料主要來自野外考察,盡管隨著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大量成果廣泛應用于地理學,提高了野外考查的速度和精度,但是野外考查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地理研究手段。地理實踐力這一核心素養就是要培養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地理工具,在室內、野外和社會的真實環境下,通過考察、實驗、調查等方式獲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嘗試解決實際問題,具備活動策劃、實施等行動能力。地理實踐力素養有助于提高人們的行動意識和行動能力,更好的在真是情境中觀察、感悟、理解地理環境以及其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增強社會責任感。
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建議”部分突出在落實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解決地理教學中的重要問題、提高地理教學育人效果方面的導向作用。在這種要求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多重視學生知識的探索過程,這樣才能讓學生逐漸形成能力。問題式教學和地理實踐活動都是以后我么在教學中應該重視的方面。
問題式教學是以創設問題情境為開端,圍繞問題的解決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學程序應該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安排:創設情境、提出與分析地理問題、提出地理解決方案以及展示評價四分部分,但是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程序,應根據實際情況安排,重在使學生能夠進行自我引導、主動構建問題,發揮效果。11月29日第五屆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研討會中的兩節地理研討課:《滑坡與泥石流危害》、《臺風之殤》。這兩節課都采用了問題式教學?;屡c泥石流危害從金沙江堰塞湖導入,整節課以問題設計整合內容,重心問題使其以問題形式展現,讓學生在課堂上展開頭腦風暴,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最后設計災區旅游,如何避災,讓學生學習有用地理,培養學生的開放思維,落實四個核心素養?!杜_風之殤》本節課的核心理念是樹立人地協調觀,先通過臺風受災對人類的危害,引導學生調查本地區臺風的防治,提高學生的地理調查觀察能力即地理實踐力的培養,本節課的主要環節有臺風發生后的巨大反差引入,逐步設計問題:殤之痛——殤之由——殤之御——殤之情——殤之警,引導學生綜合分析問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兩節的學習以及作課教師的評課,我們對問題式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為我們的新課程推行引導了方向。
在新課程的推進中,我們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明確方向,多思考,逐漸探索,形成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式,促進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
課程標準,是學校教育教學憲法,是育人藍圖,具有準繩的作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提升全體學生核心素養為宗旨,為每個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機會。新課標中提出了將核心素養滲透到物理教學中,要求物理教師從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等方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使學生在課堂上不只是要學到基礎知識,而且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活,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2“課標”的亮點:課程核心素養。
學生核心素養,采取通過學科課程素養認領形式來推行,想得到美麗的育人目標-看得見風景的'課程核心素養-走得到景點的教學目標,構成了切實可行育人目標行動圖。
初中物理核心素養提出了四個維度,其中“物理觀念”主要包括物質觀、運動和相互作用觀、能量觀等要素,是從物理學角度形成的關于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能量等內容的總體認識。它概括了初中物理的所有內容,是初中物理的三大領域,是從知識層面進行劃分的,這樣分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構建初中物理知識體系,有很大的幫助作用,是構建初中物理知識的主脈絡;是物理概念和規律等在頭腦中的提煉與升華,是從物理學視角解釋自然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因此也可以將這三個要素歸納為物理觀念的形成和物理觀念的應用兩大方面。
3育人總目標確立。
課程標準,是學校教育教學憲法,是育人藍圖,具有準繩的作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提升全體學生核心素養為宗旨,為每個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機會。新課標中提出了將核心素養滲透到物理教學中,要求物理教師從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等方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使學生在課堂上不只是要學到基礎知識,而且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活,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20xx年修訂的課程標準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樹人”根本育人任務,重心在于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課程,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課程改革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使學生堅定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著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堅持科學論證,遵循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這些無不體現了國家“立德樹人”的育人宗旨,符合時代發展和科技進步。
地理的學科素養主要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它們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通過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從地里教育的角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1.人地協調觀,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觀和發展觀,旨在培養有助于人們更好的分析、認識和把握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當今世界,人類對自然的利用和破壞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地步,人地協調觀的學科素養的培養有助于學生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有助于學生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意義所在。
2.綜合思維,是一種認識地理環境整體性的思維方式和能力。整體性思想是貫穿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理念,綜合研究地理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關系,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指標。尤其是在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的教學中,這種思想重要性的表現尤為明顯,對地理要素的綜合、時空的綜合、區域的綜合,已經不是單純的應對考試這么簡單了,這是一種思維方式。無論學生以后選擇什么專業,從事什么行業,對孩子們的一生都十分重大的影響,這更加體現了國家立德樹人的宗旨。
3.區域認識,是一種認識地球表面復雜性的思維方式和能力。從區域視角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意識,并綜合運用區域綜合分析、區域比較、區域關聯等方法認識區域。這是高中地理教學的常規方式,也是地理教學考查方式的重要體現形式。
4.地理實踐力,是一種地理實踐活動中表現出的行動力和思維品質。地理實踐力是目前高中地理教學最欠缺的地方,也是最難操作的一部分。尤其是野外考察部分,受種種因素的制約和限制,尤其是安全因素和我們焦作地區的經濟水平,很難實現。焦作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仍然較為落后,來自農村的學生較多,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實現野外考察;室內實驗是地理實踐力的另外一種操作方式,比較適合大多樹數學生和學校,但局限性較大,而且不是所有的地理現象都能通過實驗來實現。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和理解,野外考察有無法取代的地位和作用。近幾年,十一中借助科技創新的平臺,也引導學生參與了不少社會調查,獲得了不少獎項,也是對實踐性地理課程的一種實施方式。
1、創設課堂情境。
課堂教學要注意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注重地理與生產聯系的情景設置,注重地理學術的情景設置。生活中,處處皆地理,只要用心觀察和思考,總能找到相關的生活現象來指導地理教學。例如,近幾天的天氣變化,可以用來解釋冷鋒過境前后的天氣、氣溫和氣壓的變化規律;可以借助二十節氣來解釋農業生產的農時,農作物的生活習性,以及每一階段的天氣變化。
2.用核心素養指導測試內容。
在地理測試內容的選取和設置上,要從整體上把握地理學科內容的結構性和關聯性,盡可能的避免孤立的、過細的知識點角度選擇測試內容。高中地理教學要始終抓住“人地關系”這條主線,要始終給學生傳授整體性的地理思維,教學學生思考地理問題的方式方法。
3.積極實施實踐性地理課程。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地理實踐力一直是地理學科知識最基本的'獲取方式,而地理考察、地理實踐、地理實驗等方面的教學方式一直以來受種種條件的限制不能正常開展,安全問題是懸在地理考察教學頭上的一把利劍,來自方方面面的緊箍咒使地理考察只停留在理論上。在今后的地理教學中,地理老師一定要抓住身邊的各種機會,去實施實踐方面的教學。
近期,我參加了一次新課標培訓,對高中階段的課程進行了全面審視和調整。這次培訓不僅讓我收獲了知識上的更新,更加深了我對高中教育的認識。在這次培訓中,我不僅明確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還了解到了新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并從這些理念中獲得了許多啟發。下面,我將就這次培訓的內容和心得體會展開闡述。
首先,培訓期間主要圍繞新課程標準進行講解和研討。新的課程標準針對各個學科的教育目標進行了修訂,增加了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要求。培訓老師詳細介紹了新的評價體系,強調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性。通過培訓,我認識到新課程標準的推出,為高中教育帶來了一次革命性的變革,學校和教師需要轉變觀念,重構教學內容和方法,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
其次,培訓中還著重強調了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教學改革。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培訓中,我了解到了許多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比如合作學習、問題導入等。培訓老師還示范了如何組織一個高效的討論課,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等。通過這些示范,我深刻認識到了傳統教學方式的局限性,學會了傾聽學生的聲音,創設積極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加愿意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此外,培訓還著重強調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教育更加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包括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而培訓中,老師提出了素質教育的具體實施方式,比如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多樣的課外活動等。我深有感觸地認識到,一味追求知識和分數的教育模式已經走入了死胡同,學生應該有機會培養自身的興趣、發展個性特長,以更好地面對未來的競爭。
最后,培訓中還介紹了新課程標準的考試形式和評價方式。新的評價體系強調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考試題型更加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通過培訓,我明確了高中階段的考試目標,懂得了如何根據學科特點設計出更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考試題型。同時,我也清楚了評價的重要性,不僅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反饋,更是對教師教學質量的督促和促進。
總之,這次新課標培訓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和幫助。我清楚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對高中階段的教育目標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我也了解到了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及素質教育的實施方式。通過這次培訓,我愿意把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與教育實踐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全面發展的學生。希望學生們能夠在這個新的教育環境下迎接挑戰,成為真正有能力和擔當的社會棟梁。
我是一名初中物理教師,在實行新課改之前,我熱愛自己的職業,熱愛自己的學生,按照領導的要求,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看成是天經地義的事。我緊跟中考的形勢,認真分析中考試題的變化趨勢,對區教研員的出題思路更是了如指掌,基本上能做到未雨綢繆,進行的練習具有針對性、前瞻性,學生的成績也基本上處于領先地位;為了提高成績,我還加班加點,中午時間給部分學生義務輔導;同時,積極參加教育教學課題的申請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已如此,領導對我的評價也是很高,委以重任,可以說前途一片光明。
新課改開始了,我以更大的熱情投入了新課改。在新課改之始,我們備課組就進行了許多嘗試:
1、我們上課的形式在變,由灌輸式的課堂授課轉變成探討研究型的課堂教學模式。
2、我們的作業形式和內容在變,把原來的單純的習題式練習變為多元化的作業形式:小制作、家庭小實驗、小探究、物理小報、所及相關資料、社會調查等等。
3、我們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在變,由單純的學習分數變為評語、課堂紀錄、作業、考試成績等以指導學生發展為目的的多元化評價方式。
4、我們的考試題目在變,改變以往單純的考察知識與技能的題目,增加考查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題目。
5、我們的師生關系在變,以往老師是權威,老師的話都是正確的,學生只是在老師的指導下,接受知識,改正缺點,課改后的很多時候,我們的課堂是開放的,討論了很多沒有明確結論的問題,課堂延伸的內容豐富多彩,學生在很多領域超過了老師,老師僅僅是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
6、我們還認真研究了《課程標準》,把授課的難度降低到《課程標準》要求的難度。因為新課程標準要求杜絕繁難偏舊的題目。在當時,我們所作的努力得到了很多領導的肯定評價;學生們也相當配合,學習物理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他們總是盼著上物理課,在上課前,翹首以待,課堂上,積極地參與,課后,對形式多樣的作業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與課改前相比,大部分學生都找到了自主學習的感覺。很多學生的作業超出我們想象的好。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合作的機會較多;完成作業時,也可以協作完成。在形式多樣的作業中,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以展現:能寫的寫;能畫的畫;會上網的搜集資料;動手能力強的做小制作、做小試驗;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也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曾經記得:有一個小女孩,數學成績不理想,一開始學物理時,聽了別人的話“數學不好的物理很難學好”,一度沒有學習信心,作為老師,剛接觸時我竟沒有察覺,后來,我布置了一個關于“八孔豎笛的發音原理”的作業,她竟然做得最好,它把作業設計成物理小報的形式,有實驗、有分析,而且,組織語言,版面設計都非常棒,她的這次作業不僅得到了我的大力表揚,也是她獲得了學習物理的信心,課堂上,她敢于發言了,做作業也不覺得很難了。后來她和我聊天,我才知道她是怎樣開始學好物理的。
在做作業時,學生們的學習方式也在悄悄改變著:為了弄清楚汽車的速度儀去請教當司機的親戚朋友;為了掌握認識交通規則上網搜集資料;為了了解聽診器的原理甚至跑到醫院掛了號去請教大夫;為了了解衣服鞋子的號碼進入商店去請教售貨員。正當形勢一片大好,我們準備深入進行教學改革的時候,課改后的第一次全市統考到來了,我的學生并沒有取得令領導滿意的成績。
后來我分析了這次學生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如下:毋庸諱言,在新課改中,雖然很多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提高,但是,我一共教150多個學生,總有關注不到的角落,有個別學生還不能適應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他們慣于接受,慣于在老師、家長的逼迫下學習,一旦放手,他們無所適從,在班主任和我還沒注意到的時候,學習成績已經有所下滑了。再就是,我在教學中,追求和《課程標準》要求一致的同時,忽略了教研員的思想轉化情況,我的授課難度降低了,但是,教研員出的統考題的難度比課改前反而提高了。還有就是,我所關注的學生學習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合作能力方面的提高并不能在單純考察知識與技能的試卷上體現出來。
第一次統考后,很多老師都清醒了,及時調整了方向,繼續搞應試教育,繼續搞題海戰術,繼續逼迫學生拔高練習,因為統考題目中還是有很多繁難偏舊的題目。而我,卻一時很難適應這種變化,我中新課改的“毒”太深了:我投入了那么多精力研究《課程標準》,研究《多元智能理論》,研究《建構主義理論》,研究《頭腦風暴法》,研究課堂教學的改變,研究作業的改變,研究測試題目的改變,竟然不如原來的研究教研員、研究中考題,到底什么是正確的?在我的徘徊思考中,領導對我失望了;家長也開始挑剔,認為我對學生要求不嚴格,放松了對學生的管理,學生的作業完不成時沒有及時采取措施;班主任也認為我不夠狠,對學生放縱;要好的同事開始勸我:你不能給學生好臉,他們就是欺負你好脾氣,你狠一點,看他們還敢不完成作業嗎?作業做得少,當然成績就提不上去了。
同事的話,在現實生活中是正確的,可是,根據我學習的教育理論,卻是不符合學生的發展規律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不是學習者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在學校里,學習不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的過程,靠老師的威逼利誘來學習,那怎么算是積極的建構知識的過程?而且,我也從各方面了解了學生的作業情況,每個任課老師都急于出成績,作業很多,而且大多數老師手段毒辣,學生不敢不做,經常有學生作業做到十一二點,面對缺乏休息、面容憔悴的學生,我實在是不忍心再逼他們。由于頑固不化,不思悔改,我被靠邊站了,教差班,但是,我依然故我,繼續研究,當時正好是30歲,三十而立,我雖然不能有自己成功的事業,但是我選擇了自己認為正確的教師之路,搞教育教學研究,哪怕不能得到領導的認可。
后來,學校要參加新課改學校的評選,領導想起我來了,把我們組的新課改材料整理收藏展覽,把我們的新課改經驗大書特書。這時,領導對我說了幾句恭維的話:“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這樣的教學才會教出科學家?!钡?,我的用處,也就是在論文評選、先進學校評選這些活動中。
總結我的新課改歷程,我覺得,新課改的阻力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現行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教育局按考試成績評價學校,學校按考試成績評價老師、學生,家長按考試成績評價學校老師。而在《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不宜評定“綜合”的分數或等級,不以同一模式要求所有的學生,要對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予以同等重視。要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行全面評價。應該采用筆試、實驗操作與學習檔案等多種方式進行評價。
不同的評價方式反映不同的側面,在很多情況下它們是不可比的,所以不宜按某種權重對各種評價的結果進行合并,不宜給出一個“綜合”的分數或等級。應該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分別在實驗、制作、理論學習、社會調查等某方面有突出的發展。不能削長補短,以同一個模式要求所有的學生?!毙驴聘脑谕茝V,但是,管理者的評價方式不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又怎么能改變呢?而且,現行的評價體系,使得教師之間的合作性越來越差,班主任、任課教師都在關注自己學科的教學成績,沒有人再考慮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二,新課改理論的推廣,雖然,新課改搞了6年,針對教師的培訓、考試接二連三,但是,老師們真正明白新課改理論的很少,甚至很多管理者、校長對新課改理論一竅不通。
第三,老師的教學能力及學習能力,長期以來的教學習慣,不思創新,不會創新。
第四,還有社會的整體意識,按照新課改的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也要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可是我們的社會能提供的機會卻很少,很多企事業單位、相關機構還沒有做好準備。
第五,現行的教師編制,按照新課改的要求,教師要掌握學生的思想情感,要對學生有全面地評價,按現在的教師編制,一個老師至少教100個孩子,向我們這個學科,每年一個人教200來人,根本達不到關注每一個學生。
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合理的,怎么能用一個標準去衡量所有學生的發展過程,這不符合多元智能理論,怎么能用一個標準去衡量老師的教學,每個老師遇到的學生、學生家庭千差萬別,這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更何況,教研員由于長期脫離教學一線,不了解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一味的拔高考試難度。不能落實“杜絕繁難偏舊”的新課改要求。更有一些教研員唯利是圖,利用手中的權利辦培訓班、編輔導材料撈取利益。
近年來,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新課標物理作為高中必修科目,不僅知識點更全面,而且教學方法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適應這種變化,我參加了一次新課標物理的培訓,通過培訓,不僅對新課標物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對教學方法有了新的認識,下面我將就我的培訓心得體會進行分享。
首先,在培訓中我意識到了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必須要不斷學習的重要性。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教育的改革,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物理教師要保持教學的高效性和準確性,除了對教材要有深入的研究之外,還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理論和方法。通過培訓,我了解到了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例如啟發式教學、探究式學習等,這些新的理念和方法為我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教學世界。
其次,在培訓中我感受到了新課標物理知識內容的豐富性和深度。新課標物理強調學科知識和現實生活的聯系,涉及的范圍更廣,內容更深入。在培訓中,我接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點,例如電磁感應、能量轉化等,這些知識點都是高中物理中的難點和重點。通過對這些知識點的學習和理解,我意識到了這些知識的重要性和實際應用的廣泛性,這對我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有著重要的參考和指導作用。
此外,培訓中還有一項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教學案例的分享和討論。在培訓中,我們教師們將自己的教學案例分享給大家,然后進行互動交流和探討。通過這樣的方式,我認識到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經驗和方法,互相交流可以開拓視野,拓寬思路。隨著分享和討論的進行,我發現即使是相同的課程和內容,也可以有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效果。這讓我產生了反思,使我更加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最后,通過這次培訓,我深刻地認識到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我們往往只注重學習知識的結果,而忽視了學生的能力培養。然而,新課標物理要求學生具備多方面的能力,例如觀察實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在培訓中,我們教師們就學生的能力培養進行了討論和分享,通過交流,我了解到了一些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方法,例如通過實驗和探究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等。這些方法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科學素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總之,通過這次新課標物理的培訓,我不僅對新課標物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對教學方法有了新的認識。我意識到了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必須要不斷學習的重要性,了解到了新課標物理知識內容的豐富性和深度,感受到了教學案例的分享和討論的價值,認識到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性。這次培訓不僅讓我收獲了新的知識和方法,也給我帶來了更大的教學激情和信心。我相信只要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我一定能夠在新課標物理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近期,教育部公布了最新的英語課程標準(20__年版),每一次的更新,都給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更明確的方向。雖然我們看到在新課標中,英語課時的占比減少為6-8%,但對學生的要求更高了。
課程內容從五級減少為三級,意味著每一級臺階的坡度會更大。而且每一級后面都有一個“+”號級別,即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在扎實學好課本內容的基礎上,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去滿足“+”部分的能力需求。
這不僅讓我聯想到我們的教學,如何讓每個學生“吃得飽”,又“吃得好”呢?即滿足大部分學生的知識需求又能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做一定的提升。不難看出,新課標要求學生的詞匯量比以往有所增加,對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我們的課堂除了要提高效率、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之外,我們的作業設計也不容忽視。作業是課堂教學拓展和延伸的最直接的方式。我們的作業設計也要從“新”開始。這里的新有兩個含義,第一個新是新課標,即作業設計要依據新課標的理念進行嘗試和改革;另一個新是創新,即我們的作業要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創新,讓學生樂于完成作業。
首先,依據新課標中的“+”號級別,我們的作業在兼顧趣味性和多樣性的基礎上更應該注重分層布置,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既能滿足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又能保證基礎好的學生免受饑餓之苦。
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簡單的知識運用,是必做題;第二層次可以在第一層次的基礎上加上口語練習、句型模仿;第三層次為學生能夠根據自己所學的內容造句或者是編造口語對話,可以視為選做題。這樣可以使a組的學生都有充分的練習機會,b、c兩組中的學生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大大提高了孩子們學習英語的主動性。
分層作業在教學中能較好地照顧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能力范圍內可以完成的作業,變被動為主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層面上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其次,作業設計要敢于創新。
還可以是小組合作式作業,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資源共享,擴大詞匯量和語言信息量,如共同制作英語手抄報,學生之間分工明確,通力合作。(圖1)如在教授完英語繪本后,讓學生自由分組,選擇自己喜歡的英語繪本故事,分角色表演;(圖2、3)還可以讓學生以不同的主題共同完成一個presentation,有人負責主題材料收集,有人負責ppt設計,有人負責成果展示等。學生之間樂于合作,樂于參與,使他們感到完成作業不是一種壓力,而是一種享受。
從雙減再到新課標,一份“新”的作業,不僅能讓學生樂于完成,也應該使學生受益無窮。作為一線的英語教師,要不斷地學習,與時俱進,才能真正做到教學有方向、教研有目標、理論有高度。
為了貫徹教育部“文理不分科”的原則,高中課標2017年版在內容和結構上做了一些調整,使其能綜合高中文科數學與理科數學在內容上的差異,并將難度定位在原文科數學與理科數學之間。高中課標2017年版提出了六個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過去的課程結構,重點關注內容的多少和難度,重視內容標準。本次課標修訂做出了突破性調整和補充,專門設置了基于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把學習內容、教學、學習、考試、評價融為一體,重視教育質量,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
《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明確指出:“數學核心素養是具有數學基本特征的思維品質、關鍵能力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表現,是在數學學習與應用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與發展起來的,數學核心素養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睆摹墩n程標準(2017年版)》中關于數學核心素養的闡述,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
1、數學核心素養與數學基本特征是相輔相成的。抽象性、嚴謹性與廣泛應用性是數學的基本特征,與數學核心素養對比發現,數學抽象與直觀想象表現為抽象性,邏輯推理與數學運算表現為嚴謹性,數學建模與數學分析表現為應用性。
2、數學核心素養既有外在也有內涵,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其外在,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其內涵,這決定了數學核心素養不是具體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能,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數學能力。數學核心素養基于數學知識技能,又高于數學知識技能,凌駕于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兩者之上。
3、在高中數學課程中,數學核心素養能夠通過后天培養獲得,我們可以在學習數學與應用數學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數學核心素養也與特定情境相關,例如現實情境、數學情境或科學情境,讓數學問題都在特定的情境中完成。同時,外在行為也可以表現具有可測性的數學核心素養,通過學生的外在行為表現,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程度進行評估。
4、六個數學核心素養之間并不是分裂無關的,而是相互貫通的,例如,直觀想象與數據分析離不開數學模型,運算能力也是一種邏輯推理。因此,數學核心素養的六個方面彼此呼應,讓學生數學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得到提高。
數學核心素養體系提出以后,“立德樹人”成為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擺脫傳統的以教材、教師、課堂為中心已經成為高中數學課程的主要任務?!墩n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出數學課程目標:“通過高中數學課程的學習,學生能獲得進一步學習以及未來發展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提高從數學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以往的數學課程相比,“四基”不再將“雙基”作為僅有的工具和技能進行教學,更加關注數學思想與學生基本活動經驗。要以數學知識和教師為主導,培養有能力、有發展的學生,促進學生掌握永久性知識技能。人本主義的課程取向,更加關注學生的經驗、興趣和需求,重視促進學生的自信心,強調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尤其是自我能力的形成。從價值取向來看,高中數學課程目標不是以學術理性為傾向,也不是單純拋棄數學內容,忽略數學知識,以人本主義為傾向,而是理性與人本相互融合的價值取向,其目的在于將數學的學術形態轉變為學習者能夠接受的教育形態。高中數學課程應該重視數學中最本質的內容,以學生發展為本位,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最終讓學生具備受益終生的數學知識、數學能力、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
核心素養體系的構建已經完成,但是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更關心的是能不能更好地貫徹落實。通過研讀新課標我們可以發現,在新課標中,對于學生的成長提及的最多,對于學生的發展關注的最多。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我們明白新課標的主題指向的是學生的學,但是,能夠實現學生發展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的教才是主導。讓學生擁有素養與能力,教師首先要是“高師”。數學理性思維的培養并非一勞永逸,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系統的心理學習過程,這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悟”出來的,是在升華教材數學知識背后的材料及開展學習活動過程中建立與發展起來的因此,我們不能利用“傳授—接受”的教學方式,停留在訓練層面,而是要創設“探究式”的教學情境,采用“問題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經歷“質疑—探疑—答疑—釋疑”的學習過程,這樣可以使學生身臨數學“場域”,借助參與式學習活動,通過反思性教學將數學理性思維潛移默化地轉為學生內在思維品質,讓學生經歷可思維、善思維、樂思維的過程,從而領會和感悟形成理智的、穩定的、可遷移的思維模式。
總之,在新課標背景下,為了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中數學的革新依然成為必然的選擇,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更應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我,完善知識體系,積極拓展思維,滿足現階段的教育需求。
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時刻提醒自己要讓自己的學生喜歡物理這門學科,可是在教學中我一直有這樣的感覺,教書好象就是在教學生做題目,并且題目越難越好,越是能把學生考倒的題目就越是好題,同時與生活的聯系也不緊,理論性比較強。我一直有一個感覺就是我們的學生是被教笨,當然這笨并不是指學生的智商而是指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為有利于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這些情境包括時間、器材、組織、心理等各個方面、例如,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做好學具、教具、音像、課件等各方面的準備;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組織安排,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機會.
在這幾天的物理新課程培訓學習過程中,我作為一名物理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要讓自己的學生喜歡物理這門學科,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為輔導,注重教材,我們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為適應學生的探索性學習,新教材在內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傳統的封閉性、定向性習題改成了探索性的“問題”、這些探索性問題的條件、結論、思路等大都具有較強的開放性,沒有標準的答案,往往還聯系廣泛的現實背景,這對教師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所以教師應花大氣力鉆研教材,對教材作“探索”的探索、要對教材涉及的實際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掌握相關資料、要弄清所給的問題可向哪些方面探索,能較恰當地預測有關探索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素養、精神等達到怎樣的效果、總之,只有教師對教材研究得深透,探索得深透,才有可能較好地引導學生探索。
為有利于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這些情境包括時間、器材、組織、心理等各個方面、例如,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做好學具、教具、音像、課件等各方面的準備;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組織安排,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機會;要為探索留有較寬裕的時間,新教材大大減少了練習和習題的數量,這正是給學生。
留出探索的余地,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安排時間,計劃性與靈活性相結合,保證“探索”的優先地位;要增強學生探索的興趣,一方面,對教材中的內容,教師應努力搜集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與之結合,增強探索內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根據探索的內容,應合理運用做游戲、講故事、競賽與表演等方法,增強探索形式的趣味性。
所謂自主探索,含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指探索的主動性,表明學生是主動地學習,即“我要學”;另一方面,是指探索的獨立性,表明學生是獨立地學習,即“我能學”。但學生主動地、獨立地探索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學習中逐步形成的,要經歷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獨立的逐步轉化的過程。而這種轉化,主要靠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所以,積極有效地引導、幫助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是新課程教學的中心任務。
首先,對學生的探索要進行正確地導向。探索作為一種學習活動,也有有意義和無意義之。教師應努力把學生引向有意義的探索,減少或避免無意義的探索。不宜信馬由韁,放任自流、對學生進行探索的問題,教師應適當提示探索的方向,并當在不宜繼續探索時相機予以提醒。
其次,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應科學合理地予以評價。新課程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不光要評結果,還要評過程;不光要評顯性指標,還要評情感與精神等隱性指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予以評價。通過評價,使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
物理的課程改革改革方向是“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下面談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雖然是探究性的開放型物理課,是把主動權還給學生的課,但也應該是井然有序的課堂教學,而不是一堂亂糟糟的課,課堂紀律無法控制,學生各搞各的,像一個自由市場。中專學生的自制能力本來就是很弱的,現在還把很多時間給他看,給他講,給他做。如果作為一個任課老師,壓不住課堂的話,不但上這個課沒有什么效果,而且讓他們有一種感覺就是上物理課就是可以玩、就是可以說閑話、就是可以開小差、就是可以鬧翻天的時間。這就與我們的目標越走越遠了。我們的目的只是讓他們輕輕松松地學習,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學會知識,培養能力,了解社會。
最傳統的授課方式是老師講足一節課,學生只是在下面被動地接受;之后改變了很多,變成了老師以“提問啟發式”授課,學生終于有了發言的機會;現在的課程改革則更進了一步,讓學生自己提出疑問,再想辦法解決。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有時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別人提出來的問題,你不一定有興趣“幫”他解決,但是如果是你自己提出來的問題,你肯定會有興趣、而且會想方設法來解決,人在生活中是這樣,在學習知識上也是這樣。我覺得物理課上應鼓勵他們提問題,各種稀奇古怪的大自然問題、生活生產中的問題都行。平時上課也是這樣,有相關的他們想知道的問題讓他們自己提出來,而不是我提。當然,相應地,教師一定要多看書,多了解相關方面的知識,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同時使他們被你的知識魅力所折服。
現在是一個信息時代,得到信息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一個現代的.人不是看誰記住了多少知識,畢竟能記住的只是一小部分,而是誰能用最短的時間把最有用的知識搜集出來。有些他們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你不一定要幫他們解決,因為他們最需要的不僅僅是結果,而是過程。他們可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基本的技能,基本的動手能力,一般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體會到過程的樂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說遠點甚至對他以后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在學校里培養他的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尤其重要。不要怕他們走的路顛簸,這是他們成長中需要的鍛煉。
現在信息流通很快,他們可以在圖書館中查找資料,也可以請教別人,更可以上網去找,或者自己通過實驗來解決相關問題,都可以,關鍵是他在其中學到了東西。做實驗是解決物理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
現在的物理課本沒有把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分開來,目的就是盡量讓學生多做一些實驗,而不是讓他們看著老師在臺上做。自己經歷過的與看別人的畢竟不一樣。所以如果有學生提出問題時,我們可以引導一下,鼓勵他們從哪些方面入手得到答案,而不是直接給出他們答案。指導他們進行實驗來檢驗,而他們也非常高興,自己像一個科學家一樣來通過實驗來研究問題,這大大提高了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個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到首都去開會時介紹他的經驗說:“我教得很好,我的成功來自我的不善言辭和我的粉筆字寫得很差”。怎么一回事呢?原來由于他的表達能力不強,所以無論什么他都自己少說,想辦法借學生的口說出來,結論、總結也是如此,大家來下,而他只是引導一下,糾正一下錯了的;由于他的粉筆字寫得不好,他總是讓學生自己出去寫,所以沒有一定模式的板書。如此一來他教的班級成績卻大大出人意料。
通過對20xx年4月新發布的《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的自主學習,我感受頗深。
20xx年版《義務教育物理新課程標準》從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課程實施等方面都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物理能力,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特別是跨學科實踐這一板塊,以物理學科為主,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可以更好地發展學生跨學科運用知識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積極認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總之,面對新課程的'改革,我們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近年來,新課標物理課程的推行在我國中學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為了更好地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我參加了一場為期兩天的新課標物理培訓班。通過這次培訓,我深感新課標物理的理念和教學方法與過去有了很大的區別。以下是我對這次培訓的感受和心得體會。
首先,新課標物理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在過去的物理教育中,老師往往是“灌輸”式的授課方式,學生只需接受和背誦。而現在,學生已不再是被動的聽眾,而是活躍的學習者。在培訓過程中,我們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和討論,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這種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識,充分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其次,新課標物理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培訓過程中,我們集體進行了一系列具體實踐活動。通過這些實踐活動,我們不僅觸摸到了現實物理問題,更直觀地感受到了物理規律的奧妙。這種實踐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增強了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另外,新課標物理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在物理教學中,我們除了學習物理基本知識外,還要學會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和解決與生活相關的問題。培訓過程中,我們通過解剖物理問題,學習了科學思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養了科學素質。通過學習如何應對各種復雜的物理問題,我們不僅提高了我們在全球競爭中的競爭力,也增強了我們的創新和創造能力。
再者,新課標物理培養學生的實用能力。在過去,我們學習物理主要是為了應付考試。而現在,新課標物理更強調物理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通過培訓過程中的授課和討論,我們了解到物理知識是如何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實際工作中的。這無疑提高了我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動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這也是新課標物理的一大特點。
最后,我認為新課標物理的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次培訓中,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物理知識,還學會了如何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觀察、實驗和討論,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物理規律和現象背后的原理。這次培訓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儲備,也提高了我的實踐能力和科學素質。
總之,新課標物理培訓給我帶來了全新的物理學習方式和理念。我認為,通過新課標物理的教學,學生將能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物理知識,培養出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實踐能力。這對于我們未來的發展和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我相信,通過新課標物理的培訓,我們將能夠在物理學習中取得更大的突破和進步。
課程目標體現了學科育人,落實“雙減”要求,著眼于發展學生的學科素養,培養學生具有科學的思維、科學的方法,體現了物理學科服務于社會、服務于生活的理念。課程目標是在三維目標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從國家對教育的要求角度出發,以培育“有理想、有本領,有相當”的時代新人為培養目標,課程標準將這一目標逐步分解,具有了可操作性。所以,我們不再會以知識點為具體的目標,而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這個目標統領我們的每一個教學設計、每一個學習活動、每一個單元設計、每一節課、每一個學期。課程目標中要求:
1、立足學生全面發展;
2、依據核心素養內涵及學生身心發展特點;
3、體現物理課程獨有的育人價值。
核心素養學生經過漫長的學習過程后所達到的一種境界或能力,這種能力既能使自己面對這個復雜的世界又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
1、物理觀念的思考。
物理觀念是具有科學思維的基礎、包括物質觀念、運動和相互作用觀念、能量觀念等,但不是教材中具體的物理概念和規律,它是學生在認識自然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時思考的一個角度。例如。學生在買鞋時除了考慮美觀、經濟外,還需考慮實用,而實用這個角度就包含了運動和相互運用的物理觀念。雖然我們教師每堂課都在教物理概念和規律,但真正的目的是學生學了這些后,能夠與實際的情境、生活中的事物、或者實際的問題聯系起來,所以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經歷科學家如何獲得這些物理概念和規律的過程,以便能學以致用,能客觀、辯證的認識這個世界。
2、科學思維的思考。
科學思維是一種認識方式,是人的大腦對認識事物的一種反應過程,它包括模型建構、科學推理、科學論證、質疑創新等。模型建構是科學思維的基礎,指在熟悉的環境中,建構模型分析物理問題,例如在學習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時,提供的器材是木塊、水、大燒杯、細線,一種情境是木塊在細線的作用下懸浮在水中,一種是剪斷細線后的情境,兩種情境下,木塊的受力等情況是不同的,這時就需要學生的模型建構能力,從而進行科學的推理和論證,初中階段學生所構建的模型沒有十分復雜的,都是簡單的模型。
3、科學探究的思考。
科學探究是學生在處理問題或認識自然現象時的`一種方法,包含四個要素:問題、證據、解釋、交流,教材中的探究實驗、演示實驗都是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在做這些實驗時也要遵循科學探究的四個要素,潛移默化地使其在生活或社會中運用到這些科學探究方法。
4、科學態度與責任的思考。
科學態度與責任是一種品質,一種自覺的行為,一種使命擔當,主要包括科學本質觀、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等要素,這三個要素是逐層遞進的,首先有想認識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去認識事物的過程中,有嚴謹認真、實事求是、與他人合作交流、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最后在這個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對社會、人類等做出貢獻。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只能多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靜待花開,使其逐步形成科學的態度與責任。
課標中明確提出了目標要求,四個要求是對核心素養的具體要求,即學生應達到的目標,所以為了在教學中落實課程目標,我認為要做到四點:
1、創設熟悉的物理情境來引領學生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
3、注重實驗或實踐過程,領悟科學探究方法;
4、設計與生產生活社會相關的問題或情境,體會物理的有趣和有用。
近期在教育局的統一組織下開展了對《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前兩部分的學習,配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xx年版)》,對《新課標》有了更深的認識,現將學習心得做如下總結:
物理學作為基礎科學,有其獨特的學科內容及研究范式,在人才培養中一直承擔著提高公民科學素養的重要任務。物理學的這一學科特質在歷次課標修訂中均作為主要支撐承載其育人功能。20xx年版《課標》在課程性質中首先論述了物理學是“自然科學領域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一門基礎學科”“通過科學觀察、實驗探究、推理計算等形成系統的研究方法和理論體系”。這是物理學在義務教育階段與學生認知能力、學科課程要求相匹配的學習內容與研究方法,是對20xx年版《課標》前言中課程性質的進一步完善。
(一)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義務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國家依法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為整體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課程的建構應面向全體學生,以每個學生的發展為根本。20xx年版《課標》規定義務教育物理課程要以“提升全體學生核心素養為宗旨”,這就要進一步深挖物理課程的'獨特育人價值和共通性育人要求,突出學科在人才發展中的獨特作用,滿足時代發展對人才的需要。
(二)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是多次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修訂貫穿始終的理念。這一理念確立了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內容的選擇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通過生活、物理、社會三者之間進階性的實質跨越,幫助學生建構對物理世界的初步認識,為其探究興趣和科學思維的發展創造條件,并明確物理學之于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知識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在這一課程理念引領下開展的物理教學,可讓學生深刻領會學科知識與現實價值的雙重統一,了解基礎科學作為科技創新基石的重要作用,也是領悟“知行合一”內涵與現實意義的有效舉措。
(三)以主題為線索,構建課程結構
20xx年版《課標》第一次從課程結構角度明確提出以主題為線索,促進課程結構化,全面提升課程系統性。20xx年版《課標》將課程內容確定為“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能量”“實驗探究”“跨學科實踐”五個一級主題?!拔镔|”“運動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個一級主題是對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內容的高度組織概況;“實驗探究”一級主題是從物理學科特征出發,強化物理課程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思維的培養;“跨學科實踐”一級主題則借助物理學的大觀念,構建與日常生活、工程實踐、社會發展密切聯系的實踐活動,進一步促進知識、能力、素養間的逐步轉化。課程內容結構化,將進一步凸顯知識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從單個知識的識記、理解跨越到知識網絡的整體建構,側重于加強對學科知識整體性、綜合性與遷移性的認識,這將有利于學生學科觀念、學科思維的形成,對其科學本質的理解、核心素養的生成大有裨益。
(四)注重科學探究,倡導教學方式多樣化
在新課改要求下,物理教師要進一步轉變育人觀念,從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重新認識物理教學。20xx年版《課標》將“注重科學探究”放在了“倡導教學方式多樣化”之前,明確了科學探究不單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主要教學內容,也是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提升需要借助的主要教學手段和方式。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樣也呼喚教師能夠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及教學資源等的實際情況,靈活選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以豐富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創建適宜學生能力發展的開放、自由的學習環境,搭建起學生與課程內容之間良好溝通的橋梁,從而為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創造可能。
(五)發揮評價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在教、學、評一體化的原則之下,課程評價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應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提升評價質量。通過構建主體多元、功能全面的物理課程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教學功能,做到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為落實以核心素養為目標的教學要求和考評方案,全面、客觀、及時地對學生的發展狀況做出評價與診斷,就要加大開展過程性評價與表現性評價的力度,從學生所處的學習環境、所參與的學習活動入手,全方位地分類評價,從而得到真實、有效的綜合評價結果;同時,也要重視以素養立意為中心的終結性評價,切實完成從知識評價向素養評價的轉變,真正發揮測評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
通過對2022版本初中物理新課程的學習和閱讀廖伯琴教授對新課標的解讀等相關資料,有如下學習心得:2022年版課標在繼承三維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
1、體現物理學科本質,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2、注重課程基礎性與綜合性,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3、關注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體現課程的時代性;
4、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培養學生的自主發展能力;
5、注重評價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主要變化有:
1、提煉物理課程要培育的'學生核心素養,凸顯物理課程的育人價值;
2、以核心素養為引領,構建物理課程的內容主題;
3、加強實驗探究,凸顯物理實驗的育人功能;
4、加強跨學科探究,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5、研制學業質量標準,引導教學與評價改革。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58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