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是我們對書籍的一種思考和總結,通過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書中的知識。接下來是一些讀書心得的案例,希望能給大家在寫作上帶來一些啟發。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常常感到事情很多,感覺都那么累了,可效果卻一般。反思我的工作:為什么我感覺那么累,效果卻一般呢?是學校的管理體制的問題?還是我的工作方法有問題?看了這本書后,我發現我應該改變一下我的思維方式了,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做一個輕松、睿智的教育者。
王曉春老師對聰明人的界定太經典了:聰明人其實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于我們教師太重要了。所以看了這本書我也思考了,我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提煉出一些屬于自己的教學觀:
的確,在現在的學校制度下,沒有管理是不行的,問題在于,我們需要什么類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應該嚴,哪里應該寬,哪里必須管,哪里不必多管。書中談到,一個名副其實的教育者,最關注的應該是學生本身的發展,而管理者則不然,管理者最關心的是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教育者以人為本,管理者以任務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務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管住學生,而是幫助學生學會自己管住自己。
看了這本書后,當我碰到違紀學生時,我都會動一番腦筋再作處理。在平時,學生犯了一些錯誤,我一定會把他們課后留下來批評一頓??涩F在我想到王老師在書中說到的一種思維誤區便是迷信師嚴,我提醒自己要變得聰明些,于是我采取讓學生做好事來彌補,使他們在做好事的過程中認識自己的錯誤,從而受到教育。后來只要遇到犯事的學生,我就采取這樣的方法,效果要好一些。
王曉春老師也反復強調,愛心是師德的靈魂,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愛與責任是當代教師之靈魂,師愛是師德之必備。但是,王老師同時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師愛。他說,迷信師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為愛能點石成金,愛是萬應靈藥,一旦他不能把學生愛成好學生,他會懷疑自己愛得不夠。另一種人則不然,他們其實是把愛當成棍子用,他們的本事是把自己對學生施加的一切壓力都解釋成愛,他們嘴里是愛,心里想的是權,是對學生的管、卡、壓。王老師指出,現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高唱廉價的愛的頌歌,現實中也的確有老師只求愛崗敬業,而在實踐中大碰釘子。我們不能要求師愛完成本不屬于它的任務,就好像我們不能要求醫生光用愛心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樣。所以說,沒有愛是不行的,光有愛是不夠的。愛不是遷就,愛需要理智。
書中,王老師在分析管理與教育的關系時談到了安全問題。他說,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壓倒了教育,學校就不再是學校,變成保險公司了。學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應該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而不是只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
時下,安全問題似乎成了一所學校的核心問題,大部分學校一些做法:在校園內不準絲毫地跑跳打鬧,不準投擲輕物,有時也會對部分學生狠狠的訓斥一番,說不定還會移交給班主任處理,可是孩子活潑愛玩的天性卻被壓抑了。怎樣把握這個度呢?安全問題也成了捆綁學校德育活動開展、削弱德育教育職能、束縛學生身心發展的一塊絆腳石。德育工作的開展依賴于各種實踐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德育的核心與載體。
暑假中,我很認真閱讀了王曉春老師寫的《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讀后,我覺得自己完全不夠一個聰明的教師,于是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教學歷程。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常常感到事情很多,感覺都那么累了,可效果卻一般。反思我的工作:為什么我感覺那么累,效果卻一般呢?是學校的管理體制的問題?還是我的工作方法有問題?看了王曉春老師寫的《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后,我發現我應該改變一下我的思維方式了。我在想,讓我走出思維方式的誤區,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做一個輕松、睿智的教育者吧!
王曉春老師對聰明人的界定太經典了:聰明人其實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于我們教師太重要了。所以看了這本書我也思考了,我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提煉出一些屬于自己的教學觀:。
看了這本書后,當我碰到違紀學生時,我都會動一番腦筋再作處理。在平時,學生犯了一些錯誤,我一定會把他們課后留下來批評一頓??涩F在我想到王老師在書中說到的一種思維誤區便是迷信師嚴,我提醒自己要變得聰明些,于是我采取讓學生做好事來彌補,使他們在做好事的過程中認識自己的錯誤,從而受到教育。后來只要遇到犯事的學生,我就采取這樣的方法,效果要好一些。
王曉春老師也反復強調,愛心是師德的靈魂,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愛與責任是當代教師之靈魂,師愛是師德之必備。但是,王老師同時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師愛。他說,迷信師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為愛能點石成金,愛是萬應靈藥,一旦他不能把學生愛成好學生,他會懷疑自己愛得不夠。另一種人則不然,他們其實是把愛當成棍子用,他們的本事是把自己對學生施加的一切壓力都解釋成愛,他們嘴里是愛,心里想的是權,是對學生的管、卡、壓。王老師指出,現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高唱廉價的愛的頌歌,現實中也的確有老師只求愛崗敬業,而在實踐中大碰釘子。我們不能要求師愛完成本不屬于它的任務,就好像我們不能要求醫生光用愛心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樣。所以說,沒有愛是不行的,光有愛是不夠的。愛不是遷就,愛需要理智。
我想用書中的一句話來總結我現在的教學觀。我是一個行者,步履輕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臉上帶著笑容,我的心中充滿陽光,我的行囊中為教育準備了一切:澎湃的熱情、寬容的胸襟、迷人的書香、思考的大腦。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我更應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為教育鞠躬盡瘁。
文檔為doc格式。
。
最近我閱讀了王曉春老師的《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回顧十幾年的教學生涯,7年的育兒經驗,感受很深。教師在對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中除了有愛心還要有智慧。在愛與學生成長間有一架橋梁叫“智慧”,看了整本書后,有以下幾點感想:
“熱愛學生”是我們的師德要求之一,教育需要愛,但光僅僅有愛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教育有愛,但是不等于愛,我們不能過分的迷信“師愛”,不能要求師愛完成本不屬于它的任務,就好像我們不能要求醫生光用愛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樣。例如,書中提到的一位老師對學生不寫作業,每天叫過來寫,不批評,學生寫得較好,但還就是慢。像這樣的例子,這個孩子看來屬于“蝸牛族”。如果這位老師具備關于蝸牛族的教育專業知識(蝸牛族的多種成因及治療方法),他就不會迷信關心和愛了。醫生治不好病人,一般不會檢討自己對病人愛得不夠,他一定會反思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這正是教師應該著重學習的科學態度。
要善于思考,善于發現問題,要改變思維方式,聰明人就是善于思考的人,就是有良好的思維方式的人。對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態度。比如,有人說,“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借以說明問題學生可能破壞班風;而王老師馬上想到另一個俗語,“火大無濕柴”,提醒自己好的班風也可以轉變問題生。
王老師沒有大道理,王老師沒有靈丹妙藥,有的是對教育教學規律孜孜以求的責任心和科學精神?!蹲鲆粋€聰明的教師》特別從思維方式角度入手,教我們如何改變“表面的,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單向的,線性的,獨斷的,非討論性”的思維方式,而學會在矛盾中思考,在事物的相互聯系中思考,養成刨根問底、假設多種可能性的思考習慣,并“在思考中反駁自己”。
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他會把主要精力放在設計教育情境上面,而不是主要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上。綜觀自己的教育不足,最典型的毛病是“說教”,迷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王老師認為“嘴利用率過高了”,頭腦就會嚴重開工不足。的確,從教年份越多,越容易形成思維定勢,想想以前的學生,一番有理有據的說辭,可以使之感動莫名,一些發自肺腑的關懷,會讓我們銘刻于心。然而“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現在的學生越來越缺少感動能力,越來越缺少對世道艱辛的體驗,對老師的說教,他們甚至會有天然的免疫力和抵抗性。
別人的方法可信,但那僅僅只適應于他們的學生。很多事還得要我們摸索著去做,需要我們在工作中試著探索更適合教育我們學生的方法。我也認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進步,長此以往,必然將越來越好,從而盡可能達到自己所可以達到的最好程度,同時也就為教育事業做了自己最大的貢獻。
文檔為doc格式。
。
暑假期間,上個學期學校推薦老師參與讀書活動,讓每個老師在讀書中成長,我挑選了王曉春老師寫的《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不僅,新穎的前言闡述深深的吸引了我;書內的案例以及王老師對案例點評引起我深深的思考。那里面許多精彩語句深深吸引我,許多的教學案例自己就親身經歷過,從中能看見自己的影子。讀后,我覺得自己完全不夠一個聰明的教師,于是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教學歷程。
在這本書中管理壓倒教育,甚至冒充教育,我們對此已司空見慣。一個名副其實的教育者,最關注的應該是學生本身的發展,而管理者則不然,管理者最關心的是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教育者以人為本,管理者以任務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務的工具。教育離不開管理,但是教育科學不是管理科學。教育本是科技含量很高,很需要創造性的一種職業。
所以王曉春老師的《做一個聰明教師中》說過:“我們要把“教育”的大旗高高舉起來,讓“管理”最多只作為一面配旗,飄在后面。這不是因為我看不起管理者,只因我是一名教師,我得守住自己的陣地。
其實聰明的人其實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于一個教師太重要了。書中一個個案例解開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為學生的問題而煩惱,我也曾因為學生的調皮而頭疼,然而這一切都是教育過程中必須面臨的正常問題,就像王老師說的一樣,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認認真真對待每一次談心,開開心心組織每一次活動,我們高興,學生也快樂。 “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是最可愛的;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 “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著要盡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边@是《做最好的教師》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句話。
所以以后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常常感到事情很多,感覺都那么累了,可效果卻一般。反思我的工作:為什么我感覺那么累,效果卻一般呢?然后我讀了王曉春 老師寫的《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后,我發現我應該改變一下我 的思維方式了。其實我們每天的學習、上課都是在研究,都是在進行著教育實驗。有人說實踐+反思=成長,其實教育是一種行動的藝術,而不是靠嘴巴吃飯的職業,我們要做一個智慧型的、研究型的教師,要不斷地讀書學習,要時常重新認識自己,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向著做一名聰明的教師這個目標前進。
讀完《做一個聰明的教師》一書后發現,原來老師可以這樣做:教師在教會學生學習的同時,還要教會他們懂得生活,擁有健康的體魄,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擁有生存和求知的能力。
書中言:迷信說教,迷信嘴皮子功夫,迷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教育界的流行思路。很多語言已經形成了套路,自動化了,教師只要一張口,那些東西就會沿著固定的河道奔騰而下,學生都快把這些說辭背下來了。
誠然,要說現在的學生,寫保證書,寫認錯書時,多半思如泉涌,格式規范,隨手拈來。作為中學教師,越來越覺得語言教育的無力感了。
教育的關鍵是體驗,親身的體驗。作為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設計教育情境上,而不把主要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上。要知道,孩子主要是在行動中,而不是在言論中成長的。
書中言:大批家長、教師的思維方式是針鋒相對的和學生較勁,進攻到底,不帶妥協的。攻不上去怎么辦?寧可敗退,也不主動撤退。失敗了還不承認,也不接受教訓,下次繼續搞不妥協主義。但這種“沖沖沖”的辦法往往只能用來對付膽小的、年齡小的孩子。萬一孩子橫豎不吃,你會看到家長和教師完全變了一副面孔,成了遷就主義者和逃跑主義者。他們會對孩子做很多無原則的讓步,處處哄著孩子。從一個極端跳到了另一個極端。這是敗退,不是撤退。
這兩年,敢于“直言不諱”的學生日漸多了起來,“惟命是從”的學生少了。鈴聲響了,你想拖堂幾分鐘完成教學任務,會有學生當面抗議,提醒你下課鈴已經響了。學生上課看課外書,你想沒收,會有學生質問,我的書,你憑什么沒收。面對做出這樣抗爭的孩子,硬頂根本不管用,可一味退讓,也無疑不利于班級建設。
教與學這一活動,是通過無數的沖突與妥協才得以實現的,它絕不是作為理想環境中的純粹的過程展開的。教師要懂得妥協的藝術,做一個聰明的撤退者,知道分寸,知道撤退路線,而且知道何時反擊。當然,妥協是有原則的,底線不能突破。
書中還有很多鮮活的案例和王老師鞭辟入里的分析,不做贅述。誠如王老師所說,他想以這樣的方式來提醒每位教育者“解剖自己“,形成獨立思考的思維習慣,而不是拿來主義。但愿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能做一個敢于反思自己教育思維的老師,而不是一味的復制他人思維方式的老師。
我很認真閱讀了王曉春老師寫的《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讀后,我覺得自己完全不夠一個聰明的教師,于是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教學歷程,在此分享讀書心得。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做一個聰明的老師讀書心得,歡迎大家閱讀。
在學校組織的讀書活動中,我有幸讀了《做一個聰明的教師》一書,并且深深愛上了它。該書通過點評一個個教育案例,傳達著王曉春老師的思想,傳播著他的理念,我有機會讀到他的書的真是受益匪淺,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原有的思維方式。我邊讀邊思考,有很多句子印象深刻。
讀后感。
觸最深的一點!王曉春老師的《做一個聰明的教師》給我們這些在教育一線苦苦摸索的教師們送來了一劑沁人心脾的良藥。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要做到不容易。有時候,我們老師常會好心辦壞事,造成這種情況其實還是我們工作的不細致,想的不周全。鼓勵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尤其是對行為偏差生上的鼓勵老師更應該多想想辦法,多從這些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帶著一些寬容的心態去面對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動動腦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讓孩子、家長都能接受的好辦法。
聰明的人其實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于一個教師太重要了。由于教師面對的是學生,是孩子。老師在孩子們面前有年齡優勢、經驗優勢、知識優勢、權力優勢,面對很多問題時省卻了思考,所以,思維定勢的影響了教師的創造性思維。所以,我們應先改變自己的思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積淀在頭腦中的陳舊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為聰明的教師。
書中一個個案例解開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為學生的問題而煩惱,我也曾因為學生的調皮而頭疼,然而這一切都是教育過程中必須面臨的正常問題,不要讓自己的煩惱擴大,讓我們坦然去面對,因為學生的生命存在著差異,我們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長得一樣高、一樣強壯、一樣美麗,而是與學生的原有基礎相比,讓每個學生的生命有所發展,而老師應該引領著我們的孩子體會自我的發展,教會學生懂得生活,擁有健康的心理和體魄,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擁有生活、求知的能力。王老師的話無疑為身處“迷?!敝械奈艺业搅朔较?,看到了希望和未來。就像王老師說的一樣,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認認真真對待每一次談心,開開心心組織每一次活動,我們高興,學生也快樂。
前段時間,讀了一下《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現在談談我的點滴感想: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常常感到事情很多,感覺都那么累了,可效果卻一般。反思我的工作:為什么我感覺那么累,效果卻一般呢?是學校的管理體制的問題?還是我的工作方法有問題?看了這本書后,我發現我應該改變一下我的思維方式了,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做一個輕松、睿智的教育者。
王曉春老師對聰明人的界定太經典了:聰明人其實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于我們教師太重要了。所以看了這本書我也思考了,我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提煉出一些屬于自己的教學觀:。
一、教育的本質不是管理,而是幫助和交流。
的確,在現在的學校制度下,沒有管理是不行的,問題在于,我們需要什么類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應該嚴,哪里應該寬,哪里必須管,哪里不必多管。書中談到,一個名副其實的教育者,最關注的應該是學生本身的發展,而管理者則不然,管理者最關心的是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教育者以人為本,管理者以任務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務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管住學生,而是幫助學生學會自己管住自己。
看了這本書后,當我碰到違紀學生時,我都會動一番腦筋再作處理。在平時,學生犯了一些錯誤,我一定會把他們課后留下來批評一頓??涩F在我想到王老師在書中說到的一種思維誤區便是“迷信師嚴”,我提醒自己要變得“聰明些”,于是我采取讓學生做好事來彌補,使他們在做好事的過程中認識自己的錯誤,從而受到教育。后來只要遇到犯事的學生,我就采取這樣的方法,效果要好一些。
王曉春老師也反復強調,愛心是師德的靈魂,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皭叟c責任”是當代教師之靈魂,“師愛”是師德之必備。但是,王老師同時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師愛”。他說,迷信“師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為愛能點石成金,愛是萬應靈藥,一旦他不能把學生“愛成”好學生,他會懷疑自己愛得不夠。另一種人則不然,他們其實是把“愛”當成棍子用,他們的本事是把自己對學生施加的一切壓力都解釋成“愛”,他們嘴里是“愛”,心里想的是“權”,是對學生的“管、卡、壓”。王老師指出,現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高唱廉價的“愛的頌歌”,現實中也的確有老師只求“愛崗敬業”,而在實踐中大碰釘子。我們不能要求師愛完成本不屬于它的任務,就好像我們不能要求醫生光用愛心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樣。所以說,沒有愛是不行的,光有愛是不夠的。愛不是遷就,愛需要理智。
三、安全與德育,孰輕孰重。
書中,王老師在分析管理與教育的關系時談到了安全問題。他說,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壓倒了教育,學校就不再是學校,變成保險公司了。學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應該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而不是只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
時下,安全問題似乎成了一所學校的核心問題,大部分學校一些做法:在校園內不準絲毫地跑跳打鬧,不準投擲輕物,有時也會對部分學生狠狠的訓斥一番,說不定還會移交給班主任處理,可是孩子活潑愛玩的天性卻被壓抑了。怎樣把握這個度呢?安全問題也成了捆綁學校德育活動開展、削弱德育教育職能、束縛學生身心發展的一塊絆腳石。德育工作的開展依賴于各種實踐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德育的核心與載體。
暑假中,我很認真閱讀了王曉春老師寫的《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讀后,我覺得自己完全不夠一個聰明的教師,于是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教學歷程。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常常感到事情很多,感覺都那么累了,可效果卻一般。反思我的工作:為什么我感覺那么累,效果卻一般呢?是學校的管理體制的問題?還是我的工作方法有問題?看了王曉春老師寫的《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后,我發現我應該改變一下我的思維方式了。我在想,讓我走出思維方式的誤區,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做一個輕松、睿智的教育者吧!
王曉春老師對聰明人的界定太經典了:聰明人其實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于我們教師太重要了。所以看了這本書我也思考了,我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提煉出一些屬于自己的教學觀:。
看了這本書后,當我碰到違紀學生時,我都會動一番腦筋再作處理。在平時,學生犯了一些錯誤,我一定會把他們課后留下來批評一頓??涩F在我想到王老師在書中說到的一種思維誤區便是“迷信師嚴”,我提醒自己要變得“聰明些”,于是我采取讓學生做好事來彌補,使他們在做好事的過程中認識自己的錯誤,從而受到教育。后來只要遇到犯事的學生,我就采取這樣的方法,效果要好一些。
王曉春老師也反復強調,愛心是師德的靈魂,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皭叟c責任”是當代教師之靈魂,“師愛”是師德之必備。但是,王老師同時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師愛”。他說,迷信“師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為愛能點石成金,愛是萬應靈藥,一旦他不能把學生“愛成”好學生,他會懷疑自己愛得不夠。另一種人則不然,他們其實是把“愛”當成棍子用,他們的本事是把自己對學生施加的一切壓力都解釋成“愛”,他們嘴里是“愛”,心里想的是“權”,是對學生的“管、卡、壓”。王老師指出,現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高唱廉價的“愛的頌歌”,現實中也的確有老師只求“愛崗敬業”,而在實踐中大碰釘子。我們不能要求師愛完成本不屬于它的任務,就好像我們不能要求醫生光用愛心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樣。所以說,沒有愛是不行的,光有愛是不夠的。愛不是遷就,愛需要理智。
我想用書中的一句話來總結我現在的教學觀?!拔沂且粋€行者,步履輕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臉上帶著笑容,我的心中充滿陽光,我的行囊中為教育準備了一切:澎湃的熱情、寬容的胸襟、迷人的書香、思考的大腦?!痹诮窈蟮慕虒W生涯中,我更應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為教育鞠躬盡瘁。
。
最近我閱讀了王曉春老師的《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回顧十幾年的教學生涯,x年的育兒經驗,感受很深。教師在對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中除了有愛心還要有智慧。在愛與學生成長間有一架橋梁叫“智慧”,看了整本書后,有以下幾點感想:
“熱愛學生”是我們的師德要求之一,教育需要愛,但光僅僅有愛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教育有愛,但是不等于愛,我們不能過分的迷信“師愛”,不能要求師愛完成本不屬于它的任務,就好像我們不能要求醫生光用愛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樣。例如,書中提到的一位老師對學生不寫作業,每天叫過來寫,不批評,學生寫得較好,但還就是慢。像這樣的例子,這個孩子看來屬于“蝸牛族”。如果這位老師具備關于蝸牛族的教育專業知識(蝸牛族的多種成因及治療方法),他就不會迷信關心和愛了。醫生治不好病人,一般不會檢討自己對病人愛得不夠,他一定會反思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這正是教師應該著重學習的科學態度。
要善于思考,善于發現問題,要改變思維方式,聰明人就是善于思考的人,就是有良好的思維方式的人。對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態度。比如,有人說,“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借以說明問題學生可能破壞班風;而王老師馬上想到另一個俗語,“火大無濕柴”,提醒自己好的班風也可以轉變問題生。
王老師沒有大道理,王老師沒有靈丹妙藥,有的是對教育教學規律孜孜以求的責任心和科學精神?!蹲鲆粋€聰明的教師》特別從思維方式角度入手,教我們如何改變“表面的,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單向的,線性的,獨斷的,非討論性”的思維方式,而學會在矛盾中思考,在事物的相互聯系中思考,養成刨根問底、假設多種可能性的思考習慣,并“在思考中反駁自己”。
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他會把主要精力放在設計教育情境上面,而不是主要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上。綜觀自己的教育不足,最典型的毛病是“說教”,迷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王老師認為“嘴利用率過高了”,頭腦就會嚴重開工不足。的確,從教年份越多,越容易形成思維定勢,想想以前的學生,一番有理有據的說辭,可以使之感動莫名,一些發自肺腑的關懷,會讓我們銘刻于心。然而“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現在的學生越來越缺少感動能力,越來越缺少對世道艱辛的體驗,對老師的.說教,他們甚至會有天然的免疫力和抵抗性。
別人的方法可信,但那僅僅只適應于他們的學生。很多事還得要我們摸索著去做,需要我們在工作中試著探索更適合教育我們學生的方法。我也認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進步,長此以往,必然將越來越好,從而盡可能達到自己所可以達到的最好程度,同時也就為教育事業做了自己最大的貢獻。
《做一個聰明的教師》作者是王曉春老師,他從教師的思維方式入手,通過90個案例,討論教師思維方式對教育教學的影響,幫助教師“認識自我”?!耙鲆粋€聰明的教師”——這是我讀后感觸最深的一點。王曉春老師的“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如一縷春風讓我呼吸到春的氣息,如絲絲細雨滋潤著我的心田?!耙鲆粋€聰明的教師”,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要做到不容易。有時候,我們老師常會好心辦壞事,造成這種情況,其實還是因為我們工作不細致,想的不周全。王曉春老師對聰明人的界定太經典了:聰明的人其實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一個教師太重要了。由于教師面對的是學生、是孩子,老師在孩子面前有年齡優勢、經驗優勢、知識優勢、權力優勢,面對很多問題時省卻了思考。作為教師,我們應先改變自己的思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積塵在頭腦中的陳舊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聰明的教師。最后,引用書中的一句話來激勵自己——“我是一個行者,步履輕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臉上帶著微笑,我的`心中充滿陽光,我的行囊中為教育準備了一切:澎湃的熱情、寬容的胸襟、迷人的書香、思考的大腦?!痹诮窈蟮慕虒W生涯中,我更應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名聰明的教師。
暑假中,我很認真閱讀了王曉春老師寫的《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讀后,我覺得自己完全不夠一個聰明的教師,于是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教學歷程。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常常感到事情很多,感覺都那么累了,可效果卻一般。反思我的工作:為什么我感覺那么累,效果卻一般呢?是學校的管理體制的問題?還是我的工作方法有問題?看了王曉春老師寫的《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后,我發現我應該改變一下我的思維方式了。我在想,讓我走出思維方式的誤區,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做一個輕松、睿智的教育者吧!
王曉春老師對聰明人的界定太經典了:聰明人其實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于我們教師太重要了。所以看了這本書我也思考了,我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提煉出一些屬于自己的教學觀:
看了這本書后,當我碰到違紀學生時,我都會動一番腦筋再作處理。在平時,學生犯了一些錯誤,我一定會把他們課后留下來批評一頓??涩F在我想到王老師在書中說到的一種思維誤區便是“迷信師嚴”,我提醒自己要變得“聰明些”,于是我采取讓學生做好事來彌補,使他們在做好事的過程中認識自己的錯誤,從而受到教育。后來只要遇到犯事的學生,我就采取這樣的方法,效果要好一些。
王曉春老師也反復強調,愛心是師德的靈魂,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皭叟c責任”是當代教師之靈魂,“師愛”是師德之必備。但是,王老師同時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師愛”。他說,迷信“師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為愛能點石成金,愛是萬應靈藥,一旦他不能把學生“愛成”好學生,他會懷疑自己愛得不夠。另一種人則不然,他們其實是把“愛”當成棍子用,他們的本事是把自己對學生施加的一切壓力都解釋成“愛”,他們嘴里是“愛”,心里想的是“權”,是對學生的“管、卡、壓”。王老師指出,現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高唱廉價的“愛的頌歌”,現實中也的確有老師只求“愛崗敬業”,而在實踐中大碰釘子。我們不能要求師愛完成本不屬于它的任務,就好像我們不能要求醫生光用愛心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樣。所以說,沒有愛是不行的,光有愛是不夠的。愛不是遷就,愛需要理智。
我想用書中的一句話來總結我現在的教學觀?!拔沂且粋€行者,步履輕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臉上帶著笑容,我的心中充滿陽光,我的行囊中為教育準備了一切:澎湃的熱情、寬容的胸襟、迷人的書香、思考的大腦?!痹诮窈蟮慕虒W生涯中,我更應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為教育鞠躬盡瘁。
今年,我挑選了王曉春老師寫的《做一個的》這本書,有空時翻了翻。新穎的前言闡述深深的吸引了我;同時書內的一個個案例以及王曉春老師的案例點評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平時,我也偶爾閱讀過一些教學書籍,可從來沒有如閱讀《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樣,給我深深的震憾。那里面許多精彩語句深深吸引我,許多的教學案例自己就親身經歷過,從中能看見自己的影子。讀后,我覺得自己完全不夠一個聰明的教師,于是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教學歷程。
首先我摘錄幾句本書中的部分精彩語句與大家共享:
1、教育科學是一門指導和啟發的科學,是引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科學,是研究如何幫助學生的科學,是研究如何交流的科學。
2、教育的本質不是管理,而是幫助和交流。在現在的學校制度下,沒有管理是不行的,問題在于,我們需要什么類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應該嚴,哪里應該寬,哪里必須管,哪里不必多管。千萬不要迷信“管”字,迷信管理的人,永遠不會懂得什么是教育。
3、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管住學生,而是幫助他學會自己管住自己(培養主體性、自覺性),最可靠的辦法不是使他立刻讓我滿意,而是讓他自己確實有所。雖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壓倒了教育,學校就不再是學校,變成保險公司了。學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應該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而不是只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
在讀書后,我常常思索,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經常感到事情很多,感覺都那么累了,可效果卻一般。我反思了一下我的.工作:為什么我感覺那么累,效果卻一般呢?是學校的管理體制的問題?還是我的工作方法有問題?看了王曉春老師寫的《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后,我發現我應該改變一下我的思維方式了。書中呼吁我們,要走出思維方式的誤區,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做一個輕松、睿智的教育者。
王曉春老師對聰明人的界定非常經典了:聰明人其實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于我們教師太重要了。所以看了這本書我也思考了,我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提煉出了屬于自己的教學觀:
一是教育的本質不是管理,而是幫助和交流。
書中談到,一個名副其實的教育者,最關注的應該是學生本身的發展,而管理者則不然,管理者最關心的是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教育者以人為本,管理者以任務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務的工具。
看了這本書后,當我碰到違紀學生時,我都會動一番腦筋再作處理。在平時,學生犯了一些錯誤,我一定會把他們課后留下來一頓??涩F在我想到王老師在書中說到的一種思維誤區便是“迷信師嚴”,我提醒自己要變得“聰明些”,于是我采取讓學生做好事來彌補,使他們在做好事的過程中認識自己的錯誤,從而受到教育。
《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通過點評一個個教育案例,傳達著王老師的思想,傳播著他的理念,我有機會讀到他的書的真是受益匪淺,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原有的思維方式。
“要做一個聰明的老師?!薄@是我讀后感觸最深的一點!王曉春老師的《做一個聰明的老師》給我們這些在教育一線苦苦摸索的教師們送來了一劑沁人心脾的良藥。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要做到不容易。有時候,我們老師常會好心辦壞事,造成這種情況其實還是我們工作的不細致,想的不周全。鼓勵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尤其是對行為偏差生上的鼓勵老師更應該多想想辦法,多從這些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帶著一些寬容的心態去面對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動動腦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讓孩子、家長都能接受的好辦法。
聰明的人其實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于一個教師太重要了。由于教師面對的是學生,是孩子。老師在孩子們面前有年齡優勢、經驗優勢、知識優勢、權力優勢,面對很多問題時省卻了思考,所以,思維定勢的影響了教師的創造性思維。所以,我們應先改變自己的思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積淀在頭腦中的陳舊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為聰明的教師。
書中一個個案例解開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為學生的問題而煩惱,我也曾因為學生的調皮而頭疼,然而這一切都是教育過程中必須面臨的正常問題,不要讓自己的煩惱擴大,讓我們坦然去面對,因為學生的生命存在著差異,我們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長得一樣高、一樣強壯、一樣美麗,而是與學生的原有基礎相比,讓每個學生的生命有所發展,而老師應該引領著我們的孩子體會自我的發展,教會學生懂得生活,擁有健康的心理和體魄,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擁有生活、求知的能力。
細細讀完《做一個聰明的老師》發現,原來老師可以這樣做,這本書集中展示了作者王曉春的教育教學思想、藝術和科學的思維方式。作者的教育表達樸實、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他擅長把理性的思考傾注于可讀性較強的教育案例中,在一個個曲折動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會其中,發人深省,撼人心魄。
我想我會積極的樂于請教,勇于思考,廣于閱讀,善于積累,勤于寫作,努力去理解厚積薄發的深刻含義。我也認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進步,長此以往,必然將越來越好,從而盡可能達到自己所可以達到的最好程度,同時也就為教育事業做了自己最大的貢獻。
書中通過90個案例討論教師思維方式,上篇主要剖析教師常見的不良思維方式,重在“破”。下篇則主要是研討和推薦比較科學的思維方式,重在“立”。聰明的人其實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于一個教師太重要了。由于教師面對的是學生,是孩子。老師在孩子們面前有年齡優勢、經驗優勢、知識優勢、權力優勢,面對很多問題時省卻了思考,所以,思維定勢的影響了教師的創造性思維。所以,我們應先改變自己的思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積淀在頭腦中的陳舊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為聰明的教師。
我平時看書較少,除了備課??山衲昕吹酵鯐源豪蠋煹臅?,讓我受益匪淺!
1、首先,很佩服王老師的機智和熱情,對于一個60歲左右的老人來說,還能堅持在網上用心回答每一位老師的疑惑,真的難能可貴!
2、其次,王老師看問題的角度很獨特,分析的既通俗又精辟,想班主任之所未想,讓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3、王老師多次提到要“對癥下藥”,強調深刻分析問題的原因,而不能繞開原因直接進入“解決問題”這一環節,真是切中要害!
王老師在書中提到:多數教師很不習慣在矛盾中思考,很不習慣在事物的互相聯系中思考,很不習慣刨根問底的思考,很不習慣假設多種可能性,很不習慣在思考中反駁自己。他們的思維方式是表面的,孤立的,靜止地,片面的,單向的,線性的,獨斷的,非討論性的。
回首自己以前當班主任時,在談問題生的破壞作用時,常引用“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而在贊揚集體輿論的巨大作用時,卻很少提到“火大無濕柴”這句話。在思考和敘述問題的時候,只喜歡朝一個方向走,形成一種單向思維。王老師的這本書從思維方式角度切入,讓我進一步學會“如何認識自我”。
看著書中的一個個案例總覺得曾經也有這樣的經歷,但是自己的處理方式有時候幾乎也是沒有科學研究,缺乏教育專業知識。對于那些整天惹事的孩子,我除了用權力這副硬兵器外加愛這副軟兵器之外,就沒有別的武器了??戳诉@些案例分析后,我覺得我們作為老師愛每個人學生這是必須的,愛是教育的根基,但除了這副愛的軟兵器之外,在遇到問題時首先要了解清楚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不要迷信關心和愛,要因地制宜,提高相關的教育專業知識。醫生醫不好病人,一般不會檢討自己對病人愛的不夠,他一定會反思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這正是我們教師應該學習的科學態度。
學生的一切都是教育過程中必須面臨的正常問題,我們要坦然去面對,因為學生的生命存在著差異,我們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長得一樣高、一樣強壯、一樣美麗,而是與學生的原有基礎相比,讓每個學生的生命有所發展,而老師應該引領著我們的孩子體會自我的發展,教會學生懂得生活,擁有健康的心理和體魄,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擁有生活、求知的能力。就像王老師說的一樣,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認認真真對待每一次談心,開開心心組織每一次活動,我們高興,學生也快樂。
我想在以后的工作里,我會積極的樂于請教,勇于思考,廣于閱讀,善于積累,努力去理解厚積薄發的深刻含義。我也認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進步,長此以往,必然將越來越好。
利用空余時間,細細研讀了《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讀后真有一種相見恨晚之感。這本書從教師的思維方式入手,通過90個案例討論教師思維方式對教育教學的影響,幫助教師“認識自我”。這本書傳達著王曉春老師的思想,傳播著他的理念,那里面許多發人深省的語句深深吸引著我,從許多的教學案例中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要做一個聰明的老師?!薄@是我讀后感觸最深的一點!王曉春老師的“做一個聰明的老師”如一縷春風讓教師們呼吸到春的氣息,如絲絲細雨滋潤著教師的心田,給迷茫中前行的我們指明了方向。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要做到不容易。
“有時候,我們老師常會好心辦壞事,造成這種情況其實還是我們工作的不細致,想的不周全?!贝藭r,我的眼前又出現了這樣一幕:有次排隊做操時,我發現一位男生在交頭接耳,于是批評了他,男孩羞愧得低下了頭,眼淚也在眼眶里打轉,我心軟了,問他:“以后還講廢話了嗎?”男孩委屈極了,“老師,我是提醒同學戴上紅領巾,才講了這句廢話的?!蔽翌D時為自己的簡單粗暴的做法后悔不已!如果早看到這句話,我也許就不會好心辦壞事了。
“鼓勵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尤其是對行為偏差生上的鼓勵老師更應該多想想辦法,多從這些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帶著一些寬容的心態去面對這些孩子?!弊x到這,我想到了去年我班轉來的一名新同學。上課時,他總愛把手伸進抽屜里做小動作。剛開始時,我看到時輕輕地叫一下他的名字后,他就坐端正了。過了一會兒,老毛病又犯了。幾天下來,總不見起色。我想,是不是我方法上出了問題。后來,我說:“這幾天我發現某某同學比以前上課用心聽講了,作業也做得很棒了。希望他做個永遠的乖孩子?!甭犃宋业谋頁P,他很端正地坐好。幾天下來,盡管有時還要做一下小動作,但比以前少多了。在以后的幾次默寫中,空格也少了很多。好多次早晨,他看掃地的同學沒來,都主動打掃著,看著他認真的背影,我的心里一陣激動。是啊,我們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不妨多動動腦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讓孩子、家長都能接受的好辦法。
1、“迷信說教”
書中言:迷信說教,迷信嘴皮子功夫,迷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教育界的流行思路。很多語言已經形成了套路,自動化了,教師只要一張口,那些東西就會沿著固定的河道奔騰而下,學生都快把這些說辭背下來了。
誠然,要說現在的學生,寫保證書,寫認錯書時,多半思如泉涌,格式規范,隨手拈來。作為中學教師,越來越覺得語言教育的無力感了。結語:教育的關鍵是體驗,親身的.體驗。作為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設計教育情境上,而不把主要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上。要知道,孩子主要是在行動中,而不是在言論中成長的。
2、“不妥協主義”
書中言:大批家長、教師的思維方式是針鋒相對的和學生較勁,進攻到底,不帶妥協的。攻不上去怎么辦?寧可敗退,也不主動撤退。失敗了還不承認,也不接受教訓,下次繼續搞不妥協主義。但這種“沖沖沖”的辦法往往只能用來對付膽小的、年齡小的孩子。萬一孩子橫豎不吃,你會看到家長和教師完全變了一副面孔,成了遷就主義者和逃跑主義者。他們會對孩子做很多無原則的讓步,處處哄著孩子。從一個極端跳到了另一個極端。這是敗退,不是撤退。這兩年,敢于“直言不諱”的學生日漸多了起來,“惟命是從”的學生少了。鈴聲響了,你想拖堂幾分鐘完成教學任務,會有學生當面抗議,提醒你下課鈴已經響了。學生上課看課外書,你想沒收,會有學生質問,我的書,你憑什么沒收。面對做出這樣抗爭的孩子,硬頂根本不管用,可一味退讓,也無疑不利于班級建設。
結語:教與學這一活動,是通過無數的沖突與妥協才得以實現的,它絕不是作為理想環境中的純粹的過程展開的。教師要懂得妥協的藝術,做一個聰明的撤退者,知道分寸,知道撤退路線,而且知道何時反擊。當然,妥協是有原則的,底線不能突破。書中還有很多鮮活的案例和王老師鞭辟入里的分析,不做贅述。誠如王老師所說,他想以這樣的方式來提醒每位教育者“解剖自己“,形成獨立思考的思維習慣,而不是拿來主義。但愿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能做一個敢于反思自己教育思維的老師,而不是一味的復制他人思維方式的老師。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不僅僅老師要讀書,每一個想提高學識的人都要讀書。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里,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里,我感覺收獲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么"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于日后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注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圣旨還靈,回到家里就誰的話都不聽了?!痹谘凶x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系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叵朊恳淮螌W生在向我表達著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獲,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么?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眾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為借鑒,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為原則,我覺得,作為一位教師,首先必須做到:
一、說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于律己,寬于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說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么,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么、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么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為他們做些什么事?處處為孩子們著想,在為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蘇霍姆林斯基在《怎樣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兒童》一篇中說到,他在對兒童的腦力勞動和精神生活的研究以及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得出一個結論,兒童在學習上有困難,絕大多數情況下的原因在于“兒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圍的條件不夠好”。這里的早期教育和周圍條件的衡量并非指家庭給兒童帶來的物質條件水平,而是他的家庭是否給予他質疑、好奇、求知的機會。這也就是,學習有困難的兒童缺乏的`往往是求知和鉆研的精神的原因。
那么對待這樣的兒童,教師應該如何引導他們做出轉變呢?以下是我針對“轉變差生”這一主題拜讀《給教師的建議》后的幾點想法。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刻認識到,不是所有的兒童都是適合走學好教科書這一條智力發展的道路的。班里有位男孩子,從一年級入學就從未得到過好的考試成績,甚至連良好都排不上號,但是他看起來很努力。每一次來訂正作業,每一次上課回答問題,他都非常使勁地想要表現好,但并不能如意。他因為一直得不到進步而充滿了挫敗感,甚至在家里流露出一些想要放棄的情緒。我明白他是無法用求知和鉆研的精神、方法來應對教科書上的學習,于是我不再強加給他其他學生的學習要求,只要有一點點小小的進步我就努力地夸獎他,對待他學習上的錯誤也是耐下心來講解。好在這樣下來,雖然學習上并沒有多少提升,但他不再有放棄的念頭了。
到了二年級,我關注到,他的體育成績突顯出來,于是我讓他來擔任體育委員一職,也僅僅希望他在班級隊伍的管理上可以有所幫助。而在我意料之外的是,當他成為體育委員之后,他的體育成績開始有了突飛猛進,尤其是跳繩,在二年級就可以跳到180甚至200個。我覺得,發現他體育這一領域的優秀讓他擔任體育委員這個決定,對他來說一定是意義重大的。
我們班里有位男生,兼具了學習困難和調皮搗蛋兩個問題,這里暫且叫他小吳。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課堂上讓學生對生字進行組詞的環節是再普遍不過的了。但是我發現,一到這個環節,小吳舉手就特別積極。我幾乎可以感覺到他對站起來回答組詞的渴望。
我一開始以為他是難得遇到能夠回答的問題,非要起來表現一番,于是我給他機會站起來組詞,并隨口給他一點鼓勵和稱贊;后來我觀察到,我隨口給予的稱贊,也帶動了一小部分學生的掌聲,并且他們還會向小吳投去“你真棒你在進步你真不容易”的鼓勵性的目光,而小吳在同學們的“簇擁”下笑得特別開心。于是我開始在課堂上多給予小吳一些簡單問題的回答機會,越來越多的同學愿意鼓勵他、給他小小的掌聲,而他也變得愿意在學習上多花一點心思了。令我感到意外的還有,課下他也收斂了許多,不再像從前一樣是辦公室的??土?。
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在閱讀上都有大大小小的問題:不能理解、無法復述、找不到關鍵詞句等等。這也是因為他們沒有學會真正意義上的思考。對比班內成績優秀、學習比較得心應手的學生,可以發現,他們在閱讀時可以在引導下甚至是自發地提出“為什么是這樣”、“為什么會這樣”之類的問題并進行思考,并且能夠說出自己從這篇閱讀中得到的信息;而學習上有困難的兒童無法思考老師的問題,更別說自己進行質疑了。
所以兒童要培養求知、質疑的精神與能力,閱讀是不可放棄的重要方法。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睂W會思考就能擺脫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就能激發出孩子活躍的思維。(陳嘉儀)
“要做一個聰明的老師?!薄@是我讀后感觸最深的一點!王曉春老師的“做一個聰明的老師”如一縷春風讓教師們呼吸到春的氣息,如絲絲細雨滋潤著教師的心田,給迷茫中前行的我們指明了方向。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要做到不容易。
“有時候,我們老師常會好心辦壞事,造成這種情況其實還是我們工作的不細致,想的不周全?!贝藭r,我的眼前又出現了這樣一幕:有次排隊做操時,我發現一位男生在交頭接耳,于是批評了他,男孩羞愧得低下了頭,眼淚也在眼眶里打轉,我心軟了,問他:“以后還講廢話了嗎?”男孩委屈極了,“老師,我是提醒同學戴上紅領巾,才講了這句廢話的?!蔽翌D時為自己的簡單粗暴的做法后悔不已!如果早看到這句話,我也許就不會好心辦壞事了。
“鼓勵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尤其是對行為偏差生上的鼓勵老師更應該多想想辦法,多從這些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帶著一些寬容的心態去面對這些孩子?!弊x到這,我想到了去年我班轉來的一名新同學。上課時,他總愛把手伸進抽屜里做小動作。剛開始時,我看到時輕輕地叫一下他的名字后,他就坐端正了。過了一會兒,老毛病又犯了。幾天下來,總不見起色。我想,是不是我方法上出了問題。后來,我說:“這幾天我發現某某同學比以前上課用心聽講了,作業也做得很棒了。希望他做個永遠的乖孩子?!甭犃宋业谋頁P,他很端正地坐好。幾天下來,盡管有時還要做一下小動作,但比以前少多了。在以后的幾次默寫中,空格也少了很多。好多次早晨,他看掃地的同學沒來,都主動打掃著,看著他認真的背影,我的心里一陣激動。是啊,我們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不妨多動動腦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讓孩子、家長都能接受的好辦法。
在我們的教學經歷中,總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一個孩子a不小心碰到學生b,學生b的反應是立即打a,而a也會不服輸就會去打b,就這樣,事情的結果又是讓老師來處理。而老師的處理方式就是先問打架原因,然后就批評教育孩子不能打架,要友好相處。
我們常常聽專家講報告,說孩子是夸出來的,我們就聽信專家的,從不批評孩子,常常把表揚的話掛在嘴邊,可效果卻不盡人意。于是又在心里就告訴自己,還是老人說得好:嚴師出高徒;棍棒下出人才。結果棒出個炸彈,孩子和你對著干。學習了王曉春的《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后明白了:在現實生活中,事情往往包含多種可能性,要在矛盾中思考;在事物的互相聯系中思考;刨根問底的思考;假設多種可能性,在思考中反駁自己。
這本書從教師的思維方式入手,通過90個案例討論教師思維方式對教育教學的影響,幫助教師“認識自我”。書中有這樣一篇案例:集體批評---對任何事情都要采取分析的態度。
一個叫平的同學因為老和同學處理不好關系,被老師“請”上講臺接受同學們的集體談話,最后同學們原諒了他,事態也就平息了。
在我們身邊,由于調動集體輿論批評、教育問題學生,當班上出現什么問題或過錯的時候,集體輿論一定會指向那個問題學生,有時會指著一個孩子對全班學生說:“大家都不要理他!”但是我們的教師顯然對事情的原因不感興趣,教師不想走進孩子的心,老師只想管住他。于是調動集體輿論告訴他:“你這樣不對!再這樣我們不理你了!”問題學生迫于集體輿論的壓力,暫且“改邪歸正”,一旦離開集體他又會露出他的“真面目”,這就是所謂的“兩面派現象”,學校、家庭判若兩人。王老師說:這就是我們的教育,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掩蓋問題的教育。所以我主張,對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態度。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教育,千萬不要浮在“管理”的表層,不要只抓現行問題。教育必需深入孩子的靈魂。例如學生拿別人的`東西,我們一直認為是品行問題,但據研究許多都是一種心理障礙問題,因為很多學生根本不缺少這些東西,而是通過拿別人的東西獲得一種滿足感。如果把因心理問題而犯的錯誤曝光于大庭廣眾之下,作為品德敗壞而進行處理,就會影響學生自尊心和人格的正常發展,甚至造成教育的悲劇。
反思我們的德育工作:為什么我們學校那么多人喊累?是管理體制的問題?還是我們的工作方法有問題?也許我們都應該改變一下我們固有的思維方式。老師們,讓我們走出思維方式的誤區,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做一個輕松、睿智的管理者!
msn(中國大學網)。
“要做一個聰明的老師?!报D―這是我讀后感觸最深的一點!王曉春老師的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要做一個聰明的老師?!报D―這是我讀后感觸最深的一點!王曉春老師的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要做到不容易?!肮膭詈⒆拥姆椒ㄓ泻芏喾N,尤其是對行為偏差生上的鼓勵老師更應該多想想辦法,多從這些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帶著一些寬容的心態去面對這些孩子?!弊x到這,我想到了班里的董振洛同學。上課時,他總愛把手伸進抽屜里做小動作。剛開始時,我看到時輕輕地叫一下他的名字后,他就坐端正了。過了一會兒,老毛病又犯了。幾天下來,總不見起色。我想,是不是我方法上出了問題。后來,我說:“這幾天我發現董振洛同學比以前上課用心聽講了,作業也做得很棒了。希望他做個永遠的乖孩子?!甭犃宋业谋頁P,要做到不容易?!肮膭詈⒆拥姆椒ㄓ泻芏喾N,尤其是對行為偏差生上的鼓勵老師更應該多想想辦法,多從這些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帶著一些寬容的心態去面對這些孩子?!弊x到這,我想到了班里的董振洛同學。上課時,他總愛把手伸進抽屜里做小動作。剛開始時,我看到時輕輕地叫一下他的名字后,他就坐端正了。過了一會兒,老毛病又犯了。幾天下來,總不見起色。我想,是不是我方法上出了問題。后來,我說:“這幾天我發現董振洛同學比以前上課用心聽講了,作業也做得很棒了。希望他做個永遠的乖孩子?!甭犃宋业谋頁P,他很端正地坐好。幾天下來,盡管有時還要做一下小動作,但比以前少多了。在以后的幾次默寫中,空格也少了很多。是啊,我們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不妨多動動腦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讓孩子、家長都能接受的好辦法。
書中有這樣一篇案例:集體批評――對任何事情都要采取分析的態度。一個叫平的同學因為老和同學處理不好關系,被老師“請”上講臺接受同學們的集體談話,最后同學們原諒了他,事態也就平息了。在我們身邊,也會有這樣調動集體輿論批評、教育問題學生的情況。我們有時會指著一個孩子對全班學生說:“以后我們都不要理他!”但是我們的教師顯然對事情的原因不感興趣,教師不想走進孩子的心,老師只想管住他。于是調動集體輿論告訴他:“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再這樣做,我們不理你了!”問題學生迫于集體輿論的壓力,暫且“改邪歸正”,一旦離開集體他又會露出他的“真面目”,這就是所謂的“兩面派現象”,學校、家庭判若兩人。
王曉春老師反復強調,愛心是師德的靈魂,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皭叟c責任”是當代教師之靈魂,“師愛”是師德之必備。但是,王老師同時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師愛”。他說,迷信“師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為愛能點石成金,愛是萬應靈藥,一旦他不能把學生“愛成”好學生,他會懷疑自己愛得不夠。我想到了自己,有時好同學犯了錯誤,不是讓他意識到自己錯在哪里,以后該怎么做,而只是告訴他:“你是個乖孩子,以后不要這樣,老師就依然喜歡你?!边@種缺乏幫助的愛不是真正的愛!
老師們,讓我們走出思維方式的誤區,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做一個輕松、睿智的管理者!最后,我引用書中的一句話來激勵自己――“我是一個行者,步履輕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臉上帶著笑容,我的心中充滿陽光,我的行囊中為教育準備了一切:澎湃的熱情、寬容的胸襟、迷人的書香、思考的大腦?!?/p>
本學期讀的書叫做《做一個聰明的教師》,說實話,這本書確實不錯,改變了我以前固有的很多觀念,也讓我重新理解了“教育”這兩個字的真正含義。由其是讀了這本書之后,我突然發現,從事了十年教育工作的我其實只做到了教書,根本沒有做到育人,充其量只能算是個教書匠。
在從事十年教育工作的歷程里,我也有當過三年班主任的經歷,并且我自認為在班主任工作那三年里,對學生是全身心的付出,而且覺得我帶的那個班還是比較成功的。在看了教育與管理這部分內容之后,突然才發現那三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其實我著重在了管理這方面,而忽視了教育的作用。
現在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總是迷信自己的權威權利,總想用老師的權威來使學生屈服,根本沒有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里來了解學生真正在想什么,學生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學生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狀況,根源又是什么?還有就是教師總是期望的很高,總希望通過自己的苦口婆心的勸導,學生就立刻會有所改觀,并且以后也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其實這只是我們的美好愿望,如果能靜下心來想一想的話,這樣的愿望根本就不可能實現,你怎么可能期望他長期積累下來的毛病就憑你的三言兩語以及一腔熱忱就改變。如是教育一個孩子這么輕松的話,那么教師這個職業也太好做了。
我很贊同這樣的觀點,就是在現在的學校制度下,沒有管理是不行的。問題在于,我們需要什么類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應該嚴,哪里應該寬,哪里必須管,哪里不必多管。千萬不要迷信“管”字。迷信管理的人,永遠不會懂得什么是教育。我覺得這段文字不僅僅是作為教師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作為學校的管理者,也應該認真的思考這些問題。
這也是我從教中所存在的問題,而且到現在為止,我仍然在用說教解決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書中對教師沉迷于說教這樣的教育方式是這樣理解的:
(一)是因為他們不善于用其他方法(比如策劃活動,那是很需要動腦筋的);
(二)是因為他們腦子里沒有多少新東西;
(三)是因為這種說教對教師自己有某種安慰作用(我已經苦口婆心說多次了)和宣泄作用。
我覺得他說的這幾方面原因我好像都存在似的。
其實真正優秀的教師話并不多。他一開口,就能說出點新東西;他一開口,就能打中要害。
看來我離優秀教師還很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有很多需要學習的東西,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給自己輸入一些新鮮血液,來改變我們一直存在的固有思維。
在從教生活中,我很容易情緒化,看了這本書之后,才知道這種情緒化也可以叫做應激反應。
其實應激反應的主要原因未必是教師脾氣急躁,缺乏修養,主要原因很可能是教師缺乏專業能力。藝高人膽大,藝高人不慌,沉穩以胸有成竹為前提。確實是,在從教的這幾年里,我越來越覺得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其實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不僅僅指的自已專業知識的提高。其實提升自己專業知識是老師提高自身魅力的一方面,其次我覺得教師也應該是多方面的發展,這樣在你遇到問題的時候才能穩如泰山。
其實讀這本書的感觸還是有很多的,這里就寫這么多,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認真反思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得與失,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有所提高。
王曉春老師認為“教育科學研究的內容不外乎兩個方面:客觀世界的研究(教育規律的認識、教育對象的認識等)和主觀世界的研究(教師的自我認識)?!蔽覀冊谶@兩個方面的研究都很薄弱,而第二個方面尤其薄弱。教師普遍缺乏反思意識,很少有“解剖自己”的認知沖動,結果就是嚴重缺乏自知之明,不是盲目自信,就是盲目自卑。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根思想的蘆葦?!钡芽栒f:“我思故我在?!苯處煈撌莻€思考者。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做個有心人,去認真總結教育的得與失,要經常有解剖自己的認知沖動,要善于思考。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認識自己比了解學生更重要。
聰明人其實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是指思維傾向、思維脈絡、思維策略、思維習慣等。思維方式對于教師太重要了,現實生活中,事情往往包含多種可能性,可是教師思考問題的時候,常常只是主觀地幻想單一的可能性。多數教師很不習慣在矛盾中思考,很不習慣在事物的互相聯系中思考,很不習慣刨根問底的思考,很不習慣假設多種可能性,很不習慣在思考中反駁自己。他們的思維方式是表面的,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單向的,線性的,獨斷的,非討論性的。
在教師這個辛勤而又光榮的崗位上,我已經工作了近七年的時間。我將這七年的青春歲月奉獻給了教育工作,既有成長也有遺憾,但是學習的腳步一刻也不能停止。在工作中我雖然經??偨Y經驗,但仍不乏困惑與難處,是書籍給了我精神引領。這個寒假,《給教師的建議》又一次為我指明了方向,給我以啟迪、深思,令我豁然開朗。
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不知大家是否和我一樣有這樣的煩惱和壓力:每天在學校忙得團團轉。從踏進學校大門的那一刻,我的身心都在快速的運轉當中,直到下班回到家才覺得松了一口氣?!懊Α焙汀袄邸背闪斯ぷ鞯闹餍?。正如這本書中所說:“我們的工作是用心臟和神經的工作,確實是每日每時都在消耗大量的精神力量。我們的勞動處于經常變化的局面中,有時令人十分激動,有時情緒壓抑?!彼晕覀円獙W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維護自己的身體健康,最根本的是要把整個集體的精力放到一種需要大家精神一致、集體創造、人人聚精會神、相互交流知識財富的工作上。
我們大部分的負面情緒都由學生引發。比如:某個學生總是不完成作業、調皮搗蛋的學生又把哪個同學打傷了、在課堂上總是有擾亂課堂紀律的學生……這些都會讓老師們產生怒火,而且每天都會不定時地發生,有時甚至會有接二連三的令人惱火的事情發生。
我們該如何抒發自己的不良情緒?我從書中找到了錦囊。首先,最應該改變的是自己的想法:兒童不是成人,不能對兒童的想法想得太過分。其次,不強迫壓制激動的情緒,而是要尋找一種活動,使我們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令人激動、氣憤、又不得不把抑制發火的彈簧壓緊的事情,比如可以用幽默的方法來調侃“惹怒”你的學生,當然這種調侃是善意的、正面鼓勵的。
除了班級管理帶來的負面情緒讓我們身心疲憊外,還有忙碌的教學工作任務也讓我們倍感壓力:要備課、上課;要批改作業、管理學生;要參加學校的各種培訓活動還要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要協調家長與自己與學校的關系以及其他一些瑣碎的事情……如此多的事情,我們該如何擠出時間?這本書給我們的答案是“閱讀”。剛讀到這里我還想:本身就沒時間,已經忙得團團轉了,還要閱讀,這哪里是在找時間?讀完后才明白:閱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做事的想法和方法;閱讀不是為了明天上課,而是出自本性的需要,出自對知識的渴求。當教科書成為我們知識海洋中的一滴水,而我們教給學生的只是這門知識的基本原理,那么我們就無須在備課、上課時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不僅如此,閱讀也會影響我們做事的方法,面對工作中的各項任務,廣闊的知識會讓我們有方法可依,有規律可循。我們的時間和精力自然也會多出一些來。
閱讀似乎是我們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利器,它不僅可以幫我們擠出時間,而且是做“學習困難”學生工作的出口。這是緣于愈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就愈需要閱讀。閱讀能教他思考,思考會刺激智力覺醒,學生思考得越多,在周圍世界中見到不同的東西愈多,他接受知識的能力就愈強,教師工作起來也就愈容易。這同樣是在為我們減輕煩惱和壓力。
所以,教學工作中的各項事務都是環環相扣的,而解開這些扣的鑰匙就是閱讀。我們無法預料在新的一天會面臨多少事情,多少挑戰和壓力,但我們要抱著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態度做好自己、做好當下,用積極的心態迎接每一天!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27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