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案是指教師為了指導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編寫的一種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在小學教學中,教案的內容和設計需要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需求進行合理調整和創新。
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詩、童、閉、林、黃、立”等6個字。
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通過看圖和誦讀了解古詩的意思,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所見》。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寫“詩、童、閉、林、黃、立”等6個字。
2、朗讀古詩。
背誦古詩。
3、通過看圖和誦讀了解古詩的意思,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讀《識字4。
》中的.兒歌。
2、夏天了,知了在干什么?知了又叫什么?(蟬)。
3、出示圖,認記“蟬”,理解“捕鳴蟬”。
4、揭題,讀題。
二、初讀古詩。
1、出示情景圖,師范讀(感知課文)。
2、自由讀《所見》,要求讀準字音。
3、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4、同桌互讀。
5、指名讀,評議。
三、認記生字。
1、出示“牧、閉、立、捕、蟬”。
2、認讀生字(各種形式)。
3、小老師認讀不帶拼音的生字。
4、組長考察大家。
5、說說用什么辦法記住的。
四、精讀古詩。
1、自讀古詩,小組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指導朗讀。
4、找自己的好朋友讀一讀。
5、當一當詩人(配樂讀)。
五、指導背誦《所見》。
六、指導寫字“詩、閉、童、立”。
第二課時。
《小池》。
課時目標:
1、識本課6個生字,會寫“池、惜、陰、晴、柔、露”6個字。
2、朗讀古詩。
背誦古詩。通過看圖和誦讀了解古詩的意思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背《所見》。
二、出示課題《小池》,讀題。
三、自學古詩《小池》。
個體自學。
1、學生自主讀古詩。
2、自主圈出生字,學一學。
3、自主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互相讀讀這首詩。
2、請讀得最棒的小朋友帶讀有困難的同學。
3、小組負責認記生字。
4、討論組員中不明白的地方。
全班交流反饋。
1、卡片開火車認讀生字。
2、夸一夸,幫一幫。
(1)各組派代表讀古詩,評議。
(2)展示:說說你們組自己學懂了什么?
(3)幫一幫:說出需要幫助的地方。
4)點撥(結合指導朗讀)。
四、誦讀古詩。
1、朗讀比賽。
2、背誦古詩。
雖然這一節課結束了,可是留給我得是深深的反思?,F在回過頭來細細反思課堂,我總結出很多地方都做的不完善,今后應該改正:
1、原定任務:初讀課文,梳理字詞,在初讀課文梳理字詞這一板塊就已經用了二十五分鐘左右,剩下的十五分鐘里,本打算在快速梳理課文結構后就開始著手進行寫字的指導,不覺時間有浪費,遺憾的是沒有好好勻講開來,還是走得匆匆了些。
2、課堂上,為了扎實地開展生字的教學,我設計了很多的環節,整節課也在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往下進行,往往上一個環節沒有進行到位就進入了下一環節,總覺得在趕趟兒。主要表現在:
(1)對要求會寫的生字沒有讓學生動筆練習;
(2)時間安排不合理,前面環節太碎,中間讀書指導上不到位,過渡型語言不簡潔明了。
(3)方法的指導不夠,比如:多音字“咽”學生都不知道它還有那些讀音,我為了節省時間沒有讓學生查字典解決,其實字典就在學生手邊,引導著翻一下也不會用很長時間,卻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會用汲取本節課的`經驗和教訓,用于以后的課改之路上。在這次的評課中,老師們的建議讓我受益匪淺,今后,我在教學中一定會給學生更多的探索空間,讓自己的課堂不僅成為有效的課堂,還要成為高效的課堂。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材分析:
《七顆鉆石》是語文出版社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中的一篇童話,它是根據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故事改寫的。文中的小姑娘抱著水罐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發生了神奇的變化,變成了七顆星星,告訴我們無私廣博的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跡,愛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樣晶瑩閃爍,普照人間。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里強調:閱讀教學應重視主體閱讀感受和體驗,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根據這點本設計抓住讓學生感悟愛心的神奇力量和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兩個重點,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讀中體味語言的美,在讀中品味字里行間流露的愛心,在讀中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凋、罐、翼、喘、涌;要求會寫的字有:鉆、旱、焦、縫、滴、捧、嘴、銀、涼、需、股;要求掌握的詞語有:鉆石、旱災、焦渴、巖縫、一滴、嘴邊、清涼、需要、一股。
情感目標: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學會關心別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
能力目標:根據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
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2、理解課文內容,學會關心他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查閱資料,了解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生平及其文學成就。
2、閱讀、了解一些關于愛心的故事。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啟動感情。
同學們!請看大屏幕,這是什么?(北斗七星)今天學的課文與北斗七星有關系。讓我們一起走進俄國偉大作家托爾斯泰的童話《七顆鉆石》,去了解它神奇的來歷。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課文有幾個自然段?(8段)你是怎么知道課文有8段的?
2、指名讀第一段。(指導朗讀)真好,讀得不錯,預習得很充分。
師: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發生了什么?(大旱災)。
師:旱災嚴重到什么程度?
花兒都凋謝了,草木都枯黃了,許多人和動物因焦渴而死去。
師:什么是凋謝、枯黃和焦渴?再讀這幾個詞。(演示渴字)。
師:你看這個干旱大不大?請你們齊讀第一自然段。(演示旱情圖片)。
3、第二自然段開始講一個小姑娘給她媽媽找水,因為她媽媽生病了,需要水喝,拿著一個什么?(空的木水罐)(演示罐字)。
師:她找到水了嗎?是怎么找到的?找出相關的語句來讀讀!
她找哇,找哇,終于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個很小的泉眼。
小姑娘小心翼翼地端著水罐,一滴一滴地接著水,很久才接滿一罐。
師:從中我們體會出小姑娘找水的艱難。
4、在這個故事的發展過程中,這個木水罐一次又一次的發生了神奇的變化。發生了幾次神奇的變化呢?(自由讀38段)。
匯報交流:第一次:木水罐變成銀水罐。
第二次:銀水罐變成金水罐。
第三次:金水罐跳出七顆鉆石,并變成泉眼。七顆鉆石變成大熊星座。
三、品讀句段,讀中悟情。
1、第一次神奇的變化是從第三自然段開始讀到哪里為止?(4段)誰來讀?
師:那句話寫出了狗非常的口渴?
小狗躺在地上,伸著舌頭,呼呼地喘著粗氣。
師:此時此刻小姑娘干了什么?找一找動詞。(演示舔字)?這時候,出現了神奇的變化,為什么木水罐會變成銀水罐?(小姑娘對動物有愛心。)。
2、第二次神奇的變化是第幾段?誰來讀?讓你感受最深的語句是什么?
就在這一瞬間,銀水罐變成了金水罐。
師:你說什么是一瞬間?(一瞬間就是一眨眼睛,水罐變得很快,由銀的變成了金的。)一起來讀。這時候,出現了神奇的變化,為什么銀水罐會變成金水罐?(小姑娘對母親的愛。)。
臉色蒼白有氣無力。
師:此時此刻,小姑娘說了什么?做了什么?
好哇!你比我更需要水,把它全都喝了吧。說著,小姑娘把金水罐遞給了過路人。
師:這時候,又出現了哪些神奇的變化?(它的神奇之一在于從水罐里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鉆石。)師相機畫課題。(它的神奇之二是金水罐變成了一個泉眼)涌出什么?(涌出一股清澈的水流。)(演示涌字,并體味涌出)(它的神奇之三是那七顆鉆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神奇的變化?(小姑娘對他人的愛心。)。
4、小女孩的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是什么力量使水罐有這樣神奇的變化?其實,同學們也發現了,這個罐子之所以神奇是因為小姑娘的愛心,是愛讓這個罐子變得神奇起來。童話中小姑娘的愛心就像鉆石一樣晶瑩剔透,假如這位小姑娘來到你的'身邊,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小姑娘也有一句悄悄話想告訴我們:愛心是大海里的一艘船,帶你到達理想的彼岸;愛心是春日里含苞的花蕾,讓你看到無窮的希望;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愿愛心這顆種子,在你們心底慢慢發芽、長大。愿每個人都獻出愛心,愿每個人都擁有愛心。
四、引導想象,豐富情節。
師:托爾斯泰運用豐富的想象,將北斗七星賦予了這樣一個神奇的童話故事,表達了他希望愛心像大熊星座一樣,永遠普照人間的美好愿望。同學們也要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給課文加入一些情節。
1、小女孩把水罐遞給討水喝的過路人時,從水罐中跳出七顆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一股巨大清澈的水流。同學們想象一下這個過路人是誰呢?(是真正的過路人,還是上帝)請同學們發表自己的看法。
五、延伸文本,擴大感悟。
從你們的想象中,老師明白你一定更深的感悟到課文??催@首小詩:
愛
愛是什么?
愛是付出,不求回報。
愛是什么?
愛是堅強,不會軟弱。
愛是什么?
愛是偉大,絕不渺小。
愛是什么?
愛充滿世界,
永遠在我們的身邊圍繞。
師:我想你一定有很多的話想說,同學們你們想說點什么呢?你從前是怎么對待別人的?學完這一課后有什么想法?有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愛自己的父母、家人,還要愛周圍的人,愛每一個需要你幫助的人和動物,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好。
六、自主作業,拓展感悟。
1.發揮想象,續編故事。
2.制作愛心賀卡,送給你周圍有愛心的人。
附:板書設計:
給小狗喝變成銀水罐。
給媽媽喝變成金水罐。
一木水罐水變成泉眼愛心。
給過路人喝。
七顆鉆石變成大熊星座。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發生過一次大旱災: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叢林也都干枯了,許多人及動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個小姑娘拿著水罐走出家門,為她生病的母親去找水。小姑娘哪兒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著了。當她醒來的時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裝滿了清亮新鮮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但又一想,這些水給媽媽還不夠呢,就趕緊抱著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沒有注意到腳下有一條小狗,一下子絆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來。小姑娘趕緊去撿水罐。
她以為,水一定都灑了,但是沒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著,罐子里的水還滿滿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點,小狗把它都舔凈了,變得歡喜起來。當小姑娘再拿水罐時,木頭做的水罐竟變成了銀的。小姑娘把水罐帶回家,交給了母親。母親說:“我反正就要死了,還是你自己喝吧?!卑阉捱f給小姑娘。就在這一瞬間,水罐又從銀的變成了金的。這時,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湊上水罐去喝的時候,突然從門外走進來一個過路人,要討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遞給了這過路人。這時突然從水罐里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鮮的水流。
而那七顆鉆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大熊星座。
中學課文七顆鉆石是一篇優秀的課文,通過七顆鉆石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簡單而純真的道理,下面是中學課文七顆鉆石課堂實錄,一起來看看是怎么上好這課的吧!
師:今天咱們學什么?(課顯課題,學生齊讀課題)回家讀過課文了嗎?
生:讀過了。
師:這是個童話故事,咱們讀童話故事就得把故事一幕一幕放出來。
生:(讀相關內容)。
師:第一幕出場了。誰讀第二幕?
生:讀句子。
師:掉在地上的水罐沒了,這是第二幕,第三幕誰讀?
師:聰明,第四幕讀到哪里?(指名讀)。
師:又變了,最后一幕最激動人心,誰來讀(指名讀)。
師:謝謝你。小朋友們,讀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生: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發生了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和焦渴而死。
師:了解了當時的情況。
生:那個姑娘很善良。
師:還有好多小朋友要說,那就讓我們走進這個故事,誰來讀第一段。
(課顯: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發生過一次大旱災,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叢林也都干枯了,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
(指名讀)。
師:紅色的都是生字,誰來讀。
指名讀。
師:假如讓你用一個字或一個詞來概括當時的情景,你腦中蹦出了一個什么字?
生:死干渴。
師:還有很多很多,是什么使你們發生了這種想法?
生:渴。
師:對,我們一起寫寫這個(師范寫“渴”)你有過渴的感受嗎?
生:我跑完步之后覺得特別渴。
生:夏天也會覺得渴。
師:可你們渴了就有水,而他們呢?
師:假如人三天不喝水就會口干舌燥,這就叫。
生:焦渴而死(師在渴字旁補充板書這個詞)。
師:還有哪里讓你感受到?
生: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課顯圖片)。
生:草木叢林也都干枯了(課顯圖片)。
師:”干涸“和”干枯“能調換嗎?為什么?
生:不能,干涸是跟水有關,干枯是跟草有關。
師:這就是當時大旱災的情景,誰能讀好這段話(指名讀第一小節、再指名讀,齊讀)。
師:此時此刻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小動物或一株植物,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水。
師:故事中水真的出現了,你自由去讀課文2--4小節,找找從哪兒找到水了。
生自由讀文,考慮這是()的水。
師:說說你從哪里找到了這是什么樣的水?
生:當她醒來的時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
生:這時突然從水罐里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
師:咱們先讀讀第一句(課顯句子)。
師:想想清澈新鮮的水是什么樣的?腦子里想著這樣的水再讀讀這個詞。
生:清澈又新鮮的水。
師:當她醒來的時候,發現這水心情怎樣?
生:驚訝(讀句子)高興(讀句子)激動(讀句子)。
師:讓我們設身處地地為她想想,在小姑娘心里這是怎樣的水?
生:是就母親的水。
師:從哪里看出。
生:能救媽媽。
師:還是怎樣的水?
生:小姑娘哪兒也找不到水,說明水非常珍貴。
師:你真會讀書,那么小姑娘會到哪里找水呢?看到了什么?
生:來到森林,看到草木叢林都干枯了。
生:來到沙漠,看到到處都干了,找不到一滴水。
生:來到水井,水井也都干涸了。
師:樹林、水井都找遍了,小姑娘真累呀,誰來讀(課顯句子:小姑娘哪兒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著了。)。
師:小姑娘這么累,為什么不回家?
生:可她沒找到水。
師:小姑娘真怕,可為什么不回家?
生:她想到媽媽。
師:學到這,你覺得這還是怎樣的水。
生:珍貴的水。
師:帶著這樣的感受,咱們再讀(生齊讀句子)。
師:小姑娘捧著水罐往回家走,就在這時,(課顯課文插圖)誰能接下來把故事說下去。(指名說)。
師:故事講到這你腦子里蹦出什么問題?
生:為什么不把水個母親而給過路人?
生:為什么水罐會蹦出水流?
生:她母親反正要死了,還是給吧。
生:她自身不渴,可以給。
師:她自身不渴嗎?
生:渴因為第一段說,所有的人都渴。
師:從哪看出她渴?
生:再也忍不住了(師板書這個詞,田字格范寫“忍”,強調上局部不多一點)。
師:還從哪里看出?
生:咽了一口唾沫(師在田字格范寫“咽、唾沫”)。
師:咽,還有一種讀音,生齊讀。大家咽一口唾沫(生做動作)原來“唾沫”就是。
生:口水。
師:還有不給水的理由嗎?
生:他只不過是一跟過路人而已(板書:一個過路人)。
(課顯: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心想―――――――――,可是――――――――――。把水罐遞給了這個過路人。
生說后,讓生動筆寫寫。
師:正是這種善良,正是這種急人所急,小姑娘依然把水罐遞給了這個過路人。一起讀。
生:(讀)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
師:這時從水罐里(播放課件:水罐里蹦出七顆鉆石,鉆石變星星的畫面)。
師:這節課咱們解決了一個問題,這水罐為什么會發生如此神氣的變化,這個問題咱們下節課再研究。
《七顆鉆石》這篇課文是俄國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一篇童話。篇幅很短,所以確定為略讀篇目,安排一個課時。我們完全可以相信我們的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因此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如利用導讀卡,學生與老師共同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創造性學習。老師從旁進行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對于同學們來說,文中蘊含的人文精神需要細細體會。因此,把人文教育作為一個重點。除了讓我們的學生在學習文章的過程中體會愛之外,還讓學生聯系生活,從生活中體會到愛。目的在于讓他們學會愛。這是一篇童話,有關想象和聯想的訓練就不可缺少。因此,導入新課有想象,課文的學習過程中也有想象,此外,還專門有一個以愛為主題的想象訓練。
學習目標知識目標。
1.了解作者。
2.積累詞語。
3.理清故事線索。
4.理解文章的主旨。能力目標。
1.訓練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2.培養想象、聯想的能力。人文目標體會愛、學會愛。學習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學習方式。
課時安排:1課時。
學習過程。
一、課前準備。
(一)學生查找資料,了解列夫?托爾斯泰的生平及創作。
(二)學生制作導讀卡,提出最決的問題。
二、課前熱身。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你是否欣賞過美麗的夜空,產生過美麗聯想?……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觀賞美麗的夜空。古人看到了月亮便有了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看到了牛郎織女星便有了千古流唱的愛情故事……屏幕上的這七顆星星,使你想到了什么,講給大家聽。(學生回答)。
100多年前,一位偉大的俄國作家和我們今天一樣,仰望星空,看到了這七顆星星。他想到了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走入《七顆鉆石》中去尋找答案吧。那么,這位偉大的作家是誰呢?請看大屏幕。
(二)了解作者。
借助多媒體,打出托爾斯泰的頭像,學生介紹。如果沒有學生講到有關托爾斯泰的的人格魅力,老師可做適當補充。
總結:通過這幾位同學們的介紹,我相信同學們對托爾斯泰有了很深的認識。需要我們注意到的一點是:這樣一位偉大的作家也非常關心我們青少年教育。他親自為青少年撰寫了《啟蒙讀物》,希望青少年讀者能夠從中受到教育。我們今天學習的《七顆鉆石》就是其中一篇。
(三)學生合出導讀卡,提出問題,師生共同確定目標。
三、智力比拼。(在這一環節,學生線索,了解文章主旨。)屏幕顯示本環節規則,即方法指導。
(一)速讀課文,學生自主確定積累哪些詞語,并思考:題目中的七顆鉆石從哪里來的,又發生了什么變化?速讀方法指導:不動唇、不指讀、每分鐘不少于500字。(這些問題學生可以自主完成)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四、聲容傳情。(在這一環節學生賞讀,深入體會文章的主旨。)(屏幕顯示規則及建議,即要求及方法指導)。
(一)學生自主選擇喜愛的段落,進行賞讀。
(二)賞讀后老師注意點撥學生體會愛的力量,特別是博愛的偉大。明確:博愛是最偉大的愛。正是博愛的力量使這一缸水變成了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水流。請同學們想一下,有了這水流,世界會發生怎樣的改變?結合第一段來回答。(體會博愛的得力量,進行想象訓練)。
(三)定點賞讀最后段。理解作者這種博愛的理想。過渡:作者希望愛心像大熊星座一樣,普照人間。他的愿望實現了嗎?讓我們從我們的生活中找找看,尋找愛的星宿、感受他們的愛心。
五、尋找星宿。(打開屏幕,用課件內容,啟發學生思維)(聯系生活,培養學生從生活中體會愛的能力)。
(一)教師總結并點撥:被愛是幸福的,愛他人更是一種幸福。你有沒有從愛他人體會到過幸福?(引導學生學著去愛)。
(二)老師總結: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過度:托爾斯泰用一個水罐,一個星座便開啟了我們心中愛之門,讓我們受到了很深的教育。這篇課文是托爾斯泰寫給我們青少年看的,所以他采用了我們喜歡的體裁,是什么?(學生回答)。
(三)童話的主要特點是什么?我們這篇課文動用了什么寫法?(學生回答),老師總結:聯想和想象猶如給愛插上了翅膀,飛入了我們的心中,給了我們愛的啟迪,使我們受到了教育。這是一篇成功的`作品。同學們,敢不敢和托爾斯泰挑戰,我們也來創作一篇有關愛的作品?(學生回答)讓我們挑戰文豪,與托爾斯泰一比高低。
六、挑戰文豪。題目:女媧造人的故事你聽說過嗎?女媧最初造出來的人無心,你知道嗎?……你們當然不知道了,因為這是我的獨家創作,但是,還沒有完成,需要同學們幫我補充完整。后來,發生了什么故事,使我們人人都有了心,學會了愛。下面,讓我們展開我們的聯想和想象,編寫我們的愛心故事。與托爾斯泰一比高低!
(一)請同學們構思一分鐘,四人一組,互相啟發。(學生談構思)總結:我認為,同學們的愛心與想象的能力與托爾斯泰不分上下,我想信,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成為一代文豪。過渡:未來的作家們,讓我們看看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解決?拿出導讀卡,如果還沒有找到答案,請提出來。
結束語愛是偉大的,感人的,也是形式多樣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化蝶雙飛,這是戀人間的愛;俞伯牙摔琴謝知音,這是朋友間的愛;瘦弱的母親毅然搬起卡車,救起車胎下的兒子,這是媽媽的愛;除此之外,更有對祖國、對人民的愛。同學們,你還記得發生在長江岸邊的那次特大洪災嗎?也許一些細節你早已忘記,但我相信,在肆行的洪水面前,我們的戰士用血肉之驅筑起的防洪大堤,已經深深的烙在了你的心中。歷史證明,無論哪種形式的受都超越了時空,成為人類永恒的追求。同學們,讓我們追求愛,同唱愛的奉獻,譜寫愛的篇章!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16個,會寫其中的8個。
2、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品味大自然的美,引導學生做一個誠實的人。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
難點:理解內容。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磁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播放大自然美麗風光,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2、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播放錄音,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錄音,說說你聽懂了什么?
2、利用拼音,自由讀課文,標出課文中的生字。
三、認識生字,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面,學生試認。
2、教師領認,強調讀音。
3、用自己的方式記住生字讀音。
四、指導書寫,鞏固識字。
1、觀察各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議一議,哪些生字需要注意。
3、教師指導難寫的生字的書寫。
五、學習生字,讀準生字。
1、出示認讀卡片。教師領讀,學生跟讀。
2、學生試讀,齊讀,開火車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
2、懂得大自然的美是要靠大家去保護,要有環保意識。
3、品味大自然的美,引導學生做一個誠實的人。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內容。
難點:理解“當著百靈鳥的面……我覺得羞愧”的意思。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磁帶、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檢查,復習舊知。
1、聽寫生字。
2、抽查認讀生字。
二、播放錄音,感知課文。
1、聽錄音,說說你聽懂了什么?
2、畫出本課生字新詞。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畫出課文中有多少個自然段。
2、讀第一自然段,說說本文中講了哪兩個人?
3、教師范讀2-4自然段,回答問題。
(1)他們到森林里去玩,帶了什么?
(2)他們聽到了什么?
4、默讀第5-8自然段,理解莉莉說的話。
四、讀讀課文,感悟升華。
1、你從課文中體會到了什么?
2、在今后,我們的行為舉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七顆鉆石》這篇精讀課文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描述了地球上發生了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喝而死,一個小姑娘抱著水罐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發生著神奇的變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從水罐里跳出的七顆鉆石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這個短短的童話故事,寄寓著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種社會理想:無私廣博的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跡,愛心能為世界創造美好的未來;愛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樣晶瑩閃爍,普照人間。
教學目標。
1、本課要求會認8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鉆石、焦喝、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遞給、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鮮”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4、體會懂得關心別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課文,了解水罐為什么一次次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從中體會愛心的神奇。
教學難點。
從水罐的一次次的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學會關心別人,學會用愛心對待生活。
教學準備。
1、指導學生讀一些童話故事,初步了解童話的知識,激發學習童話的興趣。
2、收集有關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童話作品。
3、自制課件:動畫課文朗讀、鉆石的圖片、課文重點詞句、北斗七星及大熊星座、歌曲《愛的奉獻》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當我們仰望夜空,會看見滿天璀璨的星星,它們閃閃爍爍,似乎想要告訴我們無數的秘密,讓我們產生了許多美妙的遐想。在夜空的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顆星,閃閃發光,它指示著前方,我們稱它們為北斗七星,(出示課件)北斗七星與周圍的星星一起組成了大熊星座。(出示課件)同學們,你們可知道在這七顆亮晶晶的星星背后有一個美麗而感人的童話故事,它就是來自列夫.托爾斯泰筆下的《七顆鉆石》(出示課件)。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9課《七顆鉆石》。
2、板書課題(師生共同書寫課題),齊讀質疑。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鉆石嗎?鉆石是什么樣的?(學生自己說)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鉆石的圖片。鉆石美嗎?鉆石晶瑩剔透,閃爍著美麗的光芒,它代表了純潔、高尚的愛。(出示鉆石圖片欣賞)文中的小姑娘就是一位有愛心的人。
3、簡介作者。同學們,在我們了解小姑娘的大愛之前,先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作者列夫.托爾斯泰(出示課件)。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代表作有《復活》《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
4、聽課文范讀。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為什么?過渡:那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好好地讀讀這個感人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詞,整體感知。
1、請大家打開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語,標出自然段序號。
2、借助課后生字表或查字典讀準字音。再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三、檢查預習情況。
1、出示詞語(課件出示詞語)。
鉆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遞給勞累。
忍不住咽唾沫涌出一瞬間絆倒湊上去大旱災竟然哀哀地尖叫舔食。
(1)指名認讀,重點指導。
(2)理解詞語。
(3)朗讀帶有詞語的句子,在具體的語境中識字。
(4)齊讀詞語。
四、朗讀課文,理清課文內容.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在之年,一位小姑娘拿著水罐為()找水,愛心使()一次又一次發生(),最后從水罐里涌出(),跳出了,升上天空,變成了()。
2.指名回答:(在一個大旱之年,一位小姑娘拿著水罐為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發生神奇的變化,最后從水罐里涌出清澈的水流,跳出了七顆鉆石,升上天空,變成了七顆星星。)。
五、指導書寫生字。
過渡:這樣一補充就完整了。那么在大旱之年,人們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呢?(水)對了,水意味著生命,意味著希望,為了找到這希望之水、生命之水,一天夜里,一個小姑娘抱著一個空水罐去找水。她找到水了嗎?在她找水的過程中,發生了哪些事情呢?相信在下節課上會有許多的神奇與感動等待著大家。接下來,我們也要動動筆了,請同學們把書翻到82頁,同桌互相讀一讀生字格里要求會寫的生字,呆會我們找同學當小老師帶著大家組詞讀一讀。開始吧。
1、學生互讀生字。
2、指名當小老師帶著大家組詞讀一讀生字。
3、強調易錯的地方。
師:你覺得哪個生字的哪些地要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的?
竟(竟然)舔(舔凈)。
競(競賽)添(添加)。
4、師范寫“罐”和“舔”,生書空。
5、學生練寫“罐”和“舔”。
6、自由抄寫其他生字并組詞,同桌互改。
7.形近字組詞。
渴()伴()舔()罐()喝()絆()添()灌()湊()哀()撤()竟()揍()衰()澈()競()。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就學到這兒吧,下節課讓我們再去看一看水罐神奇的變化吧。
七、作業。
認真朗讀課文,看看小姑娘在找水的過程中,水罐發生了幾次變化?水罐的這幾次變化分別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發生的?為什么會發現這些變化呢?(填寫表格)。
八、板書設計:19七顆鉆石。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背誦課文6、7、8自然段。
2、通過語言文字的感悟,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檢查詞語朗讀。
2、說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知道了什么?
二、精讀感悟。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通過昨天的閱讀,我們知道是盤古開辟了天地,那盤古未開辟之前天地是怎樣的呢?讀引第一自然段。
2、交流:(抓住“混沌一團”,“大雞蛋”兩詞讓學生想像天地合一,宇宙一片黑暗的情景)。
3、指導朗讀,加深體會。
(二)學習第二—五自然段。
1、就在這黑暗混沌中,大神盤古醒來了,他是如何開天辟地的呢?默讀第2、3、4、5自然段,邊讀邊想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相關的句子劃出來。
2、交流。
(1)身軀高大、力大無窮。
抓住“一使勁”、“大雞蛋裂開了一條縫”、“左手持鑿,右手握斧”、“猛劈猛鑿”、“巨石崩裂”等詞體會,指導學生讀好句子,在朗讀中體會開辟天地的艱難,感受盤古對光明的向往,創造新世界的決心。
(2)意志堅定。
抓住“冉冉上升”、“慢慢下沉”、“也跟著長高”、“一萬八千年”等詞體會,指導學生讀好句子,感受在漫長的歲月中,盤古意志的堅定,形象的高大。)。
3、說說盤古在你心目中是一位怎樣的神?(力大無比、意志堅強、矢志不移……)。
(三)學習第5、6自然段。
2、盤古為分開天地耗盡了最后一絲精力,當知曉天地不再合攏時,他滿含微笑,高大的身軀轟然倒下。不僅如此,他還將自己的身軀化成了萬物。
3、指名讀課文,思考盤古的身軀都變成了什么?體會排比句。
4、欣賞插圖,感受世界的美麗。
5、再讀課文,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劃劃相關的詞句。
6、交流。
(1)盤古的樂觀、無畏。
抓住“精疲力竭”、“含著微笑”、“臨死的時候”等詞語理解。指導學生讀好句子。
(2)世界的美好。
抓住“轟隆”、“光芒萬丈”、“皎潔明媚”……等詞語理解。指導學生讀好句子。
7、此刻盤古在你心目中又是一位怎樣的神?(樂觀豁達、胸懷坦蕩……)。
(四)學習課文第8自然段。
1、引讀課文。
2、完成板書:神力開辟天地身軀化生萬物。
三、指導背誦第六、七、八三個自然段。
1、理清描寫順序,軀化成了萬物:氣、聲音、睛、肌肉、血液、筋脈、皮膚、汗水。
2、練習背誦,指名背誦。
《采薇》中詩人把他置于家國、忠孝的宏大矛盾的背景之下,就顯現出小人物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使得人物形象立刻有了足夠的張力和視點。
一、三維目標:
1、了解與這首詩相關的古詩詞常識。
2、能大體把握詩意。
3、能熟練誦讀這首詩,并且能流利背誦下來。
4、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5、能作相應的拓展遷移。
二、重難點:
1、能熟讀成誦,大體把握詩意。
2、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作相應的拓展遷移。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國是詩歌的國度,詩歌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我國的文化瑰寶中熠熠閃光。大家能背一背自己喜歡的詩歌嗎?……看來大家都樂于學詩、背詩。這就好。大家熟讀成誦的都是唐詩宋詞元曲,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詩歌。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兩千多年前的古詩,這首古詩非常經典,可謂千古絕唱,我們今天來做一回知音,聽一聽這首遙遠的絕響。
(二)自由誦讀,讀懂詩意。
1、學生自由讀詩,師板書詩句。
2、教師范讀,學生根據老師范讀劃分節奏。
3、學生自由讀詩,老師指名學生朗讀。
4、對照注釋,學生自由讀詩。
5、再次對照注釋,說說這首詩的大意。
(三)質疑、釋疑。
俗話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同學們,你們讀了這幾句詩之后,一定會有很多疑問,現在請你們提出來。
學生的疑問可能有:
1、為什么要像老師那樣讀,能不能按我們自己的想法來讀?
2、提有關《詩經》的問題。(關于《詩經》)《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
3、題目是《詩經·采薇》(節選),為什么沒有一句話提到采薇呢?
5、往”在這里是什么意思?“來”又是什么意思?
6、從這一“來”一“往”中你讀出了什么?
生再次自由誦讀,釋疑。
(四)指名學生讀詩,想象“楊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情景。
(五)拓展。
“一切景語皆情語”。短短的幾句詩,十六個字,可是有著豐富的的意蘊。大家能夠說說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嗎?為了幫助理解,我可以給大家補充一點資料。老師作一些簡要補充。
了解了詩人的經歷,我們再次讀這首詩,你有新的感受和體驗嗎?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六)總結學習方法:
同學們,你們覺得學古詩難嗎?回顧這節課,我們總結一下學習方法吧!
自讀質疑——結合資料自學——合作學習——組織討論——感悟背誦。
(七)小結:
大家掌握了這套學習方法,以后可以試著在學習中運用它。相信你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想,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已經與詩人取得了心靈的溝通。作為詩人的知音,讓我們一齊背誦這首詩,去感懷那時的景,那時的人,那時的情吧!
教學構想:作為六年級的學生,要學這首兩千多年前的古詩,也實在是難為他們。他們的認知能力、人生閱歷、情感態度等因素限制了對這首詩藝術品位的挖掘。所以,老師必須搭建一個交流平臺,使學生能夠與老師對話。我所采取的辦法就是老師作為一個組織者和管理者,引導學生自己讀詩,自己質疑,自己解惑,自己品詩,自己悟詩,自己背誦,不強求學生能夠多么深刻,只要對這首詩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就可以了。特別注意肯定學生的個性化的感悟。
《采薇》一詩見于《詩經·小雅》,入選蘇教版高中語文新課程必修一。一般認為,此詩采用起興、重章疊唱之法,表現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里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字里行間表達了對戰爭的不滿和對故鄉的思念。這里,我們首先要注意,對一篇文章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的理解可有不同層次,陸機在《文賦》里說“言象意”三個層次,其實“意”又可裂變為表層之意和深層之意。表層之意是“知其然”,而深層之意是“知其所以然”。上述對《采薇》的一般理解,從表層之意來解讀大體沒錯,但從深層之意來驗證,卻還有許多疑問未能通釋: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這塊琥珀的特點和價值,認識琥珀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閱讀科普讀物的興趣和能力。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指名讀課文,讀后思考討論:
l.課文中講的這塊琥珀有什么特點?(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蒼蠅、一只蜘蛛躺在里面。)。
2.那么,這塊琥珀有什么價值呢?(人們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這為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了依據。)。
二、啟發談話。
這篇課文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這塊琥珀的樣子,運用了豐富合理的想象,告訴了我們這塊琥珀的形成經過及發現過程。
三、閱讀課文。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讀后討論:“約摸”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一萬年前要用上“約摸”這個詞?
(“約摸”,大概估計。從課文中可以看出這個松脂球掛在一棵老松樹立過了幾千年,后來地殼發生變動,松樹腐爛,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又過了幾千年,這樣合起來肯定超過一萬年了。)。
3.老師小結:因此,科學家的推測和估算是有根據的。
4.指名讀第2-11自然段。讀后思考:
(1)我們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須具備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有松柏樹,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松樹的句子。
(2)課文中有幾處寫了太陽光的熱?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為什么科學家想象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夏天的晌午,“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森林?”(因為松樹、柏樹只有在天氣很熱的時候才能滲出樹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陽光最熱的時候。)。
5.老師小結:因此,炎熱的夏天是科學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須具備的第二個條件。
6.課文中還有一句寫“海在很遠的地方翻騰怒吼”,科學家想象的根據是什么?(由松脂球變成化石,要經過很長時間,而且要淹沒在地層里面,所以科學家想象,離森林很遠的地方有海在翻騰怒吼,這就為下文琥珀出現在海灘上伏下了一筆。)。
7.指名讀第3-4自然段。
8.老師小結:作者對蒼蠅的出場,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細致地描寫了小蒼蠅的外貌、動作、心情,寫得活靈活現。
9.指名讀第8自然段。
10.老師小結:作者對蜘蛛的描寫,突出地刻畫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動作,生怕驚飛了蒼蠅而挨餓的心理,寫得十分傳神。
四、繼續學習課文。
(松樹滲出的一滴樹脂能同時包住一只蒼蠅和一只蜘蛛,這滴松脂一定是很大的。而蜘蛛要吃蒼蠅又必然要挨得非常近。這樣就出現了千載難逢的巧遇。這是完全可能的,因而想象是有根據的,十分的合理。)。
2.老師小結;松脂把兩只小蟲包在里頭,再加上松脂繼續地往下滴,又把原來的蓋住了,就積成了一個松脂球。
3.思考討論:松脂球是怎樣變成了化石的?
(后來經過很長的時間,地殼發生變化,陸地沉下去,海水漫上來,森林被海水淹沒,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這就形成了兒石。)。
五、啟發談話。
對于這塊琥珀的形成,科學家的想象也很合理。
思考討論:
1.這塊琥珀是怎樣被發現的?(風吹浪卷到岸邊,孩子踩著后挖了出來,孩子的爸爸認出這是一塊琥珀。)。
2.漁民看到這塊琥珀,為什么說”這是很少見的?(一塊琥珀包裹兩只蟲子是很少的,再次表現出了這塊琥珀的不可多得,極有價值。)。
六、齊讀最后一段。
七、老師小結。
這塊琥珀給科學家們提供了研究的依據。既然在一萬年前形成的琥珀里已經有蒼蠅和蜘蛛,那么蒼蠅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一萬年以上了。這是這塊琥珀在科學研究上的價值。
[評析]。
葉圣陶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比绻f,精讀課文在教學時,必須“細嚼慢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話;那么,略讀課文在教學時,教師要更加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學習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葉老的論述正與新課程理念相吻合。即略讀課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運用在講讀課中學到的語文基本功,半獨立地理解課文內容,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琥珀》是一篇略讀課文。徐老師的這篇《琥珀》教學設計,緊扣略讀課的“主要任務”來設計,真正體現了略讀課教學的特征,把略讀課文真正上成略讀課。在教學活動中,有些小學語文教師總覺得略讀課文不好上,到底怎樣上才符合略讀課教學的要求,總感到把握不好尺度。徐老師設計的這篇《琥珀》教案,為我們上好閱讀課文提供了范例。
一、緊扣“半獨立地理解”進行教學。
所謂“半獨立地理解”,就是教學時既不是老師包辦代替,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語文基本功,自主地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語言文字。要使學生的“半獨立地理解”能有成效,首先就要把預習引進課堂。預習這個環節很重要,沒有預習,就談不上“半獨立地理解”。這篇教案設計,其教學過程的第一步,就是讓學生預習課文,并檢查預習的效果,看看學生在預習中是否初步理解了課文內容。理解這篇課文內容的關鍵是:(1)這塊琥珀有什么特點;(2)這塊琥珀有什么價值。學生在預習中能理解了這兩個問題,也就初步理解了課文內容,達到了預習的效果。預習及檢查預習效果之后,是引導學生自己去閱讀課文,理解語言文字。這一教學過程,學生也是在“半獨立地理解中進行。教學的主要方法是教師點撥,學生討論。而教師點撥的方式是設疑啟發。例如,要學生理解”約摸“一詞時,徐教師是這樣點撥:”'約摸'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一萬年前要用上'約摸'這個詞?“經過設疑啟發,通過討論,學生對”約摸“的含意就清楚了。
從課文中知道,這塊琥珀的形成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要有松柏樹,第二個條件必須是炎熱的夏天。第一個條件是顯性的,在課文的語言文字中明顯地表露出來,讓學生找出描寫松樹的句子并把它讀一讀就能明白。第二個條件是隱性的,它隱含在語言文字的背后,要學生理解那些語言文字并加以想象才能領悟,所以徐教師十分注意設疑點撥:為什么科學家想象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夏天的晌午'太陽光熱辣辣的.照射著整個森林'?”通過點撥啟發,學生領悟到“松樹、柏樹只有在天氣很熱的時候才能滲出樹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陽光最熱的時候?!比缓蠼處熜〗Y:“炎熱的夏天是科學家想象琥珀形成必備的第二個條件?!边@樣,學生就能“半獨立地理解課文中這些關鍵句子的含意,感悟了語言文字,讀懂了這塊琥珀形成必備的另一個條件。
二、采用討論方法組織教學。
采用討論方法,是略讀課文教學讓學生”半獨立地理解“課文的一個有效方法。走入新課程以后,提出了一條重要的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要強調學生”半獨立地“理解課文,運用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則是最佳的教學策略。這篇教案設計,就是采用了討論方法組織教學,用得扎實有效。綜觀整堂課的教學過程,老師組織學生進行了五次討論。第一次是”檢查預習“時,指名學生讀課文后讓學生討論兩個問題:(1)這塊琥珀有什么特點;(2)這塊琥珀有什么價值。通過討論,互相啟發、補充。發揮集體的智慧,學生就初步地理解了課文內容。第二次是學習第一自然段、品味詞語的含義時,組織學生討論”約摸“一詞是什么意思,讓學生通過集體的力量來感悟語言文字。第三次是對”科學家根據什么想象就在'蜘蛛剛撲過去,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這句的理解,也采用了討論方法,以發揮集體的想象力。第四次討論課文的一個難點:”松脂球是怎樣變成化石的?“第五次討論課義的另一個難點:”這塊琥珀是怎樣被發現的?“教案設計這樣的五次討論,旨在讓學生通過討論,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以達到”半獨立地“理解課文的目的。
教學實踐經驗告訴我們,采用討論方法組織教學,還必須注意兩點:一是討論必須扎扎實實,認認真真,講求實效,切不可搞花架子,形式主義。我們過去聽的一些公開課或比賽課.常??吹揭恍┝饔谛问降恼n堂討論。比如教師要學生轉過臉來進行四人小組的討論,但當學生轉過臉來剛開始討論,教師馬上宣布停止討論而轉到別的教學活動上去了。這樣的討論,顯然是走過場,流于形式,是不可取的。二是要在課文的重點、難點和關鍵處組織討論(這可從這篇教案的設計中看出來),并非什么問題都要組織討論。
另外,必須清楚,略讀課文的教學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主,但也絕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語文基本功,自主地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語言文字。
”七“中國大學網~。
6月2日,在我鎮高效課堂展示活動中,我執教了《凡卡》一課,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目標。
這是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在寒假里人教論壇上的《同備一課書》中我就備了這一課,但是這是期中考試前的內容,再講還有什么意義呢?開始報課時我很是糾結,于是在高主任來新軍屯講座時便提出這個問題,高主任的一句話點醒了我:“你該考慮的不是講什么,而是要考慮想訓練學生什么能力?!笔茄?,我要訓練學生什么能力呢?目標都不明確,上出來的課怎會高效呢?靜下心來開始思考,正好高主任在群里分享了他在光明實小講的《武松打虎》一課,同樣也是學過的課文。我認認真真地看了一遍后,茅塞頓開。
1我們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我們用來教學的案例,要借助這一篇篇案例讓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寫作能力。所以,我借助《凡卡》這篇課文來引導學生體會“反復”寫法的作用,并指導寫作中如何運用這種寫法。我開始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含義了。
2高主任曾說過:“評價一節課,首先要看到學生通過學習是否有發展?!蔽矣X得我在指導學生朗讀“凡卡的反復哀求”這一環節做得還是比較到位的。因為,我發現在我創設凡卡的種種悲慘的情境中,學生讀出了凡卡因為現實生活的悲慘而向爺爺發出的苦苦哀求,連最后的全班齊讀都讀出了味道。
整堂課,師生之間的互動不是很活躍,雖然班主任李老師一再解釋平時學生們也不愛舉手發言,但是我發現40分鐘下來,孩子們的眼神始終是追隨著我的,因為他們在聽,更因為這些從未接觸過的知識讓他們有了興趣,有了思考。
3這節課的設計我覺得思路很清晰,就是緊緊圍繞“凡卡反復地哀求”和“凡卡反復地嘆氣”來體會反復的作用,很符合教研室提出的“一課一得”的教學思路。結尾拓展了五年級《草原》和《再見了,親人》一課中反復的句子,體會其作用,然后進行小練筆:運用反復的寫法與母校告別。由于時間關系,學生只在“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钡?基礎上說了一句,便再無人舉手了。在教研時,也有的老師提到如果能讓學生們寫一寫,這堂課就更完整了。當然,我也很希望有這樣的結果??紤]到當時時間的不允許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如果學生以前不經常做這樣的練習的話,在短時間內做這個練筆是有難度的,所以作業留到了課下完成。
當然,老師們對這節課也提出了更好的建議,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爭取讓自己的課堂從有效到高效。
1、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理清文章脈絡。
2、抓住重點,復述故事梗概。
3、積累課文中的成語。
1、學習生字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把握課文內容,弄清文章線索。
把握課文內容,弄清文章線索。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引出課題:孩子們,還記得《田忌賽馬》的故事嗎?里面的主人公是誰呀?(孫臏)(簡介孫臏)今天就讓我們在學習一個與孫臏有關的故事,去進一步領路孫臏卓越的才能和超凡的智慧。一起去感受驚心動魄的圍魏救趙這場戰爭。
2、讀題質疑:讓我們齊讀課題兩遍,“圍魏救趙”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二計??粗}目,你有什么疑問?(根據質疑梳理問題:為什么圍魏救趙?誰圍魏救趙?怎樣圍魏救趙的?圍魏救趙的結果如何?)。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孩子們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這個精彩的故事,請孩子們跟隨朗讀帶自己輕聲的讀一讀課文。
2、孩子們,為了更好的讀懂課文,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本課的生字詞語。
詞語:課前我已經檢查了孩子們的預習情況,完成的很棒,讓我們把生字送回詞語中,用你們最美的聲音一起讀一讀這些詞語吧,每個詞兩遍。你們的聲音真的很美。
三、再讀釋疑,理清脈絡。
1、再讀課文,用自己的話釋疑:(“學貴有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不疑則不進?!弊屛覀儙е鴦偛诺囊蓡栕约涸俅巫x一讀課文。)。
靡,勢如破竹),把趙國的都城(邯鄲)圍了個嚴嚴實實,所以,趙國(危在旦夕)。于是趙國就向他的鄰國(齊國)求救。齊國會幫助趙國嗎?為什么?文中哪里告訴了我們答案。我們一起讀一讀這個句子吧!我們再來看看地形圖,或許你就會更加理解為什么齊國會出兵幫助趙國了。請看這是趙國與齊國相鄰,如果魏國占領了趙國,那魏國下一個攻打的目標可能就是(齊國),所以可以說齊國既是為了幫助齊國,更是為了自保,而不得不出兵。趙國和齊國的關系可以說是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的關系。(課件出示)孩子們,剛才我們說的這部分內容其實就是故事的(起因)看看文章哪些段落是故事的起因。(1--2)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請用雙豎線做好標記。讓我們一起讀一讀故事的起因吧,想一想能不能用簡單的話歸納故事的起因,(趙國被圍,向齊國求救)并記在文中相應的空白處。(5分鐘)。
(2)故事經過:齊國是怎樣救趙國的呢?這是故事的(經過)孩子們我們都知道,在寫作的時候這部分內容要怎樣描寫?(詳細)現在請孩子們小組合作學習這部分內容,想一想課文是根據(事情發展)順序寫的,完成課后第二題,并按照提示用雙豎線把課文劃分為四部分。(田忌和孫臏先根據戰勢商議好乘虛而入,直取大梁。再派小部分兵力佯攻襄凌,主力卻直奔大梁,逼得龐涓只能放棄攻打邯鄲,回護大梁。(交流)(田、孫商議,直取大梁3---8)(9----12佯攻襄凌、圍魏救趙)(10分鐘)。
a、第二部分,齊國派誰出兵幫助趙國呢?起初他們各自是怎樣打算的?他們最終商議,直接攻打哪里?孫臏是怎樣說服田忌的?哪些段落在講這部分內容。(3---8)你們小組合作完成得不錯,我想再請一個小組為我們快速的介紹一下這一過程,其他的孩子想一想能不能用簡單的話歸納這部分內容。(田、孫商議,直取大梁)。
b、第三部分,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為了麻痹龐涓,孫臏怎樣做的?(佯攻襄陵)佯攻是什么意思?虛張聲勢的進攻。而齊軍主力卻直奔大梁去了。)哪些段落在講這部分內容?(9---12)如果我們用簡單的話來概括這部分的內容就是(佯攻襄陵,圍魏救趙)。
(3)故事結果:圍魏救趙的結果如何?請快速瀏覽故事的最后一部分,并歸納它的主要內容。(魏軍感到桂凌時,進入齊軍埋伏圈,龐涓只能率兵落荒而逃。)用簡單的話就概括為:孫臏設伏,齊軍大勝。
根據事情發展的順序,我們把本篇課文分為四個部分。
2、孩子們讓我們一起再次回顧一下圍魏救趙這個故事。有哪幾個國家,(魏、趙、齊),誰攻打誰(魏國攻打趙國),魏國派出的是誰去攻打(魏國將軍龐涓),趙國的都城邯鄲被圍得個嚴嚴實實,趙國危在旦夕,向(齊國)求救。于是,齊威王就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大軍出征。田、孫商議,在佯攻襄凌的同時直奔魏國都城大梁,在魏軍日夜兼程趕回魏國救援時,在桂凌設伏,齊軍大勝。
四、抓住重點,復述故事:(剛才我們一起回顧了這場戰爭,你能不能用你自己的話復述這個故事)。
1、回憶復述故事的方法。
(1)分清故事主次。
(2)抓住每一部分的重點詞語。
(3)主要內容復述略詳,次要內容簡單帶過。
2、請生復述。
五、積累詞語,結束新課。
(孩子們:通過復述故事我們知道起初魏軍是一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攻無不克的強大軍隊,可最后怎么就成了丟盔棄甲、潰不成軍、落荒而逃的殘兵敗將了呢?讓我們下次課再來合作學習圍魏救趙成功的原因吧?。?。
作業(4分鐘)。
摘抄本課的四字語。(完成課后選做題)。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義。
2、初讀課文,了解各段大意,理清段意。
3、講讀課文(13)學習太陽的遠、大、熱三大特點。
體會列數字、比較等寫作手法的好處。
幻燈、字卡、有關文字投影。學生收集太陽系行星、和睦后、恒星的資料。
啟發談話,板書課題。
二、交流預習成果:
1、字詞方面:
獸(shou)繁殖(zhi)蔬菜(shu)估計(gu)。
殺菌(jun)煤炭(tan)水蒸氣(shui)治療(liao)。
2、詞義:
傳說:人們口頭流傳的某個人或事的敘述。
估計:對事物所作的大概推斷。
繁殖:繁育,生殖后代。
寸草不生:連一寸小草也不生長,形容荒涼。
三、自瀆課文,說說各段的大意。
教學目標:
1、領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2、掌握根據事物特點組織材料的方法。
3、采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
教學重點、難點。
1、先總說后分說的邏輯順序。
2、準確運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說明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征。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備。
統復備。
一、導入新課。
二、出示本課教學目標(略)。
三、學生集體朗讀課文,隨文指點生字讀音。
四、理清作者思路。
1、先總說松鼠的特征――具體說明松鼠的主要特征――補充說明有關松鼠的一些知識。
2、劃分課文段落層次,明確本文采用的'主要說明順序,結合完成課皇思考和練習一,1、3題。
五、分析課文內容。
1、分析第一部分,(1)從中找出說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詞語,即“漂亮”、“馴良”、“乖巧”隨文解釋這三個詞的含義,(2)結合讀中提示,這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這一題,明確觀察順序由外到內,為什么采用這種順序,與下文2―5小節內容排列的聯系。
2、分析第二部分第一層,即第2自然段。
(1)松鼠外形的漂亮體現在哪些方面?
(2)哪些詞能說明其漂亮?
(4)歸納總結,初步指明用擬人手法進行說明可使讀者對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
(5)齊聲朗讀這一自然段。
快速閱讀了3―5節,結合思考練習五,圍繞松鼠的“吃”、“住”“行”分組展開了小型討論,可根據課文中內容加以合理想象,設制一定的情節,以小故事的形式向同學們講述。
目的:
1、通過討論了解松鼠內在習性的“馴良”和動作的“乖巧”
2、精彩的故事片斷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更熟悉,進一步體會生動說明的妙處。
3、訓練了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4、明確課文中材料安排與我們的討論的不同之處,從而掌握根據事物特征組織材料的方法。
5、第三部分,補充說明的作用。
六、總結課文,再次明確目標。
七、課后作業:
2、“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一首兒歌,小白兔也是同學們非常喜愛和了解的一種小動物。請同學們仿照《松鼠》一文的寫法,采用生動說明的手法,抓住白兔的特征,寫一篇關于“小白兔”的說明文。
八、布置家庭作業。
教學后記。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3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