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供改進的方向和方法。對于寫作,每個人都需要一些范文范本來提供參考和指導,幫助我們不斷進步。
本文經過研究分析,總結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小學數學教師專業教學素質有待提高。具大量的實踐調查研究顯示,現階段許多地方小學教師,尤其是偏于地方小學數學教師都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培訓,導致諸多教師仍在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理念與方法。第二,教師對新課程小學數學教材認識上存在偏差,吃不透教材,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中不能科學的把握各個教學環境,也不能準確把握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影響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第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科學的設置懸念,而是直接給出問題的答案,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不能讓學生開展獨立的思考和獨立的研究問題,慢慢的學生就失去了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影響了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的完成。
2.1.教師利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的教科書中包含了不少概念,部分學生會像對語文知識一樣對這些數學概念進行背誦記憶。教師指導學生認識這些概念的時候,盡可能為學生講解這些概念的來源,只有這樣,在理解的前提下才能獲得更加牢固的記憶。有一些學生,即便理解了數學概念,但是運用時還是不知所措,此時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分析這些概念,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概念的本質。如教學除法時,教師首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把一些實物如粉筆或者棍子擺設成為與除法相似的形狀,之后為學生分析除法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逐個對比加法、減法、乘法,進一步與學生共同對比討論,還可以向學生提問這樣的問題:媽媽給了18個蘋果,你與哥哥、姐姐共同分,大家得到相同的蘋果,請問每一個人可以得到幾個蘋果?通過設置這樣簡單的問題,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幫助學生完全理解概念之后,更加清楚除法的作用。
2.2.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能力。
教師要善于創設數學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接觸數學、了解數學,讓數學真正走進每個學生的生活。比如,在教學《垂直與平行》時,垂直和平行是兩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對同一個平面這一抽象的數學概念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可以說每位教師都是煞費苦心。這時,我們就可以在教學中創設生活教學情境,讓學生從比較熟悉的生活中去了解知識。我們可在導入新課時,帶領學生玩魔方,讓學生在玩魔方的游戲情境中,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熟悉的境中初步感知了相同的面、不同的面、同一個面等抽象的',難用語言讓學生較快理解、消化的數學概念,在不知不覺中學生便理解了知識。但這一情境的創設也容易引起學生對非數學因素的注意。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提問:老師手上的魔方相同顏色的方塊在同一個面上嗎?這時,我們可以說相同顏色的方塊都在同一個平面上,誰來說說紅色方塊都在哪個面上?現在顏色相同的方塊都在同一個面上嗎?教師緊緊扣住主體是否在同一個面這一核心問題,有效地設問,便能使同學們的注意力轉移到理解同一個平面這一教學活動中來,排除外界干擾因素,才能取得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
2.3.鼓勵學生探索問題。
人教版數學教材為學生提供了一些獨立探究的模塊,為學生創造了很大的自主挑戰空間。這時,教師必須很好地應用這些模塊,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問題。例如:在講到三位數乘以兩位數的時候,教師要科學設計,幫助學生回憶一下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規律,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三位數乘法規律。這時,相信很多學生能夠總結出一些規律。但是,還是有一些學生反應不過來,這時教師可以鼓勵已經研究出來的學生為沒有研究出來的進行分析,這樣不但能夠令不明白的學生弄懂,還可以讓明白的學生加深理解。之后,教師在課堂上統一分析,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對提高課堂效率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這樣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對一些數學問題進行研究,充分感受數學帶來的無窮樂趣。
總而言之,要想從根本上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就必須轉變我們傳統教學的觀念、方法,讓學生愿意學、主動學數學知識,同時,教師要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提供充足的時間,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還能將課堂上所學的數學知識有效的應用到社會實踐中,不僅強化了理論知識,還提高了實踐能力。
反思一下自己的課堂,曾有過喜悅、有過困惑、有過擔心,值得慶幸的是每學期區里都組織新課改的培訓,對于象我這樣的年輕教師無疑是指明燈,再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我對新課改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思考:課改的全新理念帶給我們全新的課堂生活,我們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課改的心得。
一、對運用教材的總結。
1、靈活運用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情境進行適當的重組。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相互交往的一種活動,而教材給我們提供的只是表態性教學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所以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種素材并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每一位學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所以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我經常的采用一些有形素材,充分的利用有利于教學活動的課程資源。
例如:教學"第幾",我拋開教材中靜止的畫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資源,讓幾個學生上來排隊,全班同學來猜第5個小朋友是誰,然后讓第5個小朋友跳一跳,看看和同學們猜的是否一致。還有在學習《10以內各數的認識》時,我設計了一節“數就在身邊”的數學課。(1)讓學生說說家里的電話號碼或手機是由幾個數字組成的;(2)搜集有數字的詩句;(3)用第幾排、第幾個描述自己坐的位置。學生完成這些題目時,興致特別高,爭先恐后地交流。他們在交流中,體驗到了數學的樂趣。從描述自己座位中區別了第幾和幾個;通過交流家里的電話號碼知道了由于數的排列不同,電話號碼也不同,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再有學生搜集的有數字的詩,念起來瑯瑯上口,又能啟發兒童認數的興趣,讓學生真正體驗到了數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從中又領悟到了數學的奧妙。
再如在教學“分類”時,我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擴大取材范圍,增加了學生熟悉的玩具、書、衣物等,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思考空間,同時向學生展示“有大堆零亂物品”的場景,使學生自覺產生要收拾、整理的愿望。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存在分類,明白學習分類的必要性,使學生對學習分類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課堂上,再通過大家齊動手整理教室,自己動手整理書包,使學生非常容易地掌握了“分類”的方法,也養成了整潔愛美的良好習慣。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就是生活,數學就在身邊。
2、巧妙處理教材,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新課程在小學數學教材中突出了:注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教材都提供了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取數學知識。例如:我擔任一年級教學時,由于學生小,難組織,學習效果不好,但如果將童趣引入課堂,如果將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謎語、游戲引入課堂,將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先行教材有很多插圖,但他們是死的,不會說話的,如果教師上課時賦予它們以內容,賦予它們以聲音,它們就能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將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對學習方式的改變總結。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學習逐漸成為占主流地位的學習方式。學生在自主探究問題中,鼓勵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充分的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教學“9加幾”時,“有幾瓶牛奶”(9加幾),學生通過觀察情境圖提問題,得出算式9+4=?在計算9+4時得多少時,學生可以通過直接數瓶子得出:9+4=13;或者把牛奶用小棒代替,數小棒得出9+4=13;或者將4分成1和3,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3得13,即9+4=13;或者把9分成6和3,先算6加4得10,再算10加3得13,即9+4=13,或者直接用10加4得14,再用14減去1得13,即:9+4=13……總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討出“9加幾”的計算方法,使不同學生都在不同程度上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產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
對學生評價方式改變的總結。
的興趣要求,是學生感覺到課堂永遠是新鮮的。新課改中教師已不再是課堂中的唯一評價者,所以班級里的小組長和全體學生都是評價者,他們的參與也起到了激勵作用,在評價中我們還漸漸發現,我在課堂中使用的評價用語學生都已非常熟悉,有一部分學生還會自己使用了,經常用這些語言來評價別人的展示,會在課堂上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在評價同學的過程中也鍛煉了自身的能力,同時提高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就是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除了課堂上的“小老師”的角色的出現是評價方式的改變外,還有評價方式的多樣性也是新課改的變化,比如我在班里設立了“金口才”、“合作獎”、“紀律獎”、“衛生獎”、“勞動獎”、“作業獎”等,盡可能從多方面評價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以上是我在教學實踐中,對于課改的一點心得,但是自己離課改的目標還差很多,雖然自己參加了多次培訓,看了不少課改書籍,理論上明白該怎樣做,但在實施中往往還會變樣,有時存在著只求形式不重本質的“表面化”教學的傾向,為了課改而課改。
傾向三:為了方式而形式。課堂探究合作學習時,很多學生都在應付“討論”,根本沒有進行思維交流和碰撞;學生只是機械地接部就班地經歷探究過程的程序和步驟,缺乏好奇心的驅使和思維的探險以及批判性的質疑。
傾向四:為了表揚而表揚。有時課堂上只要學生答對了問題,我就說“很好”“你真棒”“真聰明”;有時學生僅是重復別人的答案,有的答案還不完整,我都給予了表揚;而那些確實表現突出的學生即使有獨到的表現,也是同等對待,只是為了鼓勵而表揚,沒有達到實效性。
通過以上的反思,我找到自身的不足:自己的教育觀念還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比如學生不懂的問題,有些學生站起來想解答,可是我們就是不讓,偏要自己點一個學生起來講;又如學生列出的式子是對的,但由于不合常規,而我一時沒想透就不予肯定等,這些都暴露出自己的教學觀念還跟不上學生的發展需要,還有待進一步學習提高。
總之,課改后的數學課堂教學比以前鮮活了:教師的教學密切聯系生活了,重視創設生活情境了,舍得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了,……。當然我們在實施新課改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困惑、困難,但只要我們長期、耐心地堅持下去,積極總結和反思在教學中的經驗和教訓,多學習、多思考、多創新,那么離成功的彼岸就會越來越近!
摘要:在應試教育背景影響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師只是注重對知識的講解,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學的效率也就無法得到提升。改變這種教學現狀則需要教師能夠積極的轉變教學的觀念,創新教學的方式優化課堂的結構以及教學的內容,讓學生的身心潛能得到開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優化策略
優化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已經成為了新課程改革的重點內容,為了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教師需要在方法上進行優化和組合,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有針對性地去選擇教學的方法,并且要進行靈活的運用,保證教學的效果達到最佳的狀態。
教師的教學觀念是直接影響課堂效率的重要因素,傳統教學觀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學主要就是教師講解、學生聽講,學生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觀念下的課堂教學學生無法提高數學學習的能力,自身只是作為一個儲存知識的容器,知識的來源主要就是靠教師的講解。傳統教學觀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對數學的思維分析能力都得不到培養和提高,不符合現代教學的要求。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的觀念、與時俱進,合理的安排教學的內容,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圍繞學生展開教學?,F代教學觀是以學生主動學習為基本要求,轉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態度,從根本上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教學目標作為評估教學質量的主要依據,不僅影響課堂教學活動的發展方向,還影響教學的內容以及教學所用的方法和思路,是決定教學效率能否得到提高的主要因素。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主要就是細分教學大綱,將教材中的知識內容以及鍛煉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要求進行細分,將教學大綱從框架變為具體。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教師需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充分發揮教學目標的功能,比如,指引教師的教學方向以及學生的學習思路。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可以使教學的步驟有序的進行,控制課堂的節奏。制定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和能力發展的教學目標,協調課堂教學的結構,減輕學生的課堂訓練負擔,提高學習的效率。
課堂教學所應用的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目標以及達到教學目的的表現方式,主要的內容就是教師的教學的方法以及學生學習的方法,這其中學生的學習方法是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才能完成的。教師的教法制約著學生的學法,這種制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法必須要科學、合理。教學方法需要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及教學的要求來進行選擇,不僅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還需要滿足啟發性、自主性等原則要求。要求趣味性是因為需要激發學生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要求啟發性是因為教師所選用的教學方法需要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使課堂教學活動向教學的目標靠攏;要求自主性是因為應用所選擇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的學習。課堂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的需求來選擇不同的教法,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僅不利于學生的智能發展,還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體現不出時代教育的特點以及教師的教學風格。
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方法來具體落實和實現的。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通常就是教師先在黑板上列出板書,講解相關概念,然后再讓學生通過題目進行概念定理和公式的運用練習,這種反復單調的教學模式難以讓學生長久保持良好的數學學習熱情,并且也嚴重制約了小學數學總體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展開數學教學,繼而有效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近些年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全面普及和運用,推動了各學科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應合理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在數學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多種功能和優勢不斷創新數學教學方法,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展開教學。多媒體教學繼承了以往教學形式的所有特點,并且實現對傳統教學手段的優化和創新。利用計算機來制作教學課件,通過多媒體的視頻播放、圖片和文字展示等多種功能將數學知識生動形象直觀的展現在學生眼前,從而對學生產生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刺激,幫助學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和吸收數學知識,切實提升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效果。
在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應將以往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及時轉變成為以學生為核心積極主動學習的全新數學課堂。在美國很多學校中,教師僅在課堂中講解十分鐘,其余的時間都交給學生進行合作探討、溝通、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內化,教師則在其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和幫助。鑒于此,我們國家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提出,也在實踐教學中大膽嘗試,采用該種形式對課堂時間進行大膽分配,依據實際教學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只講解十到二十分鐘,其余時間都交給學生“自由支配”,并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對課堂時間結構進行規劃和分配時,應充分考慮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合理規劃和分配課堂時間。優化高效的數學課堂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大量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的快節奏和高標準。而應具備下述特征:“環環相扣、逐層遞進、由淺入深、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并且,教師在處理和設計數學教學內容時,應保證和學生以往知識結構相匹配;能夠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證學生能夠將所學新知在課堂上理解和內化;保證課堂訓練的“精”和“簡”;保證課堂信息反饋速度和科學評價;保證課堂時間的合理規劃和利用。
4月中旬,我有幸參與了縣上的送教下鄉活動。本次活動的主會場在中心小學舉行,而看課活動的主要形式——同課異構,更是讓我們基層教師從中獲益匪淺。通過我鎮的教師xx縣上的名師同上一節課,讓我們看到了名師的風采,從她們身上學到了備課、上課的技能,同時也深深的體會到了我們和名師之間的差距。
看課中,自己的感受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我們的課堂為什么效率低”“我們的課堂能不能達到較高的層次”一直縈繞這我,而這些思考,也一直伴隨我回到了單位??赡苁堑谝还澘吹氖菙祵W吧,所以縣上王老師和我鎮的張老師同上的數學三年級下冊《比一比》給我留下的印象較深,感悟也叫頗多。為了更好的說明上面的兩個問題,以及今后我們的課堂應當怎樣去做,接下來就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談一談自己不成熟的見解。
一、直面學生的數學現實——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即:多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設計教學。找準教學的起點、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捕捉教學的生長點。使教學目標切合實際。
解決策略。
1、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確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n前調研。
2、數學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經驗基礎上?!是腥朦c。
二、創設良好的數學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及教學內容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產生對新知探究的需要。因此這個學習情境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有挑戰性的。
解決策略:
1、有思維價值的數學活動情境。
2、美麗的童話情境。
3、思維認知沖突的問題情境。
4、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習情境。
5、源于數學知識本身的問題情境。
三、選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親歷數學化的過程。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必須使學生有機會真正經歷“數學化”。因此,應采用多種教與學的方式,讓學生在獨立思考、探究學習、合作交流中學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并在親歷數學化過程中嘗試多種體驗。
解決策略:
1、想辦法讓學生對探究合作學習產生需要。
2、營造探究、合作學習的人際氛圍,鼓勵獨立思考、交流、質疑、共同討論,激發探究合作學習的熱情。
3、探究學習良好情境,有明確的探究目標,有具有挑戰性、具有價值的探究合作學習的問題。
4、在“組內異質、組際同質”分組原則基礎上,實行動態編排小組,打破組內長期形成的——有的人起控制作用,有的人則處于從屬地位狀況,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樹立形象,給每個人提供發展進步、改變自我的機會。
四、抓好雙基、適度訓練——促進數學知識的內化。
抓住數學概念的本質教學是數學教育永恒的話題。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無疑要對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給予重視。數學概念是支撐數學大廈的根基,數學基本能力是建好大廈的保證。因此,知識必須到位,能力必須訓練。抓好雙基義不容辭。當然,“數學雙基的要求應該與時俱進地調整和豐富,不能盲目地打基礎,形成“花崗石的基礎上蓋茅草房”的局面。沒有基礎的創新是空想,沒有創新的基礎是盲目的。我們應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融合于教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數學思維訓練的過程之中?!?/p>
解決策略:
1、給數學基本概念以核心地位,數學基礎知識定好位,打好樁。
2、根據數學知識的縱向發展,幫助學生將它連成“知識鏈”;通過橫向溝通,幫助學生將它連成“知識網絡”;再經過數學思想方法的提煉,形成立體的知識模塊。
五、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捕捉巧用教學資源——激活學生思維、促進學生發展。
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學生,有效開發資源。教學預設是教師發揮組織、引領作用的重要保證。
課堂教學活動是面對著不同個性的生命體,它又該是充滿活力的生成的過程。教學活動正是“靜態預設”在課堂中“動態生成”的過程。精彩的生成正是源于這高質量的精心預設。所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既要精心預設又要注重生成。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實施中,寬容接納來自學生的生成,機智篩選課堂生成,從而達到巧妙運用生成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
解決策略:
1、精心預設——準確把握教全面了解學生。
有效開發資源適時準確評價。
2、關注生成——寬容地接納生成理智地認識生成。
機智地篩選生成巧妙地運用生成。
以上是我對如何提高數學課堂實效性的笨拙見解,我想,如果教師在備課和上課中如果能夠做到“教學風格樸實一點;基訓練扎實一點;教學容量厚實一點;學生思維活躍一點;教學方式靈活一點”那么我們學校的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也會“高”!而我們的教師也會“名”!
:在應試教育背景影響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師只是注重對知識的講解,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學的效率也就無法得到提升。改變這種教學現狀則需要教師能夠積極的轉變教學的觀念,創新教學的方式優化課堂的結構以及教學的內容,讓學生的身心潛能得到開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優化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已經成為了新課程改革的重點內容,為了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教師需要在方法上進行優化和組合,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有針對性地去選擇教學的方法,并且要進行靈活的運用,保證教學的效果達到最佳的狀態。
教師的教學觀念是直接影響課堂效率的重要因素,傳統教學觀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學主要就是教師講解、學生聽講,學生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觀念下的課堂教學學生無法提高數學學習的能力,自身只是作為一個儲存知識的容器,知識的來源主要就是靠教師的講解。傳統教學觀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對數學的思維分析能力都得不到培養和提高,不符合現代教學的要求。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的觀念、與時俱進,合理的安排教學的內容,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圍繞學生展開教學?,F代教學觀是以學生主動學習為基本要求,轉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態度,從根本上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教學目標作為評估教學質量的主要依據,不僅影響課堂教學活動的發展方向,還影響教學的內容以及教學所用的方法和思路,是決定教學效率能否得到提高的主要因素。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主要就是細分教學大綱,將教材中的知識內容以及鍛煉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要求進行細分,將教學大綱從框架變為具體。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教師需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充分發揮教學目標的功能,比如,指引教師的教學方向以及學生的學習思路。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可以使教學的步驟有序的進行,控制課堂的節奏。制定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和能力發展的教學目標,協調課堂教學的結構,減輕學生的課堂訓練負擔,提高學習的效率。
課堂教學所應用的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目標以及達到教學目的的表現方式,主要的內容就是教師的教學的方法以及學生學習的方法,這其中學生的學習方法是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才能完成的。教師的教法制約著學生的學法,這種制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法必須要科學、合理。教學方法需要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及教學的要求來進行選擇,不僅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還需要滿足啟發性、自主性等原則要求。要求趣味性是因為需要激發學生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要求啟發性是因為教師所選用的教學方法需要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使課堂教學活動向教學的目標靠攏;要求自主性是因為應用所選擇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的學習。課堂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的需求來選擇不同的教法,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僅不利于學生的智能發展,還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體現不出時代教育的特點以及教師的教學風格。
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方法來具體落實和實現的。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通常就是教師先在黑板上列出板書,講解相關概念,然后再讓學生通過題目進行概念定理和公式的運用練習,這種反復單調的教學模式難以讓學生長久保持良好的數學學習熱情,并且也嚴重制約了小學數學總體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展開數學教學,繼而有效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近些年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全面普及和運用,推動了各學科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應合理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在數學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多種功能和優勢不斷創新數學教學方法,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展開教學。多媒體教學繼承了以往教學形式的所有特點,并且實現對傳統教學手段的優化和創新。利用計算機來制作教學課件,通過多媒體的視頻播放、圖片和文字展示等多種功能將數學知識生動形象直觀的展現在學生眼前,從而對學生產生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刺激,幫助學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和吸收數學知識,切實提升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效果。
在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應將以往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及時轉變成為以學生為核心積極主動學習的全新數學課堂。在美國很多學校中,教師僅在課堂中講解十分鐘,其余的時間都交給學生進行合作探討、溝通、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內化,教師則在其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和幫助。鑒于此,我們國家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提出,也在實踐教學中大膽嘗試,采用該種形式對課堂時間進行大膽分配,依據實際教學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只講解十到二十分鐘,其余時間都交給學生“自由支配”,并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對課堂時間結構進行規劃和分配時,應充分考慮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合理規劃和分配課堂時間。優化高效的數學課堂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大量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的快節奏和高標準。而應具備下述特征:“環環相扣、逐層遞進、由淺入深、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并且,教師在處理和設計數學教學內容時,應保證和學生以往知識結構相匹配;能夠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證學生能夠將所學新知在課堂上理解和內化;保證課堂訓練的“精”和“簡”;保證課堂信息反饋速度和科學評價;保證課堂時間的合理規劃和利用。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多種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得到了廣泛應用,智慧教育理念也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在對傳統教學理念進行改造的同時,也為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帶來了新的內容。網絡學習空間的利用,能更好地幫助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有效建立,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培養學生對于思維的創造性以及解決問題的自主性是智慧教育的主要內容。智慧教育通過課堂教學的形式開展,智慧課堂因此也就應運而生,智慧課堂更多地加強了技術和教育的交流,必然會成為今后教育發展的趨勢。
(一)智慧課堂的基本含義。
知識的接受者,其智慧能力可以在智慧教育的基礎上得到提升,使得學生的自身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智慧教育的學習環境可以依靠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同時智慧教育也存在一定的規律性,無論是對學生的思維性、學習自主性、學習內容的多元性以及探究性等,借助信息技術,對學生的智慧能力進行綜合鍛煉。
(二)智慧課堂的創建路線。
是否實現了提升學生智慧能力這一目標是判定一個智慧課堂成功與否的關鍵。智慧教育的實施,需要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快樂,提升自身能力,在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的同時,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創建路線為:將日常教學任務中的問題作為切入點,利用智慧教學的理念,結合智慧課堂的教學目標,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
(一)對于教學設計的不足。
教師對于利用網絡學習空間進行教學設計方面,較為欠缺,更多的只是簡單往網絡學習空間上傳相關教學內容,給學生創造一個類似小圖書館的空間?,F階段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是小學數學的主要教學方式,教學方式沒有在網絡學習空間的環境下發生較為明顯的改變。網絡學習空間在提供信息的快捷等方便性方面有明顯的優勢,但同時也使得師生之間的直接交流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少。
(二)對于教學實施的不足。
對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利用過于形式化,更多的是將教學內容傳至網絡學習空間,在教學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學活動的開展沒有與網絡學習空間的特點相結合,對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其他教學工具沒有更好地利用,以達到輔助教學的效果,網絡資源利用率較低。
(三)反思和評價過程中的不足。
在完成教學工作之后,往往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一定的評價和反思,教師在第一次上傳的基礎上,只是增加了一定的習題資料,沒有重視網絡學習空間的學習記錄以及交流等其他功能,對于學生的具體掌握情況沒有真正了解,在進一步開展教學活動時,無法做到針對性的教學輔助,智慧課堂中提倡的提升學生智慧能力這一目標,也無法得到真正實現。
新的教育改革也要求教育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增強教育與現代信息技術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網絡學習空間就是將教育與現代信息技術緊密結合的良好工具,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教學策略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向進行探究:
(一)以培養智慧型學習人才為主設定教學目標。
能夠較為自主性的,利用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創造性的學習,是對于智慧型學習人才的判定標準。網絡學習空間因需要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一特點,為智慧型人才提供了較為良好的學習平臺,也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方式和渠道,不再受時間以及地域的限制。智慧課堂的教學目標設定需要更多地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以學生能夠建立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為重要目標。例如在進行《認識時間》這一教學內容時,傳統教學方式會將教學內容分成認識鐘表,包括對于時針分針的區分以及鐘表的基本構成、認識整點時間等。智慧課堂則可以將教學目標優化,對時針、分針以及秒針進行正確認識,三者之間的相互聯系、正確的讀法等方面。
(二)利用設置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在進行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時,可以利用設置問題或者布置任務,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和表現欲望。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問題或者任務的設定,既要在充分拓展學生的思考能力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不能超過小學階段學生的自身能力,避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在進行問題設置時,需要對問題的趣味性和開放性進行思考,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創造性發散思維,避免學生落入思考能力僵化的窠臼中,使學生在自主積極性的探索中,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三)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方式。
在開展小學數學的智慧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情境創設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以及開展小組合作競爭等多種教學方式,一方面,在提升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的同時,利用小組的合作競爭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以及競爭意識。
(四)注重學生在智慧課堂中的情感變化。
智慧課堂的建立需要更多考慮學生自身的情感變化,學生之間的知識接受能力存在著差異,在進行智慧課堂的教學時,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和不同需求,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展示更多樣化的教學內容,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網絡學習空間對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建立具有巨大的幫助,增強了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之間的交流,在改變教學方式的同時,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資源,提高了學生的能力。諸多的優勢,決定了教師需要對網絡學習空間下的智慧課堂教學認真思考。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薄督K教育研究》曾刊載過一篇調查數據,反映某地區不同層次的20xx名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態度,其中不喜歡數學的學生竟占47%!這一驚人的數據給我們以怎樣的警示?我們身邊的學生又有多少人真正喜歡學習數學?怎樣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變單調、枯燥的數學問題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將“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并讓學生都喜歡學習呢?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結合多年來的教育教學實踐,筆者認為:生活化的數學知識學生都比較喜歡,所有的小學數學知識都可以生活化,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應該是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教師應盡量尋找身邊的數學。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也只有讓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小學數學的學習內容大部分都能從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學這些內容時,如果能充分利用這些原型,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喜歡學習數學。如我在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時,先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小紙箱,講清“表面積”的含義后,就讓學生自己測量、計算所準備的小紙箱的表面積,交流計算方法后,又領著學生去測量、計算學校的一個空水池的表面積(這個水池沒有頂),通過實際操作,學生很快就掌握了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的方法,整節課學生都興趣高漲,下課鈴響了都沒人聽到。又如在教學“統計和可能性”這部分內容時,我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感興趣的事件引入,請學生調查了解好朋友喜歡吃的水果、喜愛的體育運動等,在調查的基礎上,填寫統計表,繪制統計圖,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而在教學四年級數學中的“位置與方向”時,我先讓學生確定出教學樓、學生宿舍、食堂、辦公樓、教師宿舍各自的方向,再讓學生分析它們分別在哪幢樓的哪個方向、在圖上應該怎樣畫等,本來這部分內容是一個學習的難點,但學生卻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很快就掌握了。這些教學實踐使我深深的體會到:數學一旦“回到”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會張開飛翔的翅膀,躍入學生渴求知識的腦海中。
數學來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又回歸生活。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且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與靈性,用生活的理念構建數學課堂,正是《小學數學課堂標準》中提出的新境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只是自己不能把這些生活經驗轉化為數學知識,教師在教學時如果能利用好這些經驗,學生就會由熟悉而變得親切,由親切而變得喜歡學習數學了。如我在教學“平均分”時,先談話導入:八月十五中秋節,小文一家4口人在賞月,爸爸分月餅,分得很均勻,每人一樣多,接著讓學生去分物品,要求每份分的一樣多,最后引出:人分物品,分的一樣多。這就叫“平均分”。由于學生對分月餅比較熟悉,很快就理解了“平均分”的含義。又如在教學“循環小數”的導入中,我指著講臺問學生:“如果讓你從講臺的左邊走到右邊,到了右邊又走回左邊,這樣不斷地走下去,你能走完嗎?”學生都哈哈大笑:“怎么可能走完!”我接著又說:“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好嗎?”全班大聲說:“好!”“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告訴小和尚,‘從前有座山,……’”這時小強笑著說他也會講,大家都覺得既有趣又搞笑,“不就是重復了,循環了嗎?”我就順勢引出“循環”二字的含義,這節課的教學難點在無形中就被學生消化了。而在學習了“圓的認識”后,我組織學生共同探討“車輪為什么是圓的”這一生活問題,啟發、引導學生用圓的知識來解釋。這些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直接經驗轉化為間接知識,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一些身邊的數學問題,使學生了解了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從而使體會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學而有用的喜悅感,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一些知識沒有辦法直接利用實物進行演示教學,但如果不進行操作演示,學生又很難理解,這時我們就可以尋找生活中的模型,利用模型幫助學生樹立表象意識,從而達到學習目標。如我在教學解決問題中的“行程問題”時,因大部分學生難以理解,我就找了兩輛遙控玩具車,讓兩位學生分別操縱,在教桌上進行演示,學生很快就理解了該如何解決。在教學“認識圓柱”時,我先在課前讓學生每人設計一個“圓柱”。全班同學放學后都積極行動,用硬紙板、包裝盒、彩紙等材料,依照圓柱制作起來,不懂的地方向老師請教。在親自動手制作的過程中,學生發現了很多問題,學到了很多知識,課堂上的踴躍表現讓聽課的教師至今難以忘懷。
數學是一門規律性極強的自然科學,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數學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尋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探究、掌握并運用數學規律,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如我在教學加法的意義時,設計了這樣一道練習題:小明家有黑山羊8只,綿羊5只。一共有羊多少只?學生立即回答是13只。我又請三名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順勢引導學生理解了加法的意義,并掌握了“求兩個數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計算”這一規律。又如我在教學“圓的認識”時,設計了一個“騎圓形輪胎的自行車”比賽(其中甲騎的是車軸在圓中心,乙騎的是車軸不在圓中心)的情境。先讓學生猜一猜,騎哪種自行車的騎得快?為什么?接著用課件展示比賽,結果,乙雖然使出了渾身解數還是落在后面,甚至幾次摔倒,而甲卻輕松獲勝。這一生活情境的設計,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為認識圓的特征——“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做好了鋪墊。而在教學對乘法分配律的探索時,我首先出示情境圖:小華家新買了一套房子,準備裝修,請你幫助小華算一算他家要買多少塊瓷磚?然后讓學生估一估大約需要多少塊瓷磚,再請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驗證估計是否正確。學生在驗證的過程中,發現不同方法的結果都是一樣的。那么這個發現是否適用于不同的數據呢,我又讓學生舉例進行驗證。在驗證前,我先指導學生觀察算式的特點,再讓學生舉符合要求的例子。學生在獨立舉例后,全班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點,在此基礎上,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及其字母表示的方法,并從中使學生體會到探究數學規律的方法,享受探究規律的樂趣,樹立了探究數學規律的信心。
數學教學是一種有意義的活動,只有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加以訓練,從學生感興趣的實物、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入手,才能使學生“愿學”、“樂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的安排和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的特點,采用直觀語言、實物演示、游戲、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創設課堂的生活情境。設置引人入勝的懸念,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更便捷地溝通書本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把4根小棒用線捆成一個長方形,在帶領學生測量、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后,隨手一掌把這個長方形打歪了,學生先是一愣,然后突然醒悟(長方形一歪,不就成了平行四邊形嗎),很多學生立即聯想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可以用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接著我順勢引導,整節課學得輕松而有效。又如在學習了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之后,我讓學生計算:小麗家建新房,他的爸爸想在房子的左邊建一個長方體游泳池,長12米,寬4米,深1.5米,如果拖拉機每車拉土0.9立方米,請你幫他爸爸算一算,需要拉幾車?而在學習了小數乘法后,我設計了一個“上街購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假設自己就是家長,有50元人民幣,到街上應怎樣購買物品?要從哪些方面考慮購買呢?學生在探討的時候,發現了生活中的交通,物品的品牌、價格等,也考慮到家中的實際需要等。這些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真實再現了現實生活,較好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增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幅度提高。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來自生活、回歸生活的知識才是最有價值的知識。要讓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最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價值,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注重聯系生活實際,積極尋找身邊的數學,把教學歸樸于實踐,歸樸于生活,那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而且能較好的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迅速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這本書是吳正憲老師主編的,共分五章,分別是《課前設計》、《過程調控》、《方法運用》、《教學設計與案例》。好課不是靠說出來的,好招不是靠模仿出來的,好教師不是靠教出來的,而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摸爬滾打歷練出來的!這是吳老師在書中的題記,這句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海里。吳老師在書中還說:在育人的過程中沒有什么比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什么比激發學習興趣、保護好奇心更重要。
在交往的過程中沒有什么比尊重個性、真誠交流更重要。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什么比養成良好的習慣更重要。帶著對吳老師的敬仰細讀這本書,這本書告訴了我如何從一招一式的背后去挖掘深刻的道理,完成從教學技術到感悟教學規律的升華,真正提高執教能力;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上好每一節數學課;如何讓每位學生獲得高質量的數學學習等等。下面就談談我讀過這本書的一些深刻感受和收獲:
首先給我感受最深的是重視課前設計。從某種意義上講,決定數學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不是課程專家或教研人員,也不是教學參考書或優秀教師的精彩教學設計,而是執教者本身。課前設計體現著教師對數學本質的理解、對文本的解讀、對學生的了解,甚至還包括對教學方式的選擇和運用。因此,要上好課,要重視課前設計。主要可以運用學情調研的策略、制定教學目標的策略、設計探究學習的策略、設計合作學習的策略。
每一位老師都要充分認識到學情調研的價值,把對學生的關注落實到日常教學中,而不僅僅是在一些研究課上或教學設計評比中體現。學情調研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學情調研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教學中的真問題,不能為了達到某種效果,而人為干預數據。進行教學設計前領會課程標準的精神,讀懂教材真正領會編寫意圖,要讀出教材里的數學知識、知識產生和形成的過程、知識承載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數學的文化和歷史。要努力讀懂學生,自覺樹立研究學生的意識。
另外這本書給我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怎樣調控教學過程。書中介紹了16種教學策略,每一種教學策略都能對課堂教學起到指導作用,都能讓我們的課堂教學少走一些彎路。其中有這樣一篇文章我印象深刻:提問和理答的策略,提問對于課堂教學并不陌生,它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手段,課堂離不開提問,但如何能進行有效的提問呢?如何能通過提問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去發現問題呢?我想這都是教師們在設計課堂教學是首要考慮的問題。通過讀這篇文章我知道:學生的思維過程往往從問題開始。
學起于思,思緣于疑。有經驗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是精心設計提問,竭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識的為他們發現疑難問題、解決疑難問題提供橋梁和階梯,從而引導他們一步步登上知識的殿堂。教師提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和效率,所以在這篇文章里就向我們介紹了四種提問的策略,即為了促進學生理解而提問,使學生開動腦筋;利用追問使學生理解概念本質;為了解學生需求而提問,讓學生產生學習欲望;通過反問和追問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這四種提問策略從不同角度向我們傳授了行之有效的提問方法,能大大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還有就是理答的教學策略,說實話,當我剛剛看到理答這個詞語時,我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理答對于教師來講可能是一個新名詞,它是指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或回答完問題之后,教師所采取的回應方式。教師的理答應該開放學生的思路、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發展。文章也像我們介紹了三種理答策略,即教師要學會等待,促進學生反省和深思;重復學生的語言,突出教學重點、轉向,擴大學生的參與廣度。最后還向我們提出了關于提問與理答的幾點建議,有畫龍點睛般的將前面的策略加以升華和總結,真的是讓我受益匪淺!
泰戈爾有一句名言說得好"我們把世界看錯了,卻反而說世界欺騙了我們"。我們面對的是少年兒童,是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個珍貴的生命,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幅生動的畫卷,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愛他們。
1、和諧課堂,快樂學習。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園地,教師工作的根據地,我們應該重視課堂教學。把和諧帶入課堂,使課堂充滿活力。只有在寬松、平等、和諧、生動、充滿活力的氛圍,才能誘發學生的創造興趣,創造思維。教師的教學藝術不僅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應把愉快與熱情傳給學生,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心情愉快充滿激情地投入數學學習中去。
2、生活課堂,更有意義。
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與生活永遠無法割舍。離開生活的數學是蒼白無力的。數學只有在實踐中得以延伸。生活是數學的生命之源。
教師應盡力創設情景、創造條件,將課堂與學生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加強感知,激發思維。如我們學習《四邊形》一章中,判斷“等底等高的兩個平行四邊形拼在一起還是平行四邊形”咋一看沒錯。但通過實踐動手操作就會發現“等底等高的兩個平行四邊形拼在一起不一定還是平行四邊形”。
3、靈活課堂,輕松學習。
學生不是學習機器,教師應合理科學安排。改變超強度、大題量、機械訓練,用時間加汗水提高成績的陳舊做法,要提倡精講精練。只講思路、講方法、引導自己去發現、去探索,把學生思考的時間還給學生,把思維過程還給學生,培養激勵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如教學“一個鈍角中去掉一個銳角,剩下的是什么角”就不能固定一個答案。再如估算“390×15”答案可以是7800,也可以是8000。凡事不可一概而論,要學生靈活掌握及運用。而實際生活中如“四年級同學去秋游。每套車票和門票49元,大約準備多少錢?”算式49×104這里49看作50,但104則看作110不能看作100,這樣才合理更實際。
面對應用題不得死板硬套,應掌握方法,有些題有多種解法。有的題可從問題著手,有的題則從已知條件著手。只有掌握了方法,舉一反三,就可做到輕輕松松學好數學。
4、幽默課堂,充滿活力。
一個有幽默感的人,定受大家的喜愛,幽默驅趕煩惱,帶來歡笑。學生也喜歡有幽默感的教師,在教學中恰倒好處的課堂幽默,完全可驅趕學習的疲勞,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能開拓學生思維的敏捷和判斷力,能進一步融洽師生關系。如一次一學生在課堂老往后轉,還不時說話,我看了他幾回,他仍然旁若無人視而不見,我不動聲色走到他身前,話鋒一轉提高嗓門對著他說“你屁股上按了滾珠兒啥”從來沒有聽過這句話的同學一下全樂了全變精神了,看著這位同學會心地笑。接著我意外發現這下所有的學生都聚精會神地聽,仿佛一下精神百倍。此時此刻我頓時明白,幽默讓我讓學生得到美的體驗,感受到幽默的魅力。
總之,數學教學充滿學問充滿魅力,數學課堂更是魅力無窮。教師只有做有心人,善學善鉆善創新數學課堂就會生機勃勃,課堂會更精彩。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多種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得到了廣泛應用,智慧教育理念也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在對傳統教學理念進行改造的同時,也為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帶來了新的內容。網絡學習空間的利用,能更好地幫助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有效建立,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培養學生對于思維的創造性以及解決問題的自主性是智慧教育的主要內容。智慧教育通過課堂教學的形式開展,智慧課堂因此也就應運而生,智慧課堂更多地加強了技術和教育的交流,必然會成為今后教育發展的趨勢。
(一)智慧課堂的基本含義
知識的接受者,其智慧能力可以在智慧教育的基礎上得到提升,使得學生的自身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智慧教育的學習環境可以依靠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同時智慧教育也存在一定的規律性,無論是對學生的思維性、學習自主性、學習內容的多元性以及探究性等,借助信息技術,對學生的智慧能力進行綜合鍛煉。
(二)智慧課堂的創建路線
是否實現了提升學生智慧能力這一目標是判定一個智慧課堂成功與否的關鍵。智慧教育的實施,需要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快樂,提升自身能力,在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的同時,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創建路線為:將日常教學任務中的問題作為切入點,利用智慧教學的理念,結合智慧課堂的教學目標,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
(一)對于教學設計的不足
教師對于利用網絡學習空間進行教學設計方面,較為欠缺,更多的只是簡單往網絡學習空間上傳相關教學內容,給學生創造一個類似小圖書館的空間?,F階段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是小學數學的主要教學方式,教學方式沒有在網絡學習空間的環境下發生較為明顯的改變。網絡學習空間在提供信息的快捷等方便性方面有明顯的優勢,但同時也使得師生之間的直接交流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少。
(二)對于教學實施的不足
對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利用過于形式化,更多的是將教學內容傳至網絡學習空間,在教學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學活動的開展沒有與網絡學習空間的特點相結合,對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其他教學工具沒有更好地利用,以達到輔助教學的效果,網絡資源利用率較低。
(三)反思和評價過程中的不足
在完成教學工作之后,往往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一定的評價和反思,教師在第一次上傳的基礎上,只是增加了一定的習題資料,沒有重視網絡學習空間的學習記錄以及交流等其他功能,對于學生的具體掌握情況沒有真正了解,在進一步開展教學活動時,無法做到針對性的教學輔助,智慧課堂中提倡的提升學生智慧能力這一目標,也無法得到真正實現。
要想讓學生一堂課45分鐘全神貫注地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但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集中精力聽課。
對于優生,有的聰明男生很好動,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還得不要讓他處在勝利之中。我經常在課余時間出題留給他們做。由于不細心,很少全做對。所以我就用這點來教育他們不要總認為自己聰明就可以不虛心學習。如果他失敗一次上課就能好幾天。所以對于優生上課也應該多關注一些。
對于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有時你把他叫起來。他根本不知道你講哪,對他們來說心不在焉。要不斷提醒他們注意聽講。
對于后進生,首先給他們訂的目標就不要太高,讓他們跳一跳夠得著。這樣他們自己覺得有希望,能嘗到成功的喜悅。只要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要適時的表揚,讓他們覺得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希望的。用愛心溫暖他們,讓他們體驗到愛,并且要想他們成功就得在課余時間多幫助他們。本身他們基礎不好很容易堅持不住,所以多給他們講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讓他們一點一點的進步。除了這些之外,作為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說話要和聲細語,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永遠記?。簺]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他喜歡你才會愿意親其師,信其道。
除了這些我覺得有一種方法對任何學生都實用那就是————競賽。競賽可以使參賽者加足馬力,鏢著勁兒去爭、去奪,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爭強好勝本來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就廣泛開展多種多樣的競賽活動,通過這些競賽活動讓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在多種嘗試中尋求到自己的“對應點”,一旦發現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現突出,因此而被別人尊重,便產生了上進心,以這種上進心為契機,從而達到進步的目的。但將競賽法運用于差生的轉化一定要巧妙靈活一些。爭強好勝本來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由于差生也“好臉兒”、“愛面子”,如果覺得自己沒有取勝的機會,便自動退出了競賽,這就達不到激勵其志的目的了。要對癥下藥,針對他們的優點展開各式各樣的活動。
在教學中,我長期細心觀察了學習吃力、成績始終不能有較大進步的學生,我發現他們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是一個不斷嘗試、經歷失敗的過程?,F在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優越感使他們養成怕麻煩--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敗,不敢面對失敗的心理。但學習處處有困難,在多次面對失敗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學習的熱情、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在學習上就不見進步?;诖?,在教學中我試著運用了失敗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這一問題。學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養。只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心理訓練,養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煩、不怕失敗、敢于挑戰,定能使學生學有所成。
新課標明確告訴我們,評價已不再是教師的專利了,應把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互相質疑、互相欣賞、互相幫助才能把學生吸引住。在“找銳角和鈍角——做角——畫角——數角——設計美麗的圖案”的多層次學習活動中,每一環節都有學生對同伴的質疑與幫助。例如:“請問某某同學,心形的下部是一個角嗎”“角應該有兩條直直的邊?!薄拔矣X得他們都做對了!”“我認為他銳角畫得比較好,鈍角有點像直角,建議以后畫鈍角,要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睂W生回答得好,其他的學生也能熱情地給予掌聲肯定。在自我評價中,有的學生自信地肯定了自己的表現,有的學生謙虛地對自己提出了希望。在質疑環節中,學生提出了許多問題,有的問“角的家族里還有其他的角嗎圓圈有角嗎”,有的提出“生活中是不是還有許多的銳角和鈍角”等許多有價值的問題,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這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相欣賞、互相評價、相互幫助和自我評價、自我激勵,使學生既學會了學習又學會了做人,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總之,整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數學教學中,概念、法則、公式等知識都會在教材中有明顯的體現,而思想方法一般都隱含在數學知識體系里,老師很多時候在教學中只是注重于知識點的講解,而忽略了能力的加強。所以,老師要更新教學理念,一定要把思想方法的訓練融入整個教學之中。比如,在進行“圓的概念”教學的時候,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培養學生抽象的思維能力,教學中把抽象的圓的概念變為圖形展示出來。在學生的頭腦里建立圓的表象。在表象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對圓的半徑、直徑進行講解,讓學生對圓有一個更加深層次的認識。我們可以利用圓的各種表象特點,對其本質進行分析,抽象概括用文字語言表達圓的概念,把與圓相關的概念進行符號化,這樣的數學教學過程就會符合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到概念認知的這一規律,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老師的整體思路,加以學習,通過材料之間的對比,我們可以對空間形式進行抽象的概括,這樣可以對數學概念進行形式化的展示。
在小學教學階段,數學思想滲透的方法常用的有直觀法、形象法。直觀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數學思維轉變為學生容易感知的具體例題,讓學生能夠看得見,我們可以利用生動有趣的圖畫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可以給學生留下鮮明的印象。問題法就是在老師的啟發下,老師在進行問題探究的過程中,通過回顧以及逐步對數學問題進行領悟,加深解題的方法和技巧。老師可以通過幾個途徑進行滲透,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進行方法的滲透,比如在進行概念的理解和理論的推導過程中,可以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進行這種思維活動的滲透,比如,我們可以開展逆向思維,通過答案和結論來進行概念的推導,都可以向學生進行逆向思維活動的滲透,通過逆向思維、圖表等一系列的方法,讓學生了解“倒過來想”這種思維方式的奧秘所在。在復習小結的時候進行這種思維方法的運用,可以進行橫向和縱向思維的延伸,也可以通過已經知道的知識來進行相關知識的推導和延伸,比如,在進行圓的面積的學習中,我們在結束課程以后,可以進行多邊形面積的推導。在潛意識里培養學生的轉化意識,讓學生的思路更加開闊。
數學講座是一種數學課外活動的開展,在進行講座的過程中學生脫離了傳統課堂拘束的環境,可以用一種輕松的心態來進行學習。老師在進行講座的時候,可以在輕松的氛圍當中來給學生滲透思維方法,對教學思路進行一個系統的概述,也可以進行同學間的經驗交流,因為老師的知識積累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向前推進,符合現代學生的成長要求,這就要求老師多跟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這樣在進行思維滲透的時候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講座的過程中通過方法的交流和老師系統方法的講解給整個數學學習帶來無限的生機,一改往日沉悶的數學學習方式。
總之,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所以小學數學老師要注重對方法的研究及滲透,來探討教學規律,適應學生的需求。方法的滲透和學習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同時有幾種方法交織在一起,老師的教學方法往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我上了一節“扇形統計圖”,課后有如下反思:
1、激發學生思維,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
通過提問發散性問題來激活學生思維。如:“從這幅圖中你能想到什么”學生回答五花八門,多是膚淺的問題,但參與面很廣。接著第二次提問:“從這幅圖中你還能想到什么”學生的回答轉向一些具體問題。如:“我們一般用圓表示--------。用扇形表示---------,扇形的大小表示——”等等。
2、促成情感目標的落實。
如提問:“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公民你應該怎樣去做?!睆亩ぐl學生的民族自尊心。
1、有些題目講的太快部分學生沒有跟上,特別是第七張幻燈片中計算扇形b表示的人數和c表示公頃數時講的不透徹。
2、沒有掌握好時間,整節課前松后緊,以至于有點拖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要“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是說,在小學數學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必須同步構建“小組合作學習”等新的教學方式和新的學習方式。
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且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筆者所在的首批國家級課改實驗區實施課改已近五年,對于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們從陌生到好奇、認同、嘗試,又從熟悉到困惑、研究、再實踐。一些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課題里已“破繭而出”,飛向“自由王國”。然而,還有些教師仍處于“量”的積累之中,未生成“質”的飛躍。他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把握不準確、理解不深刻,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技巧運用不到位、掌控不自如,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改進的問題。為此,作為教研員,筆者近來聽課后都要與老師們就這些問題進行探討和交流、進行合作研究和共同反思。
(一)、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表現”
1.任教低年級數學的劉老師的訴說:
“小組合作學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難了,多次嘗試都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p>
“首先,學生間的合作不夠和諧。我將全班分成15個4人一組的合作小組,每組都有推選的或指定的組長。我要求組長督促組員輪流發言,針對問題一起思考想法解決,細心傾聽和熱心幫助別人發言,使小組學習在互幫共學、和諧發展中進行。但是孩子們做起來就不一樣了,經常會出現不友好、不傾聽、不分享的現象。全班有5個小組出現這種情況,合作學習就不能順利開展了?!?/p>
“其次,班級人數過多指導困難。我班共有60名學生,編為15個學習小組,一節課合作學習的時間少則5分鐘,最多12分鐘。在我深入到一個組指導時,其他沒幾個組在繼續進行,每次指導3組就得‘收兵’了。從學生的課桌上慢慢直起腰,我已滿頭大汗、口干舌燥,無奈地望望班里的學生,除了剛被指導的那個小組的學生在看著我外,其他小組學生都各忙各的,好不盡興?!?/p>
2.任教中年級數學的張老師的訴說:
“知道合作學習很重要,想多嘗試,讓學生從中受益,使師生雙方都喜歡它,可往往事與愿違,當我提出針對一個問題進行合作學習后,教室里便一片嗡嗡聲?!?/p>
“一是愛說的使勁說,不說的始終不說。有的組只有一人在發言,其他人默默地聽,產生不了碰撞交流的效果?!?/p>
“二是各說各的,不聽他人說。有的組亂哄哄的你一言我一語,不會傾聽別人的意見,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p>
“三是說著說著就跑題。有的組圍繞主題說不了一會兒就跑到題外,借機扯閑話,到小組代表匯報發言時,吱吱唔唔、結結巴巴,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p>
“四是聽著聽著就霸權。當一位同學說出自己的觀點后,語言霸權者馬上予以反駁,直到那位同學無話可說為止,甚至當別人的意見與自己的意見不一致時,惡語相加,不會協調,于是告狀聲四起,破壞了課堂的學習氛圍?!?/p>
(二)、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表現”
筆者多次聽課時的觀察:
1.準備不充分,流于形式。
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準備不充分,表現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思想上準備不充分,沒有很好地理解《課標》精神、分析教學內容,沒有合理地預設合作的契機、安排合作的環節;另一方面是操作上準備不充分,沒有異質分組,沒有為討論類合作學習設計合適的討論題,沒有為操作類合作學習提供充分的足夠數量和品種的學具,包括記錄合作學習過程和成果的報告單、記錄表等。似乎兩三張課桌拼靠在一起、學生4-6人圍而坐之、教師一聲令下“小組合作一下”“小組討論討論”便是小組合作學習了,似乎兩三次這樣的合作學習就是一堂“課改課”了。表面上看熱熱鬧鬧、熙熙攘攘,實際上學生或茫然無收獲,或爭吵偏主題,使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2.要求不到位,作而不合。
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要求不到位,表現有兩種。一種沒明確宣布要求,一種沒及時宣布要求。學生對“合作些什么?”“怎樣進行合作?”“我在合作時做些什么?”以及時間限制、競爭條件、展示準備、匯報要求等不明不白、不問不聽,加上獨生子女普遍缺乏合作的意識和能力,于是各“作”各的,你不想與我“合”,我不愿與你“合”,使小組合作學習作而不合。
3.時間不充足,合而無質。
4.指導不及時,合作無果。
5.評價不到位,合作低效。
(一)、老師們的思考和對策。
1.任教中年級數學的張老師的思考:
“小組合作學習充分體現了教學民主,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但是‘合作’也必須建立在學生個體‘需要’的基礎之上,只有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才有價值?!?/p>
“作為教師要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和實施,要對各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現場的觀察和介入。從學生分析、目標設置、任務選擇、教學過程展開、科學評價運用等全程把握。合作過程既提倡小組的‘共學’,又鼓勵學生的獨立見解,教師既不能干預過多,又要提供有效指導。學生合作學習時,教師不是清閑了,而是擔負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調控的職責?!?/p>
2.任教低年級數學的劉老師的對策:
“在低年級學生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還真要動一番腦子,他們本身自我管理能力差,還沒有形成合作的意識和能力,要慢慢來,要從頭教。低年級的學生喜歡看表演,我就以表演的形式做了示范?!?/p>
“我邀請3位學生走上講臺,4人圍坐講桌四周。我說:我們4個人就是一個合作學習小組,老師來當組長,我們一起學習,請其他組的同學認真看,一會兒評一評我們學習得好不好,開始!”
“當我發現1個學生一直沒說話,她平時就不愛說話,我就對她說:于娜,你是不是有更好的想法?怎么想就怎么說,說得好我們聽你的,說得不好我們幫你,來!試試吧!于娜抬頭看了看大家,終于開口了?!?/p>
“小組合作學習模擬快結束了,我對全班同學說:現在請大家評一評我們4個人學習得好不好?各小組都動起來了,有的還在交頭接耳,有的已經發表評論了?!?/p>
“二組組長說:剛才你們一起學習得很愉快!”
“五組組長說:伍維松遇到了困難,大家都幫他想辦法,這點很好?!?/p>
“一聽組長這么說,我趕緊因勢利導:是啊,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就是大,以后在學習上還會遇到很多困難,等待我們用集體的力量去想辦法、去解決??磥硇〗M合作學習確實很重要,大家想想對不對?請繼續評一評?!?/p>
“三組組長說:老師,我還發現你們小組四個人都說過話了,不像我們組,李玫不敢說話,我們要她說她就是不說,王碩要搶學具,我們勸也勸不好?!?/p>
“我又深入引導:看來你很想讓李玫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很想把合作學習搞好,對李玫和王碩,我們應該幫助他們,就像我們三個人幫助于娜一樣,尤其是組長更應該帶頭這樣做,相信他們會和你們一起好好學習的。其實,老師剛才要大家看一看、評一評我和3位同學合作學習,就是要大家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時一定要互相信任、互相幫助、不能爭搶、不能吵鬧,有什么想法盡管說出來,大家一起討論。今后的小組學習我們就這樣做,能做到嗎?”
“能!聲音洪亮極了?!?/p>
“對于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像伍維松啊于娜啊,當他們有了一個可以歸屬可以信賴的學習與合作的小組,學習的需求可以及時在組內得到滿足,減少了班級群體的壓力,也間接解決了課堂上時間不夠用的問題。而那些較為出色的孩子則在學習活動中懂得了幫助別人,更明白了‘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道理,孩子們的學習心理更趨健康?!?/p>
3.任教中年級數學的葉老師的心聲:
“聽了她倆說的,反思平時做的,我想到了小組評價的重要性。其實,我們一直在講要重視孩子們的發展性評價、全程評價,而小組評價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那些希望能在全體同學面前發言而展現自己的孩子,便會將眼光內投,提高自己在組內的學習質量,以期得到小組的良好評價。如果做到了這一點,教學效率也好,因材施教也罷,在大班額的集體中,都將得到良好的發展與體現?!?/p>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僅是從形式上改變了以往教師傳授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更重要的是它真正體現了教學活動中的人文主義精神與思想,將孩子們置身于一個新的、自主的學習天地中,同時又給了他們一個可以合作與探究的單位,學習與評價掌握在了他們自己手中,自主學習、自我教育在這一刻生動起來,為他們的終生學習奠定了基礎?!?/p>
(二)、筆者與老師們的反思和共識。
1.分組,應該合理。
教師在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時,要根據學生的能力、性格等差異情況進行合理的搭配,即異質分組。由于每個組都是異質的,所以就產生了全班各組間的同質性,這就是合作學習的分組原則----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組內異質為小組內部成員互相幫助提供了可能,而組間同質又為全班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
實踐證明,同質分組弊多利少,它容易養成學生盲目自信或過度自卑的心理,而異質分組可以讓學生懂得,每一個人都有長處和不足,人的智能、個性、才干是多樣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賞別人,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團隊學習成效。
合作小組的人數,我們建議4-6人,根據大班教學的實際,7-8人也未嘗不可。一般來說,2人配對、4人相鄰合作學習,對學習場地的變化要求不是很高,較容易實現。
2.分工,為了合作。
教師在啟動小組合作學習時,要根據內容合理分工、明確分工。沒有規則、沒有分工的合作學習很容易成為“自由市場”,嘈雜無序,合作難以見效,教師難以駕馭,活動難以正常進行。有的小組中的學生,對合作只有淺層次的理解,在他們印象中,“一起干”就是“合作”,“小組學習等于合作學習”,因而,在小組活動中,合理分工、明確分工尤為重要。不同的成員承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任務,每個成員、每個角色都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相互依賴、相輔相成,才能促進合作,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才是有效合作。
當各小組在匯報階段,以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視角展示不同的學習成果、相互評價和相互欣賞時,也體現了組間的一種有序分工、一種合作依賴。
3.交往,需要互動。
教師在合作學習的各個階段,要針對學生只“交”不“往”或“不互”“不動”、只有合作學習的“形”而沒有合作學習的“神”的現象,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新課程理念認為,教學是一種人際交往,是一種信息互動。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主動交往,掌控了小組活動的進程。學生通過與教師的主動交往,增加了合作學習成功的概率。學生在教師留給的合適的學習時間與開放的研究空間里,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充分發揮主體性和積極性,必然達到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互相影響,互相啟迪。小組在合作學習、合作研究的過程中,必然形成互相謙讓、互相學習、互相激勵、互相幫助等良好的研究氛圍。
合作學習可以是多邊互動的,合作學習的互動方式可以是多向的,交往對象也可以是多維的。
4.教師,明確角色。
教師在合作學習的整個過程,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導師”、“合作的伙伴”、“交往的對象”。從以前的“大包大攬”到把舞臺留給學生,并不意味著教師無所事事,相反,教師要擔負更大的管理和調控職責。因為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隨時都會有意外的問題發生,這些問題要得到及時的解決,才能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因為教師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在知識結構、智慧水平、思維方式和認知風格方面,某些時候比起學生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越有效,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得就越充分。
“學習的導師”包含“知識的引領”和“活動的組織”兩個方面。前者即給小組分好工或指導小組分好工,協調好各小組之間的關系,維持和促進小組研究活動能夠持續進行。后者即啟發和點撥每個小組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一個研究課題或研究方式,指導和幫助每個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或尋找解決的途徑。合理的活動時間安排、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具有參考價值的合作程序,都是保證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質量的基礎。
“合作的伙伴”包含老師也以學習一員的身份進行研究或參與研究,并向學生展示研究結果。學生見此定會驚訝,驚訝于老師的介入,那樣悄然無聲、水波不驚,驚訝于老師的技能,那樣超凡脫俗、爐火純青。在不經意中,老師很自然地成為同學們的一名合作伙伴,師生分享交流研究的成果,不知不覺中對問題的認識漸趨全面,對知識的理解也漸趨深刻。學生驚訝和奇怪的是心目中居高臨下的老師怎么也會像一名學生那樣去完成一項研究任務?他們隨之而來的肯定是興奮是激動。學習路上多了老師這名特殊伙伴的陪同,他們不再寂寞,不再無助,也不再灰心。這時的老師與其說是一名伙伴,不如說是一股力量,給了他們不竭的研究動力,伴隨著他們走向成功。
“交往的對象”包含學習上的交往對象和情感上的交往對象。小組合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有利于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小組合作是學生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之間信息交流的過程,也是互助互愛、情感交流和心理溝通的過程。研究性學習更把小組合作推向廣域的學習情境,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更加開闊的時空中進行,人際交往就更具多維性和互動性。學生與教師之間不再是一種對峙的交往,而是一種和諧的交往,教師已經是學生中的一個重要對象。而且對學生來說,研究之初,他們需要得到指導。研究之中,他們需要得到幫助,遇到阻礙或困難時,他們需要傾訴和鼓勵,獲得成功時,他們需要肯定和欣賞。學生與教師的交往溝通,已不限于認知領域,早已擴展到情感、態度、技能的范圍。
5.評價,指向過程。
教師在合作學習活動結束時,要根據自己對合作學習的監控和學習小組對合作學習的反饋情況,采取一定的評價措施和多樣的評價形式,包括用語言、眼神、體態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表示欣賞,用紙質的小星星、小紅花等物品進行獎勵、表示肯定。
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適時適度的評價,突破了課堂教學中只關注結果的單一評價模式,呈現出多維交叉、有機融合的特點。從評價方式看,有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在每一小組匯報后,既有學生“評委”發表意見,又有教師即興點評。從評價內容看,有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以過程評價為主。在肯定、欣賞、激勵、引導中,學生自然生成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悄然獲得精神的支持和情感的滋潤,從而發揮出更大的創造潛能和合作欲望,不僅出色完成眼前的學習任務,而且對他們以后的學習也將產生深刻的影響。
綜上可見,實驗區的不少教師已經學會從理論的高度、理性的角度重新認識合作學習的涵義,已經學會從合作學習的內在規律來反思合作學習的現狀,來尋找解決問題的良策。
在課改實驗深化的進程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促進學生數學知識學習、數學能力發展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和新的學習方式,成為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策略。經過教師們的不斷反思、不斷改進,合作學習將變得更加有效、更加成熟,數學課堂也將變得更加鮮活、更加生動。
1.楊九俊主編《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年6月版。
2.張行濤、李玉平著《走進校本教研》,開明出版社,20xx年11月版。
陳瑛,女,1956年出生,大專學歷,小學高級教師?,F任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教科所所長、數學教研員,從事數學教研工作十年。已在國家級刊物發表教育教學論文5篇,獲省級市級一、二等獎論文9篇。20xx年以來,領銜國家級課改實驗課題子課題的實驗;參與編寫正式出版的《小學數學教學新論》《小學數學教學案例》兩書,撰寫其中書稿6萬余字;在市、區作各類講座14次,各類培訓50多課時,聽課指導近千節,指導幾十節課在國家級、省級、市級成功教學或制成光盤公開發行,指導12篇優秀教案分別被人教社出版的1-4年級各冊數學《新課標教案》選用,指導十幾位教師及青年教研員的論文在國家級獲獎和發表。20xx年被評為全國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先進工作者,20xx年被評為蕪湖市課改實驗先進個人,為首批國家級課改實驗區的基層實驗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學工作自我矯正、不斷提高的過程,它是一種隱性的教育資源。教師必須在一節課后或經歷了一個階段的教學后,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自我反思。
9月中旬,我有幸參與了鎮數學教學展示交流活動。本次活動的主會場在中心小學舉行,而看課活動的主要形式——同課異構,更是讓我們基層教師從中獲益匪淺。通過我鎮的教師和縣上的名師同上一節課,讓我們看到了名師的風采,從她們身上學到了備課、上課的技能,同時也深深的體會到了我們和名師之間的差距。
看課中,自己的感受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我們的課堂為什么效率低”“我們的課堂能不能達到較高的層次”一直縈繞這我,而這些思考,也一直伴隨我回到了單位??赡苁堑谝还澘吹氖菙祵W吧,所以縣上王老師和我鎮的張老師同上的數學三年級下冊《比一比》給我留下的印象較深,感悟也叫頗多。為了更好的說明上面的兩個問題,以及今后我們的課堂應當怎樣去做,接下來就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談一談自己不成熟的見解。
即:多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設計教學。找準教學的起點、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捕捉教學的生長點。使教學目標切合實際。
解決策略。
1、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確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n前調研。
2、數學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經驗基礎上?!是腥朦c。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及教學內容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產生對新知探究的需要。因此這個學習情境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有挑戰性的。
解決策略:
1、有思維價值的數學活動情境。
2、美麗的童話情境。
3、思維認知沖突的問題情境。
4、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習情境。
5、源于數學知識本身的問題情境。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必須使學生有機會真正經歷“數學化”。因此,應采用多種教與學的方式,讓學生在獨立思考、探究學習、合作交流中學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并在親歷數學化過程中嘗試多種體驗。解決策略:
1、想辦法讓學生對探究合作學習產生需要。
2、營造探究、合作學習的人際氛圍,鼓勵獨立思考、交流、質疑、共同討論,激發探究合作學習的熱情。
3、探究學習良好情境,有明確的探究目標,有具有挑戰性、具有價值的探究合作學習的問題。
4、在“組內異質、組際同質”分組原則基礎上,實行動態編排小組,打破組內長期形成的——有的人起控制作用,有的人則處于從屬地位狀況,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樹立形象,給每個人提供發展進步、改變自我的機會。
抓住數學概念的本質教學是數學教育永恒的話題。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無疑要對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給予重視。數學概念是支撐數學大廈的根基,數學基本能力是建好大廈的保證。因此,知識必須到位,能力必須訓練。抓好雙基義不容辭。當然,“數學雙基的要求應該與時俱進地調整和豐富,不能盲目地打基礎,形成“花崗石的基礎上蓋茅草房”的局面。沒有基礎的創新是空想,沒有創新的基礎是盲目的。我們應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融合于教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數學思維訓練的過程之中?!?/p>
解決策略:
1、給數學基本概念以核心地位,數學基礎知識定好位,打好樁。
2、根據數學知識的縱向發展,幫助學生將它連成“知識鏈”;通過橫向溝通,幫助學生將它連成“知識網絡”;再經過數學思想方法的提煉,形成立體的知識模塊。
課堂教學活動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組織、有步驟、有計劃的一項復雜的心理活動和智力活動過程。提高它的實效性必須有教師課前的周密策劃,即準確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學生,有效開發資源。教學預設是教師發揮組織、引領作用的重要保證。
課堂教學活動是面對著不同個性的生命體,它又該是充滿活力的生成的過程。教學活動正是“靜態預設”在課堂中“動態生成”的過程。精彩的生成正是源于這高質量的精心預設。所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既要精心預設又要注重生成。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實施中,寬容接納來自學生的生成,機智篩選課堂生成,從而達到巧妙運用生成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
解決策略:
1、精心預設——準確把握教全面了解學生。
有效開發資源適時準確評價。
2、關注生成——寬容地接納生成理智地認識生成。
機智地篩選生成巧妙地運用生成以上是我對如何提高數學課堂實效性的笨拙見解,我想,如果教師在備課和上課中如果能夠做到“教學風格樸實一點;基訓練扎實一點;教學容量厚實一點;學生思維活躍一點;教學方式靈活一點”那么我們學校的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也會“高”!而我們的教師也會“名”!
眾所周知,近年來數學試題的新穎性、靈活性越來越強,不少師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難度較大的綜合題上,認為只有通過解決難題才能培養能力,因而相對地忽視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學。教學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證拿出來,或草草講一道例題就通過大量的題目來訓練學生。其實定理、公式推證的過程就蘊含著重要的解題方法和規律,教師沒有充分暴露思維過程,沒有發掘其內在的規律,就讓學生去做題,試圖通過讓學生大量地做題去“悟”出某些道理。結果是多數學生“悟”不出方法、規律,理解浮淺,記憶不牢,只會機械地模仿,思維水平較低,有時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蘆畫瓢,將簡單問題復雜化。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過于粗疏或學生在學習中對基本知識不求甚解,都會導致在考試中判斷錯誤。不少學生說:現在的試題量過大,他們往往無法完成全部試卷的解答,而解題速度的快慢主要取決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練程度及能力的高低??梢?,在切實重視基礎知識的落實中同時應重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養。
滲透教學思想方法,培養綜合運用能力。
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有:轉化的思想,類比歸納與類比聯想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換元法、待定系數法、反證法等。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滲透在中學數學教材的條章節之中。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有意識地、恰當在講解與滲透基本數學思想和方法,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從而達到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靈活運用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
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讓學生唱主角,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習的領路人。
在一堂課中,教師盡量少講,讓學生多動手,動腦操作,剛畢業那會,每次上課,看到學生一道題目往往要思考很久才能探究出答案,我就有點心急,每次都忍不住在他們即將做出答案的時候將方法告訴他們。這樣容易造成學生對老師的依賴,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學生的思維本身就是一個資源庫,學生往往會想出我意想不到的好方法來。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0分鐘的學習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用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
上課是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形式,作為一個學生,也需要以上課為中心環節來組織自己的學習程序。就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可歸結為以下的步驟:預習-聽課-復習-作業。
預習能夠初步了解所學章節的知識結構,聽課時便于縱觀全局,把握重點,帶著預習中不懂的問題去聽課,能使聽課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有的防矢。通過預習還能及時發現自己過去該掌握而沒掌握的知識,逐漸提高自學能力。
預習時可以通觀全局地瀏覽式地預習,了解即將要學習到的大體內容,今天老師講啥,心里明確。也可以細致地預習,并提出不懂的問題,以便于聽課。
聽課要聚精會神,但并不是四十五分鐘全部是“一級戰備狀態”,要有張有弛,邊聽邊思考??筛鶕A習時確定的重點和難點有目的地聽課,千萬不要在教師講課時忙著記、寫或做一些小動作。
復習是對所學知識的重溫,可對學習的內容進行分類,哪些需要記憶,哪些需要理解,哪些需要練習技能和技巧哪些需要學會運用,然后結合做題,加深理解,鞏固記憶;也可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結構;還可加深、拓寬所學內容,鞏固學習效果。
按時做作業是必不可小的,及時、獨立做作業,對不會做的,要發揚“不恥下問”的精神,問老師、問同學,弄懂弄通后再獨立完成,不要依“葫蘆畫瓢”--照抄,或“死搬硬套”公式、定理。
我們的課余時間并不多,要充分利用其為學習服務,合理分配學習與休息、娛樂、體育鍛煉的比例,就要制定每天的作息時間表,科學安排各種活動的時間分配,并將一天內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分成小塊,納入時間表中,但應強調的是,時間表的制訂是用來督促學習的,不是用來擺設的,既然制訂了,就要執行,就要照做,否則也就沒有制定的必要了。
記憶的方法很多,每個人的腦力條件不同,對各科的愛好程度也不同,所以不能強調哪一種記憶方法對自己有效,但應注意的是:疲勞會降低大腦的工作效率,要休息好。不會休息就不能很好的記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記憶也是如此,所以要對被記憶的對象有興趣。強烈的動機,可以促進記憶;對被記憶的對象充分理解,可以加深印象;聯想能夠使腦細胞變得敏銳和活躍,提高記憶效率;有效的反復,是記憶之父,恰當的重復,是記憶之母,可進行有效的反復,恰當的重復,增強記憶效果。另外,“好記性不如濫筆頭”,記憶時不妨試試邊記邊寫,效果肯定不錯。
以上所說,帶有很大的普遍性,但對具體的每個人,便有適合自己的具體方法,這需要同學們自己在學習的實踐中加以探索。
在一段時期的實踐中,我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著幾點問題:
1、很多問題都要靠我講他們聽,我講得多學生做得少,同學們不善于擠時間,獨立動手能力比較差,稍微變個題型就不知所措,問其原因,回答不會,做題沒思路,一沒思路就不想往下做。平時做題少,很多題型沒有見過,以致于思維水平還沒有達到一定高度,做起題來有困難。
2、基礎知識掌握的不扎實,有些該記憶的公式沒有記住、該理解的概念沒有理解,尤其是立體幾何基本問題的求法,復合函數的求導法則等,導致做題時不知該用哪個公式,還得去翻書。
3、上課聽課的效果不好。大部分同學都說,課堂上我講的東西極大部分能聽懂,但一到自已做題就不會。其實這部分同學聽懂的只是對某一道題表面上的東西,其實質的東西,它所蘊含的思想方法,沒有融入到其大腦中,不會舉一反三,沒有從問題的.表面看到本質,思維沒有得到升華,課下又不鞏固復習,導致講過的題型仍然不會做。
4、現在有少數學生比較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些問題他知道思路后,就只知道說不動手,數學課桌子上不準備草稿紙,以致于每次考試都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得不了高分。
[摘要]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們要把學生當成學習知識、追求真理的朋友,還要與學生共同建立發言,討論,爭辯的新規則,養成尊重,理解他人,善于傾聽,接納他人意見的習慣,使課堂教學高效,有序地開展。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傳統的課堂教學,導致學生學習方式單一,表現為以教為中心,以教案為本,學圍繞著教,就是你講我聽,你問我答,課堂氣氛較沉悶。為了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更重要是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年齡特征,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抓住學生活動的興奮點,按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背景材料。從學生喜歡聽的,喜歡看的實情,實物,實事入手,采用講故事,做游戲,模擬場景,比賽等形式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學生產生興趣,激發自主探索的欲望,發現問題,自主學習。如教學12—9,由具體情景引入后,先讓學生想,想不出來,就拿出學具來擺,擺明白之后再互相交流,在比較,吸收的基礎上完善自己的想法,學會計算方法。在練習的初始階段,也要強調多擺,多圈,多說,以表象來支持學生的思維。這樣讓學生動手動腦的學習,伴隨學生自身的情感成為他們自主學習的需要。數學是充滿樂趣的“學問”,在情境中學數學,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貼近生活去學數學,是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
合作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學會共同學習、生活,培養在人類活動中的參與合作精神是教學中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的一環。在一年級課堂教學中,建立合作學習機制,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改變傳統單一的交流形式,變“雙向交流”為“多向交流”,使學生感到自由,輕松,學生成為交流的主體。
教學片段:得數是10的加法。
師:同學們想不想分蘋果比賽?
教師提要求:
a、每4個人一組(每組一捆“小棒”)同學之間要合作,一個同學負責分,兩個同學分別說怎樣分兩堆,一個負責記錄。
b、把10個蘋果分成兩堆,有幾種方法?
師:請同學們按小組匯報的情況。
52431。
58679。
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說一說。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尊重,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討論,在討論中,可以自己發表見解,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其他的同學,傾聽其他同學的意見。如:上述學生在小組討論時,有的學生說我想到了:9+1=10,10—9=1。馬上有學生補充說:還有1+9=10,10—1=9;接著學生七嘴八舌地說想到:8+2=10,2+8=10。老師接著問通過這些算式,你還想到什么算式?學生說:想到10+0=10,又有學生說,想到10—10=0,還有0+10=10。這種合作學習,增加了信息交流量,豐富了自己的見解。被同伴認可,一次認可就是一次成功。成功可使學生產生自信,學生獲得自信,自我肯定等一系列的情感體驗。這種良好的情感體驗的不斷實現,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內在學習動力。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動力。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積極主動發揮的前提,根據一年級學生正處于學習啟蒙階段的特點,我在教學時有意識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問題情境中去發現問題。
教學片段:操場上(一)。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嗎?你最喜歡什么運動?
生:我喜歡羽毛球;我喜歡體操;我喜歡跑步;我喜歡足球。
師:同學們的興趣愛好真廣泛,現在我們到操場上去看一看,這些同學在干什么?
(出示場景圖,并揭示課題:“操場上”)。
師:根據這幅圖,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沒有牛頓對落地蘋果觀察和發現,如何產生“萬有引力”定律,沒有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的體驗和發現,也不會有對浮力的認識。這些都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去發現問題,提出他們想提的問題,提出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問題情境是促進學生建構良好認知結構的推動力,同時也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
陽光雨露禾苗壯。就像生命離不開水,離不開陽光和空氣,學生的學習不能沒有時間和空間。留足思維的時空,讓學生自由的發展,想象就能張開翅膀,在學習的藍天翱翔。課堂教學不該由教師主宰,應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主動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豐富、直觀的背景材料,構建解決問題的模型,如教學片段:操場上(二)。
師:大家提出了這么多問題,你們會解答嗎?你是怎樣解答的?把你的方法在小組里跟同學說一說。
師:一共有()人,這個問題,哪個小組來回答?
生:一共有10人。
師:你們是怎樣想的?把你們的想法告訴大家。
生:我們這組是把男生的人數和女生的人數加起來的8+2=10。
師:男生比女生多()人,這個問題哪個小組來回答?
生:男生比女生多6人。
師:你們是怎樣想的?能把你們的想法說給全班同學聽嗎?
生:我們是一個男生對一個女生,剩下的就是多的。
生:從圖中這兩個男生和這兩個女生一比,剩下就是6個男生。
生:我們是算出來的,男生有8人,女生有2人,8—2=6。
生:我們是比出來的,8比2多6個。
生:女生人數只有男生中的一部分,一看就知道男生比女生多6人。
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睂χR而言,把學習和探索的時空留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樂趣,同學,教師成為交流學習的親密伙伴,使數學課堂成為學生的天地。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小組合作,簡單數據調查和游戲活動等多種形式,自主地積累知識,獲得信息,解決問題,培養能力。
課堂教學改革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這是相當可喜的。但是,認真審視一下我們的課堂教學,也有一些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我們知道,學習方式的選擇應用,要受到教學內容,學生水平,個性特點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并不是所有的學習內容都適合讓學生通過探究去解決,“探究式”適合智力好,主動性強的學生,而學生的智力發展,知識水平不平衡是客觀現實,如果一味地追求“探究”,就會嚴重脫離一些學生的實際,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學生個性不同,所以,“探究”也好,“接受”也罷,適合學生個體特點的學習方式才是有效的。如果我們教師不顧實際,對于明明是簡單而不需探究的,或者學生沒有能力探究的的那些知識,也去搞形式,追求探究的“時髦”,那可能會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教學“重過程”也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但是,隨之而來,又一種聲音似乎越來越流行,認為知識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我們應當做的是改變過去輕“過程”甚至無“過程”的現象,不僅使學生“孤零零地掌握,記憶,再現”知識,而且是學生弄清知識發生過程的“來龍去脈”,促使學生深入地“理解,重構,質疑,批判”知識?!敖Y果”與“過程”并非是對立的關系,而是一種統一的關系。
民主教學氛圍的創設,是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精神的前提,有利于教師與學生的平等相處,有利于為學生創造一種心理放松,敢于質疑的空間,是學生真正享受生命成長的自由與快樂。但是,追求民主,開放,許多教師又走入了一個兩難境地,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教師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但是學生一旦興奮起來,爭著發言,幾乎吵做一團,不少學生為了湊熱鬧,只顧自我表現,根本不管他人意見。這時,教師如果板起面孔管一下,壓制這樣熱烈的氣氛,甚至會戴上教學不民主,違背新課程的精神帽子;如果聽之任之,不予阻止,教室里就會亂成“一鍋粥”,次序混亂,效率低下,有時根本不能完成教學任務。
我認為,教學的民主,開放是以課堂次序、規則為基礎的,是離不開課堂管理的。沒有有效的課堂管理,就不會有成功的課堂教學,要在民主,開放與次序,規則之間尋找一個結合點。我們不僅要把學生當成學習知識,追求真理的朋友,還要與學生共同建立發言,討論,爭辯的新規則,養成尊重,理解他人,善于傾聽,接納他人意見的習慣,使課堂教學高效,有序地開展。
參考文獻:
1、《走進新課程》。
2、《新教材將會給教師帶來些什么》。
3、《云南教育》。
這堂課的教學內容,分為數數、數序與比大小、基數與序數、數的組成、8和9的書寫。其實一年級學生對很多新授知識已經掌握了,我想課堂中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教學設計中,我采用了比較多的游戲活動形式,為的是讓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中學習數學。在新授知識的引入中,我采用的是在“聽中數數”,利用一對小鈴鐺,做了一個“誰是順風耳”的游戲,要求是“老師敲了幾下,請你用嘴巴默默數一數”。在這個游戲中,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老師敲鈴是時候,學生豎起耳朵,真的是沒一點其它的聲音,完全的投入到了課堂活動中去。我覺得這個環節是自己比較滿意的,一個好的引入可以把學生的心拉到課堂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教學數數中,我采用了兩個活動,第一個是通過主題圖的學習,在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8和9。學生一旦認真學習,就會讓老師和學生有很多驚喜,學生們觀察真的是很仔細,甚至有一個小朋友說“老師和學生一共拿了8個工具”,這一點在之前我也沒有發現,太讓我驚訝了,他把細小的環節也觀察到了。8和9數數的主題圖比以前幾個數的數數要難多了,物體的位置打亂了,數的時候要更應注重有序性,在這個方面我引導的不夠好,一開始并沒強調,只是在有學生沒按順序數時我才強調,而且說的也不夠清楚。在有學生說到有8個字時,我只讓學生帶大家數了一下是不是8個,居然忘了說是“熱愛自然,保護環境”8個字,也就忘了滲透保護環境的思想品德教育,這一點實在是不應該。第二個活動是聽“聽鈴聲拍手”,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靜靜的聽,爭著當“順風耳”,課堂氛圍比較好。應該說課堂中多采用這種活動能提高學習積極性,我在這方面要注意的問題是往往只注意游戲的樂趣和學生的參與,而沒注重游戲本身的知識教育性,在有學生拍錯手時應想一下,為什么他們會數錯。在教學數序時,我采用了直尺圖,讓學生來填上空缺的數。我在教學過程中的采用的是我點圖學生說的形式,這樣做其實是對資源的浪費,這是一題很好的開放題,應該讓學生自己來表達,讓他們打亂順序來說,如“5的后面是6”、“最后一個是9”這樣的形式能更好的訓練學生的數感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基數與序數時,我通過創設小猴子吃桃子的情境讓學生感知“9個桃子與第9個桃子”的區別,學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展開了積極的思考,碰撞出了思維的火花。創設一個好的情境能化解數學內容的高度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之間的矛盾,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愿望?!俺缘?個桃子為什么吃不飽?”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從而積極思考,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創設教學情境時也要注意情境的“針對性”與“有效性”,我在教學數的組成時,通過“動物園里有兩只可愛的小猴子,老師買了8個桃子去分給它們吃,想一想,老師可以怎么分?”這樣一個情境,設想通過這樣一個情境來揭開數的組成。結果學生反而被情境所干擾,由于考慮到了分的公平性而在“4和4”、“5和3”徘徊,只想出了一兩種分法,最后在老師的一再提醒之下,才說出了其它的方法。說明這個情境并不合適,可能還是用“兩只盤子”來分的效果要好。這就讓我想到了創設情境的的針對性與有效性,由于一味地利用情境來教學,出現了情境設計的“牽強附會”,沒考慮到情境對教學的干擾性,反而阻礙了知識的學習。
今后這一點要尤其注意,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多思考一下這個情境是否會有干擾作用。還有就是數的組成的“成對”記憶,這節課我在這一點雖然提到,但不夠重視。數的組成的“成對”記憶,能讓學生更好的建構起數的組成,這也是我要注意的,要注重對教學內容的研究,認真思考。在課的結尾時,我設計了“用數字畫畫”,但由于時間有限,我把這塊內容放到了課后,這又是一個很大的浪費,很多老師都認為這是一個比較有新意的設計。我覺得自己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也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時間不夠”,說明我的教學設計與時間分配不夠合理,今后在這方面要多思考,多學習。通過這堂課,也讓我對自己在教學方面的亮點與不足之處有了更多的了解,讓我看清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深入開展的今天,探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著現實和長遠的價值意義,新課程改革的滾滾浪潮,使數學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如將生活經驗等同數學思考;用引導演示替代自主探索;將優生主唱視為合作交流等現象,淺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典型案例與反思。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的過程中,我們教師對課程改革精神的領悟程度,教學實踐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課堂教學的效果與效率并不能很好地統一。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指老師用較少的時間,精力及物質設備等使學生得到發展,同時教師也獲得相應的發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注重以下幾點:
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的發展,不只是數學學科知識和能力的獲得,而是全面的發展。包括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的學習態度,堅強的意志。另一方面,教師在讓學生發展的同時,自己也要有一定的發展,如老師的師德水平的提高,教育觀念的更新,教學能力的提高,教育學生的經驗,教學行為及自主教學經驗的積累。
在以往的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權威和作用被夸大,教師在教學設計上過多的考慮自己的教。其實,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不僅是體現教師教的有效,而是表現在學生學的有效。學生學的有效,取決于教師是否立足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設計多種數學活動,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意識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發現新知識,完善和更新知識結構。
要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不歧視差下生,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這也正是新課程“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應有的發展”的重要思想。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還體現在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師生的相互尊重、理解、幫助,能正確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矛盾與沖突,能揚長避短,展示自己。
目的、過程、結果既對立統一,又相輔相成,教師只有把握好它們之間的平衡關系,才能保證小學數學課堂的效果。
是指教學行為是靈活的,計劃僅是行動的參考,授課教師要根據教學情境靈活多變選擇和組合教學行為,教學反思《淺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典型案例與反思》。開放的教學行為為學生的創造能力,探究精神的發展提供空間,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學生能依據自己的能力,來尋找適合的數學學習方式。就如我在教學北師版四年級下冊《爬行最慢的哺乳動物》一課,這一課講授的內容就是小數乘法。上課時我沒有讓學生直接按書上的條件和問題來解決計算,我先是讓學生自己觀察主題圖,用圖上所告訴的數學信息來自己提出數學問題,解決你所想解答的問題,問題是開放性的,學生進行思考解答從大程度上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比封閉性的設計,使學生從較大程度上拓展了思維空間。
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教與學的有效統一,教學過程與結果的有效統一,數學情感與數學知識的有效統一,教師的教與學雙方面都要發展,但在實際活動中總是強調學生發展。如我在教學二年級北師版數一數一課時,里面有一環節讓學生數共有幾個小正文體時,大部分學生都會從正面橫著一排一排的數,再一層一層的數,我如果能適時的啟發學生,你還有別的數法嗎?讓其嘗試,嘗試中會使學生發現,還有別的數法。學生探索的過程既深化了學生對該內容的理解,又拓展了教師的教學視野。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需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要認識到:數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構建學生的科學認知,做到全面關心呵護學生,尊重信任學生公正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使課堂成為每個學生展現自我的舞臺。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找規律》時,我就采取自主活動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實踐,擺一擺,創造一些規律,并讓學生自己展示自己的作品,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間。
學習動機的激發是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內在關鍵因素,小學生的心理尚不成熟。自我意識和自控能力較差,其學習動機需要教師激發和調動,教師要精心設計一定的數學教學情境,使學生潛在的,無意識的學習需要上升為外顯的,有意識的學習需要。例如,我在教學《小數點搬家》一課,我抓住學生喜歡聽故事這一特點,創設快餐店的情境,為新知識做好鋪埑。在教學中通過設疑猜測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如:當學生觀察發現四個小數中的小數點位置移動時,相鄰兩個數是10倍關系,很想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就會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很樂意繼續探索下去,在主動的學習環境中,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和練習,設法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適當控制學生活動范圍,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通過示范,回顧舊知識提供線索和反饋等方式,成為學習的指導者;教師把自己當作學習者,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與學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成為學生的合作者。
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還應給學生提供討論、合作、交流的平臺。如,在教學《小數點搬家》一課中,學生獲取了小數點向左移動時會引起小數縮小的變化規律后,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合作、討論探索出小數點向右移動,小數點也會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見解,數學課堂教學教師還應組織好學生本堂課的一些反饋,反思教學過程中的優缺點,這樣才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
我上了一節“扇形統計圖”,課后有如下反思:
1、激發學生思維,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
通過提問發散性問題來激活學生思維。如:“從這幅圖中你能想到什么”學生回答五花八門,多是膚淺的問題,但參與面很廣。接著第二次提問:“從這幅圖中你還能想到什么”學生的回答轉向一些具體問題。如:“我們一般用圓表示--------。用扇形表示---------,扇形的大小表示——”等等。
2、促成情感目標的落實。
如提問:“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公民你應該怎樣去做?!睆亩ぐl學生的民族自尊心。
1、有些題目講的太快部分學生沒有跟上,特別是第七張幻燈片中計算扇形b表示的人數和c表示公頃數時講的不透徹。
2、沒有掌握好時間,整節課前松后緊,以至于有點拖堂。
【教學片斷一】。
師出示準備練習,讓學生口答:
2/6表示(),它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5/6表示(),它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師:想一想這兩個分數哪個大?為什么?
生:5/6大,因為四年級時我們已學過了分數比大小時,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就大。
師:你記性真好。(心一怔,怎么已經學過了?)誰能說出幾個分子為1的分數?
生:1/2,1/3,1/4……。
師:(指著1/2與1/3)你能給這兩個分數比一下大小嗎?
生:1/21/3。
師:為什么?
生:分子相同時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數反而大。
【教學片斷二】。
(練習:比較三個分數的大小。師出示4/9、4/7和4/5。)。
師:這三個分數誰大誰小呢?
生:4/54/74/9。因為這三個分數的分子相同,所以分母越小分數越大。
(師出示3/7、3/5和4/5,一不小心把4/5寫成了4/7)。
師:對不起老師把4/5寫成了4/7。
(這時有一位學生在座位上大聲說):“4/7也沒關系的,4/5與3/5、3/7比大小我們四年級時已經會了,我們現在想要學3/5與4/7比大小該怎么比?”
師(一怔,想想也是,于是問其余學生):大家想學嗎?想學的同學請舉手。
(先獨立思考,再四人小組討論,最后小組匯報)。
小組1:我們組用除法與分數的關系來解決。因為3/5=3÷5=0.6,4/7=4÷7≈0.57,0.60.57,所以3/54/7。
師:還有與他們組不同的方法嗎?
小組2:我們組用分子與分母的關系來解決。3/5中分母(5)×6÷10=分子3,4/7中分母(7)×6÷10分子4,相比之下肯定是4/7的分母大一些,所以3/54/7。
小組3:我們小組也用分子與分母的關系來解決。3/5中分母5是分子3的1.67倍,4/7中分母7是分子4的1.75倍,如分子相同的情況下,也是4/7的分母更大,所以3/54/7。
師:同學們真的很能干,創造出了這么多比較分數大小的好方法。古人云:知其然,更須知其所以然。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也能多多動腦,多想一個為什么,那么我們在學習上會有更多的發現。
課后我一直在反思這堂課的前后兩個片斷,覺得影響課堂成敗的關鍵是有否關注學生的需要。心理學家認為:學生的學習是在滿足需要的追求中不斷發展的。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需要。那在課堂上如何關注學生的需要呢?我的啟示是兩點:
一、活用教材是基礎。
現代課程論認為:教師應當成為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決策者,教師有權利對課程進行調整、重組,新的國家課程標準給了我們教師充分的自主權利,提出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愿望及其發展的可能性,實施因材施教。也就是說,數學課堂中更應該關注學生的思維、情感需要是否得到滿足。
二、隨時調控是關鍵。
“人是知識產生與發展的源泉”。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隨時注意學生的學習傾向。如果出現學習需要不強烈或需要不滿足時,教師就應及時調控,運用教學機智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保持或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孩子擁有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使課堂教學變得豐富而靈動。就如特級教師朱樂平所說:“當孩子的思維沒有完全照著你的路子走時,請您允許他走?!蔽┐?,課堂教學過程才能成為促進人發展的過程。
我們經常見到這樣一些數學課:有的教師講得井井有條,知識分析透徹,算理演繹清晰,學生聽得輕輕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變式和實際問題卻往往束手無策;有的教師設計了許多細碎的問題,師生之間一問一答,頻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暢,但結果檢測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卻并不理想;有的教師注重精講知識,留出大量的時間練習各式各樣的習題,雖然學生解題能力尚可,但卻抑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潛能;有的教師讓少數優等生在課堂上唱主角,操作、演示、活動、匯報……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際上多數學生作陪客旁觀,個別學困生更如霧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這些課在平時的聽課活動和觀摩教學中并不少見,其中有些課甚至還被評為好課。眾所周知,評價具有很強的導向功能。筆者以為,如果不對好課的標準進行重新認識,勢必會影響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本文擬從以下四個方面探討一堂小學數學好課的評價標準。
班級授課制的課堂教學,以統一化的集體教學為特點,強調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檢測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設的全班學生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的一致性為前提,教學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課,首先應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面向全體學生,就意味著承認差異,因材施教。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制約著學習的結果,由此而產生的差異將導致不同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數學學習傾向。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并不意味著搞“填平補齊”,而是在致力于絕大多數中等水平學生發展的同時,還要使那些在數學方面學有余力的優生脫穎而出,學有困難的學生學有所得,達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應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師與學生個體或教師與學生群體的單一課堂交往模式,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交流、多邊互動的立體結構;應有效地采用活動化、探索性的學習方式,通過合作、討論、交流,發揮“學習共同體”的作用;應在練習層次上“上不封頂,下要保底”;應對某些特殊學生(特優或學困)給予特殊政策;應使課堂成為每一位學生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舞臺。
“數學是人們在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的基礎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應用的過程,這一過程充滿著探索與創造”(引自《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只是接受現成的數學知識,而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的過程。許多東西是教師難以教會的,要靠學生在活動中去領會。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是有效的學習。一堂好的數學課,教師應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向學生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引導學生參與概念、法則的形成過程,暴露學生學習知識的思維過程。具體說,教學時應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幫助學生獲得新知學習的必要經驗和預備知識(奧蘇貝爾稱之為“先行組織者”),從而為新知學習提供認知固定點,提高學習者認知結構中適當觀念的可利用性;應啟發學生從原有認知結構中找準新知的生長點,不僅要考慮學生學習新知識所需要的基礎,而且充分考慮學生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已了解多少,從而確定新知學習的起點(維果茨基稱之為“最近發展區”);應突出新舊知識的不同點,在比較中發現矛盾,引發認知沖突,使學生達到“憤悱”的狀態,為學習新知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保持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應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讓學生去親自體驗,決不去教;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讓學生親自動手,決不替他做;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說的,讓學生自己動口,決不代他講。為學生多創造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點體嘗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p>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數學的應用業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不少專家指出,數學教學不能“掐頭去尾燒中段”,要重視數學模型的建立和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一堂好課,不僅要讓學生建構知識的意義,還應使他們懂得知識的來源和實際應用,“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引自《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一方面,數學課本中有許多知識的教學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特別是幾何初步知識、統計知識及一些應用題的學習,都是從實際出發,經過分析整理編成數學問題的;另一方面,由于課本的容量有限,使得許多學生熟悉的喜聞樂見的生活事例未能進入課本。因此,教師應處理好數學的學與用的關系,注重學用結合,進一步認識和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注重學用結合,應在課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蘊涵的數學應用性因素,堅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出發;應盡可能地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情景和數據編制數學問題,體現數學與生活相伴;應在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上,改變封閉式的.單向結構為開放性的多向結構;應盡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探索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實踐和應用中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葉瀾教授說過:“課堂教學應被看做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保ㄒ匀~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在數學課上,學生們除了學習數學知識,發展智能,還帶著自身的情感、動機、需要等一并投入課堂;學生們除了與教師交往外還與同伴之間進行相互交往;學生們除了認知、情意方面的發展,還包含群體合作能力、行為習慣及交往意識與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誠然,這一系列目標不是一節課所能完成的,但卻必須通過每節課來實現,滲透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在每一節數學課上,每個學生都是把整個生命投入課堂的,我們所進行的都應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著眼學生的全面發展,應在數學課上營造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無論是課堂的引入、新知的展開、結論的獲得、技能的形成、情意的發展、個性的展現……課堂的每一分鐘都能像磁石一樣緊緊地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應創設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問題情景與任務目標,讓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等數學活動,有效地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助互動;應充分挖掘數學的形式美與內在美,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和育人功能,使學生在學數學的過程中經常伴有輕松感、快樂感和成功感,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快樂。
時光荏苒,一個學期即將過去,在本期中我擔任了四年級的數學教學,下面我談談自己這個學期在教學上的得與失。
根據新大綱的教學要求,我力求使教學結構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注意促進學生的學習遷移,培養創新意識,更注重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教學的改革主要體現在課堂及課余時間上,在課堂上我注重加強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而課余時間則注重讓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將數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通過課前的3分鐘的口算練習,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通過他們自己喜愛的方式來練習,還不定期的舉行“速算手”比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學生在四年級上期時已經學習了整數的乘除法筆算,在原有知識及對法則理解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多加強鞏固練習,防止學生因粗心大意而計算出錯。
針對這一情況,我讓學生多練、多想、多問,從量到質,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懼怕應用題了。
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聯系比較緊密又蘊涵著數學問題的活動。使學生通過在活動中解決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又有利于培養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
我還設計了一些帶有一定的難度的練習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以便更好地發揮他們的特長,培養他們數學能力。
一學期過去了,在新教學大綱的指導下,取得了一些成績,如:提高了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有所上升等等,但同時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比如:
數學課本身就是一門很嚴密的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是什么就是什么。我所存在的問題就是在課堂上不敢放手讓學生去想,有些問題需要合作學習,然后探討得出結論的,我缺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因為我擔心放手讓讓他們去做了,他們會太自由,從而講一些不著邊際的東西,導致完不成教學任務。其實正確的做法就是應該給他們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這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我知道孩子的天性都是好動的,他們喜歡“玩”,有時候不防讓學生也“玩一玩”數學。
在本期中,我發現我班有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這個學習態度包括他們平時上課的表現和對待作業的態度。有些學生對自己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習的結果無所謂,上課吊兒郎當,想聽就聽,不聽就干自己的“事”,做小動作、找旁邊的同學講話,自己不認真學習還影響其他同學。還有一部分同學對待作業馬虎大意,缺乏良好的解題習慣,在審題上不夠細心,解題時書寫不夠規范。當然也不乏有一些所謂的“懶漢”,課堂作業不及時完成,回家作業漏做甚至不做的是大有人在。雖然經過一個學期苦口婆心的教育,有部分同學已經改觀了,但還有一部分“屢教不改”的,希望在最后的復習階段,他們能有所轉變。
針對這些問題,擬定了以下改進的措施:
1、要進一步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指導自己的實踐工作,通過自己不斷地努力,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
2、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使學生能認真及時地完成作業。
3、在課堂教學中盡量給學生創設輕松、和諧的學習情境,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主動探究新知,在探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習比較有困難的學生,對他們進行相應的輔導,鼓勵他們,激勵他們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5、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課堂教學中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
本期已經結束,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和學生一起,不斷努力,爭取取得更多的成績。
高效課堂是給學生一個自己的舞臺,給老師一種新的希望,給學校一個美好的未來,這就要求教師注重課堂這個沖鋒陷陣的主陣地,它不只是看你備課、上課的認真程度,更關注一個教師對課堂結構的把握,高效課堂是給學生一個自己的舞臺,給老師一種新的希望,給學校一個美好的未來,從自己內心到對數學教學有以下反思:
何謂“高效課堂”?是不是教師把該學的知識都交給了學生就算“高效課堂”?或者說,這節課學生積極參與,達標練習順利完成就算“高效課堂”?我認為,高效的課堂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為主,以探索為核心的課堂。是在寬松、民主、和諧、競爭的氛圍中,學生積極活躍,40分鐘內,知識得到充分內化,能力得到充分提高的課堂。
1、轉變教學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只有對教育事業充滿了熱愛,真正將教學工作作為教書育人的事業來做,才能將工作做好,才能積極地投身于教育教學改革中去。
2、優秀教學設計。優秀的課堂教學設計,是在充分挖掘教材,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針對教學的重點、難點、疑點,利用多種適合的教學手段,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將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有機的、整體的、有計劃的、分步驟地編寫制定,往往起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課堂角色定位。新課程改革,要求有教師為主體轉變為學生為主體。教師應轉變角色,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主用,也就是教師的助學作用、評學作用、督學作用和同學作用。
4、充分挖掘教材。具有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教師,善于將教材內容充分挖掘,將教材內容轉變成為教學內容,并改造成為學生的學習內容。變“教材”為“學材”。
5、教師精講點撥。高效課堂,不是不要教師的講解,而是需要教師精心準備的精講,要求達到“精確、精煉、精彩”。
6、抓好課前預習。高效課堂是建立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之上的課堂,變厭學為樂學、被動學為主動學。
7、抓好學情反饋。抓好學情反饋和反饋后的歸納總結,使教師充分了解學情,了解學生的難點、疑點、困惑點,從而使課堂更高效。
8、注重環節意識。高效課堂,更注重課堂教學的環節意識,要求絲絲相扣,承轉自然緊湊。導入、過渡、承轉、小結、提問、討論、訓練、講評等課堂環節,要求干凈利索、不拖泥帶水。
9、轉變教學方式。高效課堂,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由單純的教為教與學并重,由封閉式教學變為開放式教學,由注入式教學變為啟發式教學,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變為知識和能力并重,真正實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10、營造課堂氛圍。教師要善于營造良好的愉悅的競爭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心熱起來,讓學生的眼亮起來,讓學生的手舉起來,讓學生的嘴動起來,讓學生的臉笑起來。
1、動手翻。針對新的學習內容,有計劃的翻以前學過的課本,復習和新知識有緊密聯系的舊知識,初步了解新舊知識的間的聯系,為學習新知識作好充分的鋪墊。
5、動筆練即要求我們能針對新知識,自己從課后的習題中選擇一些和書上例題同等難度的或類似的習題來練一練(如書上的做一做),可是低于書上難度的基本題,甚至有的預習的好的同學可以自己編題進行練習。
1、科學分組。
合作學習強調教學各動態因素之間的合作互動,特別強調生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實現生生互動的最佳方式是把學生分成一個個合作小組。
2、合理分工。
合作學習的最大特點是:人人參與,共同完成任務。。分工分別是:合作小組長——對合作小組各成員在課內進行調控,課外精心管理,維護小組學習紀律;記錄員(1名)——對合作小組各成員的討論結果或實踐過程進行記錄,記錄小組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一些新的方法;檢查員(1名)——檢查合作小組各成員在活動中是否能夠各盡其責;報告員(1名)——在反饋或交流時,對本合作小組的討論結果或活動結果等進行匯報。
3、有效合作。
4、積極總結評價,激發合作熱情。
為了激發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發揮其合作功能,教師要對小組合作的活動情況進行積極地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要評一評、比一比、賽一賽,哪一組最有創新,哪一組最守紀律,哪一組最團結,哪一組最快等等。
5、每個學習小組內四位成員輪流換崗,協調后每人一崗,崗位定期更換,責任輪流承擔。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拓展思維空間,積極動手動腦,總之,高效課堂作為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實踐模式。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關注,我們要踏踏實實地研究“高效課堂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合理運用控制論的原理,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礎上。
反思一下自己的課堂,曾有過喜悅、有過困惑、有過擔心,值得慶幸的是每學期區里都組織新課改的培訓,對于象我這樣的年輕教師無疑是指明燈,再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我對新課改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思考:課改的全新理念帶給我們全新的課堂生活,我們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課改的心得。
1、靈活運用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情境進行適當的重組。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相互交往的一種活動,而教材給我們提供的只是表態性教學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所以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種素材并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每一位學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所以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我經常的采用一些有形素材,充分的利用有利于教學活動的課程資源。
例如:教學“第幾”,我拋開教材中靜止的畫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資源,讓幾個學生上來排隊,全班同學來猜第5個小朋友是誰,然后讓第5個小朋友跳一跳,看看和同學們猜的是否一致。還有在學習《10以內各數的認識》時,我設計了一節“數就在身邊”的數學課。(1)讓學生說說家里的電話號碼或手機是由幾個數字組成的;(2)搜集有數字的詩句;(3)用第幾排、第幾個描述自己坐的位置。學生完成這些題目時,興致特別高,爭先恐后地交流。他們在交流中,體驗到了數學的樂趣。從描述自己座位中區別了第幾和幾個;通過交流家里的電話號碼知道了由于數的排列不同,電話號碼也不同,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再有學生搜集的有數字的詩,念起來瑯瑯上口,又能啟發兒童認數的興趣,讓學生真正體驗到了數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從中又領悟到了數學的奧妙。
再如在教學“分類”時,我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擴大取材范圍,增加了學生熟悉的玩具、書、衣物等,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思考空間,同時向學生展示“有大堆零亂物品”的場景,使學生自覺產生要收拾、整理的愿望。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存在分類,明白學習分類的必要性,使學生對學習分類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課堂上,再通過大家齊動手整理教室,自己動手整理書包,使學生非常容易地掌握了“分類”的方法,也養成了整潔愛美的良好習慣。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就是生活,數學就在身邊。
2、巧妙處理教材,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新課程在小學數學教材中突出了:注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教材都提供了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取數學知識。例如:我擔任一年級教學時,由于學生小,難組織,學習效果不好,但如果將童趣引入課堂,如果將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謎語、游戲引入課堂,將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先行教材有很多插圖,但他們是死的,不會說話的,如果教師上課時賦予它們以內容,賦予它們以聲音,它們就能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將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學習逐漸成為占主流地位的學習方式。學生在自主探究問題中,鼓勵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充分的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教學“9加幾”時,“有幾瓶牛奶”(9加幾),學生通過觀察情境圖提問題,得出算式9+4=?在計算9+4時得多少時,學生可以通過直接數瓶子得出:9+4=13;或者把牛奶用小棒代替,數小棒得出9+4=13;或者將4分成1和3,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3得13,即9+4=13;或者把9分成6和3,先算6加4得10,再算10加3得13,即9+4=13,或者直接用10加4得14,再用14減去1得13,即:9+4=13……總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討出“9加幾”的計算方法,使不同學生都在不同程度上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產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的興趣要求,是學生感覺到課堂永遠是新鮮的。新課改中教師已不再是課堂中的唯一評價者,所以班級里的小組長和全體學生都是評價者,他們的參與也起到了激勵作用,在評價中我們還漸漸發現,我在課堂中使用的評價用語學生都已非常熟悉,有一部分學生還會自己使用了,經常用這些語言來評價別人的展示,會在課堂上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在評價同學的過程中也鍛煉了自身的能力,同時提高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就是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除了課堂上的“小老師”的角色的出現是評價方式的改變外,還有評價方式的多樣性也是新課改的變化,比如我在班里設立了“金口才”、“合作獎”、“紀律獎”、“衛生獎”、“勞動獎”、“作業獎”等,盡可能從多方面評價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以上是我在教學實踐中,對于課改的一點心得,但是自己離課改的目標還差很多,雖然自己參加了多次培訓,看了不少課改書籍,理論上明白該怎樣做,但在實施中往往還會變樣,有時存在著只求形式不重本質的“表面化”教學的傾向,為了課改而課改。
傾向三:為了方式而形式。課堂探究合作學習時,很多學生都在應付“討論”,根本沒有進行思維交流和碰撞;學生只是機械地接部就班地經歷探究過程的程序和步驟,缺乏好奇心的驅使和思維的探險以及批判性的質疑。
傾向四:為了表揚而表揚。有時課堂上只要學生答對了問題,我就說“很好”“你真棒”“真聰明”;有時學生僅是重復別人的答案,有的答案還不完整,,我都給予了表揚;而那些確實表現突出的學生即使有獨到的表現,也是同等對待,只是為了鼓勵而表揚,沒有達到實效性。
通過以上的反思,我找到自身的不足:自己的教育觀念還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比如學生不懂的問題,有些學生站起來想解答,可是我們就是不讓,偏要自己點一個學生起來講;又如學生列出的式子是對的,但由于不合常規,而我一時沒想透就不予肯定等,這些都暴露出自己的教學觀念還跟不上學生的發展需要,還有待進一步學習提高。
總之,課改后的數學課堂教學比以前鮮活了:教師的教學密切聯系生活了,重視創設生活情境了,舍得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了,……。當然我們在實施新課改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困惑、困難,但只要我們長期、耐心地堅持下去,積極總結和反思在教學中的經驗和教訓,多學習、多思考、多創新,那么離成功的彼岸就會越來越近!
筆者認為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很好的發展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因素。
這里所說的“主”字指的是:課堂的主陣地、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首先要充分發揮課堂的主陣地作用,我們的教學活動主要以課堂教學的形式進行,學生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都是通過課堂教學進行的。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最大限度的挖掘學生潛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每位學生的發展是課堂教學,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也是衡量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時,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從哲學角度分析,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才是變化的根本。所以,課堂上我們要善于把學生推向主體,讓學生唱主角。讓學生通過自身積極的思維活動,自主參與,親身經歷學習過程,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再次,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新課標指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要改變過去那種教師主宰課堂的局面,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把教師和學生從枯燥乏味的講解和被動接受的痛苦中解放出來。課堂上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教師要導得巧、導得活、導得適時,學生才能學得有趣、學得輕松、學得生動活潑;如果教師當演員,學生當觀眾,就很容易造成高耗、低效、死板的課堂教學。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是通過思維活動實現的,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實踐中我們發現,優質的數學課堂無不時時處處閃爍著思維的火花,在數學課堂上思維是“魂”,抓住了思維訓練就能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設計與實施教學時,要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為出發點,注意挖掘教材中蘊涵的思維素材,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思辯的機會,使學生在思維活動過程中逐步掌握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抽象概括的邏輯思維方法,教會學生有理、有據、有序地思考與解決問題。
這里所說的“活”字指的是:課堂教學的靈活性。一方面,課堂教學本身就是師生共同完成的雙邊活動過程,在這個活動過程中,不僅有教者的教學預設,而且伴隨著教學過程的展開必然會有新的生成,這就需要教師靈活的作出調整,千萬不能死搬教案,對課堂上產生的動態生成不聞不問。因此,教師要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錘煉自己,以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駕馭課堂的水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靈活而精當的處理和運用課堂教學中動態生成的東西,活化課堂。另一方面,教師要善于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實踐表明,一個人在積極的思維狀態下,學習的效率是很高的,那么,課堂上我們怎樣才能讓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呢?要做到這一點我認為:首先,教師要增強思維意識,在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中,始終把激活數學思維放在首位。其次,教師在創設情境時,更應該創設一些學生喜聞樂見、貼近學生生活、生動活潑而又蘊涵著一些思維力度的數學問題情境,促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被吸引到學習中來。第三,教學過程中,教者要善于不斷把問題引向深入,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的思考問題,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必要的練習是鞏固與強化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在數學課堂上更不容忽視,實踐中我們發現許多教師不能很好的處理“練”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練的目的性不夠明確,針對性不強,隨意性大;練的習題不夠精選,思維難易度把握不準,層次性不夠明顯;不能正確處理練與講的關系,以講代練或以練代講的現象普遍存在等等。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正確理解練習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擺正練與講的關系,還要精心設計習題,做到精練、巧練、及時練。我相信,只要我們重視“練”,課堂中注意讓學生充分“練”,就一定能收到實實在在的效果。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17470.html