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一種對自己的思考和體驗的深度總結和抽象概括。這里有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寫作有所啟發和幫助。
時間匆匆流逝,轉眼之間自己已經是有四年多教齡的一位教師了。作為一名教師,為了使自己能更準確掌握基本的課堂教學的規律,提高研讀教材的能力,努力成為一名反思型教師,我制定了本年度個人發展計劃。
(一)個人優勢。
工作踏實,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在工作上能夠積極完成學校領導布置的各項任務;與同事關系融洽,能和同事和睦相處,樂于助人;善于接受別人的不同意見,虛心向他人學習;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和理論知識;能夠積極參加各類教研活動和教師繼續教育學習。
(二)個人存在問題。
教學經驗不足,教育教學手段和方法略顯稚嫩,教育科研能力薄弱,課題研究和論文寫作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設計課堂教學的能力和教師語言水平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在專業素養和專業知識上有許多不足,尤其缺乏對學生心理狀態,特征的認識和研究。教育科研方面,往往停留在感性經驗的層面。
1、教育理念得到更新,能夠以發展性眼光來看待學生與教學,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及教研意識。
2、進一步鉆研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現代教育技術,掌握基本的教學規律,努力提升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
3、每一學期爭取上盡量多的高效率課,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成為孩子們所向往的數學王國。
4、通過學習與研究,使自己成為一位“志存高遠、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與時俱進”的新型教師。
圍繞以上四個目標,制定了以下方案,期待通過這些方案的實施,讓自己的理論和實踐水平都有所提升,真正走上一條研究型教師之路。
1、培養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堅持不懈的品質。成為研究型教師談何容易,自己在這條路上遇到的困難可以想見,在研究實踐的過程中,我首先要求自己做到善始善終,不能半途而廢,無論成功失敗,都要堅持下去,不能放棄。
2、在學校范圍內多上一些研究課。區級市級的公開展示課機會有限,但是只要想做研究,不必拘泥于機會的多寡,在平時的教學中,在家常課中開展研究,對于學生的發展才最為有利。厚積薄發,家常課鍛煉出了水平,公開課競賽課才更能把握好機會。
3、在平時的教學中善于研究發現,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做到善于觀察課堂的整個教學氣氛,善于觀察課堂的學生情緒,善于觀察學生的操作過程,并注重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保證每堂課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4、結合自己的研究進程撰寫相關的論文和報告。作研究一定要有積累的意識,在研究過程中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應不吝筆墨,將其撰寫成文。并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促進自己不斷發現問題,積極進行思考,推進研究的進程。
1、勤于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學習,可以使我們了解前人和他人,了解過去和未來,關照反思自我,從而獲得新的生成。所以,我覺得要做到“三學”。
(1)堅持不懈地學?;畹嚼?,學到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2)多渠道地學。要做學習的有心人,在書本中學習,學習政治思想理論,教育教學理論和各種專業知識,增強自己的理論積淀;也要在“無字處”學習,學習他人高尚的師德修養,豐富的教學經驗,以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3)廣泛地學。廣泛地閱讀各類有益的書籍,學習各種領域的知識、技能,特別要學習現代信息科技,不斷構建,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
2、善于思考,在實踐中探求、感悟。要堅持用腦子工作,力爭做到: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揚長;審視今天——在審視中甄別;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創新。
時刻把工作與思考相結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3、樂于動筆,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堅持寫好教學隨筆,及時積累專題研究的第一手資料。
(3)通過撰寫論文,把自己的專題研究從實踐層面提升至理論層面。
數學的魅力在于促進人的思維發展,所以,成為一名數學教師何其幸運!愛因斯坦說:“生命只為兩件事,發展數學與教授數學?!弊约鹤霾坏剿菢觽ゴ?,但也愿用此言作為自己的目標,不斷前行。
關于數學教學的本質問題,探索式教學是指在教師引導下,師生共同參與,全方位展示數學思維過程的一種教學模式,主要包括揭示概念及思想方法的概括形成過程,暴露數學問題的提出過程,解決方案的制定選擇過程以及探索數學結論的發現、論證過程。探索式教學是現代教學理論指導下的一種教學模式。
一、重視背景介紹,通過概括形成概念、法則。
教學,傳統的方法是給出方程的定義,然后給出若干式子讓學生判別哪些是方程。探索式教學的做法是,先給出若干式子,然后讓學生觀察,找出其中的一些共同特點,如一部分式子是等式,一部分式子是代數式,在等式中又有一部分是含有未知數的,這樣我們就把這一種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類似的例子可以舉出許多,這里不再多說。
二、提供開放問題,通過探索發現定理、結論。
主動積極地去參與探索,嘗試發現,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創設問題情景,通過研究制定解決方案。
制定過程,既磨練了學生的意志品質,又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造就民主氣氛,通過比較優化解題方法。
在數學中,一個問題有多種解法是十分普遍的,傳統的做法通常是將那些教者認為最佳的方法介紹給學生,害怕學生走彎路浪費時間。然而這些最佳的方法往往不是垂手可得的,學生有時很難想到,甚至無法想到。學生在贊嘆教師“妙筆生輝”的同時又感到一絲無奈。
探索式教學則要求盡量改變這種狀況,一方面要打破權威,造就民主的課堂氣氛,充分傾聽學生的意見,哪怕走點“彎路”,吃點“苦頭”
;另一方面,則引導學生各抒己見,評判各方面之優劣,最后選出大家公認的最佳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增加發散機會,通過交流,實行群體效應。
數學中除了“一題多解”以外,還有“一題多變”、“一法多用”、“一圖多畫”等多種發散機會。探索式教學十分重視為學生增加發散機會,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和參與場所,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因素,展示他們的思維過程,并通過交流,集中群體的智慧,實現課堂教學的“群英會”、“大合唱”。
六、注意回顧反思,通過總結提煉數學思想。
探索式教學要求充分暴露知識的發生過程,其中包括數學思想的提煉概括過程。數學思想總是蘊藏在各種具體的數學知識、數學方法之中,它是知識的結晶,是高度概括的數學理論。數學思想不僅對學生系統地掌握和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具有指導意義,也對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觀念大有好處。探索式教學通過對學生知識的回顧、反思,對所有方法的概括、提煉,挖掘出其中的數學思想,并用數學思想指導數學教學實踐。
所謂鋪墊,就是“陪襯,襯托”。鋪墊是教師在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一種策略。在一節課的開始,教師常常通過適當的鋪墊,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所謂“適當”鋪墊,意指時機恰當,坡度適宜,追求不知不覺、水到渠成的效果。比如,教學二年級(上冊)《認識乘法》。教材第二道例題是提供4張課桌,每張課桌上有2臺電腦的情境圖,讓學生計算一共有多少臺電腦。如果僅僅“教教材”,我們通常會分三步走:一是出示情境圖和問題后,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說說這些電腦是怎樣排列的;二是讓學生列式解答;三是問學生這里是幾個幾相加,在明確是4個2相加后,告訴學生“4個2相加,可以寫成4×2=8或2×4=8”,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乘法。
這樣教學,學生固然也能學會乘法,但是在新接觸一個數學概念的時候,我們有必要讓學生了解概念的來由。特別是在這里,學生很可能會產生一種困惑:已經可以用加法解決問題了,為什么還要學習乘法?當然,教材在接下來的“試一試”中通過5個4相加的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同時揭示寫成乘法比較簡便。不過,由于學生的困惑是伴隨著例題而生的,因此我總覺得,這樣的體會還是在例題中有所鋪墊更好。也就是,為了讓學生體會用乘法表示相同加數的連加比較簡便(鋪墊的目的),我們可以在例題解決的基礎上及時鋪墊(鋪墊的時機)。
但是,學生會有怎樣的想法呢?他們真的都能體驗到乘法的簡便嗎?有的學生只是聽別人說20個2相加,自己并沒有經歷如此煩瑣的相加過程;有的學生仍是對加法計算情有獨衷,對乘法的簡便并沒有深刻的體驗。因此,就這一點而言,我們覺得改說為寫比較好,同時還要求學生用兩種方法寫,在比較中增強體驗。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恰恰與教材“試一試”中的意圖不謀而合。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直接出示20張電腦桌,想一步到位讓學生體驗寫成乘法比較簡便,似乎事與愿違。這樣的鋪墊,對于學生來說,可能顯得比較突兀。由于沒有對這一鋪墊加以“鋪墊”,學生的體驗很難水到渠成,而是教師告訴的成分更多一些。因此,可以在出示20張電腦桌之前,出示數量稍小些的問題:“電腦教室一組有6張電腦桌,一共有多少臺電腦?”讓學生用兩種方法計算后,問問學生有什么感覺。此時,并不急于點破玄機,但是學生勢必會產生對算式煩瑣與簡便的初步感受。繼續出示20張電腦桌一共有多少臺電腦的問題,學生在兩種算式的比較中,自然會生發寫成乘法簡便的感慨。
教學是講求時機的,鋪墊的時機往往應把握最需要的某個時刻;教學是講求坡度和節奏的,鋪墊的過程往往不能急于求成,最好在不知不覺間完成。
小學數學教師教學隨數學作為開發人腦資源,培養創造力的主力學科,對課堂氛圍,學生集中精力,進入角色的速度要求尤其高,數學課的導入能以最少的話語,最少的時間,使學生進入數學王國,并且能承上啟下,溫故知新,激起學習欲望,又能聯系以前知識,為進入學習高潮作準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好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下是我的兩點總結:
一、用懸念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有效情境,為學生提供學習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直觀的、具體的、形象的方式更能吸引他們,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自始至終創設各種方式的情境,以此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好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
例如:在講授一節新知時,我這樣設計新課導入,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老師先寫出一個數“321”,問學生這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經過計算后,學生回答:“能!”接著老師讓每個學生自己準備一個多位數,先自己計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來考考老師,每個同學報一個數,看老師不用計算,能不能迅速判斷出哪些數能被3整除,哪些數不能被3整除。這時,教室里氣氛十分活躍,大家似乎都想來考倒老師。但老師對學生所報的多位數都能快速準確地判斷能否被3整除,學生們感到十分驚訝。接著,老師進一步質疑:“你們自己不用計算,能準確地一眼就看出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嗎?”學生們一個個搖搖頭,都被難住了。此時,掌握新知便成了學生們最大的愿望。
二、培養師生情感,使其親師信道。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要使學生親師信道,必須改變過去“一言堂”的課堂環境,充分發揮學生潛能,使學生不再受束縛,使教學向民主化、人性化方面發展,允許學生有想法,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在課堂上,要把問題交還給學生,激勵學生在互動中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能讓學生自己說出自己歸納的知識內容,教師絕對不說;能讓學生做的教師絕對不包辦;能讓學生自己發現找出答案的教師絕不再作指導。只有在不規范不準確的地方教師才可以作補充說明,絕不允許教師將自己的結論強加給學生。這樣師生間的距離近了,感情增加了。而積極的情感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動能量,從而提高思維和學習潛能。學生聽課也伴隨一定的情感,真正做到親其師,信其道。
當然,新課的講授方式還有很多,但最終目的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為學生學習新知創造一個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愿學、善學、樂學。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它是人類在生活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的經驗、揭示的規律,是人類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我們教學生學數學,就是教他們發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并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更好的使用數學,把數學同生活融為一體,緊密地聯系起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缎抡n標》中也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教學,教師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體會到數學的用途,并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教師應該把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熟知、親近、實在的生活數學走進學生視野,進入數學課堂,使數學教材變的具體、生動、直觀,使學生能切實領悟,發現“數學”這一基礎性學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客觀世界,增強數學實用意識。那么,現行的數學教材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體現在何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感受它們之間聯系?教師應該怎樣處理教材,才能體現數學教學新理念,怎樣組織教學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呢?現將觀點闡述如下:
首先,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具體體現在那些方面?
新的數學教材與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區別,它不再以單一的學科知識為主,而是著眼于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為藍本,取學生的生活實際作為素材,著眼于小問題,升華出科學性的知識和技能,把學生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到大課堂,使得學生融入其中,其樂無窮。如小學低年級課改課程中,開篇以符合孩子心理的智慧老人、機靈狗、淘氣、笑笑等作為主人公,貫穿于整冊教材,學生和活靈活現的主人公一起,暢游數學這個充滿智慧的王國,寓教于樂。教材中包括如《人民幣》、《觀察物體》、《統計與猜測》、《時分秒》等直接聯系生活實際的課題,使得學生能夠寓學于用,活學活用,樂學樂用,直觀而又真切的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和學習數學的樂趣和用處。課堂練習的設計,摒棄了枯燥的寫寫、算算,而是以比一比、賽一賽等游戲形式呈現,學生在情境中充滿激情的完成知識練習和個性形成,高質、高效的達到教學目標和要求,體味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一、創設教學情景,使“數學教學生活化”。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主要包括:
1.新課導入生活化,激發學習興趣。
枯燥而又干涸的語言環境,會禁錮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使得學習變成生硬的知識灌輸過程。然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教學中,要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出發,設計孩子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采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以講故事,做游戲,表演等趣味性的形式導入,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如:在教學《可愛的企鵝》一課時,可以以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看過動畫片《海爾兄弟》嗎?海爾兄弟經常和爺爺一起到世界各地去探險,春暖花開的這一天,海爾兄弟和爺爺又登上熱氣球出發了,不一會兒,熱氣球飄到了南極,在這里他們看到了許多可愛的小企鵝(出示圖片:可愛的企鵝)。這是,海爾兄弟又發現了新的數學問題,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小組互相說說,看哪一個小組發現的問題多?!边@樣,孩子們的情緒很快就被調動起來,投入到快樂的學習情境中去。
2.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形象、具體、生活化的特點,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直觀化,使難以理解的問題簡單化。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直觀的像學生展示不同方位下的立體圖形,學生通過看、想,交流,更加具體直觀的了解物體的方位特性。
3.教學例題簡單易懂創設生活情境。
以往的教師在把握教材是,大都是有什么教什么,不能夠靈活的使用教材。而今的數學教學要求把學生的生活經驗帶到課堂,要求在簡單的知識框架和結構上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讓課堂變得有血有肉。如在一節三年級的《鐘表的認識》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把加菲貓這個孩子們熟知而又非常喜愛的卡通形象帶到課堂上來,生動而又形象地給學生展示了加菲貓一天中的作息時間,讓孩子們主動說出主人公每個活動的準確時間,借此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對時間的知識有了深刻的了解。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反應是積極的、熱烈的,充滿興趣的,這就使得學生把生活和知識融會貫通,對生活和學習產生了熱情和濃厚的興趣。
4.模擬生活創設情境。
既然數學來源于生活有應用于生活,因此,如果在課堂上將學生的生活經驗帶到課堂上來,那么,就真正實現了生活和學習的統一。例如,在進行《人民幣》的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創設購物情境,讓學生用人民幣進行購物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孩子們不僅可以真實的感受到實踐的細節,合作的樂趣,而且還能夠學習到購物時要守秩序,講文明,用過錢后洗干凈手,買自己需要的東西,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等生活經驗,切實地在課堂上學會生活。
5.動手操作創設情境。
好動是人的天性,孩子更是如此。在課堂上,可以通過讓學生親身體驗、實踐操作、合作與交流,各種感官積極參與,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與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如在教學《有幾枝鉛筆》時,讓學生自己動手把鉛筆擺一擺,和同伴一起列算式,實踐與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一擺,和同伴一起列算式,實踐與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
6.運用實物(掛圖)創設情境。
直觀具體的圖和物是學生最為感興趣和最能調到學生積極性的,生動的圖畫和具體的形象可以很讓學生快樂的陶醉在其中,不知不覺地把知識牢牢掌握。如在教學《找規律》時,可以準備小熊、兔子、猴子、青蛙等生動多彩的形象圖片來吸引孩子主動發現其中的規律?!皠游飯@里舉行運動會,小動物們可高興了,你瞧,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出來了?!苯處煼植匠鍪緢D片,讓學生觀察并試著自己貼出圖片,說出理由。
創設情境應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合知識背景出發,讓學生感覺到所面臨的情境是熟悉的,常見的,同時優勢新奇的,富有趣味和挑戰性的。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真正做學習和生活的主人。在數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認知規律,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的實際,轉化“以教材為本”的舊觀念,靈活處理教材,根據實際需要對原材料進行優化組合。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加深學生對“身邊處處有數學”的體會。
二、研究生活中的數學,使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
數學教學不單單是為了把書本上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要讓學生發現知識及規律產生的過程,長一雙充滿智慧、善于捕捉問題,發現問題和研究問題的眼睛。所以,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采擷生活數學實例,提煉生活中的實踐素材,為課堂教學服務。
1.指導學生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既可以幫其積累數學知識,更是培養學生徐錫數學的最佳途徑。低年級的學生數一數路上的交通燈、家里的凳子、家用電器的數量,比一比身高、體重,認一認周圍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知道中高年級學生觀察數學美,如形體美、結構美等。感受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養成主動發現數學問題、學習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好習慣。
2.挖掘生活素材豐富教學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課本上所展示的知識相對來說是非常單一、靜態的,那么,如果把學生的生活經歷拿來作為素材,就可以豐富課堂氣氛,使課本知識和生活經歷更好的結合起來,讓學生整體、客觀的感知數學,在生活中靈活的用數學,達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如在教學小數的意義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留意或收集平時的學習用品或生活用品的價格資料,如一枝鉛筆、一塊橡皮的價錢,或者一條毛巾、一斤蔥的價錢是多少,在課堂上把這些資料展示出來作為題目資源,學生自然會覺得非常親切、真實,培養其熱愛生活的精神,也能在課堂這個小小的空間里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給自己帶來的樂趣。
3客觀展現生活中的數學原形。
在進行教學時,讓學生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搜集資料,了解生活,提煉生活。例如在教學《出租車上的數學問題》時,教師沒有自己把資料展示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課前自己搜集搭乘出租車的有關資料,如出租成的起步價,每公里幾家及等待時間與價格之間的問題,熟悉了解這些問題后,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使得課堂成為師生、生生之間生動交流的平臺,種種生成性的問題在交流與研討中產生。學生借此走進了生活,又了解到了生活中的數學,真誠成為了生活和學習的主人。見解,使得課堂成為生動交流的平臺,產生很多生成性的問題。學生借此了解了生活中的數學,真正成為了生活和學習的主人。
三、數學練習生活化,做到學以致用。
設計生活化的問題,讓數學從生活中走來,再將數學知識回歸生活,既能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數學,用數學眼光看待周圍的生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增強學生生活中的數學意識,又有利于發掘每個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這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稊祵W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存在于現實生活中,并被廣泛應用于現實世界,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睂W習數學知識,是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務生活。應用與生活,學習致用。因此,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可以設計符合學生口味的實際行的練習,培養學生運用的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實踐活動、生活問題相結合。
1.具有生活化、應用性的練習。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教學中,教學應該努力發掘出有價值的實習作業,讓學生在現實中尋求解決方案。因此可以設計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開放性的練習,讓學生喜歡主動地完成。如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形象思維占優勢,喜歡生動形象地事物。因此,可以使用過關游戲、兒童樂園和數學王國等形式,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高年級學生可以進行實際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探索研究,找到最佳解決方案,改變學習和練習是學生負擔的狀況。
2.數學練習的合作性和實踐性,使學生自主完成。
現行的數學教材使得教師不斷思考,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與合作性。為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實踐能力,為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個性和品質,可以定期讓學生以班或組等為單位,制作內容豐富多彩又充滿生活樂趣的《數學手抄報》或《數學墻報》,學生自主收集生活或通過圖書、網絡等發現的數學問題或數學常識,通過交流、研討,制作出趣味性、綜合性、啟發性的報紙,學生易于養成主動發現數學問題、自主交流合作解決問題的習慣。
3.學科生活結合綜合發展。
學生可以在已有基礎上,把生活中發現的已解決或尚未解決的數學問題,道聽途說的或充滿趣味的數學問題,通過《數學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不限制內容和形式,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獲取數學知識,使得數學練習更具有時代性、自主性和個性。學生對發現和探索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能力更加深入。
4.評價生活化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以往的數學評價往往只是單一的等級評價,只是起到了調查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枯燥而又起不到對主體的激勵作用。而生活化的數學評價,恰恰彌補了這些。在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作以評價之余,從學生的解題思路、能力、習慣、情感、品質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性評價,表揚優點,提出不足,指出方向,使學生在真實而又生活化的情境中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樹立學習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如對認真踏實、書寫工整地的學生評價:你的作業書寫的真漂亮,批改起來可真是一種美的享受??!繼續努力吧,相信你一定會更加優秀!對聰明而又馬虎的學生:你的想法可真不錯,但是卻出了問題,好好查一查,看看問題出在哪里?希望你告別粗心,和細心交朋友,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等等諸如此類的語言,會讓學生更愛學數學,更會學數學。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的數學教學,需要靠教師積極的為學生創造條件,在教學中為學生盡可能的創設生動有趣、貼近生活、富有生活氣息的生活問題情景和練習,把生活實例融入數學,數學問題回歸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認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切實體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人人身邊有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貼近生活的評價方式激勵學生學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學會用數學。
11月16日,我有幸參加了武漢市名特教師展示活動。其中育才小學王釗老師執教的人教社新課標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合理安排》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為這是教材新增內容,主要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烙餅這一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解答,并從優化的角度在多種烙餅策略方案中尋求最優的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統籌思想非常抽象,怎樣把它具體化,讓學生容易明白,便于操作呢?王釗老師用巧妙、合理、藝術的提問把運籌思想“烙”在學生腦海里。
提問作為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溝通教師、教材及學生三方面聯系的橋梁。王釗老師在本課教學中,在烙兩個餅、三個餅的優化方案的基礎上,通過烙更多的餅把學習過程層層推進,把靜態的知識轉化成了動態的過程,讓學生在思考、討論中逐步構建并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下面我僅就課堂提問對本課做一些分析與思考:
孔子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即要在學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時提問。當學生還在“發憤”求“知”,但又不能立刻“知”,思維處于“困惑”之時,教師要做學生的知心人,要善于了解學生的疑難,掌握“火候”,及時進行“解惑”,把握準什么時候該問,什么地方該問。
【案例1】。
當王老師就烙餅問題進行了簡單交待,“1張餅烙2面,烙1面要3分,1個鍋同時能烙2張餅”?!?張餅怎樣烙最快呢?”問題剛剛拋出,學生就迫不及待的開始用學具動手實驗3張餅的烙法。不一會兒功夫,孩子們一個個舉著小手,爭著要發表自己的意見。王老師此時并沒有急于展示正確結論,而是先充分肯定了用18分鐘和12分鐘烙法的學生,這時9分鐘烙法的學生代表迫不及待的和同學們講解了他們節省烙餅時間的好辦法。兩種方法的比較讓他們更深刻地感受到9分鐘這種烙法的價值。此時學生思維開始迸發了,不斷地質疑著,9分鐘烙法比12分鐘、18分鐘時間節省在哪了呢?王釗老師及時抓住學生的憤悱點,問“要盡快烙好餅,哪種最合理?”“為什么第三種安排最合理?”
【分析】。
這里“為什么”的追問,可以說是整堂數學課的心臟、命脈。它使學生的思維不僅僅停留在觀察時間的多少上,更多地是促使學生透過現象思考其本質。原來第三種安排是充分利用了鍋底,使鍋底每次都能同時烙兩張餅。這里的設計抓住知識關鍵點,問在該問處,問在當問時,突出了教學重難點,有利于促進知識的深化,有利于建構和加深所學的新知。學生通過探索、討論,思維火花的產生、噴發和碰撞都在這個問題的引領下獲得釋放。
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學習的接受、理解、思考水平與課堂提問選用的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從課堂提問的方式上來說有很多種,如:直問、曲問、正問、反問、疏問、追問等等,而每一種提問方式的作用及所能達到的效果是不同的,所以在課堂上,設計的教學提問盡量要多用幾種方式,這樣才更能體現課堂的靈活性,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學到知識。
【案例2】。
當王老師直問“為什么用9分鐘烙三張餅這種安排最合理”時,她敏銳地觀察到學生回答有一定困難。此時她不是一個勁地追問學生,而是應用了一些疏導性、鋪墊性的問題,以幫助學生刨根問底。
師:為什么第三種安排的時間最短,第一種安排的時間最長?
生:因為第一種安排每次鍋里只放了一張餅,沒有利用題目中“每次烙兩張餅”的信息。
生:第二種安排中第一步和第二步都充分利用了“每次烙兩張餅”的信息。
師:第二種與第三種相比,時間又長了,長在哪里?
生:第二種方法的后兩步鍋里只有一張餅。
師:也就是說第二種方法沒有充分利用鍋底。
(兩人一組,再次按第三種方法烙三張餅)。
(生略)。
師:為什么第三種方法最合理?
生:因為這種方法烙時,鍋里每次總有兩張餅,沒浪費鍋底。
【分析】疏問破難點。
面對富有挑戰性的問題“為什么第三種安排最合理”,學生陷入深深的思考。王老師能及時幫助學生化難為易,設計一組相對比較容易的問題引導學生逐步觀察、思考,一“長”一“短”的對比提問,幫助學生回顧整理了三種不同烙法,比較區別幾種方案的不同點,從而達到方案的優化。在這種“層層剝筍”似的疏導性提問后,學生在全班討論和自我反思中達成共識,形成“整體考慮、合理安排”這種統籌思想。
【案例3】。
師:5張餅怎樣分組?
師:老師將5張餅分成3組,第一組2張,第二組2張,第三組1張,行嗎?為什么?
生:(略)。
師:因此烙餅時,千萬不要讓一組里面只有1張餅,否則這樣就會浪費鍋底了。
【分析】反問促深化。
教師首先提問5張餅怎樣分組時,學生已經回答出正確結果。王老師沒有就此止步,而是再就此問題進行反問。這里的反問代表了部分學生的心里想法,同時設計的反問問題牢牢抓住錯誤癥結,引起學生自我反省,及時發現錯誤,找出錯因——沒有充實利用鍋底。此處的反問促使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得到具體的培養和提高。
【案例4】。
在學生正確探究完4、5、6、7張餅的最佳烙法后,
師:怎樣將餅分組就能保證每次鍋底可以烙2張餅?
生:(略)。
師:利用你們發現的規律,怎樣給8、9、10張餅分組呢?
生:(略)。
師:如果給你更多的餅,你能合理安排嗎?怎樣安排才能最節省時間呢?
【分析】追問實現升華。
眾所周知,烙兩個餅、三個餅是研究運籌思想的經典范例,但如果僅局限于此還不夠深刻,至少在提升學生思維品質上還有所欠缺。探尋4、5、6、7張餅的過程中,學生不能僅僅停留在探究烙餅方法上,而是要通過方法尋找烙餅規律。因此,在課末王老師順著4——7張餅的解題思路對問題緊追不舍,設計了三個問題,最后刨根到底解決了“給你更多的餅,怎樣安排才能最節省時間”這一問題,讓學生自覺地意識到“我們要對餅進行分組,要么2張,要么3張餅看成一組,這樣才能最節省時間”,從而把新知轉化成舊知,在學生的腦海中牢固地構建起烙餅策略的數學模型。
這堂課通過簡單的烙餅問題向學生滲透優化思想,讓學生學會通過“觀察、思考、猜測、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維成分的活動,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解決問題中的作用,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相結合所散發出來的獨特魅力。由于教師精彩、有效的提問,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真確地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學習借鑒的地方,讓我深深感受到新課程中教師提問語言的魅力。
前日,在教研室基地活動中執教了一節五年級上冊的“確定位置”,或許上課的效果并沒有達到理想中的那種交融之感,似乎想在表達一種對課堂教學理念實踐的渴望,又似乎并沒有完全顯露那種因渴望而產生的激情。但在三次的試上過程中的確是在尋找一種對課堂教學價值觀的理解與實踐,正是在這種觀念的指引下,逐步走進課堂教學理解的深處。
我以為有效教學至少應該包含兩個維度,一個是技術層面,另一個是價值層面。技術層面上的教學往往追求教學行為功能的最大化,“多教總比少教好”、“多學總比少學好”,寧可少思考片刻,勿可少做一題;而價值層面則更多地考慮這樣的教學有沒有價值,學生在你的教學行為中有沒有得到長足的發展,在學生的活動過程中有沒有產生合理的附加值。如果在教學設計時僅僅思考技術層面的東西,而不在價值層面上進行探索,那么,我們的教學就只能永遠處在同一平面上。
在教研組備課時,我們一致認為這節課的教學價值應該是,通過多樣化的活動,使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關注學生的記錄過程,逐步滲透數學的“對應”思想,讓學生體驗數學的簡潔美。感受豐富的確定位置的現實背景,體會數學的價值和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道理,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正是思考為何而教,我們才能擁有這一種目標價值的驅動,才能讓課堂教學產生內在動力,才讓課堂教學真正駛入預定軌道,才能讓課堂教學富有意義。
“用數對確定位置”是蘇教版教材五下的一個教學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在一年級學習了用“第幾”來描述物體在直線上的位置,二年級的時候又學習了用類似“第幾排第幾個”的方式來表示物體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具備了用有序數來表示物體位置的經驗。本課時的教學正是基于前面學生已有認識基礎的上進一步提升,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同時也為學生奠定第三學段認識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基礎。
為了切實把握教學的要求,上出蘇教版教材的編排特色,教研組參閱了不同版本教材對這一內容的編排。作為新課標教材新增加一個教學內容,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用數對確定位置”編排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人教版教材這部分內容安排在六上,北師大版安排在四上,而蘇教版安排在五下。盡管該內容安排的位置各不相同,但教材呈現的內容卻是大同小異。這幾種教材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以座位圖作為情境引入,這就給我們以提示,用座位圖這樣一個學生熟悉的場景來引入新課,可以自然地生成研究問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比較,北師大版的座位圖上寫出了每個同學的姓名,而蘇教版教材卻只是標出了小軍的姓名,繼而用小圓圈代替了每一個學生??梢钥闯?,蘇教版教材更注意抽象出數學內容的本質,引導學生逐步經歷由直觀——半直觀——抽象的“數學化”的過程。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把自己學習數學的經歷作為選取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參照,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學生,我們每一個人都學過數學,在學習過程中所品嘗過的喜怒哀樂,緊張、痛苦和歡樂的經歷對我們這天的學生仍有必須的啟迪。
當然,我們已有的數學學習經歷還不夠給自己帶給更多、更有價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么我們能夠重新做一次學生以學習者的身份從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動,并有意識的對活動過程的有關行為做出反思。
教學行為的本質在于使學生受益,教得好是為了促進學得好。
在講習題時,當我們向學生介紹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時,個性是一些奇思妙解時,學生表面上聽懂了,但當他自己解題時卻茫然失措。
大數學家希爾伯特的老師富士在講課時就常把自己置于困境中,并再現自己從中走出來的過程,讓學生看到老師的真實思維過程是怎樣的。人的潛力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鍛煉。經常去問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感受,借助學生的眼睛看一看自己的教學行為,是促進教學的必要手段。
同事之間長期相處,彼此之間構成了能夠討論教學問題的共同語言、溝通方式和寬松氛圍,便于展開有好處的討論。
一、基本情況.
本次數學考試,參加考試的學生共有47人,合格率為88%。
二、試卷分析。
1、主要成績。
從卷面來看,有以下幾點成績值得肯定:
(1)學生的基本概念掌握得比較扎實,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較好地運用。
出學生利用基本概念,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好。
(2)學生的計算技能較為熟練。
這充分說明,教師在簡便運算和復習簡便運算時,充分運用變式練習,加深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與運用,因此,學生對于乘法分配律運用較好。
(3)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應用題中基本的數量關系。
從這次畢業試卷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能夠較好地理解應用題數量之間的關系,基本掌握了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具備了一定的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這次數學畢業的卷面情況也說明了這一點,我們知道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量與率的對應關系是學生掌握的一個難點,但是從卷面上來看,大多數學生能夠比較好地掌握。應用題的第一、二、三題就是稍復雜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學生對于數量關系分析得比較好,失分率較低。
2、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一、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這一類題的失分率較高。
二、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沒有完全養成。
1.稍復雜的數據和文字都會對一些能力較弱或習慣較差的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計算時顧此失彼,面對眾多信息時理不清頭緒。
2.對題中提供的原始材料、情境、信息,不能耐心解讀、全面觀察并選擇有用信息幫助解決問題。
3.卷面中還是免不了有單純的計算錯誤、抄錯數據、漏小數點、漏做題目等我們俗稱的低級錯誤??梢娖綍r的作業習慣、讀題習慣、驗證習慣等影響學習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不是臨考時想控制就能控制的,需要數學教師一貫的關注,循序漸進的培養和持之以恒的培養。
面對以上諸多問題,我和多位數學教師在一起針對試卷中的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教學研究,深刻反思了我們平時的教學行為改進措施如下:
今后改進方法:
(1)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利用課堂教學及課上練習鞏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扎實程度。
(2)加強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尤其是動手操作認真分析和實際應用的能力培養。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認真審題,及時檢查,仔細觀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4)教師應多從答題錯誤中深入反思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的靈活性,聯系生活、及數學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既面向全體,又因才施教。
(5)加強培優輔差的力度,對學困生的個別指導,縮短差距。
(6)圍繞知識點多設計各種類型的練習,指導學生解答,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
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要對學生進行規范化要求和訓練,對照課標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注意從平時的每節課抓起,注重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的教學,在教學中要注意展現問題解決的過程,概念的形成過程,公式、法則、性質等結論的推導過程,解題方法的思考過程。同時每次考試前老師都要給學生講一講考試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和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提高學生做題的速度和準確率,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荚嚭笠⒁饪偨Y失分的原因,要讓學生學會反思。
村小、實小、名?!业男凶咧?。
回顧自己從事教育工作的十幾年歷程,有這樣幾個詞將記刻在我人生的辭典中:村小、實小、名校,它們是我人生山路上的一級級臺階。
19xx年中師畢業后,千方百計想留城的我,連鄉鎮中心小學都無法留下,被分配到一所村小工作,而且一呆就是十一年。一開始我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常常廢寢忘食,曾一人擔任兩個畢業班的數學教學工作,還得兼顧一個班的班主任??墒菫閹熤芬膊皇瞧教沟?,記得上班沒幾天,我就遇到了“麻煩”,鄉鎮教育助理來聽課,我穿著一件紅襯衫,躊躇滿志、信心十足講了起來,可他們的評價是:此人油腔滑調,講課重點不突出,對我的教學能力很是擔心。為此,我幾天睡不著覺,這就是想成為一個優秀教師的我?從此,我刻苦學習,虛心求教,終于在第一次參加鄉鎮統考中,所教班級的成績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才打消他們的擔心。漸漸地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得到了學生的喜愛和家長、社會的贊許。
可是幾年下來,我又開始思考了,這就是我的教育理想嗎?就這樣成為一個“教書匠”?顯然不能。于是我靜下心來,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常常挑燈夜戰。沒有資料,采取自費訂閱和去書店購買;沒有專家指導,我就到處請教,市縣教研室是我常去的地方,并且一聽說有教學業務的學習和比賽,我都盡力參加,有時還毛遂自薦。那些日子里我不僅出色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還多次參加了教學比賽,每一次參與都使自己的業務水平得到鍛煉和提高,漸漸地我也成了當地有名的“土專家”。1995年我被建湖縣教育局聘為小學數學教學能手,1998年我被評為鹽城市小學數學教學能手,作為村小的老師能成為市級教學能手,成為當地的美談。然而別人不知道,這是我用汗水和智慧換來的,當別人在休假的時候我在研讀教育專著,別人在熱衷于搞家教的時候我在鉆研教材,我曾幾乎讀完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所有著作,研讀了十多本兒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專著,以至到了結婚的時候我連一臺象樣的電視機都買不起,因為我的微薄工資幾乎都投進了購買資料和自費出去學習了。所以當我看到有名師名家到我們身邊上課,甚至到我們學校做講座上課,許多年輕老師都不愿去聽,我總感到不可理解。
1999年我被選調到建湖縣森達小學,這是城鄉結合學校,也是一所村級小學,不久我又成為主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以后的日子里,我和同事們一起經過不懈努力,把一所名不經傳的學校,辦成了江蘇省級實驗小學,在省市教育界引起不小的“轟動”。連全國人大許嘉璐副委員長、國務院田紀云副總理都曾去參觀、視察。那段時間里,我憑著樸實的人品和扎實的工作作風,得到老師和學生的擁護和支持,也使自己從以前只關注數學教學擴大到關注整個教育,并鍛煉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管理能力。特別以前在村小工作,我幾乎沒有機會出去專門學習,什么骨干班,提高班,都沒有機會參加,經過不斷努力,我后來成為縣里骨干培訓班的指導教師,還被聘為縣教師進修學校的兼職教師。并積極指導和培養青年教師,曾幫助十多名老師在省市獲一等獎,帶出了五六名市縣教學能手。許多個星期假日都在無私幫助年青的老師搞教學設計、磨課,每當他們取得成功的.時候,我比自己參加還高興,我總覺得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鍛煉了自己。
xx年9月1日,是我今生難以忘懷的一天。
這天,我成為鹽城市第一小學的一名老師,還成為一個負責北校區教導工作的中層干部。興奮、感慨、壓力充滿心頭,我能做好自己的工作?能為這所名校的發展的作出自己的貢獻嗎?在一小工作的日子里,我和同事們一起,團結一致,開拓創新,精心組織一次次活動,細心做好每一件工作,腳踏實地、從不敢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工作上,我能身先士卒,奮勇當先,要求大家做到的,首先自己先做到,要求自己每天提前半小時到班,做好一天的準備工作;下班總是推遲半小時以上,做好一天的工作總結。平時從不愿請假,怕影響工作,就連父親癌癥手術期間,我是白天請叔叔和兄弟們照料,晚上回去照料父親,早上又活躍在校園里。有人問我精神狀態為什么總是那么好!我總是笑而不答,其實我在心里知道,我喜愛這所學校,喜愛這里的工作,我是在享受著教育的芬芳!享受著教育的魅力,享受著教育的快樂!
招聘、競聘、直選——我的奮斗之路。
十幾年工作中,我還經歷了招聘、競聘和直選這些現代辭典才有的詞語,不斷豐富我的教育人生。我通過努力成為一小第一批招聘老師;通過慷慨陳詞的演講由一個普通老師競聘成為森達實驗小學的副校長,又通過競聘成為一小負責教導工作的主任;還通過直選成為黨支部書記。有人說我幸福,說我遇上一個好的時代。是的,我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充滿競爭、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
為了這些挑戰,我也付出了很多很多。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很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而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這門藝術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我在研究《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策略的研究》這一課題。
從參加工作走入講臺以來,我最大的感受便是:課堂教學讓我重新認識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原來一直以為師道尊嚴,教師是高高在上,其絕對權威不容置疑。隨著工作的不斷開展、與學生的不斷接觸以及業務學習,我逐漸明白:課堂是師生間的一種對話,師生地位應該是平等的,沒有絕對的權威,也沒有絕對的平等。在教學實踐中我漸漸意識到:只有在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中,才會感受到孩子們真正的自主;只有蹲下來與孩子說話時,才會發現孩子們原來也是這般的“偉大”;只有心中充滿愛,才會感覺到生活是這么豐富多彩。
在教“萬以內數比較大小”這一課時,我事先讓學生帶來了厚厚的書本,告訴他們比比看看誰的書最厚,里邊裝的知識最多,就當著全體同學的面給他頒發“知識小博士”證書,學生們急不可待地搬出從家帶來的厚書,尋找著書本最后的頁碼?!拔业捻摂底疃?,有988頁!”王春瀅第一個把自己帶來的書的頁數報了出來。
“988!”我一邊認可地點頭,一邊把數字一板一眼地寫到黑板上,然后鄭重其事地宣布:“這本書有988頁,這個數可真不小哇??磥磉@個證書得發給她了!”
我話音未落,就聽見一個同學大聲說:“老師,我的頁數比她的還多,有1302頁呢!”“1302?”我把這個同學報的數字寫到988的旁邊?!皯{什么就說1302頁比988頁多?”文藝委員從來不肯輕易認輸:“你的都是1、2、3,還有個0,我的數都是9和8,怎么不比你的大?”她的質問還真拉來了響應的伙伴,但同時也激起了更多的反對:“988再大也沒有到1000,1302可是一千多呢!”“1302是四位數,988是三位數,四位數就比三位數大!”激烈的爭論中,同學們時而獨立思考,時而互相商量,每個學生的思維都伴著激情自由地飛翔。一次、兩次……直到我鄭重地宣布第四次,大家才心服口服地讓我把證書發給了吳夢瑤。
……。
一節課的時間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溜走了。這節課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我認為,正是在課堂一開始就營造出了一種積極思考的環境,學生才能更放得開。在課堂中,我總是盡量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機會。在學生的自由討論,自主發言,自主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增強了對數學知識的熱愛。我想,只有尊重學生,順其自然,學生才會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課后我在想:數學所要給予學生的不僅是邏輯思維和計算能力,還要讓每一個學生“長”出一雙數學的眼睛,發現并有興趣解決生活中無數個數學問題!體驗多了,信息豐富了,課堂活躍了,探索有價值了,孩子們的興趣濃了,數學也就不再枯燥了。只有這樣,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才不是一句空話;只有這樣,學生的個性才能在學習活動中盡情地舒展;也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在激情的陪伴下自由地飛翔!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教師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最好的方法及途徑。興趣沒有,學生學得也就沒勁。我覺得學生學習沒有興趣,主要原因在于教師沒有創設良好的環境,應該把題目放在學生的生活中,讓學生在具體的環境中學習。比如:我在教學除法的過程中,“買東西”老師做顧客,請學生做小小售貨員,東西當然由顧客決定,需要的錢數就需要小售貨員作答。答對的要給以獎勵,這樣就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學生們會搶著回答,那就請坐的最認真,上課聽課最認真的學生回答。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請同桌之間相互做顧客和售貨員,看那兩個小伙伴合作的最好,要適時的進行表揚,并加以物質獎勵“小五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趣比以前有進步,從而鞏固所學的知識。
再就是對學生的問題一概不拒。雖然有些孩子提出一些我們回答不或聽不懂的問題或與知識關系不大的問題,我讓他們放入問題銀行等到以后自己就能解釋,并不所有的問題都需要老師來回答,只要認真學習自己就能解決問題。我覺得這樣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增進師生關系。
還有在平時上課應該讓學生自己找出信息,自己提出問題,獨立解決問題,并引導學生進入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說數學”,可以促進學生大膽質疑。俗話說:“學問學問,又學又問”。學問常常起源于疑問,在人們習以為常的小事中發現問題,是優秀科學家的品質。質疑態度在科學發展中上有著了不起的作用,質疑不止于發現問題,還要提出問題。一個問題的提出,它可以成為一個見解,一個研究項目,一個科研目標。發展學生說數學能力,教師必須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觀察、思考,并提出質疑,再引起知識的.遷移,問題的解決。
培養“說數學”,可促進學生非邏輯思維的發展。非邏輯思維包括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非邏輯思維能在一瞬間迅速解決問題,或解題思維中迅速定向認清解題方向或途徑。
培養“說數學”,能力有利于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對那些數學學習缺少自信的學生,在說數學過程中改進了學習方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說數學的教與學雙方都有學生,學生自然多了一份親近和默契。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都無拘無束密切配合,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播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眲撛O具體生動的課堂教學情境,正是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的一種教學藝術。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數學課堂教學應從問題開始,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要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把學生作為一個整體發動起來。
問題情境趣味化,就是以境生趣引入新課,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激活探究欲望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他們熟悉的感興趣的和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引入學習主題,展開教學探究如在教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時,我故意穿著扣錯扣眼的上衣走進教室,頓時引起學生的哄堂大笑我裝作莫名其妙的樣子問學生:你們笑什么???一個膽大的學生站起來說:老師,你的上衣扣錯扣子了我追問:你們為什么覺得這樣穿不好看?因為衣服上的紐扣是配對的,像老師這樣亂扣就會很難看,謝謝你們的指正,要想好看就要扣在對稱的位置上。接著我就引出軸對稱圖形,再引導學生觀察人體正面,說出哪些是對稱的,并指出生活中還見過哪些類似對稱特征的圖形如此創設教學情境,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作為一名新教師,踏上工作崗位后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擔任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這對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兩個班的男生調皮的較多,所以在管理上比較困難。特別是因為我是一名新教師,初來乍到,總會有些同學表現出”不買賬”的態度。經過一個多月的磨合,通過不斷的找同學談心,主動去了解他們的情況,慢慢的我和學生之間開始互相了解了。
經過細心的觀察和實踐,我發現了這樣一種教學方式,那就是作為一名新教師,對等學生不應總是擺出教師的.架子,把自己擺在高高的位置上,這樣很容易造成學生的不服,從而不愿聽教師的課。我們應該讓學生感到學生和教師是平等的,我們要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這樣他們才能接受你,從而去聽你的教育的指導。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能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顯然就好在各位老師的幫助和支持下,很順利地完成了第一次在學校的亮相課,接著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公開課,體會到了做一個老師真的不容易。我深深體會到,教育確是一門藝術,一門大學問。
我們常說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時代在不斷的發展,知識也在不斷的變化,為了使自己的這一桶水不會陳舊、不會用竭,我要努力學習,給自己充電,相信自己只要不斷的堅持一定有所收獲,對自己說聲加油!
粗心是每個人都會犯的錯,不僅僅是孩子身上存在的毛病,在我們這些成年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地有存在。只不過粗心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現得更明顯、更突出。我們經常會見到家長之間會問道:孩子粗心怎么辦?每當我們翻開孩子的作業本或者試卷的時候,看見出錯的地方很多都是一些最簡單最基本的題目,甚至還有漏題沒有做。于是父母有的苦口婆心進行矯正,有的大發雷霆訓斥,而孩子卻依然故我毫無改進,家長們也是傷透了腦筋。
實際上,孩子粗心是有原因的。
第一、沒法集中注意力。
粗心是與注意力密切相關的。注意力比較差的孩子,在視知覺收到的信息傳入大腦進行分析時,信息很容易受到干擾,就容易出現錯誤、遺漏或遺失,從而導致粗心。研究表明,大多數在走路前沒有充分爬過的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學習中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身體的協調性差,從生理層面上來分析,難以甚至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行動,妨礙了他們從外部世界獲取有用的信息,許多感官信息未能傳遞到大腦,以至于出現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
視知覺不是視覺,是把眼睛將所看到的信息傳遞到大腦,對看到的信息進行加工的一種能力。有的孩子把69寫成96;有的孩子總把十位數與個位數相加,對位不齊;有的孩子答案計算正確,抄寫時卻抄錯了。這些或多或少的問題,都與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有關。
孩子的視知覺能力因人而異。當一個孩子的視知覺能力達不到同齡孩子的水平,這就會導致粗心現象的出現。
第二、知識點掌握不全面,造成認知不清。
比如一些孩子對學習新知識不夠重視,重點難點渾然不知,西瓜芝麻分不清,眉毛胡子一把抓,知識點的掌握上凌亂無序,方法點的理解上一知半解,不能講一個個的知識點,連接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說起來懂了,具體卻又講不明白,如果課后不及時鞏固復習,學到的零散知識很快就會忘記。因此作業考試中必然出現差錯和漏洞。另外,在數學學習中,有的孩子由于對事物感知能力差,再加上數學學科的抽象性、邏輯性都很強,這些孩子不能清晰準確掌握數學概念法則。如果對待這些差錯和漏洞的態度是麻木不仁、放任自流、敷衍了事,差錯就會越來越多,漏洞就會越來越大。這樣的知識狀況就會對以后新知識的學習造成障礙,結果可想而知。
那我們又要如何正確糾正孩子的粗心問題呢?
了解了粗心的真正原因后,我們可以針對不同的孩子進行糾正,簡單的重復練習勢必會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以及養成良好的做事習慣,同時遷移到學習中,能夠有效的減少上面提到的各種粗心現象。
第一,強化孩子的責任心。責任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可以說如果沒有責任心,對什么事情都敷衍塞責,馬虎了事,必然做不好。有了責任心以后,才會謹慎從事,細致認真,不敢有半點兒懈怠。要培養兒童的責任心,家長光靠說教不行,還得身體力行,親自做示范,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長自己必須首先做到。我們想想一下,一個懶散的父母會培養出嚴謹細致、富于責任感的孩子。具體來說,在家里可以給兒童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讓他負責掃地或洗碗或者洗自己的襪子之類,干好了給予鼓勵或獎勵,干不好家長不能客氣,應要求他重來一遍,直至干好為止??傊?,就是讓他負起責任來。長期堅持下來,持之以恒,孩子的責任心會大大增強。
第二、培養集中精力的好習慣。有的家長,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學習,都把電視機開著,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將,這些做法都會造成對孩子的干擾,使他不能集中精力去學習;還有的孩子放學回家以后,總是先打開電視,然后邊看邊寫作業,或者耳朵上戴著耳機,一邊搖頭晃腦地唱著歌,一邊做習題。久而久之便養成了一心二用的不良習慣,這樣作業出錯的概率會大很多,效率也不高,作業半天都做不完。另外,我們要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游戲活動、適當的體育運動或玩樂,在做活動、運動或玩樂中時也要求孩子集中精力,充分釋放孩子的天性,做到勞逸結合,同時讓孩子明白集中精力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
第三、保持耐心。對孩子粗心這個毛病,做家長的千萬急不得,我很理解一些家長的心情。我的孩子也有粗心這樣的毛病。記得上個月,孩子數學測試做漏了題,扣了3分,被老師加倍罰分,共扣了6分,孩子心里很難過,抱著陳老師傷傷心心地哭,我們知道后反而安慰孩子,和她一起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后來一段時間,情況有所好轉。但是上星期測驗,又有一道題忘記做,被扣罰了1分。這說明孩子在改正粗心的毛病中會有反復。我們也曾經給孩子講,粗心說帶來的后果。孩子也開始漸漸明白道理了。但是我們一定要給孩子時間。特別是千萬不要打孩子,體罰孩子。它會帶來非常負面的后果。因為你的行為不是在糾正,反而是強化。盡管孩子當面承認了錯誤,收到了一時之效,但管不了多久,孩子又會故態重生,為什么呢?那是孩子沒有真正入腦、入心,所以持續時間就短。因此對孩子粗心的毛病保持足夠的耐心,不遷就,不粗暴。這樣,你就能夠通過改變孩子的行為來改變他的習慣以至于最后改變個性。日積月累,你會發現孩子的粗心漸漸減少。
自己能認識到,卻無法改過來,心理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不利于他們的健康發展。真希望廣大教師和家長在正確認識“數學障礙”的同時,對粗心的學生,老師應該想設法改進一些,幫助粗心學生各方面。
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系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抓住了學生認識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
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通過檢驗,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利用合理地提問與討論發揮課堂的群體作用,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同其他學科一樣,小學數學同樣是與生活聯系很緊密的一門學科。它的產生主要是為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而產生的一門學科,自然得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有的放矢。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教師在教學時,應著眼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踐經驗,開啟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從而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數學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它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它的產生主要是為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而產生的一門學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那么,在他們的眼里,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他們會在為實際中能夠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而沾沾自喜,由于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對于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學好數學,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努力創設機會,創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讓數學走出書本,走近生活,使學生智力、能力得到協調的發展。
一、認清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數學知識的應用是廣泛的,大至宏觀的天體運動,小至微觀的質子、中子的研究,都離不開數學知識,甚至某些學科的生命力也取決于對數學知識的應用程度。馬克思曾指出:“一門科學只有成功地應用了數學時,才算真正達到了完善的地步?!鄙钪谐錆M著數學,人們的吃、穿、住、行都與數學有關.例如通過人們吃的糕點可認識到豐富的幾何圖形;在商場買衣買鞋時經常會遇到打折的問題;住房轉讓和新房購買時的收入和支出;行程中的路程、速度和時間的關系等等數學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
二、走進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知識的生活化,就是通過將數學教材中枯糙、脫離學生實際的數學知識還原,取之于學生生活實踐并具有一定真實意義的數學問題,以此來溝通“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新版的小學數學課本也正朝這個方向在努力,在教學中,我尤為重視。
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以學生熟悉的,并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數學問題取代脫離生產生活實際的數學問題。如在教學第六冊“歸一應用題”例一時,我把教材中的`題目“一輛汽車3小時行120千米。照這樣計算,5小時行多少千米?”作為“試一試”,之前,以“小明買4本筆記本用去了16元,照這樣計算,買6本筆記本需要多少錢?”由于要知道“買6本筆記本需要多少錢,必須先知道筆記本的單價”這一認識是學生生活經驗中早已具備的,因而在解答時,更顯得得心應手。又如,在教學第六冊例3“挖一條水渠,計劃每天挖30米,8天挖完。實際每天挖40米,實際每天挖多少米?”,我在教學時也將例題作了一點修改“小明家夏天吃冷飲,一家人計劃每天吃3塊,30天吃完,實際每天吃了5塊,實際幾天吃完?”由于要求“實際幾天吃完,必須知道冷飲有多少塊”這又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在解答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興趣盎然,思維也活躍了。
在教學中,我常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踐中選擇題材,進行整理,互相出題,鞏固新知。比如,我班組織春游活動前,我讓學生以小隊為單位,每人拿出零用錢,一起到商場購物后,再把這編成不同的應用題,同學間相互解答,有的同學編成“我們小隊有7位同學,每人拿出5元錢后去聯華超市購物,買掉礦泉水7瓶,每瓶2元,還可以買什么?”“我們小隊8位同學,一共有50元錢,買了面包8個,每個1元,買了橘子3斤,每斤2元6角,買了……”在同學們的自己編題,自己解答中,他們的數學思維、數學解題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時,這是他們在玩中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所以,興致頗高。
三、鞏固新知識要做到擅于挖掘現實生活素材。
數學知識需要得以鞏固,才能使學生牢固掌握并熟練應用。在教學中,如果能結合具體的生活實際問題進行練習或實踐,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將數學應用于實踐的過程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逐步培養。
比如,以前我在教學分數應用題時,正好遇上第27屆奧運會即將在悉尼舉行,于是,我在課前準備了前兩屆奧運會中國隊奪獎牌的情況,課上讓學生自己編題,以鞏固所學的新知識。學生興趣盎然,編出了不少分數應用題,如“前兩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奪得32枚金牌,其中女運動員奪得的金牌數占5/8,女運動員奪得金牌多少枚?”另外,我還組織學生進行預測:今年中國能奪得多少枚金牌?朱惠說:“16枚?!秉S燕說:“比上屆多3枚?!焙鷫粽f:“能奪得本屆金牌總數的1/15?!庇谑俏揖蛦枺骸耙傈S燕預測多少枚,需要知道什么條件呢?要知道胡夢預測多少枚,你認為需要知道什么條件呢?這是一道學生感興趣的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題目,使他們感覺到不是在解應用題,而是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不僅鍛煉了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而且還使學生受到了愛國主義的教育。
四、加強課外實踐。
實踐對于知識的理解、掌握和熟練運用起著重要作用。聽到的終會忘掉,看到的才能記住,親身體驗過的才會理解和運用。因此,要加強課外實踐活動。著名的數學華羅庚先生曾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本俚仃U述了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梢哉f數學為很多生活問題建模。
例如舉行一次野炊活動。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收集大量信息,深化統計的學習,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參與活動的全過程:調查市場行情,讓學生親自去糧店買米,去菜場買菜,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如買菜中的估算,人民幣的支付,菜的搭配和選擇等策略活動,引導學生有序地思考,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滲透應用數學的意識。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人類生活的實際需要,社會經濟文化的一體化發展進程,讓我們每天思考,每天探求,每天革新?!耙按丁被顒訉W生學習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讓孩子們津津有味地評論著自己所買的菜,交流著買菜的體驗,充分展示了每個人的個人愛好,生活經驗、情趣,也學習和交流著學習數學所包融的價值觀,實用觀,享受著學習數學的快樂。
又如有一年經常下雨,玉米的收成不太好,農民議論說今年的玉米可能要減產幾成了。于是設計了這樣的作業:分小組調查自己村中的幾戶人家,了解他們種同樣多的地,去年和今年的玉米收成情況,根據搜集的數據算出這幾戶人家今年比去年減少了幾成,這幾戶人家平均減產幾成。思考:是什么原因列出來,小組中的學生分工進行調查,完成調查后,合作寫出一份調查報告,并給農民提出建議。這是融數學、科學、社交知識于一體的綜合練習,前半部分是百分數(成數)的實際應用,沒有給出具體數據,需要學生自己調查完成;后半部分是學生調查造成減產的原因:(1)與經常下雨有關。(2)管理不當,病蟲害的緣故。(3)空氣污染。(4)玉米品種問題。這樣的作業設計取材農村特有的資源,從孩子們身邊的現實問題入手,給學生提供了一次運用各種知識進行實踐活動的鍛煉機會。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學會獲取知識、掌握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實際運用能力,使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
通過這些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和應用的廣泛性。而且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現實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意識到在他們周圍的某些事物中存在著數學問題,養成有意識地用數學的觀點觀察和認識事物的習慣,并逐步學會把簡單的實際問題表示為數學問題。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個有心人,讓數學真正成為學生愿學、樂學的學科,提供給學生充裕的探索、實踐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充分發展學生對數學的體驗,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讓數學課成為活動的、創造的課堂。
從低年級開始,教師就應關注學生數數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形成較強的審題能力。
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字字出聲讀數慢”。低年級的學生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默讀能力,出聲輕讀、用手指讀能幫助他們不漏字、不添字,讀懂意思。同時,要求學生輕讀后再默看題,詳細理解題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讀題能力。
因而在數學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審題的能力,教師還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而可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教師在學生讀圖時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避免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無關的信息上。直接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主要的信息,以便在教師指導下通過進一步觀察發現數量間的特點和關系。在課堂上,教師自己的教學語言首先要簡練明確,對學生的觀察要求要指向清晰,盡量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價值的信息中去。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意,有時我們還需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到動手操作也是一種很好的審題方法和思考策略。
畫一畫。在低年級,有許多信息需要到情境圖中數一數得到。正確數數是低年級學生必須掌握,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個基本技能。如果學生在數的過程出現數錯的現象,從而導致解題錯誤。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要求學生“留下痕跡數數”,即有順序地數,邊數邊作記號畫點、畫勾,幫助學生達到正確數數、仔細審題的目的。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很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而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這門藝術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我在20__年就研究《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策略的研究》這一課題。
從參加工作走入講臺以來,我最大的感受便是:課堂教學讓我重新認識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原來一直以為師道尊嚴,教師是高高在上,其絕對權威不容置疑。隨著工作的不斷開展、與學生的不斷接觸以及業務學習,我逐漸明白:課堂是師生間的一種對話,師生地位應該是平等的,沒有絕對的權威,也沒有絕對的平等。在教學實踐中我漸漸意識到:只有在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中,才會感受到孩子們真正的自主;只有蹲下來與孩子說話時,才會發現孩子們原來也是這般的“偉大”;只有心中充滿愛,才會感覺到生活是這么豐富多彩。
在教“萬以內數比較大小”這一課時,我事先讓學生帶來了厚厚的書本,告訴他們比比看看誰的書最厚,里邊裝的知識最多,就當著全體同學的面給他頒發“知識小博士”證書,學生們急不可待地搬出從家帶來的厚書,尋找著書本最后的頁碼?!拔业捻摂底疃?,有988頁!”王春瀅第一個把自己帶來的書的頁數報了出來。
“988!”我一邊認可地點頭,一邊把數字一板一眼地寫到黑板上,然后鄭重其事地宣布:“這本書有988頁,這個數可真不小哇??磥磉@個證書得發給她了!”
我話音未落,就聽見一個同學大聲說:“老師,我的頁數比她的還多,有1302頁呢!”“1302?”我把這個同學報的數字寫到988的旁邊?!皯{什么就說1302頁比988頁多?”文藝委員從來不肯輕易認輸:“你的都是1、2、3,還有個0,我的數都是9和8,怎么不比你的大?”她的質問還真拉來了響應的伙伴,但同時也激起了更多的反對:“988再大也沒有到1000,1302可是一千多呢!”“1302是四位數,988是三位數,四位數就比三位數大!”激烈的爭論中,同學們時而獨立思考,時而互相商量,每個學生的思維都伴著激情自由地飛翔。一次、兩次……直到我鄭重地宣布第四次,大家才心服口服地讓我把證書發給了吳夢瑤。
……。
一節課的時間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溜走了。這節課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我認為,正是在課堂一開始就營造出了一種積極思考的.環境,學生才能更放得開。在課堂中,我總是盡量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機會。在學生的自由討論,自主發言,自主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增強了對數學知識的熱愛。我想,只有尊重學生,順其自然,學生才會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課后我在想:數學所要給予學生的不僅是邏輯思維和計算能力,還要讓每一個學生“長”出一雙數學的眼睛,發現并有興趣解決生活中無數個數學問題!體驗多了,信息豐富了,課堂活躍了,探索有價值了,孩子們的興趣濃了,數學也就不再枯燥了。只有這樣,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才不是一句空話;只有這樣,學生的個性才能在學習活動中盡情地舒展;也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在激情的陪伴下自由地飛翔!
教學心得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播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眲撛O具體生動的課堂教學情境,正是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的一種教學藝術。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數學課堂教學應從問題開始,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要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把學生作為一個整體發動起來。
問題情境趣味化,就是以境生趣引入新課,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激活探究欲望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他們熟悉的感興趣的和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引入學習主題,展開教學探究如在教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時,我故意穿著扣錯扣眼的上衣走進教室,頓時引起學生的哄堂大笑我裝作莫名其妙的樣子問學生:你們笑什么???一個膽大的學生站起來說:老師,你的上衣扣錯扣子了我追問:你們為什么覺得這樣穿不好看?因為衣服上的紐扣是配對的,像老師這樣亂扣就會很難看,謝謝你們的指正,要想好看就要扣在對稱的位置上。接著我就引出軸對稱圖形,再引導學生觀察人體正面,說出哪些是對稱的,并指出生活中還見過哪些類似對稱特征的圖形如此創設教學情境,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50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