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心得體會是一種對自己成長和發展的記錄和回顧,也是一種對自己的反思和檢視。如果你對寫心得體會感到迷茫,不妨閱讀以下的范文,或許能夠找到一些答案和靈感。
此次培訓,我感受頗深。各位專家的分析與解答,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更深刻的體會到了要教好識字寫字,做到扎扎實實學會、工工整整寫好漢字,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教研員在指導過程中,始終在強調:要讓語文課有語文味。那么什么是語文味呢?我想可能就是讓語文課真正回歸語文的本真,教給學生受用一生的語文知識,而不是上成思想品德課。此次診斷階段培訓,使我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上的不足,同時也明確了改進的方向,下面我就談幾點自己培訓后的體會:
1、自學提示要明確,與教學環節相對接。我們在教學中也常常出示自學提示,但是往往只在課件上呈現,等這頁幻燈片過去了,學生們就會不知所措,這種現象叫做“自讀提示無對接”。在林海聽了張老師的課后,給我們啟發很大,張老師在向學生出示自學提示的時候,將波浪線和直線畫在了標題的下面,讓學生一目了然,并且只要一抬頭就能看見。這樣做直觀明了,持久性強。
2、要合理分配各個環節的時間,像寫作文一樣,有詳有略,面面俱到反而面面不到。我們以往在講課的時候總是生怕哪里沒講到位,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在單位時間內,能夠讓學生在某一點上有收獲就是最大的成功。這一點上,張老師為我們做了很好的`示范。
3、寫字指導要有質量。在寫字環節。教師指導要精準,爭取讓學生由寫一個字推廣到會寫一類字。并且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總之,作為一名農村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和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學習,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永遠充滿活力和魅力!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新的課程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新的評價體系都使我們對語文教學與教研工作有了新的認識與思考。只要我們認真對待,就會大有收獲。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中離不開文章的閱讀。蘇霍姆林斯基也曾這樣說:“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進的風,沒有閱讀就沒有帆,也就是沒有風?!笨梢?,閱讀對于語文教學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作為我們語文教學工作者來說又不能回避這樣一個現實:初中三年時間,學生學到的課文不下150篇,然而學生的閱讀能力卻不見提高。這就不能不讓我們感到困惑,深思。筆者覺得其根源在于語文教學的急功近利,過分強調了應試訓練,忽視了一些只做閱讀題目以外的重要因素。筆者以為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關注以下幾點:
“好習慣使人終身受用”,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認真寫字的習慣。郭沫若先生曾說:“培養初中生寫好字有好處,能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边@對閱讀很有幫助。語文教師平時要強調書寫的審美功能,讓學生明白字跡清楚,書寫工整、漂亮的好處。布置練字作業,堅持每天進行,讓學生形成一種習慣。老師要把好關,練的字不在多少,貴在追求練字的質量、效果。定期舉行硬筆書法比賽,鼓勵每位同學都參加,從中選出優勝者公布張貼,鼓勵大家。同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語文老師擁有一手好字,將潛移默化地給學生以巨大影響。
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看報的習慣。要充分利用早讀時間讓學生讀語文課本和自讀課本。因為語文課本是傳授語文知識,訓練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載體,而自讀課本是課內的補充,是語文閱讀從課內向課外延伸的橋梁。所以,這兩本書我們應讓學生天天讀,認真讀。要組織學生充分利用閱讀課進行閱讀,閱讀面要寬,上之天文,下之地理,都可成為學生閱讀的內容,以此幫助學生豐富社會閱歷,成熟思想,提高洞察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要組織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讀成語、名句、名言等。堅持每天讀,持之以恒,既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又提高了自身修養。
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閱讀積累的習慣?!昂穹e才能薄發”,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積累語文知識的習慣。沒有語文知識的積累,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無米之炊、無本之木。語文教師應當在精心選擇的基礎上,增加課文中要求學生必須會讀、會寫、會用的詞語的數量,指導學生長期不斷收集課內外詞匯。要注重培養學生勤摘抄、勤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摘抄是閱讀積累的一種有效方法,持之以恒地做好這個工作,會使學生拓寬知識面,提高閱讀的效果。而做讀書筆記有一點難度,但是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先從簡單的做起,如寫批注,寫心得,作評價等。一定要讓學生明確做讀書筆記的重要性,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來閱讀理解文章。
語文老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不是簡單的換個面孔,如果老師的觀念還是停留在傳統教育的基礎上,那么無論教材怎樣改革也是不會有好效果的。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老師。新課程也要求老師擴大自己的閱讀量,需要了解許多非本專業及眾多邊緣學科的知識。這樣的老師在課堂上才能做到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才能激發學生求知興趣,使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豐富多彩的語文世界,切實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學生必須要正確認識“什么是閱讀”。提到閱讀,學生往往會有錯誤的認識,以為只要自由讀書就叫閱讀。其實,閱讀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和交流的動態過程,其間相關的知識、情感、態度、價值取向是不可缺少的條件。而構成閱讀的材料,可以是課內的,也可是課外的,可以是教材上的作品,也可以是非教材上的作品。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非常必要的延伸和補充,它可以彌補我們在課內閱讀教學中的不足。所以我們要讓學生觀念上明確,既要注重對教材的閱讀欣賞,又要放開視野,去了解一些中外名著及時文,讓學生對各種文學樣式均有所涉獵,對世界各地的自然風景及風土人情有所了解。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明白“什么是閱讀”,從而有效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生活處處有語文,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語文教學只有在社會這個大課堂的廣闊背景下,才能煥發生機。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要讓學生在圖書世界里生活?,F在的學生課外閱讀量少得可憐,很多同學都沒有課外閱讀的習慣。所以提到名著,不知道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的學生大有人在;讀到散文,巴金、郁達夫、周作人等名家學生一無所知;學習詩歌,徐志摩、聞一多、臧克家等的詩篇一點都不了解。真是可悲!正因為如此,為學生創設一個適宜的閱讀環境更顯重要。
語文老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快樂和光明的教育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遍喿x教學更是如此,因為現實生活中,一提及閱讀,學生的感受大多是“老師要我讀”“父母要我讀”,所以,激發學生興趣非常重要,而且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老師和學生來共同努力。
語文老師要傳授學生閱讀的方法。古人說得好:“授人魚,供一餐之用;授人漁,則享用不盡?!敝挥姓莆樟碎喿x方法,學生才能盡情欣賞語文世界中的珍品瑰寶。在閱讀教學中,重視對學生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會自己來閱讀,其實質是變重教為重學,變獲得為獲取,變被動為主動。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就等于獲得了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就能做到事半功倍,否則,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
語文老師要讓閱讀教學走向生活化。著名語言學家呂淑湘先生曾說過:“語文課跟別的課有點不同,學生隨時隨地都有學語文的機會,逛馬路,馬路旁有廣告牌;買東西,有隨帶的說明書,到處可以學語文?!闭n堂、校園、家庭、社會都有閱讀的空間。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報紙、雜志、電視、廣告、標語,無所不包;中外名著、唐詩宋詞、節目串詞、廣告用語,無所不讀;通俗歌曲、流行歌曲中都有語文。讓各種活生生的信息走入學生的生活,這才是學生閱讀上永不枯竭的源泉。
閱讀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精神天空。對于閱讀教學而言,老師應給每個學生多留一點想象和創造的空間。同樣,閱讀教學需要創新,讓我們一起努力挖掘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亮點”,使語文閱讀教學之花永遠開得鮮艷、燦爛。
小說,典型地表現生活的敘事文學形式之一;它是“形象”的藝術,語言的藝術,創造性構思的藝術,綜合地有創意地運用表現手法的藝術,小說的篇幅一般較長,故事性比較強。學生讀起來也比較有興趣。但是,缺少教師指導的讀往往是學生的泛泛而讀。并不能解決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該解決的問題。一般來說,小說的閱讀教學主要解決兩個關鍵字:讀和品。
要以學生為主體,因此要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我在平時的小說閱讀教學中一般要求學生采取的閱讀方法是圈畫批注閱讀法。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對于自己認為精彩的地方或者說困惑的地方圈畫出來,對于自己有感觸的地方就把自己的感悟在有關段落或語句旁邊的空白處,用簡潔的語言批注出來。這樣在讀完之后,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進行交流討論,一個是解決困惑的地方,一個是交流精彩的地方和自己的感觸。同時也為下一步的品奠定基礎。
人物的品析主要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等等的有關語句的描寫來進行。因此,在品析時,就讓學生找出有關這個人物的所有的語句,尤其是關于描寫語言和動作的語句。讓學生對這些句子進行分析,從而達到品析人物的目的。
語言的品析主要抓住一些特殊性的句子和有特殊詞語的句子。比如一些修辭性的句子和有特殊含義的句子,還有一些景物描寫的句子。這些句子往往有特殊的作用,要引導學生能夠進行具體品析。
優秀的現代小說,無論長短,每篇都是一個精美的世界。閱讀,就是在這個世界中讀者的心靈和作家的心靈的交流。對小說的閱讀和品析,我們自然可以每篇側重一兩個方面。通過長時期的閱讀品析,我們可以讓學生從中獲得閱歷,獲得智慧,獲得才華,獲得情趣,使他們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開闊、充實和優美。
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已成為大家的共識,然而從聽課的過程中感覺到,簡單而枯燥、蒼白而低效的閱讀還大量存在,特別在小學低中段閱讀教學中,多數課堂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孩子們只是浮于語言字的表面,根本沒有深入到語言字內部,既沒有入情入境,更沒有入腦入思。如何改變這種讀而低效的狀況,我認為必須讓學生深入到語言字內部中,在熏陶感染和積極思維中領悟中華語言字的博大精深,學習表達,一句話讓學生真正感受語言字的魅力。
說到這一點,大家會說,我們都做了,不就是讓學生讀懂課寫了什么嗎,我想這只說對了一半。崔巒先生在《課程改革中的語教學》一里講到“課程改革中的語教學,要加強語感的培養,要提高對章整體把握的能力——理解章的主旨,品味章的語言,揣摩章的表達?!比私贪娼滩亩昙壪聝浴独子辍返谝蛔匀欢螌懙剑骸皾M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痹诮虒W中,多數教師只是使學生把“壓”讀重了,這顯然是不夠的,對于為什么把“壓”讀重,學生根本沒有思考,所以他的朗讀就沒有在大腦中形成形象,也沒有伴隨思維,那么他的朗讀就不是發自內心的,只是在語氣上生硬模仿,低效的閱讀就不可避免了。如果教師在進一步引導學生聯系整句話及生活中的感受來體會“壓”一詞的意思和感受,那么在朗讀時,就會在頭腦中自然而然地形成鋪天蓋地而又厚重的烏云的形象,沉沉而又壓抑的感受就會自然而真實地讀出來了,這樣的朗讀才是真正的朗讀,即身臨其境的朗讀。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老先生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說過了。語言字和思維互為工具又互為目的,他們天然地糾結在一起。在語教學中,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其實都是學生通過藝術形象來把握和體驗現實的思維活動。如《最大的‘書’》一課有這樣一段話:“它告訴我們,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是一片長滿樹木的陸地。后來,陸地沉下去了,這里就變成了大海。又過了很多很多萬年,海底慢慢上升,這里又變成了高山,就是我們腳下的這座山?!痹诮虒W中,有的老師用課件表現了這個演變的過程,當然很,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形象。但我覺得還不夠,還應該引導學生聯系上想一想,這樣的演變過程有根據嗎,從而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如:《窮人》一課中,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后,心里忐忑不安,這一段心理描寫多處用了省略號,弄清省略號的內容,對揭示桑娜的美品質十分有益。一位教師在教學時,引導學生認真讀,分析這一段心理活動主要涉及了哪幾個人,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對省略部分加以補充。通過分析歸納想象,學生理解到省略的部分是桑娜對負擔過重的丈夫的理解和同情,是對自己的深深責備,更是對兩個孤兒的深切同情和收養他們的決心。這樣的訓練,緊緊抓住本,既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
總之,我們在語課堂上要恪守語姓“語”不動搖,加強對本語言的理解、揣摩、積累和運用,并從中感知內容,體會情感,訓練思維。
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創新教育的研究也隨之深入。
“知識與能力”是語文學科核心性目標,字詞句篇、聽說讀寫是語文課程區別于其他課程最外顯的特征,同時也是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依托。而近來語文教學愈來愈舍棄“學科特征”,并在自己不該“管轄”的科目中行走,不少閱讀課上成了“文化民俗課”“地理常識課”“戲劇表演課”“風光旅游課”……不少具有遠見卓識的語文教育專家對類似于這樣的所謂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語文課進行質疑,甚至提出比較嚴厲的批評。因為這樣的課形式的東西多,實質的東西少,不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不重視基本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其實,老師們心里也很清楚,學生在課堂上夸夸其談,成了“動口不動手的君子”,其實學生的語文根基是非常脆弱的。因此我們必須冷靜地看待當前的創新教育,冷靜地思考一下我們的一些做法,下面,我提出一點我的想法,和大家共同討論:
目前,在創新教育的過程中,倍加關注的是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誠然,實踐能力的確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墒亲鳛閷W生,尤其是小學生,如果沒有厚實的知識作為基礎,那么學習又該如何建構呢?這不禁使我想到了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賴以自豪和驕傲的經驗——強調“雙基”的落實。盡管這曾經讓我們的語文教學進入過誤區,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雙基”是一個人語文素養的核心部分。事實上,新課程實施以后,“雙基”這一概念已經逐漸從我們的一些語文教師頭腦中淡出。很多研究課,包括一些名師的觀摩課,早已把字詞教學的落實、文章結構的把握、表達方法的揣摩等拋諸腦后。這些東西到底需不需要?我們舉一個例子來回答:文盲不識字,但只要有了共同的話題,他依然可以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與你“對話”,我們能根據他的“對話”能力說他的“語文素養”好嗎?回答是否定的,因為他沒有一定量的語文知識儲備,不具備一定的語文表達能力,他不會閱讀,不能用書面表達,更不用說后續學習或進入相關學科領域。因此,學習的創新完全應該從最基礎的知識獲得開始。尤其是語文閱讀課,由于學科特征,它對于語言文字的積累、語感的長期訓練、培養等更顯得重要。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能忽視知識獲得的過程。
在這里我想通過一個案例說明一下:
應該指出,具體針對小學課堂教學而言,學習就是學生把已有知識進行有機的篩選、合理地轉換、重新的建構,從而獲得新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從創新教育的角度來看,學生不斷獲得新知識即求知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是一種創新,所以我們在創新教育中,應該把實踐能力的培養建立在堅實的知識基礎上,也就是說,研究與開展創新教育時,應把引導學生獲得堅實的知識及其過程作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基礎。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創新就是發現別人沒有發現或自己尚未發現的東西,于是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也就成了小學教育階段創新教育的核心任務。舉一反三,學以致用,是教學的目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根據課文中的言語特色,要求學生進一步欣賞、積累、運用祖國的語言,并為學生提供發散性訓練,創造性地解決課內課外學習和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在運用過程中培養對語言文字的感知強度,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同時,學生通過交流研討,與同學們分享成果,學習理解和寬容,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辯證地思考。
語文教學強調訓練,并不是說要另起爐灶,而是要求與閱讀教學和諧共生,相互交融,讓閱讀過程成為訓練的有益載體,讓訓練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的《新型玻璃》教學中找到滿意的答案。
西都是創新,而根本不去考慮其合理性、科學性、簡約性,那么,我們的創新教育很可能就會步入一個誤區。因此我們認為在創新教育中應該正確處理好求異與求同的關系,努力做到異中求同,同中求異,使學生在原有的不同的層次上都能有所發展,都能實現創新。
例如,在閱讀教學中,如果我們認識到,引導學生在原有的,我們認為比較合理的事物、道理、想法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改造、修正,使其逐步提高、更趨完善就能夠滿足需要的話,就不必強求學生去另辟蹊徑,因為在這樣一個加工、改造、修正的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同樣能夠被激活,同樣能很好地做到求同思維與求異思維的同步、辯證、有機的結合,同樣能在貌似求同過程中培養學生求異的思維能力,從而實現了異中求同,同中求異。而這樣一個加工、改造、修正的過程,也就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過程。
長期以來,有關結果與過程的討論已是老生常談,重結果、輕過程的問題已是學科教育費時低效的瓶頸所在,在原有問題尚未解決的情況下我們再來研究創新教育的問題,就難免會陷入這個長期積淀的泥潭。
而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強調語言的體驗和感悟,關注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關注學生精神生命的自由發展。他執教的《爺爺的蘆笛》就是他對學生精神生命的不斷喚醒,是切實關注學生語文素養的有力佐證。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當我們在轟轟烈烈地開展創新教育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在四十分鐘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還是相當重要的,也就是說在課堂閱讀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如何體現合理性與價值觀,以避免給課堂教學的某個環節機械地貼上“創新教育”這個標簽。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而創新教育的關鍵又是發散性思維的訓練,同時今后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是綜合的、多向的,因此我們在進行發散思維訓練時一定注重學生培養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
總之,創新教育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但我們不能把創新教育僅僅作作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喊在嘴上,也不能在寶貴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作一些無謂的所謂的創新。要讓學生在主動的參與、扎實的訓練、自由的表達中進行高效的、自主的學習,從而實現創新,發展素質。應該說,創新教育在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同時,教師的指導作用也無法忽視,其實施對于廣大教師來說,是一項全新的工作,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進行更多的創造性的勞動。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臺戲,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使其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習慣,可開闊視野,提高成績,開發智力。那如何盡快地使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果呢?聽了季樹濤老師的講解我感受很深。
語文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教師應確立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求的語文教育觀念,注重吸收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認真鉆研教材,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容,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合理利用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和現代教育技術,努力探索網絡環境下新的教學方式;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啟迪學生智慧,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訓練,讓學生打好扎實的語文基礎。尤其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想象力,開發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于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過深分析和遠離文本的過度發揮。
一、語文教師的任務,就是把教材讀“厚”,把教材教“薄”,要把教材的內容變為學生的知識與素養。
(一)多角度反復(二)章法分析(三)選點精讀。
季老師在此舉了課文實例,給我們指明了教學的方向。
二、教材處理是關鍵。
教材處理研究的目的,是如何利用教材增加學生知識、訓練學生能力。
季老師在此舉了《天上的街市》《變色龍》的例子。還為我們列舉了中考的例子,為我們的應考也提出了合理的建議。
總之,這次培訓我學到了很多,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用到實踐中去,并不斷提升。
和答案的多樣性,所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知識水平、認知能力,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思維方式解決問題。如果面對學生的發言教師不做出自己的選擇,那么課堂將進入無法調控的局面,教師的教學任務便無法完成。
面對學生的解讀,老師并沒有逐一的解決,而是作了一定地選擇,老師對學生的發言作了引導,把課堂教學內容引向了更深的境地。
這課中,為了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培養了學生群體意識和合作精神,培養了學生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
總之,應對學生在課堂上的開放性發言,一方面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機智,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對學生的關注。這些課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提供了一面鏡子,它改變了我們一味地贊同學生的錯誤觀念,也為我們今后教學中如何應對學生關于文本解讀的發言提供了策略。
分享閱讀是一種在國外普遍采用的早期閱讀開展方式,其價值在于以輕松愉快的方式培養兒童語言發展。是在輕松、愉快的親密氣氛中成年人和兒童并非以學習為目的,共同閱讀一本書的類似游戲的活動。小班的孩子在這個學期中是首次參與分享閱讀活動,年齡小、情緒還不太穩定,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不長,因此,本學期我們著重致力于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常規和閱讀興趣。
環境的創設在閱讀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會給幼兒帶來激情,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我們要為幼兒提供一個自在、有趣、豐富的閱讀環境,幫助幼兒建立閱讀習慣。在幼兒園里為幼兒創設一個舒服的閱讀區,區中擺放各種有趣的圖書和閱讀材料。圖書區是溫暖的,幼兒可以和同伴一起坐下來閱讀,來獲得認同、接納、借鑒同伴的閱讀經驗;圖書區是多層次的,為幼兒提供的書籍有幼兒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種層次,以保證不同水平幼兒閱讀的需要。我還留心觀察幼兒的閱讀情況,從圖書區中選擇一些圖書讀給幼兒聽,在我有意識的影響下提高幼兒對這類書產生濃厚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分享閱讀的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并沒有把一個故事單純的教孩子們硬讀下來,而是通過一個互動的游戲、一段參于的表演讓孩子們來詮釋這個故事,讓孩子們更容易理解,而且又培養出孩子們對故事的興趣、熱愛。例如:讀本活動《我喜歡跳》活動中,我重點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人物的表情、動作,同時穿插對話等內容,再讓孩子們加以模仿、表演。結合圖書內容我這樣設計提問:
“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數數有幾個?”
“小袋鼠第一遇到了誰?說了些什么?最后遇到了誰?說了些什么?”
孩子們看得很仔細,在老師啟發下能結合圖片說出每一張圖片的內容,也樂意用語言、動作表達動物的心理情感。最后一個環節,我把圖書故事中的情節用表演形式加以深入。在游戲中幼兒很快樂,也很投入,都能按要求大大膽地把故事內容表演再現出來。整個閱讀活動在看看、聽聽、說說、演演的過程中快樂地演繹著。
晨讀,是我們分享班每天都要進行的工作。通過晨讀,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復習鞏固;通過晨讀,幼兒掌握圖書的結構,培養翻書的方法;通過晨讀,幼兒的指讀習慣得到進一步的培養;過晨讀,鍛煉幼兒的膽量,培養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點心活動時,我們開展了“說點心”的活動。幼兒要用各種不同的形容詞來說說自己想要吃的點心。如:我想吃又大又圓的桔子,我想吃香香甜甜的奶油餅干……通過活動,大大豐富了幼兒的詞匯量,培養幼兒想說,敢說,愿意說的習慣。
每天中午幼兒離園前,我總會留5——10分鐘給幼兒講講閱覽區的一些小故事。偶爾也會讓一些能力強的孩子講講自己聽過的故事,鍛煉幼兒膽量。
下午的啟蒙閱讀時間,更是著重培養幼兒的指讀能力和有感情朗讀的能力。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孩子的指讀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
本學期是小班第一次參與分享閱讀活動,家長和幼兒都相對陌生,我們通過家長會、家長園地、幼兒成長檔案和登錄幼兒園網站等形式,教給家長正確指導幼兒閱讀的方法,加強與家長們的聯系和溝通,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同時積極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真正做到家園互動、資源共享。
美國教育家xxx先生曾說過一句話:“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就是給了孩子什么樣的生活。一念及此,我不由感到了肩上擔子的沉重。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理念的核心,也結結實實成了我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課堂上激動學生的是情,打動學生的是情,震撼學生的仍然是情!每節課上,調整好自己的心緒,深挖教材、教學環節、教學過程當中的每一個情感因素,把對于課文內容、對于生活、對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種情感,用語言、眼睛、動作……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起孩子們的心靈火花,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讓語文成為學生們人生成長的心靈雞湯,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用情感去融化語言。
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收學生的留意力,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研究語言、理解語言,同時把研究到的常識使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語文,感受到研究的快樂。
1、讓孩子盡情地去“展示自己”。1“教學不但僅是一種通知,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闭n堂上,千萬別讓我們的“通知”扼殺了屬于孩子的一切!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吧!在課堂上,有許許多多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都是學生自己通過課外書、收集、家長等多種途徑搜集來的。他們往往期待著能將自己的功效展現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他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的豐富了常識的儲備量。
2、在生活中學語文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我們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研究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研究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研究的主人。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研究語文?!币幸庾R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研究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研究。
靈活使用挖掘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力,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地讀、思、議,不但要展開師生之間的對話,而且要組織好、引導好師生之間的對話。要圍繞有價值的問題,捉住交流中的閃光點、稍縱即逝的思維火花,進行思維碰撞,展開真實的對話、交流,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語文的舞臺,成為教師培育和綻放創新思維之花的沃土。
“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發展”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來人才的培養目標。面對這個大課題,面對新課改,讓我們大膽地去實踐,留下我們共同探索的足跡。
語文,是聽說讀寫的工具,以語言文字為表現形式的課文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因此,語文知識與人們交際的需要親密地聯絡著。所以,閱讀教學藝術的根本目的和出發點也應該是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需要,使其產生學習語文的內在動力。
閱讀教學不能為教課文而教課文,為教知識而教知識,必須嚴密聯絡日常生活理論,特別是讀寫聽說活動,把課文中蘊含的語文知識和語文技能活化為呈如今學生面前的一盤盤美食甘味,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學屬所需”、“學有所用”,從而產生學習語文的濃重興趣,主動自覺地去獲取知識,并積極運用所學知識,進步自己的語文素養。如教授《落花生》一課,我針對學生普遍感到作文選材難這個問題,自始至終圍繞作文選材進展講讀,使學生認識平時留心觀察和勤于積累是獲得寫作素材的重要,一堂課講得生動活潑,學生學得津津有味。
閱讀教學離不開讀。只有通過讀才能推敲、揣摩、品味語言,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生動,感受祖國語言的無窮魅力。在閱讀課上,一個好的教師應擅長以自己的`情感調動起學生的情感,使師生的情感與文章蘊涵的情感相吻合,當喜那么喜,該怒那么怒,師生一道沖動、平靜、愉快、悲哀、得意、緊張、悠閑,讓閱讀“情意”濃濃,充滿著和諧、合作的氣氛。
閱讀是人們獲得各種信息最便捷的途徑之一,也是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獲得信息從而進展交流的最有效的方法,小學階段,絕大多數學生對課外閱讀缺少熱情,喜歡看漫畫,喜歡那些漫畫多于文字的故事,知識攝入量卻很少,由于小學生的閱讀經歷有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直接將抽象的學習方法硬性塞給學生,要他們去背;更不能以讓學生學會讀書為借口而放任自流,讓其"暗中探究"。我認為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抓住訓練時機,巧設思維情境,浸透學法指導,讓學生主動而又生動活潑地學習,積極發揮其主體作用。課改改變學生傳統的側重于記憶、理解、被動承受知識的學習方式為打破口,重視研究性學習,倡導自主探究、理論體驗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敢于理論、敢于創新。我更關注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正是語文教學的重點。
字、詞、句是文章之根,也是閱讀之本,要是一個學生連起碼的字詞句關都不能通過,怎么可以翻開閱讀的大門呢?為此,在學每篇課文之前,我都會提早讓學生預習字詞,在正式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講授那些難懂,難記的字幫助學生理解消化,掃清閱讀最根本的障礙,這一階段的教學是最枯燥的,但也是最必要的,是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都必須重視的。
古詩詞其實是句子的精華,學生掌握一定的詩詞和學會運用詩詞對閱讀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大大增強學生對句子的理解才能,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也特別重視句子、詩詞的講解,如《望天門山》等古詩,文中還有很多優美的句子,于是我利用課間營造氣氛,學生根據圖片就可以身臨其境的體會當時的意境,體會詩句的含義,讓學生明白這些詩句、修辭用得恰如其分。
"想象是思維的翅膀",在閱讀活動中,鼓勵學生想象在閱讀材料所提供的情節發生之前或發生之后可能發生的情節,并加以講述。例如在講授《小攝影師》一課時,當少先隊員發現膠卷忘在家里,他會想些什么?在取膠卷的路上會發生什么?學生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在想象的過程中開拓自己的思路,更深化的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由于閱讀指導效果還受諸多要素的影響,因此在閱讀指導時僅教給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還不夠,還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閱讀指導要和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同步進展,這是閱讀指導獲得成效的必要條件。第二,要重視學習品格的培養,即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創造精神,抑制困難、發奮向上的精神,這是閱讀指導獲得成效的保證?!墩Z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我們應該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增強學生的閱讀程度。確實,我們如今的孩子甚至于我們的教師閱讀量太少,閱讀的程度也不高。假設一個小學生對一個語段或短文都不能初步地分析,不能解答一些簡單的問題,那是非??杀?,也是非常令人擔憂的。過去幾年的語文教學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學生的閱讀面太窄,只有不斷的閱讀,才能對文章有著更加深化的體會?!皶凶杂悬S金屋”,只有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學生才能在語文的學習中越走越遠。
12月8號上午參加了由區教研室組織的群文閱讀課。一走進教室就被一年級孩子們一張張洋溢著自信的笑臉所吸引。
藝術小學劉老師以問答式兒歌形式的群文閱讀讓我對低段閱讀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課上劉老師引用兩篇文章《什么蟲兒空中飛》、《誰會》讓孩子們在讀的過程中發現問答式兒歌的形式,通過她循循善誘的引導,孩子們很快的學會了自編兒歌,甚至能運用到疊詞、色彩、味道、形狀對所出示的水果或蔬菜進行描述。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劉老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讓我覺得她是一名溫柔可親的老師,孩子們也沉浸在那種溫馨娛樂的環境中,在讀、演、說的環境中真正學到了知識。師生接力讀時既展現了學生的風采,也讓我看到了劉老師扎實的語文基本功。讓我收獲很多。接下來弓莊小學趙老師的《“總分結構”的段落描寫》讓我看到了作為一名教師扎實的專業素養,學生自學提示卡設計的很用心,對“總分結構”、“總起句”、“關鍵詞”等概念講解深刻到位。若沒有多年的勤學苦練,怎會造就老師們在臺上這短短四十分鐘的精彩呈現。第三節課李老師的《童話故事中的對比》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幻燈片做的非常棒,其中有兩幅大樹和蘆葦圖片進行對比讓孩子們快速把握了大樹和蘆葦“謙虛”、“驕傲”的性格特點,這是現代化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的.完美整合。通過抓住文章中的關鍵句找出含有“語言、外貌、神態、心理、動作”等描寫方法引導的較好。而后趙老師用他那獨有的“趙氏”幽默給我們講解了什么是“群文閱讀教學”,分析了我區群文閱讀情況,點評了這三節課,群文閱讀的幾點思考和方向探索引導。從各位前輩們身上我看到自己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這次聽課獲益匪淺。
語文課堂真是博大精深??!瞬間覺得自己上的《多彩的童話世界》、《愛滿人間》什么都不是。我的指向不明確,是對學生側重于閱讀方法、寫作方法、表達方式教學還是其他方面的方法引導,關于這個問題只能說明自己在專業領域沒有深入探究,做學問像浮萍一樣,研究不深入,找關聯點總是找不到。這種課型不是幾篇文章的隨意堆砌。所謂“關聯點”“議題”可以是多維度,多面性的,追求變動,多樣。點選不對,注定群文閱讀教學的失敗。其實群文課的形式很多樣,聽了趙老師的講解才知道原來就算是主題毫不相關的幾篇文章如果有共同的寫作方法也可以拿來教學。甚至同一作家的不同文章、不同作家同一題材的文章、編選觀點對立的幾組文章都可以拿來上。我原以為的基于課內文章為引線拓展幾篇類似的課外文章進行分析就是群文閱讀教學的想法實在是太單調了?!扒度胧健钡哪J阶屛掖箝_眼界,課堂中的某些重點段文章也可以拓展幾篇選點進行分析,然后再進行正常教學,這樣的一節語文課該會是什么樣的呢?我好期待。
群文閱讀教學,六個字代表了三個概念?!叭何摹保骸皢纹笔恰袄?/p>
通過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我深深地體會到:閱讀能力,對一個學生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個重要素質。閱讀能力的強弱,與學生獲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增長見識,以及培養自學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聯系。小學生閱讀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夠加強小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而且可以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感;能讓小學生去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從而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同時也能發展他們的個性,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我認為必須加強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提高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的能力。
學生對某件事產生興趣,可以孜孜不倦地學習,興趣更濃者,能達到廢寢忘食的境界。因此教師可運用多媒體課件,精心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課堂教學情境,從最佳的角度切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整堂課的教學設下很好的鋪墊。
比如《草原》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但學生對草原非常陌生,對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了解得就更少了。如何讓課堂上得生動有趣,激發起學生對草原的向往呢?我是這樣做的:
上課開始,我首先讓學生自由談談對草原的`印象,然后出示一幅草原風光圖,同時播放了跟草原相關的歌曲。圖畫、音樂以及師生生動的描述,一下子就把大家吸引了,學生們都陶醉在美好的想象當中……這時,我充滿激情地問道“:草原這么美,你們想到草原去看看嗎?”學生們異口同聲地答道“:想!”學生已經完全被引入課堂的情境當中,在無意中形成了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積極參與學習。由此可見,運用多媒課件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能營造寬松愉悅的心理環境,激起學生的“興奮點”,誘發學習熱情,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臺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闭n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我要努力為學生創造閱讀的條件,讓學生在自由的空間,幽雅的環境中舒舒服服的進行閱讀。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睈垡蛩固沟倪@句話精辟地指出了知識和想象力的關系,知識借助想象力而發展,想象力是知識進化的先導,由此可見想象對知識的重要性。在小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同樣要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首先通過想象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描述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抓住主題,加深理解。其次想象力與創造力是一對“孿生兄弟”。著名哲學家康德說:“想象力是一個創造性的功能?!痹谡Z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能為學生今后更好地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給孩子讀書,僅僅是因為自己喜歡讀書,讀了幾年,收獲頗大,孩子對書的熱愛讓我感動!先就兒子他們這個年齡段(四至五歲)談談我的一些在幼兒閱讀方面的感受吧。
隨著社會的不段進步和發展,生活節奏也日益的加快,通過語言解決問題已成為當前社會發展的必要,有位教育家說過:“人類有兩種語言,一種是聽覺語言,一種是視覺語言?!备鶕逃覀冮L期的科學早教證明,兒童期不僅是學習聽覺語言的最佳期,也是學習視覺語言的黃金期。如果兒童在學習發音說話的同時,早期學習識字、朗誦、閱讀,使視聽語言能夠與之并駕齊驅,那么幼兒的智力發展水平就會突飛猛進的提高。
非常慶幸兒子剛好趕上幼兒園開展早期閱讀課題時間,面對日新月異,多元價值并存的時代,大家越來越清楚地看到閱讀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能力,早期閱讀更被稱為“終身學習的基礎,基礎教育的靈魂”。幼兒期也是社會化發展的重要時期,兒童在這段時期的經歷和體驗,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社會性發展狀況,將影響其一生。在發展幼兒閱讀能力的同時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讓幼兒在閱讀中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世界之間的和諧、美好關系,培養幼兒對生命的尊重,關愛與敬畏的情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活潑開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會品質,增強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的能力,使幼兒成為順應時代發展的人,從而對理想與末來的向往追求,積極的人生態度給與啟迪。
早期的閱讀培養是一種習慣培養,不在于使他獲得多少知識,認識多少字,而是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使其長大后成為一個熱愛讀書的人。在我的心里我一直認為書本是甜的,在猶太人家里,孩子稍微懂事母親就會翻開《圣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經》上的蜂蜜。其用意就是,讓孩子知道書本是甜的,要熱愛讀書。讓孩子熱愛讀書,也是幼兒園在早期閱讀的一項重要任務。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人類文明的成果大都積沉在書中。讓幼兒從小在書的海洋中徜徉,有利于對幼兒進行智力和人性的開發與啟蒙。
當今世界正面臨21世紀的挑戰,人的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幼兒將來能否積極地適應各種環境;能否協調地與他人和集體的關系;能否勇敢地擔負起社會責任;能否樂觀地對待人生,決定于幼兒期的生活積累和受教育狀況。因此,培養幼兒的閱讀與社會性發展,不僅是幼兒個人生存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作為幼兒教師應積極促進幼兒完整的自我形成,使他們在將來的社會生活中有良好的適應性,能積極健康地發展,作為家長應積極配合老師,保持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綜合一些關于幼兒閱讀的資料后,我個人認為對于幼兒閱讀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我們注意的:
二、一邊玩一邊讀,請用游戲的心態而非修行的心態與孩子一起讀,努力創設寬松、和諧的心理環境。在自由活動中,孩子有選擇讀書的自由,也有選擇不讀書的自由,只有當讀書真正成為孩子自覺的行動,閱讀成為孩子的習慣,閱讀教育才是成功的。在接送幼兒的路上教幼兒認一些廣告語,路標名,介紹一些社會活動的規則、意義,多帶孩子去接觸外面的世界,體驗社會與家庭的關系,使孩子在感受家庭的溫馨氣氛,掌握與家人交往的技巧之后,讓孩子走出家庭接觸外面的社會。如果我們讓孩子在一種創設的環境中學習,不是應試教育下的認字、讀字,而是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給幼兒從自我學習中培養孩子的能力,相信幼兒會自主的獲得更多認知。
三:讓孩子充分參與,親子共讀不必正襟危坐,親子閱讀不但提高了孩子的閱讀能力,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而且還大大增加了父母與孩子交流的機會,增進了親子感情,在家中給孩子設置屬于自己的小書房,選擇孩子自己喜歡的書,方便孩子閱讀,每晚在孩子臨睡前,和孩子一起講10分鐘小故事、和孩子一起看書等,讓孩子盡情參與是聰明的做法,可以請孩子翻書、跟著念念有詞,隨著故事的發展歡笑、蹦跳。在閱讀活動中,要重視引導孩子用表情、動作、體態等表現故事的內容,體驗人物的喜怒哀樂等情感,在情感體驗基礎上進行創造。如討論在故事中“你最喜歡誰?”“你覺得什么地方最精彩?”并讓孩子模仿書中人物的表情、動作。孩子富有個性的表演,就是一個自我創新的過程。對有一定閱讀經驗的孩子,在閱讀新書時,要重點引導他們去觀察畫面的背景,人物的動作、表情等,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猜測故事情節,嘗試為故事取名等,將更多的空間留給孩子,讓孩子多觀察、多表達、多總結。
四、閱圖漫畫,為孩子選擇圖畫書或插圖豐富且有藝術美感和感染力的書,在閱讀的前后、過程中,與孩子一起享受讀圖。不要將閱讀圖畫書看作小孩子的特權,大人也有權利和能力享受,何況大孩子。讓孩子插上他們想象的翅膀,盡情的翱翔。支持幼兒把書中的問題帶到實踐中去探索。
五、一邊讀,一邊演,富有感情地、投入地閱讀,既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法,也是傳導閱情的最佳手段。有條件的,還可以與孩子一起表演。
六、引發問題,引導思考,不要將共讀看作“考察”孩子閱讀能力的手段,重要的是引發孩子自己的問題,重視問題,通過開放性的結論引導孩子更廣泛的思考。根據幼兒理解層次,引導討論。閱讀應該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讓孩子體會到自己能把握圖書,從而獲得成就感,怎樣提問才能不致讓孩子們感到為難又能引發他們思索?怎樣做到盡量自然地跟孩子一起討論讀過的書而不是讓孩子感到是在接受考問?這需要根據幼兒對圖書內容的熟悉掌握程度來決定。在初步熟悉圖書內容時,提一些跟情節內容相關的具體問題,如故事里有誰?發生了什么事?他們做了些什么?他們是怎么做的等等。在幼兒對圖書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時,則可以請孩子們自由討論自己對圖書的感覺,如,這個故事里你最喜歡誰?最不喜歡誰?你覺得哪一頁的畫面最好看?你覺得__還可以怎么做?如果你是__,你會怎么做?等等。當孩子對故事已有相當的理解時,可以提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讓孩子體會故事背后隱含的意思?!昂脮粎挵倩刈x?!狈磸妥x一本書,以不同的方式來讀一本書,對孩子的理解能力都是很好的鍛煉。
七、與孩子平等地聊書,大人與孩子一起進行閱讀活動,一定能找到共同感興趣的話題,聊書是幫助孩子理解和拓展興趣的好方法。但要切記,這種交流是完全平等的,大人未必總比孩子高明。
八、讀后行動,拓展閱讀,閱讀不是讀完就完的事情,成功的共讀活動可以喚起閱讀者廣泛的興趣,如畫畫、做手工,進行觀察、實驗,都是非常積極的反應。如果能抓住孩子的興趣,進一步延伸閱讀,將事半功倍。將早期閱讀滲透到其他領域的教育中去,使孩子得到全方位和諧的發展。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有表現故事的愿望,這時盡力為孩子提供機會,如果需要材料,也努力滿足他們的需要。
九、充分利用公共資源,鼓勵孩子把自己熟悉的書講給大家聽,鼓勵孩子們之間間交換圖書,懂得好書要大家分享,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應當引導孩子充分利用公共圖書資源,多去書店和圖書館看書、借書。
十、變換閱讀形式,激發孩子的興趣,讀新書時鼓勵孩子看圖大膽猜測故事內容,并用較流暢的語言表達自己觀察到的內容,嘗試為新故事取名。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增加孩子的閱讀經驗,使孩子對圖畫的觀察力、理解力都有所提高,所以,在讀新書時,嘗試讓孩子先猜一猜,講一講,激發孩子對新書的渴望。
通過給兒子讀書,我認為閱讀本身就是一種目的。不可否認,閱讀可以增加閱讀者的知識,開拓閱讀者的視野,但閱讀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我理解的早期閱讀是幼兒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前期閱讀準備和前期書寫準備,如知道圖書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閱讀圖書和辨認漢字,掌握一定的閱讀和書寫的準備技能,但在給孩子讀書的過程中,在搜集早期閱讀資料的過程中,我認識到,早期閱讀不是為了早日學會閱讀,嬰幼兒雖然有必要認識口語與文字的對應關系,有必要掌握看懂圖畫書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辨認自己的名字和常見字,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對讀書的熱愛,要把閱讀轉化為幼兒自身的興趣、需要,讓孩子愛上閱讀,使閱讀成為孩子的習慣,通過愛上閱讀,使孩子同時學會愛的方式和愛本身,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愛世界。而良好的閱讀習慣和一定的閱讀能力能使孩子獲得更多情感體驗和更多閱讀的快樂,獲得成就感,從而更加熱愛讀書,熱愛生活。
“如果不愛,會又如何?”是一個推廣兒童閱讀的熱心人士提出的一個口號,這個口號應該是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更新的詮釋?!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是說給人一條魚,不如教給他捕魚的方法。其實,教給他捕魚的方法也不是最好的辦法,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喜歡魚,讓他喜歡捕魚。如果一個人不喜歡魚,也不喜歡捕魚,那么,再好的捕魚方法,對他來說都是沒有用的。只有喜歡捕魚,才會經常捕魚,他自然會鉆研捕魚的方法,才能捕到更多的魚。
讀書也是這樣,在我們的周圍,認識字,會讀書的人很多,可是喜歡讀書的人卻不多。所以,“教孩子學會是容易的',教孩子愛卻很難。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孩子愛”。兒童需要養成閱讀的習慣,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在閱讀學習過程中逐漸能夠獨立思考。盡管他們還不完全識字,但是他們能夠獨立閱讀各種圖文并茂的書,能夠自己與書對話,成為成功的自主閱讀者。唯有成為自主閱讀者,才算真正具備了基本的閱讀能力,才會對通過閱讀獲取信息具有持續的興趣和熱情,才會在閱讀中跨越時空、縱橫古今,在閱讀中獲得知識廣度和心靈高度的培養。在這個階段,應該鼓勵孩子開始培養自己的興趣。在讀書的興趣和取向方面,孩子深受大人的影響。大人一方面應該選擇自己真心喜愛的書,一方面也應該適當控制,不要讓自己的趣味過多地限制孩子的發展。在很多時候,大人說“我的孩子就是不喜歡某種類型的書”,往往真正不喜歡的是大人自己。許多大人會在這個階段加大培養孩子認字的“力度”。實際上,閱讀起步得較早的孩子會自然表現出對識字的一定興趣。適當選擇輔助識字的讀物也是有益的,但請一定記住,相對培養閱讀興趣而言,識字是次要的事情。不要把圖畫故事書當作識字練習冊,更不要讓識字取代了閱讀。
這個階段也是拓展孩子閱讀領域的好機會,可以捕捉孩子的興趣和熱情,適時提供延伸閱讀的素材。比如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相關的科普故事、知識性讀物,幫助解決孩子的諸多“為什么”,刺激他更多的觀察和探索。選擇知識性讀物,切忌片面追求大而全,應該著重考慮趣味性、合理性,而且應當是富于想象力的,最好還應該有較好的文學性。早期閱讀實質上是幼兒思維發展和情感體驗的過程。所以我認為在早期閱讀中師幼長的互動關系和鼓勵的話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培養幼兒欣賞、講述和朗誦等多種能力的文學活動中,常常帶有明顯的感情色彩,他們會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向老師和家長發出請求、征詢、展示、尋求幫助等。這時就需要教師和家長鼓勵幼兒,這樣不僅增長了幼兒對閱讀活動的興趣,同時也建立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在幼兒的童年生活中,閱讀不能被作為一項任務。而要在幼兒的生活中充滿了游戲精神,他們在閱讀時也就是游戲,既以游戲的方式,也為游戲的目的。我覺得幼兒園給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家長在家也應該給幼兒一個閱讀角。
在小學階段,我們強調教師抓住小學英語教學的三個要點:興趣+情景+活動,采用諸如lookandsay這一類的方法,借助圖片、錄像或假設的情景,讓學生對語言的的感知,對課文內容的感知,使他們產生閱讀的欲望。
再通過一個let’sbeapainter。的教學活動,即讓學生留在腦中最深刻的一次假期通過畫筆畫下來并進行討論。并記錄下來在小組之間進行傳閱。既實現訓練任務向實踐型任務的過渡,培養語言運用能力,又解決了閱讀材料少的問題。讓學生輕松地在同學之間找到了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同時也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3、視聽著手,解決問題。
以問題推動學習,通過解決問題來感知整體的閱讀材料。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借助課文圖片,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呈現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錄音。就這樣,通過設計問題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鑒賞xx的切入點。即教師設計問題,要遵循循序漸近的原則,要把問題建筑在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之上,服務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水平的目標需要。
但是在循序漸進的原則下要盡量做到:a提問要誘發學生興趣設計問題:應該在學生現有的知識積累基礎上,在現有的邏輯思維水準下,換不同的角度提問。b提問設計須有“度”,從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實際出發,利用有關提示引導,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c提問設計應“巧”
4、過程指導,適當調控。
閱讀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閱讀的效率。小學生剛剛接觸英語,并不知道如何很好地去閱讀,大部分學生要靠老師正確的指導,而閱讀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能養成的。為此,閱讀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具體有:a培養學生默讀的習慣;b培養學生根據意群認讀的習慣c培養學生猜詞的習慣,最終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閱讀。
5、滲透異國文化,拓展閱讀空間。
語言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英語學習中有許多跨文化交際的因素,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英語的學習和使用,因此通過文化背景的滲透來培養文化意識有助于學生真正學好、用好英語,“流”向課外。
6、要增加語言實踐量,延伸英語閱讀空間。
從培養閱讀能力的'角度來看,僅限于課文的閱讀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閱讀課的課堂教學內容絕不能只停留在封閉的教室、狹窄的一本書里,而是要面對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以拓寬閱讀內容視角,擺脫傳統的英語閱讀教材的束縛,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具體做法:
(1)可開辟一個課室,里面擺設著各種兒童英語讀物,這些讀物生動有趣,語言地道,豐富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資源。(2)上閱讀:多媒體技術、絡技術的普及為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注入了活力,借助這一優勢,我們可以把上閱讀作為閱讀教學和課外閱讀的形式之一。同時,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計算機絡的智能化優勢,建立英語,為學生提供個別化閱讀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可以根據各自的需要,調看有關材料,以便讓學生自我拓展閱讀的空間。
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當前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閱讀教學應結合教學內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語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因此,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以知識為載體,適時適度地滲透思想品德以及愛國主義教育。
。
20__年11月30日,我有幸參加了__省小學語文多文本閱讀教學暨相關課題研討會,在會上聆聽了__名師王__老師關于《群文閱讀的概念、教學以及課程》的專題報告,觀摩了3堂優秀的群文閱讀課。在這之后,還聽取了來自__省各地市的實驗學校與實驗區的經驗交流匯報,收獲不少,不虛此行!
會議的開幕式上三位專家對語文課題做了簡單的說明并以戀愛、蓋房為例,讓看似難以理解的課題報告瞬間變得通俗易懂,拉近了與會人員與課題的距離。李__老師的精彩闡述,讓我們明白了什么是群文閱讀以及如何上好群文閱讀課。針對一個與教材結合且又讓學生關心、感興趣的議題,根據所要達成的目標要求,選擇一組有意義且具互文性的文本,進行允許學生自主選擇的'閱讀教學,從而讓學生在討論分享中建構對某個概念的較全面的認知,從而全面提高學生閱讀素養,這就是李__老師對于群文閱讀的暫時定義,李老師提出,作為我們的一線教師要做的是教改先鋒,而不是先烈!
針對如何教學群文閱讀這個問題,當天下午三位優秀的語文教師為我們做了很好的示范,其中鄭州市鄭上路小學的鄭一鳴老師執教的群文讀寫課《聲音可以這樣寫》讓我記憶猶新,印象深刻。
開課伊始,鄭老師的導入干脆利落,直接進入,交給學生4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之后分享這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這個過程讓學生即完成了精讀,又利用聽讀節省了時間。在了解了主要內容后,讓學生再次默讀4篇并畫出中描寫聲音的詞語,思考作者運用了什么樣的方法來描寫聲音,體會這樣寫的好處,最后進行交流。在交流中學生找到了擬聲、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以及標點符號的運用,在老師的引導下也明白了這樣寫的好處,在優美的朗讀聲中感知聲音描寫的美妙!在最后的練習寫作環節中,老師先讓學生聽了一段不同層次的雨聲音頻,讓學生交流聽到了什么聲音,最后動筆將自己聽到的聲音用學到的方法描寫出來,在展示環節中,我們看到了“大地方”學生的優秀素質,動聽流利的語言,熟練的標點運用以及美妙豐富的情感朗讀,處處彰顯著學生扎實的基本功!在老師的精心引導下,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到極致,這就是學生的課堂。
在最終的會議總結上,__省小語教研室的王琳主任對課題的研究做了簡單要求,同時對閱讀教學也提出了一些看法。
在王主任看來,多文本教學無論何種形式,它只是教學的一部分,它與傳統教學(單文本教學形式)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只可以輔助教學,不需要一上閱讀課就是多文本文閱讀的形式,要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多元化教學,不能以此取代語文教學的功能。我們一線教師不要把多文本教學看成負擔,認為這種形式高深莫測,說白了,它只是將超過1篇的教學資源通過你的統整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找準議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例如像鄭一鳴老師的執教一樣,將多篇組合只學聲音描寫的方法。無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都不能脫離課標要求的年段要達到的本體性目標和非本體性目標(三維目標)。
總之,我們的教學要適合學生,而不是迎合領導和老師。多文本教學的優勢就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僅此而已,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艱巨。我希望自己能在課堂教學上有所突破,給學生帶來更好、更享受的課堂,就像李__老師說的:“我最大的幸福就是擁有一間自己喜歡的教室?!倍F在做到了,我也希望自己最起碼做到擁有大家喜歡的課堂,我會為此而奮斗、加油!
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我個人認為語文課堂的“讀”是理解、是吸收、“寫”是表達、是運用。而將兩者放在一起,正是因為“讀”與“寫”這兩種能力是語文綜合素質的體現,兩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語文課堂上必須讀寫結合。
閱讀是我們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吸收、是輸入,是在豐富自己的思想和內部語言。而語言的積累就需要大量的閱讀,學好語文的根本乃在于大量的、高品位的閱讀。正如古人云:“開卷有益?!薄安┯^而約取,厚積而薄發?!?/p>
而寫作則是語言的應用。是傾吐,是輸出,是將自己的某些人生體驗、內部思維轉化為外部語言,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小學生作文是一種創造性的認識活動和書面表達練習活動。
讀寫結合,就是把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緊密聯系起來,在作文教學中要明確閱讀為寫作提供了哪些條件、打下哪些基礎,寫作要借助閱讀的哪些知識、利用學得的哪些技巧。讀寫結合,能形成有效的學習鏈,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
著名詩人郭沫若寫過這樣一句詩:“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惫湃苏f:“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薄叭f卷山積,一篇吟成?!薄皠谟谧x書,逸于作文?!睆倪@些詩句和名言中,我們可以看出寫作對讀書有很強的依賴關系,或者說是閱讀積累對學習表達的重要意義。具體地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大量閱讀書籍可以幫助我們的學生積累豐富詞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廣泛地閱讀可以幫助我們的學生豐富寫作素材,解決缺乏寫作內容的問題。
3、精細地閱讀可以幫助我們的學生開闊寫作思路,激起學生表達欲望。
4、深入地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感悟寫作規律,學習借鑒優秀作文的寫作方法。
當然,閱讀對寫作的影響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潛移默化的,同時讀寫之間也是厚積薄發的關系。正如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逼湟馑际钦f讀書有利于寫作,這道理十分簡單。由此,在閱讀教學中,使讀寫有效結合,才能使閱讀與寫作兩者相得益彰,互相促進。
“讀寫結合”以課文內容為素材,加上是在對課文內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礎上進行,選材角度小,內容簡短,貼近實際,有利于學生習作興趣的培養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1)于精彩處仿寫。
(2)于空白處補寫。
(3)于“遷移點”拓寫。
(4)于結尾處續寫。
(5)變換文體練習寫。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我們可以采用背誦古詩,讀童話、寓言、民間故事、通俗的小文章并且摘抄詞語、句子等。而相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我們則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每天課外閱讀半小時,并摘錄好詞佳句甚至名段,學會做讀書筆記,寫一寫自己的見解,讀書后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將這些心得體會在平時的班級活動中加以體現,供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無論是在課堂閱讀教學中的讀寫訓練,還是在課外閱讀中的寫作能力訓練,在實際運用中,我們都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情特點,采取循序漸進的策略:
從學到仿,隨文說寫;
積累體驗,由說到寫;從仿到創,由扶到放;
關注生活,加強練筆。
我們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比绾斡煤眠@個例子,決定了學生的實際收效有多大。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寫作的技巧,在寫作中增強對語言文字閱讀的感悟能力,在這樣無數次的閱讀—寫作—閱讀的雙向遷移中,閱讀和寫作形成了互相補充的有機體,那么,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也就不再是遙遠的夢。
孟照彬教授的有效教育深入課堂,將課堂研究作為自己研究的重心。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ms教育操作系統的基本方式中談到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其中“基本上課方式”——要素組合方式。指的是,把“聽、看、講、想、做”這幾種方式組合起來上課,效果最好。
效教育的理念對于課堂的建設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具體表現在:一是在教師講授上“限制”,控制教師講授時間,一般情況下要求教師講授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講就要精講,做到“三講三不講”?!叭v”是指講重點、難點,講易錯、易混、易漏點,講規律和方法:“三不講”是指學生已經會了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教師講了學生也不懂的不講。二是在學生學上“放開”,在教學“真問題”的引領下,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包括學生的學習方式要放開、學生的思維要放開、學生的交流要放開、學生的學習結果要放開。三是在互動上“多維”,要做到“多維互動”,包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學中介的互動。四是在講練上“結合”,做到練習、檢測、反饋、矯正連環跟進。五是教學模式要“有效”。不管何種教學模式,都要看學生是否經歷了認真的.思維過程,是否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學會使用恰當的學習方法,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根據這五條標準,各學科又分別制定出比較全面的評價細則。
有效教育將人們原來輕易不敢問津的高深繁雜的理論轉化為具體可操作的課型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管理方式及技術方式,使我嘗試到了有效教育‘化繁為簡’的妙處和甜頭。只要我們繼續努力,相信有效教育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58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