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資源和機會,讓我們可以全面發展。下面是一些學校生活的注意事項,希望大家能夠注意到這些細節。
我參與xx省級課題課題“xx典型案例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已有了二年多。在這二年多的研究過程中,我取得了一些成果,自身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我現將其具體總結如下:
我作為學校課題組一名成員,利用自己的業務時間學習了國內外有關教課堂教學的文章,并結合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認真學習了教育教學雜志上有關課堂教學案例研究方面的文章,具體包括(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小學教學設計)、(xx教育)、(xx教育)等教育教學雜志。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都認真做好筆記,認真思考,并與其他課題成員進行討論。在這二年多里,我通過搜集,學習有關文章,通過業務理論的學習,我的教科研水平明顯提高了。
剛開始進行課題研究時,我對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和研究方法不清楚,通過學習和實踐,我能夠根據教學具體內容運用教育學、新課程的有關理論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并收到了良好效果。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教學案例分析、積累與探討,并完成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教后記。另外,我聽取了專家講座、名師上課,進一步充實了課題內容。我以課堂教學方法為研究載體,深入學習,大膽探索,積極參與課題研究,認真上研討課,虛心聽取專家級同學科老師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積極撰寫論文,多篇論文在省市各級論文評選中獲獎,并有一篇發表在(山東教育導報)。在教學中,我進行了兩次課堂教學問卷調查,認真進分析、總結。
二年多來,雖然我的教學工作非常繁重,但仍然堅持完成原定的各項研究計劃,邊學邊做;離上級領導的要求也可能還有較大的距離,但我相信做起來就會有提高,就會有收獲。
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能促進學生閱讀水平,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的課題研究。本課題將在主課題的引領下著重開展課外閱讀的研究。在研究中行動,在行動中研究,提高研究的實效性,要為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多踐行,深思。
二、具體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提升理論素養。
本課題組組長帶領成員認真學習課題方案,明確課題研究方向,深入了解課題研究方法,結合實際,扎實有效地開展研究。
2、制訂研究方案,扎實研究工作。
緊扣課題組研究的規劃思路,制訂切實可行的本學期研究計劃,明晰研究思路與方向,密切聯系實際教學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3、確定研究重點,提高研究實效。
本學年重點研究項目及方向為“書香校園”,本課題組成員計劃以第一學段中的典型課例為突破,進行研究總結。
4、不斷總結經驗,實現資源共享。
各課題組成員在學習和研究的基礎上,要勤于思考、善于動筆,不斷提煉研究經驗,各課題組成員要主動積極維護課題資料正常運轉,要把各自研究的動態和成果及時在街道學習會議上呈現,以實現資源共享,以讓本課題起到一定的輻射作用。
三、日程安排:
2、課題組理論學習(學習新課程標準中關于閱讀的有關章節)。
3、制定課題組成員本學期研究課安排表。
4、課題組成員上、聽、評研究課。
5、課題組理論學習。(分享閱讀,主題:學習新課程標準中關于閱讀的有關章節)。
6、課題組成員上、聽、評研究課。
7、課題組理論學習。
8、撰寫與課題相關的論文和案例。
9、本學期課題研究情況反思與總結。
10、收集、整理相關研究工作材料。
共
2
頁,當前第。
2
頁
1
2
。
21世紀是一個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并給教育帶來了深刻的變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是我國面向21世紀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新視點。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是將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使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資源以及課程實施等融合為一體,成為與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高度和諧自然的有機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并提高學生的信息獲取、分析、加工、交流、創新、利用等能力,達到有效地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
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學期)的教學重點是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圓柱和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難點是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推導、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斷等內容。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經歷觀察、猜想、實驗、分析、驗證和概括等活動,進一步培養合情推理與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發展形象思維、增強空間觀念。信息技術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實現了與六年級數學課的有效整合,正以其鮮明的教學特點、形象生動的教學情景,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使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帶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培養了他們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應,促進學生的發展。但在平常的教學實踐或公開課中,部分年青教師過于依賴信息技術課件,讓課件內容牽著鼻子走,信息技術取代了數學課應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或制作的課件過于花燥,反而削弱了學生對教學知識點理解和獲取,學科整合效果適得其反,如何合理地把握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的這個度呢,將是我們研究此項課題的意義和價值。
1、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的素質,使師生具備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來解決自己工作學習。
2、使信息技術在與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學期)學科整合的過程中收放有度,優化課堂教學。
3、在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學期)課堂教學中,切實可行地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
1、新課改環境下,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學期)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具有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思想。
2、信息技術課件在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學期)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及作用。
3、信息技術與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學期)學科整合應用中,教師教學環節的設計。
4、信息技術與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學期)學科整合應用中,主要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
1、積極參加新課程理念培訓和和信息技術校本培訓,把握課改精神,掌握信息技術,從而優化學科整合效果。
2、信息技術的運用要做到“該出手時才出手”。
(1)在利用其它手段無法呈現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時才“出手”。
(2)要在教學的難點及重點用其他手段難以突破時就“出手”。(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直觀化,突破重點和難點)。
例如:六年級數學(下學期)《求圓柱的體積》是學生比較難理解的內容,在教學時需要通過轉化思想“將圓柱轉化成長方體”,在這基礎上推導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實際操作中運用教具演示、學具操作,都較難直觀準確地完成“曲轉化直”,影響滲透轉化思想這一教學目的完成?,F在有了計算機這種輔助工具,就可以由原來的教具和學具對圓柱的底面等分16份提高到32、64份以上,而且拆拼的過程具體形象清晰逼真。這樣,就較好地解決了“曲轉化直”的認識過程。(3)在有利于學生主動發展的前提下,為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出手”。
3、遠程教育網校的建立,給教育工作者創建了一個龐大的交流空。
間。
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這個過程耗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并且各地各級的優秀教師云集,通過網絡交流,我們可以學習到他們新的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
4、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學期)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結合信息技術的直觀性,發展學生思維。
1、文獻法。通過多渠道查閱資料、文獻研究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整理、吸收、運用,以尋求理論與實踐創新。
2、行動研究法。聽課、評課、及時反饋,及時總結,從而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做到邊實踐,邊探索,邊修改,邊完善,使理論與實踐,成果與應用有機統一起來。
4、經驗總結法。
1、準備階段(2009年3月—2009年8月)。
2、實施階段(2009年9月—2010年9月)。
(1)課堂教學研究和反思。(2)盡可能有機會外出考察學習,開闊視野。(3)進行階段性研究小結,不斷使研究深入。(4)在實施過程中,邀請他校美術教師或專家來本校指導。(5)撰寫與上述研究相關的論文和實驗報告。
3、總結、反思階段(2010年9月—20011年3月)。
(1)總結研究中取得的經驗和成果,反思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2)討論交流,根據實施方案,進行修改、補充。
(3)撰寫總課題報告初稿,集體討論后,進行修改,定稿。
(4)整理課題研究資料,總結結論和撰寫研究報告,并進行反思,完善研究方案,確保研究在一個正確的軌道上不斷深入。
在20xxx年6月我們數學組部分成員參加了市級立項課題《“問題為串,練習為線”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探究》。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小學數學創新教學模式,在實施中認真學習創新教育理論,用課改理念指導實踐。實踐中堅持遵循課題研究原則,公開教學研究,用課改理念反思教學。用課改理念尋找策略,吸引學生自覺、自愿地投入到創新的學習活動中去。已初見成效,現將階段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1、文獻考察及網上研討結合法:透過對相關文獻的`搜集、考察等理論學習,獲得強有力的理論支持;透過理論培訓、網上研討等形式溝通認識,分析提高。
2、調查分析法:透過問卷調查,了解學情,確定實施進度,及時調整實施方法或步驟。完成了學生學習方法問卷調查狀況與匯總,為本課題研究帶給理論依據。
3、資源歸納法:在實驗或調查中做好詳細紀錄,做好對照實驗收集撰寫論文時所要引用的數據和證據等,如原始資料和照片等,有什么發現,當時就進行初步分析、歸納、整理。課題負責人有意識地收集和保存好這些原始記錄和資料。
4、經驗總結法:堅持邊探索、邊研究、邊總結、邊修正、邊引導等過程性研究,及時構成階段性小結。
1、加強理論學習,促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學習國內外創新教育理論以及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堅持記讀書筆記,寫讀后反思在追求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實。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相關教學理論,加強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2、確定子課題進行下一階段的行動研究。
在調查問卷分析報告的基礎上,課題組確定子課題安排下一階段的行動研究。經過課題組成員群眾研究,確定以下課題為本研究課題的方向:
1、以創設問題情景開展有效教學為主題。
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出有效問題的潛力。
3、培養學生過程性學習方法、增加學生信息收集和處理潛力。
4、以學生有效學習,教師有效教學為主題。
5、以探索有效教學模式或方式為主題。
6、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或成長為主題。
7、如何培養學生溝通潛力與合作精神。
1、用心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前提。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而興趣總是在必須的情景中產生的。所以在教學中應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始終被這種氣氛陶醉、感染、激勵,由此而產生興趣,主動用心的學習,提高教學質量。尤其是對小學生,創設質疑式情境并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時刻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學生的思維處在用心的活躍狀態,樂于參與,用心開動腦筋,創造的靈感和頓悟不斷產生,探索出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這樣不僅僅學到了知識,并且還提高了潛力,促進教師對“研究性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訓練。
2、采用多種手段,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潛力。
古人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善疑者必善學也”,《新課標》也提倡把提問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還教學以本來面目。但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讓學生自我提問時,學生往往不善抓住主題,問題支離破碎、不得要領,或只是在一些細枝末節上糾纏不清,甚至提出的問題與本節課關聯不大或背道而馳,結果造成教學計劃難以完成,教學過程松散。所以,課題組教師注重引導學生自我提出梳理目標的“問題串”,既保護學生“異想天開”和獨樹一幟的見解,鼓勵學生自由地述說期望解決的實際問題;又及時組織學生進入有效、有序的狀態,緊扣核心資料和知識的前后聯系來質疑。僅有使“問題串”串于知識的“生長點”、串在思維的“延伸點”,使梳理出來的目標是學生愿意親身體驗和探究的問題,才能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于新知的完整體系中。透過前期努力,學生已經對模式逐漸適應,并愿意理解這樣的學習方式。
3、挖掘教材中適合“研究性學習”的資料,開展課題研究。
教學過程中,務必貫徹“量力而行”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用”好教材,發揮好教材的特殊作用。開展本課題研究的前提務必要先研究教材,從中挖掘適合“研究性學習”的資料,這樣才能保證課題有目的的開展。為此,課題組教師在教學中邊學習研究邊實驗邊總結,采取“小步子”式的探索實驗。課題組教師在課題研究中透過不斷調整自我的教學方式,自身的專業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對教材的使用和處理有了更多自我的見解。
4、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了明顯的增加,自主學習潛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有效的課堂教學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歡樂,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有了明顯的變化,他們能夠用心主動地參與自主性合作學習。
我們課題組雖然做了超多的工作,在理論上進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們的科研潛力有限,理論素養還有待提高,本課題研究的資料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1、過程性資料保留的不夠完善。大家重課堂教學,做了很多工作,但對過程性資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時。如對挖掘出來的“研究性學習”資料沒有進行整理;錄像課及圖片等是個空白。
2、課題研究的進展不是很順利。由于課題組教師工作任務重,參與研究的用心性未被充分調動;對本課題研究研究不夠深入。致使課題研究只是蜻蜓點水式,有“動靜”,無“漣漪”。
1、用心發展教師的素質,推進課題研究的深度。
在今后的課題研究中,我們透過不斷的理論學習和課堂教學,營造良好的課題研究氛圍,進行階段性考評;平時做到多思考、多聽課,多積累、多交流、多總結。在原有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不斷深入進行課題研究,對課題研究狀況進行回顧和反思,對在過去的課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充分認識自我課題研究的意圖,從而為課題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實的基礎。
2、進一步加強對模式的理解,培養自覺意識。
在教學中,教師單從對模式的生搬硬套上下工夫是遠遠不夠的,要解決對模式的運用與教學方式多樣化的矛盾,模式的單一與教學資料的復雜的矛盾,使課題研究有更過的實效性,最終到達教師的自覺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時。
實驗報告、論文、教學案例、教學故事、學生作品和經驗總結等。透過探究,撰寫一些有價值的關于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論文和實驗報告,并探索出適應新課程理念下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同時透過探究,能初步使__學校的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認真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睢寧縣沙集中心小學楊柳。
一、課題的提出。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科技迅速發展、物質條件相對豐富的時代,小學生在享受著無比優越的生活條件。但是當前社會這種急劇變化與發展對學生的生命觀也帶來了種種消極影響,加之可怕的自然災害和人為事故的發生,都強烈說明在校園中開展“生命與安全教育”迫在眉睫。教師應引導學生懂得如何善待生命與護衛生命,幫助學生在目前并不相對安全的成長環境中完善人格、健康成長,同時,強化學校安全建設與安全教育管理,營造出安全的校園教育環境。以“生命為本”的教學,才可能讓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態度等都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同時,獲得精神的豐富升華和完整健康生命的成長。綜上所述,此課題的提出具有一定的意義與研究價值。
1.以生命教育觀理論為指導。生命教育觀認為教育乃是生命與生命交流之過程。生命教育應遵循生命發展的原則,依據生命發展的動力,引導生命走向完整、和諧和無限的境界,保證生命發展的無限可能性,促進生命不斷超越。而教育,則是生命意義逐漸顯現的過程。
2.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和現實社會的聯系,實現課程生活化、社會化。
1、通過課題研究,建立健全學校生命教育的工作機制,形成學校、家庭與社會互補的生命教育實施體系。
2、通過課題研究帶動全校師生及家長對生命與安全教育的關注和重視。形成自覺的生命與安全意識。幫助學生認識生命、欣賞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的質量。
3、通過課題研究,使教師認識自己生命的意義與教育生涯的價值,能通過教育教學研究,主動討論生命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并在研究中成長,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和科研能力。
1、從我校的實際情況出發,探討如何有效利用課堂教學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如何讓學生熱愛生命、尊重生命。
2、如何利用各種活動及形式,使學生學習并掌握自我保護、應對災難的基本常識和技能。
3、怎樣發揮家庭、學校、社會三方的合力作用,形成學校、社會、家庭融會貫通的教育渠道。
本課題研究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實驗研究法。
1、學科教學。
課堂是學生學習與生活的主要場所,課堂應成為實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徑。將小學生命教育與語文、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體育、心理健康等學科有機結合滲透生命教育的內容,增強生命教育意識,挖掘顯性和隱含的生命教育內容,適時、適量、適度地對學生進行生動活潑的生命教育,提高小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性的贊美。
2、專題教育。
學校將根據學生實際需要和學校有利因素,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環境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專題教育形式,開展靈活、有效、多樣的生命教育活動。
(1)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在學科教學、學校教育活動和班主任工作、少先隊工作等多項工作中,隨時、隨地、隨機地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指導。進行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和開展有關的心理健康文體活動,團體輔導采用專題講座、專題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開展個別心理咨詢和輔導,幫助學生提高調控自我、發展自我的能力。
(2)安全教育。
容開展主題教育。
(3)法制教育。
(4)環境教育。
第一階段:(2013年9月至10月)準備籌劃階段。
2、組織教師收集相關信息及資料。
第二階段:(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實施研究階段。
組織實驗教師以研究問題為導向,深入開展行動研究,通過多種教育途徑與形式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收集與積累實驗資料,寫出階段性實驗總結。
第三階段:(2014年7月至8月)完善總結階段。
對實驗成果進行全面的總結,把在行動研究中獲得的記錄材料,進行分類統計分析,形成理性的思考,提升實驗研究成果,撰寫課題論文,形成項目研究報告,準備評審鑒定。
預期研究成果:總結、交流、體驗。
八、課題的成果呈現形式。
研究報告、論文、活動紀實。
主持人:楊柳。
成員:孫寧程剛宋偉顧建國余群彥沙根生。
王莉夏輝李曉娟。
睢寧縣沙集中心小學。
二0一三年九月。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我們可以使用發言稿的機會越來越多,發言稿是作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那么你有了解過發言稿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題論證發言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迫切性。
近幾年,微信、微博中關于“教師減負”的文章頻頻流傳,其中也有不少為語文教師減負的內容。語文教師的重負從何而來?其中之一就是如山的作業,而作業之中負擔最重者恐怕非作文莫屬。那么,教師批改作文效果如何?有效促進學生習作水平提高了嗎?據我個人所接觸、所了解,應該說效果還是有的,只是收效甚微,為何?因為目前的孩子似乎多數對學習不太上心,他們對作文上教師的批改也不太在意,經常把作文晾在一邊,不去做修訂、修改,我們所期望的學生深入修改、多次修改更是難以如愿。都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句話可以進一步擴充:“好文章是學生自己改出來的,而不是老師改出來的?!保ó斎?,老師的批改作用不能忽視)。然而,目前,我所了解的作文批改現狀是:教師改得多,學生改得少;教師改得越多,學生改得越少。好似作文評改與身為作者的他們關系不大,這是作文評改主體的錯位,使教師作文評改負擔重而收效微。
導致這種現狀的原因比較多。比如,一、學生不愿改,因為他的作文的讀者群十分單一,那就是語文老師、語文老師、還有語文老師,偶有佳作得以貼在教室作文園地,讀者群才擴大到本班的學生。這種前提下,在學生心里,作文始終只是作業,他缺乏修改的欲望。二、學生不會改,因為教師可能只是很認真地批改,并未教給他修改方法,怎么改?改哪里?為什么這樣改?學生不知道,他自己不會改,所以,他最多只能依賴教師批改再行修改。長此以往,教師作文批改的負擔只能越來越重。
而我們這個課題的提出,關注到傳統作文教學的種種弊端,突現“學生習作自改”的迫切性,明確“作文批改是作者份內之事”和“作文教學要重視學生的自改能力”,確立學生在作文批改中的主體地位,明白教師不僅要指導作文怎么寫,還要指導作文怎么改,確定讓學生從“愿改”到“會改”再到“改好”的`發展目標。無疑,本課題的研究切中以往作文評改之弊,朝著有效提升學生習作能力方向發展,也將很大程度上為語文教師減負,對本校來說,或許會是一場作文教學的'變革。
二、可行性。
第一、從參與課題研究的人員組成來看,有教委辦教研員,站位高,指導經驗和研究資源豐富;有校長,對教學教研十分重視,教學教研經驗豐富;有學校中層,都是鎮學科指導組成員,教研能力較強;有一線教師,多次負責課題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課題研究經驗和語文教學經驗,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身受作文評改之苦,有強烈的研究需求,這需求在長達三年的研究過程中將轉化為研究的動力和耐力。研究成員結構合理,加上教委辦領導的重視,進修學校姚老師的親臨指導,本課題將得到業務上的引領,經費上的支持,政策上的傾斜。
第二、從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的設定來看,目標從“尋求方法”到“探索有效方法”到“構建教學體系”,內容從“愿改——會改——改好”,一層又一層,階梯式推進,科學合理。
第三、從研究成果的預設看,課題研究的成果包括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而理論成果是重點也是難點。本課題充分預設了研究的理論成果,將階段成果和最終成果以表格形式呈現,成果形式多樣,完成時間和負責人明確,并且,成果的提煉是緊扣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的,這十分有利于課題研究的有效執行。
綜上所述,本課題的提出抓住了當下作文評改的問題,切中了要害,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安排合理,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具體化、階梯式分布合理,且與成果預設的契合度高,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研究價值。
三、兩點思考。
這個課題方案有何需要補充,課題如何研究更有效呢?
第一:了解國內外同一研究現狀,搜集他人研究成果做為借鑒。一個完整的課題申報方案得有“國內外同一研究現狀”,枚舉他人研究相同或相似課題的研究成果。我曾讀過葉圣陶教子作文的文章,葉圣陶的“評改舉隅”,還有《孫紹振論高考作文與作文之道》一書,孫紹振教授就親自評改了中學教師評改過的學生高考作文。不過,與本課題研究密切相關的應該是管建剛作文教學系列,特別是《我的作文評改舉隅》和《我的作文訓練系統》,前一書,管建剛老師以鮮活的評改案例展現了他的主張:“多改重于多寫”;以及“作文是寫出來的,作文能力卻是改出來的”,后一書,他提出了系統的作文訓練方法,其中也有學生習作的通病及對策。中小學所做的基本上都是實證研究,前人同課題的研究成果很有借鑒意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何況剛才列舉的是“他山之玉”,我們可以大膽地“拿來”“攻玉”。
第二:拓展課題研究內容的內涵的同時,適度拓寬外延。我們先來界定本課題的一個關鍵概念,即“學生習作自改”,好,我們試著摸索這一概念的外延,看有沒有什么啟發?“他改”對“自改”有用嗎?比如“教師評改”和“學生互改”?個人認為有。一則,學生改他人作文時,相當于自改作文的“演練”。二則,教師評改對學生自改仍有絕對不容忽視的決定作用。語文老師是學生習作自改的指導者,假如語文老師沒有能力發現學生習作問題,只能在錯字病句上作評改,那學生自改的水平從何而來?語文老師一定要明白,作文可以怎么改,為什么這么改,通過教學,才能讓學生漸漸習得:作文可以怎么改,為什么這么改。我們是不能以己之昏昏,欲使人昭昭的。要想培養“學生習作自改能力”,得先培養“教師習作評改能力”,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語文老師應當用心做這門功課。
語文教師需要做的另一門功課,應該是自己要多寫。傳統作文教學有一個怪象:教師改得太多,寫得太少;學生寫得太多,改得太少。教師多寫,才能體驗寫作的苦樂,才能提高寫作及評改的能力,才能點燃學生的習作激情,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習作自改的能力。
“寫而不改則罔,改而不寫則殆”,最后篡改孔子的名言與大家共勉!
少年兒童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高度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培養,努力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是黨和國家事業后繼有人的重要保證。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出發,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對新世紀新階段加強和改進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要求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強公民道德教育,切實改進學校德育工作,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道德實踐活動,積極營造有利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不斷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教育部頒布的從今年9月1日施行的《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廣大中小學生加強思想品德和道德修養,形成熱愛祖國、積極向上、團結友愛、文明禮貌的當代中國學生精神世界主流指明了方向。
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既面臨新的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為廣大少年兒童了解世界、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與此同時,國際敵對勢力與我爭奪接班人的斗爭也日趨尖銳和復雜,他們利用各種途徑加緊對我少年兒童進行思想文化滲透,某些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對他們的影響不能低估。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樣化,為少年兒童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更加廣闊的空間,與社會進步相適應的新思想新觀念正在豐富著他們的精神世界。與此同時,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假冒偽劣、欺騙欺詐活動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沉渣泛起,成為社會公害;一些成年人價值觀發生扭曲,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滋長,以權謀私等消極腐敗現象屢禁不止等等,也給少年兒童的成長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ヂ摼W等新興媒體的快速發展,給少年兒童學習和娛樂開辟了新的渠道。與此同時,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過網絡傳播,腐蝕他們的心靈。這些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使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面臨一系列新課題。
目前,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還存在許多不適應的地方和亟待加強的薄弱環節。一是全社會關心和支持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的風氣尚未全面形成,還存在種種不利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和消極因素;二是學校教育中重智育輕德育、重課堂教學輕社會實踐的現象依然存在,推進素質教育的任務艱巨;三是隨著人員流動性加大,一些家庭放松了對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長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獨生子女的觀念和方法上存在誤區,給少年兒童教育帶來新的問題;四是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在體制機制、思想觀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還有許多與時代要求不相適應的地方。這些問題在我們廣大農村學校尤為突出,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從少年兒童抓起,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項長遠的戰略任務,又是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學校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須按照黨的教育方針,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思想道德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中小學教育的全過程。因此,本研究課題旨在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切實提高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針對少年兒童身心成長的特點,積極探索新世紀新階段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的規律,教育和引導他們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新時期農村小學德育工作尋求切實可行的教育模式及途徑。
二、理論思考。
思想品德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良好的行為的教育,立足于“德”對學生“人”的關注與發展,使學生生成“道德”的“人”。全面提高學生道德素養,是一動態過程,是循序漸進,不斷提高的過程。思想品德教育不僅要重視理論性學習,更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要求學生“學以明禮”“學以致用”。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要以“學生是學習與發展的主體”這一基點,順應這一規律必須“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為高效形成學生的道德能力,促進學生的生命發展,也有賴于這些學習方式的推行。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德育課程,一方面是德育實現(最優化地實現)根本目的的保障,另一方面也是德育課程建設的目標和發展趨勢。
加強和改進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要遵循以下原則:(1)堅持與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標相一致、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原則。既要體現優良傳統,又要反映時代特點,始終保持生機與活力。(2)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少年兒童的原則。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設的普遍規律,又要適應少年兒童身心成長的特點和接受能力,從他們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出發,深入淺出,寓教于樂,循序漸進。多用鮮活通俗的語言,多用生動典型的事例,多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多用疏導的方法、參與的方法、討論的方法,進一步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3)堅持知與行相統一的原則。既要重視課堂教育,更要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注重自覺實踐、自主參與,引導少年兒童在學習道德知識的同時,自覺遵循道德規范。(4)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思想道德教育與社會管理、自律與他律相互補充和促進的運行機制,綜合運用教育、法律、行政、輿論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導少年兒童的思想,規范他們的行為。
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是:(1)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深入進行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教育和中國革命傳統教育、中國歷史特別是近現代史教育,引導廣大少年兒童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和傳統,了解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和中國人民進行的英勇斗爭,從小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進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教育與國情教育,引導廣大少年兒童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把個人的成長進步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為擔負起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光榮使命做好準備。(3)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大力普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積極倡導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引導廣大少年兒童牢固樹立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的意識,懂得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備文明生活的基本素養,學會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基本關系。(4)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促進少年兒童的全面發展。努力培育少年兒童的勞動意識、創造意識、效率意識、環境意識和進取精神、科學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觀念,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引導他們保持蓬勃朝氣、旺盛活力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激勵他們勤奮學習、大膽實踐、勇于創造,使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三、實驗假設。
康社會的實際,針對少年兒童身心成長的特點,積極探索新世紀新階段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的規律,教育和引導他們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新時期農村小學德育工作尋求切實可行的基本教育模式及途徑,為普遍的學校提供借鑒,同時培養一批富有開拓精神、創新意識并取得顯著成果的學校德育工作的管理者和實施者。
四、課題界說。
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廣義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政治方向、態度的教育)、思想教育(世界觀、方法論的教育)和道德教育(人的行為準則與道德規范的教育);狹義的德育指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行為等方面的教育。
實效是指實際的效果。實效性是相對于“形式”和“低效率”而言,也就是說通過有效的教育形式、方法、途徑和實實在在的教育內容提高教育的實際效果。
德育的實效性是區別于那些“空洞”、“大而泛”的德育教育內容和形式,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引領,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基點,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規律、情感因素,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充分挖掘和整合各學科教材德育教育內容,切實做好學校德育教育工作,最大限度、最大效率地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五、研究內容。
本課題擬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以全面正確的德育教育觀念為先導,以正確的兒童發展觀為依據,以探索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目標、途徑、評價為抓手,研究提高學生品德素養的基本途徑和教育模式,創造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技術,為我校學生良好思想品質和道德素養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1.研究現階段小學生德育教育的目標體系。根據學生年齡、個性特點和德育課程標準,制定合理正確的教育目標,主要表現為辨別是非能力的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觀念的形成,關心他人和尊老愛幼,初步學習了解有關法律法規知識。
2.探索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素養的操作體系,即采用何種模式、途徑、方法來提高德育的實際效果。
3.注重農村小學德育工作與學校人文環境及相關學科的聯系、整合和滲透。
4.研究制定出符合我校特色的小學生思想品德評價體系。強調多元性和主體性,切合實際判斷學生是否達到正確合理的培養目標,結合學生個體評判思想品德素養是否得到提高。
根據本研究內容,在研究過程中,主要采用調查研究法,文獻研究法和實驗研究法等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是課題研究的前提,主要調查現階段各年級學生思想品德的現狀和影響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因素。調查的范圍和對象是本校教師、學生、部分家長及社會人士。
理論研究是課題研究的基礎。在研究過程中,將通過文獻研究為學生思想品德的目標、操作、評價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和指導,同時將成功經驗總結建立在科學的理論基礎上。實驗研究是課題研究的主體。在研究過程中,將依據正確的理論指導組織課堂教學實驗和課外活動實驗,再根據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論證,循環進行,以期達成目標。
七、成果形式。
本課題研究成果以調查報告、研究論文和典型課例、教案、個案分析及綜合實踐教育。
方案等形式予以反映。擬完成調查報告4-6份,8萬字左右的研究論文集,10萬字左右的典型課例、教案、個案分析及綜合實踐教育方案集,1張反映研究成果的光盤,并組織5節以上的研究課和實踐活動請有關專家進行指導和鑒定。
八、研究計劃。
1.課題組成員及具體分工:
(1)課題組成員:
顧問:陳文。
組長:曹國林。
副組長:王卿邵國鎖鄧忠俊。
成員:李榮銘鄧利強張月蘭吳煒芳謝輝吳良俊倪云華陶靜張蘭琴吳艷吳小會吳良輝。
謝云杜麗娟周麗華袁培華陳學文虞惠珍潘琴潘益斌。
(2)具體分工:
課題組的領導和組織工作由曹國林同志負責;課題研究的總體設計和組織實施由王卿、李榮銘同志負責;目標體系的研究由鄧忠俊等同志負責;操作體系由鄧利強等負責;評價體系由邵國鎖等同志負責。
2.研究工作的實施計劃:
(1)準備階段(2004.9——2004.10)。
(2)調查研究階段(2004.11——2005.1)。
確定調查方案,實施調查,完成調查報告。
(3)文獻研究階段(2005.2——2005.7)。
以理論學習為中心內容,進行理論研究,研究成果以論文來反映。
(4)實驗研究階段(2005.9——2007.5)。
運用實驗法在課堂教學和校外活動中進行綜合實驗、分析和論證。
(5)結束總結階段(2007.6——2007.8)。
收集整理資料,完成研究報告。
九、研究經費。
本課題研究約需4萬元左右,將有我校自行籌集予以解決。
二oo四年九月。
《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是由海陽市留格莊鎮初級中學姜風志、吳洪同志承擔,于2016年11月該課題由煙臺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批準立項(編號:yjgh135169),被確定為煙臺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為保證該課題的研究工作能夠有序,有效地開展,現根據市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的要求,提出本課題的研究方案和實施計劃,以保證該課題研究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
二、問題的提出(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改革,教育部頒發的課程改革綱要及各學科課程標準中,提出了許多全新的理念。如何將這些先進的教育理念真正轉化為教師日常的教學行為,是取得本次課程改革成功的關鍵。而且《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要“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建議老師“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自2016——2017學始,海陽市教學研究室大力倡導初中語文教學要開展閱讀教學,“高效閱讀”教學也因此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一部分。但在實際操作中,就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來看,卻存在著各種問題,一方面,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語文教師依然是囿于教材,只管一味基于考試點將教材中的講讀課文咀嚼的粉碎,對學生實施“填鴨式”教學,而學生呢,因為疲于應付課本知識,無心也無力進行閱讀。另一方面,有些學校,或者老師,即使偶爾組織閱讀,也是采取“放羊式”閱讀的方式,至于“讀什么”“怎么讀”,教師在組織閱讀教學的時候,往往是放任自流。閱讀教學無內容、無選擇、無方法、無效率等問題普遍存在。所謂的“高效閱讀”教學只是表現在口頭上或紙面上,而無實際行動;或者有一定的行動,卻不能做到規范科學,持久發展,不能養成閱讀的習慣。閱讀教學呈現出“散”“亂”“差”的局面。教師所做的往往是避重就輕,注重做足表面文章,用來應付一些部門的檢查。學生所謂的閱讀,也只是從一些凌亂的資料上零零星星摘抄了一些文字而已,無所謂學習,無所謂理解,是一種名副其實的任務閱讀。一言以蔽之,由于對閱讀教學的意義缺乏深度的理解,實踐中,閱讀教學作秀,閱讀力低下,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鑒于此,這就要求學校的語文教學必須及時積極推進“高效閱讀”的改革步伐,加強教學研討,改變過去閱讀教學無方法、無策略、無習慣、無效率等閱讀局面,改變過去“教師累,學生苦;讀書慢,收獲少”的閱讀狀況,從而提升語文教學的核心能力——閱讀教學能力,讓“閱讀力就是學習力”的觀念成為一種行為準則。
(二)研究意義。
讀書素養是一個人最起碼的素養,閱讀的狹窄和閱讀的趣味淺薄,會造成人文素養的缺失和精神世界的匱乏,并且好的讀書習慣是令人終生受益的。目前,“全民閱讀”的呼聲日益高漲,閱讀已成為生活工作的必需。順應時代的發展,學校重視“高效閱讀”教學已是大勢所趨。而加強閱讀教學的研究,不僅符合“構建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精神要求,也是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要求,對于提高教學成績更是大有裨益的。同時開展“高效閱讀”,對于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也都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而這一切的實現則源于“高效閱讀”能夠有序有益、有效、有序的開展。本課題正是本著這個原則,立足實際,有效的整合資源,通過探索系列策略,使閱讀教學更趨于規范化、高效化、常態化。所以說,本課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近些年來,語文教學領域出現了“大語文”教學改革倡議,各種關于“高效閱讀”的理論模式也應勢而出,屢見于報端,一些“高效閱讀”教育項目工程研究也已初見成果。就“高效閱讀”而言,很多專家學者都提出了相對獨特、有益的理論。如于春吉《大閱讀與語文素養的提升》、程漢杰《語文高效閱讀教學法》,施良方、趙春林等專家也就“高效閱讀”的組織實施提出了具體的觀點,這對我們的語文“高效閱讀”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和技術指導,對于本課題的研究不無裨益。但理論層面的東西,往往高屋建瓴,用于具體的實踐需要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而大部分教師又疏于學習,一些形成的科研成果往往無人問津,因此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專家形成的一些研究成果用于實踐中,產生實踐效應。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課題組提出了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意在“高效閱讀”的理念指導下,整合各種有效的資源,通過在閱讀教學實踐中定位“核心素養”,因勢造型,因地制宜,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逐漸形成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系列化的、可操作的有內容、有形式的組織策略,用于規范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教學活動。在研究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予以突破:一是形成“高效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二是構建實用性閱讀教學校本課程。
(四)課題研究的依據1.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和認知理論以及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教育學、心理學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理論依據。
(2)葉圣陶先生談閱讀:閱讀程度不夠的原因,閱讀太少是一個,閱讀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個??唯有特別注重方法,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讀多作固屬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樣讀、怎樣寫。對于這個“怎樣”如果不能切實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
(3)程漢杰高效閱讀法。著名語文特級教師程漢杰先生,綜合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語言學、思維學、腦科學、系統論和控制論等學科的有關原理,借鑒國內外傳統的優秀讀書方法和國外盛行的快速閱讀法,結合我國中小學生的閱讀實際和現代漢語的特點,設計而成的一套現代文教學訓練體系。
(4)趙春林通用固定程序閱讀法。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高效閱讀課題組趙春林,倡導高效閱讀,他提出的目標是“一目十行,過目成誦,讀書萬卷;高效閱讀,高效學習,高效人生?!?/p>
2、政策依據。
(1)關于開展2016年全民閱讀工作的通知(新廣出發{2016}1號):廣泛開展各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全民閱讀活動。組織開展主題演講、經典誦讀、讀書征文、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主題閱讀活動,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大力倡導家庭閱讀、親子閱讀、階梯閱讀??建立規劃科學、服務高效i、覆蓋城鄉的基礎閱讀設施體系,探索長效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各級各類圖書館在閱讀推廣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提升數字化閱讀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拓展全民閱讀活動的載體和形式,豐富全民閱讀活動的內容。深入探索讀者閱讀行為和閱讀習慣的數字化轉型,因勢利導,提供更便捷、人性化的數字化閱讀技術服務,全面推進全民閱讀的多媒體、多平臺融合??建立健全全民閱讀組織領導機構,不斷完善全民閱讀工作體制機制。
(2)《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要“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廣泛閱讀各中國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建議老師“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自2016-2017學始,海陽市教學研究室大力倡導初中語文教學要開展閱讀教學,“高效閱讀”也因此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一部分。
(一)課題界定。
本課題的研究是以海陽市留格莊鎮初級中學語文“高效閱讀”課堂教學為研究對象,對“高效閱讀”課堂教學存在問題及成因,以及“高效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研究,用以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效率和閱讀能力,從而促進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有序有益的開展。這是一項應用性課題研究。
“高效閱讀”指的是圍繞著語文閱讀核心素養,綜合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原理,借鑒國內傳統的優秀讀書方法和國外盛行的快速閱讀法,結合學生的閱讀實際設計而成的一套具有快節奏、高效率為主要特征的閱讀課堂教學策略。
(二)研究假設。
假如我們以“高效閱讀”科學理論為指導,以“高效閱讀”教學課堂為研究點,采用文獻研究、經驗總結、行動研究等方法,針對當前初中語文“高效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學行為、課堂管理、課堂評價以及課堂監管的問題進行觀察研究,就能夠探索出科學、規范的“初中語文“高效閱讀”的課堂教學策略,從而實現閱讀課教學的“高效率”。
(三)研究目標。
在認真分析“高效閱讀”教學存在問題及成因的基礎上,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實際的“高效閱讀”教學策略,并建構實用性閱讀教學校本課程。
1、通過問卷調查,分析“高效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成因。2.通過行動研究,形成“高效閱讀”教學策略。3.通過經驗總結,建構實用性閱讀教學校本課程。
(四)研究內容。
1、“高效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成因研究。2.“高效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
(1)“高效閱讀”教學行為策略研究。重點是在在閱讀教學實踐中通過高效閱讀課堂教學目標、課堂組織、課堂環節設計、閱讀材料整合開發等行為研究,探究實現高效閱讀的規范化課堂教學策略。
(2)“高效閱讀”課堂管理策略研究。重點是在閱讀教學實踐中通過師生教育行為管理、心理管理、環境管理等的研究,探究建立一個和諧有序、張弛有度的課堂氛圍的管理策略。
(3)“高效閱讀”教學評價策略研究。在閱讀教學實踐中借助于課堂觀察、案例研討、課堂反思等手段,重點加強過程性評價策略和結果性評價策略的研究。
3、實用性的閱讀教學校本課程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組織及分工1.成立課題組。
主持人:姜風志。
吳洪。
成員:隋紅娜。
崔海燕。
付永華。
李麗艷。
劉祥民2.課題組成員分工。
姜風志。
吳洪負責進行課題管理,工作協調,撰寫課題研究方案和課題研究報告。
崔海艷、付永華、李麗艷負責課題實驗,是課題實驗人。
隋紅娜、劉祥民負責階段性工作總結及過程性材料的手機和整理。
(二)研究思路。
思路:學習、研究、實踐、提升。
路線:調查診斷(準備)——實施方案(假設)——研究深化(實施)——歸納總結(結題)。
(三)研究方法。
本課題主要運用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行動研究和經驗總結等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對國內外已有的同類或相關研究成果進行系統檢索,在文獻分析和綜述的基礎上,探尋本課題的研究起點,形成初步研究框架,確立課題研究的理論前提和基本理念。
調查研究法:采用問卷、訪談、觀察等方式,配合課題組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現狀調查,獲取教師對組織初中語文“高效閱讀”的觀點以及合理化建議。
行動研究法:按照設計的研究方案,采用邊研究、邊實踐、邊改進、邊總結完善的研究方法,逐步實現項目研究目標。
經驗總結法:總結組織“高效閱讀”的個案材料,歸納、提煉初中語文“高效閱讀”的成功經驗和有效策略,形成典型案例,在全校范圍內加以推廣、應用。
(四)研究步驟。
1、課題準備階段(2016年10月—2016年12月)成立課題領導小組,課題組由姜風志、吳洪牽頭,付永華、李麗艷、崔海燕、劉祥民、隋紅娜等年輕骨干教師擔任本課題主要研究力量。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和實施方案,明確人員任務分工;開展校本資源建設相關文獻研究;參加課題組項目啟動開題論證會;組織課題組教師培訓等。
2、課題實施階段(2017年1月—2018年6月)。
由主持人協調,各成員按照分工開展課題研究。開展本校語文教學閱讀現狀調查,形成調查報告;選定研究方向,開展“高效閱讀”的有效策略的專題研究,及時收集案例資料,總結、提煉、總結有效的“高效閱讀”策略。組織課題組成員在教學中實踐中觀課反思,撰寫案例,收集、整理、交流“高效閱讀”案例資料。
3、課題總結階段(2018年7月—2018年9月)。
收集、整理、分析項目研究資料,匯編研究成果,撰寫研究報告。
(五)可行性分析。
課題主持人姜風志、吳洪,負責學校的教學、教科研工作,曾實質參與過學校煙臺市級課題研究,本人多次主持海陽市級課題研究,具體指導過學校60多名教師進行小課題研究,對課題研究并不陌生,且基本入門,基本熟知課題研究的基本技術路線。另外,課題組成員都是一線教師,從事語文教學,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有效的遵循課題研究“邊研究,邊實踐,邊研究”的研究思路,確保課題研究有效有序的開展。再者,“高效閱讀”已成為海陽市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頭戲”,也是學校語文教學工作研究的重點,也為本課題研究提供了環境支持。同時,學校領導重視,能夠通過建章立制,資金投入,確保課題研究有序有益的開展。
四、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及其形式。
(一)階段性成果:主要是相關的調查研究報告、典型案例、學術論文。
(二)最終研究成果:于2018年9月底前完成課題研究報告《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
(三)成果轉化:1.課題組成員通過自己的體驗和反思,對其他教師形成示范帶動作用,推動本校語文教學“高效閱讀”大環境的形成;2.通過這一研究以期對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起到指導、輻射作用。
開題報告是由選題者把自己所選的課題的概況(即“開題報告內容”),向有關專家、學者、科技人員進行陳述。然后由他們對科研課題進行評議。再由科研管理部門綜合評議的意見,確定是否批準這一選題。
選取《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它順應普高課改要求,而又能促進我校的各科課堂教學進一步提高質量。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是勢在必行的。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是溝通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知識是教師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了正確的課堂教學指導思想,就會產生教育創新的精神力量,就能積極進行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
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研究就全國而言,許多家教育科研單位和學校都做過,他們取得了很多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的科研經驗。但從總體上看,有效的課堂教學的成功模式還遠沒有建立起來,尚未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雖然,許多學校和教師接愛了課改新理念,改革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但教和學的有效性還不高。特別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課堂教學的案例研究,而且只有教師自己才適合于做這種研究,當然專業人員的參與不可或缺。中國的教師數量是世界上最多的,我們的課改實踐具有長期積累的經驗,我們應當有自己最豐富的、富有時代氣息和民族特點的案例寶庫。
本課題的主要理論依據是“有效教學”:(1)有效果:教學活動結果要與預期的教學總目標相一致,體現教學的目標達成性;(2)有效率:師生雙方為實現教育目標面投入的時間、精力及各種教育資源,教育目標得以實現,包括學生知識、技能得到增長,身心素質得以進步、成熟,個性成長,創造力獲得培養以及教師素質和教學能力有了提高。(3)有效益:教學目標要與特定的社會和個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較高?!疤岣哒n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不是簡單地重復別人的研究,而是要對所記錄的典型教學事件進行理論分析,反思。有利于改進今后的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大面積地提高學生的素質。在研究過程中體現出我們特有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高師生的教與學的有效意識。為大興安嶺實驗中學的課堂教學改革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
(一)研究的具體內容。
(1)研究體驗學習的方法;體現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與學的方式。
(2)研究提問策略;“三清”教學。
(3)研究課堂“分層教學”模式及實踐應用;全理設計單元教學和課時計劃。
(4)研究高中學生學習模式的構建;分析有效教學案例。
(5)研究如何有效地實施反思性教學;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性學習。
(6)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情感、態度的關注和過程評價,研究有效教師必備素養的生成與發展。
2、構建理論支撐框架,實施具有可行性、操作性的有效課堂教學案例研究的實驗方案;。
3、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有效學習和教師的有效授課形成有效的評價標準及評價體系;。
4、研究各種課堂教學形式,使之行之有效。構建相應有效教學模式。
5、結合我校實際,進行教和學有效性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大面積提高本校教和學的效率。提高我校教師教育科研能力,并為廣大兄弟學校的教師們提供具有普遍意義的'價值性較高的新鮮經驗。
(三)預期研究成果形式:
一):整理學習筆記,撰寫相關論文和各種報告。
二):編寫有效課堂教學實驗報告集和案例集。
一、研究目的:
1、通過研究和探索,不斷產出階段研究的實踐成果。
2、最大限度地發揮現代遠程教育設備的作用和資源優勢,進一步提高學校農遠光盤播放教室的利用率,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讓學生能更加充分享受到更好、更優的教育,通過《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一教學方法的研究》這個課題的研究與實驗,總結并形成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光盤資源的教學應用方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
3、尋找一些適合本地實際教育環境的應用方法和模式,使得農村遠程教育資源在模式一教學中得到充分利用,以科研促應用、促教改,能夠帶動農村地區小學教育事業的普遍發展。
4、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學習、提高自己,成為研究型的教師,走專業化發展之路。
二、研究的內容:
如何將現代遠程教育資源與上課有機整合采取什么樣的教學行為方式把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一的資源運用到教學中去形成新的理論、新的教學方法。探索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一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自己在光盤教學環境下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方法。探索遠程教育資源應用的教學方法:“光盤教學―教師輔導”型方法、“教師上課―光盤輔助”型方法、“提供樣板―示范引導”型方法、“課堂直播―同步教學”方法、直接播放教學光盤的方法、學生進行同步學習“轉換資源―自主創新”型方法等。把遠程教育資源與新課程改革進行有機整合。
三、研究措施:
1、進一步吃透我校課題總計劃,明確該段的具體任務和研究步驟,有條不紊的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2、深入系統地學習課題研究的理論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
3、遵循遠程開放教育的規律,注意目標與現實的梯度銜接,分階段、有步驟地開展科學研究和實踐探索,通過研究和探索,不斷產出階段研究與實踐成果,并不斷完善設計,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最終實現設計目標。
4、教師上課前要利用農遠資源進行經心備課,寫好農遠專用教案,提前供課題組成員網上交流。
5、要以遠程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為指導,緊密結合試點的教學和改革任務,針對問題搞好課題研究,結合模式分工的工作,有意識地開展實驗。定期開展教育教學交流,積極參與研究工作,營造更為濃厚的現代遠程教育氛圍。
6、在學校研究計劃的“一課兩節課”下,每學年上好一堂研究課,與全組成員一起探討成敗得失,提高自己的應用能力和研究能力。
四、具體工作安排:
1、學習《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課題組計劃。
3、做好課前的網上閱讀和課后的研討評議工作。
4、及時更新博客內容,利用的博客向課題組教師學習。
5、認真準備聽課題實驗課。
1、認真鉆研有關《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一教學方法的研究》的理論知識。
2、課題組成員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提高研究水平。
3、充實“教師博客”的內容。
3、做好課前的資料閱讀和課后的研討評議工作。
1、參加課題組會議,匯報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及研究方向。
2、繼續以“一人兩節課”為探討的基礎,開展課題研究。
3、及時撰寫研究材料,上傳到教師博客。
1、繼續參加聽課、評課活動。
2、做好個人階段性總結工作。
3、進行學期總結,撰寫研究論文和課題研究總結。并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2、整理搜集資料,交由學校課題組分類入盒。
3、交流匯報本學期課題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總之,本學期我將利用模式一資源積極開課,及時聽課評課,做好資料的反饋、收集工作,為我校農遠課題的研究盡一份力量。
口語交際的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但老師們往往輕視這一環節。
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由于受民族方言影響,不能在交際情景中用普通話準確的表達。民族地區學生由于視野的局限,在交際情景中無話可說,缺乏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興趣。
因此,我希望利用課標要求和“教學排序”等理論,研究出適用性,操作性強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的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民族地區”,主要指少數民族聚居區?!翱谡Z交際教學策略”是指在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的序列計劃。師生間連續的有實在內容的交流技巧及對數學活動的調節,控制過程。
本課題以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學校三四年級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的調查為基礎,針對其現狀展開研究。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p>
2,孟軻指出:“盈科而后進?!?/p>
3,美國查爾斯m拉格魯斯的“教學排序”論。
1,調查民族地區小學中段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展開分析,指導研究。
2,在教學活動中探究科學的序列計劃與交流技巧。研究對教學活動的調節,控制。
1,調查階段(20xx年6--8月)。調查恩施州部分學校三四年級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的現狀,完成課題方案的設計,向恩施州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申報課題,請求立項。
2,思辨階段(20xx年9月)。深入學習孟軻及拉格魯斯的教育理論,與實際聯系,展開分析,指導研究。
3,實施階段(20xx年xx月--20xx年5月),在理論指導下展開學習實踐,實施研究。并請專家指導,以手記等形式展開中期研究成果。
4,總結階段(20xx年6月至8月),總結,反思,撰寫結題報告,上交研究成果。
1,調查報告一份。
2,研究隨筆,案例,教學反思,小論文若干篇。
3,結題報告一份。
4,反思隨筆若干篇。
20xx年xx月。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特別是在受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產生的.有效教學的提出也是“教學是藝術還是科學”之爭的產物,教學是藝術,這是20世紀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論中占主導地位的教學觀,但是,隨著20世紀以來科學思潮的影響,以及心理學特別是行為科學的發展,人們才明確地提出,教學也是科學.也就是說,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在高中數學的有效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培養可謂其中的重中之重。
高中數學教學就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數學課程應注意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是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人們在學習數學和運用數學解決問題時,不斷地經歷直觀感知、觀察發現、歸納類比、空間想像、抽象概括、符號表示、運算求解、數據處理、演繹證明、反思與建構等思維過程。這些過程是數學思維能力的具體體現,有助于學生對客觀事物中蘊涵的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做出判斷。數學思維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維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傳統教學遇到的瓶頸。
然而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應達到怎樣的數學思維水平,那些思維在教學中是有效的,課程標準沒有給出具體意見,在老師們的具體教學實踐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強的數學思維訓練模式,特別是還大量存在著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一種盲動狀態,問題的給出與解決還是“填鴨式”,學生只知道是這樣,不知道為什么是這樣,思維的原點在哪兒?思維的路徑是什么?體現了怎樣的邏輯性、合理性及數學思想?,為此十分有必要進一步探究有效教學中的數學思維的培養,尋找有效的培養模式。
研究的目的。
本課題的研究目的是:對數學思維的本質性特征進行揭示,找到有效的訓練策略、方法、模式,極大的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建構性思維能力,屏棄傳統應試教育下的“高耗低效”的違背教育規律的做法,在“探究式,合作式”的課堂教學中去實現教與學的創新,實現課堂活動的思維性、高效性是課題研究的根本目標。
研究的意義。
1、使我校數學組課堂教學、課后訓練的研究常態化、系統化。
通過該課題的研究,使老師們有了全方位的視野,去全面探究數學思維的訓練在課堂教學中、在課后的做題與整理中任何操作,真正在思維的碰撞中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完成能力的轉化,使我們的研究系統化、縱深化,能夠形成規模效益。
2、使老師們原先具體的、感性的、具有實用價值的做法更趨理論化、模式化。
通過該課題研究,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具體的、感性的、又具有實用價值的做法,在教育學、心理學、基礎理論、三論(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考試說明的指導下,得以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推廣價值的、普遍規律并極具操作性的模式化的訓練方法,進而提高老師們自身素質,反思以往的教學活動的缺陷,提高教育教學效益。
3、通過該課題研究,培養學生主體的高效的思維意識與思維能力,以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突破,很好的達成考試說明要求的目標,到達素質教育的最高境界。
4、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和能力。
《高中數學有效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培養》首先是教師要有扎實的知識儲備和強的思維能力,并具有不斷探索反思的精神,具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學法指導,這就要求老師們在研究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方能有效達到研究目的。
二、主要研究內容及創新點。
三、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視角、方法、途徑),重要觀點.
本課題研究將圍繞有效教學中的數學思維的教學設計、教學實踐、教學評價進行研究.
1.1分析有效教學數學思維的要素,探索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數學思維的內涵和特點。
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基本目標:是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素質的發展,核心要素是加強師生相互溝通和交流,使學生積極地、目的明確地、主動熱情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1.2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培養的設計。
我校自20-年3月起承擔了市級的一項關于小學生日常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課題研究。經過一年多的考察、研究、探索、實踐,在20-年12月結題,這一路的走來,收獲很多,感觸頗深,主要體現在一下幾點: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學生時期是人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一階段養成的良好習慣對人的一生有積極影響。我們的課題研究主要從學生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文明禮貌習慣三個子課題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考察、研究。
1、行為習慣。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痹谝髮W生做好行為規范之前,我們教師要先為他們起到了示范榜樣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學生。然后再強調學生注意平時的言行舉止要得體,要適宜。通過一年來的培養和教育,學生基本上能夠對于長輩和老師報以尊敬和善的態度;對于同輩,能夠做到友善親切,團結互助。例如,上下樓梯靠右行;進辦公樓要輕聲慢走,不能大聲喧嘩;進辦公室要先敲門,得到老師的允許再進去;上學放學要遵守交通規則;升旗集會時保持安靜等?!凹毠潧Q定成敗,”我們堅持從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著手,讓學生從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睆亩鴿u漸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此次課題研究也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2、生活習慣。
“好的生活習慣有利于一生的身體健康?!睂τ趯W生,在學校里就必須注重自己的衣著整潔,頭發、指甲不要過長,不要在衣著上與他人攀比。自己的學習用品也要擺得整整齊齊。另外,生活在集體中,除了保持好個人衛生,還要愛護班級的衛生。做到積極做值日,不亂扔雜物。而這些,我們也發現學生們已逐漸做到。
3、學習習慣。
(1)制定計劃的習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應定期樹立目標,確立自己的趕超對象,給自己的前方豎一面紅旗。這樣有了目標就有了動力,就不會再感到無所事事,沒有壓迫感,而成績也在追趕目標的過程中提高了。
(2)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辦事要講究效率,學習也是一樣。學生學習的主要時間在課堂上,而利用好課堂40分鐘就顯得尤其重要。認真聽講,注意力集中,積極思考是提高學習效率、成績優異的必備條件。
(3)積極完成作業的習慣。作業是對新知識鞏固復習的一個過程,是檢查自己一天的知識是否掌握了的過程,也是一個預習第二天功課的過程,雖然一年級沒有書面作業,可為了讓孩子養成每天要完成作業的習慣,我們要求任教老師每天都布置讀的作業,并且讓家長簽名,以便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并且及時檢查,查漏補缺。
(4)養成正確書寫的習慣?,F在的孩子也許是嬌生慣養,上課寫字時總喜歡趴在桌子上,盡管總是提醒,可還是堅持不了幾分鐘,我們在課題研究這一方面所開展的工作比較多,從開學初就強調各年級語文教師對寫字的“三個一”每節課嚴格把關,并在學校進行比賽,并對獲獎班級進行獎勵,鼓勵好的帶動差的,現在學生的書寫習慣已經基本養成了。
三、注重學校與家庭的有機結合。
一個人成長過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只有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響的一致性、連續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也是如此,單靠學校教育是難以收到滿意的效果。而學生的主要活動范圍是學校和家庭,所以學校教育更應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不能只依靠學校一個陣地,要隨時和家長取得聯系,做好家長工作,請求家長在家里也要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把家庭教育納入到學校教育的軌道上,成為學校教育的得力助手。例如,每天作業、課堂訂正讓家長簽名,這既能讓學生重視作業,按時訂正,也能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每天的學習情況。學生在家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也需要家長的及時監督、培養。在這一方面我們所做的工作有點欠缺,這一方面的工作有待于提高。
育苗有志閑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教師教育學生是非常辛苦的,但教師默默的奉獻也是有意義的。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養成一種習慣,收獲一種人生。我們今天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培養教育學生,使他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對他們的一生,乃至于對整個人類社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我們所承擔的這一項課題也具備一定的意義,我會繼續對于學生的養成教育研究下去,對于他們存在的問題深刻反思,幫助孩子努力改正。
教育科研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科學研究的開展為學校問題的解決,也為教育提供一定的實踐經驗。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找來了學校課題研究。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科研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學期,我校的課題研究工作在區科研部的指導下,已進入了深入研究階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現將一年來的課題研究工作做一個簡要回顧總結。
一、規范管理,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科研教育思想。
為提高我??蒲兴?,調動教師全員參與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科研促教研,我們要求每位教師每月堅持自學,并做好3000字以上的學習筆記。同時要求每位教師每月撰寫課題研究案例、教學反思等等。除此之外我們還積極參加省、市、教育學會組織的科研論文征集工作課題研究培訓活動,拓寬自己的研究研究思路。
二、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將課題研究融入日常教學中。
“科研興?!币恢笔俏覀冝k學指導思想,為使課題的研究工作能真正落實到實處,我們在加強教師理論學習的同時,加強計劃性,著重要求教師們將課題研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學中。
(1)我校組織教師按照課題實施方案制定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各課題小組結合學科特點從多元角度拿出方案并認真實施。
(2)教師把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繼續圍繞課題進行小課題研究活動,小組成員間相互聽課,研討交流。
(3)由課題組統一領導,落實好本學期的實驗研究工作。學??蒲惺腋欀笇?,帶領各小組不斷修正補充完善。
(4)每位課題組成員每月上交案例分析、課題研究反思等。
(5)、本學期學校開展了“青藍杯”青年教師課題課教學大賽活動,青年教師結合學校的研究課題進行教學大賽,相互交流學習,推動了課題研究的進行。
2、我校將“小課題研究”活動納入常規工作當中,已開展多年,以學年組為單位的“小課題”研究活動,有效的促進了老師香胡交流和提高。
3、積極進行課題研究構筑有效生命課堂。有效的教育、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每位教師的追求,也是我們教育科研的最終目標。教研與科研相結合是教育科研發展的必然趨勢。積極圍繞“有效生命性”這一主題開展教科研研究。我們精心研究備課。
教案。
;要求各教研組能結合理想課堂的構建,針對教學中的困惑、難點確定教研主題,然后圍繞這一主題開展了理論學習、集體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反思等研討活動。
三、抓好過程管理,做好階段性總結,健全課題管理檔案。
管理需要效益,管理出質量。教育科研工作必須有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
就科研工作制度而言,本校從xx年起開始制訂有關教科研工作的。
規章制度。
在參加學?!啊闭n題的研究中,我們每位課題成員都能根據自己收集到的實驗材料按時做好課題的階段性總結。學校及時總結并將過成材料歸檔。
我校的課題研究雖然開展充分顯示了它的生命力,收到了顯著的成果。教師們的教育觀念更新較快,特別是一部分中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成為了學??蒲泄ぷ鞯墓歉??!啊笨蒲衅陂g,我校以省、市、縣級的征文活動為契機,鼓勵教師積極撰寫、投稿。許多教師把自己在教學中收集到的點滴寫成論文并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論文評比。我想,只要我們為之努力,爭取了,我們才有可能得到豐厚的匯報。
20xx年已在不知不覺中離我們悄然遠去,而我進行的教師個人課題研究也已開展半年有余?,F趁寒假空暇,對這半年的研究工作作一個回顧與總結,汲取其中成功的經驗,發現自己的失誤與不足,以便對新一學期的研究起到指導和借鑒的作用。
一、端正思想,勇于嘗試,不斷進取。
教師個人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在我們恩施自治州尚屬首次。課題研究總結。因此在任務下達之初,大家都有一種畏難情緒。但我轉念一想,這就和我們中國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一樣,雖然沒有現成的經驗模式可以借鑒,但摸著石頭也完全有可能過河。就算只能取得點滴研究成果,其實對于自己也是一種收獲與提高。端正了思想,則充滿了信心。所以我勇于申報了一個自己覺得既有一定難度同時又能對自己有所促進有一定研究價值的課題——農村小學如何切實有效地開展口語交際訓練的研究。
當課題取得立項以后,我以科學發展觀作為自己的思想指導,集中自己的全部時間和精力,用勤奮認真。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去開展研究活動,以期取得哪怕只有一絲一毫的成果與進步。課題研究總結。但當自己真正融入其中的時候,卻又驚喜地發現:這項工作的開展,不僅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能卓有成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腳踏實地,開拓創新,循序漸進。
在20xx年春季學期的最后進行課題申報以后,我首先在暑假期間對一些教師和學生進行了調查,了解他們原先在口語交際課程中的感受和困惑,聽取他們對此課程的交流和建議。然后據此寫出了。
對農村小學口語交際課程的現狀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后,我在開學初期,經過認真地考慮和準備,拿出了自己對本課題研究的和,為研究工作的具體開展指明了方向。
進入研究工作的實施階段后,我在口語交際活動中,積極開動腦筋,采用多種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在不斷的練習中去鍛煉和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為我的研究內容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讓我能寫出具有一定價值的經驗總結文章。
三、勤于耕耘,善于發現,顆粒歸倉。
經過半年多的辛勤努力,雖然沒有取得值得炫耀的重大研究成果,但點點滴滴的收獲卻不斷涌現。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較大地提高,而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也有了新的突破。我根據自己的一些小小發現,還寫出了經驗總結文章五篇,發表在自己的博客上,供同行們和其他社會人士交流斧正。
進入寒假以后,有了一定的空閑時間,我便抓住機會來補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識。通過網上查閱資料。閱讀相關書籍雜志等方法來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并寫出具有較深刻思想價值的。
讀書筆記。
作好這一些準備工作,我對自己在新一年的研究活動就更充滿了信心和力量。
當然,由于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因此存在著或這或那的錯誤和不足就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說,研究的范圍還不夠全面,研究的方法也不夠科學,甚至還沒能取得像樣的研究成果。但這一切都不能讓我退縮,因為我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共
2
頁,當前第。
1
頁
1
2
。
通過前面的系列研究活動,我們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上一階段,我們重點開展了小學階段的文言文教學研究。圍繞劉俊老師執教的《伯牙絕弦》一課展開研討,并針對文言文教學和略讀課文教學進行教學模式的提煉。,收集了每位參研教師的個人簡介、獲獎情況、經典案例、論文等資料。初步建立起課題網頁并逐步完善課題博客。
二、本階段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進一步使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加強教師修養,提高教師素質。
2、繼續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以教師豐富的情感,優美的語言,應變的智慧,使學生放松心靈,釋放情感,活躍思維,放飛想象,從而構成生命的課堂。
3、了解學生對語文課堂的期望與追求,進一步探索詩意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展開詩意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有針對性地組織上研究課,通過學習探討總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
4、進一步豐富“詩意語文”的內蘊,通過對詩意語文教學實踐的理性思考,不斷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為,更好地實施新課程,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三、研究內容。
1、詩意語文教學方法與途徑研究。研究如何營造詩一樣的課堂氛圍。教師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努力讓自己的激情在詩意語文的課堂中流淌,讓自己的智慧在詩意語文的課堂中演繹,讓自己的文化內涵在詩意語文的課堂中彰顯。
2、研究詩意語文的特性。課堂上讓學生用形象作詞、用感情譜曲。充分尊重個體、高揚個性,尊重學生對文本的獨特體驗,讓課堂成為一種極具個性色彩的語文。讓課堂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鮮明的畫,讀出來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
3、研究教學手段的詩意化。課堂上充分尊重學生的精神訴求、千方百計地滿足學生精神訴求。在讓學生分享作者有關人生、自然、社會、內心的種種經驗的同時,不斷地勾起學生原有的關于人生、自然、社會、內心的種種經驗,從而讓學生產生一吐而后快的沖動。
四、研究措施。
(一)詩意語文呼喚詩意的老師。這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要加強自身修養,學會學習,學會想象,學會感動,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提高科研能力。
(二)加強研究過程管理。
1、課題組負責人期初制定出階段研究計劃,并組織實驗老師學習、討論。期終完成階段性研究報告,并整理、匯集師生成果。
2、每月定時召開課題研討會,交流學習心得、討論實驗中的得失,小結實驗成果等。組織參研教師共同研究、精心打造一節實驗研討課,通過課前的研究與課后的研討來實現本階段的重點實驗目標。
3、課題組成員注重交流研究,每位實驗老師一邊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一邊把經驗運用于實踐,使自己的每堂課都體現課題思想,把研究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三)積極聯系,聘請專家參與指導研究活動。
(四)對各校級子課題的研究活動進行指導,讓所有參加研究的教師都能對課題思想有所領悟,并能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進行運用。
(五)對學生及時進行考察評價,通過調查問卷等形式,了解研究在教學實踐中產生的效果。并根據學生的實際不斷調整研究的方法。
(六)加強資料管理。廣泛收集資料,注意保留學生的相關資料。每位參研教師必須推出一篇高質量研究論文。
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能促進學生閱讀水平,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的課題研究。本課題將在主課題的`引領下著重開展課外閱讀的研究。在研究中行動,在行動中研究,提高研究的實效性,要為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多踐行,深思。
二、具體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提升理論素養
本課題組組長帶領成員認真學習課題方案,明確課題研究方向,深入了解課題研究方法,結合實際,扎實有效地開展研究。
2、制訂研究方案,扎實研究工作
緊扣課題組研究的規劃思路,制訂切實可行的本學期研究計劃,明晰研究思路與方向,密切聯系實際教學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3、確定研究重點,提高研究實效
本學年重點研究項目及方向為“書香校園”,本課題組成員計劃以第一學段中的典型課例為突破,進行研究總結。
4、不斷總結經驗,實現資源共享
各課題組成員在學習和研究的基礎上,要勤于思考、善于動筆,不斷提煉研究經驗,各課題組成員要主動積極維護課題資料正常運轉,要把各自研究的動態和成果及時在街道學習會議上呈現,以實現資源共享,以讓本課題起到一定的輻射作用。
三、日程安排:
1、制訂本學期課題組研究計劃。
2、課題組理論學習(學習新課程標準中關于閱讀的有關章節)
3、制定課題組成員本學期研究課安排表。
4、課題組成員上、聽、評研究課。
5、課題組理論學習。(分享閱讀,主題:學習新課程標準中關于閱讀的有關章節)
6、課題組成員上、聽、評研究課。
7、課題組理論學習。
8、撰寫與課題相關的論文和案例。
9、本學期課題研究情況反思與總結。
10、收集、整理相關研究工作材料。
如何使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這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務必思考的問題。很多時候,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源于教師合理的導入,然后學生學習興趣倍增,課堂所顯現出的效果也出乎意料。因此,我將“情趣導入”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問題研究。
二、研究的理念。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勾起了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有了學習的欲望,他們才能更用心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三、研究的目標。
1、本課題研究,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用心參與課堂教學,喜歡語文,會運用語文。
2、本課題研究,旨在使教師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在指導學生探求新知時,能夠因材施法、有章可循。
四、研究的主要資料。
(一)質疑導入。
教師在檢查學生預習狀況時,能夠抓住學生的疑惑,圍繞本課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質疑。便于分解學生的理解困難,易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也有助教師對知識和課堂的駕馭。
(二)故事導入。
圍繞課文資料選取或編寫故事,繪聲繪色地講述,既能夠激發學習興趣,又可起到知識的傳授。甚至能夠和教學重難點結合起來,加強學生的理解與感悟潛力。
(三)圖像導入。
五、研究的預期成果。
透過本次研究的教學實踐,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興趣,預期成果如下:
1、問題導入新課,能夠拉近文本與學生的距離。
2、小故事揭題,利于學生語言的積累。
3、用謎語揭示課題,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
4、生活搬進課堂,學生樂于參與。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根據學??傮w發展要求,結合我校教育科研發展的實際,在“探索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理念的引導下,我校延續上學期課題,繼續深入、扎實開展我校的課題研究,著力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校教育科研水平,進一步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讓每位教師做研究性教師。教育之路無止境,讓每位教師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研究到老。
本學期重點進行“打造高效課堂”的研究,并將課題研究與成果推廣結合起來,加強課題研究才能多出成果,及時推廣經驗成果才能進一步檢驗課題研究的有效性,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一)扎扎實實開展課題研究
以前我校的課題一直是一個空白,在校領導的努力下,上學期有37人申報的小課題這學期這學期繼續研討,本學期做好以下工作:
1、召開兩次課題研究會議,組織課題組成員交流課題實施情況,每次活動都作好相關記錄。有課題的教師繼續研究搞好自己的課題并收集好相關資料,為課題的結題做準備。
2、通過印發資料、網絡博客、座談研討、專題論文評比等途徑引導全校教師關注學校主課題,積極參與課題研究。
3、繼續做好子課題的管理工作,不斷完善對子課題研究過程的管理。讓子課題承擔者明確學校對子課題管理要求,促使其按要求開展研究工作,積累研究資料。
4、做課題相關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
(二)實實在在加強常規管理。
(1)加強對立項課題的管理。每位教師對自己確立的研究課題進行課堂實施研究。每學期對課題進行總結,同時上交教育敘事、教育案例各一篇。由科研小組成員對上交材料進行歸納、梳理。
(2)加強對課題研究活動的管理。在新學期中繼續將教研、科研、培訓融為一體,用課題研究來指導教學實踐。進一步規范教科研活動制度,各組活動定時間,定地點,定主題,教研組長做好記錄,學期末進行檢查評比。
(3)重視科研成果的總結與推廣。繼續按要求撰寫教學反思;認真組織校內課題總結、個案評比活動;不斷充實自己。
3月:制定學校課題研究學期計劃;
4月:
1.實驗教師上課題研究課;
2.課題實施情況交流
5月:
1.召開課題研究中期成果總結及培訓會;
2.開展課堂觀察活動。
6月:校級課題成果征集評比活動;
7月:主課題研究總結會;
2.資料收交、整理;學校的教科研活動要以“探索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為指導思想,即以“課題研究為中心,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精講”兩個基本點,在教學中要倡導自主學習輔助以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注重了教學的實踐性與開放性。我們進行“自主學習”的研究其目的是通過教會學生自學的方法,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從實際出發,探索出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思路和模式。
在研究中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利用多媒體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培養與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轉變教師傳統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的發展為目標的教育思想。改變以傳授和灌輸為主要方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具有自主意識、創新精神,培養他們探索發現、自我教育的能力,實現以學生主體學習活動為基礎的課堂教學,鼓勵全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教師要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和不同的興趣,經常提出開放性或發散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嘗試,養成學生獨立探索、研究的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1、召開課題組工作會議,布置任務,明確具體研究內容。
(1)落實任務,勤于思考,腳踏實地、事實求實地開展研究;
(2)注意第一手研究資料的收集;
(3)及時整理研究資料,資料盡量電子化處理;
(4)積極書寫相關論文,注重成果的轉化。
2、繼續加強課題理論的學習和培訓,搜集課題的信息,提高研究水平。開展課題研究的導師講座,對實驗教師進行專業的引領。
3、通過采用談話、問卷、抽查的方式,對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進行一次量化的調研。
4、要求實驗教師上好每一節研究課,學校要組織人員對實驗課進行評議,對教師應用教學媒體以及學生通過此項研究活動在知識的掌握、思維的進步、自學能力的發展等方面進行歸納、分析和總結。
5、組織教師開展多種教學媒體綜合運用的優質課競賽、優秀教學論文和教學案例的評選活動和階段性研究成果展示會課題研究計劃。
遜讓鄉中心學校
20xx年3月14日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32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