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一門門檻性很高的學科,需要我們進行持續的學習和練習。以下是一些英語學習的經典案例,希望能夠激發大家的學習興趣。
今天欣賞了xx老師執教的《活見鬼》,值得學習之處頗多,概括如下:
1、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笑話,本身編者選擇笑話這樣一種形式的文言文,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通過本課的教學讓學生覺得文言文其實不難學,不難懂。開課伊始,教師緊扣文本的“有趣”,學生的“興趣”,通過教師風趣的語言引導,從“鬼”字的字形入手,進而調動起學生對文本的求知欲。板書課題后,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會“活見鬼”這句口頭禪在生活中使用,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為后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2、“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于漁”,強調了方法技能的重要。初次接觸文言文,學生在朗讀方面會有一定的困難,不僅要對生字進行正音,本篇文言文中存在著一些多音字,學生會難以判斷。此處教師順學而導,設計為多音字正音環節,通過出示多音字不同讀音所表達不同的意思,引導孩子掌握“聯系上下文判讀多音字讀音”的方法,幫助學生掃清文字障礙,達到初讀課文讀準讀通的目的。
3、面對第一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生,降低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難度,進而激發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感受了文言文的魅力,為今后再次學習文言文埋下興趣的種子。故教師設計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原文、譯文達到了解文章大意,加深文章關鍵詞句理解的目的。
4、本篇教材的朗讀難點就在于讀出文言文的韻味。通過教師的范讀、學生的自由讀、推薦讀、齊讀等多種形式、層層遞進的朗讀,并加入自己的動作、表情,讓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奏美、韻律美。
5、本文用精煉的語言通過一個“撩”字將撐傘者疑神疑鬼,擔驚受怕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教師通過情景的創設,帶領學生進入馮夢龍筆下的雨夜,抓住一個“撩”字進行角色體驗,擴展想象空間,在反復的誦讀中感受到了本文的用詞精妙,體會文章含義,突破文章中心。
6、“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師充分利用文本這個例子,挖掘有利資源,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學習方法,以篇帶面,拓展延伸,學以致用。凸顯語文教學“舉一反三”的功能。
通過這次聽課評課活動,我受益匪淺。它讓我近距離地領略到每位教師的。
教學。
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雖然這兩節課的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學習借鑒的東西,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感受。通過這次聽課,我覺得在教育教學方面收獲很多,有很多值得學習借鑒的東西。
我不僅是一位英語老師,還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們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又要達到知識目標激勵學生,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態度、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各項學習活動中去。這兩位老師在課堂上用ok,verygood,wonderful,excellent等表揚、鼓勵學生積極學習,使他們懷著輕松愉快的情緒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英語的活動中去,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這兩節英語課都采用多種形式創設情景和充分利用英語教學本身的真實情景進行教學。諸如,采用實物、卡片、圖畫、簡筆畫、錄音、投影、身體語言、電腦、多媒體以及利用英語本身和上下文創設情景傳授英語基礎知識,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和交際活動。在情景中理解語言知識和內容能使難點化易,在情景中講解語言知識能突出重點難點;在情景中進行操練能提高學生實踐的量和質。課文內容通過導讀,清晰易記,能加速理解、記憶和交際的進程。在情景中對話交際能促進思維的條理化、邏輯順序化,有利于提高口頭理解和表達的正確性和流利性。
教師都重視在操練中講解英語語言知識,在情景中進行精講多練,培養學生扎實地掌握和運用語言知識。語言知識是指英語語言的音、詞、句、篇的結構和意義以及詞形變化和選詞造句的語法規則。利用各種直觀手段講解英語語言知識,能突出重點難點,注意難點化易。采用matchwords方式講解新詞語,既精煉精確、省時、易于理解詞語意義,又可避免單詞開花,形成教師一言堂的弊端。教師利用圖片,多媒體采用問答式的方式邊練邊講知識,生動有趣,能加速理解的過程,教師重視通過板書和在多媒體投影等創設的情景中對語法知識進行點破和歸納。
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交際的能力作為目的要求。教師都能運用已學英語知識,特別是剛學習的新的語言材料,使新舊語言知識相互整合,并聯系學生實際或通過想象創設的情景,完整地進行語篇的思想交流。這樣既交流了信息,拓寬了思路,解決了問題,又培養了用英語進行創新的交際的能力。
教師都很注重優化課堂教學過程。首先,教師通過真實的或創設的情景使學生理解所學的新的語言知識,再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技能訓練和交際活動鞏固所學語言知識,并使語言知識轉化成技能,然后在新的情景中通過對子和小組活動靈活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達到掌握聽說讀寫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的目的。教師采用實物、圖片、電腦、多媒體和自己彈奏音樂等手段創設新的語言情景,多渠道地給學生提供英語信息源和大量的信息,拓寬視野,從而激勵學生學習英語的強烈興趣,積極主動參與各項學習活動,使課堂富有節奏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作為老師不僅僅要認真地上好每一堂課,還要在這個“好”字上下功夫,怎樣才能上好課,怎樣才能上出讓學生喜歡的課?怎樣讓自己的語言更優美,讓自己的學生更喜歡?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要多琢磨,要多學習,要走出自我這個狹窄的區域,走到藍藍的天空下面,那么我們所看到的必然是明媚的藍天!
今天聽了吳老師的'一節課,本節課是第三單元ouranimalfriends第三課時,主要內容有(soundtime,culturetime,cartoontime)語音部分,文化部分和卡通時間,內容雖多,但是吳老師卻安排的結構緊湊,容量恰當,教學目標清晰明確,能夠圍繞重點、突破難點的設計教學環節。
吳老師教態親切、英語口語流利,給學生創造了良好說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英語語音。導入自然,本單元的內容是講動物朋友,吳老師就設計由動物歌曲引入本課的教學內容,一下子就把學生的興趣調動了起來。本節課教學設計思路清晰,活動扎實有效,活動與活動之間都能做到過渡自然、環環相扣,每個版塊銜接絲毫不覺得生硬,值得我學習。
上自己理想的結尾,挖掘學生創造使用語言的能力,從教師的語言輸入轉為學生的語言輸出,符合語言的習得規律。特別是設計小短文結尾這一環節,不光學生覺得有興趣,愿意去說去思考,連我都覺得很有趣,吳老師達到了她設計目的、教學目的,讓學生享受卡通故事的樂趣,享受運用語言的樂趣。
總之,吳老師的這節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潛能,極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體現出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學中用,用中學,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是一堂值得學習的優秀課。
老師的課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教學思想,營造了和諧、互動、探究、創新的良好的學習情境和氛圍。下面,我從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兩方面略作探討。
一、教師主導地位發揮得當。
二、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
體育教學中應遵循和貫徹“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思維為主線”的原則,本節課的設計集中體現了這一原則。課的開始部分,學生跑動進場與教師見面問好,打破了師生常規的開場形式,使學生感到愉快、自然。接著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創造性的用各種方式來玩報紙:把報紙疊放在頭上、肩上、腿上,來發展學生的平衡能力;把報紙放在地上,圍著報紙四面八方跳;把報紙展開,手拉著報紙跑一跑,或把報紙貼在手掌上、胸前跑。練習中學生有選擇的權利,讓學生自由結合,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變換小組成員,與不同對象合作,整強學生間的協作能力。
本節課能夠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達到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
大家認為整個教學過程有以下幾個亮點:
1.教學組織層次清晰、重難點突出。
老師的組織有條有絮,語言組織簡潔明了。在側向投擲輕物的教學中,先進行了徒手的原地側向投擲練習,改進了引臂與最后用力動作,隨后學生按照動作要求進行嘗試行投擲,根據學生投擲的情況,導出了本課擲遠的重點:輕物出手的速度和輕物出手的角度,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觀察??體驗嘗試??帶問題練習??師生討論??學生比賽等方式進行練習,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及主動參與的能力。
2.器材選用新穎。
本課《原地側向投擲》課中,老師選用了橡皮筋作為教學器材,并能教學器材一物多用。將器材發揮得淋漓盡致。
3.教學過程收放自如,減少消極時間的出現。
隊列調動是體育課堂的一大特色,多變的隊列變化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也是考驗師生配合的一大難題。這堂課中依次出現了多種隊型變換,老師在每一個隊型變化之間只用了幾個簡潔卻準確的指示性口令就快速地調動了隊伍,整個場面井然有序、收放自如。由此可見,教師的課堂調控能力相當出色這應該源于日常的教學。
4.寓教于樂。
這堂課的輔助教學游戲——趣味跑,以“交通警察”的形式指揮學生進行跑步,通過教學不僅鍛煉了跑步而且還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起到了健身和教育雙重工效.
5.學生反饋情況良好,基本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建議:
這堂中如果能更好地采用分層次教學,這樣對本課的教學效果將更加明顯。
從四月六日起,英語組先后有六位教師上了一節公開課。這六位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廣泛聽取備課組其他老師的意見,做了精心準備,組內其他老師給予了熱心的幫助,對這次公開課活動給予了極大的支持,使這次公開課活動達到了預期目標,取得了圓滿成功。
公開課之后,各位教師都積極、客觀、科學地進行了評課,對本組老師的這節課做出了公正的評價。很多教師進行了認真地剖析,不僅明確了今后課堂教學改革努力的方向,而且有針對性地指出了在今后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我們相信,這次公開課活動對我們年級全體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好的影響和帶動作用。下面我從兩個方面對這次公開課做一些分析。
1、認真備課。教學“不能打無準備之仗”,備課是教學過程的起點,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長期以來,我們部分老師習慣于只備知識,而忽視更重要的備方法、備學生,忽視根據所傳授知識和所教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心理特點來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從六位教師的公開課來看,他們對所教授的知識做了認真的分析和加工,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由淺入深、從簡單到復雜、從低處到高潮,他們巧妙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根據教學需要制作了精美的課件,激勵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上好公開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目標明確。我們每節課都有知識、能力和情感這三大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是對學生學會做人的教育。我們高興地看到,六位教師在課堂上啟發誘導、講練結合、傳授方法、培養能力,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突出重點。
3、重視主體作用。教學的目的是實現學生的發展,課堂必須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把學生的的思維潛能激活激發出來,這就需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樂學好學,使學習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而能否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又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應該說,六位教師的導入設計精新、教學語言優美、課堂邏輯結構嚴謹,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需要說明的是,以下幾點在平時聽課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在此一并說明。
1、重視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出問題要給學生必要的思考時間,問題設置要科學,我們主張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在學生思維受阻時要給予必要的啟示、點撥。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些課上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得不夠充分,課堂時間是有限的,老師說得多,自然學生動得就少。有的老師可能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急盼學生快點說出正確答案,因而提出問題后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短,甚至于自己忙著把答案說出來;有的老師不敢相信學生,提出問題后總怕學生想不到自己設置的“正確答案”上來,于是在那嗦嗦,不斷解釋,結果是打亂學生思路,得不償失。
2、加大課堂容量,加大思維訓練的力度?!氨Y|”也要“保量”,課堂效率不僅僅是“質”,應該包括“量”即課堂容量。再一個問題就是課堂思維密度??茖W合理地設置問題,增大訓練強度,盡可能讓學生動腦、動口、動筆。
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的課堂容量比較小,一節課下來,內容太少;還有就是思維訓練的力度不夠,老師講得太多,本應該由學生說的做的老師代辦了,讓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太少。這樣會嚴重浪費時間,降低課堂效率。
3、對學生回答問題后的.點評要到位。多鼓勵是對的,但鼓勵要用到當處,要有利于激勵、鼓舞學生和鞭策其他學生。對于回答不出或回答錯誤的學生,如果啟發后仍然不能答出來,既要鼓勵他不要氣餒,也要告訴他存在的問題以及改正的方法。
4、課堂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備課中,我們必須明確哪些是學生不易掌握或容易丟分的地方;在課堂上要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5、備課注意細節,提高應變能力。在課堂上,有時會出現我們預料不到的問題,比如課件出了問題,或者學生提出了一個我們回答不了的問題,再或者我們講錯了一個問題,那么如何應對?我們認為,一方面備課要充分,對課堂可能出現的問題有預見,并做好應對準備。有時候,我們順著學生的錯誤思維推理用心愛心專心下去,得出錯誤的結論,證明這樣思考是錯誤的,這可能比正面給出結論的效果更好;另一方面,要提高應變能力,而應變能力只能來自豐富的知識、嫻熟的課堂駕馭能力,而這一切都只能來自我們不斷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遇到突發問題之后,個別老師明顯慌張,不知所措,甚至干脆對所出現的問題置之不理,一帶而過,缺乏恰當處理的智慧和巧妙應變的能力。希望今后要有意識地鍛煉自己。
6、教學語言、板書設計要合理、規范。毫無疑問,老師的教學語言應該是簡潔、準確的,老師的板書應該是規范的,老師的這些教學行為無疑對學生具有示范作用,而我們學生在考試中書寫規范與否對他們的成績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希望老師們不要小看板書,努力使我們的板書規范化。因為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身教重于言教”。
7、重視學科思想的滲透。不同學科有不同的學科特點,我們要根據本學科的特點,指導學生學習方法,要指導和幫助學生學會構建知識體系,實現知識網絡化、系統化。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把握重點。
兩千零九年春季公開課,在老師們激動與緊張中來臨,伴隨著家長們滿意和微笑結束。在此次公開課中,我負責四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肯定。
中、大班小朋友們都有不錯的英語基礎,為了體現教學輕松快樂,我選擇了一英文歌曲作為教學內容。愛唱愛跳是孩子的天性,mary had a little lamb 是一首孩子們耳熟能詳的中文歌曲,曲調優美,節奏歡快,小朋友們的學習興趣濃厚。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我巧妙地把學過的顏色,物品名稱用英文對話的形式向小朋友提問,孩子們的表現欲望非常強烈,踴躍發言,課堂批氣氛達到一個小高-潮。其次,我注重擴大孩子們的單詞量。歌曲中涉及到的lamb, mary, white, snow 四個單詞讓小朋友們在看圖片,回答問題的教程中掌握并鞏固。最后,我帶著小朋友們說歌詞,唱歌曲,在一遍遍地重復中小朋友們很快掌握。伴隨著旋律,小朋友們齊聲高歌,至此,教學內容中的新知識講授完畢。
公開課最大的特征是展示性。為了讓家長看到孩子在我園學到的豐富廣泛的英語知識,我力求在有限的時間里既展現教學過程的生動活潑,孩子在課堂中積極活躍,又盡可能多地把所學過的對話,兒歌,歌曲,游戲展示給家長。讓家長們深刻地感受到孩子在我園快快樂樂學知識,贏就贏在起跑線上。
往中2017—2017學年度上學期英語組校本“公開課”教研活動總結 本次“公開課”活動已經圓滿結束,我們英語組共10人參加,每級根據自己年級組學生特點分別從對話和語篇教學入手選課、備課、上課。并由任七(5)的'王玲和八(5)的韋仕珍兩位新秀展現課堂教學技能技巧,現小結如下,希與大家共勉,望多提寶貴意見。
一、共同優點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從本次課型設計上來看:各位老師均能在自己的課中不同程度的運用情境教學,為自己的課量身設計了不同的情境、游戲、chant或活動,引發了學生的求知興趣。
七年級的王玲老師為學生們創設情境,讓學生描述相關人物外貌來學習該單元,本節課中課堂氛圍活躍,學生能根據課堂話題切合自己生活實際來探討,從而練習了本課所學知識,同時也訓練了孩子們的說話能力,增強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同時也彰顯了執教者的扎實的教學功底及老師在高端課堂教學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八年級的韋仕珍老師課前的games和free talk為學生們創設了做家務時的情景話題,讓學生學習并討論“如何保持健康”這一話題,扎實的訓練了本科所學短語及句型,學生的展示也很精彩,足以見得兩位老師至開學以來對學生英語習慣的培養,可以說兩位老師的授課風格不同,精彩紛呈。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從本次備課來看:各位老師都能認真備課,準確把握教材重、難點,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設計了不同的課件內容,化抽象為具體、直觀展示所學知識,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得到新知識的訓練,形象而直觀地突破了教學難點,突出了英語教學以聽、說、讀、演為主的能力培養,使學生能快速地記憶單詞,進入情境進行對話練習。
(三)結合生活實際,運用所學內容。
從本次上課目的來看:兩位老師均能將課堂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達到了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即:實用性。從熟悉的生活環境和語境導入本課學習,而后又回歸生活;且以日常生活用語為主,從生活需要出發,使英語知識生活化,口語化。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培養了學生說英語的意識,用英語的能力,同時也突顯了人文教育。
二、值得互學的閃光點:
各位老師均有各自不同的教學風格,值得大家相互學習。
1、韋仕珍老師的課上得輕松自如,環節間過渡自然、緊密,每句導語都在為下一環節做鋪墊、打伏筆,新授課是在free talk中復習相關舊知識自然呈現,鞏固訓練也是層層深入,錯落有致,不管是聽說還是讀寫均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可以說是把高效課堂的“高效”發揮的淋漓盡致。
2、王玲老師的課是優雅的典范,上課時表情及肢體語言豐富,口語清晰,語調優美,贏得了同事和學生的喜歡。
3、王玲和韋仕珍老師的課激情高漲,對課堂知識把握到位,學生興趣盎然。
4、韋仕珍老師的課很溫馨、有條不紊,學生活動組織有序,知識點訓練到位。
5、王玲老師的課設計到位,環節齊全,上課沉穩、扎實。
三、值得探討的地方:
1、課堂活動放手于學生的度應如何把握?
2、課堂中,如何面對差生進行教學?
3、課堂中如何規范板書?
4.從高效的課堂中要質量的同時,還如何把握教學進度?
往洞中學英語教研組
2017年11月9日
教師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考慮兒童的年齡特點,在本課的教學設計和組織上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游戲導入,充分調動起學生興趣。良好的開頭對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起著關鍵的作用。本堂課一開始,教師就用tpr活動導入新課,使學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里,被激活。接著教師利用游戲引出新詞教學,自然有效。
2、關注教學方法,體現了一個活字。教師的教學方法靈活,新單詞呈現形式多樣。應該說整堂課中,教師在引入新詞時,都是比較新穎而又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教師還注意利用實物,圖片,卡片,身體語言,表情動作等作為教學資源,創設講解,操練和運用英語的情景。蔣瑩老師能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關注教學過程,盡可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實的去感受知識,體驗知識,積極參與,努力實踐,在活動中學會用語言表達交流,較好的體現了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
3、教學活動的設計豐富多彩,有效,訓練方式多樣,有全班活動,師生互動,小組活動,雙人活動,個人活動等,在活動中突破難點,在活動中發展能力。教師為了鞏固本課的內容,精心設計了多個活動:有歌曲,謎語,游戲,內容非常豐富不但使單詞、句型的操練面廣,練習次數多,而且還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參與熱情。將熱鬧的形式與有效的語言實踐有機結合。
在英語課中,活動的設計和開展還應該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英語課堂的活動應該以語言運用為落腳點,本堂課上,蔣老師很好的貫徹了:在用中學,學中用,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在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處于相對自然的態勢,不斷的在習得和使用語言,學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諧的交織在一起。
本課中值得探討的地方:
1、本堂課中,蔣老師在布置任務前或句型操練前,未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導致學生操練時場面有些混亂。
2、教師語言不是很豐富。其實這也是我們較多老師的一個毛病。我們說當我們老師有足夠多的input(輸入)的時候,學生才能有output(輸入)。這可能就需要我們老師平時多多進行閱讀,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
三年級上學期是第二學段的起始學期,前兩組課文的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完成學段銜接過渡。教學本組教材,要引導學生通過默讀和朗讀理解詞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名人身上的優秀品質,并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與此同時,要培養學生學會邊讀書邊思考,積累語言的習慣。
綜合學段特點、單元目標和教材文本的分析,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用自主識字、隨文識字等方法,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胸、脯”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呵護。
3.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詞句;通過人物的對話、神態,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了解引用人物的話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聯系本組教材,可看出編排本課的意圖是:通過對人物語言和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體會列寧對男孩的呵護。所以,“通過人物的神態、語言,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本課的難點。
今天有幸聽到了一節四邊形,首先展示了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等四邊形。
1、讓同學們找共同點:四條邊,四個角。
2、區分是否是四邊形,認為是的點點頭,不是的擺擺手(這樣的回答有利于更好地管理課堂紀律。)
3、繼續出示圖片,讓學生們區分是不是四邊形。
4、揭示封閉圖形的圖形,強調四邊形都有4條直邊。
1、讓同學們在丁字板上擺一擺。
2、畫一畫:讓同學們在課本上面畫一個四邊形。
1、最熟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他們有什么共同點,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2、強調長方形有兩條長,兩條寬。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為下面求周長的課題做鋪墊。
3、拿出教具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他們都有什么特征。
總結:認識了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條邊。
通過這節課我認識到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是有限的,他們的語言組織也不到位,需要老師去補充說明。還有一些孩子畫圖順手就用鋼筆,這是不對的。老師要早強調,加強強調畫圖用鉛筆。讓他們養成一個好的做題習慣。然后要學會自己去比較,去探索。當然這需要老師的引導。把問題拋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尋求答案,比老師講清楚印象會更深刻。
衛芬芬老師思路清晰,語言表達簡潔,準確。帶給了孩子們一節輕松愉快的課堂。
朱雙文老師思路也非常清晰,強調重點,唯一不足就是老師說的太多,學生說的太少。
我覺得自身也有這種情況,以后會加以改正。學習各位老師的長處,避免自身的一些不足。
呂老師講的《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一課,教學設計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呂老師在教學中以主要問題為切入口,抓住了三個主要問題來引導:1、課文除了寫波斯貓,還寫了哪些動物?2、燕子、蜜蜂、青蛙的快樂各是什么?3、波斯貓為什么找不到快樂?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畫出燕子、蜜蜂、青蛙說的話,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燕子造窩、蜜蜂釀蜜、青蛙捉害蟲的辛苦,體會他們的快樂,體會波斯貓為什么不快樂?懂得“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尤其是呂老師在引導學生理解波斯貓為什么不快樂時設計得非常好,和其他小動物進行對比,學生很自然地就理解了“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對全文小結后齊唱兒童歌曲《勞動最光榮》來進一步體會“勞動創造快樂”,深華了文章的主題。呂老師在課后的拓展訓練“我們來幫幫波斯貓怎樣才能找到快樂?”設計得非常好,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到怎樣才能感受到快樂。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能夠在讀中自己感悟出“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非常了不起。
不足之處是:大屏幕上《勞動最光榮》的歌詞字太小看不清,如果在教學中能將寫的環節安排一點效果會更好。
《9加幾》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第一課,它是在學生掌握了10以內的加減法、10加幾的口算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它又是以后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在運用多種方法計算9加幾的式題時,體會到“湊十法”的優勢,并能掌握湊十計算的方法。
在本節課中費琛老師教態自然,語言親切,能結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適時地運用口令性的組織、調控的語言進行課堂教學,體現了較好的教學素養??傮w來說本節課在編排上能注意體現新的教學理念,重點突出、層次清楚,設計的情境有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注意學生的情感與態度,知識與技能的形成和發展,使大多數的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和獲得成功的體驗;同時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具體來說,費老師的這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新課程倡導數學教學要密切聯系生活,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問題。費老師的課就根據新課程的理念,結合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創設了運動會的教學情境。通過讓學生觀察運動會場景圖,發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這樣的編排不僅溝通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也培養了孩子看圖獲取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湊十”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費老師從課開始的導入練習,到新授的例題計算方法的講解一直很關注“湊十”這個知識點。尤其是在解決一共有幾個足球的問題時,能結合圖示,讓學生清楚地看到“湊十”動態演示的過程。借助多媒體技術,化靜為動,化難為易,讓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了湊十的算理,使原本很棘手的教學難點,迎刃而解。
在本節課中費老師使用了電子白板進行教學,利用電子白板的魔術筆、放大鏡等功能突顯教學重點和難點之處。利用電子白板的交互功能,進行多種解題方法的展示與交流。運用新的多媒體技術在本節課中實現了較好地教學效果。
聽了本節課后我對課堂練習的設計提出幾點建議。
1、新授后的綜合性練習的設計還可以更有層次性。從基本練習到綜合練習再是拓展練習,但每一層的練習都應該圍繞本節課的內容來展開。
2、練習設計也應該注意動靜搭配,即口答交流和動筆計算相互交替進行。
3、有些練習題可以重復利用,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練習。如簡單的口算練習后(口答開火車或搶答形式都行),可以對這些口算式題進行整理,在有序排列后引導學生觀察算式的特點,發現一個加數不變都是9,另一個加數一個比一個大1,得到的結果即和也是一個比一個大1。在這里就初步滲透函數思想,同時引導孩子進一步思考為什么和會一個比一個大1。然后再觀察得數的個位上的數和第二個加數的關系,并能根據這個規律進行計算。
觀摩了大班數學活動《裙子中的秘密》,我談一點個人的看法。具體分以下幾個方面來評述: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生活中,孩子們隨時會觀察到、感受到有規律的排序的物體給我們生活帶來的美感和節奏感。所以我們可以發現趙老師選取的這個內容來源于生活。另外,趙老師在活動設計時充分考慮到了孩子的生活經驗,利用孩子平時經常體驗的過生日這個情節來展開活動,一方面貼近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更激發起了孩子學習、發現的樂趣。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那么從王老師對此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制定來看,是全面、具體的,她從能力、知識、情感來制定的',在目標的制定時也考慮到了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在活動中,趙老師也緊緊圍繞著目標來開展每個環節。
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兒童的世界是他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壁w老師非常注重孩子探究能力的培養,為幼兒提供了便于探究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通過直接操作材料,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滿足了幼兒的好奇、探究、希望嘗試的欲望。趙老師始終為孩子創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孩子主動參與到觀察、分析、探究的學習活動之中。通過孩子動眼、動腦、動手、動口,讓孩子在師生共建的科學氛圍里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同時體驗成功的樂趣。實現了“孩子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這一理念。
本次活動設計條理清楚、從易到難、層次分明。趙老師從“發現裙子中的秘密”引起孩子“找秘密”的興趣;隨后又通過孩子的觀察、老師的總結得出排序的規律一般可以分成這么幾大類;接著再通過孩子的探究、合作操作,感知按照一種規律排序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充分發散了孩子的思維;最后又回歸到生活,激發起孩子繼續尋找生活中的排序現象的興趣。整個課堂教學有序有線、豐富多彩,使幼兒至始至終保持很好的注意力和探索興趣,活動效果好。為孩子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本節課,周老師安排了簡單活躍的拍手活動作為課前游戲,又出示了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樂園”情境進行導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在玩中發現數學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主動地去探索。
2、在教學中善于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以此為切入口進行有效的教學
在課堂中周老師讓學生經歷了連加計算的繁瑣,在理解完過山車中2+2+2+2+2表示5個2相加,周老師提問,如果20個2相加,你能列出算式嗎?學生根據老師的問題,標準地列出了,2+2+2+2+……這時周老師適時地引入乘法計算。學生進行對比后,自然就體會到了乘法簡便和快捷的優越性。讓學生參與經歷數學知識的呈現過程,了解新知產生的由來,既有利于學生掌握和理解知識,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
3、合理設計練習導練,強化新知
要達到學生掌握知識,最終發展能力的目的,學生的思維就必須經過反復多次,循序漸進的實際應用。在練習上,周老師也頗費苦心,通過我會連、我會選等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還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確寫出乘法算式。這些鞏固性、多樣性、層次性的練習,符合二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讓他們在動中學,玩中學,游戲中學,使他們對新知的認識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
整節課下來,我覺得有以下兩點值得商榷:
1、從圖中來,沒有回圖中去。課的伊始,劉爽老師很好的利用主題圖,讓學生發現了其中的數學信息,并提出了數學問題。從而提煉出了3道題目的解決方式。但剩下的大多數時間,周老師都是根據算式理解含義,基本上沒有再回到圖中去。其實就2年級的小朋友而言,對抽象的算式的理解遠難于對形象的圖意的理解。
2、3×4與4×3的板書,混淆視線。這節是表內乘法的起始課,雖然很多小朋友已經知道有乘法這種計算,個別小朋友還會背乘法口訣。但是在意義的理解上還一知半解。課上,劉老師有意圖的把3×4,4×3這兩個算式寫在上和下,然而在講解這兩個算式的意義時問題出現了,學生不知道哪個算式表示4個3,哪個表示3個4。我覺得在板書的書寫上可以避免這種算式寫在上下位置,或者提煉其他的數據作為素材。
今天聽了汪蕾老師執教的《乘法分配律》,汪老師的這節課,通過問題設置,引導學生從生活問題入手,讓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在老師的精心設計下,學生經歷了“尋條件、設問題、找方法、明規律、自總結”這樣一個知識形成的過程。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在整節教學過程中都得以體現?;仡櫿麄€教學過程,這節課的亮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平臺,以故事情景帶領學生進入課堂,引導學生從故事中找條件,設問題,激發學生興趣,開拓學生思維。學生根據找出的條件和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從而發現(4+2)×25=4×25+2×25這個等式。通過自主探究,發現等式兩邊的運算順序,使學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讓學生“觀察這個等式左右兩邊的不同之處”,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
汪老師要求學生觀察得到的兩個等式,提出“你有什么發現?”。此時學生對“乘法分配律”已有了初步感知,此時汪老師出示問題(32+4)×2○32×2+4×2讓學生完成,通過計算再次找到相等關系。不過,如果能讓學生自己模仿,自己再寫幾個類似的等式,學生的印象會更加深刻。
課堂中學生自主探究式的學習不是一句空話。,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做好適時地引導,在這節課上,汪老師抓住學生的已有感知,通過“觀察這一組等式,你發現了什么”。為學生提供了發散的思維空間。提供猜測與驗證的機會,將學習的主動權力還給了學生。學生的興趣激起了探究的火花。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讓學生觀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公
周二,聽了倪老師上的一節數學課。這是一節學了8、9的認識和加減法后的“用數學”的課。倪老師上的課數學味很濃,很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親切、自然的教態以及對多媒體的恰當、自如的運用都體現了她的綜合素質和功底。這是這節課整體帶給我們的印象和感覺。下面具體談談聽后的體會和感想:
1、課始的聽算訓練,我覺得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聽的能力和算的能力。有效利用這2---3分鐘,使孩子們靜下心來,長期堅持訓練為學生的注意力和計算能力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具有激勵性的課堂教學語言較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對整個課堂組織教學都起到了較好的作用。一年級孩子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又不持久,所以教師上課過程中穿插著豐富而有變化的鼓勵性語言對孩子們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如“你是第一個智慧星”等。
3、課堂結構安排合理,流程自然、順暢,重點突出。重點部分有各個層次學生的回答,也有同桌的對答,對學生觀察、語言表達能力和歸納能力的培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時也有教師清楚的歸納總結語,對學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4、練習部分讓學生用手勢表示對錯的設計,使課堂動靜結合,緩解了學習疲勞。練習題都是學生的易錯題,通過判斷和說理由,很好地突破了難點。使整個課堂達到了高潮。
xxxx年10月17日,本人有幸參加了全區小學數學“統計與概率”教學專題研討活動,聽了兩節精彩的數學課。兩位老師精心準備,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了豐富、生動的教學情境,設計了新穎、活潑的學生活動,成功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兩位老師的課堂教學風格和教育教學理念,深深地打動著我,聽了這兩節課,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談談我對吳凌艷老師這節《分段整理數據》這節課的幾點看法。
吳凌艷老師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教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她的課讓人聽起來耳目一新,非常得貼近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教師先是提供了為鼓號隊員買服裝這一現實情境,引導學生要先收集數據,使學生能想到要按身高數據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由此可以把他們的服裝分為三類,大號、中號、小號,引導學生思考可以通過什么方法來記錄,想到可以用畫“正”字法來記錄,讓學生體驗畫“正”字法整理數據的優越性,最后引導學生自主分段整理數據,完成統計表,分析整理后的數據,根據分析結果解決實際問題。吳老師選擇學生所熟悉的、蘊含數學內容的生活情境,讓學生結合親身經歷,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感悟,從而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探索新知的積極性。
吳老師在引導學生探究怎樣用“正”字法來記錄,怎樣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這一問題上,讓學生通過通過操作實踐得出畫“正”字法的方法,要按順序找,可以左手指著數據,右手畫“正”字法,還可以在原始數據上面做點標記,讓學生在畫的過程中,體驗怎樣做才能保證不重復、不遺漏。這一過程學生做的都很仔細,非常好。吳老師在課堂展示活動中,也都是有目的收集,在統計鼓號隊服裝型號時候,先是展示了幾個只是把正字畫出來的同學,讓他們說是怎樣來整理的,最后展示了一個在“正”字后面把人數算出來的同學,這樣就能讓人一眼看出來各種型號的服裝有多少人了。讓學生比較哪種統計的方法更好些,一步一步讓學生完善這個表格,這都是吳老師智慧的表現,充分利用了學生的資源作為我們的教學資源。在吳老師的課堂上,學生學的都很輕松,情緒非常高漲,課堂氣氛很融洽。
在這節課中,吳教師能根據教學的需要,設計練習,第1題是讓學生來統計一下兒童享受免票、半票、全票的各有多少人?這題非常有針對性,可以幫助學生總結分段整理的方法。吳老師又對統計表作了分析,特別對于制表時間的說明,不能填錯了或者是忘記填了,統計的數據是我們現在的時間統計的,隨著時間的變化我們統計的數據也會隨之變化,這一點我在以前的教學中就沒做強調,只是讓學生知道要填寫現在的時間,而沒有講清楚時間的變化,統計出來的數據也會有變化。吳老師還很善于捕捉信息,能捕捉學生在課堂中的點滴思想,她能從學生回答的問題中及時發現有價值的數學信息,馬上進行總結提煉。
本課是第二課時,教師選擇了學習體會“淘氣可愛”這部分內容教學,意在引導學生重點體悟和練習選擇具體事例表達的方法,切口小,重點突出。
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交流感悟,體會作者選取具體事例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注重啟發式教學,一方面,引導學生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一方面讀寫結合,指導學生體會寫法、遷移運用,很好的落實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理念。
建議:在寫法的領悟上,除了引導體會作者選擇具體事例表達思想感情,還應引導學生體會抓住特點選材的方法。在教學內容上,針對20分鐘的小課和本節課表達訓練的內容安排,可以舍去復習字詞的內容,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本課的重點內容上,在遷移運用部分在訓練扎實些。另外,在聯系遷移運用的環節宜聯系學生實際,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喜歡的動物選擇事例介紹,這樣更有利于打開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有話可說,更突出教學效果。
今天聽了汪蕾老師執教的《乘法分配律》,汪老師的這節課,通過問題設置,引導學生從生活問題入手,讓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在老師的精心設計下,學生經歷了“尋條件、設問題、找方法、明規律、自總結”這樣一個知識形成的過程。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在整節教學過程中都得以體現?;仡櫿麄€教學過程,這節課的亮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平臺,以故事情景帶領學生進入課堂,引導學生從故事中找條件,設問題,激發學生興趣,開拓學生思維。學生根據找出的條件和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從而發現(4+2)×25=4×25+2×25這個等式。通過自主探究,發現等式兩邊的運算順序,使學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讓學生“觀察這個等式左右兩邊的不同之處”,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
汪老師要求學生觀察得到的兩個等式,提出“你有什么發現?”。此時學生對“乘法分配律”已有了初步感知,此時汪老師出示問題(32+4)×2○32×2+4×2讓學生完成,通過計算再次找到相等關系。不過,如果能讓學生自己模仿,自己再寫幾個類似的等式,學生的印象會更加深刻。
課堂中學生自主探究式的學習不是一句空話。,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做好適時地引導,在這節課上,汪老師抓住學生的已有感知,通過“觀察這一組等式,你發現了什么”。為學生提供了發散的思維空間。提供猜測與驗證的機會,將學習的主動權力還給了學生。學生的興趣激起了探究的火花。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讓學生觀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你知道嗎?昨天有英語公開課呢!而且,有一個特別特別特別有趣的老師教我們呢!與此同時,我自然也學會到了一個品質——尊重。
昨天下午,烈日當空,我們冒著能熱“死”人的溫度來到了中心小學。來到中心小學內,我們有到了書法室,首先是我們副班主任——麥老師和我們講了幾句重要的話,并再三強調這次公開課是為了學校的,之后便請來上我們公開課的老師——蔡老師。
蔡老師有個英文名——hidi(海蒂),她是這么解釋自己名字的,她喜歡說:“hi”所以叫做“hidi”。不僅是名字有趣,她說也特別幽默,她告訴我們:“這里最帥的老師……”蔡老師頓了頓,看了一下站在旁邊的麥老師,很快就轉了說法:“這里最帥的兩個老師中的一個老師是我師兄呢!”頓時,我們全班哄堂大笑起來。教室也由此熱火朝天。
終于上課了,我們安靜地坐到分配好的位置上。于是,上課。首先,老師讓我們認識分辨人物,第一個圖片出來了,我們齊聲大喊:“j。k。buoling!”大家十分尊重老師,就這樣,第一環節結束了。第二環節:回答問題,我看了一眼蔡老師那別有風味的研學案,里面沒有中文呢!由此,勾起了我學習心,老師讓我們翻到第五面,同學們都超認真配合老師,因為老師說不希望冷場嘛。到了第三環節,老師叫我們和同桌互動,你問我答:“who is he?”“he is yaoming,he is a basketball player?!薄蠹曳e極踴躍。
可時間不等人,馬上進入了下一個環節。老師把四種顏色的放個分開放,竟分成了一個漢堡包!老師告訴我們第一層和最底層是主要的,然后又問我們,中間三層是什么。我們一本正經地回答:“經過?!辈涣?,我們大家竟然逗笑了后面兩百多個老師,于是場面一度十分尷尬……騙你的!于是整間教室就更熱鬧了!時間飛逝,一下子就下課了。當老師說:“class is over?!睍r,我們整個班頓時傻了眼。就這么結束了?我們想。但也只要依依不舍地配合老師,站起身來,向后面的老師鞠了個躬,又向hidi鞠了個躬。
在公開課結束后,我告訴自己:努力學習是重要的,尊重老師就是學習的根本。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加減法后進行的教學,也是學生學習乘法的初始課,因此這節課顯得尤為重要。本節課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知識水平,以學生的主動探索學習為基本活動的形式展開教學。劉爽老師的課堂清新自然,在以下幾個方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節課,周老師安排了簡單活躍的拍手活動作為課前游戲,又出示了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樂園”情境進行導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在玩中發現數學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主動地去探索。
在課堂中周老師讓學生經歷了連加計算的繁瑣,在理解完過山車中2+2+2+2+2表示5個2相加,周老師提問,如果20個2相加,你能列出算式嗎?學生根據老師的問題,標準地列出了,2+2+2+2+……這時周老師適時地引入乘法計算。學生進行對比后,自然就體會到了乘法簡便和快捷的優越性。讓學生參與經歷數學知識的呈現過程,了解新知產生的由來,既有利于學生掌握和理解知識,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
要達到學生掌握知識,最終發展能力的目的,學生的思維就必須經過反復多次,循序漸進的實際應用。在練習上,周老師也頗費苦心,通過我會連、我會選等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還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確寫出乘法算式。這些鞏固性、多樣性、層次性的練習,符合二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讓他們在動中學,玩中學,游戲中學,使他們對新知的認識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
整節課下來,我覺得有以下兩點值得商榷:
1、從圖中來,沒有回圖中去。課的伊始,劉爽老師很好的利用主題圖,讓學生發現了其中的數學信息,并提出了數學問題。從而提煉出了3道題目的解決方式。但剩下的大多數時間,周老師都是根據算式理解含義,基本上沒有再回到圖中去。其實就2年級的小朋友而言,對抽象的算式的理解遠難于對形象的圖意的理解。
2、3×4與4×3的板書,混淆視線。這節是表內乘法的起始課,雖然很多小朋友已經知道有乘法這種計算,個別小朋友還會背乘法口訣。但是在意義的理解上還一知半解。課上,劉老師有意圖的把3×4,4×3這兩個算式寫在上和下,然而在講解這兩個算式的意義時問題出現了,學生不知道哪個算式表示4個3,哪個表示3個4。我覺得在板書的書寫上可以避免這種算式寫在上下位置,或者提煉其他的數據作為素材。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38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