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應該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思考,不僅僅是簡單的表達感受和經歷。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加深對該寫作形式的理解。
親其師,信其道。一般來說,學生往往會因喜歡一位老師而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如果一位教師具有這種吸引學生的魅力,那么學生的學習一定會是積極的、愉快的。作為一名有魅力的教師,首先自己要有過硬的專業素養,其次要有高尚的師德,這樣才能吸引學生。此外,音樂教師應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緒,不能受課堂或者課堂以外的一些不良因素影響自身的情緒;其次,還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藝術,要將自己快樂的情緒傳遞給學生。如幽默的語言、親切的眼神、有趣的動作能使孩子處于輕松的的學習環境中,從而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與教師走得更近,這樣學生才能喜歡上音樂課,從而激發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模仿能力強,天生好動。大部分小學生對音樂游戲、律動都很感興趣。當老師說:“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好嗎?”教室里一下子就沸騰起來,孩子們一個個盯著老師,參與的欲望也很強烈。節奏較強的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融合節奏訓練,如把各種動物的叫聲模擬成節奏型。教學中讓孩子們模仿叫聲并表演。這樣既滿足了孩子們的表現欲望又培養了他們參與的興趣,同時,還調動了他們的主動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像《牽?;ù道取?、《唱呀,跳呀》這一類的歌曲,我則利用律動的形式讓學生演唱,鼓勵他們動起來,學生會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歌曲。小學音樂教材上有許多歌曲可以利用音樂游戲或者律動創設來進行教學。這樣有利于對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
在音樂教學中,往往要引入曲譜、樂譜、圖片和一些相關的輔助資料,如果教師僅僅依靠教科書,或者是板書,不僅耗費精力,而且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教師如果在課前把需要的內容以幻燈片的形式設計制作出來,在教學中巧妙的使用,這樣將給學生視覺上產生刺激,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引導學生學習《牽?;ó斃取愤@一樂曲時,可以引入視頻教學,讓學生一邊欣賞《牽?;ó斃取返奈璧?,一邊聆聽《牽?;ó斃取返臉非?,使學生從欣賞畫面到聆聽音樂對《牽?;ó斃取愤@一首歌曲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最后,教師再引導孩子們邊唱邊跳學習歌曲。這樣的音樂教學既具有趣味性、創造性,又讓孩子們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學會了歌曲,有利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音樂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正確審美觀的手段,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懂得創造美、表現美、欣賞美。因此,音樂教師要堅持上好每一節音樂課,利用每天的課余時間播放貼近孩子們生活或者是孩子們喜歡的、熟悉的兒童歌曲,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教師也可以結合本地自然資源在班級或者學校開展有利于培養孩子們音樂興趣的活動,形式應多種多樣,如讓孩子們自己創作響板、碰鈴、沙錘等,自由組成小樂隊進行演奏。此外,還可以利用傳統節日在班級或者學校舉行文藝匯演,為孩子們提供一個表現美的平臺,從而激發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
美國著名音樂教育家穆塞爾和格連在《學校音樂教學心理學》中寫到:“對于音樂學習來說,知識也好,技能也好,整體音樂素養也好,均離不開音樂興趣這個根本的源泉?!蔽覀儜浞种匾晫W生音樂興趣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們真正地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
理解是學習的鑰匙,所以在對兒童進行音樂教育時,要讓兒童理解學習的內容,才能讓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快樂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很多歌曲中,由于歌詞的含義比較深刻,有些不是孩子經常接觸的語言,因此如何幫助孩子理解歌詞、有效識記歌詞顯得非常重要。
例:在一年級歌唱教學《星光恰恰恰》中,比如老師范唱完歌曲后,讓孩子說說“你聽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孩子們說出歌詞后,我會及時地出示相對應的圖譜,如“一顆星兩顆星”,我會用星星來表示;“恰恰恰”,用節奏型來表示,這樣加深了孩子對歌詞的理解和記憶。之后發現,孩子們和原來相比更容易記住歌詞了,很多孩子也表示這種記憶形式形象而又深刻,即使暫時遺忘了,再借助回憶圖譜中的內容也能很快聯想到歌詞的內容。而且當學生理解這些圖譜的含義后,在接下來有類似圖譜出現的時候,他們很自然地將知識進行遷移,容易而有趣。
有助于提高兒童的聽賞能力。
(1)音樂欣賞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兒童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現力,即兒童的音樂審美能力。因此圖譜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2)例:在二年級音樂欣賞《獅王進行曲》中,在音樂的開始部分,是小動物歡迎獅王的一段音樂,我們將這段音樂用粗細不同的豎線來表示,而且幾聲就用幾條豎線,“重音用粗線條,弱音用細線條”,這樣兒童既了解音樂引子的變化,又能了解音樂中強、弱音的變化。在音樂速度很快的情況下兒童容易看清楚有幾條線,說出幾個樂句或者幾小節了。獅王走路的音樂用獅王的腳印來表示,獅王大吼的音樂用弧形鋸齒,兒童在音樂背景的烘托中,再加上圖譜的幫助就很容易聯想到音樂表現的情景了。
能幫助兒童有效的控制節奏。
(1)打擊樂教學是小學低段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打擊樂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孩子對于節奏的把握,但對于低段的孩子來講,節奏是比較抽象的,怎樣讓孩子理解不同的節奏,是我們老師感覺比較困難的事情,我們常常會通過機械枯燥的反復練習來進行訓練,從而使教學顯得枯燥、沒有生氣。而運用圖譜,則能很形象地將摸不著的抽象概念演變成形象的圖示。
(2)例:在打擊樂《剪羊毛》這個教學活動中。我們分別用圓舞板和鈴鼓來表現歌曲。此時圓舞板就用拳頭來表示,而且還用疏密大小來表示音樂的快慢和強弱;鈴鼓用手掌來表示,這些不同的抽象符號也區分了音樂性質的不同。就這樣,復雜的節奏變得簡單化、形象化、生動化了,孩子們也輕松愉快地掌握了這部分的節奏。
我們在小學低段歌唱活動中一般只注重為兒童挑選一些旋律動聽,節奏明快,詞曲結合自然,易于上口,內容與形式統一,有一定藝術性的齊唱歌曲。而較少將各種合作性的歌唱題材,各種藝術表演形式的雙聲部歌曲作為歌唱活動的主要形式完整呈現。主要是雙聲部歌曲的特性決定兒童在學、唱的過程中容易跑調、搶調、跟調等混亂狀態,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雙聲部歌唱活動,能為兒童提供發展合作態度以及合作能力的活動,因此,以合作學習為主體的組織設計方式,是小學低段開展各種合作性歌唱教學活動的重要組織方式,它可以為兒童提供更多更好的享受交流合作愉快的,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的歌唱實踐機會,為以后的合唱奠定基礎。
如,在上三年級歌曲《柳樹姑娘》前,我準備了背景圖、大圖譜以及小圖譜,活動中,我先利用大圖譜來學習歌曲的第一聲部,在用小圖譜來學習歌曲的第二聲部,吸引、調動孩子來參與活動,并通過擺一擺、看一看,使孩子們從中理解了歌詞,記憶了歌曲。對于第二聲部的切入,孩子們不能很好地把握節奏,所以在活動中我利用圖譜來提示孩子,被分成兩部分的孩子一看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在輕松自如的過程中學會了合作性的雙聲部演唱,也為以后的合作演唱打下基礎。
不同的歌曲,它內在的性質和所要表現的情感是不一樣的,即使在同一首歌中,不同的段落也可能存在著不同的性質。比如有的歌曲或段落是抒情性的,那么就要求用柔美舒展的聲音來表達,而有的是輕快活潑的,歌唱時則要強調歡快、跳躍、而且有節奏感。傳統的教學往往以單調講解記憶和說教以及老式的跟唱教學引導孩子把握歌曲情感,理解歌曲內容。這樣的學習不僅老師累,孩子更累。
而如果以具體形象的圖譜形式呈現給孩子,看到圖譜他們可以馬上反應出歌曲所要表現的情感。
如:在《老鼠畫貓》教學中,這首歌曲中有一個很特殊的音樂符號,就是滑音。于是設計小老鼠圖譜時,我們把小老鼠的尾巴夸張地往上翹,活動時孩子們一看到翹翹地尾巴等圖譜就開心的笑了,有的還笑得捂住了嘴巴??梢娡ㄟ^圖譜,孩子已經充分地感受到歌曲詼諧幽默的曲風了,而翹翹地尾巴同時也提醒孩子在演唱到小老鼠時,聲音要往上滑,也就是這樣孩子們輕松地演繹了詼諧、幽默。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起單調的講解記憶有趣的多,兒童能創造性的通過自己直觀形象的觀察圖譜理解感情、處理感情。
音樂課堂不應該僅僅是聽覺的感知活動,而應是多種感知協同活動的感知活動。圖譜的正確運用,對于兒童音樂的感知活動起到了支持和強化的作用。以圖譜為手段吸引兒童主動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幫助兒童體驗和感受音樂,感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激發兒童獨特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因此我們必須合理、有效地運用圖譜,從而達到提高兒童整體素質的目的,真正的充分發揮圖譜在歌唱活動中的有效作用。
什么是音樂欣賞呢?有人認為,一個人帶上耳機,聆聽錄音機里的音樂或者是放著音樂,手里拿著小說,嘴里嚼著口香糖,躺在沙發上,似聽非聽地讓音樂流過就是音樂欣賞。其實,所謂的“音樂欣賞”應該是學習理解的音樂享受。
拿破侖說過:“一曲音樂勝過百回說教”,我們偉大的詩人白居易,聽了琵琶女的演奏后,竟然感動得青衫盡濕,那么音樂到底說了些什么?我們怎樣才能讓學生聽懂這一切!
下面我結合自己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談一談音樂欣賞教學的一些心得體會。
從開學初,就應該注意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良好習慣,這是一種文化教養的重要表現。要教育和引導學生以安定、專注的心情去聆聽、欣賞音樂。要告訴他們,煩躁不安或注意力分散,都是不可能從音樂中得到美感的,也不能真正感受與理解音樂的內涵。要讓學生明白,無論在哪里,無論以什么方式聆聽音樂,都要全神貫注,養成肅靜地聽賞音樂的好習慣。
1、唱片、錄影帶的欣賞:我們可以通過錄音、錄像資料將國內或國際著名的演奏家、歌唱家、演奏團體介紹給學生,開闊學生的見聞,擴大學生欣賞的領域。這樣的欣賞能獲得時間與空間上的便利。
2、示范欣賞:通常由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范唱或范奏表演。因為教師的藝術修養與人格,將直接影響學生,所以教師如果要進行范唱或范奏,最好在課前稍加練習,才能在課堂上達到較好的效果。如果能邀請到著名的歌唱家、演奏家或演奏團體到學校來做演唱演奏,作為欣賞課的輔助,也能獲得很好的示范效果。例如20xx年4月,同安一中在校園藝術節期間邀請了廈門大學的教授、著名古塤演奏家趙良山老師來校進行“中國民族管樂”的講座,講座進行得非常成功,趙教授精湛的演奏和曲折的藝術人生經歷,震撼了學生們,學生的反響熱烈。
3、學生間彼此的欣賞: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唱奏表演,然后彼此欣賞,這不僅是音樂欣賞,也是一種人際關系的教育,對學生自我完成表現的教育,使他們有勇氣表現自己,也能有認真欣賞別人表演的好習慣。
1、注重欣賞氣氛:音樂欣賞的氣氛非常重要。音樂欣賞最好要在隔音設備極佳的視聽教室內實施,教師在課堂上的態度對學生的影響也極大,所以在欣賞音樂時,教師應保持認真聆聽的態度,可以站在講臺上或干脆與學生坐在一起欣賞音樂,這樣學生會覺得十分親切,教師也能詳細觀察學生在欣賞過程中的種種反應。
2、欣賞前的講解:我們再欣賞作品前總要進行樂曲的說明,但這些說明不宜過長,否則可能降低欣賞的情緒,因為即使最優秀的音樂教師,無論如何巧妙地說明,也無法充分表現音樂的本身,所以最佳的欣賞途徑是音樂直接讓欣賞者聆聽。
3、設置欣賞焦點:在課堂欣賞中,不能讓學生茫然地聽,教學過程中應提示欣賞的焦點,教師研究教材,確定適合學生程度的欣賞焦點,同一首作品,針對不同的學生我們可以設置不同的欣賞焦點,如:
(1)這段音樂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
(2)這段音樂的主題是什么?你能哼出主題嗎?
(3)這段音樂的曲式結構如何?
4、身體反應:音樂的要素中最基礎、最重要的是節奏,身體的反應是把握節奏最確實的方法。我們可以在課堂上采用以下方法來把握節奏:
(1)以手拍節奏或用筆指揮節拍的基本動作;
(2)演奏打擊樂器配合樂曲的節奏等。
5、描繪樂曲的感受:可以讓學生在欣賞之后,以說、寫、畫、演等形式,描繪出樂曲的感受,如欣賞完藝術歌曲《春曉》后,可以讓學生用簡筆畫、寫短文、配樂詩朗誦的形式來抒發對春天的熱愛。
6、欣賞樂曲的時間:有的樂曲完整欣賞很長,這時我們就應當考慮學生的注意力能維持多久,也許高中生注意力能集中久一點,但初中生可能會短一些,所以,不一定所有的樂曲都要完整欣賞,才認為是完成了教學任務。
7、欣賞音樂的良好態度:教師在課堂上應隨機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良好態度以及聆聽音樂會的禮貌和習慣。有的學生因為條件的限制,從未現場欣賞過音樂會,但我們可以告訴他們,怎樣做一個文明的觀眾。如在欣賞音樂會時,應注意樂曲進行中不走動,還應關閉一切通訊設備,遲到時要等到樂曲告一段落才能進場,樂章停頓時不能鼓掌,演員謝幕后觀眾要注意有禮貌退場等細節。
港臺的通俗歌曲,所以我們音樂教師可以適當的將廣播電視方面的有教育價值的音樂欣賞節目,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增加一些欣賞的機會,這也能彌補音樂欣賞課上音像資料的不足。如每年的五一、國慶長假期間,中央電視臺都會舉行全國的歌手大獎賽或舞蹈大獎賽,春節期間的一系列歌舞晚會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生拓展欣賞的好節目。
以上我把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和大家做了一些交流。每個音樂教師對音樂欣賞的教學,都有自己的經驗和體會,但不管怎樣教學,都必須以學生為本。我們的欣賞教學應在“普及”上做文章,我們應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我們現在從事的是普通教育,在我們教育的學生中,將來去從事音樂的人畢竟是少數,而絕大多數的孩子長大后只能成為喜歡音樂、熱愛音樂的人,所以音樂教育應該為眾多將來不是音樂家的孩子們著想。讓他們在愉快的音樂教學中,自覺主動地感受音樂,自己動手去創造音樂,從而獲得音樂素質的提高、智能的開發和個性的發展。
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要求,有計劃地使學生處于一種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生動場景與教育因素綜合的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教育與發展的一種教育方法。良好課堂情境的創設,可以引發學生的新鮮感,調動學生大腦皮層的興奮,激發學習激情,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情境教育教學理論創造性地借鑒了“境界說”的“真”、“情”、“思”、“美”的精華,儒家文化“敏于行”的思想,以及杜威的以兒童活動為中心的現代教育理念,構建了情境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基本模式。在李吉林老師的理論闡述中對情境教學的操作要素提出了以下要求:
以“情”為紐帶。傳統的教育往往注重理性,忽略情感,因而造成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材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與隔膜,從而使學生難以形成熱烈的情緒,難以主動地投入教學過程。情境教學中提出以“情”這紐帶有利于縮短這種心理距離。
以“思”為核心。學生的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情境教學中主張教師應以學生思維發展為主,設計組織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學習中形成熱烈的情緒,學生在興奮的情緒中思考問題,學生往往會因興致所至,產生超越“障礙”的力量。在政治課教學中結合不同的情境創設,的發展思維落到實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以“生活”為源泉。生活是智慧的源泉?,F實生活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源庫,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教育教學同樣要來源于生活,再回到生活。在政治課教學中情境教學的素材選用要以社會生活事件和社會生活現象入手,通過生活化的、時政化的情境使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加真實、具體、豐滿,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會更加全面、深刻。
情境教學在實踐運用中的有著積極的作用。
首先,情境創設拓展了教學渠道。在教學中通過創設不同的情境,如問題情境、生活型情境、探究性情境、實驗型情境、趣味性情境等,豐富了教育教學的內容,誘發了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克服學生對學習的排斥感,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激起學生學習積極性,獲得了積極的心理滿足及對學習的信心。
其次,情境教學縮短了心理距離。在情境教學中通過親和的人際情境和生動的學習情景,有利于縮短學生與教師、與同學、與教學內容的心理距離,促使學生以最佳的情緒狀態,主動投入,主動參與,獲得主動發展。
創新的潛能,鼓舞學生創新的志向。情境教學從情境的設計、情境的選擇、情境的運用都體現著教育的創新。在這一過程中,要讓學生的思維進入最佳的心理狀態,要讓情境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要在情境中拓寬學習的空間。情境教學不僅對教師的教育創新提出了要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求異思維品質。在情境教學的實踐探究中,我們依然要加強理論的學習為課題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同時在研究過程上,不能為情景教學而情景教學,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學情狀況,教學的實際條件等諸多因素,有目的、有選擇、有意義地進行情境教學,讓情境教學更好地為課堂教學,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音樂是最富情感的藝術,是提高個人藝術修養,樹立正確審美觀的重要手段。黑格爾就曾說:“音樂是精神,是靈魂,它直接為自身發出聲音,引起自身注意,從中感到滿足……高中藝術欣賞課教學大綱明確地把“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放在教學目的的第一位,這就為我們上高中音樂欣賞指明了方向,高中的“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而是培養人?!笔恰皠e的學科不能代替的”審美教育。下面我就談談我的教學體會。
俗話說的好,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首先要有“一桶水”。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除了對本專業的歌唱、演奏、指揮、音樂相關理論等掌握之外,還必須對文學、歷史、美學、地理、社會學等諸方面的邊緣學科知識也要有所了解,博學多才可以使教師個人魅力得以提升,還會獲得學生的“崇拜”,課堂教學則顯得自如而流暢,更富有張力,和迂腐陳舊、形式呆滯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它更能贏得學生的歡迎。因此,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才能真正勝任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工作。
高中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心理逐步趨向成熟.凡事都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和看法,但這些見解、看法不一定完全是正確的。比如他們對一個人是否具有音樂才能往往喜歡這樣說:“我沒有音樂細胞”、“我不懂音樂”。他們把是否能掌握與表演音樂作品的能力作為一個人是否具有音樂才能的標準,而不知對音樂的感受、體驗、悟解的能力也是音樂才能的重要體現。另外高中音樂欣賞課內容繁多,涉及到古今中外各種各樣的音樂作品,受閱歷和知識的制約,學生不可能對這些內容都很感興趣。他們往往是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對不同的樂曲采取不同的學習態度。喜歡的就抱積極的態度去欣賞;不喜歡的,就表現出厭煩情緒,以消極的態度去應付,不認真聽,不動腦想。這就要求我們的音樂老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具代表性的優秀作品作為范本加以分析、解釋、評價,有意識地指導學生的審美體驗和審美評價,讓學生在“操千曲”的審美實踐中,由淺入深地知曉音樂藝術特有的審美性質、手段和方法,提高審美敏感性,從而達到培養音樂審美力的教育目的。
音樂欣賞僅僅停留在興趣階段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進一步深刻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充分體驗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才能達到欣賞的目的。這就是欣賞音樂的三個階段:直覺(感官)欣賞——感覺(情感)欣賞————理智的欣賞。不同體裁的音樂欣賞的要求、方法也不同:
對于歌曲的欣賞:一般可以借助歌詞較直觀地理解歌曲內容,結合速度、力度、音色、旋律等音樂要素,體會歌曲表達的意境和情感,從而達到欣賞的目的。對一些歌詞內涵較深或者寓意較朦朧的作品進行欣賞,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學及文化素養。而對于一些古代的、其他民族的、外國的藝術歌曲、歌劇、詠嘆調等作品的欣賞,除了必須具有一定的音樂素質之外,還要對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創作動機、民族習俗、作曲家的個人風格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內容。
淺談兒童音樂啟蒙教育的重要性。
兒童進行教學的一個有利手段,對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兒童所參加的音樂活動不是單一的,也是參與集體活動的時候,集體活動需要很多人一起完成,兒童與兒童之間的交流也是必然的,這就使得他們的語言發展更上一層。
(二)音樂啟蒙教育可以陶冶兒童的情感。
任何藝術,都是表現人類的感情,是人類社會化的一個重要方面。而音樂作為最具有感情的藝術形式,在培養兒童的高尚情感及審美趣味方面自然是起到別的藝術所不可代替的作用。德國作曲家瓦格納說:“心靈的器官是音樂,心靈的藝術意識語言是音樂?!迸囵B兒童的審美能力,熱愛音樂是兒童的天性,兒童滿懷好奇和探究的心理來到這世界,他們豎起耳朵就要傾聽母親的聲音和環境中豐富多變的音響。美麗鮮艷的色彩與圖案可以滿足而同時覺得需要,而優美動聽、歡快活潑的音樂便是滿足他們聽覺需要的最好刺激。音樂抑揚頓挫的音高、張弛的節奏、起伏相間的力度、或急或緩的速度、色彩絢麗的音色色彩都是來表現音樂的豐富情感。兒童通過感知覺,是自己所聽到的音樂傳入到大腦,對其產生一種特殊的不同凡響的情感體驗,給兒童增添了興奮情緒的積極動力。這時的兒童就會由靜態變成動態,用身體的搖擺來感受音樂的情趣。如:當兒童要入睡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給他們聽安靜,柔和的搖籃曲,使他們的情緒安定,漸漸入睡;當兒童情緒煩躁,哭鬧不停的時候,就應該給他們聽愉快活潑的音樂,這樣可以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當兒童吃飯的時候,父母給他們選擇優美活潑的音樂,不但可以使他們心情愉快,還可以增加他們的食欲,促進他的健康體魄!由于音樂和兒童的心理,感情活動方面都具有形態上的一致性:都是運動著的、看不見的、有節奏的、隨現隨逝的、都是一種抽象的,正因為他們之間存在著如此之多的共性,兒童經常接觸到音樂,受到音樂的熏陶,音樂是兒童的心情愉悅了,內心就會平靜,情緒也就會隨之穩定。所以說,音樂史能美華人的心靈,對于兒童情感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個很好的調節作用,也是他們對事物美的認識更進了一層。
(三)音樂啟蒙教育對兒童德育的發展。
對兒童進行早期的音樂教育,同時也促進了兒童的德育的發展。任何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沒有情感的基礎,都只能成為空談。而對兒童進行音樂教育正可以為他們的與培養良好的情感基礎。音樂在實現思想教育作用的時候,并不是靠強制的方式,而是以鮮明生動的音樂本身潛移默化的產生作用。例如:兒童們都很熟悉的兒歌《一分錢》,歌曲的教育意義正是對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但歌曲中并沒有直接的說出拾金不昧的詞句,而是以兒童那天真純樸的語氣、音調的旋律、愉快的情趣、唱出了歌曲的情節,塑造了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給兒童以啟示:拾金不昧,即使是一分錢。兒童的物質生活是父母所賦予的,那么精神生活則應該是音樂所給予,音樂是兒童精神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維生素”。將德育溶入到音樂教育中,使其真正的達到了以情感人、以情怡人的目的。兒童不論是在參加什么音樂活動的時候,都可以培養兒童的集體主義精神,是他們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以及形成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的良好道德。
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畢業論文。
淺談兒童音樂啟蒙教育的重要性。
兒童進行早期的音樂啟蒙教育對兒童的一生都將起著很大的作用,但兒童的成長和發展又不是千篇1律、完全相同的。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說:“兒童在出生三年的發展在其程度上和重要性超過兒童一生的任何階段?!睂τ趦和慕逃?,有的父母認為自己孩子年齡還小,根本就不懂的什么是音樂,也不會去欣賞音樂,對他們在這個時候進行音樂啟蒙教育直接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沒有任何的必要;由于幾千年傳統觀念及單進社會競爭異常激烈的影響,“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成了不少家長日常行為,受速成心態唆使而刻意追求子女成功的目標。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第二個莫扎特、貝多芬。所以不少家長盲目地希望孩子能夠有一技之長,能一鳴驚人。因而平日里唯恐孩子發生意外,這也不許,那也不許,忽視了孩子們在探索周圍世界是那種多元化、廣泛性的正常需求,更不愿讓孩子將時間耗費在活動、游戲、家務勞動等十分必要的實踐活動中。而我卻認為,對于兒童進行早期的音樂教育,無非是時期從小就具備一定的音樂修養,并適當發展兒童的音樂才能。當然,也可以為某些兒童將來從事音樂專業打下良好的基礎。要是兒童得到很好很好的音樂啟蒙教育,首先就應該有一個很好的環境,環境可以感染人、培養人。作為父母,他們是兒童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而家庭環境,則是兒童能否接受良好教育額的第一個課堂。既然這樣,父母教育的態度及創建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兒童的啟蒙教育至關重要。
父母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要充分地認識到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重要性。在這個階段,兒童的心理發展尚未成熟,也不能夠接受復雜的知識結構,對于高難度的技巧動作更不能掌握。所以說,處于這個階段的兒童來說是不適合來學習音樂的。那么在這個時候,父母對兒童進行音樂啟蒙教育的目的是為孩子打開音樂世界的大門,引導他們去觀察,欣賞這五彩繽紛的音樂世界,從而激發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各方面的發展。
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唱歌教學是音樂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難點,由于初中時代是一個特別的時期,學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消失了急劇的變化,他們既不同于天真無邪的小學生,又不同于鎮靜、沉著的高中生。他們在擁有自己思想的同時,又擁有自己的行事特點,給這樣的學生群體上唱歌課,我們更應當深入地了解來自這一階段學生的各方面信息,以高度的工作熱忱為動力,以科學、相宜的教學方法為主要手段,因人制宜,因材施教,讓這一處于特別時期的學生更好地愛唱歌,唱好歌。
初中時期,由于生理發生了變化,學生的聲音也進入了變聲期,音色由清亮、純真而變得消沉、嘶啞,這種現象在男生中表現得尤其明顯。這就導致學生都不情愿張口唱,羞于唱。面對這種狀況,我們不要責備學生,由于這是人生理、心理發生的轉折期。
依據這種現狀,我們在唱歌課時,教師應多彈奏多范唱,讓學生少唱多聽并思索歌曲的內在,堅持要輕聲唱歌,這樣能夠避開用嗓過度,尤其是那些平常有擠、壓、卡現象的學生,輕聲唱歌更為重要。由于變聲期,聲帶常常充血、水腫,假設還用擠、壓、卡的方法唱歌,必定給聲帶帶來很大的負擔,會嚴峻影響學生聲帶的正常發育。同時,我們在選擇歌曲的時候,也要留意音域的處理,由于許多的`歌曲音域過于寬,可能導致學生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聲帶負擔過重,消失破音甚至喊叫的行為。歌曲音域的正確選擇,既可以讓學生的喉部得到休息,也讓學生在學唱的時候知道應當怎樣去唱歌。因此,在歌曲選材的時候應當選擇一些接近教材目標的歌曲,歌曲速度適中,旋律起伏不是很大,較伸展的來唱歌,教師要準時指出學生在演唱過程中消失的問題,并準時予以訂正。正確的唱歌方法能給學生帶來唱歌的自信。
由于學生處于這一特別階段,心理的變化也會對唱唱的順當進展設置很多心理障礙。如不能放聲唱、不能完整唱等等。對這些狀況教師在教材處理中應避開歌曲音域過寬、過大的的歌曲,盡量選擇適合學生在這個年齡段的音域的歌曲,以免學生在學習歌曲中導致的聲帶負擔過重,消失破音甚至叫喊的現象。因此,在選材的時候應當選擇一些接近教材目標的歌曲,歌曲速度適中,旋律起伏不大,較伸展性的來唱。另外共性成就感的產生。使這個時期的中學生開頭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大人”了。開頭仿照成年人的姿勢、服飾、發式,甚至更加極端等行為,因此對于這種行為,教師在選擇歌曲時肯定要把握好度,多項選擇一些愛國、喜愛生活、宣傳團結友愛、親情方面的歌曲,不選那種好逸惡勞、不勞而獲思想的歌曲,堅決不選對學生的情感有影響的歌曲。在這方面我們肯定要把好關,對于學生學習音樂興趣時濃時淡,時好時壞,我們要擅長誘導而不能加以斥責,怪罪學生。對于學生道德意志逐步進展,抱負信念逐步形成,他們的心理還不成熟,總是處于沖動、搖擺不定的狀態。相當一局部學生今日想當個科學家,明天看場武打片,就想當大俠等。這些都反映了初中時代學生起伏不定的心理特征。依據這樣的狀況,我們應選擇一些內容比擬溫柔、抒情、優美等相關題材的歌曲。
依據上面所分析的狀況,我們可實行不同的方法,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完整的、有情感的唱歌。
1.一局部學生音色好,領悟歌曲的內涵力量強,能歌善舞。
對于這樣的學生,我們在上課時多多領用他們帶動其他學生唱歌,并多引導用正確方法演唱歌曲盡量讓他們充分深入到歌曲中來,教他們如何用聲音來表達歌曲所蘊含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在搞文藝活動時,可安排他們來編排歌舞節目。
2.一局部學生音色還可以,理解力量也不錯,但是不怎么喜愛唱歌和表演,對于這局部學生我們不能強迫他們來表演,應讓他們與大家一起集體唱歌,讓他們在唱歌中找到歡樂,并逐步把其他們吸引到唱歌表演中。
3.一局部的學生音色一般,有時跑調,但很喜愛表現自己。
這樣的學生讓他們和同學們小聲跟唱,聽聽想想,用同學們的歌聲調整自己的音準和節奏。等唱熟了再大聲唱。
4.有的同學不喜愛唱,但是有文學細胞并且語言表達力量、理解力量、洞察力都很強。
對于這樣的學生在幾分鐘時間內說一說,談一談他對該歌曲的理解,講一講該歌曲所提倡宣傳的思想及我們學唱這些歌曲,對于人們有什么意義等。讓這些同學參加到積極學唱歌曲的群體中來。
5.最終一種狀況就是對唱歌不感興趣,不愿參與文藝活動,特殊不愿教師叫起來答復提問,情愿做個聽眾。
對于這些同學學唱的時候,肯定要吸引他們的留意力,能夠把他們逐步吸引到唱歌中來,到達更好的唱歌效果。
總之,讓學生科學的發聲,把握唱歌的根本學問,讓學生有情感的唱歌,讓學生完整的唱歌是我們音樂教師在唱歌教學過程中應關注的問題。只有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方法,才能讓同學們積極參加唱歌,只有對學生實行因時因人的制宜,我們的唱歌才會越來越精彩。
轉眼間,緊張而有序的一學期教學工作又結束了?;仡櫛緦W期的音樂教學工作,有一定的成績,也有一定的缺憾?,F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一、基本情況概述。
本學期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淺顯的鍛煉。
二、取得的成績與經驗。
1、以音樂的五大“基本理念”為教學的新理念。在教學中,教師要敢于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通過各種手段使學生懂得“愛學”與“如何學?”培養學生熱愛音樂及高尚的情操。教師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運用范唱方式于音樂藝術形象感染學生啟發學生的藝術形象思維,使他們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過藝術形象的感染來完成思想教育。
2、教學中,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運用范唱方式于音樂藝術形象感染學生啟發學生的藝術形象思維,使他們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過藝術形象的感染來完成思想教育。
3、在唱歌教學中,一方面引導學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勢,正確的呼吸準確的發音,清晰的咬字,吐詞,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學生做到自然音色圓潤,不斷提高唱歌的藝術技巧,在懂得音準的和節奏的基礎上提高對音樂形象的理解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覺和造就音樂的“耳樂”。
4、在教唱一首新歌,為了使學生能達到學會全歌,利用示范教學法,都是先將全歌唱一遍,作為一次示范,然后教唱歌譜,最后講解歌詞大意,教唱歌詞,這樣利于音樂程度的提高,利于復雜歌曲的學習,培養學生以后自學的能力。
5、本學期除了正常的上課外,音樂特長班繼續開展,為孩子們全面地成長搭建了完美的訓練平臺。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成功舉辦了“六月的鮮花”文藝匯演和“新年古詩誦讀暨新年文藝匯演”,演出中隊員們優美動聽的歌聲打動了在場的評委和觀眾,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合唱隊的隊員們也表現很出色,在縣第三屆中小學藝術節比賽中表演的《讀唐詩》《七色光之歌》榮獲縣二等獎,取得的成績得到了領導和家長的一致好評,也為孩子們增添了走向勝利的信心,學習的熱情更高了。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為了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于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
2、通過演唱,欣賞更好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3、另外還給他們的環境較為寬松。如,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小組結合,個人結合的形式進行律動,自編舞蹈動作等。讓學生真正的徜徉在藝術的殿堂之中。
本學期,我擔任三、四年級的音樂教學工作。一學期來,我認真扎實地對待教學,虛心向他人學習,在實踐中積累了自己的一些教學感悟。
一、不斷提高專業素養,與時俱進。
為了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本學期我積極參加學校的活動還有教師發展中心對新教師的同課異構活動。音樂聽課評課教研活動,積極找問題,謙虛請教他人,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為了上好每一節課,我依然像以前一樣認真鉆研教材,并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特點,備好課,上好課。平時,我堅持自己獨立備課,因此為加強教學常規的養成奠定了基礎。課堂上,我著力抓好教學新常規。并以學生為主體,有目的、有條理地引導他們進行學習,自主獲取知識。經過這一學期的音樂專業素養的訓練,學生們已經初步有了一定的音樂素養基礎。
二、在音樂課抓教學新常規的要求。
1、分別針對三、四年級不同的歌唱要求,要求三年級的孩子必須熟練演唱全冊歌曲,并有感情的背誦2—3首歌曲。要求四年級的孩子必須熟練演唱全冊歌曲,并有感情的背誦演唱4—6首歌曲。
2、由于三、四年級孩子對音樂和律動都很喜歡,在拓展方面,積極做好音樂和律動結合,在律動中學習唱歌。并讓學生小組自由討論發揮編創。
3、調動學生對音樂的積極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唱歌比賽,小組唱、男女唱、接龍唱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唱歌的興趣。
三、通過多媒體來輔助音樂教學。
這一學期,我較多的運用了ppt和視頻結合的模式,給學生更加直觀地欣賞音樂、體驗音樂、走近音樂。在教學多媒體光盤的配合下,要求學生脫離原唱,用耳朵去傾聽伴奏,獨立跟隨伴奏演唱。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樂感和音樂敏銳力。同時也考驗了學生的音準和聽力。
摘要:課堂導入環節是課堂教學結構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巧妙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不但能夠起到畫龍點睛、啟迪思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本文通過對小學音樂課堂導入的內涵、方法,以及導入應遵循的原則進行分析,從而使音樂教育工作者能夠重視課堂導入的重要性,精心設計導入,讓音樂課堂贏在起跑線上。
關鍵詞:小學音樂;巧妙導入;精彩課堂。
一臺好戲,往往拉開序幕就引人入勝;一堂好課,往往一開始就能把學生的心牢牢地牽住。音樂課課堂教學的導入是一種教學藝術,是指教師在新課或教學內容開始前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一、知彼知己,正確理解課堂導入的內涵。
一堂生動的音樂課,在教學過程中巧妙有效的“導入”是非常關鍵的,它對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那么,什么是課堂導入呢?“導入”可以分別理解為“引導”和“進入”,即“教師引導”和“學生進入”,也就是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的行為方式。
隨著學生生理心理的逐漸發展、音樂知識的不斷積累以及網絡技術媒體的日益普及,學生音樂視野是越來越廣,看到的藝術形式也越來越新,因而學校音樂教育也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勇于創新,打破原有的傳統型單一化的教育模式,運用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適時牽引重在保持,使學生能夠自始至終的融入到音樂意境中去。因此,筆者認為,設計好音樂課的導入非常重要,教師要做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深入挖掘教材內涵,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善于抓住有利時機,精心設計導入環節,演好“開場白”,為上好整節課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巧妙導入,成功音樂課堂的起點。
“好馬還需配好鞍”,好的內容還需要好的形式表現。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小學音樂課堂的導入方式多種多樣,歸納起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激趣導入法。
優美的音樂能激起美好的情懷,產生無盡的遐想,展現生動的意境。通過讓學生欣賞經典名曲導入新課,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對要學唱的新歌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
如在教學歌曲《法國號》時,筆者設計了這樣的導入。首先讓學生趣說生活中的樂器,然后教師接著說:“在音樂王國中,不同的樂器具有不同的音色,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兩首好聽的樂曲,請你仔細聆聽,樂曲給你到來了怎樣的心情?它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你能用動作模仿這種樂器的演奏姿勢嗎?”我用多媒體播放了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和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的兩個精彩片段,同學們立刻被美妙的音樂所吸引,他們邊聽邊“奏”,盡情地享受著音樂帶來的快樂。我夸獎道:“同學們的耳朵可真靈,剛才聰明的你己經用動作表現出了這兩首樂曲的演奏樂器。今天,老師還要和大家再來認識一種樂器,這是什么樂器呢?答案就藏在歌曲中?!币魳讽懫?,同學們都仔細聆聽起來,他們都想快點兒知道是什么樂器。歌盡樂止,同學們找到了答案,從而巧妙地導入了新課。
就這樣,學生動情于曲,移情于器,而后潛情于“新”,即為學習新的歌曲、認識新的樂器而孕伏下情感。
2.習舊導入法。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習舊導入法也稱為復習導入法,是指教師通過幫助學生復習與即將學習的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從中找到新舊知識的聯結點,合乎邏輯、順理成章地引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一種導入方法。利用舊知識導入的方法是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在四年級的音樂課《唱臉譜》中,我是這樣導入的:
生:生、旦、凈、丑。
師:很好,那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哪個行當勾畫臉譜?(ppt播放臉譜圖片)。
師:凈和丑角。
師:沒錯。臉譜在京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主要表現了不同性格人物的特點。那么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這首歌曲叫《唱臉譜》,是京劇行當中凈角的臉譜。
上新課前,教師并不是直接安排欣賞《唱臉譜》,而是先讓學生回顧了京劇的行當,從凈這一行當入手,進入今天的學習內容,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這樣的導入建立在教師對教材的宏觀把握及對學生原有知識結構比較了解的基礎上的。因此,找準新課知識基礎相聯系的舊知識點是使用習舊導入法的關鍵。
3.游戲導入。
游戲是兒童最喜歡的活動形式,在上課前運用兒童日常喜歡的游戲導入,能大大激發他們的興趣,易于調動他們的參與熱情。運用恰當定會使他們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其實,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新課導入的方法還有很多,像問題導入、故事導入、舞蹈導入、謎語導入等等,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作出科學的設計。
三、遵循原則,讓導入更加精彩有效。
既然課堂導入這么重要那么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就要重視導入的方式,所以筆者認為應該遵循以下的原則:
(一)課堂導入要有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會引導學生步入知識的殿堂,收獲豐收的喜悅。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成功的藝術就在于使學生對你所教的東西感到興趣”。精彩的導入會使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露,進入一種美妙的境界。
(二)課堂導入要有新意。音樂是一門藝術,因此音樂課堂的導入環節也應具有新意藝術性。教師應具有創新精神,在設計導入時,內容要新穎、奇特,有新鮮感。所以教師必須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底蘊,注意使用富于科學性、形象性、鼓動性和教育性的語言,避免使用干巴枯燥、刻板平淡、催人欲睡的無力語言。
(三)課堂的導入要有針對性。小學的音樂課課堂導入必須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要求以及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習特點,在不同年紀、不同班級、不同條件下,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導入方法。特別是根據現代音樂教學論的要求,音樂課要從“靜”轉向“動”,轉換的方式多種多樣。因此導入方法要做到與課堂目的、內容有機結合,自然導入。當然,這首先要求在設計上巧妙自如,并要充分體現針對性。
導入,是一扇美麗的門,在小學音樂課教育中,課堂導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選用哪種導入方式比較合適、恰當,這就要求教師在遵循課堂導入的設計原則的前提下,根據授課內容認真研究、精心構思、找準切入點,運用最有利的方法來設計課堂導入。只有這樣才能發揮課堂導入的作用以及音樂的綜合效力,使音樂課上得生動有趣,保證了音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我從事音樂教學已經十多年了,我們學校是農村初級中學,多媒體進入校園才是近兩年的事,由于班級較多的緣故,再加上我們學校就只配置了2個多媒體教室,所以不是經常有機會進行多媒體教學。通過用幻燈片教學的幾節課,我發現: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夠直觀、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特別是在進行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中,學生在有動感畫面的支持下欣賞音樂,就能很快的進入到音樂所表達的意境中,感受到音樂給人們帶來的美的享受,更能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便于學生從感性上更好地認識音樂,體會音樂。這樣就節省許多講解的時間,課堂形式更多樣化。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作為老師,特別是音樂教師的我們,就應該考慮一下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起來了,學生才能夠主動的進行學習。但是,如果我們不分課程,一味的追求ppt教學,就會出現課堂上熱熱鬧鬧,學生轟轟吵吵,而不能真正的掌握知識,也達不到真正的教學目的。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有針對性的、有選擇性的制作課件,避其缺點,揚其優點。
首先,在導入新課時我們應該注意,一定要能夠調動學生的興趣,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現在中學生的現狀,很多學生都迷戀流行歌曲,那么,在導入新課時,我們要盡量找一些內容健康、富有感召力的流行歌曲或者是語言來引起學生的共鳴,調節課堂氣氛。
其次,課堂提問要有技巧性和趣味性。課堂精心設計問題,既要考慮到學生可能需要的考慮時間,同時還要考慮到問題的趣味性。實際操作中,要注重啟發、引導,多用鼓勵性語言,盡可能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切忌諷刺挖苦,以免學生產生對立情緒,從而失去對音樂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
第三、激發學生的興趣,使課堂真正活起來,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師生不斷交互實踐過程中,才能產生和發展人的認識;只有在能動的實踐過程中,個體才能作為一個開放系統不斷地吸取外界信息;正如一個名人所說:一個人的興趣所在就是他的力量所在。
現在的學生喜歡流行音樂但不喜歡上音樂課,這種現象已經很普遍。據調查,目前的小學生絕大多數都喜歡流行音樂,他們中的大部分是從電視、vcd、dvd等渠道獲取流行音樂信息。提起周杰倫、蔡依林等歌手,他們卻是津津樂道。
流行歌曲、偶像歌星這些“擋不住的誘惑”大受學生們的青睞,固然有其迎合學生心理的因素,然而其中的一些優秀作品在傳播過程中所產生的吸引力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讓他們在較高的興趣中增加音樂知識。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在引導學生欣賞嚴肅音樂、高雅音樂的同時,不能把自己放在學生的對立面,一味地反對一切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的旋律中,包含著當代學生的審美觀。那些歌詞,也往往透露著生活的哲理。青少年一代,容易把自己的煩惱、快樂、理想追求等寄托在流行音樂之中。有鑒于此,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對流行音樂的理解,去理解學生;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和學生共同探討,幫助他們正確理解人生,并且有效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
科技的飛速發展,促使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日益豐富多彩。在這種大環境下,對于只有十一二歲的“新新人類”來說,他們接觸音樂的機會較多,特別是流行音樂。
如何利用學生最熟悉的音樂素材,從學生最容易接受的點切入教材,也顯得十分必要。音樂課上,如果學生們不喜歡所播放的音樂,也就不可能接受你傳達給他的審美意識和價值觀。相反,選擇流行音樂作為切入點,不失為一個好選擇。比如,在教授民族音樂時,可以選擇一位最能在歌曲里表現本民族音樂特點的蒙古族歌手騰格爾等等。為了讓學生理解蒙古族音樂的悠遠、自由和起伏跌宕中蘊涵的憂傷,在課上播放介紹內蒙古草原風貌的vcd,讓同學們從地理環境、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特點中了解蒙古民族。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一味地禁止只會抹殺學生心靈深處對音樂的興趣。面對流行音樂的不斷發展、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喜愛程度,我們可以結合教學教改中的熱點,在課堂上對流行音樂投以更大的熱情。與其讓學生不假思索地“來者不拒”,不如把流行音樂引入課堂,把那些健康向上、適宜學生年齡特點、身心特點并具有一定思想性和藝術性的作品介紹給學生,并且把好的作品與粗劣的作品進行比較,讓他們有一個更好的認識,以提高他們的審美和判別能力,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
流行音樂的良莠不齊,勢必對學校的音樂教育產生沖擊。面對挑戰,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另一方面要把課堂音樂教學與社會音樂生活結合起來,采用多種形式如演唱、視唱、理論等,把那些好的時尚元素引入課堂教學中來,逐步培養他們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如在欣賞《玩具兵進行曲》和交響曲《動物狂歡節》時可以充分利用美國迪士尼公司根據交響曲制作的《幻想曲20xx》vcd,讓學生從生動活潑的卡通形象中去感受音樂,讓他們從聽覺和視覺上感知古典音樂的美妙。
綜上所述,流行歌曲引入課堂是切實可行的,它是激發學生興趣的一個有效手段和途徑,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而且能以平等的態度和他們一起共同探討優劣、辨別美丑,無形中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這樣自然而然他們就會對音樂課產生興趣,愿意和老師一起去共同探索流行歌曲之外的音樂藝術領域,不斷提高自己學習音樂的信心和對音樂的審美能力,享受到音樂藝術帶來的無限魅力。
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交際。因此英語情境的創設要圍繞交際的目的'進行。切忌為求“活”而片面強調形式多樣化,在學生唱、跳、玩中忽視教學情境為內容服務的本質。那樣小學生英語情境教學就完全失去其意義。
情境教學就是一種促使教學過程變成一種永遠能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能激發學生向知識領域不斷探索的教育方法。正如布魯姆所說:“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痹谟⒄Z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會探索、會學習、會運用英語。
優質的英語課堂不能單以教師傳授給學生有效信息的多少來衡量,還要注重學生信息內化及運用能力的大小。單純直接的課堂教學乏味無趣,容易使學生感到壓抑,產生心理疲勞,阻礙學生對語言信息的內化。因此,教師要創設輕松活潑的教學情境,在情境中呈現新內容,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實現語言的感知、理解、內化、運用,并能因材施教,開發學生學習潛能,使其獲取成功的體驗。
在英語課堂中引入競爭機制,營造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掘學習潛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思維水平,使學生體驗到競爭成功的喜悅??梢栽谡n堂上采用比分制,開展學生個人爭優和小組比賽爭勝的教學形式,如在練習i’dlike??句型中,在小組內展開競賽,比一比誰會的多。學生就會爭搶地說:i’dlikesomeeggs。i’dlikesomemilk??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情緒飽滿,團隊合作精神得以增強。更重要的是給學習優秀的學生創造了表現的機會,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鋪墊了臺階,增強了他們的學習信心和動力,提高了課堂效率。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它具有實際性和交際性。實際生活水平是語言學習的試金石。英語的教學時空必須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把學習遷移拓展到我們的生活中。教師要設法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幫助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創造英語環境,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敢于大聲和老師用英語打招呼,交談;鼓勵他們盡量用所學的常用表達方式和同學相互問候,對話。也可以開展各類英語活動,如英語角、英語演講賽、英語故事比賽等,為學生提供創造的機會,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大膽放手去思考、去探究、去體味。學生一旦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外實踐,必定會爆發出無限的創造力火花,必定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使學生產生仿佛置身于英語世界的感覺,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積極地學習,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加深了語言信息輸入,產生語言內化,做到了學以致用,從而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書中講了不少怎樣營造教學情境的策略,究其幾點,以及根據小學生這一特點,我認為在設計教學的時候應特別注意迎合小學生這種好動、愛玩、愛畫、富于想象力等特點,使他們的語言習得從輕輕松松、富于樂趣的教學活動中得來。
動或交換位置,聽命令唱歌,聽命令說話,用手勢表示對錯,聽命令比劃詞語,聽命令指出某物,聽命令畫畫等等。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我們還要充分考慮到如何利用教師本身的動作、身體語言和表情或眼神來幫助孩子們明白每個活動的操作,并盡量設計出易于孩子們掌握的動作或活動,以使孩子們易于恢復記憶,使孩子們見到或聽到某一特定動作或命令時,立即可以喚起某一特定語言的再現,如教師做一個喝水的手勢,孩子們立刻說出“drink”或“drinksomewater”的反應。
眾所周知,孩子們的想象力豐富,但如何利用孩子們的這一特性來設計教學活動呢?我們可以利用表演對話、講故事,讀詩歌,唱歌曲等活動創造機會讓孩子們充分去想象故事、詩句、歌曲里所敘述的物品、事件等。在設計這些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考慮如何引導孩子們去想象,是利用特殊的語音語調呢,還是事先把東西藏起來以讓孩子們去猜想?如在教學體積較小的實物單詞時,可以把實物裝進一個袋子里,讓孩子門猜,孩子們非常樂意用玩這種游戲;在進行故事教學后,可以讓學生們展開想象來猜測故事的結局;有時,也可以讓孩子門把所學內容畫出來,孩子的想象力是很豐富的,他們畫出的同一個內容可能大不相同。
玩、樂是孩子們的天性,因此,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既可給孩子們以樂趣又可以學到語言知識的教學活動,如設計節律順口溜、“let’schant”,“let’sdo”游戲、制作物品活動和進行有趣的調查活動等,這些活動要做到既滿足孩子們愛玩愛樂的心理,又可以通過活動把孩子們引導成為學習英語的推動力,使枯燥的、機械的東西都變成生動的、活潑的以至趣味無窮的過程,給孩子們的語言學習帶來快樂,把他們帶到一個美好的知識王國,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王國里來。教師只需將所學內容設計得“活”起來,讓孩子們在做、玩、畫、說、猜、看等過程中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學習與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以求教學更多元化,更適合孩子們不斷成長變化的需要。
小學音樂課教學是小學基礎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民族的音樂文化素質。音樂教育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優良的品德和情操,還能使他們的智力得到發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我在教學中一直認為,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是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所以,凡是小學階段所開設的課程,只有課程設置節次的多少之別,并無正副課之分。只要是學校分配的課程,都得無條件的完成任務??傊?,音樂教育不僅具有輔助、強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還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獨具的教育功能。音樂教育對于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大方面,結合我校音樂課教學設備和學生的音樂基礎,實際上現階段我們主要以歌唱課為主。我的具體做法是:
在進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導學生用比較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歌詞,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準確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圓。同時根據歌詞的內容向學生進行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莊嚴地”等等歌曲情緒,可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
在識譜時先給學生標準音,即歌曲的調號。當學生按標準音唱有一定的困難時可進行音階訓練。由于學生音域窄,確實難以達到標準音時可以適當降調,并鼓勵學生要經常練習音階,達到拓寬自己音域的目的。
這一步是前四步的綜合訓練。首先教師應泛唱二至三遍讓學生視聽,對于較長或難度較大的樂句可以先分小節教唱在連接起來唱,以至圓滿完成全部教唱。在學生對本歌曲沒有完全學會之前不能讓學生練唱,因為學生自己識譜能力有限,一旦個別樂句唱錯,則難以糾正。此外,根據不同年齡段所掌握方法的區別,我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法,教學效果顯著。
1、對于一、二年級學生來說,自制力差,但動感極強,于是我采用“律動教學法”,即將每節所學歌曲以律動的形式來進行,這樣即省時又省力,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識譜能力較差,我采用“聽唱教學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聽力,在反復視聽的過程中來完成教學任務,效果不錯。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F有的樂器,結合新課程標準上的要求,給學生示范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弦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以上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學生來喜愛熱愛音樂。
下面就談一談自己的一些認識。
在音樂課程改革的意義及其背景中指出:"音樂課程作為根底教育的組成部分和必修學科,多年來在取得長足開展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不適應時代開展的問題。音樂課程是整個根底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離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有一段間隔,難以跟上二十一世紀社會經濟和教育開展的步伐。因此,在音樂教育面臨開展機遇和嚴峻挑戰的今天,如何加強音樂教育自身的建立,完善音樂教學體系,推進美育的開展,已成為擺在音樂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十分緊迫的課題。"這段話確實道出了長期以來音樂教學所面臨的問題。記得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我們必須切實轉變觀念,樹立全新的教學觀點。
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都非常注重課堂紀律,無視學生的積極參與,始終不忘把學生的安分守紀放在第一位,學生稍有"活動",教師便嚴加管制。這樣的課壓制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難以對音樂進展有效的感知,難以在音樂學習中營造一個和諧的內心世界。也不利于學生的個性開展和自信心的形成。這顯然不符合課改精神,我們必須正確理解課堂紀律,解放學生,千方百計創造條件,讓學生處于一個平等、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舊的課程標準過于重視知識傳授,在以往的教學中,我教唱一首歌曲首先從歌譜入手,給同學們分析節拍、節奏、視唱、旋律,本來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采用這種單純、強迫性知識技能的傳授方法,使學生邊學邊厭,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使學生對音樂課形成厭惡情緒。為此,本學期我抱著嘗試的心態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進展調整。把重點放在音樂的感受上,讓學生變成演員,給他們表達情感的時機。實驗的結果非常成功。通過實踐使我從中感悟到,以前總抱怨學生不重視音樂課,卻沒有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去考慮存在的問題,無視學習者的情感態度、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偏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而新課程目標強調學習者的情感態度,讓學習者變被動為主動承受知識。
眾所周知,由于先天遺傳與后天教育環境的差異,學生的音樂興趣、潛能也有很大的差異。因而,不同的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上是不一樣的,對音樂的感受、理解與表現也不一樣。作為音樂教師,我們不能以同一標準去對待學生,因此,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和潛能的差異,要以學生的個性特點為根底,把全體學生的參與和開展不同的個性因材施教結合起來,讓每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參與音樂活動,表達個人情感,充分肯定每一位同學,讓他們享受音樂的樂趣。五、明確了情感的激發.體驗是音樂教學成功的催化劑。
在音樂教學中,牢牢把握情感這條主線,通過音樂情緒.情感的這種特質,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情感強度,使人的情緒情感與音樂的情緒情感和諧的溝通與交流,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要注意的是音樂情緒與情感體驗不能僅停留在外化的層面上,更需要內心深處的體驗,尋求那種動人心魄使人忘我的境界。所以在教學方式上應運用美術.音樂.舞蹈等綜合手段創設特定的音樂情境,喚起學生的審美注意,并且多讓音樂本身面對學生,用音樂來呼喚學生的情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投入,以自己對音樂.對學生的真情感染學生,以自己嫻熟的技巧和對作品的激情演繹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創作教學包括探索音響與音樂,即興創作,音樂創作,但這些方式不應硬搬到每節課中去,教師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然后根據每節課實際.,學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學生課堂上的反響來設計創作活動,例如:《明日》這節課中設計即興創編旋律短句這種方式,是預設到學生情感表達的即興性,當他們的情感體驗到達一定深度,就有一種情到深處自成曲的氣氛,這時讓他們憑著對音樂詩歌的理解,即興編唱旋律,難度大大降低,不但讓他們感受到創作活動的輕松愉快,體驗到創作成功的喜悅和滿足,還可以引導他們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創作中去,把培養創造力真正落到實處。
課堂教學蘊含者宏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開展,才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要獲得進步,總要經歷一定的磨練,新課程實踐為這種磨練提供舞臺,新課程視教師的實踐為資源。新課程課堂教學實踐的磨練,促成我觀念上的更新,改變了我認識自己,看待學生和看待教學活動的思維方式。形成了新的教師觀、學生觀、教育活動觀。更促成了我教學行為的更新,從教學的設計階段,教學過程的動態生成階段和教學方式與重建階段,力求超越每一節的限制,從學科的本質.整體,促進學生開展方向的潛在價值有一個較明確的認識。
在音樂課程改革大形式下,對于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必須全身心投入到音樂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開拓思想,大膽創新。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在不斷探索如何營造歡樂、和諧、輕松的課堂氣氛,來開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2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